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范文

        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

        第1篇: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范文

        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叫**,是**級**班的學生,我的論文題目是《PE投后企業財務風險管控研究》。論文是在***導師的悉心指點下完成的,在這里我向我的導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向各位老師不辭辛苦參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對三年來我有機會聆聽教誨的各位老師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將本論文設計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匯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這個畢業論文設計的目的及意義。

        在個人的工作實踐中發現,部分被投資企業未能獲得預期財務收益的主要原因是PE投資機構普遍存在著“重投資而輕管理”的現象。PE作為投資常見的形式之一,雖然其投資的對象多為相對成熟的企業,但其投后管理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管理及管控機制的不完善往往是造成投資不能達到預期收益目標的原因之一。PE作為投資機構,在投資企業的同時也預期在一定周期內獲得相應的財務回報,因而財務風險的管控就顯得格外重要。

        普華永道的研究指出:“全民PE的時代已迅速過去,PE投資將變得越來越專業化,垂直行業將越來越細分化”。因此,如何借用現有的投后管理理論或方法論來指導PE的投后管理,尤其是進行相應的財務風險管控就顯得格外有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

        本論文將根據對國內外相關理論的研究,對PE如何在中國市場進行投后財務風險管控進行研究及探討。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論文的研究方案是回顧、總結和運用W內外相關的理論和實證研究結果,基于個人在PE投后管理項目中的實際經驗,并結合深圳創業板上市公司PE所投資企業的公開信息調研,定性分析國內市場PE投后管理財務風險管控現狀、需改進的領域及方向,進而探討可行的解決方案及方法論框架。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系統分析法及實證分析法。

        本研究先通過回顧、總結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確定了本論文的研究重點和方向。

        隨后,對與本課題相關的理論或工具進行了研究及歸納總結,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企業內部控制、企業財務風險及管理、企業財務分析及風險預警、私募股權投后風險管理。通過文獻調研形式,基于深證創業板PE投資企業的上市公司的相關信息,具體研究目前國內的PE投后管理尤其是財務風險管控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問題的主要類型及成因。并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探討在現有理論體系下解決方案的不足及潛在改進領域。最后結合上述三者,提出并探討提高PE投后管理財務風險管控的新方法論框架,并結典型案例分析其在指導PE投后管理實踐中的具體步驟及指導意義。

        最后,我想談談這篇論文存在的不足。

        第2篇: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范文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差錯;動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2006年2月,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由財政部,進一步科學化、規范化了我國的會計準則體系。同時在更正前期差錯方面做出了更嚴謹的理論規制,使差錯更正會計處理更規范和科學。這幾年,我國上市公司中有越來越頻繁地實施重大前期差錯更正的現象。其中2006年至2009年期間被證監會處罰的上市公司中,由于重大前期差錯因素導致的占15.48%。

        例如2006年華新股份將商鋪銷售業務中的2199萬元確認為收入,結轉了1172.5萬元的成本,當年利潤為1026.5萬元。但是經證監會審計調查發現,改項目是由昱道實業運作(開發、銷售)的,華新股份僅根據銷售清單、銷售發票存根就進行了收入確認,然而并未取得收款憑證和銷售合同等資料,沒有根據會計準則進行正確的銷售收入處理。屬于重大前期差錯,導致利潤虛增,損害了該公司財報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導致深圳證監局對該公司的行政處罰。

        重大前期差錯不僅導致嚴重的財務信息失真,對股東、債權人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也造成了重大損害,企業的信譽和形象也大大受損,造成了信任危機。更可怕的是惡意差錯更正會影響證券市場的正常發展和規范秩序,造成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成本。

        我國資本市場上披露前期差錯更正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2001年就達到了317家。而且有的上市公司,IPO后上市第一年,就實施了前期差錯更正,有的上市公司前期差錯更正數額巨大。而且行為大言不慚,讓人懷疑其差錯更正的動因。

        我國資產市場監管機構的上市配股退市等政策與上市公司的利潤掛鉤,這導致上市公司為了資本運作的目的,采用各種盈余管理方法來調節利潤。但是近幾年,證監會頒布了一系列打擊不正當盈余管理手段的法規政策,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所以上市公司有積極尋找新的盈余管理手段的內在動機。由于前期差錯更正及相關監管法規政策還不夠成熟完善,所以開始應用前期差錯更正來盈余管理調節利潤的上市公司行為越來越多。

        而且前期差錯更正不僅說明上市公司財報存在虛假信息,也說明了相關的審計工作沒有發現會計差錯,上市公司前期差錯更正行為的比例越來越高,這也說明了審計不盡責的現象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獨立審計質量還達不到公正公允的地步,發現前期差錯上力度不夠,而且上市公司往往以臨時公告形式來向外界披露前期差錯更正的內容,而且往往以尚不明確等理由拒絕及時公布前期差錯更正的詳細情況,而且放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這導致投資者無法根據前期差錯更正的情況及時做投資決定。

        所以研究上市公司前期差錯更正的動因及表現形式,還有調節會計利潤的方式、特征,以及如何遏制并杜絕前期差錯更正的濫用,并提早察覺并防范,如何促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達到監管的成熟、完善,促進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上市公司往往利用前期差錯及其更正來操縱利潤,使會計信息失真,投資者利益受損,研究上市公司前期會計差錯的動因及手段,并提出改正措施,有益于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建設。所以,研究重大前期差錯更有重要的意義。前期差錯更正的相關研究,在理論領域有助于改善財務處理方法,有助于擴展盈余管理內容,豐富我國會計理論內容,規范上市公司的會計行為和治理結構改革。

        研究內容:論文首先概述了會計差錯的最新企業會計準則方面的規定,即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的內容規定,從會計制度框架下,對會計差錯及其更正的理論進行解釋和分析,然后結合盈余管理的理論,對會計差錯及其更正的不正當動機進行了分析,指出了會計差錯及其更正與盈余管理的關系。最后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主觀故意會計差錯的表現形式,在綜合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上市公司利用會計差錯進行不當盈余管理的防范對策及建議。

        研究方法:論文在論述會計差錯更正的概念和會計制度規定、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內容上,主要采用了文獻閱讀法,通過對會計制度文獻和已有研究的深入閱讀分析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

        在會計差錯及其更正的表現形式上,結合案例分析法,用近幾年我國上市公司發生的利益會計差錯進行不當盈余管理的案例加以佐證,并以生動、真實的案例來分析濫用會計差錯及其更正所造成的信息失真,和對投資者、債權方等利益相關方造成的經濟損失。

        第3篇: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范文

         

        綜合性大學的會計專業以培養應用創新型會計通用人才為目標,旨在向社會培育德才兼備的高級會計技術人才。會計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合格與否,關系到學校培養目標能否完成、社會經濟部門效益能否提高。本文通過對江蘇省綜合性高校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的調查研究,對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綜合性大學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現狀分析

         

        根據調查顯示,江蘇省具有會計專業學位點的綜合性高校培養方案中,都有獨立設置的畢業論文實踐環節,且時間安排都在最后一個學年,持續時間都在10周左右。各高校都有較規范的畢業論文工作條例,均規定了畢業論文的組織和管理,指導教師的職責和任務,答辯的要求、程序及論文評分標準等,明確了選題、開題、中期檢查、初稿、定稿等各階段的截止時間,并且全部工作都要求在畢業設計系統中完成。各會計專業學位點都有畢業論文選題指南和寫作規范,對相關附件也都有相對應的寫作指引或參考模板。特別要指出的是,由于經管類研究問題和研究內容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各會計專業學位點每年都會根據形勢發展設計出適應當前經濟環境的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

         

        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包括指導教師和學生基本在第7學期末商議確定選題,學生根據選題查閱相關國內外文獻資料,然后按照時間進度完成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翻譯、調查報告和論文初稿,再根據指導教師意見對論文初稿進行反復多次修改,最終定稿。

         

        然而在整個畢業論文工作期間,還是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選題難定。由于會計學以公認會計準則為基礎,對日常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既有規定的賬目也有規范的核算方法,只有涉及會計政策選擇、會計估計變更等事項時有一定的選擇權。這樣一來,如果對于日常經濟業務進行會計研究,難免落入教科書的窠臼;而對特殊經濟業務的會計問題進行研究,也只能對規定的幾種處理方法進行比較,缺乏實際意義。

         

        對目前會計準則中的具體準則展開理論研究,探討其不足和如何改進,以及對經濟中出現的新事物提出有建設性的想法,都是不錯的研究方向,但對缺乏研究工作基礎的本科生來講卻是不小的挑戰,對綜合性院校的會計專業學生就更難,因為其教育模式并不偏重于理論分析,而是融入一定數理分析和計算技術的應用創新模式。

         

        上述原因造成會計方向的選題范圍過小,而會計專業作為熱門專業,其學生人數又眾多,因而只有將相關或相近研究論題都納入選題范圍才能滿足選題需求。相關論題包括內部控制、風險評估等審計方向,財務危機、財務績效等財務方向;相近論題包括稅收、國有資產管理等財政方向,公司戰略、公司治理等企業管理方向,高管薪酬等人力資源管理方向。對于相近方向的選題往往要求必須結合財務會計專業的相關知識,以財務會計理論和方法為主,導致題目設計的難度增大。

