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范文

        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

        第1篇: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范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2B-0043-03

        廣西壯族自治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根據國家語委要求,于2010年《關于在全區開展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的通知》,并確定桂林市語委辦、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百色學院、欽州學院、賀州學院、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8個單位為首批“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試點單位”。筆者所在的廣西大學語委普通話測試站是最早實施計算機輔助測試的單位之一,本人有幸多年從事計算機輔助測試普通話水平考試的培訓和測試工作,有一定的基層工作經驗,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有一些個人的心得體會,在此,筆者主要談談自己對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命題說話題的應試技巧的認識。

        一、“命題說話”在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重要地位

        在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中,應試者的前三個測試項由計算機測評系統自動評分,而第四題“命題說話”則由考務人員通過計算機遠程工作網絡發送給測試員進行人工評分。與人工測試相比,前三項測試題目的優勢在于評分的量化程度較高,可以更好地保證測試的信度,但不能完全反映應試人運用普通話的能力,使測試在效度上有所欠缺。與傳統的人工測試相同,只有命題說話題的測試需要應試人用自己組織的語言材料進行表達,是無文字憑借,應試人自主進行語言編碼的語言活動,綜合考查應試者的普通話語音、詞匯、語法以及說話的流暢性等項目。可以說,命題說話是應試人普通話能力的最直觀的反映,是語言運用能力測試的重點和關鍵,也是實現和保證普通話水平測試效度的關鍵。然而,在計算機輔助測試環境下,應試人需要完成從面對傳統意義的交流對象——測試員到面對非傳統意義的交流對象——電腦的心理轉變,以及從簡單的紙質化閱讀到計算機操作的測試環境的轉變,這造成了其焦慮度、緊張度的普遍增加。第四題“命題說話”的測試內容分值最重,是培訓過程中應試人最為擔心和關注的題目。

        二、當前應試人在命題說話題中存在的部分新問題、新情況及其原因分析

        在平時的測試實踐中,為了更好地考察計算機輔助測試普通話考試給應試人帶來的影響,筆者曾進行過親身體驗,并請部分考生參與,用同一份試卷的命題說話題目分時段(間隔一個月左右)分別進行傳統的人工測試與計算機輔助測試的實驗。實驗發現,雖然應試人的文化程度、應試狀態、語言面貌、等級水平各有差異,但從總體上看,計算機輔助測試時應試人的緊張、不自然等非語音因素造成的簡單重復、無效語料、延時、內容機械化或雷同、停頓等問題,相比較于傳統的人工測試有增多的跡象。應試人也普遍反映在計算機輔助測試環境下會產生一定的交流心理障礙,出現了感覺不適,有孤獨感、緊張感,缺少情緒鼓勵。

        (一)計算機輔助測試方式對應試人應試心理的影響

        傳統意義上的“命題說話”是就某一話題發表的受動式、單向談話,雖然在人工測試時,面對兩名以上的測試員會給應試人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但是,專業素質良好的測試員們在測試時往往會面帶微笑,用表情、眼神甚至偶爾的雙向談話等鼓勵應試人,緩解其壓力。同時,如果發現應試人有明顯背稿傾向、離題、話題難以繼續等表現,或其他問題(諸如聲音忽大忽小、語速過快或過慢、缺時、感情控制不當等)時,測試員還可以給予應試人適當的提示或引導,當提示或引導無效后,才按規定扣分。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應試人的普通話水平的正常發揮,有利于應試人的普通話測試水平和等級的提高。

        但在計算機輔助測試普通話的應試環境下,卻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首先,應試人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交流對象,沒有體態語言、眼神、表情的交流和互動,沒有提醒、引導和鼓勵,只有電腦屏幕下方不斷累積時長的計分條,這有可能導致部分應試人感到手足無措、渾身不自在、緊張程度加劇、產生思維空白、有孤獨感及無形壓力增加,更容易出現缺時、無效語料、簡單重復甚至離題等現象。

        (二)計算機輔助測試環境對應試人成績的影響

        與傳統的普通話測試中以測試員聽音為主、錄音記錄為輔的測試環境不同,在計算機輔助測試過程中,若應試人對語速、音量把握不好,會影響到錄音效果;由于無人監控,應試人下意識地把玩麥克風、數據線或其他物品,過分頻繁地做無意識的小動作等,都會影響到錄音效果;如果測試站的硬件設備質量不高或平時維護不夠,出現設備故障,也會影響錄音效果,此時即使補考或重測也會對應試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機測時如果隔音效果不好,同一測試室中的應試人之間會相互干擾,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應試人的測試情緒與測試成績。

        (三)沒有測試員在場的計算機輔助測試對應試人臨場狀態的影響

        計算機輔助測試由于沒有測試員在場,會缺少一種約束力量,而虛擬的網絡環境,也會使應試人(尤其是大學生)在心理上產生錯覺,出現如在網絡聊天、在BBS上發帖子一般無拘無束、為所欲為的情況。一些流行語、網絡語言、縮略語以及方言用語隨之出現。這種過分放松的狀態,也使得應試人過度地“暢所欲言”,在實際測試的語料中,一個詞語或詞組重復數遍,為拖延時間而將一句簡單的話拖得很長,反復重復命題說話的題目等現象多有發生。更有甚者,由于過度放松,缺少監督感,有的應試人情緒過分激動,出現大笑、哭泣或哽咽等情況,缺少節制。還有少數應試人的態度極不嚴肅,甚至說臟話、辱罵他人等,這也會影響其考試成績。而在人工測試環境下,盡管個別應試人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波動,但是,受到考場環境約束和測試員的引導,應試人會有所收斂。

        三、針對當前應試人在命題說話題中存在的問題及提出的若干培訓建議

        如前所述,當前應試人在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命題說話題中出現了大量的在以往的傳統人工測試中比較少見的失誤現象。因此,在測試前的教學培訓中,我們要更有針對性地加強應試技巧的指導。

        (一)培訓時引導應試人創設模擬情景,克服無對象的交流心理障礙

        1?郾進行教學培訓時,教師應多鼓勵應試人開展“自說自話,自問自答”的無人應對式說話訓練。命題說話題不僅考查了應試人運用普通話的實際能力,也考驗了其快速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為避免應試人因情感交流上的缺失產生孤獨感和思維空白等問題,培訓教師應鼓勵應試人在備考時多開展針對話題的自己設問、自行回答的無人應對式說話訓練。

        2?郾教師可以引導應試人展開想象,假設一個交流對象,進行考前的模擬場景練習。比如:自己模仿機測環境布置一個模擬考場,對著家里的計算機、鏡子、墻壁等反復練習說話,體驗無人應對的說話感覺;或者將輔助測試用的計算機想象成一部有語音留言功能的電話,“命題說話”只是給自己熟悉的測試員老師留言三分鐘;或者鼓勵應試人像電視新聞的播音員一樣,要有鏡頭感,想象面前坐著交流的對象(比如熟悉的朋友、同學、家人或廣大聽眾等)。

        3?郾教師應培養應試人根據話題設想不同談話對象的能力。平時可多進行一些帶有假設性的模擬練習,從克服人際交流障礙的角度出發,假設談話對象的不同年齡、性格、身份、氣質、文化水平等特征,展開不同內容的說話命題。這樣的訓練,會使應試人暫時性地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內向、不愛與陌生人交流的心理特征,使其在心理感覺上覺得說起話來自然順暢很多,也適當調整和放松了緊張情緒,從而言之有物,確實反映出應試人的真實的普通話水平,保證計算機輔助測試環境下命題說話考試的信度。

        (二)幫助應試人準確把握話題情景的要素,遵循臨場考試的基本原則

        教學培訓時,培訓教師要著重引導應試人注意說話的情景、場合等要素,時刻將考試的嚴肅性和特殊性記在心里。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應試人的話語應該符合測試考場的語言特征:注意控制過分激動的情緒,話語嚴肅,思路清晰。比如,曾有應試人在談論“我尊敬的人”的話題時,選擇了父母親作為話題對象,由于感受真實,情感過分投入,以致說著說著情緒就激動起來,哽咽著說不下去,影響了音頻材料的采集。有的應試人由于沒有注意到考試這個極具嚴肅性的場合,在談論一些議論性、時政性比較濃的話題時,出現偏激情緒,過分調侃或冷嘲熱諷,并且運用了很多時下流行的網絡語言、方言俚語等,同時也因情緒過分激動而忘記了對自己的語音缺陷的關注,最終影響了說話的質量。因此,在教學培訓中,教師應該提醒應試人注意考場的環境要素,遵循考試的基本原則,努力在平時的說話訓練中做到認真、嚴肅、規范。

        (三)培養應試人主動熟悉話題和分析話題的習慣,引導其理性面對考試

        計算機輔助測試時,由于沒有測試員作為交流的對象,應試人只能努力克服交流心理障礙,堅持做到自問自答、自說自話。為避免因不知道“說什么”和“怎么說”而陷入“說不下去”的困境,應試人應掌握應試技巧,提前對各類話題進行熟悉和分析,以理性、客觀的態度面對測試。

