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堂教學體系范文

        課堂教學體系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堂教學體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堂教學體系

        第1篇:課堂教學體系范文

        [關鍵詞]大學 音樂課 互動式 教學體系

        現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情感豐富,特別是音樂學院的學生,更是在情商方面顯露出特有的氣質和才能,如何才能與他們很好地相處,通過音樂課的學習主要培養學生哪些素質?這是我們一直在努力探究的。傳統的音樂教育更注重的是技能技巧的訓練,而忽視了最根本的教育還是“人”的教育。

        音樂教育的本質意義不僅在于技術層面和知識技能的獲得,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人文精神和美的境界的追求。要獲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師生之間必須建立起良好的“互動式”教學體系。

        一、以“情感教育”為主線,構建師生之間“互動式”的教學體系

        1.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上課前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必不可少。首先教師對授課對象的情況應有所了解,課堂上的交流才能有的放矢,針對學生在學習上有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啟發誘導,幫助學生解決難點,讓學生覺得每天都有新的收獲。教師親切自然的授課方式,和藹可親的笑臉一定能首先吸引學生的目光。

        2.音樂課上“不同凡響”的創意會讓學生感到歡欣鼓舞,教師應有帶領學生走進“創新課堂”的教育理念。一堂好的音樂課首先一定要有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進行各種各樣的思考。美妙的音樂從何而來?帶著這個問題,我們應帶領學生走進音樂的世界,在音樂的世界里徜徉。例如教師在給學生上音樂欣賞課,除了要介紹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外,要努力再現音樂家創作音樂時的人文場景,讓學生有如親臨其景的感覺。重點應放在如何呈現音樂作品的風格特點、獨有的人文特色和地理環境,這樣會讓學生在音樂的世界里充分享受到音樂帶來的“美味佳肴”。課前的準備一定要有吸引學生的創意,教師要多花心思在“新”字上下功夫,多媒體播放音樂是一個方法,但有的音樂也可以借助老師的“即興”表演給學生一個驚喜。教師在教學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教學藝術生命的長青。

        3.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互動”必不可少。在一堂音樂課中,教師往往只重視“教”,而忽視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通過表現音樂來培養學生的激情,讓學生在熱烈的討論和激情的表演中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一首歡快的樂曲和歌曲很容易通過老師激情的講解或演唱傳遞給學生,而學生的互動表演會讓整個課堂充滿歡樂的氣氛。音樂課上,從教師到學生都處在一種思維活躍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遠遠高于平時的。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進行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和思維火花的碰撞,共同創造新的教學亮點。

        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所貫徹的幾個主要理念:

        (1)“感性為主”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聽、看、表演的過程中得到美的啟迪,萌發創意,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和創新能力。

        (2)以“人”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把創作音樂的人、表演音樂的人和聆聽音樂的人還原到生活中,讓音樂滲透到人的心靈。

        (3)以心交心,培養激情。用情感點然情感,讓所有學生參與互動,即興發言和即興表演,激發學生的表答和表演欲望,培養自信心,培養較好的心理素質。

        (4)課前多下功夫,給學生思考和創造的空間。教師要設計好課程環節,讓學生課前搜集相關資料,課堂上參與講授,讓有表演天賦的學生上臺進行表演示范,在課堂上和老師一起表演,讓師生之間的情感在課堂上很好地交流、傳遞。

        (5)注重評價機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特長,不搞統一閉卷考試。由于學生的基礎和起點不同,有的科目考試應采用平時的研討、發言、辯論以及各種技能的表演等對學生作出綜合的評價,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培養。采用彈性教學方法,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主體與客體、認知與情感的互動結合起來,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6)課堂外,老師應多接觸學生,多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有時學生的心情不好,會在課堂上表現出來,老師如果不聞不問,學生有可能對老師更加疏遠。有時老師的一句關懷的話語,也許會讓學生為之感動,愿意敞開心扉和老師交流。有的學生由于離家太遠,想家時情緒低落,上課時精力不集中。有的學生則因戀愛受挫,常常表現為上課無精打采,精神恍惚。老師課堂上的察言觀色顯然很重要,課堂外要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采用“心理療法”,幫助學生度過“情感危機”關。有的學生則是因為家庭經濟的影響,教師了解情況后應向學院領導反映,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一些有報酬的活動,既可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也讓學生體會到用勞動換來的快樂。

        二、以“情感教育”為主線,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1.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會遇到學生上課精力不集中,看手機或課外書等現象,教師要以親切的語氣進行正面的引導,避免大聲呵斥。這時教師更要檢查自己的教學是否過于枯燥而單調,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要想辦法轉移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采用幽默的語言使氣氛活躍。面對精力不集中的學生,要用關心的語氣加以正面引導,有時老師一句關懷的話語,會讓學生終身難忘。

        2. 在教學中,時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如集體排練合唱時,有的學生發出極不和諧的聲音,或者還有跑調現象,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這時教師是否具備良好的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3. 一堂好的音樂課,無論怎樣導入,首先要給學生以美感和新奇感,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過程中內容要豐富,教學環節要緊湊,課程結束時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要給人以美的遐想和啟示。

        4. 教師在進行學期課程計劃時,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可以激勵學生向上的、思想內容較好的作品,在“潤物細無聲”的境界中,培養學生懂得感恩,懂得回報社會,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健全的人格。例如選唱歌曲《感恩的心》,待同學們學會唱以后再加上手語動作,讓學生在感人的《感恩的心》歌聲中,慢慢體會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應具有的品質。

        三、以“情感教育”為主線, 培養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助”的學習方式

        除了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式教學外,生與生之間的“互助式”學習也尤為重要。教師應把課堂內容延伸到課外,指導學生利用現有條件進行“結對子”互幫互學,相互取長補短。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教師的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始終要走在前面。

