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藝術教育發展報告范文

        藝術教育發展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藝術教育發展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藝術教育發展報告

        第1篇:藝術教育發展報告范文

        我國高等教育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中的藝術教育也逐漸從精英化走向普及化、大眾化,藝術人才培養模式也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藝術人才的培養不但需要造就高水平的藝術專業人才,而且更需要的是藝術人才具有較高的思想境界。但由于專業的特殊性,使他們的心理與其他普通人文學科的大學生相比表現為更加敏感與偏激。其中個性張揚是藝術類大學生的普遍現象,針對高校中藝術類大學生的特殊特點,準確把握藝術類大學生的心態和行為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已成為我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它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延伸和具體化,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途徑和活動形式。在新的時期下,高校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特征有了新變化,所以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工作的方式也有了新變化:

        1.利用媒體網絡信息進行教育的方式。隨著各種高科技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也含有了科技成分,媒體網絡已經深入到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他們的藝術觀造成巨大沖擊。因為高校中藝術類大學生們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渴望了解掌握它,這種沖擊波既有積極一面,又不可避免地有消極影響。高校中藝術類大學生要成長為優秀的藝術人才,就必須有正確的藝術觀。因此我們必須充分發揮互媒體網絡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藝術觀,使這些高校藝術類大學生能真正擔負起傳播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媒體網絡對大學生們進行教育影響,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教育。

        2.組織展開座談討論的方式。藝術類大學生在學習上與普通大學生相比更加務實,講求實際。他們努力在大學里、社會中完善和發展自己,同時他們的思想也更加實際,重視現實。他們更加重視人際關系,努力開拓交際范圍,重視社會實踐,渴望成才,所以希望自身能夠在專業上有所成就。生活上他們更傾向于追求開放、自由、自立、浪漫的生活。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思想顧慮,不畏人言、敢于離經叛道。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也確實特別想得開,衣著注重性感、生活無拘無束、樂于模仿影視中的浪漫情調等。通過組織展開座談討論的這種方式,針對藝術類大學生們的自我意識,以及向往而言,可以說是投其所好,使大學生們相互教育。但我們選擇這種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時要有明確討論的主題,抓住藝術類大學生們中帶有傾向性的問題,開展熱烈討論,切記不要離題,否則不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對他們影響更不好。

        3.運用演講、報告的方式。這是一種傳統方式,是中國革命年代時期使用最普遍的一種方式。在當代社會這種方式仍可實行,不過已具有了新時期的氣息。

        鼓勵動員報告。由于高校中藝術類大學生們情感豐富且不穩定,但他們有關心人民幸福、振興中華的愿望,所以對他們進行動員報告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加強他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如新時期抗洪救災,無償獻血,這都需要動員報告,一個好的動員報告,能鼓舞起青年人土氣,振奮青年人的精神,激發他們的熱情。因而對藝術類大學生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動員報告是不可缺少的。

        登臺演講報告。藝術類的大學生們具有開拓性和積極上進的精神,他們重視個人價值實現,追求自主獨立的生活方式,思維活躍,渴望成功,善于表現,我們便可因勢力導,采取一些激勵式的教育手段,通過組織開展文化講座、影視評論、文藝匯演、體育活動、社會實踐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給藝術類大學生充分發揮和展示自己的空間,提高藝術專業學生的文化修養,讓藝術類大學生們登臺演講或作報告,一則可教育引導其他青年,二則也教育了他們本人。學校或其他單位經常組織這種真摯、動情的“演講比賽”活動,可以促使藝術類大學生們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讓他們明白自己作為一個“公眾人物”的示范作用,可以加強其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的提高。

        4.開展綜合評比競賽、獎勵懲罰的方式。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激發鼓勵青年上進和推動各項工作發展的積極有效的措施。開展綜合評比競賽方式針對藝術類大學生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表現的增強以及好勝心、好學心等基本特征展開進行的。對大學生們采取綜合評比競賽的教育方式,能激發起他們的熱情,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如學校每年度在各班級評選優秀黨、優秀團員、優秀班干部,就是這種典型方式的應用。同時,大學生們的經濟頭腦比較發達,他們往往注重經濟效益。藝術類高校大學生大多在中小學時代就接受藝術教育,具有良好的藝術天賦和創作能力。其中不少學生參加過藝術比賽,獲得名次,然而其往往陷入追求名利的實用主義。藝術專業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多,對社會現實認識較為深刻。許多學生在實習期間可以獲得較高的報酬,因此更容易受到社會負面因素的影響。所以精神獎勵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既達到教育目的,又防止了他們認為金錢至上的觀念的滋長。我們應適當采取一定的經濟手段,配合精神獎勵,來達到獎罰分明的目的。

        二、當代社會高校藝術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方法的應用

        在具體實際工作中,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方法的應用,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是為實現教育目標、傳授教育內容,隨著形勢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必要的思想工作方法的具體應用。

        1.民主討論法。針對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實際,要采取民主的方法,討論的方法,這也是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特征決定的。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學校的文藝骨干,老師寵愛,同學羨慕,往往使他們自我感覺極好。可是他們進入大學后,以往的那種核心地位和優越感都不復存在,隨之而來的是心里失衡、經濟焦慮、學習焦慮、對藝術的理解偏頗等等。我們要把自己放在與青年人平等的位置,以同志,朋友的態度平等交流思想、交流意見、共同磋商,以換得他們的信任和理解。

        2.說服教育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藝術類大學生作為我國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專業的特殊性,使他們的心理與其他普通人文學科的大學生相比表現為更加敏感與偏激,個性張揚是藝術類大學生的普遍寫照。在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中,要針對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有的放矢地說服教育。要聯系他們的思想情況、關心的熱點,否則道理一大篇,實際不沾邊,“隔靴抓癢”,可能會引起反感。針對藝術類學生的特點,準確把握藝術類學生的心態和行為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3.情感感化法。工作中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動人,情感感化法。運用尊重,理解、關心、信任等態度以情感上影響青年人,感化青年人。我們所說的“情感”,主要指具有共同目標,共同理想的,朋友同志的情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做到情真理切,情理結合,才能打動人心,達到教育效果。再結合藝術類大學生們的文藝方面的特長,使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藝術才華,通過各種健康、愉快、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在大學學習之余,得到情趣和精神上的享受。

        第2篇:藝術教育發展報告范文

        參會者通過主題報告、分會場報告與研討、現場觀摩與研討等形式就以下議題展開了廣泛交流與討論:(1)對兒童藝術的多學科審視;(2)多元文化視野下的兒童藝術教育理論;(3)兒童綜合藝術教育研究;(4)兒童學科藝術教育研究。

        在主會場上,共有6位兒童藝術教育專家作了視野廣闊、內涵豐富的主題報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術教育委員會主席、臺灣師范大學郭禎祥教授向大會作了題為“當代兒童藝術的若干取徑”的報告。她以藝術教育為切入口,探討了何謂“兒童藝術”,介紹并比較了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視野下的兒童藝術教育取徑。前者以羅恩菲爾德為代表,強調人的天生藝術潛能;后者則更加注重文化對兒童藝術的影響,如威爾森認為,兒童會從周圍生活攝取影像,家庭、社區、同伴等外在力量會取代“兒童自由向外”的發展模式。郭禎祥認為,每一種理論、取徑與教學法都有其瓶頸與限制,任何領域的教育工作者均應致力于充實自己的教學工具箱,不同的個體需要不同的策略,因材施教才能享受教學的樂趣,促進教學相長。

        中華美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南京師范大學滕守堯教授在《兒童:生態視角下的完美與完整》的報告中從哲學美學的高度,用簡潔的話語解說了何謂“原型”,解析了“原型”與中國道家學說、中國藝術、兒童之間的關系。滕守堯認為,兒童的本性就是道,就是自然。兒童是天生的兩極創造者,他們既能上又能下,既聽話又調皮,既建設又毀壞,如此游走于兩極之間。正是因為有了這兩極,才有兩極之間的聯通,才產生了新的東西,才具有靈氣。然而在現實中,人們對兒童的期待往往是做個“完美”的人――只能順從聽話,不能野蠻調皮;只能雙腳走,不能單腿跳;只能正走,不能斜走;只能說“是”,不能說“不”;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只能聽,不能說;只能得100分,不能得60分,如此等等,實質上就是砍去一極,只保留認為好的一極,追求所謂的“完美”而放棄“完整”。如何改變這一習氣?滕守堯給出了自己的觀點:真正學會把兒童看成一件藝術品,保留其自然本色,不強求他們做一個“完美”的人,而是盡力讓他們做一個“完整”的人。滕守堯引入“完美”與“完整”概念,既形象地闡釋了他所提倡的生態式藝術教育觀,又是對生態式藝術教育觀的拓展。

        兩位教授的發言引起了參會者的共鳴,大家就生態式藝術教育理念及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影響、作用展開了熱烈討論。主要觀點如下:(1)生態式藝術教育是生態觀指導下的、多方面融合的教育,注重“整體性”“輻射性”和“融合性”。藝術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多元集合體,不僅包括音樂、美術、戲劇、舞蹈、文學、影視等,每一門類還要從美學、藝術史、藝術欣賞及創作等多角度加以考慮;藝術教育要與其他領域的教育相融合;“走向生態的”藝術教育是以幼兒為中心輻射教師、家長,是多方面參與的教育。(2)文化對幼兒教育的影響不可忽視。生活在當下社會的兒童,不可避免會受流行文化的影響。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應該考慮文化內涵,即教育內容是否能夠展現文化內涵。選擇什么樣的內容給兒童,不能僅從形式上考慮,而應對作品內涵加以理解和深入挖掘。這同樣是生態式藝術教育的價值選擇。

