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生兒便血護理診斷范文

        新生兒便血護理診斷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生兒便血護理診斷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生兒便血護理診斷

        第1篇:新生兒便血護理診斷范文

        【關鍵詞】 新生兒;肺炎;胃出血;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588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267-02

        新生兒性肺炎是新生兒常見的嚴重疾病在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是新生兒死亡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1]。新生兒肺炎合并胃出血或合并心力衰竭等疾病是新生兒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往往患兒會由于呼吸衰竭或胃出血影響患兒的生命安全,臨床死亡率較高,因此在臨床護理中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筆者現將我院收治的新生兒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兒的治療觀察與護理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組新生兒肺炎合并胃出血的患兒有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此組患兒發生肺炎均在生后1-3d內。

        1.2 臨床表現 此組患兒均表現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呼吸困難、喘息、氣促、咳嗽、吐奶等癥狀,體溫不同程度的升高在38.2-39.8℃,心率加快在140-189次/min,呼吸急促在42-67次/min。患兒全身癥狀較明顯可出現鼻翼扇動、三凹征、點頭呼吸、口唇甲床紫紺的臨床體征

        1.3 實驗室檢查 血化驗中血常規表現正常,白細胞6.0×109/L。胸部X線檢查:雙肺肺紋理均增粗并且滿布線狀或小片狀模糊影,邊緣紋理清晰,相互交織成網狀從肺門呈扇形向周圍擴展,呈間質性肺炎體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氣腫。入院后不同時間內出現腹脹伴黑綠色水樣便腹瀉,有膿液,留置胃管回抽胃液有咖啡色胃內容物,進行實驗室檢查大便及胃液潛血均強陽性,化驗紅細胞2-7/視野。

        2 結果

        此組患兒治療與護理后均在不同時間內胃出血達到止血,最終痊愈出院,無死亡病例。

        3 護理措施

        3.1 肺炎的護理干預

        3.1.1 一般護理 針對重癥肺炎的患兒要保持病室環境的整潔舒適,空氣流通,陽光充足,適合患兒休息保持室內溫度在18-22℃,室內濕度應保持55%-60%,減少環境的細菌菌群,每日空氣消毒一次,物品表面每日進行消毒液擦拭兩次。避免交叉感染,將急性期與恢復期的患兒進行分開病室,進行呼吸道隔離。

        3.1.2 改善患兒的呼吸功能 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及時有效處理相應癥狀,對于患兒出現呼吸困難、口唇甲床發紺嚴重者出現周身發紺、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癥狀時立即給予吸氧,一般氧流量在0.5-1L/min,氧濃度不能超過40%,注意氧氣應濕化[2]。

        3.1.3 藥物護理應用 患兒治療需要從靜脈進入藥物治療,補充患兒發病期間丟失的水分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治療,在輸液過程中注意為患兒進行補液應嚴格控制補液量和速度,控制滴速在10-15滴/min,有條件的最好使用輸液泵保持勻速滴入,以防止發生肺水腫和心衰[3]。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升壓類藥物時使用微量泵持續泵入,嚴密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隨時調整用藥速度。

        3.2 胃出血的護理干預 主要原因是由于應激性反應導致新生兒身體功能的特殊性胃黏液分泌急劇減少,同時H+和胃蛋白酶分泌急劇增加,導致胃黏膜損傷;H+反流造成食管黏膜損傷最終出血,從而加重粘膜的損傷,導致患兒出現應激性潰瘍。

        3.2.1 一般護理 患兒出現嘔血時將其頭偏向一側,將頭頸抬高15°-30°,運用負壓吸引器及時吸出呼吸道內的分泌物。胃出血時遵醫囑對患兒禁食禁水,以免導致粘膜損傷加重出血。

        3.2.2 止血治療 留置胃管運用冰鹽水注入胃內,并持續胃腸減壓,能夠收縮血管達到止血的目的。胃腸減壓時注意減壓的速度及壓力,以免壓力過大損傷胃黏膜而加重胃內出血,注意保持并出入量的平衡。

        3.2.3 用藥護理 遵醫囑小劑量注射蛋白酶制劑巴曲酶注射液,注意劑量準確,此藥具有抗凝的作用,能夠縮短胃內出血的時間,在胃內出血點發揮較強的止血作用。

        3.2.4 病情觀察 仔細觀察患者的嘔血及便血性質及顏色,對于胃內減壓出的胃內容物注意觀察,待胃內容物轉為無色后,將5ml血小板膠溶液注入胃內,在胃內保持4小時候將其引出,直至胃內停止出血。在出血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兒的面色、血壓、呼吸以及心律的變化。準確記錄記錄大便性質、次數以及量。待患兒出血停止后可以給予少量稀釋的涼母乳喂養,喂養后注意觀察胃內出血情況,由于早期不適當的喂養可誘發或加重新生兒胃內出血,因此喂養慎重[4]。

        4 討論

        對新生兒肺炎合并胃出血的治療觀察與護理干預,對于臨床護士而言要具有高超的技術能力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不僅能夠提高救治成功率,減低死亡率,而且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許東梅,王勇.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2):275.

        [2] 曾玉璞.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10(7):629.