        這樣的互幫互學方式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讓學生有機會當同學的老師,并且能從中得到很好的鍛煉,從而構成了自我展示的平臺,又可以與人分享自身在學習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將個體經驗變成群體經驗,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增強了自己的自信心。吸取他人的長處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失誤,使自己盡可能少走彎路。這種互助方式不僅可以在本專業的學生中進行,還可以擴大到整個校園里的各個專業的學生中,讓學生有選擇地進行“互助”的學習方法。但必須在教師的指導、督促、鼓勵和定期檢查下才會有較好的收獲。

        目前,國家教育部已明確提出新的改革目標:“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積極主動學習,獲得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必須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改變學科本位、科目較多和缺乏整合,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需求,體現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改變課程‘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以及社會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知識技能;改變被動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改變評價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的功能……”

        總之,“音樂教育的價值在于公民教育、責任感教育、合作教育、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①培養健全的具有高素質的“人”是當今教師隊伍應深入研究和探索的。

        [注釋]

        ①劉沛譯:走向成功教育[M].

        [參考文獻]

        [1]謝嘉幸,徐緒標.音樂教育的研究與實踐[C].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6

        第2篇:課堂教學體系范文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考核體系

        1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比較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課前教學活動主要是學生進行預習新課知識,包括課本知識、例題等;課中教學活動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主宰者,整個課堂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講解知識,而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課后教學活動主要是以課后作業或測試為主。這種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易達到好的教學效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能自主性和合作性的探究問題,具主觀能動性,而教師僅僅是輔助者和引導者。課前教學活動主要是學生自學教師錄制的微視頻或教師精心設計的自主學習任務;課中教學活動主要是解答學生課前學習反饋的問題、教師輔助學生進行深入探索新知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促進知識內化、教師評價學習情況并進行反饋;課后教學活動主要是課后練習與評價,包括學生通過QQ、網站、手機APP進行作品展示、師生互評、考核評價、知識拓展等。從學生角色、教師角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時間分配、技術支撐、評價考核等方面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對比,如表所示。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步驟

        首先是課前教學活動階段。1)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分析哪些內容適合探究式教學,哪些知識點適合錄制視頻,哪些內容適合直接講解等,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2)教師錄制微視頻。錄制微視頻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部分。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確定哪些知識點通過微視頻的方式教學效果好。微視頻設計要點是1個微視頻只講1個知識點,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在錄制過程中,要選擇安靜的環境,充分考慮學生的想法,適應學生的學習習慣。3)教師微視頻。教師錄制完微視頻后,通過班級QQ群、微信群、課程網站、4A平臺等將微視頻及時發給學生。4)學生學習微視頻。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觀看微視頻,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可以多看幾遍視頻,或遇到不會的,先暫停視頻,及時記筆記,上課時著重關注此問題。5)學生做練習。學生學習完微視頻后,需完成教師精心設計的練習。教師通過與學生交流,及學生做練習的反饋情況,及時了解學生遇到的問題及實際學習情況。然后是課中教學活動階段。教師確定學生們遇到的問題,課中需要與學生進行交流,解答學生的疑問。學生也會將學習微視頻時遇到的問題,與教師和同學共同探討;翻轉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獨立探究,獨立完成作業,獨立進行實驗,在此過程中,學生逐漸構建了自己的知識體系,養成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進行獨立學習探究后,需要通過合作交流將構建的知識體系進行內化;最終學生個人或小組將會完成作品,學生可以通過班級QQ群、班級微信群、宣傳欄、展示會、網站或比賽等形式進行交流,在分享交流過程中,學生會發現自己的優缺點,也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養成想學習、愛學習的好習慣。

        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考核體系的構建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其強調學生課外的自主學習,若將現有的考核方式用于該教學模式中,將影響教學效果。需要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程考核進行改革創新,形成多角度、多元化的考核體系。以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考核體系應該由課前自學評價、課中交流與合作、最終學習效果評價三部分,并進一步細化分解,包括觀看微視頻時間、練習完成情況、課中交流次數、課中發言質量、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情況、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實踐操作能力等。其中觀看微視頻時間和課中交流次數可以量化,練習完成情況、課中發言質量、語言表達能力和小組合作情況,教師可以主觀打分,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和實踐操作能力可以在期末組織學生統一考試,采用萬維全自動考試平臺配題庫,學生隨機抽取試題進行機試。最終成績評定核算采取新的考核體系,而不是傳統的平時成績占30%和期末成績占%70的核算方式。計算機基礎課堂期末總成績構成比例如圖所示。

        作者:李倫彬 單位:黑河學院

        參考文獻

        [1]陳曉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第3篇:課堂教學體系范文

        現在問題的關鍵不是應該不應該構建一個課堂教學管理學的學科理論體系問題,而是怎樣構建這一體系。根據上面分析的課堂教學管理學的學科性質,筆者認為,這門學科的理論體系應由如下若干部分構成。

        1.課堂教學管理學概述

        簡要敘述課堂教學管理學的定義、研究它的意義、研究對象、學科性質、理論發展和研究方法等,從而使讀者對課堂教學管理學在整體上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2.課堂教學管理的目的

        任何一種管理行為都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方向,目的就是應達到的預期標準。目的明確,才能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課堂教學管理的目的是培養高質量的人才,而要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就必須優化環境、組織學生、創造條件,提高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塑造心靈的績效。這一部分主要以目標管理理論為基礎,討論課堂教學管理的出發點、課堂教學管理應達到的標準等。

        3.課堂教學管理規律

        與任何事物都有規律并且必須遵循規律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一樣,課堂教學管理也必然存在著客觀規律,并且只有遵循它才能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因而,對課堂教學管理規律的研究就必然成為課堂教學管理學理論體系中重要的和具有前提性的內容了。列寧認為:“規律就是關系……本質的關系或本質之間的關系。”規律有兩個基本特征,即客觀性和必然性,我們應據此來認識和揭示課堂教學管理的規律,例如,按照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安排教學活動的規律,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的規律等。這一部分主要闡述規律的特性、課堂教學管理規律體系等。

