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實踐技能培訓范文

        實踐技能培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實踐技能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實踐技能培訓

        第1篇:實踐技能培訓范文

        關鍵詞:退役士兵 職業技能培訓 管理探索 組織機構 實踐與思考

        江蘇是兵源大省,退役士兵每年都在3.4萬人左右。其中,需政府安置的城鎮退役士兵和l0年以上的專業士官約有1.6萬人,占退役士兵總數的47%,安置任務十分繁重。為了幫助退役士兵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找到合適的工作,江蘇省委、省政府從2009年春季開始,率先依托職業院校,對城鄉退役士兵全部實行免費職業技能培訓。退役士兵學員與在校學生同為年輕人,有諸多的共性,但他們也有別于在校學生,呈現出獨特的一面,在學員管理方面應有所不同,區別對待。在過去幾年的培訓中,各個承訓學校就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期間的管理,開展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由于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的特殊性,許多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下面以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為例,就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期間的教育管理談談個人粗淺的看法。

        一、以入學教育為契機,強化學員思想教育

        思想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和靈魂,只有思想到位,才能有行動的到位。承訓學校要高度重視學員入學教育,圍繞優良傳統、守法、感恩等主題開展系列教育,從而做好培訓學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優良傳統教育

        學員在部隊都經過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嚴格的軍營訓練。這一批青年人,雖然離開了部隊,但是他們喜歡與現役軍人交往,喜歡追憶在部隊時的集體生活。所有學員都講團結,能吃苦。繼續發揚退役士兵在部隊養成的好習慣、好作風、好傳統,對于培訓期間的教育與管理意義很大。在學員的傳統教育方面,學校可以聘請部隊現役干部以校外輔導員的身份前來授課。在授課中要把道理講透,把傳統講夠,多贊揚他們,多鼓勵他們,激勵他們始終保持革命軍人的英雄本色,始終保持在部隊遵規守紀的良好作風。

        2.遵守法制教育

        學員從軍營到校園,由軍人到學員,與社會接觸較少,對社會了解不多。一些學員還有講義氣、易沖動的特點,平時總喜歡三五成群在一起吃喝。如果教育不好,也能引發社會矛盾。簡單的宣講,教育效果可能會很差。直接邀請公安系統的干部來宣講,學員也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因而,如何正確引導他們遵規守紀,不僅要引起高度重視,也要注意工作方法。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于每年的開學初,給每位學員發放一套叢書――《安置政策200問》、《公共基礎教程》、《先鋒軍――先進事跡匯編》,該叢書中有《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法律常識、有退役士兵就業創業成功的報道,也有因為違法犯罪導致家庭悲劇的案例。學員拿到叢書后,由班主任在班級帶著學員學習,學員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自學。同時,每個班在開學初都與學員簽訂《培訓協議》,其中明確規定,凡是沒有修滿學分的第二年不得領取生活費,凡是在培訓期間違法亂紀的,一律上報民政部門取消培訓資格,并將違紀及處理結果通報給學員家庭。自從2012年開始簽訂《培訓協議》以來,培訓期間的學員管理,學員在培訓期間的綜合表現,都較以往有了明顯的變化。

        3.感恩教育

        一些退役士兵剛退役回鄉又出來上學,與父母相處時間不長,對家中親人有疏離感。對于自己在學校遇到的問題及困難不愿讓父母知道,怕父母擔心。為此,學校可組織各班開展“感恩”主題教育,組織學員觀看《感恩父母》錄像,要求學員每星期至少打一次電話問候父母,通過這些方式促進學員與父母的交流,也讓家人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作為培訓班的班主任,還經常與學員家長聯系,引導親屬們在平時的電話、書信中多鼓勵學員學技術,有針對性地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

        二、擇優選聘班主任,重視管理隊伍建設

        承訓學校的領導要高度重視,要把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在配備教育教學人員,特別是在配備培訓班的班主任、授課教師、技能實訓指導教師等方面作出傾斜。要建立退役士兵培訓專項督查制度,明確專門部門和專人牽頭負責,定期和不定期召開會議。

        1.擇優選聘班主任

        為保障培訓工作的平穩進行,要選聘組建一支優秀的班主任隊伍。學校可以從各個處室、系科、優秀學工人員中選拔。退役士兵這個群體,有其明顯的特殊性。只要學校政策一致、透明,只要注意尊重學員的人格,注意與學員溝通的技巧,學員的教育管理就比學生的教育管理來得容易。平時班主任要以事實為依據,要跟學員講清道理,做細做實學員的思想工作,確保培訓順利進行。如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選聘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中層管理干部、學工人員擔任退役士兵班主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注重班主任培訓

        眾所周知,班主任的自身素質是班級管理的關鍵所在。班主任作為培訓班的一線管理人員,直接關系到退役士兵培訓的管理水平。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在組建好班主任隊伍之后,還要注重對這些班主任的業務培訓。畢竟對學員的教育管理,對于新班主任來說,是個全新的課題。即使已經做過學員班主任工作的老班主任,也有個提高、改進的過程。承訓學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組織集中學習,邀請專家開設講座,也可以組織退役士兵學員班的班主任到相關學校參觀學習。

        3.成立專門部門負責退役士兵培訓與管理,

        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成立退役士兵培訓專職管理部門,來負責退役士兵的教學培訓、日常管理等工作,這樣可以做到職責明確、管理高效、如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專門成立了退役士兵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學院,校長親任院長。下設管理辦公室作為日常工作機構。如無條件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可將退役士兵培訓納入繼續教育部門的只能。

        4. 加強考核

        學校在對學員班級和班主任的考核上,要有嚴格的制度和規范。為了拉近班主任與學員的距離,增進師生之問的感情,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明確要求班主任每周與每位學員溝通交流一次,并記錄在班主任手冊上,同時學校專門組織考核。

        三、抓好日常管理,努力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由于退役士兵這個特殊群體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不同,具備的社會和政治影響不同,他們有軍人的特點,但又不是現役軍人,他們是學生,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學生。因此,必須在管理體系上尋找一個最佳結合點,促使他們既能發揚軍人的優良傳統,又能體現職業技能培訓的要求和特點,保證他們在校能夠安心學習、樂于學習。

        1.充分發揮班委會的作用

        各培訓班在學員中精選出思想覺悟高,自身素質好,學習成績優,紀律嚴明的學員組建班委會。在教學管理、日常生活、各項活動中,班委會成員能起到號召和模范帶頭作用,他們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學員的思想狀況、行為動態。在針對學員的日常生活管理上,各班可以充分利用班委會這個得力助手,及時完成學校安排的各項任務。

        2.創設學員實現自我管理的機會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為班主任要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首先必須創設有利于學生自我管理的班級管理環境,通過學生自我管理實現自我教育。同樣,在學員的教育管理中,只有實現了學員的自我管理,才能激發管理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效果。學校要盡量創設各種機會,讓學員參與到管理中去。

        3.評優評先激勵學員不斷進步

        基于退役士兵的思想、心理特點,學校設立評優評先制度,每月評選、表彰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學員,通過在退役士兵群體中樹立典型,在全校公開表揚獎勵,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使得學員在培訓期間,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各項工作。事實證明,承訓學校在強化學員管理方面,通過加強對學員的指導和教育,使學員學會重新審視自我,認識社會,從容面對現實,最終完全可以實現高質量就業或成功創業。當然,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每個人只有全力以赴,拓寬思路,積極探索,不斷總結,才能不負重托,將“最可愛的人”培養成為“最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的實踐與思考》,作者:潘建華,《華章》2011年第34期。

