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描寫中秋的詩范文

        描寫中秋的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描寫中秋的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描寫中秋的詩

        第1篇:描寫中秋的詩范文

        初中作文網權威優秀初中說明文1000字:都市鄉村各有千秋,更多優秀初中說明文1000字相關信息請訪問初中作文網。 滿天星斗,廣闊的草地上只有我,一邊細數星星,一邊呼吸這清新的空氣,這時,一陣微風輕掠碰觸,我宛若置身云端,輕飄飄不知所止。自在極了!這種好心情使我興起“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念頭,多想分享給我的朋友們!拿起手機,撥出電話,回應我的訊號格數依然呈現暗灰色!我從天堂跌落,突然我回到現實,所謂智 慧型,在不毛之地也無用武之處!回過頭,望著我的滿天星斗,廣闊的草原──只──有──我!

        滿街人群,比肩繼踵在車水馬龍的街頭,人人戴著口罩,因為一條回家的路,吸入的不是空氣,更多的是廢氣加油煙;聽到的不是聲音,更多是嘈雜與噪音。一踏入家門,像是在都市叢林野戰后一般,終于緊繃心情得到釋放。雖然放心多了,不過不知為何,撲鼻過來的卻是隔壁家的炒菜香,我聞到了隔壁今天的調味:大蒜、蔥、辣椒……,近在咫尺,沒有半點隱私,才嘀咕幾句,樓上傳來腳步聲、移動桌椅聲,氣急敗壞,想在網絡上跟好友抱怨個幾句,念頭才不到幾秒鐘,雙手已經在 鍵盤上游移,目光集中在網上訊息對話。方便極了!心中贊嘆著網絡的便利,但也一邊吸取著五味雜陳的空氣、聽著萬聲齊響的雜音。

        清新的空氣、悠閑的生活、美好的風景;現代化的交通、高樓林立的街道、便利的商店,都市與鄉村各有千秋。科技的發達讓都市變得天涯若比鄰,而在都市中找到工作的機會也比較大,物質享受從不缺乏,真的是“什么都有,什么都賣,什么都不奇怪”。相反的,好的東西也會有壞的效應,載舟覆舟是不變的道理。隨著競爭比較,人情爾虞我詐,壓力接踵而至,原本只是為了享有便利、尋找工作機會的人們,基本糊口的目地,反而使“人心”存活下來很難!厭倦了面具,回歸鄉村的人們,在大自然的洗禮下,找回本心,但卻必須為生活努力:山明水秀變成地方偏僻,自然風光不如交通發達,悠閑自在其實是寂寞無聊,就算這些都克服了,醫 療、教育仍遠遠影響鄉村的居住欲望。在這兩者中,假如只能擇一,我還是偏于都市,畢竟許多享受是現代人擺脫不了,已變成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了,要回去?很難!我想這是大多數年輕人的心聲。

        其實都市與鄉村,兩者都很好,也各有不足之處,只是在一個定點住久了,離開后,也還是會想回歸。很多住在都市的人們都向往著鄉村的恬淡與寧靜,其中包含我,雖說非常享受鄉村的恬靜,但要我一輩子過著這般的生活,似乎也滿足不了那蠢蠢欲動的野心,我還是想要回到都市,便利的生活是我想要的方向。都市雖有不好的地方,我卻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在繁忙的生活中,建立一個我想要的環境,在我心中添補那微小的向往!

        第2篇:描寫中秋的詩范文

        近大遠小看風景

        劉磐幕

        宋?許元信

        山懸翠幕幾千丈,我疑山頂即天上。

        捫蘿躡蹬到山巔,猶如平地上青天。

        始知天高應無極,幕阜蒼蒼一卷石。

        洞庭八百古所傳,對此遙看一鏡圓。

        當此再上三千丈,那知天下有山川。

        《劉磐幕》這首詩的作者叫許元信,我們只知道他是宋朝人,其他信息就不知道了。在《全宋詩》中收錄了他的兩首詩,這是其中之一,另一首題為《幕阜山》,也就是本詩提到的“幕阜”。幕阜山,在湖南省平江縣南江鎮東面,海拔1 596米,為湘、鄂、贛三省邊界最高峰,風景秀麗。本詩題目說的“劉磐幕”中的劉磐是三國時代割據荊州的刺史劉表的侄子,他曾經率軍攻打東吳,與吳軍將領建昌都尉太史慈在此對峙。后人把劉磐立營之地稱為“劉磐幕”,太史慈駐兵之處為“營幕坪”,“幕阜”之名也由此而來。

        吐槽:其實“阜”就是山,估計后人忘了“阜”的意思,于是今天變成了“幕阜山”,幕山山。

        作者覽勝訪古至幕阜山,登上山頂之后產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想象。往上看,“天高應無極”,往下看,龐大的幕阜山成了小小的“一卷石”,遠處方圓八百里的浩渺洞庭湖變成了“一鏡圓”。作者非常準確地描寫了視覺上“近大遠小”的幾何學規律。其實,這就是遙感技術的科學原理啊!在天文學上,同樣也適用幾何學規律,只不過由于天體離我們實在太遠,以至于看起來都太小了,遙遠的行星、恒星看起來都只是一個光點兒,只有太陽和月亮能夠看出圓面。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中秋無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宋?楊萬里

