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范文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

        第1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范文

        【關鍵詞】樂教育 音樂 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28

        我校提出的“樂教育”文化主張,體現了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追求,而“樂活課堂”的價值取向是“讓每個孩子因學習而快樂”,著力于課堂教學改革,著眼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習快樂全面發展”雙向突破,促進課堂教學的規范、有效、卓越。而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師生的精神、思維真正樂起來,“樂思”“樂想”,真正達到“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則是值得我們深入探究的問題。

        一、轉變學習方式,把課堂主體的權利還給學生

        音樂教學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以音樂形式為客體,通過施教者編制指導的內容安排和實踐活動,使主體和客體之間相互滲透和作用,讓學生從中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審美教育活動。新課改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傳統的音樂教學,一直是接受式的學習方法,教師以“講”好為課堂準則。我在學校聽課時經常發現這樣的狀況:老師教一句唱一句,孩子聽一句唱一句,處于被動狀態。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要讓教師從傳統的課堂主宰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把課堂主體的權利還給學生。以學習歌曲《踏雪尋梅》一課為例,“XX.X”這個節奏中前八分休止符相對比較難懂,如果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味地根據教材對學生進行灌輸,那么,只會讓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對此的記憶也不長久。為此,我改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來解決本課“前八分休止符”這一教學難點。有學生說:“我唱到這里會在心里默默嗯一下。”有的說:“我用腳打節奏強調。”還有的說:“我唱到這里會點一下頭。”……同學們開始交流起自己的解決辦法,使音樂課堂不僅顯得生氣勃勃,也讓本課難點不攻而破。在本課的教學中,以自主討論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以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幫助學生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標要求的把課堂主體的權利還給學生。

        二、改變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習積極性

        (一)利用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好奇心

        教師要根據音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通過詩歌、語言、故事、游戲、猜謎語、歌曲、舞蹈、律動、繪畫、圖片、動畫、錄像等手段創設情境,導入課題。一是用故事導入。如在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可以給孩子講的故事,讓孩子了解歌曲背景、人物及事件,讓孩子對歌曲產生興趣,更容易讓孩子對歌曲進行學習和掌握。二是用謎語導入。如歌曲《柳樹姑娘》,歌詞是“辮子長長,風兒一吹,甩M池塘,洗洗干凈多么漂亮,洗洗干凈多么漂亮,多么漂亮,阿里咯!”是用了擬人的手法把柳樹比做了姑娘,把柳枝比作了人的頭發,還比喻人在洗頭發,讓孩子從謎語中,猜出了歌曲的名字,以及內容。三是用錄像導入。在欣賞《萬里長城永不倒》這首歌時,利用媒體播放電視劇《霍元甲》的片段,然后聽主題曲,從視覺的角度去感受歌曲講述的內容,體會歌曲的感情。四是用歌曲導入。比如我們在學習《哦,十分鐘》時,可在上課時播放歌曲,讓孩子們討論課間十分鐘所做的那些事,讓孩子們形成一種積極性。

        (二)教學形式多樣,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1.生活中的節奏訓練。我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節奏:XXXX,XXXX(快點快點,大家快來);XXXX,XXXX(跑過來呀,跑快點呀)等,再借助朗誦、視譜、拍手、拍腿、跺腳等動作中訓練節奏,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避免了節奏練習的平淡無味。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和節奏有關的事物,學會舉一反三。

        2.結合游戲進行聽音訓練。在聽音訓練中,我以“打電話”的游戲方式,在琴上彈一二度或者三度的音程,然后問“喂,你是誰?”學生回答:“我是domi。”就這樣,學生在游戲中愉快的完成了抽象、枯燥的聽音訓練。類似游戲、兒歌的形式妙趣橫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利用兒歌進行識譜訓練。如學習五線譜時,編兒歌“張開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個小手指,就是五條線;四個手指空,就是四個間;從下往上數,一二三四五;好像上樓梯,越爬樓越高。”生動又形象地描繪出了五線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習音符的時候,把音符比喻成一個黑色的小豆芽,不同長短的“豆芽”后面長了不同數量的小尾巴,它在五線譜上,可以“腦袋”朝上,也可以“腦袋”朝下,讓孩子們在五線譜上繪出他們想繪的小“豆芽”,練習他們對音符的書寫能力,也增強音符在他們心中的印象。

        4.利用表演激發歌唱熱情。如四年級欣賞課《乒乓變奏曲》,書上有一幅音樂高低變化的走勢圖,是一些乒乓球連起來的,形象的讓孩子們感受歌曲進行音樂高低的變化,像一個一個乒乓球跳動一樣,讓他們自己想象玩乒乓球時,球在桌上快慢跳動的情景,使孩子們更加形象的感知了音樂,讓孩子們把音樂中的景象繪畫出來。當孩子們把自己心中對歌曲的感受,用不同的線條、色彩、圖案畫表現出來的時候,發揮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三、引進激勵機制,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

        新課改要求教師改變過去單一、機械的評價模式,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重新認識評價的功能與效用。在課堂評價中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評改的活動中來,在自評與互評中,培養學生探索、發現的能力,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1.分組比賽。孩子們的好勝心都比較強,讓他們與自己的同學比賽,讓他們對歌曲的記憶有一定的作用。在學習完一整首歌曲后,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兩大組,進行演唱比賽,讓孩子們在競爭中互相學習,互相進步。比如一首歌曲有兩段的,可以讓學生一組唱一段,師點評、生互評。

