•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商業管理基礎知識范文

        商業管理基礎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商業管理基礎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商業管理基礎知識

        第1篇:商業管理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

        注:本文為內蒙古財經大學2011年度校級教育課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特色實踐教學研究》系列論文

        教育部曾在《關于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要“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并“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的開發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它符合職業教育的特點,順應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屬于應用型學科,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重視工作和學習的互補,且項目和環節設置比較明確,這些特點決定了其采取工學結合教學方式的必然性。

        一、工學結合的內涵

        工學結合是一種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它是以社會和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目的,在互利雙贏的前提下,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采取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在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今天,只有堅持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加強高職教育的內涵建設,提高教育和辦學質量,滿足企業和社會的人才需求。其基本涵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職業性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性,強化學生“邊學習、邊工作”,“學中做、做中學、學做一體”的能力,即學生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工人”。

        (二)實踐性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特別注重和加大教學過程中的實驗、實訓和實習環節。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和提升,包括師資實踐水平的提高,是工學結合的核心所在。

        (三)引領性

        工學結合作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可以逐步引領和帶動學校的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開發與課程設置改革,強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實現師資隊伍建設的實效性與資源配置的合理性。

        (四)多樣性

        工學結合沒有固定模式,其實現方式多種多樣,關鍵是如何加強“工”與“學”的關聯度。例如,工學結合在專業和崗位上的結合程度有工與學完全對口、部分對接和完全無關三種形式。工學結合的交替也有 “集中式”和“板塊式”等多種形式。

        (五)開放性

        工學結合體現在學校與企業合作的開放性,以及不斷加強合作的功能拓展上,包括開展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使企業不僅分享學校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同時參與學校的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從而使學校在校企合作中真正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

        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模式研究

        結合內蒙古財經大學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學生認可度較低、管理制度存在漏洞、酒店對實習生定位不準確等問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見圖1)可以從四個方面構建,該模式主要以學校和企業聯動作為基礎,其核心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圖1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一)設置合理全面的課程與考評體系

        1.構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

        (1)課程與工作過程相融合

        在充分了解酒店業務的基礎上,把傳統課程按照酒店的業務分類重新進行分割和整合,把企業的崗位要求和工作流程融入課程當中。專業理論課程安排在學校完成,技能操作課程安排在酒店現場講授,實現學習與上崗服務同步,努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例如,按照操作方式不同,酒店業務可以分為餐飲、客房、前廳、康樂等,餐飲服務又可以分為中餐、西餐、自助餐等。

        (2)課程與職業證書相融合

        學校應將“雙證書”作為服務社會需求的“通行要件”,從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開始調整,將職業資格標準融入課程體系。學生在學習完相關課程后可以考取中級餐廳服務員、客房服務員、前廳服務員、營養師、酒店職業經理人等各種職業資格證書。同時,根據學生的發展方向和興趣愛好,學校還應積極創造條件,培養學生多種職業拓展能力。例如音樂賞析、團隊協作等。

        (3)課程與活動項目相融合

        實現課程與社會技能大賽、政府接待、重大賽事等活動項目的融合是深化工學結合的重要途徑。通過參與大型活動項目,能夠緊密課程與行業之間的關系,全面檢驗和展現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同時鼓舞師生士氣,增強信心,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將會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我院在這一方面比較落后,今后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全國飯店服務技能大賽”、“全國旅游院校飯店服務技能大賽”等活動。

        2.建立基礎考核與實習考核相結合的人才質量評價體系

        (1)建立多元化考核體系

        工學結合培養模式對學生的學業評價應由傳統的學校自主評價方式向學校、社會、企業相結合的考評轉變。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進行以考試內容、考試形式和考試效果分析為重點的考核評價改革,形成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形成性考試與總結性考試結合,筆試、口試與答辯結合,職業素質考核與職業技能考核結合,參加職業資格鑒定考核等開放的、多元的考核評價體系。對學生成績的考核,除了筆試成績占一定比重外,還應包括職業素養、實訓操作、社會實踐、團隊協作、儀表儀容、遵紀守法、頂崗實習、社會實踐報告等主要內容。

        (2)建立全程化的頂崗實習考核體系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強調校企雙方共同對學生進行培養,所以我們應把用人單位納入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共同參與、共同監督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目的。具體做法是:學生進入實習單位前,應對學生進行選拔和培訓考試;學生在實習期間,按月或季度,部門、實習指導老師、實習小組長都要對實習生進行評價,同一部門實習生之間相互評價,實習生自我評價,并上交實習心得;實習結束后,實習生要根據所學專業和實習崗位撰寫“社會實踐報告”,由學校專業老師和學校聘請的酒店中高層管理人員擔任輔導老師,校企雙方共同參與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答辯及其成績的評定,最后匯總得出實習生總體頂崗實習評價,實現全程化的考核。

        (二)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決定職業教育發展成敗的關鍵。目前我國高職旅游院校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一部分由中專學校轉型升格而來,他們專業基礎比較扎實,教學技能比較熟練,但是一般存在教學方法陳舊,知識更新較慢的問題;另一部分是接納對口專業的高校畢業生,這些青年教師適應和學習能力強,接受新知識速度快,但教學基本功不扎實,特別是動手能力比較差。努力建設一支素質精良、結構合理、高效精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當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中一項根本性任務。

        1.培養專業帶頭人,構建“雙師型”隊伍的核心

        所謂專業帶頭人,是指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深厚的學術造詣,在某一學科的前沿領域取得了創造性的、具有突出學術水平的教學和科研成果,并善于培養青年教師的高職稱人員。專業帶頭人是“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骨干和核心,充分發揮其作用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從制度上規范他們履行學科領導職責,指導青年教師,做好傳、幫、帶工作;另一方面,從人、財、物等方面盡可能保證他們參加各類學術活動,提高學術水平,以此帶動學校整體師資水平的提高。

        2.鼓勵教師參與企業生產,提高社會實踐能力

        鼓勵教師參與企業生產是深化工學結合的一種方式,也是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的重要渠道。首先,高職院校要鼓勵專業教師走出學校,面向企業、面向生產,在業務對口的條件下兼職和創業,在服務社會、服務企業中提高“雙師型”隊伍的質量;其次,青年教師上崗之前,必須有一年以上的實踐工作經驗,才能承擔教學任務;再次,學生頂崗實習的指導教師應跟隨學生一起進入企業工作,不僅深入了解學生狀況,也有利于提高實踐操作能力;最后,鼓勵教師獲取與本專業相關的崗位證書,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例如高級餐廳服務師、高級客房服務師和高級考評員資格證書,飯店部門經理上崗資格證書等。

        3.引進兼職教師,增加“雙師型”隊伍的活力

        高職院校聘請一定數量的兼職教師,特別是來自于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的兼職教師,這是高職教育辦學特色的要求,也是不斷充實“雙師型”師資隊伍新鮮血液的需要。兼職教師隊伍應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來自于理論層次較高,對學術前沿領域和生產一線比較熟悉的高校教師,他們會帶動職業院校理論教學水平的提高;另一部分從國際連鎖型集團飯店、特色酒店、當地知名餐飲機構等企業引進既有豐富工作經驗,又有扎實理論基礎的高技能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有利于實際操作能力的改善,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三)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

        酒店管理專業對人才的培養強調以應用能力為核心,著眼于對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實踐教學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教學中要針對職業崗位群設計教學模塊,把實踐教學體系納入到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從內容到目標,要體現出階段性和層次性,要體現從感性認知到理性應用的逐步深化。

        1.認知實踐教學

        認知實踐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對今后的工作環境產生感性認識,同時也對專業知識進行了解。為了使新生能夠盡早地了解并喜歡酒店業,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計劃中應在第一學期設置20課時左右的認知實踐教學環節,通常多為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參觀當地各種星級的、有代表性的酒店和餐飲企業。通過參觀,使學生對酒店的整體結構、各個部門的位置分布及其功能有一個直觀和基本的認知,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模擬訓練教學

