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范文

        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

        第1篇: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班級文化 班主任 建設 設想

        本人從事一線教育工作將近九年時間,期間有六年時間從事班主任工作,多次獲得校級“優秀班主任” 稱號。班主任工作確實有點累,但是卻有不少樂趣,而且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根據自己幾年班主任的經驗,我認為,做好一個班主任,最重要的是搞好班級文化建設。[1]

        什么是班級文化

        所謂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制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比如文學、藝術、教育等等。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首先是作為一個人獨立存在,既是生理上的人,也是心理上的人,文化的人,他的心理狀態,道德準則等都受到集體文化氛圍的影響和制約。反過來,班級里每一個成員的心理狀態、道德準則也影響到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它的所有成員或部分成員所共有的信息、價值觀、態度、構成班級文化,它的形態包括以教室環境為主要內容的班級物質文化,以班級組織與規章制度為內容的班級制度文化和以班風、學風為主要內容的班級精神文化。

        如何建設班級文化

        要搞好班級文化建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了解學生

        “以生為本”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因此,在進行班級文化建設之前,新班主任要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學生,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來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否則的話,就會脫離學生實際,班級文化建設就會成為空中樓閣。我覺得可以從五個方面著手:1.檔案。學生的檔案大體記載了學生的基本情況,是一個了解學生的很好的參考材料。2.自我介紹。在開學之初,新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對自己進行一個自我介紹,包括班級公開的(只能是一部分人)和書面的(所有學生)。3.任課教師的初步評價。這個環節可能會在開學兩周左右進行,要讓任課教師對學生有一個初步了解。4.自己平時的觀察。在剛開學一段時間,新班主任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盡量觀察,接觸學生,深入到班級和寢室之間。5.利用“學生間諜”。找一部分值得信賴的學生,讓他們反饋一些情況作為參考。[2]

        二、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班級物質文化是指通過對所在班級環境的設計、布置以及在此過程中的相關要求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硬件”。班級物質文化對學生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點,如一位沉默而有風范的老師一樣起著無聲的教育作用。

        建設班級物質文化,可以從下兩個方面入手:

        1.墻報的布置設計。教室后墻空地,設計為幾個欄目,如班務公開、思想交流、光榮榜、學生成果展、美文欣賞、每日一詩等,具體的版面設計、布置全由學生做主動手,學生在勞動實踐中享受美的熏陶,給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也促使班務管理的公開化、民主化。同時取得科任老師的配合,定期、不定期進行作品的展覽或內容的更替,如學生作品的展出、課外知識的拓展等,讓學生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2.門窗地墻的清潔衛生。每天打掃衛生,每周大掃除,窗戶要擦得明亮,地要掃得干凈,門上、墻上也可以適當貼一些起美化和教育作用的字畫。

        三、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班級制度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保障,也只有在制度的規范下,學生才能更好的發展。要本著民主、平等、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原則與學生一起協商制定班規,讓學生認同所制定的一些制度。

        1.強化學生的規范意識,讓學生在規范中成長。

        我們應該讓學生知道,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規則的,如在大街上走路有交通規則,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就容易產生交通事故……在學校里學習,也要遵守學習的規則,否則你的學習成績就會受到影響。

        2.建立切實可行的班規。

        班規是全班共同遵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禮儀、學習常規、考勤常規、基本規范、衛生值勤、獎懲制度等多個方面,是班級活動的行動指南。班規的制定和完善要激勵每一位學生參與,廣泛聽取每一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再通過民主表決確定,這樣可獲得學生的心理認同,從而內化成其追求的目標,才能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執行,才能促使學生進行自主管理。班級還要制定相應操行評分細則,依據班規進行有效的約束。

        3.建立有效的班干部隊伍

        建設好班委,班委成員由班長、學習委員等組成,從學習、紀律、清潔、午餐、兩操、個人衛生、行為禮儀等各方面進行分管督促,做好老師的幫手。

        在班級制度文化的建立上,應牢記一個原則,有布置一定要有檢查,否則長此以往,所謂的制度便會成為一紙空文。班級制度的實施班主任要把握好實施的力度,點到為止,不要傷了學生的自尊。

        四、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第2篇: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范文

        一、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

        班級文化是指通過建立正確的班級價值觀體系,并以之來凝聚學生的意志,規范班級行為,指導班級各項活動開展的一種班級管理理論。班級文化是由三個層面構成的整體。外層是班級組織的物質文化,它包括:環境衛生、班級布置以及師生的物質和精神產品等。中層是班級組織的規范文化,它包括:班級管理體制、組織結構與機構、規章制度以及人際關系的模式等。內層是班級組織的精神文化,它包括:師生的道德觀、價值觀,班級管理指導思想,學風、班風、行為習慣、生活習俗、思維方式、各種文化藝術、科技體育、娛樂活動等。

        班級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第二個家,由此可見班級文化對學生的作用猶如家庭從小對孩子的影響般重要。因此,研究如何營造出健康且令人鼓舞的班級文化,是任何一個從事德育工作的教師的必修課。接下來,本文就如何著手班級文化建設提些看法。

        首先,班級文化建設在學生個性發展中有著重要意義。培養有獨特個性、全面發展的人是當代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共同價值取向。班級文化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種具體可感的情景中,有潛移默化的滲透性。良好的班級文化持久地影響著學生的日常思想行為,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其次,班級文化引導著班級走向正確的發展之路。優良的班級文化氛圍本身就是一種凝聚力,讓學生更愿意融入這個班級,熱愛班級,依戀班級。慢慢地,他們就會把班級當作自己的家,把自己當作這個集體里的小主人,把班級的興衰榮辱與自己的行為舉止聯系起來,從而使學生更加明確作為集體的一分子應該具有的對集體的責任和義務。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舉措

        班級文化的建設可以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室環境的自我設計和布置,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同時,教師正確的言論引導和以身作則也是相當重要的。班級文化的內容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這三者相互作用彼此促進。其中良好的班級精神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它可以在潛移默化中熏陶與感染全班學生,從而使學生形成積極的道德情感。

        (一)班級物質文化的建設

        一個班級的物質文化建設主要體現在教室環境的設計和布置上。教室是學生在學校能正常獲取知識的必要場所,教師能順利開展教學的前沿陣地。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從抓好教室的環境布置開始。學期初發動有特長的學生對班級進行班容布置,或是就班級布置進行一場設計大賽等,都是必要的。班主任要激發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來布置教室,創造出有特色的文化環境。如可以在教室前面醒目的位置掛上班級的發展目標,這樣就可以不斷提醒學生要牢記目標,為目標而奮斗。教室四周懸掛適合班級特點的名言警句。此外,教室的黑板報也是宣傳的主要陣地。我們結合學生年齡的特點及學校的教育內容可以辦出特色,使教室成為體現班級個性的育人場所。

        (二) 規范班級制度文化

        要建設班級文化,需要有制度的保障。沒有規章制度,班級里的學生會變成一盤散沙。班級制度是將每個學生凝聚在共同的規范之下,用規范來約束學生的行為。實踐證明,一個高度民主的班級必須要有完善的班級制度,做到遇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讓學生當家做主,擁有選舉權和班干部調整的權利

        事實證明,學生能體會到自己是班級重要的一分子時,才會把班級當作自己的家一樣去珍惜。如何樹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呢?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當家做主,給學生以充分的民主,讓他們通過自己的細心觀察和討論選出班級中有威信、有能力、有責任心的同學來組建出高素質的班干部隊伍,為班級服務。同時組建班委會,班委會平時負責監督班干部并有權通過評分和考核,調整班干部、小組長和科代表。班干部的產生要體現出班級管理的“民主”與“集中”,這樣班級才會有長久活力和動力。

