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師道德論文范文

        教師道德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師道德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師道德論文

        第1篇:教師道德論文范文

        關鍵詞: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尤其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進而提高整個國民素質,具有深刻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教師職業道德的含義

        教師職業道德,就是指教師在其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應當具備的道德品質,以及調整各種社會關系的規范的總和。教師職業道德素質主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品質及道德修養等。所謂道德理想,就是指人們依據并結合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的要求,激勵人們向往、追求并力求實現的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所謂道德品質,是指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并具有穩定性和一貫性傾向的個人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總體的根本屬性,主要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為;所謂道德修養,主要是指個人在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方面,自覺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所進行的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為活動,以及教師自身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對于教師來說,是指按照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所進行的鍛煉、改造和提高,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以及所要達到的道德境界

        二、教師職業道德的現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發展,我國經濟、政治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倫理道德觀念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總的來說,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道德的進步和發展。在教育領域,廣大教師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學識、能力、寶貴時間無私地奉獻給了教育事業,為教育事業作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涌現出了一批忠于黨的教育事業,致力于教育教學改革,無私奉獻的好教師。但是,也有一些教師的行為與教師的基本道德大相徑庭。

        首先,缺乏學術誠信,剽竊別人科研成果,學術腐敗。一些教師缺乏嚴謹治學的態度,缺少求真務實的學風,為了評職稱,出成果,竊取別人的科研成果,濫造學術論文,這些剽竊別人勞動成果的行為,是當前教師職業道德缺失的表現之一。如原浙江大學藥學院副教授賀海波,論文造假、抄襲他人實驗數據。

        其次,以教謀私,搞“有償家教”。有些教師利用本專業的優勢開辦各樣的輔導班,此舉本應無可厚非,但關鍵是本是課堂上完成的內容,卻變成了教師課外輔導獲取經濟收入的手段,影響了正常的教學。

        再次,亂收費,接受賄賂。有些教師自編講義、自擬習題、試卷,高價向學生出售,增加額外收入。還有甚者,利用工作之便向學生索要賄賂,如在獎學金的評定中存在不公平的現象等。

        第四,缺乏愛崗敬業,進取之心,得過且過。在市場經濟大潮影響下,“跳槽熱”“第二職業熱”沖擊著校園,教師不認真教學,教學成了次要的事。

        第五,不尊重學生。有的教師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對犯有錯誤的學生,批評不顧場合,損害學生人格,傷害學生自尊心,不易被學生接受。

        諸如此類教師的行為,極大影響了教師隊伍的形象,給教師光榮的職業蒙上了陰影,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勢必影響教育事業的發展,影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三、加強教師思想道德建設的途徑

        教育是根本,教師在育人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教師的道德建設尤為重要。

        第一,加強制度建設,把師德師風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在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須與科學的法制化管理相結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作保證。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對教書育人成績突出者予以表彰和獎勵,并在教師年度考核、職務晉升等方面加以體現。建立和完善考核機制,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各單位和部分精神文明建設及教育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落實到師資管理的政策導向中。建立和完善監控機制,制定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對違反師德師風的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批評和相應的處罰,對情節嚴重并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

        第二,師德建設還應取得社會的支持。新聞媒體要積極報道教師師德的先進事跡,形成尊師重德的社會輿論,批評教師中不良的道德行為,并建立社會監督機制,揚善懲惡,形成師德風范與文化氛圍,提高教師的育人水平。

        第三,建立抑惡揚善機制,創造良好的職業道德環境。教師的道德狀況,是教師行為的反映和表現。在教師職業活動和生活中,如果善行得不到及時和應有的褒揚,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而逍遙自在,不受譴責,那么違規者會越來越放肆,還會引起其他一些職業道德自律意識不強的人起而仿效,以致惡性循環,污染社會風氣。因此,建立抑惡揚善機制,創造良好的職業道德環境,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對我國社會道德風氣的根本好轉至關重要。

        第四,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師德師風建設中,要注意歸納、挖掘、提煉師德師風建設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的典型材料,大力宣傳師德師風先進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風、好經驗、好方法,努力營造尊重先進、學習先進、追趕先進、爭當先進的校園氛圍,進而帶動校風學風的建設。要樹立典型,表彰先進,把樹立典型與培育優秀的教師群體的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既抓典型又抓群體,以典型帶群體,以群體育典型,形成良好的互動局面,達到宣傳一個人,帶動一大片的效果,從而樹立正氣、凝聚人心,使整個教師隊伍形成了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第五,完善職業道德的載體建設。職業道德教育要通過一定的載體來實現,沒有一定的載體,活動難以開展,教育難于落實。這種載體包括場所、設施和器材等方面。如教師不準打麻將,應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就必須有教工俱樂部、歌舞廳等活動場所;不隨地吐痰、亂拋亂扔,就應設痰盂和垃圾通道等。載體建設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為大家喜聞樂見,容易收到實效,避免形式主義。

        第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引導教師自覺進行道德修養。《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對擔負著“振興教育希望”的教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顯得更加重要。我們一方面要加大宣傳普及力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會議、板報、墻報、廣播等),大力宣傳教師職業道德知識,像掃除文盲、法盲那樣掃除“道德盲”;另一方面,要對初登講壇的新教師進行必要的職業道德教育。通過開展講座、介紹先進人物的師德經驗、專題演講等活動,倡導職業道德新風,使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深入人心,自覺成為廣大教師行動的指南。

        參考文獻:

        [1]馬健華.談高校師德師風建設[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8).

        第2篇:教師道德論文范文

        道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教師通過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的價值引領與道德判斷。在中小學中,班會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學校教育的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在應用更多的就是主題班會。所謂主題班會,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學生組織策劃,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開展的一種自我教育、自學成才的活動。主題鮮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可以討論思想品德問題,也可以討論班級工作,還可以讓學生交流思想,開展表揚與批評。形式多樣,主題報告會、演講和競賽、座談和辯論、文藝表演、經驗介紹等。讓每個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受教育、受熏陶,從而提高道德素質。然而在班會課現狀中,卻違背了初衷。要不就是班主任一言堂。從思想動態到紀律,從考勤到學習,從衛生到作業,拉拉雜雜說一大堆,結果學生什么也沒聽進去,什么作用都不起。要不就是場面熱鬧,卻無內涵。如一節《自信伴我行》的班會。內容有:小合唱《陽光總在風雨后》、同學發言《你自信嗎》、配樂詩朗誦《自信之橋》、小品《自信才美麗》;全班宣讀《自信》宣言書。最后就成了,班干部應付差事,同學無聊撐場面。

        2心理教育涵義及形式

        心理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使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發展其個性的教育。心理教育重點解決的問題是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即“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心理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個性的自我完善。其目標為關注個人合理的心理需求,重在提高個人的價值感和成就感,以塑造個人完善的人格。各類學校積極挖掘本地資源,采用各種形式開展活動,以期培養學生的良好心態和完善人格。心理輔導課是心理教育最有效的形式。它是按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以團體心理輔導及相關的理論與技術為指導,以班級為單位,通過各種輔導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去培養、訓練、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激發潛能,幫助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各種心理問題,維護心理健康,達到塑造和完善人格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形式。然而在應試的壓力下,心理輔導課的課時極其有限,而且學生心理問題解決,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整合。班主任則是心理教育強大的支持力量,而班主任的心育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3心理—道德教育涵義及形式

        3.1心理—道德教育現實的教育過程中,我們在分析學生問題的時候,總是可以發現心理原因和道德原因共同存在。如一起青少年團伙搶劫、案,罪犯均為初、高中生,從這一案件的表層原因分析無疑是道德淪喪,但深層追究會發現,在活潑好動,精力充沛,愛尋找刺激的心理特點之上,再加上道德認識模糊時就有可能走上“街頭攔路行兇”。而現在很多中學生自殺案例背后,除了自身的認知偏差、耐挫力差等心理原因,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是悲劇發生的根源。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為了更好地通過知、情、意、行四個層次幫助學生解決人生發展中的問題,于是提出了以心理教育為基礎,道德教育為導向的“心理—道德教育”。這并不是二者的簡單相加,而是指二者的有機聯系,其理想狀態是二者融為一體。這是一種“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教育過程。