        [2]《退役士兵職業培訓探索》,作者:袁毅棕,《中國培訓》2008年02期。

        [3]《以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為突破口 進一步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作者:李容根,《中國民政》2006年第12期 。

        [4]《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的實踐與探索》,作者:陳錦元,《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年12期。

        [5]《退役士兵技能培訓的幾點思考》,作者:伏廣利,《文學教育(中)》2010年第12期。

        [6]《退役士兵多元化職業技能培訓模式的創新探索――分層培訓模式的研究》,作者:徐圣龍;王海燕,《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02期。

        [7]《淺析退役士兵的特點及管理》,作者:夏平方;陳建鵬,《警官教育論壇》2010年第01期 。

        [8]《如何做好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工作》,作者:張廷彩,《職業》2010年第20期。

        [9]《實施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的實踐探索》,作者:郭雙錦 秦春艷《江蘇科技信息:科技創業》2010年 第10期。

        第2篇:實踐技能培訓范文

         

        為進一步探索職業技能人才隊伍的培養模式,推動職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東方物探職業技能培訓部依托石油物探學校的師資力量和設備設施等資源優勢,以提升培訓質量為目標,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職業技能培訓質量,全過程實施項目管理,實施項目長負責制,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一、項目管理模式

         

        項目管理是美國項目管理協會提出的全球標準,它借鑒和融合了其他通用或專業管理領域的許多知識,集合了國際項目管理界精英的觀點。運用PMP科學管理,能夠提高培訓效率,控制培訓進度、成本,提高工作執行力,保證了培訓質量。

         

        二、項目管理實施

         

        筆者面對的培訓對象是具有一定專業特長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各類專業技能人員。多數學員是帶著理論上的疑問和實踐中的困惑來參加培訓的,他們急需在培訓中獲得對理論和技能問題的正確解答,并能將其快速運用于實際工作中。這就需要在培訓項目啟動過程中預先進行充分的調研,了解各受訓人員的水平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界定培訓范圍和制訂培訓方案,力求教學計劃、課程設計更貼近企業實際。

         

        物探職業技能培訓部采用PMP項目管理模式,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對公司主業、設備制造、國際服務和新興業務,分類別、分專業(工種)、分層次、分級別地開發了11個大類63個工種(崗位)培訓項目。

         

        1.調查分析培訓項目需求

         

        通過調查分析,將培訓組織的需求與受訓對象的實際需求有效結合。在培訓項目內容設計上,采用學員“點菜”、教師“掌勺”方式,按照 “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通過摸底考試、座談等形式進行調研,摸清受訓單位和學員的需求,為不同層次的學員設計不同的培訓內容,實現個性化培訓。

         

        2.制定培訓項目實施方案

         

        在每個培訓項目啟動時,項目長要考慮師資配備(團隊組織)、培訓進度、溝通渠道、成本管理和培訓質量等計劃的制訂。這些計劃對不同的受訓單位和工種是相互交織、復雜多樣的,項目長要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調,保證項目在執行過程中有條不紊地進行。

         

        (1)做好師資配備。

         

        根據各項目不同的培訓需要,我們配備了不同的教師團隊,在師資配備中做到選拔責任心強、知識面廣、管控能力強的優秀員工為項目長;選派學校各專業頂尖的“三師型”(講師、培訓師、技師)教師;針對某些特殊培訓項目需求,聘請集團公司、公司技能專家為兼職培訓師,有些項目還需要聘請不同專業的高校教授、專家任教。

         

        (2)提供設備設施。

         

        根據培訓項目的需要,為每個不同的培訓項目提供不同的實訓車間、演練室、教室和室外實訓基地等。同時,對設備和場地進行編號,在培訓指南上注明設備設施、場地所在的位置,標注室內、室外、校內、校外,便于學員提前做好準備。

         

        3.控制培訓項目全過程

         

        在培訓教學過程中,推行“教、學、管”一體化培訓模式,考慮到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接受能力,在“教 ”的過程中,采用“模塊、滾動、互動”的教學方法,強化學與做融合,學習與考試同步進行,形成“教中學、學中做、做中評”的一體化培訓體系。在“學”的環節中,采用開放式教室管理、分組式學習模式、以考代訓的教學手段,為學員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條件,促使學員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在“管”的過程中,實行項目長(班主任)負責制,在培訓運行過程中,項目長負責計劃安排、實施與跟蹤、多部門協調與溝通及風險控制,通過考勤管理、跟班聽課、學員座談、檔案整理等手段,確保每個培訓項目的教學質量。

         

        三、項目管理效果

         

        2014年,共完成培訓項目百余個,培訓近萬人次,覆蓋了東方公司職業技能競賽等六大精品培訓項目和物探技術與設備、地震勘探、營地電工、計算機、管理等專業的項目培訓,實現了培訓質量與效益同步提升。

         

        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物探職業技能培訓部逐步形成了公司主業、設備制造、國際服務和新興業務,分類別、分專業(工種)、分層次、分級別地開發了11個大類63個工種(崗位)培訓項目模塊,成為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第3篇:實踐技能培訓范文

        一直以來受到教育體制的限制,我國的學生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學生存在著動手實踐能力差、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欠缺的問題。這一問題很長時間成為教育界甚至全民的關注,與教育相關的各層次的研究者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專業技能培訓和科技競賽是提高學生這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文章主要對專業技能培訓和科技競賽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影響從理論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專業技能培訓;科技競賽;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1 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教育問題。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無論是軟實力還是硬件的提升都要良好的教育打基礎,在教育中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又是重中之重。但是,受到我國固有的課堂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的學生普遍存在著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差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多方面的研究者們都對其改進措施進行了研究、探討和分析。首先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主要體現著以下幾點:1)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無論是物質領域還是精神領域,人的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性愈加重要,成為了一個地區甚至整個國家的發達程度的標志。2)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科技知識、設備以及概念層出不窮,不斷地被改革和更新,如果沒有具備良好的創新實踐能力,學生很難適應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就不能在社會上體現自身的價值,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3)對于未來社會生產的特點來說,以前的生產活動都需要良好的創新實踐能力,如果學生不加強對這方面的學習就很難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4)創新實踐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發展的基礎。從哲學上說,勞動創造了一切,人類是靠雙手來開發大腦的,可見創新實踐能力對于其他能力和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2 專業技能培訓和科技競賽的相關知識闡述

        2.1 專業技能培訓的概念

        對于當前的學生來說,專業技能培訓一般是指按照一定的職業技能標準和職業要求,對在校的學生進行從事某種職業和做好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實際操作技能和職業道德、職業紀律等的培訓工作。

        專業技能培訓是社會生產的客觀要求,也是學生就業的需要。學生如果想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進行生產勞動,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的操作技能,所以除了必要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外,學生還需要通過一定的學習和訓練來培養自己的業務知識和操作能力。這樣不僅能夠掌握專業技能,還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培養學生實踐創新的能力。

        2.2 科技競賽的概念

        對于學生來說,科技競賽是一種與科技課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礎上,在教導老師的帶領下,參與的某項校級、地區級、國家級甚至國際級的針對某種項目或某個研究范圍的各類科技競賽,一般可單人參加也可學生自由組隊參與。例如較為常見的“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中國青少年數學論壇、數奧等。這些科技競賽大多都是基于對學生理出學科知識(包括數學、語文、物理、化學、生物等)、動手技能和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考察和培養。

