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低碳經濟的定義范文

        低碳經濟的定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低碳經濟的定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低碳經濟的定義

        第1篇:低碳經濟的定義范文

        低碳經濟已歷經近十年的發展。尤其自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之后,全球碳交易市場迅速增長。

        本文認為,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減少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低碳經濟背景下的國際貿易新壁壘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社會經濟模式,低碳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國際貿易規則的重大調整,它對國際貿易發展將帶來深遠影響。

        首先,在商品貿易格局中,高能耗、高污染產品比重下降,低能耗、新能源產品比重逐漸上升;其次,已經開始進行低碳轉變并擁有低碳技術的經濟體,其在世界貿易格局中的地位也變得益發有利;第三,低碳經濟催生的低碳技術革命會掀起低碳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與轉讓,推動國際生產力發展。

        然而,從全球范圍來看,低碳經濟盡管為各經濟體帶來了發展的巨大機遇,但其對國際貿易新壁壘的形成和推動,尤其明顯。低碳經濟的發展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存在不同的發展模式,且由于發展時間不長,各經濟體之間均希望自身模式能成為全球模式,經濟角力從而演變為政治博弈。英國是率先提出低碳經濟的國家,歐盟也是當前低碳經濟發展最好的區域,而美國和日本在低碳經濟中的嘗試也是投入巨大,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也希望通過本次洗牌獲得該領域的世界話語權。因此,與低碳經濟相關的單邊貿易措施與多邊貿易規則的潛在沖突,將成為國際貿易中的新貿易壁壘。當前,在國際貿易中有關低碳經濟的主要貿易壁壘為碳關稅、碳足跡。

        碳關稅,指對高耗能產品進口征收特別的二氧化碳排放關稅。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國內引入了碳稅,與排放總量控制和配額交易制度等共同控制碳排放。然而,碳關稅的征收實際上不能有效減少碳排放,且單邊主義的國際貿易壁壘行為極易造成貿易摩擦和貿易戰,引起國家間的經濟甚至政治問題。

        碳關稅容易引發貿易戰,不利于低碳經濟與國際貿易的有機融合。筆者認為,從國際貿易壁壘的特點及國際貿易發展趨勢來看,碳足跡將是長期存在,且可能引發技術革命和營銷革新的非關稅壁壘。

        碳足跡、碳標簽與國際貿易新壁壘的形成與發展

        第2篇:低碳經濟的定義范文

        以人力資源管理在低碳經濟時代的發展方向和路徑作為研討中心,在分析低碳經濟概念的基礎上,探究了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列舉了低碳經濟時代實施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提供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低碳經濟中實現綠色發展的路徑,希望對創新和深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適應低碳經濟的綠色發展實際有所幫助。

        關鍵詞:

        低碳經濟;人力資源管理;綠色發展;轉型;理念;路徑

        1低碳經濟的概念

        低碳經濟就是在能源消耗的過程中降低碳元素的使用量和排放量,這既是轉變能源消耗形式,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新型經濟。當前可再生資源經濟、新能源經濟、生物能源經濟、氫能源經濟都是低碳經濟的構成方式,它們動態的特點即通過新理念和新技術的應用,推進經濟發展過程中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模式的建立。作為低碳經濟的概念引申,我們將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中技術高效率創新、制度合理化整合都納入低碳經濟范疇,通過范圍和內容的擴大,將社會和經濟中轉變發展傳統理念,促進人類健康發展的模式都看作低碳經濟,并將現實的時代看作低碳經濟時代。

        2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

        在解釋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定義和概念之前,筆者認為應該先定義綠色管理,這是始終新型的管理思想,是將科學發展和綠色發展觀念整合在管理工作實際的先進管理理念,講求管理的高效率,將管理看作是為社會和經濟主動提供服務的思想,通過對生產過程、經營方式的管理轉變,更好地適應綠色經濟與綠色時代的特點和要求,是統一社會認知、協調管理對象、整合各類資源的新型管理方式。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是在綠色管理思想的基礎上,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將社會、企業和員工看作是一個協同而交互的主體,統一社會需求、企業發展和員工要求,以差異性、高效性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促進員工成長、企業成長和社會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和新理念。

        3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功能

        3.1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功能

        對于企業和員工來講,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人力資源的品質,擴大企業競爭優勢的作用,特別是在競爭壓力、就業壓力和發展壓力等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今天,人力資源管理可以調整企業崗位緊張,提高員工個人效能的功能,有利于企業和員工協調而綜合的發展。

        3.2人力資源管理的配置功能

        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可以將人才高效率、低成本地吸引和配置到企業適當的崗位,在行業間競爭加劇、企業發展任務迫切的今天,人力資源管理的實施可以更好地識別人才和企業需要相互結合的契合點,將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人力資源配置在企業關鍵的崗位,做到人盡其才,提高了企業的效能,為人才的發展提供了平臺和機遇。

        3.3人力資源管理的變革功能

        以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作為平臺,企業可以在微觀上改變傳統的人員管理方式和人才發展模式,起到了轉變企業舊有文化、傳統管理方式和落后經營模式的作用,特別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倡導的績效考評、獎懲機制和薪酬制度更是改變了企業傳統的經營與管理體系,使企業管理創新與發展的目標得到充分地保障,促使企業更為高效地實現變革目標。

        4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內涵

        研討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必須從企業的基本狀況出發,必須結合低碳經濟的時代背景。低碳經濟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展開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必須要注重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低碳經濟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低碳發展模式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前提,只有將企業這一社會經濟發展“細胞”進行綠色理念的改造,人力資源管理才能更好地為企業高效率運行、人才高水平發展提供可能。二是,低碳經濟是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前提,只有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才能明確綠色發展的方向,也才能明確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目標,通過人力資源實施的實際職責和具體工作,企業才能綠色生產和低碳運行,完成低碳經濟要求的集約化、高效率發展目標。三是,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實現低碳發展的基礎,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企業只有將低碳發展作為方向才能適應社會、政策和自身成長的基本要求,通過綠色人力資源管理能夠使企業制定出低碳發展和綠色發展的目標體系,進而建立起低碳、綠色發展的模式和機制,全面構建企業管理的戰略系統,為實現低碳發展目標提供了組織、理論基礎。

        5人力資源管理在低碳經濟中實現綠色發展的路徑

        在經濟學界和管理界有句名言———發展的問題需要發展來解決,這句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困境和難題必須依靠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自身的變革和發展才能夠得到有效解決。作為低碳時代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必須解決的問題(或者說發展路徑)必須應該從低碳經濟和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找到對策和方法。