        1?郾要指導應試人提前熟悉題目和準確審題。測前培訓的教材中列出了3O個命題,應試人應當首先熟悉話題范圍,并在考前做好審題工作。審題不當,說話就會跑題、偏題、無的放矢、結構混亂。因此,在備考審題時要做到開闊思路,積極分析題旨、范圍、考查側重點等,并結合個人經歷、經驗、熟悉的材料,確定說話的內容、主次和角度,在盡量克服自身語音缺陷的前提下,圓滿完成題目。

        2?郾要引導應試人把語言考試的特殊性和技巧性記在心里。應試人應學會選擇熟悉的命題和內容,在兩個命題選項里盡量選擇熟悉的人或事,內容材料越詳細、越完整越好,以避免因材料貧乏導致“無話可說”,同時,也要學會規避因材料蕪雜、過于生活化、細節化造成敘述不清、邏輯混亂。應試人還要考慮內容材料使用的主次。重要的、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材料先說、詳細說,次要的材料可選擇不說、少說或一帶而過。應試人應做到靈活應變,說話有詳有略,懂得揚長避短、趨利避害。

        3?郾要求培養應試人不背稿并養成在備考時列寫提綱的習慣。命題說話考查的重點就是“現想現說”,應試人應有兩個思維:一是下邊該說什么了;一是要對每一個字的語音負責。這兩者看似矛盾,實則恰恰反映了語言輸出的基本過程。命題說話考試的一個“大忌”就是背稿,盡管在教學培訓時我們反復強調不應使用這樣的備考方式,但仍有一大批應試人認為:考前如果不事先準備好30則與相關話題對應的講話稿,就會忐忑不安,就不算是做好了充足的考試準備,甚至是自己對考試不夠重視或懶惰懈怠的表現。在不斷地對培訓工作進行摸索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引導應試人正確認識命題說話考試的目的,養成不背稿及在備考時列寫提綱的習慣,可以很好地緩解應試人在考試前因十分重視命題說話題的備考而焦慮不安、無從下手的情緒,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同時,培訓教師應幫助應試人學會列寫提綱,給予應試人適當的列寫提綱的技巧培訓,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自我模擬話題訓練,這樣也可以幫助應試人在口語表達方面取得進步。比如:如何謀篇布局,在順利展開話題的同時盡量保持話題的結構完整性和多樣性,以擴展話題發揮的空間;如何根據不同性質的話題列不同類型的提綱。記敘類的話題提綱可以開宗明義,引入記敘的主體事件或人物,表明自己將針對話題“說什么”,然后,詳細交代該事件或圍繞該人物展開的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最后對事件或人物本身以及其對自身的影響稍加議論。議論類的話題提綱則更像演講,先做開場白,闡釋自己對話題的理解,解決“是什么”的問題,擺出觀點,然后進入“為什么”或“怎么樣”的主體觀點的分析部分,舉例子或引用名言等證明自己的觀點,結論部分重申和總結對整個話題對應的觀點的理解。

        4?郾要給應試人一定的語體的概念,幫助其更好地表情達意。想要更進一步地提高應試人的命題說話能力,還應該將語體的概念融入命題說話題的備考中去,這樣才能使應試人置身于良好的普通話表達的心理環境中,更好、更流暢、更地道地完成三分鐘的命題說話測試,這一點對身處方言區或少數民族地區的應試人尤其重要。有些話題本身已暗示了一定的話題對象和交際環境,顯然對應試人的語體運用技巧提出了隱藏性的要求。比如“我尊敬的人”,一般應是親屬、長輩、名人等,那么,命題說話時的語氣和語體色彩就適宜以親切、回憶、崇敬、緬懷為基調;“我喜愛的動物”,一般涉及的敘述對象為貓、狗、熊貓等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命題說話時的語體色彩就多以親切、憐愛、贊美、深情回憶等為主。這樣的語體概念在情感和特定的語流、語調上規范了口語的表達,克服了應試人尤其是方言區應試人的朗誦腔、語感生硬、不自然、不純正的弊病。

        第2篇: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范文

        【關鍵詞】普通話水平測試;命題說話;效度;反撥作用

        普通話水平測試作為國家實施的漢語語言能力測試的載體,合理而準確的考試內容設計、精確嚴密的量化計分是完全必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何讓這種代表著普通話測試發展方向的測試方式能夠更好地生存、發展,得到更多的認可和參與度,這里就不得不提到測試的效度。

        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效度是指測試是否考了它所要考的,是測試最重要的屬性。也就是說測試的形式和內容要有代表性,要能夠準確、全面、充分地體現要測試所要達到的目的。本文以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第四項“命題說話”(以下簡稱“說話題”)為對象,對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效度進行分析。

        1 說話題的表面效度

        表面效度是指普通話測試從表面看上去是否有效以及被人接受的程度,表面效度高的測試容易引起應試者的興趣,吸引他們參加測試。

        “說話題”是普通話測試中唯一沒有文字依據的一項,目的是測查應試人在脫離文字憑借的情況下說普通話所能達到的規范程度。說話題的分值為40分,占普通話水平測試總分的40%,占重要地位,換句話說,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否能夠達到一定的水平,關鍵就看這一題。測試的表面效度較高。測試評分采用由測試中心將應試人說話題的考試電腦錄音通過打分平臺隨機發給2-3位測試員,這幾位測試員采用上網、背靠背打分的方式,在測試評分差別不大的情況下取其平均分作為應試人最后的得分。一旦幾位測試員的評分差別較大,超出了允許值,則請另外幾位測試員再次打分,最大程度避免測試員主觀因素對評分的影響,保證了說話題最后得分的公平公正,同時也保證了測試的有效性。

        2 說話題的內容效度

        內容效度是指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內容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夠準確、全面而充分的展示要測試的內容,從而達到測試目的。

        首先,“說話題”的考核內容,《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規定了測試使用的30則話題,其中大部分為敘事類題目,應試人可以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從現實生活中挖掘內容,比如“我的朋友”、“童年記憶”、“我喜歡的節日”等喜聞樂見的話題,便于表達,應試人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的普通話水平。因此,“說話”是應試人的個性化行為,話題的范圍比較廣,表達方式也比較靈活,便于在口語測試中組織語言。

        其次,讓我們來看看說話題的評分標準,本項是從語音標準程度(25分)、詞匯語法規范程度(10分)、自然流暢程度(5分)、缺時扣分等四個方面評分的。從所占分值可以看出,說話題的測試的重點仍然是語音的標準程度,占本題分值的62.5%,其次還要考查詞匯語法的規范使用,占25%,使用的是否自然流暢占12.5%,除此之外,還規定了測試規定3分鐘的說話時間,這就需要那些平時不注重使用應試人加強普通話的學習和訓練,并在實際生活中堅持使用,方能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取的好成績。因此,說話題的內容效度較好。

        3 說話題的結構效度

        結構效度是效度中最基礎、最重要的要素,有時甚至用來代替效度本身。是指普通話水平測試所測量的能力是否符合普通話、普通話學習和普通話行為理論中所設定的能力。普通話水平測試測查的是應試人對普通話語音語調掌握的規范程度和在工作生活中運用的熟練程度,說話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這種脫離文字材料,通過思考,連續不斷說話3分鐘的方式已經非常接近人們在日常的語言交流的方式,能夠完成說話題,說明應試人對于普通話的運用已經比較自如了,能夠達到普通話水平測試所預設的能力。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說話題的這種自言自語的方式已經遠遠無法滿足人們的要求,溝通、交流、互動,語言實際上變成了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重要的互動工具,交流思想的方式。所以命題說話雖然能夠考查一定的普通話的運用能力,但這種可以提前準備的、相對靜態的語言表達方式,已經很難能夠測查出考生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普通話的掌握和運用的程度。因此,說話題的結構效度在當前的測試理論之下有一定的局限性。

        4 效度和信度

        在語言測試中,信度和效度在某種意義上是兩個相互排斥的屬性,人們一直面臨一個兩難的抉擇。好在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語言測試中效度的重要地位,在信度與效度難以兼顧的情況下,語言測試應當把效度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上再盡可能地追求信度。從信度與效度的關系來看,語言測試如果一味地注重信度要求,效度必然會降低,甚至談不上效度,反之,如果把效度放在第一位,信度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但還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獲得彌補。

