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在線課堂范文

        在線課堂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在線課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線課堂

        第1篇:在線課堂范文

        【關鍵詞】考勤 過程化考核 互動交流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一線教師的教學理念都會有所變化。在課堂考勤上,大部分教師原來都是采用人工點名的方式。如果教師采用此種方式考勤,那么可能會占用課堂時間,而且還要花時間整理出勤情況。另一方面,有些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采用過程化的考核方式,過程化考核一般是隨堂考查,所考內容都是前段時間內所學的內容。如果教師采用紙張考試,那么必然會消耗大量紙張,不符合環保理念。另外,教師也不可能為每位學生出一份試卷,通常都是一次考試一套題目,這樣會存在學生抄襲的現象,達不到公平考核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的效果,也不客觀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基于以上提到的問題,本文設計和實現了一個帶考勤、過程化考核、互動交流和資料上傳下載等功能的在線課堂教學輔助平臺系統。

        1 系統設計

        1.1 主要功能模塊的設計

        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有考勤模塊、過程化考核模塊、互動交流模塊和資料上傳下載模塊等四部分。

        1.1.1 考勤模塊

        考勤模塊的設計需要考慮到學生的五個出勤狀態,分別是簽到、遲到、早退,請假和曠課等。在系統的設計時,上課和下課顯示的操作按鈕是有所不同的,上課考勤只顯示“簽到”和“遲到或缺席”按鈕,下課考勤則顯示“簽到”、“早退”、“請假”和“曠課”按鈕。因此,在考勤模塊中,教師需要做上課和下課兩次考勤。

        上課考勤:教師點擊上課并選擇班級,系統檢測是否已經完成了上課的考勤,如果是,則顯示已經完成考勤的信息;如果否,則顯示班級的名單,每個學生都有兩個按鈕,分別是“簽到”和“遲到或缺席”按鈕。針對所有遲到、請假和曠課的學生,教師都點擊“遲到或缺席”按鈕。

        下課考勤:教師點擊下課并選擇班級,系統檢測是否已經完成了下課的考勤,如果是,則顯示已經完成考勤的信息;如果否,則顯示班級的名單,每個學生都有四個按鈕,分別是“簽到”、“早退”、“請假”和“曠課”按鈕。如果點擊“請假”或“曠課”按鈕,則系統會自動減一次上課考勤的遲到或缺席次數,然后在對應的“請假”或“曠課”那里增加一次。

        1.1.2 過程化考核模塊

        過程化考核模塊的設計需要考慮到通用性的問題,因為不同課程有不同的考核內容。為了能實現通用性,系統的試題編輯采用了文本編輯器,學生答題也采用了文本編輯器。文本編輯器是帶有文件上傳功能的。如果是圖形設計類的課程考試,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通過文本編輯器的文件上傳功能提交給系統。

        另外,教師需要設定當次過程化考核的題量數,而且當次所出的試卷量必須是不少于設定的題量數。系統會在當次教師所出的試題中,隨機抽取指定的題量數考查學生。例如,教師設定當次考試題量是兩道,教師出了六道試題,那么系統會為每位學生在六道題目中隨機派發兩道試題,這樣在一定情況上可以增大學生的抄襲難度。

        1.1.3 互動交流模塊

        互動交流模塊的設計主要考慮教師或者學生之間的交流信息。教師和學生只能刪除自己所發表的內容,管理員才有權刪除所有用戶的交流內容。

        1.1.4 資料上傳下載模塊

        資料上傳下載模塊的設計主要是考慮教師共享課程的教學資料,如電子書籍、視頻、課件和教學資料等等,所有教師有上傳和下載操作功能,學生只有下載功能。另外,教師只有更新和刪除自己所上傳資料的權限,管理員有更新和刪除所有資料的權限。

        1.2 數據庫的設計

        數據庫設計具有簡潔、結構清晰以及便于維護等特點。本系統主要的數據庫表包括學年學期表,課程表,教師表,班級表,學生表,考勤參數表,學生考勤表,試卷參數表,試卷內容表,學生答題情況表,成績表,討論內容表,文件表等數據表。

        (1)學年學期表:主要用于存放學年學期的基本信息。

        (2)課程表:主要用于存放課程的課程號,課程名稱等信息。

        (3)教師表:主要用于存放教師的工號,用戶名,密碼,姓名,職稱,簡介等信息。

        (4)班級表:主要用于存放班級的年級,班級名稱等信息。

        (5)學生表:主要用于存放學生的班級,學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用戶名和密碼等信息。

        (6)考勤參數表:主要用于存放班級考勤的上課和下課次數和狀態。

        (7)學生考勤表:主要用于存放學生的出勤情況數據。

        (8)試卷參數表:主要用于存放考試試卷的名稱,題量,適用班級,試卷狀態等信息。

        (9)試卷內容表:主要用于存放試卷的題目等信息。

        (10)學生答題情況表:主要用于存放學生答題的答案或者內容等信息。

        (11)成績表:主要用于存放學生考試的成績。

        (12)討論內容表:主要用于存放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信息。

        (13)文件表:主要用于存放資料文件的路徑信息。

        2 系統實現

        2.1 系統部署

        課堂教學輔助平臺是基于S2SH架構和MVC模式開發的B/S系統,它的數據層采用Mysql5.0作為后臺數據庫,Tomcat7.0作為web服務器,部署在Linux操作系統上。

        2.2 部分課程的應用

        由于本系統是新開發的,目前只在《電子商務程序設計》和《電子商務網頁制作》兩門課程中應用,后續將會推廣給學校的其它課程使用。

        3 小結

        本系統很好地解決了教師傳統考勤的局限性,并提供了在線過程化考核、互動交流和教學資料上傳下載的功能,從而對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蔡廣艷.網絡教學輔助平臺的分析與設計[J].煤炭技術,2011(12).

        [2]柯建波.基于WEB的計算機教學系統研究與設計[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04).

