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鄉村旅游市場前景范文

        鄉村旅游市場前景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村旅游市場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鄉村旅游市場前景

        第1篇:鄉村旅游市場前景范文

        摘要:貴州鄉村旅游作為貴州旅游市場的一個重要部分。貴州鄉村旅游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條件。多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濃郁神秘的民族 風情,以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宜人氣候,使貴州成為理想的旅游觀光和避暑勝地。

        關鍵詞:鄉村旅游 魅力貴州 資源與條件

        一、貴州旅游市場的潛在優勢

        貴州地貌屬于中國西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峰,綿延縱橫,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高 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亙,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凈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 內最高點。而黔東南州的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海拔為147。8米,為境內最低點。貴州巖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積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61。9 %,境內巖溶分布范圍廣泛,形態類型齊全,地域分布明顯,構成一種特殊的巖溶生態系統。貴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園”。境內自然風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態,溶洞景觀絢麗多彩,野生動物奇妙無窮,文化和革命遺跡聞名遐邇;山、水、洞、林、石交相輝映,渾然一體。聞名世界的黃果樹大瀑布、龍宮、織金洞、馬嶺河峽谷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銅仁梵凈山,茂蘭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欏、威寧草海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猶如一串串璀璨的寶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以遵義會址和四渡赤水遺跡為代表的舉世聞名的文化,更讓人駐足憑吊,追思緬懷。

        二、貴州鄉村旅游的性質和類型

        貴州旅游市場正在轟轟烈烈地開展。根據資料顯示,貴州省旅游業的發展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980年到1990年。這10年,貴州開始了最初的旅游資源開發。主要是對一些風景資源進行開發,如黃果樹、龍宮、織金洞等。實際上,這個階段已經開始了最早的鄉村旅游。第二個階段是從1991年到2000年。這個時期,形成了貴州省旅游業發展的基本格局,也就是貴州省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和旅游業生產力布局的基本格局。第三個階段是2000年以后。中央開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了“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的方針。按照這個要求,從2001年至今,貴州省有關部門著重進行了旅游業的結構調整,針對原先主要在風景名勝區展開的觀光旅游,如何拓展它的內涵與外延,使貴州旅游既依托風景區,又跳出風景區,提升貴州旅游的文化品位與科技含量。”其中,鄉村旅游是貴州旅游的重中之重。

        貴州鄉村旅游是以城鄉統籌發展為指導,發生在鄉村地域內,以鄉村景觀為吸引物,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滿足農業發展與旅游需求的一切旅游活動,將貴州的真山真水的田園風光與古樸淳厚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貴州省獨特的一種蘊含著鄉間野趣和民間文化的旅游形式。目前貴州鄉村旅游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城郊型。這種類型是貴州鄉村旅游區位經濟模式的主要體現,是適應現代都市人日益渴望擺脫快節奏、繁雜、喧囂、污染嚴重等都市環境的需求,利用都市郊區相對城區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及獨特的人文環境、地緣優勢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在近年迅速發展起來的。是環城游憩帶的重要組成,可定位為都市居民休閑的“后花園”,也是目前我國最普遍、最成熟、市場潛力最可觀的一種鄉村旅游類型。二是景區依托型。這是貴州最早發展起來的一種鄉村旅游形式。在地勢較為平坦、道路較為通達的風景區內,觀光旅游可以向景區周圍的鄉村擴散,形成景區邊緣型鄉村旅游,依托大型風景區在市場上的知名度,以景區游客為主要的市場,保存鄉村的原生狀態,吸引游客在對自然風景觀光之余,對周圍村莊的田園風光和農家生活的派生欣賞。三是村寨型。在國家旅游扶貧政策的指導下,貴州的特色村寨鄉村旅游在老、少、邊、貧困山區發展較快,鄉村地區的特色村寨是不同地域鄉村建設的歷史縮影,也是傳統文化的凝固和遺跡。優美的田園風光和秀麗山水村寨結合了傳統的文化旅游活動與村寨田園風光,具有率先發展成為相對獨立的鄉村旅游勝地的優勢。

        三、貴州鄉村旅游市場的資源與條件

        從《貴州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來看,我們知道,貴州旅游的空間發展戰略根據貴州旅游資源總體特征,在全省劃出12個旅游區,形成全省旅游發展的空間布局,并制定了各區域的戰略性、結構性規劃。其中,鄉村旅游作為貴州省旅游的重點。貴州鄉村自然與文化旅游資源的多樣性、異質性和獨特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觀賞價值和體驗價值。貴州鄉村旅游保持古樸的原生態,這是貴州鄉村旅游的重要優勢和基礎條件。貴州鄉村旅游保持古樸的原生態,這是貴州鄉村旅游的重要優勢和基礎條件。貴州鄉村是真實的鄉村,鄉村的古樸原始的風貌是發展旅游絕好的條件。貴州鄉村大都擁有純美的自然風光。貴州省是由無數風光美麗的自然村落構成的,貴州的每個鄉村都可以開辟為一個公園,所以貴州又稱為公園省。貴州的鄉村具有多樣性,不僅有民族特色而且有地域特色。因此,貴州的鄉村大多是民族村,而且是不同民族的村落。各民族的建筑風格、服飾等都不相同,充分體現了貴州鄉村的多樣性。,貴州的鄉村旅游蘊涵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貴州的各民族的文化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其精髓。安順的攤戲、侗族的大歌、苗家的舞蹈都曾獲得過國家大獎。文化并非只是文字性的東西,它體現在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建筑、物品等都是文化的載體。這些文化出白鄉村,而且保留在了鄉村。貴州鄉村旅游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參考文獻:

        [1]楊勝明. 鄉村旅游應成為反貧困的重要力量[J].當代貴州,2004,(23).

        第2篇:鄉村旅游市場前景范文

        一、我市鄉村旅游的現狀

        全市具備一定規模的鄉村旅游村寨20余個,基本形成了以平壩天龍、大西橋九溪為核心的屯堡文化觀光旅游,以黃果樹石頭寨、滑石哨為典型的布依村寨觀光旅游;以普定號營、講義、平壩夏云鎮為代表的農家樂生態農業旅游;以西秀區羅仙村、平壩縣黃土橋為代表的紅色觀光旅游等,初步形成了以不同類型的農業生產、農村生活、農村風貌、民族文化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游圈。截止2006年底,全市鄉村旅游點接待中外游客83萬人(次),旅游收入12090萬元,僅2007年“五一”黃金周,平壩縣鄉村旅游景點接待游客達3萬多人,收入240萬元,關嶺縣鄉村旅游景點接待游客2.77萬人,旅游收入190.83萬元,由此可見,鄉村旅游的興起和發展,將有力推動地方經濟的增長,對增加農民收入,轉移農村勞動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發展鄉村旅游的積極帶動作用

        (一)鄉村旅游推動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鄉村旅游的發展,調整優化了農村經濟結構,圍繞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鄉村餐飲業、住宿業、交通運輸業、娛樂業等第三產業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推動了一產向二產、三產延伸,同時帶動了地方農產品的開發并隨著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逐步形成了產業化經營,如關嶺縣有鄉村旅游點4個,以2007年“五一”黃金周為例,共接待游客2.77萬人,同比增長76%,實現旅游收入190.83萬元,同比增長20%,以此同時,帶動了各行業收入的大幅增長,一是傳統手工制作的斷橋糊辣椒面,價廉味美的農家樂餐飲業成為關嶺旅游新的經濟增長點,“五一”期間,糊辣椒面銷售收入7.36萬元,農家樂餐飲業收入18.06萬元;二是星級酒店的出租率從去年同期的70%上升到95%,非星級客戶的出租率也從去年同期的40%上升到96%;三是全縣轎車出租率達到65%。同時關嶺縣的鄉村旅游還帶動了旅游商品的開發,如板貴鄉的“板貴花椒”作為“貴州省旅游商品”已有很好的市場前景,目前板貴鄉的花椒種植面積已發展到一萬多畝,帶動了全鄉560戶農民脫貧致富,永寧油豆豉、八德米等旅游商品實現了就地加工增值,平壩天龍通過旅游市場銷售農產品促進該鎮種養殖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有三個村的無公害蔬菜、瓜果基地已達5000畝,其中種植西瓜的農戶最高收入可達4萬元,種植蔬菜的農戶最高收入可達2萬多元,天臺山的酸辣椒加工銷售達1000多萬斤,獲利500萬元,農戶最多收入16萬元,平壩天龍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了商業、運輸業、飲食服務業、農副產品、旅游產品加工的快速發展,提高了農業附加值和農民加工旅游產品的積極性,拓寬了農業增收渠道,部分農民依托發展鄉村旅游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鄉村旅游有效地吸納了農村剩余勞動力

        發展鄉村旅游,關聯帶動性強,拉動內需明顯,鄉村旅游業的蓬勃興起和迅速發展,吸引和引導大量農民參與和從事旅游接待服務,從事旅游產品生產加工,從而轉變了農村就業方式,增加了更多就業崗位,有效實現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和向非農領域轉移,加快了農民脫貧致富步伐。如平壩天龍屯堡旅游,從事旅游接待服務人數占全村勞動力的44%,全村從事旅游的村民400多人,月收入500—1500元之間,間接就業780人,同時,大量外出打工人員返鄉參與鄉村旅游開發和建設,形成了離土不離鄉的就業方式。