        享譽全球的瑞吉歐兒童教育中心主席Carla Rinaldi在報告中對學習和創造力作了反思和再思考,認為學習的過程與表達、交流及藝術活動的過程緊密相關。參與藝術活動也是一種學習。兒童天生就有與人交流的欲望,兒童有一百種語言,教師關注兒童的最好方式就是傾聽,要敞開心扉傾聽兒童的心聲,要讓傾聽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著名的零點項目中心主任、美國哈佛大學藝術教育學科負責人Steve Seidel作了題為“美育過程中的參與式學習”的報告。他以7歲小女孩索菲亞的繪畫作品為例,深入探究其學習經驗的方方面面,包括構思、即興創作、評論、表演和展示、練習和實驗等,并以此說明藝術創作過程中兒童是怎樣學習的。他認為“關注學習過程”是藝術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研究的取向,并指出“畫”既是作品,也是創作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培養兒童獨立安排工作的能力,使兒童不僅能提出問題,還能積極投入到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去。

        對當前國際幼教界產生深遠影響的“瑞吉歐”和“零點項目”,不約而同地關注兒童的學習過程。無論目的性藝術教育還是手段性藝術教育,其過程都值得關注。正如Steve Seidel所說,“關注學習過程”是藝術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研究的取向。

        以上專家從多元文化視野對兒童藝術教育進行了理論探討,美國肯恩大學Lily Chen-Hafteck教授和紐約大學PhilipTaylor教授則分別從音樂和戲劇領域,從學科藝術教育的角度探討了兒童藝術教育理論問題。

        Lily Chen-Hafteck在《兒童早期音樂教育的新視角:發現和培養幼兒的潛能》的報告中探討了建構主義思想對音樂教育的影響及音樂在兒童成長中的角色問題。她認為應該重建音樂教育的概念,音樂是一種專門性課程還是一種普適性課程,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她指出,在兒童音樂教育中,教師要了解兒童校外音樂經驗,要觀照文化背景進行音樂教學,同時要考慮音樂的多元目的,不能僅僅將其視為技能教育。她倡導要相信兒童具備天生的音樂潛能與知識,相信音樂活動能夠激勵與吸引兒童學習。音樂的種子需要好好呵護,我們應該給兒童提供可探索及創造的環境。

        Philip Taylor深入探討了戲劇的多種認知方法以及構成這些知識評價所面臨的挑戰。他認為,目前的評價模型往往未能顧及審美維度。大多數戲劇教育工作者關注那些沒有關聯的技能的傳授,原因在于大多數學校定位不準。什么是戲劇?什么是藝術?這都需要重新界定和思考。Taylor認為戲劇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創造一門藝術審美的課程,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客觀地評估學生。

        關于學科藝術教育與綜合藝術教育的討論同樣引起了廣泛關注。盡管此次會議并未就與此相關的某一具體問題達成共識,但還是給了參會者很多啟示。如必須確立多元文化學科藝術教育理念;明確超學科的學科藝術教育目的,不僅應關注藝術學科本身,還要關注藝術家的成長、藝術學科的發展、藝術素養的培養等問題;兼容各種藝術教育模式,探尋適合的教育途徑,等等。

        除了主會場上的精彩報告與發言外,大會還設立了四個分會場,參會者分別就提交的論文進行了交流和研討。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專家學者及幼兒園教師分別介紹、分享了各自不同的經驗。例如,美國塔夫茨大學Mary Eisenberg教授和南京師范大學邊霞教授介紹了她們共同的研究成果,以“與自然合作”活動為例,展示了兒童美術學習中的12種支架,并就兒童美術教學中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臺灣花蓮教育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徐秀菊教授與大家分享了繪本創作教學的故事,展示了大量制作精美、極富創意的繪本;南京師范大學許卓婭教授在確立討論的基礎――音樂教育首先應該而且必須是“人的教育”這一基本價值立場后,引入快樂與成長、自由與秩序等七對當前沖突激烈的微觀價值矛盾,試圖通過對話的方式來發現這些矛盾中的共生價值,并嘗試找出實現這些共生價值的可能出路,拓寬了兒童音樂教育新視野。此外,臺灣愛彌兒幼教機構駐校藝術教師徐德成所作的該園課程介紹,美國波士頓Advent學校Yvonne Liu-Constant博士對藝術在幼兒園之多重角色的探討,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黃進博士關于童年與藝術關系的論述,張金梅博士的幼兒戲劇教育內容建構,以及來自各大專院校和一線幼兒藝術教育工作者各具特色的藝術教育經驗,均引發了參會者的熱烈討論。

        參會代表還分別在江蘇省省級機關幼兒園、南京市第一幼兒園、南京市第三幼兒園、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進行了教學觀摩活動,如美術活動“茂密的樹林”、早期閱讀活動“我爸爸”、歌曲欣賞活動“數羊群”等。活動結束后,參會者對活動目標、過程、實施等問題進行了點評和交流。幼兒園現場觀摩與研討活動豐富了參會者的實踐經驗。

        總之,這次大會為不同文化、不同觀點搭建了一個對話與交流的平臺。不同文化背景的專家學者及幼兒園教師就當前藝術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力求從多學科、多領域的視閾交融中生成新觀點和新方法,并致力于促進兒童藝術教育研究共同體的形成。在堅持自由、開放的學術對話,理性、客觀的學理探討,廣泛、深入的問題分析,多元、多維的學術話語宗旨下,面向藝術教育前沿,面向藝術教育未來,為促進學科交叉和融合,推進整體性綜合研究,啟迪創意思維,促進知識創新搭建了平臺。

        沒有藝術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沒有藝術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僅有知識技能的藝術教育是不完整的藝術教育,沒有藝術素養的人是不完整的人。藝術教育,尤其是兒童藝術教育必將是一個恒久的議題,需要我們不斷探索與創新,反思與調整。

        Discussion, Observation, Reflection, Exaltation: A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f Children Art Education and the 1st National Seminar of Children Art Education

        第3篇:藝術教育發展報告范文

        近日,2012年國家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反饋會暨2013年監測工作培訓會在廣州召開。教育廳相關處室負責人及各市、縣、區與會代表共140余人聽取了培訓報告。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常務副主任平作了專題報告《轉變教育質量評價理念,完善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對科學質量觀、國內外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內涵、做法及經驗等進行了系統介紹。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標準與工具研發部副主任李佑發作了專題報告《解讀廣東省2012年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就廣東省2012年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總體狀況以及監測結果反映出來的問題,逐個、深入地進行了解讀,并針對廣東省基礎教育的現狀提出了工作改進的建議。據了解,2012年廣州市荔灣區、深圳市福田區等19個縣(市、區)接受了教育部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將負責2013年監測的具體工作的組織實施,廣州市越秀區、汕尾市海豐縣、茂名市茂港區、惠州市博羅縣、湛江市徐聞縣、清遠市連州市等6個樣本縣(市、區)將于今年下半年完成相關的監測、收集數據等任務。

        基礎教育能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的需要,是質量監測的目的。國際組織的知名質量監測有:美國國家教育進步評價(NAEP)、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國際閱讀素養進步研究(PIRLS)。根據我國基礎教育的實際狀況和基本國情,借鑒國際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經驗,現階段對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的六個方面進行監測。(1)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養。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在自尊、自強、遵紀守法、誠實守信、保護環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具有社會責任感等思想品德和公民素質方面進行監測。(2)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水平。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身體形態、機能、素質、體育鍛煉和個人健康習慣等身體健康方面進行監測,同時也對學生的情緒、意志品質、個人行為習慣、與他人交流合作等心理健康方面進行監測。(3)學生的學業水平和學習素養。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各學科的學業水平進行監測,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監測。(4)學生的藝術素養。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興趣、審美情趣、藝術欣賞與表現能力等方面進行監測。(5)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監測。(6)影響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與社會環境。從學生的家庭環境,教師、學校、課程等學校環境,以及與基礎教育有關的宏觀社會、經濟環境監測影響學生發展的相關因素。我國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始于2007年。2012年,共271個樣本縣(市、區)的5290所中小學,近21萬名四、八年級學生參加了監測;近5290名中小學校長、近5.3萬名數學、科學及班主任教師參加了問卷調查。通過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便于教育工作者了解質量現狀,了解城鄉差異,掌握區域差異,預測發展趨勢,調整教育政策。

        (本刊記者 魏文琦)

        第4篇:藝術教育發展報告范文

        然而,在電腦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似乎忘卻了為國人驕傲的書法,青少年學生不知道書法是何物,許多青少年學生不要說書法,就連基本的漢字也寫不好,電腦打字已取代了手寫字。長此以往,孩子們普通漢字也不會寫,即使會寫也東倒西歪,不成體統,甚至連大學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寫出的漢字也令人嘖舌。更有甚者,教育主管部門對此情況也熟視無睹,中小學校已取消學生寫字課,如果任其發展,我們將數典忘祖,丟掉我們的傳統文化精髓,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我們的民族是世界上文化發展最優秀的民族,而作為漢字,它不僅是承載記錄歷史的工具,而且發展成為一種藝術。人們常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為世界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我們無理由不重視、不保留、不發展,更不能在我們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消失。

        教育部、國家語委2013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這是教育部、國家語委第六次年度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報告指出,學生的漢語能力、漢字書寫能力在退化,需要引起注意。報告指出,一項對首都部分大學生漢語應用能力的測試顯示,不及格的學生占30%,770分以下的占68%,測試結果不容樂觀,人們不得不質疑學生的漢語應用水平。

        我覺得造成青少年漢字書寫能力退化的幾個因素:

        1.電子產品的廣泛運用。廣泛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使得人們手寫漢字的機會普遍減少。