        作者簡介

        張永雄(1982-),男,碩士學位。現為廣州工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移動商務的研究。

        第2篇:在線課堂范文

        "音樂源于生活",在教學中只有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學生生活,創新才得以實現,生活永遠是音樂的出發點和創造的源泉。又如在欣賞人音教材第二冊歌曲《勞動歌》時,我一上課便出示小矮人的頭飾問:他們是誰?老師為什么要把他們帶進課堂呢?問題一提出,孩子們的話匣子就打開了,有的說"他們是白雪公主的好朋友,"有的說:"他們每天都去勞動是勤勞的小矮人"……,看孩子們的情緒調動起來,我便巧妙的轉入聆聽環節:"那么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小矮人們一邊勞動一邊演唱歌曲的快樂情景吧,"就這樣孩子們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參與了這一課的學習。從生活到音樂,從音樂到生活,音樂教學與生活情境是緊密相聯系在一起的。從學生已有的音樂知識出發,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和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師要學會抓住學生生活中的某些細節與瞬間,激活學生的想象力增進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與理解。

        二、合理運用現代媒體,優化傳統教學手段

        作為一名緊跟時代的教師,必須明確"一支粉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不符合當代學生的認知規律,掌握和利用現代化教育教學技術已成為了一種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合理運用現代媒體

        在多媒體輔助教學得到肯定,成了現代教育技術的代名詞的同時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現在公開課,幾乎每一堂課都用上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但在這些課上,我們看到不少老師忙于操作電腦而忽視與學生交流合作,把學生的思維限制在課前設置好的畫面上、程序中,教學的靈活性不夠,沒有考慮音樂教學特點和實際需要,剝奪了學生想象的空間,造成了分散學生注意力的現象。因此,我們必須明確多媒體教學媒體只是一種教學輔助用具,它在教學中只是起到一種輔助的作用,而非主導作用,我們要合理運用其優勢而非夸大其優勢。例如有教師在執教《我是草原小牧民》時,將課件做得很花哨,學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花哨的畫面吸引,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在課件中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都用媒體展示,自己就像個"解說員",使教學很被動。

        (二)合理優化現代媒體

        第3篇:在線課堂范文

        在線學習社區(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是師生或學習者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在教學平臺的在線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社區群體。英國學者Howard Rheingold將在線學習社區定義為:“當大量的人懷著飽滿的情感持續長久地進行公開或半公開交流,以期通過在線社交網絡形成個人的關系網時,在網絡中所出現的社會集合體。”每一個項目學習培訓班都可能存在不同層次與背景的學習參與者,并且每個學習參與者都需要積極參與并完成在線學習社區中的學習任務,與他人互動。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學員需要能夠自覺拒絕和屏蔽各種外在信息的干擾,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鍛煉自我管理的能力。

        正如項目學習中學員有高度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空間,在線學習社區同樣必須具有學習性和社交性兩種屬性。學習性是指在線學習社區用戶可以通過在線學習社區分享知識、獲取知識、討論問題并形成問題的解決方案,甚至開展基于問題或項目的協作學習和混合學習。社交性是指在線社區成員可以在線上社區進行社會交往,建立社交關系。那么我們的在線學習社區是如何實現這兩種屬性從而有效地為項目學習培訓服務呢?

        首先,我們尊重項目學習培訓中的每個個體,保障他們的選擇權、話語權和多種個性化需求。作為在線學習社區的個體單位――學習者,我們為他們提供了個性化的自我內容管理系統,學習者在注冊成為社區會員后,可以發表不同主題的文章,制作不同學科的教學設計及教案,發起一場專題討論,將自己的學習問題公布出來尋求他人的幫助。我們為這些內容設計了“標簽”功能,學習者在內容的時候需要標注它的歸屬,例如:項目學習、教學設計、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混合式學習、教學評價、基本問題、信息技術等等。這些標簽不僅是多選的,還可以自己創建。系統會對標簽的用戶使用率進行統計并做出合理排序和推薦。標簽功能的應用大大提升了群體合作學習中學習者對內容檢索的效率,同時也便于學習者對內容的梳理。除了自我內容的管理,學習者還可以對社區內的所有資源添加書簽,進行收藏及評論。學習者可以建立好友圈,好友之間可以進行互動。學習者通過設置內容的操作權限將自己的文章或者討論帖共享給好友修改。社區系統后臺建有學習者積分和晉階系統,學習者在社區中的每個行為活動都會被系統記錄,并換算成積分,例如:登錄、瀏覽、、回復、評論、添加好友、解答問題等。如果學習者有針對性地完成了不同活動項目所設定的任務,也可以在得到積分的同時獲得晉級獎勵。

        其次,我們必須遵循項目學習所倡導的合作共享精神,確保學習團體的自由創建和持續發展。“群組”,是聚合社區中的個體對共同感興趣的專題進行探究、學習、交流、互動的合作空間。這樣的合作空間尤其對項目學習實踐過程中的知識交互和數據記錄分析起到了非常有效的輔助作用。每一個學習者都可以創建“群組”,并作為組長邀請其他學習者加入這個群組。我們可以描繪出這樣一個場景:在課堂中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需要學生通過實踐和協作來解決,在學生的一番互動討論之后確定了幾個探究方向,大家依此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此時,組長可以在社區中創建一個群組,召集組員,給群組命名,設計小組標志,規劃個性化的版面。其他組員通過互聯網查找相關的知識信息或者到課堂之外進行實驗,收集資源。在這個過程中,組員可以將自己整理出來的資料,以文本、圖片、視頻、音頻、動畫、超鏈接的多種形式上傳在群組中。在同一個群組的組員之間可以互相瀏覽個人公開的內容,但這些內容不會全部顯示在群組中,只有被設定為與主題相關的內容才會在群組中分享給所有組員。組員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評論和修訂。組長通過公告,設置活動日歷,推薦組員提交的相關資源,如果需要對一些知識點進行深入學習,還可以引入相關講座或MOOC視頻,發起集體討論或投票,反饋問卷等操作管理自己的群組。群組內的成員可以通過內部消息系統進行即時通信。社區還支持組與組之間的內容分享。這些在學習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知識信息以及活動行為的數據記錄都被在線學習社區系統完整地保存下來。最后,各組學生經過自己的實踐和協作完成了項目學習的各項任務,大家共同對社區各群組收集的資源進行整理和匯總,并制作成真實情境中的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項目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是伙伴、教練。在線社區必須實現教師新角色的定義,不但確保學生聽到“引導者的聲音”,也要師生互動創建一個便捷、平等、高效的在線環境。作為助學者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初,可以在社區中創建自己的專題群組,將教學設計上傳到網上,社區系統為教師提供了教學設計修訂功能,教師可以在不同的教學進程節點隨時修改原來的教學設計,系統會保留這些修改記錄并生成不同的版本,教師可以對多個修訂版本進行比對分析,也可以將教學設計共享出來征求其他教師的意見。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瀏覽學生建立的群組內容,參與各小組的討論,對項目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糾正,對學生遇到的困難給予指導,對階段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記錄與評價。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在自己的專題群組中撰寫教學反思,整理學生的互動記錄并形成教學日志,保存學生作品和資料,制訂教學評價。這些呈現在教師所建的專題群組中所有的在線資料,就是一個完整的項目學習的數字化成果案例資源。案例可以供社區中的其他教師參考、學習和交流。

