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語文學科論文范文

        語文學科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語文學科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語文學科論文

        第1篇:語文學科論文范文

        一、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含義

        我們先來說說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它應該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要用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去整合學科課程,二是信息技術既是整合的手段,也是“整合”好的課程的有機要素。整合在它的初級階段,可能與“計算機輔助教學”相似,但實質上是有區別的。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是強調兩個方面,一方面信息技術要廣泛進入語文學科;另一方面,語文教學要廣泛采用信息技術。這種信息技術不是強加的、附帶的、可有可無的,它是與語文教學緊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不可或缺的有機要素。也就是說,“整合”是二者雙向互動的過程。如果語文學科原來的一套東西紋絲不動,肯定只能和信息技術簡單“拼合”,或勉強“貼”上去的負擔。所謂“整合”,就是必須有所“整”,而后才有二者的緊密融合。

        從這點看“整合”昭示著這樣一種精神: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這兩方面都要下大氣力,經過一番整治,使它們在新的水平上結合成一個整體——全新的課程體系,這意味著語文教學的一場革命,一次挑戰。

        語文教學面對的既是未來的挑戰,也是信息時代的空前機遇,更是對構建新課程體系的探索;語文教材面對的是空前廣袤的視野,是空前擴展的豐富資源,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創造所獲得的空前便利的條件;語文教師面對的是課堂教學環境和教學模式都將在極大程度上補突破,是師生互動將在過去難于想象的同步、異步等多種方式下實現空前的優化。這一改革,不會割斷語文教學自身發展的歷史,它只能在原有的基礎上起步;但只有充分看到改革的目標、條件、方法都與以往的語文教改迥乎不同,步子才能真正邁出去,邁得高遠。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教學模式的特點

        知識、能力、素質是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三要素,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只有重視學生能力的提高、知識的掌握、素養的形成三方面為準則,才能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網絡信息技術為傳媒的三維目標的落實,從而建立以信息技術支撐的新型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教學模式應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語音、圖形和視頻等多媒體的教學支持。教師可以邊講解邊指示,控制教學的全過程,及時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實現師生雙方的交流,如討論、輔導和答疑等,確保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它最終要解決的是全方位問題。從課程標準到教學內容,從教學方法到考試評價,都要在與信息技術融合中實現改造(不是一般性增補刪改),從而“整合”為更合理的能力標準、知識系統和教學體系。當然,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有所發展,有所創造。比如上網,在怎樣使學生善于搜索、篩選、鑒別、處理信息等一系列問題上,在怎樣良好地體現師生“主導——主體”關系上,就都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地方。

        2、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參與、自動探究與交互資源的過程,不僅能眼見其形、耳聞其聲,而且能手腦并用,調動多種感官共同參與認知活動,使得學生在同一單位時間內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增強了記憶的效果,加快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消化速度,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更快、更好地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了學習效率。

        去年,我們六年級語文組搞了一次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研究課——走近老舍。老師充分地尊重學生選擇學習內容,上課時老師讓學生匯報自己想研究、了解老舍的哪方面的內容,有的要研究老舍的作品,有的要研究老舍的生平,有的要研究老舍在北京的生活,有的安研究別人對他的評價……接著學生到學校為本課設立的“老舍網站”去搜集大量的有關的資料。此時,你可以看到全班50多個同學都在參與教學活動之中,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匯報時,更是豐富多彩,孩子們不但看了大量的圖片、照片、而且欣賞了話劇、電影、戲劇、還聆聽了語言幽默、詼諧的語言。本節課擴大了閱讀量,體現了電腦的先進快捷,產生了平日課堂教學無法達到的效果。

        3、要發揮網絡的信息傳遞功能

        網絡環境下立體交互的教學過程,可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多側面和多媒體地展示教學內容;且畫面逼真、色彩鮮艷和文字清晰,化虛為實,變靜為動,使深奧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而且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學習環境的保證,使學生獲得能夠自主學習的認識工具,并將信息技術教育的工具作為助學和促學的最佳輔助方式。

        這種新型的網絡教學環境下教學模式的創建,首先在于教師的新型理念,其次是建立了一個全面培養學生素質的教學程序:在課堂上通過導向、素材資源和操作資源的有序傳遞,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激導鼓勵、誘導啟發和疏導整合,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實踐為創新和自主探索學習的教育理論。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教學優勢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之所以得到了人們的關注,是因為它可以使學科教學聲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在有限的時間內,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加大課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訓練水平,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認識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學習潛力的開發,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課業環境和時空條件。因此,許多專家都認識到,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改革傳統教育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重要途徑。

        1、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創設一種最佳的學習情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使多媒體計算機的視聽功能全部展現出來,它打破了傳統媒體的“線性限制”,以隨機性、靈活性、全方位、整體化的方式把語文信息知識形象地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鳥的天堂》一課,寫的是廣東省新會縣天馬公社的一棵大榕樹,這對于北方孩子來說,從未見過,很難想象,我就借助多媒體的優勢,通過多場景多角度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和作者巴金爺爺一同到“鳥的天堂”欣賞美麗的南國風光,隨著畫面的出現,音樂的響起,播音員的配文朗誦,學生的興致油然而生。他們時而被“鳥的天堂”那幽靜的環境所陶醉,時而為船槳那有節奏的劃水聲而欣喜時而為榕樹的繁茂的姿態的獨特而驚嘆,時而為鳥兒的繁多而稱奇。多媒體的使用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完全把學生帶到了那美麗的南國,使他們看到了從沒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們欣喜若狂?怎能不觸發他們的學習欲望?他們又怎能不樂于去學習呢?

        2、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

        現代社會對閱讀、寫作、識字能力提出了新的目標,單就閱讀而言,要求加厚加寬學生人文底蘊,讓學生多一點“吸收”。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擴大學生的吸收量,使學生的閱讀范圍擴大,閱讀總量劇增,背誦課文增多,閱讀速度加快,最終提高閱讀效率,提高人文素養呢?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為語文知識的獲取提供了條件。

        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對知識的獲取與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做過兩個著名的心理實驗。一個是關于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他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這兩個加起來就有94%,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所獲得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課強得多。信息和知識是密切相關的,獲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他還做能了另一個實驗,是關于保持即記憶持久性的實驗結果是這樣的: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內容的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自己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于傳統教學的效果。由此可見,多媒體計算機應用于語文教學過程不僅非常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識的保持。

        3、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這個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國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并逐漸成為評價人才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其中包括:(1)高效獲取信息的能力;(2)熟練、批判性地評價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儲、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運用多媒體形式傳達信息,創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將以上一整套駕馭信息的能力轉化為自主、高效地學習與交流的能力;(6)學習、培養和提高信息時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識與社會責任。可見,信息素養作為一種高級的認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的能力一起,構成了學生進行知識創新和學會學習的基礎。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條渠道,為學生創設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廣闊空間。

        (1)組織學生課前收集信息。

        (2)教會學生整理信息。

        (3)針對疑點,篩選信息。

        (4)引導學生運用信息。

        (5)互相交流擴大信息。

        4、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課程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重新的確認。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到教學步驟,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類的學習資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方法、策略和發展目標,學生在這種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有了自主學習的天地。