         

        2.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難執行。確定選題后,一般要求學生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設計出研究框架,再由指導教師審核把關。一般來講,選題可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大類,其中定性分析主要做案例研究,而定量分析則主要做實證研究。案例研究強調解決實際問題,為研究主線,而實證研究強調歸納和演繹,從樣本推知整體,從宏觀分析微觀。

         

        數理基礎較好的學生往往會選擇實證研究的選題,但在隨后的研究工作中卻發現并不簡單,如數據難找、模型難懂難建、數據處理和分析困難等。那些不愿跟數據和模型打交道的學生,后來發現案例分析也不那么容易,最常見的問題是:不少學生不能正確區分“現狀和問題”及“問題和原因”,提出的建議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對于寫作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困難,多數學生會自行改變開題時設計的方案,任意刪減,造成框架不合理,邏輯不嚴謹。

         

        3.寫作不規范。教育部門要求本科論文重復率一般在25%~30%之間。對于定性分析論文來講,由于規范分析和文獻分析方法的運用,導致文字敘述占大量篇幅,且多數是參考他人的研究成果,而為了降低重復率,學生往往將原本科學規范的學術語言替換成大白話,甚至出現語句不通、前后矛盾的情況。而對于定量分析論文來講,由于其包含一定量的數據、模型和處理分析,相比定性分析論文而言,修改任務較少,但仍有降低重復率的壓力,因此學生常常會在字數達標的前提下,大量刪減理論部分,造成理論基礎研究薄弱,對實證分析的支撐不夠。

         

        二、綜合性大學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問題的成因

         

        1.專業特點的原因。與其他專業相比,會計專業相關論題往往比較敏感,會計數據也會涉及到商業機密(主要涉及非上市企業或敏感信息)。以上市公司作為樣本或案例的,只能針對公開數據(如財務報告、公告等)進行分析,未公開的數據則因無法獲取而無從分析;以非上市企業或行政事業單位為研究對象的,即使通過一定渠道拿到部分資料,也往往因數據不全而無法分析。上述情況導致有些好的選題被迫放棄,造成會計選題范圍小、選題難。

         

        2.課程設置和時間安排不當。綜合性大學會計專業本科課程設置方面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文獻檢索、圖書情報學等通識教育平臺課程,要么設置為選修,要么根本未出現在培養方案中;二是常用統計軟件、財經論文寫作、專業英語、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閱讀等課程設置為選修。由于有些高校對于選修課程規定選課人數的上限,沒有選修過相關課程的學生,對文獻檢索工具不熟悉、專業知識不扎實,在論文寫作第一個環節——查閱文獻時就遭遇了困難,繼而會產生撰寫論文的自信心不足,嚴重制約了論文的寫作質量。

         

        畢業論文工作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而這個學期是學生考研復試、找工作面試的高峰時期,很難保證論文寫作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論文的寫作質量。

         

        3.指導教師和學生方面的原因。近年來由于社會需求增大,非財經類院校也普遍開設會計學本科專業并大量招生,而師資力量卻并未成比例增加。指導教師畢業論文指導工作量加大,與學生溝通交流次數減少,導師對學生論文質量跟蹤不到位。從學生方面來看,由于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當代大學生生活條件優越,吃苦耐勞的品質相對匱乏,加上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認為學校不會在最后關卡亮紅燈,從思想上放松了對畢業論文質量的要求。

         

        三、綜合性大學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建議

         

        1.開展科研技能訓練。綜合性高校應積極促進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鼓勵和支持會計專業學生盡早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等創新活動,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有些高校要求大學生必須修滿一定的創新學分才能畢業,并通過開設多項技能培訓項目,如數學建模競賽、模擬股市大賽、大學生科研立項、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等,既幫助學生修完了創新學分,也培養了學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為最后學年畢業論文的撰寫打下了較堅實的基礎。

         

        除了開展上述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活動以外,綜合性高校會計專業還應在二、三年級開設相關課程,如文獻檢索、科技論文寫作、抽樣調查、數學建模、社會統計分析等,幫助學生熟悉并掌握數字文獻資料檢索的工具、建模、調查問卷的設計、統計軟件的使用等科研工作所必須的知識;此外,應鼓勵會計專業學生積極參與指導教師或其他教師的科研項目,訓練學生對數據、文獻等研究資料的收集、處理和分析的能力。

         

        2.適當調整畢業論文撰寫時間。本文通過大量的走訪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師生認為選題應在大三下學期確定,畢業論文工作應放在第四學年第一學期。但這一時期大部分高校都開設有較多的專業課程,給畢業論文工作的開展帶來不便。建議對教學大綱進行調整,適當降低對總學分的要求或適當壓縮非核心課程或其他實踐環節的授課學時,減輕學生最后一學年的上課壓力,既給學生考研、就業留出空間,又能保證學生在畢業論文上的時間投入。

         

        3.嚴把論文質量關。在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學校可適當提高指導教師指導經費,并增大核算工作量,以提高指導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指導教師應按照各個階段的規定時間節點,督促學生完成各項任務。對于科研能力欠缺或專業基礎不牢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照,告之外文文獻的常用數據庫、上市公司數據獲取的主要網站、案例分析資料的獲得途徑,并且對數據的真實性、模型的可靠性、結論的可信度嚴格把關。經常召集學生開會研討,及時了解學生論文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給出指導意見。

         

        總之,綜合性高校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存在論題難定、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執行不力、寫作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形成從學校方面來講,應全方位的規劃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緩解畢業論文的各種矛盾,減輕畢業生負擔;從教師方面來講,應提高畢業論文教學技能和方法,以責任心和愛心對畢業論文全程跟蹤指導,嚴把論文質量關;從學生方面來講,應加強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充分發揮自身在畢業論文中的主導作用;從社會方面來講,應對大學生素質教育有一定的認識,積極配合各項工作,減輕畢業生論文工作的外界壓力。

        第4篇: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目前傳統的審計課堂教學普遍偏重對審計理論的講授,缺乏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難以滿足培養高素質審計人才的需要,審計教育改革也就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以傳統審計案例教學模式的缺陷為切入點,對傳統案例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并構建審計案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加強課后的實踐教學,使審計案例教學得以廣泛應用和推廣成為可能。 

        0 引言 

        審計學課程是會計學專業學生的核心課程,該課程體系中既包括審計的理論又包括了審計的實務,課程的技術性及實踐性極強。審計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審計基本理論,掌握審計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理論結合實踐,提高學生應用能力。但由于審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學生看來比較抽象,難以理解,要求學生對會計知識有較好的靈活運用的能力,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問題。為提高審計課程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對傳統理論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把案例教學進入課堂教學過程中。 

        1 審計案例教學實施中仍然存在的問題 

        經過實踐,發現審計案例教學法的實施仍有如下問題: 

        (1)審計案例的選用不恰當。 

        目前課堂教學的案例均存在著針對性不強,不夠系統的問題。教師們在備課時所選用的案例多半都是國外的案例或者是上個世紀的案例,要么不能夠有效的跟中國實際相結合,要么就是與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不相符,而且很多只注重了會計實務的考核,反而忽略了審計的實務操作。 

        (2)師資能力不足。 

        進行案例教學需要授課教師具有淵博的專業的學識、豐富的審計實踐經驗,但現實情況是,目前高校的審計授課教師大多缺乏審計實踐經驗,不了解審計的實際工作流程和技巧,很難將較為抽象、晦澀難懂的審計理論放在實際例子中使之具體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這是審計課程枯燥、難懂、難學的原因之一,也是制約審計案例教學實施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3)學生不習慣、不配合。 

        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學生不僅積極性較差,而且市場經濟的商業化氣息更使學業也帶上了某種功利主義色彩。學生們學好一門課程通常有種種目的,或是為了拿到高分,或為了將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這導致學生注重追逐高分而忽視能力的培養、注重死記硬背而忽視知識的靈活運用。其結果就是案例教學的參與熱情不高或參與了也不配合,導致教師的提問、啟示、分析、點評全成了唱“獨角戲”,最終又回歸到傳統教學模式的老路上。 

        2 審計案例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 

        (1)精選審計案例,建立審計案例庫。 

        審計案例一般可分為審計理論案例和審計實務案例,前者一般可獨立成例,側重于對審計理論的闡釋,不需要有較多的審計實務經驗,教師可以通過查閱中、外文獻資料,搜集電視、新聞等媒體報道,或瀏覽相關網站等方式收集;后者則需要具備較豐富的審計實踐經驗,對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業務較熟悉,并具備綜合運用多門學科的能力。這部分案例最好是根據授課教師本人的親自實踐編成,或由授課教師對來源于審計實踐的第一手資料加工、整理,使之符合教學要求。總之,審計案例的編寫不能僅靠若干個教師的個人努力,更需要大家齊心協力、集思廣益、互通有無,建立比較成熟、系統的審計案例庫。 