        2.讓學生親手制訂切實可行有效的《班規》

        《班規》,顧名思義,就是班里學生人人要遵守的班級規章制度。可是只有被學生真正認同和切實可行的《班規》,才能起到調節和約束學生行為的作用。一部不切班級學生實際、要求過于苛刻的《班規》會讓學生覺得難以做到而最終棄之不顧。我們可以試著放手讓學生自己制訂《班規》,使它成為班級集體意志的體現效果,這會比教師一意孤行的要求和命令顯著得多。比如,在每學期期末考核學生一學期操行等第的時候,讓同學順便總結一下這學期哪些同學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下學期該如何約束,趁此機會讓每一位學生制訂一條本學期做得不夠好、下學期如何去約束的制度。這樣就為《班規》的進一步完善做好了基礎,也讓學生在假期中有所思考,并為下學期該怎么做做好準備。每周可對學生的考勤采用值周班長制,每周輪一次,值周班長可以采用自薦和同學推薦的形式,且一周一換。可用《值周班長日記》記錄學生的出勤情況、好人好事、學生學習的心情感受及值周班長的點評,讓其成為見證班級成長的文字見證,成為聯系師生情感的紐帶和橋梁。

        (三)培植班級精神文化

        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班級精神文化建設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它表現為一個班的班風、班訓,以及班徽、班歌等。其中,班風是班級精神文化的核心。班風即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班級共同目標、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致的行為準則。良好的班風表現為有著正面的輿論向導,學生能正確理解學校和教師的教育意圖,能欣然接受,積極執行學校的各項指令,并有著嚴格的紀律作為學習的保證。班訓、班徽、班歌是班級精神文化的濃縮。班級的精神文化對學生的在校發展,甚至終身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1.樹立了凝聚力

        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學校大型活動的機會,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班級的任何工作都要服從于學校的安排,借助學校活動是管理好班級的捷徑。學校里組織的一些集體活動,如軍訓、運動會、春游、秋游等都是班主任趁機把班級人心凝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尤其是運動會,一人在場上拼搏,全班都在為之牽掛。在這個過程中,感情投入得越多,體驗也越深,收獲也會越大。還有運動會的班級集體項目更能讓學生體會團結一心、通力合作的偉大力量。

        2.教會了學生如何做人

        從一定意義上說,教育是為了促進人的成長和全面發展,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這當中學生的品德修養是至關重要的。教育一定要激發出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身上所承擔的責任感,這樣的教育才能算是有成果的教育。文化知識學得再好,但缺乏愛國熱情和責任感,就是種危險的教育。注重學生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培養也是教育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誠信也是建設班級精神文化的重點。高中階段正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時候,在這個階段學校應把對學生的誠信教育落實到位,讓學生明白誠信為本,有諾必踐是美德。這樣,我們的學生以后才能成功地適應這個社會。我們要讓學生知道,人因不講誠信到后來寸步難行的例子,也要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身邊真實的誠信行為,由此延伸到在校園里同學之間、學生對老師的承諾都要講誠信。尤其是要教育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的作弊行為實質上是一種不誠信的行為,考試作弊可恥,應該鄙視這樣的行為。教師在這個教育過程中也應該以身作則,起到榜樣的作用。例如,跟學生說好的事情即使困難重重也要做到。碰到公開課時不能讓同學先演練,然后再“演戲”,遇到學校某些大檢查的時候絕不為了給領導留下好印象而弄虛作假。誠信教育貴在堅持,堅持就一定會有成就,我們會欣喜地看到因為自己的努力,校園里盛行誠信好風氣。

        除此以外,我們還要從培養學生自信心開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勇氣。學習的目的是應用所學知識創造未來。班主任要鼓勵學生做陽光、大氣、自信的人。讓學生對待學習充滿自信,回答問題響亮自信,不要害怕犯錯。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有了自信心,學生才敢于獨立思考,把思維的觸角伸向未知,并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實現。作為班級管理者的我們,要在班級管理中時刻關注學生所取得的進步,發掘他們的閃光點,用鼓勵的方法培育學生的自信。

        第3篇: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范文

        “班級史”是師生的一面鏡子。學生將自己的過去與現在對照一下,進步了嗎?退步了嗎?還有哪些不足?都會從‘班級史’里獲得。教師在品讀班史中,深入細致觀察學生、了解學生,想學生所想,憂學生所憂。

        1.班史的含義

        班史是關于班級及其成員的成長史,班史的記載則是將班級及其成員的發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由教師或學生加以記載。是一部將每天的感悟、思想用文字、圖像、數據等形式展現出來的歷史。

        1.1班史由誰記載。班史可由班主任、科任教師、班委、班級某個學生記載。一般認為班史應由班主任及科任教師指導,由“班史司”領導,班上文筆較好的學生共同參與的“班史編纂委員會”來完成班史記載。班級全體成員都是班史的當事人、素材的提供者。

        1.2班史記載什么。班史中可以記載在班級成立、發展過程中的人。比如班級成員(班主任、科任教師、學生、家長、其他人士)。也可以記載在班級成立、發展過程中的事件。比如一次普通的課堂、一次考試、一次班會、一次家長會等。既有積極向上能夠激勵人、鼓舞人的。也有一些小過錯、小失誤能夠教育人、挽救人的。

        1.3班史記載線索。筆者認為班史記載的線索主要有三類,時間線索,以日、周、月等為單位,翔實記載;大事件線索,通過對班級大事件的詳細記載,更能勾起人們的回憶;人物線索,以班級具體成員為線索,對其成長、為班級做的貢獻等進行描述。

        2、班史文化引入中學班級管理的意義

        2.1班史的記載更能突顯學生是班級主人翁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于讓學生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班史的記載由學生自己來主持,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成為班級歷史的一份子。他們在熱情的學習過程中,參與了歷史,也見證了歷史。更為歷史提供了資料。這些都能突顯學生時班級主人翁的地位。學生在畢業之后,班史將是一筆財富,將班級文化很好的傳承。所以學生非常重視,都想成為歷史的見證者,開拓者,這會給學生帶來很好的導向作用,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2班史的記載起到為師生服務的重要意義。葉圣陶曾說過“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在班史的編纂過程中,就體現了這一出發點。“班史”由學生自己的真情實感之處構成,他們希望創造歷史,想成為班級歷史的主人。他們盡量做到最好,不給班級歷史抹黑,這本身就蘊涵著無限的教育因素。班史的記載過程中,他們要虛心的學習文字記錄工作。這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思維建構能力、寫作能力。對于班主任來說,這本班史是對前面工作的總結,后面工作的指導。它就是一本活“教材”,激勵教師繼續服務、繼續思考、繼續編纂去開啟一部新的歷史。

        3、班史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

        3.1正確把握班史記載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不能本末倒置。一心為編纂班史,找資料。而忽視了學習,班史的記載應該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如果班史編纂的完美無缺,學生的學習卻一落千丈,那么這樣的班史文化建設就是無效的。大家既是參與者,也是監督者。

        3.2正確處理班主任和班史記載的關系。在班史編纂過程中,免不了有著班主任的色彩。那么怎樣避免班史成為“班主任史”。筆者認為班主任只是在宏觀上對班史編纂工作進行指導,做好班史編纂的前期準備工作,適當適度的檢查保證編纂工作有序進行。而在充分的動員、策劃、指導、運用之后,班主任應該充分尊重學生、調動學生、培養學生,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創造歷史、譜寫歷史。

        4、構筑班史文化的措施

        4.1以班級成長日志為基礎,塑造班史文化內涵。班史的記載應以班級成長日志為基礎,要對材料進行篩選,重視深度挖掘、品評。以學習成長日志為范例,促進學生學習風氣的“你追我敢”,建立學習成績的科學評價機制。以班會成長日志為范例,促進集體成長,提升班級凝聚力。

        4.2以圖表形式為契合,構筑班史文化亮點。在編纂班史的過程中,單純的利用文字形式肯定會顯得有些單一。所以筆者認為豐富班史寫作形式是十分必要的。以文字記錄為主,加以圖表進行形象說明,形成班史記錄的亮點。例如班級成員的信息、考試成績、個人平時表現等利用圖表形式來展現更能給讀者一種直觀的感受。

        4.3以網絡平臺為支點,尋求班史文化突破。現在的學生了解社會更多的是通過網絡,班級網絡平臺的建設對加強學生價值觀念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有重要意義。班史文化的突破口就在于此,班主任老師建立QQ班級交流群、班級博客。在高中學習階段,學生上網機會較少,利用假期可以在群里交流學習生活問題,暢所欲言。通過留言板,為老師、班級管理獻計獻策。而且個人空間也為學生提供了展現個性的平臺。反過來看這些形式無形當中都成為班史素材中非常特別的一部分。所以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而在畢業之后,班級交流群和班級博客更是成為了曾經的朋友、師生交流和聯系的重要紐帶。

        第4篇: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范文

        The Significance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ulture in Primary Schools

        DU Meixiu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For the students, through the strengthening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an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class spirit cul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t present, students generally focus on the books of knowledge, and often ignore the class environment the style of study, and other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tudents' spiritual cultur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of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primary school class,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lass construction, then the impact on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lass of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detail, provides new ideas and reference for the modern school clas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ulture, promote the to improve the class cohesion, but also strengthen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self accomplishment and progress.