        4.課堂教學管理原則

        管理原則是管理者應遵守的準則和要求。制定原則的依據之一是規律,因此,原則和規律是密切關聯的。只不過規律是客觀存在的,人們只能認識規律和遵循規律辦事,而不能創造規律;而原則則是人們根據規律制定的。正確的課堂教學管理原則,既體現了按規律辦事的要求,又體現了管理經驗的作用。探討和制定正確的課堂教學管理原則,有利于教師按準則和要求辦事,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管理的實效。規范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和諧性原則等是這部分內容所要重點探討的。此外,在這一部分內容中,還應討論制定原則的依據、制定原則的方法、貫徹原則的要求等。

        5.課堂教學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是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為了達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段和措施。與人類的一切知識來源于實踐活動一樣,課堂教學管理方法也是來源于課堂教學管理活動,是對課堂教學管理規律的自覺運用,是教師在長期的課堂教學管理活動中形成的經驗性的結晶,并在課堂教學管理活動中經受檢驗和發展。

        課堂教學管理方法應是多系列的,其中常規方法有:說服方法、集體教育的方法、自我管理的方法、分組控制的方法、制度約束的方法、環境熏陶的方法等。激勵的方法有:目標激勵方法、情感激勵方法、榜樣激勵方法等。這一部分主要闡述課堂教學管理方法的理論基礎、課堂教學管理方法的類型、課堂教學管理方法的運用等。在課堂教學管理學的理論體系中,課堂教學管理的規律、原則和方法之間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從理論層次和邏輯關系來說,管理規律處于上位,管理原則處于次位,管理方法則處于下位。

        6.課堂教學管理藝術

        管理藝術是一種管理技巧,它比管理方法更有策略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難免會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糾紛,以及其他一些處理起來難度較大的事件。要化解這些矛盾和糾紛,處理好各種事件,就必須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藝術。課堂教學管理藝術通常有相互溝通的藝術、化解矛盾的藝術、表揚的藝術、批評的藝術、提醒的藝術(眼神提醒、語言提醒、動作提醒)、指導的藝術、集中學生注意力的藝術、評價學生的藝術等。這一部分主要對課堂教學管理藝術的含義、課堂教學管理藝術的特性、提高課堂教學管理藝術的意義、課堂教學管理藝術的內容進行系統的闡述。

        7.課堂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是保證課堂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建立合理的規章制度,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管理的規范性。用規章制度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管理,屬于常規性或基礎性的管理,這種常規性管理是不可缺少的。沒有常規性管理,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教學秩序。因此,常規性管理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它對于培養良好的教風和學風、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和行為規范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一部分主要討論課堂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的作用、制定方法、規章制度的內容及規章制度的執行措施等。

        8.課堂氣氛的營造

        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有利于正氣的樹立和對不良學風的遏制。同時,良好的課堂氣氛還是創造一個和諧班集體的基礎。這一部分主要討論課堂氣氛的內涵、課堂氣氛的作用、課堂氣氛的內容,以及課堂氣氛的營造策略等。

        9.學生不良課堂行為習慣的矯正

        第4篇:課堂教學體系范文

        關鍵詞:新課標;體育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1 對我國現有課堂教學評價的反思

        我國現有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是在蘇聯(主要是凱洛夫)教學理論的影響下建立起來的一整套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的系統。這種課堂教學以教師傳授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為重點。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結構大都是依據課堂教學的各個要素進行分析,把課堂教學分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結果這幾個評價要素,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也是如此。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由于受西方教育評價理論與方法的影響,我國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確定的實踐中出現了一些新的嘗試:課堂教學中認識教的重要性的同時,更加強調學生的學習,開始強調主體意識,把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來看待。但在總體上未能突破原有的結構和框架,問題仍然存在。課堂教學標準的制定仍沒有超出蘇聯教學理論對課堂教學的規定,只是在評價標準的制定方面引入了定量方法,編制出了不少課堂教學評價量表。

        2 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含義

        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是根據體育教學目標,運用一切可行的評價技術手段對體育教學過程及其效果進行測量,并予以價值判定的過程。其實質是從效果和影響兩個方面對體育教學活動給予價值上的判定,并引導體育教學活動朝著預定的目標發展。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既是對學生體育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作出評價的過程,也是對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過程。所以,它的范圍包括學生和教師。既要評價學生體育學習的結果,又要評價體育教師的教學質量。

        3 目前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存在的主要問題

        3.1重視知識性目標的達成,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在傳統的教學評價標準中,教師是否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是作為一節好課很重要的指標。而現實中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往往只局限于知識性目標的達成。

        3.2重視教師的課堂教學技巧,忽視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實際所獲。目前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主要還是以教師為評價對象的,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對教師的評價主要是從競技體育教學的方法、原則以及生理數據方面入手,對一堂課的評價首先是看教學目標是否明確,內容安排、教材搭配是否合理,講解是否清楚,動作示范是否準確,生理曲線是否合理,隊形調動是否合理,時間把握如何等等,至于學生想什么,學到什么,怎么學,為什么要學,一般不在評價之列。

        3.3重視課堂教學的難度和深度,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和教學的針對性。重視教師教學的難度和深度,并以之作為評價課堂教學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忽視了學生個體水平上的差異,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普遍存在著“幾個人嘗試,大部分觀望;少數人成功,多數人糊涂”的現象,嚴重違背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原則。

        3.4重視對一堂課的評價,忽視對課堂教學的總體評價。課堂教學評價本來是常規管理的環節,應該在教學的自然環境中進行,與正常的教學管理活動融為一體。但現行的以“優質課”“公開課”等為主要形式的評價機制,使得這些課與平時的教學活動脫離。