        工學結合的實現首要前提是校內實訓室的建立,包括模擬客房、模擬餐廳和實習酒吧等。隨著專業課程的展開,在了解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學校應在校內實訓室對學生開展專業模擬訓練。教師對實訓內容按照項目和動作流程進行設計,要求學生掌握服務流程和各個工作環節,并能提供基礎服務,使其具有初步的崗位能力。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訓練與指導,項目結束后進行總結與考核。例如中餐零點服務流程練習。

        3.社會性實踐活動

        酒店管理專業在實現工學結合的過程中應積極推行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模式。首先,學校舉行的各種會議和接待活動,應為學生提供參與服務的機會,通過身臨其境的對客服務來體會熱情、禮貌、細心、周到的專業要求。例如,內蒙古財經學院六十周年校慶、內蒙古財經大學更名慶典等。其次,積極與當地大型酒店、相關政府單位建立長期合作共贏的關系。在酒店舉辦大型活動時,學校派專業教師帶領學生親臨現場服務。例如,昭君文化節、“兩會”的召開等。通過參加類似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專業對應的崗位及相關素質要求,掌握從事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時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了鍛煉,對服務的理解將逐漸走向理性。

        4.校內生產性實訓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是指由學校建立的設立在學校內部、可以對外經營,由專業教師管理,主要用于學生實習的校內經營性場所。例如山東旅游職業學院在校內建立的四星級酒店――百川花園酒店。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學生在頂崗實習中與企業“零適應期”對接,每位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都應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集中實習一段時間??偨浝砑安块T經理由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強、教學科研水平高的教師擔任,他們全程參與教學指導和生產實訓,學生們在較為寬松的實踐教學環境里苦練內功,強化專業技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實際工作能力。

        5.校外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可以把學校所學的酒店管理理論知識綜合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實現順利就業、向準“職業人”轉化打下堅實的基礎。按照“2+1”的教學模式,學生最后一年到校外實習基地頂崗實習,一方面,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會得到強化;另一方面,學生與人溝通協調能力、敬業精神、服務意識等大大改善;同時酒店一系列考勤、安全、保密等規章制度及員工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對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養成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因此而提高。所以,頂崗實習是一種對學校、學生和酒店三方都大有益處的辦學模式。

        (四)擴大校企合作的廣度與深度

        校企合作不能簡單地停留在“派送學生到酒店進行一定時間段的實習,實習完成后企業出具實習鑒定,學校、學生、酒店都走過場”的層面,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應注重擴大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讓企業積極參與到學校課程設置、“雙師型”教師培養和校內實訓室的建設中來。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企業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1.推行“雙招式”培養模式

        學校招生時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實現招生與招工同步,教學與實訓相輔,實習與就業結合。教學過程由學校與企業共同組織,雙方共同制訂教學計劃、共同排課,由酒店管理人員負責專業課教學。經考核合格后,學生可以就業實習等形式到企業工作,強化實際操作技能。畢業后,根據雙向選擇結果,企業將所需人員留下就業。

        2.推行“雙掛牌”培養模式

        所謂“雙掛牌”是指學校在企業掛牌建立“產學研基地”,企業在學校掛牌建立“員工培訓基地”。學校在酒店完成學生認知實習、部分課程講授、頂崗實習等工作,酒店則選擇學校對優秀員工進行理論知識的培訓。這種模式把學校和企業對教育培訓需求的共同利益作為結合點,實現了學校、企業、學生的三贏。

        3.“冠名班”培養模式

        這是一種以企業名稱命名,由企業共同參與教學的培養模式。根據酒店需要,結合學校實際,在新招收的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中選拔若干人成立“某某酒店班”。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酒店可以不斷向學生灌輸其經營理念,做到定向培養。另一方面,學生將更加系統的學習酒店知識,站在較高的角度重新認識、了解酒店的企業文化和管理精髓。學校設立單獨教室,采取共同制訂教學計劃內容、共同授課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

        4.學歷“套餐式”培養模式

        這是根據企業需要,采取脫產、半脫產、雙休日、上夜校等形式多樣的培訓方法為企業在職員工進行培訓的一種模式。培訓時間短中長結合,地點設在學校、企業均可,校企雙方共同制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由學校教師和企業相關人員共同授課。經考試合格者頒發學歷證書,從而提高企業員工的學歷層次和整體素質。

        5.“2+1”培養模式

        按照酒店行業的特點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通常實行“2+1”的培養模式,即三年制高職學生前兩年在校內學習酒店管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三年學校安排學生進入酒店進行頂崗實習,并且根據實際情況,頂崗實習可分為強制性實習和自主實習兩個階段。

        在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和實施過程中,雖然企業和學校發揮主導作用,但政府的支持和學生的參與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從政府層面,一方面應完善“雙贏型”的法規,加強對于工學結合教育的研究,提供專項經費鼓勵工學結合模式的實施,同時用立法的形式保證企業對教育的支持。另一方面,由政府提供優惠政策、財政資金或土地等,規劃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這些基地可以建在學校附近或工業園區內,既能承擔學生生產實習任務,又面向社會、企業開放,從而推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從學生層面,主要表現在提高學生及家長對于專業的認可度和培養學生吃苦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兩方面。

        參考文獻:

        1.陳增紅.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中國優秀碩博學位論文,2009.12

        2.袁連紅.以“雙證融通、產學合作”為高職人才培養主導模式[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6.12

        第2篇:商業管理基礎知識范文

        長期以來,我國研究生教學普遍存在偏重理論知識講解,缺乏理論與工程實踐的結合,導致研究生畢業以后進入工作單位,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具體工程實踐問題。因此,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高校應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作為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研究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突出,如何能促進研究生將理論知識與道路設計、建設、養護中遇到的具體工程問題,成為研究生培養中亟待解決的難題[1-3]。

        案例教學法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導,起初是采用一種很獨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學,在教學中所采用的案例大部分都來源于商業管理過程中的真實事件,通過此種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在實施案例教學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成果。

        工程案例教學是指在專業課教學中,依據專業理論講解需要,圍繞某個具體工程實踐場景,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

        例[4-6],教師和學生所學專業基礎知識,對具體工程問題進行分析,制定解決方案,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7-8]。

        本文依托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特色基礎課程《現代道路檢測與維護技術》,探索工程案例教學,促進本專業研究生全面掌握本專業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

        2   課程背景

        《現代道路檢測與維護技術》是一門依據我校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特色研究方向設置的一門專業課程,主要講授落錘式彎沉儀、探地雷達、路面摩擦系數儀、高聚物注漿技術等現代道路檢測與修復新技術。本課程涉及了電磁學、材料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等多個學科,是一門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專業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學科背景普遍為道路與鐵道工程、巖土工程等土木交通學科,對電磁學、信號處理等專業基礎理論了解不深,如專注于檢測修復原理講解,學生反映學科差距大,難以全面掌握;此外,該門課程實踐性非常強,僅通過課堂講授,學生難以掌握檢測以及修復設備操作技能。本文針對課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無損檢測與非開挖修復專題,探索工程案例教學途徑,提升研究生實際動手能力。

        3   工程案例教學舉措

        3.1 制作檢測與修復原理講解視頻

        針對文字講解不夠直觀生動問題,學習枯燥的問題,制作探地雷達、落錘式彎沉儀檢測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和高聚物注漿非開挖快速修復原理動畫,并現場錄制和原理對照的檢測和修復視頻,使學生能夠生動形象的了解新型道路無損檢測設備的檢測原理以及快速修復過程,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在一起。