        2.無規定。人們對漢字書寫要求不嚴、書法教育薄弱、書寫標準無明確規定,致使漢字書寫教學逐漸邊緣化,國人漢字書寫能力下降。

        3.興趣性。據了解,現在的學生很少有對書法有興趣的。即使是有在學習的,幾乎也是家長要求的,很少有主動要求學習的。

        4.盲目從眾性。導致青少年漢字書寫能力退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現在的教學。現在讀書一味追求成績,往往忽視了很多。有一點就是孩子的童年。現在的孩子很可憐,很少有玩樂的時間。家長們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給孩子報興趣班。這其中是有書法班,可是更多報的是英語班、數學班等。我們家隔壁有一個還在上幼兒班的小朋友。她星期一晚上上一個半小時上英語班,星期三晚上上一個半小時上數學班,星期六、星期日也還要去上課。還有現在的學校不愿意開展書法班。學校往往更愿意用那一個星期一、二節課的時間去給學生們上主課,一味的追求高的升學率,因為這樣對學校有好處。

        5.時間有限。現在的學生們功課繁重,無暇去練習書法。

        第5篇:藝術教育發展報告范文

        課題名稱:

        試論舞蹈教育對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積極影響

        學生姓名:

        系 別:

        音 樂 系

        專 業:

        音 樂 學

        指導教師: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中國教育政策和發展綱要》指出:“當今世界風云變幻,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誰掌握了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界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戰略地位。”在今天這個異彩紛呈的世界里盡管人們交流的方式多種多樣,但舞蹈仍以其獨特的美的表現傳達著人類共同的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為我們展現的人類心靈深處的情感不僅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類心的共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我國與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學生可以通地藝術這一窗口領略到世界各國的文化,共同體驗對人類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真善美的渴求和人生的珍重。學生感受到自身的情感的波動和他人情感的交流,形成以審美的態度對于自己和他人,以審美的態度對于社會和生活,從而有利于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了解,互動和團結,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美好未來的不懈追求。

        長期以來,我國舞蹈教育的價值曾被人們所低估,許多人認為,舞蹈能力的培養只對少數將來要專門從事舞蹈工作的人是必需的,對一般的學生來說只是點綴,中國的小學教育一直到大學教育從來沒把舞蹈課列入課程中,只有少數條件較好的學校在課外活動中加入一些舞蹈活動內容。面向21世紀的時常經濟和技術革命的挑戰,學校不但要重視素質教育,更要從學校的教學內容的課程體系,以及觀念上加以改革,讓舞蹈教育徹底溶入心理素質教育中,且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基本內容:

        1、舞蹈、心理素質的含義。

        2、舞蹈教育對中小學生的作用。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目前中小學生在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問題。

        2、如何通過舞蹈教育培養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1、網上、圖書館搜集相關資料;

        2、請教指導老師陳文紅副教授,確定選題方向;

        3、與同學共同討論本課題,互相交流意見;

        4、寫好開題報告;

        5、根據已選題目進一步搜集資料,并擬好論文提綱;

        6、論文寫作;

        7、論文修改并定稿。

        進度安排:

        1、依據論文參考選題,作好論文先期搜集工作;

        2、選題,寫開題報告;

        3、開題報告定稿,接受畢業論文任務書;

        4、論文寫作階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論文中期檢查;

        5、修改論文階段;

        6、論文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 王國賓,平心,矯立森.關于舞蹈美育與素質教育的研究[c].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352-375.

        [2] 朱培科,馬柯.培養學生創造意識的必要[j].舞蹈,2005,(3):48-49.

        [3] 探索舞蹈藝術教育對少兒素質教育的作用[eb/ol].

        http://xxt.net.cn/net-base/news.jsp?id=68,2006-03-22 .

        [4] 淺談兒童舞蹈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eb/ol].

        ,2005-11-22.

        [5] 安潔.素質教育在高師音樂教育中的作用[j].音樂天地,2005,05.7-9.

        [6] 楊仲華,溫立偉.舞蹈藝術教育[c].人民出版社,2003.293-294.

        [7] 隆蔭培,徐爾充. 舞蹈藝術概論[c].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03.

        [8] 劉沛譯.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j].舞蹈,2002,(4):36.

        [9] 武霞.淺談如何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d].2004.

        [10] gb/t 7-303-06069-3,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s].

        五、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六、教研室意見:

        簽名:

        注:此表由學生本人填寫,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檔,指導教師和學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第6篇:藝術教育發展報告范文

        1、成績

        (1)通過積極做好清潔、消毒、通風等衛生工作,加強幼兒戶外鍛煉,提高免疫力,堅持每日報告制度等有效措施,我園貫徹落實了教育局抗擊非典工作,得到家長、社會的認可,并以“預防措施到位,環境優美的幼兒園”受教育局通報表揚。

        (2)通過崗前培訓、專家講座、專業培訓等方式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專業水平,提升幼兒園整體素質。將兒童心理健康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3)市少兒花會畫展,我園選送了50多幅美術作品;同時參加幼兒畫展,80多幅美術作品獲獎。

        (4)我園教師創編的幼兒舞蹈《草原游記》、時裝表演《健之美》、《對面女孩看過來》參加了美國惠氏藥廠(中國)有限公司在大家樂舉辦的1——3歲幼兒生日會活動,擴大了我園在社會上的積極影響。

        (5)加強了雙語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幼兒參與英語活動的興趣較高,對學過的英語口語、歌曲掌握較好,能聽懂并愿意用英語對話,基本養成大膽說英語的習慣。英語發音較準確;能聽懂并愿意用簡單的英語與他人進行口語交流,完成多個連續的簡單英語指令。

        2、需要加強的方面

        (1)加強幼兒獨立講述、表演能力的培養,注重開發幼兒的創造力,特別是創造美的能力,增強自信,全面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2)堅持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與滲透,提高幼兒英語聽、說、唱的能力。

        (3)引進奧爾夫音樂教育,提升藝術園品牌。

        二、本學期工作重點

        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1、深入開展優質園本課程的研究,總結經驗,整理資料,形成課題

        總結報告。

        (1)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深入開展主題探究活動,健全幼兒成長檔案;認真觀察記錄幼兒活動過程,并進行分析評價,重視幼兒的點滴進步,及時向家長反饋。

        (2)整理課題計劃、階段小結、專題文章、教師隨筆、活動設計(照片、VCD)、教玩具照片等資料,撰寫課題總結報告,參加省學前教育協會“十五”課題結題成果展示。

        2、在一日生活中滲透英語教育

        (1)通過英語的高頻運用,熟練生活口語。

        (2)加強情景教學,使幼兒在游戲中學習。

        (3)多采用歌謠、兒歌,使英語學習更為有趣。

        (4)運用直觀、形象的教育,調動幼兒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各月工作計劃

        九月:

        1、認真做好開學的相關工作:

        1)開學前普訪

        2)活動室布置

        3)組織“大帶小”、音樂會等活動,安定幼兒情緒

        4)建立幼兒一日生活常規

        5)開展主題探究活動

        6)建立幼兒成長檔案

        2、開展教師技能技巧比賽(舞蹈、聲樂、樂器、繪畫及英語、音樂優秀課例評比),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并選出優秀節目、作品參加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活動(書畫、舞蹈)

        3、組織秋游活動——游覽紅樹林。

        十月:

        1、開展“祖國萬歲”主題探究活動,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2、組織半日活動考核,向家長開放(必須含由本班教師執教的英語活動)。

        3、參加長城片交流觀摩活動。

        4、參加市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活動(音樂)。

        十一月:

        1、以藝術節活動慶祝幼兒園成立十八周年,向家長展示幼兒園師生的藝術、雙語才能(形式:幼兒英語歌舞、英語短劇,教師家長歌舞,師生家長書畫展)。

        2、加強對幼兒的觀察記錄,組織經驗交流會。

        3、參加長城片0—3歲早教研究交流活動。

        十二月、元月:

        1、加強冬季鍛煉,提高幼兒運動素質,舉辦第七屆“小小運動會”迎接新年。

        第7篇:藝術教育發展報告范文

        關鍵詞:中國戲曲;院校招生

        中圖分類號:J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3-000-03

        一、緒論

        中國戲曲是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多種藝術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表現形式,從文學角度講,中國戲曲可以與漢賦、唐詩、宋詞等相提并論。中國戲曲從起源,到逐漸不斷發展,直至成熟,中間經歷了千年歷史時間,到元明清時期達到戲曲高峰。清乾隆以后,中國戲曲呈現地方戲曲蓬勃發展的狀態,成為中國戲曲的主流。到了現代,則伴隨中西文化的交融,出現了現代戲。現代戲的發展是中國戲曲歷史上重大的歷史變革,不但在戲曲反映內容上,而且在戲曲的創作手法、舞臺表演、音樂唱腔方面等都不同于以往傳統的戲曲表演形式。中國戲曲的創作也逐漸以“革命歷史劇、謳歌現實劇、改革反思劇、愛情倫理劇、社會倫理劇”為主要內容。中國戲曲的表演形式也不斷創新,在中國戲曲表演程式的核心地位得到重新確認的同時,也逐漸增加許多新的現代戲曲的表演形式。“以人帶戲、名角效應”也變得越來越突出,“舞臺美術”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由于中西文化的不斷交融,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戲曲也不斷受到多元文化和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影響,在中國戲曲的舞臺美術、音樂配置、道具選擇、服飾打扮及戲曲對白、唱詞唱腔方面都呈現出與以往傳統戲曲,既有差異又有共同點的特性。由于目前中國社會正在處于變化迅速,娛樂多元化的時代,中國戲曲面對諸多形式的娛樂競爭,如何讓自己更好的得到群眾的歡迎,成為中國戲曲發展面臨突出現象。中國戲曲的發展,最根本的還是取決于中國戲曲人才的培養,而中國戲曲人才的培養,卻又與中國戲曲院校的招生入學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國戲曲院校只有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才可能從中培養出杰出的中國戲曲人才,這樣才可能為中國戲曲在諸多的娛樂競爭中贏得一片天地。

