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等職業技術論文范文

        中等職業技術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等職業技術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等職業技術論文

        第1篇:中等職業技術論文范文

        >> 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 中等職業學校貧困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對策研究 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現狀及改進策略 昆山市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的研究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師資培訓工作現狀、問題及對策的探索 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指導的現狀及對策探討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的現狀及對策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技能培訓現狀及對策 淺談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現狀及對策 中等職業學校文書檔案管理現狀及對策分析 中等職業學校文化課改革現狀及對策探討 淺議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現狀及教育對策 淺談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現狀及對策 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教學現狀及對策 淺談中等職業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及對策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現狀及對策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現狀及對策 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現狀及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劉曉,史旦旦.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配置及編制核定的實證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2):14-21.

        [3]楊宗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職業教育核心競爭能力――淺談我國中職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1):80-82.

        [4]王向東.浙江省中職師資培養培訓現狀調查與對策建議[J].職業技術教育,2013(10):47-50.

        [5]解麗娟.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策略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Allo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Ningbo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YU Dong-wei

        (Teaching Research Office f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Ningbo Education Bureau, Ningbo Zhejiang 315000, China)

        第2篇:中等職業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針對中等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所存在的缺陷,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我國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側重于有關專業技術的需要,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提高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英語的能力。但是,現在中職英語教學一直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 ,使學生一味地依賴于教材和教師,缺乏思考,失去了應有的教學效果。并且局限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學習潛能的發揮,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學效果相當差。

        1 我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英語教學的現狀

        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英語教學的對象主要是普通初中畢業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和知識,但整體水平不高,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對英語不感興趣。面對這種多層次、水平參差不齊、基礎較差的學生 ,我們原有的教學方法已完全不能適應 ,教學內容也偏深,必須改變教學方法和內容。在教材方面 ,由于學生生源復雜,知識結構、層次不一,目前尚沒有一套完整的符合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使用的英語教材。在設備方面,中職學校普遍存在語音設備簡陋、落后及資料缺乏等問題。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亟待充實和提高,使其在提高整體英語教學水平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教師方面,我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普遍存在師資不足,師資隊伍不穩定的問題。有些學校英語教師比較緊缺,甚至借用其他專業的教師上英語課。

        2 中等職業教育的改革措施

        針對目前我國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應當從教學觀念、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幾個方面著手,采取相應對策。

        (1)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觀念。首先,應轉變把外語考試看作是英語教學的終點,把考試通過率視為衡量英語教學質量的尺子的錯誤觀念與認識。在這方面的做法是實現 “五個轉變”,即教學內容必須從語言點的講授為主轉變為以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為中心 ;教師地位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實踐能力的指導者和質量監控者 ;課堂教學模式由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學生為中心;教學應由句子水平轉變到語篇水平;由單純重視語言運用的精確性轉變為既重視精確又重視流利。在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過程中,一定要著重處理好兩對 “關系”,即知識、能力與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和教與學的關系,前者要樹立學習知識是基礎 、培養能力是關鍵、提高學生綜合索質是目的的思想 ,后者則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由語言能力培養轉變到語用能力培養上來。

        (2)更新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是整個教學改革的重點。英語教學內容包括傳授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發展語言交際能力等,其目標是通過英語的語言教學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培養起來,并最終把學生的創造潛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課程設置應充分考慮完成這一教學內容并達到這一教學目標。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生產現場使用英語的機會 日益增多,如進口設備、儀器的說明書和使用手冊、國際通用技術標準、正在使用的成熟技術和先進技術的原始資料等。另外在現代信息社會中,計算機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人機溝通能力成為必備的職業素養。英語教學對有關計算機的操作指令、提示信息、通用和專業軟件的使用說明、互聯網絡調用命令等都可納入教學內容,成為高職英語教學十分實用而生動的教學內容。

        (3)優化教學方法,向改革方法要質量。一定的教學目的總是要求一定的教學方法為其服務。當前,制約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學方法改革滯后,可以說,如果不能大面積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就很難有指望。教學方法是在教學思想和教學原則的指導下,師生為實現教學目標而開展的教學活動的一切方法的總和。研究中等職業教育現代教學方法,就是要探索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需要、適應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和特點,構建能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體現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以實踐為主線的中等職業教育現代教學方法體系。

        目前,英語教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偏頗。英語教學在整體規劃和科學性、系統性方面欠佳,教材、教法有待改進。在教改中應該將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作為改革的重點,在教材編寫、教學改革、實驗設計中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突出教師的指導作用,強化作業的設計性、連續性和復雜性,倡導研究性學習。在考試方法上,改變一統天下的閉卷考試為開閉卷相結合。

        (4)完善教學手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這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當今以推行多媒體為主的現代化教學已成為英語教學手段改革的標志。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離不開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任課教師,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對廣大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充分開發先進教學設備的功能,盡快建設起一支能夠適應現代化教學要求的師資隊伍來。

        (5)加強 “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當前加強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增加 “雙師型”比例 ,不僅影響職業教育職能的實施和體現,而且關系到職業學校發展的規模、速度和人才的質量。因此 ,加強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已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課題。 “雙師型”教師是指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與教育教學能力、良好的行業職業態度、知識、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持有 “雙證”的專業教師。 “雙師型”教師除具備教師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外,我們在能力和素養方面對其還有特殊的要求:①行業職業道德;②行業職業素質;③組織管理能力;④協調交往能力 ;⑤創新能力。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教育者、領導者和組織者,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高水平的 “雙師型”師資隊伍是高質量教學效果的保證。

        第3篇:中等職業技術論文范文

        一、強化師資培訓,教師隊伍質量穩步提高

        教育的興衰與成敗,人才是關鍵的因素,建立一支政治思想過硬、業務素質高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我們十分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一是選拔80余名優秀老師參加了省中職教師培訓;二是組織了全市中職教師大培訓。8月26日在市職教中心精心組織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新大綱、新教材的培訓。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德育5科專任教師,職業學校主管教學副校長和教務主任,共1210人參加培訓。幫助一線老師學習領會中職教學改革的新精神、新舉措,盡快熟悉、掌握新教材,把握課本知識和技能結構,能夠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本學科本專業的基本題目,做好教學工作,提高教育質量。此次培訓由國家新大綱、新教材主要編審人員直接授課,培訓層次和規模為我市歷年之最。8月27日的《邯鄲日報》和8月28日的都做了專題報導,廣大教師交口稱贊。三是以學校為主體由參加省市培訓的骨干教師組織了全員培訓,通過培訓全體專任教師領會了中職教學改革的新精神、新舉措,盡快熟悉、掌握了新教材,新大綱,為更好的教育教學打下了基礎。