        2.表演歌曲。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每學一首歌曲都想來表現一下,老師要啟發他們,根據歌曲的情緒,用不同的動作來表演,在創作中培養了表現力和想象力。

        3.問題質疑。如在欣賞《梁祝》“化蝶”部分時,大部分教師都是以虔誠的態度和服從的品質對名家的經典之作頂禮膜拜,一成不變地灌輸給學生,反而導致學生不敢、也沒有機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質疑。為此,筆者在課上就《梁祝》中“化蝶”部分的創意請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果不其然,有的學生認可殉情的做法,認為在世俗的威脅下,殉情可以讓愛情永恒。但也有學生發出了這樣的質疑:“在‘化蝶’的大團圓中結束一個悲壯的愛情故事,這是否暗示著作者對封建婚姻制度的默認和贊同?”“《梁祝》的最后是祝英臺撞死在碑前,而尾聲‘化碟’部分的音樂卻只是對愛情主題的簡單再現,缺乏應有的蕩氣回腸的千古遺憾之感,這樣的尾聲會不會大大削減了其藝術的感染力?”……瞧,民主的課堂讓學生敢于敞開心扉,在一片質疑聲中,筆者驚訝地發現,二胡敘事曲《新婚別》的創意比《梁祝》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在上述過程中,正是教師的一次轉變,不以“講”好為課堂準則,才讓學生有了突破名人和權威思想的機會,讓學生在創新、求異中實現心靈與音樂的相融。

        4.多樣表達。以學習《茉莉花》一課為例,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江蘇民歌,學生小時候就已經會唱,因此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顯得無精打采。考慮到這首民歌有多個版本,很多不同風格的演唱家都曾演繹過,筆者靈機一動,何不讓學生自己來評一評自己最喜歡哪個版本?喜歡在哪里?你能為大家表演一下嗎?這樣一來,原本死氣沉沉的音樂課,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有的學生說:“我喜歡宋祖英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演唱的F場版,很經典”;也有的學生說:“喜歡霍尊改編的《茉莉花》,很現代、很獨特”;還有的學生表示:“我喜歡梁靜茹版本的《茉莉花》,小清新風格很好聽”“我喜歡周彥宏版本的,很甜美”。學生以自己喜歡的風格演唱這首蘇北民歌,感覺著音樂中的美。在教學中,因為教師機智的處理,重新調動起學生積極的心理,讓學生充分領略民歌的獨特魅力,在評價中實現個體價值,通過欣賞、演唱,體驗樂曲的風格、情緒,真正讓學生了解音樂、愛上音樂、喜歡歌唱。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課堂教學的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但不管是哪一種教學模式,都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否則,再完美的教案也只是紙上談兵。我們教師應秉持新課標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音樂課堂變為開放性的,充滿活力的音樂殿堂,才能真正以“音樂和旋律把靈魂引向奧妙”。

        參考文獻

        [1]金亞文.主編―高等教育出版.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2003.7

        [2]韓興發.快樂教學法:幸福在其中[M].2012.9

        [3]薛成秀.小學音樂教學中快樂教學法的運用[M].2012.19期

        [4]鄒倩.快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M].2012.24期

        [5]張穎.運用愉快教學法,讓小學音樂課變得更加生動[M].201223期

        [6]章連啟.音樂教育教學經驗[G].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9

        第2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范文

        關鍵詞: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效率提升 策略

        音樂的世界是浩瀚無邊的,但是目前小學音樂的課時又非常有限,要在很短的時間里教給學生豐富的音樂知識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是解決這一矛盾的一大途徑。教師可以從細節入手,多方面改善教學方法,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活潑的節奏、優美的旋律里去學習,通過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塑造新一代健康而又高尚的靈魂。

        一、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特點就是愛玩,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時間短暫,但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來“對癥下藥”,巧妙設計課堂導入。在課堂開始,教師就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進入教學狀態,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課堂導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1.故事導入法。在教學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劉三姐的故事來設計課堂導入。劉三姐是壯族民間傳說人物,傳說中的壯族姑娘劉三姐被壯族人民尊稱為歌仙、歌神,是壯族人民心目中民族精神和民族理想的化身,所以壯族同胞們也自發地在每年三月三日聚集到一起,以歌墟的方式來寄托對這位“歌仙”的思念。通過這樣的傳說人物或故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同時還可以把壯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習俗導入到課堂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2.游戲導入法。對于愛玩的孩子來說,通過游戲來導入課堂,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教學方式。比如,在教學《三個和尚》時,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講述三個和尚的故事,然后再請學生現場表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再教學這首歌曲,之后再邊唱著歌曲邊做著游戲。這樣不僅能使整個課堂都處于非常活躍的氛圍,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再如,在教學《金孔雀輕輕跳》時,教師可以一段美麗的孔雀舞導入課堂,吸引學生的眼球。

        二、優化教學語言,達到準確簡練

        語言是信息的載體,優美準確的語言能夠傳達有效的知識。在有限的課堂時空里,教師的教學語言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比較弱,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邏輯思維為輔的階段。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重視自身修養,規范語法,理清邏輯關系,用詞準確,精確掌握知識,準確表達知識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確保學生能夠及時準確的接收到信息。例如,在音樂教學中,有很多字義相似的術語,但是他們表達的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如“節拍”與“節奏”,這兩個詞語在音樂教學中所代表的含義是不同的。這種時候,就要靠著教師準確精確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夠使學生明確的分清這兩個詞語之間的異同點。另外,教師用準確簡練的語言進行教學,講在點子上,緊扣教學目的,抓點帶面,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效率,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向學生輸送最有用的知識,增強知識傳授的透明度,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接收到全面的知識。

