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自媒體時代的特點范文

        自媒體時代的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自媒體時代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自媒體時代的特點

        第1篇:自媒體時代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自媒體;網絡狂歡;大眾娛樂消費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08-0021-02

        1 基于自媒體時代背景的信息傳播概況

        1.1 自媒體的概念和本質

        最早給自媒體進行定義的是美國的兩位學者,他們認為“WeMedia 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這也就界定了自媒體這種信息傳播方式具有公開性和隱私性的雙重特征,其公開性指的是信息在網絡平臺上的分享和傳播屬于一種透明的過程,其隱私性指的是信息的和傳播是由個人決定的和控制的,外人無法進行干涉。大眾群體可以自由在平臺上傳播新聞事實,其中的平臺起了很大作用,例如博客、微博、微信的興起,這些平臺所具備的的私人化、自由化、平民化的特征,使大眾群體可以隨時自主將信息用圖、文、聲等各種形式在互聯網上進行傳播,影響力攀升的速度非常之快。自媒體時代的本質特點就是一種信息共享的即時交互平臺。

        1.2 自媒體和平臺媒體和他媒體的區別

        通過對自媒體的概念分析,可以看出除了在大眾提供并分享新聞事實之外,按照參與、主體以及立場的區別,還有為政府或者他人代言的他媒體以及具有中立性質的論壇所釀生的平臺媒體。在這三種類型中,系媒體有其顯著的自身特點,自媒體的言論自由程度是最大的,而且信息的傳遞分享沒有審查。自媒體的自由性也就意味著其傳播力量所具備的的爆發力是最為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下最容易引起一種全民的互動狂歡。自媒體的出現,開啟了一個在新的信息技術背景下傳媒方式的轉變,現階段還處于自媒體的早起時代,未來的發展會對信息時代的信息傳播帶來很大的影響。

        1.3 自媒體的“節點共享”能促成網絡狂歡

        大眾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自身也會成為一種信息內容,成為一個互動的節點,也會被觀注,“節點”不僅意味著參與信息互動的個人,同時也意味著個人在傳播信息時可以附加套嵌各種主觀一體化的信息。每一個用戶都是信息和接受的節點,其間的各種互動又會為原來的信息增添更多的內容,不斷改變著原始信息的傳播路徑和狀態,同時這些信息又都是共享的,用戶在提供信息和信息時都會以自我為中心,這就是一種節點,在網絡傳播平臺如微博、微信的帶動下,節點迅速擴充,這樣顯示了自媒體的生命力是無窮的。比如前段時間的“汪峰上頭條”等等娛樂新聞,都是在這種自媒體時代的“節點”互動共享的傳播下,很快形成了一種網絡狂歡。

        1.4 自媒體時代“網絡狂歡”的信息傳播特點

        自媒體作為一種互聯網的釀生產品,隨著使用不斷深入,其核心功能也隨之展現出來,其最大的核心功能就是信息的獲取和。例如通過微博、微信等交流平臺,信息可以大范圍迅速的獲取和傳播。同時交流的過程不受時間地點以及信息形式所限制,只要手里有能夠信息的數碼終端,就可以通過聊天、日志等形式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進行交流傳播,可以使個人觀點,可以是時事新聞,也可以是官員政務,當然更多的其實還是娛樂新聞,這其中不乏有娛樂造勢的炒作和謠言,但是不論是一種滿足傾述的需求還是大眾交流的需要,通過自媒體這種形式都能進行信息的獲取和。但是,其最顯著的特點時這一傳播過程是在一種 “潛傳播”狀態。白巖松曾在《新聞1+1》 中提出, “互聯網、手機信息……它不分良莠真假,以分秒計的速度在公眾之間沒遮攔地傳遞著。這種全新的傳播媒介,相對于傳統媒介的‘明傳播’,被有識之士稱為 ‘潛傳播’。

        自媒體的“潛傳播”意味著用戶要自行對信息的安全和其他問題進行自我的過濾把關,這也意味著信息內容的真現實性的嚴肅性就比傳統媒體形式有所差距,但是用戶對信息的處理和利用效率卻大大提升,特別是當“明傳播”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的當今時代,“潛傳播”便充分顯示了其在信息傳播上的優勢。

        2 自媒體時代“網絡狂歡”的必然性

        現階段的媒體傳播中,由于網絡的普及,自媒體的傳播有了廣闊的技術支撐和傳播空間。一些焦點性的時事政治、娛樂新聞等等很容易引起大眾的參與討論,對于一些引起反響比較大的事件,在一定時間內就會形成“網絡狂歡”,引起一陣熱潮。例如以“遼寧號”艦載機試飛期間的“遼寧style”熱潮,例如近期“汪峰上頭條”熱潮,等等,每一個階段都會有這么一個能夠引起大眾觀法參與討論的話題在網絡上大范圍深層次進行討論。這不僅僅是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模式和形態所致,更是大眾娛樂消費需求的結果。

        2.1 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模式和形態是“網絡狂歡”形成的基礎

        “網絡狂歡”這種現象的產生的基礎就是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模式和形態特點。

        自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模式是一種“核心-邊緣”的擴散模式。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是由信息源的中心不斷向邊緣進行擴散,同時其他節點在傳播中心節點的話題時,經過兩級傳播之后就會形成中心節點,在主觀討論時,其他節點和中心節點的位置也可以互換,這也就是熱點話題在傳播過程中能夠形成“網絡狂歡”的因由所在,節點之間的滬指互換和互換連接就形成了“核心-邊緣”的傳信息播模式。其次,信息的傳播可以同步互動,和傳統信息傳播模式的單向線性不同,自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和反饋是即時同步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某個話題的“網絡狂歡”能夠有更長的生命力。再次自媒體時代是一個用戶本位時代。傳統的權威媒介的效果已經開始逐漸遠去,在自媒體時代用戶對于信息的傳播和接受有了更多的自由行自主性,能夠對信息進行刪改后再自行傳播,反映到網絡狂歡上,就是話題雖然有一個中心點,但是每時每刻都會在用戶的傳播過程張沾染上不同的色彩。同時,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節點連帶”和“圈子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使“網絡狂歡”現象得以不斷涌現。

        2.2 “網絡狂歡”是大眾娛樂消費的要求

        以“汪峰上頭條”為代表的“網絡狂歡”是自媒體時代大眾自發通過進行娛樂消費的一個現象。

        以微博為代表的信息傳播交流平臺是大眾進行娛樂消費的主要場所,用戶可以在主頁上分享個人感興趣的信息,也可以描述自己的生活細節,也可以抒感或者表達對人或事的看法,等等。用戶可以轉載也可以原創,可以進行評論也可以轉發評論。這些形式的選擇無關緊要,關鍵的是人們都能夠對微博等網絡交流平臺積極參與。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對于娛樂也便有了更強的需求,需要用娛樂來緩解生活壓力,但是戶外的大型娛樂活動卻無法滿足人們日常的需求,因此網絡娛樂便成了一個突破口,在網絡里,人們可以無所顧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欲望,壓抑的心理可以得到空前的釋放。當這種情形不斷聚集時,便開始出現“眾聲喧嘩”的現象。“網絡狂歡”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大眾娛樂消費的一個產物,“王峰上頭條”等娛樂事件便是這種產物的一個集中體現。

        3 自媒體時代下“網絡狂歡”的特點

        自媒體時代下,“網絡狂歡”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其中有利也有弊。

        “網絡狂歡”為代表的自媒體時代的娛樂方式,首先是通過信息的高效傳遞提升了信息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在緊張的生活節奏下緩解了人們的生活壓力。這是自媒體時代“網絡狂歡”最大的一個功效。“網絡狂歡”是大眾集體參與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走到一起,以狂歡的話題話題為中心,進行調侃、自嘲、探討,精神得到放松,情緒得到釋放。同時狂歡的不僅僅是一種參與,也是一種關注,這種關注可以轉移人的注意力,有時僅僅是圍觀信息、評論也是一種娛樂活動,也是一種解壓的方式。因此自媒體時代“網絡狂歡”的最大優勢特點,就是在對信息進行高效利用的基礎上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起到了解壓的作用。