        普通話水平測試從產生開始的人工測試,到現在計算機輔助測試的改變,實際上是首先提升信度,前三項的電腦評分從理論上雖然克服了一些主觀因素對測試成績的干擾,但我們不得不說,語言的微妙并不是死板的電腦就能夠區分出的,所以說,電腦對前三項語音的評分可以說其首先考慮的是測試的信度,效度其次。但隨著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推廣和發展,在信度提升的同時,效度已經成為一個大家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如果在兩者之間必須做出一個選擇的話,我認為效度更為重要,為了提高效度而犧牲一定程度的信度是必要的,然而如果為提高信度而放棄效度,普通話水平測試就變成了某種工具,某種背離測試目的的測量工具。而第四項命題說話正是對普通話水平測試中效度的彌補,從我們前面對測試表面效度、結構效度、內容效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說話題的除了存在一定程度結構效度的缺陷之外,在我們當今的語言測試中,具有較高的測試效度。

        5 反撥作用

        反撥作用,指的是語言測試給教學帶來的影響。普通話水平測試一旦忽視了反撥效應,必然會使測試遠離教學的真正目標,注重反撥效應無疑會給普通話教學帶來積極的影響。“命題說話”能夠最大程度反映應試人實際普通話運用能力的題型,并努力使之評分盡量客觀,使普通話水平測試,尤其是說話題的信度和效度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對于推動普通話教學向培養學生實用語言能力的方向發展,對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乃至職業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反撥作用。

        6 結語

        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實施對普通話的推廣有著重要意義,但正如呂叔湘先生說“語言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自覺規范地使用普通話是有意識、長時間、不間斷地實踐的結果。指望通過一次測試就能夠很好地掌握普通話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通過測試,促使人們普通話使用更加規范,在此基礎上多想、多說、多練、多用,持之以恒,普通話必定會說得圓潤動聽。讓我們借用著名學者李筱菊說過的一句話來展望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美好愿景:一個語言測試的真正價值不在于它能用多少數據去說明什么,而在于它能否給人們帶來好的快樂的結果,有助于使人變得更完美。

        【參考文獻】

        [1]白雅.論多項選擇題的測試效度[J].考試周刊,2011(22):13-14.

        [2]何山燕.漢語水平考試(高等)口試模式效度問題思考[J].廣西社會科學,2010(5):155-158.

        [2]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第3篇: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范文

        關鍵詞:普通話;說話項測試;語音標準;語言知識

        我國是從1994年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的,一個時期以來,各級語言工作委員會培養出了大批的普通話測試人員,四萬多人的測試員隊伍,活躍在各個測試崗位上,為普通話的推廣和考核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同時這項工作的開展也因為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對測試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測試員要有特殊的本領和才能,否則難以勝任這項工作。尤其是機測說話項的測試工作。下面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談談自己對相關問題的思考。

        一、克服普通話測試的意識偏差

        普通話水平測試不僅是一種評價方法,而且是一種促進方式,

        所以,在測試中要克服人員的意識偏差,提高學生對說普通話和普通話測試的認識,從行動到思維都應該高度重視普通話測試的重要性,通過測試了解考生的說話水平,通過測試促進普通話的推廣進程。根據測試結果調整普通話學習方法和方式,以便獲得堅實的普通話基礎。

        二、加強機測員測試水平的措施

        1.擁有較高的專業知識

        作為測試員,本身要注意自我素質的提高,豐富知識積累,測試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測試員的知識修養。首先應提高自身的普通話及語言學相關知識水平。努力學習掌握普通話的一般知識。對普通話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知識了然于胸,高水準的考官才能有高水準的學生。自己的高素質可以準確判定考生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的使用達到了什么程度,是否達到了準確、規范,給測試人員一個更為科學恰當的評價。測試員自己的語言學知識豐富,那么可以高屋建瓴式地在高處審視測試者的水準,對于糾正和識別應試者錯誤和缺陷提供了幫助,以便在測試中發現規律,整體上把握,抓住本質對測試者進行科學的評價和審核,保證測試更為客觀和精確,給測試者一個恰當的評價。測試員還應該熟練掌握《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內容,對普通話測試的命題意圖、測查目的以及語音、詞匯、語法方面的標準非常熟悉,提高測試判斷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其次是測試員要掌握一定的方言知識。這是做好測試員工作的前提,因為掌握方言知識可以促進測試工作的質量。測試員能夠掌握和熟悉某一地區方言特點,那么他在測試中就會掌握更為主動的判別方式,并能夠根據測試者的語言特點給予糾正和糾錯。尤其是測試時間是很短的,測試員應該在這樣短暫的時間內,迅速判斷考生的語音、詞匯、語法方面的問題,沒有一定的方言知識是不行的,避免測試的盲目性,提高普通話的測試效率。

        2.了解機測的相關評分細則和標準

        作為一名測試員,應該了解普通話水平測試“說話”項《評分細則》和機測“說話”項《補充規定》的內容。特別是要了解最新的評分標準和細則。如《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第四題(“說話”項)評分補充規定(試行)》的具體內容,這是測試的重點。因為這部分內容是機測評價的最細致和最科學的評價內容,規定詳細的《評分細則》對于考核的公平性、科學性、準確性具有一定的規范作用。

        首先要嚴格執行“語音標準程度”的定量和定檔《評分細則》的相關規定,對機測“說話”項的評分標準,應該遵循定量結合定性的原則進行具體評價。現在執行的《細則》強調了對考生“語音錯誤”數目的考核與計量,所以,測試員應該掌握這個特點,并且在“錯誤量”的基礎上為考生的語音面貌進行科學全面的歸檔。對于考生的鼻邊音不分,而其他聲、韻、調沒有系統性的錯誤或缺陷的情況下,而且他(她)說話時鼻邊音發音錯誤的字數多余15個,就應該歸到五檔里,并按規定扣11分。所以,測試員應該熟悉測試的具體業務和評價內容,提高測試水平,促進考生語音規范,減少發音失誤。其次測試員還要熟練掌握考生的實時發揮情況,對“詞匯語法規范程度”“自然流暢程度”“說話不足3分鐘”等內容

        的評分標準,從而科學準確地評價考生的普通話水平,為推廣普通話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給考生的建議

        考生在進行考試的時候要熟悉機測“說話”項的考試特征。并且在考前要進行大量的訓練,提高普通話的表達水平。考生要明確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說話”特點,這是一種以考生單項說話為主的考核形式。和以往測試員考核的雙向對話是兩回事,兩種形式,所以,考生一定要適應這一變化,明確這項考核目的是考核考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所以,考生在進行這項考核時,要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質,克服畏難情緒。機測說話沒有人監考,不要抱僥幸心理,弄虛作假,不能朗讀自己準備的文本資料。考生在平時一定要堅持講普通話,持之以恒,才能保證普通話順利通過考核。也可以自己在考前模擬考場,因為考試是對著機器,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考生會覺得心里不適應,所以,考試前要自己先模擬考試場面進行訓練。

        學無止境,作為普通話測試員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對普通話測試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加強理論和實踐知識的學習,對考生的考核能夠具有居高臨下的視角。能夠熟悉和掌握機測過程中的評分標準和相關規定,利用自己的普通話知識,及時判斷考生的普通話水平,為推廣普通話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雷峻.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有關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6(20).

        第4篇: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范文

        普通話 智能測試 策略

        一、熟練智能測試流程

        在上機進行智能測試的過程中,會出現測試失敗的情況,主要原因是:(1)考生不熟悉電腦或考試系統的操作,造成耳機佩戴錯誤、話筒關閉、輸錯準考證號等失誤;(2)考生在試音或正式考試時音量小,導致試音或評測失敗;(3)考生讀完一題不主動點擊“下一題”,造成測試時間過長;(4)個別考生在讀字詞時速度不均勻,有漏行錯行現象;(5)考生第四題“命題說話”的時間不足3分鐘;(6)計算機在考試過程中突然故障,造成測試失敗。

        這些情況會導致測試失敗,因此有必要在考前培訓中加強對測試流程和測試操作的熟練,安排考生在參加正式考試之前進行模擬測試,模擬的內容包括測試環境、計算機操作、測試系統的操作等,考前認真檢測每臺機器的性能,將系統不穩定的計算機及時更換,以確保考試時硬件的正常運行。

        以上就是普通話水平智能測試的流程,考前培訓可以有針對性地分別列出注意事項:(1)耳機配戴好之后不要用手扶或握住話筒,耳機線上的話筒開關也不要隨意關閉;(2)試音時應保持較洪亮的聲音和正常的語速,并且跟測試過程中的音量保持一致;(3)測試過程中不要說與測試內容無關的話,“說話”題要等到系統結束測試才能停止;(4)結束離場時要馬上安靜地離開,不能與同場考生交流或大聲喧嘩,以免影響他人的正常測試。

        二、克服緊張心理,輕松應考

        考生在考試之前往往心情很緊張,根本原因一般是考前準備不充分,對考出合格或優異的成績沒有信心。“臺下十年功,臺上三分鐘”,要想從根本上調整好心態,還是要考生平時多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全過程對考生來說也是考前的必修課,考生要對每一個環節都能熟練操作并做好相應的準備。

