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范文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

        第1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范文

        中韓兩國學前教育專業兒童美術課程性質大同小異,都是要求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展開教學的。稍有不同的是,韓國兒童美術課程更側重實踐部分,而中國兒童美術課程在理論課時安排上更顯優勢。幼兒美術教育課程教材的編寫,要根據幼兒各年齡階段的不同表現能力,了解現實的課堂教學情況和教育機構對教師的要求等。美國兒童美術教育家艾斯納提出,既要重視兒童美術學習的過程,也要重視兒童美術學習的結果,以學科為基礎的美術教育主張,對我國兒童美術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兒童美術教育過度關注美術作品本身和美術活動結果,從而忽視兒童創作過程的問題。作為中國兒童美術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解決好這一問題,應了解兒童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藝術表達需求。例如,處于涂鴉期、前圖式期的幼兒,可以側重于保護幼兒藝術天性,提高幼兒創作的興趣,尊重幼兒大膽想象、情感釋放以及自我表達的本能;處于圖式期、寫實萌芽期的兒童,過度讓兒童自由散漫、無基本技能支撐的創作,顯然是不可取的。作為教育機構,幼兒創作結果失真的展示與宣傳,也不利于兒童在美術教育方面的自然發展。因此我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加強了課程價值取向;韓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課程性質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兒童發展取向。韓國在美術與兒童的兩者之間,注重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和藝術素養的人作為最終目標,將兒童的發展放在首要位置。韓國兒童美術教育在理念上強調通過兒童創作來發展他們的個性和創造力,把藝術作為一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作為一個目標。韓國重視兒童美術發展的價值,尤其在幼兒涂鴉期得到體現,但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由前圖式期向圖式期的過渡,長期處于無技能指導和支撐的自發狀態,對其發展也是不利的。

        二、中韓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課程內容的比較

        兒童美術教育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其目的是使學生初步掌握幼兒美術教育的理論知識、正確的教育方法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具備一定的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實際操作能力。中韓兩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課程內容都具有各自的特點:

        (1)中國學前兒童教育以學科取向形式呈現課程內容

        中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在活動內容設計上是偏重于技能訓練的,以美術學科的基礎知識、技能為主要依據來設計該課程。其優點是:能夠使幼兒相對系統地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能夠使教育者有序地組織教學活動,使幼兒作品得到一定標準的評價。其缺點是:可能會導致幼兒創作興趣大跌,導致幼兒脫離自己的生活和經驗,過度技能的訓練還導致幼兒逐漸喪失藝術創造力。學科取向的不足現象已經被多數教育者所知曉,從而積極采取相應、有效的方法加以彌補。混合取向的美術教學活動是目前我國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采用較多的一種取向,能夠取長補短。

        (2)韓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以兒童發展取向形式呈現課程內容

        韓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在內容設計上充分滿足幼兒創作的興趣,讓兒童成為創作的真正主人,主張把一定學科的知識轉化為兒童當下的生活經驗,使兒童獲得全方面的發展。但過分注重美術活動中的偶發創作,過分放縱幼兒,讓美術活動極具游戲性,其實會喪失兒童應有發展機會,造成有效資源的浪費。筆者在韓國走訪了多所幼兒園,跟韓國相關的教育者也進行了相應的研討,探究韓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突出專業性質,專業課程集中細致;了解多元化教育的理念,強調授者的功能;強調學生制作手工作品,定期進行手工作品展示活動;課程設置突出心理教育,如美術欣賞與心理教育、游戲與心理指導。中韓兩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內容上也有著諸多的相同點:一是兒童美術教育課程內容都具有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在理論課程設置上都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包括。如兒童美術及其教育、兒童美術的發展、教師與兒童美術教育、幼兒園美術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幼兒園美術教育評價等。二是在實踐課程設置上都包括作品欣賞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實踐操作又分為繪畫和手工兩大類。中韓兩國在實踐課程方面是有很大區別的。首先,我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童美術實踐課程內容,主要以技能訓練形式呈現課程內容,對教材的大量臨摹和再現,刻板的涂色等成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偏重于技能專業化教學。繪畫內容一般包括簡筆畫、水粉畫、版畫、國畫、裝飾畫等,手工包括泥工和紙工等。其中簡筆畫教學被稱作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生經過反復訓練,基本能夠達到應物象形,卻失去了美術的創造力;水粉畫教學,能夠使學生了解水粉基本的表現技法,但不能轉化到實際的幼兒美術教學中;版畫教學過于重視傳統知識和技能,沒能與幼兒實際能力相聯系;兒童水墨畫教學,注重本民族繪畫的傳播與訓練,這是值得肯定的,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裝飾畫教學,過于注重臨摹和再現,兒童創作力得不到體現。其次,韓國兒童美術實踐課程內容一般以主題的形式呈現課程內容。以貼近幼兒生活經驗和興趣愛好的主題呈現課程內容,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喜愛、對美好事物的初步感受和欣賞、對各種基本操作方法和表現技能的探索學習等方面的內容,根據課題的需要,自然地滲透到每一次具體的活動當中。手工操作的類型很多,如撕貼、剪貼、染紙、折紙、厚紙制作等紙工,以及泥工、綜合材料制作等手工類型。這樣,每一次美術活動都與他們的生活和興趣緊密相連,同時包含一定的美術技能。這些操作類型以及其中涉及的技能技巧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的順序,作循序漸進式安排。同時,根據主題活動的需要,同一類繪畫或手工類型的操作又可以在不同學期反復出現。幼兒在這種感受、創作的過程中,可以慢慢地積累相關知識,獲得有關技能,得到藝術感受和表達能力的提高。生活化和情感性貫穿于每一個主題中,激發兒童的創作欲望,保持兒童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三、中韓兩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組織與實施比較

        中韓兩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都非常注重課程的組織與實施。在課程組織中都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安排多樣的操作實踐,如加強兒童美術課程教案的編寫,安排學生去幼兒園熟悉幼兒園美術教學的過程,參觀幼兒園室內外環境布置等。首先中韓兩國幼兒園教育教學都非常重視教學計劃的制定。中國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韓國《幼兒教育法》等都有所體現,各自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幼兒園的實際水平、教師的條件,制定出具體的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韓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教學計劃分為半年計劃和課時計劃,有效保證了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對幼兒進行美術教學,克服了美術教學工作的盲目性、隨意性和偶然性。其次,韓國非常重視兒童美術課程教案的編寫。課前教學設計的好壞,對一節課的成敗起到關鍵的作用。教案是教學活動設計的體現,是重要的教學準備。教案因人而異,但都應寫得明確、具體、實用。教案包括課程名稱、教學綱要、教學準備、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除此之外,韓國在兒童美術課程教學過程和課程評價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參觀,了解幼兒園的節日裝飾和日常環境布置,熟悉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增加學生對美術運用的感性認識。從而把課堂學習過程直接與就業上崗工作、學校課堂教育教學與幼兒園實際工作緊密聯系起來。在課程評價上采用多種評價形式,如學生自評、師生共評、作品展評、作業批改等,在這一點上與中國類似。

        四、結語

        第2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范文

        關鍵詞:教育課程;改革與建設;五大活動領域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3-0014-01

        學前教育作為孩子進入正規、系統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奠基時期,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對孩子今后的學習態度、學習目標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對適齡孩子進行學前教育,有利于促進孩子形成積極向上、明辨是非、邏輯清晰的思維模式,學前教育進行的好,會讓孩子對即將到來的學校生活產生濃厚的興趣,自主學習性也會在同齡孩子中屬于領跑者。社會總是在不斷的創新和舍棄中進步,在這種新舊的更替中,越來越多的知識和信息需要人們去了解、掌握和運用,這就使得原來越多的人希望孩子可以盡早的接觸教育。