        Key word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ulture; significance

        0 引言

        課外閱讀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比較提倡的學習方式,但由于學習任務的增多,往往會忽略學生在課余時間對課外讀物的學習,從而影響了課外閱讀發揮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對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研究逐漸增多,但是較少的教育者認識到課外閱讀能夠對其發揮的作用,通過本文的研究,體現了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個人的知識儲備和素質水平,同時也能夠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促進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工作進一步實施,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書香環境和學習氛圍,并且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斷努力地學習和健康成長。

        1 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研究現狀

        近年來,對于班級的精神文化建設的研究也逐漸增多,說明教育業也開始重視班級精神文化的建設問題,目前學者們也紛紛提出了不同的相關理論,為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論基礎。如金嵐主要對班級文化建設理論和實踐進行了提煉和總結,通過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提高了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效度;楊欣全面揭示了班級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系統地闡明了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影響,為現代教育者提供了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促進了班級文化建設能夠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學術界對該問題的研究正在逐漸增多,說明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具有重要影響。

        2 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內涵以其重要性

        2.1 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內涵

        班級文化建設是進行校園建設以及學生全面發展的主要途徑,建設的內容一般包括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建設,其中精神文化建設是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靈魂,主要是指班級的學習風氣、學習氛圍、團體凝聚力以及與文化相關的課外活動等建設內容,能夠指導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精神文化屬于觀念文化,具體包括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規范等多種文化內涵,這些內容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學校的前途命運,所以,對于班級的精神文化應該根據其內在的特點和內容進行全面的建設。

        班級精神文化建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包括全面性原則、可行性原則、合理性原則、長久性原則等等,全面性原則是指精神文化建設應該針對整個班級進行,充分考慮班?的整體性,對全體學生實行精神文化建設活動;可行性原則主要是指所采取的措施能夠在實際的建設中發揮明顯的效果,能夠讓學校和學生看到切實的利益和成果,這樣才會使具體的工作內容在班級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性原則是指建設工作應該符合學校的規章制度以及國家的法律法規,在此基礎上合理的安排工作,確保學校和學生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長久性原則主要是指班級精神文化建設是一項長久的工作內容,需要將精神文化不斷地傳承和發揚,能夠感染更多的學生,這樣才會使班級的精神文化建設持久穩定地進行下去。班級的精神文化建設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學校比較重視的工作內容,所以,對于了解其內涵和需要保持的原則是十分必要的。

        2.2 班級精神文化建設重要性

        班級的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能夠對班級進行良好的包裝,但是其內在的價值還需要通過精神文化來體現,精神文化能夠體現一個班級是否團結、是否具有個性和良好的形象,學校一般會通過班級學生展現出來的道德品質和學習風氣來評價一個班級的整體素質水平。班級的精神文化也能夠使班級更加團結和具有凝聚力,只有學生在統一的精神環境下學習和進行其他的活動,才會使整體擁有一致的學習理念和文化理念,樹立統一的目標,并且學生們共同為了實現目標而努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班級的精神文化建設與學生的學習態度和道德素質密切相關,學生之間能夠相互感染和學習,所以,統一的精神文化對于一個班級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班級建設的核心內容,能夠促進學生團結一致,不斷改進和提高個人修養,為班級贏得榮譽和做出貢獻,使班級的精神文化更加富有魅力和感染力。

        3 課外閱讀對小學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影響

        3.1 推薦勵志讀物,為班級精神文化建設提供能量

        閱讀可以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同時也能夠塑造高貴的靈魂,在小學的班級,教師可以推薦一些課外勵志讀物,如《居里夫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能夠引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同時通過自主地學習能夠積極地發現讀物中蘊藏的哲學道理,從而豐富了全體學生的思想和知識儲備。學生如果能夠長時間的堅持閱讀,并且可以通過學習將悟出的道理實際應用到生活中,對待問題和不同的事情能夠擁有正確的認識和處理方法,在班級中樹立榜樣,并且吸引更多的學生共同學習,同時通過對勵志刊物的閱讀,能夠正確地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使學生自覺地發現和領悟生活中蘊含的道理,促進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心理素質的提高,為班級的精神文化建設注入新鮮的能量。

        3.2 組織班級課外閱讀活動,增強班級學生的凝聚力

        一個班級應該擁有共同的學習和生活目標,在相同的環境下,保持一致的行為理念,使班級更加團結和具有凝聚力。為了更好地完成班級的精神文化建設工作,學校會定期組織班級學生參加課外閱讀的活動,如讀書節、閱讀比賽、經典讀物競猜等等,活動一般要求全員參與,可以以單人或者小組的形式參與其中,不僅僅為學生提供了奮發的動力,同時也使學生能夠團結一致,相互幫助,共享學習成果,使班級的精神文化建設逐漸增強。通過組織課外閱讀的相關活動,學生能夠逐漸忽略個人的榮辱,開始重視一個班級、一個團體的整體利益,所以,課外閱讀不僅僅促進了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個人的素養。課外閱讀活動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有必要組織和進行,因為小學生正是處于剛剛認識知識和文化的階段,通過有趣的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業余生活,并且在課外閱讀活動的參與過程中,能夠增長見識和文化,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和配合,從而打造有文化魅力的班級,使班級的能夠更加團結和具有凝聚力。

        3.3 通過分享課外閱讀知識和收獲,加強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學會相互之間進行分享學習成果,通過學生自主地閱讀課外讀物,然后在課堂上分享個人看法和讀物蘊藏的道理,能夠增強其他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和總結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偏好,安排不同種類的課外閱讀,組織學生以個人或者小組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互相發表建議和感想,并且可以對其他人的分享內容給予評價,這些活動都能夠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能力,同時也能夠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一般會嚴格聽從老師的安排,在課堂上也只會與老師進行討論或者研究,而且經常會跟隨老師的思路思考問題,這樣并不利于學生個人潛力的開發,現階段提倡課堂上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討論,學習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獨特的見解,不僅僅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所學到的知識,同時也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從而使班級更加富有活力,營造和諧活躍的學習氛圍,對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3.4 提倡課外閱讀,建設書香班級

        通過提倡課外閱讀,指導學生進行讀書交流和討論,并且以讀書為主題開展如以詩會友等類似的活動,在班級中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根據實際的經驗加以引導,并且對于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獎勵,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閱讀的精神,在進行相互評價時,學生和老師應該共同參與,不僅僅能夠增強公平性,更加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個人的不足以及他人的優勢,通過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使班級的學習風氣更加濃郁,打造以書香文化為特色的班級形象。學生通過對課外閱讀的研究,能夠認識歷史,認識經典的文化,認識自己與他人存在的差距,能夠準確地把握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學生通過不斷地改進,也能夠促進整個班級的進步和完善,因此,提倡課外閱讀,對學生個人和班級文化建設都是十分有利的,是現在學校進行教育改革最重要的途徑,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班級環境下共同學習和成長。

        第5篇: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 班級文化 高職教育 文化育人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其核心是班級發展理念和社會貢獻能力。在“生源層次”相對較低的高職院校著力開展班級文化建設研究與實踐,把文化育人落實到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方方面面,使教書育人與文化育人雙管齊下,對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勢在必行。

