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職業衛生規劃范文

        職業衛生規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職業衛生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職業衛生規劃

        第1篇:職業衛生規劃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職業定位;生涯規劃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連續從事的職業和工作的發展道路。做好職業生涯設計將幫助大學生明確努力方向、充分發揮個人潛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價值。大學生就業并非一蹴而就的,正因為一開始毫無準備,才導致最后茫然無措、進退兩難。針對職業規劃,大學生應從入學的第一天就做好思想準備。首先,對自己要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其次多關注感興趣的職業,并有針對性的培養自身職業素養、鍛煉能力,從而順利地完成從學生到職業者的轉換。

        二、通過多種途徑,全面了解自我

        如何充分的了解自我呢?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方面來考慮:第一,進行自我反省,通過對自己的反思來獲取對于自我的認識;第二,借助老師、同學、朋友等他人的評價間接地了解自我;第三,借助于科學的工具,如,心理測驗,用標準化、數量化的結果客觀的評價自己。

        (一)鎖定職業錨,找準職業定位

        職業錨,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的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概念。他認為,職業規劃是一個持續不斷地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天資、能力、動機、需要、態度和價值觀等逐漸形成較為清晰的自我概念。所謂職業錨,實際就是人們選擇和發展自己的職業時所圍繞的中心,就是當一個人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職業中那種至關重要的東西。1978年,施恩教授提出了五種職業錨類型:自主型、創造型、管理型、技術職能型和安全型。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加入職業錨的研究行列,在90年代又發現了以下三種職業錨:安全穩定型、生活型、服務型職業錨。

        技術職能型。這類人的職業發展是圍繞其所擅長的一套專門的技術能力或特定的工作能力而組織起來的,他們努力鉆研以取得技術上的突破,從而成為某個領域內的專家。

        管理型。這種類型的人努力追求全面管理的職位,他們會沿著某一組織的權利階梯逐漸攀升,直到達到一個能夠擔負全面管理責任的職位。

        創造型。這類人的職業發展是圍繞某種創業性努力而展開的,熱衷于進行發明,傾向于創造出新的產品或服務,最終建立自己的事業。

        自主型。這種職業類型的人希望隨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習慣和生活方式。他們渴望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中施展個人才華,最大限度地擺脫組織的限制和制約。他們寧愿放棄提升或工作擴展機會,也不愿放棄自由。

        安全型。這種職業類型的人最看重職業安全感,他們不會為了謀求權力而工作,只需要一個適當的職位,尋求能夠保障連續的就業、穩定的前途、體面的收入及可靠的未來生活的職業。

        服務型。這類人主要期望職業能夠體現個人價值觀,希望能夠對社會的和平美好貢獻一份力量,他們往往熱衷于公益慈善事業。

        挑戰型。這類人不甘于平淡的職業生活,渴望迎接越來越艱巨的任務。他們有著絕對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征服任何事情或任何人。

        生活型。這種職業類型的人更看重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平衡,不會為了職位的提升而放棄體驗生活的樂趣。

        大多數大學生初入社會時,還沒有任何的工作經驗,也就談不上職業方向及定位了,因而很難在一畢業就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在大學期間就應該做充分的思想及實踐準備。一方面,扎實地學好專業知識,為將來的就業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提前熟悉社會工作環境,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課外兼職等社會實踐活動一般具有類別多、周期短的特點,使得大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嘗試不同種類的工作,從而分析鑒別,找出最佳的工作方向。當然,職業定位并非一經選擇就難以改變了,在人一生的職業生涯中,隨著所處階段的不同、閱歷的增加及其它各方面的變化,職業錨也會隨之發生改變,所以大學生在慎重的進行職業定位的同時,也應在實際工作中根據具體情況靈活的做出調整。

        (二)結合個性特征,發現職業興趣

        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基礎上,我們便可以更有針對性的探索自己的職業興趣。

        職業興趣是人們對具有不同特點的職業的喜好和從事該類職業的愿望。霍蘭德于20世紀50年代開始職業興趣的測量研究,并編制了一系列的職業偏好量表。他認為,大多數人都可以劃分為以下六種職業興趣類型: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常規型。每種職業興趣類型都與一定的個性特征相聯系,選擇職業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尋求職業與個性特征相匹配的過程。若性格與職業特點相匹配,則能夠使人對工作產生極大的興趣,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三、大學生進行職業定位的建議

        當代的大學生,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因而需要擺正心態、擺脫功利主義,讓自己真正的對工作感興趣,而不是出于金錢或權利的考慮。其次,切記不能眼高手低,要腳踏實地。雖然在職業初期會充滿艱辛,但這一切的歷練都是經驗的累積過程,它會使將來的職業發展受益匪淺。更重要的,要始終抱著樂觀的態度,相信付出了努力就一定會有相應的收獲,因此即使一時的失意也不用過分在意,只要按照既定的職業方向奮斗,成功就在不遠處。