        無論何種教育模式,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前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學前教育教學的改革,最終也會歸結到學前教育課程的改革與建設上。本文擬從學前教育課程內容結構上談談一己之見。

        目前,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影響最大的是"活動課程觀"。這種課程觀把課程視為實現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幫助兒童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兒童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它突出強調兩點,一是活動,二是過程,即它關注的內容包括計劃、活動過程、活動結果以及在此過程中兒童獲得的經驗等。這種課程觀在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中得到強調,尤其在學前教育課程改革中更得以積極倡導。凡是作為實現教育目的的手段而被運用,能夠幫助兒童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的活動,無論是上課、游戲還是生活活動都被看作是學前教育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特別是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的"活教育"課程觀,針對傳統教育書本萬能的舊觀念所形成的課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現象,提出學前教育課程目標首先要解決"做怎樣的人"的問題。

        陳鶴琴的"活教育"課程觀和學前教育課程結構的"五指活動"理論,對我國當前學前教育課程改革與建設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教育部 2001 年 7 月 2 日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盡管對學前教育課程內容的劃分沒有作統一規定,但文件以"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大領域的學習內容為例,闡述了課程目標、內容與要求以及指導要點,并強調"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顯而易見,這是對學前教育課程內容結構的一個引導性描述,是陳鶴琴的"活教育"課程觀和學前教育課程結構的"五指活動"理論的體現,也為我們明確了學前教育課程內容應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大活動領域。應該說這是我國目前比較成熟而科學的學前教育課程內容結構。

        五大領域的學前教育活動課程,以塑造完整兒童,實施全人格教育;發展學前兒童主體性,實施主體性教育為基本價值追求。

        1.五大領域的學前教育活動課程承認了兒童童年生活的獨特性

        把兒童童年看成是一個充滿活力、蘊含著巨大發展潛力的生命階段。兒童生活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點,有著極其重要的發展價值,不能將童年生活僅僅看成是成人生活的準備或教育的手段。必須將兒童當兒童來看待,承認兒童生活的獨特價值,而不能僅僅把兒童視為成人的預備,必須在兒童成長階段提供與之身心發展相適應的生活,讓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伸展。要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必須了解兒童,摒棄以成人世界的好惡為標準來評價兒童的傳統思維模式,而應以兒童的過去--現在--未來為基點,以發展變化的觀點去觀察兒童的變化,走進兒童的世界,了解他們已具備什么,需要什么,是怎樣發展的,通過貼近兒童生活、符合人性的教育,才能使每一個兒童在學前教育回歸生活的歷程中,享受快樂、自信、有尊嚴的童年生活。

        2.五大領域的學前教育活動課程從科學世界回歸生活世界,凸顯了兒童的主體性

        生活世界對兒童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它具有重要的課程意義。一方面,生活世界是構成兒童各種認識素材的主要來源,是科學世界的根基,兒童在客觀世界中所獲取的真理性認識必須根植于其中。教育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兒童本人在生活世界中實踐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取決于他對其的感悟和理解。另一方面,生活世界能幫助兒童確立生活信念和獲取發展內驅力。生活信念是兒童在生活中所獲得的各種觀念進一步升華的胚基,也是兒童確立人生信念的基礎。如果脫離了生活世界,兒童對生活、人生及世界的真切認識便無以形成。

        3.五大領域的學前教育活動課程整合了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張力,追求著主體的個性化發展

        個人與社會之間原本應該是相濡以沫、其樂融融的關系。因為,人是社會的人,人的根本屬性之一就是社會性,人類的主體意識不斷提升的過程,即是人的社會化過程。而社會則又是個人的社會。正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完整的、主動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會。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也就是社會中每一個個體不斷得到尊重、完善與提升的過程。五大領域的學前教育活動課程旨在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基礎的素質的適宜性發展,使兒童的主體性得到認可和尊重,既有利于兒童個體的社會化,也有利于社會的個性化發展。由此可見,五大領域的學前教育活動課程是融合了我國當前重視兒童發展和一般素養獲得的教育價值取向,并結合兒童心理特點而給出的比較成熟而又比較科學的學前教育課程內容結構。當然,將學前教育課程內容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大領域,對學前教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學前教育教師需掌握學前教育的新理念,認識和了解學前教育活動對兒童從一個自然人向社會人過渡的重要意義。除應具備深厚的普通文化知識外,還需要具有準確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大領域的學科知識和這五大領域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能力,以及將這五大領域教育活動融為一體以促進兒童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能力,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前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

        參考文獻:

        第3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范文

        一、基于通識教育理念的戲劇教育融入學前師范教育課程體系的必要性

        現代社會日益精細化的專業分工帶來日益提前的專業化教育,導致對不同個體差異的忽視和弱化。歐美學者在19世紀已對學術分科過于專業、知識割裂而不成系統的問題提出質疑,并提出了通識教育理念。通識教育現已成為歐美大學普遍接受和實現其大學精神的課程方式,是人文主義教育觀的體現。通識教育是一種提供共同核心知識并注重培養自由社會中的行為、動機和態度的教育,為現代多樣化的社會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培養獨立思考、融合不同學科知識的受教育者。現代社會需要培養富有責任感并且有教養的人。他們應具備的能力包括有效思考、邏輯推理、關系理解、想象力、清晰溝通、適切判斷、價值識別選擇等。過分強調專業劃分,把學習限制在一個狹窄知識領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專業的變化常常滯后于社會職業的變化,教育專業化越精細,學生就越難適應變化。個體、群體的差異性乃至全球化趨勢下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融合,都考驗著教育對人才培養理念的選擇。

        高等師范院校是培養教師的搖籃,是未來人才培育的重要環節。教育價值的實現更多依賴于教師的綜合素質,而不僅僅是專門化的師范教育。因此,倡導通識教育下的師范教育,首先是致力于培養一個有健康人格、善于合作、能夠獨立思考的現代社會公民,其次才是培養有綜合知識素養、具有教學實施能力的教師。師范院校長期以來遵循的2+1.5+0.5(兩年基礎課+一年半專業課+半年崗位實習)培養模式,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課程之間缺乏通識教育理念下的融合機制。從2000年開始,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等重點高校陸續招收3+1(通識課程+實踐課程)模式的師范生,以通識教育理念培養具有綜合知識素養的教師人才。當前,教師資格社會化改革、社會對優秀教育師資的強烈期待,都使師資培養體系正在發生重大變革。倘若師范院校沿襲舊有傳統觀念和培養模式不變,則必然在競爭中喪失其師范教育優勢地位。

        當前,在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目標驅動下,高等院校必須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的,探索開發能夠真正挖掘學生潛質、發展學生能力的創新型課程。戲劇教育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首先,戲劇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的創造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戲劇是集中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藝術,比其他單科藝術教育更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時,更應強調的是戲劇藝術教育的通識教育理念背景及其人文學科屬性。戲劇教育幫助學生在創造中啟發想象力和增進思考能力;在表現中表達自己,滿足精神需要,促進身心的健康;在審美中豐富感知、完善人格;在體驗中培養同理心,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和正確的價值觀。戲劇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人格教育,不應只停留在戲劇藝術表現和欣賞的層面上。