        第2篇:新生兒便血護理診斷范文

        關鍵詞 新生兒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護理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是一種嚴重威脅新生兒的胃腸疾病。臨床上以腹脹、嘔吐、便血為三大主要癥狀,是新生兒尤其是未成熟兒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國外報道目前死亡率為存活新生兒的0.5%。2000年3月-2007年5月,我院共接治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47例,經精心治療及護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將觀察結果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我科2000年3月~2007年5月共收治NEC患兒47例,均符合《實用新生兒學》NEC診斷標準。其中男25例,女22例;胎齡

        臨床治療:47例確診后即給予禁食、持續胃腸減壓、靜脈營養、糾正酸堿平衡紊亂及水電解質紊亂,對癥治療,并積極給予抗生素抗感染。

        臨床療效:47例患兒治愈42例,平均住院15±0.8天,2例自動出院,腸穿孔3例,轉外科手術治療,1例死亡。

        護理

        一般觀察:觀察患兒神志、面色、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是否有呼吸暫停、心律減慢、煩躁不安、抽搐等。同時還應密切觀察有無脫水的表現,皮膚顏色、彈性、前囟凹陷的程度及尿量的改變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早發現是否有手術指征,如氣腹或門靜脈積氣,腹壁紅腫,腹腔穿刺液為血性或淺褐色,有腹膜炎表現,大量便血,完全性腸梗阻,腹部有腫物,休克或明顯的酸中毒表現,合并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嘔吐物的觀察:嘔吐物的顏色是否為鮮紅色、咖啡色、黃色、草綠色、白色黏液,嘔吐物的量,并留取標本及時送檢,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處理。

        大便的性狀的觀察:大便的次數、量、性狀、顏色、黏稠度等,是否為水樣便、墨綠色便、鮮紅色便,黏液血便、黑便或果醬樣血便,有無壞死脫落的腸黏膜,及時標本送檢以明確病情變化。

        腹脹程度的觀察:每日定時測量腹圍并記錄。觀察腹脹的程度,如腹脹如鼓、稍腹脹,腹壁張力是增高還是腹軟,嚴重者腹壁可出現紅斑及板結。腹部觸診有壓痛感、腹壁肌張力高有捻發感。肛管排氣對減輕腹脹效果不明顯,而胃腸減壓具有明顯減輕腹脹的作用。

        飲食的護理:必須絕對禁食、禁飲,一般禁食8―12天,輕癥禁食5―6天,病情重時需禁食10~15天或更長。待患兒無嘔吐、腹脹消失、大便潛血轉陰性、有覓食反射,臨床狀況好轉后開始恢復飲食。一般先進食或鼻飼5%葡萄糖水,觀察無嘔吐、腹脹、胃潴留等異常后,再改為1:1稀釋的牛奶,逐漸過渡刊全牛奶,量由少到多。喂奶前先從胃管中抽吸胃內容物,如胃內潴留量超過2ml,則停喂1次。在恢復喂養過程中,如患兒再次腹脹及嘔吐,需再次禁食。不可開奶過早或增奶過快,否則易復發甚至病情惡化。

        胃腸減壓的護理:NEC一旦確診即同時進行胃腸減壓。新生兒胃腸減壓的方法,一般根據腹脹的情況間斷抽吸,如用負壓持續吸引,負壓為30~40mmHg(1mmHg=0.133kPa),應用負壓吸引時注意調節,防止吸力過小無效,吸力過大造成損傷。保持引流管通暢,每2小時用生理鹽水沖管1次,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及性質,正確記錄引流液的總量,以供分析病情、計算液量作參考。通過插胃管持續胃腸減壓,不但可改善腸壁血液供應,減輕腹脹、嘔吐,防止嘔吐引起的窒息。還可減輕胃腸蠕動,減少胃腸出血,并提供了鼻飼牛奶的途徑。

        藥物輸入的護理:NEC患兒進食期間完全依賴全靜脈營養,每天根據補液總量合理安排補液順序、速度,同時兼顧抗生素的滴入,以保證抗生素達到有效濃度,使其即達到治療目的又能將全部液體均勻輸入,液體輸入過程中,要嚴格無菌操作,熟練穿刺技術,防止藥液外滲,控制好輸液速度,防止靜脈炎的發生,密切觀察穿刺部位皮膚有無紅腫、液體外滲等,以便及時更換穿刺部位。

        口腔的護理:NEC患兒因禁食而口唇干燥,每日用生理鹽水或50%蘇打水做口腔護理,防止口腔細菌的滋生,口唇涂碘甘油。如合并鵝口瘡發生,則可在使用蘇打水口腔護理的同時可局部外涂制霉菌素。50萬U/日,3次/日。

        皮膚的護理:每天用溫水清洗患兒的頸部、腋窩、會陰,大便后及時清洗臀部。涂鞣酸軟膏,預防紅臀的發生,被服柔軟,尿布經高壓滅菌后使用。

        異常體溫的護理:新生兒尤其早產兒因其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皮膚散熱迅速,產熱能力差,常呈低體溫,故應注意保暖。體重小于2000g早產兒,應在暖箱內保暖,以保持體溫恒定,防止硬腫癥的發生。將暖箱預熱,待暖箱溫度達到32℃時將患兒放入暖箱內,逐漸升溫,每小時升高0.5℃,直至暖箱溫度升至34℃,患兒體溫維持在36~37℃,每小時測體溫1次,體溫恒定后改為每4小時1次。每n的治療與護理盡量集中在箱內進行,避免反復操作而增加散熱。體重大于2000g的早產兒可在箱外保暖。保持室溫在22~24℃,相對濕度在55%~65%,用柔軟的棉被將患兒包好,冬天可使用熱水袋,應避免燙傷。每小時測體溫1次,體溫恒定后改為每4小時1次。

        第3篇:新生兒便血護理診斷范文

        【關鍵詞】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治療;護理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是與C型產氣莢膜芽胞,抗菌感染有聯系的一種急性腸炎,是以小腸急性、廣泛性、出血性壞死性炎癥為特征的消化系統急癥,多發小兒,其年齡不一,在夏秋季多見,臨床以突然起病,進展快,主要表現,腹痛,腹瀉,便血,嚴重可伴有休克,若延診及治療不當,可數日內死亡。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觀察病例20例,男13例,女7例,最大3歲,最小5個月,20例中腹痛便血17例,重度休克3例,20例患兒手術治療8例,保守治療12例,經過治療及護理,均已康復出院。

        1.2 癥狀與體征 一般無前驅癥狀,起病急驟,主要表現為突發性、持續性腹痛、腹脹,繼之嘔吐,腹瀉血便伴隨發熱,病后1~2 d即可有嚴重的中毒癥狀甚至休克,腹痛多為持續性伴陣發性加劇,為全腹疼痛,也可局限于病變部位,病后不久出現嘔吐、腹瀉、大便初為稀水便,呈洗肉水樣帶腥臭味,糞質多時,可呈果醬便,呈紅棕色,板油樣血便。

