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學前教育就業前景范文

        學前教育就業前景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前教育就業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前教育就業前景

        第1篇:學前教育就業前景范文

         

        一、新形勢下師范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學生面臨的挑戰與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教育專業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優勢減弱

         

        在新形勢下, “育人為本”、“實踐導向”、“專業導向”等基本的教育理念尤其被重視。 我國從2011年開始深人推行教師教育課程改革,以素質教育為立足點, 提出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新《標準》。新《標準》重新確立了對于教師培養的教育課程,同樣對于教師資格也劃分了全新的標準。不久,我國的新標準改革在部分中小學試水,2013年又逐漸增加了試點。本次改革之后,師范專業學生與非師范專業學生在考取教師資格時將被同等對待。8月,教育部又頒布了《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 該辦法規定,在教師資格證改革試點啟動后人學的師范專業學生,畢業之后無法像從前一樣直接獲得教師資格證,而是需要通過參加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后才有機會申請教師資格。教師資格證的改革使其他非英語教育專業的學生可以與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在同等條件下相共同競爭,師范生和非師范生的不再受到區別對待,并且職位的需求量沒有擴大,師范院校的優勢減弱,從而加大了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難度。

         

        (二)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上有著一定缺陷

         

        第一,課程的設置老舊單一,還是沿襲的數十年前那一套。第二,英語教育專業使用的教材陳舊,不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第三,沒有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創新能力的教育,這導致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的思維不靈活,較為死板。

         

        (三)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生受傳統就業心態影響較重

         

        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就業時主要考慮大城市的重點中學以及帶有編制的職位,而那些偏遠地區的鄉村中小學、或者城市私立中小學則不在其考慮范圍。這說明由于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 大學生受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依然思想嚴重,仍保持著傳統的就業心態, 希望從一開始就能在找到高薪、穩定的工作,而看不到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積極進取、艱苦奮斗的一面。

         

        二、更好地促進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的對策

         

        (一)課程的設置更加合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學校應當根據現下社會形勢,并且結合學校本身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英語教育專業的特殊性,來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幫助英語教育專業設置更合理的教學課程,使得學生所學的英語課程具有所在高師院校所擁有的特色,使學生們在畢業時相較其他專業的學生能夠擁有更強的就業競爭力。英語教育專業的學生在當下的就業情況之所以如此低迷,主要原因是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比較單一。相比之下,非英語教育專業的英語專業學生同樣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還具備能夠應對多種工作的英語能力。這使得純粹的英語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應聘學?;蛘呤聵I單位時缺乏競爭力。良好的英語能力在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在當下的社會條件下是無法滿足用人單位要求的。面對這樣的形勢,高等師范院校的英語教育專業應當轉變思路,主動適應就業市場,培養更加全面的英語專業人才。即在英語教育專業設置一些交叉學科, 充分利用學校的有利資源,比如學校所能提供的人力資源、環境及教學資源等。將不同專業的課程相結合,培育出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

         

        (二)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拓寬就業渠道

         

        學校里的招生就業處應當積極與中小學、企業聯系,在學生畢業前兩年就開始為他們提供實習的機會。這樣,當學生完成學業正式工作時,就會有一定的經驗。學校還可鼓勵學生自主創業,或者考取碩士博士研究生乃至出國深造等,這些途徑都能拓寬學生的發展方向,從而提高就業水平。

         

        (三)加強教育見習,提升教學水平

         

        高師院校在開展課程的過程中,將教學理論融人教學情境,更能凸現師范學生的優勢。師范院校應從學生入學起就開始臨床教學,組織學生有規律地在中小學課堂上實地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從中小學優秀教師的身上學習到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利用多種途徑針對性地訓練學生,不斷提升學生的教學水平。通常來說,師范生的教育實習期30到45天,但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很難取得上佳的成效,適當的將這個時間延長,也不失為提高實習效果的的一個辦法。事實證明,師范生完成一學期或以上的教育實習后, 教學水平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改變就業心態

         

        影響大學生求職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他們的整體素質。所以,就業壓力大不應成為大學生找工作難的借口,提高自身素質與綜合能力才是找到好工作的最好保證。首先,高師院校英語專業的畢業生,英語水平以及使用英語的熟練程度無疑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學生在校期間,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好本專業知識,全面鍛煉自己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只有能夠極其熟練地運用英語,英語專業的學生才有能力與其他專業學生競爭,以此彌補自身在其他能力方面的不足。其次,外語是一種語言,只是用來表達和交流的一種手段,如果只掌握這門語言而缺乏其他的專業知識,是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獲取優勢的。因此,英語專業學生在學習本專業課程的同時也應注重其他專業技能的學習,比如金融、管理、財會、旅游、法律等,努力成為滿足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英語專業學生也可以參加一些專業技能的培訓和資格考試,比如報名注冊會計師考試、司法考試等,以此提升自己并增加自己就業的籌碼。同時,學習掌握多國語言,能夠輕松駕馭導游、翻譯等職業。這些方法都卓有成效地拓寬了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面。

         

        三、結語

         

        新形勢條件下,英語教育專業學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作為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應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掌握好所學的專業知識,培養自己的教師職業技能。英語教育就業形勢的艱巨不容忽視,應當引起學校以及學生本人的重視,學校與學生應當勇于挑戰,勇于創新,攜手走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作者:周敏嫻 來源:商

        第2篇:學前教育就業前景范文

        關鍵詞: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就業

        一、新形勢下師范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學生面臨的挑戰與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教育專業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優勢減弱

        在新形勢下, “育人為本”、“實踐導向”、“專業導向”等基本的教育理念尤其被重視。 我國從2011年開始深人推行教師教育課程改革,以素質教育為立足點, 提出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新《標準》。新《標準》重新確立了對于教師培養的教育課程,同樣對于教師資格也劃分了全新的標準。不久,我國的新標準改革在部分中小學試水,2013年又逐漸增加了試點。本次改革之后,師范專業學生與非師范專業學生在考取教師資格時將被同等對待。8月,教育部又頒布了《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 該辦法規定,在教師資格證改革試點啟動后人學的師范專業學生,畢業之后無法像從前一樣直接獲得教師資格證,而是需要通過參加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后才有機會申請教師資格。教師資格證的改革使其他非英語教育專業的學生可以與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在同等條件下相共同競爭,師范生和非師范生的不再受到區別對待,并且職位的需求量沒有擴大,師范院校的優勢減弱,從而加大了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難度。

        (二)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上有著一定缺陷

        第一,課程的設置老舊單一,還是沿襲的數十年前那一套。第二,英語教育專業使用的教材陳舊,不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第三,沒有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創新能力的教育,這導致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的思維不靈活,較為死板。