        二、落實教學常規,對口升學再創佳績

        常規教學管理的好壞,是衡量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志,也是職業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各職業學校深入貫徹《職業學校教學常規》,規范、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校每學期檢查各學科的教學計劃是否切合學生實際,教學方法和措施是否得力。要求每位教師超周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具等。教務處和學科專業教研室定期檢查和隨時抽查教師的備課情況。我們職業教育研究室不定期聽推門課,定期舉辦有關學科示范課。組織語、數、外等學科模擬考試,全市實行統一命題,統一評分標準,統一印制試卷,由各職業學校統一組織考試,從而大大地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對口升學為例,二00九年全市職業學校參考人數為4775人,比去年增加1015人,上線人數達到3367人,占全省人數的15%,比去年增加779人。本科上線人數542人,占全省對口升學本科人數的29%,比去年增加238人。對口升學萬人口上線率前三名的學校分別為武安市職教中心、磁縣職教中心、曲周職教中心,特別武安職教中心上線人數達到1556人,占全省計劃的7%,本科上線人數達到385人,占全省本科人數的20%,不僅在我市,在全省也是獨樹一幟。

        三、組織開展教師教科研評比活動

        為促進我市廣大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者深入開展理論與實踐研究,推動我市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并辦出特色,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理論水平,舉辦了邯鄲市中等職業教育優秀教學論文的評選表彰活動,經各單位層層篩選,共有百余篇論文參評,評定一等獎10篇、二等獎20篇、三等獎40篇。

        9月份,鼓勵廣大中青年教師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促進專業教師業務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舉辦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說課比賽,通過精心選拔,我市有8名教師代表我省參加書法、服裝、英語、動漫、旅游5個專業的比賽。

        四、中心教研組活動深入扎實,教研再上新臺階

        我市共有11個中心教研組,分布在9所職業學校,它們在全市的教學研究工作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年初指導各中心教研組制定活動計劃,確定活動的內容,審核計劃的可行性。開展活動中督促各中心教研組嚴格按計劃進行。每個中心教研組今年活動次數都在2次以上,規范處理每個活動階段的中心工作和急需解決的問題。組織豐富的教研活動,聽課、評課、請人做示范課,到外地參觀學習,學習外地的先進研究理念和教學方法等。4月份,做好各學科對口升學的備考工作,考試前精心組織各中心教研組出3~5套模擬試題。

        五、校本課程及校本教材建設,全面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

        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教育課程建設,培育精品課程和地方特色教材,組織開展了中等職業教育優秀校本教材評選活動,經過層層評選我市第二職業中學和曲周職教中心兩所學校去參加全省的比賽。邯鄲市第二職業中學的校本教材《基礎禮儀與語文素養》和《辦公自動化實訓》均榮獲省二等獎。

        雖然2011年我市職業教育教研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

        第4篇:中等職業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職業學校 心理問題 職業道德

        論文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主體。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年齡一般在十五六歲至十八九歲。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這一時期是人的心理變化最激烈、心理困惑最多的時期。

        職校生中的大多數是基礎教育中經常被忽視的弱勢群體。這決定了他們的心理問題和教育問題多發易發而且日益復雜。教育者在職業技能教育的同時,不僅要加強學生的德育,幫助學生疏導心理問題,而且要加強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本文就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和教育問題以及教師職業道德談一些看法和認識。

        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心理問題

        1.心理問題

        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對象以初中畢業生和部分高考成績不理想的高中畢業生為主。這部分學生中考、高考成績分數較低,生源素質差,學生的學習動機層次不高。不少職校生在初中階段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知道怎樣學更科學、更有效。由學不好到不愿意學,最后發展到厭學、逃學。學習焦慮現象比較普遍,不少職校生是讀不進書又不得不讀書。對考試或學習存在比較嚴重的恐懼心理,有明顯的厭學情緒和行為。學習目標也不夠明確,只求能夠過得去,混一天是一天,得過且過。

        2.性格心理問題

        第一,自卑自賤心理嚴重。看輕自己,對個人的能力與品質做出不符合實際的偏低評價,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由于長期處于被別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聽到的是指責和不滿,看到的是歧視的眼光。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現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的消極表現。

        第二,自私自利心理廣泛存在。現在的職校學生在部分是獨生子女,長期受到長輩的過分關愛,依賴性強,過分關注自己的感受,少考慮別人的想法利益。習慣于隨意支配、指使別人。由于缺乏合理正當的表現機會,一些職校生就試圖通過逆反或對立的角色和行為如惡作劇、夸張炫耀、故意搗亂、標新立異等表現來突出自我的存在,設法引起別人對自己的關注,以此獲得自我滿足感。

        第三,不良極端性格普遍存在。一部分職校生的個性特征表現為狹隘、暴躁、依賴、妒忌、孤僻、抑郁、神經質、偏執攻擊等。說謊、欺騙、敲詐、偷竊等現象經常發生。社會上很多人都忽視職校生,他們成了“不上進”、“不可教”、“沒希望”、“不學好”的典型。職校生的人格尊嚴問題比較突出。

        第四,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不少職校生進入職校時就覺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被遺棄的人,認為自己將來肯定沒有出息,因而常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進步,學習不思進取,生活自由散漫,混世度日,甘愿沉淪,聽天由命。

        二、人際交往心理問題

        第一,回避社會交往。在初中階段,職校生由于學習成績不好,被老師和同學評為差生,大家都不愿意與他們打交道,一些家長甚至不允許自己的孩子與他們來往相處。久而久之,職校生對正常的社會交往心存疑慮,不愿意與過去熟悉的人打交道,有意回避正常的社會交往。

        第二,缺乏對老師的信任,師生交往關系不良。對老師自然會有一種疏離感,擔心老師會向家長告狀,想與老師親近又怕受到冷落。當老師處理自己的事情不恰當時,則會出現對立情緒。不配合、不支持老師的工作。