        二、文獻綜述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中國民間的歌舞、說唱和滑稽戲綜合而成的舞臺藝術表現形式。經過漢、唐、宋、金等朝代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為核心的中國戲曲苑,這種藝術綜合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表演藝術等。目前大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例如,昆曲、淮劇、秦腔、粵劇、川劇、河北梆子、湘劇、晉劇、黃梅戲、河南墜子、漢劇、湖南花鼓戲等。

        周新友(2012)通過對中國戲曲院校的招生方面研究,當費用水平較高時,這不但限制或妨礙了學員入學的可能性與積極性,同時也使得院校喪失了更多培養戲曲學員的機會與條件,從而造成中國戲曲學院招生入學率的下降。祁建(2008)認為如果學習戲曲的費用是學員所能夠承擔的,則學員就會有機會進入戲曲院校學習戲曲,從而提高戲曲院校的招生入學率;反之,如果學習的費用水平超過了學員所能承擔的經濟條件,則學員就會喪失進入戲曲學院學習戲曲的機會,最終導致戲曲學院招生入學率的下降。在政府財政撥款或學院演出收入不斷減少的情況,培養戲曲學員的費用也就會相應減少,從而戲曲學院所能夠培養的學員數量也就會隨之減少,這樣就會造成戲曲學院招生計劃人數的下降,從而導致戲曲學院招生入學率的下降。祁建(2008)指出由于以前曾經發生過戲曲院校的領導打擊報復學生的事件,以及戲曲院校招生過程中存在的“圈子”現象等,這在敗壞戲曲院校整體社會聲譽的同時,也降低了年輕一代對戲曲院校的信任度,從而妨礙了戲曲院校對于考生的吸引力。張文振(2010)指出,目前中國的戲曲院校在戲曲的藝術本體創作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對于有助于戲曲藝術實踐和創作的理論歸納過于忽略,這導致無法進一步提升戲曲院校的規格和品格,導致社會形象受損。在戲曲院校過于強調戲曲藝術表演的實踐,突出以舞臺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這往往造成以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為主要內容的教學設置,從而忽視了科學研究的內容,這樣長期發展就會戲曲院校科研成果少、限制了戲曲院校辦學規格的提升,從而成為戲曲院校提升自身社會影響力和社會形象的瓶頸,這也妨礙了新學生的招生。沈勇(2012)認為如果戲曲院校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新穎或創新性強,教學技巧豐富,那么這很有利于吸引更多學員學習戲曲,目前戲曲教學教師人員相對缺乏的情況下,教師人員數量的多少成為衡量戲曲院校教師綜合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標。劉堅(2002)指出,戲曲教育專業多、戲曲教師分工細、專長突出、個性明顯,這都要求戲曲院校在師資結構隊伍構建上面更加健全,否則無法滿足戲曲院校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朱為總(2007)指出,由于昆曲的專業演員的演藝標準高、教學難度較大,這就導致昆曲的培訓師資相對比較缺乏。中國的許多戲曲院校由于昆曲方面的師資力量不夠,導致無法招生。張文振(2010)發現目前中國戲曲院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存在很多不利于戲曲教育和招生的現象:專業從事戲曲教學的教師隊伍不夠,外聘兼職教師比例太多,教師隊伍機構建設不夠合理,缺乏戲曲教育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部分教師的奉獻意識差、責任感不強、整體素質偏低等。曲潤海(1996)目前的戲曲教學中,尤其是表演教學中,還是仍然以“口傳心授”的方法為主,缺乏相應的規范性的教學綱要。劉堅(2002)指出,戲曲院校的培養教材不但應該具有高質量的內容和標準,而且在表述形式和撰寫技巧方面也應該實現文風舒展、語言流暢。教材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才的培養、直接影響到求實顯效教學方法的形成,所以提高培養教材的質量和標準,這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戲曲的學習中來,從而促進招生量的提高。王娜(2010)指出在戲曲逐漸喪失原來的主流地位以后,戲曲演出的收入也大幅度減少,這樣讓很多學員感到無法平衡學習戲曲的付出成本,從而喪失學習戲曲的積極性。在演出收入下降的情況下,很多戲曲畢業的學員也紛紛轉行從事其它行業,不愿意到戲曲行業就業,這樣也導致戲曲學員在戲曲行業就業率的下降,從而讓學員對未來喪失希望,最終放棄入學學習戲曲。曲潤海(1996)在中國戲曲院校培養中,雖然有許多的實踐機會和實習表演戲,但是面對數量眾多的大學生和中專生,還是不能滿足需求。學生的表演能力在無法得到充分提高和劇團接受能力有限及畢業學生眾多的情況下,戲曲院校的學生就業成為限制戲曲院校招生的瓶頸。朱為總(2007)由于戲曲的不景氣,昆曲的演出量每年都銳減,這使得中年演員登臺演出的機會越來越少,年輕演員對于自己未來藝術發展前途缺乏信心;同時由于較低的就業待遇,這也使得眾多演員不愿意把昆曲作為自己職業的終生選擇,最終導致昆曲在人力資源的培養和招生方面的難度越來越大,人員數量越來越少。

        本研究報告就假設“戲曲學習所需平均費用水平、戲曲院校的社會形象、戲曲院校教師綜合能力水平、戲曲院校教學課程比例、戲曲學員就業比率”與“戲曲院校招生入學率”之間分別存在顯著性的正相關。通過調查研究的方式,對上述研究假設的關系進行研究檢驗和研究驗證。

        三、研究方法設計

        由于本研究報告是研究“戲曲學習所需平均費用水平、戲曲院校的社會形象、戲曲院校教師綜合能力水平、戲曲院校教學課程比例、戲曲學員就業比率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的關系,所以本研究報告采用定量演繹方法進行研究。本研究報告選擇的研究對象總體是所有中國戲曲學校的在校學生。為了讓研究對象更具有廣泛代表性,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研究對象。本研究報告計劃隨機發放600份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委托中國戲曲院校朋友的關系代為發放和回收。這些委托代為發放和回收的人員都在戲曲院校工作,計劃發放的數量安排:(1)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為30份;(2)上海戲劇學院為125份;(3)天津藝術職業學院為30份;(4)中國戲曲學院為140份;(5)中央戲劇學院為135份;(6)山東藝術學院為30份;(7)江蘇省戲劇學校為80份;(8)沈陽師范大學戲劇藝術學院為30份。在目前流行的商業項目研究中,自我管理式研究最為常用。這種研究方法一般是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這種方法具有隱秘性強、應答者考慮時間充分的優點。本研究報告采用電子版的調查問卷,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發放和回收,這樣具有操作簡便、節約成本、可靠性高的優點。

        四、數據分析

        本研究報告的調查問卷這樣經過三次修改、測試后,最后的信度測試結果(Cronbach α系數值)是:戲曲學習所需平均費用水平(0.819)、戲曲院校的社會形象(0.675)、戲曲院校教師綜合能力水平(0.921)、戲曲院校教學課程比例(0.734)、戲曲學員就業比率(0.697)。這些變量的最低信度測試結果是0.675(大于0.6),這表示調查問卷的題目設計符合達到了規定標準要求,可以正式發放。本研究報告在調查問卷的初步測試和正式發放過程中,都隨時對被隨機抽取的調查對象進行記錄,避免他們重復參與答卷的現象。

        本研究報告正式發放調查問卷數量為600份(不包括初步測試的數量),實際回收577份,缺失或不符合的調查問卷共計23份(統一按照缺失處理,予以放棄),回收合格率為96.2%,這個數值達到了研究規定的最低標準(95%)要求,這說明調查問卷是有效的,可以進行數據測量分析。

        本研究報告調查問卷的題目基本都是直接從研究文獻中獲取。根據本研究報告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報告主要側重分析調查問卷的結構效度。如果本研究報告的結構效度達到規定要求,則可以認為本研究報告的調查問卷的設計題目可以對調查對象之間態度差異情況實現準確測量,即能夠準確反映出調查對象的實際差異變化情況。本研究報告的結構效度測量分為:符合效度和判別效度。本研究報告運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進行結構效度中的符合效度測量。在進行因子分析之前,本研究報告首先進行因子分析的檢驗。本研究報告運用主成份分析方法提取因子以后,統計分析得出在Sig(P value)=0.000(小于0.05)時,Kaiser-Meyer-Olkin =0.830。KMO數值大小的標準規定,本研究報告的KMO數值為0.830(高于0.7),就說明本研究報告調查問卷數據是可以進行因子分析的。本研究報告運用數據分析軟件對調查問卷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后,因子載荷數值最高的為“戲曲院校教師綜合能力水平(0.920)”,最低的因子載荷數值為“戲曲院校的社會形象0.632”。根據因子載荷數值大小的判斷標準可知,大于或等于0.5,就可以認為調查問卷數據是有效,所以本研究報告的調查問卷數據是達到規定要求的。本研究報告運用數據統計分析軟件對調查問卷數據進行分析,方法是最大方差法中的正交旋轉測量分析。在對本研究報告進行正交旋轉后,獲得旋轉成份系數矩陣。根據旋轉系數矩陣的統計結果可知,旋轉后的五個獨立成份與五個研究變量相對應,調查問卷的判別效度達到了規定要求,視為有效。

        因變量“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與自變量“戲曲院校的社會形象、戲曲院校教師綜合能力水平、戲曲院校教學課程比例、戲曲學員就業比率”之間的皮爾遜系數分別是“0.561、0.619、0.538、0.657”,這表示它們之間存在顯著性相關。因變量“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與自變量“戲曲學習所需平均費用水平”之間的皮爾遜系數分別是“-0.398(絕對值低于0.4)”,這表示它們之間不存在顯著性相關或是相關性不顯著。