        三、多媒體與樂器想配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經濟與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已經能夠普及到教學應用中,全國大部分的學校也能夠用得起一些簡單的樂器。教師要合理應用這樣的教學資源,使用多媒體與樂器相配合,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采用多媒體的聲音、影像、圖片和文字等,通過聽覺與視覺等感官的全方面刺激,都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教師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教學不能夠喧賓奪主,教師應該在學生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去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能夠使學生過度依賴多媒體,受制于多媒體,這樣反而阻礙了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高。

        另外,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教師適當使用樂器配合教學,比如說鋼琴、手風琴、笛子、口琴、吉他等,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使學生實時的了解一些樂器的特點,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比如對于《金孔雀輕輕跳》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入傣族文化的相關知識,并采用葫蘆絲演奏,同時,向學生普及關于葫蘆絲該種樂器的起源、聲色特點以及演奏方法等等。

        四、鼓勵學生自主創新,激發學生主體意識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性格和特點,給予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每一個人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特質,這都是學生很寶貴的財富,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自己的特質和優缺點,能夠自主的根據自己的特點來學習。教師要避免傳統式的“生產線”培養,以培養出各種類型的新型人才。

        比如,在教授一首歌曲的時候,有的學生可能喜歡哼唱,有的學生可能只喜歡唱譜,有的學生只喜歡唱歌詞,這都只是學生對自己喜好的一種表現方式。教師應該要尊重學生的這種表現,對于喜歡譜學生,引導他去學習更多關于譜曲的知識,而對于喜歡歌詞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去感受歌詞中的美,并鼓勵他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和興趣愛好去嘗試填詞。更有一些學生喜歡用舞蹈去詮釋自己喜歡的歌曲,教師也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跟著節拍跳舞。至于怎么跳,那是學生自主的想象空間,教師要以欣賞鼓勵為主,只要在主要的關鍵點給予指導就行了。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善于觀察,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要敢于創新,敢于將新的教學方法實踐到教學活動中,并善于自我總結,讓學生從小就培養對藝術的喜愛,培養他們能夠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宗芳.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2(6).

        [2]孟文娟.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2(4).

        第3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范文

        關鍵詞:體驗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3.061

        音樂的藝術之美存在于優美的旋律中,而旋律之美必須通過個體的體驗得以感悟,通過感悟才能起到陶冶情操、積聚靈感、催感、激活想象作用。我國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說:“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長期以來的音樂教學,學生都處于被動狀態,就是教師“教一首”,學生“學一首”,學生對音樂缺少體驗、感悟,音樂的美育教育也失去了作用。《音樂新課程標準》也明確規定:音樂教學要突出以美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特點。實踐證明,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對音樂有所體驗,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而且能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全面發展。那么,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有所體驗呢?

        一、在形象的情境中體驗

        兒童的認知規律是由形象到抽象,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教師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形象的情境,使學生在音樂中“動”起來,讓音樂課“活”起來,讓所有的學生都有著美的感受和體驗,使他們的整個身心都充滿快樂,把有關的樂理知識用他們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而動作表現的前提是他們對音樂的體驗。教師要善于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通過形象的情境,把識唱曲譜時出現的“冷場”打破,但能使孩子們在課堂上興高采烈的往往是唱、玩、跳。在教學《小動物回家》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編卡通動畫的情境。這首歌的歌詞是這樣的:“池塘邊,柳樹下,有只迷路的小花鴨。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哭著叫媽媽。”歌詞中鴨媽媽、迷路的小花鴨、小朋友的樣子很形象。有一天,一只小花鴨在池塘邊玩,玩著玩著不記得回家的路了,于是就在柳樹下哭呢,一個小朋友看到了,就抱起小花鴨把它送回了家。這么生動的場面,孩子怎能不被吸引呢!伴著音樂畫面,孩子們也跟著邊唱邊做動作,他們動作不是那么到位,可是他們一樣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自然而然,學生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這都來源于形象畫面的體驗。再引導學生根據音樂的節奏一邊讀歌詞,一邊做動作。由于孩子們對歌曲的體驗深刻,動作很快就合上了節奏,最后讓孩子們分組聽琴聲進行角色表演。第一組:一只活潑可愛的小花鴨以鴨步出場;第二組:“嘎嘎嘎嘎”各自作動作向四面散開尋找家;第三組:鴨媽媽四處張望,呼喚小花鴨快回家;第四組:小朋友抱起小花鴨,把它送回了家,小花鴨與鴨媽媽快樂的呆在一起。個個都爭著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們還創編了許多自己喜歡的動作造型。他們的神態是那么的認真,動作是那么的優美,節奏是那么的整齊。

        二、在學生參與活動中體驗

        《新課程標準》體現以音樂體驗為核心,使學習內容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以后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實踐表明,課堂教學效率的優劣取決于全體學生的自主、有效參與度。教師要善于創設主動體驗空間,讓學生們多聽、多唱、多感受,使抽象的音樂節奏、藏在歌詞中的情感等通過外部活動逐漸內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從而使學生在唱歌之余能夠更深層次地體驗音樂的美感。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們對音樂的感知力在體驗中也不斷地得到增強。