        其一

        中秋無月莫尤天,月入秋來夜夜妍。

        且道今宵明月色,何曾減卻半分圓。

        其二

        月到中秋故故無,今宵月好莫渠孤。

        舊傳月徑圓千里,影落金杯只粒珠。

        同樣為宋朝人的楊萬里,名氣要比許元信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他號“誠齋”,是一代詩宗,光流傳下來的詩作就有4 200首,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古人云“文章憎命達”,可楊萬里詩文寫得好,官兒也做得順,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又受封廬陵郡開國侯。更難得的是,楊萬里寫的詩語言淺近明白,描寫景物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號稱“誠齋體”。我們最熟悉的一首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兩首描寫中秋月色的詩詞同樣極具“誠齋體”的特點。在這一年的中秋節,八月十五當天沒有見到月亮,第二天月色卻甚好。夏歷把每月初一稱為“朔”,十五稱“望”,十六稱“既望”,月相變化周期因此稱為“朔望月”。這首詩的題目讓我們不禁想到有句俗話叫作“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雖然按照日子來算,十五是夏歷一個月(29天或30天)的中間,但由于月亮最圓,也就是月亮、地球和太陽排成一條直線的時候,實際上大多數出現在十六。

        “月入秋來夜夜妍”,秋季天高氣爽,空氣的透明度好,大氣層對光線的吸收也少,所以秋季的月光顯得格外皎潔,大概這也是為什么八月十五的月亮最適宜觀賞的原因了。所以楊萬里非常豁達地說,十五沒有月亮也不要緊啊,“今宵月好莫渠孤”,今晚不要辜負它就好了。孤,通“辜”,渠,是方言“它”。

        日月的大小

        最后兩句詩非常罕見地談到了月亮的大小:“舊傳月徑圓千里,影落金杯只粒珠”,以前的傳說認為月亮有千里之大,但是落到酒杯里看起來小得像是一粒珠子。這句詩其實揭示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月亮的大小應該怎么形容呢?

        對于月亮的形容,常見的“玉盤”或“寶鏡”,如李白《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不過,如果我們真的拿一個盤子或拿個鏡子來跟月亮作對比的話,會發現其實月亮并沒有那么大。其實我們伸長手臂,一個手指頭就可以把月亮擋住了,普通大小的盤子或鏡子會比手指頭大十倍以上。可見這個說法略帶夸張,不過由于夜空里月亮最亮,我們感覺上會認為它挺大的。

        在天文學上談論月亮的視大小是用幾何角度來描述的。我們伸長手臂,小指寬度約等于一度,而月亮大小其實只有半度。張衡在《靈憲》里談到,(日、月)“其徑當天周七百三十六分之一”(有現代學者認為應該是730分之一),也是半度。可見天文觀測不能單憑印象去判斷,一定要借助科學儀器來測量。

        第3篇:描寫中秋的詩范文

        描寫端午節的詩句

        1、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端午三首》

        2、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競渡詩/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3、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屈原祠》

        4、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午日處州禁競渡》

        5、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6、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小重山·端午》

        7、兒女紛紛夸結束,新樣釵符艾虎。——《賀新郎·端午》

        8、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端午》

        9、宜歡聚。綺筵歌舞。歲歲酬端午。——《點絳唇》

        10、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賀新郎》

        11、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端午》

        12、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13、便當裹米粣,爛醉作端午。——《春晚嘆》

        14、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端午》

        15、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鷓鴣天》

        16、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端午》

        17、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同州端午》

        18、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端午日賜衣》

        19、香蒲角黍,對暑悄無言,梅雨細,麥風輕,悵望空垂淚。——《驀山溪》

        20、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21、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2、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浣溪沙·端午》

        23、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競渡詩/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24、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澡蘭香·淮安重午》

        25、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李《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6、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乙卯重五詩》

        27、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28、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少年游》

        29、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已酉端午》

        30、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南鄉子·端午》

        31、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

        32、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33、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端午》

        34、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小重山·端午》

        35、文字間金釵,消盡晚天微暑。無雨。無雨。不比尋常端午。——《如夢令》

        36、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

        37、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和端午》

        38、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權《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39、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浣溪沙·端午》

        40、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十五夜觀燈》

        41、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十五夜》

        42、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端午日恩賜百索》

        43、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浣溪沙·端午》

        第4篇:描寫中秋的詩范文

        中秋節禮品促銷方案有很多種,不知道朋友們怎么去采用更好的方案呢?下面讓你們看看這個方案的是如何的?

        活動方式:

        1.中秋節禮品促銷方案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展出不同廠家的各種月餅禮品盒、散裝月餅,采取多種方式陳列,給人以豐富感。并聯合廠家展開不同程度的優惠、贈送小禮品等促銷活動。可以按月餅餡劃分陳列區域,如肉餡月餅、無糖月餅,水果餡月餅等。同時可以開設一些知名品牌月餅專柜。

        3.現場制作月餅:去年的月餅風波可能在許多人心目中還留有陰影,為了讓顧客去除這種心理,現場制作月餅是一好方法,可以聯合廠家現場制作。

        二.“把月亮帶回家”

        活動期間,購物滿100元,送一個掛有月亮的鑰匙扣,月亮鑰匙扣形狀多樣,制作精致,上面刻有一些祝福語:如中秋快樂、祝美滿、平安、快樂等話語以及一些描寫中秋節和月亮的詩歌詞句。

        中秋節禮品促銷方案的操作說明:

        1.鑰匙扣由商場定做,根據商場銷售額確定定做數量,每個鑰匙扣定做成本控制在一元以內。

        2.在鑰匙扣上刻上商場名稱,也可以跟祝福語結合起來,如“XX商廈祝您中秋節快樂”。

        三.月圓“十分”大搶購

        限時搶購,搶購持續時間為“十分鐘”,在搶購時間內購買的商品一律八折,在收款臺進行打折計算,以收款處結算時間為準,以商場音樂時間為標志,當特定音樂響起的時候,即搶購時間開始。