        第三,虛擬網絡交往頻繁失度。現在職校生普遍存在上網成癮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現實交往中難以滿足,便想在網絡世界中得到補償。更有一些學生熱衷于網絡交友,迷戀上網尋找所謂的友誼。沉溺于虛擬網絡而忽視真實人際交往。使人際關系更加冷漠,產生嚴重的人際交往心理障礙。

        三、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中所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和準則。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雙師型”教師亟缺。職業教育的特點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練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即成為“雙師型”教師。一般來說,缺乏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難以完成勝任職業教育的效果對技能培訓的要求。教師的威信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好。崇高威信獲得的最基本條件是,崇高的道德品質和優秀的業務能力。對于一所學校的領導來說,要管好學校,首先要抓出一支良好的師資隊伍。在師德建設上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師德,二是師能,無德的教師得不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無能的教師培養不出優秀的學生,會誤人子弟。

        教師的職業道德本身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和教育手段。青少年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發展時期,有極強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學生觀察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老師脾氣、秉性、愛好都逃不過學生的眼睛,都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同樣那些脾氣暴躁、性格古怪、生活作風邋遢的老師也為學生不良行為的養成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因此高尚的道德品質使教師提高了威信,教育過程能順利進行。

        教師愛生的崇高精神境界,主要來自優良的職業道德素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的教師,能夠正確認識教師職業的社會價值。如何才能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呢?我認為:首先,努力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知識水平、專業技能水平。第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教育中受到鍛煉。第三,向優秀的教學工作者學習。第四,不斷增強自覺性,提高自制力。

        職校生是一個不容忽視、不可小視的社會群體。應該是富有活力、充滿朝氣的青年群體,也必定是未來社會發展進步和城鄉建設的生力軍,職校學習時期是職校生從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是他們的個性人格趨于定型時期,是對他們進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時期。心理教育在職業學校素質教育體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又擔負著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幫助學生疏導心理問題。用自己的言行威信影響他們,做“人之楷模”。這關系著教育事業的成敗,進而影響著國家的命運和未來。

        參考文獻

        [1]李萌. 淺談教師職業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中國論文中心, 2010.7

        [2]趙霞.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心理問題分析 ,中國論文中心,2009.6

        第5篇:中等職業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中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市場經濟對高技術人才要求的增加,中職畢業生的就業需求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競爭也日趨激烈,切實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改革,是滿足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促進中職教育持續健康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關鍵環節。

        一、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

        中等職業教育盡管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教育體制的改革起到越來越深刻的影響,但是近兩年來卻遇到了較大困難。原因是在新形勢下職業教育遇到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挑戰。

        首先,超前的擇業觀念。根據我國“加強第一產,提高第二產,發展第三產”的產業政策,本該有更多的人去愛農學農務農,愛工學工務工,為工農業的現代化貢獻力量。但是,很多青年學生、家長和社會在擇業觀念上卻與現實發生了嚴重差位,有相當多的學生不再選擇學農科專業和工科專業,而紛紛擁向第三產業中的一些熱門專業,表現出擇業觀念的超前性。超前的擇業觀念,使中職學校的招生數量急劇下滑、生源嚴重不足,學校面臨著停辦或轉向的危機。

        第二,社會轉型期就業壓力。90年代后期是我國經濟的轉軌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經濟轉軌能激活我國的經濟。但是,經濟轉軌使企業釋放出大量的多余勞動力,從而造成大量的社會失業。職業技術教育是為勞動者就業而進行的職業準備教育,學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在校學生專業學習的熱情以及學校今后的招生。近幾年來,高等院校擴招、社會失業人數劇增、企業用工乏力,社會所能提供的職業崗位有限等多方面的影響下,導致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生就業更加困難。學生接受職業技術教育本想能借以謀得一份理想職業,但當這一目標難以如愿時,自然也就不再選擇職教,因而導致近幾年來職教缺乏吸引力。

        第三,社會追求高學歷。 由于我們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下,對教育結構的戰略選擇,只能是重點保障義務教育和基礎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積極穩步發展高等教育。但是,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接受高層次教育的物質承受能力已明顯增強,因此,許多家長不希望也不需要孩子過早就業,只希望能多讀一些書。而社會對高學歷的追求,使眾多初中畢業生選擇讀普通高中,至使職業技術學校“門庭冷落”。

        第四,一些理論、輿論負面影響。80年代以來,我國對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方針一直是十分明確的。然而,理論界和輿論界始終對此存有不同觀點。但是,如果對某些國外的理論不詳加分析地引進來,這很可能構成對我國職教發展的負導向。

        二、改革措施

        1、轉變思想

        當我們用傳統智力理論去觀察中職的學生,就會感到其素質低下;去組織教學,就會感到成效不明顯。雖然一直以來,我們也在呼喚:相信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但是,在傳統的智力理論下,一方面,缺少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另一方面,由于傳統智力理論(智商理論,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智力是以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為核心、以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種能力,并以此作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標準,進而使學校教育主要以測驗語言智力、數理邏輯智力為本位的學習,忽視了其它智力的存在,從而也就忽視了學生的其他才能,因材施教也就無從談起。而中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養中技能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在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視角下,中職的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強項,有自己的學習的風格,只要我們在教學思想、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方面,充分考慮他們的智力強項并創設適當的情境,最大限度地開發他們的潛能,中職的學生會同樣出色。

        2、轉變理念

        理念是一個人具有的準備付諸行動的信念,它既是一種觀念,也上一種行動。傳統的教學理念是在傳統智力理論與評價體系主導下的學科本位、知識本位,這一教學理念的必然產物就是不斷通過語言、數理邏輯等少數智力相關的知識的考試和篩選,優勝劣汰。一部分人(語言、數理邏輯智力占優的人)獲得成功,另一部分人被淘汰。而中職的學生大多是這一教學理念教育下的失敗者或亞失敗者。如果中職教育繼續沿用這一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勢必會惡性循環,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急躁情緒,從而嚴重影響教育效果,制約教育質量的提高,阻礙中職教育的發展。為此,中職教育要從教育理念上,由淘汰式教育向潛能開發的職業素質教育轉變。

        3、完善課程內容設置

        中職教育是培養中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這就使得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中等教育在類型上區別開來。

        一般教材比較注意學科的體系性,但從認識的原理和信息的接受方式上看,卻往往是最與眾不同的信息才能引起人們的充分注意。而這種體系也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淹沒了信息的不