        1.多聽多練多寫。聽要聽標準普通話,比如新聞聯播、散文朗誦等,聽的時候要把握一些自己平時容易讀錯的音并作記錄,有針對性地加以糾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聽的同時可以跟著一起讀,達到練習的目的,平時也要多用普通話讀文章找語感;寫是要寫一些規定題目的提綱,根據提綱展開話題,然后逐步的鍛煉出打腹稿的能力。

        2.多交流多請教。考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用普通話與周圍的人交流,養成用普通話表達的習慣,若常說方言則會影響普通話的語感,對語音面貌的改善有弊無益;請教普通話好的同事、同學或朋友,讓他們指出自己說普通話時的不標準之處,并給予一些幫助或指導。

        3.測試之前參加考前培訓,認真聽培訓老師講解測試過程和注意事項,把陌生環節都記下來,以便在模擬測試中進一步熟知和理解;參加模擬測試,并在心理上將模擬測試當成真實測試,以便更加適應測試過程。

        4.進入考場要盡量地放松心情,可以深呼吸調整緊張情緒;測試開始時要專心聽系統提示,按步驟進行考試;平常心對待說話題,看準系統頁面的時間提示條,防止提前結束說話內容。

        三、應試技巧

        考生應熟悉測試題目的要求和評分細則,下面就以測試內容的順序分別介紹一下相應的應試技巧。

        1.讀單音節的字詞。要求考生橫向朗讀,不錯行不漏行不跳讀;考生不能過慢也不能過快,過慢會超過題目要求的時間從而扣分,過快則會影響每個字讀音的完整性造成語音缺陷;若讀錯一個字可以再更正一遍,系統按第二次的讀音評分,但切勿改讀隔字或隔行的字;遇有多音字時考生讀正確其中的一個音即可,無需讀出所有讀音;每一個字都要讀到位再下一個字,切勿字與字在聲音上的“藕斷絲連”;讀時聲音要洪亮清晰,切勿含糊不清以免影響系統評分。

        2.讀多音節的詞。除了與第一題相同的要求和注意事項之外,讀時還要注意詞語的輕重音格,即詞語一般是“中重”格,輕聲詞語則是“重輕”格;該讀輕聲地音節一定不要重讀,勿把兒化音節中的“兒”獨立出來讀,并注意發音要到位;不嘣字不嘣詞不讀破詞,若遇不熟悉的詞語不要放棄,能讀對一個也要堅持讀出來。

        3.朗讀。在朗讀文章時不僅要有正確的語音而且應流利順暢傳情達意:首先應做到不錯讀漏讀,語速正常、語調合理、停頓和重音正確到位;若有讀錯和漏讀的字也不要重讀詞語或者句子加以改正,應忽略此處繼續下文,以免影響整篇文章的流暢程度。

        4.說話。“說話”的分數最高,當然扣分比重也較大,在應試“說話”項時,考生應從以下一些方面入手:語音正確語調自然,用平時練習普通話時較的正確語音,按照正常口語的語調來“說話”,不能以背誦、演講或者朗誦的腔調來考試;多用短句少用或不用長句,讓說話方式口語化,減少書面用語或總結式的句子;用標準詞匯不用時髦語、方言詞和口頭禪,社會上流行的一些時髦詞匯往往是不規范的,直接“翻譯”過來的方言詞只能削弱表達影響語音面貌,過多的“嗯、哈、是的、那么”等口頭禪會讓說話內容顯得匱乏無力,也讓語句的流暢大打折扣;說話時應全局構思且思路清晰,切勿在說話中間發現話題無法進行轉而選擇另外一個題目和內容;在說話過程中勿停頓過長的時間,評分細則規定是四秒鐘之內不計入缺時,若超過則累計計入“缺時”中;注意系統的顯示時間,不要提前結束說話。

        第5篇: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范文

        關鍵詞 機測 普通話水平培訓 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為了更好地促進測試工作的推行,提高測試的公正性、準確性,國家語委科研規劃領導小組于委托安徽中科大訊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了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系統(簡稱機測),并在全國陸續推廣使用,標志著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進入到了機測時代,普通話水平測試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革。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推廣,我們看到了機測普通話的特點和優勢,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面對新的形勢,新的問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如何面對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機測普通話的特點

        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系統的研發基于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可對除考生命題說話之外的測試題型進行自動評測,并可以自動檢測發音者存在的語音錯誤和缺陷,對使用者提升普通話口語水平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該系統的應用提高了普通話水平測試效率,降低了測試成本和組織難度,為更好地推廣普通話測試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國家普通話水平智能測試系統具有如下特點:(1)自動化評測。測試現場不需要安排專業測試人員,只需3~4名工作人員即可。考生測試結束,即可得知除命題說話部分的評測結果。(2)學生操作簡單。測試流程由計算機控制,考生根據計算機語音提示即可完成測試。(3)管理方便。監考人員通過監考機可以全程監控考生的測試過程,了解每位考生的測試情況。(4)靈活實用。測試系統提供網絡版、單機版兩種方案,測試單位可以根據現有的計算機網絡條件選擇合適的版本進行測試,最大限度地降低應用門檻。

        2 機測普通話帶來的問題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心站于2008年正式使用普通話水平智能測試系統。經過五年的測試,我們發現機測普通話在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新問題,有些問題是人工測試時很少或幾乎沒有發生過的。

        (1)測試時間增加。機測普通話使測前準備工作相對減少,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發現,測試時間相對變長。人工測試時,一組測試員每天約測試40人,測試時間約6小時。機測時,一組10名考生同時進機房測試,必須等最后一名考生測完后,這組考生才能離開,下一批考生才能進入機房測試。一臺機器測試40人約需9小時。同時,還會出現突況,例如有些考生不參加考前輔導,造成測試時不懂操作流程,耽誤大量時間。測試過程中網絡環境的不通暢,導致電腦死機,考生必須重新進行測試等等,這些都會增加測試時間。(2)應試心理不穩定。機測過程中心理因素的變化,對測試成績有較大的影響。考生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語言背景復雜,語音水平參差不齊。有些語音面貌較差、自卑心理過重的考生,面對考試機心理過度緊張,說不出話來,直接影響測試成績。有些語音面貌較好的考生,覺得自己普通說得很好,沒有認真參加培訓,考試過程中對測試流程不熟悉,造成緊張心理,影響成績。(3)應試技巧欠缺。人工測試時,考生的測試流程由測試員控制,考生只需按照測試員的提示進行相應部分的朗讀。機測則給了考生較大的自由度,在對考生的說話部分進行了分析后,發現考生在測試過程中由于準備不足,失誤現象比較普遍,直接影響測試成績。

        3 機測普通話對教學的影響

        高師院校是推廣普通話的重要陣地,學生來自祖國各地,語音面貌相差較大,語音水平參差不齊,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大幫哄”,應該針對各層次水平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往,教師在授課時,都是針對人工測試情況下考生應注意的問題。面對機測的新環境,教師必須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兩方面做出改革。

        3.1 教學方法改革

        (1)根據普通話水平的高低,建立分流機制。高師院校的學生語音面貌相差較大,語音水平高低不平,因此在教學之前需要摸清學生的生活背景和方言背景,了解學生的普通話水平。遵循摸底分配與學生自測自選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合理的分流機制。有異議時應以學生自由選擇為主,這樣既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又滿足各層次水平學生的不同要求。然后再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實現教學的科學性、針對性。(2)在分流的基礎上,采取分層次教學。在分流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語音面貌及等級要求,可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包括方言背景與普通話接近程度較高,普通話語音面貌較好的考生,教學中對他們應側重語感能力的培養; 第二層包括來自北方方言區但方音較重的考生,以及來自南方方言區的普通話口語水平較好的考生,對這一層次的學生應側重其說話、朗讀能力的培養,提高語感; 第三層包括語音系統問題較多語音面貌較差的考生,對這一層次的學生進行系統的語音基礎知識和普通話口語訓練,使其找到自身語音的問題,糾正方言習慣,提高普通話思維能力。總之,分層次教學的目的是使各水平層次的學生都有良好的心態和提高普通話水平的意識,有針對性地接受目標訓練。

        3.2 教學內容改革

        (1)基礎知識培訓。倪寶元曾指出“必須運用語音知識理論來指導語音實踐”。首先要向學生講授相關的語音理論,使學生了解音素發音的條件、部位、方法等。根據之前建立的分流機制,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有選擇地教學,不能“一鍋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適當調整教學重點。對于同一層次的學生,要分析其與普通話的差異,對于經常犯的錯誤要講清楚講透徹,多示范,多練習,鼓勵學生多開口說和讀。(2)應試心理培訓。經過多年機測的實踐與研究,我們發現機測過程中學生心理的變化對成績有著較大的影響。造成心理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學生對于機測和口試的測試形式比較陌生,另一方面是學生自身對成績的預期過高或過低而造成的緊張情緒。針對以上兩種情況,在教學中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首先,要讓學生熟悉機測和口試的測試形式,消除緊張情緒。教學中要向學生講解和演示機測的流程,介紹各個環節應該注意的問題,哪些地方容易出現操作失誤。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讓學生進行一次模擬測試,熟悉測試環境和流程。其次,要進行心理疏導,排除心理障礙,幫助學生消除緊張情緒。(3)機測應試技巧培訓。在機測過程中,測試程序完全由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系統控制,教學中要注意應試技巧的講解,避免因對測試程序的操作失誤而影響測試成績。例如,在試音過程中,學生的音量要控制好。有的學生試音時聲音很小,導致試音失敗;有的聲音很大,導致在答題時不能保持同樣的音量而不能被系統識別,造成答題失敗。因此,除常規的普通話教學內容外,在教學中還應該對機測流程以及測試中應注意的相關事項等做相應的培訓。

        在機測普通話的背景下,機測這種全新的測試方式給我們的測試工作帶來諸多便利,它使普通話測試盡可能地避免了人為因素的影響,讓測試結果更加公平、公正。同時,面對測試方式改變后所出現的問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找出妥善的對策,完成普通話測試的目的,更好地推廣普通話。

        參考文獻

        [1]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培訓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 申向陽.試論普通話測試中心理因素的負效應及調控策略[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

        [3] 鄒淵.淺析優化計算機輔助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的策略[J].科技經濟市場,2010.