        (2)科學設置課程,保證充分的課時。 

        目前,審計課程并沒有象會計課程那樣,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會計等不同級次,以反映教學內容的不同難度,而在實際中,由于課時、專業、學生層次等的不同,授課教師經常將同一門審計課講成審計基礎與原理、審計技術與實務、審計理論與實務等多門課程。建議獨立開設審計學原理,以講授最基本、最必要的審計基礎理論,其課時應盡量壓縮;再單獨開設審計案例課,其課時應充分保證課堂討論的需要。兩門課程之間應注意適當銜接。 

        (3)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師資水平。 

        針對審計教師大多缺乏審計實踐經驗、實際動手能力差的現狀,建議采取以下多種途徑提高師資能力和水平:①鼓勵教師每隔二年或三年,即運用一學期時間到大型企業的內審部門、會計師事務所或政府審計機構做兼職或脫產實踐,以增強實踐經驗。這要求改變以往主要以課時考核教師工作量的做法,適當壓縮課堂教學工作量,增加一定的實踐工作量。②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鼓勵教師參加cia(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或cpa考試,取得cia或cpa資格。③通過網絡培訓等方式,補充專業理論方面的新知識,了解市場環境變化給審計帶來的影響。④適時聘請實務經驗豐富、業務素質過硬的審計實務高手來校進行專題講座。只有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了,審計案例教學有了好的“牽頭人”、“領航人”,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4)改變考核方式,獲得學生認同。 

        傳統審計課程考核主要采取帶有標準答案的期末閉卷考試形式,平時成績形同虛設,期末試卷的卷面成績幾乎決定了審計課程的最終成績,這種考核制度不能不導致學生“唯分是圖”。以我校為例,專業必修課的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的比例為3∶7,而平時成績主要依據平時到課率、平時作業的完成情況、課堂回答問題情況等打出,學生之間分數幾乎沒有差別,根本無法反映課堂討論情況,更沒有包括審計實驗、實訓等環節。建議改變傳統的審計考核形式,專門給課題實踐成績一個固定的比例,在平時成績、課堂講授、案例研討、審計實驗等之間建立一個合適的比例。相信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考核方式必然會導致學生對能力的重視,最終引起他們對審計案例教學模式的傾心認同。 

        3 課堂案例教學建議模式 

        (1)課堂講授方式。 

        以學生為講授主體,教師進行總結。例如在審計理論課之后開設的審計案例分析課程中,教師提供國內外發生的一些典型審計案件,讓學生以課程小組為單位,選取某個案件,查找相關資料,小組內進行討論、分工協作,并推選代表在課堂上進行該案例的分析。教師對整個分析過程及問題進行概括總結,幫助學生將審計理論與審計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堂討論方式。 

        該種教學形式主要運用于審計實務部分的課程講授。為使學生充分領會及掌握會計報表審計及審計意見出具類型等知識點,教師根據教學要求編制不同內容的審計案例。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分別編制采購與付款循環、銷售與收款循環、生產循環、籌資與投資循環、貨幣資金及會計報表審計等不同內容的綜合性審計實務案例。在案例編寫過程中,力求既與課程知識點相結合,又貼近實際的審計工作,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修訂。在教學使用時,為節約時間,可以將審計案例提前發到學生手上,讓課程小組先進行課下討論。課堂上再組織案例討論,然后教師抽選某個小組進行課堂發言,其他小組進行提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可以就關鍵問題或容易產生混淆的問題讓小組之間展開辯論。教師最后對整個過程進行講評,對案例分析結果進行總結,并就學生們在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及注意事項進行講評。 

        (3)案例情景模擬形式。 

        即借助模擬現實場景,通過設身處地、寓教于樂的教習方式來強化學生對審計理論、審計程序、審計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主要運用于審計理論課程后的綜合案例分析課程。在實際操作時,讓每個課程小組編制一個5-10分鐘的審計案例情景劇,在劇情中穿插一些違反審計準則的錯誤行為,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模擬演示該案例。其他小組則以搶答方式指出情景劇中的問題,教師最后進行總結。在案例考核時,可以從內容、表演、參與情況等幾個方面對表演小組予以評價,從搶答情況及指出問題正誤方面對其他小組作出評價。在教學實踐中,學生所模擬的案例情景涉及到業務承接、職業道德、貨幣資金審計、存貨審計等諸多方面。角色涉及被審計單位經理、會計、出納等不同崗位職員及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項目經理、注冊會計師、審計助理等不同層次審計人員。 

        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了情景表演時小組全員參與,問題搶答時全班參與,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調動了學生參與課程教學的積極性,同時又在輕松的環境下達到了掌握知識的目的。在前述教學形式過程中,教師的引導、總結與評價是極其重要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個案例上,而是要通過教師的總結,將案例分析的目的定位在對相應的審計理論的理解上,以及具體審計技術、審計方法的掌握上。 

        4 課后實踐教學 

        (1)校內模擬審計。 

        模擬審計是在案例教學的基礎上對審計實踐各環節的一次綜合模擬。目的是為學生創造一個極為方便的接觸實際的條件,使學生無須走出校門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親身體驗到比較系統、全面的審計工作全過程,掌握財務報表審計的基本程序和具體方法,有利于加強對審計基本理論的理解、基本方法的運用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將專業理論和審計實務緊密結合。 

        校內模擬審計包括兩個部分:手工審計模擬和計算機審計模擬。其中,手工審計模擬主要是結合審計學原理、內部控制、企業財務審計、經濟效益審計等專業主干課的學習,重點模擬審計技術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審計模擬中使用的指導教材可以是教師自主編寫的教材,強調審計檢查、計算、分析程序的基本功訓練。模擬實習資料取材于公司的實務,并根據其大量真實的核算資料分析、篩選、增補而成。要求審計實習者完成財務報表審計的基本程序,即從取證到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直至撰寫審計報告,完成審計工作底稿歸檔的全部過程。學生的模擬實習安排在大四上學期進行,共安排8周的時間。這為沒有真正接觸過審計工作,對審計中的審查程序、專業技術方法、職能崗位缺乏感性認識的學生提供了極好的鍛煉機會。計算機審計模擬則是模擬操作相關審計軟件,要求學生完成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的編制復核、整理任務,掌握相關審計證據的獲取方法,模擬審計檔案的歸檔管理。當然,這部分也可以穿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起到理論結合實踐的效果。 

        (2)校外審計實習。 

        審計實習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實現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一方面通過在校期間階段性的審計實習,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實際相結合,及時了解課本理論與現實工作的差異,彌補理論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畢業實習是學生就業前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可以讓學生熟悉將來可能承擔的工作,盡快把知識轉化成生產力。 

        審計實習包括在校期間階段性實習和畢業實習。其中,在校期間階段性實習主要是根據本課程的進度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及興趣取向,將學生分批、分期送入審計實踐基地接觸真實審計實務;畢業實習則是在畢業前(一般在大四上學期期末安排兩個月時間)安排學生實習,可以由學校統一安排學生到實習基地參與審計,也可以由學生自己選擇實習單位進行實習。在實習期內,每位學生至少參與一個完整的審計業務,從而切實提高其對審計問題的分析與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汪燕芳.審計案例教學模式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11). 

        第5篇: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范文

        1.專業認知實習會計專業知識對于初學者而言是抽象且枯燥的,因此我院在大一第二學期的暑假之前安排了為期一周的專業認知實習,學生在專業教師的帶領下到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參觀學習,了解企業的機構設置、走訪會計部門,認識真實的會計資料,與財務人員交流,到生產車間了解產品的生產流程,使學生通過感性的觀察與認知消除其對會計工作的陌生感,進而激發其對會計專業學習的興趣。2.專業社會實踐專業社會實踐要求學生利用大三的暑假時間,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當面訪談、網上調查等方式進行一些專題調查,并根據調查的內容和結果撰寫出相應的調研報告,進而培養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寫作能力、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以及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創新技能實踐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我院鼓勵學生積極開展創新技能實踐,并將創新技能學分的獲取作為學生畢業的條件之一。學生可以通過參加課外科技創新、各類技能競賽、社會實踐以及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等活動來獲取創新學分,以此來提高對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4.畢業頂崗實習畢業頂崗實習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重要方式。通過最后一個學期的畢業頂崗實習,使學生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接觸具體的會計崗位并完成相應的會計工作,將其在學校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運用到現實工作中去,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更深刻的認識會計的工作環境和工作過程,從而實現學習與就業的有效對接。

        二、實施會計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校內實驗室建設近年來,學院在已有的會計手工實驗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財務管理實驗室的基礎上,又先后建設了ERP沙盤實驗室、審計實驗室和會計開放實驗室,先后配備了用友、金蝶、網中網等財務教學軟件。在會計開放實驗室的建設過程中,受現有實驗資料的限制,學院成立專門團隊收集不同行業的全真會計資料(包括工業企業、商品流通企業、外貿企業、房地產企業、小企業等),形成了一整套多行業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全真會計實驗資料,有效保障了輪崗開放實驗的順利進行。

        (二)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與此同時,學院加大了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力度,先后與20多家企業、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機構等單位簽署了合作協議,為學生校外實訓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此外,學院還成立了專業建設校外專家委員會,聘請知名企業財務總監、事業單位會計主管、金融機構及會計師事務所的有關專家前來參與,共同探討社會各界對會計應用型人才能力需求的變化,探索有利于會計專業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和方法。