        操作說明:

        事先不告知具體“搶購”時間,注意維持現場秩序。

        注明一些商品不參加搶購,并在現場用海報告示。

        此活動也可以采取在搶購時間內購買的商品返還30%付款金額的做法,憑購物小票上的金額和時間到服務臺領取返還金額。

        注:超市可以推出中秋節每日商品特價,每日推出兩至三樣特低價商品,通過特低價商品來帶動其他商品的銷售,這些特低價商品最好是跟中秋節有一定聯系,跟其他商場相比,這些商品在價格上要具有絕對競爭優勢。

        四.喜拍“全家福”

        購物滿200元,憑購物小票可現場拍5寸照片一張,以作留念,現拍現取。

        時間:中秋節當天

        地點:商場門口廣場

        協辦:某某影樓或某某膠卷公司

        操作說明:

        可現場布置一個場景,或搭建一個涼亭,營造出中秋古韻,或布置成一個現代團圓喜慶場景。

        最好是將商場名稱拍進去,以后看到照片就能想起商場。

        五.特別服務措施:

        對于很多顧客來說,中秋節禮品促銷方案有時讓自己也想得煩惱,不知道該怎么做才能更吸引顧客呢?比如,基本上月餅都是要買的,各個商場的月餅種類、價格都差不多,因為一般顧客選擇就近購買,那樣比較方便。如何讓顧客更方便,怎樣吸引顧客從其他商場來本商場購買呢,就需要推出有特色的服務措施。

        1.月餅電話訂購:提前半個月在報紙上、商場布告欄、商場海報上公布月餅訂購電話,凡購買月餅滿100元以上,直接送貨上門,單位集體購買可享有九折優惠。

        2.月餅定做:跟廠家合作推出月餅定做服務,公布定做電話、具體定做方式。顧客的口味需求畢竟不同,也有一些特殊顧客會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月餅定做既是商場服務內容的一種拓展,也體現了商家從細節處為顧客著想。

        3.月餅代送、代寄:凡在市區的,直接代送到家;凡是外地的,通過郵局等快遞方式郵寄到家。此項服務可以加收一定的服務費,如加收10元。生活在都市中忙碌的人們,也許您有種種原因,無法親自將禮品送給您的家人、長輩、朋友,商場將為您代勞,將您的禮品轉交給他們,并送上真摯的祝福。

        當然中秋節禮品促銷方案包括其他活動簡要:

        第5篇:描寫中秋的詩范文

        【中秋節有意思的對聯】

        袁宏泛渚;

        庾亮登樓。

        上下聯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說新語》。上聯故事出自此書的《文學》篇。袁宏少時貧困,為人江上運租。某秋夜清風朗月,鎮西將軍謝尚坐船過江,聽聞江渚客船之上有誦詩聲,覺其詩情優文美,又非前人舊作,贊嘆不已。遣人詢問,知為袁宏詠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揚。下聯故事出自前書之《容止》篇。庾亮鎮守武昌,某秋夜氣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樓詠詩。不久,庾氏飛屐而來。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諸君少住,老子于此處興復不淺。”或則因月夜吟詩而名聞于世,或則人雖暮年而登樓秋詠之興致不減,秋夜賞月吟詩看來確實是一件賞心樂事。

        中天一輪滿;

        秋野萬里香。

        這是“鶴頂格”對聯,即藏頭聯。上聯首字“中”,下聯首字“秋”,點明時節。聯中雖不現“月”字,但“一輪滿”已點出月滿時的景觀。中秋聯頗多以“月”為題材者。如廈門虎溪巖是賞月勝地,“虎溪夜月”是廈門名景,其處對聯曰:虎踞迎風爽,溪流印月清。此聯也屬“鶴頂格”,“虎”“溪”二字指明地點。

        一天秋似水;

        滿地月如霜。

        此聯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見,意境清幽,使人氣定神閑。從形式上講,簡潔凝練,對仗工整,屬小類工對。

        二儀含皎潔;

        四海盡澄清。

        二儀,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潔,端在于月光之皎潔。四海之所以澄清,緣于月光如水。此聯的妙處在于其含蓄,未嘗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儀”對“四海”,“皎潔”對“澄清”,頗為工整。

        天上一輪滿;

        人間萬家明。

        同為詠月,遣詞不同,意境遂異,有此“明”字,心胸便起暢亮之感。若套用佛家“體”、“用”二字,上聯為“體”,僅指名為圓月;下聯則為“用”,月之光滿玉宇,灼然可見。流水對寫到此境界上,著實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聯為明末清初文學家金圣嘆所撰。據傳,金圣嘆到金山寺閑游,寺宇長老出對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嘆一時對不上,不歡而去。后來,他因哭廟案被殺,臨刑時正是中秋佳節,他猛然想起長老的出句,對出了下聯,史稱“生題死對”。上聯兩用“半”,下聯以“中”對之,又有“二”、“八”之對,十字之中六者為數,且皆合于情理。若無才情者,難以成此對聯。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聯為陶淵明《移居二首》的詩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下聯為左思《招隱詩》的詩句:“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聯,工穩妥貼;處士情懷,悠然可見。

        綠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無。

        李白《把酒問月》詩有句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來明月猶在,古人已逝,今之視昔,正如后之視今,怎能不唏噓感慨!此聯意境正如李白詩,不同者在于,白詩豪情奔放,此聯簡約含蓄。然感嘆明月長存、人生苦短的意緒,并無二致。從形式上講,“青史”對“綠窗”,“在”對“無”,工穩且靈活,平仄上也無問題,乃佳對。