        (三)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生受傳統就業心態影響較重

        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就業時主要考慮大城市的重點中學以及帶有編制的職位,而那些偏遠地區的鄉村中小學、或者城市私立中小學則不在其考慮范圍。這說明由于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 大學生受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依然思想嚴重,仍保持著傳統的就業心態, 希望從一開始就能在找到高薪、穩定的工作,而看不到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積極進取、艱苦奮斗的一面。

        二、更好地促進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的對策

        (一)課程的設置更加合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學校應當根據現下社會形勢,并且結合學校本身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英語教育專業的特殊性,來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幫助英語教育專業設置更合理的教學課程,使得學生所學的英語課程具有所在高師院校所擁有的特色,使學生們在畢業時相較其他專業的學生能夠擁有更強的就業競爭力。英語教育專業的學生在當下的就業情況之所以如此低迷,主要原因是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比較單一。相比之下,非英語教育專業的英語專業學生同樣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還具備能夠應對多種工作的英語能力。這使得純粹的英語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應聘學?;蛘呤聵I單位時缺乏競爭力。良好的英語能力在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在當下的社會條件下是無法滿足用人單位要求的。面對這樣的形勢,高等師范院校的英語教育專業應當轉變思路,主動適應就業市場,培養更加全面的英語專業人才。即在英語教育專業設置一些交叉學科, 充分利用學校的有利資源,比如學校所能提供的人力資源、環境及教學資源等。將不同專業的課程相結合,培育出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

        (二)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拓寬就業渠道

        學校里的招生就業處應當積極與中小學、企業聯系,在學生畢業前兩年就開始為他們提供實習的機會。這樣,當學生完成學業正式工作時,就會有一定的經驗。學校還可鼓勵學生自主創業,或者考取碩士博士研究生乃至出國深造等,這些途徑都能拓寬學生的發展方向,從而提高就業水平。

        (三)加強教育見習,提升教學水平

        高師院校在開展課程的過程中,將教學理論融人教學情境,更能凸現師范學生的優勢。師范院校應從學生入學起就開始臨床教學,組織學生有規律地在中小學課堂上實地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從中小學優秀教師的身上學習到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利用多種途徑針對性地訓練學生,不斷提升學生的教學水平。通常來說,師范生的教育實習期30到45天,但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很難取得上佳的成效,適當的將這個時間延長,也不失為提高實習效果的的一個辦法。事實證明,師范生完成一學期或以上的教育實習后, 教學水平將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改變就業心態

        影響大學生求職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他們的整體素質。所以,就業壓力大不應成為大學生找工作難的借口,提高自身素質與綜合能力才是找到好工作的最好保證。首先,高師院校英語專業的畢業生,英語水平以及使用英語的熟練程度無疑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學生在校期間,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好本專業知識,全面鍛煉自己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只有能夠極其熟練地運用英語,英語專業的學生才有能力與其他專業學生競爭,以此彌補自身在其他能力方面的不足。其次,外語是一種語言,只是用來表達和交流的一種手段,如果只掌握這門語言而缺乏其他的專業知識,是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獲取優勢的。因此,英語專業學生在學習本專業課程的同時也應注重其他專業技能的學習,比如金融、管理、財會、旅游、法律等,努力成為滿足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英語專業學生也可以參加一些專業技能的培訓和資格考試,比如報名注冊會計師考試、司法考試等,以此提升自己并增加自己就業的籌碼。同時,學習掌握多國語言,能夠輕松駕馭導游、翻譯等職業。這些方法都卓有成效地拓寬了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面。

        三、結語

        新形勢條件下,英語教育專業學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作為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應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掌握好所學的專業知識,培養自己的教師職業技能。英語教育就業形勢的艱巨不容忽視,應當引起學校以及學生本人的重視,學校與學生應當勇于挑戰,勇于創新,攜手走出一個美好的未來。(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 宋殿嬌,當前英語專業就業問題及對策研究[J],理論界,2007(12):201

        第3篇:學前教育就業前景范文

        關鍵詞:職業技能競賽;酒店管理專業;影響

        現階段,各級各類的職業技能競賽得到了各級政府和學校的高度重視。職業院校通過參加技能競賽,既展示了人才培養的水平,同時也是教師執教能力、學校專業建設和辦學實力的重要體現。所以,認真研究職業技能競賽的指導作用,對職業院校提升教學水平、推動專業建設和找準學校發展方向有著重要的意義。

        1 改變陳舊教學過程,促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傳統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多注重理論而輕實踐,多注重知識的傳授應用輕創新,至多是安排有限的酒店實習學生才能接觸到實踐技能。教學內容的多年不變,教學形式的單一,學習過程枯燥無味,基本已經脫離了社會實際需要,這樣人才培養模式顯然無法適應和滿足經濟飛速發展變化的現代社會。職業技能競賽的出現無疑為職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是體現職業教育發展成果的重要方式。競賽的評價體系促進了學校培養目標向綜合性人才的轉變。實用性強的競賽項目促進了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內容向注重實踐技能培養的轉變。準備參賽的過程促進了教學主體和學習模式的轉變。

        競賽本身成為了密切學校與企業聯系的重要途徑,通過組織方搭建起校企交流平臺,促進雙方更多的接觸和了解,促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多方位的進行合作。在這個過程中,學??梢砸M酒店先進的服務理念、技術和企業標準,將實際的經營經驗直接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深化了校企合作內涵,促進了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

        2 促進專業教學改革,完備師資配置

        近階段,酒店管理專業學習內容企業化教學已成為相關職業院校教學過程中被運用最多的教學方法,它要求課程內容的組織設計基本完全符合一線工作程序,以工作目標為核心,以工作程序標準化為載體,通過模塊化的教學方式組織實施。

        技能競賽的目的是引導職業院校重視實踐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技能競賽強調了專業技能在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對接。實施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既夯實了學生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其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專業技能,符合職業教學的教育目標,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從書本知識的被動學習到培養興趣,積極完成職業技能自主學習的轉變、從單純的專業知識學習向綜合職業技能、綜合能力提高的大轉變。技能競賽在教學模式的改革中,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建立起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融合、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相互依存、以實踐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有力的促進了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

        職業技能競賽的項目都來源于現有的行業領域,以競賽為主導,融入國際、國內先進理念,更加貼近職業崗位需求。每次競賽后,教學、科研等部門都看根據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明確酒店管理專業教研的改進方向,成為設置課程、優化課堂效能的重要依據??蒲胁块T根據相關數據,確定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科研課題管理,形成了“教訓研”三位一體的長效機制,體現了職業競賽項目對酒店管理專業改革的引導和轉化,優化了教學內容,促進了項目化教學改革。有力推進了職業教育的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

        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能夠促進完善學校師資配置。首先,技能大賽有助于對青年教師的錘煉,使青年教師能夠迅速適應工作環境、融入角色。促進教師的雙師型轉變,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水平,滿足專業院校快速變化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要求。其次,促進完善實訓基地建設。良好的實訓條件是提高酒店管理專業技能教學的有效保障。每年的職業技能競賽都是貼合酒店行業發展形勢,學校應該加強社會調研和論證,及時更新教學設備,保證教學設備設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先進性。同時進一步加大投入,保證具有充足的高教學設備設施可供學生實訓使用,從而保障酒店管理專業技能教學的效率。

        面對日新月異的職業教育,應該以著眼國際的高度,思考和探索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的新思路。職業技能競賽所具備的競爭性與公平性、追求專業品質與技能上的觀念、團隊精神與綜合能力的體現無疑進一步說明它在教育功能和教育價值方面的重要性,并已然成為職業院校培養和鍛造優秀高級技能人才的一條必然之路。

        參考文獻

        [1]劉華東.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整合與教學改革嘗試和探索[J].高職教育,2010.2.