        (三)優化師資隊伍一方面,學院通過積極選送教師參加財政部門的有關培訓、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鼓勵教師聯合企業和科研單位進行橫向的項目開發與課題研究、鼓勵教師考取相關的執業資證書等方式來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學院積極聘請來自校外的財務總監、會計主管、財務經理、注冊會計師等實踐經驗豐富且業務素質高的專業財會人員擔任實踐教學的兼職教師,除擔任具體校外實踐課程的教學工作外,還積極邀請兼職教師參與實踐教學案例開發、實踐教學資料收集、實踐教材編寫等工作,為我院的實踐教學提供了非常有益的補充。

        (四)強調“多證書”培養“多證書培養”是指學院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在校期間考取各種能力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具體如計算機、英語、普通話等能力等級證書以及會計從業資格證、會計職稱證、理財規劃師證等職業資格證書。近年來,我院畢業生會計從業資格證的獲取率接近100%,會計職稱證書、理財規劃師證等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率接近20%。

        (五)積極開展并參與各類技能競賽多年來,學院高度重視各類技能競賽對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積極作用,學院每年組織的“會計技能大賽”“、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和“創業設計大賽”等比賽,為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鍛煉與提高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也激發了學生對專業技能的學習熱情。此外,學院還鼓勵學生參與國家級和省級的各項技能競賽,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1-2014年,我院學生多次榮獲“用友杯”全國大學生企業沙盤模擬大賽遼寧賽區團體第一名和全國總決賽二、三等獎。

        (六)改革畢業論文形式我院自2012年開始對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進行試點改革,將原有的畢業論文環節調整為學位課程綜合考試和實習單位專題調查報告及答辯兩個部分,2013年在會計開放實驗室建設完成的基礎上,將學位課程綜合考試調整為綜合輪崗開放實驗。學院對畢業論文的改革,主要目的是要改變近年來學生不深入企業調研、單純通過“東拼西湊”的方式編造論文應付了事的普遍現象,要求學生在畢業實習過程中,深入了解實習單位的實際狀況,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發現企業在生產經營、公司治理、投資策略、財務狀況、內部控制等某個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通過撰寫實習單位專題調查報告的形式,針對實習中所發現的某一具體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提出改進建議。最終,通過答辯的形式,教師可以更真實地掌握學生實習的實際狀況,辨別其專題調查報告中所寫內容的真偽,以便減少杜撰與抄襲等現象。我院對畢業論文形式所進行的改革探索,更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使學生在實際調研中真正運用所學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使其綜合能力得以提高。

        第6篇: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范文

        論文摘 要:審計實務課程應以有實踐能力的師資為基礎,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和工作任務為載體,“教、學、做”一體化。學生通過學習就可以全方位的訓練自己的專業職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有效實現畢業生“零距離上崗”,達到為社會發展培養合格的實用性高技能人才。 

         

        1 《審計實務》課程目標 

        《審計實務》課程的培養目標是:根據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內外審計工作的人員崗位,確定他們需要掌握對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發表意見的全過程,能熟悉企業的基本內部控制制度,掌握問卷調查、盤點、函證、審閱、分析性復核等審計方法,能查找審計證據、編制審計工作底稿,能根據企業會計報表進行一些主要項目的審計,并能發表正確的審計意見,能合理出具審計報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具有強烈的誠信、責任、成本、審計風險、團隊合作等意識。使畢業生上崗后即能獨立承擔相應崗位的工作。 

         

        2 目前高職高專《審計實務》課程實踐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職高專《審計實務》課程,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該方法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忽略了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教師通常采用單一的課堂講授的教學方法,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積極性被束縛;實驗、實訓條件不完善。這就使畢業生缺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人溝通和協作的能力及對工作缺乏責任感、創新能力弱。 

         

        3 提高《審計實務》實踐能力 

        為了適應高職人才培養的需求,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應作整合,形成完善的結構體系。課程體系以審計人員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審計實際的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學生通過學習就可以全方位的訓練自己的專業職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有效實現畢業生“零距離上崗”,為社會發展培養合格的實用性高技能人才。 

        3.1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注重專業教師實踐性教學能力的培養,高職高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有一批既有一定理論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較強指導能力的教師隊伍,教師的實踐性教學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學校應組織實踐經驗少的教師到審計部門實習、調研,同時專業教師還應到企業中進行鍛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而適應實踐性教學的需要。 

        3.2 以工作過程(生產過程)為導向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根據行業標準,通過崗位分析,工作任務分析來明確典型工作任務,由行動領域確定學習領域。對內容進行重組和序化,以審計實務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時序為依據,設計課程內容與順序。課程直接對應業務崗位,教學過程就是指導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教學內容就是系統化的審計人員的工作內容,將整合的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作為學習情境,審計相關的理論知識被分解嵌入到各個教學情境中。各個學習情境所涉及的內容細分成若干個具體的技能和任務,各個學習情境按照工作過程組成完整的課程體系。 

        3.3 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 

        通過調研聽取專業人員和行業專家對專業人才培養的意見。明確專科畢業生審計方向的就業崗位群:(1)會計師事所助理;(2)政府審計、企業、單位從事內部審計工作的人員。根據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確定學生應具備的專業能力:熟悉審計職業工作環境、評估和防范審計風險的能力;對財務舞弊行為作出職業判斷、確認及處理的能力;正確確定審計目標,選擇適當的審計程序而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的能力;正確編制審計工作底稿 ;正確發表審計意見;合理出具審計報告的能力。方法能力有:決策能力、執行能力、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通過自學獲取新方法的自我更新能力、利用網絡和文獻等獲取信息和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制定工作計劃、評估工作結果的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社會能力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與他人的合作、交流與協作能力,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工作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依據對工作崗位職業能力的分析,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境與評價體系,充分體現課程設計的職業性。 

        3.4 “教、學、做”一體化 

        教學場所應主要設在實訓室和實訓基地,會同企業人員,設計教學實訓項目,設計基于工作過程的職業情境,學習情境,完全采用真實審計實例為載體,即會計師事務所現場審計項目,審計理論知識融于一個個審計項目中進行講解,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做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進行真實的職業訓練。最后安排一周的實訓,完成一個綜合項目的實訓,系統地訓練學生的審計綜合能力。教師與學生通過邊教、邊學、邊做來完成教學過程,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5 教學方法的選用 

        (1)“典型任務驅動”教學法 

        在教學中以典型任務驅動為主線,將學生自主策劃、實施、檢查、評價、教師指導,教、學、做有機結合起來,采用教師下任務小組策劃教師指導學生修訂策劃教師指導、學生實施學生寫工作記錄任務完成后評價(教師對學生評價、教師對小組評價、小組互評、學生個人自評) 撰寫工作總結的模式。“典型任務驅動”教學法培養了學生工作的針對性、專一性,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2)角色扮演法 

        雖然從總體上看,《審計實務》課程教學中學生的主要角色就是“審計員”,但是在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操作方式下,各不同小組和小組中的不同成員需要交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項目負責人等。這樣有利于明確學生在小組中的責任,也便于不同小組交替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務。分角色實訓有利于學生在工作中進行換位思考,也有利于學生從不同角度得到技能的全面訓練。 

        (3)案例引導分析法 

        在學習情境實施的過程中,選取一些典型的案例作為相關知識提供給學生,包括用于審計業務指引的實用案例、違法處理的警示案例。其中的審計業務指引案例是教學中最常用的案例。可作為學生在實施工作任務時的參考。案例演示能夠較好地引導課程內容的展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分析能夠較好地促進學生在工作中有對比和參考,加深對這門課程的理解;違法案例的警示作用,能夠較好地提升學生的專業意識;從而激發學生通過學好審計實務繼而學好其他專業課程的積極性。 

        《審計實務》課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應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和工作任務為載體,積極探索教學方法的創新,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第7篇: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范文

        摘 要:本文從上市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前后審計費用變化的角度,間接考察了審計委員會在改善內部控制、保證財務報告質量、減少違規與舞弊等方面的治理效率。回歸結果表明,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公司支付的審計費用低于未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的當年少于前一年支付的審計費用。本文的研究表明,審計委員會的設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部審計的控制風險,對審計委員會的信任也減少了一定的審計程序,降低了審計成本,這將促使外部審計師降低審計收費。

        關鍵詞:審計委員會;審計收費;有效性

        為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證監會和原國家經貿委于2002年初聯合頒布了《上市公司治理準則》,明確指出上市公司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董事會中設立審計委員會。按照該準則的規定,審計委員會所履行的職責,主要包括提議聘請或更換外部審計機構、監督公司的內部審計制度及其實施、負責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之間的溝通、審核公司的財務信息及其披露、審查公司的內控制度等。理論上講,上市公司交由外部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財務信息是經公司審計委員會審查后的,審計委員會要對這些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負一定的責任,外部審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信賴審計委員會的審查。截至2004年,我國已有633家上市公司成立了審計委員會(吳水澎、李斌,2006)。那么上市公司的審計委員會究竟有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外部審計能否信賴上市公司的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的存在能否顯著減少外部審計的工作量與審計成本?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將從外部審計收費這一間接角度考察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的有效性。