        正因如此,戲劇教育日益成為現代教育體系中重要的、最有潛能的教育形式,教育發達國家陸續將戲劇教育納入普通學校教育體制之中。美國于1987年頒布《國家戲劇教育研究計劃》,建立戲劇教育系統;1994年頒布《藝術教育國家標準》,在基礎教育階段獨立開設戲劇課程。英國于1992年通過教育改革法案,正式將戲劇列入國家語言課程標準。法國于2000年頒布《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計劃》,著重強調戲劇等藝術教育的獨立地位。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也已將戲劇教育列入基礎教育體系之中。

        事實上,我國已經看到了戲劇教育的微光。2001年,教育部制訂的《藝術課程標準》正式將戲劇列入義務教育階段必修的藝術課程規劃中,明確在戲劇游戲中,學會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利用戲劇方式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這一課程標準的明確定位,對戲劇教育在學校范圍內更廣泛深入地推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也對未來教師的戲劇教育素質有了更為明確的要求。因此,將戲劇教育融入教師教育體系的研究勢在必行。

        二、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戲劇教育方向課程探索與實踐

        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是首都幼兒教師培養的重要院校。學院發揮學院藝術教育的傳統與優勢,開發通識教育理念下的戲劇教育課程,培養領會戲劇教育理念、熟悉活動方法、自如應用于實踐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完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自2012年始,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陸續開發了教育戲劇、兒童戲劇、兒童戲劇表演三門課程,逐步建設學前教育專業戲劇教育方向。

        在教育戲劇課程中,以戲劇活動之即興表演、角色扮演、模仿、游戲等方法進行學習,培養學生運用戲劇方法與元素的能力。在兒童戲劇課程中,將創造性戲劇教育活動方法引入課堂,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兒童戲劇活動的創造能力。在兒童戲劇表演課程中,著重培養戲劇教育活動組織者的綜合引導能力。

        需要強調的是,戲劇教育課程不以培養學生的戲劇藝術表演技能,而以通識教育理念下的全人格培養為核心目標,增強學生對自身、他人、社會、文化、情感、經驗的認識與思考,學習在未來的職業實踐中使用戲劇元素與技巧釋放兒童的肢體、想象、語言、情感與思想,實現一種與現代兒童觀與兒童教育理念相匹配的兒童教育形式。

        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戲劇教育方向建設至今,已有近200名學生選擇了三門課程的學習。學生普遍認為,戲劇教育課程可以幫助他們了解和表達自己,理解他人,認識兒童,對其自身職業發展及幼兒教育有實用意義。如今,畢業學生已經陸續走進幼兒園,開始將他們的所得栽種于新的土壤。戲劇教育課程得到廣大孩子的熱情響應,也越來越得到幼兒園的認可與采納。戲劇教育的光彩正在照亮更多的孩子。

        第4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范文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由完全重視幼兒知識技能的發展走向了多元、融合、生態的發展趨向。尤其是21世紀初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精神,對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發展產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并且要求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要體現整合性,突顯幼兒的主體性地位,關注藝術與幼兒生活及經驗的關聯性。

        (一)學前綜合藝術教育的整合性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逐漸重視與幼兒生活的聯系,注重幼兒的經驗,提倡學前藝術活動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并且,注重幼兒在藝術活動中的感受、體驗、情感、想象,關注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生成性,有利于兒幼兒整體性的和諧發展。學前綜合藝術教育不僅可以實現藝術領域內各藝術門類的的綜合,也可以實現藝術領域與其他領域間的綜合,也可以是不同領域的內容都圍繞一個核心整合在一起的超領域綜合。《綱要》(2001)指出,幼兒園教育內容劃分為五大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綱要》(2001)的提出,明顯地體現了學前藝術教育的綜合傾向,更多地著眼于兒童的發展安排教育內容。

        (二)學前藝術教育突顯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強調以幼兒為主體,強調幼兒與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關注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和個性化表現,旨在讓幼兒在藝術活動中獲得有益于其身心和諧發展的經驗。例如,幼兒園綜合藝術教育課程以“主題”的形式建構幼兒的生活經驗,注重藝術教育的生活化、經驗化,教師努力發揮兒童的課程主體地位,從關注文本到關注幼兒,堅持預設與生成的結合,以促進兒童的可持續發展。

        (三)學前藝術教育內容突出關注藝術與生活及經驗的關聯性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可見藝術。學前藝術教育只有與日常生活連接,才能汲取和擴展藝術想象、藝術創作的素材與靈感,不斷提高藝術能力和豐富內在情感,而只有在這一前提下,幼兒才能用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用藝術的形式表現生活,所以,學前藝術教育將幼兒的生活環境作為藝術學習的最初起點,并且積極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及日常生活事件進行認真觀察、聆聽和反思,感受其聲音和圖像的節奏、韻律、秩序、結構,不斷發現其變化的規律和形式的奧秘,以提高幼兒的審美感受和創造力。《綱要》中規定,要使幼兒“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要使藝術教育回歸幼兒生活,還應充分利用幼兒的生活經驗,充分利用幼兒園內、園外的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選擇與幼兒生活緊密聯系的藝術教育內容,設計情趣化、生活化的藝術主題活動形式。

        二、當前學前藝術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近年來,學前藝術教育教學取得的成績和進步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如學前藝術教育實踐中仍然存在功利化、技藝化傾向,存在著教育理念先進、教學實踐相對滯后,學前藝術教育地域差距比較明顯等問題。

        (一)學前藝術教育實踐中仍然存在功利化、技藝化傾向盡管幼兒教育工作者都清楚藝術教育應該以幼兒為本,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然而,在藝術教育實踐中仍然存在藝術教育功利化的現象,如迎合家長要求,或者幼兒園自身的利益等。家長和社會大眾在評價兒童藝術教育質量時往往只關注幼兒的學習結果,如兒童畫得怎樣、唱得怎樣、跳得怎樣等顯而易見的“效果”,而不關注幼兒參與藝術活動的學習過程。簡言之,家長衡量的標準在于幼兒的藝術技能技巧水平。因此,有的教師為了讓幼兒能有“好”的表現,仍過于注重藝術技能技巧的訓練。

        (二)學前藝術教育理念先進,教學實踐相對滯后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布以后,很多幼兒教師的藝術教育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轉變。開始遵循幼兒藝術能力發展特點與規律,重視幼兒的審美感受與體驗,鼓勵幼兒的自由表現與創造。然而,由于理念到實踐轉換的過程較為緩慢,加之傳統觀念與先進理念的矛盾復雜,教育體制、社會輿論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導致不少幼兒教師在開展藝術教育時與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比如,幼兒教師知道兒童是藝術學習的主體,應給予兒童自由表現和創造的空間,可還會在實踐中經常代替兒童思考和行動,過于強調幼兒藝術學習的結果。

        第5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范文

        當前,高等師范學院的學前教育專業成為了幼兒教師培養的主要陣地,國內各大師范院校針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素養的需求,在課程設置中大多數是由通識公共課、專業課及教育實習等構成,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中又細分為專業必修和選修課程。眾多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也已經有了突破性的設想和改革措施,特別具有典型性的是華東師范大學的學前教育專業。該校具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實習基地,擁有言語聽覺康復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齡前兒童概念獲得實驗室、兒童行為觀察實驗室、0~3歲早期兒童教養與潛能開發實驗室、兒童游戲功能與玩具開發實驗室、兒童綜合藝術教育多媒體實驗室等六個實驗中心和38個實習基地。然而,作為眾多的省屬地方本科院校,從生源、資金來源、受重視程度、師資配比、影響力等方面,與重點院校相比都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作為服務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的地方高師院校,作為培養地方幼兒教師的生力軍,很多問題沒有得到進一步地深入解決。學前教育所需求的幼兒教師素養及教師專業發展方向,在課程設置上還存在明顯的不足,尤其是對于0~3歲幼兒教育的課程設置不為多見。因此,針對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中早教課程缺乏、早教人才培養缺失的現狀,在借鑒國外先進早教經驗的基礎上,設置相關課程,成了當前學前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大重點。