        第6篇: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范文

        盡管普通話測試范圍極為有限,但細致環節下對學生的語言思維控制技巧和應用水準上存在著嚴格的驗證標桿跡象,因此必須透過學生認知原則實現入手改造,同時廣泛搜集最新教學資料,實現厚積薄發的效用。

        例如在字詞部分的疏導控制,主要沿著學生在機測環節中容易引發的誤讀類型進行常見錯誤表達字詞表格的整理,并且結合形近字、多音字以及外來詞等做好結構補充;在分析學生語言缺陷的前提下,有關部門需要高度整合口令驗證材料,令學生在相對豐富的語言練習環境中體會平翹舌以及鼻邊音的區別樣式。在作品朗讀訓練中,可以適當加入作品賞析元素,根據不同優秀作品主題和藝術特點進行作品朗讀技巧的把控,將朗讀環節中的重點和難點效果一掃而空。

        透過現實經驗了解,學生對于優秀作品會產生整體機能的感性認識和局部細節的特別定位反應,甚至細微到單個字詞的讀音輕重處理層面,之后配合正確示范錄音進行對照,將這些隱藏的細節技巧一一標記清楚,這樣學生在朗讀處理上的準確性就會略高一籌,這對于后期精準的語感體驗和學生學習自信心的穩固都將產生必要的輔助作用。學生實際朗讀的短文中,除了課堂上的原文內容之外,還要提供詳細的分析樣本,透過不同記號的標注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朗讀的內涵。

        命題說話考查過程中涉及話題基本與生活相貼近,若想真正把控話題的表達績效,就需要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熟悉素材的挖掘,經過系統的剪裁和修復之后,做到清晰的控制思路和充分的內容理解調控。話題思路的追蹤性研討是有關部門豐富教材資料的首要任務,而相關生活內容的搜集便是第二要務。包括在社會公德的談論上,其信息量包攬性質十分清晰,既可以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尊老愛幼傳統美德,又可以涉及交通秩序的遵守和個人行為習慣的處理,任何層面內容目前都可以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整合,學生可以從中篩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利用不同角度實現分析。如果將這部分的資料搜集活動取消,任何學生就只能局限在自己的認知習慣上進行寬泛理解,完全不能響應時代呼吁的主體標準。

        說話案例的長期積累和綜合分析是教育機構豐富教材資料內容的又一途徑,教師在平常生活中認真搜集相關代表地位的錄音材料,同時嚴格記錄學生說話過程中表現的各種問題,接著采集樣本實現系統分析,這些行為都將成為特定感性范圍的教材內容。經過這些生動樣式的資料內容補充,學生說話表達上就擁有了質量維系保障,個人表達信心也隨之上升。

        二、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普通話課程提倡科學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操作技術,這樣能夠達到足夠直觀、生動和便捷的調控效果,能夠合理帶動測試情境的還原效應,令學生群體可以更好地適應機測創新形勢的需求標準。在實際學習環節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隨性字詞朗讀指導和技巧示范,將說話過程情境清晰呈現,必要時候還可以實現重復播放,保證學生在反復觀察分析的過程中領悟控制訣竅。在訓練環節中,學生依靠多媒體設備進行模仿,將細致環節下的要點和不足問題完整記錄,這是完善學生自我素質修整和客觀分析的必要工具,并且有利于滿足師生互動交流需求,實現課外網絡途徑的跟蹤指導。

        學生完全可以將生活中記錄的學習狀況進行郵件格式處理并發送給個人教師,之后完成個別狀況的梳理和解決任務。這種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不但全面提升了普通話教學課堂的學習進度效率,同時還能夠將教學從課堂空間拓展到外部環境之中,令機理安插效應更加靈活多變且貼近人性化標準。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學生既定角色也產生了動搖,他們根據個人動力條件將被動局勢扭轉,透過現實反觀措施能夠正確發現個人的不足之處,加上網絡資源豐富的趣味特征,使他們更加注重反饋掌控的機會,鼓勵自己進行長時期的強化訓練改造。

        三、結語

        第7篇: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范文

        按照表面實踐經驗角度觀察,普通話測試內容范圍有限,但其對學生語言思維能力和應用素質產生嚴重的考查審視態度,并不是簡單的訓練內容生搬硬套就可以達成的,必須學會透過學生獨特的認知規則入手,爭取開闊思維區域,做到驗證結果的舉一反三規模。面對這種新文化背景下的專業滲透理念,有關部門開始進行教學體制研究,并且努力發掘應對途徑,爭取長期提升學生普通話水平和測試達標通過效率。

        1 實施模塊教學,克制教師精力分散問題

        將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劃分,同時結合單位人員興趣和特長進行有機選擇和側重分析,普及階段成果的共享效應,維持教學資源的優勢互補作用。聯系新時期機測背景特征觀察,部分教育機構在落實模塊教學環節中主要針對三個側重點方向實現細致探究。首先是資源共享層面,將研究內容分化為單音節字詞、多音節字詞和優秀作品朗讀等,單音節字詞對于發音控制能力比較重視,主要聯合韻調控制潛力進行不同個體的對比驗證,研究機測環境范圍內最為科學的發音模式。例如:在聲調長短控制方面,經過不同訓練小組的考驗結果綜合對照發現,發音過程中四聲持續時間明顯有所不足,特別在上聲處理上完整程度嚴重欠缺。另外,訓練活動內容安排要注意有所側重處理,滿足循序漸進的流程實效標準。盡管字詞部分占據分值不多,但其功能地位不可小覷。在目前統一使用的普通話測試要求表明,單音節字詞測查應試人聲韻調讀音要維系標準規范程度,多音節字詞主要集中在韻調、輕聲、兒化和變調的銜接水準上;作品朗讀測試環節中要保證應試者能夠掌握連續變音技巧,同時貫穿差異語調的流暢銜接程度;在命題說話測驗環節中,針對新型詞匯語法規范效果和自然流暢表達水準進行現場客觀評估。按照這種現象分析,單音節字詞韻調的控制實力是完善多音節語句流暢表達能力的基礎訓練任務,因此實效訓練環節中應抓緊字詞訓練的力度,打好后期適應基礎,之后聯系話題訓練作為關口突破指標,整個機理模塊結構可以說是相互照應,不可分離。

        再次,評測活動中也要按照側重內容實現對癥下藥。教師在面對眾多數量的學生群體時,必須懂得應用點面結合的傳授經驗,靈活使用重點內容評測手段。首先結合學生共性特征和個性表達效果進行特定應對措施的制定,例如在字詞部分,大多數學生在前后鼻韻發音處理上不夠到位、聲調調值紊亂,加上形近字的誤差判斷是學生強化訓練活動中集中表現的問題現象。其次,個別學生因為先天性原因引起的大舌頭和牙齒漏風現象應歸類到個性問題行列之中,按照這種問題類型進行學生分組安置,之后實現群體教學和個別指導的靈活轉化效應,評測環節中還可采取個性問題應對單獨調整,至于其它相關問題則是采取抽樣調查來完成普遍現象驗證控制任務。結合這種實踐經驗分析,有關朗讀模塊和表達訓練項目也可以利用分類指標實現側重評測,這樣能夠適當減少教師單獨強化訓練的弊端作用。