        一、文獻回顧

        學術界對審計委員會有效性的研究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從審計委員會的內部構成出發,考察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專業性、權威性以及勤勉程度等特征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即研究有哪些因素影響了審計委員會的治理效率;另一類將審計委員會視為一個整體,分析審計委員會的設立所產生的經濟后果,即設立審計委員會后對訴訟、盈余管理、財務報告質量等因素的影響以及市場反應等,而從這些因素出發也可以研究審計委員會的治理效率,例如設立審計委員會后財務報告質量的提高就表明審計委員會是能發揮一定作用的。本文的研究就屬于這一類。

        對于審計委員會與審計收費問題,夏文賢和陳漢文(2006)進行了很好的總結。從邏輯上講,關于審計委員會與審計收費的關系,存在三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審計委員會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質量要負一定的簽字責任,出于自身風險的控制,往往需要更高質量的外部審計服務,或擴大外部審計范圍,從而增加審計收費。相關研究表明,審計委員會的存在會導致外部審計收費的增加:審計委員會往往說服管理層聘任具有更高專業能力和聲譽的外部審計師(Kunitake,1983;Eicheneher and Shields, 1985;Abbot and Parker,2000);審計委員會往往需求現任外部審計師提供更多的審計服務,如擴大其審計范圍等(Simunic and Stein,1996)。

        另一種可能是,審計委員會有助于審計收費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審計委員會是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重要機構,審計委員會負責審查公司的財務報告質量(Walker,2004)。審計委員會的職責范圍不只局限于選擇外部審計,而是對財務報告過程進行全面監控,包括監督公司的內部審計制度及其實施,以及審查公司的內控制度等,這都增強了公司內部控制的可靠性。公司內部控制機制是外部審計師確定控制風險水平和審計范圍的重要基礎,從而是審計收費的重要影響因素(Wallace,1989;DeZoort,et al.,2002)。Knapp(1987)發現,當審計過程中出現爭端時,審計委員會更可能支持審計師,而不是公司管理層,支持的程度與審計委員會的成員構成有關。Klein (2002)發現,當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降低時,這些公司的可操控性應計顯著增加;Xie等(2003)也發現審計委員會中外部董事所占比例越高、至少擁有一名財務專家或公司明確規定審計委員會對財務報告與外部審計的監督權時,公司進行激進型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低。這些研究說明,審計委員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盈余作的可能性,從而降低了審計風險,最終降低了審計收費。

        還有可能是,審計委員會對審計收費上述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會相互抵消,使得審計委員會對審計收費的影響總體上不顯著(O' Sullivan,1999)。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存在這種不顯著關系的原因是審計委員會公司治理的無效性。Menon 和 Williams(1994)的研究發現,審計委員會的成立只是表面上的,成立審計委員會并不意味著董事會實際上依賴審計委員會來提高其監管能力和股東的管理控制。Kalbers 和Fogarty(1993)等也認為,有關審計委員會有效性的證據是有限的。既然審計委員會是無效的,那么也就不能推斷外部審計能夠信賴審計委員會的存在,從而降低審計收費。

        國內學者也對審計委員會的有效性問題進行了一定的研究。關于審計委員會與審計收費的關系,李補喜、王平心(2005)的研究表明,審計委員會的設立與審計收費負相關,但相關性不顯著。他們認為審計委員會為加強內部控制、降低審計風險等提供了一定的條件,但處于起步階段的審計委員所起的作用仍然有限。夏文賢和陳漢文(2006)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控制了影響審計收費的其他因素后,無論從變化方向和變化數量上,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與外部審計師變更時審計收費的變化之間都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這說明從外部審計師的角度看,審計委員會的設立降低了外部審計的控制風險。陳漢文等(2004)對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所進行的案例研究也表明,審計委員會加強了內部審計的作用。

        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還處于不成熟階段,還未建立完善的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責任機制,在這種背景下對審計委員會的有效性及其治理效果的研究,對于我們正確了解中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治理的狀況、決定其有效性以及治理效率的影響因素,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制度,提高公司治理績效,有著積極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要考察的問題有三個:相對于沒有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設立的當年是否對審計收費產生了顯著影響?審計委員會設立前后,上市公司的審計費用是否減少?審計委員會是否有顯著的治理效率?

        二、研究設計

        本文的研究主要考察上市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的前后,外部審計收費的變化情況。基于上述分析,如果上市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后,審計收費顯著下降或顯著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那么在控制其他因素影響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斷審計委員會的確存在一定的治理效率,至少在公司的內部控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與夏文賢等人從審計師變更的角度考察審計委員會與審計收費關系的方法不同,本文選取那些新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進行研究。

        (一)樣本

        本文選取2003年和2004年新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剔除銀行等金融類企業、ST公司以及審計信息披露不完全的上市公司,共獲得169個樣本,其中2003年有109家,2004年有60家。然后,按照同行業規模相近的原則為這些上市公司選取沒有設立審計委員會的配對樣本。因此,最終的數據集合共有338家上市公司的數據。本文的數據來自于Wind數據庫和CSMAR數據庫。

        (二) 變量設計與回歸模型

        對于國內上市公司審計收費決定因素的問題,劉斌等(2003)的實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規模、經濟業務的復雜程度以及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影響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的主要因素,而存貨與資產總額之比、長期負債與資產總額之比、盈虧情況、審計任期和事務所規模對審計收費并不具有重要影響。韓厚軍等(2003)對影響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因素的實證分析結果表明,上市公司審計收費與公司總資產、子公司個數、資產負債率、審計意見類型等因素顯著相關,與應收賬款和存貨之和與總資產的比率、凈資產收益率不相關。伍利娜(2003)發現公司盈余管理的表現之一,即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ROE)處于“保牌”區間,是年度財務審計費用的顯著影響因素;此外,公司規模、是否由國際4大所審計顯著正向影響年度財務審計費用。魏素艷等(2005)也有類似的發現。但是朱等(2003)以滬市公司為樣本對審計費用的總體情況及影響審計費用的因素進行分析,發現事務所的規模、上市公司的規模、盈利情況等因素對審計費用具有顯著影響。結合上述國內研究,并參考Keefe、Simunic和Stein(1994)提出的審計定價模型,本文將審計委員會的設立情況納入了審計收費模型(1):

        Fee=α+β1Asset+β2Lev+β3Stock+β4Liquidity+β5Comm+β6Opinion+β7Big4+ε

        模型(1)中各變量的含義為:

        Fee:審計費用的自然對數;

        Asset:公司總資產的自然對數;

        Lev:資產負債率;

        Stock:存貨與總資產之比;

        Liquidity:流動資金與總資產之比;

        Comm:虛擬變量,公司當年新設立審計委員會時,取值為1,否則為0;

        Opinion:虛擬變量,公司年報的審計意見為非標準清潔意見時,取值為1,否則為0;

        Big4:虛擬變量,當會計師事務所為國際四大事務所時,取值為1,否則為0。

        為考察上市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對審計費用產生的動態影響,本文使用Logistic回歸方法建立模型(2):

        Logit(ΔFee)=b+γ1ΔAsset+γ2ΔLev+γ3ΔStock+γ4ΔLiquid+γ5ΔOpinion+γ6Comm+γ7ΔFirm+ε

        模型(2)中各變量的含義為:

        Fee:虛擬變量,審計委員會設立的當年與設立前一年,審計費用自然對數值(經行業均值調整)對審計費用進行行業均值調整是為了控制公司規模增長、通貨膨脹等因素對審計費用增加產生的影響。之差如果為負,則取值為1,否則為0;

        Asset:審計委員會設立的當年與設立前一年,總資產自然對數值之差;

        Lev:審計委員會設立的當年與設立前一年,資產負債率之差;

        Stock:審計委員會設立的當年與設立前一年,存貨與總資產比率之差;

        Liquid:審計委員會設立的當年與設立前一年,流動資金與總資產比率之差;

        Opinion:虛擬變量,如果審計意見從標準清潔意見變為非清潔意見,取值為1,否則為0;

        Comm:虛擬變量,設立審計委員會,取值為1,否則為0;

        Firm:虛擬變量,公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取值為1,否則為0。

        (三)描述性統計

        模型(1)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如表1和表2所示。

        描述性統計結果顯示,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公司平均審計費用為13.03211,顯著低于未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公司13.07226的審計費用水平(注:對兩個樣本組的平均審計費用之差進行顯著性檢驗,后者大于前者的T統計值為3.0475。),前者的中位數也顯著低于后者(注:T統計值為2.7824。)。考慮到兩個樣本組在資產規模方面并無重大差異,上述結果表明審計委員會的設立對上市公司的外部審計收費產生了顯著影響。兩個樣本組中,其他變量如資產負債率(Lev)、存貨與總資產的比率(Stock)、流動資金與總資產的比率(Liquidity)在描述性統計結果中并未顯現出有重大差異。