        3.2 參與足尺模型試驗檢測與修復

        利用學校綜合試驗場,修建一個足尺水泥混凝土高速公路模型,將落錘式彎沉儀和探地雷達檢測設備拉到學校,帶領同學們對足尺模型進行彎沉測試,分別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對路面板進行彎沉測試,總結不同溫度條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彎沉測試值的變化規律;利用探地雷達對混凝土板下部脫空進行探測,分析脫空路面和完好路面探地雷達圖譜反映規律,最后對水泥混凝土路面進行現場注漿試驗,針對不同彎沉進行不同量的注漿試驗,觀察不同注漿量對注漿后水泥混凝土路面彎沉測試值的影響。

        3.3 工程實踐講解

        依托云南實體水泥混凝土路面檢測修復工程,介紹落錘式彎沉儀、探地雷達檢測流程,分析落錘式彎沉儀和探地雷達實際檢測數據,判斷道路病害類型及程度。講解高聚物注漿修復工藝流程,依據檢測結果制定維修方案,利用大量現場照片及視頻,真實還原修復現場。

        4   工程案例教學優點

        采用案例教學,教師講述的不再是復雜繁瑣的理論公式,而是生動形象的動畫以及實際工程項目,能夠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可以主動參與實際工程中去,利用實際工程數據,采用理論知識進行解答,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通過足尺模型,可系統掌握檢測修復技術操作要點,為畢業后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第3篇:商業管理基礎知識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people’s focus on issues of food safety, many institutions successively add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major across the country. As an applied discipline, food quality management’s teaching object is college student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cessing and stor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and related majors. We implement the learning method of case teaching combined with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closely linked with actual cases, and analyze idoneou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when problems are solved by entering enterprises and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textbook to strengthen practice ability through classical case and the generated causes of analyzing case results.

        關鍵詞: 食品質量管理學;教學實踐;案例教學

        Key words: food quality management; teaching practice; case teaching

        0 引言

        食品質量管理學課程包含的內容較多,對于農學及工學的本科學生來說,由于缺乏質量管理學的基礎知識,不能所有的內容都采取傳統教學方法,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選擇了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

        1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導,當時是采取一種很獨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學,這些案例都是來自于商業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透過此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實施之后,頗具績效。這種案例教學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師資培育的重視[1]。

        1.1 案例教學的優點 案例教學是要求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創造,使得書本知識變得生動活潑,案例教學建立在熟悉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激勵學生去交流,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發表個人對某一問題的見解,盡管有些見解不完全正確甚至是錯誤的,通過大家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糾正錯誤,升華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在于促進交流、激勵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培養超越他人的動力。

        1.2 案例教學注重能力與實踐 現代社會發展要求學生盡可能的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食品質量管理學本身是重實踐重效益的,一味的通過學習書本知識而忽視實際能力的培養,不僅對自身的發展有著巨大的障礙。案例教學可以很好的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讓同學們深入企業,了解企業在解決管理問題時采用的方法與管理經驗。

        1.3 案例教學法實施 突出本門課程的重點,根據需要進行內容的刪減。食品質量管理學涉及到的一些知識在其他課程里課程里有,可以適當刪除部分內容。對于管理學方面的知識應當重點講述,如食品質量管理的數學方法和工具、食品質量管理在產品設計中質量功能展開和失敗模式與效果分析、戴明循環等知識應當為重點內容,同時應該結合案例豐富這部分內容[2]。

        案例的收集首先要來源廣泛,然后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來進行設置認真地篩選。結合課本知識收集案例,案例的搜集可以有多種方式,比如國內外專家學者編寫的教材書籍,一些媒體或網絡的與食品質量管理相關的新聞,還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農業部等部門的公告。案例選擇應當是近三年的有代表性的事件。

        課堂分組分析討論案例。通常會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討論后由小組代表發言。教師為了督促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討論,可以要求學生將討論的內容以及過程做好詳細記錄。在論完成之后,應該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同學們自己進行思考和總結。這種總結可以是總結規律和經驗,也可以是獲取這種知識和經驗的方式。

        2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

        2.1 實踐教學的優點 實踐教學通過提供現實與仿真的實踐平臺,使學生能夠在加深管理知識理解的同時,提高獨立思考、獨立研究和獨立探索問題的能力,進而獲得一定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

        2.2 加強實踐教學 食品質量管理學涉及到產品設計和標準等問題,也包含質量管理理論與管理經驗, 因此在講述食品質量決策、食品質量控制、良好作業規范和食品企業全面質量管理等內容時,除講解基本理論外,還應選擇質量管理方面成績卓越的食品企業以及食品市場進行調查研究,以配合理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3]。讓學生集中或分組深入這些企業進行實地考察。 通過學生與管理人員的座談、專家講座等方式了解企業在質量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如何運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最后針對參觀與調查研究結果組織討論, 總結先進的質量管理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方法,使學生能將理論與實際有機聯系起來。

        食品質量的優略最終要經過試產的檢驗。通過市場調查,既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食品市場情況,包括食品的固有屬性和非固有特性,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商業意識、溝通能力、實踐能力、質量意識等,也可以將質量管理中的方法運用到質量控制中去分析問題,如產品質量有問題時應當從操作人員、設備、方法、環境、檢測和材料等方面去分析問題。在市場調查時應選擇當地的大型超市和交易市場,在調查過程中,學生了解了許多產品的質量執行標準及各類質量標準在不同產品上的應用,凡是嚴格執行質量標準的產品,其質量就有保證,就會受到消費者歡迎。市場調查使學生走出課堂,走入市場,不僅增加了學生對本門課的感性認識及興趣,也學到一些市場營銷的知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4]。

        總之,在食品質量管理學課程中應當重視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通過案例講解使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進行實踐教學將的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具體的管理活動中,在此基礎上不僅強化了理論知識的積累,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與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建學,鐘先鋒,李佩艷等.案例教學法在食品質量管理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0(4):178-179.

        [2]陳萍,文連奎,張艷榮.食品質量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職教天地,2007(7):126-127.

        第4篇:商業管理基礎知識范文

        一、本地化案例教學的意義

        1.本地化案例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洋案例的運用可以借鑒國外成功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但是這些洋案例使學生難以與我國的具體管理實踐相結合。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使用洋案例存在對案例背景和文化的差異。本地化企業案例的使用,增強了案例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激發了學生對案例學習的興趣和提高了參與程度,從而提高了案例教學的效果。

        2.本地化案例符合學校服務定位所需的知識結構。以本校本地化案例為例,內蒙古財經學院的服務面向定位主要是立足于內蒙古、面向邊疆民族地區。本地化案例教學中的企業案例主要涉及的產業有乳品、羊絨加工、牛羊肉加工、煤炭、電力、冶金、水泥等產業,對這些企業的案例教學,提高了學生對內蒙古企業的了解程度,提高了學生對內蒙古特色、優勢產業的了解程度。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對其服務于內蒙古企業的管理非常有益處,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提前進入角色,提高了學生服務于內蒙古企業的興趣、意識和能力,有利于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內蒙古企業。內蒙古在乳品、羊絨加工、牛羊肉加工、冶金等領域的企業,在西部邊疆地區乃至全國具有領先地位。內蒙古的產業特色也有相當一部分與其他民族地區具有一致性。因此,學生對內蒙古企業和產業的了解同樣有利于其對其他邊疆民族地區企業的服務。

        3.本地化案例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業精神。本地化案例教學中有25%的案例屬于分析型案例,這些案例設計了開放性問題,學生可以根據案例資料進行發散性思考,引導學生提出具有獨創性的見解,使學生在相互的討論中互相啟發,激發創新思考,促進了個體和團體創新精神的形成。內蒙古許多企業是在20世紀90年代甚至是在近年發展起來的,其中許多企業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艱苦創業的歷史,體現了創業者的創業歷程,體現了他們的創業精神,對于學生是活生生的教材,有利于學生從中吸取創業精神,學習創業知識。