        2 盡量豐富教材資料內容,將教學難點進行簡易模式改造

        盡管普通話測試范圍極為有限,但細致環節下對學生的語言思維控制技巧和應用水準上存在著嚴格的驗證標桿跡象,因此必須透過學生認知原則實現入手改造,同時廣泛搜集最新教學資料,實現厚積薄發的效用。例如在字詞部分的疏導控制,主要沿著學生在機測環節中容易引發的誤讀類型進行常見錯誤表達字詞表格的整理,并且結合形近字、多音字以及外來詞等做好結構補充;在分析學生語言缺陷的前提下,有關部門需要高度整合口令驗證材料,令學生在相對豐富的語言練習環境中體會平翹舌以及鼻邊音的區別樣式。在作品朗讀訓練中,可以適當加入作品賞析元素,根據不同優秀作品主題和藝術特點進行作品朗讀技巧的把控,將朗讀環節中的重點和難點效果一掃而空。透過現實經驗了解,學生對于優秀作品會產生整體機能的感性認識和局部細節的特別定位反應,甚至細微到單個字詞的讀音輕重處理層面,之后配合正確示范錄音進行對照,將這些隱藏的細節技巧一一標記清楚,這樣學生在朗讀處理上的準確性就會略高一籌,這對于后期精準的語感體驗和學生學習自信心的穩固都將產生必要的輔助作用。學生實際朗讀的短文中,除了課堂上的原文內容之外,還要提供詳細的分析樣本,透過不同記號的標注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朗讀的內涵。

        命題說話考查過程中涉及話題基本與生活相貼近,若想真正把控話題的表達績效,就需要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熟悉素材的挖掘,經過系統的剪裁和修復之后,做到清晰的控制思路和充分的內容理解調控。話題思路的追蹤性研討是有關部門豐富教材資料的首要任務,而相關生活內容的搜集便是第二要務。包括在社會公德的談論上,其信息量包攬性質十分清晰,既可以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尊老愛幼傳統美德,又可以涉及交通秩序的遵守和個人行為習慣的處理,任何層面內容目前都可以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整合,學生可以從中篩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利用不同角度實現分析。如果將這部分的資料搜集活動取消,任何學生就只能局限在自己的認知習慣上進行寬泛理解,完全不能響應時代呼吁的主體標準。

        說話案例的長期積累和綜合分析是教育機構豐富教材資料內容的又一途徑,教師在平常生活中認真搜集相關代表地位的錄音材料,同時嚴格記錄學生說話過程中表現的各種問題,接著采集樣本實現系統分析,這些行為都將成為特定感性范圍的教材內容。經過這些生動樣式的資料內容補充,學生說話表達上就擁有了質量維系保障,個人表達信心也隨之上升。

        3 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普通話課程提倡科學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操作技術,這樣能夠達到足夠直觀、生動和便捷的調控效果,能夠合理帶動測試情境的還原效應,令學生群體可以更好地適應機測創新形勢的需求標準。在實際學習環節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隨性字詞朗讀指導和技巧示范,將說話過程情境清晰呈現,必要時候還可以實現重復播放,保證學生在反復觀察分析的過程中領悟控制訣竅。在訓練環節中,學生依靠多媒體設備進行模仿,將細致環節下的要點和不足問題完整記錄,這是完善學生自我素質修整和客觀分析的必要工具,并且有利于滿足師生互動交流需求,實現課外網絡途徑的跟蹤指導。學生完全可以將生活中記錄的學習狀況進行郵件格式處理并發送給個人教師,之后完成個別狀況的梳理和解決任務。這種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不但全面提升了普通話教學課堂的學習進度效率,同時還能夠將教學從課堂空間拓展到外部環境之中,令機理安插效應更加靈活多變且貼近人性化標準。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學生既定角色也產生了動搖,他們根據個人動力條件將被動局勢扭轉,透過現實反觀措施能夠正確發現個人的不足之處,加上網絡資源豐富的趣味特征,使他們更加注重反饋掌控的機會,鼓勵自己進行長時期的強化訓練改造。

        第8篇: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范文

        [關鍵詞]多民族聚居地區;大學生;普通話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60

        [文章編號] 1671-5918(2015)09-0127-04

        [本刊網址] http://

        一、調查的背景與目的

        2012年12月,教育部、國家語委頒布的《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校要科學設置語言文字相關課程,以提高語文鑒賞能力、文字書寫能力和語言表達與交際能力為重點,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及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

        一方面,是國家對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從我校2016屆學生的普通話測試成績來看:42.33%的同學不達標(即二級乙等以下),學生的普通話水平遠遠達不到國家的要求,面對這一矛盾,應積極調整、改革我校普通話的各項工作。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普通話學習現狀進行調查,試圖在調查分析中了解學生面臨的問題,并積極尋求解決的對策,為普通話的教學、培訓、學習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二、調查的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以問卷為主、訪談為輔的方式。在我校2016屆學生中隨機抽取樣本。樣本的抽取既保證代表性又考慮可行性,故樣本選取對象均為教師教育類專業的學生。

        本次調查的問卷,共設計20道題目,涉及到學生學習與成長環境,普通話基礎,學習普通話的能力、習慣、動機以及對普通話課程的要求和建議。本次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51份。在本次調查的251名同學中,城鎮戶口18人,農村戶口233人,農村人口的比例為92.8%;民族有漢族、彝族、哈尼族等11個民族,近1/3的學生是少數民族。這便是學生長期以來的生活、學習環境,這些都會對普通話的學習產生影響。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學習普通話的基礎

        1.學習漢語拼音的時間。13.6%的學生在幼兒園階段,41%的學生在學前班階段,45%的學生在小學階段,0.4%的學生在初中階段。

        2.漢語拼音授課教師的普通話水平。7.2%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普通話非常標準,29.4%的學生認為比較標準,45.4%的學生認為水平一般,10%的學生認為不太標準,8%的學生認為不標準。

        3.學習普通話的時間。1.2%的學生在幼兒園,6%的學生在學前班,34.3%的學生在小學,14.3%的學生在初中,13.1%的學生在高中,31.1%的學生在大學。

        4.普通話授課教師的普通話水平。25.1%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普通話非常標準,52.2%的學生認為比較標準,21.5%的學生認為一般,1.2%的學生認為不太標準。

        上述問題反映出,學生都是在12周歲以前這一學習語言的黃金期完成了漢語拼音的學習,要知道,漢語拼音是學習普通話語音的一套正音工具,學習者們要學好普通話,必須要先過漢語拼音關。但就師資情況來看卻不是很理想,有近2/3的學生認為教授漢語拼音知識的老師,其自身的普通話水平也不高,使得學生們雖然學習時間上把握得很好,但是學習效果卻很不理想。在訪談的過程中,就有不少學生表示,之前學習的漢語拼音,有不少的發音都有問題,要么是自己的方言里邊本身就沒有這么一個或幾個音,要么就是受民族語言腔調的影響,造成發音錯誤或是缺陷。另外,學生學習普通話的時間都比較晚,有一半多的學生錯過了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段,雖然教師們的普通話水平較高,但學生學習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有些來自偏遠山區的少數民族學生,他們在上中學之前都是說本民族的語言,壓根就不會說漢語,直到上了中學才開始學習漢語,這樣的生活環境和語言背景,大大地增加了他們學習普通話的難度。

        (二)學習普通話的環境

        1.自身普通話的水平。1.2%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普通話非常標準,16.7%的學生認為比較標準,57.8%的學生認為一般,19.1%的學生認為不太標準,5.2%的學生認為不標準。

        2.周圍同學的普通話水平。0.8%的學生認為周圍同學的普通話非常標準,10.8%的學生認為比較標準,66.5%的學生認為一般,18.3%的學生認為不太標準,3.6%的學生認為不標準。

        3.學校教師們的普通話水平。5.2%的學生認為學校教師們的普通話非常標準,36.2%的學生認為比較標準,49.4%的學生認為一般,8%的學生認為不太標準,1.2%的學生認為不標準。

        4.學校說普通話的氛圍。2.8%的學生認為學校說普通話的氛圍非常好,21.1%的學生認為很好,66.5%的學生認為一般,9.6%的學生認為學校沒有說普通話的氛圍。

        上述問題反映出,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不高,周圍也很難找到可促進提高的交流、學習對象,學校老師的普通話也不是很令人滿意,整個學校說普通話的氛圍也很一般。可見,學生對自己學習普通話的環境很不滿意,這些問題、困難都亟待解決。

        (三)學習普通話的習慣及動機

        1.在學校能堅持說普通話的原因。52.2%的學生在學校能堅持說普通話,其中,11.4%的學生是因為對自己的普通話很有信心,敢于開口,0.8%的學生是因為自己沒有方言,17.5%的學生是出于自己所學專業的需要,46.6%的學生是想通過不斷練習考取合格的普通話等級證書,23.7%的學生是為了今后就業的需要。

        2.在學校不能堅持說普通話的原因。47.8%的學生在學校不能堅持說普通話,其中,24.2%的學生是因為自己的普通話不好,沒自信,不敢開口,37.5%的學生是沒有說普通話的習慣,38.3%的學生是因為周圍的同學都不說普通話。

        3.練習普通話的時間。26.3%的學生可以堅持經常練習普通話,24.7%的學生是在普通話測試報名以后,13.9%的學生是在考試前一個月,24.7%的學生是在考試前一周,10.4%的學生從來不練習。