        以下是我校在未進行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實踐與分析之前所采用的評價表:表(1)

        評析:此體育課堂教學評價表所體現的評價指標較為全面,雖然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還是主要側重于評價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運動負荷的實現情況,關注學生運動技術、技能的掌握程度,且面面俱到,大多體現課堂以教師為主體的模式,很難體現新課標下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讓學生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4 構建現代體育課堂教學評價遵循的原則研究

        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確定是保證準確、全面、有效地進行評價的基礎,也是使評價功能得以正常發揮的前提條件。在實踐過程中,在構建現代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時,我們對以下三個原則進行了研究。

        4.1導向性原則:現代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應有明確的導向性,通過評價使評價對象的思想和行為不斷地向評價標準靠攏。為此,在建立現代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時,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4.1.1體現全面和諧發展的培養目標。現代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應體現當前教育發展的趨勢,培養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因此,使學生學會學習、合作、創造,讓每一個生命個體得到健康成長,這是教學的最終目標,也是構建現代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應體現的根本目標。

        4.1.2體現先進性的教學觀念。現代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應體現出以主體教育思想為核心的現代教學觀念,體現出與教育國際化、信息化、社會化以及終身學習與個性全面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教學觀。

        4.2有效性原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有效性就是指所確立的標準符合課堂教學的特點,體現課堂教學的內在要求,可以使教師認可和接受。要使現代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達到有效性的要求,我們發現,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4.2.1體現體育課堂教學規律:課堂教學作為長期以來形成的重要的學校教學活動,雖然有著極強的不確定性,但在不確定性的背后仍有其自身特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師生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認識并遵循這些規律才能使教學發揮最大效益。

        4.2.2體現課堂教學的核心要素:課堂教學千變萬化,沒有也不應該有統一的僵化的模式。我們的看法是一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不可能涵蓋全部教學行為。因此應抓住影響課堂質量的主要行為即影響教學有效性的核心要素。

        4.3開放性原則: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其水平的高低,是和教師與學生共同的創造性努力分不開的。課堂教學是豐富復雜的綜合體,需要教師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能力,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發揮每個人的創造性。因此現代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是開放性的。

        5 體育課堂教學行為的觀察與評價標準的參照系的實踐與研究

        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雙邊活動的過程,兩者缺一不可,所以,在對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進行制定、修改、完善過程中,我們重點對學生的學習狀態與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了實踐與研究。

        5.1學生的學習狀態的研究

        5.1.1參與狀態:觀察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學習,看是否有學生還參與教學,把教與學的角色集于一身。研究后發現:學生沒有廣泛、積極、深入參與的課堂教學,是談不上開發學生潛能的。

        5.1.2交往狀態:看課堂上是否有多邊、豐富、多樣的信息聯系與反饋;看課堂上的人際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圍。研究后發現:在沒有良好教學氣氛的課堂里,學生會滋生厭學的心態,變得不想也不愿合作。

        5.1.3思維狀態:看學生是否敢于提出問題、發表見解;看問題與見解是否有挑戰性與獨創性。研究后發現:學生的主動創造是課堂教學中最令人激動的一道風景,而創造這樣的景觀絕非教師一日之功。

        5.1.4情緒狀態:看學生是否有適度的緊張和愉悅感,看學生能否自我控制與調節學習情緒。研究后發現:有時課堂會突然爆出笑聲又突然而止,會從激烈的爭論轉入專注的聆聽,這就是一種自發并能自控的良好情緒狀態。

        5.1.5生成狀態:看學生是否都各盡所能,各有所獲;看學生是否對后繼的學習充滿求知欲,并更有信心。研究后發現:一堂課的生成不能僅僅只局限于本堂課的效果,日積月累后的后期效應不可忽視

        5.2教師的教學行為的研究

        5.2.1組織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組織、語言的組織、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核心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研究后發現:一個教師如果不兼備一定的教育與專業素養是不可能駕馭課堂并出色完成教學任務的。

        5.2.2注意中心:蘇霍姆林斯基十分強調教師在課堂的注意中心應從自己的思想、經驗或教案轉移到學生的思維上去。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尤其是學習情感與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研究后發現: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與認可,所以不要吝嗇我們的大拇指和微笑。

        5.2.3教學機智:課堂更需要教師具備機智的品質:敏捷快速地捕捉教育過程中各種信息,靈活果斷地采取恰當有效的策略與措施,推進教學發展的進程。研究后發現:學生對教師機智的體驗、認證與默識,會潛移默化地生成智慧與見識。

        5.2.4教學態度:心理學研究發現教學態度有兩類:一類為非交往性態度,另一類為交往性態度。前者與教學效果的相關系數極低,后者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研究后發現:與學生的交往,一要對學生尊重與信任,二要以熱情與寬容鼓勵學生的好奇心、贊賞學生的獨特性與創造性。

        5.2.5教學境界:教學水平有三個層面:傳授知識、啟迪智慧、人格生成。要觀察教師對這三者整體發展的合成與自覺性,鼓勵其向更高的教學水平進取。課堂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他們去探究,要把它作為一種教學境界去追求。研究后發現:“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說法在體育課堂中得到驗證,我們不能忽視學生的能力,他們會促進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6 體育課堂教學行為評價表制定

        在《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理念的引領下,我們在原有評價表基礎上逐步修改與完善。以下是我們學校在實踐與研究后最終所制定的體育課堂教學的評價表:

        6.1評價表(2)

        評析:此評價表在評價表(1)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啟發教師在平時的學習、備課、反思過程中進一步強化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多考慮課堂教學的細節,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提升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當然,隨著課堂教學的進一步深入,我們將對評價表進行不斷的修改和完善,進一步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7 取得的成效和建議

        7.1教師觀念轉變,自身素質提升。在研究過程中,教師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實踐,才能形成一個評價的整體概念,并不斷加以修改與完善。研究后,我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會了通過調整自己的教學來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學會了機智教學。