        第4篇:在線課堂范文

        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看到學校一位同事在使用課堂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進行教學管理,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而且效果不錯。由此與課堂派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和課堂派零距離接觸過程中,筆者被它深深地吸引,課堂的教學方式也悄然發生著改變,學生課堂活動的主觀能動性也大大提高,整個教學活動可謂是生機盎然,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自主性和有效性。

        那么,課堂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是何方神圣?課堂派在線管理課堂的應用趨勢與前景如何?課堂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如何應用?下面筆者就上述問題展開探討。

        一、課堂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概述

        1.什么是課堂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

        課堂派是一款高效在線課堂管理平臺,被用于國內的教育機構或組織中,為老師及學生提供便捷的班級管理、作業在線批改、成績匯總分析、課件分享、在線討論等服務。課堂派由北京愛課互動科技有限公司開發,還推出了移動端,基于云服務的資源管理,實現老師對課堂的隨時掌控。 

        筆者以為,課堂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以建構主義思想為基礎,能有效用于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與管理,特別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中,能作為網絡教學的平臺,有效地實現課堂的交互和協作。由于它安裝容易,支持的用戶數多,教師學生使用簡單,所以正風靡國內的教育界。

        2.課堂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的應用趨勢與前景

        在信息爆炸時代,數字技術、在線教育正以驚人的速度被應用到教育發展中,全球數字信息創新與共享的速度在過去5年內翻了9倍,因特網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正在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給教師與學生帶來了新的視野。

        課堂派——在線教育浪潮襲來時的新方向。在線教育作為一個互聯網改變傳統教育的新領域,方興未艾,在過去的一年中顯得異常火爆。目前在線教育領域人們將關注點主要集中在資源身上:教師、題庫、課程、答疑。課堂派則恰恰是致力于“給老師減負、讓教育更簡單”,目前課堂派依托于網站和移動端,實現了高效的課堂管理。課堂派建立了在線作業發布、提交、批改系統,能夠支持40多種格式的文檔轉碼,從而方便老師在線批改。系統能夠自動保存老師的批注、評語和評分,并反饋給學生。還可以快速生成成績匯總,按照用戶自定義的方式進行加成計算。

        課堂派——教師指向型在線教育平臺新思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從古至今,教師在知識的代代相傳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目前市場上所開發的教育產品和服務多屬學生指向型,以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為主要目標,教師主體地位弱化。課堂派基于網站和移動端平臺,提供包括在線作業批改、課堂點名、課程資源共享、師生交流及答疑在內的在線課堂管理工具,優化教師的在線工作體驗。以在線作業批改為例,依托于世界領先技術,課堂派能夠支持40多種格式的文檔轉碼,加載速度優于普通文檔,提高教師在線批改效率,同時自動保存批注、反饋和評分,并快速生成成績匯總,省去謄寫成績的麻煩,更提供作業便捷功能,讓作業抄襲行為無所遁形。

        二、為什么選擇課堂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開展教學活動

        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大量采用任務驅動法,隨堂作業的發放、收集、批改與成績的整理變得異常繁雜,這使得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困難,而對于作業的及時反饋基本很難見到,這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調整極為不利。而課堂派給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第一,有利于課堂教學的管理,我們經常把時間花在對學生的管理、課堂教學內容的統計、文件的管理等方面;如果用課堂派來構建課堂教學的平臺,可以使信息技術整合各學科資源,同時還能為學生各實踐活動提供綜合性的平臺;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有基礎模塊和職業模塊之分,在二者的選擇過程中,筆者把相關的內容輕松地放在課堂派管理平臺的問卷調查中,學生通過課堂派管理平臺進行選擇和查詢,可以順利地開展模塊的修習。

        第二,有利于學習方式的轉變,教育專家李永新在博客講壇中指出,博客能為教師打造終身的學習平臺,那課堂派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完美的學習園地;在傳統的學習中,學生主動性、創造性被限制,如果能給學生提供有趣的主題,提供人性化的幫助,提供交流和協作的平臺,學生能在知識的實踐中建構知識、提高技能,并能提升信息素養。在任務4.2《網絡信息交流》的課堂教學中,筆者在課堂派課堂管理平臺中創設一個“話題”,讓學生進行在線交流,討論主題為“網絡實名制的利弊”,學生在激烈的討論過程中,深入理解并體驗到信息時代的倫理道德,學會如何做一位合格的信息公民,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第三,有利實施課堂教學評價,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常采用總結性評價,以考試成績來確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這只能反映靜態時間點上學生的部分情況,對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判斷方面無法全面了解,這種評價限制了學生的發展。新一輪課改對教學評價倡導過程性評價,突出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要求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價值判斷,也就是以教學目標課程理念為依據,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各方面進步進行測量,衡量并給予及時有效的反饋的過程。在使用課堂派平臺進行教學過程中,我們就采用課堂派平臺中的評價功能,讓學生進行互相評價,有效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課堂派讓中國的課堂數據跑在本土的服務器上。“灰灰課堂課后援團”交流群中的工程師們實時收集中國一線教師的意見,及時更新平臺功能,讓課堂派變成中國師生想要的模樣。北京海淀小學蘇老師提出“展示實時互動數據”的建議馬上得到了在線工程師的響應,次日便更新了平臺。

        三、如何運用課堂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開展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課堂管理

        1.用戶注冊

        登錄到ketangpai.com網站,師生分別注冊“老師/助教”“學生”等用戶賬號。

        2.創建/加入班級

        教師首先在課堂派平臺中創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系統會自動給出6位邀請碼,學生根據邀請碼加入班級。學生可以通過自主選組或教師指定選組的方式進行分組。