        模型(2)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3和表4。

        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設立審計委員會的樣本組,審計費用(經行業均值調整)比前一年平均下降了-0.00410,而對應的未設立審計委員會的樣本組,審計費用(經行業均值調整)則平均上漲了0.01083,兩個樣本組審計費用的動態變化差異明顯,顯示審計委員會的設立產生了重大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前者審計費用的平均值下降的幅度很小,原因是隨著公司的正常經營,公司規模、負債等一般都是在不斷增長的,再加上審計服務價格的“粘性”,在不考慮行業平均水平的情況下,審計費用有一定程度的增長是合理的,其他變量的統計結果支持這一結論。因此,審計委員會設立是否能顯著影響審計費用的動態變化,還需要通過回歸模型進行驗證。

        (四) 回歸結果

        模型⑴是對審計費用的靜態比較。從回歸結果(表5)來看,代表公司規模水平的總資產對審計費用有顯著的影響,兩者之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關系。而資產負債率、存貨比率以及流動資金水平的影響并不顯著,表明在我國審計市場,公司的規模大小是審計收費的關鍵定價因素,這一結果與其他研究相一致。本文所關注的審計委員會變量(Committee)與審計費用之間存在負的相關關系,變量系數為-0.0435,T統計值的絕對值為1.9665,接近于2的顯著臨界值,因此可以認為審計委員會對審計費用的影響是顯著的。系數的符號為負,說明設立審計委員會的公司,支付的審計服務費在統計上顯著小于未設立審計委員會的公司,這與描述性統計結果一致。可以合理地推斷,外部審計師在對上市公司進行審計時,對公司審計委員會的存在給予了一定程度的信賴。需要指出的是,變量Committee的系數只有-0.0435,對審計費用的影響雖然在統計上顯著,但是產生的影響很小,是否成立審計委員會還不能成為審計收費的重要定價因素。此外,審計意見(Opinion)的系數并不顯著,這可能與樣本選擇偏差有關。而公司聘任的會計師事務所是否是國際“四大”事務所則有顯著的影響,這表明如果不考慮審計質量問題,國際“四大”所的審計收費要顯著高于國內會計師事務所。

        模型⑵是從動態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前后審計費用的變化,考察公司審計委員會的設立是否會增加審計費用(經行業均值調整)降低的可能性。從結果來看,公司規模的變化(Asset)與審計費用的降低有負的相關關系,表明公司規模的增加會帶來審計費用的增加,減少審計費用降低的可能性,這與上述結果一致。存貨比率的變化對審計費用的降低有重要的正面影響,而資產負債率、流動資金比率和審計意見三個因素的變化對審計費用降低的影響很小。審計委員會的設立與否再次產生了顯著影響,設立審計委員會的公司顯著地增加了審計費用(經行業均值調整)降低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上市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后,會計師事務所在行業平均意義上降低了審計收費(盡管降低的程度非常小)。此外,Firm的系數顯著為負說明,在設立審計委員會的當年,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上市公司,審計費用增加的可能性顯著高于其他公司。模型⑴和模型⑵的回歸結果,從靜態和動態的角度證明,上市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的行為確實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收費產生了顯著影響,審計委員會的設立在很小的程度上降低了審計收費。如果假定會計師事務所是嚴格按照《獨立審計準則》合理有效地執行審計程序,那么可以合理地推斷審計委員會在改善公司內部控制、保證財務報告質量、減少公司內部違規與舞弊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結論

        本文從上市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前后審計費用變化的角度,間接考察了審計委員會在改善內部控制、保證財務報告質量、減少違規與舞弊等方面的治理效率。控制了其他可能影響審計費用的因素,本文建立了審計費用以及審計費用變化的回歸模型。回歸結果表明,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公司支付的審計費用低于未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公司(同行業,資產規模相近);上市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的當年支付的審計費用少于前一年支付的審計費用(經行業平均值調整),而配對樣本組支付的審計費用顯著增加。這些結果與本文前面的理論分析相一致。對外部審計師來說,一般情況下外部審計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公司的內部控制,而審計委員會在改善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效率。可以說審計委員會的設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部審計的控制風險,對審計委員會的信任也減少了一定的審計程序,降低了審計成本,這將促使外部審計師降低審計收費。研究結果證實了審計委員會在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效率。另一方面,盡管審計委員會的設立與否能顯著影響審計費用,但從變量系數來看,這種影響還相當微弱。可能的原因是,本文只考慮了審計委員會設立當年的情況,而審計委員會作用的發揮需要一定的時間,其長期作用可能更顯著。

        參考文獻:

        陳漢文,夏文賢,陳秋金.2004.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案例分析與模式改進――公司治理、受托責任與審計委員會制度(下)[J].財會通訊(1).

        韓厚軍,周生春.2003.中國證券市場會計師報酬研究――上市公司實證數據分析[J].管理世界(2).

        李補喜,王平心. 2005.上市公司董事會特征與審計費用率[C].中國第四屆實證會計國際研討會論文.

        劉斌,葉建中,廖瑩毅.2003.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深滬市2001年報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1).

        魏素艷,張紅,劉丹.2005.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5).

        伍利娜.2003.審計定價影響因素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首次審計費用披露的證據[J].中國會計評論(6).

        吳水澎,李斌.2006.上市公司自愿設立審計委員會的影響因素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8(1).

        夏文賢,陳漢文.2006.審計師變更、審計收費與審計委員會效率[J].財會通訊:學術版(2).

        朱,章立君.2003.審計費用的特征及其分析――來自滬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證券市場導報(12).

        ABBOTT L J,PARKER S.2000.Auditor selection and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19(2):321-339.

        DEZOORT F T, HERMANSON D R, ARCHAMBEAULT D S, REED S A.2002.Audit committee effectiveness: a synthesis of the empirical audit committee literat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Literature, 21(3):117-134.

        EICHENSEHER J, SHIELDS D.1985.Corporate director liability and monitoring prefer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3(4): 245-268.

        KALBERS L P, FORGARTY T J.1993.Audit committee effectivenes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power[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12(1): 432-466.

        KLEIN A.2002.Audit committee board of director characteristic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3(3):1303-1345.

        KNAPP M C.1987.An empirical study of audit committee support for auditors involved in technical disputes with client manage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 62(4): 553-587.

        KUNITAKE W.1983.Auditor changes by audit committees and outside directors[J].Akron Business and Economic Review, 6(4): 1221-1254.

        MENON K, WILLIAMS J D.1994.Audit committee activity and agency cos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13(2): 203-246.

        O'SULLIVAN N.1999.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audit pricing post-cadbury: a research note[J].The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8(2): 2314-2346.

        SIMUNIC D A, STEIN M T.1996.The impact of litigation risk on audit pricing: a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the evidence of auditing[J].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 15(2):779-813.

        WALKER R G.2004.Gaps in guidelines on audit committees[J].Abacus 40(2): 112-143.

        WALLACE W A.1989.Are audit fees sufficiently risk adjusted? [J] Advance in Accounting supPlement,23(1): 445-497.

        第8篇: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范文

        關鍵詞:管理會計;案例教學;實踐場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靈魂和目標,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實現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現代教學應是一種發展性教學,發展性的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在自身發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善于運用自己的智慧、能力、膽識與意志,創造性地進行學習。案例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告訴學生要自己去思考“應該怎么辦”。案例教學內含著學生和教師的許多創造性因素。為尋求管理會計教學在內容和方法上的重大突破,以促進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目標的實現,我們在2005年實施了《管理會計案例》選修課的教學實踐。讓學生通過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事件去分析:“為什么是這樣的?應該是怎樣的?”使學生置身于工作之前,達到豐富和充實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實踐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的目的。

        一、實施管理會計案例教學的意義――“身臨其境”的實踐場

        案例教學是具有啟發性和實踐性,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的情景式教學方法,也是我國高等院校改革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是體現理論與實踐結合、豐富信息量、拓展學習內容、激發和樹立創新性思維的主要平臺。

        (一)把企業搬到課堂,讓課堂成為實踐“管理”的舞臺。由于管理會計具有會計與管理直接結合的特點,使得其預測、決策、計劃、控制等諸功能的實踐活動很難在會計模擬實驗室里進行。而管理會計案例源于工商企業實踐,其豐富的內容及信息量之大,在傳統課程的教學內容中也不易涉及。開設《管理會計案例》課程,使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解剖和總結,提出自己的觀點,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相當于完成了管理會計課程的實習、實踐環節。更主要的是吸引了學生感知企業“會計管理實際”的興趣。通過案例,把一個個抽象信息具體化、實踐化,是構成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例如,在學習“海信財務管理模式”案例的基礎上,有同學主動到網上查找相關案例,不但圓滿完成了老師提出的問題,還利用課堂發言闡述自己的獨到見解、吸納同學的不同意見。學生們感嘆:案例開拓了我們的視野,使我們從中“捕捉”自己的創新意識。分析案例使我們理解了“資本運營”等專業知識的確切含義,我們的看法也得到了展示,我們有參與企業管理的感覺。