        (三)鄉村旅游的發展改變了村容村貌,實現了村民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雙豐收”

        鄉村旅游的發展,極大促進和改善了鄉村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同時,交通、通信、衛生和飲水條件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平壩天龍屯堡旅游收入占全村經濟收入的78.9%,全村實現“四個100%”(電視入戶率100%,自來水入戶率100%,入學兒童參加意外傷害保險100%,計劃生育率100%),電腦上網進農家50戶,全村手機1361部,各種交通運輸車輛203臺,餐飲、食店、住宿、茶室、垂釣等97家。旅游讓更多村民真正了解外面世界,增強了自身的素質,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變革了生活方式,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推進了農村城鎮化進程。同時,旅游帶動了精神文明建設,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迅速提高,屯堡景區先后組建了“天龍屯堡婦女之家”、“天龍龍獅隊”、“天龍農民旅游協會”、“天龍村應急分隊”、“共青團天龍青年聯合會”。邀請省級旅游、建筑、行政管理的專家到天龍授課,提高村干部的管理水平,同時,通過舉辦英語、普通話、禮儀培訓班,提高村民對外交流的能力和服務質量,精神文明的發展,使村民心態健康,和睦相處、言行規范、禮貌待客,呈現出團結互助、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三、我市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鄉村旅游缺少長遠合理的規劃,開發的旅游項目單一,且規模較小,大多以家庭經營為主,沒有形成多元化、特色化、規模化的鄉村旅游點。

        (二)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制約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讓游客感到單一。

        (三)旅游商品產業規模小,大部分為家庭作坊式生產,生產水平落后沒有形成規模效益的整體優勢。缺乏富有特色的旅游紀念品,民族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品種單一,缺乏地方特色。

        四、對進一步促進我市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建議

        未來5―10年是我市圍繞旅游業“奮力提速發展、實現黔中崛起”的大發展時期。旅游市場前景廣闊,為促進鄉村旅游業和農村服務業的良性發展,我市鄉村旅游應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旅游業發展,把鄉村旅游納入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作為旅游業新的增長點著力扶持和培育,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各方支持、發揮優勢、大辦旅游”的方針,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體系,制定相關管理辦法或政策措施,對鄉村旅游的規劃審批、經營管理、安全管理、環境衛生等方面進行規范與監督,引導其逐步走向健康發展道路。除進一步完善現有的休閑度假游、生態體驗游、山水風光游、民俗風情游和農家樂旅游項目外,加快開發以科考探險游、體育健身游、自助游、自駕車游等各種形式的現代旅游項目。加大旅游資源整合力度,把旅游開發建設同城鎮建設、文化產業開發結合起來,通過全面快速發展鄉村旅游業,盡快將鄉村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農村第三產業發展,加快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二)加大投入,增強競爭實力。鄉村旅游要走產業化的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在統一規劃下,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既有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又有個人或合伙投資經營,也有村集體投資經營,有實力的公司、集團等也可吸引介入,各方面資金捆綁使用,重點扶持,打造品牌。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通過規劃和品牌的營造,使鄉村旅游各具特色,形成規模,走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道路。

        (三)加大對鄉村旅游開發指導,保持本色,凸現特色,增強吸引力,重點建立城郊區旅游圈,發展休閑度假、名勝歷史觀光、生態農業與康體療養觀光、會議服務旅游產品等,完善旅游度假區的綜合配套服務體系,強化生態型項目的建設。發展集農業生產、科技示范、農產品加工、休閑游樂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郊區休閑農業園區,充分挖掘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潛力。努力建設和推出一批交通便捷、環境優美、安全舒適、服務優良、競爭力強的旅游景區。景點和旅游線路以生態旅游、民俗、文物古跡、鄉村旅游為重點,逐步發展休閑度假、民俗、文物古跡等特色旅游,將旅游發展與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扶貧開發和生態保護結合起來,積極發展鄉村旅游和觀光農業。選擇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條件好的民族村寨,建立一批鄉村旅游示范區或旅游扶貧示范村。

        (四)加強對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定期培訓經營戶和服務人員,樹立以游客為中心的服務意識,改變經營服務理念,提高服務技能。

        (五)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拓展客源市場。發展鄉村旅游離不開宣傳促銷,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利用舉辦節慶活動,網絡旅游信息等,大力宣傳鄉村旅游。鄉村旅游的客源市場不僅是周邊城市,還可面向省外拓展。充分發揮旅行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將鄉村旅游點納入旅游線路,積極宣傳和推銷鄉村旅游。

        第3篇:鄉村旅游市場前景范文

        關鍵詞:農民旅游 市場開發 內需

        一、農民旅游市場的現狀分析

        2007年,全國國內旅游人數達16.1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5.5%。其中:城鎮居民6.12億人次,農村居民9.98億人次。全國國內旅游收入7770.6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4.7%。其中:城鎮居民旅游消費5550.39億元,農村居民旅游消費2220.23億元。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均花費482.65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城鎮居民國內旅游出游人均花費906.93元,農村居民國內旅游出游人均花費222.47元。可見,農民旅游市場是我國旅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失時機地引導農民旅游,農村將會成為我國最大的旅游消費市場。

        隨著國家富農政策的出臺,“十一五”期間農民的收入水平將顯著提高,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斷增強,農村居民很快將成為即期旅游消費的需求者,其旅游花費數額也將進一步提高,將為我國旅游消費和旅游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前景。并且農民不受工作日的限制,相對比較自由,這也是農民旅游的一大優勢。

        二、農民旅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旅游消費層次低

        統計數字表明,在消費水平方面,200元~400元的人均花費構成了當前農民國內旅游消費的主流,這種消費水平約為城鎮人口旅游消費水平的1/4。農民旅游消費層次較低。

        (二)針對性市場供給不足

        現有旅游產品在供給內容、價格和服務網絡三大方面都很難與農民旅游的特殊需求相接。目前的旅游企業還沒有形成專門針對農民設計旅游產品的意識。開發的旅游產品不能很好滿足農民需求。再就是價位問題。雖然一些農民富裕了,但農民出游一般還是能省的錢盡量會省下來,這和以營利為目的的旅行社形成很大的反差,認為利潤不大,這也是旅行社不太愿意開發農民旅游市場的一個原因。現在的旅行社一般只設到縣城,鄉鎮一級基本沒有。城市化的旅游廣告顯然也不適合相對地廣人稀的農村,成本太高,效度也低。

        (三)缺乏成熟的旅游消費觀念

        農民游客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旅游消費觀念。集中的出游觀念一般是想到大城市里看個熱鬧,或者到一些宗教文化比較濃郁的地方祈神納福,旅游意識不強,旅游觀念普遍落后,對于休閑游、專項旅游等旅游形式認識不足。

        (四)缺少專門服務于農民旅游團的導游人才

        我國為農民旅游團服務的導游大多數都是專門為城鎮旅游者提供服務的,由于知識水平有限,與農民游客的要求差距太大,且思想意識又大有不同,交流溝通起來相對困難,造成服務質量相對不高,如果這一問題不能得到很好地解決,將會制約我國農民旅游市場的健康發展。而對于農民游客這一特殊群體,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導游隊伍,提供有針對性的優質服務,對開拓和占領市場更具有戰略意義。

        三、中國農民旅游市場開發對策研究

        (一)高度重視農民旅游

        旅游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一種新型的產業,同時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怎樣進一步使農民成為旅游市場的重要群體,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為此,在扶貧攻堅和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工作中,應將農村居民旅游納入全國經濟發展的規劃中來,這無疑是一項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的事業。

        (二)培養農民的旅游意識

        我國更要加強對農民旅游的宣傳力度,要使旅游豐富人生的觀念深入富裕農民群體的心中。幫助農民正確認識旅游的價值,激發農民出游的熱情,傳輸新的消費觀念,創造一種適合農民旅游的出游環境。建議我國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和旅游企業將農民旅游市場的開發提上議事日程,全面規劃,系統考慮,以使農民旅游適應我國農民旅游市場發展的要求。

        (三)細分農民旅游市場,開發農民旅游產品

        旅行社在開發農民需求的常規觀光旅游產品的同時,必須為農民旅游量體裁衣,開發和豐富農民喜愛的旅游產品,形成一批適應農民消費心理和消費需求的旅游產品,如城市精品游、宗教游等,以進一步推動農民旅游。旅游企業在確定農民旅游目標市場時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我國的東部和中西部地區較富農村中的較富農民。富裕農村的旅游者在經濟上與發達的城市沒有多少區別,人均花費與城市旅游者比較毫不遜色。同時應積極引導、培育鄉村旅游中介組織,如可以采取設立分社等方式,讓富裕起來的農民充分享受現代旅游一條龍服務的便捷。