        當然,網民自發無組織無限制的“網絡狂歡”現象也有許多不利的影響。雖然像“汪峰”這樣的公眾人物,被大眾關注追捧的同時,當然也會被人們調侃圍觀。這也是一種必然的現象,但是娛樂也要有度,調侃也要有底線,在網絡里,尤其對于娛樂話題,人們的言論基本上是絕對自由的,因此就會有一些人身攻擊的話題出現,這就會對話題的當事人造成不好的影響,嚴重時會影響到當事人的生活狀態。對于這一點,需要我們提升自身素養,公眾人物可以為娛樂所用,但是在娛樂的同時也要有一個最基本的尊重態度,娛樂不等同于愚弄,更不等同于攻擊。另外,“網絡狂歡”所引起的自媒體信息傳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形成“數字鴻溝”,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貧困者之間的鴻溝”,這中信息傳播方式不僅造成了一大批話語弱勢群體,同時由于信息傳播的自由行,也會釀生很多不良信息的“病毒式”傳播。更重要的是,這種“網絡狂歡”會在網民與非網民之間會形成一道鴻溝,這種鴻溝對社會的發展有一定的不利影響。

        4 結論

        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我們的媒體傳播方式逐漸進入一種“自媒體”時代,傳統的媒體方式受到了很大沖擊,一些受大眾喜愛的網絡社交平臺改變了以往媒體信息的傳遞先過濾再的模式,這就極大的擴充了信息傳遞的自由行和互動性。一些娛樂以及其他事件經過網民的傳播互動很容易就會行成一種大眾的娛樂消費,最終形成一種網絡狂歡。“自媒體”和大眾娛樂消費是密切關聯的,其間的內在聯系和利弊需要進行一定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未來的網絡狂歡現象要有一定的底線和維度。

        參考文獻

        [1]董森.信息文化論:數字化生存狀態冷思考[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2]劉瓊.網絡:一個公共話語的狂歡世界[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3).

        第2篇:自媒體時代的特點范文

        自媒體時代的來臨,改變了包括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傳統四大公共傳媒主宰的傳播形態。在傳統的公共傳媒傳播形態中,新聞的采編與主要遵循以下特點:

        雖然受眾也可以在傳播鏈條中將自身的少量感悟、情緒、評論和涉及事件的遞進信息等反向回饋給傳媒,但這種“逆傳播”的信息量極為有限,且傳播的主動權極大限度掌控在傳媒平臺的手中,形成了媒體與受眾在信息話語權上的極端不對稱(不平等)。

        自媒體時代的傳播特點,從理論上打破了原有信息傳播的不對稱性。其特點表現為:

        通過圖示可以發現,在自媒體時代,首先,“采訪權”從職業新聞記者手中轉交到――起碼是部分轉交到公眾手中。每一個微博用戶、微信用戶,都可通過手機、DV拍下具有傳播價值的事件或片段,再上傳到平臺無條件地對全體非特定訪問者開放,實現對“采訪權”的掌控。

        其次,微博、視頻平臺、公共微信提供了信息的載體,這讓每一個用戶實際上擁有了更大自由度,更低門檻的“新聞發表權”。

        第三,自媒體時代的互動性,為信息者提供了理論上的海量受眾群體,同時也提供了策動“信息爆炸”的可能。任何一個普通用戶只要通過某種開放的網絡連接,就可以第一時間有效接受新聞者提供的信息;同時,以微博為例,只要某個擁有巨量“粉絲”或“聽眾”的微博用戶,對他人的一條原始微博進行轉發,就可以瞬間形成信息爆炸式傳播。

        由此可見,自媒體時代如下傳播特性:(1)短鏈條的直接傳播;(2)海量信息造成傳播內容的“把關難”;(3)“低門檻”的爆炸式二次傳播;(4)便捷反饋與互動;(5)原始信息易于修正和遞進。

        在這樣的傳播特點之下,電視媒體如何把握自媒體時代的契機,實現電視新聞傳統采編手段與自媒體傳播特點的深度融合,最終推動電視新聞自身的強化和完善?筆者認為,以下四個主要方面值得電視新聞工作者認真加以探索和實踐。

        一、電視融入自媒體

        1.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視頻的方式,占領自媒體高地,實現傳統電視媒體、電視新聞欄目在自媒體領域的“開疆擴土”

        自媒體首先是一種“媒體”,要想在這個全新領域具有影響力,必須首先擁有輿論陣地,這也構成了電視媒體深度融入自媒體的前提基礎。

        2.以工作人員個人身份開設自媒體賬號,用于與受眾的互動和新聞線索搜集,并影響和推動新聞事件的進程。

        電視名主播、名記者、等本身就具有海量的傳統受眾,他們開設自媒體賬號后,將產生“粉絲”群體的疊加效應,擴大自身和其所供職的電視欄目、媒體的影響力。同時,電視媒體的公信力強、親切度高,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既有優勢,有助于其在新領域開疆擴土。

        3.利用自媒體平臺,打破電視欄目原有時長、播出時段的限制,與受眾實現24小時的全天候的“零距離”互動。

        電視新聞利用自媒體,隨時搜集刊發、轉發忠實粉絲的可靠信息,有助于服務受眾。

        二、彌補電視采編局限

        以經過核實的自媒體信息為采訪素材,彌補電視采編局限。自媒體擁有海量信息源,在突發事件、公共事件和災難事件發生時,這些信息源所第一時間傳遞出的可靠信息,足以彌補電視媒體在人員、設備、路途等方面的不足和不便,彰顯“全民記者”功能。

        2009年,央視《新聞聯播》主播羅京去世消息最初傳出之時,部分記者,甚至在不知道羅京最后在哪里搶救的情況下,就急于前往醫院和其家中。但是,在這場“突發”的新聞應對過程中,已經有記者意識到了微博這一信息來源,并第一時間搜羅微博中的知情用戶所提供的信息,基本還原了羅京去世前后的情況,同時挖掘出羅京生前播音“零失誤”、醫生透露生前病情、公共的評論與情緒等,使得內容更為飽滿,實效更為凸顯。此后有人總結:在前往現場的記者還在路上堵車時,利用微博搜集信息的記者已經大體完成了稿件的脈絡。

        再如,2012年7月,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電視記者除前往災區一線采訪外,大量在節目中使用微博、微信等來自自媒體的信息,同時,將公眾信源提供的大量有效路況進行二次傳播,起到了絕佳的服務效果。

        在遼寧,越來越多的廣電媒體也意識到了自媒體的強大作用,遼寧廣播電視臺交通頻率就較早開通了官方公共微信,聽眾可以借由此平臺,“喊路況”“送祝?!?。

        三、豐富新聞線索來源

        電視媒體還可以把自媒體作為提供和補充新聞線索的重要來源。微博、微信、由用戶上傳的視頻等,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提供著海量的求助類、城建類、奇聞趣事類新聞題材。

        與此同時,網絡反腐案件通常也由自媒體最先鳴響“第一槍”,通過對自媒體的監控即時了解這方面的新情況,有助于電視媒體在后續報道中搶占先機。目前,網絡自媒體反腐,已經成為民間反腐的重要途徑,“表叔”“房妹”“郭美美”事件等,都是最先由知情人士于自媒體,傳統媒體隨后跟進并推動事件走向調查與反思,促進了制度建設。

        四、去偽存真 凈化輿論環境

        自媒體包含海量信息,它們往往泥沙俱下、真假難辨。電視新聞在使用自媒體素材時,必須去偽存真,認真甄別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在具體實踐中,甚至可以開設單獨的調查欄目、委托專門記者對發酵中的尚未得到求證的自媒體事件,展開權威調查,實現凈化信息傳播環境、傳遞正能量的目標。

        第3篇:自媒體時代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自媒體傳播方式法律制度盈利模式

        麥克盧漢有一個著名的理論,那就是“媒介即訊息”。從紙介質到數字技術的變革可以看出,媒介的作用在于創造一種新的信息接收的格局,通過內容呈現方式的變化,人們對世界的感知方式也在變化著,最終影響著人們溝通交往的方式。Web2.0時代,自媒體的產生意味著信息溝通框架的改變,一個新的“人人皆媒體”的時代到來了。