        5.1創新人力資源管理的綠色發展理念

        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必須告別傳統人事管理中不協同、不和諧的措施和作用,將和諧理念和綠色思想引入低碳經濟大背景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在微觀層面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應該管控細節和要點,將綠色做法和低碳發展措施整合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在宏觀層面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應該將低碳理念和綠色思想作為平臺,重新定義和創新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工作,發揮綠色人力資源管理職能,體現低碳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為實現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更好地服務于低碳經濟建設提供實際、工作、理論與意識的基礎。

        5.2實施人力資源管理的綠色招聘

        企業招聘是企業擴大規模,提升人才隊伍水平,提高企業效率的重要工作,也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工作。低碳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要重新定義招聘的實質、內容和過程,使人員能夠接受企業低碳發展的理念,充分認清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責任和義務,看清自身對于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價值,同時強化人員低碳、高效發展的理念,嚴把企業人力資源的“入口”,為企業實施低碳、高效、綠色發展提供人力資源的基礎。

        5.3實施人力資源的綠色績效管理

        低碳時代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必須要走綠色發展的路徑,而綠色績效管理和績效考評是這一路徑的基本形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應該將生態責任、綠色理念、低碳思想及社會責任等指標納入到企業員工的日常職責范圍內,積極表揚和宣傳那些在個人責任范圍內履行了企業生態責任及社會責任的員工,同時鼓勵那些非本職工作范圍內的員工,對他們的行為給予表揚和激勵,這將有利于樹立企業員工責任感,最終有利于實現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生態責任。

        5.4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外環境

        企業的外部環境是指企業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和生態環境。外部環境的綠色化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手段來執行,政府應當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為企業的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有利的大環境。在企業的文化建設過程中,應當積極宣傳“和諧”、“低碳”的綠色發展觀。企業應當生產綠色產品、提供環保的服務,通過具體實踐來體現其社會責任和生態責任。

        6結語

        在低碳經濟和低碳社會的大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應該更加重視個性化和智能化,必須將低碳理念中的綠色發展思想融合在人力資源管理的細節與關鍵中,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質性轉型,順應綠色、低碳發展的社會與經濟實際,打造低碳經濟和綠色理念下管理的轉型契機,在加速低碳經濟成長的同時,創建具有時代意義和價值的人力資源管理新體系。

        作者:辛增平 單位: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參考文獻:

        第3篇:低碳經濟的定義范文

        循環經濟,有廣義和狹義兩個概念。目前,最權威、簡潔的定義普遍認同2009年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的提法:“循環經濟,是指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活動的總稱” 。循環經濟以資源的高效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為特征,是綜合反映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典型經濟模式,屬于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經濟形態。

        綠色經濟,是一種形象而生動的對經濟發展方式的描述方式,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經濟形式,是產業經濟為適應人類環保與健康需要而產生并表現出來的一種發展狀態。綠色經濟遵循“開發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動力、協調一致、宏觀有控”等五項準則,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共生為目標,將環保技術、清潔生產工藝等眾多有益于環境的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并通過有益于環境或與環境無對抗的經濟行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避免為了短期利益而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而最終損害人類總體福利的非人本主義的經濟速度的增長。

        低碳經濟,強調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或稱“碳足跡”)而獲得較大的經濟產出。自從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和《斯特恩氣候變化報告》發表之后,低碳經濟開始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究竟什么是低碳經濟,尚沒有嚴格的定義。目前被廣泛引用的英國環境專家魯賓斯德的闡述:低碳經濟是一種正在興起的經濟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場機制基礎上,通過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創新,推動提高能效技術、節約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轉型,其核心內容包括:低碳產品、低碳技術、低碳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低碳技術涉及到電力、交通、建設、冶金、化工、石化等多個行業,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勘探與開發利用、二氧化碳捕獲買存、低碳建筑技術、有效利用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等。

        兩型經濟,是國家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情況下,實施綜合配套改革中經濟領域對應提出的一個新概念,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支撐,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是具有較高生態效率的經濟發展模式。在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這兩個國家級“兩型”社會綜合改革實驗區中提得較多、其核心即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為標準,主要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發展高科技和環保、節能型產業等途徑予以體現。

        從以上四者的定義可以看出,無論是循環經濟、低碳經濟,還是綠色經濟、兩型經濟,基本實質內涵是相同的,其典型特征是共同的,即“節能與減排”;其發展目標是共同的,即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共存”;其衡量標準是共同的,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只不過,四者在定義來源、側重內容、應用背景等幾個方面有所不同。循環經濟起源于日本與德國的“垃圾經濟模式”,強調的是資源的循環利用。低碳經濟起源于歐美等國,重視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綠色經濟起源于環保組織的呼吁,側重對生態保護的重視。兩型經濟則發端于國內“兩型社會”的建設,強調的是資源節約和環境的協調。因此,四者從本質上是沒有多少區別的,均是世界面臨共同挑戰、為了共同目標而需求的新的經濟模式的不同稱謂而已。為便于政策的延續性與穩定性,建議相關政府部門統一使用“循環經濟”提法,以使政策更加集中,地方執行部門和公眾也易于接受。當然,從城市的區域化管理角度講,低碳城市目前已成為一些發達國家的發展重點,很多國際大都市把發展低碳城市作為目標,低碳城市既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空間載體,發展循環經濟最終也是要實現城市的清潔發展、高效發展、低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可延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要手段的提法,以建設低碳城市為城市管理者的追求目標來倡導。

        二、把握重點,理清循環經濟發展思路

        (一)發展循環經濟的三個重點環節:投資、生產、消費

        循環經濟是一種廣域性、全民性、全程性的開放式(從參與和受益角度)、閉合型(從物質、能量流角度)經濟模式,它強調應從投資、生產、消費三個環節統籌考慮。在投資環節,應強調“環評”、“能評”的準入審核把關,應堅決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項目在宏觀經濟低迷時,特別是產業的國際化梯度轉移中,以各種名目“死灰復燃”,防止“兩高一低”產業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從發達城市向中西部城市轉移、從城市向偏遠農村轉移。在新引進項目時,在“環評”、“能評”之外,還應綜合評估土地利用強度、技術先進程度、市場飽和程度、資源依賴利用強度、產業耦合配套程度等,切忌急功近利。在生產環節,應強調產業項目的集中布點、集中截污、集約集群,防止“村村點火、戶戶冒煙”,應認真貫徹落實《清潔生產促進法》,積極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建立重點企業的能耗與排放的實時監控平臺,建立清潔生產審核的監管長效機制。在消費環節,應倡導綠色消費的“節約、健康、環保”消費理念,引導消費者對資源和物品的“重復使用,多次利用”,注重消費過程中廢棄物的 “分類回收,循環再生”,倡導“綠色生活,環保購買”的新生活,這其中,作為最大的消費群體之一,政府及相關國有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應實施強制性的“綠色采購”制度,積極引導培育循環型產品市場。