        (四)重視人才培訓工程

        人力資源是第一生產力。和所有工作一樣,新農村建設需要人才,開展農業旅游的人才更是奇缺。客觀來講,農民群眾普遍知識面不寬,文化程度較低,觀念較陳舊,信息不通暢。旅游對從業人員素質有一定的要求、規范,農業旅游需擁有特殊的知識、技能和技巧。建議我國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和旅游企業把培訓農民導游作為一項基礎性、先導性的工作。盡量在農民中培養自己的導游。要選擇一批在農村工作、生活過,對農村、農民有較深的感情,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上,形象氣質較好,會講普通話、特殊方言的人為培養對象,進行系統全面正規的旅游知識培訓,并參加全國統一的導游資格考試,取得導游證,壯大豐富導游隊伍。

        (五)注重提高農民旅游服務質量

        旅游市場的成功開發不僅得益于到位的宣傳和適銷對路的產品,還需要優良的服務質量。目前,我國農村基本沒有旅游業務機構,旅行社在農村旅游市場的銷售還是一項空白。對此,旅行社既可采取在農村設立專門門市部和收客點的辦法,還可利用一些成熟的網絡來方便農民外出旅游報名。從目前來看,利用一些成熟網絡來方便報名可能更為有效。因為根據農民傳統心理,相信熟人總比相信看不到、摸不著的旅行社好。因此旅行社可和各地的郵政代辦點、村委會、居委會建立廣泛聯系,通過他們宣傳來招徠游客。要注意解決旅游過程中的餐飲、交通、衛生、安全、回扣以及市場準入等問題,以打消農村居民旅游的后顧之憂。堅決打擊宰客和欺騙游客的行為,同時要做好投訴處理服務。

        (六)旅游與幫助農民致富相結合

        如果農民在旅游的同時,能夠有助于他們發展生產和經濟增收,那將是獲得農民認可的可行之舉。讓農民在游覽休閑的同時,能參觀一些農村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先進典型事例,如華西村、等,能受到一些啟示(包括生產發展、市場運作、文化生活、農村社區建設等),開闊一下眼界,看到一些差距,產生一點觸動,對農民自身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第4篇:鄉村旅游市場前景范文

        一、引言

        隨著我國鄉村旅游的迅速發展,一種內生式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正在被學術界所關注和倡導。[1-3]內生式發展指發展過程由本地控制、發展選擇由本地決定,發展利益由本地保留的發展模式[4]。村民自治型鄉村旅游地是由農村社區內部自發形成的能夠代表并保護當地社區利益的基層組織主導旅游景區發展,政府部門主要起引導作用,沒有外來投資商或者外來投資商在旅游發展中處于從屬地位,村民從旅游規劃、開發、經營、決策實現真正自主控制。這類旅游地的發展模式符合了內生式發展的基本內涵,是內生式發展的具體實踐形式。本文選取村民自治型鄉村旅游地的典型案例廣西融水縣田頭苗寨作為個案,對其鄉村旅游發展的情況、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相似的村民自治型旅游景區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二、村寨旅游發展情況

        田頭苗寨位于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四榮鄉境內,距融水縣城約40公里。總面積1.67平方公里,整體地勢高峻,呈盆地地形。現有人口144戶,大部為苗族,屬典型少數民族村寨。田頭屯自然景觀秀麗,風景迷人。作為以苗族為主的山寨,田頭寨能歌善舞的蘆笙表演隊遠近聞名,表演節目豐富多彩,有蘆笙踩堂、苗族地筒舞和激情揚益的篝火晚會。田頭苗寨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別具一格的村寨聚落景觀,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地方。

        (一)村寨旅游開發模式與管理情況

        田頭寨實行村民自治的鄉村旅游經營模式,2006年村民自發成立景區,進行股份合作公司化管理,即入股聯合、董事決策、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運作模式。村民按照個人意愿申請,經董事會同意并交納入股股金500元,即為苗寨股東,截止目前已有32戶成為股東。景區按照股份公司體制管理旅游開發的各項事務。村民共同制定股東會章程和管理制度,民主決策,選舉總經理、副總經理,任命接待、財務等各工作部部長,負責管理旅游公司日常事務,每月定期召開股東大會。同時確定日常接待員工總人數,與員工簽訂聘用合同。同時苗寨與融水縣主要旅行社簽訂合作協議,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客源基礎較扎實。

        (二)經營項目內容

        田頭寨旅游發展實行村旅游公司統一運營,即村旅游公司集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餐飲方面,景區建有統一的餐飲接待中心,能同時容納200人就餐。住宿方面,景區建有統一的游客接待中心,總床位數達142個。觀光娛樂部分,包括苗寨觀光、觀賞民族風情表演、苗族斗馬等。民族歌舞方面,表演隊由能歌善舞的苗族男女青年組成,表演節目包括9個項目,如蘆笙踩堂舞、竹竿舞、對歌等,富有苗族特色。

        (三)旅游開發規模

        自2006年景區開業以來,鄉村旅游業帶動了田頭寨村民就業,直接提供就業崗位39人,間接提供就業崗位300余人。在項目開發上,村民自籌資金將近45萬元興建了接待樓,使住宿接待能力由原來的農家住宿150人提高到200多人。旅游接待呈逐年遞增趨勢,旅游收入不斷增加,2006年至2011年歷年累計接團人數達五萬人次,累計旅游總收入五百多萬元,公司固定資產總額達200多萬元。隨著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不斷完善,田頭寨的旅游接待將持續擴大,旅游業前景光明。

        三、村寨旅游發展的困境及對策探討

        田頭苗寨的旅游發展成效顯著,通過村民自治型的旅游發展模式,大部分旅游收益留在了當地,農民收入得到了提高,但田頭寨旅游可持續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問題。

        (一)鄉村旅游發展困境

        1. 旅游發展資金短缺問題

        旅游發展資金短缺嚴重制約了田頭苗寨的旅游發展。首先是村民自身財力有限,無法滿足迅速發展的旅游投資需要。目前只有32戶家庭參股了村旅游公司,其余農戶仍對旅游發展心存疑慮,村寨內部融資難以擴大。其次,村旅游公司參股股東在追加投資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大部分股東認為前期投資已經足夠,不同意繼續加大投資力度。由于資金不足,旅游設施的改善、旅游項目的開發以及市場營銷宣傳等方面難以開展,導致景區無形中喪失部分客源,造成旅游經濟規模難以進一步提高。

        2.旅游組織管理問題

        田頭寨村旅游公司負責景區旅游項目的經營,其組織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公司旅游經營的效益。雖然公司正常有序接待游客,但由于管理層和村民的整體受教育水平不高(最高學歷高中,大多為初中小學文化),缺乏專業的旅游管理人才,公司管理工作困難重重。32戶股份完全平均化,村民意見常常難以統一,出現集體決策效率低下問題。村民傳統鄉土散漫的思維理念,讓他們難以適應公司式嚴格統一的管理,在實際工作中內部管理糾紛較多,甚至出現游客服務缺失現象。這些問題影響了旅游經營的效率、旅游的投資擴大,也影響了村寨旅游收入的增長。

        3.村民的旅游參與意識和能力問題

        村民對旅游參與的認識和旅游參與的能力關系到民族村寨旅游的長遠發展。田頭苗寨的旅游開發對當地居民采取開放、鼓勵的態度,村民可隨時參股村旅游公司,進行旅游服務項目、娛樂項目的開發。但目前仍只有32戶家庭直接從事旅游工作,寨內大部分人采取觀望態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旅游初期階段,旅游規模和收益還不足夠吸引村民加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村民的旅游參與意識不強,旅游參與能力較弱,認為自身沒有合適的方式參與,對市場前景和自身能力抱有憂慮。田頭寨居民的整體旅游參與程度較低,限制了村寨內生式發展水平的提升。

        (二)相關對策探討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田頭寨村民自治型鄉村旅游的發展困境主要集中在資金、人才等方面,囿于村寨先天資源的狹窄性,這些問題單靠社區自身是無法妥善解決的,亟需外部力量的扶助,內外協力才能實現村寨旅游發展能力的提升。

        1.政策支持性保障

        西部地區的民族村寨旅游發展常常面臨資金不足,人才、技術缺乏等自身難以在短期內解決的硬性問題,因此需要外部力量的扶助,特別是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性的支持保障。田頭苗寨面臨先天性經濟基礎薄弱問題,村民的旅游參與經驗匱乏、旅游市場參與能力不夠,依靠社區自身的發展水平難以有效緩解。地方政府通過制定優惠的稅收政策,提供基礎的培訓教育,培育田頭苗寨社區自我發展能力,在村寨旅游的發展導向、宣傳、資金支持方面發揮支撐作用,將有力地推動景區旅游的迅速開發。為解決“硬傷”問題,今后村寨旅游發展離不開上級政府的政策性傾向支持。

        2.合理的投融資機制

        投資不足是制約田頭苗寨旅游業快速發展的瓶頸。因資金短缺,住宿設施無法增加建設,無形流失很多客源和收入。在保持村寨經營自主性不變、旅游收益一定的前提下,村旅游公司可以考慮進行多方面融資:①積極爭取廣西區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扶貧和旅游投資扶助②降低入股金額,制定優惠政策,吸納村民投資旅游公司。③推行經營項目特許權,鼓勵本地居民投資參與景區開發、經營,保證其相關合作權益。④加大對外旅游招商引資力度,拓寬籌資渠道。實施以項目換資金、以合作換資金等融資方式。