        3.2心理———班會課在“心理—道德教育”理念的引領之下,如何將其應用于實踐,并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于是,筆者嘗試將這兩大教育的實施形式相結合,取長補短,“心理———班會課”應運而生。這是一種將心理輔導課與班會課相結合的探索。調動班主任的力量,利用班會的形式,融入心理輔導課的理念,實現更好的教育功能。

        4積極心理學引領下的心理—道德教育新探索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認為,并不是在問題產生之后,去想辦法解決。而是在問題產生之前,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之中,就去挖掘積極的力量源泉,培養積極心態。新理念的融入,讓心理———班會課又有了新意:

        1)主題更為積極。相對來說,以前的主題更多的是在班主任發現班級最近的共性問題,或是某種社會背景的契機之后而形成的。簡言之,更像是“就問題論問題”。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之下,主題可以與問題無關,只是與學生的積極的經驗、品質和環境有關就可以成立。

        2)過程更為積極。積極心理學注重在過程之中,個體的對于自己的認知,積極的思維角度、鼓勵的運用以及最終目標的擴大與生活化。于是,積極的故事激勵、事件的真實再現、表揚與被表揚更多地應于課程之中。

        3)目標更為積極。與先前的“解決問題”有著本質的不同,現在課程目標為培養學生更為陽光的心態和積極的品質,體驗幸福,品味快樂。

        5總結

        第3篇:教師道德論文范文

        1.1愛國守法、敬業愛生

        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必須熱愛祖國,擁護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嚴格遵守憲法及法律法規,自覺貫徹國家的各項教育方針。把依法執教作為自己的職業義務,堅決不做出任何有損于國家利益的言行。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其基本要求就是要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安心于教育工作,盡職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為教育事業奉獻出自己所有的光和熱。同時,我們要真心關愛學生。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如果一個教師僅僅熱愛事業,那么他只能是一個好教師;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相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因素,而高校老師對學生的熱愛主要就體現在了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1.2教書育人、嚴謹治學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把教學作為首要任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所以,教師敬業的首要表現就是做好教學工作。科學研究是艱苦的、嚴肅的事情,需要嚴謹的精神和態度。但是在教師中也出現了求名爭利、心態浮躁、治學不嚴謹等問題,突出表現形式就是科研成果的粗制濫造,重量不重質,甚至出現了偽造數據、抄襲他人學術成果等現象。南京大學韓儒林教授有一副對聯:板凳須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作為高校教師要要摒棄浮躁情緒,有耐心下苦功夫去弘揚科學精神、恪守學術規范,要堅決抵制學術不端的行為。

        1.3服務社會、為人師表

        所謂服務社會強調要勇擔社會責任,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服務;而為人師表則要求教師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要言傳,更要身教,要言行一致、做學生的措模。說過“: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于國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價值觀。廣大教師必須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當代高校教師,要用自身的良好行為,從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治學態度、行為舉止等多方面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老師們通過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做事的處事態度,教給學生怎么做人、如何做學事。正是這種示范作用,一直以來“為人師表”都是學生們人格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往往“勝于言教”。

        2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

        2.1提高高校教師法律素質

        高校教師作為學生們在校期間最為密切的人,他們在管理和教學工作中所體現出的法律素質,會對學生們產生直接的影響。老師們應積極向學生宣傳法律知識,培養學生們的法律意識、養成守法習慣,提高他們依法維護自身權利的能力。因此,高校教師必須注重自身法律意識的培養、樹立法治的思維習慣,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法律專業的書籍、參加法律講座、關注與學生有關的法律法規來提高自身的法律修養,樹立法治意識。

        2.2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理論學習

        品德高尚的教師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后來的努力,尤其是通過不斷的學習、自我修煉與自我完善而逐步積累形成的。只有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才不會在提升道德修養中迷失方向,才能真正培養出高尚的師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理論學習主要是通過個人自主學習和相關部門組織集中學習相結合:自主學習不會受時間、地點得限制,有一定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但是受個人水平和自控力等方面的影響,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組織集中學習,就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職業道德學習,能夠克服自主學習的不利因素,使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不斷提升。

        2.3加強高校教師的道德實踐

        道德實踐是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最終歸宿,只有通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道德實踐,才能真正對自身塑造良好的師德起到積極的作用。具體做法有三點:一是鉆研業務。二是科學研究。三是關心愛護學生。

        2.4完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考核體系

        第4篇:教師道德論文范文

        作者:梁茵 林丹妹 單位: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胰科

        風險管理教育措施實施與方法由護士長主導負責定時組織并集中討論,科室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分析在我科實施風險管理教育的緊迫性,重要性和目的性,明確制定實施風險管理方法,由護士長帶領下組織實施并監督落實。增強法制教育提高護理意識組織護士定時學習《護士管理辦法》,《護理管理制度》,《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使護士明確遵守工作職責和嚴格遵守息息相關醫療和護理法律,法規,管理制度。護士長每月定時組織全科護士學習及討論如何學習和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利和如何保護患者合法權益等,避免醫療和護理差錯或事故的第一道防線。為了讓護士學法,知法,識法,守法,嚴格認真履行義務,明確護士身份和工作的責任,時刻注意和保持自己言行舉止,有效地減少或回避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或因自己疏忽給自己、患者和醫院造成的不良后果。處理好各護理環節①做到三基三嚴:三基: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礎技能。三嚴:嚴肅態度,嚴格要求,嚴密方法。②做到十知道:1知道患者病情,2知道患者家庭,3知道患者治療,4知道患者心理,5知道患者護理,6知道患者飲食,7知道患者姓名,8知道患者社會關系,9知道患者年齡,10知道患者診斷。③做到三交三接三清:三交:書面交班,口頭交班,床邊交班;三接:患者病情交接班,治療護理情況交接班,搶救藥品,器械使用交接班;三清:口頭清,書面清,床頭看清[4]。④做到三查七對:三查:擺藥后查;服藥,注射處置前查;注射處置后查;七對:對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⑤一查二勤三潔凈:一查:每日檢查患者護理及治療效果;二勤:勤巡視,翻身;勤換污濕被服;三潔凈:患者身上,口腔潔凈,床鋪潔凈,用具潔凈。加強護患溝通護士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溝通,是護理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種關系溝通。

        護士的表情體態行為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患者的心情,加強護患溝通達到患者需求滿意,必須規范護理行為,完善護理服務質量管理。高度的責任心和嚴格自律是護士必備的職業道德。加強護患溝通,不僅減輕患者身體上的病痛折磨還包括患者的心理創傷。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要善于發現患者病情和心情變化,如發現問題立即與患者或家屬交流,及時解決困難及疑惑,提高服務質量,盡量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5]。為了跟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患者提出的各種護理問題作出科學的回答,除掌握專業護理知識外,鼓勵護士學習掌握人際交往學、護理人際溝通學、社會學、心理學、公共關系學等人文科學知識,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充分應用到工作中去,以專業的基礎理論為深度,以相關學科為廣度,使知識系統化、現代化。加強腫瘤專業業務培訓 提高護理專業水平護理工作瑣碎復雜,點多面廣,護理管理重在務實,發現差錯苗頭、存在隱患,及時反饋和糾正,防患于未然。對全科護士進行腫瘤專業業務學習,鞏固和強化腫瘤專業護理操作技術。強化化療藥物知識學習,了解各種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用藥原則和護理方法,掌握化療專業知識及技術。護士長把新的臨床用藥說明書貼于治療室和加藥室內顯眼位置,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定時考核全科護士腫瘤專業知識,護理操作技術是否合格及是否到位等。由護士長組織各種學習提出護理要點,總結工作上的不足,以改進,提高護士活動中的效率。鼓勵護士進行自考或夜大學習[6]。通過學習和實施風險管理教育增強了護士的法律和安全服務意識,增強了護士工作責任心,改善了服務態度。深得患者和家屬的好評,投訴減少提高了護理質量。