        一、“自媒體”的產生和發展

        對自媒體概念的解釋,最早出現在2003年7月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出版的一份自媒體研究報告中,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指出:自媒體是普通公民經由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聯,一種提供與分享他們真實看法、自身新聞的途徑。

        自媒體的載體有微博、微信、即時通訊工具以及播客、APP等等。談到自媒體的發展,其雛形來自于1995年微軟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時消息軟件MSN。它可以進行文字聊天、語音對話、視頻會議等即時交流;隨后,1996年以色列人維斯格、瓦迪和高德芬三人成立了Mirabilis公司,推出了一款即時通訊軟件ICQ(I Seek You),這一軟件的推出立即響應全球,在互聯網技術還不是很發達的亞洲,市場份額占據到70%左右;在此基礎上,1998年騰訊公司推出了QQ,它是迄今為止,國內使用人數最多的即時通訊工具。

        在即時通訊這樣的傳播模式基礎之上,又產生出一種新的交流互動模式,那便是博客(Blog)。博客于2000年開始進入國內,漸漸被廣大網民熟悉認可,人們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記錄信息,讀者可以通過留言與作者互動。2009年8月新浪推出了“新浪微博”,這是中國第一家提出微博服務的網站,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用戶可以基于指定的客戶端組件個人圈子,以140字的文字內容加圖片、視頻、音頻等內容來實現及時分享;2011年騰訊公司推出了“微信”,集合了快速通訊功能和即時分享功能,截止到2013年11月,注冊用戶突破6億,成為亞洲最大用戶群體的即時通訊工具。

        二、自媒體的分類

        傳統媒體信息壟斷、獨享話語權的時代已經過去,自媒體給予人們自由表達的權利和空間。從博客、微博到微信,自媒體正在朝著更加大眾化的方向發展。總的來看,目前自媒體的分類可從人數、內容、經營模式三個角度來看。

        從人數來分,自媒體可分為純粹個人化的自媒體以及以小團隊方式合作的自媒體。純粹個人化的自媒體根據媒體人自己的興趣和創作意圖,向公眾發表觀點看法,通過不斷的積累和創新,逐步被受眾認可。但是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有限,必須靠著強大的受眾支持以及自媒體人自身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奉獻精神。比起單獨奮斗的個人化自媒體,小團隊方式的自媒體則有專業的技術支持、內容策劃和市場維護,這樣的自媒體往往能提供給受眾比較具有深度的觀點和看法,專業性更強,價值更高。

        從內容上看,隨著自媒體在社會發展中的認可程度的提升,有越來越多的人展示出了成為自媒體人的熱情,也有越來越多的受眾喜愛并依賴自媒體給他們帶來的樂趣。于是就導致了自媒體的內容逐漸豐富,以滿足受眾不斷變化的精神需求??偟膩碚f,從內容的角度來看,自媒體的內容可分為時政新聞、專業技術、休閑娛樂這三個大類,從這三個大類里面又可細分出很多細小類別來,隨著公共環境和受眾心理需求,每日都會有新的自媒體人投入其中,也有其他自媒體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從經營方式上看,自媒體分為盈利性質的和非盈利性質的。盈利性質的自媒體其盈利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為企業代言,成為某企業向市場推廣的一種方式;二是植入廣告,通過廣告收入來維持自媒體的正常運作;三是向讀者收費,依靠其內容的原創性,采取付費閱讀的模式。

        目前自媒體的盈利模式正在探索當中,照搬傳統媒體的盈利模式或者網絡媒體的盈利模式,對自媒體來說并不是一條好的出路,和訊網副總編輯李明瑜說:“自媒體盈利與否,是觀察自媒體們發展最好的標準。在我看來,只有實現自身的盈利和可持續發展,自媒體才能真正體現存在的價值?!边@正是自媒體發展目前存在的至關重要的問題。

        非盈利性質的自媒體現在有很多,但存在的問題就是,無論是個人化的自媒體還是小團隊形式的自媒體,要想使自媒體長期持續地發展,數字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研發費用的出處是個問題。此外,從內容角度來看,如今媒體發展迅猛,怎樣使自己經營的媒體內容具有獨家性,怎樣給廣大受眾提供有價值的觀點和思想,集結強大的作者隊伍就至關重要,因此聘請專家、學者、業內資深人士來撰寫稿件,資金就成為一個問題。非盈利性質的自媒體只有解決好從技術層面到內容資源的問題,才可以長久發展起來。

        三、自媒體的特點

        以上對自媒體進行了分類,但無論怎樣形式的自媒體,與傳統媒體向比較,存在著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可就是目前的發展形式看,也必然存在著無法回避的問題。

        (一)優勢

        1.傳播視角廣泛

        自媒體的傳播主體不再是官方機構或是專業媒體,而是組成社會的每一個個體,都可以作為自媒體傳播的主體。這就決定了自媒體的傳播具有平民化、草根化和個性化。傳播信息的主體從身份上看,可以是政府官員、藝術演員、文化學者甚至是普通公民;從年齡層次上看,老、中、青、幼各個年齡層次的人群都可利用自媒體來進行信息的傳播,這就導致了在自媒體的時代,信息的來源是多方位的,它為民眾提供了民意表達的平臺,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媒介發表意見,表達思想,這使得信息傳播的視角更加廣泛,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引導社會輿論走向的作用。

        2.傳播途徑多樣

        自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在于,傳統媒體的傳播是一對多的扇形傳播模式,而自媒體是多對多的網狀傳播模式。傳統媒體傳播主體固定,因此受眾接收信息的途徑單一,且沒有話語權,而自媒體時代,只要有客戶端和網絡的存在,每個個體都是信息的者,都是意見討論的參與者,在自媒體時代,有一種說法叫做“人人皆媒體”。每個人都可能是一手信息的傳播者,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文字、音頻、視頻等方式信息,記者的身份越來越模糊。

        從傳播渠道的角度上看,不同載體之間可以完成交叉式的信息傳播。例如受眾在優酷看到的新聞視頻,可通過鏈接的方式到新浪微博、微信等自己的個人主頁上,看到這則消息的受眾又可進行再次的轉發,不同傳播載體之間構架起交互式結構,使信息傳播的途徑多樣且沒有障礙。

        3.傳播時效增強

        自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記者需要到現場進行信息的采集,然后進行把關、加工,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途徑消息。而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自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和接收基本是零距離的,自媒體可以將信息迅速地給受眾,同時受眾也能及時地進行傳播效果的反饋。

        4.傳播價值提升

        在傳統媒體的時代,一個新的媒體誕生需要經過層層把關審核,門檻較高,不是普通個體能夠實現的。但是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與他人互動,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型的媒體,是信息傳播的主體,同時也是信息傳播的客體。這樣,就由傳統媒體“上情下達”的模式,轉變成了人人平等的交流互動模式。傳播的價值在于主體和客體之間所形成的關系,而自媒體正式縮短了傳播主體和傳播客體之間的距離,同時讓主體、客體之間的意見反饋變得更直接、更生動。

        2011年,一位名叫劉海燕的武漢工程大學學生,因弟弟患有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入院,無力支付巨額的醫藥費,她在微博上發表了一條“請大家救救病危的弟弟吧,他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我們一家人真的不能失去他?!辈坏揭恢埽瑒⒑Q嗑褪盏搅司W民5萬余元的善款。可見,自媒體讓當事人變成了傳播主體,使得傳播更真實,更具體、更有說服力,讓傳播的價值得到提升。

        (二)劣勢

        1.內容質量無保障

        由于傳播主體在年齡層次、文化知識、價值觀念等方面千差萬別,導致了傳播內容的質量高低不一,參差不齊。很多人利用自媒體輻射范圍廣、效率高的特點,求得一己之私,謀取利益,于是出現了為了迎合市場而生的低級趣味的內容,影響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毒害民眾。

        同時,自媒體給人們提供了一種碎片化的閱讀休閑模式,微博、微信、微電影等這些內容多是短小精煉的,占用不了受眾很多時間,且富含信息量,這就讓每個傳播客體養成了愿意利用碎片時間來瀏覽這些內容,這本是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的好事,但是長此以往,人們忽略了傳統媒體信息的深度和廣度,疏于認真品位思考的過程,自媒體的傳播追求的是簡單快捷,但也難逃膚淺、無味的困擾。