        3.教師備課

        在“備課區”中,教師以每一課堂教學或以每一個任務為一個單元進行備課。課堂派平臺中提供了交互式課程活動設計模塊,如作業的提交、投票的設置、學生心得報告、課堂練習、問卷調查等活動,還專門為協作學習開設了話題、互動等功能。

        4.課堂教學

        上課過程中,首先利用課堂派的在線考勤系統進行考勤。然后根據教案導入“備課區”中的作業、測試等相關內容,展開教學。教學過程中可實時導入“備課區”中討論、投票、互動等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5.課后評價

        在課堂教學結束的管理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成績的管理,通過其中的報表和量規的設計,就能客觀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為有效地開發分層教學提供科學的依據。

        四、課堂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的實踐反思

        1.提高了教師課堂教學效率

        平臺提供了在線作業批改,對作業進行了大數據多維度分析,師生實時交流,分享資料,課中互動,數字考勤,各數據統計等功能,做到一賬號云服務,滿足隨時隨地可用的要求。能良好支持翻轉教學,伙伴式教學,項目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支持微信管理課堂,可以讓老師通過微信溝通,互動以及提交作業。

        2.學生對課堂派的使用存在著諸多現實因素的限制

        比如出于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原因,不允許學生帶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進入學校和課堂,那么課堂派平臺只局限于上機實習和學生在家使用。再比如職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在線課堂上,學生們很容易受到網絡的誘惑或干擾,降低了課堂管理和學習的效率。

        課堂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偶然相會,又一次點燃了筆者對教學的熱情,有如枯木逢春。我們知道,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最講究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講究全方位培訓學生素養的學科,學生不僅在學習基本技能的同時,要學習相關的信息知識體系,還要涉及技術領域的倫理沖突,以及跨越技術心理的障礙,這對課堂教學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課堂里還面臨著學生水平差異這一重要而現實的問題,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將難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更談不上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然而,課堂派在線課堂管理平臺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建強.利用ASP+Access架設網上學生課堂自評即時反饋系統的初步實踐[J].職業教育,2014(9).

        (作者單位:寧海縣高級職業技術中心學校)

        第5篇:在線課堂范文

        [關鍵詞]翻轉課堂;白板技術;微課模式;線上線下教學;化學課堂

        一、設計翻轉課堂模式,享受課堂的幸福感

        翻轉課堂不同于傳統課堂的教師主講,而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獲得自主的權利,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設計創建符合主題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樂于學習,在適當的時機加以指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提出疑問、自我思考并質疑,鼓勵學生在課內課外的資料和資源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及時進行復習鞏固。這樣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師一味地教授知識的枯燥形式,豐富了教學過程,極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樂趣。例如,在教授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提供給學生相關的資源內容,讓學生尋找有關氯的小故事、氯的存在形式、氯的工業生產等內容,同時設計學生要完成的課前習題任務和任務得分方式。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課前的自我學習,了解到自然界中氯的存在形式,也可通過氯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來推測氯氣的化學性質,再根據氯氣與金屬、非金屬的反應現象和方程式推測該反應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總結氧化還原反應的特點,據此推斷出氯氣與水反應的方程式。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首先播放有關氯的視頻,進行知識回顧,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以及遇到的各類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主講本節的相關內容。教師根據小組的匯報情況進行評分,以小組的形式完成課前布置的思考題,討論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以及產物中的物質具有什么特殊性質,引導學生找出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質,并嘗試解決小組成員之間的問題。最后教師補充整理,對未成功解答的問題進行回答,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知識脈絡梳理,總結本節課的重難點,評選出最佳學習小組。通過這種師生間的情境設計、課堂翻轉、融洽互動,使之成為課堂學習的一種調味劑,在學習中互動,在互動中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課堂講學及解決問題的快樂,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實現有效學習。

        二、應用課堂白板技術,提升教與學的幸福指數

        交互式白板系統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具有高清的可視化屏幕,便捷的操控方式,靈活的交互手段,強大的統計和儲存功能。它將傳統教學與現代教育手段融為一體,成為師生間的互動平臺,是教師與教育專家之間的交流平臺,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教育融合平臺,也是師生與外界資源連接的橋梁。這種教學手段可以促進教育交流互動的開展,優化教學模式,讓教師輕松地“教”,讓學生輕松地“學”。例如,在高中化學(蘇教版)專題3第一單元第二節《金屬鍵金屬晶體》的教學過程中,晶體結構非常抽象,在教學時難以用語言清晰表達。教師在傳統的教學中通常會采用結構球棍比例模型的實驗器材來給學生講解,但這樣的模型難以抽離一個晶胞結構單獨描述,更不能描述斷鍵形成新鍵的過程。如果教師在晶體結構教學中引入課堂白板技術,在白板上呈現多個原子,讓學生自由地在白板上進行各個原子的疊加組合,判斷疊加的晶體是否穩定牢固。這樣的學習模式更加直觀,將空間抽象概念轉為可操控圖像案例,有利于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比較各個晶胞疊加方式的不同,可以總結出晶胞的具體結構,學生也能清晰地比較各類晶胞的穩定性能。最后通過課堂的練習,將學生的課堂數據輸送到電子白板進行統計,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當指導,將課堂效率最大化,同時體驗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幸福感。

        三、推廣微課模式教學,增加課堂幸福指數

        微課是指以流媒體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通常是利用不超過十分鐘的短視頻講解課堂重難點,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微課雖然屬于片段化的教學方式,但它仍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形式,非常適合移動時代知識的傳播。因此教師在制作微課的時候,應從學生的角度切入,以學生固有知識為基礎,保留一定的開放性,精講精練,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新穎,激發學習的激情和進取心。例如,在教授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時,教師可以用微課的形式剖析二氧化硫成為空氣污染指數指標的原因,利用視頻播放“酸雨的形成”讓學生感受到酸雨在生活中產生的巨大危害,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強烈愿望。一段簡潔精煉的視頻可以直接彌補語言表達上的蒼白,使學生感到震撼。教師此時可以引導學生從反面思考,二氧化硫除了危害環境,是否有其他好的方面?請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解答疑問。這樣的微課給學生帶來了深刻的印象,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線上線下教學的模式,體驗綜合學習的幸福感