        (二)發展循環經濟的三個重要載體:企業、園區和社會

        發展循環經濟應有步驟、分層次地實施,一般而言,應先后實現企業的“小循環”、園區的“中循環”、社會的“大循環”,企業是經濟的載體、市場的細胞。企業的“小循環”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杜邦化學公司模式,在企業層面推行清潔生產,建設產品和服務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對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廢料、廢熱進行循環利用,實現污染物產生的最小化和經濟效益最大化。園區的“中循環”最具代表性的是丹麥卡倫堡生態工業園,把上游生產過程的副產品或廢物料用作下游生產過程的原料,形成企業間的工業代謝和共生耦合關系。社會的“大循環”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立法追求的“循環社會”。日本于2001年起先后頒布《家電再生利用法》、《汽車再生利用法》、《日本循環型社會形成推進基本法》等法律,全面約束和規范政府、社會、企業和園區的行為,使整個日本社會朝循環型社會發展。目前,我國可從國情出發,先從循環型工業園區、社區、循環型區縣市試點做起。

        (三)發展循環經濟的三個基本原則: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

        在國外,循環經濟又被稱為“3R經濟”,即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資源化Recycle,“3R”即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減量化原則要求在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從源頭節約資源,實現“零排放”。當前,減量化在各地方政府中重視較多的是“節能”,更具體點講是“節電”,當然這是發展循環經濟首要要抓的,但絕不是唯一的,還應高度注重節材、節地、節水、節時等。在工業化、城市化不斷加速的今天,建筑與制造、交通領域的節材顯得尤為重要,耐久性、簡約性、通用性應成為社會各界共識;季節性、流域性、水質型缺水應引起南方傳統意義的所謂“豐水型城市”的高度警惕;節時也應引入工業制造與政府管理之中,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對只爭朝夕的發展中國家是最重要的節約觀念;另外在目前國內激烈的區域經濟競爭中,一些好的大型項目基于利益動機,為早日多圈地、圈好地,動輒向急于引資的地方政府要地幾百幾千畝,地方政府迫于“招商引資”壓力,也往往以“要多少給多少、低于成本價甚至零地價”的政策來吸引和留住大企業大項目,既給耕地保護和征地拆遷帶來巨大壓力,更易造成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再利用原則要求制造產業和包裝容器能夠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復利用,要求制造商盡量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呼吁抵制一次性用品,大力發展再制造業。當前,在消費領域應注重抵制一次性用品,如從2009年起,長沙市政府規定賓館、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七小件”用品,就是很好的做法;在生產領域主要是鼓勵發展再制造業,廢舊零部件再制造不僅能節約資源、減少排放,其產品性能也不遜于新產品,而成本只為新品的50%,節能60%,節材70%。我國設備總資產已達幾萬億元,若其中10%的報廢設備能夠利用再制造技術形成新產品,將產生十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發改委和工信部等部門已開始在汽車零部件、機電產品等領域開展再制造企業和園區試點。資源化原則要求生產出來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變成可利用的資源,而不是不可恢復的垃圾。在德國和日本,按循環經濟的要求,生產和消費者應該分擔解決廢棄制品的處理責任。

        (四)發展循環經濟的三個重要主體:政府、市場和公眾

        發展循環經濟依賴于政府――國家行政及法律機制、企業――市場競爭及淘汰機制、公眾――社會參與機制,對應的是應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規制性政策、市場性政策和參與性政策。現代政府應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義不容辭的主要責任主體,因為循環經濟的跨區域性、外部性、戰略性,易被短期利益和地方利益目標所壓制,只有政府站在全局、戰略、民生的高度,充分發揮指導、引導、規范、服務和協調作用,循環經濟才能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當前,各地要抓緊時間制定好“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要充分利用好“綠色GDP”及財稅補貼獎勵等政策大力予以扶持。市場機制主要利用制度經濟學原理,將“外部性內部化”,使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浪費與節約、環境的保護與破壞均形成有邊界、可核算的成本與效益,刺激企業注重發展循環經濟,如模擬CDM(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開展地方區域性排污權交易、對排污企業的罰款、對非環保產品的市場限入等,通過不斷擴大“不節能、不環保”型生產者的責任,刻意擴大“節能環保”型生產者的利益,從而逐步形成有利于發展循環經濟的市場內生機制。在許多城市,循環型的節能、環保高科技企業還可結合本地資源及市場優勢作為戰略性優勢產業來予以培育,這是符合當前中央經濟工作指導精神的。社會參與機制主要是,一方面應通過立法明確公民在循環經濟中的責任與義務,一方面應通過宣傳教育推動公民在循環經濟中參與與監督作用。當前,應借鑒國外做法,重視在中小學教育與社區宣傳中增加發展循環經濟內容,重視引導和培育“環保NGO(民間非營利性組織)”的發展。總之,要分層次、有步驟地推進,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市場推進、公眾參與”的循環經濟綜合發展機制與濃厚氛圍。

        第4篇:低碳經濟的定義范文

        關鍵詞:氣候變化 低碳經濟 低碳道德觀念

        目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問題,并逐漸從一個科學議題演變成為廣泛的政治、外交、經濟與社會發展議題,對人類現有的治理架構、民族觀念、思維模式、安全意識、發展理念等帶來了全方位的沖擊。1988年,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建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其主要職責是評估有關氣候變化問題的科學信息及評價氣候變化的環境和社會經濟后果,并制定現實的應對策略。發展低碳經濟現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事,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公民需要形成新的低碳道德觀念,我們要從培養公民自身的低碳道德意識著手來發展低碳經濟,解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1、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

        1.1 氣候變化的概念及其影響

        氣候變化的定義共有三種:第一種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對它的解釋,主要是指氣候隨時間的任何變化,無論其原因是自然變率,還是人類活動的結果都稱為氣候變化。第二種是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的定義;“在類似時期內,經過一段時間的觀測,除自然氣候變化之外由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全球大氣組成所造成的氣候變化。”[1]這個定義就將因人類活動而改變大氣組成的“氣候變化”與歸因于自然原因的“氣候變率”區分開來。

        氣候變化盡管可能給全球帶來諸如中高緯度地區農作物增產、木材供應增加和取暖能源減少等有利結果,但其負面影響要遠遠大于它帶來的益處,例如:氣候變化對地表大氣循環和水循環產生影響會加劇暴雨、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從長遠來看,氣候變化還會使動植物生長的生態環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將導致大量物種因難以適應新的生態環境和生物鏈的混亂而滅絕;由于全球氣候變暖,近100年來使海平面上升了18厘米,到2100年,海平面將會上漲88厘米。[2]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目前最迫切的問題,它關乎到人類的未來。

        1.2 低碳經濟的概念及特征

        從廣義上說,低碳經濟是通過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產業升級、技術創新等途徑來實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目標,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種新的經濟發展形式。[3]低碳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與以前的以標準化、規模化、模式化、講求效率和層次化為特點的傳統經濟形態相比有著新的特征。