        同特性。干擾了認知者對重要信息的注意力。教師要能夠結合實際應用,把這些重要信息提取出來,必須盡快由書本(教材)為中心,向以實際的應用操作技能為中心轉變,充分引起學生足夠的注意力。對于中職校學生來說,書本知識只是一些前提準備,應該精簡和篩選,并且集中在一、二年級學習;相應地,大幅度增加應用技能的操作和訓練,有些原理性知識還可以在實際操作訓練時再加以“補習”,這樣不僅使枯燥的、抽象的理論知識有了應用性的支撐點,也使學生對課程的應用性有一個切實的感性認識,提中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重視程度。只要明白了課程的應用意義,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認識與興趣就會提中,從而就會主動利用業余時間去學習。即使有些內容教師沒有講到,但這種認識與興趣會促使學生主動把知識補充得較為完整。

        4、改進教學組織形式

        學生的智力結構與生俱來就不相同,他們沒有相同的心理傾向,也沒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強項,有自己的學習風格。結合中職學生多起點、大跨度的現狀,中職教學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智力弱項與智力強項,張揚個性化學習才能取得較好的學習功效。根據學生基礎、個性特長,幫助學生選擇課程、制定學習計劃;要通過改進教學方法、解放教師的有限時間,使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差異、區別解決問題。

        5、完善教學方法

        改革教學方法,引入現代教育技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要因材施教,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中職學生基礎較差,常常是因為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上存在問題,所以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出于對課程應用性的考慮,與掌握某種技能相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為重要。因為,走出校門的學生必然會遇到更新的知識、技術及設備,甚至不到幾年,在學校掌握的設備技術可能就會被淘汰,相關技能也就失去了應用價值。而且,龐雜的課程內容全部利用課堂來解決,也幾乎是不現實的。這些都要求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有計劃的自學。

        教學設施、設備、實習基地和師資隊伍等是職教辦學的基本條件,是保證人才培養的物質基礎和必需力量。但由于我國的教育投入不足,職業技術教育長期在低水平的條件下運行,教學質量不高,人才質量難以保證,因此,進一步拓寬經費渠道,應是未來需著力解決的主要問題

        6、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

        以傳統智力理論為支撐,以語言和數理/邏輯智力的測定為主干的傳統教學評價體系,雖然簡便、易行、好操作,甚至長期以來被認為科學、客觀、公正。而對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由于語言和數理/邏輯智力處于劣勢,是這一評價體系下的失敗者,也可以說是這一評價體系的最大受害者。為此,中職教育應根據多元智力理論,改革教學評價體系,以價值多元、尊重差異為主干,最大限度內給學生以肯定。

        7、采用適用的考試形式

        中職學校的課程考試不同于中考中的課程考試,也不同于普高生的入學考試,其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選拔人才,而是為了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質量。限時完成的規范化試卷是不能準確地評價出這種質量的。對于中職生的考核除筆試外,還可以采取口試、答辯和現場測試、操作等多種考試形式。內容上著重考核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改革考試方法,促進學生個性與能力的全面發展;形式上可以考慮化整為零,就是把傳統的每學期兩次考核,變為結合教學內容不定期多次進行,每一部分教學內容進行完畢后,即可進行考核。課程應用性的特點決定了每一部分知識幾乎都以應用為主,因而考核主要側重于應用能力,變單純的筆試為靈活的考核方式。當然,對應用能力的強調并不意味著對基礎知識的忽視。基礎知識的測試可以在應用能力測試中反映出來,也可以放在期中或期末考試中進行。

        參考文獻:

        [1]教中[2004]1號.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

        [2]田玉芳.加強學法指導提中學生自學能力[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11)

        [3]劉蘭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辦學體制研究[J].中等教育研究,2003.(5)[4]祁柱曉.中職創新辦學初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14)

        [5]珍妮特.沃斯 《學習的革命》上海三聯書店 98年版P364、P401

        第6篇:中等職業技術論文范文

        二、中等職業學校教授級高級講師為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三、本條件為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申報和評審委員會評審時掌握的基本條件,評審委員會可以依據本條件制定相應的實施辦法。用人單位向評審委員會推薦人員的條件,由用人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和崗位要求自主制定。

        四、本條件適用于國家和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的在職在崗教師。

        分則

        一、申報條件

        (一)熱愛祖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勇于探索,開拓創新,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

        (二)具有相應教師資格。

        (三)身心健康,能全面履行崗位職責,完成規定的教學、教研工作任務。任現職以來年度及任期考核均為合格以上。

        (四)外語水平符合國家和我省有關政策規定。

        (五)學歷和任職年限具備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擔任高級講師或高級實習指導教師職務9年以上。

        當年年底年齡在45周歲及以下的人員須得碩士以上學位。

        (六)專業課教師須取得非教師系列相關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相關專業(工種)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或相關專業執業資格證書。實習指導教師須取得相關專業(工種)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相關專業執業資格證書。

        二、教授級高級講師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和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具有本專業廣博、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掌握本專業國內外發展現狀和相關專業領域職業教育發展趨勢。

        2、治學嚴謹,教學經驗豐富,形成有一定影響的教育思想和教學風格。

        3、具有主持本學科、本專業教科研課題的能力,研究成果處于省內領先水平,對教育教學改革、專業建設、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有較強的指導作用,在本地區起到學科帶頭人作用。

        4、專業課教師具有豐富的職業技術教育經驗、生產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對本專業的開發與建設有較系統研究與突出建樹,在同行中影響較大。

        (二)教育教學水平,符合下列要求:

        1、公共基礎課教師系統擔任過1門課程、專業課教師系統擔任過2門課程全部教學工作,指導學生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受到學生好評。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專職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于200學時,教學效果優秀,講授過校級公開課、示范課,獲學校年度教學質量考評3次以上優秀。

        兼職管理工作的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于專職教師的1/2,在省轄市(廳)以上范圍開設研究課、示范課或專題講座3次以上。

        2、任現職以來,獲得省轄市以上學科帶頭人等稱號。

        3、深入開展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著力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積極參與學生管理工作或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擔任班主任、輔導員、教研負責人或學校社團、興趣小組、專業訓練指導教師2年以上,教書育人成果顯著。或主持學校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帶領團隊進行教學改革,專業建設,成效顯著。