        第6篇:在線課堂范文

        西城篇

        西城區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文化、教育大區。轄區內的資源單位主要有國家大劇院、首都博物館、北海公園、魯迅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等。

        摸清家底,爭取支持

        早在社會大課堂正式開課之前,北京市西城區教委就已經為社會大課堂忙碌起來。西城區教工委書記、教委主任親自擔任區社會大課堂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組長。2008年暑假中,在全區中小學書記、校長會上,對此項工作進行了專題宣講,使大家統一了認識、堅定了信心。部分校長還有組織地去資源單位之一的神笛陶藝村參觀、學習,增強了感性認識。

        通過學家達成了共識,一致認為建設社會大課堂要做好三個方面:一是組織計劃性;二是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三是充分利用好自己轄區內的教育資源。

        西城區教委對區域內的教育資源進行了詳細的摸底和排查,進而對大課堂的推進工作有了清晰的把握。比如,與區委宣傳部配合,落實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此外,還爭取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展覽路街道在教師節前夕,專門召集了轄區內各學校的校長、主任會,成立“校外教育資源協調委員會”。百萬莊圖書大廈為全區中小學生提供8折的購書優惠,專門開辟了學生讀書角。

        整合資源,形成特色

        在盤清家底的基礎上,西城區教委對各種教育資源進行了新的整合,努力開發新的資源平臺“五苑一中心”,即:文苑(區少年宮)、武苑(區國防教育中心)、禮苑(金融街少年宮)、工苑(中小學勞動技術輔導中心)、學苑(區教育研修學院、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和心理輔導中心。例如,設在國防教育中心的武苑,主要介紹我國古代、近現代的兵書、兵法、兵器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在感受為國捐軀的民族英烈凜然正氣的同時,產生一種保家衛國的使命感;學生到武苑學習和訓練,所有學生的軍訓和學習費用全部由區教委負擔。“五苑一中心”已成為具有西城特色的社會大課堂平臺。

        科研引領,服務課堂

        社會大課堂必須為學生服務、與教學緊密結合。西城區教委努力為學校提供菜單式服務,不滿足于只印一個冊子,而聯系課堂內容不斷更新信息,讓學校與資源單位互相促進。比如首都博物館這個單位,由區教研中心采集其一年的展出內容并結合教學內容分析處理,及時傳遞給學科教師。區教科所還開設“首都博物館、梅蘭芳紀念館課程資源開發培訓班”,請有關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帶領七個學科百名教師實地考察并進行教學設計。對于目前大家都比較關注的金融海嘯,請來了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結合政治課內容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給中學生們上了關于世界金融危機的生動一課。百萬莊圖書大廈緊密配合學校各年級課程進度組織讀書活動,學生的語文課正在學習魯迅的《吶喊》,圖書大廈就會同步將魯迅這一時期的代表作集中陳列,供師生閱讀。圖書大廈還參與了北京四中的研究性學習,學生們開展中學生閱讀調查,調查結果由圖書大廈定期通過網站公布推薦書目。

        海淀篇

        海淀區是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集中的地方。烈士陵園、中華世紀壇、頤和園、國圖音樂廳,北大、清華等高校及中科院的部分院所,都已成為社會大課堂的資源單位。

        立足區情,科學謀劃

        海淀區是教育、科技、文化大區,社會大課堂建設面臨這樣的格局和特點:一是資源單位豐富、綜合實力雄厚,但潛在資源多、資源單位規格高,統籌難度大;二是教育整體水平高,但內部差異大,均衡和協調困難,整體拉動難度大;三是區域人才密集,社會文化層次高,對校外教育和社會實踐課堂要求高、期望大,資源的深度開發和統籌利用挑戰大。

        根據上述情況,主管區長、教委班子決心以北京市中小學社會大課堂建設為契機,突破、解決區域內教育資源統籌的諸多瓶項問題,使區域教育整體水平再上新臺階。

        精心組織,制定政策

        為保障全區資源的有效統籌協調,海淀區成立了以區委常委、主管區長為負責人的社會大課堂統籌協調辦公室。區委區政府出臺了《海淀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和海淀區青少年校外教育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任務分解等文件,重點解決社會資源統籌、部門協作、校內外結合、場所有效利用和公益性問題。區教委研制了《關于創建海淀區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實施方案》,突出區域特色和思路,即依托海淀這個科教文化大區的優勢,與學校課改和社會發展接軌、同步,與學生現實生活融和、銜接,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開發社會資源,特別是動員整合更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對中小學生開放實踐活動場所。

        在經費保障上,海淀區單列了一項教育資源共享經費,用于中小學生社會實踐的交通、材料、接待、組織等費用。2008年的標準是生均200元,全年總計投入3600萬元。

        深度開發,創新模式

        根據區域特點,海淀區教委確定了現代化、國際化、多樣化的戰略。

        對于區內眾多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海淀區積極協調,重點做好大學、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源統籌,增強大課堂的科技含量。如清華大學在清華附中、101中學、中關村中學建立了藝術教育后備人才培養基地,北航在北航附中建立了科技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北航、北理工、中國農大在八一中學建立了科技后備人才培養基地。這是一種大課堂的新模式。

        其次是開發校內外相互融通的課程資源。近幾年海淀區校本類課程資源開發很豐富,為大課堂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前面臨的任務是豐富的潛在資源還有待深度開發,特別是區域性的課程資源需求越來越大。海淀區教委同時組織開展基礎理論研究,準備把典型精品資源開發成區本社會實踐系列課程,形成海淀特色、門類齊全的中小學生社會實踐課程資源體系。

        海淀區重視國際合作,注意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通過“中外多元開放學習環境建設及校外教育課程資源開發合作研究項目”,與英國、日本、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亞等國開展交流、合作,按照國際標準研發中外融通和共享的社會實踐課程資源。同時引進志愿服務機制,成立“海淀區校外教育志愿服務團”,采用國際通行的管理模式和機制,招募在校大學生、專家、社會工作者做志愿服務,協助活動組織、項目輔導。