        5、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楊振寧博士指出:如果說在過去還有可能一個人獨立完成諾貝爾獎項工作的話,那么,進入80年代以來,尤其是進入信息社會以來,沒有人們的共同參與、相互合作,任何重大發明創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經濟一體化與專業分工日趨精細的大趨勢之下,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已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重要品質。

        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應努力創設合作式學習的情境,切實為學生養成合作意識與發展協作能力搭建舞臺。信息技術介入課堂教學,構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充分顯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豐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機互動、師機生互動、生機互動、生機生互動的多種友好合作方式,為學生提供立體式的多向交流的機會,有且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我們相信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必將對教育的發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必將對新課標的實施增添新的生機與活力,必將促進教育事業的欣欣向榮。

        參考文獻:1、《語文新課程標準》

        第2篇:語文學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語文;創新教育

        二十一世紀是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知識經濟社會,致力于受教育對象創新思維的發展及創新能力的提高,是新的時代對教育的必然要求。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的人文科學,內蘊豐富,知識層面復雜,既具體生動、血肉飽盈,又思想深厚、風光蘊藉。作為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初中語文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急需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自覺摒棄以分數、應試為目標的教育模式,積極開創初中語文創新教育的新格局職稱論文。

        一、語文創新教育的目的

        實現學生語文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的語文學習不再是單純地一味地接受,為學生創造開放的語文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語文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提供時間和空間,努力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親近自然、觸入社會、認識自我的意識,以及關注自己的生活和關注自己周圍社會的態度,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對于語文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能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發展初步的問題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并逐步發展他們與他人交往和經驗共享的能力。加強學生語文學習活動的社會實踐性,從而體現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也充分體現人的全面發展、生成的教育真諦。能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行為和學習過程由單一的線性結構模式向多元的立體結構模式轉化。能使學生掌握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更多的學習知識,掌握信息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搜集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二、當前語文課堂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教學交流方式多數局限于師生的一問一答單向交流,課堂氣氛顯得沉悶。所有問題是老師提出,學生沒有質疑,學生被動地學習,缺乏主動探究思考,思維停滯、萎縮。

        其次是語文課堂授課上教師講授多學生思考探討研究活動少,死記硬背的多鼓勵創新的少,沒有很好地去鼓勵學生進行富有創意的表達,表達獨到的見解。在寫作的練習上,擬題和指導構思沒有給學生的自由寫作、自由表達、自由探究提供必要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寫作題目單一,構思內容雷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缺乏自己的感悟和探究,讀出來的是教師分析的內容。學生在筆記本上所記的也是教師講授的內容,沒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喪失了話語權。沒有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導致學生無法真正產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以致學習不夠深入。

        三、初中語文課堂創新教育的策略

        1.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師角色轉化。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良好教學氛圍關鍵所在,也是激發學習興趣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我國的新一輪課程改革非常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交互主體性”關系,以體現“以學生為本”,“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特點。因此,語文教學必須實行教與學民主、平等,師生彼此尊重,教學相長,從而為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探究能力,為學生學會終身學習和實現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語文教師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教師要具備民主、平等意識,以及優秀的人格品位。教師要尊重和愛護學生,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理智地同情、關懷、了解與輔導學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通過調查活動、查看檔案、開家長會、與其他任課教師交流等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做相應的記錄。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預習、討論、總結。同樣,學生也應該對教師有基本的了解,體諒教師,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

        其次,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或精心啟發、悉心觀察,或耐心等待、有心保留、導而有方,營造最佳的教學氣氛,使學生都學有所得。

        2.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第二課堂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有它自身的特色。語文學科的第二課堂豐富多彩,可以是校報、校刊、學校美化校園的標語、征文比賽等,這就要求學生勤于觀察,寫日記、作筆記,平時有所積累,在需要時才有好的東西利用。第二課堂既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又鞏固了所學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遇到了更多的比語文教學中更為復雜的問題,這些問題極具挑戰性,促使學生大膽思維,轉化角度,變化方式,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因此,第二課堂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了最寶貴的機會,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

        3.重視人文特點,增強創新內力。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必須注意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在這方面,語文教學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特殊功能,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載體。新課標下的初中語文教材,注重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教材中有許多充滿人性美、人情美與語言藝術美的風光蘊藉的華章。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積極地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文學作品帶給人的崇高的審美趣味和愉悅的審美感受,則必將加速學生精神自由的回歸。加快人文價值體系,包括理想道德、個人信念、審美趣味的回歸,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感等將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教學就要通過語言載體,充分挖掘依附其中的人文精神,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求美,對他們進行認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從而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情操得到陶冶,興趣得到激發,意志得到鍛煉,并更進一步激發他們的認識需要和審美需要。而這種內在動力一旦充分發揮出來,就會表現為一種創造渴望,從而形成語文教學與創造力培養的良性循環。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育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時代賦予的責任。只要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能告別傳統模式,勇于創造,開拓進取,就一定能實現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繆克鋒.初中語文創新教學淺探.作文教學研究,2007.4.

        第3篇:語文學科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語文教學課程改革創新

        1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教學范圍過于狹窄。這里所謂的教學視野指中學語文教學存在目標單一,“一切圍繞中考、高考轉”這樣一個情況。誠然,中學語文教學視野過于單一,從根本上來講是由應試教育體制造成的。但體制的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學語文老師應該在可控范圍之內,盡可能地開闊教學視野。如果教學視野不開闊,一味追求考試升學率,不僅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嚴重下降,也將嚴重導致教師的教學素質的下降和教學個性的喪失,最終教師將變成一個教書匠。

        眾所周知,語文課自由發揮的余地和空問遠較其他科目和課堂廣闊。因此,只要中學語文教師教學視野開闊,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不難的。但令人痛惜的是,現在很多學校及中學語文教師,出于追求升學率等目的,完全把語文課變成了“字詞辨析、段落拆分講解,試題練習”。本該十分精彩,充滿生活氣息的語文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摧毀得一千二凈。這些都是由于教學視野過于狹窄,教師教學個性喪失所導致的結果。

        教學環境缺乏或不足。大家知道,語文的學習必須擁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以英語教學為例,很多中國學生學英語之所以很吃力,之所以學了多年以后也還是啞巴英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語語言環境的缺乏。又以普通話的學習為例,南方人的普通話水平之所以比北方人差,就是因為從小受到方言的影響太大的緣故。同樣的道理,能否營造一個良好的中學語文學習環境,也將從根本上影響到中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學校根本沒有什么像樣的圖書館、圖書室,學生除了看語文課本之外就再也沒有任何可讀!可看的課外書籍了,難道語文的學習、語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就只能從教材而來?于此,還存在另外一些認識誤區。