        泛渚懷袁子;

        登樓學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跡前已言之。正如重陽節聯中屢用陶淵明與孟嘉,中秋節對聯中也用袁宏與庾亮之事,以顯得更具人文氣息。不過相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陽,其重要性要略遜一籌。

        清光同會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則指政治清明,所以說“同會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說“秋色正平分”。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此聯為杜甫五律《月夜憶舍弟》詩句。白露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為農歷八月節。杜甫化節氣名以形容物候,得其本意之外,也添了清幽的意境。中秋本為家人團聚之時,故睹月思鄉之念頗重。是以杜甫此句借為中秋聯,分外合適。

        月靜池塘桐葉影;

        風搖庭幕桂花香。

        上聯中池塘月靜,實為靜;桐葉落而影動,是為動。下聯風吹簾幕,實為動;桂花飄香,則從視覺轉而為嗅覺。此聯對辭工穩,靜中有動,意境優美,幽而不傷。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來明月十分圓。

        中秋乃三秋之中,自可稱為三秋之半。上聯據此“望文生義”,以為所謂“中秋”者,即是說此日擁有秋季一半的美好。下聯“明月十分圓”前貫“算來”二字,將人仰頭仔細察看月亮的行為,還有頗為奧妙的心緒,全寫了出來。富于才情,于此可見。此聯頗為流行。與此相似者,如“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如“幾處笙歌留朗月,萬家蕭管樂中秋”,也都寫得清新可讀。

        葉脫疏桐秋正半;

        花開叢桂樹齊香。

        落者自落,開者自開,物有常則,不必悲秋。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上聯為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名句,有人以為是絕對,后來宋代詩人石延年(曼卿)對以下聯,可謂天衣無縫。釋道皆以為人之所以有衰病,主要因為其有“情”,至如無情之物,自不會衰老,是以李賀所撰之句,深于理義,欲對孰非易事。石曼卿所對之句,恰好另明一意,以為“月”乃有情之物,若無情必無或圓或缺之態。對仗工整之外,意思相反相成,良佳良佳!

        樓高但任云飛過;

        池小能將月送來。

        這是上海豫園得月樓聯。此聯蘊含哲理:“樓”雖“高”,猶有飛過之物;“池”雖“小”,卻能送來美景。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也。

        滿地花陰風弄影;

        一亭山色月窺人。

        這是臺灣阿里山古月亭聯。“風”“月”之對,“滿地”與“一亭”之對,“花陰”與“山色”之匹,皆十分工穩。 “弄”與“窺”兩字用得恰到好處,韻味無窮。宋人張先,人稱“張三影”,其得名之因,其一就由于撰佳句“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顯得原本無情之物活潑不已。下聯“窺”字,將月色形容成羞澀少女,分外可愛。

        魚戲平湖穿遠岫;

        雁鳴秋月寫長天。

        此聯暗用比喻,譯釋如下:湖映遠山,魚戲其中,似在山中穿梭; 秋至雁飛,鳴聲入耳,舉頭觀之,雁群排序屢變,似作書于長天之上。語詞優美,設喻巧妙,視野開闊,皆此聯之長處。

        叫月杜鵑喉舌冷;

        宿花蝴蝶夢魂香。

        上聯意境凄迷,幾近殘厲,正與秦少游名句“杜鵑聲里夕陽暮”同。下聯著色稍變,迷濛之中略有暖意。相對工穩,用辭美贍,然而意境終究顯得幽冷,令人心魂悵然。

        輪影漸移花樹下;

        鏡光如掛玉樓頭。

        “輪”與“鏡”皆指月亮,一寫月影,一寫月光,前者落地下,后者照高空,從不同角度描寫月亮。中秋夜中專門詠月,且如此雕琢工穩,既華美瑰麗又緊切題旨,著實漂亮。

        桂子自金蟾而細落;

        濤聲逐白馬以齊來。

        金蟾,指月亮。上聯令人聯想起白居易《憶江南》詞句“山寺月中尋桂子”。傳說月中有桂樹,至中秋則桂子飄落而下。上聯與白詞同用此典。下聯指錢塘江潮。傳說伍子胥死后,魂魄常駕白馬素車來往于錢塘江中,至中秋后一二日,江潮涌動,氣勢吞天。下聯蓋本此。此聯妙在兩個字:“細”與“齊”,上聯意境之靜美,下聯之意境雄渾,盡在這兩個字。

        庾亮登樓,平分秋色;

        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平分秋色,意指中秋。遍洗瀛寰,乃云月光如水。唐劉禹錫之詩《八月十五夜玩月》有句曰:“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平分”與“遍洗”之對,最為醒目。

        天開清曠域,人在大明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素風。

        清曠域,指月照天地,處處清亮。大明宮,一般指唐代宮名。唐貞觀八年,建永安宮,九年改名大明宮。高宗龍朔二年增建,改名蓬萊宮,長安元年復稱大明宮。此處不過借古典而另明新意,蓋謂天地間皆光亮,世間宛如“大明”之宮殿耳。

        素風,秋風。此聯化唐張九齡《望月懷遠》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八月中秋月近人;

        朱雀橋邊桂花香。

        上聯化孟浩然《宿建德江》詩句:“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下聯化劉禹錫《烏衣巷》詩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銀漢流光,水天一色;