        1.2.1 理念先進性

        即低碳經濟提倡綠色發展的新理念較之傳統經濟的觀念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性。傳統經濟是以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為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它只關注經濟的發展卻不關心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低碳經濟的高效生產和節約的消費模式考慮到子孫后代的發展,其具有可持續性。低碳經濟改變了以往重經濟增長、輕資源節約和環境改善的傳統發展模式,它不僅關心當前的發展更注重長期的發展,這樣的生產方式不僅有利于經濟的發展還有利于環境的保護。

        1.2.2 技術創新性

        即低碳經濟的循環發展模式較之以往的經濟形態具有創新性。傳統經濟特別是工業化時代以來,各國主要都是以GDP 的增長或減少來衡量經濟發展的程度,對經濟發展的質量考慮較少。而今天提倡的低碳經濟不再單純的依靠資源的消耗來達到經濟增長的目的,它引入了碳排放的指標來衡量經濟發展質量,強調主要通過技術手段的創新來實現社會低碳化的目標,促進經濟的發展,實現經濟的轉型。

        1.3 國際性

        氣候變化無疑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它事關各國的利益,世界各國應該聯起手來共同應對。在氣候變化這一問題上,我們應該清楚的明白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只有開展合作才能互利共贏。至此各國都要承擔起節能減排的責任,尤其是發達國家,由于其發展速度快是環境破壞的主要責任人,它應該正視自己的歷史責任,率先減排,嚴格履行《京都議定書》確定的減排目標。

        2、低碳經濟模式下的道德規范

        2.1 新的民族意識和愛國觀念

        中華民族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優秀民族,在我們生活的這幾十年中,不管是來自家庭還是學校乃至社會對我們教育的愛國觀念都是要維護國家統一,不斷的發展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財富等一系列注重物質和的教育。

        在低碳經濟被提倡的背景下,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都應當注入新的內容。現如今,在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面前,我們不再是只要能促進經濟增長的技術就是好技術,只要能促進國民消費的消費行為都是可行的,我們要樹立新的愛國觀念,只有兼顧經濟和生態兩方和諧發展的低碳技術才是愛國的好技術,只要合理的消費才能更好地發展國民經濟。

        2.2 環境保護意識

        環境惡化現已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環境問題日益為世人所關注。環境問題的產生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原因。對人為造成的環境問題,我們應該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樹立節能環保觀念。

        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我們不應該僅從提倡綠色生活,培養科學的環保習慣等這些方面來做宣傳更應該從加強環境保護科普宣傳方面著手。許多老百姓并不知道環保主要是做什么,在他們的意識里一直認為美化綠化就是保護環境。可是只知道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只美化綠化環境對于保護環境也只能盡到微薄的力量。因此要使他們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把環境保護的科普知識教授給他們,這樣才有利于環境保護的長遠利益。

        2.3 公民權利意識

        公民的生存權是最首要的權利,沒有生存權其他一切人權都無從談起。但公民的生存權不僅僅是包括解決人們的溫飽,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物質需要的問題,還應當包括人們對周圍生存環境的要求。人類享有在自然環境中生存的權利,然而只有適宜的自然環境才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以國家為單位的社會中,對國家環境權利的維護實質上就是對公民個人權利的維護,因此我們每個公民都應該捍衛作為一個公民基本的環境生存的權利,提升自身的權利意識,增強環境保護觀念,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3、低碳經濟視域下的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徑及方法

        3.1 教育與實踐相結合

        實踐活動不斷地將道德原則內化為學生自己的道德信念, 彌補了課堂教育的不足。我們要豐富每個人的實踐生活,通過開展與社會熱點、難點、重點問題相關的社會實踐,寓事理于實踐,培養公民的道德品質。

        例如在暑假可以組織夏令營這類的活動,帶領大家去參觀一些像燃煤電廠這種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較大的行業公司。使他們在實踐生活中深切的體會到人類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多么的龐大,致使他們從自己內心深處認識到提倡低碳生活的迫切性,從此在生活中他們就會不自覺地減少用電量。

        3.2 網絡手段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網絡成為了最有效的信息傳播途徑,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信息,而且還為我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是一個非常方便學習工具。自然我們的公民道德教育也要不可避免的搭上這趟網絡的快車。

        在網絡上,我們可以通過建立一個有吸引力的低碳經濟道德的教育網站,在上面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對低碳道德有困惑的人可以提出疑問,有建議的人可以提出意見,有創新想法的人也可以寫出自己的見解。

        3.3 相關法律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道德與法這兩者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準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而法律應該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是道德的最低要求。我國關于低碳經濟發展方面的法律幾乎沒有,因此我們需要構建一個相關的法律體系來更好地規范低碳經濟發展下的公民道德。完善我國相關法律體系,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法》,緩解氣候變化給我國帶來的各種影響;制定《低碳經濟發展法》,將低碳經濟的一些規定納入法律之中,規范低碳經濟的發展,同時加強公民道德規范,法與道德并行,保障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2年制定.

        [2] 閆可銘.《“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重難點突破》[J].地理教育,2010年第十二期.

        第5篇:低碳經濟的定義范文

        一、資源的稀缺性是低碳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

        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學分析的前提,而低碳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其產生也正因為資源的稀缺性。此處資源的稀缺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能源的稀缺性。能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過去100 多年里,發達國家先后完成了工業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然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資源。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也主要依賴于傳統的化石能源,全球總能耗的74%來自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化石能源的應用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但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化石能源資源正在日益被耗盡。世界上一些地方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已被采光或即將采光已是不爭的事實。而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于能源的需求卻絲毫沒有減少,需求的無限性和資源的有限性造成了化石能源的稀缺性。二是環境資源的稀缺性。化石能源的無節制使用,在日益耗盡資源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問題。使用化石燃料這種高碳能源是產生這種生態環境災難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地球生態系統自凈二氧化碳的能力每年只有30 億噸,全世界每年約剩下200 多億噸殘留在大氣層中,使地球生態系統不堪重負。長此下去,氣候將更為反復無常,生態環境災害范圍更大、更頻繁和更嚴重,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然而,隨著環境問題日趨嚴重,人們對于美好環境的需求卻是不斷增加的,這就造成了環境資源的稀缺性。

        資源稀缺的約束使得企業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一方面,持續大量耗費的不可再生資源已經不能支撐原有的粗放的經濟增長模式,當不可再生資源越來越稀缺的時候,如果不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企業就難以生存,整個社會就難以發展。另一方面,隨著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控制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緩解全球氣候變暖,是現代人類得以生存與發展的內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以至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2008 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不管是從能源稀缺還是環境資源稀缺的角度看都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實施低碳經濟。因此,能源資源和環境資源的稀缺就成為低碳經濟產生的根源。