        平谷篇

        平谷區位于北京市東北部,地處燕山南麓與華北平原北端的相交地帶,東、南、北三面環山,中間為平原谷地,是北京市郊區區縣之一。

        加強組織領導

        平谷區建立了區、校兩級工作領導小組。

        平谷區教委設立了平谷區中小學社會大課堂活動建設組織機構,包括組織領導、管理實施、條件保障、安全保衛、督導評估等五個小組。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本區社會大課堂活動的領導工作,負責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審批、組織與評價,確保活動安全、有效運行。管理實施小組組織安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開發區本課程;組織運行社會大課堂網絡平臺;審批學校活動方案;協同政府督導室做好督導評價工作,組織研討交流活動。條件保障小組負責專項經費投入的落實與保障,審計學校活動經費使用情況,確保網絡信息平臺建設和管理經費的落實。安全保衛小組負責加強師生的安全教育,審批學校安全工作預案,處理突發事件。督導評估小組負責制定評價方案,組織對學校社會大課堂工作的督導評價。各小組職責明確,分工合作。

        平谷區各中小學校成立社會大課堂活動學校工作小組,由校長為組長,教育教學副校長為副組長,教務主任、德育主任、總務主任、安保主任及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骨干班主任等為成員,組織實施本校的社會大課堂活動。

        健全運行機制

        首先,建立社會大課堂活動審批機制。平谷區學校組織學生騎車或乘車參加4公里以上的區內、外社會大課堂活動,需經區教委主管領導審批后方可實施。審批時需提交活動方案(包括內容、時間、地點、出行方式、人員構成、人數及活動經費來源、數額、使用情況等)和安全工作預案各一式兩份,并分別備案。

        其次,建立社會大課堂活動經費補助機制。經費問題一直是各學校開展校外活動的“攔路虎”。平谷區教委一方面規定各中小學校原則上只能組織學生到免費的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進行活動,不向學生收取活動的任何費用(午餐由學生自行解決);另一方面預計投資200余萬元,對各校開展社會大課堂活動予以交通補貼。

        明確數量要求

        平谷區教委規定:每學年高中階段學生應參加不少于1周的社會實踐,三年累計參加不少于10天的社區服務;初中校至少安排5天、小學校3~6年級學生至少安排3天的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每學年組織中小學生參觀、考察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及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區內、區外至少各1天。

        挖掘本地資源

        平谷區地理環境獨特,本土文化鮮明,農田、林區、景點、農家院、農業科技園區均蘊含著濃郁的教育內容。平谷區挖掘本地資源,發揮區域優勢,開展社會大課堂活動。

        平谷區有“大桃之鄉”的美譽。平谷區把田間地頭、銷售市場作為學生教育實踐基地,使學生體驗種桃、養桃、賣桃過程,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品質。在桃花節、采摘節時,組織學生為游客服務,介紹自己的家鄉,增進學生愛鄉情懷。

        平谷區有魚子山紀念館、上宅文化陳列館。借助弘揚民族精神月組織學生參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平谷區有興隆莊文化交流園。利用這一綜合性實踐基地,開展學生軍訓、陶藝、種植等實踐活動。

        平谷區教委開發了“平谷――我可愛的家鄉”區本課程,使學生了解平谷的歷史文化、經濟生活、自然風光,并確保每學期至少上一節社會大課堂主題班或團、隊會課,組織一次成果展示活動。

        房山篇

        房山區位于北京西南,是北京市郊區區縣之一。

        健全機構,上下聯動

        房山區成立了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領導小組、社會大課堂管理辦公室、社會大課堂工作團隊三級組織管理機構。

        為了進一步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房山區教委還建立了六個工作組:資源提供保障組、安全與財物保障組、社會實踐活動指導組、信息網絡建設組、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組、校級社會大課堂工作組。

        完善機制,加強保障

        一是構建運行機制。出臺了《房山區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實施意見》《房山區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課程教學活動資源開發與利用要求》《房山區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資源管理辦法》《房山區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信息系統平臺管理運行辦法》。

        二是提供五項保障。制度保障:堅持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社會大課堂專項議事制度,建立校內與校外教育有效銜接工作長效機制;建立年度總結、工作計劃和活動公告、表彰制度。經費保障:設立專項經費,制定對貧困家庭子女的免費政策,爭取對校內外資源單位相關設施設備的維護性經費投入,保障激勵性經費投入。物質保障:不斷改善資源單位設施設備條件,改善網絡信息基礎和條件。時間保障:把綜合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作為中小學生必修課。監督保障:制定《房山區中小學社會實踐活動評估辦法》及《房山區社會資源平臺建設標準》,以此作為評估學生、學校和資源單位的依據。房山區每兩年進行一次教育督導評估。

        明確目標,分步推進

        第7篇:在線課堂范文

        關鍵詞:流媒體;課堂直播;信號源

        前言:隨著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日趨完善,大部分學校、教育機構已經具備了較快速的網絡帶寬,也建設了一定數量的多媒體教室,與此同時,近年來高校不斷擴招的大環境下,很多學校創辦新校區 ,但新校區一般距離本部校區距離較遠,教學資源相對貧乏,一些課程有數百甚至更多的學生希望同時進行聽課,矛盾的事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如愿。如何充分利用學校的現有教育設施,擴大教育規模,讓更多學生獲得學習的機會,成為眾多高校的迫切需求,建設基于校園網的課堂直播系統是解決新校區教學資源不足的有效途徑。課堂直播系統是隨著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展,出現得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即以Web超文本/超媒體技術為基礎通過流媒體技術,將視頻音頻動畫文字材料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進行聽課,很好的解決了學校資源不足的矛盾現象。

        一 流媒體技術簡介

        流媒體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失傳輸技術的連續時基媒體。流媒體的“流”指的是媒體數據的網絡傳輸方式和播放方式。當用戶在調用瀏覽服務器上的文件時,服務其不是以傳統的方式將整個文件發送到用戶端后才開始播放,而是把一個文件分成多個較小的部分,當第一組數據到達客戶端時流媒體播放起就開始播放媒體文件。在播放的同時后續數據源源不斷地流向用戶,直到傳送結束。基于這個特性流媒體具有許多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功能。而為了實現這些功能在流媒體播放過程中交互作用顯得格外重要,服務其要知道客戶端播放處于哪一個時間點的文件,從而進行播放的控制;而客戶端播放軟件也要向服務器發出請求,將用戶的請求發送到服務器端。