        1 學情分析——有憂也有喜

        眾所周知,高職學生的生源除了政府訂單培養、企業合作辦學等途徑外,通常都屬于第五批次(注:一本、二本、三本、高專、高職),因此,由于高職教育低門檻,導致生源素質整體不高,主要表現為:專業知識有待加強,以自我為中心,心理素質脆弱,能力素質差。①目光淺短、功利性強;意志薄弱、怕苦畏難;心胸狹窄,妄自尊大;感情用事,缺乏理智;弄虛作假,誠信缺失等。②這些都是高職院校管理者和老師們必須面對、而且必須妥善解決的棘手問題,這也是高職教育從一誕生至今就扛起來的責任和使命。幸運的是,高職學生可塑性很強,每一個活動都會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對他們而言是極好的鍛煉提高機會。③所以,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能夠展示個人才華的班級文化活動,著力推進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其意義不容輕視。

        2 班級文化建設對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意義

        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目前大致途徑有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以及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體制機制建設。無論如何,核心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對象當然是學生。對于剛入校的大多數高職學生來講,思想上十分放松,紀律上慣于自由,行為上難以自覺,管理上難度較大。因此,新生入學后,輔導員的正確引導和積極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是很必要也很重要的。教育部魯昕副部長指出:提高職業教育質量,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袁貴仁部長曾說過:大學是通過文化培養人、“創造”人的。通過文化的繼承、傳播、創造,促進受教育者的社會化、個性化、文明化,從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教育是全社會的事,大學里的素質教育是整個大學的事,是和校園文化分不開的。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班級文化建設對于“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2.1 有利于促成高職學生的職業價值感,為職業發展固牢基礎

        職業價值感是指對自己將要從事職業的價值的自我判斷,對可能取得的成就的估計,對社會回報的滿意程度。現代職業價值包括個人認同、自我價值、個人成長和成就感、人際交往、經濟價值、安全價值、倫理價值等方面。高職學生在內心深處極其需要外界對他們有一個平等、客觀、尊重的認同和評價,他們畏懼別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低門檻”的事實,或者說他們內心不夠自信。班級文化建設作為高校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在視覺(環境文化之類)、聽覺(語言文化之類)、行動(班級活動與社會實踐之類)、心理感化(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之類)等諸多方面幫助高職新生隱藏高考的失落感和對理想大學的落差的調適,從而較快形成職業認同感和職業價值感。因而,學校應該引導學生對將要從事的職業有恰當的評價,要正確看待職業的地位,正確看待職業的待遇,正確看待職業的苦樂,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對職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從而全身心投身到專業知識學習和職業技能訓練的環境中去,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有利于提升高職學生學習力,為職業發展提供精神食糧

        班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班級的發展理念④和學風上,而體現專業特征的班級建設理念和學習風貌,無疑是學生學習力的重要標志。學習力包括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三要素。學習動力是自覺的內在驅動力(如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學習毅力是學習行為的保持因素,學習能力是由前兩者直接驅動而產生的學習新知識并付諸實踐的智力。先進的班級發展理念引領班級文化建設、造就優秀的學習風氣,優秀的學風有助于提高高職學生的學習力,從而磨煉成鋒利的“寶劍”,凝聚成獨特的班級文化內涵。班級規章制度既可約束學生行為規范,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保障大學生學習力;班級文化氛圍以一種柔性的、內在的、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凝聚大學生學習力,⑤有組織、有特色、有朝氣的班級文化活動是提高學習力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誠然,學習力的提升關系到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職業能力的夯實和職業素質的提高,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積累“資本”,從而達到構筑大學精神高地,沖出生源門檻洼地。

        2.3 有利于磨煉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為實現“后發趕超”提供正能量

        開展一系列適合于學生個性發展的班級文化活動,對于建設具有特色文化氛圍的班集體,營造一個催人奮進、促人成長的育人環境,是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當重視的主旋律。沒有特色的班級不叫有文化,沒有文化熏染的班級不叫大學生班級。班級作為大學 的重要組織,就像家庭一樣,孕育著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種子。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充分展示大學生個性才華和主人翁意識,讓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成才。⑥緊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結合不同專業自身特點,舉辦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大賽,讓學生一開始就對專業概況有所認識,增強職業方向感;舉辦職業問題辯論賽(如艾滋病是社會問題還是醫學問題?)或演講賽,讓學生在熟悉專業知識的同時,又增強了溝通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可以開展個人作品設計挑戰賽、墻體文化創作賽(如教室、寢室等)、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各種主題班會、參觀革命先烈陳列館等等,如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活動開展,讓學生在優美的環境文化中熏陶,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成長,在趣味性競技性知識文化中成熟,在技能性職業文化中成才。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活動中去,讓他們身心得到鍛煉,個人才華得到施展,視野得到拓展,認識得到升華,膽量得到壯大,表現能力得到增強,從而為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提高鋪平道路,為高職學生實現“后發趕超”式發展積累正能量。

        2.4 有利于提高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和未來發展力,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個人未來發展力。就業競爭力一方面表現在就業率這個“數量”上,另一方面表現在畢業生對就業崗位的滿意度和對口率這個“質量”上。只有當學生對所從事的工作有興趣、有熱情、有毅力、有恒心,并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能夠創造出自身滿意的、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成績,這就是個人未來發展力。通過開展專業知識和技能競賽以及上述一系列活動,學生選擇性參與,不僅可以發揮個人特長,還可以在活動中學會與人溝通、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和團隊協作能力,大大增強就業競爭力和未來發展潛力。當然這些活動的開展,還離不開學校寬松的大環境和有益的校園文化氛圍,更離不開具有創新才華的班級輔導員。沒有學校相關部門領導的重視和全力支持,沒有學校大環境文化氛圍的襯托,班級文化建設也缺乏后勁和活力;沒有善于創新和思考的輔導員,班級建設就失去了導航,更談不上什么文化;沒有善于管理和納才用賢的輔導員,就不可能組建一支優秀的班級管理隊伍,不可能形成特色的制度文化,不可能組織開展有系列有益于學生發展的文化活動。

        2.5 有助于推動高職教育向縱深發展和建構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魯昕副部長曾說,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須分三步走,大約到2020年形成“適應需求、內部銜接、外部對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多年來,高職教育在“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圍繞“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無疑在技能方面成績顯著,連老百姓都明白“在本科學知識、在職院學技術”的道理。而且也有不少職業院校學生成為社會佼佼者,比如2004屆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趙鵬,2007年7月成為全球首位考取H3CIE證書者。2005屆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張陽作為全國唯一一名專科畢業生入選“首屆全國十佳大學生村官”等等,這些都是職業教育的驕傲和自豪。不過,職業教育已是大眾化教育,2012年全國1288所高職(專科)院校,在校生近1000萬人,職業院校硬件、軟件(如師資力量和實訓設備)條件又能否滿足教與學的需要呢?當然國家示范校和骨干校做的不錯,那畢竟只有200所。然而有些高職院校已經連續幾年出現高考生投檔人數遠遠低于招生計劃,甚至“零投檔”的困境。不少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滿足于“不出事”,學生安全第一、發展第二,結果天天強調安全,安全問題卻屢現不止;“文字功底很高”各種創新提得很響,實際工作卻做得很差或者說實際工作做得很多但不切實際;校園活動開展不少,學生卻是被動或被迫參加;班級活動組織很少,學生為應付檢查使然……

        如此看來,高職教育的發展再不能關在籠子里,必須面向學生主體不能(由管理者)一廂情愿、必須面向學生實際不能高調空談、必須面向學生未來發展力不能急功近利。基于高職教育辦學主體(學生)自身特點,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就必須在專任教師隊伍(從學科型向應用型)轉型問題和輔導員隊伍建設上下功夫,造就一大批學生心靈健康發展的引導者,用深厚實用的專業文化和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孕育一批又一批青年學子;就必須在有利于學生長遠發展的前提下,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并不折不扣地付諸行動;就必須建立健全學校管理、學生自覺、科學評價和信息反饋渠道通暢的發展與監督共存體制,形成“事有人做、善始善終;事有人管、科學高效;人事共管、重在管事”的長效機制;就必須把學生的職業價值感、學習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與遠期發展潛力作為教育與學習全過程的著力點,突破高職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隨意性管理、結構性紊亂和功能性錯位,構建科學和諧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適應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滿足滿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L芑鶼钅浚?012年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班級文化建設與高職學生素質能力提升相關性研究”(編號:12QN001)

        注釋

        ① 周春麗,李萌.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提高于對策.世紀橋,2011.11:90-91.