        4.本地化案例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本地化案例教學是從本地企業的大量實際資料中篩選出的典型事例,針對課程的內容加工整理而成。在教學中,學生還可以借助方便的地理條件到企業考察、收集補充資料,與企業員工交流等,可以給學生以真實感,加深學生對抽象理論的解釋,鞏固其所學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實地調研能夠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理論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二、工商管理本地化案例教學的基本要求

        1.教學中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要實施得法必須把案例作為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理論的講授過程中穿插案例,以案例分析配合理論知識的講解。根據地方高校工商管理類學生的具體特點,可實行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切不可搞案例教學而丟棄了理論教學。因為地方高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稍差,學生若沒有必要的理論基礎鋪墊,案例討論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沒有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培養能力也就成為一句空話。例如在績效考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本人利用內蒙古電力集團績效考核案例進行教學,不僅使枯燥的績效評估變得生動有趣,而且還讓學生了解到績效評估在現實企業中的重要性,企業績效評估存在的問題、難點等。通過案例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長期以來,人們非常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提高其思維能力,是教學工作的一道難題,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2]。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學生去獨立思考,要求學生直接參與對案例的分析、討論和評價,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本地化案例教學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生首先應當對討論的案例資料事先閱讀,查閱有關的背景資料等。比如對本地的企業,學生不僅可以通過網絡、書籍、雜志等渠道獲取有關案例資料,甚至可以到企業參觀,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本地化案例教學的效果。有的學生在假期還可以到本地企業進行調研獲取更多的企業管理信息。老師要預先設計問題,并在學生尚未搜集資料時,讓他回答,以確實了解案例的背景。讓學生去陳述主角的感覺,以使學生融入情境之中。在案例教學的時間分配上,可將50分鐘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專門講授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第二階段針對典型案例讓學生討論。尤其鼓勵學生提出各種不同的主張,調動學生發言的積極性,針對具體情況也可以事先安排重點發言對象,描述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可以通過觀察學生討論,更好地了解學生在哪方面存在不足,以便及時調整課堂教學重點,使教學更有針對性。第三階段教師歸納總結。點評學生的觀點,同時提出自己的觀點。

        3.互動式案例教學。所謂互動式案例教學模式是指通過本地案例分析教學,實現全體學員的充分參與和教學的雙向互動,教師通過調節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真誠、和諧、多元的互動,從而產生教學共振、共鳴,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本地化案例教學中,通過研究、分析、討論案例,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在頭緒紛繁的事例中發現問題、判斷是非、做出正確決策,從而提高學生分析、綜合、應用、決策和應變的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智慧高手”(解決怎么干、干什么的問題)而非培養出解釋問題的理論高手。教師應該處在理論的高度對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行評判、指導,提供案例分析的方法、思維邏輯。教師角色就要相應地實現從傳統教學中的主講人到組織引導者這一角色的轉變。教師雖然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但仍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應始終發揮主導作用。對于案例的討論,其結果可能多種多樣,可能會形成多種可行方案,這些方案各有特點,各有所長和不足。正如哈佛商學院教授Charlel.Gragg指出的那樣:“商業還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至少迄今為止還不是。對于商業管理問題而言,并沒有所謂唯一正確的答案。因此,不能指望通過翻翻教科書背后的習題解答就可以驗證自己是不是正確地回答了一個商業管理的問題,最通常的情形是,最佳的解答可能根本找不到,即便是老師也找不到。”[3]

        三、本地化案例在教學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注重案例編寫的理論指導。案例作者應到自己所考察的對象中間去觀察、去體驗、去學習,了解和挖掘不為一般人所知道的信息,明確理論背景和理論框架。任何理論的成立都必須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和前提基礎上,對案例分析本身就是對理論的一個檢驗:如果理論的前提和假設在現實中成立,那么解決途徑是什么,達到了預定的效果嗎?如果理論的前提和假設在現實中不成立,那么理論應當如何進行修正,如何對現實做出新的解釋。這都可以通過案例和理論之間的互動關系達到從現實學習中有所發現。案例的編寫者應懂得如何幫助學生利用現有理論解決問題,同時引導學生從現實中發現問題并對現有理論進行深入的思考。

        2.授課教師對案例的熟悉程度影響教學效果。案例教學對教師素質要求很高,教師必須正確選題,所選案例適合教學目的和學生水平層次;必須具有從理論知識到實踐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具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能夠始終把握住案例討論的主題,以免主題過于分散;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投入教學方法改革的自覺性和熱情;另一方面教師缺乏實踐經驗,一些教師案例教學方法局限于舉例講解,未能對案例研討進行有效的組織和控制工作,使學生感到毫無新意。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處于指導者、協調者的地位。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往往把握不好自己的角色,經常出現缺位。

        3.注重學生的不同需求。關注本地化案例教學的這些同學,主要考慮畢業后找工作,而考研的同學不是很關心本地化案例,則更喜歡國際經典案例。學生長期以來形成了被動的學習習慣,多數學生惰性較為突出。有些學生在案例教學模式下無所適從,不知如何下手,很難擺脫傳統教學模式下被動機械的慣性,常將自身置于案例討論之外,案例教學的積極主動性明顯缺乏,討論時不配合、不發言、不思考,常常出現“冷場”現象,教師讓“位”而學生參與不夠,理解不透,體會不深,大大影響案例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四、提高本地化案例使用效果的建議

        1.本地化案例與其他案例綜合運用。盡管本地化案例教學有其獨特的作用,但是不能夠在教學中對自治區以外的企業案例和國外案例取而代之。因此,在實施本地化案例教學中,國外案例與國內企業案例、區內企業案例和區外案例應該并重,分析型案例與描述型案例相結合,構建以本地化案例為主體,區外案例和國外優秀案例為補充的合理的案例結構,提高案例教學的整體質量。

        2.規范本地化案例編寫的模式。案例的正文格式:案例正文格式的規范,案例的標題應以中性標題為主,案例的引言部分應指明案例時間、地點、關鍵人物、決策者、事件的真實性等;案例背景材料應包括所屬行業、公司簡單的發展歷程、主要人物、事件的相關背景;案例的主體內容應包括對案例本身的描述,案例的描述不應當具有感彩,不應加以評論。案例的使用說明:案例的使用對象、適用的課程、教學的目標;給出案例分析的邏輯路徑;案例分析所需的基本理論知識或相關理論觀點;與案例相關的背景信息,教師應該掌握的案例進展情況;本地化案例分析關鍵所在,案例教學中的關鍵知識點、教學點;根據案例應該思考的相關問題,一般設計2-5問題;本地化案例教學的時間安排;與本地化案例相關的圖表等。為了達到本地化案例教學的應有目的,教師不僅要對本地案例的編寫規范、格式等進行組織編排,還可根據教學的主要線索,或圍繞一個主題對案例進行剪裁加工,將單個的案例串聯起來,組合數個案例,使案例發揮最大的價值。

        3.提升教師的案例教學能力。教師應該對本地案例熟悉,條件可能的情況下盡量讓教師到案例企業進行參觀、學習,增強教師對案例企業、案例事實的感性認識。教師在組織案例教學之前,教研組的教師對案例教學過程中可能涉及的理論知識、教學的難點、教學的重點進行交流溝通,對學生可能迷惑的知識點先期進行剖析。教師可以以教研室為平臺組建案例學習、教學的交流機制,互相交流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難點、教學重點、教學心得體會、成功經驗等。教師在本地化案例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援引其他相關的案例,增強本地化案例的說服力。教師講案例時,能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比較;能夠在案例討論題后附教師的一些指導討論問題的要點和思路,對學生的學習、思考提供指導性的意見。