        一 地方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早教課程的設置現狀

        課程設置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方式和途徑,課程目標是人才目標的具體化,課程內容決定了人才培養的素質構成,課程設置的有效性將直接決定人才培養的質量。本科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決定了專業課程設置,不同層次、不同地區的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應該有所差異。與重點師范院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同,地方高師院校要培養學生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素質高,教師基本功扎實,能在其他有關機構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管理的相關工作。

        以四川省為例,地方二本高等師范院校共有六所。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樂山師范學院、綿陽師范學院、內江師范學院、成都師范學院。較有代表性的是成都師范學院。該校教育科學學院開設了早期教育專業。該專業的課程設置比較有特色的是“三塊”。第一是基礎模塊,強調培養學生專業所需的職業素養和文化素養;第二是發展模塊,強調培養專業的上崗技能,達到零距離上崗的目標;第三是拓展模塊,強調培養學生在未來五年的行業適應力和職場競爭力。在課程設置中融入了大量的嬰兒教育課程,其中0~3歲嬰兒的保育和教育成為了全國精品課程。在學前教育課程設置中,該校力求達成0~6歲貫通、院園合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然而,除該校以外,川內高師院校的學前教育課程設置雖各有側重,但也存在眾多相同之處。以四川師范大學和內江師范學院為例,四川師范大學作為省屬重點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核心課程為教育原理、學前教育學、中外教育史、幼兒教育研究方法、普通心理學、學前兒童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幼兒園課程、幼兒園管理、幼兒游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等。作為地方的二本院校,內江師范學院的課程設置主要由通識課程、基礎必修課程和專業課程構成。在專業課程中,又具體分為專業發展必修課程和專業發展選修課程。專業發展必修課程由美術與手工制作、樂理與視唱練耳、舞蹈創編、鍵盤器樂、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家庭教育咨詢、學前衛生學、中外學前教育史、幼兒游戲概論等16門課程組成。比較各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模塊設置大致相同。然而,我們發現大多數學校沒有設置早期教育方向,在課程中也鮮有涉及早教課程。

        隨著對學前教育的深入研究,以及市場對早教人才需求量的增大。作為培養合格幼兒教師的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改革和完善課程建設,以設置早教方向或者增加早教課程的方式,進一步實現高校培養人才、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

        二 早教課程設置的依據

        在學科建設中,課程的設置并不是任意而為的,必須要有其可遵循的依據。學前教育專業中早教課程的設置,既有關注學前教育發展研究的需求,同時也應考慮社會對早教人才素質的需求,此外,還應該以我們的服務對象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為主要的設計依據。

        1 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需求

        隨著世界學前教育學科的深入發展,逐漸意識到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整個教育的起點和開端。重視嬰幼兒的早期教育,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對促進嬰幼兒的后續發展和終身發展,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探索0~3歲嬰幼兒教養工作的規律,探索0~3歲與3~6歲兩個學前年齡段保育教育的有效銜接,提高3歲前嬰幼兒教養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水平,提高3歲前嬰幼兒及家長接受指導率,成為了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研究中極其重要的一大環節。國外的研究成果也給我們提供了借鑒。美國在 0~3 歲早期教育方面的研究課題很多,涉及早期教育對兒童今后成長的影響,早期教育方案、早教的內容與方法,嬰幼兒游戲、早期教育方案、早期教育指導方案等,這些研究成果對實踐有直接指導作用(見表1)。

        大量的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已經表明,0~3歲的幼兒早期教育已經成為了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應該體現這一學科研究發展進程的實踐需求。

        2 社會對早教人才的需求

        隨著腦科學的發展、出生率的降低等一系列因素的出現,人們逐漸開始重視0~3歲嬰兒的早期教育。然而,在國內作為新生事物的早教機構缺乏相應的制度規范和理論指導,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早教機構的教師缺乏對0~3歲嬰幼兒的教育能力。雖然早教教師基本來自學前教育專業,但是只有極少數教師在課程學習中涉及0~3歲嬰幼兒教育,相當一部分教師很難區分0~3歲和3~6歲兒童發展的特點和差距,即使大部分教師在上崗前會接受在職培訓,但培訓仍然體現了零散性和臨時性的特點。早教機構教師培養嬰幼兒素質的缺乏,成為了大量親子園等早教機構運營中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眾多早教機構管理者對合格早教教師的需求以及供需矛盾突出的市場現狀,要求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必須培養大量的適用人才,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3 0~3歲嬰幼兒的發展特點

        德國的學前教育學者福祿貝爾說過:“人的整個未來生活,直到他將要重新離開人間的時候,其根源全在于這一生命階段……取決于他在這一階段的生活方式”。作為幼兒教師,如何把握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早期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成為了促進兒童發展的關鍵因素。0~3歲的嬰幼兒作為人生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在生理和心理發展中具有自身的特點,在早期教育中也應以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因此,早教課程的設置應該充分了解0~3歲嬰幼兒的體格發展規律,了解各階段嬰幼兒的營養狀況,了解嬰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以及如何創設合理的早教環境,聯合家庭、社區、幼兒園,做好嬰幼兒早期保育和教育工作。

        三 學前教育專業早教課程的設置和評價

        早教課程的設置主要依據學前教育學科的邏輯順序、社會的需求以及嬰幼兒發展的特點。在高校,早教課程的實施和評價是課程改革中的關鍵環節。

        (一)早教課程的設置

        現有的學前教育專業中,理論和實踐課程的開設基本上能滿足專業學生對培育3~6歲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需求。對于大多數當下開辦早期教育專業條件不成熟的地方高師院校而言,開設早教方向,進行早期教育課程的選修,是比較理想的改革方式。早教課程的設置和實施主要集中在理論教學和課外見習、教育實習這兩大環節中。

        1 理論課程的設置與實施

        課程設置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早教理論課程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培養早教教師的合格素質。因此,了解0~3歲嬰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如何針對其特點開設保育和教育的課程,如嬰幼兒生理發展、嬰兒心理學、0~3歲嬰幼兒的保育和教育等,應該是早教教育專業方向選修的重點課程。此外針對地方特色,還可以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早教課程,如嬰幼兒游戲活動課程。以四川省為例,川內各州市雖然語言上存在細微差異,但“大四川”語言基本在省內通行,因此,編撰富有四川特色的語言游戲活動,一方面使學習內容與生活貼近,引起嬰幼兒的親切感,同時也成為傳承鄉土語言文化的有效途徑。

        此外,在理論課程的設置與實施中,一定要注意課程之間的邏輯順序,注意先設課程和后開課程的前后銜接,使得0~6歲的兒童課程得以有效銜接,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理論知識獲得整體性發展。理論課程設置的目的即是為了讓學生了解0~3歲嬰幼兒教養工作的規律,實現0~3歲與3~6歲兩個學前年齡段保育教育的有效銜接,以及提高3歲前嬰幼兒教養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水平,提高3歲前嬰幼兒及家長的接受指導率。

        2 實踐課程的設置與實施

        早教課程較之于其他課程而言,實踐環節的重要性尤為凸顯。由于在校大學生大都是18歲到22歲的青年群體,缺乏對0~3歲幼兒的感性認識,空中樓閣的理論構建必須落到實處才具有真正的價值。因此在早教機構見習,參觀親子園的教學,體驗早教工作人員的社會角色等,就成為了早教課程實施的另一條重要途徑。從某種意義上說,早教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學時比重上應基本做到“”分。