        五、研究結果與建議

        (一)研究結果

        在置信區間(0.05)之內,“戲曲學習所需平均費用水平”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存在顯著性負相關的研究假設為假(不成立)。本研究報告的數據分析觀點與前面文獻研究的觀點不一樣,這也許是由于本研究報告的調查問卷發放對象所限或是以前研究者的觀點缺乏深入所致,但這對于中國戲曲院校的招生提供了一個有意義的借鑒和啟示。“戲曲院校的社會形象”的P值(Sig)是0.03(低于0.05),“戲曲院校的社會形象”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的皮爾遜系數是“0.561(高于0.4)”。這表示“戲曲院校的社會形象”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存在顯著性正相關,即在置信區間(0.05)之內,“戲曲院校的社會形象”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存在顯著性正相關的研究假設為真(成立)。“戲曲院校教師綜合能力水平”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的皮爾遜系數是“0. 619(高于0.4)”。這表示“戲曲院校教師綜合能力水平”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存在顯著性正相關,即在置信區間(0.05)之內,“戲曲院校教師綜合能力水平”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存在顯著性正相關的研究假設為真(成立)。“戲曲院校教學課程比例”的P值(Sig)是0.04(低于0.05),“戲曲院校教學課程比例”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的皮爾遜系數是“0.538(高于0.4)”。這表示“戲曲院校教學課程比例”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存在顯著性正相關,即在置信區間(0.05)之內,“戲曲院校教學課程比例”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存在顯著性正相關的研究假設為真(成立)。“戲曲學員就業比率”的P值(Sig)是0.02(低于0.05),“戲曲學員就業比率”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的皮爾遜系數是“0.657(高于0.4)”。這表示“戲曲學員就業比率”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存在顯著性正相關,即在置信區間(0.05)之內,“戲曲學員就業比率”與“中國戲曲學校招生入學率”之間存在顯著性正相關的研究假設為真(成立)。

        (二)研究建議

        本研究報告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和文獻研究的總結,針對目前中國戲曲院校的招生情況,著重從如下幾個角度提出本研究報告的一些中國戲曲院校的招生建議,希望這可以為促進中國戲曲院校的招生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1.收費標準合理化,提高戲曲學習獎勵

        無論是從戲曲院校的經濟投入,還是學員學習成本投入的角度而言,費用的增加一直是目前困擾戲曲學院和學生進行戲曲教學和學習的絆腳石。很多中國戲曲院校由于經濟投入的不足,無法有效改變教學環境、無法提高教學待遇,以致整體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提高。戲曲學習成本的增加,也導致一些戲曲天賦較好的學員不能進入戲曲學院的大門,導致戲曲人才的流失。所以適當提高戲曲學生的學習獎勵,可以更好的鼓勵學生學習戲曲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促進中國戲曲行業的健康發展。

        2.塑造良好形象、提高社會影響力

        戲曲學院的良好社會形象對于學生而言具有無形的吸引力,就如同招牌一樣,這直接代表和反映了戲曲學院整體的教學質量和內在價值。在信息化情況下,學生更多是憑借戲曲院校的外在社會影響和形象而選擇戲曲院校。這需要避免在中國戲曲院校招生過程中存在的“圈子”現象,所以提高戲曲學院的良好形象和社會影響力,可以提高學生選擇戲曲學院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促進中國戲曲學院招生的增加。

        3.構建科學師資隊伍、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教師作為戲曲教學過程的核心力量,直接決定著戲曲學院的內外在社會形象和整理教學質量。目前的很多知名表演藝術家,由于戲曲院校的職稱和待遇的原因,不愿意親自到戲曲院校進行教學指導,這對于戲曲院校的學生表演實踐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限制。專業從事戲曲教學的教師隊伍不夠,外聘兼職教師比例太多,教師隊伍機構建設不夠合理,缺乏戲曲教育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部分教師的奉獻意識差、責任感不強、整體素質偏低等。所以,這就需要根據戲曲教育專業多的特點,做到戲曲教師分工細、專長突出、個性明顯,搭配合理的教學人員結構是促進中國戲曲院校招生增加的必要途徑。

        4.豐富教學內容、滿足多樣化需求

        在目前的戲曲教學中,尤其是表演教學中,還是仍然以“口傳心授”的方法為主,缺乏相應的規范性的教學綱要。所以他認為應該按照不同的專業、科目、年級規律,對戲曲類的教材進行細致、實用、規范的編制,同時編制相應的音像教材作為補充。這樣可以使得戲曲教學的過程更為有效,培養目標和內容更為明確。從宏觀層次上,課程體系的構建應該根據不同的戲曲院校的特點而構建;從微觀層次上講,課程體系設置應該是一個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不同的課程需要相互聯系,以突出專業的特點。總之,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與體系,這可以有效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從而增加中戲曲學院的招生率。

        5.擴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機會

        目前中國戲曲院校的年輕演員對于自己未來藝術發展前途缺乏信心;同時由于較低的就業待遇,這也使得眾多演員不愿意把昆曲作為自己職業的終生選擇。

        戲曲表演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形式,如果學員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不但需要自身具備較高的天賦和不懈的努力,而且還需要得到知名藝術家的專業指導,這就導致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培養成優秀演員,大多數只能跑龍套、演配角或是轉從其它行業。所以這就需要為學生擴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機會,讓戲曲學員有更多的機會施展自己的戲曲才華,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中國戲曲院校的招生。

        導師:林正杰。

        參考文獻:

        [1]于涓.高等音樂院校招生管理改革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

        [2]王長安.黃梅戲志[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

        [3]王玲.揚州文化藝術學校戲曲專業辦學的實踐與創新[J].大眾文藝,2013(12):261-263.

        [4]朱萬曙.徽州戲曲[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5]祁建.戲曲招生:藝考熱中的“冷門”之思[J].中國文化報,第3版,2014.

        [6]劉華.高校網絡招生管理與分析系統的開發研究[J].山東科技大學論文,2004.

        [7]江樹忠.解決高中戲曲教育中師資問題的策略[J].兒童音樂,2012(12):50-51.

        [8]張從渡.我國高等學校藝術學科招生制度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論文,2008.

        [9]張立環.傳統戲曲怎樣走進大學校園[J].藝術教育,2012(04):49-52.

        [10]吳新雷.中國戲曲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11]張德賢.少兒戲曲輔導的“三圈現象”透析>[J].中國文化報,第3版,2003.

        [12]沈勇.論戲曲教學中的“口傳心授”[J].藝術百家,2007(05):163.

        [13]周龍.高等戲曲藝術院校發展策略思考[J].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05(02):6-8.

        [14]林麗珍.藝術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藝術教育,2013(05):120-121.

        [15]鄭偉.京劇表演專業培養目標的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

        [16]思哲.中等戲曲教育遭遇四個困擾[J].中國文化報,第7版,2011.

        [17]徐城北.中國京劇[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4.

        [18][美]布羅凱特.世界戲劇藝術欣賞(世界戲劇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

        [19][美]D.R.克拉斯沃爾.教育目標分類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20][英]馬丁.艾思林.戲劇剖析[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

        作者:焦麗君(JIAO LIJUN)

        第8篇:藝術教育發展報告范文

        開幕式上,南京師范大學校長宋永忠教授致歡迎辭。宋校長認為,隨著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廣泛和深入發展,世界民族音樂以其多樣化形態、深厚的文化根源、原生態的音樂特色,日益受到眾多音樂學研究者、作曲家和音樂愛好者的關注,成為學術界、音樂界的熱點問題。研究世界民族音樂對形成文化的全球視野、培養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觀念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是中國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體現。相信本屆年會的召開將在此基礎上促進世界民族音樂研究在中國的發展,并進一步推動世界多元文化音樂的交流、傳播與教育。

        一、世界民族音樂教育研究

        世界民族音樂教育是本次大會的一個重要論題。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已將“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作為一個重要理念,中小學校的音樂課程中也相應地增加了世界民族音樂方面的內容。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也將世界民族音樂課程列為必修課程,這為世界民族音樂在我國的廣泛傳播無疑是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并對我國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正如世界民族音樂學會會長、中央音樂學院陳自明教授在《努力工作,加快步伐,讓祖國大地盛開世界民族音樂舞蹈的鮮花》報告中指出,自2005年世界民族音樂學會第二屆年會以來,經過專家和學者的共同努力,世界民族音樂這一學科在中國已取得很大的進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教育方面,現在許多師范大學(學院)的音樂和音樂教育專業已將世界民族音樂定為必修課程,有些院校中也開設了世界民族音樂的公選課,國內的一些高等院校還舉辦了世界民族音樂的學術講座和活動。其次是大眾傳媒方面,傳媒和音樂界開始注意到世界上多元的音樂文化。再次是視聽資料方面的日趨增加。但世界音樂在教材、視聽資料、人才培養、音樂界和社會對世界民族音樂學科的認識、學科的基礎建設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

        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朱明瑛結合自己四十五年的世界民族音樂舞蹈的學習過程認為,世界民族音樂舞蹈的學習不但可以增加對世界音樂的了解,還可以加強對本民族音樂的熱愛。由此,她介紹了正在籌辦的從幼兒園到研究生階段的專門從事世界民族音樂學習的“北京國際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情況。