        (二)學生必須參與案例教學的整個過程,把自己視同企業的一員。學生的參與度對案例教學的有效性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要求學生:必須要參與到案例教學中去,勇于發言,認真、廣泛閱讀、搜集相關資料,積極思考問題,視同自己就是企業管理的一員,否則學習該課程的收獲不會很大。我們以首次開班學生(2002級學生在2005年上半年開課)積極踴躍選修該課(選修率95%),強烈的主動參與意識為“學習案例”,使后續班級的同學清楚應該怎樣學好案例課程,打消了一些學生“畏懼、懶惰”的心理,“預防”效果還是不錯的。同時,要求老師要盡力讓學生清楚:在案例教學的課堂上,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參與者,都是受到尊重和關注的。

        學生們經過剖析教學案例――自找案例或搜集資料――探究分析――提出個人觀點――課堂發言的過程,大大激發了求知欲和學習主動性。學生在對案例的分析、類比中發現難點、疑點,易于激發其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創造才能是學生個人的求知欲、進取心和首創精神、意志力與自我實現決心的體現。案例教學對培養學生洞察發現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非常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幾年的案例教學證明,大多數同學能做到積極思考、主動發言,有些同學參與熱情非常高。在每一學期、每一教學班的案例教學中都有不少“獨到見解、勇于發言”的學生出現。

        二、案例教學實施效果

        (一)學生反饋: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與技能并重。感覺到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的感覺它。感覺只是解決現象問題,理解才是解決本質問題。《管理會計案例》課程的開設,一方面是應學生們的呼聲;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借此了解學生掌握管理會計理論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提高理解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措施。課程開設的效果如何,唯有傾聽學生們的心聲。于是我們在2005年6月召開了首次開班《管理會計案例課程》學生的研討會(至今已開類似反饋會議有3次),廣泛征求學生們的意見。同學們的意見和建議對我們這門課程的建設和提高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同學們普遍反映案例課程的開設對于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拓展和提高獨立思考問能力,豐富、充實所學知識是很有好處的,使自己增加了知識量,開闊了視野,提高了知識的運用能力。學生們認為:

        1、案例課程的學習使所學前期課程的相關知識變得“活起來”了,有助于理解相關課程的系統性。(1)由于這門課程是在學習了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課程和相關學科課程的基礎上開設的,可以使我們所掌握的理論運用到實際分析中,進而鞏固、完善、補充我們的知識體系。在對問題的分析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新問題,這就引導我們去思考、解決新問題,從而使我們有理論在分析中得到驗證和論證的感覺;(2)企業管理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生存狀況,而管理會計又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構成內容,作為以會計為主修專業的我們,通過案例課學習可以對企業管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理解,為畢業后更快地融入到工作中打下基礎。

        2、增強實踐能力,豐富、充實所學知識。我們平時學到的都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理論與實踐是有一定差距的。通過案例課的學習,可以使我們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實際案例,能接觸到一些書本上沒有的東西,豐富了知識,開拓了眼界,使我們這些平時不太可能接觸到企業管理的學生也有了實踐練兵的機會。

        3、案例教學具有發散性。案例教學的發散性特點是一個問題可能有多個答案,這就培養了我們的創新意識,對走向社會也有好處。形式活潑,不同于課上那些一成不變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理解了管理會計“實務”的含義和“管理”的內涵;而且課堂上大家暢所欲言,開拓了思路,讓我們學會了從不同角度解答、解決問題。

        4、使我們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由于老師采取課堂講解、同時激勵同學發言,課下小組討論、同學們準備書面發言材料,課上小組代表反饋討論情況等授課方式,既鍛煉了同學們的語言表述能力,又增強了文字表達能力,還使一些平時不敢上臺發言的同學有了上臺發言的勇氣,培養了“講演”的勇氣和技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利于發現自己、找到自己、成就自己,大大增強了自信心;老師鼓勵同學們運用所學知識提出自己的見解,這無形之中就提高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同時老師能隨時補充一些新鮮案例,使同學們能夠了解到一些前沿知識。

        5、不足、意見和建議。雖然老師盡量激發同學發言,但由于課堂時間所限,并不是每個想發言的同學都有機會發言;同時,有些同學對于課堂發言的意識還不太強,發言不夠踴躍。對于期末考試:我們的興趣不在期末考試,而是在平時,應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我們認為5∶5比較合適,且應開卷考試(原閉卷考試是在規定時間內對老師所出題目任選寫論文的方式);由于相關知識的缺乏,對課后一些思考題有時不太理解,希望老師講的多一些,實際的東西多講一些。

        (二)改正措施。于2007年開始,我們在一些班級進行了開卷考試的試驗,效果不錯。在2009年下半年,所有上《管理會計案例》課程的班級都實行了開卷考試:給出多個案例,由學生任選其二,寫出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可查閱日常積累的資料。這次考試結果,每個班都涌現出了不少積極地答卷,他們的共性是:獨立思維問題能力強,平時發言積極踴躍,日常閱讀、涉獵文獻廣泛。開卷考試給老師的感覺是:學生不是“被考試”,而是“去考試”,心態是主動的、積極的。

        (三)教師職責轉換和角色定位,有利于學生能力點的訓練。傳統課堂教學側重于知識點、操作點的傳授,缺乏對學生能力點的訓練。而案例教學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每一案例都要進行深入分析解剖,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學生專業判斷能力的培養。課堂上的引領、分析點評;課下的答疑解惑,對老師都極富挑戰性。我們要求任課老師要加強對案例分析深度和廣度的把握,利用教研室活動時間及時切磋和溝通。當然,教師在案例課教學過程中也升華了自己的專業素養。正確認識案例教學的教師職責和角色定位,是決定案例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案例教學考量著老師作為集組織者和領導者于一身的“導演”能力,而“導演”水平的高低影響著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專業判斷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教師應發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1、控制能力。控制好案例教學的方方面面。教師應把案例涉及的理論知識和制度規范在對案例內容的簡解和分析中作為重點,并作為學生課下閱讀的內容。教師對問題分析的畫龍點睛、討論時間的把握、對學生點評的恰到好處等等,都考量著教師的控制能力。

        2、引導、協助。教師通過對案例所涉及內容之間內在聯系的分析,給學生一個明朗、簡要的框架,引導學生進入案例事件的情景之中,對案例分析提出切中要害和關鍵性的問題,以利于學生理清思路。教師對學生的關鍵性觀點和涉及的相關議題要在課堂及時歸納總結,引導出與案例討論題相關的論題,把討論引導到案例討論目標上來,幫助學生將自己的觀點建立在更加扎實的基礎上。如,對“你如何理解利潤會流失在每個管理環節”這一思考題,要求學生通過所學專業知識及已有的實習經歷舉例說明。

        3、擔當顧問。教師要善于組織和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增加他們欠缺、尚不完整而又必要的感性認識。對案例涉及內容給予恰當地補充,對難點、要點及時提醒關注,對學生提出的觀點予以歸納分類,幫助學生更清晰地認識案例中的疑難問題。如通過“美國次貸危機”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危機產生的原因,使同學們加深對“產生背景”這一問題根源的認識。

        4、做好“旁觀”。教師將自身置于討論的配角,盡可能讓學生去發言、去做出決定。教師的分析與總結,應基于對本質進行抽象和概括,使學生在對實際案例分析的基礎上又有對理論認識的提高。

        我們把教師應發揮的以上作用同時作為講授《管理會計案例》課程的基本規范,且在任課教師團隊的廣泛交流與溝通中達成以下共識: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案例討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互動式教學”的精髓完整地體現在案例教學中;任課團隊成員應遵守:嚴格按《管理會計案例》教學大綱執行教學計劃,補充的案例應該鮮活,具有時代感,并滿足案例教學與實踐、理論的密切結合;分析點評深刻、到位,使學生借助老師對案例的分析點評,得到舉一反三的訓練和收獲。

        三、注重案例教材的建設與完善

        社會環境的變化導致企業組織的變化,企業組織的變化又會引起管理會計實務發生變化。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和管理會計學科新領域的研究動向,《管理會計案例》課程也應與時俱進。為保證自編案例教材的質量,我們要求案例選擇盡量體現真實性、完整性、時空性、典型性、相關性特征,以清晰地案例資料讓學生深入地理解實際。針對管理會計理論和實踐的動態特性,我們堅持案例選題的建設和完善。在實施案例教學的六年期間,對2004年編寫的管理會計案例教材于2006年、2009年進行了兩次修訂,現在的案例教學和教材建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規范教學大綱。教材規定了教學內容,是教師授課取材之源,也是學生求知復習之本。我們對老師案例整理、撰寫的基本要求是:問題明確、邏輯清楚、體例規范。每一案例由案例資料、分析點評、問題思考三個要素內容構成。要求老師對思考問題的設計注重引導性和啟發性。教學大綱規定了教學目的與要求、案例內容、問題思考三大內容,并列示了必講案例和輔助案例(因課時所限),同時注明老師可以根據自己講授案例課的進度和需要增添2~3個新案例或簡講原教材案例,但學生就教材的每一案例所提出的問題老師必須無條件的給予答復。

