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振興中風景園林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思想的引導下,鄉村振興中的鄉村景觀設計備受重視。鄉村景觀的打造可以改善農村經濟的發展,它涉及多方面的專業提升,在風景園林方面主要包括村落的規劃、道路景觀設計、旅游業的特色景點打造、邊角地綠化提升等。將風景園林融入鄉村振興中,彌補鄉村農業經濟帶來的不足,豐富鄉村產業,有效縮小城鄉貧富差距,從而實現城鄉一體化。以現存鄉村景觀存在的問題為背景,結合風景園林設計應用方法,進一步提出風景園林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應用策略,并為鄉村振興發展助力。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景觀設計;設計方法;風景園林;策略
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政策,是風景園林在鄉村振興中的雛形,結合當時的國情,經過實踐證明這項舉措不無道理。中國這幾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是發展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盡管諸多鄉村振興項目的提出,為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助力,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鄉村發展的自然資源和空間需求,與現階段鄉村生態系統發展之間的矛盾加劇。而風景園林的應用,在實現鄉村振興的同時,起到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作用,并滿足地域文化延續的需求。因此,在鄉村振興發展中有效應用風景園林,對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鄉村振興中鄉村景觀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鄉村景觀保護與建設逐漸受到國家的重視,為帶動鄉村旅游業發展,達到鄉村振興的目標,國家在鄉村風景園林建設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但是,鄉村景觀項目的建設未達到預期要求,仍然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未保存鄉村當地的風貌,新型的鄉村振興景觀設計與傳統的自然景觀無法平穩銜接,造成了斷層,使得傳統的景觀無法較好地傳承;二是鄉村景觀設計不合理,缺乏整體統一的規劃,用地破碎性和不連續性破壞了傳統的自然效果;三是盲目提升鄉村景觀效果,沒有從實際出發,影響當地原有的鄉土文化傳承,生態系統平衡遭到破壞,通過大拆大建來凸顯景觀的觀賞性與規模性,未明確認知城市園林與鄉村園林之間存在的本質差別;四是景觀項目建設操之過急,未結合鄉村具體情況進行景觀項目建設與保護,甚至在建設期間采取不利于鄉村發展的手段,導致其景觀項目建設失去應有的價值與作用[1]。
2鄉村振興中風景園林的應用原則與設計方法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地形地貌、天氣氣候存在著較大差異,并孕育出差異化的建筑形態和文化。風景園林的有效建設與應用,可以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傳承與弘揚當地民俗文化、環境特色、地域文化等,維持鄉村經濟與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
2.1風景園林在鄉村振興的應用
(1)合理布局和規劃是景觀設計中極具重要意義的部分,不僅要合理規劃設計農村場地的不同區域布局,更要通過分析場地的大小尺寸、周邊村落分布及陽光照射,以達到最終的景觀效果。(2)便利村民及外來旅客。道路的景觀設計使外來人員產生“帶入感”,這其中的設計理念不是隨意將各種元素雜糅在一起,而是通過對視覺方向的引導,在必要的村口節點制造“錦上添花”的效果,同時要滿足行人活動空間的需求。(3)以植物造景為主的邊角地綠化。村落邊角地較瑣碎繁多,宜劃片區統一基調進行設計,結合道路景觀設計集中呈現、統籌布局,在示范點集中體現植物景觀的層次感。在植物選擇方面,宜保護古樹名木,種植本土樹木、花草爬藤類等地域特色且輕養護的品種。(4)旅游景點及生態田園的構建。充分保留山水、林田、路沿、村落等氣息濃郁的自然生態環境,科學利用自然植被、坡地、濕地、良田,成片種植季相開花植物,加入多方元素打造有創意、有亮點的農家樂或網紅勝地。
2.2工程概況
海港區北部片區美麗鄉村環境綜合提升工程位于秦皇島市,是該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項目之一。項目總面積1600000㎡,囊括風景園林、公園、園林小品、農業景觀等。項目于2017年第三季度完成,成為我國具有代表性的鄉村振興及鄉村旅游開發項目。
2.3風景園林在鄉村振興中的設計方法
2.3.1整體規劃與細節相結合,突出景觀特色2016—2020年國家計劃培育1000個左右的特色小鎮。由此可看到,中國鄉村振興不能一味地學習國外的景觀設計,而應更多地對本土特色景觀進行提煉。鄉村景觀與當地文化息息相關,鄉村文化是構建鄉村生活體系的精神支撐。實現對鄉村活力的維持,需重視對鄉村個性的保持,將鄉村特色與歷史文化保護相結合,促進鄉村文化建設。不同地域的鄉村文化具有差異性,而獨特的鄉村文化蘊含著獨有的魅力與內涵,如山環水繞的蘇派民居來源于姑蘇文化、有著“中國畫里的鄉村”美譽的宏村來源于徽州文化、紅磚古厝的鄉情來源于閩南文化,而部分海島可以對漁村文化進行提煉,設計趣味游樂項目,結合地中海風情打造特色小鎮,吸引游客前往。在文章提到的工程案例中,將山、海、村鎮相結合,實現了各類自然及人文資源的有機結合。
2.3.2因地制宜,多方位打造生態景觀利用鄉村生態景觀挖掘旅游項目。風景園林應用主要是對當地文化、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傳承。園林景觀設計期間要綜合考慮當地地形地貌、動植物資源、民俗文化等方面,盡可能減少人工建設痕跡,重視對園林建設與保護成本的合理控制。如安溪梯田地形韻育出茶香文化,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所以鄉村振興的發展要因地制宜,風景園林應用需與鄉村生活、生產相契合,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良好氛圍[2]。