        ② 田茉云.人文精神·人格魅力·人格化管理——高職院校班級主體文化建構的思考與探索.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1(1):21-24.

        ③ 馮麗.學生素質的提高有賴于校園文化.遼寧高職學報,2012.14(4):96-97.

        ④ 肖文沖.用先進理念引領班級文化建設.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44-45.

        第6篇: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 班級日志 班級文化建設 中職學校 價值 運用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全新形勢下,加強各級各類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創建和諧校園不僅是文化建設的需要,還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文化建設是一個班級內在素養和外在形象的雙面體,其核心為班級精神和價值取向,對學生尤其是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的學生發揮著重要作用。筆者在此以班級日志為切入點,探討班級日志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發揮的價值及具體運用情況。

        一、 班級日志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價值體現

        所謂班級日志,是指對班集體及學生各項活動情況的記錄,其記錄內容包括課堂情況、學生生活情況、社會活動情況及學生的思想狀況。對于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來說,班級日志的創建是在班主任的指導與監督下,由學生以輪值的形式共同參與完成的,對詳細保存學生信息、促進師生雙方互動、促進學生素質提高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是推動班級文化建設的不容忽視的因素,其價值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班級日志能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班級日志通過學生的共同參與,構建融入學生共同奮斗愿景與理想追求,他們通過大量的感人事跡和成功人士的先進經驗、古往今來諸多催人奮進的諺語警句、精美散文與詩歌,為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自覺接受文化熏陶與感染,這遠遠比教師枯燥的說教生動且事半功倍得多。

        其次,班級日志能激發學生參與班級建設的熱情,增強班級凝聚力。作為班級活動的組成部分,班級日志的創建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班級成員參與班級事務的熱情和積極性,密切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通過學生的廣泛參與,學生產生集體認同感和凝聚力,形成“集體為我,我為集體”的良性互動,為班級其他事務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再次,班級日志的創建能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和綜合素質。在中等職業類教育層面,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這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創建班級日志的一大價值體現的是使學生自主、自愿、主動地參與到班級日常管理中,激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通過自覺遵守學校和班級各項紀律和行為規范,以此提升自身的約束力、增強自我責任意識,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走出校門、融入社會夯實基礎。

        二、探討班級日志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的運用情況

        合理、合情、有序地運用好班級日志,使其發揮出應有的效果與作用,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其具體運用和作用的發揮,可包括如下幾個層面:

        第一, 做好班級日志前期的準備工作。班級日志的創建所秉承的一個基本原則為班干部具體負責加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的雙效互動。在具體日志制定之前,班干部可通過召開會議的方式,確定班級日志的實施方向和細則,以制定詳細值班表的形式督促班干部合理分工、科學調動。除此之外,還要團結學生群體,通過采納學生建議、組織學生和班干部有序搭配的方式,激發普通學生參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和熱情。

        在班級日志的具體記錄內容上,要做到將與班級發展息息相關的事項都記錄在內,具體可包括以下方面:課堂情況,包括課堂教學實施和課堂紀律;學生生活情況,包括諸如學生衣食住行、衛生、安全、健康在內的學生的生活狀態;社會活動狀態,包括集體活動和有重大意義、特殊影響的學生個人活動;學生思想狀況,包括學生的道德修養、心理健康狀態、重大思想動態和情緒波動情況。

        第二, 優化班級日志具體執行工作。中等職業類學校要積極貫徹“學生自主管理”方法,實現“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管事,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的班級管理目標。在班級日志的具體執行階段,營造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圍,在以班主任為主的引領和指導下,爭取每位同學都有做班干部的機會,使得人人享有管理班級日志的機會。在班級日志的具體管理過程中,做到以下基本點:記錄要及時且真實;內容要合理且規范;注重合理性,不搞形式化和模板化;班級日志要放置在教室指定位置,做到公正、公開、透明,實現全體同學共同參與監督。除此之外,班主任要加強工作引導,對班級日志創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正,使得班級各項建設有序進行。

        第三, 對班級日志進行定期總結與評價。班主任要發揮好自身帶頭和引領作用,每隔一周或三四天對班級日志進行查閱,一方面查閱班級各項活動記錄的不足之處,為今后班級日志創建指明方向,另一方面發現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失策之處,及時有效地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從而使得班級工作沿著良性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對班級日志中記錄的學生長處和閃光點進行表揚與推廣,充分肯定學生身上蘊藏的巨大潛力,使得班級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斗志與積極的學習氛圍,最終使班級文化建設沿著良性方向推進。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不難發現在職業類院校中開展班級日志創建工作具有長遠意義,它不僅能激發廣大學生群體參與班級建設的熱情,增強班級凝聚力和學生的責任意識、主人翁意識,還能提升學生綜合素養。通過上述筆者對班級日志運用建議的論述,以期能對班級文化建設貢獻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孫兆亮.班級管理的得力助手―班級日志[J].科技創新導報,2010,(33).

        [2]韓爭艷.論心理咨詢技巧在輔導員談心工作中的啟發和作用[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0,(01).

        第7篇: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和諧班級文化建設現代意識

        [作者簡介]李俊(1978-),男,山東煙臺人,青島理工大學招生就業辦公室,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謝春虎(1979-),男,山東費縣人,青島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團總支書記,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山東青島266033)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20-0170-02

        建設一個積極上進、團結有序、充滿凝聚力的和諧班級可以說是高校德育工作一個重點。班級文化建設是班級建設的重要載體與突破口。“班級文化是由班級成員(包括教師和學生)在學習和交往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態度、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及其物質表現形式。”①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上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將會為和諧班級建設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也在某種程度上為班級建設找到新的突破口,為之后如何進行特色有效的和諧班級建設提供了多種思路。

        一、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

        班級文化在廣義上是指一個班級在長期學習、活動中所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群體意識,并在這種意識驅動下所創造的一切成果。在狹義上是指班級全體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培育起來并遵守的共同愿景、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紀律習慣等方面的總和。由此可見,班級文化建設,不單單是學生在文化課上成績優秀、班級活動上表現積極等方面的體現,同時也要求學生在班級文化這個大環境熏陶下,將自己對班級文化的理解認識提升到更高的一個層次上,進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班級作為聯系學院和學生宿舍的一個中間體,班級文化建設亦對學院文化、宿舍文化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1.班級文化建設對建設和諧宿舍有引導作用。宿舍是學生課余生活的基本活動單位。宿舍是大學生思想最活躍、感情流露最為真切、言行舉止最為自由、信息傳播最迅速的場所。寢室文化具有易接受性、廣泛性和潛移默化影響的特性。在對學生形成一種人格時所具有的長久性和典型影響最為突出。②可以說,宿舍在學生生活中有著與班級同等重要的意義。建設和諧的班級,必然離不開建設和諧的宿舍。建設和諧宿舍,更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出適合自己宿舍的一種特色文化,比如某個宿舍學生普遍愛好書法,那么完全可以在宿舍內部進行多次書法寫作交流,或者書法比賽,為整個宿舍營造一個濃郁的特色氛圍,當然,這一切必須要在班級文化的指導作用下有序進行。班級文化的意義在于,能夠不僅僅將目光投放到學生在班級上的表現,還能夠使班級文化建設的成果延伸到學生生活中去,將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態度、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及其物質表現形式最大化、最廣泛化地體現出來,最終實現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過程中得到學業與心智的雙重洗禮。

        2.班級文化建設對和諧學院、和諧校園建設有推動意義。班級是學校的一個基本單位,也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的一個基本對象,一個校園的和諧與否,很大程度上將依賴于班級文化這一根基是否堅實。搞好班級文化建設,會對整個校園的文化氛圍產生良好影響。社會學研究發現,大學生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的變化和發展受他們的學習、生活的環境影響最大。③一個高雅、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將會使學生在認識思想觀念與行為準則的過程中能夠盡量地少走彎路,從而更快更好地融入學習生活當中去。通過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可以豐富和發展學院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和諧校園建設的基礎便會更加牢固。