        7.2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目標得到深層次的落實。實踐后我們發現體育課堂教學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每位學生在體育課中得到的不僅僅是鍛煉,更多的是得到了老師的鼓勵和關注,有了一種強烈的認同感、快樂感和成功感。

        7.3師生關系進一步和諧。“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當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樹立這樣一個理念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會充滿關心、耐心、愛心、誠心和責任心,我們的孩子同樣會在你的人格魅力的影響下學會諒解、體貼、尊敬和認同。

        7.4評價不是可有可無,而是要持之以恒地踏踏實實地加以貫徹執行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季瀏主編.普通高級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楊春茂主編.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材《師德修養十講》[X].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5篇:課堂教學體系范文

        塔里木大學作為南疆唯一的一所綜合性高等院校,其少數民族學生占三分之一。為了響應國家關于新疆地區民族間和諧發展與團結的號召。塔里木大學于2013年開始對于體育課程教學采用民漢融合的方式,在實驗一年多的時間里學校不斷的探索、改進體育課堂教學,我們根據民漢融合的體育課堂教學的特點,構建一個易于操作的評價指標體系,使民漢融合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定以量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為教學管理提供科學、翔實的反饋信息,對促進民漢融合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民漢融合教學質量評價的文章、論文、著作等資料,為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二)調查訪問法

        訪談塔里木大學擔任民漢融合班級體育選項課教學的多位教師及體育部領導,就體育課程質量評價的內容、方法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問卷調查,回收后通過分析論證,剔除次要指標后,確定民漢融合體育教學質量評價的指標體系。

        (三)層次分析法

        對問卷設計的各評價指標運用AHP軟件把最終確定的各評價指標的權重進行計算,并按權重值的大小進行排序。

        二、結果與分析

        (一)評價指標篩選

        評價指標的確立是民漢融合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關鍵。因此,以教育評價理論為指導,結合民漢融合課堂的特點和對教學一線的教師和管理領導訪談結果,從“課準備、課過程、課效果、課結束”4個方面確立評價體系并建立模型(表1)第一層為目標層(民漢融合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用A表示,第二層共三項一級指標,用B表示,第三層共14項二級指標,用C表示。

        (二)評價指標權重計算與分析

        1.AHP加權評分模型建立

        AHP不僅是一種層次分析方法,同時也是一種加權評分方法,其主要特點之一是確定權重方式。與傳統加權評分模型使用主觀判斷去決定權重法不同,AHP基礎就是目標相對重要性比較值aij,通常定義如下(表2)。根據AHP層次分析法的計算方法,建立AHP層次分析的判斷矩陣(表3)

        2.建立一級指標的判斷矩陣

        經過下列矩陣變換,可得出一級指標的相對權重。

        3.二級指標判斷矩陣建立

        根據AHP層次分析法和上述積分法,在分別建立B1、B2、B3和B4判斷矩陣,分別求出各二級指標合成的相應權值,得各級各項指標對目標A的重要程度(表4)。

        (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確定重要指標后,計算出各級指標的權重系數,形成評價指標體系(表5)。

        (四)評價量表制定

        將多目標和多層次含有權重系數的指標體系轉化成相應的評價量表,如表6所示,根據評價量表設計簡便、實用的體育課堂教學評價表。并在我校大一、大二級500多名學生中進行了運用,為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了依據。

        第6篇:課堂教學體系范文

        關鍵詞 創新教育 課堂教學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31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including students' spirit and innovative ability,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esent university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re analyzed. The influences of these problems on teachers' teaching enthusiasm and teaching effect are also analy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dapt to the dema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 match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which will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It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innovation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0 引言

        文化科技以及經濟發展瞬息萬變,競爭激烈,人們需要通過完善自我來創造新的生活條件,這就需要強調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正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對于我國乃至對于世界各國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國高等院校一直在探討如何加強素質教育問題。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關系到我國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乃至于科技的革新。作為高校而言,僅僅向學生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還不夠,還有一個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更好地發揮作用的東西,這就是素質教育。①素質教育的核心便是創新,沒有創新便不能稱之為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執行者便是教師,提高高校教師教學能力已經成為我國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環節,同時在整個高校教學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②

        二十一世紀需要創新教育,需要創新人才!何為創新教育?即創新與教育的結合,也就是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為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著重研究與解決在基礎教育領域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這便是目前高等院校所面臨的一個新挑戰――如何培養適應新時展要求的、能夠發現問題并很好地解決問題的創新型應用人才。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是根據教育目的和教學評價標準,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的活動和效果進行價值上的判斷,是發現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改進教學、提供決策服務的過程。③通過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首先,教學管理者可了解教師教學效果,為教學管理和教學決策提供依據;其次,通過教學質量評價結果,使教師明確教學優勢及其不足,促使教師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④最后,完善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可以增強教師的責任感,促進創新教育、利于教師個人成長和科研發展。

        1 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現狀

        高等院校教學質量評價辦法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評價體系側重于常規檢查,如上課時間、學時數、學生的出勤率、平時成績、試卷成績等,忽視診斷功能。(2)評價內容層次不分明,評價內容統一化,往往不分學科專業和課程,忽視了不同課堂教學活動內容和特點的多樣性,不同學科專業的情況差距是很大的,不能一概而論,要針對不同的專業,制定不同的方法,比如理工科專業和文科專業就存在很大的不同性。(3)評價結果往往流于形式,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沒有真正地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沒有起到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質量的作用。(4)評價反饋體系不健全,只有評價而不反饋,讓評價只停留在字面上,沒有切實有效地反饋到教師本人,那么評價體系存在的價值就蕩然無存了,⑤一定要將結果及時準確地反饋給教師,使教師查找問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探索一種公平公正、專業特點突出而又高效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模式是高等院校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2 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2.1 學生充分參與