        杭州師范學院特聘教授杜亞雄做了《世界音樂教學應與母語音樂教育相結合》的報告,指出母語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沒有母語音樂教育,音樂教育便沒有中心。而我國音樂教育的內容都是圍繞著歐洲音樂為圓心所畫的直徑不等的同心圓,連中國傳統音樂的教學,也必須圍繞著這個圓心才能進行。當前歐洲的音樂語言是中國學生的音樂母語,中國學生也只能站在歐洲音樂的立場上來認識和審視本民族的傳統音樂。世界音樂和母語音樂結合的原因有三個:一是中國音樂教育應以母語為中心;二是中國音樂是世界音樂的一部分;三是中國音樂分三個音樂體系,學習中國音樂對理解其他國家、民族音樂有很大幫助。我國56個民族的傳統音樂分別采用了中國、歐洲和波斯一阿拉伯三個不同的音樂體系。學生若能掌握這三個體系的音樂特征,便會更容易了解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世界音樂教學與母語音樂教育的兩項具體的措施,一是使中國傳統音樂和世界音樂兩門課程的教學在內容上有所呼應和銜接;二是將中國傳統音樂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納入世界音樂課的教學內容。

        福建師范大學王耀華教授在《世界民族音樂課程教學體系的思考》中指出,世界民族音樂課程教學可分為三種內容不同的教學體系:一是以專題性內容為基礎的教學體系,主要是以代表性音樂體裁、音樂要素、音樂與文化、國家和地區性專題為基礎的世界民族音樂的介紹;二是以音樂文化區的劃分為基礎的教學體系;三是以音樂本身的特點來劃分的音樂體系為基礎的教學體系。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的不同,世界民族音樂課程教學體系的選擇也不相同,中小學的教學可以以專題性內容為基礎,高校的世界民族音樂選修課應以地區性、樂種為基礎,高師可以采用音樂文化區專題比較合適。同時要加強對音樂體系的研究,可以把世界民族音樂體系劃分為中國音樂體系、歐洲音樂體系、波斯一阿拉伯音樂體系、南島一日本音樂體系、印度音樂體系、非洲黑人音樂體系、瑪雅印第安人音樂體系、大洋洲音樂體系、新興民族音樂體系等。音樂文化、音樂體系可以按照音樂律制、音階和調式、旋法特征三個方面進行劃分。

        中央音樂學院是國內最早開設世界民族音樂課程的音樂院校,經過三十余年的努力,該院的世界音樂與中國音樂史、中國傳統音樂、音樂美學、西方音樂史共同構成了音樂學的五個學科分支。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主任張伯瑜教授做了《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世界音樂教學與實踐》的報告,介紹了中央音樂學院在吸收國外教學理念的基礎上,世界音樂教學確立以課程設置和學術藝術活動為學科建設的方法,以中國教師培養和外國教師引人為學科支撐的學科建設理念,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各類有關世界音樂方面的學術和藝術活動,以及到國外去田野考察,親自進行音樂的文化體驗,在世界音樂教學中強調演奏實習課程的重要性,通過這些世界音樂教學實踐來探討建立一個適合中國音樂教育的世界民族音樂教學體系。

        臺灣大學趙琴博士在《UCLA的“世界音樂”課程設置與學術訓練兼論歐美院校“世界音樂”課程比較及我的教學實踐》的報告中,從一個UCLA民族音樂學博士的求學經驗中,介紹并探討該校有關“世界音樂文化”理論與實踐雙方面的課程設計、教學與研究特色、學術訓練及展演活動,一并檢視其學術傳統與質量,并與歐美大學院校中該學科的課程設置重心做比較。

        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管建華教授在《交往理性視野下的世界民族音樂教育》的報告中指出,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思想家哈貝馬斯提出的“交往理性”是一種“互為主體”的哲學、一種對話的哲學,而不是傳統音樂教育主客體關系的“主體為中心”的審美哲學。因為,對世界各民族音樂的認識不能采取主觀對客觀審美的方式來認識對象,應深入了解對象主體內部的音樂文化思想結構,互為主體即兩個文化音樂主體以上的平等對白,而不是一種文化音樂為標準的獨自。

        中央音樂學院安平教授結合自己多年的 世界民族音樂學習和教學經驗認為,世界民族音樂的教學要引導學生在演唱和演奏中來體驗和理解世界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

        福建師范大學王州博士做了《“外國民族音樂”課程建設的若干思考》的報告,他認為“外國民族音樂”課程基于“尊重多元文化、拓展音樂的國際視野、提倡音樂文化認同”的理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個方面對“外國民族音樂”的課程目標進行理解。“外國民族音樂”課程的內容建設應遵循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廣泛性與典型性相統一、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突出教師教育專業的特點的原則。教材的編寫原則應當是學科體系、社會需求和學生發展相統一,知識傳遞、能力訓練與思想教育相整合,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新教材觀。

        南京師范大學朱玉江博士在《世界民族音樂課程的哲學思考》報告中指出,隨著當代國際課程領域從課程的“開發范式”到“理解范式”(即理解課程)的轉換,世界民族音樂課程的哲學建構應以“文化理解”為基礎,理解是哲學解釋學的重要理念,而解釋學又是實踐哲學。因此,世界民族音樂課程體系建構應以實踐論哲學為基礎,這樣可以超越世界民族音樂課程建構中的實體性思維、技術理性思維、西方中心論思維的藩籬。

        學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一直是音樂教育學者關注的問題,將世界民族音樂滲透到學前音樂教育中也是人們研究的關注點。中國音樂學院附屬藝術幼兒園的唐文娟老師做了《學前多元音樂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中國音樂學院附屬藝術幼兒園多元音樂教育的實踐探微》的報告,提出了“量化型全息音樂與雙語環境教育模式”,這是中國音樂學院附屬藝術幼兒園總園長桑海波博士創建的一種全新的幼兒音樂教育模式。它通過量化音樂環境等手段,讓幼兒不僅在音樂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開發,而且在聽動感、視動感、觸動感、味動感、嗅動感等五個動感系統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協調統一的發展,并在此基礎上使幼兒獲得第六感――創造力,從而使幼兒的身心得到顯著和諧的發展。在這一教育模式中的音樂環境,是在以母語音樂為基礎的世界性多元文化音樂的基礎上,進行音樂的量化并營造出的全息音樂環境。十四年的教育實踐證明,在“量化型全息音樂與雙語環境教育模式”多元音樂教育觀基礎上培養出來的孩子,無論是在音樂能力上,還是在聽、視、觸、味、嗅五官智能和第六感的開發上,均優于傳統中其他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同齡人。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吳瓊老師介紹了該校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的教學方法以及利用外國留學生資源進行世界音樂教學的經驗,并展示了世界音樂教學的實踐成果。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布仁白乙在《關于蒙古國音樂教育的思考》的論文中認為,蒙古國音樂教育有自己系統的音樂教育體系,并形成了課堂、民間、寺廟三種主題發展,但因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均等,也存在著很多的矛盾,并在蒙古音樂的民族化發展中帶來不少的主題“變味”和主旋律的“偏激”。廣西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藝術表演系的王小昆教授在《旅游文化與民族音樂》的報告中認為,在旅游院校(系)開設民族音樂課(包括國內民族音樂與世界民族音樂兩部分),可以全面提高旅游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化品位,擴大同學們的藝術視野,拓寬同學們畢業后的就業渠道,提高他們的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河南洛陽師范學院的高彩榮老師在《世界民族音樂課程培訓應為當務之急》的報告中認為,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將世界民族音樂課程列為必修課程,對高師音樂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世界民族音樂課程建設與師資培訓應成為當務之急,它要求解決師資、教學資料、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浙江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鮑穎老師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域下對我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思考》的報告中認為,在我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發展中,要結合我國特有的歷史背景,尤其需關注當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從普通學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和高等院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兩個層面,對教師教育觀念、教材、教學方式等進行思考,認為各級學校應抓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一良好契機,在加深對本土音樂文化保護傳承的同時,促進學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發展。哈爾濱師范大學的李紅梅在《韓國國劇盤索里的傳承和保護現狀》的報告中認為,中國京劇的保護與發展應吸收韓國盤索里的保護與發展的經驗,來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南昌航空大學藝術學院張建國老師在《從空乘專業音樂教學看世界民族音樂的盲區現象》的報告中,介紹了民航在飛行中如何為不同文化的乘客提供相應的音樂音響服務,并認為在世界民族音樂的教學中存在管理、教育和傳媒方面的盲區。

        二、世界民族音樂文化研究

        音樂人類學所主張的作為文化理解的音樂觀點已滲透到多元文化音樂研究中,從多個維度對世界民族音樂進行研究已成為必然趨勢。從本次大會提交的論文來看,跨學科、學科綜合研究方法引起了諸多學者的關注。

        中央音樂學院宋瑾教授《中性化:后西方化時代的趨勢――關于多元音樂文化新樣態的預測》的報告指出,“多元音樂文化”在未來是西方化后期又經過后西方化整合發展最終出現的中性化環境的音樂生活樣式,具有新的“灰色背景”人工設置和維護的性質,中性化是后西方化的最終結果。“中性”指非西方非東方的思想狀態和現實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中,沒有霸權,沒有中心。它是一種人工的統一環境和語境。在中性化問題上,音樂的事例是很突出的。現在人們搶救民族民間傳統音樂,卻無法挽回這些音樂的原生態環境。在音樂領域中的中性人正在悄悄產生。主要有三個表現:一是作曲家的文化身份認同;二是音樂學學者的文化身份認同;三是其他音樂人的文化身份建構。中性化之后,世界音樂在人工環境中按新的多元方式存活。

        中央音樂學院李昕教授從中非音樂創作論壇、當展環境中的傳統音樂、爵士音樂等方面介紹了亞非相遇――中非音樂國際研討的情況,指出跨文化對話在當今的音樂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義。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的饒文心博士做了《世界民族音樂文化圈區劃的樂器標識及分類》的報告,他從文化人類學文化圈理論的角度,提出以“原生發性樂器、樂種及其音體系”作為判斷和劃分某一音樂文化圈的標識以及特質的方法,并將研究的視角首先聚焦于樂器,借此對世界民族音樂做出了十大文化圈區劃,即東亞音樂文化圈、南亞音樂文化圈、東南亞音樂文化圈、中亞音樂文化圈、西亞北非音樂文化圈、非洲黑人音樂文化圈、歐洲音樂文化圈、拉丁美洲音樂文化圈、北美洲音樂文化圈、大洋洲音樂文化圈,同時對樂器的類屬與分類方式提出見解,并對世界各民族音樂文化圈的標識性樂器做了篩選、分類與闡釋。