        1.3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突然腹痛、便血和嘔吐伴中等度發熱,或突然腹痛后出現休克癥狀,結合化驗檢查①末梢血象檢查:白細胞增高達12×109/L~20×109/L,以中性粒細胞為主;②便常規與隱血試驗,有大量紅細胞,白細胞不多,潛血呈強陽性;③腹部X線檢查;④鑒別診斷注意與中毒型菌痢,腸套疊,蛔蟲腸梗阻,膽道蛔蟲癥和過敏性紫癜鑒別。

        2 治療方法

        2.1 非手術治療

        2.1.1 禁食、血便、嘔吐、腹脹期間應先禁食,如果腹脹嚴重者,應行胃腸減壓,待臨床癥狀緩解后,先進流質飲食,再逐漸由半流食恢復到正常飲食,新生兒恢復喂養,則先從喂水開始,再用稀釋奶逐漸增加奶量和濃度。

        2.1.2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禁食期間應從靜脈補充高營養或多種氨基酸,如脂肪乳等,補液量按每日生理需要量及累積損失量,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平衡,維持液可用1/41/5張的液體。

        2.1.3 抗休克 迅速、補充有效循環血容量,除補充晶體溶液外可輸血漿,全血,血壓不升者可配合應用血管活性藥物。

        2.1.4 抗感染 選用對腸道病菌有效的廣譜抗生素,如三代頭孢菌素、甲硝唑等,療程一周左右。

        2.2 手術治療

        2.2.1 手術指征 ①有明顯的腹膜炎或腸穿孔者;②反復大量腸出血并發出血性休克經內科治療無效者;③經過24 h觀察治療,腸梗阻癥狀不緩解反而加重者;④癥狀不典型,不能排除其他需要手術的急腹癥患者。

        2.2.2 手術方法 ①腸系膜根部封閉;②腸腔減壓;③腸切除一期吻合術;④腸切除吻合造瘺;⑤腸切除造瘺或單純性造瘺。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 ①觀察患兒呼吸頻率、節律、血壓變化,口周有無發紺等,患兒因腹脹使隔肌上升,直接影響患兒呼吸,當出現為呼吸異常、脈搏細數、血壓下降,口周發紺末梢循環衰竭等中毒性休克可立即通知醫生搶救,將患兒置于斜坡,使膈肌下降,改善呼吸,緩解上述癥狀;②觀察大便情況,認真觀察紀錄大便次數,性質顏色及量,正確留取大便標本送檢,每次便后用溫水洗凈臀部涂油膏等減少大便對皮膚刺激;③觀察嘔吐情況,如嘔吐,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嘔吐物,保持皮膚及床單元清潔,并記錄嘔吐物的色質量。

        3.1.2 休息和飲食的護理 應絕對臥床休息。立即禁食,腹脹明顯行胃腸減壓,做好胃腸減壓的護理,同時觀察腹脹消退情況及引流物的色、質、量,禁食期間靜脈輸入高營養液體。

        3.1.3 應立即建立兩條靜脈通道,一條快速輸入液體補充血容量,一條保證升壓藥進入體內,及時補充有效循環量,改善微循環,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補充營養及熱量。

        3.1.4 藥物護理 減少腸道感染和毒素吸收,應用頭孢類抗生素,用藥期間應密切觀察患者情況,以免產生不良后果。

        3.1.5 口腔護理 患者因禁食及胃腸減壓,因此口干時,要濕潤口唇,用消毒石蠟油涂于胃腸減壓管周圍,如因長期應用抗生素而引起的鵝口瘡,可每日先用生理鹽水清拭,再用1%碳酸氫鈉溶液擦拭2次/d,最后涂制霉菌素片,通過護理20例患兒均無口腔炎及口腔糜爛的發生,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3.1.6 心理護理 消除患者及家屬的恐懼心理,配合各項檢查,如保守治療無明顯效果應行手術治療。

        3.2 術后護理

        3.2.1 術后常規護理 室內保持通風良好,溫濕度適宜,常采用心電監護儀監測,繼續各項必要的常規護理,生命體征的監測。

        3.2.2 做好胃腸減壓的護理

        3.2.3 保證營養物質供給,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合理安排輸液,維持24 h輸液量,補充能量合劑,必要的電解質和氨基酸。

        3.2.4 造瘺口的護理 ①觀察造瘺口腸系膜的血液循環,腸造口有無回縮,出血或壞死,術后早期勤換藥,腸管周圍用凡士林紗布保護,直到切口完全愈合;②造瘺口處拆線后,防止瘺口狹窄,術后1周開始用戴手套手指擴張瘺口,2次/d,每次5~10分,注意不宜用用力過猛避免損傷;③保持瘺口周圍皮膚清潔、干燥,因小腸液有弱堿性物質,pH值7.6對皮膚刺激很大,長期刺激可引起造瘺口周圍皮膚糜爛,感染和出血,故應使患兒取正確,盡量減少腸液刺激周圍皮膚,及時更換潮濕敷料,用溫水擦凈,然后,用復方氧化鋅軟膏涂抹[1],以保護皮膚;④小腸造瘺術后由于各種原因,極易引起側壁瘺的發生側壁瘺好發于皮緣,此位置更易刺激皮膚,因此發生側壁瘺的患兒更應加強周圍皮膚的護理,每日需多次換藥,可采用負壓引流吸引腸液,以減少腸液對瘺口周圍組織的消化與侵蝕,控制感染,促進瘺口的自愈;⑤防止造瘺口周圍皮膚糜爛,造瘺口狹窄,腹痛、腹脹、腹瀉等并發癥的發生。

        4 健康指導

        患兒活動適當受限制,指導家屬掌握造瘺口護理方法,及時清潔造瘺口周圍皮膚,注意觀察造瘺口情況,注意調節飲食,避免食用產氣,生冷,辛辣,刺激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造成腸管和瘺口的梗阻,保持大便通暢。

