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經驗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礎會計是財會專業的一門專業入門課程,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本文從會計科目、賬戶、會計分錄等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教學經驗。
【關鍵詞】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經驗
財會專業的學生都會學習一門入門課程—基礎會計,因為這門課程的內容是循序漸進的,如果前面沒聽懂,后面的就別想懂了。比如“借貸記賬法”的原理。筆者結合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談談自己在以下幾個難點方面如何使學生快速掌握具體內容的。
一、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是會計對象的第三層次劃分,第一層次是資金運動,第二層次是會計要素。根據財政部頒布的《小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科目表中羅列了60個總賬科目或一級科目。對于初次接觸會計的人來說,這是比較難于理解并掌握的。根據其反映的經濟內容的不同,劃分為五大類,即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成本類科目和損益類科目。這五大類中每一類包括的會計科目,都要熟記。資產類會計科目是按照資產的流動性排列的,庫存現金流動性最強,排在第一個。非流動資產會計科目排在后面。資產類會計科目有三個“特產”:壞賬準備、累計折舊和累計攤銷。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這兩個會計科目初學者容易搞混,應收賬款就是別人欠公司的錢,屬于資產類科目;應付賬款就是公司欠別人的錢,屬于負債類科目。預付賬款和預收賬款也容易混淆,預付賬款和應收賬款放在一起記,而預收賬款和應付賬款放在一起記。負債類會計科目是按照負債的流動性來排列的,流動負債會計科目在前,非流動負債會計科目在后。所有者權益類會計科目中資本公積和盈余公積如何區分呢?資本公積與利潤無關,而盈余公積與利潤有關。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不屬于成本類科目,而是屬于損益類支出科目。三大期間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屬于損益類支出科目,而那個制造費用屬于成本類科目。損益類科目中如何區分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營業外收入呢?比如某個企業生產服裝的,銷售衣服的收入屬于主營業務收入。企業去年進了好多布匹(原材料),今年布匹漲價了,企業就賣掉了一些布匹,那就屬于其他業務收入,屬于次要收入。經營期間,有企業接受捐贈的原材料,屬于非日常業務,進入營業外收入科目。在學習編制會計分錄前,會計科目一定要熟悉。特別是哪個分類,屬于資產類科目還是負債類科目要記在心里,等到寫會計分錄時就不會搞錯,也不會借貸相反。
二、賬戶
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結構,用于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載體。賬戶的格式,盡管各不相同,但一個完整的賬戶應包括以下一些內容:賬戶名稱,即會計科目;日期,即所依據記賬憑證中注明的日期;憑證字號,即所依據記賬憑證的編號;摘要,即經濟業務的簡要說明;金額,即增加額、減少額和余額。賬戶的結構為T字形,左邊為借方,右邊為貸方。賬戶的期初余額、期末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和本期減少發生額統稱為賬戶的四個金額要素。對于同一賬戶而言,她們之間的基本關系為: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資產類賬戶期末如有余額在借方,前面提到的三個“特產”壞賬準備、累計折舊和累計攤銷余額在貸方。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賬戶余額在貸方。成本類賬戶期末如有余額,在借方,表示在產品的成本。損益類賬戶期末已結轉,沒有余額。例如,某企業“累計折舊”科目的年初余額為600萬元,假設該企業“累計折舊”當年的借方發生額為200萬元,貸方發生額為300萬元,則該企業“累計折舊”的年末余額為多少?因為“累計折舊”的年初余額為貸方余額600萬元,加上同方向的發生額即貸方發生額300萬元減去借方發生額200萬元,所以該企業“累計折舊”的年末余額為貸方700萬元。企業各個賬戶的期末余額是編制試算平衡表的基礎,而試算平衡表也是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依據。
三、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的編制步驟:首先分析經濟業務事項涉及的是資產(費用、成本)還是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收入);其次確定涉及到哪些會計科目,是增加還是減少;接著確定記入哪個(或哪些)會計科目的借方、哪個(或哪些)會計科目的貸方;最后確定應借應貸賬戶是否正確,借貸方金額是否相等。在借貸記賬法下,編制會計分錄的格式是:先寫借方科目,再寫貸方科目。會計分錄為上下結構,上借下貸,借貸錯開,金額相等。一般“貸”字應對齊借方科目的第一個字,金額也要錯開寫。編制復合會計分錄時,對于多個貸方(或借方)科目,不必重復寫“貸”或“借”,只需寫第一個會計科目的“貸”或“借”,然后將相同方向的會計科目對齊即可。例題:企業向銀行借款60000元,償還期限為3年,款項已存入企業銀行存款賬戶。首先分析這筆經濟業務事項涉及到資產和負債;其次確定涉及到銀行存款增加,長期借款增加;接著確定銀行存款增加計入借方,長期借款增加計入貸方;最后借:銀行存款60000貸:長期借款60000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動態等式“收入—費用=利潤”和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些理論一定要聯系實際,加強練習,會在學習過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這里講的教學經驗屬于理論課程的,當然,這門課程離不開實踐,學生從剛開始填寫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到最后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只有把理論的東西搞懂了,實踐的內容才會理解透徹。
作者:華雅琴 單位:無錫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