        二、外部性是低碳經濟學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外部性往往是在缺乏相關交易的情況下,當社會成員從事經濟活動時,其經濟行為影響了他人的福利,卻沒有得到相應補償或承擔相應義務的經濟行為。低碳經濟中存在著外部性,當一個國家積極植樹造林,增加碳匯時,就會產生正的外部性;另外負的外部性可以明顯地表現為消費者或生產廠商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效應氣體時,所產生的溫室效應降低了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溫室氣體排放所帶來的外部性經濟損失構成了社會總成本的一部分。

        低碳經濟中的外部性同樣存在一些特征。首先,在低碳經濟外部性產生前,是無法產生任何交易行為的。例如,企業排放溫室氣體前不會與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受害者進行討價還價,以確定這種經濟行為的產權形式和交易方式,對于外部性的范圍和補償支付,雙方當事人也沒在事前進行任何的談判。其次,低碳經濟中外部性存在產權缺失,使事后的補償和談判存在困難。在外部性的情況下,每個人對自己的權利和責任的界定是模糊的。環境資源具有不可分割性,即任何個人都不可能排他性消費、生產環境資源以及附屬污染物。因此,當企業將未經嚴格處理的廢氣排入大氣中時,企業污染的空氣很難定義其產權,而這種產權的缺失卻使排污者過度使用這些物品,不考慮其他人的公共權利。再次,存在個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的不一致,或者是個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的不一致。產生負外部性的產業的產量,比社會最優狀態下要高;而產生正外部性產業的產量,比社會最優狀態下要低。當存在正的外部性時,邊際社會收益高于邊際個人收益,社會的最優產量高于企業最優產量,當植樹造林造成的碳匯,其所產生的邊際社會收益會高于邊際個人收益;然而當存在負的外部性時,存在邊際社會成本高于邊際私人成本,社會的最優產量低于產業的最優產量。低碳經濟中存在的外部性是負的,當汽車排出的廢氣污染了空氣,這種危害形成的成本加上企業的成本就構成社會總成本,環境污染的邊際社會成本高于碳排放企業的邊際個人成本。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消費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可以認為公共物品是外部性的一種特殊形式,公共物品不能僅僅依靠市場力量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非競爭性使配置資源的價格機制失去作用。例如,由于公共資源和環境的非排他性,任何人都可能會過度地使用公共的資源和清潔的環境,這就產生了“公地悲劇”。公共品也會使消費者產生“搭便車”動機,即理性的個人降低或隱瞞自己對集體消費品的偏好的動機,依靠分散決策的價格機制無法使集體消費的公共品的數量保持在最優水平,以價格為核心的市場機制無法達到帕累托最優,出現了“失靈”。因此,由于低碳經濟中存在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特征,這就很容易從經濟學的角度解釋為什么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化石能源的排放引起了氣候變化如此明顯的“公共悲劇”,而且由于“搭便車”的動機存在,使減排的國際談判往往陷入僵局,難以形成一致意見。要解決低碳經濟的外部性和公共品特性所帶來的不利后果,目前要做的主要是政府的干預和產權交易。

        第6篇:低碳經濟的定義范文

        低碳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路徑,對于世界經濟與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也對我國的國際貿易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低碳經濟能夠在幫助國際貿易發展的同時,兼顧了環境保護,與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本文首先簡要概述低碳經濟,并對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進行分析,總結低碳經濟對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

        低碳經濟;國際貿易;發展與影響

        隨著我國在國際貿易與政治當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對于我國自身的發展也出現了較高的要求,尤其在生產與經濟發展方面,我國在本世紀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低碳經濟。有效的幫助我國經濟與產業轉型,提高了我國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煤炭消耗,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都產生了重要的意義。

        一、低碳經濟的定義分析

        低碳經濟是由本世紀初提出的經濟發展觀,與傳統經濟發展有所不同的是,低碳經濟以科學技術為指導,通過計劃性、組織性的科學創新對經濟發展進行制度管理與服務,其基本內容是進行進行工業、服務業等產業的轉型和新能源的開發,通過上述手段將經濟發展過程中減少和降低對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并對石油、煤炭等能源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污染進行縮減,包括二氧化碳、氟利昂等污染物,提升環境的清潔性,減少大氣污染、粉塵污染、水污染等環境污染的發生,減少溫室效應,增加社會的穩定性。低碳經濟在我國的經濟發展當中意義巨大,通過實施低碳經濟,能夠有效的改良社會環境,增加社會的穩定性,減少我國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保護環境的同時對我國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所改善,達到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可見低碳經濟的主要目的與方法,就是在發展過程中減少碳排放量,使低能耗、低污染經濟得到發展,限制和轉型高污染行業。

        二、低碳經濟發展的必然性分析

        在長久的人類生活與生產歷史中,人們的生產活動與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共生物”,為了增加經濟力量,提高社會發展,對環境的影響與污染成為必然現象。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逐步加重,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問題也逐步凸顯出來,使人們真正意識到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要性,為了減少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低碳經濟應運而生。可見低碳經濟在人類生存與發展中的地位,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不能從宏觀的角度對生產和發展進行管理與提高,就會使生產者個人的“最優成本配置”與“社會資源配置”產生矛盾,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均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許多歐洲國家將碳稅作為稅收的一項進行低碳經濟的保護與調節,使生產者能夠在政策調節下自覺的發展低碳經濟,可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

        三、低碳經濟對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探究

        低碳經濟與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發展理論方面“異曲同工”,主要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環境的保護具有先進的理論指導與制度引導。但低碳經濟對經濟發展的技術要求較高,需要高新技術支持。因此對于我國的國際貿易經濟既帶來了發展機遇,也產生了發展難度。

        (一)我國國際貿易模式出現轉型和升級

        目前我國的國際貿易發展模式主要以第二產業為主,發展過程中對能源的消耗較大,對外的貿易需求與貿易依賴性較強。且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與技術能力的制約,我國的第二產業長期處于粗放型,目前正在想集約型經濟進行轉型,在轉型過程中,低碳經濟的先進性與科學性對我國的產業轉型影響巨大,極大的推動了我國第二產業的科技性。此外,低污染、低排放、高收益等特點的金融、物流、旅游服務業等都因此得到極大的發展。

        (二)促進低碳產業的發展

        低碳行業是指在生產與消費過程中對于碳需求較低,同時碳排放量較低的產業,主要以新型能源為主的產業等。這一特點使得低碳產業的發展順應了社會發展的形勢,成為我國發展較為迅速的產業之一。且隨著煤炭資源的不斷減少,碳在國際市場上的流通也越來越頻繁,煤炭的交易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低碳產業具有更高的發展優勢,并產生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提高國際貿易技術水平