        我科學習和實施風險管理教育后,增強了護士的法律和安全服務意識,增強護士工作責任心,改善服務態度。隨著各項護理考核的落實,護士工作效率提高。護士們舉止文雅,動作輕柔,護理操作專業,主動加強與患者感情溝通,安慰體貼患者,提高患者滿意度。通過風險管理教育學習,護士們主動組織護理小組討論或學習來提高自身護理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有效地減少或回避我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減少患者投訴,提高了我科護理質量。

        第5篇:教師道德論文范文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食品專業無專門的職業道德教育課程,職業道德教育大多通過公共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完成。該課程內容是廣泛和普遍的,缺少針對食品行業特殊性的職業道德內容,不利于食品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理想,將來難免出現因職業道德意識薄弱而發生違背食品職業道德的行為。基于此,筆者認為結合專業課程內容進行食品行業職業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并在食品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教學過程中做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二、高職食品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教學中強化職業教育的措施

        1.在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中明確職業道德教育。

        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對教師的教學起指導作用。在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食品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教學目標中均明確了職業道德教育,如《食品分析》課程要求學生“增強食品質量與安全的意識,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客觀公正的工作作風”;《食品營養與保健》課程要求學生“擁有一定的科學研究意識,具備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食品加工技術》課程要求學生“具有嚴謹踏實、實事求是、講究效率的工作作風,愛崗敬業、敢于奉獻,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良好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尊重、理解和寬容他人的綜合職業素養”;《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課程提出培養學生“具有自覺執行食品相關法律法規的意識、素質,以及愛崗敬業、嚴謹踏實等食品從業者必備的職業道德”。各專業課程教師能依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有效開展職業道德教育。

        2.在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中體現職業道德教育。

        教學內容一般指學校給學生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灌輸的思想和觀點、培養的習慣和行為等的總和,是根據教學目標來確定的。各專業課程的教學在傳授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包涵其特有的道德精神。例如,《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課程中涉及食品安全性影響因素教學內容時,教師可從三聚氰胺事件、塑化劑、染色饅頭、獸藥豆芽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入手,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生動講解了獸藥、有毒化學物質、食品添加劑等對食品安全性影響的專業知識內容,使學生對有毒食品危害性有深刻的感性認知,引導學生對此類事件發生的原因進行層層剖析,主動思考,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觀點,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也使學生明白了“食品安全重于山,遵紀守法責當先;有毒有害不添加,違法生產眾難容”。

        3.在教學過程中創新職業道德教育。

        人的道德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良好的道德習慣與人格素質是需要培養的。職業道德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價值觀、能力和品質的培養。專業課程教師首先要用鼓勵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學過程中通過情感的調控,幫助學生建立自尊、樹立自信,確立學習目標,使學生具有食品專業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所授內容不斷探索新方法,培養探究意識,激發學習興趣。食品專業學習領域課程的實踐性教學內容較多,專業教師能結合課程內容特點,采用項目化教學和理實一體化等教學模式精心設計典型項目教學任務,如《微生物檢測技術》有“食品中菌落總數的測定”、《食品分析》有“食品中亞硝酸鹽與硝酸鹽(著色劑)的測定”、《食品加工技術》有“甜面包的制作”等項目。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項目教學過程,教師充分發揮其協助引導作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每組獨立制定工作計劃并實施完成,培養協作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教師的激勵和引導下學習并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練習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完成好教學任務。此過程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既有利于學生初步形成團隊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助于其社會能力及綜合職業能力的養成。

        4.注重發揮校外實訓基地的優勢和作用。

        道德不僅是一種規范性知識,更是一種實踐能力,加強實習、實訓,既是高職院校專業實習訓練的需要,也是職業道德精神養成過程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高職生只有將學習和專業實踐活動相結合,在工作實踐中去領悟、體驗和感受職業道德,才能提高對職業道德的認同,強化自己職業道德養成。組織學生到校外實訓基地大型的食品企業如蒙牛乳業、可口可樂等進行實地參觀、考察,請食品企業的品控、人力資源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到學校進行專題講座,引用企業文化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利用頂崗實習的環節,采用校企合作形式,通過工學結合,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要求學生獨立承擔工作,接受企業的教育、磨煉和考驗。這些教學實踐增強了學生對職業精神、職業規范、職業素質等的理解,有利于其養成良好職業道德習慣,且經得起用人單位的檢驗。

        三、高職專業教學中強化職業道德教育的兩點思考

        1.要重視食品專業課程教師思政理論的提高。

        韓愈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培養學生“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具有清晰、鮮明的是非觀是高職食品專業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食品專業教師必須在職業道德規范方面言傳身教,時時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愛崗敬業、嚴謹治學,為學生做出表率。但專業課教師因專業背景的限制,自身思政人文理論有欠缺,還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政素養。學校也應重視對食品專業課教師思政理論的培養和提高,并給其在學習、交流等政策支持。

        2.職業道德教育評價方法有待改進。

        第6篇:教師道德論文范文

        (一)新媒體的隱匿性給傳統的道德約束手段帶來影響

        傳統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往往從政治高度出發,注重按上級文件完成指定的任務,常常忽略了學生在不同成長時期所產生的不同需要。而新媒體環境下的活動具有匿名性和低限制性等特點,使得大學生會出于好奇和追求個性等心理做出一些主觀任性、違反道德,甚至違法的事,而在面對這些問題行為時,傳統的道德約束手段往往很難發揮出有效的作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德育方式不僅不能及時解決大學生突出的思想道德問題,而且對于學生的不道德行為也難以有效地約束。

        (二)新媒體使高校德育在大學生成長中的主導地位面臨沖擊

        在傳統的工作中,高校德育工作者借助著傳統媒介可控制的單向傳播方式,在高校學生德育中形成了穩定的輿論優勢和控制優勢,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然而,隨著新媒體的產生并在學生中不斷普及,高校德育以往有秩序的德育環境與新媒體復雜的交互環境交叉在一起,新媒體豐富的文字、視聽、影像等資源使大學生的信息獲取渠道大為地拓寬,學生不再單單地受控于教育者傳統的單向灌輸模式,有的學生甚至對教師的權威性教育地位產生質疑,使傳統德育的主導性地位面臨著巨大的沖擊。

        二、大學生道德教育工作在新媒體環境下存在的問題

        當前,雖然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德育在傳統德育工作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展,在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也進行了一定創新。但作為新興事物,新媒體的運用規律和使用技巧仍未被我們完全掌握,在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認真分析和解決。

        (一)虛擬空間德育工作與現實德育工作相脫離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大學生是學習和生活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雖然許多高校已經注意到在新媒體的虛擬空間中道德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并已經針對性地做了一些工作,如創建德育網站等方式,積極開展新媒體虛擬環境中的德育研究和實踐。但從實際工作效果來看,存在著虛擬空間德育與現實德育的融合性與互補性較差等問題,虛擬空間的德育也沒有很好地對現實德育既有的一些優良傳統進行有效汲取和繼承,這就使得新媒體虛擬空間的德育還沒有形成相對穩定規范的教育模式,這種虛擬與現實的相脫離問題對與德育效果和目的實現有著直接的影響。

        (二)新媒體環境中德育旳內容與形式相對單一

        高校傳統的德育通過灌輸等方法,使得教育者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選擇方面,可以兼顧到內容的主導性與方法的有效性相統一。而虛擬空間的德育由于開始較晚,并且需要教育者在加強主導性教育內容的前提下,通過創新教育內容與形式等來吸引學生參與。由于教育者使用新媒體水平限制,使得虛擬空間德育的內容與形式較現實德育還仍顯得單一,在教育性與藝術性融合、寓教于樂程度等方面仍需要提高。許多學校僅僅是把現實中德育內容搬到了德育網上,有些學校更是用工作網站來代替德育網站,存在著多為德育文件的宣傳,沒有將德育內容的豐富性、趣味性很好的體現出來等問題。