        每一首歌可配以律動;教給學生正確的歌唱方法,用正確的發音唱歌;跟著音樂跳舞,如節奏明快的歌曲《粉刷匠》,我編了簡單的舞蹈動作,學生們都很喜歡;還有就是編演小音樂劇,如《辦家家》,讓學生模仿爸爸、媽媽、孩子進行角色扮演。同時,在表演的活動中,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表演進行互相評價,在評價的基礎上,老師再不斷地提出新的努力目標,這樣的參與增強學生對音樂表現的吸引力。

        又如,三年級的《小步舞曲》是集體舞,1.聽賞《小步舞曲》。初聽:簡單介紹音樂家巴赫。第一步:安靜地聽(課件出示歐洲風景畫面)。邊聽邊介紹巴赫;再聽:體會小步舞曲風格。第二步:隨樂模仿,老師帶著學生模仿小步舞的舞步。先看舞步模仿(課件出示舞步模擬動畫)。再隨樂模仿(播放〈小步舞曲〉)第三步:體會三拍子“強弱弱,強弱弱”的特點。2.用打擊樂體會并掌握三拍子樂曲的強弱規律:首先隨音樂學生自由地敲一敲,讓學生自主地體會三拍子樂曲的強弱規律。其次個別學生示范。這樣用不同的樂器敲出強弱規律,學生在活動中有了深刻的體驗,對學習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在師生互動中體驗

        《音樂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互動關系”。作為音樂教師,我深刻地認識在小學的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教學極為重要。因為小學生理解某些歌曲和樂理時,受生活環境,自身素養以及不同音樂風格和式樣的影響,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會有所不同。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等師生互動,使美妙的旋律、生動的形象、感人的情景、絢麗的畫面融為一體,從而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

        我在教學湘教版三年級上冊《庫爾班叔叔喜洋洋》一課中,先進行節奏訓練:出示這一課的節奏,我用鈴鼓拍出節奏,讓學生跟著用雙手拍出節奏;等學生比較熟練后,接著讓學生分角色用沙球、碰鈴、三角鐵、雙響筒等常用樂器敲出節奏,讓學生在聽辯上無結束感;最后,我用鋼琴彈樂譜,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展示,跟唱歌詞。這樣的教學安排給學生較強、較有吸引力的刺激,扣住學生的心弦,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寬松的教學環境中體驗樂曲中所包含的情感情趣,這本身就是一種感受音樂的樂趣。

        第4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范文

        音樂課堂教學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通過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感悟、表現和創造。針對不同類型的課,談談一些自己粗淺的見解。

        一、合唱教學應注意學生的常規訓練

        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歌曲,認真研究合唱作品,讓學生懂得合唱訓練所具備的、要掌握的知識點,讓學生在有趣的合唱基本訓練中完成教學。合唱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共同體驗、共同享受音樂所帶來的美的熏陶。師生不斷地接受學習和訓練,一直在學習,一直在創新。合唱教學中如何有效地解決難點,筆者認為,可以是由淺入深,分別采用輪唱的方法、樂器輔助方式、表情和動作的聲勢律動法、歌曲二度創作簡化法、歌曲創作法、從難到易等等各種有利于合唱教學的妙法。只要教師用心做功課,相信在合唱教學上會取得良好的成效。合唱在許多場合是群體性的活動,它有助于養成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煉和發展。

        二、唱歌教學應注意學生的表現力訓練

        歌唱表演的教學手段多種多樣,十分靈活。可以是通過想象激發學生創編表演動作的興趣,還可以是通過鼓勵增強學生創編表演動作的信心,也可以是在教學中引導教會學生創編表演動作的方法等等。通過歌唱表演的教學,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以境入情、以境動情”。歌唱的狀態決定聲音的好與壞,因此,必須啟發引導學生通過表情和肢體動作語匯,形象生動地表現歌曲的情感與意境,使其更好地表情達意。

        三、音樂欣賞教學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應積極創設音樂學習環境,營造濃郁的欣賞氛圍,如音樂故事、音樂游戲、聲勢律動、音樂知識搶答、聽辨音樂等技能訓練,課堂以音樂為主線,通過多種音樂教學形式加強與學生互動、溝通,激發學生的聽賞好奇心和積極性。教師針對教材注意拉近學生間的時代距離和音樂形式上的距離及民族地域的距離。引導學生興趣音樂,激發學生的聆聽欲望。聽歌聲的感染力和號召力,聽樂器的奇妙模仿力及它們的創造魔力。渲染音樂作品所要呈現的、超出語言所要表達的情境性、意境性。結合音樂基本表現要素:節奏、旋律、力度、速度、調性、和聲、調式、織體等,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分類,關注音樂作品所表現的抒情性、敘事性、場景性、通俗性、詼諧性、狂想性及戲劇沖突性等特性,從中激活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

        四、合作學習是學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學習方式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因為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是對現代人品質的要求之一,合作學習對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小組合作學習給了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但要巧妙地、合理地設計安排,才能得以有效的實施。如進行合理的分組,優化組合,分步教授,反復練習,相互評價等等方面,做到教給學生實實在在的能力。真正讓學生喜歡參與、喜歡交流、喜歡體驗、喜歡表演展示或表示他們獨特的見解。并能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建立合理完善的評價機制,充分體現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綜合評價等,為學生的有效發展提供可能和空間。