        4.構建網絡化教學。構建網路環境下的本地化案例教學條件?;诰W路環境將多種現代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本地化案例教學中,大幅度提升教學效果。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實驗課程的完善,運用計算機及相關技術教學,實施多媒體互動的案例教學應進一步完善。多媒體案例教學將復雜抽象的理論通過電腦視頻等形式演示出來,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工商管理本地化案例教學同樣可以采用電教化案例教學法,搜集各種當地企業視聽、錄像資料,利用多媒體教室的展示,增加案例的生動性、趣味性、實踐性。

        第5篇:商業管理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 商務英語 課程設置 高職院校

        一、引言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高等職業教育開始在我國興起,同時,英語專業的教學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商務英語現在是高職院校的一個熱門專業,其教學應該具備職業性的特征;其教學模式應該是外語和職業技術的有機整合。故此,商務英語教學的出發點應該是學以致用,這也是課程設置的落腳點。

        二、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現狀及問題

        1.課程體系缺乏特色

        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課程設置應該有所不同。但是,實際狀況是高職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沒有本質區別。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課程沿襲了高等院校課程設置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沒有突出其實用性與操作性。一直以來,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都是“英語+商務”的模式。在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方面,教學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在商務方面,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國際貿易、商務禮儀、電子商務等。這就導致英語和商務兩塊分割,而不是一個整體。相應的,學生的英語知識和商務技能不能很好地結合,這樣的課程體系缺乏高職特色。

        2.復合型師資和教材配備

        目前,高職院校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合理的師資配備。中國的高等教育一直以培養學術型研究人才為主。高職院校很多教師都是高等院校畢業的研究生或本科生,他們受的教育注重的是理論知識,而對于實踐技能則有所欠缺。如此,他們作為教師,在引導學生實踐操作方面可能是不夠的。所以,既精通英語又具備足夠商務背景的“雙棲”復合型師資的配備是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的一個必備要素。高職院校應該給教師提供帶薪學習的機會,讓教師在本專業的基礎上學習經貿和商務的實踐知識。同時,可以加強不同學院之間的學習和交流,并為教師提供到企業學習的機會。

        教材是課程體系的支撐。在以市場為導向和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為研究分析如何實現“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實現與企業的零對接,各個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教師應該通力合作,推出符合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商務英語系列教材。

        3.教學方法單一

        商務知識的內容覆蓋面很廣,其中涉及一些復雜的專業術語、商務操作流程及商業管理等。以語言專業教學為主的教師大部分照本宣科,商務知識則重教輕學,而有豐富商務實踐知識的教師則只注重商務技能。所以,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勢必不適用于商務英語的教學。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針對不同的課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教學中可以進行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小型研討會、翻譯、辯論,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應遵循的原則

        1.需求性原則

        這是設置任何課程體系都要考慮的一個原則。合理科學的課程體系應該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對于高職院校來講,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復合型人才,推進工學結合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更好地就業。目前,高校畢業生的去向有這么幾個:首先,到跨國公司或者外企就業;其次,在國內的金融機構、會計事務所或私人企業就業;再次,到國外繼續深造。從人數上統計,前兩個占了絕大部分,這就讓我們的課程設置務必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實現與企業的零對接。

        2.系統性原則

        商務英語融合了英語語言知識和商務技能兩大模塊,所以,其課程設置不僅要遵循兩大模塊的學科設置的系統性,還要考慮兩大模塊在結合過程中的系統性。其課程設置要充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技能在商務環境中的運用能力。英國商務英語專家Nick Brieger(1997)提出了“商務英語范疇”理論,即“商務英語(Business English)應包括語言知識(language knowledge)、交際職能(communication skills)、專業知識(professional content)、管理職能(management skills)和文化背景(cultural awareness)等核心內容”。因此,完整系統的商務英語課程體系應涵蓋以上幾方面的內容。

        3.發展性原則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社會所需的職業能力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同樣如此。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商務活動范圍的日益擴大,商務英語的使用面越來越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變化,相應的教育也會有所變化。所以,課程設置不可能是靜態的、一成不變的。我們應該根據這些變化和需求,對課程體系做出相應的調整,使得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更完善、系統。

        四、結語

        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個工作學習一體化的專業課程體系,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實踐技能,從而提高職業能力。與此同此,我們應該認識到,課程設置只有主動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形式,才會受到社會的歡迎,才能最終形成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特色,促進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勇,肖云南.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理念及教學目標確立的問題[A].商務印書館,2004.

        [2]彭月慧.基于工作過程的商務英語課程設計[J].瓊州學院學報,2011,(6).

        [3]吳尚義.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優化建設的研究[J].人教網,2008-12.

        第6篇:商業管理基礎知識范文

        我們對“企業傳播”這個概念做了一個界定:企業傳播是企業依據總體發展戰略而開展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內對外溝通、展示等一切傳播活動的統稱。對內傳播包括企業文化的建設、導入和員工關系的溝通、管理,對外傳播包括企業新聞、廣告宣傳、公關傳播、活動策劃等。企業開展傳播的目的是為了統一內部信念、吸引公眾關注、創造良好輿論、促進產品銷售、樹立公司形象、獲取競爭優勢、提升公司價值、維護公司聲譽。企業傳播是一個大籮筐,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如何通過細分和定位明確具體的培養目標并辦出特色?基本的思路是按行業細分和按職能細分,按行業細分即從行業需求出發,采取“行業知識+傳播知識”的培養思路和模式。如房地產企業傳播、汽車企業傳播、金融企業傳播、醫藥企業傳播等。這種細分方式考慮到了不同行業企業的特點,但分得太多太細,沒有必要。按職能細分即從企業傳播崗位需求出發,培養適合所有企業的通用性傳播人才,如企業新聞、廣告宣傳、活動策劃、媒體關系管理、輿情監測、危機公關、企業自控媒體內容采編與制作等。根據這個思路,確定企業傳播專業方向培養目標的前提是調查清楚該專業方向所面向的工作崗位。這樣可以使專業定位更加清晰準確。考慮到學生就業后的發展性,工作崗位確定要以多數學生就業后3~5年內能達到的“預期崗位”為標準,最終確定本專業方向所面向的具體工作崗位。通過對國內外部分設置了企業傳播相關崗位的企業調研,企業傳播的崗位職責大體上分為兩大塊:企業對內的文化建設、傳播和對外的新聞、廣告宣傳、公關活動策劃。與企業傳播相關的崗位主要有:企業文化建設專員;企業品牌管理專員;企業新聞發言人、新聞秘書、新聞專員;企業內刊采編、制作、發行專員;企業網站的設計、制作、管理專員;企業廣告策劃、設計、專員;企業公共關系事務專員;企業媒體關系專員、媒體調查、監控專員等。根據企業對傳播的需求及崗位設置,我們將企業傳播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確定為:面向各類企業以及為企業提供傳播咨詢服務的市場機構,培養兼具現代傳媒人和現代企業人的專業視野和職業素養,懂企業經營、懂市場運作、懂媒體規則、懂傳播規律,熟練掌握企業傳播各項業務技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見長的復合型、應用型傳播人才。專業方向定位非常清晰,不是為各類媒體培養只擅長采、寫、編、評的新聞傳播人才,而是為企業培養兼具“現代傳媒人和現代企業人的專業視野和職業素養,懂企業經營、懂市場運作、懂媒體規則、懂傳播規律,熟練掌握企業傳播各項業務技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見長的復合型、應用型傳播人才。”專業方向培養要求:具備寬厚的人文社科理論基礎,了解一定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掌握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商業學科基礎知識;掌握傳播學、新聞學的基本理論,了解媒體運行的基本規律和新聞傳播理論前沿,熟悉黨和政府關于新聞傳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獨立、綜合地分析各類傳播現象和解決各種傳播問題的能力;了解企業運作機制以及企業傳播的方法與發展趨向,具備全媒體應用能力;掌握扎實的新聞采寫編評業務技能,兼有一定的創意、策劃、設計和制作技能;具有較強的信息獲取、分析和創造性整合能力;熟練運用社會調查的方法、原理和工具;具備良好的商業素養和職業精神,擁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溝通能力、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英語四級以上,聽、說、讀、寫四項能力滿足全球化背景和國際視野下企業對外溝通傳播的基本要求。