        (三)教育者缺乏運用新媒體開展德育工作的自覺性

        需要每一位德育教育者認清的形勢是,新媒體已成為高校德育工作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載體。然而,就目前總體而言,不論是高校還是社會,都沒有對這個重要的教育載體形成足夠的重視,特別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工作中運用新媒體的自覺性仍不強。同時,目前除少數高校專門創辦了專題性質的校園德育網站以外,其他大部分的高校都是由學校的學工部或團委網站來代替德育網站的宣傳和教育職能,并且這些網站大多以報道本校的學生工作等為主要內容,學生往往不會主動去關注,對學生很難形成吸引力,導致了網站僅僅成為了宣傳工作的工具。此外,由于一些德育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較低,對新媒體不熟悉,不愿主動運用新媒體來開展德育工作。盡管有些輔導員開設了微信、微博等,但都以對學生下達通知、傳遞文件為主,使得新媒體單單成為了通知工具,其教育作用并未有效發揮出來。

        三、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創新對策

        (一)加強學校、家庭、社會教育與虛擬空間教育的結合,實現合力育人效果

        隨著新媒體突飛猛進的發展,道德教育出現了社會化、本真化、深邃化、立體化的發展趨勢。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發揮好德育的合力作用,可以產生出比單一學校德育更廣泛的作用。面對全新的媒介形勢,努力形成新媒體虛擬空間教育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的合力育人模式已是大勢所趨。這要求我們要把單一的學校德育向家庭、社會以及各類新媒體中進行拓展,使社區和全社會來共同承擔起德育的義務和責任。在新媒體中,要盡量減少傳統德育與新媒體德育的結構性差異,合理規避新媒體信息開放與傳統德育相對封閉之間的沖突,要從客觀上承認并重視各類新媒體對學校、家庭、社會、以及學生自身來帶的深刻影響。從長遠來看,如果德育工作不能及時占領新媒體這個重要陣地,當前所存在的道德問題以及道德失范的隱患將會在將來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綜觀當前一些大學生所出現的過激、放縱、不道德等行為,無不與互聯網信息社會在初始期的無序狀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更與傳統德育不能及時站穩主體地位有著不可推卸的關系。因此,高校德育體制應在順應時展的浪潮中與時俱進,只有不斷新媒體環境下的教育模式,才能最終實現合力育人的工作局面。

        (二)積極探索創新大學生網絡道德的自我教育模式

        當代大學生處于一個崇尚自由、個性、推崇創新的社會,每一個大學生都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識,喜歡運用自己的思維獨立思考問題。若高校教育者仍然像從前那樣僵化地將知識強制地向大學生灌輸,而不考慮是否適合學生以及是否能夠被學生所接受,無疑會使工作受阻。因此,在開展新媒體德育工作時,應當采取啟發大學生思維的工作方式,做好正面引導工作,使大學生能夠鑒別良莠不齊的新媒體信息并接受正確的信息教育,自覺地抵新媒體中偏激、違法等負面信息的影響。此外,受新媒體影響,大學生的自身閱歷越來越豐富,知識面也更為廣闊,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有所加強。因此,高校在對大學生開展新媒體德育時,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大學生自身進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意識地、主動地創造各種機會和條件,讓大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讓他們在不斷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發展。

        (三)借助新媒體展開道德教育宣傳活動,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

        第7篇:教師道德論文范文

        摘要:兒童道德教育是個體道德成長的基石。在兒童道德教育已有的范式中,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現象。個體道德敘事作為兒童道德教育的新范式,體現了對兒童生命價值與實踐的尊重,其展開有靜態表達和動態生成兩種形式。

        當前兒童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兒童敘事性思維的特點,忽視了故事的價值和作用,忽視了敘事法的情境性。許多教師和家長甚至沒有時間給孩子講故事,更多地是代之以道德知識的灌輸和規則的教導,這是一個令人非常遺憾的事實。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如何根據時代特點,如何根據兒童敘事性思維的特點,給敘事特別是道德敘事這一傳統的道德教育方式賦予新的內涵與活力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一、兒童道德教育呼喚新的范式

        (一)對現實的兒童道德教育范式的批判

        1.違背兒童心理思維特點。

        根據布魯納提出的例證性思維和敘事性思維這兩種思維模式及其特點,兒童的思維更多地具有敘事性思維的特征,敘事在兒童社會性和道德認識發展中起著核心作用;同時,敘事是兒童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徑之一。可是,“長期以來,兒童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側重于例證性思維和抽象道德觀念的灌輸,其弊端是道德教育疏離于兒童的心理世界,凌駕于兒童的生活世界之上。”

        2.剝離兒童的生活基礎。

        在現實的兒童道德教育中,成人往往把兒童看成是一個旁觀者,而非自由、能動的主體。兒童不能自由地選擇,也不能自由地體驗和感受生活,更不能自由地為“我”和“他者”負責,這樣的道德教育注定是要失敗的。現有的兒童道德教育課程試圖從制度上規制道德知識,形成一個宏大的道德知識圖象和道德知識秩序,但是作為締造心靈秩序的外顯“符號”,道德知識“格式化”的前提與兒童道德教育的目標取向是相背離的。強調致知,忽視本真生活經驗和理智以外的其他生活時空,用“知識”來抽象和割裂“生活”,必然會導致對兒童“生活”的遺忘。

        3.忽視傳統道德文化資源。

        傳統道德文化資源是傳統文化的核心所在,是民族認同的根據。在現實的兒童道德教育中,去傳統道德文化釀成道德教育的“無根性”是當前道德教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不僅對傳統道德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因而隨意地拋棄傳統道德,同時又對現代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以致在迷失文化根源認同之后出現“被迫性”的現代性追隨,導致當前道德教育的茫然。

        4.兒童道德教育方法的異化。

        無論從理論或實踐兩方面看,我國的道德教育至今仍然把道德教育的過程僅僅看作是對兒童施加外部道德影響的過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響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規范,強調兒童符合規范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這樣的道德教育過程也就是科爾伯格所批判的,用刻板的灌輸、管理與訓練等方法,強制兒童去服從各種道德規范的“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

        早期經驗對兒童個體的一生都具有重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如果個體從學前兒童時期便對德育抱有成見,那么以后再對他施以這方面的教育恐怕會愈見其難了。”審視當下兒童道德教育范式之弊,剔除其不合理的存在,是兒童道德教育新范式誕生的現實基礎。

        (二)兒童道德教育范式轉換的認識基礎

        1.道德的傳統生命意義考察。

        從道德的傳統意義來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經歷了一個合二為一的演變過程。道德的產生直接源于人們的生命活動,源于人們對天地化育之奧妙的領悟,不僅貫穿著人的生命活動之始終,而且其生命實踐活動也正是這種化“道”為“德”的內化與外顯過程。

        “道”的原初意義既指人的一切行為應當遵循的基本的、最高的準則,也指人的生命活動展開以及生長發展所籍的憑據。作為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和秩序,“道”既指人的自然本性,也包括社會的道德倫理規范以及群體的典章制度、組織原則等。這種展開與生長,就是體“道”成“德”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認識、體會與領悟的過程。《說文》中“德者得也”,“內得于心,外得于人。”便是對此意義的描述。“德”作為人對“道”的領會與理解,是人的德行品德、合理行為原則的具體體現。而最深厚的德,也就是道的自然本性的體現。因此,只要“道”的思想普遍貫徹于社會人生,那么,“德”也就真正地行于天下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道”的貫徹并非一個自然外在賦予的過程,其基礎是一種基于生命的內在“體悟”。這是因為道德無論是作為一種“知識”或是一種“智慧”,都與個體生命的經驗、需要聯系在一起,個人的道德選擇都直接源于個體生命實踐的價值取向。這些道德知識或智慧實際上處于一種動態的轉化狀態,在由靜態向動態轉變的過程中,個體生命需要主動調動自己的體驗去活化和內化“道”,并通過個體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完成它們與現實生命的內在聯系。遺憾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種展現生命活動的豐富維度并未隨時間的流逝而得以充分彰顯,反而演化為一種僵持且機械的單一向度。包容天、地、人三才的“道”,孕育自然、社會、人生協調發展的生命之大德競不知不覺地被消解于我們“高度重視”的道德教育之中。這不能不說是我國道德文化傳承中的重大挫折,以至于今日,我們的許多研究者不得不借助于西學以圖重振中國的道德與道德教育。