        金商應律,風月雙清。

        這是一副描寫中秋節之夜景物的對聯,極切題旨。“銀漢”,銀河,天河。北宋蘇軾《陽關詞·中秋月》:“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元聲轉玉盤。”“流光”,特指如水一般流瀉的星光、月光。三國魏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水天一色”,水光與天光相接的遼闊景象。語本唐代王勃《滕王閣詩序》:“落霞與孤鶯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用于描寫秋景,非常合適。“金商”,指秋令,秋聲。秋季于五行為金,于五音為商;商為金音,其音凄厲,于時為秋。唐代白居易《洛川晴望賦》:“金商應律,玉斗西建。”“銀”與“金”之對,“水天”與“風月”之對及“一”與“雙”的數字之對,都極工穩。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游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地月缺”指人不團圓。中秋節本為團圓節,每逢佳節倍思親,常惹起游子思鄉之情,自然覺得在外種種不易,居家種種美好。上聯所謂之“地月缺”,正緣于下聯之游子在外,所以顯得十分緊密。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第6篇:描寫中秋的詩范文

        一、節令詩

        節令詩顧名思義是指在節日場景和某些特殊時令所作的詩歌。

        二、鑒賞節令詩

        應了解不同節令所蘊涵的民俗活動:

        人日,即正月初七。古代詩人在人日大多表達思家、懷友的感情。如薛道衡的《人日思歸》。

        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燈節。古時候,一到過年,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普天同慶。掛燈于門上,除了節日期間照明之外,更多的是為了增添節日氣氛。元宵節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了兩千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東漢年間,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這天要燃燈祭祀“太乙神”。此風俗歷代相沿,到隋朝時,每年還要舉行盛大燈會,招待各國使節。元宵節成為燈節到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如歐陽修的《生查子》。

        社日,立春后第五個戊日(即從立春那天開始,第五個以天干“戊”搭配某個地支紀日的那一天),春分前后,農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日,稱為秋社。古人多借這個節日集會競技,開展難得的娛樂活動。

        寒食,清明前兩日,此日禁火吃冷食。

        清明,是祭祖掃墳或到郊外踏青的日子。如杜牧的《清明》。

        上巳(陰歷三月三日),此日人們臨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來演變為水邊宴飲、郊外春游的節日。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七夕,七月七日,傳說此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在古詩中多借七夕表達愛情。

        中秋,八月十五,這一天月色最好,是合家賞月的佳節,所以人們在這一天大多思念親人。如蘇軾的《水調歌頭》。

        重陽,九月初九,重陽日古人有登高飲酒賞菊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冬至,是節氣中的起點,相當于一日中的子時。古人認為冬至是陰極陽生之時。

        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為除舊布新。是日,闔家團圓,共迎新春。如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有懷》。

        三、節令詩的思想情感分類:

        1.表現節令風俗,游樂蓬勃旺盛的活力。

        明代的胡震亨《唐音癸簽》記載:“唐時風習豪奢,如上元山棚,誕節舞馬,賜縱觀,萬眾同樂,更民間愛重節序,好修故事……遇逢諸節……朝士詞人有賦,翌日即流傳京師,當時倡酬之多,詩篇之盛,此亦其一助也。”由此可知節日風光,助長了詩歌的發展。如《全唐詩》中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妓皆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這首詩描寫了長安城元宵之夜的景色。據《大唐新語》和《兩京新記》記載:每年的元宵節晚上,長安城都要大放花燈,前后三天,夜間不,看燈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門貴族的車馬喧嘩,市民們的歌聲笑語,匯成一片,通宵都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詩歌的前兩句寫滿城燈火流光溢彩,璀璨爛漫。橋上燈火,密如繁星,夜禁解除,鎖鏈打開,任游客通行。人馬過處,塵土飛揚,燈光為之暗淡。明月照時,只見人頭攢動,盛況空前。此詩即表現游樂蓬勃旺盛的活力和高漲的氣氛,據說唐武后神龍之際,寫詩賦元宵燈會的有數百人,以此詩為最佳。

        2.借節日表達感遇傷懷之情。

        大多數的節令詩較偏向于此類。譬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重陽佳節,詩人登高飲酒賦詩,游子思鄉之意、感嘆人世無常之情常常流露于詩文之中。又如劉辰翁的《水調歌頭》:“明月幾萬里,與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幾時留。”詩人寫明月如洗,普照萬里江山,雖然兩地分居,卻能共賞中秋圓月。從古到今,中秋的良辰美景是年年如此,可是不知什么時候人間就有了這種在離愁別恨的寂寞中度過良宵的不幸。句中化用了蘇軾的《水調歌頭》“千里共嬋娟”的佳句,用月來慰離情。不過詩人沒有滿足以月光聯系親人的感情,還通過質問來表達對月圓人不圓的怨恨。

        閱讀訓練一

        憶秦娥

        張孝祥

        元宵節。鳳樓相對鰲山[注]結。鰲山結。香塵隨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簾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曉煙輕散,帝城宮闕。

        [注]鰲山:堆疊彩燈作山形,稱為鰲山。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這首詞的上闋怎樣描寫元宵節歡鬧的場景?

        2.簡析這首詞的語言特點。

        閱讀訓練二

        二月二日[注]

        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游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注]二月二日:蜀中風俗為踏青節。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這首詩的首聯描寫了怎樣的景色?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詩頷聯的抒情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閱讀訓練三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注]

        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云去后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注]寒食為清明前兩日。今日便是寒食,民間春游祭掃之日。江南有賽龍舟、蕩秋千之習俗。此詞作于乙卯年,張子野年已八十六矣。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秋千游女并”這兩句話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手法?烘托了怎樣的節日氣氛?

        2.最后兩句詞人是如何描寫出月色的清明?

        閱讀訓練四

        客中守歲

        白居易

        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

        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貧。

        畏老偏驚節,防愁預惡春。

        故園今夜里,應念未歸人。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守歲”的“守”字有什么意義?