        4、具有指導和培養青年教師的能力,在教師中享有較高的威望。系統指導過2-3名青年教師,其中至少有1名獲縣(市、區)以上綜合表彰。

        (三)教科研成果和職業技能,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主持完成1項省(部)級以上教科研項目或2項省轄市(廳)級以上課題研究或教學改革試驗,或主持完成2項企事業單位新產品研發、技術革新項目,并通過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的鑒定或結項驗收,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

        2、省級三等以上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或省轄市(廳)級以上2項教科研成果一等獎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

        3、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限前3名)。

        4、直接指導的學生參加省以上政府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能競賽中獲得省一等獎2次以上,且本人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5、從事藝術、體育及實踐技術課教學工作的教師,在省以上政府部門主辦的專業技能競賽或評比中,獲得省二等獎2次以上。

        (四)論文、著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教育教學研究論文和學術論文共計5篇(其中至少2篇為學術論文。文科和教改論文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2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余限前2名。下同)以上,其中至少2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

        2、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教育教學研究論文和學術論文共計3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同時正式出版本專業較高水平著作1部(本人撰寫8萬字以上),或主持編寫(主編或副主編)正式出版的省級以上統編、規劃職業教育教材1部(本人撰寫6萬字以上)。

        3、藝術類學科教師在CN學術刊物上發表教育教學研究論文和學術論文共計3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同時有2件以上作品在CN專業刊物上公開發表或被省以上專業機構收藏、采用。

        論文、著作和教材經專家鑒定,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或較強的指導作用和應用價值,達到教授級高級講師水平。

        附則

        一、本條件規定的申報條件和評審條件須同時具備。工作業績須是專業技術人員任現職以來取得的本專業或本學科領域的業績。

        二、教學質量考評情況須提供學校相應文件。示范課、研究課或專題講座須附本人教案或講稿、主辦單位證明。獎勵以正式文件和獲獎證書為準。成果的獲獎者是指等級額定獲獎人員,須附獲獎證書。

        三、“主持”是科研課題或工程項目的總體設計、論證、組織和指導者,并承擔其中重要工作。“主要完成人”是在科研課題或工程項目中承擔主要工作或關鍵工作,或解決關鍵技術難題的人員。以上均以項目計劃任務書或有關文件為依據。項目(課題)須附立項報告和鑒定、結項證書。

        四、的刊物不含增刊、特刊、專刊、論文集等形式的刊物。著作、教材不含論文集、習題集等。

        五、同一課題的成果獎勵、項目課題、著作和教材不重復計算。

        六、本條件所稱“以上”、“以下”均含本級。

        第7篇:中等職業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摘 要:文章通過對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分析,并對職業鑒定、培養方法、培養周期等幾個關鍵因素進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考。

        引言

        職業教育不是我國獨有的,更不是我國創造的。是世界各國都有的一種教育方式,職業教育存在的歷史非常悠久,應該說,原始社會進入石器時代,狩獵需要一定技能,她不是人類天生的,是靠人類后天學習得來的,這時就開始了“職業教育”,當然這種職業教育是零碎的,是個別的。自從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以后,各種技能相繼出現,技能種類相當多而且復雜。技能人才需要越來越多,技能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傳授技能、技能深化作為一種獨立的新型的教育形式誕生了。隨著工業化的深入,職業教育更是世界各種教育方式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人類還會將這一種方式繼續下去。

        一、職業教育的概念

        職業教育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修訂的關于技術與職業教育的建議》中指出:“技術與職業教育還進一步被理解為a.普通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b.準備進入某一就業領域以及有效加入職業界的一種手段;c.終身學習的一個方面以及成為負責任的公民的一種準備;d.有利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手段;e.促進消除貧困的一種方法”。這顯然是對職業教育的廣義的理解。狹義的職業教育是以各級職業學校為載體的職業教育,探討狹義的職業教育概念對我們在基層從事職業教育工作的同行具有更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黃炎培是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首創者,他在《中華職業教育者宣言》中指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一方獲得生活之供給與樂趣,一方盡其對群之義務”。并認為“職業教育,則凡學成后可以直接的謀生者皆是”。北京師范大學高奇教授在其《職業技術教育概論》一書中認為“狹義的職業教育系指對全體勞動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礎上,所給予的不同水平的專業知能教育,培養能夠掌握特定勞動部門的基礎知識、實用知識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顧明遠、梁忠義在其主編的《世界教育大系——職業教育》中指出“職業教育的基本涵義是什么呢?簡單地說職業教育就是為了培養職業人的,以傳授某種特定職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和職業意識的教育”。

        以上種種對“職業教育”的概括,雖然表述各不相同,但它們的含義大體上還是一致的。

        第一,職業教育從屬于“教育”這一概念,是作為教育的一類活動。“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所以它必然具有教育的特性。

        第二,職業教育的獨特性在于其“職業性”。職業教育既然從屬于“教育”這一概念,那么它與其他類別的教育當然有相通的地方。但是它的獨特性應該是其“職業性”。職業教育的教育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從事某種職業的、應用型的專業技術人才,使具有某方面職業興趣的個人學一技之長用于謀生與發展。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使受教育者通過一定時期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掌握某種職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和職業意識,成為社會所需的高素質勞動者。顧明遠、粱忠義認為,職業教育作為社會所特有的活動,起源于人類社會營謀物質生活資料的需要和人類自身生產的需要;職業教育是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以傳授生產、勞動經驗和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教育,也是一種使人由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的教育。杜威認為職業教育就是為從事職業工作作準備的教育。斯內登也認為,凡是為生活做準備的教育都可稱為職業教育。梅斯在《職業教育的原理和實踐》中同樣指出,職業教育是為學生將來從事某種特定職業作準備的教育。

        二、我國職業教育的現實狀況及幾個方面的分析

        1.我國職業教育的現實狀況。職業教育在我國納入正式的教育形式時間很短,需要不斷深入地研究,因此,我國非常有必要投入人力、物力深入研究職業教育這種新的教育形式,切實搞好我國的職業教育,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保證。