        2.3 創新能力

        對于學生來說,創新能力是除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等以外的最為重要的一項能力,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作用。創新能力主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技能等諸多要素。對創新能力的培養關鍵點是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使之在主觀上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并懷有極大的興趣對現有的知識開展探索創新。

        3 專業技能培訓和科技競賽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力分析

        3.1 專業技能培訓和科技競賽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人學習、生活和工作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那種想要創造嶄新的、尚未出現的新的事物或觀念的某種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相關意向、想法和設想。創新意識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現形式,是創新能力的基點和出發點,只有具備了創新意識,才會進一步的產生出創新能力。

        專業技能培訓和科技競賽的相關概念和內容決定了其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在這兩項活動中,學生都需要接觸新鮮的事物和知識,為了很好地完成這兩項活動,學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想法,要有鉆研的精神,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這兩項活動,學生對新鮮事物和知識的探索興趣被激發出來,從而產生了探求心理,進一步引導出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而產生出創新行動。

        3.2 專業技能培訓和科技競賽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養成

        當創新意識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的層面上才產生出了創新思維,這個升華過程就是創新活動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的實現飛躍的過程。在長期的校園學習中,受到舊有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容易形成某些慣用的、格式化、大眾化的思維模式。一旦面對外界的新鮮事物或者某些從未經歷過的現實問題時,他們會一貫地、不加考慮地應用這些固定化的思維模式進行思考,并處理問題。這在處理問題方面往往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針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就是要打破這種固有的思維定勢、思維慣性,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思維成果。

        針對學生開展的專業技能培訓和科技競賽對創新思維的培養是一種很好的訓練和開發的途徑。在專業技能培訓中,通過認識、操作、摸索到熟練應用;在科技競賽中,通過選題、分析、到設計完成作品,無不對學生的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能力的培養起到幫助作用,此外,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多樣性創意,訓練其思維的發散性,通過縝密的研究和創新思維的鍛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3.3 專業技能培訓和科技競賽有利于學生創新技能的掌握

        對于創新能力而言,創新技能同樣居于創新素質的核心地位。只有在創新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技能才能得以表現和確認的(的字不要)。專業技能培訓和科技競賽活動就是一項技能的實踐環節,在這兩項活動中能夠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對學生而言是一個自身學習探索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這個過程能夠最大程度地對創新技能起到鍛煉的作用。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專業技能培訓、科技競賽和創新能力的概念進行了簡要介紹,并在此基礎上對專業技能培訓和科技競賽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進行了重點闡述。這兩項活動主要是通過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這三個方面的作用來對創新能力施加影響。

        【參考文獻】

        [1]周雪梅,何昆鵬,許德新,等.基于科技競賽的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184-185

        [2]孔麗英,梁漢昌.加強專業技能訓練,培養創新型人才[J].肇慶學院學報,2011(5):8-10

        第4篇:實踐技能培訓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實踐技能;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8-0080-03

        一、研究的緣起

        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是高職教育發展的核心要素。高職院校多年以來形成的傳統的教學模式,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考核被過度強調,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卻被大大忽視,導致了高職教育并沒有完全同本科教育區分開來, 職業技術院校的特色不夠鮮明。造成當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高職院校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沒有較好地適應高職教育發展的要求,嚴重制約著高職教質量和發展水平。

        本課題通過實地調研,查閱和分析相關文獻資料,對校企合作環境下高職院校教師實踐技能的提升提出一系列子問題,從高職院校專業師資隊伍實踐能力的建設現狀切入,驗證“校企合作”的方式才是提升高職教師實踐能力的最優策略。力圖使本課題的研究為解決高職院校教師實踐能力問題,提升教師實踐能力找到可行的途徑與方法,為市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部門制定和完善面向全市范圍內包括技工院校在內的全體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培訓和培養政策提供咨詢建議與決策服務。

        二、問卷與調查樣本分析

        為深入研究高職學院教師實踐技能發展的現狀,本課題組根據相關資料,結合高職學院專業教師的實際情況,設計了《調查問卷》,調查對象以蘇州市5個院校為10個主流專業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8份,回收率為94%,數據結果可以作為科學分析的可靠依據。

        調查問卷的內容由三部分構成,具體情況及分析如下:

        調查內容一:教師基本情況。

        這一部分是被調查人的基本情況,包括教師的性別、年齡、教齡、職稱、學歷和來校的途徑。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統計表(如表1、表2所示):

        在調查對象中,性別分布相對均衡,被調查的女性人數超過40%;被調查對象多為中青年教師,年齡多是30~50歲的教師,40歲以下人數占到75.71%;教齡以6~14年居多,以本科學歷、碩士研究生學歷和中、高級職稱為主的中青年教師是本次調查的重點群體,也是高職院校目前專任教師的主力軍。調查學科文科占38.21%,理工科專業占61.79%;文科專業主要是基于會計、金融、企業管理專業,這些專業在文科專業中對教師實踐技能的要求較高,因此,調查結果的針對性較強,理工科專業,主要是基于高職院校中招生規模大,就業好,發展前景比較廣闊的幾個專業進行重點調查。

        調查內容二:教師實踐技能提升的認知情況。

        這一部分主要對教師實踐技能內涵的了解、是否思考過去企業一線學習、認為提升高職教師實踐技能的主要動力和阻礙因素有哪些、利于專業技能提升的方式有哪些?

        有58.36%的教師對專業發展的內涵“一般了解”,35.6%的“清楚”,也有6.04%表示“不知道”;在是否思考過專業發展的項目中,選擇“經常思考,有自己的發展規劃”的老師占到了38.1%,選擇“考慮過,但不知道怎樣著手”的占50.33%,選擇“聽從管理部門安排”和“從未思考”的各占8.7%和1.67%。

        從表3、表4、表5中可以明顯看出,“更新知識,提高實踐技能”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動力,而“學院專項經費不足”和“學校制度不完善”則成為阻礙教師專業實踐技能提升的最主要的因素。超過80%教師認為“企業掛職鍛煉”和“外出考察,參觀學習、培訓”最利于專業技能提升發展。

        調查內容三:教師實踐技能提升的訴求情況。

        這一部分主要對教師們最關注的專業技能提升目標、提升實踐技能的主要途徑以及影響教學水平的主要因素等內容展開調查。

        教師認為“本專業實踐操作技能和經驗”是最需要補充的,在新技術,新工藝和方法方面占到57.43%。由于高職學院教師來源于不同背景不同學科,因此,所掌握的的專業技能程度不同,其對專業技能提升的要求也不相同。教師群體中,畢業直接入校的教師對在職培訓的需求遠遠高于從企業調入的教師,而企業調入的有實踐工作經驗的教師對提高知識層次需求更為強烈,這些都反映出當前高職院校教師實踐技能現狀。

        到行業生產和服務第一線參加專業實踐工作是高職教師實現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有68.35%的人只是“偶爾”到相關行業企業進行生產實踐鍛煉,12.49%的人“經常”,20.16%的人“從來沒有”。81.98%的人認為職稱提升是最能激發教師提升實踐技能的動力,18.12%提升實踐技能的動力是職務提升,32.18%的人是為了收入的提高,更多的人提升技能的動力是來源增進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

        在簡述存在的問題和提出建議的調查中,教師們反映絕大部份的人沒有參加過專項培訓,即使參加過的也感覺形式大于內容、學不到真正的知識、走過場、沒有實質性效果、沒有系統性,未能根據老師的實際需求進行調查組織培訓。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們對專業化發展的態度普遍是積極的,并希望有多樣化的、更具有實際效果的專業發展機會。同時,作為高職院校,學院在教師專業實踐技能提升發展方面也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問題,需要進行不斷完善。