        第4篇:學前教育就業前景范文

        論文摘要:高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就業率也是評價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標準;就業導向是其具體體現。因此在高職院校的辦學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特別在今天全球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科學地看待就業導向性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完善高職教育。

        我國高職教育從上世紀80年代興起以來,發展迅猛,成效顯著,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應用型技術和技能人才。但在高職教育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反思、解決和完善的問題。如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就業導向等近日,國家教育部下達的16號文件里就明確提出了要深刻認識高職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的道路;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加快專業改革與建設;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下面筆者就結合本地黃河角洲的開發,談談科學看待高職教育的就業導向的重要性。

        去年暴發的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使得本來就存在的大學生“就業鴻溝”問題更加嚴重。就業問題成為全局性的重大經濟與社會問題。就業壓力主要表現在就業崗位缺口大,勞動力供過于求,勞動力素質與崗位需求不適應。這種大學生與企業和社會對接的錯位和脫節是由于學校的就業導向整體出了問題,不夠科學,不夠客觀。學校在學生的人口和出口兩個環節對就業的考慮很細致,在專業設置和課程安排中,就把就業作為思考的重要因素和目標。通過對行業背景的調研,確定具體專業,通過對社會崗位的從業人員的能力分解,進行課程設置,最后臨近畢業時,還要進行專門的就業教育也很到位,但在入口和出口之間的教育教學環節中卻忽略了就業導向的研究和落實。

        所謂就業導向是指教育發展關于支持什么和限制什么的明確指向,即職業崗位f群)需求旺盛的教育類型、層次及其專業加快發展;否則,不予發展,或加以限制或調整。因職業教育是伴隨現代工業而生,直接為經濟發展和就業服務的新型教育類型。高職較之普教,更應突出應用性、技能型人才培養,更強調為社會提供“零距離”服務,輸送針對性強的各類急需人才。高職就業導向的實質意義就十分明確:高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有:

        1 面向需求實施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從培養模式做起,努力打造訂單培養方式。中國最后一個待開發的大河i角洲——黃河三角洲將迎來開發熱潮,去年4月山東省臺《黃河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之后,又將出臺《支持黃河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這兩份文件明確了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方向及扶持措施。在黃河角洲區域經濟科技發展論壇中就有專家提出,與大都市相比,這里更缺乏人才,更需要支持。有這樣良好的開發環境,這是多么大的一筆“訂單”!學校應該進行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整合,成為實施訂單培養試點。瞄準i角洲開發的市場需求,主動根據用人需要進行教學改革,包括實施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與方法等各方面的調整。同時繼續大力推行畢業設計、崗位訓練和就業安置相結合,開展各種技術競賽、科研訓練等活動。用人單位非常歡迎這類訂單培養方式。

        2 整合資源打通產學合作的途徑

        應從雙證培養人手,搭建企業需求人才的橋梁。并且使之逐步擴大提高,逐步引入規范,逐步納入計劃。實施雙證書培養制度,既是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的重要保障。2008年11月12日,中國(東營)國際石油裝備與技術展覽會開幕,來自世界43個國家和地區、國內16個省各大油田的客商參加了盛會,石油機械裝備制造業是東營的一大特色產業,已經形成了集研發、制造、服務及內外貿于一體的產業體系,東營作為三角洲開發重要部分將來會成為中國石油機械裝備制造業基地。有了這樣的就業導向,我們完全可以把機械類專業,包括機械設計制造,數控加工等做大做強,讓畢業生有理論有實踐有雙證,成功成為制造業基地的一份子。另外,產學合作的途徑應該循序漸進從一般性的參與合作,到協的介入合作,最后成為互動性的產學合作,使企業已經成為“育人主體”的一部分,使雙證更具實用性和可信度。這也無疑會在更大程度上推動訂單培養方式的實施。

        3 拓寬渠道擴大畢業生就業的領域

        第5篇:學前教育就業前景范文

        【關鍵詞】學前教育;本科;人才培養;適應性

        0 引言

        從2010年,我國提出重視學前教育發展的意見之后,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勢頭是前所未有的迅猛。各地的學前教育工作都開始大興土木,這帶動了一大批本科院校開始新增、擴大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數量。可大規模擴招的背后,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如何?他們能否適應未來幼兒教師的工作?本研究通過兩個調查: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職業準備現狀調查和幼兒園人才需求調查,試圖了解在大規模擴招的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本科人才的職業適應情況。

        1 研究方法

        研究選取中部某市(常住人口49.8萬,屬中小城市)作為取樣對象,該市共有幼兒園758所,其中公辦幼兒園27所,早教中心7所。位于該市的一所省級二本院校中開設有本科學前教育專業,其招生數量從08年至12年分別是58人、149人、350人、390人、420人,擴招明顯。

        1.1 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選取該校本科學前教育專業大三和大四共16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厥沼行祿?48份。所用問卷為自編問卷,經檢驗,其內部一致信度為0.89。

        1.2 訪談法

        本研究對該市8所幼兒園的園長進行了訪談,了解了目前該市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所選幼兒園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訪談對象所在單位的基本情況

        2 研究結果

        2.1 擴招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的職業準備現狀

        2.1.1 畢業去向選擇

        本次調查發現,只有57.7%的同學表示畢業后愿意進入幼兒園工作,有30.9%的學生畢業后不希望從事與學前教育有關的工作。即使在想進入幼兒園當老師的學生中,也有許多由于種種原因(如:家人不支持、社會地位低、工資待遇差等)最終不會進入幼兒園工作。盡管學生不愿意進入幼兒園當老師,但他們對早教中心的工作卻期待很高。約有70%的學生愿意畢業后進入早教中心工作。絕大多數學生(67.8%)認為至今為止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足以勝任未來專業性的工作。