        二 課堂直播系統實現

        1.系統原理。課堂直播系統是以園區網為傳播途徑,能將教學現場音頻信號、視頻信號、教師機屏幕信號、鼠標運動軌跡和計算機音頻信號等多路信號進行采集、編碼和廣播,并利用直播服務器以三分屏的模式傳送給用戶,采用的是Microsoft Windows Media技術實現對視頻、音頻的實時壓縮編碼流媒體組播傳輸協議,利用Windows Socker技術采用TCP/IP協議實現在線問答功能和試驗管理功能,由于資金有限,所有的編碼、廣播、存儲、管理、消息分發和轉發都由服務器完成,作為客戶端的電腦只負責解碼。

        三 課堂直播系統的組成

        1.課堂直播系統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

        課堂直播軟件、錄制端軟件、教師端軟件、其他工具

        課堂直播系統拓撲圖

        2.課堂直播系統拓撲圖說明:

        每個教室部署兩臺計算機:一臺計算機(教師機)教師用來授課,運行教師端程序,負責捕獲屏幕內容;在另外一臺計算機(錄制機)運行錄制端軟件,負責實時采集攝像機的視頻以及老師講課音頻信號。直播服務器上運行課堂直播軟件,直播服務器從錄制機取得視頻及音頻信息,從教師機取得屏幕信息,并發送給用戶,實現直播功能。

        3.課堂直播系統具備以下功能特點:

        (1)自動化程度高。

        服務器端自動化程度高,完成初始化后,無須其他操作,自動啟動直播。客戶端自動化,無須任何操作,通過服務器端直接控制客戶端收看直播。

        (2)捕獲視頻與聲音。

        課堂直播系統實時采集授課教師的現場授課板書視頻與聲音,并進行音品、視頻壓縮處理后存盤,直播客戶端觀看直播課件音頻視頻和屏幕內容保持同步,生成的課件占用磁盤空間較小,一小時的課件(包括視頻和音頻)僅僅需要幾十兆的磁盤空間。

        (3)動態屏幕直播。

        能夠將計算機屏幕內容,包括講稿、Flas、鼠標運動軌跡、電子白板等內容流暢的直播到客戶端。

        (4)直播圖像與語音。

        實時直播教師的圖像與聲音,并保持與屏幕的同步性,直播的視頻可以自適應帶寬,適用于多種網絡環境下的直播,即使在極小的網絡環境下也能夠收看直播。

        (5)同時多機直播。

        一臺直播服務器可以同時直播多個課堂教學情景,可以與學校現有的Web Server或學習管理系統進行無縫連接。

        四 安裝課堂直播程序

        1.環境要求。

        Windows 2000/XP/2003/Vista/2008/7

        Window Media Player 9.0或更高

        Window Media Encoder 9.0

        DirectX 9.0C以上

        Intel Core 2 6320 2.2G以上

        1G RAM

        聲卡

        LAN 10/100M

        硬盤100GB以上

        麥克風、音頻視頻捕獲設備

        五 總結與反思

        在系統投入使用一年多后,基本能滿足教學和工作的需要,體現了支持多信號源輸入、單流錄制、播放器通用、兼容性好的設計思想,在經費投入、場地選擇、拍攝效率、攜帶方便、視頻直播質量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是,在試用的過程中,出現的很多問題也值得深思和需要在以后的發展中加以解決。如:(1)對攝像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工作量上,攝像師不僅在拍攝之前需要連接各種視音頻信號,拍攝過程中,攝像師的視頻切換水平和職業素養直接關乎直播視頻的質量。(2)更加依賴穩定的園區網網絡環境,為了滿足易攜帶和一人直播的要求,系統更多的以園區網為載體實現信號的采集。如教師屏幕信號、攝像機信號,都是通過網絡傳輸給視頻直播工作站的,若缺乏穩定的園區網,系統的優勢無法得到體現。

        參考文獻

        [1] 陽永清,黃立新.基于校園網的便攜式視頻直播系統的實現.現代教育技術.2011,12(4):100-103

        第8篇:在線課堂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介紹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概念,在探討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的同時對其應用帶來的利葬也做了一定的搶述,以期對參與高校教學改革的工作人員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斷加深,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進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正不斷融入到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之中,不但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與運用。教育技術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根據高校課堂教學的特點,將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等新的教育技術應用于教學,用來改進高校課堂教學方法,達到充實課堂內容,優化教學過程及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1、現代教育技術

        1.1現代教育技術的概念

        現代教育技術是指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中活動相結合的理論和技術。現代教育技術利用現代教育理論和方法,通過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開發及應用,實現教學現代化的目標。

        1.2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學內容的影響

        現代教育技術將文、聲、圖、像集于一體,使教學知識的來源更加豐富,內容更加充實,更加形象生動,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充滿創造力的學習環境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使得學生的學習視野更加開闊。再者,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更多,他們可以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避免了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學習知識面窄,思維不夠開闊等弊端。

        1.3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學手段的影響

        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手段主要以多媒體教學方式為代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僅僅依靠教師和教材的單調的教學方式,教學活動中學生面對的不再僅僅是文字教材和教師的板書,還包括圖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環境以及通過信息網絡實現的靈活宜動的現代教學系統。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之后,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功能,通過對大腦產生多重刺激,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2、現代教育技術具體實施方式

        2.1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主要是利用了計算機人機交互的特點,能充分利用它實現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多媒體教學將計算機的圖、文、聲、像有機的結合起來,產生了一種比以前的電視機更加合理的教學方式,不但使得教學過程圖文并茂、豐富多彩,而且還可以實時反饋,具有極大的靈活性。這種交互式的教學模式對于高校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極大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還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徹底改變了學生以往被動學習的狀態。

        另外,多媒體教學的交互性還有利于發揮出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建立在教師擬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步驟之上的,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絕對主體,學生在教學僅僅只是以一個被動接受者參與教學活動。在多媒體教學活動中,在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基礎和學習態度對學習內容進行一定的選擇,同時結合自己習慣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活動中充當學習的主人,在教學活動中不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者,還是知識傳播方式的改革者。

        2.2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結合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了知識傳播的一個主要載體,因此在信息化不斷加快的今天,學校還應該采用開放教學及協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為達到這個目的,學校應逐漸建立并完善以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網絡、校園網以及因特網為特征的網絡教學模式,并將之有效的融入新的教學環境之中