        5 討論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的病因尚未明確,有人認為該病是腸壁對細菌、毒素及病毒的過敏反應及腸道的非特異性感染有關,據報道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炎的發病有上升趨勢,可能與低出生體重兒存活率提高有關,致病因素主要為腸道內細菌作用,其次與缺氧缺血,喂食高滲溶液等所致的腸黏膜損傷及腸道中含有碳水化合物等酶解物的發酵作用等因素有關[2]。現認為本病的發病與感染產生及毒素的C型產氣莢膜桿菌有關,及毒素可致腸道組織壞死,產生壞疽性腸炎,常威脅患兒生命,故本病應早期診斷合理治療,才能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在我國60年代死亡率可達34%~43%[3],近年來,由于對本病有認識,積極進行抗休克治療,死亡率明顯下降,術后定期隨訪發現,術后3~6月腸的吸收功能恢復正常,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付建雙.最新醫院普通外科護理工作手冊,2007(6)1:54.

        第4篇:新生兒便血護理診斷范文

        再生障礙性貧血(下稱在障)是一種骨髓功能減退或衰竭產生全血細胞減少及血小板減少的一類貧血,屬于難治性貧血。再障對母體的危害為貧血,感染和出血以及體質虛弱等,為此在護理方面對母兒的安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數認為妊娠可使再障病情惡化[1],我院產科曾收治六例妊娠合并再障,現將護理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1.1一般情況

        1990年10月~1997年4月收治妊娠合并再障6例,年齡21~40歲,平均29歲,均為初產婦,其中2例為高齡初產,妊娠前已明確診斷為再障者4例,2例妊娠前一直不明原因貧血,于妊娠中期經骨髓穿刺證實為再障。6例新生兒均存活,臨床資料見表一。

        臨床表現

        妊娠前無自覺癥狀1例,頭暈、乏力1例,皮下瘀斑或出血點2例,臨床表現均出現2例,妊娠后明顯頭暈、胸悶、乏力4例,皮下出血及鼻腔、齒齦出血明顯2例,伴明顯浮腫及腹水1例。

        2護理

        2.1消除不良情緒,保持愉悅心境

        再障一般發生于年輕婦女,臨床醫生對于再障,多主張一旦確診采取中止妊娠措施。但因孕婦求子心切不顧醫生們的勸告,帶著焦急與恐懼心態繼續妊娠。因此一旦住院往往已是妊娠中期,此時應根據病情和化驗結果,通過觀察和交談,了解家庭、丈夫、盼兒程度、經濟狀況以及工作情況等,熟知其主要的心理癥狀,以便給予心理安慰和照護,讓其穩定情緒,順利渡過中期妊娠,爭取晚期妊娠適時終止妊娠。如一高齡初產,紅細胞計數0.67×1012/L,血小板3×109/L,曾因再障作中期妊娠引產,給家庭帶來不和睦,丈夫不體諒,因此本次妊娠開始,求診于上海十家醫院,無一位醫生同意她繼續妊娠,由于患者態度堅決,故通過衛生局轉入我院,繼續妊娠治療,來院時孕期20周,在32+5周終止妊娠。在這期間,牙齦出血、血尿、便血、全身皮膚出血,特別是妊娠后全腹皮膚充滿血斑、腹水、全身浮腫以及心衰等嚴重并發癥,患者情緒時有波動,認為必死無疑,對其父母立下遺書,在這緊要關頭,我們與之親切交談,鼓勵她樹立信心,戰勝病魔,同時與其丈夫交談,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去掉不良情緒,化消極為積極,使之主動地配合各項醫療工作。

        2.2指導合理膳食,創造良好的進食氣圍

        護士應熟悉均衡合理的飲食與疾病的關系以及食品中營養成份的互補作用。指導孕婦多食含優質蛋白質、鐵質、鈣、磷及維生素食物,例如木耳、海帶、動物肝臟、果類。對于有浮腫者,還須注意控制食鹽的攝入,(<4克/日),避免食用熏腌食品;牙齦出血者,忌食硬殼類食物。經常指導其飲食的數量與質量,多翻花樣,以期促進食欲,指導病人煮排骨木耳湯時略放點醋,一則可使骨頭中的鈣、磷、鐵等礦物質溶解出來,易吸收,二則還可防止食物的維生素被破壞。保持環境的整潔、舒適,及時去除各種污物,避免在用餐前后進行各種檢查和治療;盡可能使飯菜的新鮮可口,還可以鼓勵患者與周圍病員或丈夫同時進餐,以增加食欲。

        2.2.1注重基礎護理,預防繼發感染

        保持病區清潔,避免患者接觸傳染源,病房定時用紫外線燈消毒空氣。對于重型再障患者,當白細胞計數<2.0×109/L,須先消毒病房,并進行空氣和細菌培養一次,給予保護性隔離措施,防止繼發感染;而當白細胞計數<4.0×109/L,則應加強口腔護理。用朵貝爾液或生理鹽水,操作時做到輕柔,防止由于損傷而引起齒齦出血及繼發感染。加強體溫及血象變化的觀察,同時保證全身皮膚清潔、無屑。特別加強會、腹部切口等清潔護理。例一病人臥床達90天之久,我們制訂了床上擦澡2次/日,病人便后增加會陰揩洗,并用1%鞣酸軟膏涂肛周,每2h協助翻身,保持床單整潔、平整、無皺折,并每日更換衣褲,勤換床單等,使患者舒適,樂于靜靜臥床休息。