        3.追求班級文化的建設也要著重關注班級文化建設的發展與走勢。班級文化建設的最終出發點與落腳點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我們應該看到,班級文化作為班級建設的一個重要載體與突破口,應該做到有益于學生形成長遠的精神狀態,有益于學生在班級文化的熏陶下收獲對自己終身受用的東西,它可能是一種做事的鍥而不舍,可能是面對挫折的堅韌。總之,班級文化不僅注重學習成績的提高,更要通過文化建設使同學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今后離開校園走向社會提供指導。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具體建議

        班級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而發生一定的改變。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將時代精神融入班級文化中,積極進行探索與調研,運用科學的、多種多樣的方式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增強班級文化的時代感。

        1.貫徹和諧觀念,推進班級和諧。班級和諧,離不開班級中所有成員的努力與支持;成員的努力與支持反過來將給班級和諧帶來推動與活力。所謂和諧觀念,就是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共同向往的班級建設的理想境界,是班集體中所有成員的共同理想。貫徹和諧觀念,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對班級建設始終充滿著足夠的熱情與動力,使其能夠為了達到和諧的標準而更快更好地推動班級建設。只有和諧的觀念深入人心,班級日常所開展的各項活動才能有條件地、順利地開展下去,班級建設才能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與接納,有基礎進行下去。一個人心渙散、混亂無序的班集體,沒有統一的目標,沒有使自己身處環境變得和諧這一愿望,那么班級各項活動也無從談起,更不用說和諧與否了。所以,一個群體是否擁有統一的和諧觀念,將直接影響到班級建設的質量與速度。

        2.建設班級文化的有形載體。班級文化建設可以借鑒企業在市場中的運作經驗(如企業文化建設和CIS設計),在征求同學意見的基礎上,發揮班級同學的聰明才智,將班級文化物化為班級的有形載體,增加班級文化的感染力、號召力。有形載體可以有如下形式:(1)通過全班同學參與,設計出富有特色、具有寓意的班徽,形成同學認可的、并能具體實踐的班訓,譜寫可以傳唱的班歌,形成班級行為準則。(2)建設班級網站,班級群等,形成同學敞開心扉的陣地。(3)美化班級教室,營造高雅、積極向上的環境。(4)制作班級的旗幟、T恤衫等標識物,增強同學對班級的自豪感。

        3.借鑒企業管理模式,強化時代精神。在現代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各個企業都面臨著近乎殘酷的競爭壓力,但是,有些企業之所以能夠在眾多競爭者中殺出重圍,獨樹一幟,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它們有著先進的管理模式,這些管理模式中的某一些甚至可以為我所用,或者經過創新發展,運用到班級文化建設當中來,凸顯了在班級文化建設大背景下的時代精神。首先,引進競爭機制。企業間的競爭是激烈而殘酷的,而這又是企業必須面對的。引入競爭機制的目的并不是像企業一樣的優勝劣汰,而是保證班級內始終擁有著積極向上的觀念,使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己,最終實現共同進步。其次,培養學生負責的態度。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反對損人利己,主張利人利己,但在行動中更多地表現為利己利人,處理事情時更多地考慮到自身利益。此外,學生還有一些不負責任的表現:只愿享受做學生的權利,不愿承擔做學生的義務;對待事情、對待學習不能做到善始善終;只注重個人的興趣和利益,不考慮集體等。和諧班級的文化內容,必然包括了全體成員相互負責、榮辱與共,這是群體中各個成員約束自己行為的有力保證,也是一次集體觀念的具體體現。最后,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企業基于生存與發展的目標需要而提出的,是為了實現某一個目標而由相互協作的個體所組成的群體表現出來的精神。當前,科技發展呈現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綜合的特點,社會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不與社會發生聯系的個體是無法存在的。靠一個人單槍匹馬到社會上去“拼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目前更加突出合作精神,也就是團隊精神。對于一個集體、一個公司,甚至是一個國家,團隊精神都是非常關鍵的。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也是現代社會對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對學生交際能力、協作能力的綜合考察。培養團隊精神,有利于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的發展,同時形成班級中和睦、良好的氣氛,促進學生平日中的學習、生活。

        三、班級文化建設的具體嘗試

        在新的社會大背景下,以班級文化為出發點,發揮文化的凝聚作用,推進和諧班級建設成為時代的要求,青島理工大學建筑學院(以下簡稱“學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1.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月,推進班級文化建設。學院每年舉辦一次班級文化建設月活動,指導各班級開展班級文化活動,活動結束后評選先進班級予以表彰,激發了同學參與班級文化建設的熱情。通過班級文化建設月活動,各班級形成了富有班級特色的班徽、班訓,做到了班徽班訓上墻,給班級同學一種無聲的引導;各班級美化教室環境,建設了班級的宣傳欄,教室環境不斷改善;學院統一制作班牌,刻上班徽、班名,掛于教室門口,成為一道獨特、美麗的風景;學院制作了班級文化建設之窗,將各班級的班徽、班訓進行展示。

        2.指導班級進行文化建設,形成班級特色。學院制定了班級文化建設指導意見,引導各班級建設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并鼓勵班級大膽創新,讓自己的班級文化更富特色。有的班級利用教室后墻空白地帶進行了大膽的創意,設立了諸如“優秀作業欄”(將學生們平日練習的鋼筆畫、水彩畫、鋼筆字等作業中較為優秀的張貼出來,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專業交流,加強了之間的互相學習)、“讀書園地”(將從報紙、雜志上精選的各種文章打印出來貼在墻上供學生課余時間閱讀,為同學提供了精美的精神食糧)、奇思妙想(展示同學的精彩創意、創新性思考等)、原創海報(張貼班里同學自己繪制的海報)富有新意的方案。有的班級建立的班級日志,同學可以在班級日志中暢談理想、人生、學習,記錄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成為同學寶貴的精神財富。有的班級設立了班級行為準則,引導班級同學養成良好的習慣。

        3.發揮文化的引導功能,豐富班級文化建設載體。為了使文化建設更加深入、具體,發揮文化的引導功能,學院將感恩教育、誠信教育等也融入班級文化建設之中。連續三年在新生中開展“算賬知感恩,生活更理性”主題班會,通過讓每一位同學計算自己大學花費的總費用以及每日的花費情況,引導學生學會節約,學會感恩;每年寒假為每位新生布置一份特殊的寒假作業——回家為父母洗次頭,引導學生感恩父母;成立了愛心互助基金會,引導同學互相幫助,奉獻愛心。這些活動使得班級文化建設增加了感恩、奉獻的內涵,“5·12”地震之后,各班自發開展了向災區人民捐款、義賣的活動,便是感恩精神的良好體現。為加強同學的交流,推動學生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學院創辦了“學生論壇”,為同學打造了一個交流的平臺,觀點碰撞,文化得以共享、傳承。為使新生更快地融入大學生活,學院從各個班級抽調學習成績優秀、思想品質出眾的高年級學生就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與新生們進行互動式的交流,充分發揮高年級學生熱情,帶動新生更快融入新環境中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

        文化是維系班級的精神之源,以文化為凝聚力,推進和諧班級建設是新形勢下的必然要求。要將班級文化視為班級建設的突破口與切入點,利用班級文化的強大精神作用來推進和諧班級建設;著眼于班級文化建設的延伸與發展,關注學生長遠的精神狀態;始終突出班級建設中的時代精神,建設一個積極上進、團結有序、充滿凝聚力的和諧班級。

        [注釋]

        ①林冬桂.論班級文化的功能與建設[J].教育導刊,2001(11):11.