        我國的職業教育已開展近20年,在沿海地區,開展得更早,目前來看也是比較成熟的。我國自2001年開始設立中等職業院校,目的在于培養一大批高級技能人才,為社會主義建設更好地服務。絕大多數中等職業學院一旦從中等學校轉變過來,名稱很快變更過來了,經過這么多年,許多職業學院仍沿襲過去中等教育的模式,從領導到教師的觀念沒多大變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培養模式都未發生變化,這樣下去,顯然與我國教育改革不符合。

        我國教育規模在飛速擴大,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規模擴大更為明顯,這當然是好事,但關鍵是中等職業教育必須從外表到本質,她就必須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教育。

        2.幾個方面的分析。職業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形式,有自身的規律和特點。

        (1)技能性:中等職業教育目的是培養具有高級專門技能的人才,因此,技能教育的教學內容是其主要內容。

        (2)實踐性:要培養能夠直接從事工作的技能,顯然必須強調教學手段的實踐性,只有利用大量的時間才能不斷提高技能,積累工作經驗。

        (3)專業設置的動態性:社會的需求是變化的,我們培養的專業是為了滿足社會需要的,必須適應社會的變化,因此專業的設置的是動態的。

        (4)教學內容的動態性:職業教育的最大特點是沒有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沒有嚴格的教學體系,而重點是強調技能。因此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案、教學進度都是動態的。

        (5)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可以是現場式,可以是課堂加現場,可以是實驗室式,也可以是實驗室加課堂室,還可以是課堂式等等。

        (6)教學內容沒有系統性、完整性:教學內容與中等教育、研究性教育完全不同,不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依據上述分析,我國目前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新形勢并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我們有必要對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實施,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嚴格的界定。通過對此問題的分析研究,以期引起社會及廣大中等職業教育同行的思考,明確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突出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實施特點,恢復中等職業教育的本來面目,使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千千萬萬的中初級、專業技術人才。“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等職業教育唯有堅持自己的特色,才有可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生存、發展、壯大。

        三、對我國職業教育情況的幾點思考

        從以上分析,結合我國職業教育的現狀,因此有以下一些思考:

        1.關于職業教育的“產品”。工廠的產品最重要的就是質量,產品質量的好壞,通過檢驗便可知曉。職業教育的最終產品是技能型人才,但他又不同于產品,兩者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技能水平的高低比較好鑒定,實際上我國推行的職業技能鑒定考試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也比較成熟。大力推行職業技能鑒定,注重技能等級的統一標準,鑒定應主要以鑒定實際技能為主,以理論知識的考試為輔。

        2.關于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中等職業學校基礎設施的建設,應特別注重實驗室、實訓室、實訓基地、實習工廠的建設,著眼于我國未來建設所需求的人才。

        3.關于中職教育的培養周期。進一步規范學制,普通專業在校一年半或兩年時間完成,高級專業在二半年或三年時間內完成。學制可由學校根據專業、對象和鑒定標準確定。

        4.關于中職教育的培養內容。教學內容標準化,教學手段多元化。教學內容必須標準化,統一要求,統一考核。教學手段可根據專業情況和教學環境選擇不同方式,比如學校實驗室、實訓基地或實習工廠。

        5.關于中職教育的教學進度,教學進度可由各學校自由掌控,不作統一要求,可以根據對象,也可根據專業或教學內容進行設置。

        結語

        中等職業教育起步晚,研究的人力與物力匱乏,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我國的職業教育必須結合我國實際,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職業教育經驗,真正搞好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

        參考文獻

        [1]張栗原.教育哲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雷通群.教育社會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王亞棟.職業教育研究綜述[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8,(5).

        [4]盧潔瑩.職業教育研究視閾的轉換[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7,(1).

        [5]史三成.對加強中等職業教育的思考[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3).

        第8篇:中等職業技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領導文化;校長領導力;綜述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7-0205-02

        迄今為止,人們對領導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是見仁見智,而對于學校的領導文化,尤其是中等職業學校的領導文化的研討卻是鮮有涉及。筆者綜合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和中國博士論文全文數據庫,以“領導文化”、“學校領導文化”、“校長領導力”為主題進行多方位搜索,按發表的期刊水平以及被引證的次數進行篩選,保留最具實質性和影響力的文獻65篇。綜合文獻分析及筆者在江蘇省宜興市和橋中等專業學校的教育管理實踐,最終從“中等職業學校領導文化的概念”、“中等職業學校領導文化的特征”、“中等職業學校領導文化的主要內容”、“中等職業學校領導文化的功能”、“中等職業學校領導文化的構建”等五個維度對目前國內外的研究作具體闡述如下。

        一、對領導文化的概念界定趨于一致,但對學校領導文化尤其是中職學校的領導文化概念辨析鳳毛麟角

        由于歷史的種種原因,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領導文化研究長期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到了本世紀,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領導文化對于提高領導素質、提升領導力的重要性,對于領導文化的探討方興未艾。遺憾的是,在教育界里,雖對現代校長的領導文化、領導力作出過一些探討,但是這些僅僅作為學校領導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未能進行系統化的分析研究,全面地對學校領導文化的研究還屬于鳳毛麟角。

        筆者通過對篩選的65篇文獻進行精度分析后發現,目前領導文化的概念已趨于一致,國內的有識之士都一致認為:領導文化屬于精神文化的范疇,是有關領導這一特定角色群體的文化,是領導者群體或個體在領導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獨具特色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的總和。如深圳大學呂元禮、鄒育根二位教授認為:領導文化是領導成員在領導活動中產生并通過后天學習和社會傳遞形成的反映領導實踐的觀念意識,是客觀領導過程在領導成員心理反映上的積累或積淀,是領導成員普遍認可的價值觀念、共同信守的行為模式和廣泛流傳的態度作風,包括領導意識、領導觀念、領導態度、領導價值觀和領導行為模式等。[1]而作為學校領導文化,除了具有領導文化一般特點之外,還具有學校自身的特點。上個世紀90年代,廣州教育科所秋實先生認為:學校領導文化是學校所有領導成員的群體文化。學校領導狹義的概念是指學校一級的領導,即正副職的校長、黨支部書記等;廣義上的概念,除了上述的校級領導為其上層外,還包括中層(如教導主任一級領導)和低層(如科組長、級組長等)。推行校長負責制的學校,學校領導文化是以校長為核心,包括上、中、下三個層次領導群體文化。[2]此觀點已被大部分教育界專家學者所認可,沿用至今。雖然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類型、辦學目標與普通中小學有所區別,但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在領導文化概念的界定上可以借鑒上述觀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等職業學校的領導文化,是屬于領導領域的主觀意識范疇,是屬于文化領域的非物質文化類型,是學校組織內領導成員普遍認可的價值觀念、共同信守行為模式和相對穩定、廣泛流傳的態度作風,既包含組織內法理權利,又包括個人的人格魅力,最終是用思想和行為影響人。