        4.參加普通話學習、測試的原因。6%的學生是因為喜歡普通話,23.9%的學生是因為喜歡用普通話進行交流,7.6%的學生是為了拿到課程學分,62.5%的學生是為了獲取相應的證書。

        上述問題反映出,在學校能堅持說普通話的學生和不說普通話的學生基本各占一半,而能保持經常練習的學生比例更低,不到1/3,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對普通話學習規律的認識還不到位,學習的習慣不夠科學。日常生活中的“說”固然很重要,但是有針對性地練習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日常交流中發音錯誤、缺陷出現的頻率比較高,也很容易被忽視。另外,就普通話的學習動機來看,興趣動機和交流動機這兩種對普通話學習和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促進和激勵作用的動機,所占比例很小。相反只是為了拿到等級證書的應試動機,卻占了很高的比例。

        四、討論與建議

        (一)客觀認識學生在普通話學習中面臨的困難

        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雖然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但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在云南境內使用著20多種少數民族語言,而云南的麗江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個世居民族,各少數民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60%。我校就處于這樣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外部語言環境十分復雜,學校內部的語言環境也不簡單,這些都使得我校學生的普通話基礎、學習的環境氛圍等與發達地州昆明、曲靖、玉溪等地有差距。調查、訪談中獲悉學生們面臨的問題比較多,如基礎薄弱、課時不足、實踐場所較少,學校缺乏學、說、用普通話的氛圍等等。

        同時,也要反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習慣、動機等方面的不足。學生學習普通話,主要靠課堂上那幾十分鐘,課后很少進行學習,只有在臨近考試的時候,才會花點時間讀讀、練練,殊不知,普通話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學好的,是要經過長期的、科學的練習才能有所提高。從學習動機來看,僅僅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拿證才來學習和練習普通話,這種動機也是不可取的,也不會產生什么好的效果。這樣的學生面對學習和考試,采取的只會是臨時性、突擊式的應試學習,他們不在乎普通話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只在乎測試成績能否達到自己想要的等級,形成了有考試就有學習,沒有考試就沒有學習的現象,這樣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動機,普通話水平是不會真正有所提高的。

        (二)加強思想引導,端正學習動機,樹立信心

        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對普通話形成正確的認識。

        1.普通話的學習不是為了學分,也不是為了證書。在我校,普通話雖然是作為一門課程在開設,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與其它課程一般對待,更應該把它看成是一種語言的學習,是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鍛煉和提升。學習普通話不僅僅為了獲得課程學分,為了一張普通話等級證書,而應該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普通話水平和提升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在普通話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動機很重要,一定要變“應試動機”為“興趣動機”、“交流動機”,只有這樣,才能說一口流利、標準、純正的普通話。

        2.普通話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持之以恒。同樣,在學習的長期性、艱苦性這一點上,普通話也與大學的很多課程不一樣。其他課程,臨時抱佛腳可能是有效的,但普通話的學習,卻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普通話的學習重在持之以恒,重在不斷地堅持和練習,來不得半點馬虎,存不得半點僥幸心理。尤其是在麗江這一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普通話的學習深受各地方言,各民族語言的影響,學生們的普通話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錯誤或是缺陷,而且這些錯誤或缺陷將會長期存在,對它們進行糾正需要長期的堅持和練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在平時的學習練習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哪怕是一丁點兒的改變和進步,要時時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教師要對學生有信心,也要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要讓學生堅信只要堅持練習,不斷鞏固和積累,就一定能改掉語音中的錯誤或缺陷。

        (三)重視課堂教學,堅持因材施教,提高效率

        通過前期的調查和訪談,筆者發現,多民族聚居地區的大學生,因為受方言和自身民族語言的影響,普通話學習的基礎非常薄弱。在教學過程中,曾有學生表示,普通話課本上面的某一個或某幾個聲母、韻母,在他們小時候學習漢語拼音的時候,當時的授課教師壓根就沒有教過或者教的發音跟其他的沒有區別。比如,聲母zh、ch、sh和z、c、s,有很多學生就無法進行區分,前鼻音韻母en、in和后鼻音韻母eng、ing也沒有辦法區分。因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堅持因材施教,方能提高教學效率。

        1.講解一定的語音基礎知識

        課堂上講解一些簡單、基本的現代漢語語音知識,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們了解自己的發音器官,應該讓學生們知道什么是舌位、什么是唇形、什么是開口度,聲母的發音中有哪些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等等。

        2.充分了解學生,進行有選擇、有重點的教學

        漢語拼音一共有40多個聲、韻母,不一定每一個都需要詳細的講解和練習。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先聽學生的發音,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再選擇學生發音有錯或有缺陷的對象進行重點講解和練習,這樣,既有利于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3.注重學生綜合口語的訓練

        在對學生的測試成績進行分析時,我們發現,有不少的學生,測試的前三題即讀單音節字詞、讀多音節詞語和朗讀短文,測試的分數很好,基本可以達到二級乙等的高分段甚至可以到二級甲等的水平,但是最終的成績,卻只是達到了二級乙等的中等水平,究其原因,就是最后一題命題說話,綜合口語的表達能力、表達效果不是很好。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學生們自身存在的方言音、少數民族語言的一些腔調等,稍微不注意,就會在說話時暴露無遺。第二,說話時,由于平時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或是受到方言表達習慣的影響,很容易出現一些不規范的表述和表達。例如,在麗江,“看著”、“聽著”、“走著”這些詞語,人們習慣表達為“看起”、“聽起”、“走起”,也就是說,人們在用到“著”這個動態助詞時,把“著”說成了“起”;還有一些很典型的方言詞匯,比如“粑粑”(普通話中的“餅”)、“洋芋”(普通話中的“土豆”、“馬鈴薯”)、“孩子”(普通話中的“鞋子”)等等;第三,網絡流行語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測試和平時交流中,就會有不少的同學使用到諸如“神馬”、“有木有”、“給力”等網絡語言。這些都嚴重地影響了同學們的測試成績和整個語音面貌。作為任課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除了要求學生練習課本上的單字、詞語、短文之外,綜合口語的練習也是很有必要的。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訓練他們敢于開口、勇于開口和善于開口,要逐步提高訓練的難度,要加以正確地引導,讓他們說得自然、流暢、準確。

        (四)強化課后練習,調整學習策略,鞏固成果

        普通話這門課程,在我校的開設時間為一學期,一共18學時。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為普通話課程的教學時間遠遠不夠,希望增加學時數,給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實踐、練習機會。但是,學生在校時間畢竟有限,而必須要開設的課程也很多,不能所有的問題都用增加學時數來解決。因此,在課程開設的同時,引導學生積極調整學習策略,高效利用課余時間,才是解決練習時間不足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

        普通話的學習,僅僅靠課堂上的幾十分鐘是遠遠不夠的,課余時間的學習和鞏固,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方面,學生需要利用大量的課余時間,花大力氣,下苦功夫,踏踏實實地學習和訓練;另一方面,學生們也要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恰當的學習方法來進行學習。在此,建議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四用”,即“用耳”、“用口”、“用心”、“用手”。“用耳”,就是要多聽標準的普通話,記住字、詞、句的發音,并且盡量分辨出自己的發音和標準發音之間的差別,并及時加以糾正,否則,就是練得越多,錯得越離譜。“用口”,就是一定要敢于開口,不管對錯,先把自己的膽子練出來,不管是在教室,還是在宿舍、食堂,都大膽地,用心地用普通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用心”,就是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用心想想,老師是怎么講解發音方法和技巧的,多留意身邊普通話說得好的人他們是怎么發音的,他們的語音語調是怎么處理的。“用手”就是俗話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普通話考查的雖然是口頭表達的能力,但是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你需要記一些你一直出錯的音,你需要記下你的方言和普通話之間區別比較明顯的發音,你需要記下容易出錯的單字、詞語,只有這樣不斷地積累,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大宣傳力度,創造語言環境,營造氛圍

        1.普通話的推廣、宣傳要和保護方言、民族語言共同進行

        國家在積極推廣普通話的時候,強調了各民族語言是平等共存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的自由。推廣普通話不是消滅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時也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所以,我們在宣傳的過程中,要向被推廣者宣傳、普及我國推廣普通話的方針政策,在推普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普通話與各地方言和民族語言之間的關系,要使被推廣者認識到,方言和民族語言的存在,與普通話的使用和推廣并不矛盾,它們是相互統一,相互促進的。這樣,就可以減少很多學生尤其是少數民族學生對普通話的抵觸情緒,有利于普通話的學習和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

        2.普通話的推廣、宣傳要與學生活動的開展緊密聯系在一起

        刻意的學是給人枯燥的印象,如果這種學習還要與考試、獲取證書聯系在一起,那只會讓人覺得沉悶,給人帶來壓力,甚至很容易造成抵制情緒。因此,大學里邊普通話的推廣、宣傳、學習,可以和學生活動聯系在一起進行。