        (二)教學內容推陳出新,增添代表案例。任何事物都是在動態中發展的,《管理會計案例》課程的教學內容也需要我們與時俱進,必須不斷地進行建設。我們對第一版的23個案例增加到了28個,其中更新了13個案例。案例內容涉及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全面預算、日常經營管理決策、投資決策、資本運營、企業會計信息化、作業成本計算及金融危機案例等。豐富、更新了海信集團、企業并購等案例;新增了世界金融風暴――美國金融危機、格力空調等案例。案例內容的不斷豐富,使學生的實踐內容又有了新的提升,使學生們進一步加深了對實際工作中現代管理會計的理性和感性認識。同學們感到學習案例課程絕不是對先修課程《管理會計》某些技術方法的簡單操作,而是如同親臨實踐的“嘗試身手”,感受著自己置身于案例之中的興趣。

        第9篇:內部控制案例分析論文范文

        關鍵詞:三維整合;審計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6-0274-02

        審計學課程專業性和實踐性強,與會計、法律、統計等相關知識聯系密切,需要理論指導及豐富的實踐經驗。審計學課程內容條塊分割,概念較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審計課程抽象、深奧,不易理解,從事審計教學的教師也感到難以將審計學課程講得深入淺出。通過改革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融會貫通地理解和掌握審計知識。該項研究提出了基于審計學課程體系整合、審計案例教學和審計綜合模擬實驗的三維整合審計學教學模式。

        一、審計學教學模式現狀分析

        1.課程設置重復,缺乏邏輯性。審計學課程設置缺乏內在的邏輯聯系,部分章節內容重復。有的學校根據審計主體性質不同設置課程,如內部審計、外部審計和鑒證審計等;有的學校根據特殊行業不同設置課程,如內部控制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和經濟效益審計等。這些課程之間和章節內容也存在重疊現象,課程內容條塊分割,各章節前后沒有連貫的邏輯關系。若教師在教學時不考慮課程間的聯系與滲透,盲目地為課時而講授,則會出現教學內容重復、審計知識不系統等問題。為此,應科學設置課程,選擇合適的教材因材施教,將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進行有機結合起,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審計知識。

        2.教學內容多,缺乏內在銜接性。審計學教學分理論和實務兩部分,其中理論部分包括基礎理論知識和理論性不強或拓展性知識;實務部分以審計實務的四個循環和貨幣資金審計為主線,審計終結階段出具審計報告,部分院校增加了驗資和經濟效益審計等內容。審計學教學內容多,實務部分與理論部分缺乏銜接性,使學生學習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脫離。如何進行理論知識與實務部分銜接,尤為重要。例如,在購貨與付款循環的實務部分講解時,應與審計方法中的存貨監盤有機結合,并輔之審計工作底稿,使理論知識和實踐有機結合。

        3.審計理論和術語晦澀,缺乏明晰性。審計理論內容會使學生感到抽象、枯燥與乏味,有些理論術語晦澀,如日期截止目標、機械性準確、重要性、合理保證和認定等。單純從字面看,這些術語很生僻,加之其定義或含義多數是從英文的復合句中翻譯過來的,其語言表達和邏輯關系不通俗。因此需要教師在講授時,應結合案例等方式深入淺出地揭示其真實含義。

        4.審計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參與意識和主動性。加之對審計學的內容感到抽象、空洞,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影響了教學的實效性,教學方法猶如紙上談兵,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學過程中應利用實物、錄音、圖片、教學軟件等直觀教具和電化教學設備,使教學形象直觀,并通過教學模式的轉變,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5.審計理論與實踐脫節,缺乏操作性。審計學偏重于實踐,但目前教學過程中純理論講解較多,缺乏實踐性和可操作性,造成思維模式呆板與審計實務判斷靈活性相背離。由于審計原始資料的隱密性,致使實踐教學資料缺乏,對審計工作只停流在感性認識上。部分學校試圖從案例教學入手,改變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但僅依靠案例教學,還不足以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教學過程中缺少與實務接軌的模擬實驗和模擬工作底稿,以及具體的操作流程和實務。

        二、構建基于三維整合的審計學教學模式

        為改變現行審計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筆者通過多年的審計教學經驗,提出一種新的審計教學方案——三維整合審計教學模式,即從課程體系整合、審計案例教學和審計模擬綜合實驗三個層面,改變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

        1.審計學課程體系整合。整合審計學課程內容,將審計理論運用于審計工作中,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審計學課程體系整合過程中,應力求精簡與實用,注意各相關專業課程之間的安排搭配,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審計理論知識和審計技能。(1)審計學課程內容包括審計學基本理論、審計程序和技術以及業務循環審計實務三方面。教學過程中,應正確地選擇和應用審計實務中審查技術和方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對課程內容進行設計,使學生學到系統、實用的知識。例如,在銷售與收款業務循環審計實務的學習中,與審計基本理論中的函證法緊密結合,使學生深入理解函證審計方法與技術。(2)相關專業課程的結合,注重專業課程之間的綜合,讓學生從審計的角度將財務管理、統計和稅法等相關知識有機結合,引導學生運用已獲取的相關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3)對其他專業相關知識的融合,注重學科之間的結合,在獲取知識、重組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多維思維方式,形成綜合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及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審計業務的實際操作能力。(4)將會計錯弊表現形式及其審查技巧作為補充。如在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的講授過程中,教師應結合主營業務收入審計中的主要風險領域進行錯弊的歸結,結合主營業務收入的各種錯弊表現形式,進行審計技巧的講解和分析。適當補充財務報表主要項目的會計錯弊表現形式及審查技巧,從實戰角度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審計課程的全方位整合。

        2.審計案例教學。運用審計案例教學,以審計案例的情節為線索,使學生進入審計工作的“現場”,即由理論講述向審計案例的剖析與理論描述相結合轉變。通過案例教學,傳授審計相關知識。審計案例教學法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及綜合能力。審計案例教學形式包括三種:(1)審計實務案例。該種案例大多以審計的業務內容為主,具體的業務調整居多;(2)審計典型案例。以國內外典型審計案例為主,將審計理論融于審計案例之中,通過審計案例的講授、分析與討論,對審計知識進行深入剖析;(3)理論教學與典型案例相結合。結合審計理論講解來分析案例,再進行審計案例的相關討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開設審計理論課之后單獨開設審計案例研究課程,側重點略有不同,《審計案例研究》的案例通常選取典型的審計案例或業務案例,分課堂教師引導案例、課堂學生討論案例和課后學生分析案例。教師應在案例分析中提出具有研究性質的問題,引導學生針對某一案例或專題進行深入思考,拓寬思路,讓學生扮演積極主動的角色。教師可讓學生投入到事先精心設計的案例討論中,通過學生運用審計學基本理論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審計模擬綜合實驗。審計模擬綜合實驗能增強審計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綜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但要注意知識點的銜接,盡量避免知識的交叉和重復。審計模擬實驗的形式很多,可通過建立審計模擬工作室、校內模擬仿真實習、計算機審計模擬實驗和校外實習基地培訓等形式完成。(1)建立審計模擬工作室。針對理論教學的講授內容,將審計知識分為若干個項目,準備審計專用的各種工作底稿和材料,與學生共同建立審計模擬工作室。在工作室里,可有針對性地選取某個項目進行實際操作。例如,理論教學中進行現金監盤審計時,可選擇貨幣資金審計項目的專項資料,在工作室里與學生共同填寫現金盤點表,完成現金審計的全部審計資料,提高學生對貨幣資金審計的能力。(2)校內模擬仿真實習。為突出直觀教學,進行校內審計模擬仿真實習。以一家公司某年度的財務報表審計為主線,使用賬、證、表等實務會計資料,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設置工作崗位,進行情境操作,真實再現財務報表審計的整個過程,包括接受審計委托、制訂審計計劃、符合性測試、實質性測試和出具審計報告等。各小組在模擬實習中演示、說明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意見等,由教師根據評分標準確定考核成績。實習結束學生須提交審計報告和一套完整的審計工作底稿。(3)計算機審計模擬實驗。該實驗需要在審計軟件的支持下進行,審計軟件會事先準備一套仿真模擬電算化會計核算資料,按照審計軟件的操作步驟,學生進行計算機模擬審計業務的全部流程,其內容與手工模擬仿真實習基本相同。(4)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與有業務需要的企業或會計師事務所聯系,建立實訓、實習基地,讓學生輪流深入企業進行審計工作。建議學校注冊成立一個會計師事務所,解決部分學生的實習問題,教師可對整個實習過程進行周密安排、管理和指導。由于學生的實習審計的分工不同,實習成績可通過知識應用能力、個人修養、動態的考核和實習報告等決定,其中知識應用能力包括綜合能力、實習完成情況、審計小組會議表現情況等,分值占50%;個人修養包括出勤率、師生交流互動、精神面貌、言語方式、行為禮貌等,分值占30%;動態考核方式可通過口試、社會調查、論文、報告、設計規劃等完成,分值占20%。

        參考文獻:

        [1] 陳風霞.高等院校審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96-98.

        [2] 倪敏,黃芳.審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財會通訊,2009,(7):53-55.

        [3] 徐紹祥,王麗.基于會計教育目標的《審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84-87.

        [4] 王俊豪.審計教學中的研究性教學方法探討[J].會計之友,2008,(4):70-7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天码中文字幕五月天 |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精品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视频播放器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老牛 |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