        除大力發展低碳行業減少碳排放量外,提高對碳需求較高的產業技術也是低碳經濟的主要發展模式。為此,我國的國際貿易產業的技術水平也得到了廣泛的提升,通過實施低碳經濟,能夠對我國的國際貿易技術進行創新和改革,提高我國在國際貿易過程中對綠色貿易壁壘的規避能力。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對于資源的依賴性使得低碳經濟在我國的發展較為困難。為此,大力發展低碳經濟能夠有效的提高我國第二產業對于技術革新的需求,爭取采用新技術、新科技進行生產力的提升,逐步淘汰落后的技術,使我國的第二產業得到整體的提升和發展,并最終提升我國的的國際貿易技術水平。

        (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我國鑒定的進行低碳經濟的發展,除能夠提高我國國際貿易技術水平外,在國際環境與國際地位上也有巨大的變化,我國能夠通過綠色工業的發展,在國際地位與國際事務上取得更大的進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國際貿易規則的實施當中,逐漸奠定我國在低碳經濟發展中的指導地位,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幫助我國從經濟上、政治上與環境上取得更大的發展。

        四、結束語

        低碳經濟能夠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生產發展相結合,通過經濟的發展與技術的提高,減少人類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低碳經濟作為世界范圍內先進性的經濟發展模式,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幫助極大,使我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更加科學,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作者:張菲菲 單位:東營市東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參考文獻:

        第7篇:低碳經濟的定義范文

        關鍵詞:低碳經濟;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全球氣候的不斷變暖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而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因此,全世界都開始高度重視全球氣候變化的情況,為了避免氣候變暖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威脅,低碳經濟理念的提出希望能降低世界各國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減少能源與資源的消耗,有效降低溫室氣體與污染物的排放量,將經濟發展轉變成為低碳經濟發展,把人們的生活也轉變成為低碳生活。

        一、低碳經濟發展概述

        低碳經濟的概念最早在英國提出,但是至今為止關于低碳經濟的定義卻依舊沒有一個具體的解釋。通常來說,對低碳經濟的解釋可分為三種情況:溫室氣體排放增長的速度低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速度;零排放;降低碳的排放量。雖然社會各界對于低碳經濟的定義有著很多的說法,但是,從總體上來說,低碳經濟主要是指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進行技術、制度創新、新能源開發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等方式,降低企業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達到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目的。從本質上講,低碳經濟就是將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成為碳經濟發展模式,以達到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當前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全世界的專家和學者開始對低碳經濟進行深入的研究與關注,到目前為止,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低碳經濟的激勵制度、低碳經濟具體的發展路徑以及低碳經濟在各個國家的發展進程等。近年來,中國緊跟時展的腳步,也開始關注低碳經濟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大力提倡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我國的相關人員,對低碳經濟的內涵、碳市場、實現路徑、碳稅、國外低碳經濟的發展經驗以及國內低碳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有:2005年,莊貴陽發表的《我國經濟低碳發展的途徑與潛力分析》,2009年,潘家華發表的《怎樣發展中國的低碳經濟》以及2010年樊綱等人發表的《走向低碳發展:中國與世界》等。這幾篇文章都對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與研究,并提出了低碳經濟模式的本質內涵與未來發展趨勢。

        二、低碳經濟條件下我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面臨的問題

        1.經營理念落后與資金缺乏,降低了企業轉型升級的主動性

        對國內大部分的中小型企業而言,企業規模相對較小、資金少以及力量相對薄弱等特點,為了企業能夠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就必須縮短企業生產的周期,以確保投入的資金能在最短的時間得到收益,才能確保企業的資金鏈能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行,由于長期受到管中運營觀念的影響,有些中小型企業管理人員的目光不夠長遠,難以為企業制定出長遠的發展目標,資金投入也都以短期投入為主。但就實際情況而言,中小型企業向低碳方向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就像是一項資本性的支出,投入資金數額比較大,并且在短時間內不會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屬于一個高投入、長收益的投資項目,這一特點讓我國很多的中小企業都不愿意向低碳經濟轉型,降低了中小型企業向低碳經濟轉型升級的積極性。

        2.低碳轉型升級投入成本過大,中小型企業無法接受

        企業的轉型升級,就是對企業內部所有設備進行更新,置換企業內部的員工或進行再次培訓。尤其是對低碳經濟發展環境下的中小企業而言,對企業設備上進行置換或更新時,置位的設備必須能滿足高水平生產的要求,也要達到低碳排放的相關標準,做到企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在員工方面首先要讓轉型后的員工能更好地適應新設備和新崗位的實際需求,還應該提高企業員工環保、低碳意識,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3.專業人才缺乏、技術創新能力較低,行業起步太晚

        在我國大部分的中小型企業中,專業技術人員在全體員工中占的比例非常小,專業人才比較缺乏,創新能力也非常薄弱,這一情況對中小企業的低碳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制約,成為中小型企業無法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國際上普遍認為:一個企業如是在技術開發上的投入資金在該企業的總銷售額中占到了1%,那么該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將非常困難,如果占了銷售額的2%,只能維持正常發展,只有點到了5%以上,企業才具備一定的市場競爭能力。但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沒有設置相應的開發經費,就算有,也占不到整個企業總銷售額中的1%,專門的研發部門更是缺乏,因此,投入低、技術創新能力低等因素都嚴重阻礙了我國中小企業向低碳經濟的轉型和發展。

        三、低碳經濟條件下國內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對策

        1.轉變傳統經營理念,提高企業低碳轉型的主動性

        國內的中小企業,如果想要完成低碳轉型,就需要轉變原有的經營理念,強調低碳經濟發展的發展戰略。企業的管理層應該更新自己的發展理念,明確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全面掌握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為企業制定一個長期的戰略發展目標,充分了解低碳轉型投資成本雖然比較高,但是卻能為企業帶來長久的經濟收益,堅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進行企業低碳轉型升組,努力朝企業低碳經濟目標發展。

        2.抓住低碳經濟關鍵點,占領市場,拓展企業的資金來源

        低碳經濟發展,強調的是新能源產業和環境和諧發展,我國的中小企業想要在這個低碳經濟時代長遠、穩定的發展,就面要抓住低碳經濟發展的制高點,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優先搶點低碳經濟商品市場。如面對當前制造行業相對飽和的狀態,我國的中小企業就需要開辟出一條全新的發展途徑,在現存生產水平條件下,往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方向發展。另外,為了促進行中小型企業順利的低碳經濟轉型升級,走可持持續發展道路,中小企業就必須不斷拓展企業的資金來源,擴大企業的融資方式,確保有充足的資金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資金保障。如,采用中小型合并企業的方式擴展企業規模,抓住低碳經濟的增長關鍵點,依據關鍵點制定出合理的發展計劃,提升企業借債的能力等[2]。