        2.1.2 專業知識和技能準備

        擴招速度較快的本科院校,其往往從師資、配套設備等方面都非常緊張。然而,理論課好上,技能課如果沒有足夠的教學設施就很難開展了。因此,在擴招較快的本科院校,往往給學生多多地上理論課,技能課的課時比較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發現,在理論、技能和實踐三種類型的課程中,53.8%的學生認為技能課程最重要,22.8%的學生認為實踐課程最重要,只有21.5%的學生認為理論最重要。問卷調查的結果發現,盡管絕大多數學生(91.9%)認為,理論課的開設還是有必要的,但對理論知識能否在幼兒園中運用卻不抱信心,只有38.9%的學生認為所學的理論知識能在日后的工作中用到,36.9%的學生認為理論知識在日后的工作中是沒用的。這與我們在園長訪談中一些園長的看法也相同。

        2.1.3 實踐經驗準備

        大規模擴招的背景下,讓學生進入幼兒園見習和實習幾乎成為一種奢望。沒有一個幼兒園能夠容納如此之多的學生見習。問卷調查發現,多數學生(71.1%)認為,該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理論和實踐結合不并緊密,78.5%的學生認為平時見習機會較少,95.9%的學生認為實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大部分學生(73%)認為,他們平時開設的理論知識類課程太多了,而技能課程(80.4%)和實踐課程(95.3%)的課時又太少。許多學校在安排學生實習的時候,都沒有安排每天的實習結束后,對一天的實習生活進行討論和總結,這就讓學生陷入“學而不思”的狀態,最終陷入到每天給小朋友穿衣打飯這些瑣事中,學生實習半年,只會覺得自己做了半年保育員,除了累也沒有真下學會什么。

        2.2 幼兒教育機構人才的需求

        根據我們對許昌市8所幼兒教育機構的訪談,我們發現,市場目前對學前教育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2.2.1 期待高學歷人才的加入,卻有抱有疑慮

        目前,所有8所幼兒教育機構中,招聘教師的學歷起點是高中。但所有幼兒教育機構的園長均表示,非常希望有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加入他們機構。在他們看來,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受過較好的專業訓練,到幼兒園工作會更容易上手,對幼兒園的發展也更有利。如某幼兒園的園長說:“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的發展后勁很大,未來也可能有更好的發展?!?/p>

        然而,多數幼兒教育機構的園長都認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理論較強,而技能較弱,還需要大量的后期培訓,進入幼兒教育機構后不能直接上崗工作。而高學歷的人才所要求的待遇還普遍較高,這就讓一些園長對這些人才“皺眉頭”了。一些園長表示,在對待應聘者時,不論應聘者有多高的學歷,在面試時都要接受一樣的考核,而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后,不管是本科生還是??粕瑢I的還是非專業的,待遇都沒有差別。

        2.2.2 看重應聘者的道德素質

        絕大多數幼兒教育機構在招聘人才時看重的首要是道德素質,如人品、對待工作的態度是否認真積極,是否熱愛幼兒教育工作、熱愛幼兒,是否有責任心等。其次,部分園長提出個人的個性心理素質也是他們在招聘時看重的一個方面,如否能夠承受壓力,是否有靈氣,愿意學習等。如某幼兒園認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應該具備五大素質:正氣、朝氣、大氣、書卷氣和靈氣。(這五大素質多為道德素質和個性心理素質);還有一個幼兒園認為一個合格的幼兒園老師應該“德才兼備”,要有道德、有熱情、有愛心,并有堅持不懈的個性品質。對于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園長們紛紛表示不是最重要的,這些都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通過實踐和培訓來提高,而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和個性心理素質卻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如某幼兒園的園長說:“才藝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位未來的老師)能不能關注孩子的生活?!?.2.3 看重應聘者的專業技能素質,而非理論知識

        在如何看待理論知識上,各幼兒教育機構的園長的認識不一。有些園長認為,理論知識很重要,也有一些園長認為,理論知識在幼兒園的教學中根本用不上。實際上,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所有8所幼教機構在招聘時,考核的內容均為應聘者的專業技能素質,如唱歌、跳舞、彈琴、繪畫、講故事、說課、上課等。最初我們假設,如果幼兒教育機構看重應聘者的理論知識,就會通過筆試或面試來了解應聘者的專業知識情況,然而實際在我們訪談的8所幼兒教育機構中沒有一家安排有這樣的內容。這足以說明,各幼兒教育機構在招聘人才時,更看重的是應聘者的專業技能,而非理論知識。

        3 討論

        以上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第一,擴招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的培養并不成功,通過三至四年的專業學習,他們并沒有為未來的職業作好準備。具體表現為學生所學知識不能盡快向教育能力遷移,從而幼教工作的無從適應。

        表2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培養中理想、市場與學校的差距

        注:√很需要,較需要,×不需要.

        第二,目前我們對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的培養與市場的需要有著很大的差距。從表2可以看出,理想的學前教育人才需要有較好的理論功底和專業技能,并且要有很好的實踐能力,市場需要的學前教育人才需要有很好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卻不需要有什么理論知識功底。恰恰相反,目前我們培養出的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有著很好的理論知識功底,而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卻很弱。很明顯,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是不能受到市場的歡迎的,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許多幼兒園盡管在口頭上說希望招聘學前教育專業高學歷層次的人才,但在行動上卻沒有任何表示的重要原因。因此,目前我們在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層次學生的培養方案上是存在一定問題的。

        4.1 從培養目的看:重學問輕道德

        從以上研究結果看,市場是非??粗厝瞬诺牡赖滤刭|的,例如敬業、熱愛幼兒及幼兒教育事業、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等。專業理論、專業技能甚至實踐能力在園長們看來都應該排在道德后面。然而,高校在培養人才時,更看重的卻是學生的“學問”。這與市場的需求相距甚遠。

        4.2 從培養目標看:重知識輕技能

        目前,該校本科學前教育專業更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培養,而忽視了對技能的訓練。而市場則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有過硬的教學技能,對知識的要求反而沒那么高。學生名義上學歷合格了,但實際上能力卻不過關,許多學生大學四年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無法直接在幼兒園的工作中使用,不能直接上崗。

        4.3 從培養內容看:重理論輕實踐

        第6篇:學前教育就業前景范文

        一、綏化市學前教育就業現狀

        綏化市學前教育用人單位中公立幼兒園較少,私立幼兒園及其他早期教育機構明顯增多;市區內就業需求已趨于飽和狀態,城鄉供需嚴重不平衡。尤其是農村學前教育教師存在嚴重的缺失,師資力量極其薄弱。

        ( 一) 綏化市北林區學前教育就業現狀

        就北林區而言,區內設有公辦幼兒園3 所,規模較大的私立幼兒園 4 所,早期教育機構 2 所,其他以家庭式小型私立幼兒園為主。公立園幼教師資水平較高,多是聘用有一定教學經驗或具備某些特長的教師,對應屆畢業生的需求少。雖然有部分私立幼兒園仍需要教師,但工資待遇低,不足以吸引學前教育畢業生就業興趣。早期教育機構在北林區剛剛興起不久,但就其性質而言,仍然是私人開辦的教育機構。雖然對教師有需求,但加入機構初期僅限于接受培訓時期和擔任機構其他工作的人員。與此同時,部分學生來自外省或外市縣,與其他城市相比綏化市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外地的畢業生對綏化市周圍的生活環境不熟悉,不愿選擇在綏化市北林區就業。據調查,僅有 8.8% 的本科學前教育畢業生選擇在市區內就業,雖然已簽訂合同,但單位性質均為早教機構。因此,從數據顯示來看,對學前教育本科生來說,市區內就業需求已趨于飽和狀態,好崗位需求有限。