        教學手段過于陳舊、單一。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學的手段都停留在“言傳身教”、“傳道、授業、解惑”這樣一個模式上。就語文課堂教學來說,基本做法就是教師講解、板書,學生則是做筆記。在測評方面,除了考試就沒有其他更多的手段和方式了。這不僅無法使語文教學做到豐富多樣,且根本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語文課變得極其枯燥乏味。在紙質媒體時代,通過黑板板書、通過考試測評來完成語文教學,這確是客觀條件所限。但在社會日新月異、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在多媒體教育已經走進課堂教學的時代,把中學語文課仍局限于這樣一個傳統教學模式,還把考試僅僅當作測試學生語文水平和能力的唯一手段,則不免讓人覺得落后于時代,也無法適應新時代語文教學的需要了。

        2重在從教材、教師、學生三方面來進行改革創新

        2.1進行教材方面的創新

        1)課程目標,高度量化

        新課程除了在課時方面進行量化外,對學生的生字量、閱讀書目、練筆寫作等都做了量化的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生識字量為3500字,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500字左右,課外自讀每學年不少于80萬字(其中文學名著2—3部),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l4次,字數不少于0.7,其他練筆不少于l萬字。45分鐘能完成500字左右的習作,每學年學習課文不少1—60篇。這些量化要求為培養學生的語文基本素質提供了保障和評價標準。

        2)教材內容,自主選擇

        存初中學段的新課程平臺上,有“人教版…‘北師火版…‘蘇教版”三種語文實驗教材共同展示,供全國各地學校自主選用。這三種教材版本是共性個性兼顧,其共性是:教材選文新穎,富于文化內涵和時代生活氣息,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語文課程基本特點;綜合性學習的系列設置,著意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密切語文同生活、社會的聯系,體現了“變革學習方式”的課改實質;課后習題設計注意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促進了教育觀和學習觀的轉變;教材有意留白,給教師留足教材開發的空間,給學生留足延伸創造的空間,體現了新課程教材觀。

        2.2教師教學理念方面的創新

        新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普通初中語文課程標準》都指出,語文教學應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豐動性和創造性,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但面對中學語文新課程教材,不少教師缺少自主整合教材的意識,缺乏敢于揚棄和創造性開展語文學習活動的勇氣。表現在語文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中,或照本宣科式地轉述教材編者的話語和標準答案,或拋開教材的新體例,然按照語音、文字、同句、段落、文意分析等陳舊的教學模式,來講授新教材中風格各異的課文,用傳統老路了套用新教材。應該如何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這是擺在中學語文教師面前的新課題。筆者認為,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對教材文本內容的理解,不能只是機械地將教材編者對文本的解讀原樣轉述給學生,而將自己對教材的個性理解,以師生互動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展現出來,并啟發學生對具體的教材進行個性的多元解讀;二是對于教材中預設的教學內容和過程,教師不能不加選擇地“拿來”,而應根據學生實際的基礎能力、情感體驗、興趣愛好等,由師生共同選擇學習內容,靈活設計學習過程,創造性地開展語文學活動;三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材可以進行人膽的合理的舍棄,適當開發和利用具有時代特征又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語文課程資源。

        2.3學生學習思想上的創新

        學習貴在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以承傳民族文化為己任的語文學科,呼喚著創新教育,而創新教育的基礎便是創造性學習。所謂“創造性學習”,就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傳統的語文教育強調教師為中心,課堂教學信息單向傳輸,是典型的純知識灌注式教育當代的語文教育,則要求以學生主體為中心,強調人際互動和合作學習,注重學生的生命體驗與個性價值。

        創造性學習的核心內容及其主要體現是創造性思維,它是相對于常規性或一般性思維而言的心理學家們指出: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連續的思維品質。每個人包括兒童,其思維品質中都具有潛在的創造性。

        第4篇:語文學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中職語文 教學內容 職教特色 職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7C-0116-02

        職校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多數學生重“專”輕“文”,這就陷入了只顧眼前不思長遠的誤區。實際上,僅就文化課中的語文學科而言,這是一門基礎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它可以為學生學習專業課程奠定基礎,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雖然在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當中,語文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職校語文課程的重要價值還遠未發揮,應起的作用不甚明顯,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職校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不利于職業教育的發展。基于此,本文探討如何優化職校語文課程教學內容。

        一、職校語文教學內容應實用性強,具有鮮明的職教特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職校語文課程吸引學生的關鍵,是要讓學生看到學習語文對于自身生活的意義,看到語文世界的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語文教師要注意根據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來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使其具有現實性、開放性和活動性,以利于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中職生。

        (一)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隨著電腦應用的普及,很多學生已不太重視寫規范漢字和練一手好書法。殊不知,在生活中手工書寫還是有其不可替代性的。學生如果字寫得不好,且錯別字過多,不僅有損自身形象,而且影響文字表達效果,還會給人素質不高的印象。為此,從第一堂語文課起,語文教師就要讓學生知道寫一手好字的重要性,平時應著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筆者的做法是,先讓學生熟練掌握漢字正確的筆順、結構和書寫方法,再通過臨摹字帖提高字體的美觀度,最后形成個人的書法風格。要練就一手好字不是一夕之功,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因此,練字必須貫穿整個語文教學的始終。實踐證明,對于這樣的“課外作業”,學生并不厭煩,反而樂于接受,因為這不需要花費太多腦力,也是他們能力范圍內的事情,而且經過不斷的練習,他們看到自己在進步,自信心、成就感便油然而生。筆者的學生每天都堅持練字,既有鋼筆的,也有毛筆的。等到畢業的時候,他們的書寫能力跟三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二)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近年來,社會對中職生的聽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雙選會上,能說會寫的畢業生很受歡迎。可見,接收信息是否準確,語言表達是否順暢,遣詞造句是否生動,這都是關乎求職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順利走入職場了,學生還要懂得如何在語言交流中獲取他人傳達出的重要信息,如何在不同場合中進行洽談、答詢、協商,等等。因此,職校語文教師應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首先,進行普通話訓練。職校生多來自鄉鎮、農村,普通話往往不夠標準,方言音較重,所以從入學起,教師就要求學生學說普通話,課堂上鼓勵他們開口讀書,在提問交流的同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音。此外,建議學生多收看《新聞聯播》,學習主播標準、規范的普通話發音技巧。職校學生往往帶有一些自卑心理,只有多鼓勵多訓練,他們才能逐漸擺脫方言的影響,說一口較為流利、標準的普通話,從而徹底打破與人溝通困難的障礙。其次,教會學生“怎么說”,即如何準確、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我們訓練的內容包括,從聲音的運用技巧開始,學習用腹腔而不是胸腔來呼吸,說話時把聲調放低;然后是心理素質訓練,多說“我可以”之類增加信心的話,說話時配合一些手勢;最后是說話的態勢和一般語言表達技巧訓練等。

        (三)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教育部2009年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的“表達與交流”模塊對中職生作出了明確要求――“掌握日常生活、職業崗位需要的寫作能力”。具體來說,就是掌握便條、單據、書信、啟事、通知、計劃等常用應用文的寫法,以及掌握調查報告、說明書、廣告詞、策劃書、求職信、應聘書等應用文的寫法。但有人錯誤地認為,應用文寫作很容易,模仿、套用一下書里現成的文章就行。筆者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學生要寫好應用文,不僅要掌握格式,而且應懂得該文的內容、用語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好好地教,學生反復地練,直至寫作這類常用應用文得心應手。另外,語文寫作教學不可脫離社會,教師還應根據學生不同的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練習說明文、議論文、商業信件等實用性文體,從而為學生將來的工作和深造打牢基礎。