        三、提升高職院校教師實踐技能發展的路徑

        (一)以企業為依托建設完善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

        一般來說,利益訴求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動力。職業院校參與校企合作將有力推動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深度融合,而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將有效獲得所需人才,教師將成為二者融合的接點,教師在校企合作的實訓基地中提升了職業技能,提高了教學水平,反哺高職學生,最終提升學生的職業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

        因此,以企業為依托建設完善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的關鍵在于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學校、企業和學生三者的利益追求,形成多贏的利益驅動機制。對于職業院校,要不斷深化對基于企業平臺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知。對于企業,應提高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確保企業在合作中能獲得預期的利益,

        (二)拓展企業院校人員互動機制

        高職院校要采取多種渠道、多種方式,拓展企業院校人員互動機制,培養一批具有較高專業理論又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專兼“雙師型”教師,不斷提升產教結合的質量和效果。為此,高職院校一方面應定期組織骨干教師深入企業學習相應工作的流程,企業配置專門的工作人員作為導師進行現場示范,遇有疑問,當場解答。這種交流互動機制將有效提升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另一方面,面向企業公開招聘實習基地或學科兼職帶頭人,實行雙學科帶頭人機制,有效地補充和改善師資及配備,設置專項基金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成果的專業人才來校任教,教學的方式可以是課程、實訓、講座、技能輔導等,真正確保社會人才的專業技能與高校課堂教學有機融合。同時,定期開展校企座談交流會,一方面有利于雙方專業發展動態與趨勢的探討,另一方面也使高校教師更深刻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狀況,激發換位思考意識,強化專業建設。

        (三)多元化的管理與評價機制

        高職院校教師專業技能提升是復雜的過程,需要院校層面進行統籌,完善多元化的管理與評價機制,因為它不僅僅是專業技能的提高,也包括專業教育能力的提升。高職院校也應該通過多元化的管理機制,鼓勵專業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尋找適合自己的專業技能發展途徑,在此基礎上健全相應的評價機制,拓寬校企合作的平臺,結合行業信息、行業技術的變化進行創新。

        1.成立教師專業發展管理與指導機構,規范教師專業發展。高職院校教師實踐技能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學院應成立教師專業發展管理與指導機構,逐步推進高職教師專業發規范化和持續化發展。該管理與指導機構應從組織結構、運行機制、后續保障等方面進行架構,其主要職能應涵蓋教師發展規劃、培訓方案、評價體系,并負責不斷調研修改高職教師專業發展制度,且監督各學科教師繼續教育的實施情況。

        2.完善評價機制,構建良好的專業化發展環境。高職院校要逐步完善教師職業評價機制,評價體系涵蓋專業理念和師德、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三個維度,具體衍生出若干相關標準和行為觀測點。評價機制不僅為全面評價教師的職業能力與發展提供標準,同時使高職院校教師真正明確什么是教師職業能力,教師職業能力由哪些維度、標準構成,為教師職業能力發展提供目標導向。同時不斷完善或提升現有的激勵政策,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與其專業發展目標有機融合,不斷優化專業化發展的政策環境。

        總之,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問題是關乎職業教育發展的重大命題,各職業院校應積極吸收國內外各院校教師專業化建設的實踐經驗,緊密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在選拔教師、培養教師、評價教師上不斷開拓創新,構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月鳳.高職教師隊伍現狀調查[J].教育與職業,2008,(7).

        [2] 鄭秀英,周志剛,鄭秀春.高職教師專業化:內涵、差距與策略[J].中國大學教學,2010,(4).

        第5篇:實踐技能培訓范文

        關鍵詞:煤礦機電實操技能建設

        中圖分類號:X752文獻標識碼: A

        一、當前煤礦機電實操技能狀況

        煤礦企業的職工素質和技能高低關系到煤礦的大發展和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關系到礦井安全生產能否順利進行。近年來,全國大部分煤礦企業的職工隊伍素質和技能狀況呈下降趨勢,工人的業務技能不高,因此在礦井工作中處理現場問題的能力不夠,經驗不足。采掘職工使用割煤機、轉載機、刮板機、防爆開關等機電設備不知道怎么進行正確維護和保養,造成機電設備故障增多;機電工人的技能水平不高,對礦井發生的機電設備故障不能及時判斷和快速處理,延長了由設備事故造成的大量生產時間影響,已經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二、提高煤礦機電實操技能的必要性

        我國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落實安全生產方針必須堅持:管理、裝備、培訓“三并重”原則。“裝備”是前提,“管理”是基礎,“培訓“更顯重要。

        “管理“的先進有效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裝備”是提高企業生產力的有利武器,先進的技術裝備不但有很高的效率,同時可以創造良好的安全作業環境,避免事故的發生。“培訓”是提高職工素質的主要手段。只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使用高技術的裝備和接受高水平的管理,才能確保安全生產的進行。因此,要想真正搞好煤礦安全生產,首先必須從“三并重”之一的“培訓”抓起。培訓更應該從實操抓起,真正提高生產一線員工的動手能力。在煤炭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今天,煤礦技術職工的技能素質的優劣已成為煤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而加強煤礦機電實操技能培訓建設,對提高煤礦企業全員素質和增強企業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

        三、多舉措加強煤礦機電實操技能培訓建設

        1、開展模擬實訓,提升受訓職工認知度。

        大力開展多媒體模擬教學和模擬實訓相結合的實訓教學方法,提升職工對所學項目的認知高度。嚴格按照 “理論實踐一體、實訓教演合一”的教學模式,以培訓中心和模擬實訓實驗室為平臺,引進了高技術含量的采煤機、掘進機、各種專業開關、綜采工作面等裝備的模型以及多媒體培訓軟件設施,開辟了遠程網絡實訓教學平臺,開發制作了各實操項目培訓視頻課件。形成了理論培訓與實踐操作相結合、遠程教育與課堂演示授課相結合的培訓模式,提升了礦井職工對煤炭各種生產設備認知高度,為職工的操作技能提高提供了感知平臺。

        2、開展基地實訓,提升受訓職工實際操作水平。

        大力開展培訓基地訓練,提升實際操作水平。我礦圍繞著礦山采、掘、機、運、通各系統,在職工培訓中心建立了“模擬教學巷道“實訓基地,設立了電氣開關維修、風機切換、小絞車、瓦斯斷電、刮板機等實操點,由各專職教師專業指導,對員工開展針對性實訓工作。同時,該礦還將實訓拓展到設備生產廠家,選派本礦專業技術突出的職工深入到廠家生產現場,由廠家技術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實現了培訓的無縫對接、全過程覆蓋。例如,在確定礦井設備生產供貨廠家后,一是要要組織相關生產科室、隊組技術人員,到廠家進行培訓,由廠家技術人員現場對設備的安裝拆卸、實際操作、工藝流程、配件更換等進行現場演練;設備到礦后,組織礦技術人員在實訓基地對設備實際操作人員,就使用設備的工藝流程、技術參數、安裝使用等進行現場拆解操作學習、細則解剖分析、實際操作演練,確保操作人員操作步驟準確、操作規范達標,這種基地式培養方式極大的提升了員工動手操作的技能。通過建立實訓基地這樣一個平臺、成長了一大批人才,為我們煤礦企業源源不斷培養和輸送未來礦井建設發展進程中所需要的高技能崗位人才。