        2.這首詩的尾聯詩人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閱讀訓練五

        巴山道中除夜有懷

        崔涂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這首詩的頷聯中“亂”和“孤”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簡析這首詩的語言特點。

        閱讀訓練六

        柳梢青?春感

        劉辰翁①

        鐵馬蒙氈,銀花②灑淚,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思故園、高臺月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③。

        [注]①劉辰翁生于南宋末葉,宋亡后,隱居不仕。②銀花:明亮的燈燭。③“海上心情”,蘇武牧羊典故。《漢書?蘇武傳》:“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這首詞題名“春感”,實際上是因我國一個傳統節日有感而作。寫出這個節日的名稱及詞中暗指這個節日的景物。

        2.簡要分析“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的表達效果。

        閱讀訓練七

        太常引?建康中秋,為呂叔潛賦

        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這首詞中的金波、飛鏡比喻什么?

        2.“被白發欺人奈何”是什么意思?詞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興嘆?

        3.本詞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試從這一角度談談你對這首詞的理解。

        閱讀訓練八

        朝天子?秋夜客懷

        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著風飄蕩。砧聲催動一天霜,過雁聲嘹亮。叫起離情,敲殘愁況,夢家山身異鄉。夜涼,枕涼,不許愁人強。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這首元曲中哪些意象體現了游子思鄉的離愁別恨?

        2.作者寫中秋夜景有什么特點?

        3.試從寫景抒情的角度賞析本曲。

        閱讀訓練九

        西江月

        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詞語》云:“東坡在黃州,中秋夜對月獨酌,作《西江月》詞。”詞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寫的是眼前實景,但有更深層的內涵,請結合全詞,談談你的理解。

        2.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么?請舉例說明。

        3.分析這首詞蘊涵的思想感情。

        《古詩閱讀之節令詩》

        閱讀訓練一:

        1.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詞人先從正面描寫彩樓上搭起的燈籠山,大街小巷車水馬龍,游人熙熙攘攘,胭脂香氣隨塵飄蕩。然后描寫曉月斜掛柳梢,閃現著淡淡的清光,天將放亮,人們還沉浸在節日的歡騰中,這是從側面寫出節日的氣氛。

        2.在鰲山結和笙歌歇兩處運用頂真的方法,語句連接緊湊,生動明快。

        閱讀訓練二:

        1.二月二日江上踏青春游,伴著和煦怡人的東風和溫暖的旭日,一切都散發著濃濃的春意,就連那動聽的笙聲,也似乎帶著春回大地的暖洋洋的情意。表現了詩人愉悅的感受。

        2.移情。“各無賴”“俱有情”,詩人巧妙地將自己的情感轉移到花柳和蜂蝶上,極寫春游之樂――風和人樂。

        閱讀訓練三:

        1.這兩句主要運用的表現手法是動作描寫。詞人寫到水面上龍舟競渡,少年手中槳葉翻飛。郊外,少女站在竹制的秋千上,像燕子似的飛起飛落。這段人物的動態烘托出歡快熱鬧的氣氛。

        2.運用襯托的手法。詞人寫到月亮升到中天,清澈明亮的月亮照著庭院,月光把無數飛舞的楊花照得晶瑩剔透,月光下楊花飄過也看不見影子。詞人用“楊花過無影”襯托月色的清明,工巧之至!

        閱讀訓練四:

        1.守歲的“守”,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的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有的希望之情。

        2.運用了對寫法。不說我思念故園親人,而是想象故園親人在除夕夜里惦念著我,含蓄委婉地寫出自己對家鄉的深深思念。

        閱讀訓練五:

        1.詩人羈旅他鄉,除夕感懷,“亂”“孤”表現出詩人內心的煩悶、孤寂之情。

        2.這首詩寫出了巴蜀之路和客中除夕夜的特點,看似尋常、平淡的語言,卻寫出了客居他鄉人共有的感觸,充滿了異鄉漂泊之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具有普遍意義。

        閱讀訓練六:

        1.元宵節(或“上元節”),銀花、戲鼓、明月。

        2.①“輦下風光”指故都臨安的美麗風光;“山中歲月”指自己隱居山中寂寞而漫長的歲月;“海上心情”指自己忠貞不渝的民族氣節。②三組名詞性意象疊加,對具體內容不著一字,只用抒情感嘆之筆虛點。③這首詩讀來別具沉郁蒼涼、吞咽悲苦、欲說還休之意味。

        閱讀訓練七:

        1.月亮

        2.舊時代的文人每當仕途坎坷或壯志難酬時,便有嘆老之感,同時也表達了詞人的那種追求完美事物的理想。

        3.這首詞的上闋,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寄托自己的理想與情懷。詞人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想到嫦娥以及月中桂樹。詞人運用這兩則與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借以表達出懷才不遇的內心惆悵,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詞的下闋,詞人又放飛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宮,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想象更加離奇,更加遠離塵世,但卻更直接、強烈地表現了詞人的現實理想與實現理想的堅強意志,更鮮明地揭示了這首詞的主旨。

        閱讀訓練八:

        1.秋夜的月光、桂香、砧聲、雁聲。

        2.景象開闊,凄涼。視覺、嗅覺、聽覺、觸覺相融合,寫景手法多樣。

        3.本曲運用了寫景抒情的手法。寫景主要寫動景,月光桂香在隨風飄蕩,砧聲雁聲打破了秋夜的沉寂。它們從視覺、聽覺、嗅覺上引發了游子的離愁別緒。

        閱讀訓練九:

        1.“明月”用以象征詞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潔的人格;“云”則象征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發了詞人含冤被貶的憤懣之情。

        第7篇:描寫中秋的詩范文

        1、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何況是這象征團圓美滿的中秋佳節呢。

        2、中國人歷來把團圓看得彌足珍貴,月圓人有緣,相聚在xx,此時此刻,員工朋友們!你們放棄了與家人、與親人共祝佳節美好時光,仍然堅守崗位、辛勤工作在銷售第一線,我代表公司向你們表示感謝!員工朋友們,你們辛苦了!