        (四)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現代社會發展迅猛,各種知識與信息日新月異,職校生走出學校后,如果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很快就會被淘汰。因此,語文課上引導學生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培養他們通過自學獲得新知識的能力也很重要。

        我們利用語文課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做法是:第一,轉變觀念,相信學生。有的教師認為學生能力有限,處處大包大攬,課堂上經常“自問自答”,結果卻吃力不討好,學生缺乏鍛煉,成績、水平只能原地踏步。其實,教師應轉變觀念,相信學生的智慧,要敢放手,多放手。第二,加強指導,教會方法。備課時,教師要深入教材,仔細研究學生學習時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同時尋找便于學生理解、接受的解決方法,課堂上加以指導。教師還可以舉一反三,有計劃、有層次地提出類似問題,請學生試著解決,加深認識。第三,創造機會,鼓勵自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創造性學習,引導學生不斷拓展思維空間;教會學生善于觀察生活、認識生活,養成積累與實踐的好習慣。第四,加深認識,提升自我。教師應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懂得自學能力的重要性。提高自學能力,不僅可以提高知識掌握的速度和質量,還可以不斷擴大知識面。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自學能力,才能適應高速發展變化的高科技信息時代環境,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二、職校語文教學內容應緊密聯系專業,提升職業素養

        職校生職業綜合素質的培養與語文課程的學習聯系緊密。語文教師應時刻牢記一“職”字,始終用職業教育的戰略眼光來看待手中的文本,密切關注學習主體。在日常教學中,課堂內容要與學生專業緊密聯系,以幫助學生提升職業素養,同時豐富語文的教學內容。

        (一)專業思想教育在語文學習中加強。職校語文教學,可將自信與自強、敬業與愛崗、責任與誠信、團結與協作等職業素養教育滲透其中。如給新生補充閱讀《技能人才成功之路》、《李嘉誠的深圳演講》等勵志文章,幫助其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培養健全人格,增強道德修養,使其不再因為考不上普通高中而情緒低落,感覺低人一等,務必要讓學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中職生經過努力也能收獲成功。在閱讀教學中,將文本中的人文性延伸至職業素養,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良好的職業素養是職業準入的一道門檻,是今后就業和創業的需要。如在《我喜歡出發》一課的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合作探究:人能走多遠,人能攀多高,這取決于什么?作者所喜歡、所追求的“出發”是一種盲目的、無目的的“出發”嗎?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學生不難領悟到年輕人要時刻追求進步、給自己不斷充電的道理,同時也明白了只要意志堅定,人生會變得豐富而充實。

        (二)專業知識與語文教學內容融會貫通。專業知識與語文教學內容的巧妙結合,還可以體現在通過挖掘專業方面的資源,靈活運用于語文教學,使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例如,汽修專業的學生拆卸發動機可謂得心應手,于是,在練習寫作說明文的時候,就可以出這樣一個題目――《汽車發動機的拆卸》。這個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非常熟悉,他們寫起來也不太費勁,這樣就可以將專業知識與寫作較好地融合在一起。再如,給美術專業學生上《米洛斯的維納斯》時,筆者借助繪畫語言來品讀課文,使學生在繪畫藝術與文學藝術的交融體驗中汲取語文的素養,喚起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

        三、職校語文教學應利用傳媒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隨著信息社會的來臨,信息技術被快速應用到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多媒體和因特網技術為標志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創造能力的重要工具。而現在許多農村中小學都已配置了電腦,有的家長也為孩子購買了電腦,為此,如何引導學生善用網絡、傳媒資源,成為語文教師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一方面,語文教師應教會學生善于利用網絡資源。一是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如課前了解寫作背景、時代特征,知曉作者生平、主要作品,收集美文、格言、警句,探究文本所引發的人生思考,等等。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其獲取、選擇、分析信息的能力。二是借助網絡快車尋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源,再現當時的生活情境,喚醒學生的直觀感受,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如引導學生上網觀看《紅樓夢》等經典影視作品。三是利用網絡資源引入“時代活水”,使課堂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發生關聯,充滿時代的氣息。另一方面,語文教師可利用電視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如播音員字正腔圓的播音、每天半小時的新聞聯播、中央臺的“焦點訪談”,甚至廣告詞、綜藝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技巧等,都值得好好學習與借鑒,由此豐富、充實語文教學的內容。

        總之,職校語文教學應凸顯學科的價值與特色,使學生通過學習語文,能夠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提升職業能力,從而為今后走進職場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熊亮.建設切合中職生實際的語文教學模式[J].職業教育研究,2009(3)

        [2]郭元祥.生活與教育――回歸生活世界的基礎教育論綱要[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第5篇:語文學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控制論 課外閱讀 文學作品 指導調控

        2006年12月,我校申報了汕尾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運用控制論對高中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指導與調控的研究》,2007~3月,獲汕尾市教育科研辦公室立項。三年多來,按照課題計劃與方案,我們作了大量的具體工作。現已進入結題階段。茲將研究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實驗的背景

        1.“大語文教學觀”的要求

        根據大語文教學觀。語文學習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而課外閱讀正是語文學習的過渡,是聯系課堂內外的紐帶和橋梁,因而它是語文學習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2.新課程標準理念的體現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高中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相應要求:“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通過閱讀和鑒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

        3.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的現狀不容樂觀

        在語文學習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外閱讀門庭冷落,再加上多元化時代里影、視、歌的繁榮,文本閱讀面臨多方面挑戰。現在的高中學生普遍存在課外書籍閱讀量少、缺乏老師和家長的指導、隨意性很大等問題。

        基于以上諸多原因,我們認為。高中階段必須加大學生課外閱讀量,尤其是古今中外名著閱讀,使廣大高中生廣吸收,厚積累。語文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

        二、實驗步驟及成果

        (一)實驗步驟

        1.調查分析學生課外文學作品閱讀現狀閱讀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學中應培養的重要能力之一。學生對閱讀能力的認知程度直接影響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因此學生對閱讀能力的認知程度是我們這次調查首先關注的問題。課題組于2007~4月對全校的200名學生進行了一次有關課外文學作品閱讀的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發現,當前高中生課外文學作品的閱讀現狀并不理想。表現為:閱讀時間少,閱讀量小;閱讀內容檔次不高;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向學生推薦閱讀書目,分清主次

        (1)教學大綱推薦(高中部分)書目(20種)。《論語通譯》《三國演義》《紅樓夢》《吶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圍城》《哈姆萊特》《堂吉訶德》《歌德談話錄》《巴黎圣母院》《歐也妮?葛朗臺》《復活》《普希金詩選》《泰戈爾詩選》《老人與海》《談美書簡》《匹克威克外傳》。