        2.信息可信度不高

        自媒體由于其自身網狀的傳播方式,以及傳播迅速、平民化的特點,導致了一些不實的消息通過此種途徑迅速傳播,被廣泛的受眾接受并進行轉發,而公眾對這樣一些不實的消息的辨識能力不高,很容易被誘導和鼓動。長此以往,人們對于通過自媒體的消息,容易形成兩種極端態勢,要么盲目跟風,要么極度懷疑。無論是微博、微信還是其他的自媒體載體,信息的傳播掌控在每個個體手中,信息的傳播者和轉發者沒有義務對信息的真實度進行調查,加之網絡監管存在漏洞,導致了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可信度不高,良莠不齊等問題。

        3.法律制度不健全

        自媒體時代釋放了言論自由,讓每一個公民能夠表達自我,同時與他人形成互動交流的溝通形式,促進了民主意見的表達。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不良的信息,虛假的新聞也借此機會肆意傳播,造成了不良的輿論影響,擴大傳播這些信息,甚至會危害公共安全。

        自媒體涉及到的侵權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知識產權,另一個是隱私權。

        自媒體對于知識產權的侵犯主要體現在著作權上,在常見的微博、微信等自媒體上,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使用、抄襲、剽竊其作品的案例屢見不鮮,但是由于互聯網取證難的問題,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難以受到保護。

        自媒體對公民個人隱私權的保護目前還有些欠缺。隱私權屬于一種基本的人格權,網絡隱私權,是自然人在網上享有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活動領域與個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隨意轉載、下載、傳播所知曉他人的隱私,惡意誹謗他人等)。自媒體的開放性,導致了他人在互聯網上散布謠言、“人肉搜索”他人時,警方對于事先的監控,事后調查取證方面都存在困難,對侵犯他人隱私權的人不能進行合理有效的制裁,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護。

        四、自媒體的發展趨勢

        2012年是全球移動互聯網增長最迅猛的一年。據統計,這一年全球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的使用者超過了15億。在中國,智能終端的使用者在3億左右。中國正在向著全球第一大智能終端使用國家的方向邁進。這樣的大環境,給自媒體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獨立的自媒體人。他們的特點是手中有穩定的資源、對數字技術的要求不高、商業需求度不高,不依靠自媒體來謀生的人群。這一類人群不會把自媒體商業化,他們擁有追捧的粉絲,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主要的目的在于分享資源,傳達理念,提升自身知名度,對于名的追求多于利。

        團隊性質的自媒體平臺。自媒體的盈利與否始終是這一類自媒體發展道路上一個重要的抉擇。如果不以盈利為目的,就無法負擔起專業團隊的支出費用,如果盈利,目前又需要探尋出一條適合自媒體發展的經營之道,很多自媒體平臺都在拭目以待,可敢于試水的團隊或個人又相當有限。就自媒體未來的發展方向來看,主要問題局限在技術、內容、策劃三個方面。

        要想打造一個個性化的閱讀平臺,技術手段是前提。通過技術手段收集受眾信息,分析受眾興趣偏好,經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和提煉,有針對性地將內容推送給客戶,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未來自媒體的受眾會越來越廣,盈利模式越來越清晰,受眾的閱讀需求越來越高,這時就需要聘請專業人士來寫高質量的文章,內容飽滿、觀點先明、個性化、獨家性,才能吸引讀者目光,贏得關注程度。目前市場上缺少的,是真正做內容的媒體。

        光有技術和內容還不夠,需要有人來把這些資源進行整合,經過編輯加工,把一盤散沙的資源變成閱讀界的饕餮盛宴,最終的閱讀效果如何,體現在是否有人來認真策劃內容、對市場進行調查、對讀者反饋的總結等等。

        與傳統媒體合作。自媒體的發展讓一些傳統媒體看到了商機,這時候,很多傳統媒體利用自媒體,再次擴大自身的輻射范圍。目前有很多報紙、期刊都紛紛推出了官方博客、微博或者微信。

        總之,自媒體正在蓬勃發展當中,以上總結的三種發展趨勢,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先做無形資產,利用優秀的內容來擴大品牌效應和自身知名度,最終實現名利雙贏的局面,當然,至于利,還在于自媒體人對產品價值的定位。

        參考文獻:

        [1]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范式與流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社,2007.

        [2]劉瑞霓.關于網絡名譽權的幾個問題.科技與法律季刊,2000(4).

        第4篇:自媒體時代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自媒體;大學生;主體自覺意識;現狀;存在問題;加強途徑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10億其中,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僅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占比達到24.5%,隨著移動通訊網絡環境的不斷完善以及智能手機的進一步普及,移動互聯網應用向用戶各類生活需求深入滲透,促進手機上網使用率增長。數據表明,中國網民的增長數量不斷攀升,規模不斷擴大,普及率也不斷提高。在這一趨勢下,提高網民素質,增強其自覺自律意識變得極為重要。實際上,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每天的生活工作雖然離不開網絡和媒體,但對自媒體并不了解,仍然處于認知朦朧階段,對于自身的價值和所處的地位也缺乏一個清醒的認識。

        一、自媒體概念的界定及其時代特征

        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臺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貼吧、論壇/BBS等網絡社區。

        對于報紙書刊等傳統媒體來說,自媒體無疑具有更大的優勢和更充分的發展空間。那么,自媒體為什么能夠獲得如此迅速的發展和從未有過的成就呢?這與自媒體本身的時代特征是分不開的。首先,自媒體的傳播主體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也就是說,在自媒體時代,無論你是從事什么職業,無論你是否具有專業素養,都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就決定了信息來源的全面性、具體性和多樣性,加之人們各種形式的傳播,使自媒體具有更豐富的信息量和更大的威懾力。其次,自媒體的傳播主體具有平民化的特點。曾經的傳統媒體的傳播主體以專業編輯或者新聞工作者為主,由于職業的原因,他們的視角和立場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和預設性。而如今的自媒體時代,傳播主體可以是每一個來自社會底層的平凡的百姓,無論是學生,商人,農民等都有發生的機會和平臺,他們的言論往往是無功利,無偏見的,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最后,自媒體的傳播主體具有普泛化的特點。自媒體快速發展以來實現了傳統媒體話語權的轉移,即授予了草根階層張揚個性,體現個體價值與力量,自由發表言論的權利和渠道,充分表達了民意。隨著普泛化程度越來越高,普通民眾表達“自我聲音”的趨勢也會愈演愈烈??偠灾?,由于自媒體傳播主體多樣化,平民化和普泛化的特點,自媒體才得以迅速發展,成為人們傳播信息的平臺。

        調查數據表明,自媒體的使用人群大多是20歲到29歲的年輕群體,其次是10歲到19歲。由此可見,自媒體的使用群體大多是大學生。而大學生作為自媒體時代的主體正一個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階段,經歷著從學校過渡到社會的特殊時期,因而思想較為活躍的同時也更加迷茫。加之面對信息繁雜,良莠不齊的網絡世界,大學生在自媒體傳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為突出,同時面臨的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思考。對此,我們將結合系統全面的調查問卷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從而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的方法。

        二、大學生主體自覺意識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首先,何為主體性?“人的主體性是人作為活動主w的質的規定性,是在與客體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的人的自覺、自主,能動和創造的特征?!盵1]在自媒體與自媒體主體的關系上,大學生作為活動主體在利用自媒體平臺獲取和傳播信息的過程中所表現和發展的自覺意識便成為主體性。“所謂自媒體主體意識,即自媒體參與者對于自身主體地位、主體能力、主體價值以及行為后果的理性自覺。”[2]大學生在這種自覺自律的思想高度下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是非評判標準,充當好自媒體時代的主體角色。那么,大學生主體自覺意識的現狀究竟如何又存在著哪些問題呢?