        3、開展崗位實學實訓,提升受訓職工適應現場的操作能力。

        通過開展生產現場操作崗位實訓,培養適應煤礦惡劣環境下的各項設備操作技能。為了加快培育員工現場作業適用能力,我礦按照 “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要求,充分發揮各崗位技術骨干的傳幫帶作用,開展了 “師帶徒”、 “拜師學技”等活動。新工人入礦培訓階段,在接受理論培訓、模擬實訓、基地實訓的基礎上,基層單位隊組還需指定師傅,采取 “結對子”、 “一幫一”、 “手把手”等模式,通過簽訂師徒協議書,對操作工人進行單項達6個月的崗位實訓,每月一考核,每季一評價,按權重納入實訓最后考核,只有理論、操作 “雙達標”,才可獨立上崗,提升了職工井下惡劣環境下現場作業的適應能力,解決了職工在復雜環境下操作的應變能力, 為全面提高操作技能不留死角。同時建立各項目操作示范崗。為了使基層學習的氛圍更加濃厚,在全礦各工種崗位開展了示范崗評比活動,職工培訓中心堅持從內部做起,嚴格按操作標準實施培訓,對各機電操作項目按照考核結果將示范崗分1―5級星級管理,在教學需要時帶領學員現場觀摩學習,建立各單項實操項目學習標準樣板,積極為學員找規范、找模范,從而使職工找到差距、糾正不足,從而提高學員實際技能操作水平。

        4、加強激勵,提升受訓職工學習實操技能熱情。

        為了充分調動廣大員工參與培訓學習的積極性,激發爭當技能型員工的熱情,應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激勵機制。對首席技師、高級技師納入技能人才庫,實行動態管理、月度考核,按一定標準計發特殊技能績效獎金。建立“技能提升獎勵”制度,對取得高級技師以上資格,在公司技術比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員給予重獎。對考取高一級技能等級的技術工人報銷書本資料、培訓費用。設立了“師帶徒”專項獎勵津貼,每季度進行綜合考評,發放一定的物質獎勵;積極邀請相關操作技能人才進入課堂為大家現場授課,專門設立了實操技能帶課津貼,根據授課質量計發課酬費。為了確保“人才上講臺,培訓到現場”人才培養的有效落地,通過建立和完善“機制、投入、激勵”三大保障系統,確保了員工機電技能培訓模式的長效化和良性運行。通過調動各崗位技術工人學習技能的積極性。形成上崗憑競爭,收入憑貢獻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鼓勵職工鉆研業務,爭當技術能手。

        第6篇:實踐技能培訓范文

        一、職業技能鑒定培訓的意義

        通過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可以更好地推進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從而更好地促進就業率提升。我國社會發展速度較快,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已不能很好地適應就業要求,不能滿足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需求,而其自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而職業院校對職業技能鑒定的培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更好地促進鑒定工作的健康發展。對就業問題,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可以結合快速發展的經濟方式,更好地為企業培養適合的專業性人才,更好地優化專業設置,改革培養的模式,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培訓,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增加就業。

        二、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做法分析

        1.培訓準備工作

        職業技能鑒定培訓的準備工作直接影響了培訓效果,職業院校應把相關工作做好,對技能鑒定培訓要做好通知工作,參訓人數確定到位。對學習資料、鑒定培訓所要用到的工具也要配置好。參與教學的人員要結合實踐做好教學計劃,教學材料收集和準備以及印刷工作。在整個職業技能鑒定培訓模式中,準備是基礎,因此,必須把培訓準備工作當成重點工作來進行。

        2.采用知識與技能鑒定一體化的培訓模式

        對當前職業技能鑒定培訓的模式創新探索,要加強學科教育與技能鑒定的高度的融合。在當前形勢下,職業院校不能再遵循傳統的培訓模式,固守陳規,要加強改革與創新,以及實踐知識與技能鑒定的一體化。要勇于打破舊的條條框框,摒棄舊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教學實踐要和生產實踐相結合,從而使得學生不僅僅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更要有很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對專業設置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來選定一個主攻的技能,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加強對學生學科專業與專業知識的培養,進而增強職業特長的培訓,使學生達到教育的基本要求。對學生職業技能鑒定中的成績也要加入學生的考核成績,從而真正使知識與技能鑒定形成一體化。

        3.加強培訓內容的設計

        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它是圍繞某一項職業技能再展開的,而每項技能培訓的周期與培訓過程都會有所不同,這就為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工作帶來了一定的不便。因此,在職業技能鑒定培訓模式中,要充分把培訓內容做好,對培訓內容的設計要做到位,在設計中要遵循科學性、專業性與可行性相結合的原則,對培訓內容的價值要使其充分的體現出來,使參訓人員通過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得到相應的幫助。

        4.培訓的實施

        在職業技能鑒定培訓中,要把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出來,加強學生的自學意識,把自學作為其培訓的基本形式,教師在培訓中更多地起到引導與規范的作用。在職業技能鑒定培訓中,設定定期的模擬測試,以加強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的提高,加強培訓的實效性。培訓中,教師要結合日常的教學內容與練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加強指導與分析,做好集中指導與個別的輔導工作,從而使得所有學生都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5.加強考試與培訓的總結

        職業技能鑒定不僅僅是對于資格認證的考試,更是對學生的認可,對社會的負責。因此,對于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工作,要加強對考試的把關,對于培訓工作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完善相應的考務管理。對在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工作之后,相關人員更要對培訓工作做好總結,結合實際對培訓中的得失做好分析,對于培訓大綱做好及時的修正,從而明確培訓的重點與難點,為下一次的培訓工作做好鋪墊,從而有效地提升培訓的整體水平。

        三、職業技能鑒定培訓的發展

        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各類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的增加,而職業院校就是為社會輸送各類專職技能型人才的,為職業技能鑒定培訓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因此,我們要不斷去充實職業技能鑒定的培訓模式,推進職業技能鑒定培訓的發展。在職業技能鑒定培訓中,要加強培訓的實用性與規范性。在培訓內容的設計與考核中,要加強規范性,保證職業技能鑒定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培訓內容要加強實用性的突出,要始終圍繞著職業技能鑒定這個中心而展開內容豐富的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培訓要逐漸從形式上、內容上、效果上,形成相對的一致性,突出其整體性。要通過培訓,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更好地掌握實用技能。

        四、結語

        第7篇:實踐技能培訓范文

        關鍵詞:培訓 技能人才 多樣化 實踐

        中圖分類號:C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5)12-0084-02

        培訓對象存在年齡老化、記憶差、掌握難等客觀問題,以及培訓方式簡單,造成難以實現培訓遷移,以致培訓效果不佳等,是企業培訓中的通病。如何克服這些弊端,保障培訓效果,有的企業嘗試加大培訓量、延長培訓時間;有的企業采取經濟處罰等手段,但都效果不佳。

        中國中車股份西安車輛有限公司是中國鐵路罐車設計、制造的龍頭企業,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鐵路罐車研發和制造基地。近年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方面也出現了諸多困難和問題:技能人才隊伍年齡老化;厭學厭培現象突出;理論培訓記憶差、技能培訓掌握難;培訓方式單一;培訓效果難以體現在崗位等等。對此,公司培訓部緊密圍繞公司發展戰略大力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根據公司確立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公司實際,就如何確保培訓實效開展了有益的探索,多措并舉,在培訓中堅持采取實踐--效果評估--總結--實踐的做法,逐步摸索、總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樣化的培訓模式,解決了存在的問題,確保了培訓效果。