        3.有效的旅游管理機制

        田頭寨的旅游發展屬于公司制的企業運營模式。村民建立了一整套公司管理體制和人事架構,在旅游經營過程中也能按照基本的制度和章程有序運作。但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處于老板和員工的雙重身份,大部分股東沒有充分理解公司式的嚴格管理體系,工作中出現疏忽散慢。在公司投融資的重點問題上,股東意見不一,難以形成有效統一的決定。針對上述情況,景區管理層應當轉變村民觀念,明確股東權責和員工權責,體現管理層權威性,區分不合理的人情羈絆,實施清晰的公司管理體系,才能實現有效管理,促進旅游的長遠發展。

        4.培訓教育保障

        目前,田頭苗寨旅游從業人員的普遍受教育水平較低,寨內村民缺乏相應的旅游從業技能,嚴重影響旅游公司的經濟效率和村民的旅游參與性。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政府應該是提供教育的主力,村寨做輔助,形成制度性的培訓機制。首先針對村旅游公司的現有從業者培訓,如旅游服務技能、旅游管理培訓等,提高村旅游公司的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其次,向全寨村民普及旅游市場基本知識,傳授簡單的從業技能,如游客溝通技巧、烹飪技術,提高當地村民對旅游市場的認識,增強旅游市場參與的積極性,培養本土旅游人。

        四、小結

        田頭苗寨實行村民自治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村民自發成立了村旅游公司,各戶入股,股份平均,共同開發村寨旅游,保證了社區居民對旅游發展事務的主體權利,增加了農民收入。但在實踐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如村寨內部融資能力有限,村寨旅游管理人才缺乏,在旅游經營中出現運作效率等,囿于村寨資源的有限性,這些問題難以解決,將會長期困擾村寨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得到外部力量的有效支持(特別是政府層面),予以增加村寨旅游發展的資金力度,培養社區獨立開發鄉村旅游的知識和技能,將極大提高社區鄉村旅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實現當地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增進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1]程增建,王金葉.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內生式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鄉鎮經濟,2009(5):109-113.

        [2]周永廣,姜佳將,王曉平.基于社區主導的鄉村旅游內生式開發模式研究[J]旅游科學,2009(4): 36-41.

        [3]任開榮.鄉村旅游“內生式”發展模式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6): 132-133.

        第5篇:鄉村旅游市場前景范文

        冬天的海南島,陽光明媚、氣候溫暖,三角梅依然燦爛。趕著元旦、春節結婚的島外新人,蜂擁南下三亞,在美麗如畫的濱海風光中拍攝唯美、浪漫的婚紗照。從三亞灣到亞龍灣,從大小洞天到熱帶天堂森林公園,隨處可見身著婚紗準備拍攝的新人們。

        擁有鹿回頭美麗傳說、天涯海角愛情故事的海南島,憑借良好熱帶海島資源和深厚的愛情文化,成為中國最具知名度的蜜月島、婚慶島、愛情島。在“美麗中國”的昭示下,2013年1月1日,海南將全面啟動為期兩年的“美麗中國幸福海南——愛你一生一世”婚慶旅游主題活動,全省數十家相關企業將共同發起成立婚慶產業大聯盟,用浪漫串起海南島一個個美麗元素,向中外游客呈現精彩的婚慶旅游大餐,推動海南島成為世界著名的婚慶旅游目的地!

        美麗中國引領下的甜蜜產業

        “海南擁有一流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愛情文化,又經過多年的品牌打造和市場推進,已經積累了發展婚慶產業的良好基礎。”海南省長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陸志遠說,十提出建設“美麗中國”,而即將到來的2013年、2014年又具有“愛你一生,愛你一世”的諧音和寓意,為海南打造婚慶產業、婚慶經濟提供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熱帶海島一向是人們向往的婚慶度假勝地,海南即將展開婚慶旅游主題營銷活動的消息一傳開,即在業界引發強烈關注。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婚登記達1200萬對,每年的婚慶產業產值超過12000億元。相比這個甜蜜的大市場,海南婚慶旅游、婚慶經濟其實才剛剛起步。

        陸志遠認為,海南基礎設施不斷優化,又擁有中國最多的國際度假酒店,近年來郵輪、游艇、沖浪等各種時尚浪漫旅游元素又不斷涌現,海南婚慶旅游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市場調研數據顯示,2011年,在三亞五星級酒店舉辦的婚禮數量從2010年的不到40場增至100場以上,市場規模超過2000萬元,并將在未來5至10年保持高速增長。目前三亞已聚集了超過300家婚紗影樓,走在亞龍灣、三亞灣、天涯海角等各大景區,幾乎隨處可見拍攝婚紗照的新人們。

        “這還僅僅是企業單打獨斗取得的成績,現在有政府統一策劃,在國內、國際旅游市場強勢推出海南婚慶旅游目的地形象,再加上協會組織相關企業整合營銷,市場前景不可估量!”海南某旅行社總經理表示,未來兩年婚慶旅游不但是海南市場熱點,更會成為全國旅游市場關注的焦點。

        愛情新主題打造婚慶新經濟

        2004年,海南旅行社開始細分旅游市場,嘗試做蜜月旅游產品。經過數年的培育和推廣,海南島婚慶產業發展迅速,婚慶度假游產品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市場的青睞。在影視拍攝、文藝演出、明星效應等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到海南島度蜜月,參加集體婚禮甚至是費用不菲的個性婚禮。

        婚慶旅游市場的發展,又拉動了海南酒店、餐飲、婚紗、攝影等多達43個行業的發展,成為一座“甜蜜的金礦”。僅以婚紗攝影為例,短短數年時間,三亞婚紗影樓從僅有針對本地市民的零星幾家,發展到現在超過300家,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新人到海南拍攝婚紗照。

        此外,海南的景區也紛紛加入“掘金”隊伍。三亞大小洞天景區將大海、沙灘、椰林、礁石、小木屋等獨特自然風光資源與酒店住宿融為一體,為蜜月度假及婚紗拍攝提供了豐富元素。

        “陽光、沙灘、大海是每一位知道海南島的人對海南的解讀,但其實海南還有島嶼、雨林、溫泉以及濃郁的本土民俗風情。”海南省房車露營協會會長陳坤認為,海南發展特色婚慶、個性婚慶、主題婚慶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條件,協會將配合引進品牌豪華房車,推出海南房車主題婚禮,并結合海南特有的島嶼生活,推出鄉村婚禮、民俗文化婚禮等等。

        海南省郵輪游艇協會副會長、海南恒翔游艇公司董事長謝以樓認為,大海與游艇的浪漫相結合,可以發展出海南最具優勢和特色的游艇婚禮。現在已經有島外高端消費者開始在海南嘗試這一主題婚禮,希望能與各相關企業配合,將海南游艇主題婚禮打造成海南婚慶經濟中的一大亮點。

        一次文化與旅游的完美融合

        “海南島氣候好、環境好、資源好,這是發展婚慶旅游的基礎條件,但婚慶文化才是支撐這個產業的核心。”海南省旅游委巡視員陳耀說,韓國最知名的蜜月島濟州島,每年吸引眾多新人前往度蜜月,其實單純論旅游資源和氣候條件,濟州島都無法與海南島相比,但當地形成的完整婚慶產業鏈及成熟的婚慶文化,讓濟州島蜜月島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一個面積僅二三十平方的貓王婚禮堂,每年接待的新人居然高達9000對,每對新人在禮堂的時間被嚴格限定在半小時,而且需要提前數月預訂。“他們憑借的,依然是其中的文化因素。”陳耀認為,海南發展婚慶旅游應廣泛借鑒成功地區的經驗。

        在剛剛舉行的海南婚慶產業大聯盟籌備會議上,與會專家及企業家建議,要盡快梳理、提升海南愛情文化,其中既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天涯海角”山盟海誓、鹿回頭的動人傳說,還要挖掘遍布全島的愛情信物檳榔果、生在南國的紅豆的愛情文化價值,以及黎苗族傳統婚慶文化。

        第6篇:鄉村旅游市場前景范文

        [論文摘要]農民旅游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但長期以來農民旅游問題卻很少有人問津。近年來隨著農村居民經濟收入的增長、農閑時間的增加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農民旅游市場已經起步。本文分析了農民旅游市場開發的可行性以及目前農民旅游者在出游動機、出游方式、出游時間等方面的特征,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市場拓展的策略。

        一、農民旅游市場的現狀分析

        2007年,全國國內旅游人數達16.1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5.5%。其中:城鎮居民6.12億人次,農村居民9.98億人次。全國國內旅游收入7770.6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4.7%。其中:城鎮居民旅游消費5550.39億元,農村居民旅游消費2220.23億元。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均花費482.65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城鎮居民國內旅游出游人均花費906.93元,農村居民國內旅游出游人均花費222.47元。可見,農民旅游市場是我國旅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失時機地引導農民旅游,農村將會成為我國最大的旅游消費市場。