        為更好的研究調查,特意向大學生群體發放調查問卷。本調查問卷重點針對遼寧省大連市中多所高校大學生,并以大連大學為重點調研對象,采用隨機發放的形式,共發放1000份,有效問卷837份,涵蓋文史類,理工類,管理類,醫學類,藝體類等眾多學科專業。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整體分析,我們總結了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大學生對自媒體認識模糊。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當問及“您眼中的自媒體是什么”時,有455個學生回答網絡社區,占調查總人數的54.4%;認為是個人信息的途徑的有308人,占調查人數的36.8%;還有8.8%的學生認為是科技產品。由此可見,大學生們雖然處于自媒體發展的高速時期,每天身處其中并且通過自媒體獲取和傳播信息,但對自媒體是什么缺乏一個清醒準確的認識。對自媒體的使用率高,但能真正了解其實質的人卻不多。

        二是大學生的主體自覺意識淡薄。當問及“網絡自媒體使您對于自己在網絡中的位置產生了怎樣的認識”時,有353人表示沒有想過,占調研人數的46.4%;還有30.4%的人表示自己有一定的話語權;還有23.2%的人表示自己勢單力薄,無法與大型媒體相抗衡。當問及“您在社交網絡上的信息,更傾向于原創還是轉發”時,有558人表示原創,占總人數的66.67%。當問及“您覺得您在自媒體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時,有47.2%的人認為即是主體又是受眾;25.6%的人認為只是受眾;還有23.2%的人認為自己只是個打醬油的。從這些問題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并未認識到自身對于自媒體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信息傳播中的重要角色。大學生們在自媒體平臺發生時,大多數人受到一定限制,可見其仍然處于一個被動的地位,沒有做到話語權的主人,社會的發聲者和真正的參與者。除此之外,很多人沒有清楚地意識到自身作為主體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主體自覺意識淡薄。

        三是大學生的價值評價標準模糊。當問及“在網絡上面對與您不同的觀點,您會選擇”時,只有47.22%的人選擇理性討論,還有39.44%的人表示會置之不理。當問及“在上網時對于未經證實的內容,您會選擇”時,居然有超過一半的人選擇置之不理,比例達到了57.78%;只有13.33%的人表示會主動求證。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在面對繁雜的信息時,能夠主動求證其真偽的大學生較少。有很多甚至超過一半的大學生沒有一個清晰地價值評價標準,通常以置之不理來解決自媒體的信息傳播中遇到的問題。當問及“您的偶像在網絡上被攻擊您會怎么做”時,有54.4%的人表示會理性分析對錯,不盲目跟風;有28.8%的人覺得很無聊,不去關注誰對誰錯;還有13.6%的人表示仍然會默默支持偶像;還有3.2%的人表示要用行動支持偶像,跟攻擊方爭吵。可見當面對喜愛的偶像時,有少數大學生忽視了道德的底線為了捍衛偶像名譽,缺乏責任意識,主體意識,道德修養與原則。這些問題都反映了大學生的價值評價標準模糊,尤其是處于價值觀形成的特殊時期,價值評價和是非判斷的引導格外重要,不得不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三、加強大學生主體自覺意識的途徑

        為了加強大學生對自媒體準確的認識及其對自身的影響作用,強化對自媒體時代下主體地位的把握,樹立一個正確理性的價值觀和價值評價標準,從而達到加強大學生主體自覺意識的目的,在我們的探討和分析之后,總結了以下解決的途徑和方法:

        1、加強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

        由于大學生對自媒體的含義,時代特征,價值意義甚至運行操作缺乏一個完整化,系統化的了解,加之學生家長在對學生的教導中疏于這方面的重視,最主要的是學校方面很少對學生進行自覺自律意識的培養等等這些原因導致了如今大學生對自媒體認識模糊,主體自覺意識淡薄。因此,不論是學生家長還是學校以及社會方面都應該加強對大學生自媒體主體意識的教導和培養。一方面在自媒體的相關知識內容方面要加強教育力度,向大學生們傳授關于自媒體的內涵、時代特征、發展前景、價值意義,利弊影響等方面的,同時要結合相關教育教學內容,使同學們樹立一個理性自覺的主體意識。

        2、重視引導大學生樹立理性的價值評價標準

        在紛繁復雜的色會中,大學生的價值評價標準很容易被扭曲和改變,形成一種多樣化的價值評價標準。雖說如今的社會環境多元交融,大學生的價值評價難免會受到影響,會因為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價值觀和價值評價標準會趨向多元化和復雜化。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多元化不代表混亂化,在多元的同r應該保持基本的原則和統一,否則社會也會因此陷入混亂復雜的秩序。因此,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必須行動起來,緊抓大學生的價值觀和價值評價標準。學校在為學生樹立一個準確的價值觀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學校必須發揮其主要作用,通過這種形式將價值觀引導融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不但應該注重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強化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還應通過更加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思想教育的渠道和途徑更為廣泛。

        加強大學生在自媒體時代的主體自覺意識,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價值評價標準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因此任重而道遠。無論是大學生本身還是學?;蛘呱鐣紤匾暸囵B大學生對于網絡信息價值判斷的能力,樹立其責任意識和公民意識,減少對他人的傷害,無論是內在價值還是外在行動力都體現著當代大學生應有的道德素質。幫助大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思想引領意識,以理性自律取代外在強制,從小的方面講,有利于大學生了解自身在自媒體傳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有針對性地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身作為主體的價值特性,在信息多元化的時代保持自主意識和獨立人格;從大的方面講,有利于重構并轉移話語權,為廣大網友營造和提供一個具有自由話語權的網絡環境及平臺,使大學生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更加自律自覺,對凈化中國的網絡文化,使我國在自媒體時代健康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注 釋】

        [1] 謝玉進,鄭永廷.大學生網絡虛擬交往的主體性困境.現代遠距離教育,2006.2.

        [2] 楊曉寧,郭燕.淺析自媒體時代大學生媒體主體意識.黑河學刊,2015.9.

        第5篇:自媒體時代的特點范文

        (河南農業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2)

        【摘 要】由于自媒體的平民化、個性化、運作簡單、良莠不齊、強交互性、低可信度、法律不規范等特點,大學生基本都是自媒體的參與者,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擁有自媒體、信息素養、有效利用自媒體、線上線下教育結合、開展“四位一體”的教育模式等新要求。

        關鍵詞 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模式

        自媒體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由于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等電子終端的發展,大學生基本都是自媒體的參與者,這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1 自媒體的特點

        自媒體包括但不限于美國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國的Qzone、說說、個人日志、個人主頁、微博和微信等。自媒體具有以下特點:

        1.1 平民化、個性化

        從“旁觀者”轉變成為“當事人”,“媒體”由公眾化轉變為個人化,沒有專業的限制。每個大學生都可以利用互聯網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傳遞生活瑣事,構建社交網絡,張揚個性,表現自我。

        1.2 門檻低、運作簡單

        在所有提供自媒體的網絡平臺,只需填寫簡單的注冊申請表,根據相關規則,就可以在網絡上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等信息,創建屬于自己的“媒體”。大學生通過智能手機接入互聯網,隨時隨地發表瀏覽自媒體,進入門檻低,操作簡便,因此得到歡迎,發展迅速。

        1.3 交互性強、傳播迅速

        得益于數字科技發展,沒有空間和時間限制,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大學生都可以經營自己的“媒體”,信息能夠即時傳播,時效性極大增強。因其便捷性與社交軟件的廣泛應用,自媒體把這種時效性推向極致。自媒體能夠即時地將信息傳播到受眾中,受眾可以迅速地對信息傳播的效果進行反饋,自媒體與受眾零距離,具有強大的交互性。

        1.4 良莠不齊

        自媒體信息有的是對生活瑣事的記錄,有的是對人生境遇深刻感悟的集錦,有的是對時事政治的睿智觀察評論,有的是對專業學問的孜孜探索等。自媒體上各種信息任意傳播。優秀的自媒體傳播正能量,可以讓受眾提高生活品味,增強發展事業追求。但大部分自媒體只是一些簡單的轉載,發表一些個人私事,部分發表虛假信息以及負能量的信息。

        1.5 可信度低

        自媒體數量大,其擁有者大多為隱身的“草根”平民,平民話語權在此得到伸張。有的自媒體過分追求關注度而忽略了真實性,導致的部分民間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線。這就導致了自媒體所傳播的信息的可信度低。