        (2)配合教材介紹書目。學習節選介紹全文。如學習《林沖風雪山神廟》介紹《水滸傳》,學習《寶玉挨打》介紹《紅樓夢》。

        (3)補充介紹現當代中外名篇。錢鐘書小說《圍城》,余光中散文《聽聽那冷雨》、詩歌《鄉愁》,舒婷的詩歌《致橡樹》,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千年一嘆》,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獨行的豬》等。

        另外,我們還結合時尚向學生介紹課外讀物,增強學生對流行文化的“免疫力”,體會文本閱讀的妙處。由電影《花季雨季》介紹小說《花季雨季》,由韓寒現象介紹《三重門》,由《人間四月天》推薦徐志摩的詩集。

        3.指導學生明確閱讀量和閱讀時間

        如果課外閱讀的量過大,成為學生的負擔,就不利于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閱讀量不足,則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而我們以語文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課外閱讀量為依據,“高中一年內自讀五部以上的文學名著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高中三年累計的話可達450萬字。我們如果每天閱讀15分鐘,那么每月可以閱讀半本書,一年可以閱讀5本書,中學六年可以閱讀30本書,這樣才能符合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使得課外閱讀的任務落到實處。

        4.為學生舉辦文學講座,指導學生組織“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研究性學習活動

        為了提高我校學生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能力和文學作品創作能力,課題組鄭旺吉、黃澤鎳、蔡贊生等老師分別為學生舉辦了《人教版“課外文學名著導讀”解讀》《散文鑒賞的理論與方法》《中學生與文學創作》等文學講座。均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同時,指導學生組織“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研究性學習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廣大學生閱讀課外文學作品的興趣與自覺性,提高了學生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能力和文學作品創作能力。

        5.組織學習控制論原理,具體運用加強閱讀指導

        控制論原本是關于生物系統和機器系統的控制和通訊的科學,我們用來研究高中生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調控與指導上,使研究過程更富有科學性。我們在研究過程中,把研究目標通過具體的研究內容體現出來,按照運籌學的觀點,對事物運動的程序安排有科學的線性規劃,在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指導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主要成果

        1.通過開展課題研究理論探究與實際操作,課題組成員基本掌握了運用控制論對高中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進行有效的指導與調控的方法,將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加以推廣。課題組成員撰寫了相關的研究論文(課例)。參加汕尾市教育教學論文(課例)評選,獲得良好成績,其中三篇發表在語文核心期刊上。如鄭旺吉老師撰寫的《引導學生走進美麗的文學花園》榮獲汕尾市2007年度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一等獎,2009年3月發表于《中學語文》;《淺談散文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獲2009年度二等獎,2010年1月發表于《中國校園文學(教研版)》;《巧妙化用古詩名句,增強作文文化底蘊》2009年12月發表于《中國校園文學(教研版)》。蔡贊生老師撰寫的《語文課中教9幣的動情與傳情》獲2008年度一等獎,《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品質的培養》獲2009年度三等獎。沈心燕老師撰寫的《體驗“四美”――鑒賞古典詩歌》獲2009年度一等獎,鄧瑤旋老師撰寫的《古典詩詞教學中的美育初探》獲2009年度二等獎,林少豪老師撰寫的《現代詩鑒賞教學三步讀》獲2009年度三等獎,黃小萍老師撰寫的《談如何培養并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獲2009年度三等獎,林學輝老師撰寫的《古典詩詞研究性閱讀教學案例》獲2009年度一等獎。鄭旺吉老師的文學鑒賞課《古典詩歌鑒賞解題技巧》、《寒風吹徹》分別于2008年12月和2009年11月在陸豐市高中語文學科教研會上舉行公開課,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白居易《花非花》詩意探究”于2010年4月榮獲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語文選修課觀摩課二等獎。

        2.通過閱讀相關研究書報和上網搜索等各種途徑,搜集整理了各種文學體裁閱讀鑒賞理論與方法指導、課外文學名著導讀、課件和課外文學名著電子書籍、“電視文學”“百家講壇”等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視頻材料,充實了高中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指導教學資源。

        3.實現了運用控制論對高中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進行有效的指導與調控,課題組教師積極指導學生開展“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研究性學習”,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性學習小組學生撰寫了《郭敬明小說對高中生的影響研究報告》、《絕美之下的短暫》、《解讀曹孟德》、《讀書就是生活》、《紀念海子――向死而生》、《乞丐也有出頭的一天》、《課文中的愛情》等讀書筆記,參加各級各類作文競賽,獲得良好名次,并發表在各類報刊上。

        4.實驗班學生基本上實現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高中生的閱讀能力提出的要求。學生在考場作文和課外練筆中創作了數量可觀、質量上乘的文學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榮獲市級、省級和國家級比賽一、二、三等獎,部分作品發表在各類報刊上。

        三、反思與展望

        當然,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時,實驗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同時引起了我們的思考。

        1.由于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學生,或多或少心存顧慮,在課外文學作品閱讀活動方面時間、精力、財力的投入不夠,缺乏真正的自覺和熱情。

        2.在我們對學生進行課外文學作品閱讀文學熏陶。的過程中,一些傳統的價值觀、審美觀受到了沖擊,一些“前衛”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對學生的影響都是較大的。因而在欣賞一些佳作時,學生對其中所傳達的一些觀點、人物的行為感到不可理解甚而嗤之以鼻,因而對這些作品失去了興趣。這些充分體現了學生對傳統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的不理解,價值取向和審美取向有待引導。

        第6篇:語文學科論文范文

        一、有效課堂教學的理念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即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協調發展和學生的當前發展及終生發展。衡量的指標是學習時間(即學習速度的快慢);學習效果(即學習的收獲)和學習體驗(即學習活動所伴隨或產生的心理體驗)。

        二、從教的角度保持體育教學有效性

        1、教學目標的具體化

        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符合學生的生理狀態及能力水平,可操作性強,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走在發展的前面”,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的目標要“跳一跳、夠得到”,促使學生認定目標,集中注意力,有的放矢,切實有效的學習。目標的主體是學生,行為活動是明確而具體的,目標達成度要以讓大多數學生通過,學習才能達到基本教學標準。下面關于《綜合素質的提高》一課教學目標可以借鑒:①認識綜合素質,能簡單說出綜合素質對身心發展的作用;②會兩種至三種綜合素質的練習方法;③能簡單說出練習后的情況表現;④能與伙伴合作設計一至兩種綜合練習方法。

        2、教學內容的精選化

        新課標規定教學內容具有開放、動態及發展的特性,為教師選擇教學內容有更大的自由度。教師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應對教材科學的使用,或“再度開發”,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興趣出發,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運動強度和技能水平,對競技運動項目進行拋棄、精選及整合,使之更加符合新課標的精神。教學時將內容分解、分段,讓學生選擇練習,練習不一定苛求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嚴格性,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教學過程的靈活化

        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是可提前預設而靈活加以生成的,是持續的“生成”和智慧的“生成”。教學方法的優化選擇,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學生認識和能力發展水平,結合教師自身的特點和風格靈活應用各種教法,實現教法的優化結合。教學反思也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明得失,實現“再教設計”,才能揚長避短,精益求精。若過分強調“跟我學、跟我做、跟我練”,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則欲速而不達;相反,教師點撥啟發到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合作、持續學習,可能學會的更多。“不講先做”效果更好。