        (1)做好全國的“推普周”活動

        每年9月的第三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在這一周的時間里,我們可以開展很多活動。對于剛人校不久的新生,我們活動的重心主要放在學習、觀摩方面。學習一些關于普通話、關于推普周活動的知識,積極參加學長學姐們組織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對于二年級的學生們,就可以要求他們緊密結合每屆推普周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例如:演講、辯論、漢字書寫等等。而在外實習的三年級學生們,則積極鼓勵他們主動配合實習單位做好各項推普活動,把我們學校好的經驗介紹到實習單位,也虛心請教、接受實習單位的做法和經驗,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2)做好我校每周的“推普日”活動

        全國每年有“推普周”,我們地方高校,尤其是在多民族聚居地區的高校,為了學生們普通話水平的進步和提高,更應該緊跟國家的步伐,積極做好普通話的推廣活動。因此,在學校可以嘗試開展每周一次的“推普日”活動。活動內容可根據時段來進行安排:中午,可以在學校的普通話學習廣場進行,主要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自由交談,在交談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晚上的活動,主要在學校的普通話實踐機房開展,給學生播放標準的普通話朗讀音頻,觀看測試流程的動畫視頻,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模擬測試等等。

        (3)做好具有學校特色的推普活動

        我校是在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多種民族語言的存在和使用,使得我校的語言環境比較復雜。前期的調查結果顯示,251名同學中,就有彝族、哈尼族、白族、納西族、傣族、回族等10個少數民族,這些民族中,除了回族使用漢語外,其余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少數民族語言,這一現象,在一定程度上給普通話的學習和推廣造成了困擾,但如果我們能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這一現象,也許會有預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可以開展“民族語言對對碰”活動。這一活動,就是鼓勵普通話學得好的漢族同學和普通話學習有困難的少數民族同學結成學習對子,他們之間的學習是互相的,即漢族的學生輔導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普通話,而少數民族學生則教漢族的學生學習自己的民族語言。這樣,既可以讓漢族的學生體會到學習民族語言的困難,從而能很好地體諒學習對象,在輔導的過程中能更加耐心、細心;另外,也可以把少數民族學生說自己民族語言的那種自信逐漸地轉移到學習普通話上面來,還可以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普通話和本民族語言之間的區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普通話的推廣、宣傳離不開教師們的積極參與

        調查顯示,有49.4%的學生認為學校教師們的普通話水平一般,只有5.2%的學生認為學校教師們的普通話非常標準;有66.5%的學生認為學校說普通話的氛圍一般,甚至有9.6%的學生認為學校沒有說普通話的氛圍。從這些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學生們對學校學習普通話的環境很不滿意。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師范院校的教師,其他專業素養暫不提,就口語表達這一點不能讓學生滿意的話,確實有點說不過去。在以往的推普活動中,我們確實忽略了教師這一群體,只針對學生提出了這樣、那樣的要求,而作為引導者身份的教師卻沒有提出任何要求,殊不知,在普通話的推廣、宣傳中,教師是不能缺位的。

        據統計,我校現有的400多名教職員工中,一共有漢族、納西族、白族、彝族、傣族、普米族、回族等16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的比例占了全校教職員工的51.7%,雖然在進行教學工作時大家都能堅持說普通話,但在日常交流中,教師們很少說普通話。大部分教師對語言的選擇一般是這樣的:在能聽懂的前提下,優先選擇本民族語言,其次是麗江漢語方言,最后才是普通話。教師們的這種交流習慣,給學校學、說、用普通話氛圍的營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響。所以,普通話的推廣、宣傳同樣需要教師們的積極配合和參與。

        總之,“機測”在我校剛剛施行不久,2016屆學生的成績較之2015屆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同時,學生們在普通話學習上面臨的問題也急需解決,只有學校給予高度重視,增強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充分調動全校師生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營造學、說、用普通話的校園文化氛圍,才能促進學生們普通話水平的提高和語言文字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第9篇:普通話命題說話訓練范文

        關鍵詞 職教 語文 技能 素養

        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學語文說到底是要學會應用語文這一工具。因此,語文最基本的聽說讀寫的技能必須過關。但是職高學生基礎薄弱,在有限的時間里,職教的語文教學如何開展呢?筆者認為,應本著“實用第一”的原則,按照“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語文基本應用能力”的要求來開展。張志公說過,語文課是“以知識為先導,以實踐為主體,并以實踐能力的養成為歸依”的課。所以我們必須針對學生的弱項,重點加強一些應用技能的訓練。根據筆者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是適應社會人際交往需要的基本素質,良好的口語表達已成為現代人追求的目標,也成為很多單位招聘和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職校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農村,因此,學生在“說”的方面存在幾大問題:一是說不好,開口說話不是滿嘴的方言,就是一口的“塑料普通話”;二是不愿說,上課回答問題,不是拒絕回答,就是“我不會”;三是不會說,好不容易開口了,也是結結巴巴,語無倫次。這樣的表達能力如何適應社會正常交往的需要呢?尤其是現在招聘的面試關,如此蹩腳的口才,既不能充分地展示自我,也給招聘的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如何能過得了關?針對以上情況,要想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要讓學生努力克服方言,盡量使用普通話,讓學生養成在任何場合都說普通話的良好習慣,努力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說普通話的語言環境。二是要在教學中多安排一些學生口頭訓練的機會,引導學生敢說、愿說、會說。比如:開展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演講內容可先易后難,先從簡單的自我介紹開始,再到命題演講,進而到即興演講。課堂上可以拿一些社會的焦點話題如房價、醫保、就業等,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既鍛煉了他們的口才,又增強了他們的思辨能力,使他們的目光關注社會。還可以多開展一些諸如朗誦賽、演講賽、辯論賽等多種形式的比賽活動,讓學生有鍛煉表演的舞臺。三是要讓學生掌握說話的方法、技巧。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在造就一個有教養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種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優美而文雅的談吐。”因此,要想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還要注意說話的技巧。與人交談時應專心致志,努力揣摩說話人的意思,把握對方的說話要點,然后圍繞話題,語句暢達、清晰明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對于大部分職校生來說都是一道難關,更何況是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的職業學校的學生。讓他們寫一段簡短的自我介紹也是表述不清,就連一張小小的請假條,都不能寫完整。不是沒有名稱,就是沒有時間,格式從來沒完整過。因此在寫作教學上,筆者先找他們最熟悉的題材寫。寫人,寫熟悉的人,如《我》《我的母親》;寫事,寫身邊的事,如《打工記》《誤會》。等學生能夠語句通順、表述清楚了,再寫《我最愛的一幅畫》《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書》......再到《路》《窗戶》這類抽象的題目。這種由具體到抽象,由印象到聯想,由熟悉到陌生的思維轉換訓練學生能夠適應,提高得也快。同時應在教學中加強學生應用文寫作的能力。應用文寫作是中職學生必備的職業能力之一。由于應用文語言簡潔平實,不像記敘文有聲有色,也不如議論文深入淺出,曉之以理。故職校學生往往感到應用文寫作課枯燥乏味,難以引發職校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首先要聯系現實引證當代社會人才市場的生動實例資料,讓學生了解社會選拔人才對寫作能力和溝通能力越來越重視的事實來引起學生對寫好應用文的重視,比如通過介紹當代社會的應用文使用成功或失誤的案例,說明應用文對人才和事業的作用。其次,引證人才市場選拔人才時如何考查應聘者寫作能力的事例,比如應聘時的敲門磚——自薦信寫得如何直接影響考官對應聘者的第一印象。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從內心深處喚起他們的學習需求,激發他們學好應用文的興趣,進而化作學習的強大動力。最后,教會學生寫應用文的方法、格式。如履歷表、通知、便條、啟事、申請、合同等等。在教學應用文的寫作方法時,教師如果一味灌輸理論知識,勢必激發不起學生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采用多樣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調動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如案例教學法,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從教材外精選一些有典型性、現實性、實用性、新穎性的例文來做示范講解。利用PPT制作的寫作課件,將各種文體的要點、難點表述清楚,配以例文進行說明,對容易出錯的地方用病例文釋加以演示指教。這樣能幫助學生迅速有效把握應用文體的體例特征和寫作要求。另外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進行作文訓練,因為學生將來參加工作,走向社會,需要寫的也往往是與專業有關的文章。如在花卉園藝專業講“調查報告”這種應用文體時,我就把全班學生分成四個組,鼓勵他們到市場進行調查,要求各組把調查的情況寫成調查報告。學生通過實地調查,多方查找資料,集小組成員的智慧把所見、所聞、所感寫成了不錯的調查報告。通過這種親身體驗,學生有材料可寫,也在寫作體驗中掌握了調查報告的寫作要求和寫作方法。

        3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在线精品a首页正 |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 亚洲天堂午夜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成熟少妇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