        2.2.2嚴格操作規程,準確有效完成各項治療護理

        由于再障孕產婦,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均要給予不同量的輸血和白蛋白,本文6例基本采用間歇多次輸鮮血和成份血以及一般營養制劑支持療法,每例輸血500ml~8200ml,平均3250ml。為減少靜脈穿刺次數,我們采取抽血化驗在靜脈輸液前進行,并做到“一針見血”,減少多次穿刺后出血和瘀血現象。輸血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加強觀察以免發生輸血反應,并輸新鮮血,以保持凝血因子,近二年來,采取成分輸血,效果較好。另外,本文中四例在妊娠后期口服強的松10~60mg/日,腎上腺皮質激素有抑制免疫反應,同時也有增加感染的作用,必要時選用對胎兒無影響的廣譜抗生素。強的松有水鈉潴留和血壓升高等副作用,護理中應注意有無浮腫出現和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為了對再障病情有利,雄激素療法也是可取的辦法,但對女性胎兒不能應用,可以在B超下確診為男性胎兒后給予妊娠期肌肉注射丙睪50mg/日,或口服安雄40mg每日三次。二例采取此療法。在注射丙睪時,護士應掌握其主要不良全身反應及局部注射部位的纖維化,同時因再障病人忌局部熱敷,以免加重局部出血,故我們采用生土豆片敷局部,每日二次,收到良好效果。

        2.2.3密切觀察,加強產后大出血的防治

        注意有無齒齦、皮膚、粘膜、消化道、泌尿道等出血,密切觀察有無陰道流血以及特殊的主訴癥狀出現。如有頭暈、頭痛、眼花等出現時,檢查眼球有無震顫,血壓的升高等現象。因為再障對母體的危害為貧血、感染和出血,所以注重妊娠后期及產褥期的觀察,防止大出血尤為重要,對BPC<50×109/L的孕產婦應警惕有自發性出血的危險。6例再障合并妊娠者,均未發生出血。

        2.2.4圍術期做好用血準備

        本文6例的分娩方式均采取刮宮產術,且所有病例術前血小板計數均值<32×109/L,故我們采取了手術當天備血小板3組,每組5袋,每袋100ml血小板,一組于手術前病區內輸入,一組在手術臺輸入,再化驗血小板計數達50×109/L,即刻進行刮宮手術,術后再給予500ml血小板輸入。這樣保持暫時性血小板升高,防止術時和術后母兒出血。

        2.2.5加強術后護理

        術后即用2~3公斤沙袋置下腹部(宮底和切口部分),一則可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心臟負擔,防止發生心衰;二則促進子宮收縮和防止切口出血,并認真觀察宮高、宮縮、膀胱等情況,1次/小時,共六次。加強患者生命指標監測,采用心電持續監護,24~48小時并及時記錄。為了加強子宮收縮,可在術后當天另給產婦催產素20u50%GS500ml靜脈滴注,注意補液速度20~50ml/小時,6例患者無一例發生產后出血。

        2.2.6加強母嬰監護,降低圍產期的死亡率

        孕期監護。再障對母嬰的危害主要是嚴重貧血、出血、感染,使胎兒供氧缺乏造成流產、早產或死胎,應詳細指導病人自數胎動及告之胎動變化的正常范圍及重要意義并記錄,教會病人正確留取24小時尿標本方法,說明留取標本的目的,定期作電子胎兒監護如NST、B超胎兒監測,臍動脈血流波型,必要時檢測胎兒生物物理五項指標等有效的胎兒監測手段,降低圍產兒突然死亡的可能性。

        新生兒護理。目前一般認為妊娠期血色素>60g/l,分娩后存活新生兒血象一般正常,也可出現輕度貧血,但并不發生再障。[2]本文病例除一例妊娠期血色素均值<40g/L,其余病例血色素均>60g/L。但是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在胎兒娩出后,我們均給予特殊護理常規,對新生兒加強觀察。注意保暖、喂養和預防感染,出血等護理措施。給予Vitk,lmg×3天im,防止因缺乏而造成新生兒出血,若實際胎齡評分≤孕37周,予地塞米松1m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共三天,以促進新生兒肺成熟,必要時置暖箱進行觀察護理;對于出生時Apgar評分<7,予以氨芐青霉素鈉,100mg/kg/日,必要時予短時間低流量濃度間歇吸氧,適時補充鈣劑,同時靜脈滴注腦活素(按1ml/kg/日)或胞二磷膽堿0。08~0。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以改善腦代謝,防止驚厥發生,并檢查全血計數和血小板計數。6例新生兒均無貧血癥狀出現,全血計數均在正常范圍。

        第5篇:新生兒便血護理診斷范文

        小娟的家長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年僅6歲的孩子怎么會得胃潰瘍呢?的確,過去像小娟這么小的孩子患胃病確實不多見,但是現在低幼兒童發生胃病正在呈增加的趨勢,尤其是胃炎的患病率,上升得很快。

        胃炎

        胃炎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癥改變。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根據發病情況又分為急性胃炎與慢性胃炎。急性胃炎的發病呈單純性、糜爛性、腐蝕性、化膿性,其組織變化為淺表性、萎縮性、肥厚性;慢性胃炎的發病部位多在胃體、胃竇、賁門。

        胃炎的表現

        反復腹痛是患兒臨床常見的癥狀。因為孩子小,對疼痛的部位表達不清,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觀察。孩子的疼痛部位可泛指臍周或臍上痛,往往伴有嘔吐,嚴重時還會影響活動及睡眠。其他有惡心、食欲不振、腹脹等癥狀,但嘔血、便血少見。小嬰兒還可表現為慢性腹瀉和營養不良。

        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慢性胃炎是一種小兒常見病,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占首位。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有:

        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

        小兒胃炎中,50%的病人幽門螺旋桿菌檢查結果為陽性。其傳播途徑為:糞――口、口――口。有關專家的研究還顯示,父母HP陽性,子女HP檢查陽性率明顯增高。此外胃腸功能不好,如慢性腹瀉、營養不良等病人,HP感染明顯。

        不良的飲食習慣

        有些家長早餐給孩子吃油條、生煎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是讓孩子在空胃時喝冷飲、吃冷食;或是放任孩子整天吃零食,這些不良飲食習慣均可使孩子的胃液及胃酸分泌失調,影響胃竇黏膜的營養,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胃竇炎。