        4、教學氛圍的和諧化

        教學實踐表明,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時間和機會越多,學生參與學習的時間就越多,有效學習的可能性就越大。民主、平等、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給學生以友愛、平等、快樂、成功的享受,課堂上帶動學生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重視情感投入,增加教學情感色彩,善待體育課程,增強講解、示范導引的感染力和藝術性,良好的教學氛圍水到渠成。

        5、教學評價的激勵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評價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為此,在評價學生時要提倡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方式,不僅要注意學習結果,而且要重視學習過程;不僅要注意定量評價,而且要重視定性評價;不僅要注意絕對性評價,而且要重視相對性評價,建立發展性的多種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減少學生厭學現象發生,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有時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動作都可以起到激勵作用。

        三、從學的高度關注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1、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學生的學是在教師精心的課堂設計,嚴格流暢的課堂組織,新穎、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的引導下完成的。教學效果要在學生的身上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得如何,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學生對示范動作如何觀察,觀察什么,缺少指導,學生“視而不見”,有時雖然看到了,但應該看的都沒有看到。比如一個教師在做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時,由于忽視了學生如何觀察這一方面,結果學生只是觀察教師是否投中,而沒有觀察整個示范動作過程,本末倒置,降低了演示的效果。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某項體育活動感興趣,對此將傾注更多地時間及精力,產生恒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維,牢固的記憶及豐富的想象。由于體育活動需要付出較多的體力,也較易產生疲勞及厭倦,若有興趣,則會精神飽滿、癡情投入。如中學女生大多不喜歡長跑,但若變為在音樂伴奏下的跑步練習,在生理負荷同等條件下仍然情緒高漲,感覺不到疲勞,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提高。

        學生的體育興趣有著年齡特點,不同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興趣差異。初中階段都喜歡竟技性強的項目,因此,在教學中要安排了比賽竟技方式,可通過“成功教學法”、“教學引趣法”等激發學生的興趣,變“苦學”為“樂學”,學得輕松,學的高興,效果自顯。而在高中階段則突出技能、技巧方面的訓練。

        3、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設計與組織、評價

        第7篇:語文學科論文范文

        科學是與知識相關的問題

        人文教育課上關于科學問題的討論體現在對“知識”相關問題的討論中—不僅僅是認識論的“認知”問題,而且還包括知識的倫理、知識的觀念、知識與社會文化的關系、知識者的社會地位與政治處境等與“人的知識”有關的問題。知識是一個比科學更為廣泛的話題,公元前四世紀柏拉圖區別可確定的“知識”與會出錯的“看法”,《圣經•創世記》里對人類偷食“智慧之果”提出教喻,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以經驗歸納為基本方法的科學和“知識就是力量”的信念,后來科學給世界帶來空前物質文明也造成巨大禍害(如赫胥黎《美麗新世界》所說的寓言故事),二十世紀電腦和二十一世紀“谷歌”時代的“圖像”和“技術代替大腦”型知識,這些都是人文教育課上不斷出現和持續延伸的討論話題。“知識”廣泛的問題意識與“科學”之間有著自然的聯系。“科學”(science)一詞的拉丁詞源scientia就是“知識”的意思。科學是一種可以理性解釋的,并具有可靠運用性的知識。今天,人們所特別稱為“科學”的,不僅是指這樣的知識(往往是關于物質世界的知識),而且更是指對這種知識的特別追求方式(以經驗求證為本的“科學方法”),乃至這種方法所特別體現的真理價值(所謂“科學精神”)。對“科學精神”的人文表述往往與人們常常特別強調的“實事求是”不同。例如,十八世紀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Smith)說:“科學是激情和迷信的高效解毒劑。”十九世紀英國生物學家托馬斯•赫胥黎(ThomasHuxley)把科學看成是普通人都能運用的思維方式,他說:“科學只不過是最佳的常識,在觀察時嚴格準確,在思考中嚴守邏輯。”愛因斯坦則反對把科學思維神秘化,他說:“全部的科學不140過是日常思維的提煉。”這樣的表述閃爍著思考者自己獨特體會的光彩,更能為人文課增添思想樂趣。人文教育課上學生們以冷靜、理性、常識的方式談論關于知識的問題,不斷有機會將科學與其他知識形式或內容相聯系。在人文教育中,這叫作知識的“周邊擴展”(contextualization),也是大學教育對學生“知識信息融會貫通”(contextualizedinformation)的基本要求。例如,柏拉圖的《美諾篇》里,蘇格拉底在討論與“知識”有關的問題時,用了幾何學的例子。最早的古希臘科學家出現在公元前六世紀的米利都,他們第一次拒絕使用傳統神話或宗教解釋來言說周遭世界的現象,而代之以理性解釋,也就是他們所謂的“理論”。他們對幾何學和政治學抱有同樣的熱忱。幾何學(本意是“丈量土地”)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實用科學。幾何學與政治的關系是,因為土地是當時最寶貴的財產,要建立新的城邦,就需要仔細丈量土地,將其平均分割并分配給殖民者。人文課上學生們討論歐幾里德的《幾何要素》,關心的遠不只是它的數學知識,而是它的人文價值。例如,希臘幾何學是一個典型的語言概念邏輯系統,與古埃及以圖像為本的幾何學不同。它從一個最基本的關于“點”的定義(點只有位置而不占有空間)出發,延伸出線段、角、圓等等,終于構成了一個結構復雜的完整概念世界。最完美的點只能存在于人類的想象之中,任何畫出來的、人類眼睛能看到的點,都不可能是真正的點,因為它必定不只是一個位置,而是占據了一點點空間。

        同樣道理,我們能看到的直線必然不是真正的直線,我們能看到的圓必然不是真正的圓。真正的歐氏幾何是一個只能用文字來表述、一個只有靠想象才能進入的世界。這個幾何世界和文學世界、歷史世界、倫理世界等在性質上并沒有什么兩樣。歐氏幾何于是引發了一系列至今仍使許多領域中的思想家著迷的問題,如語言和理念的關系(是語言反映現實,還是語言構成現實),理想和141現實的關系(典型的柏拉圖問題,“理念”和“現實”,哪個更真?)人的邏輯能力問題(康德把邏輯和時空感確定為人的規定性,維特根斯坦把“倫理”和“邏輯”定為世界存在的條件),“第一原則”問題(任何偉大的思想體系都可以歸到像“點”的定義那樣簡單的基本理念嗎?)等等。這些問題可以對學生有很多關于“知識”問題的思想啟發,往往會引起熱烈的討論。例如,有的學生會問,如果完美的“點”只能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之中,如果我們能夠想象永遠不可能用眼睛看見的事物,那么我們神奇的想象能力是從哪里來的?他們還會爭論,想象是不是人的一種知識能力(愛因斯坦說,“人類真正的智識表現為想象,而非知識”)?想象是人的天性還是神的恩賜?這種爭論本身比它可能得到的任何答案都來得有趣且有教育意義。無論答案是什么,人的想象、人的理性、人的自由意志和尊嚴都會在新的凝視下顯得神奇和神圣。對人的自由思想和想象的控制也會更顯現出它的殘酷和違法人性。又例如,正如任何可見的點都不如只能存在于理念中的點來得完美,是不是任何一個社會里的“好人”和任何一種現實中的“善事”,都不如只能存在于理念之中的“好”和“善”?社會的德性倫理建設能否通過“向某某好人學習”來實現?還是無可避免地必須訴諸某種理想的“好”和“善”?這樣的好和善是否具有普世性?其知識和觀念又是怎么形成的?像這樣的討論會把學生的關注點從哲學認識論的一些問題引向倫理和意義的問題,而不只是局限在幾何知識的特定內容。其實,前蘇格拉底時期哲學家關心物質世界的構成,蘇格拉底把這種關心轉化為倫理以及人類在相互關系和社會組織中所起的作用問題,這個轉變至今對人類充分認識科學的利與害,以及科學與統治權力的關系,仍然具有現實意義。這也是學生們在希臘思想課上閱讀《幾何要素》的人文教育意義所在。