        ( 二) 綏化市農村學前教育就業現狀

        綏化市轄北林 1 區,安達、肇東、海倫 3 市及綏棱、青岡、慶安、蘭西、望奎、明水 6 縣,共 160 個農村鄉鎮,1 331 個行政村。截至2007 年末統計,全市總人口 575. 9 萬人; 其中農業人口 425. 5 萬人,占 73. 9 %。通過調查,僅北林區現有留守兒童 2 496 人,分布在全區 21 個鄉鎮辦事處。其中隔代監護 1 973 人,單親監護 477 人,其他為親屬、同輩監護和無人監護。近年來,留守兒童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只有個別鄉鎮留守兒童的數量在五年中有所回落。從數據上顯示,綏化市農村留守學前兒童不僅數量巨大,而且不少兒童沒有接受或沒有條件接受正規的學前教育。綏化市農村正規學前教育機構鳳毛麟角,也為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雖然市場需求量大,但就業成功率極低。據調查統計,14. 7% 的本科學前教育畢業生參加了農村實習支教活動,5.8% 的畢業生選擇在縣一級的幼兒園進行實習,但均未簽訂就業協議。因此,農村學前教育就業供需嚴重不平衡的問題亟待解決??傊?,從整個綏化市來看,學前教育就業前景好,但學前教育本科生就業形勢嚴峻,尤其是農村學前教育就業問題亟待解決。

        二、綏化市學前教育就業現狀的成因

        目前,綏化市學前教育就業前景好,但城鄉就業不平衡,學前教育本科生就業形勢嚴峻。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現對今年學前教育本科生就業情況的調查結果做詳細的分析。

        ( 一) 社會方面原因

        綏化地處黑龍江省,屬農業城市,農村人口比重大,屬經濟欠發達地區。近年來,綏化市城市建設和人文環境都有很大改善和提高,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在逐步加深。市區內不斷有私立幼兒園建成,并興起早教機構??此拼嬖诖罅康氖袌鲂枨?,實則存在諸多問題。

        1. 教師工資待遇低

        經調查表明,幼兒園能給予應屆畢業生的工資待遇為無編制、不供吃住 800—1 000 元/月左右。而畢業生大部分來自綏化農村或外省,隨著物價不斷的上漲,除去生活費用,所剩無幾。面對省內其他城市幼兒教師的待遇誘惑,大部分畢業生選擇家所在城市或省外就業。

        2. 學歷優勢并未體現

        綏化市大部分幼兒園并不認可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認為本科生理論水平比??粕鷱?,但實踐能力差。專業科的課程計劃中技能訓練和實習時間占學習年限的 50% 以上。致使用人單位形成思維定勢,認為本科生實踐能力差,獨立帶班需經過較長時間培訓。本科生思維活躍、想法獨特、有先進的理念,當理論與實踐相違背時,往往容易固執己見,很難操控。此外,用人單位在學生就職初期給予本科生的待遇與專業生一樣,巨大的思想落差下,學前教育本科生會尋找更適合本科生發展的幼兒園。因此,形成了綏化市學前教育就業崗位多,但就業率低的現狀。

        3. 用人單位優中選優

        相關調查研究表明,用人單位對學前教育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幼兒園需要: “熱愛幼兒教育、學歷較高、有一定教改科研能力、幼兒教育理念新、教學基本功扎實、技能全面、心態好、愿意長期在本園工作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庇萌藛挝怀俗⒅貞刚叩膶I水平外,還要求應聘者具有較強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這無疑給學生形成就業壓力,影響學生就業情況。

        ( 二) 學校方面原因

        綏化市僅有一所高等學府開設了本科學歷的學前教育專業。從就業生源角度講,應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然而,卻呈現出就業形勢嚴峻的現狀,應從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等方面思考其形成的原因。

        1. 培養目標不夠明確

        據調查,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通過四年的本科教育,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夠適應學前教育專業發展需要的、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教育科研機構的幼教研究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兒童工作人員?!被趪姨岢龅膶W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綏化市高校 2011 屆本科學前教育畢業生的培養目標為: “學前教育本科專業培養熱愛教育工作,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在以下機構從事教學、研究、管理和服務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1) 各類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學校的教學和管理人員; 學前教育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 2) 各級各類幼、托教育機構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員。( 3) 各類兒童社會教育、服務機構的教師和管理人員。( 4) 兒童文化事業( 新聞、出版、廣告、影視、網絡等) 的從業人員?!毕啾戎?,高校的培養目標雖然廣泛但籠統,一些目標在已有的課程設置上無法完成,因而造成學生就業方向不明。

        2. 課程設置不合理

        理論課時比重大,實踐課時少; 專業理論課程多,技能類課程少; 必修課程多,選修課程少;理論學習時間多,見習、實習機會少。這些都與高校課程設置有密切的關系。課程設置的不合理,嚴重影響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成為阻礙學生發展的因素之一。

        ( 三) 家庭方面原因

        經調查表明,家庭條件、家長的就業觀念以及家長的文化程度等方面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就業方向。首先,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并不急于尋找工作,多處于觀望狀態。僅考慮條件好的用人單位,不理想的不參與應聘。即使應聘失敗,也不擔心生活來源,并廣泛利用社會資源安排其他就業崗位。其次,多數家長認為,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收入低微,無發展前途,影響子女擇偶標準,更無法接受學生到農村任教。另外,家長的文化程度也影響著學生就業的目標和方向。如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期望學生在學歷上有更高的追求,鼓勵學生考研; 文化程度稍低的家長以學生就業即可獲得經濟收入為由,鼓勵學生追求待遇較好的工作崗位就職。因此,以上因素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綏化市學前教育就業不平衡且就業形勢嚴峻的現狀。

        ( 四) 學生自身原因

        從學生自身角度出發,經調查了解到,造成就業困難現狀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 就業目標不明確,就業觀不正確

        經調查了解到,一半以上學生不愿從事學前教育工作。其中,一些學生高考并未選擇學前教育專業,而是通過調劑進入該專業進行學習; 一部分學生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原因是分數線較低,錄取幾率大。即使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就業目標也不明確,表現為在擇業過程中,對用人單位的性質和待遇考慮較多,左顧右盼、瞻前顧后。同時,一味追求高待遇的工作,不愿從事農村的學前教育工作,沒有腳踏實地的精神,逃避辛苦。這是形成城鄉農村學前教育極度不平衡的內在因素之一。此外,學生沒有正確的就業觀念和就業意識,缺乏創業精神和主動就業的意識,依賴心理嚴重。雖然學校和教師提供給學生就業信息,但學生缺乏主動擇業的意識,比較依賴學校和家長的努力。

