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專業教育融合起來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規劃設計,探索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
隨著新一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都邁入了“互聯網+”時代。高速的互聯互通不僅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與此同時,“互聯網+”時代也對我國高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成為高職院校的必然選擇。當前,探索“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成為高職院校面臨的緊迫問題。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如圖1所示,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要想落到實處,這些問題不容忽視。從宏觀角度來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仍處于發展的上升階段,總體來看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還不健全。多數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各類資源不足,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并不完善,很難跟上本科院校的改革步伐。二是人才培養目標仍有偏差。部分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認識存在偏差,認為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與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相左。三是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多數高職院校目前仍以“雙師型教師”作為師資力量培養和發展的主流方向,而在“雙創型教師”培養方面極為薄弱,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極度匱乏。從微觀角度來看,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認識不足、教師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態度不夠積極都嚴重制約著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一方面,傳統的“精英式”教育認知和就業觀念限制了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們對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消極態度已經成為阻礙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又一大障礙。因此,“互聯網+”背景下,需要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著手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改革。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
革規劃設計“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只有與職業教育、專業教育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效。如圖2所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專業教育的融合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將創新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以培育學生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為起點。專業教育是幫助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扎實基礎、學好技能至關重要的第一步,高職院校若想實現專業人才的有效輸出,必須緊抓專業教育。二是將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相融合,以幫助、指導學生就業為主線。高校教師應在日常教育過程及課下交流中發現學生的興趣、特長,并有針對性地對其興趣和特長進行深入挖掘與培養。三是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職業教育相融合,重構一種以創新創業為導向、以專業知識為基礎、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新型教育體系。無論是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還是職業教育,歸根到底都是教育,其根本目標都是為了培養人才。因此,構建三者融為一體的新型教育體系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探索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逐漸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大學生面臨的就業競爭力越來越大,創業已成為大學生謀求生存與發展的新的有效渠道。“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要想跟上時代步伐,就必須做好創新創業教育,因此,探索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刻不容緩。考慮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特殊性要求,本文借鑒中醫診斷的四個環節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進行探索(見圖3)。一是“望”專業建設之所長,觀職業教育之所向。“望”是中醫診斷第一步,旨在通過有目的的觀察,以測知內臟病變與否。對于高職院校而言,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為專業教育服務、為職業教育服務。二是“聞”兄弟院校之所為,應國家政府之所響。“聞”是中醫診斷第二步,旨在通過聽聲音和嗅氣味分辨病情虛實寒熱。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可以在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廣泛開展調研、交流,聽取兄弟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方面的寶貴經驗,學習借鑒其優秀成果,做好“引進來”。三是“問”創業經驗之不足,詢創業專家之援助。“問”是中醫診斷第三步,旨在通過問詢癥狀、綜合分析,作出判斷。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師欠缺創業經驗、企業經驗,因此很難將創業教育落到實處。可以通過聘請有經驗的企業家、創業者及創業成功的校友來校授課,組建“雙創”教師團隊,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創業、掛職參與企業管理、外出參與雙創培訓等方式,優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水平。四是“切”創新教育之命脈,確教育改革之目標。“切”是中醫診斷第四步,旨在通過切脈,了解病人具體病情。要想做好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就要抓其命脈,有的放矢,方能對癥下藥。應以促進專創融合為出發點,以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能力與創業素質的高技能型人才為最終目標,據此形成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注重學生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綜合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在教育教學方面,要重視師生雙方“雙創”素質的培養,加強教學團隊、精品課程和校內實訓基地三方面建設。積極探索以“創新、創意、創造、創業”為特色的課程教育,確立“四創”課程模塊,進行創新創業課程試點改革,可開設《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創新創業教育》《創造學與創新力開發訓練》《VBSE創新創業實訓》等系列課程。[本文受安徽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學會2017年度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項目編號:azjxh17020)、安徽省人文社科2019年度重點項目“基于‘雙創’背景下安徽省大學生創業融資環境研究”(項目編號:SK2019A0992)、安徽省教育廳2016年度省級質量工程項目“會計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編號:2016zy076)資助。]
參考文獻
[1]李韌.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與改革路徑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3):66-67.
[2]王學軍.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囿與推進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18(45):223-227.
[3]劉興亞,劉心竹.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創新模式探索[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47(2):118-124.
作者:袁禮 陳儀洋 單位:安徽中澳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