        二、學校領導文化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各種功能被充分挖掘,但對如何發揮學校領導文化的正面功能的研討止于泛泛而談

        正是由于學校領導文化是組織內領導成員普遍認可的價值觀念、共同信守行為模式和相對穩定、廣泛流傳的態度作風,所以它的正面與負面、積極與消極、優秀與惡劣必定會影響領導過程中的人、事和結果。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助理張俊華經過翔實的研究,認為:當前薄弱學校的領導與管理存在兩個極端表現:一是校長的領導太少、管理太多,校長承擔了許多中層干部的管理職責;二是管理者缺乏視野,領導行為比較混亂,管理粗放、無序、隨意,績效考評缺失。學校領導決定教育的本質和學校的文化,領導文化是影響學校改進、提升與發展的重要文化。[3]

        綜合各家之言,學校領導文化的重要作用體現在凝聚功能、規范功能、導向功能、示范功能、調適功能等五個方面。[4]而筆者認為,中等職業學校作為一種教育類型,在辦學上既有著普通教育的共性,也有著其鮮明的個性,特別是在辦學模式、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明顯區別于普通教育。一所成功的中等職業學校既要遵循辦學的教育規律,又要切合社會經濟發展的產業發展規律,更要貼合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讓職業教育體現其應有的價值,并在這樣的價值之下實現辦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所以,對于中等職業學校而言,領導文化的重要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領導文化的建設有助于構建學校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學校領導通過自身的示范、輻射和引領,能讓學校領導層與教職工注入共同的目標感和價值觀,把學校組織中的個體力量融匯成整體的力量,從而構建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2.良好的領導文化一旦形成具有雙向調適作用。領導文化的約束規范是軟性的、隱性的,一旦形成是穩定的、可繼承的。它既制約和影響被領導者,同時又對領導活動具有規范作用,從而有利于和諧中等職業學校校園的建設。

        3.領導文化的建設有助于促進學校現代化的進程。領導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從將領導視為上對下的“統御”或下對上的“接受”的領導觀念,轉型、創新為將領導視為上下互動的“影響”的領導觀念,有助于“道德領導”等現代學校管理觀的形成,有助于促進中等職業學校的科學待續發展。[5]

        三、對于中等職業學校領導文化的建設,重在強調校長領導力的引領和影響,缺乏對學校領導文化建設的體系構建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等觀點已經深入人心,且相信高成就學校和一般學校的差別之一就是校長的領導力,也就是說校長的領導文化對學校的總體氛圍和教學組織等有著直接的影響。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王冰蔚教授在《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與其他類校長素質調查分析》中通過對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和其他類校長認為優秀校長應具備的素質進行調查問卷分析,從中職校長的角色定位來談:認為職業學校的校長首先應具備卓越的管理才能,應是一位管理者;其次應該具備校高的決策才能,應扮演英明的決策者角色;其三應具備教育才能,同時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其四應具有經營才能,要成為一個經營者。[6]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周文錦從復雜性視角來看中職校長的領導力可以整合成:一是人性化的柔性領導;二是注重開放的廣域關聯;三是注重創新的靈活領導;四是注重遠景的文化引領。[7]

        可以說對校長領導文化的研究是如火如荼,雖然校長的品格和精神追求決定著學校的領導文化,但是廣義上的包含了“上層、中層、下層”全面的領導文化引領著學校文化的生成和發展,這才是構建學校領導文化的基礎。那么如何構建職業學校的領導文化?張俊華的《影響學校改進、提升與發展的領導文化》和李偉勝的《學校領導文化的自主更新之路》給筆者以啟迪。

        張俊華認為構建領導文化應體現以下四大特點:專業引領的基本范式、多元分權的民主思維、精細管理的實踐模式、追究問責的評價機制。核心觀點之一,專業引領是學校發展和領導文化的核心要素,要構建“參與式”專業領導范式,從以個人為中心、權威為中心向群體為中心、合作為中心轉變和轉型,要拓展專業引領內涵,既要關注宏觀層面戰略定位、組織文化,又要關注微觀層面的深入課堂指導教師等;核心觀點之二,從上至下、從校長室到職能部門到教師到學生的多元分權讓知識、技能過硬的教師參與學校決策,形成“人人都是領導者、人人參與領導”的開放式領導文化。核心觀點之三,是用“精、細、實、專”的精細管理體現人文關懷,體現“人人皆管理”、“處處見管理”、“管理無小事”的領導文化氛圍;核心觀點之四,是用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獎懲機制追求問責,構建制度文化,形成監督機制。

        李偉勝認為:學校領導文化可以區分為統合型、聚合型和融合型三種不同類型,以此為參照系,可將領導團隊運用的文本資料和管理活動視為文化作品,將“通過作品更新領導方式”作為核心思路,將更新辦學理念內涵、整體策劃學校工作、系統更新學校制度、通過教改建立活動品牌為分領域的具體措施。[8]

        綜合兩人觀點,筆者認為建設中職學校領導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民主、人文、和諧”即要轉變領導范式,構建多元分權的民主領導文化;要兼顧法理權利和個人魅力關注人文關懷;要創新日常活動切合職教辦學方向構建和諧學校文化。

        參考文獻:

        [1]呂元禮,鄒育根.領導文化的概念、功能、特征及現代化[J].理論探討,2002,(3)49-50.

        [2]秋實.學校領導文化建設[J].廣州教育,1991,(11)42-45.

        [3]張俊華.影響學校改進、提升與發展的領導文化[J].教育發展研究,2008,(2):66-70

        [4]周超.論21世紀中國特色的領導文化及其構建[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4.

        [5]詹姆斯?麥格雷戈?伯恩斯.領導論[M].常健,孫海云,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30.

        [6]王冰蔚.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與其他類校長素質調查分析[J].河南職技師院學報(職業教育版),1999,(10):79-80.