        第8篇: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班級文化物質制度精神

        [作者簡介]徐斌華,溫州市第八中學政教處副主任,中學高級教師 ;王倩,溫州市第三中學教務處主任,中學高級教師

        班級文化由淺入深,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次。三者構成了班級的隱性德育“場”,陶冶學生,發揮著育人的功能。三者之間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相互補充,形成整體。

        班級文化在理論上多分為“顯性文化”與“隱性文化”。所謂顯性文化,也就是物質文化,是可見的環境文化。隱性文化,則是一種“軟文化”,包括班集體在建設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制度、觀念和行為文化。如果班級文化缺乏顯性文化,那么班級教育就會失去強大的載體;但班級文化缺乏隱性文化,班級文化就丟失了升華的靈魂。

        馬卡連柯提出:“一切良好的教育應從建立班級集體開始。”班級是學校實施教育和進行管理的基本單位,學生的思想行為受到班級文化最直接的影響。即使在同一校園中,不同的班級間存在著一定的文化差異。班級就像人一樣,是有思想、有性格、有精神的。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班級建設改革方案中提出;“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生命力”。學生是在集體中接受教育的,作為班主任,如何與學生共同撐起一片天,將班級建設成為師生共同的美好家園呢?筆者認為,這應該是一種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愛護、互相依戀的友情、親情、“愛”情。而這種真摯的感情一定源自心與心之間相融相通、和諧共鳴的文化氛圍。因此,班主任必須高度重視班級文化氛圍的營造,以優秀的班級文化凝聚人心、引導成長、促進發展,讓班級充滿青春活力,充滿人文關懷,充滿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文化精神。

        班級文化是開發學生生命潛能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資源和力量。社會學研究成果表明,中學生思想觀念、行為習慣最直接地接受他們學習生活、工作的小環境的文化影響。我們所要經營的是和諧的班級文化,它是一種充滿文明健康、理想道德、民主平等、團結友愛的綜合存在。

        班級文化能形成一種“隱性”的環境,使學生從中學到許多學校和教師無法提供的知識和行為,影響著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學習活動和結果。同樣,班級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強大的教育力量,構成了學生潛在的學習內容,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互相認同,并提供了彼此分享各自體驗的環境和氛圍。

        班級文化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提供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活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的歸屬和依存需要。班級文化彌漫在班級的各個角落,學生置身于班集體的文化氛圍之中,他們的思想觀念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作為文化主體的學生,日積月累地形成一種與班級文化相融合的價值觀,獲得自己的價值感。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需要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三個層面來探索班級文化建設的一些基本規律,從而構建班級文化的新模式。

        一、建設全員參與、溫馨耐看的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即指班級所在的教室,及其能夠充分利用起來的各種文化設施。教室作為固定的學習場所,其根據班主任、全班學生的美學思想,布置、裝點起來,具有熏陶力、感染力的環境氛圍和情調,對學生而言是很有歸屬感的。物質文化是顯性的、淺層的班級文化。但是,在布置時,必須突出時代性和人文性,著眼于總體的和諧統一。盡管物質文化屬于顯性的、視覺層面的文化,卻是學生道德情感、道德行為賴以形成的“隱性德育場”。只要將其涂上濃濃的文化色彩,突出其文化品位、時代氣息和人文精神,就能營造出一種和諧統一的文化環境。這種德育“場”的形成,將對陶冶學生人格、熏陶學生情感、凈化學生的心靈、喚起學生高尚情感起到重要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用環境,用學生自己創造的周圍情境,用豐富集體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因此,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帶領全班學生,共同營造班級物質文化氛圍,搞好教室環境的布置。

        營造班級文化,物質環境是基礎。教室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基地,要建設好班級文化,就得美化教室環境。它不僅體現班級的精神面貌,還體現教育教學的宗旨。在班級文化建設實踐中,我們就曾創設了如下獨有的文化景觀。

        站在教室門口,首先吸引你的就是“班級心愿”:“相聚三年,幸福一生”,八個書法大字,整齊有序的桌椅、新穎別致的圖書角、窗臺上嬌艷滴翠的花草,告訴你在這里生活著一群有高雅情趣的孩子,黑板上方是我們的班訓――“友愛拼搏,非同一般”。

        前門里側有“我是最棒的”每周新星風采照片展區,張貼著班級每周評選出的多名優秀學生的個人風采照,個個臉上洋溢著自信和歡樂!在后黑板的左側有“成長大舞臺”,張掛著每個學生自己設計制作的成長足跡展板,形狀各異、五彩斑斕、個性飛揚。班級的宣傳窗則被分成班級行為公約、班級格言、班級大事宣傳欄和每周美文等若干小板塊。至于那別具一格的“名人名言”,其實是學生自己寫的精彩語句等,更是班級獨有的文化景觀。

        教室環境營造物質文化氛圍,就是力求教室的墻壁“會說話”,如主辦優秀日記專刊、優秀美術作品、優秀書法作品展覽,黑板報期期做到圖文并茂。我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探索,使教室成為充滿潛力,充分體現和諧、靈動、凝聚的教育資源。

        二、構建凸顯民主、科學規范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主要是指為了維護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秩序而形成的各種行為準則,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工程。班級制度文化建設,規范著學生的行為美,是班主任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

        制度文化不等于制度文化,而是指制度制定過程中師生參與的廣度與深度,全班學生是否對制度價值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廣泛的認同,是否形成了學生自覺的行動。只有各項制度符合學生的需要,真正發揮了規范作用才能稱其為制度文化,才具有德育功能。應不應該制定制度、制定一個什么樣的制度、如何執行制度、怎么保證制度得以實施,這些問題,大家說了算,才叫民主。制度是班級全體制定的,也是用來規范和服務班級的,執行起來自覺性就會大大提高。同時,在討論制度過程中,班級成員會對制度制定的目的、作用、制度的內容、制度的執行等,有更清楚的認識和更全面的理解,認識制度的深刻性、貫徹制度的自覺性、維護制度的主動性會大大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實行自主管理。這樣既使班主任從繁忙的班級事務中解脫出來,又使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形成班級獨特的制度文化。

        為規范班會費的使用,班委成員提出制定相關班規的建議,全班同學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組織委員對同學的建議進行整理和分類,公布在宣傳櫥窗里,全班同學進行自由討論、修改。最后在班會課對每一條建議由全班同學舉手表決,有三分之二學生同意即可通過。這樣經過“醞釀――討論――表決”的程序就產生了《班級班費使用規定》:

        ①成立“班費監督與使用委員會”,由11人組成。

        ②如果要使用班費,首先以書面的形式向“班費監督與使用委員會”提出申請,有8人或8人以上同意方可開支。

        ③對于一般支出,由委員會批準即可。

        ④若使用大額班費時,一定要通過全班同學集體表決決定。

        ⑤如果班委因急事使用班費,事后也必須通過委員會審批。

        在教育學生學習做人的過程中,采取民主開放,點滴引導,逐漸升華的辦法,從班干部抓起,進而推進到班集體全部。在學期結束之際,干部向全體學生進行集體述職,陳述了他們的工作效果,每一位班委的工作成績,都得到了同學的認可。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班主任,靠有形的軀殼控制,是讓學生害怕的;而靠無形的精神來引導,是讓學生信服的。

        班級制度要突出精神風貌、價值觀念、作風、態度等各具人文氣息的內容,給制度以靈魂,使制度富有人性化。一個人性化的班級制度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基本需求,必須體現出對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的充分尊重,因此,班級制度中的每一項內容都應該在班主任的正確引導下,由學生們自己來生成。這樣的制度由于考慮了大多數學生的發展需求而充滿活力。

        三、追求和諧人文、浸潤愛心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深層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主要是指被師生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理想追求、思想意識和審美情趣。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培養學生堅韌、自信、勤奮、向上、誠實的道德素養。

        接手一個新的班級后,我組織學生討論:我們生活、學習在這個集體里的每一個生命,將來要成為怎樣的奇跡?通過充分醞釀,我們擁有了自己的班訓:“友愛拼搏,非同一般”。同學們認為這八個字凝聚了班級集體的精神,他們對班訓不僅僅有著字面的解釋,更有著自己的深刻理解。學生們自己形成的價值取向,其約束力是無形的,推動力是巨大的,“友愛”成為班級的連接紐帶,“拼搏”成為班級的奮斗精神,“非同一般”成為班級的發展目標。現在“友愛拼搏,非同一般”已經是我們班級同學的共同追求,是我們班級文化的精神靈魂,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和諧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激勵和制約作用。