        1.6 相關法律不規范

        在個體聲音得到充分釋放的同時,勢必會讓一些與社會道德、法律法規相悖的聲音得以傳播。自媒體是個人言論自由權從日常向網絡的延伸,應該受到法律法規的限制。雖然我國目前有法令管制網上活動,但主要是對網站的管理上,對自媒體而言需要與時俱進,針對其特點加強規范與引導。

        2 大學生使用自媒體現狀

        包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電子書等終端的發展就成為判斷自媒體發展的風向標。據統計,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其中手機網民達到3.88億,而臺式電腦為 3.80億,手機網民的數量首次超越臺式電腦網民的數量,中國進入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期。

        2015年2月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6.4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7.9%,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5.57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提升至85.8%,手機端即時通信使用率為91.2%,其中60.0%的中國網民對于在互聯網上分享行為持積極態度。在3G、4G移動電話用戶大幅增長、套餐流量資費持續下降等因素影響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消費達20.62億G,同比增長62.9%;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突破200M,達到205M,同比增長47.1%;手機上網流量達到17.91億G,同比增長95.1%,在移動互聯網總流量中的比重達到86.8%,成為推動移動互聯網流量高速增長的主要因素。這其中,高校大學生是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隨著智能終端不斷更新,移動互聯網的實用性和便捷性顯示出巨大的吸引力,推動了自媒體的快速發展。

        高校大學生追求個性和時尚,思維獨立,強調自主發展,不盲從別人的觀點,是新生事物最敏銳的觀察者、體驗者和接受者,是自媒體使用者最密集的群體。

        3 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3.1 高校學生思想工作者應當有自己的自媒體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學生為中心來展開工作,必須對學生的言行進行了解?,F在的大學生通常都有自己的自媒體,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應該建立自己的QQ、微博、微信、BBS等自媒體,和學生互動,在互動中掌握他們的言行,了解他們思想狀況,從而使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具有針對性。同時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2 提高自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素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樹立自媒體時代觀念,切實提高新時代信息素養。只有跟上時代,把握時代思想發展脈搏,才能把握住大學生的思想脈搏,才能讓思想政治教育切合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實際生活,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效果。

        3.3 利用自媒體平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自媒體中的信息非常多,既有弘揚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也有負面信息、假消息等負能量。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利用好自媒體平臺,多角度多層次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個全面、科學發展觀等正能量,并旗幟鮮明地批評并抵制負能量信息,讓大學生們受到傳統優秀文化、優秀黨員等信息的引導,認識到負能量危害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要貼近社會發展、貼近生活現實、貼近大學生,從而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積極向上的心態。

        3.4 利用自媒體實現網上與網下教育的結合

        思想政治工作傳統上是見面的方式來開展,自媒體是一種網上信息傳播和交流的平臺。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日常各種教育活動的基礎上,結合自媒體了解和教育學生,主動利用自媒體把課堂上要講授的核心價值觀點傳達出來,以豐富網上網下教育方式,深度融合兩者的優勢,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3.5 開展 “四位一體”的教育模式

        思想教育工作的視野從學校向家庭、社會、自媒體共同結合轉變,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不應固化地遵循傳統方式方法,需站在全新的高度、時代的前沿,以開放的模式指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家庭應充分發揮天然優勢,與學校老師建立聯系渠道,利用網絡互動平臺,加強互動。對于社會和自媒體來說,與高校共享資源,注重社會責任,與高校協同營造積極健康的高校信息環境,截堵不良信息,阻止不良信息向大學生的傳播,維護大學生和諧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邢紅梅,謝士法.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的挑戰與應對[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2):50-51.

        [2]朱浩然.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析[J].學(下轉第190頁)(上接第154頁)理論,2015(5):253-254.

        [3]黃科.全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路徑淺探[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31(6):75-76.

        [4]陳蘭榮.試論微博自媒體時代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J].新課程研究,2015(1):94-95.

        [5]肖婷.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文學教育,2015(4):121.

        第6篇:自媒體時代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自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其概念來自于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的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兩位的“We 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研究報告中將自媒體定位為“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目前,在我國最具代表性的自媒體托管平臺是微博、人人網和微信等。自媒體是一種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自媒體因其傳播迅捷、交互性強和平民化的特點,迅速成為大學生互相交流和人際交往的重要方式。自媒體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辟新的途徑,同時也對傳統高校思政模式產生沖擊和挑戰。

        1 自媒體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1.1 自媒體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新平臺

        以人人網、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傳播工具的誕生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新的工作平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滲透融合到多樣化的自媒體信息中,借助新興網絡媒體收集整理有用信息,挖掘教育資源開展工作,有利于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借助自媒體傳播速度迅捷,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思政工作者能夠立即掌握大學生的思想狀態,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教育。

        1.2 自媒體成為大學生知識信息獲取新途徑

        自媒體為大學生開創了知識和信息獲取的新途徑。自媒體環境中的傳播者來自社會各行各業,包括公共知識分子、平民草根、政府官員等,言論覆蓋面廣,信息傳播速度便捷,廣度擴散,大學生在自媒體平臺上接觸更多的信息。自媒體多樣化的傳播方式擴大了大學生交往范圍,為大學生全面了解社會、拓寬視野、獲取知識信息提供新渠道。

        1.3 自媒體的交互方式契合大學生成長成才需要

        自媒體的傳播方式是一種交互即時的遠程信息交流,實現了信息者和接受者的平等互動,提高了參與者的積極性、自覺性和自主性。在個人傳媒時代,人人都是信息的者。自媒體平臺為大學生提供了表達、傾訴和宣泄的空間和途徑,滿足了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大學生在自媒體環境中能自由發表觀點,參與討論,弘揚個性,突出了大學生的主體地位。

        2 自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沖擊

        自媒體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方式和對象帶來沖擊。必須全面分析這些沖擊,積極探索自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適應性策略。

        2.1 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的沖擊

        自媒體的交互性和便捷性給人們帶來交流便利,但匿名性、隱蔽性和虛擬性的特征也容易使自媒體環境中內容泛濫,充斥虛假新聞和負面消極信息,致使公信力遭受質疑。自媒體作為大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渠道,海量信息中存在的消極負面信息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形成沖擊,引發大學生認知偏差、思想偏離和價值觀混亂,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工作的難度。

        2.2 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沖擊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組織實施,通過兩課教育、主題教育活動、社會實踐等方式進行。思政工作者起主導作用,掌握話語權。但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交互性和主體的多元性,改變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單項灌輸方式,削弱了思政工作者的主體地位和權威性,對傳統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和方式形成沖擊。

        2.3 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象的影響

        自媒體平臺中的“觸媒”效應導致相關事件被高度關注和激烈討論,在沒有有效監控和正確引導的情況下會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削弱了正在成長中的大學生的價值判斷,影響其價值觀的形成。同時,大學生主體對自媒體的過度依賴容易導致情感缺位,沉溺虛擬社區不利于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和身心健康。自媒體沒有突破虛擬世界交流情感缺位的局限,語言強化了對意義和價值的直接解讀,卻失去其背后的情感元素和精神元素。并且自媒體傳播的碎片式信息頻率高,節奏快,容易流于表面闡述,不利于大學生思考能力、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的提高。

        3 自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適應性策略

        自媒體時代下的新興技術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沖擊,充分利用自媒體的特點優勢,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徑,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面對的課題。

        3.1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轉變思政教育理念

        信息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深刻的影響,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轉變教育理念,認清自媒體是新形勢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臺,主動熟悉掌握自媒體知識,提高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充分利用自媒體技術開展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自身要是自媒體平臺的使用者,才能利用自媒體的各項功能與學生實現互動,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觀點意見,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及時引導學生,增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可以將教育內容與自媒體工具相結合,充分挖掘自媒體世界中的優質教學資源,掌握自媒體言論主導權,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3.2 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媒體平臺,促進信息校園環境建設