        通過教學網絡,授課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將教學課件、學習指導以及參考書目等內容上傳至主服務器,然后學生可以上網瀏覽自己所學課程的相關內容,必要時還可以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教學程序,還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大有裨益。 同時,學校網絡與因特網連接后,學校還可以和外校進行合作教學,實現遠程多媒體教學,這不但實現了學生和本校的教師進行信息互動交流的目標,學生還能和外校的學生及教師進行學習和生活上的交流,這不但有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學校的資金,充分挖掘現有教學資源的潛能,合作教學還能充分發揮出各個學校的優勢資源,做到各取所需,補足自己的缺點與不足。

        3、現代教育技術的利弊

        3.1對課堂教學的推動作用

        3.1.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現代教學媒體的圖、文、聲、像手段對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一定程度上能達到改善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3.1.2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及教學資源,網絡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了信息傳播及承載的主體,現代教育技術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網絡上的教學資源,極大的豐富教學內容,擴大教學容量。

        3.1.3促進師生間的交互,借助計算機網絡平臺,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資料上傳到網絡,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性的學習。若遇到較難的問題還可以以在線或離線的方式和教師進行交流,加強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3.2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存在的誤區

        3.2.1為技術而技術,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只是將傳統“板書”內容搬上了大屏幕,而在黑板上的板書基本上為零,僅僅是把現代教育技術當做了一個較為先進的板書工具罷了,對實際教學的促進作用并不大。

        第9篇:在線課堂范文

        【摘 要】從科學發展的歷史來看,科學在不斷地向前發展,探究是無限的。對于正處于求知旺盛的小學生而言,未知領域更多,探究越是無限。作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小學科學課程為學生提供了探究機會,為學生探究能力、探究態度的培養搭建了一個平臺。但是科學課程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充分發揮其作為平臺的作用呢?本文結合課例對如何處理探究的無限性和課堂時間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提出了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 科學課堂;優化;探究活動;課堂時間

        探究是科學課程實施以來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之一,在《科學課程標準》中的各個部分中均有科學探究要求的具體描述,足見科學探究對于科學學科的重要性。然而,從《科學》教材來看,教學容量普遍偏大,即使圍繞一個具體問題也有許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我們不可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鐘里解決所有的問題。這里就存在一個矛盾,即探究的無限性與時間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如何處理好二者之間的矛盾,使課堂教學具有更高的效率,是我們每個科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下面我結合《研究磁鐵》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更好地處理探究的無限性和時間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

        一、教學內容的優選

        根據最優化教學理論,教學內容的優選是指教學內容要符合教學任務,突出主要環節,掌握最本質的東西。科學教材的特點是:教學容量偏大,即使圍繞一個問題,也有許多值得挖掘的地方,然而,課堂時間的有限性決定了教師需要在教材中選出最能體現課堂教學目標的內容。基于此,《研究磁鐵》教案設計中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弱化和刪減,從中優選出了三部分內容:

        1.我知道的磁鐵。

        2.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3.磁鐵各部分的磁性強弱都一樣嗎?

        二、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

        當有限的時間與無限的探究產生矛盾時,教學結構的優化對于矛盾的解決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研究磁鐵》一課中,比較“磁鐵的形狀與用途、磁鐵的磁性、磁鐵各部分磁性強弱是否相同“這三個活動,我們不難發現,第三個活動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而要指導學生用多種方法來探究需要較多的時間作為保證,鑒于學生對磁鐵的形狀、用途以及能吸引哪些物體,學生已經在生活中有許多感知,對于前面兩個活動就可以做進一步弱化處理,只是在課堂上對平時的感知進行歸納和梳理。

        對于第三個活動,按照“問題—猜想—制定研究計劃—實驗驗證—表達與交流—形成結論—應用”展開,特別強化了“猜想和制定研究計劃”這兩個環節,有的教師可能會提出:時間如此緊張,能不能弱化猜想這個環節?可是我認為學生對于磁鐵各部分的磁性強弱是否一樣的認識是模糊的,這正是后續的研究活動的教學意義所在。因此,要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激起學生認知上的矛盾。而對于制定研究計劃的環節,值得我們花時間,因為學生想清楚了,實驗只是動手做的問題,正如古人云:“磨刀不誤砍柴工”。

        三、教學方法的優化

        當有限的時間與無限的探究產生矛盾時,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于矛盾的解決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1.教學方法的選擇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學生認知規律的制約。故在選擇教學方法時,必須同時考慮這三個因素,而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個因素。

        2.教學方法要合理組合。實際課堂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法的功能總是有限的,必須多種方法配合使用,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趣。

        表2所示的是《研究磁鐵》一課中運用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速度的優化

        科學課堂涉及很多的實驗活動,課前設計好實驗有利于實驗過程的順利實施,也是節約課堂時間的一個有效措施。《研究磁鐵》一課的設計在實驗器材的準備、教學組織形成等方面體現了這一點。

        1.在選擇和設計實驗用具時,考慮到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平衡穩定性不夠好和實驗持續時間較長這兩個因素對實驗效果的影響,沒有讓學生用手拿磁鐵去做實驗,而是提前為學生準備了支架,并在支架上固定好了條形磁鐵,有效地節省了課堂上的時間。

        2.在選擇實驗方案時,通過實驗方案歸類,明確各個小組選擇的實驗方法是哪一類方法,比起逐一詢問每個小組選擇的實驗方法更節省時間。在實驗后的交流階段,讓方法相同的小組交流完成后,再討論其他的方案,這樣避免了迂回而浪費時間。

        3.課堂拓展環節的設計,以問題“環形磁鐵的磁極在哪里?”、“如果條形磁鐵斷了,它的磁極會發生變化嗎?”等問題將探究延伸到課外,既解決了無限的探究活動和有限的課堂時間之間的矛盾,同時也是讓學生延伸學習興趣的一個有效方法。

        小學科學課堂是以探究為核心的,每一堂課都會涉及一些探究活動,然而課堂時間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無限的探究任務,達到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希望對《研究磁鐵》一課的分析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這一矛盾。

        參考文獻

        [1]朱建華.小學科學課的組織教學.科學課,2006(09)

        [2]何克抗,李文光編著.教育技術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不卡AV网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1 | 午夜女人天堂在线观看 |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免费看精品视频 |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