        隨著國家富農政策的出臺,“十一五”期間農民的收入水平將顯著提高,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斷增強,農村居民很快將成為即期旅游消費的需求者,其旅游花費數額也將進一步提高,將為我國旅游消費和旅游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前景。并且農民不受工作日的限制,相對比較自由,這也是農民旅游的一大優勢。

        二、農民旅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旅游消費層次低

        統計數字表明,在消費水平方面,200元~400元的人均花費構成了當前農民國內旅游消費的主流,這種消費水平約為城鎮人口旅游消費水平的1/4。農民旅游消費層次較低。

        (二)針對性市場供給不足

        現有旅游產品在供給內容、價格和服務網絡三大方面都很難與農民旅游的特殊需求相接。目前的旅游企業還沒有形成專門針對農民設計旅游產品的意識。開發的旅游產品不能很好滿足農民需求。再就是價位問題。雖然一些農民富裕了,但農民出游一般還是能省的錢盡量會省下來,這和以營利為目的的旅行社形成很大的反差,認為利潤不大,這也是旅行社不太愿意開發農民旅游市場的一個原因。現在的旅行社一般只設到縣城,鄉鎮一級基本沒有。城市化的旅游廣告顯然也不適合相對地廣人稀的農村,成本太高,效度也低。

        (三)缺乏成熟的旅游消費觀念

        農民游客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旅游消費觀念。集中的出游觀念一般是想到大城市里看個熱鬧,或者到一些宗教文化比較濃郁的地方祈神納福,旅游意識不強,旅游觀念普遍落后,對于休閑游、專項旅游等旅游形式認識不足。

        (四)缺少專門服務于農民旅游團的導游人才

        我國為農民旅游團服務的導游大多數都是專門為城鎮旅游者提供服務的,由于知識水平有限,與農民游客的要求差距太大,且思想意識又大有不同,交流溝通起來相對困難,造成服務質量相對不高,如果這一問題不能得到很好地解決,將會制約我國農民旅游市場的健康發展。而對于農民游客這一特殊群體,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導游隊伍,提供有針對性的優質服務,對開拓和占領市場更具有戰略意義。

        三、中國農民旅游市場開發對策研究

        (一)高度重視農民旅游

        旅游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一種新型的產業,同時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怎樣進一步使農民成為旅游市場的重要群體,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為此,在扶貧攻堅和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工作中,應將農村居民旅游納入全國經濟發展的規劃中來,這無疑是一項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的事業。

        (二)培養農民的旅游意識

        我國更要加強對農民旅游的宣傳力度,要使旅游豐富人生的觀念深入富裕農民群體的心中。幫助農民正確認識旅游的價值,激發農民出游的熱情,傳輸新的消費觀念,創造一種適合農民旅游的出游環境。建議我國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和旅游企業將農民旅游市場的開發提上議事日程,全面規劃,系統考慮,以使農民旅游適應我國農民旅游市場發展的要求。

        (三)細分農民旅游市場,開發農民旅游產品

        旅行社在開發農民需求的常規觀光旅游產品的同時,必須為農民旅游量體裁衣,開發和豐富農民喜愛的旅游產品,形成一批適應農民消費心理和消費需求的旅游產品,如城市精品游、宗教游等,以進一步推動農民旅游。旅游企業在確定農民旅游目標市場時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我國的東部和中西部地區較富農村中的較富農民。富裕農村的旅游者在經濟上與發達的城市沒有多少區別,人均花費與城市旅游者比較毫不遜色。同時應積極引導、培育鄉村旅游中介組織,如可以采取設立分社等方式,讓富裕起來的農民充分享受現代旅游一條龍服務的便捷。

        (四)重視人才培訓工程

        人力資源是第一生產力。和所有工作一樣,新農村建設需要人才,開展農業旅游的人才更是奇缺。客觀來講,農民群眾普遍知識面不寬,文化程度較低,觀念較陳舊,信息不通暢。旅游對從業人員素質有一定的要求、規范,農業旅游需擁有特殊的知識、技能和技巧。建議我國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和旅游企業把培訓農民導游作為一項基礎性、先導性的工作。盡量在農民中培養自己的導游。要選擇一批在農村工作、生活過,對農村、農民有較深的感情,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上,形象氣質較好,會講普通話、特殊方言的人為培養對象,進行系統全面正規的旅游知識培訓,并參加全國統一的導游資格考試,取得導游證,壯大豐富導游隊伍。

        (五)注重提高農民旅游服務質量

        旅游市場的成功開發不僅得益于到位的宣傳和適銷對路的產品,還需要優良的服務質量。目前,我國農村基本沒有旅游業務機構,旅行社在農村旅游市場的銷售還是一項空白。對此,旅行社既可采取在農村設立專門門市部和收客點的辦法,還可利用一些成熟的網絡來方便農民外出旅游報名。從目前來看,利用一些成熟網絡來方便報名可能更為有效。因為根據農民傳統心理,相信熟人總比相信看不到、摸不著的旅行社好。因此旅行社可和各地的郵政代辦點、村委會、居委會建立廣泛聯系,通過他們宣傳來招徠游客。要注意解決旅游過程中的餐飲、交通、衛生、安全、回扣以及市場準入等問題,以打消農村居民旅游的后顧之憂。堅決打擊宰客和欺騙游客的行為,同時要做好投訴處理服務。

        (六)旅游與幫助農民致富相結合

        如果農民在旅游的同時,能夠有助于他們發展生產和經濟增收,那將是獲得農民認可的可行之舉。讓農民在游覽休閑的同時,能參觀一些農村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先進典型事例,如華西村、等,能受到一些啟示(包括生產發展、市場運作、文化生活、農村社區建設等),開闊一下眼界,看到一些差距,產生一點觸動,對農民自身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措施,給我們發展農民旅游賦予更高、更深的意義。讓旅游走向農業、走進農業、惠及農民,為切實解決好城市和農村二元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第7篇:鄉村旅游市場前景范文

        推進旅游業快發展、大發展。下面,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進一步對我市的旅游產業發展進行組織動員。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認識.

        全市旅游產業繼續快速發展,過去的一年。旅游總收入比上年增長2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作為我市重點發展的優勢產業,旅游為通化的發展和知名度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通化在全省乃至整個東北都是旅游資源比較富集、比較有特色的地區,做大做強旅游產業有比較好的基礎。所以,著眼于推進通化的更好更快發展,必需對發展旅游產業予以高度重視。

        第一,擴大內需的宏觀調控政策,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旅游產業具有關聯度高、產業鏈條長等特點。

        第二,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為旅游產業發展發明了生機與活力。市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十分繁重。從全市來看,一個主要的方面就是要解決服務業層次低、總量小、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不相適應的問題。去年。

        第三,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旅游產業是率先對外開放的產業之一,也是較早與世界接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產業之一。隨著我市開放帶動戰略的深入實施,旅游業參與國內外交流與合作的空間不時擴大。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

        第四,省市出臺的產業政策,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了進一步加快旅游產業發展、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決定和意見。高句麗旅游綜合服務設施、羅通山景區綜合開發、龍灣風景旅游綜合開發等一批旅游精品項目正在陸續啟動實施。一系列政策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全市旅游產業發展進入政策環境最優時期。

        第五。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現實的基礎。隨著我市經濟加快發展和消費結構的逐步升級,旅游業已經進入了加速提升的新階段。正在積極改善區位的整體優勢,著力把我市打造成吉林省東南部“通邊達海”前沿。通沈高速將在今年十月份前建成通車,通丹、通集、梅沈等高速公路也將陸續開工建設,通化機場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通丹鐵路今年開工。這些通道建成后,交通瓶頸制約將得到有效破解,與國內外的旅游合作機會進一步增加,旅游產業的發展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市加快發展旅游產業可以說時機條件已經幼稚,當前.面臨的機遇十分難得。各級、各部門和旅游行業一定要抓住機遇,把旅游產業作為服務業跨越發展的突破口,乘勢快上,加快發展,努力實現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的目標。

        二、突出重點。

        必需突出重點,今年全市旅游工作任務比較重。著力化解主要制約因素,促使旅游產業盡快上一個新臺階。

        (一)以擴大總量為目標。全市旅游產業總收入今年要增長35%以上,占全市GDP比重要達到5%以上。這既是省政府下達的考核指數,也是加快發展旅游產業應該實現的目標。要堅決完成,爭取超額完成。三要落實責任。市政府已經與各縣(市、區)政府簽訂了旅游產業發展目標責任狀,這是市第一次實行旅游發展目標責任考核,既是激勵措施又是責任約束。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工作壓力變成發展動力,結合實際,采取措施,確保工作任務的完成,確保全市總體目標的實現。