        筆者認為一個科學合理而又準確客觀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一定要包含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評價,因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及實踐者,是最具有發言權的個體。學生是最直接感受教師教學活動的個體,對于教師講解內容的難易程度、清晰程度、復雜程度、實用程度都有最深刻的體會;同時,應該從教學內容的邏輯清晰度、教師教學狀態、內容的科學性、理論結合實際的應用性、創新引導等幾個方面,讓學生對此作出相應的評價,以便將信息最真實全面和直接地反饋給教師,教師可以以此去改變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甚至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實踐環節,總之,為教師更正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大有裨益。

        2.2 教師充分參與

        以往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多數是同行評議、督導組評議和領導評議,筆者并不是反對這種評價方式,而是J為更應該加入教師本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通過對自我的評價,可以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是一個總結和提高的過程,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及教學中可以發揮更好的地方,或者一個概念或者知識點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呈現給學生,這也是一個自我完善和進步的過程;讓教師更清晰地認識創新教育的真諦和內涵,積極地去尋找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也一定會是一個自我改進的過程,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3 評價方法要多樣性

        合理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該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科專業的獨特性,并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制定細致的評價方法;不同專業的評價方法如果一概而論的話必定會存在不公平的現象,如果所有學科專業都采用統一標準其實是不科學的、不合理的。比如讓一個文體教師在課堂上多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是不合理的,同理要求一個高數老師多帶動學生外出活動鍛煉也是很荒唐的。高校應該高度重視這個評價方法差異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好的評價方法才能激勵教師更好地去進行教學工作,更積極地投入教學事業,才能更好地促進創新教育,才能培養更多更好的創新人才。依此可以看出,制定適合專業特點的評價體系至關重要。

        2.4 評價結果公開透明化

        由于種種原因,大多數的高等院校的教學質量評價結果是不予公布的,包括教師本人都無法查閱教學評價結果,比如學生評價、同行評價、督導組評價和領導評價。筆者認為不透明的評價體系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是沒有任何作用的,不能很好地起到督促作用;而公開透明的評價體系才能更好地起到監督作用,才能保證整個評價體系健康地、高效地工作。這樣才能使教師更好地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仍然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揚長避短,將優勢更好地發揮,也可以更好地去學習其他教師的優勢,避免不好的方面或者是改進不好的方面。比如,可以學習創新引導力強的教師,如何最大程度地在課堂上進行創新教學,如何去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實踐,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參加電子設計大賽,如何指導學生進行電子設計大賽等,如何最大程度地發掘學生的潛力,并可以將這種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融入到每一堂課程中去。這對于教學乃至科研都是有利的。

        2.5 構建快速反饋網絡

        二十一世紀便是信息時代,在信息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高校也應該充分利用目前的網絡資源。圍繞創新型人才培養,建立及時快速的信息反饋網絡,將之前的紙質資料都快捷方便地反映到網絡中,評價也在網絡中完成,這樣可以使得評價信息更快速地反映給教師本人,再融合各類教學檢查,學生評教活動,教師教學活動反饋等,建立一個校內外教學活動信息反饋網絡,全面反映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防止傳統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重檢查,輕反饋”的問題,通過教務管理系統或者網絡辦公系統,及時向教師反饋評價信息,當然要務必保證反饋評價信息的正確性、快速性,督促教師改正存在的問題,避免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再次出現上述問題,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保證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實踐活動,創建創新教育下的高效課堂,可見,建設快速便捷的評價反饋網絡意義重大。

        3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討論目前高等院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一系列問題,給出如何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方法,分別從學生、教師本身、學科專業多樣性、評價結果透明化、反饋快速化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可以有效地避免目前評價體系中普遍存在的各種問題和不足,而且有助于調動教師積極性,開展更豐富、更高效、更具有創新精神的課堂教學,從而提升高等院校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創新等綜合能力。

        基金項目: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課程建設項目(項目編號:K150405)

        注釋

        ① 馬征杰.關于大學生素質教育切入點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8(12).

        ② 李思.關于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對策的思考[J].科教導刊,2015(12).

        ③ 張杰,汪建飛,許萬祥.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3).

        第7篇:課堂教學體系范文

        關鍵詞: 高職 課堂教學 質量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人們常說,教師干的是良心活。良心是很難量化評價的。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我們如何評價一個教師上的一堂課?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妨先來看看家長該如何喂自己的孩子吃飯吧。

        一、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思路

        一個家長該如何喂自己的孩子吃飯呢?首先,最基本的是家長要具備“喂”這個動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在嬰兒時期能用奶瓶抱著喂,幼兒時期能用勺子喂等等;第二,要知道在不同時期孩子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及配比,至少要知道在什么階段該吃什么東西才有營養;第三,要能安排孩子的每頓飯吃什么,吃多少;第四,要有做得出每頓飯的能力;第五,要有管理孩子的能力,包括在吃飯過程中發生了異常情況能及時恰當處理的能力。綜上得到如圖1所示的能力結構。對應的,老師要上好一堂課,其實就是如何教好自己的學生,與家長喂孩子吃好一頓飯類似,于是借鑒圖1,我們構建了如何教好自己學生的能力結構二、質量評價體系的評價指標的構建

        接下來,我們對5個一級指標進行了剖析,分別建立了二級指標。

        首先是教態。這個指標主要是看教師的教學儀態,也是老師上講臺的基礎,包括衣著舉止是否得體、語言用語是否規范、語速是否平穩、語調是否抑揚頓挫、聲音是否洪亮、語言表達是否流暢、是否精煉、是否邏輯清晰,是否仔細有耐心。其次是專業能力。這個指標主要看教師所任課學科的專業技能,是否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是否能夠將實際的應用有機融合到理論講解中,或者是否能夠對書本上的基本知識點進行拓展甚至提出自己獨到的觀點,又或者是否能將復雜的理論簡單化,能否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能否將枯燥的理論講解得生動有趣。