        班級精神文明建設不僅要有積極活潑的班風,而且要培養學生對班集體的責任感和義務感,使每個學生在集體中都有一定的任務,都有自己滿意的角色,這樣才能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開學初,我們提出“追求一種理念,追求一種過程,保持永恒而純潔的友誼”的口號。師生們把班級變成舞臺,傳播知識、傳播歡樂、傳播友誼,傳遞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班主任引領著一群充滿激情、團結向上的同學們為著一個共同的理想而奮斗。大家除了學習知識、培養能力之外,都執著地追求著一種“激流勇進”的人生態度。

        主題班會課上舉辦了多種多樣的“學術沙龍”活動,開展了“我也是名人,我也有名言”的班級‘名人名言”推介活動,“種一顆詩的種子,添一縷智慧的光芒”的“快樂誦讀”活動、 “聽君一席話”的演講活動……

        班內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羽毛球比賽、足球比賽、中秋節慶祝會、元旦晚會等等。這些活動使許多學習上不突出的學生,能在他所擅長的領域向班上同學展示他的才華,從而增進了同學間的相互了解,培養了他們對班級的親近感和“家”的歸屬感。

        我們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對“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學生能否接受這個班,取決于班集體能否滿足他在生理和心理發展過程中的需要,是否受到必要的尊重,是否被別人認可。營造班級文化,精神引領是核心。強調文化育人,尋求思想上的碰撞,改變學生的精神實質,再由精神上升到行動上來,這是我們在教育實踐中所追求的。

        四、構建班級文化的理想思考

        班級文化的建設看似極簡單,卻對學生的身心產生了極具影響的效應。在這里,每一次細微的關心,每一次充分的尊重,都在不斷凈化和陶冶著學生的心靈,都鼓舞著學生在崎嶇的求學之路上不斷進取。實踐表明,加強班級文化建設,需做到兩個結合。

        第一,做到制度規范和文化熏陶相結合。制度有強制性的約束作用。但制度也是用來幫助人、教育人和引導人的,這是制度的教育性。學生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班級的整個改變過程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的不良表現出現反復,這就要求教育者有持之以恒的耐心,班級有良好的制度促以規范,有和諧的氣氛趨感染。

        第二,做到組織管理和培植精神相結合。班級精神是班級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構建班級文化的指導思想和靈魂。班主任僅僅進行管理工作是不夠的,更要注重培植班級精神,成為班級精神的塑造者。班主任要善于引導樹立一種班級精神,將個體凝聚在一起,組成一個有著共同理想、信念、行為準則和價值觀的集體。班主任要悉心尋找那些健康向上的主流精神,大力培植這股力量,全力弘揚這種精神。這樣,班級文化建設就得到了升華,變成了一種精神,成為永遠激勵全班同學努力向前的旗幟。

        “文化即德育”,一個班級文化環境對于學生的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它對學生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人,離開了文化,道德教育也就成了無本之木。

        本班級的文化建設是一個有待不斷探究的發展的課題,在當今全社會關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形勢下,它越來越廣泛地被重視。相信經過千千萬萬個班主任的努力,我們的學生會幸福地浸潤在和諧、凝聚、靈動的班級文化之中。

        參考文獻:

        [1]鄭立平.把班級還給學生[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60.

        [2]李國漢.班主任新兵法細節[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96.

        [3]班華.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第9篇:班級文化建設的建議范文

        一、班級目標建設策略

        人是因為有了共同的奮斗目標才走到一起,并組成一個集體的。一旦班級精神確立,并且深入人心,班內每個成員就會向目標看齊,朝目標前進,這個團體就有高昂的斗志、飽滿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毅力。因此,班級要有明確的可實現的奮斗目標。班級目標可根據班級實際情況,由師生共同制訂近期目標、學期目標、學年目標乃至三年目標等。班級目標建設在實踐中要力求創新,在創新中要追求卓越,積極構建“內涵豐富、特性鮮明、文化厚重”的班級文化體系,把營造熱愛學習的風氣放在班級文化建設的首位,打造班級精神。

        二、精神文化建設策略

        教育者應以學生為主體,堅持學生自主教育的原則,以文化活動為紐帶和載體,通過學生喜愛的活動來構建精神文化,從而促進班級文化的形成。活動的意義主要在于它能巧妙、自然地滲透班級文化。

        1.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1)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班級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在營建班級精神文化的活動中,教育者必須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班級學生自主設計班級活動,創建特色,營造文化氛圍,通過名人名言的摘錄、班級環境的布置、黑板報的設計、班級辯論賽、文化小品、詩歌、民樂、藝術等參與創作,以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內驅力,完善學生人格,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營造積極的班級精神文化。

        (2)建立新型班級管理體制,培養團結、積極、奮發、向上的班級干部隊伍,增強班級凝聚力。在班級管理中,要知人善任,激發每個同學的學習和工作熱情。在班級干部的任用上,可通過各種角色設置,讓學生都有自己滿意的角色,盡量使每個學生在集體中都有一定的職務。可根據個人自愿,同學推選,老師把關的原則,把工作能力強、威信高的學生選為班干部,為同學服務。對班干部應嚴格要求,放心讓他們去做工作。實踐證明,一支精練有熱情、有組織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隊伍對班級凝聚力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使同學之間的關系更加團結。

        2.培養學生學會做人。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進人的成長和全面發展,只有培養學生的品德與修養,激發他們的夢想與激情,才是教育的成就。建設班級精神文化,總書記提倡的“八榮八恥”是鮮活的內容,“八榮八恥”涵蓋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要求,是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的系統總結。在學校班級里,應特別注重誠信教育,可以要求學生結合班級實際,引導學生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強化“誠信光榮,不誠信可恥”的道德觀念,引起學生對人格問題的關注。同時還教育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關心班級,關心學校,關心國家的強盛和民族的興旺,關心人類的前途命運。

        3.言傳身教,以寬闊的胸懷,做真誠的教育。

        在班級精神文化的建設中,我們應該感受到情感文化是良好班級文化的基礎,教育工作者要將學生的情感發展作為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使班級成為培養學生情感文化的場所,讓學生在學校、班級里就開始積累做人的道理。如師生關系這對矛盾一直處于重要位置,教師要以寬闊的胸懷,真正把學生提到具有獨立人格的生命的個體角度去包容、接納。學生可以自私,也可以自我。我們有義務去影響他們,教育他們,但是無權命令他們按你的模式去學習、去生活。在工作中當師生矛盾激化時,教師應清醒地認識到:師與生的很多想法不是對等的,在學校里學生出現錯誤是很正常的,但是教師去頂、去爭、去壓,這就不正常了。教師的天職是引導和施教,以寬闊的胸懷、和諧的包容,去做真誠的教育,用愛去教會學生愛,用寬容去教會學生寬容,學生就會感受到師愛的溫暖、班集體的溫暖,這樣班級的精神面貌又可以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三、物質文化建設策略

        班級物質文化建設是班級精神文化的體現,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溝通交流的平臺,是班級輿論導向的載體。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與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后的疲勞,陶治學生的情操,同時還可以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級物質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境布置。例如:在教室左右墻壁的空白處懸掛名言條幅,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等,渲染營造學習的氛圍。在教室前方墻壁的空白處可張貼班風、班級“憲法”、知識園地。教室后面的墻壁上則可以是嘉獎區和學習園地,當然教室的布置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時間的變化、事件的變化可以及時變化環境的布置。

        四、制度文化建設策略

        1.建立切實可行的班規。

        班級制度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保障,只有在制度的規范下,學生才能更好地發展。制定的班規是全班共同遵守的制度,是班級活動的行動指南,班規的制定和完善要激勵每一位學生參與,廣泛聽取每一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再通過民主表決確定,這樣可獲得學生的心理認同,從而內化成他們追求的目標,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執行,以達到建設良好班風學風的目的。各項制度要符合他們自己的心理需求,條文清晰,內容具體簡明,具有可操作性。通過講制度、講條例來規范學生的行為,一視同仁,營造一個人人遵守規則的氛圍,學生樂于執行和遵守,促使班級各方面工作的順利開展。

        2.落實班級的管理制度。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久夜夜嗨免费视频 | 日本深夜福利在线观看不卡高清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精品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夜夜 | 亚洲欧美日本一本二本三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