        二、企業傳播專業方向的課程設置與課程體系

        課程設置是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和關鍵所在。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從企業傳播相關崗位群需求調研開始,經過崗位資質分析,確定職業能力要求,以崗位就業需求為導向,圍繞“企業崗位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這一核心來進行設計。根據市場需求、培養目標、專業方向定位及培養要求,我們將企業傳播專業方向的課程體系架構為四大模塊。1.人文社科類通識課程。包括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經濟學原理、社會學概論、社會心理學、社會調查方法與實踐、創造性思維、語言藝術與寫作等。2.商業管理類專業課程。包括企業組織與文化、公共關系理論與實務、市場營銷與品牌管理、危機傳播與聲譽管理、整合營銷傳播等。3.新聞傳播類專業課程。包括媒介傳播史、傳播學概論、新媒體導論、新聞采訪與寫作、傳媒倫理與法規等。4.企業傳播實務與技術類應用課程。包括網絡輿情監測與引導、商務新聞策劃與采寫、新聞發言人實訓、大數據商業應用、企業內刊采編與制作、企業網站制作與管理、平面設計與制作、影視創作等。企業的每一類崗位職責和需求都有相應的專業課程和實務技術類課程相對應。這一課程體系既符合“寬專業、厚基礎、強能力”的實踐型人才培養理念,又充分體現了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同時也滿足了企業對于傳播相關崗位的職業能力的需求。另外,培養方案的設計還要將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相結合。在企業傳播專業方向的培養方案中,我們還增設了一些社會認可度高、對就業幫助大、與企業傳播專業技能相關度高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供學生選擇,包括新聞采編職業資格證書、網絡編輯師資格證書、公關員職業資格證書、營銷員職業資格證書、企業文化師職業資格證書、廣告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商務策劃師職業資格證書。我們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在大學四年期間至少選擇并考取其中兩個證書,準備把它規定為獲得學歷證書的前提。職業資格培訓既是對專業技能的強化,也是在專業資質上的積累,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提升職業能力。

        三、企業傳播專業方向在課程內容與授課方式改革方面的嘗試

        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最終要落實在具體的每一門課程上,課程內容與授課方式是影響人才培養目標是否能夠實現的最直接、也是最關鍵的環節。企業傳播專業方向課程體系內的實務技術類應用課程基本上都是與企業合作,在課程專家、企業專家、骨干教師組成的課程開發團隊認真、細致研討的基礎上,根據崗位職責、任務群與職業能力要求設置的。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設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按照工作過程的順序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安排教學活動。同時,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把知識本位轉變為能力本位,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比如公共關系實務課程,根據企業所涉及的日常公共關系的“實際工作”設定內容,打破常見的學科理論框架,采用任務式結構,分為10個任務,包括召開公共關系活動策劃預備會議、開展公共關系調查、策劃公共關系活動、實施與評估公共關系活動、處理內部公共關系、處理外部公共關系、實施公共關系專題活動、處理公共關系危機、塑造公關人員形象、運用公共關系溝通工具。這種體例安排便于教師以實際工作為載體進行教學,突出技能訓練,也有利于學生對未來工作崗位中各項具體任務的理解和把握。當然,課程體系中實務技能課以項目課程為主體,并不排斥必要的系統知識學習及單項技能訓練。借鑒美國職業培訓的KAS模式,我們將目標崗位的職業能力分解為K(knowledge,即知識與素養)、A(ability,指一般能力)和S(skill,指職業技能)。在教學上對K,A,S三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對知識與素養(K)的要求是理解或了解,對一般能力(A)的要求是掌握,而對職業技能(S)的要求是熟練掌握。從短期看,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主要由職業技能決定。但從長期發展看,一般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是畢業生成長的關鍵能力。因此,必須長短兼顧,正確處理K,A,S三者的關系。在“實用,夠用”的原則指導下,根據對應的崗位能力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整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將學生有限的精力盡可能的集中到本專業、本方向的核心課程、核心技能的學習之中去。另外,在課程內容的改革上,我們也在嘗試與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用性以及課程知識與崗位需求的吻合度。將企業職業標準融入課程標準中,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從課程的學習過程來說,要始終貫穿“學生發展為本”的課改指導思想,使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實踐者、參與者,堅持實踐第一、感受第一和體驗第一的原則。比如,《企業內刊采編制作》課程,是企業傳播專業開設的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實訓課程,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企業內刊這種自控媒體在企業傳播中對內培養員工認同、對外傳播企業文化的意義,掌握企業內刊采編制作的流程和技術。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企業內刊的價值?如何讓學生真正了解什么樣的企業內刊的內容是符合員工需求和企業需求的?單純的教師講解和舉例是遠遠不夠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指導同學們去調研,搜集大量企業內刊,分析版面設計和內容構成,面向員工調查了解企業內刊各版面的閱讀率、喜好度、在培養認同方面的價值實現程度以及內容改進建議等,然后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制作一本企業內刊。學生根據真實的調研分析制作的企業內刊更符合企業實際需要,這個過程既能夠深化他們對企業內刊價值的認知,同時又讓他們掌握企業內刊采編制作的正確思路和方法。無論是操作實踐還是創作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才能得到真實的感受和體驗,只有在感受和體驗中才能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

        四、企業傳播專業方向未來改革的方向

        第7篇:商業管理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統計學原理;教學改革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導,當時是采取一種很獨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學,這些案例都是來自于商業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透過此種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主動的參與課堂討論。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像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扮演著傳授知識者角色。國內是1990年以后才開始探究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變注重知識為注重能力,重視雙向交流。在案例教學中,一般在正式開始集中討論前一到兩周,就要把案例材料發給學生。學生拿到案例后,先要進行消化,然后查閱各種他認為必要的理論知識。這無形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是主動進行的。捕捉這些理論知識后,他還要經過縝密地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采用先分組討論,再集中討論的方式,此時的討論是用來擴展和深化學員對案例的理解程度的,教師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方案的合理解決上來。在小組和小組集中討論完成之后,教師應該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和總結。這種總結可以是總結規律和經驗,也可以是獲取這種知識和經驗的方式。

        二、統計學原理課程的特點

        隨著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的統計方法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的廣泛應用,作為統計學專業和財經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統計學原理》成為培養學生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夯實數學基礎,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分析、處理統計數據,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門重要課程。統計學原理是統計學基本規律、基本原理的概括、提煉,是各部門統計學(如:工業統計學、農業統計學、商業統計學、人口統計學等)和綜合性統計學(如農村經濟統計學、國民經濟統計學等)的共同基礎。它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同時,統計學原理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力求理論分析與實際案例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并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科的發展趨勢,加強統計分析、統計推斷和預測決策的內容。要求學生除了課堂聽講之外,應按照要求閱讀一定的課外資料,提高學生的動手能、綜合分析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又能夠培養運用統計的基本分析方法去認識和解決經濟管理中的問題,更好地為經濟管理服務。