        首先,通過制度化來保證多樣化的培訓模式常態化;其次,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保障多樣化的培訓模式有效運轉。最后,下大力氣,實施多樣化的培訓模式,將員工的自發成才行為轉變為有組織的人才開發和應用。通過幾年的實踐,為高技能人才成長搭建了有效平臺,起到了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助推器的作用,暢通了一線技能員工的職業成才之路,鋪就了員工由初、中級到高級再到技師、高級技師的成長通道。近年來,共有7000余人次員工參加職業技能鑒定,有近2000名員工得到不同程度的晉升。高技能人才占技術工人總數比例由2008年的39%上升到2014年58.55%。技師、高級技師占技術工人總數達13.05%。從而建立起了一支數量規模適當、適應企業發展、技能精湛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隊伍。

        一、以完善的制度建設形成多樣化的培訓模式平臺

        所謂多樣化的培訓模式,是指培訓途經要多樣化,在為技能人才成才拓寬途徑的同時,注重建立多種培養技能人才途徑;培訓方式要多樣化,針對不同對象、不同工種、不同等級、不同需求采取不同培訓方式。

        “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積極構建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長的長效機制,是推動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健康發展的必要基礎。”針對高技能人才隊伍培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圍繞建立多樣化的培訓模式,從建立健全制度入手,為多樣化的培訓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在創立多樣化的培訓途徑方面,公司相繼研討、制定、出臺了《公司員工培訓管理辦法》、《公司職業技能鑒定實施管理辦法》、《員工技能鑒定實施細則》、《公司技術員工參加職業技能鑒定管理規定》、《技術比賽管理規定》、《公司技術員工參加陜西省高技能人才社會化考評管理方案實施辦法》《技術員工師帶徒規定》等制度。對員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鑒定、晉升、比武等都做了相關規定,“以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和崗位技能訓練為基礎,對復雜技術工種加大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力度,對熟練技術工種大力強化崗位技能培訓”。

        圍繞建立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制定下發了《技術員工強化培訓管理規定》、《技術員工崗位培訓管理辦法》、《特殊關鍵崗位培訓管理辦法》等,明確了技術員工的培訓內容和培訓考核方式;為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領軍人物的引領示范、技藝傳承作用,制定了《技師、高級技師多技能培訓管理辦法》、《高技能人才技能演示實施辦法》、《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實施辦法》等,規定了高技能人才發揮示范作用的具體要求和具體方式。

        這些制度的建立和運行,實現了技能人才培養的途徑多元化、方式多樣化、要求標準化、目標明晰化、實施常態化。培訓形式有按照生產鋼性要求和國家法規要求的崗位培訓,有既是上崗要求又是員工職業生涯成長途徑的職業技能資格鑒定,有為員工展現技能水平的技術比賽,有發揮高技能人才示范作用的技能演示,有形成團隊優勢開展技能傳承和培養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培訓方式有課堂教學,有基地實訓、有現場指導、有技能演練,還有拍攝標準化技能教學視頻。因地制宜,組織課堂或現場播放培訓;有數十人集中培訓,也有幾人為一個培訓小組。形成了員工多樣化的技能培訓模式。這些多樣的培訓形式為不同年齡、不同情況、不同技能、不同心理的員工,提供了各自適合的培訓形式,從而為技能人才發展打造多種途徑,搭建更多的舞臺,開辟高技能人才職業化的成長通道。

        二、以有效地機制和管理平臺保障多樣化培訓模式的順利實施

        制度的落實靠機制,機制的運行需要一個管理平臺。多樣化培訓模式、各項制度的執行要求有一個順暢的機制和有效的管理平臺。

        1.明確培訓管理體制和各層級管理責任。西安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首先從體制入手,建立培訓工作兩個管理層級。在公司層級設立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委員會,由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任主任委員,承擔培訓工作主要領導責任。主管人力資源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任副主任委員、相關職能部室等單位領導擔任委員,負責對培訓工作重大事項的審議與決定;同時,各分管領導和職能部門負責其分管領域培訓工作領導責任和組織實施責任。其次,在各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員工培訓工作領導小組,規定行政第一管理者擔任組長。明確基層單位的培訓主體責任。規定了各層級管理職責。

        在此基礎上,明確公司實施兩級培訓管理體制。設立公司培訓平臺部門,負責牽頭抓總工作。在大多數企業撤銷或合并培訓部門的情況下,保持獨立的培訓平臺機構,開展對培訓工作的管理督導和業務指導,負責公司一級培訓的管理組織和實施;對培訓工作的管理落實和項目實施起到支撐作用。規定公司各生產經營單位是本單位培訓工作的主體,負責本單位二級培訓的管理和組織實施。

        2.建立良性運轉的培訓體系。在公司內部建立了ISO10015培訓體系,早在2007年就起草了《培訓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在試運行中,堅持按照PDCA循環,每年實施內部審核,既保證體系正常運轉,也通過評估對體系不斷修正,不生搬硬套,結合企業實際對有些環節、項目及時進行修訂。2014年,對原有的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開展了專題調研,在此基礎上,2015年了修訂后的《培訓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確保培訓工作的持續改進和不斷提高。

        3.通過管理平臺加強培訓管理。其一,對基層單位,把各單位培訓項目實施完成情況納入對各單位的年度績效考核;對一線員工,規定了職業資格取證時間要求及鑒定結果的應用以及未按規定取證的處罰辦法,使技術員工參加技能培訓和鑒定由軟要求變為硬杠杠。 其二,加強培訓工作的組織動員。公司每年初制定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組織召開員工培訓暨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會議。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等主要領導親自與會,做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報告,提出具體措施和工作目標要求,為開展好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并對優秀高技能人才和當年技術比武優勝選手進行表彰獎勵,有力的推動了高技能隊伍建設和任務的落實。其三,在對基層單位高技能人才隊伍現狀進行認真細致的摸底,每年度以公司文件的形式將高技能人才培養指標層層分解到各單位,并將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到對各單位年度績效考核中去,壓力下傳,重心下移,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其四,制定詳細的年度培訓鑒定計劃并認真實施,緊密跟蹤基層日常完成情況,對全公司高技能人才比率和持證率進行動態管理。對落后單位及時補充、增加培訓任務,圍繞生產實際服務基層、服務員工,巧用生產間隙、倒班時間、業余時間指導、配合各單位積極開展培訓工作,并及時組織鑒定,確保計劃落實。采取多種管理措施,通過管理平臺加強培訓管理,實現多樣化培訓模式落到實處。

        4.制定高技能人才培養評價機制,為多樣化培訓模式的運行提供激勵。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考核相結合,待遇與業績、貢獻相聯系”的激勵機制,針對高技能人才選拔、評價、激勵制定了《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技師管理實施細則》、《人才梯次管理辦法》《員工聘用管理辦法》等。實行了首席技師專家工資制。對評選出的技能人才實行月度津貼制度,對取得優異成績技能卓越貢獻突出的技能員工實行專家工資制度,同時,建立和完善員工培訓、技術比武、崗位練兵正激勵 ,對員工參加培訓、崗位練兵、技術比賽等取得優異成績予以破格和獎勵都作了規定,對在各級比賽中成績優異的選手予以重獎。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勞動”,人人爭當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極大調動了員工投入多樣化培訓、走崗位成才之路的積極性。