        這兩種課程設置和實施的模式并不是過去從理論到實踐的單向度方式,而應該采用循環模式,在實踐中踐行理論,在理論中提升實踐能力。

        (二)早教課程的評價

        早教課程評價的標準應該是多元的,既包括學科發展的標準,即0~3歲早教課程必須與3~6歲幼兒園課程進行自然的溝通和銜接,使整個學前教育課程實現一體化。另外還包括學生發展的標準,學前教育者除了是幼兒園師資,還應具備社會工作者的責任,0~3歲的早期教育以它的靈活性、社會性、指導性,形成了不同于幼兒教師職業的特點。在早教機構,教師要學會如何面對家長和孩子一起開展活動,要有較強的親和力、教育機智和靈活性。深入家庭指導時,要有豐富的嬰兒心理發展和教育知識,并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兒童的表現做出判斷,使家長產生信服感。早教機構對人才的滿意度同樣也是高師院校課程設置的評價標準。

        應該說,嬰幼兒早期教育的順利開展有賴于一個有著共同教育價值和理念的共同體的建立。政府、社區、幼兒園(早教機構、親子園)、家庭、教研部門等,都是其有效運行的主體。地方高師院校作為培養合格早教師資的教研主體,增加學前教育專業中早教課程的設置,強化早教課程的實踐環節,本身就是教研部門針對市場對人才需求進行的適時、有效的課程調整,這不僅對完善學科課程建設意義重大,同時也有助于早期教育共同體的良性運轉,推動地方早期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羅興.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及專業課程設置[D].三峽大學,2012:20.

        第6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范文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社會教育實習;問題

        一、前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它以培養和發展幼兒的社會性、促進其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為核心目標,引導幼兒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的、完整而幸福的人。《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幼兒發展指南》對社會教育的地位、目標與內容以及實施給出了明確的規定和具體的教育建議。然而,相比于健康、語言、科學、藝術四個領域而言,社會領域教育的實踐依然被認為是最為復雜,最為繁難的。[1]目前關于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研究對象多集中于入職后的幼兒園老師,學校二年級的中期實習,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環節,為三年級的頂崗實習和未來入職提前做好準備。[2]對這一階段社會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基礎性意義。

        二、社會教育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社會教育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常識

        幼兒園社會教育與許多相關學科,相關知識有密切聯系,主要涉及社會學、倫理學、地理學、經濟學、文化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學科的基本知識。所以,除了掌握適合領域的學科特點和基本知識之外,它還要求教師要具備寬廣的通識性知識。在新制定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試行)中,在職業道德與基本素養方面,同樣規定了幼兒教師要了解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的一般知識以及具有較好的文化修養。[3]可以說,具備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常識,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然而,實踐中卻發現,學生的社會常識性知識比較欠缺。比如一節社會課《各地名勝》上,當問孩子們假期里父母帶自己去了哪些風景名勝區的時候,有孩子回答說去了自己家附近的小公園,也有的孩子回答游樂場等等,這是因為孩子不清楚風景名勝的概念,需要實習生進行很好的語言轉換才可以。

        (二)社會領域與相關課程領域相混淆

        幼兒園五大領域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能力的發展,然而社會領域作為一個獨立的課程領域被提出,同時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由于學生對社會領域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等這些基本知識掌握的不夠深入,導致實踐中社會領域很容易與其他領域相混淆。從實習反饋中明顯看出,學生普遍認為社會教育是一個很難把握的課,稍不注意就會上成其他領域的課,造成實踐中社會領域教育活動的偏離。除此之外,部分學生將社會教育活動簡單地理解為講故事給孩子聽。先給孩子講一個故事,然后總結一下其中的道理。這些都反映了學生對社會領域的認識不清晰。

        (三)對幼兒園社會教育內容的理解不全面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內容幾乎涉及了幼兒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研究將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內容分為四個方面,即自我意識、人際交往、社會環境與社會規范和多元文化[4]。然而由于幼兒園社會教育實踐的薄弱,導致學生對社會教育內容的認識很不完整。如有學生在實習筆記中寫道“平時很少看指導老師給他們上社會課,所以在我的印象中,社會教育應該就是對他們一日常規的指導吧”;也有學生在實習日記中寫道,社會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性格等等;對師幼互動以及同伴互動的意義缺少認識;對多元文化也僅僅理解為認識我國主要少數民族的風俗文化等。這些都是對社會教育內容的片面認識。

        (四)隨機教育意識欠缺,家園溝通能力需要提升

        研讀學生的實習筆記和反思不難看出,部分學生已能通過隨機教育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但只是純粹出于偶然。對隨機教育的理解比較膚淺,使用比較隨意。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方面,學生已經意識到家園合作的重要意義,但是對家園溝通的技能技巧卻顯得非常欠缺。這些都嚴重地削弱了幼兒園社會教育的效果。如何與家長溝通是一門學問,這是我們學生所欠缺的東西。

        (五)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的能力欠缺,社會教育活動形式單一

        社會教育的方法分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包括以語言引導為主的方法,以情境教學為主的方法和以直接直覺為主的方法。在實踐中發現,學生社會教育活動上所用的方法基本是以講解法、談話法為主。而角色扮演、移情訓練、行為練習等方法學生極少使用。由于學生缺乏有效使用多種社會教育方法以及對社會教育目標的認知不到位,社會課很容易就變成了講某個道理的講故事活動。學生在社會教育教學中教學方式方法的單一,進而導致社會活動的枯燥無味,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不高。

        (六)社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力有待提高

        具有初步的社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力是幼兒園社會技能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然而由于學生知識和技能經驗的欠缺,導致學生在設計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不能準確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另外在教學實施中,缺少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在教學活動設計方面,很多學生沒有分清楚重難點,盲目以為社會認知才是活動的重點,而沒有意識到良好行為能力的養成和幼兒情感的激發;在活動實施過程中,面對孩子的反應,老師缺少靈活應變的能力。

        三、對高校社會教育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有針對性地鞏固學生的幼兒園社會教育知識

        1.透徹理解和掌握幼兒園社會教育目標

        學前兒童社會領域教育目標的制定,是學前兒童社會教育開展的起點和歸宿。[4]只有明確。而適宜的目標,才有可能選擇恰當的內容和方法。實踐中學生對不同領域之間相互混淆、將認知目標作為活動的重點,而忽視社會情感的激發以及社會行為技能的養成,這些正是源于對社會教育目標的認識不到位。在教學中,應通過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關于社會領域教育目標、《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關于幼兒在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方面的學習和發展目標進行重點解讀;通過列舉實例、課堂練習的方式把社會領域與其他領域相區分,使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社會教育與相關課程領域之間的關系;另外掌握不同年齡段幼兒社會性發展水平,從而制定的適宜的目標。

        2.立足于幼兒生活選擇社會教育內容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是源于兒童生活的教育,也是為了兒童生活的教育。“社會課要想把他上好,就必須貼近幼兒的生活,便于幼兒理解,在熟悉的程度上理解,進而產生社會情感。”這是其中一位實習生的實習反思。大量的社會教育活動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只有將社會教育的內容真正來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才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活動的進行才會更加順利。當然,社會教育不是單純對適應孩子的生活,而是對孩子生活的引領。這也需要老師能夠在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補充和修正。