        五、加強校本教研活動,有利于教學的有效實施

        教研組是提高學科質量的重要保證,規范的教研組活動,應建立可行的、易操作的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制定詳細的分工合作方案,定期的反饋交流研討,并及時對現階段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尋求一條可操作性有效教學的途徑。取得學校領導的重視,組員團結協作,打造優秀精良的教師隊伍,扎實進取,開拓創新,勇于創造。相信教研組努力探索將會取得良好的教學質量和成果。

        六、巧妙運用多媒體課件,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認真備課、鉆研教材,精選輔助教學素材視頻,做個善于利用網絡資源及收集素材的有心人,讓音樂教學變得簡單有趣,直觀有趣。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聽得更仔細、更認真。真正提高音樂欣賞的實效性與高效性。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得到美的感受與體驗。

        第5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范文

        一、創設音樂情境,激發學生音樂興趣

        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他認為興趣對學習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教師簡單的說教行為,但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極容易受到所處環境和教育結果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為學生設計特定的音樂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例如在教學《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時,我首先借助多媒體播放引人入勝的畫面:在寬闊而平靜的湖面上,一只只小白船滿載著天真活潑的孩子,他們輕輕蕩著雙槳在湖面上悠揚的蕩漾著,不時傳來優美而動聽的歌聲……這樣一幅迷人的畫面將學生的學習情緒立刻激發了起來,學生在一邊觀看的同時也在欣賞著歌曲,學生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變得更加深刻了。又如我在教學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瑤族舞曲》《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等歌曲時,為了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和了解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我首先利用多媒體電腦出示西南少數民族風土人情的圖片資料,然后播放視頻和音頻課件,把學生帶到了一個個少數民族居住的美麗的地方,而且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產生了躍躍欲試的學習興趣,對教師的輕松教學和學生的快樂學習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發揮獨特優勢,突破教學重難點

        音樂教材中的重難點目標都是要求學生掌握或理解的。由于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部分學生無法完成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因此產生了厭學或者抵觸的學習心理,嚴重影響了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從而無法達到教學效益的最大化。而多媒體可以將學生不易理解的文字、圖像等直接地表現出來,給學生創設了形象生動并具有吸引力的教學情境,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視、聽覺等多種器官的體驗,而且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學會了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

        在六年級下學期進行教學欣賞《愛爾蘭風笛》《水上音樂》《戲虐曲》等歐洲風情的歌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西洋管弦樂中木管樂、銅管樂、打擊樂等主要樂器的音色特點,我首先介紹以上樂器的音色特點,同時放映相關器樂的圖片和演奏時的視頻動畫,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通過聲像對以上樂器的音色及形狀有了初步了解,同時培養了同學們音樂欣賞的基本能力。在組織學生進行聽、辨練習時,我首先播放不同樂器演奏的音樂片段,再出示該樂器的圖形,讓學生配合進行以下活動:一找,每段音色是什么樂器演奏的;二想,音樂是快是慢、是高是低、是和諧還是不和諧;三做,模仿所扮角色的動作;四說,說說音樂所代表的音樂形象的性格特點。通過以上分段欣賞,用不同方式誘導、啟發學生在賞心悅目、輕松快樂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解決了難點,突出了重點,找出了規律。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音樂形象的理解,而且也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聯想力。

        三、優化教學設計,拓展學習內容

        音樂教學過程是一種復雜的信息交流活動,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化課堂的教學設計,合理地擴充和拓展知識內容,這樣對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益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在以往傳統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我們一般都是對錄音磁帶進行剪輯或者翻錄,不僅費時而且效果很不理想,但是現在我們通過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對音樂作品進行合并、轉換等不同形式的編輯,經過這樣的處理后,該作品不僅可以重復地使用而且教學工作變得簡單了一些。如在教授小學二年級下學期《鴨子拌嘴》一課中,我首先按照歌曲中所敘述的故事:小鴨子出發—小鴨子到吃糖—小鴨子相互拌嘴—小鴨子回家,進行前期的音頻錄音和動畫設計,然后給每一段音頻和動畫標注上學生喜愛的名字,之后在教學中只要點擊所需要的音頻或者動畫,就可以讓學生直接地進行學習,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對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多次的、重復的學習,這樣的反復教學活動讓學生對所學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第6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范文

        關鍵詞: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

        ? G623.71

        有效性教學是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鮑里奇基于一項教學實驗而聞名于世的教學理論, 其主要內容是指在經過若干時間段的課堂教學之后,學生能夠從課堂中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因此,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并沒有特別大的關系, 其重點在于學生有沒有從教師的教學中學到什么知識或者獲得一定的學習體會。音樂課堂教學作為我國小學素質教育的重點, 需要引起我國相關教育工作人員的重視。

        1.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教學目標不明確

        當前, 一些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作為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要想強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教學目標必須明確。一些小學教師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小學音樂是素質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門學科,旨在提高小學生的審美品位和個人情操,因此, 教師應將教學目標定位為培養學生的審美品位和個人情操,而非單純地完成教材任務。而且,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 一些教師并沒有嚴格地按照小學音樂課程的培養目標及教學大綱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 導致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目標過高或者過低,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降低。

        1.2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在進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 大多采用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使得課堂氛圍較為沉悶。一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喜歡講授學生很難理解的音樂理論知識,忽視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這種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禁錮了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還導致課堂氛圍過于沉悶。沉悶的課堂教學,很可能使小學生缺乏對小學音樂的學習興趣,這樣一來,我國的小學音樂教育將很難得到進步。

        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師受教育的程度參差不一, 較少具有本科或音樂專業的相關文憑。由于教師本身知識水平的關系,很可能導致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受到直接影響。因此,學校應大力引進高素質、專業能力強的教師,加強師資隊伍,進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有效性。