        良好的機制、有效的管理平臺為多樣化管理模式各項制度的落實起到了保障作用。

        三、以確保實效為原則組織實施多樣化培訓模式

        實施多樣化培訓模式的原則是確保實效。建立了健全的制度,具備了良好的機制,保證培訓效果的關鍵就在于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和方法,根據培訓對象、培訓需求、培訓目標確定培訓模式,確保參培有興趣,培訓有目標,過程有控制,效果有評估。西安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在高技能人才培養實踐中,根據培訓內容、培訓目標、技能員工的年齡、工種、生產和技術的需求等具體情況,采取靈活的培訓方法和培訓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是強化技能培訓,加大技能培訓比重。改變長期以來職業技術教育偏重理論培訓的形式。加大實際操作技能培訓力度,逐步形成以技術操作強化演練為重心的技能培訓方式,使高技能人才培訓效果得到保障。

        二是搭建比武平臺,拓展技能人才快速成長通道。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在發現和選拔優秀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破格晉升制度,將技術比賽與技能鑒定相結合,以賽促訓,賦予培訓新的形式與內容。將比賽成績作為晉升高一等級職業資格的依據,公司堅持每年開展2~3個工種的技術比武活動,同時積極組織員工參加省市、行業等上級組織的技術比武活動。對獲得公司及以上技術競賽表彰的員工,在今后晉升時予以免試,為中青年高技能人才成長開辟了綠色通道,為更多優秀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搭建平臺。結合生產實際需要,創新崗位練兵與技術比武、技能鑒定相結合的模式,激發了員工學習鉆研技術的熱情。將比賽成績作為晉升高一等級職業資格的依據, 更具實效性和針對性。2008年以來,共舉辦公司一級比賽 16項,二級比賽 200余項。有62人通過比賽得到晉升高一等級。

        三是提升和完善師帶徒制度,推廣名師帶高徒、帶多徒活動。師帶徒是員工實操培訓傳統的的重要形式。西安裝備公司在高技能培養工作中,注重對傳統的師帶徒制度予以革新,按照企業需要和職工個人的職業生涯計劃,明確高技能人才傳幫帶的責任,把帶徒作為技師、高級技師的評聘考核內容之一,進一步完善了考核制度,規定申報評審技師、高級技師必須培養3名高級工。否則不予評審;公司首席技師、高級技師、技師必須帶徒,否則不予聘任;使一些絕技、絕竅、精湛技藝順暢傳承。把技師、高級技師的絕活變為企業的共同財富,促進職工崗位成才。

        四是積極開展多技能培訓鑒定,打造復合型高技能人才隊伍。公司要求技師、高級技師在規定時間內取得相關工種第二技能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作為聘任或續聘的重要依據。改善了高技能人才技能單一的現狀。

        五是開展技能演示,助推高技能人才全面發展。為解決公司技術斷層和絕技絕活失傳問題。公司結合實際于2010年開始,在全公司范圍內組織開展高技能人才技能演示活動。規定公司所有技師、高級技師必須全部參加,結合生產實際確定演示項目,注重解決生產操作中的實際技能難題和慣性問題。演示講解相結合。此活動的開展,既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價值的平臺,又可以鍛煉技術工人的心里素質,幫助他們完善自我。推動高技能人才的全面成長。已有近百名高技能人才展示了他們的拿手絕活,參與觀摩的員工數千人次。營造了崗位成才,學技練功的良好氛圍,為員工傳承和學習“絕活、絕技”,發揮了有效平臺作用。

        六是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催生更多的員工崗位成才。以技能大師工作室為載體,著力發揮高技能人才的引領示范和傳幫帶作用,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催生更多的員工崗位成才。高技能人才與其他人才比較,更側重于技能、技巧和經驗,“高技”、“絕技”和“經驗”的形成來自不斷的實踐、學習、思考和積累。高超的技藝是在生產實踐中練出來的,企業高技能人才的成長發展離不開生產一線、離不開工作現場(崗位)。技能大師工作室就是基于以上特點的一種新型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方式。2011年,我們在反復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公司實際,積極創建技能大師工作室,以技能大師工作室為載體,結合生產實際開展一線技術攻關、人才培養等工作,進一步優化高技能人才成長環境,催生更多的員工崗位成才。目前已創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省級1個,公司級3個,為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培養高技能人才發揮了應有作用。

        第8篇:實踐技能培訓范文

        關鍵詞:校企合作 車工 短期培訓

        一、依據專業技能,制訂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

        筆者學校在培訓前深入企業開展調查研究,依據勞動保障部頒布的《車工技能培訓大綱》,結合崗位應用型人才必備的各種專項能力,有針對性地制訂培訓計劃。把車工技能分為車床操縱及刀具刃磨、內外圓柱(圓錐)面的車削、螺紋加工、中等復雜零件的車削四大專項技能。然后依據四大項專項技能,確定必須配套講解的車床基本結構、公差、制圖、切削原理、工藝分析等專業工藝理論和專業基礎知識,并確定各部分知識的具體內容及學時分配,從而形成完整的專業培訓計劃,見表1。

        二、加強教材建設,為學員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筆者學校按照“能用、夠用、實用”的原則,以技能為主線,將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進行整合,突出實用性課題的技術含量,開發、優化培訓教材。

        三、實施一體化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工藝與技能教學中實施一體化教學。在課程分配上,安排一名教師既承擔工藝理論部分的講授,又承擔實操部分的授課。在教學方法上,一是邊實習邊講解,二是先實踐后講解,三是講解、實踐循環進行,從而解決了以往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相脫節的問題。例如在講解“工件剛性差時,車刀應選擇較大的主偏角”這一知識點時,教師首先在黑板上通過圖解進行力學分析,如下圖所示。

        對比分析后可以得出結論:隨主偏角Kr增大,作用于工件上的徑向分力Fy反而減小。這時力學知識差的學生仍是似懂非懂,教師不妨就在車床上用兩把主偏角分別為30°、90°的車刀在細長軸工件上進行車削驗證,邊演示邊講述,讓學生看到用Kr=90°的車刀車削比用Kr=30°的車刀車削,細長軸彈性變形小得多。然后教師再結合此現象得出結論。

        四、改革教學模式,實施模塊化培訓

        筆者學校按照專業技能的要求,根據學員的接受能力和崗位培訓目標,將培訓內容分解成若干個模塊、若干個單元,分段實施。以車刀刃磨這一技能為例,配套給學生講述刀具材料、幾何角度、切削原理等理論知識,同時把車刀刃磨技能分解成外圓車刀刃磨、內孔車刀刃磨、螺紋車刀刃磨、其他類車刀刃磨等專項技能和若干單元,最終讓學生形成全面的車刀刃磨技能。

        五、改革培訓模式,探索分層培訓

        短期培訓的學員文化程度和專業基礎水平差異較大。針對學員的具體情況,首先建立所有學員的培訓檔案,然后根據學員的實際水平,按照崗位技能目標,進行分類,成立初級培訓班和中級培訓班。在培訓過程中,對課程內容和側重點進行調整。對于專業基礎理論差的學員,利用晚自習時間,開設機械原理、機械基礎、材料與熱處理等課程,強化專業基礎;對于實操能力差的學員,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強化技能操作。譬如筆者學校開辦的河南金冠公司車工技能短期培訓班中,有學員63名,在培訓前,經學校和廠方的共同調查與測評,學員情況見表2。通過綜合分析,使培訓更具有針對性、靈活性、時效性。

        六、強化技能鑒定,共同把好人才關

        第9篇:實踐技能培訓范文

        論文關鍵詞 職業技術教育 監獄服刑人員 技能培訓

        一、監獄服刑人員就業技能培訓面臨的困難

        從監獄開展職業技術教育的現狀來看,由于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存在,從而制約了職業技術教育的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監獄工作的體制不順,制約著職業技術教育工作的戰略定位