        孩子如果長期挑食,容易引起多種維生素、必需礦物質等營養素缺乏,從而影響胃竇的正常功能,也可導致胃竇炎。

        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如果孩子有不刷牙、飯前便后不洗手、不剪指甲等等不良的習慣,那么就容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竇炎。

        精神性因素

        孩子平時缺乏體育鍛煉、疲勞過度或是精神緊張也容易誘發胃炎。近年來,幼兒胃炎的發生年齡有低齡化的趨勢,主要是因為孩子需要過早地承受過多的心理壓力。

        例如,上幼兒園的孩子回家后還要參加各種形式的輔導班、培訓班或是興趣班,孩子本來應該享受快樂無憂的童年,可是,無休止的學習使有的孩了產生了緊張和焦慮,時間久了,也容易引起胃炎。

        用藥不當

        有些孩子因病經常服用消炎痛、激素、阿司匹林和抗生素等對胃有刺激作用的藥物,容易損傷胃黏膜,誘發胃竇炎。

        遺傳因素

        父母患胃病的,孩子的胃竇炎的發生率比沒有胃病家族史的孩子高,這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胃炎會不會傳染

        就幽門螺旋桿菌而言,人與人的接觸是其主要的傳播方式。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其子女的感染機會比其他家庭要高得多。

        可以肯定,因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的胃炎是有傳染性的。為了防止胃炎的傳染,家庭中最好實行分食制,大人也不可口對口喂哺小孩。全家人要堅持口腔清潔衛生,勤刷牙,清除藏在牙垢中的幽門螺旋桿菌。

        小兒潰瘍病

        小兒潰瘍病的表現

        一旦發現孩子有胃炎的癥狀,家長就要及時帶孩子就診,如果胃炎長期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發展為小兒潰瘍病。前文例舉的小娟,患的就是小兒潰瘍病。本病常缺乏病史,即使有病史,也往往不典型,年齡越小臨床表現越不典型,因而易被誤診。

        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下幾點表現時,即預示有潰瘍病的可能:

        1、孩子空腹時、進餐時或在夜間,上腹部疼痛反復發作;

        2、反復嘔吐,多在孩子進食后發生;

        3、不明原因的嘔吐、便血及出血性休克、消化道穿孔,或反復大便隱血試驗陽性;

        4、有潰瘍病家族史,并有腹痛、嘔吐等消化道癥狀的孩子。

        小兒潰瘍病的并發癥

        小兒潰瘍病容易出現三大并發癥:

        1、出血:當潰瘍破壞了胃壁或十二指腸壁的血管時,會引起出血。出血量小時,僅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當潰瘍破壞大血管時,會造成大出血,表現為嘔血或黑便。由于胃酸的作用,嘔出的血一般呈咖啡色,如果出血量大,立即嘔吐可呈鮮紅色,繼而排出柏油樣便。嚴重者可導致出血性休克。

        2、穿孔:潰瘍嚴重者可穿透胃壁或十二指腸壁而發生潰瘍穿孔,胃或十二指腸內的物質如胃酸、食物、細菌、空氣等流入腹腔引起彌漫性腹膜炎,這時患兒極度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劇烈腹痛,甚至發生休克。

        3、幽門梗阻:當胃的潰瘍發生在近胃的幽門時,由于炎癥反應和充血、水腫的刺激,括約肌發生痙攣,或潰瘍周圍炎性水腫,妨礙食物通過幽門,可造成暫時性的幽門梗阻。如果潰瘍反復發作、愈合,時間久了會形成瘢痕并與周圍組織粘連,則可引起持續性幽門梗阻。

        預防和護理

        飲食預防

        給孩子的飲食,要定時定量容易消化,少讓孩子吃辛辣刺激的食品,少給孩子吃零食,注意營養均衡搭配。孩子在飲食方面通常沒有太大的自制力,這就需要家長嚴格控制。

        常用食療方

        因過食生冷食物、胃部受寒引起的胃病,可用下面的食療方調理:

        1、橘皮、生姜各12克,紅棗(去核)7枚,共用水煎服,每日2次,可止痛溫胃止吐。

        2、白胡椒15克放入洗凈的豬肚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燉熟后,調味食用。

        3、大米100克,干姜粉3~6克,加水適量熬粥,晨起空腹食用。

        4、干橘皮30克炒后研成細末,每次取6克加白糖適量,空腹用溫開水沖服,每日2次。

        因飲食不潔、暴飲暴食所致的胃病,可選用下面的食療方調理:

        1、炒麥芽、神曲各15克,水煎代茶飲。

        2、鍋巴100克,陳皮、雞內金各9克,加水煎煮,不拘時飲湯。

        3、若肉類食積不化,用山楂15克,蘿卜9克,水煎服,每日3次。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早晚要刷牙,如果有可能,午餐后也最好刷牙,平時吃過東西后要勤漱口;

        2、飯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孩子的毛巾也要經常日曬消毒。

        孩子衛生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家長不妨試著用做游戲的方法來讓孩子喜歡上刷牙、洗手,例如自編刷牙歌,自編洗手操等。

        給孩子減壓

        家長要合理安排孩子一天的生活。對于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游戲以及在游戲中練習基本的行為規范才是他們的“正事兒”,讓孩子保持心情愉快,睡眠良好,再注意體育鍛煉,孩子身體的抵抗力也會增加。

        特別提醒

        成人得了潰瘍病常有噯氣、返酸;有規律性上腹疼痛,如饑餓性疼痛;進食后疼痛減輕,寒冷季節疼痛發作加重等典型癥狀,但小兒潰瘍病常缺乏這些典型的癥狀。年齡越小,臨床癥狀就越不典型,家長需要特別注意。

        新生兒期

        出生至28天為新生兒期。新生兒常于生后24~48小時胃酸分泌增多時發生急性潰瘍。起病急,較難確診,患兒表現為哭鬧不安、面色蒼白、反復嘔吐、便血、腹脹明顯。輕者可迅速治愈,若伴有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等,可能很快死亡。