        2.道德產生的生命實踐基礎。

        在道德的個體發生和發展的問題上,皮亞杰、柯爾伯格的發生論糾正了傳統的先驗論和灌輸論的偏差,深刻揭示了道德認知發生和發展的邏輯結構和規律。米德的符號互動理論則從社會心理機制方面補充了道德認知發生理論。但道德認知的發生學理論與符號互動理論只有在交往實踐理論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統一起來。照的觀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道德意識的基礎同樣也是實踐。但實踐本身又分為兩種,即對象性實踐和交往性實踐。前者形成主客體之間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后者形成主體之間的交往關系。兩種實踐活動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兩種關系對道德意識的發生和發展都有決定性的影響。

        同時,心理學研究表明,對于自主選擇并主動參與的活動,人們往往能想方設法去做好,并能主動承擔責任。自由度越大,承擔責任的欲望越強。而傳統的德育無視兒童的自由,一方面,他們只是讓兒童遵守既定的道德規范和道德準則;另一方面,又想方設法壓制符合兒童內心真實需要的那些道德要求,于是從根本上剝奪了兒童自由決定和自由創造的權利,教育完全成了使兒童服從的工具(服從于規則,服從于權威,惟獨不服從自己的理性)。在這樣的教育中,兒童喪失了主動性,喪失了自由,只能在外界壓力的強迫下,機械地做出各種虛假的承諾與行為,最終形成雙重人格。誠如杜威所說:“在這種由強迫造成的一致性的背后,以致個人的傾向就是在不正常的和或多或少是在被禁止的方式下做出一些活動”。嘲這種行為因缺乏兒童的自由而毫無道德意義可言,也就更無從談到兒童的尊嚴和價值。有些教師以兒童年齡小、閱歷淺為由,認為他們不具備真正的選擇能力。我們也承認這有一部分道理,但決不能成為忽視兒童意愿、否定兒童自由的理由。

        從歷史的角度看,道德源于人們物質生活過程中的社會交往活動,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因此,最初的道德教育與生活是一體的,就是生活本身。但是隨著制度化教育的產生,學校教育與生活開始分離,教育的內容開始忽視生活經驗,走向所謂純粹的知識,從而使人的生活世界逐漸退后,直至最后被遮蔽。

        二、個體道德敘事的“生命·實踐”意義

        敘事理論認為:生活中充滿了故事,人的每一經歷就是一個故事,人生就是故事發展的過程。一方面,故事使我們認識世界、他人和自己。沒有人們對所發生和經歷的各種事件的敘說,我們就無從知道世界發生了什么以及人們所想所做的心理歷程;另一方面。故事又以它所傳遞的社會文化規范、風俗習慣塑造著每一個人。這充分展現了故事在個體社會化中的強大力量。

        根據法國結構主義敘事學家熱奈特的研究,“敘事”概念包含三種含義:第一是講述一個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口頭或書面的話語,即敘事話語;第二是指敘事話語中講述的真實或虛構的事件(“故事”);第三是指某人講述某事的行為。實際上無論是作為名詞的“敘事內容”(故事),還是作為動詞的“敘事行為”(敘述),敘事指的是敘述者通過一定的媒介和方式進行的故事敘述過程。因此,所謂“道德敘事”,是指敘事主體通過口頭或書面的話語,借助對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話、童話、歌謠、英雄人物、典故、生活事件、生命故事等)的敘述,促進受教育者道德成長、發展的一種活動過程。它包括敘事主體自己的生活經驗與體驗、生命經歷與追求,及敘述者對他人經歷、經驗、體驗與追求的感悟。

        敘事“是人們將各種經驗組織成為有現實意義的事件的基本方式敘事既是一種推理模式,也是一種表達模式。人們可以通過敘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過敘事‘講述’世界。”安照與個體生命體驗關切的程度,道德敘事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集體道德敘事和個體道德敘事。集體道德敘事以抽象、提煉的手法述說集體敘事倫理等宏大主題,而個體道德敘事貼近個體生命實踐,言說充盈生命體驗的個體道德故事。個體道德敘事關切生命“實存”狀態,抒發道德體驗,描述道德成長軌跡。雅斯貝爾斯認為,“生命是完整的,它有著年齡、自我實現、成熟和生命可能性等形式,作為生命的自我存在也向往著成為完整的,而只有通過對生命來說是合適的內在聯系,生命才能是完整的。”兒童通過個體道德敘事,使過去、現在與未來發生歷時態的意義相互關聯,其中的道德體驗是兒童個體生命的直接存在方式。

        道德體驗是“道德感或個人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范而受到的社會肯定或否定的經驗。”它作為生命的直接存在方式,內在于生命并組成了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河,生命的過程也就是一個自我體驗的過程。生命是我們理解人類一切活動的根源,只有把握了生命,才能理解人類所創造的不同的文化形式。作為兒童道德體驗的基本載體,個體道德敘事與生命意義的關聯體現出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是個體道德敘事與生命意義關聯的直接性。從其產生來看,個體道德敘事來自于現實的、活生生的生命存在,先于任何邏輯的推測和理智的判斷。正如柏格森所說,人是一個生成的過程,對于人的理解,知性無法把握,而只能靠直覺,直覺就是要直接進入對象內部以獲得與對象的融合,進而體驗到完滿的對象。綿延只有在直覺中才能直接的顯現給我們。

        第二是個體道德敘事與生命意義關聯的獨特性。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不可重復的,各自的生命體驗形成并規定著不同的生命,同時也被這樣的生命規定著體驗的程度。“所有被經歷的東西都屬于這個自我的統一體,因而包含了一種不可調換、不可替代的與這個生命整體的聯系。”

        第三是個體道德敘事在表達生命體驗時具有偶然性和意義無限性。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發生道德體驗,正如我們通常所說的靈感和直覺的到來并不是時刻都有,但它會在個體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光臨,個體也就時刻都有可能產生深刻而強烈的道德體驗。這種道德體驗隨時可以打破原有的生活秩序,破壞日常生活的連續性,喬治·西默爾稱它為生命的奇遇。正是這種生命的奇遇構成了生命意義的統一體,個體也正是在這種意義統一體中產生更多的體驗。伽達默爾說,“每一種體驗都是從生活的連續性中產生,并且同時與生命的整體相聯”,“由于體驗本身是存在于生命整體里,因此生命整體此時也存在于體驗之中”。體道德敘事正是在表達這種“生命的奇遇”中體現其獨特的生命意義。

        三、兒童道德教育新范式的可能

        (一)集體道德敘事對個體道德敘事的僭越

        集體道德敘事言說集體敘事倫理,與個體敘事所表達的個體敘事倫理相去甚遠,它們各自表征著不同的倫理價值體系。集體敘事倫理指向集體行動規則與規則對個體的鑄造,它代表著統一、秩序與對多樣個體的倫理期待。在道德教育中,集體敘事倫理存在著天然的缺陷:它無法也不會關照個體生命的欠然;它無法在個體面臨倫理困境時提供有效的信念支撐;它不能解決內在的位序與評價沖突即本身并非自足圓滿;它的多意化闡述摧毀了自身的規整;它無法清晰表述個體化生命的意義,而且不能溝通生命與世界的價值關聯。而個體敘事倫理是個體生命的自在呈現,是故事而不是規則;是個體生命自我完滿的擴張沖動;是非嚴格的散亂的生命呢喃。它需要的是懷抱,而非教條。

        所以,盡管集體道德敘事對于個體道德成長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比如,在營造社會道德風氣與道德氛圍,引領個體道德價值等方面表現出積極功效,但是,相對于個體道德敘事而言,集體道德敘事由于疏離個體生命實踐,抽空個體道德體驗,懸置生活基礎,從而在個體道德成長方面有可能發生對個體道德敘事的僭越,從而遮蔽其積極功能的發揮。這種僭越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人為拔高、“圣化”的集體道德敘事容易導致“假”“大”“空”的道德說教。集體道德敘事演繹成了社會主導價值的“輸送帶”,而不論其結果的“消化”程度。道德教育成為教育者不能自圓其說的、一廂情愿的道德知識教學活動,而兒童則成為應付考試的道德知識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第二,集體道德敘述在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取向下容易演變為抹殺人性的“幫兇”。長期以來,我們的學校道德教育“工具化”,為培養“單相度”的政治人服務,集體道德敘事在言說傳統道德人物、故事中,凸顯其政治色彩,引導崇尚一種社會價值,而忽視了對個體道德需要和生命的關切與關懷。