        三、采用案例教學于統計學原理的作用

        結合統計學原理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可以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品質。學生通過案例教學得到的知識是內化了的知識,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整合教育教學中那些不確定性的知識。案例教學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學中所出現的兩難問題,掌握對教學進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案例的運用同時促使了學生很好地掌握理論,而且大大縮短了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另一方面,案例教學也鍛煉了任課教師的各種能力,有助于教師的培養。在整個案例教學中涉及案例搜集、案例討論以及總結提升三個階段,在每個階段對教師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其中案例搜集階段需要教師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使得案例的選擇是精當的。而在案例討論中教師要有掌握課堂的能力,能引導學生正確的討論方向,還要注意在案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相關能力。最后總結提升階段更要能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思維延伸。

        四、如何在統計學原理課程中實施案例教學法

        對于統計學原理課程,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采用案例教學法,有些內容可能采用講授法效果會更好一些,有些內容可能需要講授法與案例法相結合,有些內容僅使用案例法就會達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課程第一章緒論,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統計學的涵義,了解統計學產生與發展,理解統計學對象和特點,采用講授法教學效果會更好,只是在講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例子的使用來形象的描述概念,便于學生理解。而對于第二章統計數據的搜集的教學,可以采用講授、討論與設計簡單調查問卷相結合的方式展開,便于學生理解統計調查的各種分類,掌握統計調查的主要組織形式、特點以及適用場合,掌握統計調查方案的設計內容。對于第五章集中趨勢和離中趨勢的度量就比較適合采用講授法與案例法相結合的方式,這個時候的案例選擇僅僅是讓學生從集中趨勢和離中趨勢的相應指標結果中去分析問題,對于問題的處理還處于描述統計的范疇。對于統計推斷方法類的內容使用案例結合相關軟件的方式來處理會特別適合。比如第六章相關與回歸分析,需要學生了解相關與回歸分析的概念、特點,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的區別與聯系,進而掌握相關分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回歸模型的擬合方法、對回歸方程擬合精度的測定和評價的方法。對于相關的知識需要學生理解,在此基礎上,給學生提供案例,讓他們來分析解決問題。特別的,使用案例教學法的前提是學生有相關的知識基礎,結合目前教學實際,我們的課時有限,所以我們需要進行教學改革,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具體操作分為下面幾個步驟:

        1.基礎知識掌握。課前知識傳遞部分,教師需要準備教學資源,可以提供一些參考書籍、電子課件和教案、微視頻教程、相關的專題學習網站等類型的素材。微視頻的制作是資源準備中的核心內容。教師需要將相關知識錄成微視頻,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在此環節需要設置提問答疑功能,便于學生能及時的解決學習中的疑問。

        2.分小組討論案例。把班上學生分成小組,以此提高他們的合作意識。教師給學生提供案例,學生可以在課下查找資料,小組討論怎么處理案例中的問題。對于數據的處理自由選擇自身熟悉的統計軟件來分析。

        3.課堂案例分析分享。課堂上教師安排每個小組將自己的分析過程和結果分享給大家,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表達出來,并且從學生的思維過程中尋找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進行點評。

        4.總結提升,撰寫分析報告。通過課堂上的討論,每個小組同學回去整理自己的分析結果,形成研究報告。這個環節一方面讓學生養成完整處理問題的習慣,并系統分析問題,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案例分析具體到第六章相關與回歸分析,我們可以根據類似案例進行:一家保險公司十分關心其總公司營業部加班的程度,決定認真調查一下現狀。經過10周時間,收集了每周加班工作時間的數據和簽發的新保單數目。那么案例分析就可以從畫相關圖,計算相關系數做起,經過相關系數檢驗,分析加班工作時間與簽發的新保單數目之間是否有較強的線性關系,如果相關系數顯著,然后可以做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到回歸方程,對回歸方程以及回歸系數做顯著性檢驗。檢驗通過后可以做回歸預測。在教師點評過程中要注意學生中不同意見的分析,數據分析結果的解釋和理解是否明確。進而還可以把問題擴展,如果加班工作時間與簽發的新保單數目之間的相關系數檢驗不顯著,又應該如何處理?

        綜上,在案例教學法的具體使用過程中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而也可以看出在統計學原理課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會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案例教學法對于教師而言,通過共同研討可以實現教學相長;對于學生而言,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使得統計學原理課程知識變得生動具體、直觀易學;對于整個教學效果來說,案例教學法能夠集思廣益,通過共同探討問題調動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容易開闊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然而,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有兩個關鍵問題是不那么容易解決的,一是案例的獲取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經驗,二是要順利的開展案例教學還需要教師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以及學生具有查找資料、總結分析等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啟富.中國統計學課程建設發展前沿及存在問題[J].統計與決策,2012(3):48-50.

        [2]閆春,劉偉.淺談統計學專業《統計學原理》課程教學改革團[J].科技信息,2010(5).

        [3]李潔明,祈新娥.統計學原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6-406.

        第8篇:商業管理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區域地理 教學策略

        隨著對教學模式改革與探討的不斷深化,地理案例教學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模式逐步引入到初中地理教學中,特別在區域地理教學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然而,地理教師對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把握直接影響案例教學的有效性。為此,進一步探討案例教學法在區域地理教學實施中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什么是地理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真實事件或實例為題材,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相互討論,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起源于上世紀20年代美國哈佛商學院,倡導的是通過學生主動參與來自于商業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的分析與討論,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該種教學方法實施之后,對學生能力培養收效顯著,被視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教學模式而被推崇。

        地理案例教學是教師運用具體地理教學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地理教學方法。地理案例教學對學生地理思維方式的形成,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掌握科學學習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二、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由地球與地圖、區域地理兩大板塊構成,以區域地理為主,其中區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版)》在課程設計思路中明確指出:“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的分區部分,除本標準規定的少量區域外,其他區域均由教材編寫者和教師選擇。本標準只列出區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學習區域地理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以及必選區域的數量。”(新課標p3頁)很顯然,這里指的“其他區域”僅是培養學生“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新課標p12頁)和“進一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新課標p17頁)的案例。從人教版初中地理的編排來看,地球與地圖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世界地理總論安排在七年級上冊,七年級下冊安排認識地區與國家,八年級上冊為中國區域地理總論,八年級下冊為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仔細研究教材,不難看出:人教版義務教育地理課程在認識區域部分多以案例方式呈現。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分區地理,安排了日本等六個國家和亞洲等六個地區,實際上這些國家和區域本身都是案例,設置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掌握區域學習和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運用基礎知識和技能對區域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分析、判斷的能力。因此,地理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模式引入初中地理教學,針對性較強。

        三、案例教學法在區域地理教學實施中的策略

        案例教學在一定意義上說是一種探究式教學。旨在推動學生的地理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教與學的統一。初中案例教學的實施一般需要經過案例導入――案例呈現――問題質疑――分組討論――知識拓展――教師點評與知識體系形成等過程,同時必須把握好整個教學實施過程的策略設計。

        1.確定案例教學實施的整體方案

        教學目標的承載性和針對性是所有課堂教學基本的原則。地理案例教學目標承載性包括總體目標的承載性、階段目標的承載性及案例分析課的目標承載性。案例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包括學情的針對性與目標指向性。案例教學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學習者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單純地掌握知識。能力培養需要一定的過程,不能期待通過一兩節案例教學課使學生地理思維能力和各項技能都得到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對整個初中案例教學步驟有明確的規劃。一是對整個初中階段案例教學要實現的目標有明確的部署。二是根據學情設計每一個階段案例教學的突破目標。三是針對學情與所選案例的特點選擇每一節案例教學課的突破目標。