        1.3課堂教學模式固化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是重要環節,其影響小學課堂教學質量。當前,一些教師的教學設計較為模式化。教師嚴格按照備課稿來進行講解,導致學生學習模式過于機械化,制約了學生的思維,進而影響了學生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2.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2.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好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就要注重培養學生們學習音樂興趣和愛好.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是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范唱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音樂。范唱是讓學生接受一首歌的敲門磚,如果教師范唱得生動好聽,就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聲情并茂的演唱能夠很好地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此外,信息化教學手段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拓展音樂教學課堂的教學內容,豐富小學音樂教學形式。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 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枯燥乏味的樂理知識變得生動,使學生樂于接受。

        2.2提高教師的素質

        作為知識與學生之間的媒介,教師在教學中的關鍵作用毋庸置疑。一方面,學校要強化教師的職業素養,使教師不僅能夠嚴肅正確地看待教育事業, 還能夠認清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另一方面,教師應當不斷提高、充實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多參加學校及教育部門組織的教學交流活動,加強對自身教學能力的培養。

        2.3豐富教學手段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 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 將音樂課設計成一場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發掘和學習音樂知識。通過這種教學手段,學生不僅能在游戲中獲得足夠的樂趣,活躍以往沉悶的課堂氛圍,還能使學生學習到一些基礎的樂理知識,為學生以后學習音樂做好鋪墊。

        2.4培養審美趣味

        美好的音樂作品是能帶給人以的,其中包含了生理的成分。音樂不僅對人類,對動物也是這樣(國外有給奶牛聽音樂以提高牛奶產量便是一例)。但這畢竟不是音樂審美的本質表現。有的教師對音樂欣賞這一重要的教學內容,采取了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粗粗一聽,簡單一講:“這首歌曲表達的音樂情緒是歡快的”,“這首樂曲是優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以為這就是音樂審美教育。其實音樂審美的本質應是美感。法國作曲家圣桑說:“音樂不是生理滿足的工具。音樂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產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處有一種獨特的神秘的感覺,即美的感覺,借助于它,人才能領悟藝術……”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熟悉音樂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節,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詞美、旋律美、節奏美、力度美……以教師動情的演唱、演奏,生動有趣的講解,結合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啟發學生細細品味音樂,以達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趣味、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音樂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目的。

        結語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實現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廣大一線音樂教師不斷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詼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感受音樂、學習音樂,從而真正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第7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范文

        關鍵字: 中學音樂 高效課堂

        設計策略

        高效課堂體現了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重視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寓素質教育于中學音樂教學之中。即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每一個學生不同程度的發展,堅持落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重視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相結合,把情感、激勵、競爭帶進課堂,使課堂成為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一、高效課堂設計的前提是教師精心的備課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要使課堂高效,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備課。

        首先備課標,因為課標是備課的依據,應該改變只看教材不看課標的不良的習慣,應該把課標熟記于心;其次備教材,教材是師生進行共同學習的平臺,老師要整合各種資源,并對教材的分析和教學重難點了解的歷歷在目,力求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再次備學生,就是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因為教學總是在學生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循序漸進的。在課間應多與學生平等親切地交流,這樣就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學生。 只有充分而又精心的備課,上起課來才能從容不迫,游刃有余。由此可見,設計高效的課堂,備好課至關重要。

        二、高效課堂設計,應注重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高效的課堂必然是充滿思考的課堂。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創設濃厚思考的氛圍,讓他們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在教學中,引發學生思考問題的策略有:

        1、"捕捉新奇’找’問題"。中學音樂教學領域中有許多名詞和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新奇的,像 "調式" 、"和聲" 、"華彩段"等。學生初次接觸有關調式與和聲的歌曲時,很容易產生各種疑問,以這些疑問為中心展開討論,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攝取新知識的能力。

        2、"發現矛盾’增’知識"。教學活動過程中有很多看似相近的概念,鼓勵學生找出各概念的要點,對比異同,找出聯系。如"音程"、"音域"等。針對這樣的問題,開始學習時很多學生會有疑惑,經過討論,學生舉出了很多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音樂現象。這樣借助學生間相互的討論,不僅化解了疑點,而且增長了知識。

        3、"縱橫比較’更’清晰"。

        在學生學習時會對有關相互干擾的樂理知識產生混淆。如音高、音調、音階、音節四個相似的概念,可以通過縱橫比較,使理解加深,記憶牢固時,對中學生來說這些知識的理解和判定就是一個難點。首先要分清四個相似概念的區別,其次要對各種概念力所能及的應用到具體到某首作品上,這樣通過比較,使復雜的知識體系更加清晰。因此,教師在課堂設計上應盡可能的采用靈活多變的比較教學策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獲得新的樂理知識。

        三、高效課堂的設計,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注重向學生傳授一些必要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音樂課堂學習效率。常用的方法是知識縱橫向的聯想和知識與實際唱歌的結合應用等方法。

        1、通過知識橫縱向的聯想,使錯綜復雜的基礎知識更加系統化、立體化、有序化。中學音樂樂理知識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并學會把某個知識點放在整個知識體系中加以理解,并通過實例來深化、拓展,使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有效,運用起來更加準確。因此,引導學生抓住樂理知識體系這根主線,豐富知識的內涵,擴大知識的外延,把中學音樂基礎知識搭建成適合自己的一張理論體系網絡。