        3.提高有效使用社會領域教學方法的能力

        在一個社會教學活動中,是否能夠正確的選擇和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活動質量的高低,因此有效使用多種社會教學活動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要組織學生學習優質的社會教育活動設計,進行社會教育活動設計的練習,尤其是社會教育活動方法的選擇和使用。學生采用分組的方式同課異構,模擬上課。活動要特別注意使用社會領域教學活動的特殊方法如行為練習法、情景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等,重點引導學生學生對活動方法的使用情況進行討論分析;也可以通過優質課觀摩等方式,學生從中學習活動更加有效地活動組織和教學方法;充分利用見習和實習實踐課程,掌握和提升社會教育活動技能。

        (二)豐富學生的人文社會科學常識

        在社會常識方面,學生需要具備關于人與自我、他人、社會的基本常識以及具有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所必須的人文社會科學常識。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自信、樂觀、堅韌的性格和個性,另外,學生自身要不斷提高與人溝通和交往的能力,具有開闊的眼界和知識面。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通過家園合作、隨機教育、領域滲透等多種途徑來提高社會教育的效果。作為高校教師,應鼓勵學生養成反省的習慣,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通過上選修課、聽講座;博覽群書,加強經典閱讀;積極投身各種實踐活動等方式和途徑來豐富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人生閱歷。

        (三)高校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社會性發展水平

        社會教育是一門身教重于言傳的課程。對教師自身的社會性發展也有一定的要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成人應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樣作用,避免簡單生硬的說教。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因此教師要格外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用真善美來影響和熏陶幼兒。作為高校教師,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尋求自身和學生社會性水平的共同發展。

        (四)引進一線的幼兒園社會教育名師

        邀請幼兒園社會教育名師來高校授課,或者采用開設講座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就幼兒園社會教育實踐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如何有效使用社會領域教育教學方法等問題,通過呈現幼兒園真實的案例,現場教學等方式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學生通過教學觀摩,案例評析等方式進行討論思考,從而掌握社會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的技能技巧。另外,高校的教師要積極和幼兒園合作開展課題研究;充分利用學生到幼兒園見習、實習的機會,到幼兒園進行聽評課的指導,與幼兒園指導教師就社會活動展開交流;積極參加幼兒園公開課、研討會、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比賽等,積極參加社會教育活動實踐,和幼兒園形成良好的合作溝通機制,真正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劉晶波.不知不覺的偏離,關于當前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困境的解析[J].幼兒教育,2013,(10).

        [2]秦東方,王方,楊永剛,錢結海.創新教師教育專業“一見二實三頂崗”見實習模式的理論與實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3]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試中心[J].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及大綱(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7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范文

        關鍵詞:土家族舞蹈;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

        土家族是主要分布在西南各地的一個少數民族,土家族的舞蹈內容主要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形式,是他們最直接的文化藝術展現方式。為了傳承民族文化,不使民族舞蹈在當前的歷史洪流中消失,教育部應該加強重視,在學前教育中融入土家族舞蹈教學。教育具有保存、傳承和發揚文化的積極作用,因此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園應當兼顧民族特色,將本民族的舞蹈藝術作為本地區幼兒園課程的教育資源之一,這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對推動民族地區的文化傳播有重要意義。

        一、土家族的民族舞蹈特色

        土家族的舞蹈文化與其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先輩們在狩獵、捕魚、祭祀等活動中,創造了諸多舞蹈形式,比如跳喪舞、擺手舞和跳馬舞等,其中擺手舞最為出名,集歌舞音律為一體,充分展現了土家族的民族特色。每一種舞蹈都具有濃郁的地域色彩,有的舞姿矯健,有的粗獷大方,有的形式簡樸。他們以舞蹈的形式,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土家族的風土人情、發展歷程和文化特點,所以土家族舞蹈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重要的歷史價值,值得傳承和發揚。

        二、土家族舞蹈在幼兒園教學中的資源價值

        1.促進學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舞蹈是通過韻律和人體動作協調完成的一種藝術體現形式,可以充分展現文化作品中的情感、意境和情節。就學習者而言,舞蹈具有強健身體、矯正身姿、加強肢體協調等益處。在情感展現方面,學前兒童比較適合參加集體活動,舞蹈教學有利于激發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其言行舉止和肢體動作的準確性。由于土家族的舞蹈與生活息息相關,大多都是擺手、屈膝、踏足等簡單的動作,且音樂節奏明快,律動簡單,易于幼兒學習,幼兒比較喜歡。

        例如:在擺手舞的學習中,幼兒雙腳需要配合手臂的動作協調進行,他們在學習中可以增強四肢的協調,使身體機能得到鍛煉,培養一定的平衡感和節奏感。

        2.培養兒童的智力和想象力

        土家族舞蹈作為其民族文化的主要傳承載體,記錄了祖先的諸多歷史活動。將這些特色文化融入幼兒園的教學中,有利于學前兒童充分理解本民族的發展歷程,了解土家族的原始形態、社會演變,豐富知識,有利于其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

        3.加強幼兒的社會性體驗

        土家族講求與人為善,倡導在生活中誠實守信,崇尚拾金不昧、互幫互助,而土家族舞蹈正是以這些優秀的傳統觀念為核心,幼兒在學習的時候,也能從中受到教育。另外,土家族舞蹈也融入了諸多反映生活勞作的動作,可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土家族人民勤于勞作的優秀品質。另外,很多舞蹈都需要群體協作完成,在編排演練的時候,可以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強化幼兒相互合作、協調的團隊精神,進而增強幼兒的社會性體驗。

        4.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

        土家族舞蹈要求表演者的動作、服裝、姿態都要有美感,相互協調,這樣才能剛柔并濟,體現土家族的審美理念。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而土家族舞蹈正符合這一要求。學習土家族舞蹈,幼兒可以從中感受美,并進一步將視、聽、動作等充分結合,有利于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

        5.體現幼兒園區域教育的本土特色

        土家族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將其作為幼兒園課程教學資源,有利于幼兒更好地理解和傳承本民族的文化,從而使其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礎。幼兒園應積極開發利用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內涵,使教育發揮其傳承文化的作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土家族文化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土家族舞蹈納入幼兒園課程體系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展現民族文化特色,還可以培養幼兒的興趣愛好,強化其團隊意識,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高凌艷

        參考文獻: 

        第8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范文

        一、ESP理論

        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專門用途英語)指針對某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且結合學習者的特定目標和需求開設的英語課程。Strevens根據學習者對英語學習的具體需求,歸納出ESP具有四個區別特性:(1)教學目標必須能夠滿足學習者的特定需求;(2)教學內容必須與某一個專業、職業及其實踐活動密切相關;(3)教學重點落實在與特定的專業或職業相關的詞匯、語法和語篇運用上;(4)必須具有與通用英語(EnglishforGen-eralPurpose)相對照的特征。由此可見,ESP的知識是不屬于英語語言共核部分知識,它的本質是以社會和個人的需求為主要驅動的英語學習,學習內容具有專業性強的特點,需要經過專業系統學習才能掌握,并且這種理論指導下培養出的是職業需求的專業型人才,能起到緩解學生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供不應求的矛盾,比如公務英語、警察英語、法官英語、藥劑師英語等。

        二、基于ESP理論學前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結構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幼兒教師的隊伍呈現壯大趨勢,教師隊伍的學歷水平整體提高,教師專業化程度在逐步加深。然而,關于ESP教師專業素質構成,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有的研究者認為,ESP教師的知識結構包括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專業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有的研究者認為,ESP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較強的教學能力和必要的相關專業知識。還有的研究者則把合格的ESP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概括起來包括:英語學科知識、專業學科知識、ESP理論和教學方法。結合以往研究者的成果,本文對ESP教師專業素質結構整合成四個模塊,包括教師專業情意模塊、英語學科知識和技能模塊、專業學科知識和技能模塊以及專業能力模塊,并據此構建了學前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結構體系。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一)較高的專業情意