        2.構建區域地理教學分析模

        初中區域地理的教學總體目標:旨在使學生通過認識所學區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學習和探究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為此,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區域地理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構建一套區域地理教學思維模式,教會學生區域地理學習的思維基本框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人教版初中地理認識區域從亞洲入手,意圖在于建立區域地理的學習框架。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師教學用書在第六章教材設計思路中指出:本章教材以敘述式課文――亞洲為案例為后續學習不同地區和國家地理提供了基本方法和策略。初中區域地理教學分析框架包括四個方面:地理位置定位、自然環境分析、人文環境分析、區域經濟發展分析。構建區域地理分析模式時,教師不必過于追求區域要素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應采取粗線條突點重點要素,注意地理思維的邏輯性和學生思維模式的形成性。如地理位置定位教學必須一以貫之地遵循空間位置由大到小、由遠到近的順序,即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的順序建模。自然資源主要抓住土地、氣候、河流和礦產四大要素。

        3.漸進性運用區域地理分析模

        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教學階段,合理設置案例分析的難度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難度過大,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度,可能出現教師“唱獨角戲”或只有個別學生參與探討分析問題的情況。如過于簡單,則達不到推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效果。為此,案例教學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其思維的縝密性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尚處于開發階段,直接將案例教學法引入課堂,必將導致教師“唱獨角戲”的現象。從人的認知規律來看,必然是先學習模仿――運用――創新提高的過程。教會初中學生學會分析一個區域的現狀和發展,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須讓學生學習老師分析問題的方法,教會學生區域地理分析思維框架――建模,其次是運用區域地理分析思維框架引導學生分析案例,以案例分析鞏固分析模,在學生基本掌握分析模式的基礎上,再真正啟動案例教學法以提高學生分析區域的能力。以七年級下冊為例,在第六章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亞洲分析的兩大模塊: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對區域的分析有了初步構架。為此,我對第七章案例教學的總體思路設計為:建模(導向性教學)――以例釋模――以例促模(固模)――活模(對比性案例教學,提高分析能力)。第一節課為分析模塊構建,即對區域地理學習模塊構成進行梳理,構建區域分析知識框架,建立區域地理分析思維程序,讓學生知道如何分析一個地區和國家。第二節課以《日本》為例鞏固分析模式,初步理清自然和人文要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學會知識的遷移與聯系。第三節課以《東南亞》為例進入實際意義上的案例教學,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模板分析區域地理的基本能力。第四節課以《印度》為例鞏固學生運用模板分析區域地理的能力。第五節課采取《日本》、《俄羅斯》對比分析,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分析模式的能力。

        4.在教學設計中把握學生主體性原則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僅僅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案例教學的主體。只有明確案例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才能確保案例教學探究活動的有效性。案例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更多的是學生的參與。就教師而言,案例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引導、點撥、拓展和課堂的調控作用。對于學生而言,則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打破傳統的、被動的學習模式,根據教師提供的具體事實、材料和提出的問題,進行主動的獨立思考或與他人進行討論,探索最終結論。因此,每一節案例教學課的教學設計都緊緊圍繞學生主體性原則預設整個教學過程和每一個活動環節。在實施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平等的、和諧的教學氛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實現師生間的和諧互動。

        案例:日本案例教學課堂設計片段。

        教學總思路:以二戰后日本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為主線貫穿整個案例教學過程。

        案例教學法重視學習者參與,學生對知識的獲取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通過個人積極思維或小組集體探究實現,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能動性和興趣,調動和激發學生思維,減少抽象理論學習產生的單調感和枯燥感;有利于學生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案例教學過程是學生知識水平得到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的過程。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探究性教學方法,給地理課堂教學帶來更多活力與魅力,值得我們嘗試和探索。

        參考文獻:

        第9篇:商業管理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案例教學法;賬務處理

        會計電算化是近幾年來新興的一門邊緣學科,隨著計算機在會計領域中的不斷擴大,對此專業的課程設置,組織實施,教學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學校的會計電算化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就是培養初級會計實務人員,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和會計核算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將所學的會計知識和熟練的會計賬務處理技能,將來運用于實際會計工作中去。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筆者根據幾年會計教學的改革實踐經驗,并吸取國內外的成功經驗,認為,案例教學法是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導,當時是采取一種很獨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學,這些案例都是來自于商業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透過此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實施之后,頗具績效。而國內教育界開始探究案例教學法,則是1990年代以后的事。會計電算化案例教學就是在學生學習和掌握了會計電算化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老師講解和案例練習,讓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會計電算化中去的“實踐活動”,它是一種具有誘導性、啟發性的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中等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教學,主要是讓學生熟練應用通用會計軟件完成企業日常賬務處理,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會學生如何應用電算化軟件進行初始化設置、帳套管理,對企業日常經濟業務及全部賬務處理流程用電腦完成,還要將會計處理技術和企業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學生碰到的困難不僅僅是電腦操作問題,而更多是由于學生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因此在學習課本時,往往會感到枯燥無味、被動,具有一定的難度。而會計案例教學法在注重會計理論學習的同時,更注重實驗教學環節,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具有“實戰”的經歷,促使學生勤于思考,善于動手,變學生被動聽課的過程為積極思維,主動實踐的過程,以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際應用能力。

        首先,案例教學法能夠滿足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的電算化技能。會計電算化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現實中,電算化案例本身很豐富,跟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聯系很密切,這為案例教學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另一方面,電算化案例教學的整個過程,要求將學生置于模擬的工作環境中,并且擔任一定角色,分析企業內外部環境,針對所面臨的問題,做出一系列的決策,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符合中職教育的"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

        其次, 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案例教學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課堂上,教師將更多地作為支持人而不是授課人,以此引導學生充滿自信地發言,并且提出獨到的見解。在討論、辯論和解決問題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活躍課堂氣氛,實現從“要我說”到“我要說”的轉變。

        最后,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案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將學生的知識轉化為技能。案例教學通常是以小組形式進行,在討論前,小組分工合作,搜集資料并制定方案;在討論中,要求學生學會聆聽、勸說及與人打交道的技巧;在案例討論完后,寫出案例分析報告。整個教學過程是一種群體活動,大家一起討論,集思廣益,正確看待別人及正確評價自己,樹立理解和包容的意識,提高了與人合作共事的綜合能力。

        二、案例教學法中案例的選擇

        案例式教學,是圍繞著案例進行的教學活動。案例選擇是否恰當,直接關系到整個教學活動是否能夠順利進行,關系到教學培養目標能否實現。選擇合適的教學案例,是案例教學的第一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又具有核心的作用。會計電算化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應依據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和教學目的,以及會計案例教學法的特點進行選定。在選擇會計案例時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客觀性原則

        即教學案例必須符合經濟工作的實際,不能隨意主觀臆造脫離實際。但它一定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來源于實踐,決不可由教師主觀臆測,虛構而作。為此,案例必須是已經發生的事實,不可以從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論中演繹的事實來替代;必須是有典型意義的,它必須能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啟示和體會。同時案例一定要注意真實的細節,讓學生猶如進入企業之中,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學生才能認真地對待案例中的人和事,認真地分析各種數據和錯綜復雜的案情,才有可能搜尋知識、啟迪智慧、訓練能力。正因為如此,營銷事件的采集必須通過正規渠道,必要時要到企業采訪、調研,切不可閉門造車。

        2、典型性原則

        典型性是指案例應具有代表性、重要性,一個好的電算化教學案例必定具備普遍的現實代表意義,對學生能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案例是特定的,但其中反映出的問題應當具有普遍性。從具體案例中引伸出普遍性問題,雖然是教師在使用案例過程中要完成的重要事項,但案例本身是否具有這種可以引伸普遍問題的性質,則是選擇教學案例應當注意的標準。換言之,合適的教學案例,應當能夠提供引伸普遍性問題和普遍性知識的平臺。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思考,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理論知識和方法,靈活地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啟示和體會。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欧美无限制视频一区 | 亚洲精品精品在线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婷婷 | 亚洲午夜一区在线 |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