        2. 對自身能力、素質缺乏準確的判斷

        缺乏對自身能力和素質的判斷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過高估計和過低貶低,致使學生在擇業過程中表現出過于自信和自卑的心理狀態。因此,過于自信的學生在面臨挫折的時候表現出情緒低落、懷疑自己或憤世嫉俗等不良情緒; 自卑的學生畏首畏尾,不敢承擔有挑戰性的工作,或把就業失敗全部歸因為內部因素,害怕挫折。少數學生能夠正確分析自身特點,根據不同的用人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3. 實踐能力和社會經驗缺乏

        學生經過三年的理論課程的學習,基本掌握學前教育的理論知識; 通過實踐教學活動,了解了幼兒教師日常工作流程及教學活動。但學生的實踐能力并未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特別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特點決定了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才能在短時間內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實踐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過渡期,往往學生在這一過渡期內并未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因此,在試用期階段就被篩選出局。學生普遍存在社會經驗不足的問題,突出表現為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對于學前教育的學生來說,這兩方面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不僅要求與幼兒溝通,同事或領導溝通,而且還要和幼兒家長溝通。調查中發現,10% 左右的學生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能處理各種人際關系,這些學生幾乎都是在大學期間擔任班級干部或系級干部職務的學生。大部分學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際交往的能力。

        三、關于學前教育就業現狀的應對策略

        針對綏化市學前教育就業前景好,但就業不平衡、就業形勢嚴峻的現狀,不論社會、高校,還是家庭都應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從源頭上幫助學生就業,促使城鄉學前教育達到平衡,推動地方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第7篇:學前教育就業前景范文

        高等職業院校美術教育專業對于培養目標的定位是:培養掌握美術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美術繪畫技能技法,能在中小學從事美術教學,組織課外活動和競賽工作的中小學美術教師。雖然各院校在對培養目標的具體表述上略有差別,但基本內容大體一致。本專業的就業面向是:中小學、企事業、群眾團體的美術教師或管理工作。從對培養目標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其實是2005年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指導方案(試行)》中對美術學(教師教育)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學校美術教育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備初步美術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礎教育美術教師和社會美術教育工作者。”的簡化版本,沒有能夠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性。目前,我國開辦美術教育專業的高校很多,有專門的美術學院和藝術學院,有部屬師范大學、有省屬師范大學和師范學院,還有高等職業院校(??茖W校和職業學院等)。這么多層次和類型的學校,其辦學層次、專業側重、辦學能力都不盡相同,各學校美術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幾乎相同肯定是不合適的,不同類型學校在培養目標的定位上應該根據自身特點而有所差別才對。高等職業院校美術教育專業如果不根據自身實際確定有差異的人才培養方向,盲目地向本科層次美術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靠攏,是不切合實際的,更是沒有出路的。伴隨著中等師范教育的取消,學前教育、初等教育的教育師資培養任務也主要由高等職業教育來承擔,并培養了相當數量的優秀學前和初等教育的師資。從近幾年麥可思研究院編制的就業藍皮書中的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來看,高等學校的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的就業前景并不被看好,在就業前景最不被看好的紅牌專業中列第9位。在報告中也同時指出,高職高專專業中的學前教育類和中小學教育類專業就業滿意度較高,就業后行業轉換率較低,就業前景被普遍看好。我們認為,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高等職業院校美術教育專業應緊緊把握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應用型人才這一方向,把培養目標的定位調整為培養學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美術教師以及社會美術活動人才。

        2 關于人才質量觀念的更新

        高等職業院校美術教育專業要走有差異化發展的道路,就需要更新質量觀念,根據培養目標和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來樹立恰當的人才質量觀。高等教育在21世紀初經歷了大的發展,但這種發展更多的是體現在數量和規模上,并沒有從更深的層次上改變教育的體制和模式。高等職業教育雖然越來越多地被熟知和接受,但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還屬于邊緣的范疇,學生選擇進入高等職業院校學習更多的是一種無奈而不是情愿。高等職業院校美術教育專業的絕大多數學生并不是真正喜歡美術和有從事美術教育這一職業,更多的原因是文化課程成績低而不得已選擇了美術專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職高專的藝術類專業(美術教育專業、藝術設計類專業等)成為一些低分考生的“收容站”。我們的高等教育多年來一直是實施立足于學科本位進行人才培養的模式,生怕學不足;近年來普通高等教育教育本位、素質本位的口號也越來越響亮,生怕學不寬;這都直接影響到了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質量觀念。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的人才應具有高度職業適應性,這就需要在職業技能的培養上下足功夫,高等職業教育更要考慮的應該是學不學的專的問題。文化課成績偏低、美術技能基礎弱,是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普遍狀況。這種情況造成在傳統的美術教育教學模式下組織教學難度大,教學質量難保障。我們也看到,文化課程偏低的學生普遍的表現出對技術技能類項目的一種愛好,對技術操作性較強的實踐課程的熱情超過對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換個說法:這些學生“愛玩”。根據高等職業院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整體特征,依據學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對美術教師的基本素質要求,從實際出發,樹立科學的人才培養質量觀。

        3 關于課程設置的改革

        第8篇:學前教育就業前景范文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2-0104-02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和實施,國家把發展學前教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越來越多的學生認識到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前景,報讀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也越來越多。然而,這個專業的男女比例卻嚴重失調。據統計,目前學前教育專業通常都是女生。筆者所在的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僅為2%。但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這在一些國家甚至有法律明文規定。如日本幼兒園男教師的比率約占7%,日本規定幼兒園里男必須要有1/4以上的男教師,美國幼兒園男教師的比率約占10%,美國規定幼兒園每個班必須配有一名男教師。筆者從輔導員的角度,談談如何管理這群特殊而弱勢的群體,幫助他們走出問題困惑。

        一、學前教育專業男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背負壓力走進高校。大多數學前教育專業的男生進入高校學習,并非他們的第一志愿,也不是出于對專業的熱愛,他們僅以此專業作為進入大學的前提,進入大學后再轉專業,很無奈地選擇這個專業。另外,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在社會上認可度很低,多數人認為此專業是女生的“專利”。

        2.男女比例失調的環境加大他們的心理壓力。學前教育專業的男生較之女生可謂鳳毛麟角。在這樣的環境里,男生一般少言寡語,他們不愿參與集體活動,在課堂上也很少發言和表現自我,往往選擇躲在一個角落,封閉自己。女生則是各項活動和課堂的主角,在這樣的環境里,男生的心理壓力異常大,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自卑、焦慮、自信心差、內驅力弱、女性化和厭倦等心理問題。