        教師的專業情意是教師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較穩定的情感傾向,它包括教師對待教育的意識、態度和專業精神。它是教師必備的專業素養,在教師素質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研究表明:教師專業情意與專業發展能力、專業參與和表現之間成正比例關系。幼兒教師的職業具有特殊性,主要由其教學對象決定的。學齡前兒童的身心處于人生可塑性最強階段,幼兒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對幼兒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一客觀現實決定了幼兒教師角色的多樣性,他們既是幼兒生活的照料者,也是學習的引導者,還是幼兒與社會的溝通者。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幼兒教師工作具有復雜性、繁瑣性以及挑戰性。此外,當前幼兒教師普遍面臨工作壓力大而工資待遇低、付出多而獲得社會關愛少的雙重矛盾與尷尬。根據馬斯諾尊重需求可知,這些矛盾與尷尬直接影響著幼兒教師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和職業幸福指數。因此,幼兒英語教師面臨來自教學內部和外部的困境,就決定了對于幼兒教育事業必須具有較高的專業情意,才能保持持久的熱情和動力。

        (二)復合型的知識和技能結構

        學前英語教育要求師資既應具有較好的英語能力,又應具有扎實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英語方面,幼兒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英語語言學、文學、英美國家文化等領域的共識知識;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包括準確的語音、語調以及流利的口語。英語語言基礎知識不僅能提高幼兒教師的語言文化鑒賞能力,也能培養幼兒的文化好奇心和敏感性。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研究表明,0-6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幼兒英語教師準確的語音、語調是幼兒英語教學高效進行的重要保證。學前教育方面,需要掌握幼兒教育基礎理論與實踐知識、幼兒教學法知識、幼兒技能。首先,幼兒教師英語需要具備與時俱進的觀念。主動了解幼兒教育學和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前沿,掌握學前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形成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發展觀。其次,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征,正確地使用幼兒英語的游戲教學、情境教學、兒歌教學、故事教學等方法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后,幼兒技能是教師組織幼兒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特別是英語兒歌、英語故事、英語歌曲、英語游戲等教學技能,這既能滿足調動幼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的教學目的,同時,也符合幼兒愛動的生理發育特征。

        (三)一定的教學、科研、反思能力

        教師需要做一名研究者,這是21世紀賦予教師的使命。教師的教學實踐、研究、反思能力的發展和提高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和重要特征。教育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地自我反思,在反思中研究,更新觀念,提高理論水平。由于我國的幼兒英語教育起步較晚,沒有形成成熟的教學模式,故需要幼兒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發現、分析、解決教學中出現的教學實際問題,把問題轉變成相關研究課題,在研究中轉變教學思維,更新教學理念,提高理論水平,積極構建符合中國現狀的幼兒英語教學模式,并在過程中實現自身專業發展。

        三、學前英語教育師資培養路徑

        基于上述對學前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結合我國學前英語教育師資培養方面的實際情況,本文對于學前英語教育師資培養提出以下路徑:

        (一)培養幼兒英語教師健全專業情意

        事物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根本而外因則起著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良好專業情意的形成,既需要教師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外部學校環境給予支持。首先就幼兒英語教師個人角度而言,需要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反思的意識、自控能力。幼兒英語教師自身的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以及教學方法方面就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個體,因此應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與此同時,還要有不斷反思的意識。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就曾說過,“堅持寫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成為教學名師”。這說明,反思對于教師專業發展起著關鍵作用。良好教師專業情意的形成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不斷反思自己價值觀、師德觀、教學觀、學生觀,形成良好專業倫理、素質的過程。在專業生活中,教師則需反思自己的工作動機、工作態度、工作滿意度等以幫助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最后,幼兒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面對棘手的教學事件時,要有自我調控的能力,做到讓整個教學過程都是愉快輕松的。從學校環境角度而言,可以從以下方面給予支持:首先,強化幼兒英語教師職業情感,塑造幼兒英語教師的專業靈魂。學生在選擇幼兒英語教師這個職業之前,對這個職業的認識缺乏理性認識,因此,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應該有意識地強化學生對這份職業的信念,形成初步的幼兒英語教師專業情意。入職后,對新任幼兒英語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實踐,讓他們對這份職業擁有持久穩定的情感。其次,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創建幼兒英語教師成長的環境。具體來說,學校要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方面體現出“以師為本”的理念,讓幼兒英語教師在工作中找到職業認同感、歸屬感和成就感,愿意奉獻自己的精力與時間到幼兒教學中。最后,建立科學、合理的競爭機制、創建教師專業發展平臺。競爭既能喚醒幼兒英語教師的內在動機與熱情,又能讓他們在競爭中保持良好的教學狀態。最后,提供多種多樣的幼兒英語培訓、專題講座、外出進修等學習形式,以保證教師專業發展途徑的多樣性。

        (二)培養“英語+學前教育”的復合型學前英語教育師資

        20世紀90年代,《關于外語專業面向21世紀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的頒布標志著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的共識和模式探索逐漸成熟。多數外語學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從自身學校發展的實際出發,形成了六種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1)外語+專業知識;(2)外語+專業方向;(3)外語+專業;(4)專業+外語;(5)非通用語種+英語;(6)雙學位。對于學前教育英語師資的培養,我們可以采用“外語+專業”的模式,即“英語+學前教育”的模式。這個模式下,英語教學質量是前提,強化學前教育教學。課程設置由英語課程、學前教育課程和藝術教育課程組成。英語課程中,重點培養正確的語音語調以及良好的聽、說能力;學前教育課程板塊,以幼兒技能為重點,并持續開設幼兒教育活動和幼兒英語活動設計兩門課;而藝術課程板塊,則以彈、唱能力為重點,也持續開設鋼琴、聲樂、舞蹈等課程。在實際的教學實施中,要注重三者之間的有機組合,培養社會需要的學前英語教育師資。

        (三)培養學前英語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

        第9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范文

        (一)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欠缺科學幼兒觀的重點教育

        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的根本依據,是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要求,它是專業建設的方向和依據,是各項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專業特色的重要體現。目前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大都表述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熱愛幼教事業,具有學前教育專業基本理論素養、實踐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能在各種類型的托幼機構從事學前兒童保教、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按照上述專業標準強調的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不難發現幼兒教育最本質的要求———以幼兒為本的兒童觀未能得到高度重視。表現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中,普遍注重學前教育專業能力的建設,在課程體系上突出專業基本理論的學習、專業技能的訓練,而了解幼兒權益、尊重幼兒權益、以幼兒為本的專題教育與實踐活動明顯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學前教育有其專業的特殊性,因為其工作對象是身心發展迅速、可塑性大、極易受傷害的幼兒,學前教師的態度、師德及職業行為,直接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稍有不慎就可能對幼兒造成傷害,理解、尊重、責任心教育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尤為重要。

        (二)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缺少創新類課程,難以滿足新的形勢需要

        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的大發展是二十世紀末以后的事情,專業課程更多是參考歷史較長的高校本科學前專業課程而構建的,普遍而言專業理論知識體系基本沿襲傳統而設置,主要是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衛生學“三學”,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五法”,加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幼兒園游戲教程、幼兒園政策與法規、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前教育史等課程,而學前教育領域一些最新開發的課程,如幼兒教師人文素養、幼兒教師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幼兒教師教育綜合技能訓練、幼兒的觀察與評估、幼兒教育與社區環境、0~3歲嬰幼兒發展與早期教育、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與指導等,因專業教學的研究不夠,把握不準,再加上新課程需要教師盡快地成熟教材,準確把握內容要點,所以普遍按傳統“三學”及“五大領域教學”再加“游戲、活動”等課程設計教學。這樣的專業課程體系顯然是不能滿足專業教師應有的知識技能結構與文化素養要求,也很難為學生以后的自主學習、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專業核心能力中欠缺觀察、了解、保育幼兒能力的特別培養