        高校應積極建設思政教育自媒體交流平臺,開辟思想政治教育陣地,促進信息校園環境建設。利用自媒體平臺在大學生中的影響力,將社會主流價值觀和主流意識形態通過學生易于接受的草根化網絡語言在自媒體平臺,把握自媒體傳播的引導權,發揮自媒體在信息傳播和思想碰撞中的優勢。學校、二級學院和相關部門建立以微博為代表的官方自媒體平臺,通過平臺管理信息、教育素材實現網絡宣傳和在線服務,教育者建立個人平臺,充分發揮自媒體強大的輿論導向作用,在校園文化、事務管理、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促進信息校園環境建設,確保學生工作的全面覆蓋和高效推進。

        3.3 加強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自媒體的迅猛發展,日益成為青年大學生獲取知識信息、認知社會的重要渠道。信息方式的便捷和信息內容的龐雜同時也對正處于成長期的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帶來影響,這就要求必須加強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媒介素養就是人們面對各種媒介信息時具有的選擇能量、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生產能力以及思辨反應能力。通過媒介素養教育使學生免受媒介所傳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觀念或意識形態的負面影響。高校應注重培養大學生從海量信息中篩選判斷信息、處理解讀媒體信息、正確運用自媒體進行社會交往和使用話語權的能力,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培養并提升批判意識和思辨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永健.自媒體與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J].北京教育(德育),2010(11).

        [2] 陳傳枝.自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0).

        [3] 呂杰,徐靜.自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3).

        第7篇:自媒體時代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自媒體;思想政治;話語權;建構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權建構是提升教學實效性,達成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眾教學目標的內在要求,也是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重要議題。然而在自媒體時代下,各式各樣嵌入型社交類應用軟件的推廣,為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由此可見,對自媒體時代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權建構開展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自媒體時代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權面臨的挑戰

        (一)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日益激烈

        伴隨全球一體化的逐步深入,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日趨白熱化。全球一體化有利有弊,為發展中的國家帶來了巨大沖擊。發達國家依托先進的自媒體技術,借由文化交流之名,在全球宣揚自身的文化、價值觀,這在某種程度上會削弱一些國家的人民群眾對自身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及歸屬感,進一步致使以民族文化、民族特性的民族精神被消解,最終對國家政權鞏固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潛伏于全球化內在的意識形態斗爭的真正意圖,我們應當予以足夠重視。

        (二)主流價值觀與非主流價值觀的位置發生了改變

        自媒體時代下,中立、同質、異質等文化形態不斷進入到人們視野當中,主流文化的“壟斷”地位已然受到了動搖。人們對主流價值觀、主流教育逐步產生審美疲勞,對新事物好奇心理的驅使使得關注中立或者異質文化。此類文化主要是為了牟利,借助自媒體平臺,從人的趣味著手,采取現代營銷手段來攻占文化市場,削弱主流文化在各領域的話語權,導致主流價值觀與非主流價值觀的位置發生了改變。

        (三)信息碎片化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實效不斷消減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有著信息碎片化的顯著特點,指人們通過網絡媒體獲取各式各樣信息,然而卻不進行深刻的分析、理解、思考,獲取信息的目的主要在于消遣時間、轉移注意力、釋放身心壓力等。自媒體時代下,社交平臺客戶端得到廣泛推廣,使得信息碎片化頻率更高、傳播速度更快,多元文化很大程度上轉移、分化了大學生的注意力,信息碎片化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實效不斷消減。

        二、自媒體時代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權建構的策略

        (一)拓寬知識來源渠道,強化思想教育工作者話語能力

        自媒體時代下,思想教育工作者當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強化對網絡基本規范、常識的學習,掌握網絡用語,增強自媒體工具操作應用技能,拓寬業務知識來源渠道;提升對時政、社會動態的關注度,勤思考、勤總結,可結合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組織主題班會,以促進達成社會共識,拓寬時事知識來源渠道;依托自媒體群組,強化與同行的互動交流,借鑒引入成功管理經驗,拓寬知識的來源渠道。

        (二)重塑主體角色,增強思想教育工作者主體作用

        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構筑獨立的人格、風格,提升對參與型文化建設的關注度,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洞察力,以理性克制情感,達成虛擬網絡向現實社會、網民角色向學生身份的回歸。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構筑極具感召力、生命力的話語,抵制自媒體平臺話語霸權,促使一系列話語比重得以均衡,為大學生意見表達提供合理空間,引導大學生走出心理誤區。

        (三)增強公信力,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媒介素養

        在網絡輿情侵襲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厘清教育管理思路,提高媒介意識,有序攻克自媒體文化陣地,開展好信息傳遞工作,構筑良好的師生關系。此外,高校應當加大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網絡思政工作能力的培訓力度,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開展網絡思政工作的能力、素養,進而獲取自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

        三、結語

        總而言之,自媒體時代下,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否擺脫失語困境,建構話語權,直接關系著思想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思想與行為是否具有實際的影響力和制約力。鑒于此,相關人員要不斷鉆研研究、總結經驗,全面分析自媒體時代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權面臨的挑戰,積極促進自媒體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尹朝暉.自媒體時代高校傳統思想政

        治理論課教學的話語困境及其重塑[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4(3):183-186.

        [2]賈亞君.自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

        第8篇:自媒體時代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自媒體 主體間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要求

        主體間性是交互主體性,是一種消解主客體對立和主體中心的新主體哲學,在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表現出眾多特點。

        1.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師生平等。

        傳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信息的不對等和信息可控為前提條件。這種不對等和可控性,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傳統條件下顯現為教師主體、學生客體的模式――教師先篩選教學信息,然后借助各種手段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快速地傳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達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思想,卻顯現出明顯的弊端――忽略學生作為能動的人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自我能動性,忽視學生的自我需求,忽視現代社會條件變遷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性。同時單向度的灌輸脫離了大學生實際,使大學生產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現實社會脫節的矛盾,使大學生和思想政治教師之間的矛盾突出,思想政治教育難以真正落到實處。自媒體背景下,學生接受信息是廣泛的,也是多元的,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和內容需求都有了新的需要,對教學方式產生新的需求――師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所以,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師生平等成為必然要求,成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變革的內在需要。

        2.自媒體的多向與互動加速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過程。

        以論壇、博客、微博、微信及新興視頻網站為內容的自媒體主要表達渠道在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形成多變及多向度的個人生活。隨著WEB2.0世界的加速,自媒體的多向與互動加速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建構的過程。

        首先,在自媒體各種平臺上,大學生能選擇的信息越來越多,信息互動非常頻繁,信息交流之間的多向性更為明顯。通過自媒體,大學生獲得各種信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越來越多,在獲取內容的同時,大學生也在進行比較和選擇,使他們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大為增加,消減思想政治教育的師生傳授效果。其次,自媒體環境下,網絡互通、網絡互動、網絡和手機等媒體為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提供了多樣的選擇,也提供了師生更為廣闊的交流互動空間,在這種方式下,師生之間的交流更方便、快捷,也更深入。“生可以通過電子論壇、微博客、網上調查、新聞跟帖等方式實時發表觀點和看法,教育者則可以根據受教育者的反饋,實時調整自己的傳播行為,從而實現雙方的隨時交流”。

        3.自媒體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理念轉變。

        一是對話教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傳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實效的一個具體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過程中師生之間對話的缺少。特別師生之間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意義、內容、實施方法等交流的缺失,更使得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難以落到實處。原因在于教育是人與人的對話,思想政治教育是人與人的對話。雖然,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條件下做出新的變革,但師生之間的無障礙互動、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師生之間的相互接納在現實條件下難以落到實處,不能發揮對話教育的效果。

        二是隱性教育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新要求。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教育內容的間接性、教育結果的有效性、教育過程的個性性、教育途徑的開放性及教育主體的自主性、主動性等特點,成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新要求。自媒體的廣泛使用,博客、微博、QQ、手機短信、朋友圈及網絡傳播信息終端,為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載體和平臺。通過自媒體的載體和信息傳遞,受教育者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遞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培育自身良好品質、提升綜合素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的主流意識價值與形態。

        二、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障礙

        新時代條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轉向成為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囿于各種原因,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還存在一些障礙,阻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形成與發展。