        第9篇:中等職業技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歷史教育;現狀;原因

        目前由于中等職業教育的特殊性,中等職業學校為迎合市場的需要,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專業、輕素質、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專業設置、課程教學等都圍繞市場轉動,只注重學生實用技術的訓練,對于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健全心理、創新精神、適應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教育重視不夠。像歷史課程這種人文社會學科在中等職業學校普遍被忽略也就是可想而知的。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都沒有開設歷史課程,使得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知識和優良傳統知之甚少,歷史觀念更為淡薄,對歷史問題的思考和理解也更是無從談起。

        一、中等職業學校歷史教育現狀調查

        1.針對學生的問卷調查

        選擇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以便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能夠對所研究的問題有一個客觀的分析評價。

        (1)你所學的專業是

        (2)你的專業是否開設過歷史課?(①是②否)

        (3)你認為在你的專業中有無必要開設歷史課?請說明理由。

        (4)你對歷史知識了解的情況怎么樣?(①較好②一般③較差)

        (5)你現在學習歷史的途徑有哪些?(①課堂學習②閱讀歷史類書籍③觀看歷史類節目④游覽歷史主題的觀光景點)

        (6)你心目中理想的歷史課應該是什么樣的?(自由回答)

        通過調查發現:90%以上的職業學校沒有開設過歷史課;85%以上的學生認為職業學校沒有開設歷史課的必要,有15%左右的同學認為學職業學校應該開設歷史課。工科學生認為歷史學習對他們就業不起多大作用,甚至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行了,其它課程設置可有可無;但文科專業學生,如旅游、文秘、初等教育等專業的學生約 80%以上認為歷史學習有助于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有利于他們的專業學習,對他們以后的職業生涯有幫助;17%左右的同學認為歷史知識有用,但可以通過其它方式了解,沒必要利用課堂教學的形式;2%左右的學生認為設不設都無所謂。大部分同學認為歷史課的設置應分專業進行,不提倡統一設置。還有學生指出,可利用第二課堂形式進行專題講座,就象百家講壇一樣每周進行一次就可以。

        2.針對職業學校部分教師的問卷情況

        主要是針對在職教師的調查。針對歷史課程的設置問題,無論是專業課教師還是文化課教師,都有自己的看法。

        (1)您認為學生的道德教育需要加強嗎?(①需要②不需要)

        (2)您認為歷史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理解問題的能力嗎?(①有②沒有)

        (3)那您認為職業學校有設置歷史課教學的必要性嗎?(①有②沒有)

        (4)通過您的教學實踐,您認為職業學校的學生只有學好專業課就可以了嗎?(①是②不是)

        (5)您認為學習歷史知識,對您所教學科有幫助嗎?(①有②沒有)

        (6)針對中國傳統的文化被歪曲甚至被認為地掠奪的現象,您認為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歷史教育嗎?(①有②沒有)

        (7)您認為職業學校應采取何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歷史文化的教育最合適?(自由回答)

        調查結果顯示,80%以上的教師認為職業學校的學生重點學好專業課,其次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以有利于學生自身的后續發展。80%以上的教師認為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情操要當作學校的頭等大事來抓,并認為學習歷史有利于推進學生的思想教育。而且認為,從當前的國內國際形式來看,更要注重保護我們固有的文化傳統,要培養學生強烈的民族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約45%左右的教師認為職業學校可以設置歷史課,在課程的設置及時間安排上,普遍認為:工科應少設或不設,文科應全設,甚至有些專業在課時上要多設。授課形式上,分小班和大班同時進行,并不局限于形式,提倡靈活辦學。

        二、中職學校歷史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1.由中等職業學校的性質定位決定的

        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中明確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這就決定了在中等職業學校要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強調專業學習的重要性,主要培養合格的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文化課要為專業課服務。

        2. 學生對歷史教育不夠重視

        中職學校的學生,主要來自應屆初中畢業生,這些學生由于文化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學習成績較差,基本上都對學校的學習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上進心嚴重不足,缺乏前進的動力,學習動機很不明確。大多數學生根本就不考慮在學校學好知識會對他們以后的人生道路有多么重要的影響,只是想混個文憑,到畢業時能夠比較順利的找個工作。中職學校學生的這種認識問題的態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根本不愿意學習,更何況是歷史學科的學習了。

        3. 教科書編寫較為落后

        針對中等職業教育專用的歷史課本是由教育部職業教育司2001年組織全國中等職業教科書編寫組編著的。該教科書于2005年經過大修訂,按通史體例以時間為序分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大塊分別介紹中外歷史概況。普高教科書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等可選擇,而中職學校歷史教科書目前僅此一種。相比較而言中職學校歷史教科書的可選擇余地很少。中職歷史教科書編者理念過于陳舊,書中除了史實的羅列就是歷史結論的表述,過于學科化、專業化,知識偏舊、偏難,難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與普高教科書相比,不利于教師靈活地選擇教學內容,同時給學生留下的空間也很少。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致使許多中職學校棄用職業教育司組織編寫的這套教科書,直接選用普高的教科書來進行歷史 教學。

        4. 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

        首先,在中職學校歷史課的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在有限的課時中為趕任務而對教材內容不加處理,照本宣科。其次,教學方法落后。中職學生學習基礎差,對于許多史料連看都看不懂,更不用說去理解了。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中職歷史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單一的講述法進行教學,且內容重點放于教材中史料的講解上。這樣一來學生面對枯燥無味的歷史課本毫無學習興趣。加上中職學生沒有考試壓力,歷史課在他們眼中就淪為了“休閑課”。此外,中職學校歷史學業評價方面存在問題,照搬普高常用的試卷測試法。每學期期中、期末兩張試卷,考前劃一下范圍。這就使得學生們把歷史課看成一門只要考前突擊一下就能過的可有可無的課。有的學生甚至出于怕去背那些繁瑣的歷史知識而交白卷。學生、老師面對這樣的成績都毫無成就感。

        因此,在中等職業學校不開設歷史課程,不重視對學生的歷史教育,這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更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社會問題。對占高中階段學生總數近一半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開展歷史教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下載于人民網。

        [2]王暉:《中等職業學校文化基礎課建設若干問題的探討》,下載于日知網。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本老肥熟视频 |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 日韩女同在线二区三区 | 青青久在线视频视频在线 |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