        首都師范大學的張玉榛教授在《傳統與現代之交融――印西音樂元素在拉維?香卡 (哆―啦―西―嗦)(sadhanipa)中融合之方式》的報告中,分析了拉維?香卡“跨文化”研究的音樂專輯《哆一啦一西一嗦》的聽辨記譜和音樂本體,并對音樂中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特征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胡斌在《世界音樂與文化研究》的論文中認為,世界音樂在全球范圍內的興起與發展,潛在地反映了音樂學術研究中對于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進行重新梳理的某種內在要求,文化多元與價值相對的觀念使得世界音樂進入音樂學術觀察視野時帶有其特定的學術背景與觀察視角,領域與方法的開放性使其表現出當代文化研究的學術特點,由此產生的特定文化含義直接對長期浸染在中西音樂關系問題中的中國音樂學術研究產生重要影響。

        吉林藝術學院的林冰青老師在《“世界音樂”內涵的變遷》的報告中認為,當代中國的世界音樂研究和教學也應該有自己的立場和視角,而不宜再固守民族音樂學建立之初西方學者所劃定的范圍。中國視野下的“世界音樂”是開放的、包容的,同時又是有所側重的。在全球化的時代,“原生態”的各國傳統音樂固然值得我們繼續研究,但是那些所謂“異化”了的音樂同樣應該關注,尤其是那些有比較大的聽眾面而又有一定特色的音樂類型。

        上海音樂學院的林莉君在《溫州地區畬族風俗歌日趨衰退的社會現象及其原因》論文中認為,在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生活現代化的今天,處于弱勢的畬族風俗歌的傳承受到了極大沖擊。自然、社會環境的變化使畬族的生存方式為之改變,與社會生活環境共存的民族傳統音樂亦隨之變化,以往畬族那無時不歌、無處不歌的風俗已如過眼云煙,這種全球化帶來的負面作用值得關注。

        東京藝術大學大學院音樂研究科毛、r博士在《從樂器改革看當代中日兩國箏樂的傳承》的論文中,以樂器改革為線索,通過調查研究中日箏樂的現代化發展軌跡的樂器構造、演奏形式等的演變,以及改革箏在當代專業教學中的使用等,來探討當代中國古箏教學體系的利弊,以展望中國箏樂的未來發展。

        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王珉博士在提供的《“開口鼓”和“空杜鼓”的音樂文化含義》論文中認為,大洋洲美拉尼西亞群島最重要的打擊樂器體嗚樂器“開口鼓”和膜鳴樂器“空杜鼓”,不但在土著居民的民俗音樂表演中廣泛使用,而且在宗教祭祀儀式和日常生活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鼓對當地部落而言,一方面作為娛樂工具,具有娛樂性的民俗音樂表征;另一方面作為宗教工具和生活工具,具有宗教象征性和社會功能性。認識開口鼓和空杜鼓的這些作用和含義,也可以使我們認識當地音樂文化與當代流行和專業音樂文化的差別。

        天津音樂學院吳新偉在《秘魯印第安人樂器在宗教文化層面的價值闡釋》的報告中,對秘魯印第安人的樂器在宗教層面進行文化價值的闡釋,并通過描述樂器與宗教文化的關系,來發現樂器在宗教文化層面所體現的文化價值。

        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生姚金佳在《探戈初探》的報告中,分析了探戈的歷史和音樂淵源,探討了探戈作為世界多元文化的產物所具有的靈活和開放性,以及探戈音樂文化變遷。

        云南藝術學院的朱海鷹研究員做了《試論緬甸音樂與佛教文化》的報告,指出緬甸人的歌舞深受佛教文化的影響。佛經的吟詠具有節奏感,并按一種規律性的、先輕后重的拍子行進,緬甸的傳統音樂中規整的、習慣于先輕后重、前短后長的節奏特點,與佛教徒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們的宗教理念、世界觀、審美觀,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緬甸的傳統音樂中帶有懷念、頌揚古人等情感性的歌曲時,其旋律的波動缺少大幅度的升降。緬甸的佛教節日里,人們總是用最新、最流行的歌舞來慶祝和狂歡,從緬甸的佛教節日中可以了解到當地人民最時興的文化、生活、思想、藝術特點、思維方式等信息。

        新疆藝術學院的王寶龍老師在《新疆區域音樂研究在世界民族音樂研究中的地位》報告中認為,對于新疆區域音樂的研究既要研究音樂本身,又要研究音樂生成的文化背景,同時還要注意到新疆多種音樂文化交融以及跨地區的多種音樂文化交流。將新疆區域音樂研究放人世界民族音樂的大范疇內,通過新疆少數民族音樂這個窗口來了解世界各民族音樂,對學習世界民族音樂、特別是中亞地區的音樂具有“導讀”作用。

        內蒙古師范大學的呼格吉勒圖老師對蒙古國和內蒙古的蒙古族民歌做了比較;斯日古楞對蒙古樂器馬頭琴形制規范、形制特點和音色、演奏原理、演奏指法等方面進行了比較。

        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徐元勇博士對日本演歌的歷史源流、社會背景、文化內涵、早期的人物和作品、音樂特性和海外流派進行了分析和闡釋。

        中央民族大學的莊靜老師在《論墨西哥傳統音樂的文化取向》一文中認為,墨西哥傳統音樂以歐洲文化為主要取向的原因是地理方面的因素,瑪雅、阿茲特克文化在對待音樂方面的態度,后殖民文化(主要是宗教方面)的影響。

        此次會議中,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研究生介紹了他們翻譯的國外音樂人類學研究世界音樂文化方面的資料,在梳理、歸納基礎上進行了深入思考,為我們了解音樂人類學研究世界音樂的狀況提供了大量參考。如劉詠蓮《世界音樂最早的呼聲》、李培《關于拉丁美洲的音樂人類學研究》、韋蔚《關于西印度群島的音樂人類學研究》、李勁松《關于中國本土音樂的音樂人類學研究》、李勝男《“馬賽克”式的國度――加拿大傳統音樂概覽》、布丹丹《希臘民間音樂文化綜述》、覃江梅《實踐音樂家教育哲學視野中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觀》、陳培剛《美國本土音樂研究歷程述評》、商莉莉《關于美國黑人音樂的人類學研究》、闕愚《對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的音樂人類學研究》、唐景《美國移民音樂和加拿大少數民族音樂的人類學研究》。

        三、世界民族音樂教材、音像資料建設

        由于世界民族音樂課程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的領域,有關的教材、音像視聽資料目前都比較匱乏,而國外的世界民族音樂資料成果較豐。南京師范大學管建華教授及其研究生近年來翻譯了一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的相關資料和配套音像資料,并大力支持中學一線的音樂教師進行教學課件的開發。此次會議上,南京師大音樂學院向參會代表介紹并展示了世界民族音樂的教材、音像和教學課件。留學日本的沈金云老師介紹了日本中學世界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并展示了音像資料;覃江梅介紹了翻譯的《多元結構社會的多元文化教育》一書的主要內容;管建華介紹了由音樂人類學家、作曲家、演奏家從音樂形式角度共同編寫的《探究音樂世界》一書的主要內容;韋蔚介紹了內特爾主編的《世界音樂概覽》一書的概況;王穎介紹了《美國流行音樂――一部多元文化的歷史》一書的主要內容。承穎介紹了《JVC世界音樂與舞蹈錄像集錦1995年版》的特色,南京梅園中學趙敬峰老師介紹了中學世界民族音樂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并展示了他制作的世界音樂課件。這些世界民族音樂的文字資料和音像資料及課件為我國的世界民族音樂研究和教學提供了許多的信息,對我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具有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第9篇:藝術教育發展報告范文

        論文捅要:本文以五年制小學藝術教育專業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實踐為基礎,用系統的視角,就教學對象的培養定位、語文素質要求及課程體系展開分析,并著重探討了大學語文課程的若干教學策略。筆者認為,大學語文教育應當切合專業學習,以提升言語能力為旨歸。

        關于大學語文的教學,現在的局勢真可以用“戰國時代”來形容一當然,這也絕非壞事,戰國恰是成就諸子百家的非凡時代一正是這樣一個爭鳴的狀態,使得許多同仁及有識之士對本課程的價值、意義及解決方案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凡的成果,為進一步的探索鋪平了道路。筆者所在的學院是一所著眼于培養學前、小學師資的高職學院,本課程以兩節一學年的方式開設,約72課時。筆者長期從事小學藝術教育專業的語文(相當于高中階段)及大學語文教學,愿意解剖自身處境,為這樣百家爭鳴的局面,為大學語文的教研,提供一個案例,以供同行及研究者做進一步的探討。

        一、小學藝術教育專業與語文素質要求

        2001年,教育部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誕生了一門新型的課程——藝術(綜合),隨即推出九年義務教育《國家藝術課程標準》,將該課程的性質確定為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愉悅性與經典性。為了培養與之配套的師資,2002年我院率先開辦小學藝術教育專業。“定位于一專多能型的培養目標,著眼于專業與教育能力兼備的培養規格,課程結構上力求基礎全面、專業凸顯。”也就是說,作為小學藝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素質,“應該比專業藝術院校的學生素質更高更全面才行”。