        (二)以項目建設為支撐,做實基礎。依照省里的統一部署。建立項目推進工作機制,落實相關領導重點包保責任制。要定期調度,掌握項目進展情況,協調相關部門,協助解決實際問題,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三要加大旅游招商力度。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地選擇一批旅游項目進行包裝籌劃,充分利用各類旅游投資洽談會、東北亞博覽會以及今年在省舉辦的北交會等招商引資平臺,大招商,招大商,積極引進大企業和戰略投資者進行旅游項目開發建設。四要加強旅游項目儲藏。廣開項目源,建好項目庫,超前謀劃貯藏一批市場前景好、拉動作用強的旅游項目。對旅游項目要實施動態管理,搞好定量、定性分析,選擇那些增值性高、生長性強的好項目優先立項、優先開發。五要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建設資金,加快通化滑雪場、白雞峰、集安高句麗、輝南龍灣、柳河羅通山、梅河磨盤湖等重點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旅游配套服務設施,提高旅游接待服務整體水平。

        (三)以打造精品為核心,做強特色。一要突出特色宣傳。特色是個性,差別,旅游發展的優勢和潛力。要依托長白山。充分展示通化旅游的整體形象。二要全力打造旅游精品。精品是特色的載體和支撐。做強特色上,要突出世界文化遺產和綠色生態休閑度假等主題,集中力量把品牌做大、做精、做優、做強。要做好一年四季旅游開發,特別是冬季冰雪旅游資源的開發,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旅游產品。三要精心謀劃節慶活動。認真抓好旅游節慶活動的謀劃和組織,開展特色鮮明、形式新穎的旅游活動,使全市的旅游市場真正的活躍起來。

        (四)以創優為載體。這項工作對打造通化的旅游品牌,提升鄉村整體形象,具有重要意義。這項工作涉及市直37個相關部門,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旅游部門要切實負起牽頭抓總、組織推進的責任,其他部門要積極參與,密切配合。要對照國家優秀旅游鄉村的創建規范,一項一項地落實,一件一件地達標,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確保“創優”通過驗收。

        (五)以提高素質為重點,做優質量。一要不斷提高行業管理水平。完善管理、優化服務是旅游產業發展的生命線”要建立旅游市場綜合治理機制。

        三、加強組織領導。

        必需加強組織領導,發展旅游產業是一項涉及面廣、關聯性大的系統工程。狠抓工作落實,精心組織,協調運作。

        切實加強對發展旅游業的組織領導。市里成立了旅游產業推進組,要進一步推進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的工作機制。各縣(市、區)政府要把發展旅游業擺上重要位置。各地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體系和工作推進機制。旅游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行業指導、組織協調的職責。各有關部門要樹立大局意識,對涉及旅游發展的事情,要給予大力支持。加強相互間的協調與配合,打組合拳,打整體戰,尤其是資源的開發利用、經營管理上,要建立“互信、疏通、高效、務實”合作機制,形成發展合力。

        第8篇:鄉村旅游市場前景范文

        【關鍵詞】文化旅游;新業態;創新發展;策略

        旅游產業在與文化產業融合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整合、創新和結構優化,形成了具有市場發展前景的旅游新業態——文化旅游,從而大大提升了旅游業的競爭能力。文化旅游產業與第二三產業逐步融合創新,衍生出農業旅游、工業旅游、科技旅游等新興業態形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旅游消費觀念和市場需求,從而推動了文化旅游新產品的培養和新業態形成,使文化旅游價值鏈和產業鏈不斷延伸。酒嘉兩地要按照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原則,促進現有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區域新興文化旅游產品體系,形成文化旅游新業態。

        1文化旅游新業態形成的機理

        1.1市場需求拉動文化旅游新業態的形成

        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旅游的需求也逐漸從傳統的觀光旅游進入體驗旅游的高端層次。人們越來越注重旅游過程中的體驗性和參與性。主題公園、探險旅游等體現娛樂性和參與體驗性的旅游新業態應運而生,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等滿足了城市人希望回歸自然,放松身心的旅游需求,主題酒店、度假酒店、自助游等滿足了不同旅游消費水平和檔次的需求。

        1.2市場競爭推動文化旅游新業態的形成

        旅游資源具有一定的共性,旅游產品的同質化競爭明顯,文化旅游企業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必須不斷對產品進行創新,并開發新的產品,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旅游市場需求,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旅游市場的競爭推動旅游行業組織的創新,旅游組織逐步朝著集團化、專業化、網絡化的格局方向發展。同時,旅游企業進行戰略聯盟,通過資源整合,為旅游企業構建聯合進行市場運作的平臺組織,規模優勢進一步增強,逐步形成網絡化的協同效應,通過區域聯動,發展文化旅游。利用招商、節會等平臺和形式,合作開發文化旅游資源,形成旅游交通、旅游資源、旅游營銷等方面的松散連接、彈性運營的組織聯盟,提高旅游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共同促進旅游發展。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也逐漸成為各地旅游業發展的共識。以上這些因素不斷推動旅游新業態的產生。

        1.3科技創新為文化旅游新業態的形成提供技術支撐

        科技創新特別是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旅游產品開發和創新,是促進旅游新業態形成的關鍵因素。在旅游資源整合、基礎設施建設、產品項目開發、市場開拓、企業管理、營銷模式、咨詢服務、電子交易等領域,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旅游企業不斷調整發展戰略,轉變經營管理理念,對產業格局進行大力變革,產業體制、經營管理、市場運營方式等方面得到有力創新,從而促進了旅游新業態的出現。途牛在線旅游逐漸被消費者熟悉,聲光電技術運用于各類科技館形成的科普旅游,載人航天技術與旅游結合形成的太空旅游,攜程和e龍等都是科技創新與旅游融合形成的典型新型業態。旅游行業逐步實現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服務、數字化景區、數字化旅游,政府通過互聯網系統對旅游行業進行執法監督,處理應急事件,監控區域運營情況,提供信息服務。科技創新與旅游業的融合創新,極大地優化了旅游業的產品結構,提升了旅游服務的整體功能。

        1.4產業融合滲透推動文化旅游新業態的產生

        旅游產品依托對象的創新與產業融合同樣會帶來旅游產品的創新。旅游產品不再完全依賴于傳統意義上的旅游資源,而是依托于其他產業,使其創新和開發范圍得到最大程度的擴展,內涵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從而形成與相關產業融合關聯的旅游新產品。文化產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滲透形成新的旅游新業態,也就是文化旅游。例如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中,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通過融合創新,衍生的文化旅游產品既滿足了旅游消費者觀光游覽的體驗,又能夠滿足旅游消費者的餐飲、購物、休閑等體驗。通過產業融合,旅游產品得到不斷創新,以延長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激發消費者的旅游欲望。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產業,需要不斷豐富內涵,擴大外延,使產業鏈條不斷由縱向和橫向無限延伸拓展,市場覆蓋面更為廣泛,市場網絡更為細密,客源層次得到較大程度的拓展,企業經營效益增加,同時又滿足了消費者日益變化的消費需求。旅游企業經營能力、盈利能力及服務能力由于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創新而不斷得到提高,同時促進了新型旅游業態的產生。

        1.5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文化旅游新業態的形成

        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是推進旅游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加快實現我國從“旅游大國”向“旅游強國”的轉變的必然要求。進一步深化旅游業的服務功能,將旅游市場進一步細化和主題化,不斷創新市場營銷手段,緊扣時展趨勢,進行特色旅游市場的開拓,通過產業融合,開發地方具有文化品位和歷史價值的人文積淀、風土人情、歷史傳說、風土人情等文化資源,實現旅游要素的配置創新,促進旅游產業從初級形態逐漸向高級形態轉變,旅游產業結構由單一結構向多元復合結構轉化,供給推動和需求拉動共同作用于旅游市場發展,通過多區域聯動合作、創新、改革、融合,實現旅游業的多樣化發展。

        2酒嘉地區文化旅游新業態創新發展的策略

        酒嘉地區文化旅游新業態創新發展重點要采取以下策略:

        2.1政府引導、政策支持策略

        一是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加快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政策支持過程中充分考慮區域的文化特色,通過文化聚集平臺,政府、人才、企業等各創新主體在內外支撐環境下,文化、技術、制度、市場等多種創新方式共同作用,賦予文化旅游資源以新的財富創造能力。酒泉市近年來對興辦文化旅游產業項目在選址、申報、立項、審批等方面不斷探索簡化程序,政府以補貼、獎勵等方式增加投入,加大對文化旅游產業項目的扶持引導和政策引導力度,制定以市場為導向的優惠政策,為文化旅游產業投資和創新發展優化環境。二是加大對文化旅游產業的財政支持力度,為文化旅游企業融資貸款提供優惠便利,有效解決文化企業發展中的資金困境,推動文化企業發展壯大和改革創新。為擴大文化產業市場的投融資渠道,酒泉市加大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支持力度,每年投入1000萬元,用于文化產業重點項目的策劃和包裝開發以及藝術表演團體的演出補貼,并爭取由讀者集團、光大銀行、酒鋼集團、甘肅電投共同出資設立羲源股權投資基金對重點文化企業進行補助。通過資金注入和政策支持,培養市場前景好、技術含量高、競爭力強、示范帶動作用顯著的文化產業項目或文化企業,推動文化旅游新業態的快速形成。