2.3.3從環境角度出發,規劃和保護相結合鄉村資源囊括農業用地、植物、山脈、動物、文化、水文等,在風景園林建設與應用過程中,需秉持資源保護原則,在確保上述資源不受風景園林建設與應用影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進行鄉村資源保護,提升再生資源利用率,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促進鄉村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特別對古樹名木和遺址應當采取措施加以保護[3]。
2.3.4以人為本,尊重民俗文化鄉村振興戰略是基于“人民”的角度提出來,目前正處于發展階段,其設計與建設必須以人為本,根據當地風貌及文化民俗進行相應的設計,以保障鄉村景觀能夠體現當地文化內涵,符合當地需求,展現較強的文化特色。同時,風景園林在具體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應立足于農民本位的角度,針對生產、生活用地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使用,且通過相關政策制度的落實調動民眾積極性,踴躍加入風景園林保護與建設中,確保鄉村民俗文化與風景園林充分融合,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在海港區北部片區美麗鄉村環境綜合提升工程中,設計單位將該地區村落進行有機整合,采用多組團、多特色小鎮的開發模式。尤其是特色景觀小鎮的應用,突出了各組團村莊的景觀特色,將美化環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質、發展旅游產業等內容進行有機結合。
3風景園林在鄉村振興中的應用策略
3.1加大建設鄉村園林力度
鄉村園林的建設關系鄉村環境的提升,在鄉村園林打造中主要涉及元素、空間的運用,其中包含生活景觀、生產景觀以及自然景觀等,在延續鄉村歷史文脈的同時,可以提取與鄉村園林景觀特點相符的造景元素,保證其運用的統一性和多樣性融合成有機整體,以此來提升人的感受[4]。同時,在鄉村環境的營造中,將空間形態和自然形態有效結合可以提升鄉村景觀的整體感觀,無論是鳥瞰的屋頂還是立體的三維空間,都可以讓民眾的欣賞范圍得以擴大,使文化得以保存。而樹作為景觀最基本的組成元素,因海拔、風向、土壤、光照的影響,呈現的外形姿態也不一樣,不同的疏密、冠幅高低可以有效分割實體空間,結合生態構筑物及小品,營造鄉村的野趣性。
3.2打造網紅景點,充分挖旅游項目
隨著鄉村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諸多旅游項目逐漸被開發與應用,包括農田、民宿和村落等旅游項目,如江南的水稻田、哈尼的梯田中的色彩和地形有著固有的風格。而網紅景點借助水體、村落、民居進行更深一步的打造,有景觀、有故事的網紅景點會更加耐人尋味[5]。網紅景點的最初形態是通過大片色彩鮮艷的花田及異國風情的小品結合而成,完全脫離了鄉村當地的人文及民俗文化,而想讓網紅能一直“火”下去,需以自然文化景觀為基礎,融入人文情懷,尊重并突顯優勢。如紅磚古厝就是融入鄉愁情懷去保留文化打造景觀,在勾起一代人回憶的基礎上吸引人流,同時秉承這份文化延續下去。
3.3重點培養鄉土植物,建立獨有體系
在堅持適地適樹和鄉土植物優先的原則下,對鄉土植物的培養,盡可能減少引進外來植物。鄉村當地的攀援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美觀且不失野趣,如爬山虎、常春藤、炮仗花、五葉地錦等。充分利用植物間的垂直綠化搭配,既保證植物生態群落的穩定,又延長植物景觀的觀賞性,如常春藤與五葉地錦混種。若鄉村本土植物具有特色性,當地政府可以積極與外地城市合作,大力培養鄉土植物并為其他城市輸出,在提升鄉土植物培養比例的同時,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如東北的烏拉草、河南的臘梅、湖北的湖北梣、浙江的雪藕等,而廈門翔安大嶝島培育出的胡蘿卜、西瓜、龍眼在營造景觀的同時,也能促進經濟發展。所以,加強鄉村對特色本土植物的培養,通過對本土原生態植物產業的大力發展,可為鄉村振興發展助力[6]。
4結語
目前我國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國際地位進一步的提升,靠的不再是“崇洋媚外”的生搬硬套異國風光,而是根據國情,結合中國當地文化對鄉村進行改造。在會議上提出了“鄉村振興”這一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建設新農村,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尊重當地居民的意愿,以理服人,建設美麗新農村。吹響“鄉村振興”號角以來的這幾年,風景園林在鄉村環境改造和旅游景點(網紅景點)打造運用居多,大力建設鄉村生態園林,結合鄉村資源、文化、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分析,積極開發符合當地特色的旅游項目,加大鄉土植物培養力度,通過對鄉村資源的整合與合理應用,讓風景園林為鄉村振興增姿添彩,并實現鄉村環境大提升,人文氣息與大自然資源和諧共存的美好畫卷。
[參考文獻]
[1]龍鑫,劉鋮.淺談風景園林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運用[J].農家參謀,2019(23):10.
[2]歐陽慧霖.淺析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在鄉村振興中的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10):85+87.
[3]劉鴻儒,葛文佳,陳前,等.鄉村振興背景下田園綜合體特色植物景觀設計方法研究——以南京溪田田園綜合體為例[J].大眾文藝,2019(2):129-130.
[4]張仁鵬,李東徽,尹小巖.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設計分析[J].南方農業,2018,12(21):87-88.
[5]葉中洋.鄉村振興中改變農民行為方法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221-223.
[6]王立杏,王小平.關于鄉村振興的幾點思考[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35(8):19-21.
作者:黃秀賓 單位:廈門市翔安市政集團綠化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