        3、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4、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鐘。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5、我愿隨明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浪漫的古老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感受月亮帶給我的美。

        6、在這團圓之夜,在坐的許多老師,為了傳播知識的種子,遠離了故鄉,親人,耕耘在三尺講臺;許多同學們,為了吸取知識的甘露,告別了家人,朋友,求索于知識的海洋。

        7、這樣的中秋,大抵因為太快樂,常常顧不上想家。玩得盡興而歸,才想起給家里打個電話。深更半夜里,母親被電話擾醒,還不忘問我吃了月餅。那年月,一家四口人,分三地。天上一輪明月,地上彼此相望。中秋的月兒圓,人卻不團圓。

        8、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起那優美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9、在這個夜晚,月亮顯得異常明亮,我們,在飯后賞月,看著這月亮,我不禁聯想到了嫦娥,她為了自己的丈夫,不惜自己飛向遙遠而寒冷的月球,真令人感動啊!

        10、在賞月之際,家中的親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身在異鄉的親人,而異鄉的人也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家中的親人。()因此,中秋節有“團圓節”之稱,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11、許許多多的神話傳說塑造了今天的中秋節而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所以又稱為團圓節。

        12、在這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喜獲豐收的季節,當人們還沉浸在舉國歡騰的“國慶”氛圍之時,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兩節同輝,九州共慶

        13、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14、在這個中秋之夜,我們的家庭是最溫馨的,月亮也在這夜晚,放射出溫柔的光芒。

        15、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16、在盡情賞月之際,家中的親人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異鄉的游子,異鄉的游子也總會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其家中的親人。

        第8篇:描寫中秋的詩范文

        古詩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和文化素養; 另一方面也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揮巨大作用。隨著新課改的廣泛推行,大部分教師積極創新教學策略, 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由死記硬背變為以引導學生進入古詩詞的意境,激發學生的興趣,陶冶學生情操。為適應現代教學的革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感受古詩詞的巨大魅力,對現行的古詩詞教學策略進行歸納總結進而創新教學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現有的高考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教師之間素質的參差不?R, 致使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的實踐中暴露出一些被忽視的問題。第一,為了在高考中取得較好的成績而要求學生只背誦那些經常在試卷中出現的部分句子, 造成了學生僅僅記住簡單的文字組合而不能對詩詞進行全面的理解, 對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出現理解偏差, 不能進入作者營造出的意境。第二, 現行的高考制度對語文古詩詞的教學產生嚴重的影響,在分數面前,教師不得不放棄學生的長遠發展, 在詩詞鑒賞時運用的統一、固定的模式而缺乏創新。第三,部分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 常常都是往屏幕前一站自顧自的講解, 忽略了下面學生的聽課情況,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使得課堂的教學質量不高。第四,有部分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只是簡單的將板書內容搬到屏幕上, 而缺乏與詩詞對應的圖片、聲音和動畫,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效用,致使其起不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

        二、關于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的策略實踐

        (一)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關注古詩詞的背景

        古詩詞由于其在形式上短小精辟而內容卻異常的豐富, 它們往往都表現著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就是對詩人的生存環境以及古詩詞創作時的社會背景對學生進行詳細的描述講解, 以便學生快速進入詩詞所包含的精神內涵, 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 在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時,一方面,蘇軾與當時變法的王安石有不同的政治主張, 主動要求外放, 他曾要求調任到離其兄較近的地方為官,以便兄弟經常聚會。而直到蘇軾創作此篇佳作那個中秋, 蘇軾依然和蘇轍天各一方。在天清月朗的中秋,蘇軾想起離異多年的弟弟, 心緒高漲, 揮筆寫下這篇名作; 另一方面, 蘇軾本人性格豪放、氣質浪漫,并心懷遠大的政治抱負。雖然蘇軾懷才不遇,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是在這首詞中仍然表達了蘇軾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懷。月亮自身具有浪漫色彩并充滿了想象,可讓人想到團圓的美好生活, 同時也讓人聯想到蘇軾光明磊落的人格。通過背景的介紹, 在分析作品時學生就可以發揮想象力,融入詩詞的意境中,幫助學生的正確理解,同時還可以加深記憶。

        (二)教學要充分體現古詩詞的情景再現

        將篇幅較小的詩詞展現出其所蘊含的壯闊情景, 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熱情, 讓學生積極主動的融入到學習傳統古詩詞文化中。首先,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對詩詞進行誦讀, 通過充分調動人體的五官而觸發出學生的情緒, 漸入詩詞的情景。其次,教師要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在課前準備做課件時,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文字、聲音、圖片與動畫的綜合效果吸引學生發散思維,快速領悟詩詞所表現的情景。比如,在講解杜甫《蜀相》時,可以在課件中插入與草堂相關的圖片并用一種深沉聲音的介紹杜甫的人生經歷了, 從而營造出一種蒼涼的氣氛,使學生投入其中,讓學生主動的探求詩詞的意境。而在學習柳永的《雨霖鈴》時,可以選取《送別》作為背景音樂,使學生在輕緩的旋律中進行想象, 感受作者的意境。