        1.大學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不強。

        借助自媒體的網絡、移動電視、手機、論壇、QQ等載體,大學生極大地拓寬了了解時事的視野,在獲取豐富信息的同時,受到新媒體復雜信息的負面影響。受自媒體網絡游戲中非正面因素的影響,某些大學生容易思想動搖。這種狀況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大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主性,但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間性相去甚遠。

        2.網絡信息終端的作用發揮不到位。

        自媒體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網絡傳統的“零門檻”,任何用戶都可以成為網絡的傳播者,正是這種互聯網的特性決定了用戶的信息內容不完全受網站的控制,傳統媒體對信息的篩選及議程設置的特權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第一,大學生使用網絡終端大多不是以學習為目的,而是服務于生活?!熬W上交友聊天是當前青少年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對現實的逃避,對學習壓力的反抗,使部分大學生喜歡上網,喜歡在虛擬網絡世界中藏匿和發泄。在虛擬世界中,大學生可以盡情占有各種信息而不用付出太多努力,這種情況下,現實和虛擬的對比,壓力的選擇和逃避使某些大學生沉溺于虛擬世界而無法自拔。這種狀況下,網絡終端服務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沒有發揮。

        第二,自媒體條件下的網絡信息內容真實性難辨。自媒體的開放性為人們發表言論與觀點提供平臺,也為不懷好意的媒體、人群虛假信息提供便捷之路,導致網絡“噪音”不斷,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真實性難辨。

        3.自媒體環境難以獲得信任。

        自媒體的出現帶來信息傳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信息內容的良莠不齊,這種信息傳播的優勢與劣勢并存的狀態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兩難的媒體環境。自媒體下的網絡、手機、移動終端隨處可見不良信息,不僅破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發展,還使得自媒體環境難以獲得信任。

        三、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構建途徑

        1.轉變觀念,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交往。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每天都在發生,但這種建立在師生不對等關系基礎上的“交往”,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之間的交往、交流脫離本體價值,成為形式或者固化的模式。因此,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構建,必然要轉變觀念,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交往。

        首先,要求教師轉變觀念,不再將思想政治教育客體――大學生作為教育對象,而應將其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對待,共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轉變師生之間不平等的教育觀念,由師主生輔向師生平等轉變?,F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自媒體時代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接受信息的迅捷多樣及大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性遠遠超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第三,轉變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工作模式,由工作模式向情感交流、朋輩交流轉變,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貼近學生要求。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淡化地位優越感及資源稟賦差異,學生應積極發揮自身主動性和探索性,在發揮各自優點的基礎上,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交往。

        2.回歸生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運用。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回歸生活,就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源于師生、源于現實社會、源于校園內外的生活實際。并由此出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精神層次。因為,現實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基礎和價值源泉,脫離了現實生活,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空中樓閣、鏡中水月。

        自媒體條件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間性構建,除了回歸生活之外,還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運用,自媒體下,新的虛擬交際平臺已成為大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成為實際交流手段,占據大學生注意力。面對這個現實,應積極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使用,由平面轉為立體;由單向轉為多維。此外,還應積極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借助平臺,以網絡語言、網絡文字、網絡文本等形式吸引大學生積極參與,形成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互動,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

        3.監督監管,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

        自媒體時代,由于信息傳播的虛擬化,信息傳播內容的良莠不齊,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系列挑戰,因此必須加強監督監管,解決好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倫理認識缺失問題。大學生的倫理認知問題受網絡極端主義思想的誘惑,而自身又缺乏辨別能力。因而必須嚴格把關網絡中的倫理狹隘和極端主義的內容,去除不良內容,還大學生一片和諧的網絡環境。其次,加強自媒體運行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通過宣傳教育使大學生明白哪些是自媒體運行必需的規范,`反這些法律法規之后將有什么樣的后果。高??梢越Y合自身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精彩的新媒體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使自媒體法律深入學生,深入學生生活實際、深入學生內心。第三,必須堅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導思想,確保思想政治發展方向。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思想武裝學生頭腦,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變向,不脫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參考文獻:

        第9篇:自媒體時代的特點范文

        一、自媒體時代到來

        自媒體概念于二零零三年被美國學者提出,其自身的傳播方式多樣化,成本相對較低,并且自由性與互動性較強。與傳統媒體不同,其自身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為我們帶來全新的信息獲取模式。同時,通過自媒體的信息傳播,可以讓自身的信息以獨特的方式體現,表達其自身的個性。在自媒體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吸引傳統媒體的注意力,實現了傳統媒體與自媒體的合作共贏。例如,當前最常見的合作方式就是傳統媒體紛紛開設自己的微博賬號或者微信公眾號等,實現了二者強強聯合,共同進退。同時,自媒體也逐漸開始向政治方面發展,比如,近年興起的微博問政方式,建立了政府與公民便捷平等的交流平臺,不僅具有劃時代意義,同時還促進了我國民生友好的交流,體現了自媒體與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具有了密不可分的聯系,涉及范圍領域廣泛。

        二、自媒體傳播的公共性

        由于自媒體自身的獨特特點,其信息的傳播與生產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發揮自身原有的價值產生公共利益。自媒體的傳播,能夠充分滿足不同人的個性化需求,充分體現自身的觀點,并實現觀點共享。自媒體傳播的公共性,最先體現在傳播信息的多元化,其?韃ブ魈蹇梢圓皇譴?統的媒體,在傳統的信息傳播過程中,信息傳播者與接受者處于不平等的地位,傳播者可以利用信息引導受傳者的輿論導向,影響其自身的判斷觀點,同時影響公眾輿論的焦點,改變對當前社會環境的認知。自媒體的發展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這種不平等地位,共享了信息話語權,建立公共性的信息傳播機制,消除了傳統媒體的影響。同時,自媒體本身還具有傳播渠道公開性和信息多樣性,例如,個人信息、公眾信息等,其信息的內容豐富多彩,更加能突出自媒體傳播的公共性。

        三、自媒體傳播的道德底線分析

        (一)建立相關的監管部門

        自媒體在近年來發展迅速,博客、微博等自媒體的發展,使得受眾的話語權得到了空前的加強,但是由于自媒體的“零門檻”,自媒體自身的發展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由于自媒體傳播自身的特點,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對于信息的內容傳播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任意,這就導致了虛假暴力等信息的出現,因此,要加強自媒體自身對于信息的辨別,建立相對應的監管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制度,對于虛假暴力信息或不良信息等進行自動屏蔽或刪除,加強網絡信息的環境管理,為傳播者和接受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在自媒體平臺自身的內部管理中,要不斷加強“把關”能力,建立完善的甄別體系,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制定最合理方案,杜絕污染和負能量的社會信息,并加強相關管理技術的創新研發,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有效的輔助自媒體平臺清理垃圾信息,在發展的同時,要積極預防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注重青少年對信息的傳播,嚴格控制信息質量,保證其未來塑造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重視具有領導作用的信息影響

        在自媒體的發展中,要嚴格重視可以對他人思想產生導向作用的信息,標準規范信息平臺,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以身作則,保持傳播平臺的信息健康。例如,對于一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公眾人物要進行議題設置,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進行信息分享傳播,發表一些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的信息,保證其良好的社會輿論引導,塑造健康的網絡環境。及時宣傳相對較準確的信息,能阻擋網絡謠言的產生,同時防止負面輿論的導向,對于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具有重要意義。

        (三)重視政府機關的監管能力

        要嚴格重視政府機關等權威性機構的信息傳播,發揮其自身的積極性作用,保證自媒體行業健康長遠的發展。例如,加強政府對自媒體平臺的管理,充分利用當前現有的法律資源,制定自媒體平臺相關的規定制度,有效的規范人們對于大眾信息的傳播,優化網絡信息平臺。但一部分人認為,政府的介入將導致自媒體的話語權會遭到削弱,會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產生制約,阻礙其發展。但是相對來說,話語權不代表著可以隨意表達,具有權利的同時,必然會伴隨著義務的擴大。要加強對于法律的利用,通關相關的法律規范,清除自媒體傳播中的不良信息,保證良好的網絡環境。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专区 |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的观看 | 天天高清在线看片 | 亚洲欧美日文在线v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色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