        2.2產品融合策略

        堅持產品融合的策略,將酒嘉兩地的文化旅游與工業、農業、航天科技、沙漠探險等各種旅游新業態融合創新開發,深度挖掘兩地文化旅游產品的內涵,提高兩地文化旅游服務的質量,提升兩地文化旅游景區的層次,促進區域文化旅游產品轉型升級,以實現區域文化資源價值的提升。一是創新引領。文化旅游產業要發展,創新是文化旅游發展的生命和靈魂。產業融合的本質特征在于創新,通過創新,在產業邊緣地帶激發出全新的產品形態。當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構想,為酒嘉地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帶來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只有通過不斷的理念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積極探索文化旅游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徑,才能為其注入發展的活力。二是市場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研究相關產業市場和文化市場需求,找到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的契機和融合點,形成適應本區域資源稟賦的產業融合模式,以優質項目帶動,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產品優勢,以資本為文化企業與相關企業的合作聯動紐帶,實現優勢互補、市場共享,形成較完整的文化產業鏈。根據酒嘉兩地文化資源特點,形成和開發更加豐富獨特、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旅游需求。三是創新市場網絡。創新市場網絡機制,調整和改進商業模式,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建立和完善企業的運營機制,創新營銷,通過交流平臺、技術創新、網絡促銷等方式,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增強文化旅游產業效益,不斷滿足市場對文旅游產品的消費需求,打造區域文化旅游產品品牌。

        2.3聯動互通策略

        酒嘉地區要與絲路文化毗鄰地區聯動開發,充分發揮各地區文化旅游資源的內在聯系和比較優勢,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在線路的設計上連點成線,互聯互通,并強化主題、突出特色,建立資源互用、信息互傳、客源互送、產品互補,推進文化旅游朝著資源利用最優化、線路設計專業化和主題特色化的方向發展。整合區內文化旅游資源,延伸產業鏈,完善區內產業結構,,實現產業集聚,開發更為豐富的文化旅游產品,實現區域文化產業價值提升。政府做好后盾,搭建區域合作平臺,提供交流合作平臺,將區域文化自身的特色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流,廣泛提升區域文化的知名度和認可度。2014年酒泉市共舉辦28項節慶、會展、國際賽事,借助文博會等招商節會平臺,推進50個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一年來,全市文化產業招商引資實質性簽約合同金額達到247.7億元,到位資金39.95億元。2015年將不斷擴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好文化產業項目和產品的研究開發、宣傳推介、包裝推薦力度。依托酒嘉兩地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稟賦,依托合作平臺,借助東部的技術優勢,通過文化與技術的融合互動,提升整體聯動效能。

        2.4人才興文策略

        文化旅游新業態創新發展的關鍵是對人才的培養和利用。酒嘉兩地文化資源優勢突出,但產業發展起點低,市場化程度、企業創新、技術創新都比較落后,資金、人才等資本投入嚴重不足,造成產業附加值較低。實施“人才興文”策略,進行適合區域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需要的人才隊伍建設,快速推進文化旅游新業態的創新發展。進行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充分發揮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政、校、企三方合力,構建完善系統的文化旅游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率,解決文化專業人才亟需的問題,同時要完善人才選拔和激勵競爭機制,營造良好的文化旅游人才創新環境。“十二五”期間,酒泉市實施文化產業人才隊伍“221”工程,確保在“十二五”期間培育20位優秀文化企業家、20名文化創業之星,每年培養100個文化產業方面的優秀大中專畢業生。地方職業院校在2014-2015年向文化產業發展輸送文化旅游、動漫制作、藝術設計類專業及管理人才超過600人,全面貫徹和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堅持引進、培養、開發相結合,統籌推進文化旅游管理干部隊伍、經營管理人才隊伍、技術研發與市場推廣人才隊伍建設。

        2.5一體化發展策略

        區域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區域間的深度協作,共贏思維是開展協作的關鍵。酒嘉兩市必須樹立“大旅游,大發展,大區域”的觀念,提倡區域協作精神,遵循旅游市場發展規律,廣泛開展區域協作,優勢互補,統一管理,建設互補的文化旅游產品群,共同致力于區域旅游做大做強,實現合作、互動、共贏。在兩市旅游開發一體化、交通建設一體化、市場開發一體化、信息服務和人才培養一體化的合作平臺上,鼓勵支持旅游企業聯合創新發展文化旅游新業態。以合作共贏為前提,通過“共推、共建”,建立區域文化旅游發展的利益分享機制。以區域文化旅游整體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建立文化旅游市場發展創新的聯動機制,通過對酒嘉區域內文化資源脈絡的梳理與文化資源特色的提煉,形成能夠被市場和內部廣泛認同的宣傳形象,建立信息的聯動機制,制定統一的文化旅游發展政策,打造一體化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文化旅游新業態的產生改變了以往對文化資源的片面依賴性,擴展了文化旅游產品類型,深化其內涵。以旅游需求為導向、依靠科技創新、產業融合,開發交叉性的、邊沿化的、深度化的文化旅游產品,豐富了旅游產品的內涵更加豐富化,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提高了資源的使用效率。文化旅游新業態的創新發展推動了文化旅游產業在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和組織結構層面的調整轉型和優化升級,促進形成文化旅游與科技、觀光、游樂、美食、修學、康體、娛樂、休閑等多要素、多層面一體發展的多元文化旅游產業結構,推動旅游業增長方式的改變,實現旅游業的優化升級,滿足了人們日益變化的旅游需求,極大地提升了區域旅游產業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文化旅游新業態的出現,為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塑造大旅游發展體系的良好發展環境,拓展了旅游市場范圍,提高了經濟效益,同時也保證了文化資源要素的有效組合和高效利用,有助于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蘇甦.旅游業態創新體系構成要素及動力機制探析[J].時代金融,2012.

        [2]李雪麗.新業態: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J].江蘇商論,2011.

        [3]張文建.旅游產業轉型:業態創新機理與拓展領域[J].上海管理科學,2011.

        第9篇:鄉村旅游市場前景范文

        [關鍵詞]農業旅游;市場調查;休閑旅游;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59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46lI 2009)07-0056-04

        一、引言

        農業旅游是以農事活動為基礎,以農業生產經營為特色,把農業和旅游結合在一起、利用農業景觀和農村自然環境、結合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村文化生活(習俗)等內容,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品嘗、購物、休閑、度假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和發達國家相比,盡管我國早前也有研究,但多是理論或概念性介紹,我國對農業旅游資源的開發還遠遠不夠。據新華社的消息,僅在2001年,法國農業旅游收入就達到140億歐元,2005年增至700億法郎,占法國旅游總收入的1/4;2003年,英國達102億英鎊;僅2004年夏季,意大利的農業旅游收入就達到12億歐元;而2004年的奧地利,其農村旅游收入也占到了該國旅游總收入的25%。但擁有近1,800萬固定人口、超過500萬流動人口的上海市,2006年的農村旅游收入只有10億元。因此,根據世界農業旅游發展的經驗,擁有豐富農業旅游資源和顧客資源的上海。有著廣闊的農業旅游市場前景。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剛剛興起的農業生產或旅游形式,上海的農業旅游目前還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課題組對上海周邊農業旅游的調查與研究,試圖發現其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為上海及中國農業旅游的開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二、上海農業旅游優勢

        1 資源優勢

        首先,上海農業旅游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一是上海西南郊區河湖密布,水域廣闊。水鄉文化資源豐富。頗具江南水鄉風情風貌,適宜發展以“水”為旅游主題的系列農業旅游產品。二是崇明、長興、橫沙三島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崇明島大生態農業可開發成為上海農業旅游一大特色產品。目前正在規劃建設的一批生態示范村是可貴的農業旅游資源。橫沙島擁有上海稀有的島嶼原生態鄉村資源,是發展高品質島嶼自然生態鄉村度假休閑的理想地。

        其次,上海擁有豐富的都市現代農業與農業科技資源優勢。一是多種都市現代農業生產資源和形態資源。二是現代農業科技資源。郊區有多家國內一流的農業科研、教學機構和農業科技實驗與孵化基地,有12家初具規模的現代農業科技園區。三是長江入海口獨特漁業資源和水產捕養業,杭州灣海水蝦類養殖區也是上海“十一五”水蝦類養殖重點規劃地域。四是有豐富的生態片林資源。

        最后,上海擁有豐富的綜合資源優勢。上海郊區古鎮古廟歷史人文景觀已有一定開發,沿海地區開發了崇明東灘、橫沙海島、奉賢海灣、南匯濱海、浦東華夏等五大濱海旅游區。未來上海農業旅游景區景點開發可考慮組合這些旅游資源進行區域綜合開發。另外,上海市規劃中的綠地及林帶也為上海的農業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市場優勢

        上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旅游高度活躍地區。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僅市區外環線以內就有近1,300萬常住人口。常年生活在喧囂中的市民更加向往遠離塵囂的鄉村自然生態休閑度假地,向往距離近、時間短,別于城市周邊的農業景象、鄉村風景。因此,雙休日、節假日郊游正在成為上海市民經常性短途旅游越來越多的選擇并成為一種時尚。

        3 區位優勢

        上海農業旅游業地處國際大都市郊區。除崇明三島外,郊區交通網絡建設日趨完善,郊區短途休閑旅游越來越方便,便捷的交通易于激發城市居民的旅游欲望。另外,隨著上海8個新城建設和郊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新城鎮人口的不斷集聚和相關產業城的發展,郊區區縣內的農業旅游市場需求也在日趨擴大。