        長期以來,我國監獄機關的體制一直不順暢,所謂的監獄既是監獄又是企業;既是執法機關又是生產單位。形成了監、管、教、產、供、銷幾位一體的“小社會”。監獄既要完成刑罰執行任務,又要組織生產來彌補經費的缺口。教育改造罪犯的職能勢必受到影響和制約。監獄經濟受到市場經濟的巨大沖擊,教育改造職能弱化不言而喻,后果便是職業技術教育地位不明確,改造質量不高。監獄的實際功能目前仍主要停留在“生產”上,真正作為技術培訓的“習藝”功能還很弱。雖然監獄都在積極開展各類技能培訓,但培訓的面都不寬,人員有限,培訓的項目也都比較單一,而且都是在爭取地方勞動就業部門和職業技術學院的支持下,才辦得起來。

        (二)各個監獄對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同,導致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極不平衡

        由于監獄管理部門對罪犯的職業技術教育沒有統一的規劃和考核指標,導致職業技術教育缺乏總體目標,各個監獄各自為戰。以某地區監獄系統為例,開展職業技術教育面平均僅達到了65%左右,且各監獄的發展極不平衡。

        (三)重管輕教、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制約著職業技術教育的實際操作

        隨著監管安全穩定目標越來越高,押犯結構日趨復雜,基層警力日趨減弱,使得一些監獄不得不把有限的警力、財力投放到保安全的目標中去。而職業技術教育指標相對較軟,缺乏剛性,考核檢查周期長、難度較大,教育效果又相對滯后,具有隱蔽性,因此,其作用容易被輕視和忽視。具體的表現在一些領導和警察對職業技術教育工作“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滿足于“三不一高”(不逃、不死、不出重大事故和高效益),片面追求監管安全和經濟效益,擠占職業技術教育的時間、經費和場地。

        (四)職業技術教育自身改革創新滯后,導致內部培訓與外部需求脫節

        多數監獄要么沒有認真開展職業技術培訓,即使有的監獄開展了,也是以現有設施設備和勞動內容為主。事實上,很多監獄的生產力已落后于社會的發展,加之教材陳舊,這種情況下開展的職業技術教育,實際上是與社會脫節的。從近年重慶市渝都監獄刑釋人員追蹤調查的情況來看,有不少在監獄算是技術能手的人回到社會從事同類工作后,由于需操作的設施設備明顯優于監獄,不得不重新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最后才能真正上崗,這種脫節式培訓的結果,既是資源的浪費,也對刑釋人員的就業造成影響。

        (五)師資缺乏,場地設備不足,經費短缺,制約職業技術教育的普及和深入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需要一支專業性強、具有教學資質的師資隊伍,職業技能培訓要有培訓的資質,要有培訓合格認定的資格,讓培訓出來的服刑人員回到社會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這些條件勞教所目前都不具備。由于監獄的性質所定,監獄專門用于職業技術教育的設備幾乎為零。多數民警都是學的監所管理、法律等專業,實用型技術專業的民警師資極度缺乏。從筆者調查的三個監所來看,懂職業技術的民警均低于3%。社會需求量大的工種如重慶勞動力市場大量需要的汽車、摩托車行業技工,因受培訓設備、場地和經費的限制,開展這類機械技工培訓的工作舉步維艱。

        (六)設施困難,使職業技能教育偏于理論,出現理論與實際操作嚴重脫節

        既然是技能培訓,不只是上個課、拿本書、做點筆記就能會的,它需要一套完整的教學設施,需要大量的學習實踐。監獄場所的教學條件,只能實現簡單的課堂教學。從目前某地區監獄的條件看,雖然有育人學校這樣的基礎的教學實踐場地和設施,但大都只能開展理論教學,實際操作并不能經常性地開展,特別是服刑人員要想完成課后實踐很難。

        二、如何實現全面職業技能培訓

        把刑釋人員這一特殊的潛在的社會危險因素化解,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對全社會來講都是一項攻堅工程。而職業技能培訓的順利開展,能讓這類人員穩步走入社會,自食其力,必將極大促進“首要標準”的落實。實現全面的職業技能培訓,雖然面臨的困難很多,但只要國家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社會進行全力配合,采取積極措施解決諸多現實問題,是能夠全面實現職業技能培訓的。筆者認為,要實現全面職業技能培訓,可從監獄和社會兩方面入手。

        (一)把職業技能培訓教學樓搬進監獄

        這樣做雖然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可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一是可以解決安全問題,二是可以解決設施問題,三是可以解決功能問題。而且設施的一次性投入,還將為監獄開辟更為寬廣的實踐空間,為監獄樹立一個品牌。隨著培訓工作的深入,監獄可以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一種管理的有效手段,讓服刑人員把能夠進入學校進行學習作為一種榮耀,進而激發服刑人員進行勞動習藝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只有把培訓搬進監獄,才能真正實現職業技能培訓的普遍化、常態化。

        (二)建立聯合辦學機制

        職業技能培訓的最終目的,是要為培訓合格的服刑人員頒發合格證書,給服刑人員就業提供依據。而只有有資質的職業技術學院才有頒發證書的權力。所以,要想辦好所內職業技術學校,就必須與社會上的職業技術學院形成聯合辦學機制。定期開辦各類培訓班,組織技能培訓考試,頒發培訓合格證。讓服刑人員不出所區就能學到實用技能,增強步入社會的信心,提高社會適應性。

        (三)財政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持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經費保障是必不可少的,要請教師,要安排接送,要添置必要的設備,這些都需要經費作保障。與此同時,生產習藝勞動更應側重于習藝,讓技術占主導,與職業技能培訓形成合理的搭配。培訓經費可以采取用習藝收益的一部分彌補培訓經費上的不足,實現職業技術培訓的良性運轉。

        (四)合理搭配設置培訓內容

        監獄內辦職業技能培訓,就不能像專業培訓學校那樣搞大型機械化作業類型的培訓內容。場地不具備,設施條件也很難跟上,只有有選擇性地開展適合服刑人員就業的職業技能項目培訓。還要考慮到服刑人員的個體學歷水平。服刑人員普遍學歷很低,小學、初中占了絕大多數。要想讓這些人通過一定時間的培訓掌握生存技能,只有與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研究確定培訓項目,貼近實際,走低軌道培訓路線,把實用、管用、好用的培訓項目引入監獄。項目設置上,考慮服刑人員自身特點,可以根據多種層次,設置多個培訓項目,讓服刑人員有自主選擇的余地。也可以一個人學習多個職業技術,為服刑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五)創造適應性工作環境

        學到了技能,并不代表能夠找到工作。服刑人員回到社會仍存在一個適應性問題。服刑人員中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應聘的經歷,而很多用人單位都需要有實踐經驗。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社會適應性訓練。如何創造這樣一個環境,既需要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也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改革管理制度就是要給服刑人員刑釋前提供一個就業適應期,讓服刑人員參與相關職業工作,給服刑人員一個鍛煉的機會。某地區監獄于2006年在這方面也走出了可喜的一步,監獄與浙江鑫業鞋業有限公司合作,在獄內創辦了就業培訓基地,使服刑人員能夠盡快適應社會企業的生產程序和技能需要,從而在相關的工作崗位上進行了適應性鍛煉,給服刑人員就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平臺。

        (六)提供就業指導和政策支持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做性视频大全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 |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看片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屌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