        3.確保轉型步伐的穩定,對企業轉型的成本進行嚴格的控制

        轉型成本是所有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必不可少的投入,尤其是對力量薄弱且資金缺乏的中小型企業而言,控制好轉型的步伐至關重要,轉型升級應該有計劃的順利開展。企業應該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不但要確保企業具備足夠的收入來源,對企業進行分層轉型,先對企業的生產設備進行更新,對一些陳舊的設備進行及時的更新處理。例如,企業可采用融資方式,租入更多的新型設備,對財務分配情況進行正確的把握,緩解企業的財務壓力,對企業轉型的成本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

        4.加強人才培養,創新生產技術,構建低碳經濟發展機制

        人才與技術是中小企業向低碳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性因素,在人才方面,企業需要加強低碳經濟的宣傳力度,吸收更多優秀的技術、管理人才進入企業。在企業構建相關的激勵機制,激發企業所有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為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此外,還需要加強企業內部員工的培訓,大力提升員工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確保企業員工能適應低碳經濟條件下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就技術方而來說,中小型企業需建立一套全新的創新機制,加大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注重低碳技術的研發,讓企業由傳統的生產型轉變為技術型,把技術創新與企業生產的實際需求有效的結合起來,為中小型企業的低碳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術保障。

        四、結語

        在低碳經濟條件下,我國的中小型企業應該對世界各國低碳經濟轉型成功的經驗進行合理借鑒,依據國內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注重環境友好型產業的發展,加強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與互動,推動我國綠色商業的發展。此外,中小企業還應該提倡低碳技術的研發,了解人們的消費模式,創造更多的低碳產品,推廣低碳經濟、低碳生活觀念,促進我國的企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鄂湘,楊亦民.低碳經濟背景下的中小企業轉型升級[J].經營管理,2013(20).

        第8篇:低碳經濟的定義范文

        黨的十報告指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為了‘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必須堅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1]這深度分析了資源環境(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明確提出發展低碳經濟,是解決資源環境危機的有效方法,是推動社會發展、實現生態型社會的良好選擇。

        一、低碳經濟的產生與內涵

        1.氣候變化催生低碳經濟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一款中,將“氣候變化”定義為:“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觀察,在自然氣候變化之外由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全球大氣組成所導致的氣候改變。”目前的氣候變化,主要是由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特別是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的經濟活動引起的,人類在過度開發自然滿足自身利益的同時也在毀滅自己。化石燃料燃燒和毀林、土地利用變化等人類活動所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大幅增加,溫室效應增強,從而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災難性氣候事件頻發以及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災害。面對這些嚴重威脅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問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成為世界共同的主題。如何應對氣候變暖,英國首先給出了其獨特見解。2003年,英國政府在其能源白皮書《英國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明確提出發展“低碳經濟”的概念和目標,即: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減少20%,到2050年減少60%,到2050年建立低碳經濟社會。2008年,當第35個世界環境日的主題被聯合國設定為“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時,“低碳經濟”已然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的選擇。

        2.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經濟從廣義上講,是要協調經濟系統與自然系統之間的平衡關系。因此,發展低碳經濟應是以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為出發點;以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為目的;以創造更高的生活標準、更好的生活質量、更多的商機和就業機會以及為先進技術的應用和輸出創造機會為目標。而從狹義上說,低碳經濟是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來應對氣候變化對人類發展的造成的影響。但是,單純地將“低碳”經濟理解為“無碳”經濟的觀點是錯誤的。二氧化碳不僅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質,而且在滅火、冷藏食品、人工降雨、制作飲料等方面也有突出貢獻,完全的“無碳”經濟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假如“設定自然系統(大氣圈)客觀地存在一個最大可容納的二氧化碳含量,要確保氣候不至于逐漸變暖,人類經濟活動累計排放的二氧化碳必須始終小于或等于最大可容納的二氧化碳含量,否則,氣候變暖的速度會越來越快。”[2]由此可見,只要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高碳”經濟與低碳經濟也可以并行不悖。因此,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不等于發展低碳經濟的全部內容。

        因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是以保護資源環境為基礎的,那么,發展低碳經濟是否會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這就首先要正確認識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二、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1.自然環境與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的關系

        傳統的政治經濟學并沒有將自然經濟納入其研究范圍,認為自然環境只是為經濟活動免費提供可利用資源的供應系統。由于自然資源不是勞動產品,又沒有進行價值交換,因此并不是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但是,吳易風教授通過對馬克思著作的分析得出結論――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而不單純是生產關系[3];馬克思對生產方式的研究包括了對自然資源配置的研究,不同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下有著不同的配置方式,不存在超歷史的資源配置的合理性。馬克思通過對勞動的定義,“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節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4]將自然環境與社會再生產過程緊密聯系起來,為我們正確認識自然環境與社會再生產過程之間的辯證關系,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2.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的關系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雖然沒有對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之間的協調關系給出系統分析,但是,在他和恩格斯的自然力思想中很早就注意到了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一方面,馬克思認為:“自然力不是超額利潤的源泉,而只是超額利潤的一種自然基礎,因為它是特別高的勞動生產力的自然基礎。”[5]這一觀點明確指出自然資源是構成生產力要素的重要基礎。因此,自然資源是通過促進提高勞動生產率來推動經濟發展的。另一方面,恩格斯指出:“如果說人靠科學和創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對人進行報復,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從一種真正的專制,而不管社會組織怎樣。”[6]揭示了災難性的自然環境對經濟發展的阻礙作用。因此,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辯證統一的關系。

        3.資源環境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環境的清潔也是一種資源,污染了環境,就等于“消耗”了清潔環境。價格、替代品和技術進步對清潔環境的作用與對其他資源的作用是相同。“如果排放污染物是沒有成本的,那么,生產者就沒有限制排放污染物的激勵。但是,如果污染環境存在某種價格,那么,生產者將設法尋找到某種方式,以替代污染物的排放。排放污染物的價格越高,生產者就越有積極性去研發限制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和途徑。”[7]因此,在生產中加入環境成本,不僅可以節省資源、保護環境,還能起到提高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這與發展低碳經濟的出發點是一致的。

        三、低碳經濟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1.低碳經濟倒逼技術進步

        低碳技術與技術進步的關系是一種倒逼的關系。有的學者認為“技術發展帶來低碳經濟”,只要突破了技術問題,低碳經濟也就自動發展起來了。其實,這完全顛倒了低碳經濟與技術進步的因果關系。先進技術的發展一定是為了適應某個預先設定的經濟發展目標,技術進步總是滯后于所設定的經濟發展目標的。縱觀歷史,只有當人們不滿足于當下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時,才會通過發明先進的科學技術改變原來的生產、生活方式來滿足人們新的需要。事實證明,當下運行的高碳經濟發展模式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是對人類生存條件的極大挑戰。為了挽救瀕臨枯竭的資源、恢復碧海藍天,人們提出了更高一級的,更符合人類生存發展的新需要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而要想發展低碳經濟,必須改進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因此,低碳經濟與技術進步之間的關系,必將是前者倒逼后者的關系,并且這種倒逼機制是低碳技術發展的強大原動力。