        我院該專業培養規格有這樣兩條,“通過藝術各門類學科的交叉滲透與非藝術相關學科關聯的學習實踐,獲得廣泛的良好文化藝術素養”(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藝術教育(綜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具有進行教學分析、反思、評價,總結的能力,文字、語言表達和人際交往的實際應用能力,能掌握學習方法,具備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對專業教育理論及教育發展新動態進行研究的能力”(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藝術教育(綜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良好的語文素質對提高專業感受力、想緣力和表達力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是基于以下前提:各類藝術均與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聯系緊密,語言藝術在其中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藝術的創造需要一種內在的動力,也就是說藝術類學生需要將所學的文化知識內化成情趣和氣質,并與專業素質融為一體,成為專業成長助推力。

        二、大學語文與課程體系

        單純地討論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容易陷入某種想當然,筆者認為不可單純地著眼于某-(1課程,問題產生于一個錯綜復雜的關系之中,解決的途徑也必須是建立于這樣的關系之中。正所謂“廣攝四旁,圜中自顯”。

        (一)大學語文與其它語文類課程。在我院的《藝術教育(綜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公共文化課程中的語文類課程分別設置有語文(相當于高中階段)、教師口語、應用寫作、大學語文四門。

        1.語文(相當于高中階段)是基礎課程。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要義即:使學生“獲得應該具備的語文素養,并為學生的不同發展傾向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由于學生水平因素的制約,完全按高中模式進行教學濕然有困難,好在沒有高考的壓力,給因材施教留出余地。筆者認為,可行的做法就是處理教材,結合學生對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的思考,添加關于藝術隨筆的閱讀與寫作教學,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能在自己喜愛的領域有所發展。現實中,高中階段的教學只能使學生具備初步讀寫能力,準確地說,就是學生的探究性閱讀能力還相當薄弱,認識也還處于膚淺層面。因此,在表達實踐中,其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培養。

        2.教師口語是-一門偏重于技能的課程。語音標準,口齒清晰是對藝術類學生的基本要求。對此,學生重視,學習熱情也高。該課程以一節兩學年的方式開設,同時,結合普通話水平等級考試,解決普通話語音問題,此外,通過朗誦、演講、辯論等口頭一般表達技巧的培養,有效地分解了語文(相當于高中階段)課程在口頭表達訓練的壓力。但由于課時量少,對于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還停留在淺嘗輒止的層面,在思維的敏捷性、條理性以及深刻性上還存在不足。這部分不足將在大學語文課程中得到提高和強化。

        3.應用寫作,“具有很強的普適性。通過以例說‘法’、以例學‘法’,使感性體驗與理性認識相得益彰”(詹昌平.應用寫作·編寫者的話·校本教材),同時,針對性地練習與專業切近的事務性文體寫作,如串詞、策劃案、廣告文案、調查報告、教案以及簡歷的制作等。有效分解大學語文寫作教學方面的壓力,并與大學語文形成互補關系。

        以上三門課程均在特定時間段里達成各自的教學目標,與大學語文構成一個循序漸進的策略。大學語文課程正是基于這樣的語文類課程體系中,在語文素質與言語生命力培養中,肩負著整合、提升、強化的重任。

        (二)大學語文與專業主干課程

        在專業主干課程和主要職業技能訓練上,有藝術專業基礎課程以及分音樂方向、美術方向、表演藝術方向的專業主修和輔修課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專業課程中有一批藝術鑒賞與藝術理論課程,如美術基礎理論、藝術欣賞、藝術概論、美學原理、兒童歌曲創作(音樂方向必修)、音樂欣賞(音樂方向必修)、中外美術簡史及欣賞(美術方向必修)、中外舞蹈簡史(表演藝術方向必修)等。這些課程大多處于五年制的中后期,與大學語文類課程有著密切的聯系。

        為了使大學語文提高學生語文素質與能力的總目標更具可操作性,筆者將之歸結為“能說會寫”四字。“能說”即面對公眾條理分明地發表見解(要求脫稿表述)。“會寫”即能寫文章,對于小學藝術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即屬于藝術類文章的寫作。一般而言,專業教師不會進行專門的寫作指導,但卻期望學生能“寫出思路清晰且具有說服力的文章”。

        一個關鍵,即學習者對于本專業的理論課程投入過少,將直接導致整體人文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成為一大難題,同時也將波及大學語文對語文素質與能力提高這一愿望的實現。

        三、大學語文的教學策略

        所謂教學策略,即“可以具體操作的整體化實施方案”,是對課程實施的謀略與策劃。

        (一)引導正確的認識,讓大學語文——母語高等教育成為言語成長的內在需求。藝術類學生通常具有這樣的個性特點:性情開朗活潑,感性思維能力強,其中尤以審美感受力最為出色。此外,樂于接受新觀念,熱衷自我表現,注重專業技能學習,忽視人文學科的學習,紀律觀念較差。表現在語文課的學習上就是學習熱情不足,甚至出現排斥的現象。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不涉及個人意義,且具有某種緊迫性,那么,學習者就不會全身心地投入這種學習。因此大學語文教學首先要解決的是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的問題。也就是要揭示出課程與學生個人之間的意義和價值,且處于某種緊迫狀態。其次,大學語文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強化母語的人文素質課程,不是通過基礎階段教學就可以完成的。在教育不得不看就業市場眼色的今天,對于語文教育,尤其需要一份特別的遠見與信心。

        (二)“能說會寫”的有效達成。應該說,“能說會寫”是整個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大學語文處于高等教育中語文學習的最后時期,必然面臨把關、整合、提升與運用等問題。說與寫,即是應用,是言語能力的最終體現。,

        1.以“人文·藝術”專題教學為線索,于具體講授中凸顯語文。(1)將講讀課時壓縮至總課時數的一半,為“能說會寫”訓練留出余地。雖然講讀課是“見效慢”的直接體現,但精彩的講讀課卻是深度閱讀的示范與引領,是“能說會寫”的前提。為避免陷入“內容不夠深入”以及“不能引人入勝”的境地,教師須全面深入文本,找準“語文點”,才可指望學生跟隨而來。因此,融會貫通、深入淺出,進而引人入勝是大學語文講讀課的至高境界。(2)為了保證課程的精彩度,可多位教師優勢互補,以接力課方式進行授課。(3)自編大學語文教材,以藝術精神、美學漫步、文化價值三個專題二十一個篇目,期望學生關注藝術之根本、審美的價值取向以及各文化形態之間變化與交流等論題。此外,在思想成熟,眼界開闊,塑造自主的人格,認識自我生存狀態等方面,編選有大學靈魂、思想自由、青春呼喚、生存智慧等相關專題與之匹配。(4)通過閱讀優秀文藝作品,培養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使其具有較扎實的語文根底,從而能更好地學習其他專業課程。

        2.以藝術類文章的寫作為“會寫”的日標。這里所說的“會寫”——藝術類文章的寫作——包含有創作,但更多的是指伴隨著專業學習而進行的一系列文字表達。這樣的文字表達是有層次的,低的層次是一些片段的、零散的體會、感受和理解,高的層次是較為深入的、系統的對藝術的欣賞、闡釋和評論。大學語文與專業理論課程有望合力經營的即是后者。文章寫作與文學創作有天壤之別,文學性寫作是屬于藝術思維,屬于感性思維,但藝術文章寫作更多的是理性思維、屬于抽象思維。從事藝術文章寫作,與其他文章寫作一樣,需要經歷發現問題、搜集資料、比較鑒定、取舍定奪、深入開掘以及駕馭語言的艱苦過程,必花費腦力,發揮潛能,才可完成。教學中,需要注意的還有:

        (1)使學生將寫作意識滲透于日常的專業學習中。如果懷有寫作的意圖,那么,在專業學習中,就會更加細致地觀察——一如繪畫中的寫生練習一般,充滿了細致豐富的感受——這樣的經歷和意識有助于在語言書面化的時候精致地選擇詞匯,而不至停留于含混粗疏的措辭。

        (2)消解對借鑒的認識誤區。在前人研究的精華面前,初學者總是直不起腰米,不知道該怎樣吸收與運用所收集到的資料。因此,學生首先要學會“轉述”——即用“自己的語言和筆調敘述資料的觀點,并在文中為引用的觀點的來源加以說明并表示感謝”。墩師不僅應教會學生具備分辨“合法轉述”與“非法轉述”的區別,還應使其具備“合法轉述”的能力。比如可練習從材料中提煉他人的觀點,并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這一步最為關鍵)。至于該如何緩解專業理論功底不深的擔憂,最好的辦法是先將自己的思路寫下來,再查找資料并加以充實。

        (3)雖說“文無定法”,但終究還是有“法”可依的。主題、材料、結構、表達、語言等是文章構成要素,應遵從其基本規律。在此,筆者認為,尤其應當使學生牢固掌握的是文章寫作的基本原則——清晰、精確、簡練。對于文章,“清晰”意味著深入思考,分出層次,“精確”意味著察無誤,敢下判斷,“簡練”意味著舍棄多余,直取價值。也就是說“清晰”重在分析細化,“精確”重在揭示本質,“簡練”重在去除多余。

        (4)搭建循序漸進的梯階。提升藝術文章寫作教學效果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使寫作學習過程化。往往有這樣的情形:教師剛宣布一個大作業,底下總是唉聲一片。原因何在?從寫作者的角度看,完成那個作業,就像要一步登天那樣困難。因此,需要搭建梯階。提倡以理性(分析性)的思維為文章思維之根本,從現成的藝術文章中練習提煉主題句與中心,并進而揣摩寫作規律。有兩點規律不能不熟練掌握,一是條分縷析法,即能就某一問題深入開去,分出層次。二是概括提升法,即應用所學知識,將自己的一般感受概括與提升。這一過程其實正是文字表達與專業理論融會出新的過程。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欧美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 中文字幕在线一级 | 日本aⅴ一本97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