        2、在構建完善的樂理知識體系的同時,還應注意理論與實際應用的聯系。

        鼓勵學生把所學的樂理知識應用于平時的唱歌消遣當中,注意理論與實際應用的聯系。在學習有關大合唱中的分"聲部"知識時,很多同學會問, "《黃河大合唱》中分聲部唱法"產生原理是什么嗎?對于諸如此類的問題,倡導學生運用自己所知道的樂理知識去討論各種音樂現象的特點。這樣不但知識得到了深刻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應用實踐的能力。

        3、在預習、聽講、合作探究、復習和作業、總結等各個常規步驟中,引導學生唱什么、怎么唱、為什么唱、什么時候唱。并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形成習慣,當然,學生開始時會感到有點難度,只要持之以恒就會嘗到甜頭,繼而會有更大的突破。我們要知道,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設計高效課堂的關鍵,也是開啟學生智慧的金鑰匙。要想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必須引導學生掌握科學、合理、高效的學習方法。

        四、高效課堂的設計,應輔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第8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范文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效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1

        1.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

        1.1 讓學生懂得如何去聽音樂

        對音樂的鑒賞首先是通過聆聽。教師在讓學生聽音樂作品之前,可以預先向學生說明一些要點,如這個音樂的背景,創作環境以及作者的生平,然后可以設置一些問題,如這部作品傳達著一種什么情緒?在節奏上有什么特色?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思維變的更加主動。

        1.2 讓學生學習如何去唱歌

        唱好音樂作品是學習音樂作品的重要途徑。因此,對于一些好的作品,教師要教學生去如何歌唱,這樣有利于學生把握作品的主題,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活躍課堂的氣氛。例如,當學習《歌唱祖國》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大合唱,去體會那種對祖國的情感和感悟王莘老師在創造這首歌曲時那種心潮澎湃的思緒。

        1.3 讓學生學會如何想象

        想象是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心理現象,是在音樂課堂上啟發學生創造力的心理活動。它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他們對音樂的共鳴,引導去體味音樂所營造的意境。

        教師要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如何正確的體驗音樂情感,然后要求學生將自己想象到的意境用多種形式來表現出現,例如詩歌、散文、圖畫等。教師可以對這些審美結果進行評價和指導,逐步提高學生的聯想力。

        2.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力

        2.1 有針對性的安排多種優秀作品

        高中音樂教材中的欣賞作品很多事民族音樂或者是世界經典音樂,帶有很強的時代感和藝術性。但是由于社會環境的變化,一些學生去這些作品的欣賞缺乏積極性。這種情況下,教師要選擇一些旋律好,節奏感強的音樂來引導學生去欣賞,并對作品所處的時代、創作意圖以及風格等進行詳細的介紹,使學生在不斷的聆聽中去感受音樂中的情感和意境,慢慢塑造對音樂作品的鑒賞力。

        2.2 加強對樂理知識的了解

        高中階段的欣賞音樂除了對音樂的意境進行了解外,給學生打下一定的樂理基礎也是十分必要的。從而讓學生明白節拍、節奏、速度變化、旋律行進、調式等,具備了這些知識,有助于更好地感受和欣賞音樂。

        2.3 適當引入流行音樂

        由于社會上音樂潮流的變化,高中階段的學生更傾向于喜愛流行音樂,而對一些傳統的藝術歌曲卻沒什么興趣。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對一些流行音樂進行介紹和分析,一方面調動學生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學生音樂知識。例如,我們就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流行歌曲與美聲的區別,幫助學生了解美聲唱法。比如說美聲具有節制感、修飾感,聲音純凈統一;而流行歌曲唱法自由,較為口語化、大眾化,聲音也就比較多樣。

        3.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表演

        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對某一作品進行分析和探討,然后分組對作品中的一些場景進行練習和表演,將音樂課堂的的氛圍逐漸引向。例如可以挑選已經家喻戶曉的梁祝音樂作品,將情節分成幾個部分,然后每個小組根據自己選擇的段落進行練習。之后,讓每組進行輪流的表演,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整個音樂的內在情感。可以讓各組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由各組派代表發表本組討論結果。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該作品的特點以及每個段落間的內在聯系,推理概括出抽象的概念性的理論知識,為學生今后欣賞、分析音樂作品提供理論性的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音樂活動的過程原本就是對音樂再度創作的過程,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挖掘教材中可進行創造性教學的內在因素,為學生提供創作素材及語匯,給學生一個可以自由發揮才能的空間,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與音樂進行融合,然后進行表現。把學生對音樂的熱情盡情的釋放,積極重視和引導其個性化的發展。

        4.對學生的問題及時反饋和評價

        對音樂課程節奏的把握以及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是音樂教師有效開展音樂教學的保障。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有助于學生放松心情,活躍思維,想象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反饋,不僅能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重視,從而極大的鼓勵學生,更能使學生及時的糾正錯誤,改正自身的缺點。教師的任何反饋對學生來說是及其重要的,教師采取如何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是影響學生學習動機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當然,教師在指出學生不足的同時要以鼓勵為主,最大限度的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5.總結

        高中音樂教育處于整個音樂教育的重要階段,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教師首先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思考音樂課堂中的不足,立足于學生的主體性,探索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生帶入音樂的殿堂去體會音樂,了解音樂,感受音樂,使音樂真正成為學生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參考文獻

        [1]尹愛青.探索音樂的奧秘--發現構成旋律的不同模式[J].中國音樂教育.2005(08)