        2.低碳經濟模式的優越性

        傳統經濟學認為,勞動是勞動者通過勞動手段改造自然來獲取人類生產生活所需的各種要素的過程。高碳經濟模式是將支持經濟活動的四種基本資本中的人力資本、金融資本、人造資本結合,改造自然資本來獲得各種人類生產生活所需的要素。對比低碳經濟和高碳經濟的理論模型得出:假設將人類全部的經濟活動抽象為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低碳經濟模式下,在對自然系統向經濟系統(社會在生產過程)輸入可用資源的認識中,首先,加入了對由經濟活動產生的不可轉移消化的廢棄物(抽象為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從正反兩方面重新理解生產和消費過程。其次,提出了自然資源和自然承載力的有限性問題,自然系統為人類提供的生產和生活資料并不是不可耗竭的;自然系統能夠承受的污染也是有限的。最后,給出了低碳經濟模式下社會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當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自然的最大承載力時,社會在生產過程的實現條件就是“馬克思關于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當其已經逼近自然系統允許的最大排放量時,還必須滿足生產和消費活動必須是二氧化碳零排放,否則社會在生產過程就不能繼續。低碳經濟模式展示了勞動對自然系統的破壞性,也不再將生產力簡單地理解為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

        3.低碳經濟的實現形式

        第9篇:低碳經濟的定義范文

        關鍵詞低碳經濟;低碳會計;低碳核算

        如今,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它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大部分科學家認為人類活動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后的溫室氣體排放的快速增加導致了氣候變暖,因此減少溫室氣體尤其是CO2的排放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前,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居世界第二位,預計到2025年左右,中國的溫室氣體凈排放量將與美國并駕齊驅。因此,中國的減排壓力是非常大的。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十年前企業界很少有人關注到氣候變化與商業經營的關聯,隨著氣候變化這一話題在全球的不斷升溫,會有越來越多的大企業等將被問及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及減緩措施。為此,企業需要充分發揮會計事務的職能,發展低碳會計,有效控制企業的年耗碳量。

        一、低碳經濟的內涵

        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變暖的浪潮下,2003年《能源白皮書-構建一個低碳經濟》首次提出了“低碳經濟”的概念,并很快在聯合國召開的氣候大會巴厘島路線圖中得到了肯定。“低碳經濟”是國際社會應對人類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但是究竟什么是低碳經濟,尚沒有嚴格的定義。

        最近我國學者對低碳經濟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莊貴陽從低碳經濟(LCE)的概念出發,指出低碳經濟的實質是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目標是減緩氣候變化和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強調向低碳經濟轉型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而在發展中尋求減排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崔大鵬指出,中國實現低碳經濟,有三個基本方法:首先是節能降耗減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步實現經濟體系從低效到高效的轉變;第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如水電、核電、風力發電要進一步大規模普及,光熱發電、光伏發電技術要進行接近商業利用的示范,從源頭上減少化石燃料的利用,進而減少碳排放;第三是在明確減排義務的前提下,采用CCS技術,實現低碳化和去碳化。付允等認為低碳經濟是一種綠色經濟發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基礎,以低碳發展為發展方向,以節能減排為發展方式,以碳中和技術為發展方法。

        總之,低碳經濟是一種正在興起的經濟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場機制基礎上,通過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創新,推動提高能效技術、節約資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轉型。

        二、低碳經濟對企業會計的影響

        為了應對低碳經濟,目前一個新的會計研究領域——低碳會計受到相關學者和企業的關注,如《歐洲會計評論》、《會計、組織與社會》、《會計、審計與職責雜志》等相關國際知名會計期刊在近期已經或計劃推出與排污權、碳會計及披露、氣候變化與溫室氣體會計等專題,可以預見未來幾年碳會計的相關規范或指南研究將達到一個。低碳會計的內涵、低碳會計的發展前景、低碳會計核算、低碳會計信息披露等都是近期會計研究的熱點問題。

        低碳會計主要對企業履行低碳責任、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進行確認、計量,報告和考核企業自然資源利用率,其目的是幫助企業實現節能減排,既滿足國家對企業低碳責任的要求,又可以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企業利潤。低碳經濟對企業會計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低碳核算和低碳信息披露等方面。

        首先,低碳經濟對企業會計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低碳核算要求企業不僅要站在企業自身的立場著想,更要著眼于地區、全國乃至全球環境,要體現國家公布的有關環保節能的方針、政策和法律的要求;要體現高能源利用率、清潔能源使用現狀和水平,及時發現能源使用狀態對經濟發展的制約并起到預警作用。低碳核算重點包括以下方面:(1)低碳資產,包括為能源能源使用和節能減排而購置、籌建的專門設備或場所;為低碳發展而采購的原材料、低碳技術等;(2)低碳負債,包括為進行低碳發展而發生的長、短期借款、應付環保費、應付資源稅等;(3)低碳權益,包括企業所擁有的清潔能源、低碳資本、節能基金等;(4)低碳收入,包括企業因為低碳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損害補償收入、低碳獎勵等;(5)低碳成本,指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為低碳發展發生的支出,包括環境保護治理、補償費用、低碳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等;(6)低碳利潤,反映企業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的低碳效益。

        其次,低碳經濟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有重要影響。企業低碳信息披露有兩種形式:一是在傳統會計報表中增列低碳會計項目增加低碳會計信息,如資產負債表類增設“節能投資”、“低碳固定資產”、“應交環保費”等項目;損益類增設“低碳收入”、“低碳節能獎勵”、“低碳成本”等項目;二是單獨報告,即提供單獨的低碳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信息。相比較而言,第二種方式更加受到市場和投資者的關注,他們需要知道企業從原材料投入到生產、銷售、服務的每一個環節的能耗和排放的信息,要求企業單獨編制低碳報告,將低碳績效全面、系統地進行介紹。通過實施低碳會計核算披露,企業和其他組織可以正確地確認、計量與環境資源活動相關的投資和成本支出,更好地洞察這些支出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使企業得到一個公平的低碳商譽。

        由此可見,發展我國的低碳會計體系,將低碳經濟用合適的會計語言進行表達,對加快我國低碳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對會計理論研究和現實實踐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參考文獻

        [1]莊貴陽.低碳經濟: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的發展之路[M].氣象出版社,2007,11.

        [2]崔大鵬.低碳經濟漫談[J].環境教育,2009(7).

        [3]付允等.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3).

        [4]李銀蓮.碳會計尚遠,跨國公司青睞低碳投資[N].中國經營報,2010-08-27.

        [5]曾鍇,王小波,陳程.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碳會計體系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10(10).

        [6]桑軍朝.低碳會計理論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0(2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 综合高清亚洲国产 | 最新国产人妖TS视频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字幕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