        第三,集體道德敘事,以集體道德為對象,體現一定社會道德的共性和主流,不能替代個體道德敘事對個體道德成長的特殊功用。在一定社會中,集體道德是各種個體道德公共利益的體現,集體道德敘事利于塑造公民德性,但在個體道德生命成長中,尤其是對于個體道德生命中個性精神品質的形成,僅靠集體道德敘事是難以奏效的。個體道德敘事以其獨有的魅力應當在兒童道德成長的道路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個體道德敘事展開的基本方式

        1.個體道德敘事的靜態表達。

        個體道德敘事基于兒童道德生命實踐,從三個層次得以展現:其一,獨白真實道德生活經歷。每個人在其個人生活史中,或多或少經歷過一些道德境遇,正是這些感動過自己的道德事件升華著兒童的道德品質,促使其道德成長。獨白個人真實的道德社會經歷,以“感動”自己的道德體驗去“打動”他人的道德情懷,無疑是道德教育的人性化體現。這正應證了孔子所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金律”,也體現了教育過程中所追求的“出自內心、方能進入內心;感動別人、先感動自己”的基本教育準則。

        其二,交流閱讀的外部道德故事。外部道德故事作為道德文本,在兒童個性化解讀之后,會形成新的道德體驗,從而演繹成具有個體差異的新道德文本。通過交流,個體間相互比對,相互觸通,相互分享和發現。在這一過程中,想像的道德事件溶人了新鮮的生命體驗和道德理解,構成了兒童道德經驗的有機組成部分。

        其三,表達儲存在內心的內部道德故事。內心的道德故事是個體道德理想的虛擬表現。兒童道德理想總是幻化為一定的道德故事,在內心徜徉,獨自玩味。在個體道德敘事中,表達儲存在內心的內部道德故事,就是述說個體的道德困惑或道德需要。通過溝通與對話,有利于兒童道德上的欠然在他人的相互啟示下實現彌合。

        個體道德敘事就是通過對內部道德故事的回憶、想像以及對外部道德故事的閱讀生成的。每個來源都在故事的內化和外化過程中不斷循環,處于一種不斷流動的狀態。

        第8篇:教師道德論文范文

        關鍵詞: 領導; 特質理論; 行為理論; 權變理論; 女性領導

        中圖分類號: C933;C913.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1)07-0066-02

        一、西方現代領導理論的發展

        西方現代領導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特質理論階段(20世紀初期至40年代)

        特質理論是通過對領導者的身體、性格、氣質、智力等方面的分析,找出好的領導所必須具備的特性。

        早期的領導特質理論研究成功的領導者與他們所具有的特質之間的關系。斯多基爾(Stogdill)對1904年到1970年間有關領導者素質的研究作了綜述。他將找到的有關領導素質分為6大類:

        1. 身體特征,如充滿活力、有干勁、儀表出眾、打扮整潔。

        2. 社會背景,包括接受過高等教育和良好的社會地位。

        3. 智慧和才能,如過人的智慧、專業知識和溝通技巧。

        4. 性格,如自信、支配、進取、獨立、自治、創造。

        5. 工作特點,如渴望獲得成就,責任感強,有事業心和以工作為榮。

        6. 社會技能,如善于交際,有行政能力和能與人合作。在排除了身體特質與成功的領導無關之后,領導特質理論家們認為某種心理或情感方面的特質與領導存在某種關系。

        從古希臘亞里斯多德開始,領導特質理論經歷了由傳統的領導特質理論向現代的領導特質理論的轉變。傳統的領導特質理論認為,領導者的素質是與生俱來的,不具備天生領導素質的人不能當領導。這個觀點到20世紀70年代逐步為現代的領導特質理論所取代。人們認識到領導者的大多數素質是在實踐中培養和養成的,因此現代的領導特質理論家們根據現代企業的要求,提出領導者素質的標準,并開發相應的專門訓練方法,培養有關素質。迄今為止,領導者素質研究仍具有現實意義。人與工作、組織、環境相匹配理論的有效性支持了這一點。領導者是否具有從事領導工作的能力和個人素質,是領導工作提出的要求。但是,領導者具備了這些良好的素質,只是具備了作為有效領導者的必要條件,并不能充分保證他們能夠成為真正有效的領導者。

        (二)領導行為理論階段(20世紀50年代開始)

        因特質理論的有效性受到懷疑,研究者們轉而致力于研究領導者實際工作中可觀察的行為。該理論認為,領導者做什么和怎樣做是領導效果的決定因素,只要其行為得當就能取得好的領導效果。

        1. 管理方格理論

        由羅伯特布萊克(Robert Blake)和簡穆頓(Jane Mouton)在1964年出版的《管理方格》一書中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論。他們認為,在企業管理的領導工作中往往出現一些極端的方式,或者以生產為中心,或者以人為中心,或者以X理論為依據強調靠監督,或者以Y理論為依據強調相信人。為避免趨于極端,克服以往各種領導方式理論中非此即彼的絕對化觀點,他們指出,在對生產關心的領導方式和對人關心的領導方式之間,可以有使兩者在不同程度上相互結合的多種領導方式。

        他們使用自己設計的一張縱軸和橫軸各9等分的方格圖,縱軸和橫軸分別表示企業領導者對人和對生產的關心程度。關心程度隨著軸心分別向X、Y軸的延伸而從低到高。研究表明,當對生產和人關心程度都很小時,屬于貧乏的管理;當只注重生產關心,不注重人的因素時,與X理論相一致,屬于生產型管理;當重點在于關心人,企業充滿輕松友好的氣氛,不大關心生產時,與Y理論相一致,屬于俱樂部型管理;當既不偏重于關心生產,也不偏重于關心人,完成任務不會突出;當對生產和人都很關心時,屬于理想型管理,能使組織和人的需要最理想最有效的結合起來。管理方格理論強調整體把握,總的來說,以關心人為主的管理者能帶來較高的職工滿意度,必要時也能保證使生產得到加強,而不致造成對士氣的巨大影響。此外,管理者還必須認識到,績效也會受到具體的或給予指令因素的影響。總的來說,大體上總的指令比具體的指令更有效。

        2. PM理論

        PM理論由日本學者三偶二不二在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所謂PM是指團體機能概念,任何一個團體都具有兩種機能:一種是指團體的目標達成機能,也指工作績效,簡稱P(Performance);另一種是指維持強化團體的機能,也指團體維系,簡稱M(Maintenance)。P包括計劃性和壓力等因素。為了完成團體目標,不僅要求領導者有周密可行的計劃和組織能力,而且要求對下級嚴格規定完成任務的期限,制定規章制度和各級職責范圍,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由于P機能所造成的壓力,會使下級產生緊張感,甚至引起上下級的對抗。M機能的作用就在于通過對下級的關懷體貼,消解人際關系中的不必要的緊張感,緩和工作中所產生的對立和抗爭,對下級進行激勵支持,給下級以發言和表達意見的機會,刺激員工的自主性,增強成員之間的友好和相互依存性,滿足部下的需求,以維護組織的正常運營,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

        PM理論認為,領導者的作用在于執行這兩種機能,其行為均包括了這兩種機能。如果以P為橫坐標,M為縱坐標,并在P和M坐標中點各畫一條與Y、X軸的平行線,平行線與P、M軸的交點分別為p、m,則可劃分出PM(兩者兼備型)、Pm(執行任務型)、Mp(機體維持型)、pm(兩者兼無型)4種領導類型。一般來說,PM型組織生產量高,對工會和公司的依賴度也高,凝聚力最強,效果也最好;Pm型、Mp型居中;pm型最差。但從事單調無意義工作時,Mp型效果最差。