        第三是教學內容安排。這個指標主要看教師傳授給學生的教學內容是否合適。首先是看內容是否正確(不能誤人子弟)、客觀、先進、以及積極向上;其次看內容能否被學生接受:包括內容多少是否合適、內容難易是否合適、內容主次是否分明、重點是否突出;最后看內容安排的結構是否合理、教師講述的順序或者步驟是否得當。第四是教學方法運用。這個指標主要看教師針對學生的情況能否合理運用教學模式、方法、手段,達到因材施教,教學方法是否體現學生為中心、能否形成良好的互動、學習氛圍是否濃厚(是否在學習狀態、學生是否普遍能跟著老師的進度在學、是否有興趣、是否在一堂課中有老師所期望的收獲)。

        第五是教學管理與把控。這個指標首先看教師針對學生不在學習狀態的情況及可能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情況能否有效地糾正與控制,具體包括學生出勤管理是否及時有效,學生上課表現的管理是否及時有效。其次,把控是管理好壞的一種程度,具體體現在教師能否依靠人格魅力或者親和力讓教學秩序良好,或者能否僅僅憑借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能令課堂秩序井然,又或者教師能否將管理的責任交給學生班干部或者學就能搞好教學秩序;教學管理看做與沒做,把控則是看做的程度(效果)如何。三、課堂教學的評分細則

        評價直接以二級指標進行打分,由于不好進行量化,因此所有二級指標以五個等級(優、良、尚可、不足、較差)來評定,5個評價等級以5分制來表示,從高到低分別計為5到1分(優=5、良=4、尚可=3、不足=2、較差=1);

        評價等級尚可的含義是教師們的平均水平或者應該達到的大眾水平――正常水準;評價等級不足則表示教師的能力稍低于平均水平,有待提高;評價等級良則說明教師能高于正常水準,教學過程中有亮點;評價等級為優或者較差則以此類推;

        二級指標分數取算術平均得到對應的一級指標分數;

        一級指標分數取算術平均得到最終的綜合評價分數;

        綜合評價分數等級為:一級指標平均分在1.8以下為較差、在1.8-2.6之間為不足、2.6-3.4為尚可、3.4-4.2為良、4.2-5為優。

        結束語

        本文借鑒家長給孩子喂飯所需能力結構,構建了課堂教學――老師如何教好學生的評價標準體系,同時給出了對應的評分細則。其一級標準是從能力方面構建的,而二級指標則是將一級指標分解到具體的表現形式上,這樣的評價標準具備內容和形式上的統一,具備很強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從該評價標準體系在我院督導評教中使用來看,該評價體系操作的確快捷可行,評價科學,能夠較為公平客觀反映出教師的執教水平。

        該評價體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作為督導評教、人事考核的指標,納入教學質量保證體系中去,同時對于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第8篇:課堂教學體系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 課堂教學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0-0059-01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改革是新課程實施的關鍵,可以這樣說,新課程實施的成敗取決于課堂教學的改革程度。在新課程標準下,“怎樣上課?”“怎樣的課才是好課?”這些問題要求我們必須首先建立與新課程相配套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確定評價指標,使教師根據評價指標組織教學,更好地在課堂教學中貫徹落實新課程的思想和理念。筆者就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相關問題,在這里談一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和想法,希望與同仁一起討論、商榷。

        一、構建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意義

        任何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教學評價,課堂教學評價是評價者依據一定的理論與方法,對課堂教學現實進行客觀測量、分析診斷、綜合評定以及提出指導建議的價值評判過程,它是教學實踐的一根指揮棒。通過課堂評價,以檢驗教學過程中課改理念是否得到貫徹落實,教學目標是否得到實踐。建立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能夠保證課程改革的有效實施,落實教學目標,完善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構建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原則

        課堂教學評價是以教育目標的實現為終極目標,以教學目標和有關教學理論為依據,對課堂教學質量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對課堂教學評價,首先是建立評價指標體系。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是評價目標的具體體現,是對評價內容的界定,也是開展評價的依據。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應遵循如下原則:

        (一)方向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是課堂教學的規范和質量尺度,是教師學生實現教學目標的方向;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引導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指針,所以應符合國家教育方針。

        (二)科學性原則。評價的科學性,直接關系到評價目標的實現和評價功能的發揮,因此,評價指標體系的確立和權重分配,必須建立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數據處理的方法必須科學合理,使評價結果可信、可靠。

        (三)導向性原則。根據課改要求,選定評價指標,引導教學活動向正確方向轉化。

        (四)可操作性原則。指標體系的確定,必須使評價可行,評分易操作。因此,指標體系中的要素多少,評分辦法的粗細,必須從實際出發,便于評價人掌握與使用。

        三、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評價指標

        新課程課堂評價指標,重點落實了“兩個轉變”,促進了“兩個發展”。

        (一)“兩個轉變”為:

        1.從關注教師的“教”真正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學”。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因此,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即關注學生是怎樣學的。通過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獲得結論及其過程等等行為表現,以評價課堂教學的成敗。真正體現“以學論教、以教促學”的新課程理念。

        2.從關注“具體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轉變為關注“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傳統教學中,認真鉆研教材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常常是教師備課的中心任務。研究的重點也往往是教材的重點是什么,教學的難點在哪里。思考的重點也常常是導語的設計,提問的設計,板書的設計,作業的設計等一些教學的具體的細小環節。不難發現,這是一種以教師、教材為中心的做法,而學生經常被作為處于一定年齡階段的抽象的群體來認識。事實上,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一個個具體的、獨特的、活動的人。一節課,設計再好,如果沒有學生的參與配合,就難以實現預定的目標。因此,課堂常常不是靜態的,而是鮮活的;教學也往往不是預設的,而是創生的。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學生,關注他們的喜怒哀樂,關注他們的情緒和情感生活。教師必須把著力點放在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上,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動機和學習毅力,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二)“兩個發展”為:

        1.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上,不僅要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要關注學習發展性(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目標的形成。其次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用新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新課程教學評價從關注教師的“教”到關注學生的“學”,這一視角的轉變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全新的啟示,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方式,改變課前準備的關注點和備課方式以及教師對教學能力的認識。這些改變對于真正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著根本性的促進作用。

        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我們正處在嘗試和摸索階段,要實現評價標準的科學化、規范化,還需要我們繼續深入的研究與實踐,唯有如此,才能使之更客觀、更實用、更完善。

        參考文獻:

        [1]《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 傅道春主編,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

        第9篇:課堂教學體系范文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情感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已發生了重大變革,準確理解新課改背景下情感課堂教學評價理念,認真研究新的課堂教學評價,對教師分析課堂教學行為,提高專業化水平都有直接幫助。以新課程的評價理念為依據,按照現代課堂教學要求,去探討研究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

        關鍵詞: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評價理念;評價標準

        一、引言

        2001年頒布的《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拉開了素質教育的序幕,雖然素質教育已唱響多年,其觀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調查發現,不少中小學校的學生只是頭戴“素教”的光環,仍過著應試教育的生活!對于這種現狀,究其原因,是缺乏與素質教育相應的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落后的評價機制阻礙了素質教育的步伐、制約了課改的深入!特別是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它直接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些弊端,致使我們的教學改革被引入迷途。建國以來的歷次基礎教育改革,皆因為沒有把握住“教學評價”在課程改革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致使課改的效果打了折扣。

        二、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目前我國的課堂教學評價現狀看,我們并沒有真正領會其神意,而只是機械地理解了新課程的評價,導致在我們的課堂教學評價中出現了以下問題:

        (一)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觀念轉變不大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僅僅關注了對知識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情感、個性品質、價值觀以及學習方式的評價.一直以來,課堂教學評價的立足點都是教師,在評價中體現“以教為主,以學為輔”的觀念。把課堂看成是教師的課堂,把學生看成課堂教學評價的次要因素。即使有些評價關注到學生的行為表現,也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把學生的反應、表現作為教師的教學策略成果的參照物。這樣的評價方式忽略了學生作為有能動性的學習主體的特點,是有違新課程的理念的。

        (二)教師的評價語言太單一,沒有起到激勵性和引領性的作用。

        目前我們課堂教學評價語的現狀表現為:單一、模糊、缺乏激勵、引領、提升作用。我們教師課堂中用得最多的評價語是:“好”、“對”、“很好”、“不錯”。可是學生好在哪里?對在哪里?一個簡單的“好”字,“對”字是不能給學生起到激勵和導向作用的。

        (三)課堂教學評價主體單一,幾乎是教師一統天下。

        在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評價還存在這樣一個問題:課堂中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學生評老師等十分少見。即使偶爾有學生之間的互評,他們在進行評價的時候,往往有的學生只挑同學的缺點,否定優點,這和上面說到的我們教師的評價沒有起到激勵和導向的作用有很大的關系。

        三、改進和完善課堂教學評價的對策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清楚地認識到: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主要渠道之一,課堂教學的成敗直接決定新課程實施的成敗。而教學評價又是新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環節,并且教學評價在新課程實施中不但具有激勵作用和導向性作用,而且具有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雙重功能。因此,如何建立具有科學性、導向性和人本性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基于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以及鮮明特點,我認為在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中要充分注意、準確把握新課程的理念和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在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的基礎上應做以下改變:

        (一)重新確立評價的立足點,評價的立足點從教師轉向學生。

        新課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因此,我們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即關注學生是怎么在老師的引導下、建議下學習的。

        (二)改變單一的評價形式,評價形式從單一變為多元。

        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課程不斷完善”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多的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潛能的開發。這種“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思想,要求對課堂教學的評價重點必須由結果向過程、由成績向態度、由顯性指標向隱性指標轉移。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重視規范、量化和評比,評價標準一般由一系列量化指標體系構成。而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應關注任課教師在教學上的優勢與不足,關注任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這對傳統的量化指標體系提出了挑戰。通過教師和學生的行為表現去把握二者相互作用、促進發展的機制,抓住了教學中最有意義的、最根本的內容,是一種描述性的發展性評價。質化評價的方法正以其全面、深入、真實的再現評價對象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的人性化優點,適應新課程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根本需要。

        (三)改變評價的主體,重視教師的自我評價。

        從新課程對教師自身素質和專業水平發展,以及創新能力發展的要求衡量,有必要讓教師進行自我評價。通過自我評價,可以促使教師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雖然自我評價常常會有夸大自己的價值、評定等級偏高的嫌疑,但是這并不妨礙教師會在內心上客觀地評價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和業績,作出如何改進和如何完善的決策。促進教師的自我評價其實也是促進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通過評價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最終目的是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的質量,這實際上也是課堂評價的一個最重要的意義。

        (四)展示教師素質,塑造教師形象。

        新課程的實施,向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為新課程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做好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識的權威。課堂上,教師除了組織和諧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悅耳的語言、展現漂亮美觀的板書、呈現敏捷準確的思維外,還必須增加對課堂情況的靈活應變、網絡媒體的合理使用、知識背景的廣泛引用等。另外,教師還必須設計完美的提問,讓思維延伸到課外。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住本節課的絕大多數內容,而且還要讓學生能學到其它的內容,同時,也要讓學生在上完這節課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仍然在研究那節課的內容,感覺回味無窮。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評價課堂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充分地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學生樂于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今后在課堂教學中,還要不斷探究和反思課堂評價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促進自我價值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題[M].北京:北師大出版社出版,2008.

        [2]劉旭.聽課、說課、上課[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国国产一级精品片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欧美 | 亚洲欧美中东在线观看 |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