        [2]葉高峰.高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結構分析[J].中國音樂教育.2005(03)

        [3]尹愛青.美國音樂課程教案摘要--"通過音樂進行學習(Learning Through Music)"實驗研究項目[J].中國音樂教育.2005(03)

        第9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范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師;失位

        一、引言

        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促進了新型音樂教育觀,評價體系的形成,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師的專業成長,成為我國小學音樂教育發展的新契機。但許多新問題也在實踐中凸現出來。有一部分小學音樂教師沒有深入領會新課程的理念,因準備不足而使教學陷入無序或不當狀態的教學現象也隨之出現,這就是小學音樂教師課堂失位。小學音樂教師如在課堂上準備不足,就會出現既沒當好主導,又沒有演好首席的現象,從而也使得音樂教學“誤入歧途”。下面作者將提出幾種不同的小學音樂教師課堂最常見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予以分析。

        二、小學音樂教師課堂失位現象剖析

        (一)想做開放的組織者卻成自由的“放羊”者

        有些小學音樂教師沒有準確理解新課程的真正意義,僅注重某些形式,并未掌握其中富有深刻含義的精神,將在學習中“自主、合作、探究”新課程倡導的這種學習方式,作為新課改的唯一標志,片面地認為,如果沒有這種方式就不能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些教師為了實踐這一理念,以體現其在課堂上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成為一個開放教學的組織者,因而千方百計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忙于搞各式各樣的活動形式,忙著穿梭于在各個學生小組間,將“分組討論、互相交流、反復討論”,“學生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愿意怎樣做就讓其怎樣做”作為體現學生主地位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出現了一片毫無教學秩序的“生機勃勃”、“熱鬧非凡”景象。他們以此作為課堂教學的手段和方式,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始終,結果是事與愿違,想做開放的組織者,卻成了自由的“放羊”者。

        (二)想做開明的引導者卻成單獨的表演者

        有些小學音樂教師習慣于在課堂上過度表現自己,從上課一開始,就“引吭高歌”,展示她的“金嗓子”;或是夸夸其談,施展如簧之舌;更有甚者,往往以“注重技巧”為托辭,在課堂上脫離文本,大開無軌電車,使聽課者如墜五里之云。如此這般的“表演”占用了課間大半時間,無意中使自己引導者的角色出現了偏差,自然成為了一個“表演者”。令人憂慮的是,目前這樣的課堂越來越多,這樣“高明”的做秀也愈演愈烈。另外加上媒體的運用,有些小學音樂教師純粹為展示制作的高超技藝,雖讓人感到眼花繚亂,卻難免心中空空。

        (三)想做問題的引導者卻成無止的發問者

        將課間提問作為活躍教學氣氛的手段和方法,這無可非議。課堂提問是開啟學生思維閘門的金鑰匙,而思維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提問題的最終目的是為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而有些教師課前不作充分準備,隨心所欲地提問,甚至整堂課都在提問,出現“滿堂問”現象,使學生緊張應付問題,無暇思考,而有些問題或過于簡單并欠科學,或有些問題不著邊際,離題萬里。而在回答問題上,教師總是在暗示或引導學生按照其預設好的答案回答,稍有不符便公布所謂“正確答案”,以此鎖定學生的思維。表面看這似乎課堂上生動活潑,活力四射,學生都在自主學習,而實際上則是教師又在極力灌輸教育,而學生只有消極接受的權力,這與新課程中對話的理念相去甚遠。

        三、對小學音樂教師出現常見問題的對策

        (一)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的主體精神

        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的主體精神,注重合作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和課堂的真正主人放羊式的教育方法在當今的音樂課堂上相當流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宗旨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進步但片面或者極端的放羊式也會導致不當的后果,使學生課堂上無組織無紀律,思維上處于無序狀態,從而使得表明上課堂熱鬧無比,學生們分組討論,分工合作,實際上卻導致學習目的不明確,無組織無紀律,教育缺乏有效的主導者和監督者,使得課堂教學中只存在模糊的自主概念,沒有主心骨,學生哄成一團,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好學生利用自主的機會學到更多,后進生利用課堂的自由性,擾亂課堂紀律,影響其他學生學習壞了一鍋湯。而老師在課堂中的職責是當好牧羊人有序有選擇性的放羊,準確理解新課程的真正意義把知識和思考能力,方法有效的傳達給學生是老師的神圣職責,鼓勵學生發揚“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將其與必要的教學組織、監督,價值引導、智慧啟迪、思維點撥等有機的結合起來,做到適時的放羊,妥善的“放羊”,讓他們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識,創新思維,茁壯成長。所以,小學教師在音樂課堂中要設立一個標準,既要有學習標準,也要有評價標準,這個標準是老師的最低標準,在任何教學活動中,教師都應該在這個標準下進行。

        (二)引導學生以課本為基礎,遵循教學大綱要求

        把握教師的身份、遵循教師的天職,引導學生以課本為基礎,遵循教學大綱要求,讓學生掌握切實的音樂知識,在教育中有所的,可以利用恰當的表演來給學生做示范,利用課余時間的表演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運用出色的表演讓學生欣賞或效仿本意是好的,但需要結合實際的課程,恰當運用,引導,啟迪學生掌握課本知識,讓學生學到課堂小學有所的,掌握有益的音樂知識,得到更多更好的啟發。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精品国产高清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在线免费观看网址 |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性色高清在线丨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少妇把腿扒开让我添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