        (三)領導權變理論階段(20世紀60年代開始)

        前兩種理論都過分強調了領導者對領導效果的主導作用,而忽視了被領導者和環境的影響。權變理論則綜合考慮了領導者、被領導者和環境的影響,認為領導者必須按照不同的被領導者和環境,調整領導行為或風格,才能取得好的領導效果。迄今為止,該理論成為了領導理論研究的主流。

        1. 菲德勒權變理論

        美國學者菲德勒(Fiedler,1961)于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了“有效領導者的權變模式”,簡稱菲德勒權變理論。菲德勒認為,領導風格是影響領導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每個領導者的領導風格由其人格特征所決定,因而是相對穩定的。菲德勒用“最難共事的人”的概念(即L.P.C)來描述領導風格,高LPC分數的領導者類型為工作取向型領導,而低LPC分數的領導者類型為關系取向型領導。菲德勒認為,有效的領導行為依賴于情境對領導是否有利。情境的有利程度由三個因素決定,根據這三個因素在重要性上依次減弱的順序排列,分別為:上下級關系、工作結構、領導者職權。

        上下級關系指管理者與群體成員之間的關系,關系的好壞是指領導者受其團體成員喜愛、信任、樂意服從的程度。工作結構是以是否明確為目標,其內容包括:“決策的可證實性”,這是指解決問題的方法能被證實為正確的程度有多大,即“我們的方案有多正確”;“目標的明確性”,是指工作目標可被清楚地敘述,并被群體成員清楚理解的程度有多大;“目標通路的多重性”,是關于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多少種,即“有多少種方法能完成工作”;最后,“解決問題方法的特殊性”,是關于被人們認為是正確地解決方案的數量的多少。領導者職權以強弱為指標,職權主要指領導者的職位有多少權力,有無雇用、辭退、獎懲下屬的權力,任職期限都多長,是否得到上級的支持等。

        一般來說,情境因素是很難改變的,最可能改善的是上下級關系,可以給領導者更多地對獎勵的控制權,其他的因素,更多地取決于工作的性質。

        2. 領導生命周期理論

        心理學家科曼(Karman,1966)將工作與關系兩個領導行為維度與下屬的成熟度結合起來,于1966年提出了領導生命周期理論,赫西(Hersey)和布蘭查德(Blanchard)于1976年發展了該理論,稱為“情境領導理論”。領導生命周期理論認為,領導類型應適應組織成員的成熟度。這里所指的成熟度主要是心理成熟。成熟度是指成就動機、承擔責任的意愿(包括愿望、熱情、信心)和能力(包括學識、技能和經驗等)。隨著組織成員由不成熟趨于成熟,領導行為應按以下四個步驟推移:高工作、低關系高工作、高關系低工作、高關系低工作、低關系;與之相應的四種領導方式依次是:命令型說服型參與型授權型。

        這一理論強調的是領導風格的靈活性,而不在把適宜的領導風格看作是一種特質。“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鞭策”,這就是對該理論的最好概括。一般來說,當下屬很不成熟時,采用高工作、低關心的專制型領導方式最有效;當下屬不太成熟時,采用高工作、高關心的說服教育型領導方式最有效;當下屬比較成熟時,采用高關心、低工作的參與型領導方式最有效;當下屬的成熟度相當高時,采用低工作、低關心的授權型領導方式最有效。

        二、當前女性領導者所面臨的問題

        2004年全球500強公司中有496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都是男性。可見,很少有女性能夠走到管理層階梯的頂端。這與傳統男權文化、婦女家庭負擔過重、公司文化等因素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的發展,更多的人認識到讓女性進入領導崗位對組織的發展是有利的。因此,組織如何培養婦女走向領導崗位是一個比較迫切的問題。

        (一)女性領導與男性領導是否偏好不同的領導風格呢

        圍繞男性與女性是否具有不同的領導風格,羅斯納(Rosener)認為,女性更喜歡使用轉換型管理風格,她們鼓勵自己的員工走出自己的個人興趣,在更廣闊的空間里發展。他認為女性領導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女性會“把那些從她們經歷中得出的獨特技巧與態度運用到工作中來……她們能夠成功也正是因為――雖然他們通常具有被認為“女性化”、而領導者不宜具備的某些特征。許多人認為女性還懂得更為“開放”的管理方式,她們信賴協調一致的建立,而反對那些原有的命令式與控制式管理風格。最近的研究發現,處于類似職位上的女性領導與男性領導在行為表現上存在著更多的相似性。瓦伊克曼(Wajcman)談到她最近關于男女管理者的感知與態度的研究時說,數據表明,“步入高層職位的女性與處于同等地位的男性在諸多方面是不可區分的。實際上作為兩個群體,男女之間的相似性要遠遠超過它們之間的差異。”大量研究表明,女性領導與男性領導的相似性多于差異性。如果有差異的話,女性似乎更喜歡采用民主型的領導風格,而男性則更喜歡采用指導型的領導風格。然而,人們固有的成見認為,女性管理者比較“軟弱”。如阿德勒指出的,“不斷地有研究表明,美國的在校大學生、MBA以及經理(包括男性和女性)都帶有偏見地認為,‘陽剛’(有闖勁,不怕阻力)是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而‘陰柔’(合作與溝通)卻不是管理者必備的特質。”

        (二)妨礙女性領導者的障礙

        人們通常認為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挑戰性。女性一般會被安置在輔助的“參謀”職能部門――人事/人力資源部、交流部及公共關系與客戶關系部。女性面臨的一個問題時,人們總是認為有些工作由男性做要比女性做更合適。這是一個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存在的定型觀念,人們認為女性更具“人情味”,因此就更適合某些特定類型的工作,如人力資源、溝通、公共關系與市場營銷等。而管理,尤其是金融與信息服務方面的管理工作,則通常被認為是更適合男性的工作。

        排外的公司文化。現有的大多數工作環境都是由男性設計的,這一因素在全球許多地方都影響著女性在工商業領域中的進步。在這種有時顯得更加男性化的公司文化中工作,女性管理者要適應或轉變工作風格就會不斷受到外界的壓力,社會及公司對想要步入企業高層的女性都有非常嚴格的不成文規定,這樣,女性主管由于害怕違背社會規范而遭到社會譴責,她們往往會選擇退出。

        女性對信息、各種非正式聯系以及高層網絡機會的有限接觸使她們很少抓住進步的機會,不像男性同事那樣處在一個顯著優勢的位置上。公司高層管理者都愿意提升他們熟悉的人,并且被提升者與他們個人的關系越密切越好。這種非正式的關系網可以增加提升與成功的機會。然而不幸的是對女性來說,這種關系的建立通常局限在某些非工作場所的交流,而女性通常被排除在這些交流之外。

        女性很少參加到行政發展規劃、公司贊助的培訓計劃中來。多項研究證明,女性通常不像她們的男性同事那樣,可以得到參加教育、培訓或特殊高等計劃的機會。出現這種結果是由于人們對女性持有一定的定型觀念,認為她們終將離開職位去生孩子、照顧家庭。因此既然給男性投資是一個更好的機會,會有更好的回報,那么為什么還要把錢花在女性身上呢?此時,如果公司不進行適當的干預,以增加女性對此類計劃地參與和類似機會的獲取,那么她們便會停留在原有的職位上,幾乎不可能或根本不會有任何發展。

        同等職位中男性與女性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工資差異。盡管在消除男女待遇歧視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并出臺了種類繁多的法律,但是女性仍然比從事相同職業的男性拿到的工資少。有多種因素導致這種差異的產生,包括年齡、經驗、還有工資協商技巧等。這種基本的歧視現象仍然普遍存在,而且我們尚未看到有效地解決方案。

        綜上所述,女性同男性一樣具備必要的資格與天分,因此在負責將女性完全融入公司環境體系的各層面中時,企業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然而女性在塑造自己命運并積極設計未來工作環境的過程中,也需要對自己承擔的角色有所認同。雖然女性在成就方面已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但她們接下來要面臨的另一個巨大挑戰,將是在高層管理中保持比較均衡的女性比例,這個問題也許并不是掌握在女性自己手中,筆者認為這更多地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