        嬰幼兒期

        多數為急性起病,十二指腸潰瘍稍多于胃潰瘍。

        嬰兒期(出生至1歲):主要表現為反復嘔吐、厭食、便血以及哭鬧不安等。

        幼兒期(1歲至3歲):常表現為慢性反復性腹痛,腹痛較為明顯,但不劇烈,多在夜間發作,腹痛與進食無明顯關系,嘔吐后腹痛可減輕。嬰幼兒潰瘍病因癥狀無特異性,很難及時診斷和治療,容易發生穿孔和并發腹膜炎。

        第6篇:新生兒便血護理診斷范文

        中國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號: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0)10-234-01

        慢性乙型肝炎又稱血清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傳染病,主要累及膽臟。診斷標準:既往有乙型肝炎或HBsAg攜帶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過半年,而目前仍有肝炎癥狀,體征及肝功能異常者可以診斷為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普遍易感,且成人乙型肝炎較多。主要通過輸血,血漿、血制品等感染,亦可通過日常生活接觸經口傳染。到目前為止,該病尚無特效治療,治療原則以適當休息,合理營養為主,藥物治療為輔。由于該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故給治療和護理帶來諸多不便,使病情久治不愈或反復發作,部分病例發展成肝硬化或肝昏迷,少數病例轉化為肝癌。故需做好該病的護理及病情觀察,才能提高他們的生存質量。

        我科從2009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96例慢性乙肝患者,現將護理體會概括如下:

        1 臨床資料

        該組病例中男性82例,女性14例,年齡16――70歲,平均年齡42歲,86%有HBsAg陽性史。20例反復住院治療,8例肝硬化,其中有3例并發上消化道出血。80%患者有神疲、乏力、納差、肝功能異常;30%的患者有黃疸,少數病例有右上腹部隱痛伴腹脹。經休息,上述癥狀無明顯好轉而收入住院治療。

        2 護理

        2.1一般護理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給予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為主,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反饋給醫生,以便及時有效地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2.2發熱的護理 根據體溫的高低選擇合理的降溫措施、物理或藥物降溫,鼓勵患者多飲水,進食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流質飲食,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又切忌使病人直接受風,要經常提醒病人隨天氣的變化增減衣被,必要時還可行針刺降溫,可選用大椎、曲池、合谷、風池等穴針刺或十宣放血。

        2.3黃疸期限的護理 觀察全身皮膚及鞏膜黃染之程度,保持皮膚及口腔清潔,防止交叉感染及并發癥,給予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多吃蔬菜及水果。忌油膩、戒煙灑、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2.4腹水的護理 少量腹水者,可適當臥床休息,大量腹水者需絕對臥床休息,取半臥位,減輕呼吸因難及心悸限制飲水量,每日飲水量應保持在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左右,給予少鹽或無鹽飲食,忌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煎炸硬固食品,嚴禁飲酒吸煙。腹水過多時需配合醫生行腹腔穿刺術,并注意觀察病情,及時做好對癥處理,準確記錄二十四小時出入量,每日測腹圍,每周測體重。

        2.5腹脹及惡心、嘔吐時的護理 患者因肝功能受挫偶有肝區脹痛,可用熱水袋敷局部,并用手輕按摩腹部,必要時行肛管排氣,以減輕患者痛苦,惡心嘔吐時應安慰照顧病人,頭偏向一側或讓病人坐起,使嘔吐物順利嘔出,以防呼吸道阻塞,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觀察嘔吐物之色、質、量、次,并及時送檢。

        2.6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護理 絕對臥床休息,平臥位或頭偏向一側,抬高下肢,出血期禁食,待病情穩定后給予流質飲食,肝功能異常,血氧高者,需限制蛋白質和脂肪,給予心電監護儀監測生命體征,同時記錄嘔血、便血的量、顏色,準確記錄24小時尿量,保留靜脈通道,以利及時搶救。

        3 預防

        慢性乙型肝炎的預防在于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具體措施如下:

        3.1應禁止探視 病人的用物應專用,治療用物最好使用一次性的,病人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應進行消毒處理后才能排入下水道。

        3.2凡有乙型肝炎或HBsAg攜帶者應避免從事飲食行業,自來水管理及托幼工作,刮須刀專用,與病人接觸后應用肥皂洗手,傳染期間夫妻盡量避免密切接觸。

        3.3工作人員由于治療或護理不慎接觸到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或血液時,應立即用消毒液,如0.5%的碘伏擦試雙手并按常規洗手,如被病人使用過的針刺破皮膚,應立即擠出受傷處的血液,局部用2%碘酊消毒后包扎,并立即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

        3.4按計劃免疫做好新生兒、早產兒等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成人每2-3年檢查乙型肝炎兩對半,凡抗HBsAg陰性者均按常規量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提高人口素質。

        參考文獻

        第7篇:新生兒便血護理診斷范文

        什么是白血病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由于造血干細胞增殖分化異常而引起的惡性增殖性疾病,它不僅影響骨髓及造血系統,還會浸潤身體其他器官,主要表現為貧血,皮膚、牙齦、鼻腔等出血或便血、尿血,反復感染及白血病細胞浸潤各組織、器官引起的相應癥狀,如浸潤皮膚可引起結節、腫塊,侵犯到中樞神經系統會出現頭痛、嘔吐、視力模糊,浸潤到則能引起腫大。

        白血病為小兒常見的惡性腫瘤,據調查,我國年齡小于10歲小兒的白血病發生率為3/10萬~4/10萬,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任何年齡均可發病,新生兒也不例外,但以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小兒多見。小兒白血病中,90%以上為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僅占3%~5%。急性白血病又分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淋)及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非淋),小兒以急淋多見。