        師幼關系是幼兒園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觀察、了解、保育幼兒能力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幼兒尚處于發育期,他們的理解與溝通能力比較弱,更需要教師用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方式與他們溝通,掌握他們的心理動態,發現他們出現的細小問題,并能及時、妥善地加以處理,特別是生活方面的觀察與照料,這是幼兒教師工作對象的特殊要求。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該專業的學生自身年齡小,許多還是獨生子女,走進幼兒園的時間有限,零距離觀察幼兒、與幼兒直接溝通的機會很少,很多學生對幼兒的了解、溝通,主要基于他們自發對幼兒的喜愛。在見習、實習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設計組織幼兒園集體教學游戲活動時,積極主動形式多樣,容易得到孩子們的接納和喜歡,幼兒園也比較認可,但在生活照料、針對幼兒個別學習活動時,很多同學就不知如何動手,特別是面對個性強的孩子更不知如何進行溝通管理。這些現象恰恰反映出在專業能力培養中存在著“重教育,輕保育,重集體,輕個體”的不平衡問題。

        (四)專業教師素質結構不能適應專業標準的要求,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方面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隊伍比較年輕,絕大部分為近年新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擁有比較扎實的理論功底,掌握了科學的研究方法,在教學上也認真投入,對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由于教師普遍缺乏幼兒園實踐背景,在教學上講專業理論比較深入,但在聯系幼兒園實際案例進行分析,指導學生進行觀察研究性學習,特別是指導學生開展幼教實踐活動方面,缺乏親身感受性的教學經驗,常常出現理論與實際的脫節。按照新形勢下職業教育的要求,這樣一長一短的專業素質結構已經嚴重影響對學生的培養,急需加以完善。另一方面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具體要求,學前教育專業應該培養的是全科幼兒教師,他們不僅要充分了解“三學“”五大領域教學法”等方面的知識,還要熟練掌握相關的教學方法與技能。但目前承擔這些技能課的教師普遍是本專業技能較強,但對學前教育專業的了解非常欠缺,因而開展教學時不能將學前教育特點與才藝技能有機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推進學前教育專業科學發展的若干思路

        (一)必須把幼兒為本、師德為先的基本理念貫穿人才培養

        全過程幼兒園教師是履行幼兒園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幼兒為本、師德為先是對其職業的特別要求。幼兒為本就是要求我們培養的幼兒教師要熱愛幼兒,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和個體差異,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促進每個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全面健康地成長。師德為先就是要求每一位幼兒教師都必須做到熱愛學前教育事業,關愛幼兒,尊重幼兒,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能夠擔當起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促進者的責任。為此,第一,強化入學專業教育,利用多種形式使新生懂得,學前教育作為人生開端的教育,對人的生理、心理、社會性等一生的發展起著全面奠基的作用,形成初步的專業理念。第二,通過思想品德修養、教育學等課程,強化師德理念與職業理想追求,通過課堂理論講解、社會現象分析、深入教育機構實際觀察、個人道德踐行直接體驗等,促使個人行為修養的不斷提高。第三,強化專業實踐類活動,擴展加大見習、實訓、調研、實習,借助這些活動,幫助學生增進對幼兒、幼兒教師、幼兒園的全面認識,解決學生思想上由單純喜愛孩子到理性認識學前教育職業理念的轉變,形成對學前教育的職業熱愛。

        (二)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切實處理好必需、夠用、拓展的相互關系

        培養理論與技能并重的幼兒園教師是許多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主要特色,但參考教育部對高職高專總學時的設計要求,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已經不能適應《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新要求,需要我們緊跟形勢的發展變化,及時對傳統專業課程設置進行調整與優化,不斷將體現學前教育專業的新理念、新思維,國內外學前教育課程改革探索的最新成果,以不同形式完善于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第一,增設必要的自主選修課,提供形式多樣的專業或非專業課程,利用通識課、公選課、講座課等平臺,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課程,拓展知識與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和科學素養;第二,針對沿用傳統課程過多、缺乏創新這一問題,應利用人才培養基地的資源,與幼兒園一起研發新課程,特別是優先考慮適應新形勢要求的一些課程內容并將其成果運用于課堂;第三,堅持專業理論課“必要、夠用”的原則,結合培養目標實時優化課程設置,該增設的一定增設,該刪減的一定刪減,構建較為完善的專業理論體系。

        (三)遵循保教結合的教育原則,提升對幼兒觀察、了解、保育的專業能力

        學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其自然科學的規律,作為未來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遵循這些規律,特別是要準確把握“保教結合”的整體概念,即“保”和“教”是教育整體過程中的兩個方面,會對幼兒產生不同影響。保育是教育的基礎,在確保幼兒身心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實施教育。目前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內容安排基本以培養專任教師需要的知識、能力為主,學生普遍對幼兒保育知識了解不夠,對幼兒觀察、了解、保育能力更是缺乏,按照專業標準的相關要求,幼兒教師必須全面精通保育和教育工作,以專業行動踐行保教結合的原則。因此需要,第一,在目前開設的“學前兒童三學“”五大領域教學法”、游戲活動指導等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本課程特點,有針對性地增加保育知識的滲透,并且最終要體現在考核成績中。第二,在實踐教學環節,分學期組織學生進行幼兒一日生活觀察,向保育員或生活教師學習觀察、保育技巧。逐步嘗試熟悉幼兒,與孩子們溝通,協助幼兒園教師進行幼兒生活管理。第三,部署學生利用假期開展專題社會調查,進入城市、農村社區了解各類幼教機構保教結合的現狀,從而直觀感受保育教育對幼兒的影響,利用所學的專業理論進行分析思考,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四)內培外聘,加強“雙師”和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專業水平決定著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質量,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必須立足現實、與時俱進,發揮好“雙師”教師在專業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針對幼兒園教師的“全科”特點,還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各類教師的培養培訓,不斷增強專業教師隊伍的綜合實力。第一,可以借鑒許多院校的做法,安排專業教師定期深入幼兒園實踐,及時了解學前教育的新動向,全面參與幼兒園的教研、備課、教學(聽課)活動,并將深入幼兒園作為對教師的一項制度要求,以提升教師實踐教學的綜合能力。第二,從現有教師中進行轉型培養,選送熱愛學前教育事業的有才藝技能基礎的青年教師到區外著名的學前教育專業進修培訓,安排他們參與幼兒園見習、實習等實踐教學活動,逐步使他們成長為熟悉專業的技能教師。第三,與各類幼教機構建立長期廣泛的聯系,聘請富有實踐經驗的優秀幼兒教師參與專業教學,舉辦專題講座、講授課程相關內容、開展實踐課程指導等,用他們的所長彌補自身的不足。第四,建立與其他基礎教育學院、少兒活動中心的合作關系,充分利用藝術類社團的指導教師,共享教師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好各類才藝教師在學前教育技能教學中的作用。

        三、結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少妇爽的嗷嗷叫视频 | 自拍视频在线看伦 | 亚洲午夜福利一级无吗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二区 | 一本在线观看资源网站 | 中文字幕免费乱码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