        3.教學方式和課程設置女性化讓男生厭學。也許由于學前教育專業女生過多,高校的課程設置也忽略了男生的特點,像舞蹈、手工制作、鋼琴等課程,男生較之女生明顯不占優勢,甚至在上這些課時,男生覺得先天能力不足,無所適從。而教學方式和用語上多突出女性思維模式,如反復的叮囑、夸張地模仿幼兒的神態、舉止和表情等,這些都讓男生厭倦甚至反感。又加之,學前教育的女生居多,專業特點使很多女生多才多藝,而多數男生在這些方面缺乏靈氣。男女一比較,挫敗感和無成就感就讓他們更不愿學習。

        4.就業前景黯淡、學生憂慮未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就業面較窄,培養目標多數是做幼兒園教師的。而男性幼兒園教師在任教到一定年齡后還能做什么?能否有能力從事學前教育理論研究或者自己開辦幼兒園,如不能,又如何再就業?面對未來的憂慮,極易讓他們產生焦慮。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

        1.重視入學教育的特殊性,增強專業認同感。學前教育專業的男生對自己專業的認同感很低,甚至都想轉專業或退學,即使畢業后也不會從事與其相關的行業。如何提升他們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認同感,作為輔導員,要高度重視大一新生入學教育,對這一特殊群體男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教育。在入學教育時,可采用榜樣法進行教育,介紹中外知名的學前教育專家,以其作為榜樣,激發學生的仰慕之情。還可結合學生身邊的實例,如自己的專業男教師的事跡進行榜樣教育,增強專業認同感。另外,可以通過更多的教育形式進行專業教育,如開展幼教名師專題講座、邀請校外學前教育成功人士、本校畢業的學長進行現身說法,讓他們對學前教育專業有更深的認識,增強專業認同感。

        2.創造班級管理機會,增強自我效能感。學前教育專業的男生,他們不愿做學生干部,更不愿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如何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筆者認為,可以單獨找其溝通,對其進行學生干部意義的教育和引導,還可以采取同學推薦和輔導員任命等方式,讓他們參與到班級管理事務中來。他們做了學生干部,尤其是工作得到同學認可時,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得到提升。如何才能讓他們在班級管理中提升效能感?這就要求輔導員對他們進行班干培訓和管理,通過多溝通、出點子、多肯定等方法加強對男生班干管理,同時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多關心多支持多鼓勵,幫助他們在學生中提高威信。通過參與班級事務管理和班干工作,這些男生會找到自己的價值,自我效能感也會大大增強。

        3.利用多彩校園活動,進行男性教育。大學生的社團活動豐富多彩,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和培養作用很大。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男生,他們不愿參加任何社團和文體活動,學校文體活動比賽學前教育的男生經常是棄權的狀態,即使參加了成績也是墊底,這大大挫傷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如何激發他們參與的熱情,筆者認為應鼓勵他們參加,不要太注重結果,應重在過程。在他們參與文體或社團活動時,要給予幫助。比如學校的田徑運動會、籃球錦標賽等活動,男生訓練時,可以和他們一起訓練;參加學校的文藝晚會,建議他們排男性化或幽默搞笑的節目,這樣會引起同學的關注,對參與活動的男生要不斷鼓勵和贊賞,增強他們的成就感。

        4.個性化指導,拓寬就業渠道。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就業面窄、學生憂慮未來等現狀,輔導員在學生一入校就應加強對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激發他們的內驅力,消除憂慮。針對學前專業的培養幼兒教師的人才培養方案,注重引導學生定位在幼兒專職教師上,結合自己的特點和優勢,選擇擔任幼兒園的體育、武術、電腦、棋類、科學等課程;或者從事學前教育游戲活動的設計相關工作;擔任幼兒園后勤保障工作;鼓勵學生自己創辦幼兒園等。通過個性化指導,學生的就業機會和渠道拓寬了,前景也更好了,憂慮也就打消了。還要提供更多的就業服務,如舉辦就業創業講座,就業幫扶,引導和鼓勵他們參加就業實踐、自主創業等。

        5.積極溝通,因材施教。輔導員與學生接觸最頻繁,最親密,是學生最信任的人,但學前教育男生存在的問題,絕非輔導員一人之力就能解決。除了日常多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外,還應積極與專業老師多溝通,做到因材施教,也要經常開展聽課活動,了解學生學習、思想、心理等狀態,及時征求專業老師的意見和對策,共同幫助男生走出困境。

        總之,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階段,學前教育專業男生這一為數不多的弱勢群體,作用無可替代,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需要得到高度重視,作為此專業的輔導員,應千方百計地幫助他們走出困境,讓他們成為我國幼兒教育事業上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閆靜.淺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培養[J].教育探究,2009,(12).

        [2]王萍.教學型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當代教育科學,2009,(21).

        [3]于曉梅.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心理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1).

        第9篇:學前教育就業前景范文

        師范生職業認同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對日后所要從事的教師職業合理的認識、端正的態度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等所組成的內部心理機制,包括對教師職業特點、職能和地位等的看法,對從事教師職業應具備的素質的認識、樂于從教的意愿以及從教時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等。已有研究認為,幼兒教師屬于“職業倦怠”的高危人群,但目前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幼兒教師培養的種種問題也逐漸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在這種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研究就成為近年來的新課題。筆者通過調查,了解該專業學生對幼兒教師職業認同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原因,從而給出一些有效建議和對策,希望有助于學前專業本科生職業認同感的增強,培養更多更好的幼教師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體抽樣的方法,對國內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四個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54份,收回問卷146份,有效問卷146份,有效回收率為94.8%。調查方法以問卷法為主,以小型座談、個別訪談為輔。調查內容包括:入學前的專業選擇動機和專業了解程度、在學期間所感受到的社會評價及影響、本人對幼兒教師職業的態度和看法、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把握,以及作為本科生對幼教職業的態度、對幼教職業的堅定性等。

        三結果分析及探討

        1.入學前對專業缺乏足夠了解,專業選擇動機不明確。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并不了解,對專業“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的比例高達65.8%。有一部分(30.1%)學生對這個專業略有了解,只知道以后要當幼兒園老師,僅有4.1%的同學認識清晰,超過一半(65.1%)的學生是因為“服從志愿”進入學前教育專業,因此接近于一種被迫、無奈的選擇。而在“自愿”選擇這個專業的學生中,各種原因所占比例從多到少依次為“興趣”、“父母老師的建議”、“認為是份好職業”等。從整體上看,這種專業選擇動機的不明確直接影響到學前本科學生的職業認同。