        科學和“人的普遍問題”

        人文教育課上討論科學的目的與討論其他文本(文學、歷史、宗教、政治、哲學等等)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培養學生對“人的普遍問題”進行思考和提問的能力,其中包括知識與權力的關系問題(這也是法國杰出的“思想系統的歷史學家”米歇爾•福柯最關心的問題)。在閱讀伽利略的《星際信使》時,知識與權力的關系問題相當突出。這個歷史時期的人文閱讀討論沒有選牛頓,而是選了伽利略,是經過考量的。這不是因為伽利略在科學貢獻上比牛頓更偉大,而是因為他在兩個方面更符合人文教育課的教育目的—他讓我們看到科學背后的人類心靈,也讓我們看到,由于無法擺脫來自政治(當時是宗教政治)權力的限制,真實的知識體現的是人的一種怎樣的被壓抑的知識信念,它也同樣映照出一種自由與屈從同在的科學家人格,至今仍然如此。人文教育顧名思義是“人的自由教育”,自由的人格是這個課程培養學生的一個主要目標,然而,自由是有條件的,無視這一點,便不能真正懂得自由。伽利略的《星際信使》讓我們看到了人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看到科學家在與權力體制(天主教會)發生災難性沖突時,人格特征會變得模糊。盡管如此,他仍然可以是一個可親近的人。

        而且,一個有公共意識的科學家,他不只是從事科學研究,還需要為傳播他所珍視的科學發現而運用解說者的豐富才能。伽利略受當時的教會迫害,這是學生們都知道的。但是,通過閱讀《星際信使》,他們看到的不是一個簡單化了的“知識殉道者”,而是一個為了自身安全,很會討好權力,與之妥協,也很善于為自己謀取有名有利學術職位的“聰明人”。這種討好和妥協是因為他不得不應付權力對知識的武斷審查。然而,雖然這是不得已的自我防衛策略,但卻還是一種為追求真實和真理付出的道德和人性代價。不僅如此,伽利略還是一個政治投機分子,他將《星際信使》獻給143佛羅倫薩的統治者美第奇家族,并將木星的四顆衛星以美第奇家族之名來命名,伽利略因此如愿以償獲得這位歐洲最具權勢的統治者的贊助。伽利略因此成為一個“不自由的知識人”的象征性人物,讓我們看到了強制性權力控制下的知識人和知識的普遍處境。他不僅是一位科學家,而且更是一位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特征的人物—復雜、多面、矛盾,有著與我們一樣的平凡人性。這與我們在科學教育中常常碰到的那種臉譜化的“科學家”(“愛國”加“專研”)是完全不同的。例如,“”結束后不久,數學家陳景潤成為“科學的春天”里的知識人格典型,他除了演算數學題之外,幾乎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關心。相比之下,伽利略則向我們展現了他作為社會和政治中人的全面投入和由此顯現的鮮明個性。

        科學不尋找絕對真理

        十七世紀,科學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對之產生過巨大影響的不僅是笛卡兒,而且還有培根,培根甚至還更有代表性一些。人文課上之所以選笛卡兒而非培根,一個重要原因是,笛卡兒讓我們更為典型地看到理性與信仰(宗教的或意識形態的)在科學家那里可能發生的自相矛盾。一面秉持以懷疑來確定真實知識的原則,一面卻屈從于某種不容置疑的“信仰”,這樣的分裂人格在科學家和知識分子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而造成這種分裂的往往不是科學家真的有什么“信仰”,而是因為他們對某些事情有所“害怕”。學生們在人文教育課上閱讀笛卡兒的《談談知識》,不難從字里行間讀出他因為伽利略于一六三三年被教會迫害而感到的害怕,他是一個“嚇怕了”的科學家,統治權力對知識者的殺雞儆猴手段在他身上是發生作用的。笛卡兒堅持理性的懷疑,他知道,這種懷疑精神可能摧毀人們認為是天經地義的政治和道德價值觀,作為妥協,144他倡導建立一種“臨時的道德原則”,直到理性能找到并維持新的原則為止。比起他的同時代人培根來,笛卡兒對待宗教和上帝的問題要小心謹慎得多。這是因為他害怕像伽利略那樣受到教會譴責,他于一六三三年被迫放棄對哥白尼學說的信念(相當于公開檢查和承認思想錯誤),也放棄了發表與伽利略見解相似的《世界》(TheWorld,一六三三年完成)一書的念頭。在閱讀笛卡兒時,學生們討論得更多的是現代科學方法的形成以及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所謂的“理論”—科學的以及其他被稱為或自稱為是“科學”的那種理論。人文課上的大學生對現代科學觀念在文藝復興和十七世紀發生的根本范式轉變很有興趣,但他們對這之前的亞里士多德舊科學范式卻往往了解甚少,因此需要向他們介紹亞里士多德對“心智”(mind)、“知識”(knowledge)和“科學”(science)的觀點。這些觀點也都與知識討論的其他問題有所關聯。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心智”(也就是“在頭腦里發生的”)只限于“推理”和“理解”。人的感官、想象、意志等等是指向心智之外的,因此不是純粹的“智力”,它們只是人與外部世界之間的聯系而已。