        白血病是“不治之癥”嗎

        在人們的印象中,白血病和其他惡性腫瘤一樣,被認為是“不治之癥”。但由于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白血病的治療有了重大的突破,新的治療方法,如改進的化療方案、骨髓移植,加上營養、衛生條件的改善,不僅能延長白血病病人的生存期,并且部分病人還能得到根治。急淋白血病治療效果較急非淋白血病為好,急性白血病自然病程較短,但經積極規則治療后,生存期可顯著延長,國外急淋5年以上存活率達65%~70%,國內經規則治療,長期無病生存率已達60%~70%。白血病的發病率還是很低的,家長不要過分擔心。如今,兒童白血病的預后已有很大的改善,白血病也不再被認為是致死性疾病。

        如何診斷白血病

        單從表現上看,白血病的大多數表現并不具備特征性。如發熱,很多感染性疾病都會有此表現,比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腸炎等等。出血在其他血液病中也較常見,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就可出現明顯的皮膚瘀點、瘀斑、鼻出血等癥狀,至于貧血則更為多見,如缺鐵性貧血、失血過多、溶血性貧血以及胃癌、腎病等。關節痛則在風濕病中較為常見。肝、脾腫大可見于肝炎、肝硬化、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惡性組織細胞增多癥等疾病。

        因此,單從臨床表現不能診斷白血病。但是,將所有癥狀和體征綜合起來加以分析,對診斷還是有很大意義的。當然,白血病最根本的改變是在骨髓和血液當中,因此,只有通過骨髓和血液的檢查才能確診白血病。

        “骨穿”對身體有害嗎

        骨穿是骨髓穿刺的簡稱,骨穿對身體是沒有害處的。有些病人誤以為通過骨穿抽取骨髓會損害人體精髓,傷及元氣,不愿意做骨穿,因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以致給自身帶來無可估量的損失。事實上,骨髓檢查所抽取的骨髓是極少量的,一般為0.2克左右,而人體正常骨髓總量平均為2600克,可見,骨穿檢查所抽取的骨髓液與人體骨髓總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談不上什么傷及元氣,何況身體內每日還不斷地有大量的細胞再生。此外,患者往往以為骨穿很痛苦,有恐懼感。其實,這也是不必要的。骨穿實際上很簡單,操作時,先在局部注射些,然后把刺針插入骨髓。除了在骨髓抽出的瞬間略有酸痛感以外,患者基本感覺不到痛苦,甚至不如一般靜脈注射帶來的痛苦多。一個熟練的醫生操作骨穿的全部過程(包括消毒、局部麻醉),也不過幾分鐘。骨髓抽出后,患者可以很快起床活動,少數病人可能有一些特殊感覺,那是由于不必要的緊張造成的。

        患兒及患兒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白血病患兒免疫功能減低,化療藥物對骨髓抑制常致成熟中性粒細胞減少或缺乏,使免疫功能進一步下降。粒細胞減少或缺乏和免疫功能下降是發生感染的危險因素。粒細胞減少持續時間愈久,感染的威脅愈大。預防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保護性隔離 白血病病人應與其他病種病人分室居住,以免交叉感染。粒細胞及免疫功能明顯低下者,應置單人病室,有條件者置于超凈單人病室、空氣層流室或單人無菌層流床。普通病室或單人病室需定期進行紫外光照射、戊二醛熏蒸。限制探視者的人數及次數,工作人員及探視者在接觸患兒之前要認真洗手。

        注意個人衛生 保持患兒的口腔清潔,進食前后用溫開水或口泰液漱口。宜用軟毛牙刷,以免損傷口腔黏膜引起出血和繼發感染。如有黏膜真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涂擦患處。勤換衣褲,每日沐浴有利于汗液排出,減少發生毛囊炎和皮膚癤腫。保持大便通暢,便后用溫水或鹽水清潔,以防止肛周膿腫形成。

        觀察感染的早期表現 每天需要檢查患兒的口腔及咽喉部,有無牙齦腫脹、咽紅、吞咽疼痛感,皮膚有無破損、紅腫,外陰、肛周有無異常改變等,發現感染先兆時,及時處理。

        緩解后該如何護理

        在白血病的病情完全緩解后,患者體內仍有殘存的白血細胞(約107個),這是復發的根源,還需堅持化療。患兒在化療間歇期也可出院,但是要按醫囑服藥及休養。在化療間歇階段時,患兒要注意鍛煉身體,病情穩定,處于緩解狀態的孩子基本可以過正常的生活。患兒在停藥兩年以后,可以去檢查免疫功能的恢復情況。如果免疫功能恢復正常了,可以讓他注射疫苗,因為疫苗都是減毒或滅活的。如果患兒免疫力低下,就不能接種。即使是普通感冒的時候,疫苗也得先暫停接種。冬季是呼吸道感染危險性較大的時候,患兒可以在家里休息,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在溫度適宜、天氣較好的時候,可適當地進行一些活動,但還是要避免劇烈的體育活動。需要注意的是患兒要定期到醫院里進行一些化驗檢查,根據具體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處理。

        兒童白血病的治療費用怎么算

        我國于2012年公布的《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將14歲以下的兒童白血病納入全國保障范圍。在具體政策方面,不同地區有所差異。根據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中國貧困白血病兒童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報銷比例為50%以下(含50%)的占63.03%。”這意味著有一半以上受訪者只能從醫保中報銷不到一半,這對于高昂的醫療費無疑是相當不夠的。雖然當前的醫療保險覆蓋率比較大,但由于報銷比例、報銷范圍、起付線、封頂線、異地治療、自費藥等因素的影響,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只能從醫保中報銷不到一半,遠遠彌補不了高昂的醫療費用。

        建議患者家長提前了解當地的政策,如大病救治標準、支持報銷的醫院、報銷制度等,并參與當地提供的醫保項目,萬一有不測,可以省下一大筆治療費用。對于低收入家庭白血病患兒而言,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對他們最有用的莫過于基本醫療保障中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還有補充醫療保障制度中的商業保險醫療、城鄉醫療救助和公益組織的醫療救助。

        如何預防白血病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又黄又湿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三区蜜芽 | 亚洲日韩精品女同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自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