        參考文獻:

        [1] 〔美〕菲利普R.哈里斯,羅伯特T.莫蘭.跨文化管理教程[M].關世杰,主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2] 〔英〕波特馬金等.組織和心理契約――對工作人員的管理[M].王新超,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第9篇:教師道德論文范文

        教師職業道德又稱“教師道德”或“師德”,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遵循的道德準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對形成教師的職業心理與職業理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職業道德是社會職業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從道義上對教師的思想、感情、態度和作風進行了規范。教師職業道德包括職業理想、職業責任、職業態度、職業紀律、職業技能、職業良心、職業作風和職業榮譽等八個要素,各要素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個嚴謹的教師職業道德結構模式。在教學實踐中,青年教師應以宏觀的視野看待師生關系,尊重學生求知的自由,堅持以學生為本位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同時,青年教師也要不斷進行自我反思和總結,通過自身學習來開拓眼界、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身心修養,真正做到為人師表。[1]高校青年教師學歷層次高,知識結構新,思想活躍,富有激情與熱情,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競爭意識較強,敢于創新。然而,由于缺少相對豐富的人生閱歷、社會閱歷、從業經歷及挫折磨礪,不少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比較模糊,政治鑒別能力與是非甄別能力不強,因而職業認同感低,對職業道德的認識與理解不夠深刻,愛崗敬業意識淡薄;治學態度不夠嚴謹,輕視理論學習,缺乏對教育教學的深入探索精神,具有急功近利、好高騖遠的功利心態。[2]由于青年教師的年齡與學生相仿,師生之間溝通交流比較容易,關系也更加和諧、融洽,不過,由于青年教師自我角色定位不夠清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強,導致教師人格難以得到有效養成。從高校視閾來看,高校沒有針對青年教師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道德建設,“一刀切”的職業道德建設要求,缺少層次化,不符合道德建設規律。[3]同時,高校所制訂的師德標準過高,過于強調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對青年教師提出的職業道德建設要求可行性不強。此外,職業道德建設內容比較空洞,與教學實踐性聯系不強,缺乏實踐性和應用價值。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不合理,過于看重教學、科研成果,對于師德師風建設情況關注較少。[4]

        2高校青年教師群體職業道德欠缺原因分析

        2.1外部原因

        如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快速,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溝通交流日益密切。同時,伴隨著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也更加廣泛,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大大縮短。網絡上一些消極負面東西的傳播,不可避免地會給高校青年教師帶來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到其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發展,出現了542017年/第6期/2月(下)重經濟輕政治、重物質輕精神、重實惠輕道義等消極思想,導致道德滑坡、職業行為失范等問題經常可見,這對人們的價值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5]青年教師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其職業道德也面臨嚴重的沖擊。[6]高校是各種文化的集散地和產生、發展的平臺,而青年教師又站在前沿,東西方文化碰撞、多元文化交鋒,都會影響青年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一些意志薄弱和分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強的青年教師,容易產生盲目崇拜西方生活、重視物質享受與金錢利益,從而喪失了價值判斷能力,迷失了自我,甚至淪為階下囚。2010年,教育部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職業道德建設的意見》,從政策和制度方面,對新時期加強和改進職業道德建設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明確,一些高校也據此制定了本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然而,從實踐來看,還存在貫徹落實不到位,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2.2內部原因

        一是高校管理層過于重視教學和科研,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缺乏足夠的重視。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高校歷來都對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和拔尖人才培養非常重視,而對于師資隊伍建設則很少重點關注,在職業道德建設和德育工作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嚴重不足。二是政策導向存在一定的偏差,師資隊伍管理激勵機制不健全。由于缺少系統性的職業道德建設規范,高校青年教師在踐行教書育人職能行為時,也沒有明確的師德標準可參考。三是高校對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偏弱,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片面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對于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則很少關注,也沒有專門負責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隊伍。即使有的高校開展了針對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方法陳舊,缺少針對性,沒有做到以青年教師為本,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甚理想。高校人事分配、薪酬管理等制度與職業道德建設要求不配套,未將職業道德建設與薪酬、績效等掛鉤,缺少對青年教師職業行為的激勵和約束。

        2.3自身原因

        高校青年教師大多畢業于非師范類專業,在以往的學習生涯中,未接受系統的專業教師教育培訓,而且,很多都是畢業就走上工作崗位,從“學生”到“教師”轉變太快,缺少實踐環節,導致青年教師難以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產生感同身受的體驗,自然也就無法從根本上引起重視。青年教師自身素質良莠不齊,部分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不高,缺少明確的信仰,無法有效抵制社會上的消極現象。在出現思想困惑和矛盾的時候,往往習慣自己解決,甚至導致思想偏頗、鉆牛角尖。高校青年教師接受的文化教育比較先進,思想也比較激進,強調個體獨立性和個性張揚,而且受時代影響,容易接受西方的一些理念、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對社會責任義務認知與擔當能力不強。

        3提升高校青年教師群體職業道德修養的幾點建議

        3.1提高教師職業道德認識和職業道德情感

        高校青年教師對于教師職業道德的認識,將直接關系到群體職業道德建設的效果與質量。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高校青年教師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則必須要深刻理解教師職業道德原則、規范,并將其內化為自身自覺的行為準則,貫徹融入到教育教學中。只有提高青年教師對職業道德的認知水平,才能使教師明辨職業活動中的是非善惡,增強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抵制不良思想侵蝕的能力。此外,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群體職業道德修養,還要采取多元策略,來陶冶教師的職業道德情感。教師職業道德情感是基于職業道德而產生的一種高尚的情感,擁有職業道德情感的教師,才能做到愛校愛教愛生,并從情感上接納他們,將自己的情感與教育教學、學校、學生緊密連接在一起,從而做到以恭敬之心愛崗敬業,為教育之優樂而優樂,恪盡職守、嚴紀律人。教師職業道德認識和職業道德情感培養的結果,就是促進高校青年教師師德修養提高。

        3.2青年教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并依法執教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人性化、社會化和法制化日益明顯。高校青年教師應加強對教育法規的學習,在教育教學中切實做到依法執教。要根據素質教育要求,做到以學生為本,加強違規行為的自我辨識,從而建立和諧師生關系。高校青年教師應加強自我道德建設的重視,不斷提高自己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樹立高尚的職業目標和人文目標,在實踐中,努力做到德才兼備、謙遜幽默、自然文明,從而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和感化。3.3磨煉教師職業道德意志教師職業道德意志與職業道德信念一樣,都是加強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保障。職業道德意志就是教師在從教中堅持師德素質培養的信念。如果青年教師職業道德意志堅定,即使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或者在面對各種誘惑與不良影響的時候,都能自覺地做到“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加強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過程中,職業道德意志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要特別重視。如果缺少了職業道德意志,那么即使有了道德行為,那也將是無根之木。職業道德信念體現了教師對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則、道德規范的信任和堅持程度,是教師個體道德認識、情感、意志所鑄成的“合金”,也是開展教學的重要依據和保證。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教育教學實踐中,提高青年教師群體職業道德修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為了促進這一目標的順利達成,青年教師就得積極投身到教育實踐,只要在教育實踐中,才能逐步提高道德認識,積累情感體驗,堅定道德信仰。投身教育實踐是促進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提升的根本途徑,并且還是檢驗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唯一準則。所以,作為新一代青年教師,只有真正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才能在教學活動中自覺地融入職業道德,真正實現傳道授業解惑。

        作者:李 瑋 李述剛 單位:湖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與食品學院

        參考文獻

        [1].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北京日報,2011-04-24.

        [2]楚穎惠,劉京娟.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21).

        [3]溫雙文,關麗.新時期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思考[J].工會論壇,2010.

        [4]趙國付,張亞鋒.經濟欠發達地區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探析[J].宿州學院學報,2014(6).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香蕉视观看在线a |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Av一级特黄大片 | 亚洲2020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国产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