        4 政策優勢

        為了充分開發上海農業旅游資源。上海市政府及相關郊縣已經制定了多項政策。2005年11月,上海市旅委和農委等部門共同擬定了《上海農業旅游發展的政策意見》,認為今后一個時期,上海農業旅游發展重點首先為加快發展“農家樂”,爭取到20lO年,上海郊區“農家樂”旅游村將達到50個,從事“農家樂”旅游接待的農戶2,000戶,床位2萬至3萬張,年接待能力預計達到600萬人次,“農家樂”旅館還將成為20lO年上海世博會富有特色的“民間賓館”。“十一五”期間,農業旅游將成為全市休閑度假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頭戲。國家旅游局更是把2006年定為“中國鄉村旅游年”。

        三、上海農業旅游現狀

        隨著上海經濟的快速發展,上海農業旅游市場也得到了充分發展。2008年,上海旅游產業取得了快速穩步的發展,各項經濟指標全面增長,全年實現旅游產業增加值958.5億元,比2007年增長7.1%。上海旅游總收入在全國的比重從2000年的20.11%上升至20.87%(數據來源:《2008年-2010年上海旅游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另據課題組調查結果與相關研究,本文把當前上海農業旅游資源分為三類,即觀光農業型、度假村型和農家樂型。觀光農業型:在城市近郊或風景區附近開辟特色果園、菜園、茶園、花圃等。讓游客人內摘果、拔菜、賞花、采茶,享盡田園樂趣。同時兼顧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開發。度假村型:以度假為主要服務形式,住在賓館或別墅,吃在飯店,娛樂配套設施高檔齊全,服務周到,以休閑娛樂為主,并輔以有特色的農家樂休閑娛樂項目。有些地方可以讓游客選擇是吃住在農家還是吃住在招待所。農家樂型:以農民家庭接待為單位,結合當地特點,開展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根據課題組調查與統計,目前上海已經開始接待游客和在建的農業旅游景點約42家,年接待能力近800萬。已經形成規模的景點分布情況(見表1)。

        四、上海農業旅游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上海農業旅游業的興起與發展。對豐富城鄉居民生活、拓展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做出了貢獻。但是,從總體上看,現階段的上海農業旅游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面臨諸多問題舊。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 缺乏統一規劃和科學的管理體制

        一方面表現為景點過于分散。由于以往郊區農業旅游基本處于隨意自發狀態,因而造成郊區農業旅游總體發展目標模糊,區域間缺乏協調發展意識,造成農業旅游景點布局的自由化,缺少組團式、集群式的有序發展,這就為游客想在短時間游覽多個景點帶來了不便,客觀上降低了顧

        客的旅游質量。另一方面表現為顧客過于集中,根據調查,周末和節假日占到了全年游客的近90%,其中“五一”和“十一”兩個黃金周又占到了其中的46%強,這就直接造成了旅游資源和設施的浪費,并間接降低了服務質量。這種顧客過度集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假期的客觀愿意造成的;另一方面則是管理不科學,市場做的不好,沒有把部分顧客進行分流。

        2 缺乏底蘊和知名品牌

        目前郊區部分農業旅游景點景區的地域特點和文化特色不夠鮮明,內容和形式相互模仿;另外,盡管現在上海的農業旅游景點已經不少,但缺乏名牌,行不成自身的特色文化,難以吸引國內外其他游客,比如廣西桂林的陽朔,已經世界聞名。再者,各區縣近年都較偏重于園藝場、生態林等景區景點建設,對開發利用農村原生態自然景觀重視不夠,旅游環境總體上不盡如人意。

        3 旅游產品四季不均

        上海農業旅游存在季節性的冷熱不均,旅游產品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冬季和夏季較為清冷。例如上海桃花節景點景區的旅游消費活動主要集中在春天桃花花期的短短20天內、以及秋天的桃子收獲時節內,其他時節一些封閉式的景點因缺乏旅游主題,很少有人光顧。桃園內的設施基本閑置。

        4 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完善

        一些景區景點休閑、度假、購物等必須設施與服務配套跟不上,某些景點景區與旅游公交和相關旅行服務單位溝通不夠。既不便游客,又使旅游直接相關的娛樂、餐飲、購物等營業收入降低,使農業旅游休閑產品處于低品質、低收入的經營狀態之中。一些景點景區又因交通的不便,影響客流量。根據我們調查,在交通工具的選擇上,20%的游客是自家車前往,但其中有63.7%的游客認為如果有更方便的旅游專線和公交,他們并不會開私家車。

        5 營銷力度不夠

        相當多農業旅游景點在市民中知曉度較低,絕大多數景點景區以散客為主。調查顯示。在參加農業旅游的游客中,46.4%的游客是朋友介紹來的。28.3%的游客是通過媒體廣告獲知的,另有11.3%的游客是通過網上獲取的。數據進一步顯示,在營銷和宣傳力度上,上海旅游從業單位及相關部門做的還遠遠不夠。

        五、發展對策與建議

        1 加強統一規劃

        發展農業旅游,應堅持政府規劃先行,著眼長遠。政府應該作為積極的引導者和支持者,把當地的農業旅游的開發納入區域旅游發展規劃,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和經營法規,做好景區總體規劃的編制和論證,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另外,政府部門還應該加強景區周邊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景區設計、建筑設計、道路交通等,為景區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實施科學管理

        完善農業旅游的標準化管理。制定行業統一的管理標準,統一各類“農家樂”或“漁家樂”等產品星級服務標準,規范各類農業旅游景點及其相關綜合配套服務如交通、餐飲、衛生條件等軟硬件標準。定期對“農家樂”或“漁家樂”等各類農業旅游景點服務進行星級評定,加強監督監管,提升服務質量。

        3 塑造旅游形象,實施品牌戰略

        農業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游客的關鍵因素之一。旅游地形象是游客對旅游地的總體形象的感知,是對區域農業旅游資源和產品特色的高度概括,能夠給游客以遐想,誘發出新的欲望。上海郊區各農業旅游景點和景區應根據各自的地方旅游資源、產品特色、農業旅游歷史等多種因素,通過對農業旅游產品差異性分析與產品獨特性分析,設計和培育不同的區域農業旅游地形象,增加景區景點農業旅游產品的市場吸引力,從而形成自身品牌,提升競爭能力。

        4 加大營銷力度,實施資源整合

        農業旅游從業單位及相關服務部門應提高服務質量,吸引回頭客,通過游客的口碑,擴大游客群。另外,還應該加強景點廣告宣傳,通過電視、電臺、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方式,加強對郊區農業旅游景區景點的介紹。聚焦兩大客源市場,有針對性地拓寬旅游客源市場㈣。農業旅游資源往往蘊涵著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和民俗文化等內容,我們應該以民俗文化為紐帶,以人文資源促進自然資源的開發,以自然資源充實人文資源的內涵,合理開發一起可以利用的農業旅游資源。即把當地的一些具有風俗人情的歷史文化和以觀光農業、農家樂、休閑度假等農業旅游區的開發結合在一起,著力打造旅游精品。

        5 加強創新。提升新產品設計與開發能力

        創新是企業前進的動力,也是企業獲取超額利潤的法寶。就農業旅游而言,根據我們的調查顯示。目前主要存在的形式就是前文所說的三種形式,即觀光農業、農家樂和休閑度假。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上述三種形式已發展相對成熟,此類產品也已經失去新鮮感,其對顧客的吸引力也大大減弱。因此,借助創新手段,不斷推出新產品,是旅游農業進一步發揮經濟帶動作用重要方式。這也就要求,從事農業旅游資源開發的企業拋棄傳統的家庭作坊觀念。引進現代服務業的管理理念,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顧客為中心的組織體系并保證新產品能夠不斷出現。

        提升新產品設計與開發能力,就必須堅持下述理念,①走特色路線:旅游農業發展初期,經營者相互模仿是一種正常現象,如在對上海旅游農業的調查中,農莊類所提供的服務幾乎一致。但隨著開發的不斷深入,經營者必須通過特色化的休閑娛樂形式吸引顧客,并深入挖掘所有資源,提高其利用效率。②堅持整體性、自助式的產品設計理念:都市游客對旅游農業越來越顯示出整體性自助式的消費趨勢,所謂整體性,是指產品在功能和內容上的多樣組合,游客希望從中得到田園風光、民俗風情、特色餐飲、趣味休閑等多方面的體驗;而自助式,是指游客能親自動手采摘果蔬、捕撈魚蝦、耕田、加工農產品等。根據愛好設計個性化的游憩活動。③堅持可持續發展和高效農業的生態理念:旅游農業開發過程往往由于隨意性而帶來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了減少這種破壞,旅游農業在新產品開發時必須注意自然資源的保護和人文資源的保護。否則,旅游農業的繁榮就只能是曇花一現。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少妇另类视频 | 亚洲AV日韩A∨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人成视频欧美 | 三级国产精品伦视频 | 亚洲中文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色婷婷色偷偷色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