        在“我怎么感覺”與“外面有什么”之間是沒有區別的,因此,感官經驗直接向人們提供了外部事物的知識。笛卡兒對十七世紀新科學范式有重要貢獻,他把人的感官經驗、想象和意志、推理和理解一起歸入“心智現象”。他在“我怎么感覺”和“外面有什么”之間劃了一道界限,提出了一個根本的懷疑:我們能確定自己所感覺到的事物嗎?如果我們不能確信由感官所察覺的事物(例如,水杯里看起來是“彎”的筷子其實是直的),那么我們便不能從觀察中推導出所謂的“科學真理”來。所謂的“科學觀察”并不是純客觀的,而是人的意志解釋行為,對它的科學性(可靠的知識性)絕不能輕易下定論。但是,笛卡兒對絕對確實的否定并不徹底,他的懷疑論(“我思,故我在”)仍然是為了尋找某種在亞里士多德范145式中無法獲得的知識確定性。今天,我們可以比他更進一步地知道,在科學里是找不到絕對的確定性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絕對的科學真理,更不要說是“宇宙真理”了。知識騙子們總是把自己的私利打扮成真理,并把謀取這種私利的手段夸耀為科學。學生們在討論中很感興趣的是,任何科學理論的性質都是提出某種基本“假設”(hypothesis),而不是從什么一定正確的原理推導某些“證明”(demonstration)。學生們對“擔保”(warrant)的認知作用尤其感興趣,因為他們許多都來自有宗教背景的家庭,對“信仰擔保”與“科學證明”之間的區別已經有所了解。例如,平面幾何的“勾股定理”有幾十種不同的證明,但這并不比只有一個證明增加“勾股定理”的可信性。但是,“信仰”或“信念”的擔保是有可加性的,來自多個不同方面的支持越多,條件就越接近充分,擔保就越有力,越令人信服,宗教歷史的故事、事例和人物、道德感化、神學研究等等都是在提出這樣的擔保。把理論看作“假設”,這其實已經是在把從理論得到解釋的現象當作是一種“擔保”了。理論被人們相信,是因為它有經驗的支持。理論中包含了一種由“擔保”所支持的“信念”,信念發生在感覺官能和思維官能的相互結合中。例如,牛頓力學定律之所以被人深信,不僅在于他找到了開普勒原來分散的結果的統一內在原因,而且更在于它被以后無數成功實踐所擔保。但是,這些擔保并不充分。更深入的研究發現與這個信念不符的實例。近代力學研究發現,當運動中物體的速度達到光速時,牛頓定律的結論與實驗結果之間的偏差就很明顯,這時就得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力學了。然而,盡管牛頓力學的擔保是有條件的,但在它使用的條件范圍內卻是完全可靠的。雖然相對論力學是比牛頓力學更具精確性擔保的知識,但它并不降低牛頓力學的價值。人類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在牛頓力學有擔保的條件之內,因此牛頓力學在日常生活中有比相對論更廣泛的用途。這樣的科學知識對學生們了解其他知識及其運用的范圍和條件很有幫助。他們由此知道,科學的成就在于得出某種有擔保的理論(即“假設”),而不是絕對確定無疑的知識(所謂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人類訴諸理性的懷疑(不同于非理性的懷疑主義和犬儒主義)所得到的這個對“知識”的理解,不僅適用于自然科學,也適用于人文科學。人文教育課上討論科學,涉及許多與人類思想史、觀念發展、哲學、政治、社會有關的問題,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求學生們開動腦筋,積極加入討論。這樣的討論是一種“交談”(conversation),學生們自己的思考、提問、回應和關心的問題成為交談的主要內容。老師的任務是協助討論,不是知識灌輸(lecture)。這與自然科學課程上的“特殊知識傳授”是不同的。因此,即使是同一門人文課,每次教的時候討論內容也會有明顯的不同。

        第8篇:語文學科論文范文

        設計主要針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和教師專業發展的課程內容體系,包括學科教育理論、新課程、學科教育研究三個模塊。各模塊具體內容如下:學科教育理論模塊包括學科教學理論、學科課程理論、學科學習理論;新課程模塊包括課程標準解讀、新課程典型課例分析———兼談新課程學科教學設計、新課程專題研究;學科教育研究模塊包括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學科教育研究簡介、優秀學科教育研究介紹、教育論文寫作。這三個模塊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課程功能。

        其中,學科教育理論實現在職教師理論素養的提高,學習本學科領域的教學理論、課程理論和學習理論;新課程模塊針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而設計,旨在使教師領會新課程標準中蘊涵的課改理念,提升相應的學科教學設計能力,“新課程專題研究”環節依據新課程中增設的學科專題開設,幫助教師解決在新增學科內容方面帶來的困難;學科教育研究是在職教師普遍感到困難的薄弱環節,也是制約教師專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在經過大學階段的專業學習以及多年教學實踐的磨練后,這一環節的具體內容設計對有效教學將起到極大的專業提升和引領作用。

        職后高師“學科教學論”的課程內容設置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貼近時代脈搏,體現新課程要求職后高師“學科教學論”的課程內容設置必須敏感于時代對課程培養目標的要求,也就是要“與時俱進”。在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就是要關注新課程、反映新課程、體現新課程。關注學習者,突出職后特點任何課程設計如果脫離學習者的具體特點,都很難較好地實現課程內容的適切性。教師學習是成人學習的一種,既有成人學習的一般共性,又有教師學習的專業特性。因此,在課程內容選擇、呈現方式、評價以及教與學的方式等諸多方面都應對此特點做出回應。重難攻堅,把握教師專業化發展薄弱環節職后學習作為教師繼續教育諸多形式中的一種,必須依據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針對薄弱環節,設計、選擇、實施學科教學論課程,把握教師職業發展進程中的關鍵要素,在課程內容選擇和設計上,為教師的職后學習搭建適宜平臺,很好地起到專業提升與引領作用。

        在前面的論述中,我們針對職后社會需求的變化和教育對象的發展特征分析,設計了主要針對新課程和教師專業發展的課程內容體系,包括學科教育理論、新課程、學科教育研究共三個模塊。在數學學科中,結合學科具體特點,設計各模塊的具體內容如下:

        模塊一。數學教育理論,含三個分支,分支一數學教育基本理論:一般教育理論對數學教育的影響;弗賴登塔爾的數學教育理論;波利亞的解題理論;建構主義的數學教育理論;“目標教學”理論與中國高考;中國的“雙基”數學教育。分支二數學課程理論:課程的基本概念;數學課程理論研究概說;古代外國數學課程概況;中國古代數學課程概況與突出成就;歐洲數學課程的發展;中國近現代中學數學課程的演變。分支三數學學習理論:“學習”與“數學學習”概說;基于行為主義的數學學習理論;基于認知主義的數學學習理論;基于人本主義的數學學習理論;基于建構主義的數學學習理論。

        第9篇:語文學科論文范文

        要循序漸進。首先,把新課輕聲地朗讀幾遍,了解一下課文所寫的內容和表達的中心;接著根據作者的寫作順序,試著給課文劃分段落層次;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結構的基礎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點字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字詞句來表達中心思想;最后再綜合起來,想想整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寫作特點。

        預習揭示和思考練習。在新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前都有。提示預習的具體要求。學生預習課文時,一定要根據這些具體要求,有的放矢地進行預習。帶著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去認真地讀課文,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課后的思考與練習對預習也很有幫助。思考題往往體現了作者的思路、課文的重難點。預習時,看看并想想這些題目,可以幫助理清課文的條理,了解課文的重難點。練習題則側重詞句段的訓練,富有啟發性。預習完課文試著口頭做一做,可檢查預習的效果。

        懂得使用工具書。預習課文時,往往會遇到沒有學過的生字、新詞,或以前學過現已回生的字詞。要了解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或用法,就要運用字典、詞典這些無聲的老師。現在小學生最常用的工具書有《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學生預習課文時通過自己查閱工具書,就能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較牢固地掌握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Ⅴ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久久久 | 婷婷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