        第9篇:描寫中秋的詩范文

        2007年全國卷I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以寒食節為題材;

        2008年上海卷王安石《壬辰寒食》以寒食節為題材;

        2008年北京卷顧炎武《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以重陽節為題材:

        2009年重慶卷孔尚任《折桂令?問秦淮》出現了重陽節與端午節兩個節日;

        2009年安徽卷 舒頡《小重山?端午》以端午節為題材。

        傳統節日進入高考試題當然不是驟然空降,而是在社會環境熏陶漸染下的軟著陸,又恰恰體現了高考語文貼近生活,關注傳統文化的特點。

        2006年,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列入我國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啜飲祖先流傳下來的文化佳釀。而2006年起,傳統節日就開始輻射到高考語文的方方面面:病句、成語、現代文小閱讀、詩歌鑒賞、現代文大閱讀、第六大題等。涉及題型之廣,火爆時間之長,前所未有。

        詩歌是最能體現傳統節日文化底蘊的題材。學生面對這一類詩歌時。往往因為不了解傳統節日的一些別稱,于是不知道詩歌描寫的是什么節日;或者不知道傳統節日的來歷、意義,進而影響對詩歌主旨情感的理解;或者沒掌握節日題材詩歌慣常的文化心理,做起題來事倍功半。

        首先,總結一下此類題材詩歌通常體現的主旨情感。

        (一)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悲情:佳節冷落度過,有家難回(熱鬧佳節是別人的,寂寞孤獨是“我”的)引發的思鄉念親之情;或者悲己境遇,哀嘆漂泊在外,被貶他鄉,年華老去,抑郁不得志等不幸;或者感慨社會現象,表明心志等。

        (二)萬家燈火鬧春橋的樂情:描繪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熱鬧場景,盡情表達團聚一堂,辭舊迎新等人逢“書日”精神爽的愉悅。

        必須了解的是,這類詩歌大多是體現一種悲情,大都是詩人們在佳節里用文字為自己的心情療傷,以澆胸中塊壘。所謂的幸福的人不碼字兒,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了解一下傳統節日的稱謂、來歷、意義以及不同節目常見的文化心理。

        經常入詩的節日有:除夕,元旦,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等。

        (1)除夕:又稱除夜,就是大年三十。有守夜,吃餃子的習俗。“歲暮紛多思”,郁悶之人總結自己過去的生活“一事無成百不堪”,往往更加難過。多表達哀情。如高適的《除夜作》:“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表達了在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歡聚一堂之時,寒燈只影的客舍之中、自己遠離家人,心境凄然難以入睡的心境。

        (2)元旦:又稱元日。旦是會意字,上面的“日”就是太陽,下面的“一”象征地平線,太陽剛從地平線升起,昭示新的一天開始。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個白天,是辭舊迎新之日。或者謳歌新氣象如王安石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或者哀嘆年華老去,時光荏苒,來能歸家等不幸境遇。如劉長卿的《新年作》“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表達的正是自己年紀老大,官職低微,被貶他鄉而思歸的心痛。

        (3)元宵節:又稱元夕,元夜,上元節,上元,燈節,在正月十五日。是春節后第一個月圓之夜,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觀花燈的習俗。其描繪景色大都離不開“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燈火輝煌的熱鬧場景,但依舊多抒發悲情或表明心志。如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元宵之夜,月光依然普照,華燈照舊齊放。風景無二,但人事全異,今昔對比,寫盡物是人非、不堪回首的傷感。再如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詩歌著意刻畫了在繁華熱鬧的佳節里,偏偏避開燈火輝煌人聲鼎沸之處,一個人靜靜地站在冷清之地的人物形象,進而借以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4)寒食節:又稱禁火節、冷節,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顧名思義,不能生火做飯,要吃冷食。是晉公子重耳為了紀念“功不言祿”被火燒死的忠臣介子推所立。到了唐朝,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寒食禁火的習俗逐漸消失。多用以詠史思古。描寫自己落魄處境,思歸,抨擊社會現實等。如2008年高考上海卷王安石的《壬辰寒食》:“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整首詩流露出詩人對過早衰老的感嘆之情,同時融合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為官不快的情緒,好一份沉甸甸的傷感。

        (5)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四月五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是春游踏青之日。大多表達祭祖之日的憂傷或者身在他鄉不能歸鄉祭祖的痛苦。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體現悼念已亡人凄迷紛亂的心境。

        (6)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端五,在五月初五。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有佩戴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多懷古憑吊屈原,表明心志。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舒頡的《小重山?端午》:“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慨嘆世人忙于節日的喜慶,淡忘了端午節厚重的歷史內涵;表達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以及作者不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的情懷。

        (7)七夕:又稱七月七,乞巧節,少女節,在七月初七。家家戶戶的女子把瓜、果等擺列在庭院中,向織女星神乞巧。詩歌主角多為女子,多體現男女相戀相思,夫妻聚少離多,或者其他怨情。如“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8)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日。有全家團圓,望月賞月的習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多表達思鄉盼團圓之情。

        (9)重陽節:又稱重九,登高節,茱萸節,節,在九月初九。有登高賞菊,喝酒,吃重陽糕的習俗。多表達思鄉念親之情。如“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0)冬至:又稱小至,冬節,長至節,亞歲。在古代冬至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節日共三天,百官紛紛朝賀,君王暫不聽政,民間歇市三日。依然多用來表達思歸等哀情。

        如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本欧洲aⅴ在线观看 加勒比色老久久综合网高清 | 午夜一级国产经典欧美日韩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免费 |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日韩最新综合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