        2.入學后隨著專業認識的不斷深入,職業認同感逐步增強。(1)比較喜歡學前教育專業。在問到“是否喜歡該專業”時,選擇“喜歡”、“一般喜歡”的學生比例高達89.7%,說明絕大部分學生比較喜歡本專業,這對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和掌握以及職業情感的培養非常有利。大部分學生通過對專業的了解逐漸加深了對專業的感情。約10%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本專業。(2)從教意愿與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程度的增強。統計顯示,超過一半(56.8%)的學生表示比較想當幼兒老師。影響被試從教意愿的原因按從多到少排列主要有:“喜歡和孩子在一起”、“假期多”、“工作穩定”、“自己比較適合當幼兒教師”等。但仍有近乎一半學生不愿意從事幼教職業,其原因則依次為“待遇不高”、“不適合做這行”、“職業發展潛力不大”、“社會地位低”等。同時,大部分被試的自我效能感也較強,約74%的學生表示有信心成為幼兒教師,26%的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表示懷疑。(3)對幼教職業的態度比較積極,但是角色意識不強。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幼教職業和其他職業一樣”的學生占24.7%;認為這是個“崇高的職業”的占61.6%;認為這個職業“清貧”的占10.3%,認為這個職業“能很好地實現個人價值”的占3.4%。被試中76%的學生認為從事幼教工作“奉獻的同時也有收獲”,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覺得自己與幼兒教師密切相關,同時,僅有30.8%的學生有較強的角色意識。(4)對于做幼兒教師有較積極的情感體驗。被試中雖有56.2%的學生表示“和孩子在一起很幸?!?,卻僅有15.1%的學生認為這個職業“能夠實現自己的內在價值”。綜合結果可以看出,學前教育專業的多數學生雖然能意識到教師職業的內在價值,但不少學生在心底無法認同教師工作帶來的樂趣,也無法感受到教師職業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3.學前專業本科生就業前景樂觀。調查顯示,91.1%學生認為學前專業本科畢業生比較受幼兒園等用人單位歡迎,就業前景非常好,很容易找到工作。當然,隨著幼教事業發展的突飛猛進和學生培養數量的越來越多,受地域差異和幼兒園水平差異的影響,競爭壓力在逐漸增大。

        4.社會對幼兒教師職業的尊敬度不高。被試學生中,認為幼兒教師受“一般尊敬”、“不受尊敬”的比例高達84.2%。而訪談也顯示,有些同學認為幼兒教師雖然也是教師,但是社會地位遠不如其他階段的老師。

        5.專業堅定性不強。約40%的被試“愿意”和“非常愿意”再次選擇本專業,69.1%的被試只想把幼教職業作為過渡,以后會選擇更好的職業,少部分同學壓根“不打算做幼兒教師”。

        四結論與建議

        上述表明,學前本科生的職業認同感總體狀況尚好,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對專業和職業的認識越來越明確,也表現出對幼教行業良好就業的期待,對幼教職業的喜愛度和自我效能感總體呈遞增趨勢。另一方面,待遇低、社會尊敬度不高等負面因素又影響著學前本科生對幼教職業的認同感,使其“專業堅定性不強”。筆者認為,切實增強學前專業在校生職業認同需要社會大環境、學校小環境以及學生個人三個方面的共同努力。

        1.加強宣傳,落實政策,轉變、提升幼教職業形象。學前教育越來越受重視,但社會上對這種國家的“非義務教育”認識不一,學生專業選擇動機不明確,幼兒教師社會認可程度不足,需要政府、媒體積極投入,多做工作,贏得良好的社會評價??梢酝ㄟ^宣傳以普遍提高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特別在社會經濟發展落后和條件不具備的地區更應如此,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當然,改善幼兒教師社會地位,還必須考慮到以“經濟報酬”為核心的衡量元素,因此需要國家及地方在落實有關政策的同時,更要積極制定符合時展要求的幼兒教育方針,努力提高幼兒教師的經濟地位,增強幼教職業的吸引力。

        2.制定更加合理的招生政策和專業分配政策。學校在招生時可以詳細說明學前教育專業的性質、培養目標以及就業方向和就業形勢,吸引優秀青年,包括吸引廣大男性學生加盟幼兒教育。這有助于減少學生在填報志愿時的盲目性和隨機性,自愿選擇本專業的學生會對職業有較強的認同。在對服從志愿的學生進行專業分配時,筆者認為學校應更加人性化,以就近原則為主,自愿、主動的學習才能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這是增強專業堅定性極其重要的主觀因素。

        3.完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

        (1)精簡專業理論課程,增強實踐的指導性。建議學校在課程設置時能適度地精簡理論類課程,還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的“負擔”減輕了,其學習的效能也會有所增加。同時提高專業理論課程的實踐性,將實踐滲入理論學習中。可以在培養方式上注重“全實踐”觀,專業課程設置要重視實踐環節,也增加考試環節中的實踐內容。在校外實習時,建議學校進一步將實踐的內容和要求更加細化具體化,從微觀層面加大老師對實踐的指導力度,例如對實習狀況進行“蹲點式指導”(及時的現場跟蹤指導)、對實習成果進行細致的評價等。

        (2)加強技能訓練,引導學生培養專長。精簡課程后,學生訓練技能的時間基本得到保證,專業老師應通過定期的技能測試,督促學生提高基本技能水平。學校也可以給本專業配置專門的技能訓練老師或者是制定更完善切實可行的專門的技能教學大綱,來增加技能學習的有效性。在專業學習中,學生可以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對適合自身條件的方面有所專長。

        (3)突出學前專業特點,加強職業情感培養。學??梢蕴峁┍M可能多的機會,培養學前教育的學生形成強烈的幼教角色意識。除了通過專門的課程培訓以及教師課堂中的滲透,也可以通過邀請優秀的在職幼兒教師為學生做一些知識、心得的講座;各年級學生之間進行座談或者結對子互助;學習優秀幼兒教師的事跡等,讓學生從各方面感受、理解幼教職業的內在價值,使之與自身成長密切聯系起來。

        (4)優化專業師資隊伍,提高教師實踐能力。作為培養幼兒教師的教師,除了需要具備一般大學老師必備的素質,也需要擁有學前教育專業老師獨特的特點。比如:熱愛幼教事業、富有愛心、活潑開朗、表現力豐富等,這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從老師的言行中能看到教師職業內在的尊嚴和價值,也能看到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同時,專業老師必須與時俱進,增加實踐經驗。如果老師在理論與實踐上脫節,那學生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因此建議高校教師能多到幼兒園了解幼教理論在幼兒園落實的真實情況及幼兒教育實踐的具體操作方法。

        4.學生要加強自我教育的能力,積極養成對幼教職業的高度認同。

        (1)正確認識幼兒教師職業的價值,認真看待自己的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以能成為一名幼兒教師而感到自豪,不要妄自菲薄,否定自己的職業地位和作用。要有良好的心理接受能力,在遇到困難時,少一份質疑和退縮,多一份堅定和勇氣。只有自身素質的切實提高,真誠付出,才能贏得社會的認同和尊重。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 亚洲限制级资源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粉嫩高清AV | 亚洲乱亚洲中文字幕 | 欧洲亚洲日韩国产AV一级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