        參考文獻

        [1] 吳國興,劉極霞.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第2篇:職業衛生規劃范文

        跨入大學校園的同學們將以什么來引導自己的行動呢?當今社會,職業是每一個人必經之路。從某種程度來說,職業是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之一。它不僅是父母期望,也意味著今后生活的質量、社會地位、財富等,更是成功的必由之路。不要說成名成家,即便是為了解決生存問題也一樣離不開職業。因此,我們可以以職業生涯規劃來引領大學生的行動,把職業作為自己四、五年內的一個奮斗目標,是十分恰當的。

        每一個人都需要發展,但被動地發展和主動地謀劃發展的結果差距是巨大的。人生百年,有的人建立豐功偉業,有的人碌碌無為,有的人甚至生計無著。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中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怎樣選擇顯而易見。不論人生際遇如何,對大學生而言,樹立遠大目標是國家、社會、家庭對大家的要求。在大學期間我們應確立好人生的目標,不斷加強知識的學習、能力的鍛煉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為走向職業做好充分的準備。科學合理的的職業生涯規劃將帶來歡樂、充實和成功。

        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你可以游刃有余、也可以慌亂無措,你可以選擇理性謀劃、也可以感性等待。職業生涯可以是一種無序的發展,隨著時間而被動選擇、前行,職業生涯也可以規劃科學發展。職業生涯規劃是前人總結得出的一種科學發展理論,指導每一個人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向上的階梯,促進大學生走向成功。規劃在競爭之前,是一種遠見,職業生涯規劃也會帶大學生走出迷茫與彷徨。

        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基于個體職業目標,根據自身綜合情況,結合社會及職業現實情況,進行個體與職業的匹配,從而幫助個體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對個人而言,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至少有五個方面的作用:

        1.幫助個人確定職業發展目標。

        規劃的首要目的就是對自我進分析。認識自我,評估個體的能力,評價個體的智慧,確認個體的性格,發現個體興趣,明確個體優勢,發現個體不足。通過分析,確立個體職業發展目標,確定符合個體特性的職業生涯路線,并制訂實施計劃,運用科學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動,化解發展中的危機,使個體才能、特長得到充分的發揮,通過實現職業目標達到實現個體價值最大化。

        2.規劃能鞭策個人努力學習、工作,不至于迷茫。

        職業生涯規劃的起動點是職業目標,它是個體努力的依據,對個體是個鞭策。對大學生而言,更是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努力學習的動力,尤其可以避免陷入迷茫,浪費青春。

        3.規劃有助于個人抓住重點。

        規劃可以幫助我們根據職業目標來安排好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不至于陷入到瑣碎的日常事務中去。尤其是面對各種誘惑時,規劃是我們擺脫誘惑的依據。規劃是我們加強自我管理,增加成功可能的有效工具。

        4.規劃引導個體發揮潛能。

        規劃可以使個體更加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于學業、職業的發展。有壓力才更有動力,長時間在學業、職業方面的投入,必定使你成為某方面的行家里手,使個體潛能得到較大的發揮。

        5.規劃能評估目前學習、工作的成績,便于做出適當的調整。

        規劃是自我評估和調整重要依據。如果你的規劃是科學具體可行的,那隨著時間流逝,我們就要完成一定的任務。隨著個體、社會和職業的變化,對規劃進行評估和調整是實現目標所必需的。

        為有效地實現自我,盡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人們都要對所從事的職業進行全面的了解,對發展的路徑進行相應的策劃,確立相應的目標,并為實現其自覺進行個體知識、技術、能力、性格等開發活動。職業生涯規劃在個體發展中是強化自我管理、有效開發個體潛能,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面對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是在激烈就業競爭中勝出的有效工具。21世紀前十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速增長,2001年114萬,2005年338萬,2010年630萬人,2011年660萬,2012年680萬,2013則達到了699萬,被公認為“史上最難就業季”,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2001年6月本科生一次就業率超過80%,2005年降為73%,近幾年,這個數字一直維持在70%左右。增減之間,讓大家都看到了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從目前全世界經濟發展的情況來年,今后幾年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

        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化產、就業政策從統包走向市場調配等等使得大學生走下了神壇。但就業觀念的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其實,面對13億多人口大國來說,每年新增600多萬大學生并不算多,更何況我國經濟高速運轉,工業化快速發展,現代化國家正在建設,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國家戰略發展模式快速轉變,創新型發展模式受到重視,需要的正是高層次的各類人才。而我國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口在勞動者隊伍中的比重不到5%,遠遠達不到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嚴重制約了我國產業升級和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國家對人才的需求是剛性的。是金子總會發光,是人才一定會被重用。

        第3篇:職業衛生規劃范文

        職業目標:汽車維修師、汽車營銷師。

        職業發展策略:不斷學習,加強實踐。

        職業發展路徑:汽車維修行業里面給自己找一個準確位置。

        具體路徑:通過專業學習——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英語四級——專升本——入黨——實習——入行——汽車維修師。

        沒有夢想對于每個人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如同無頭蒼蠅似的到處碰壁。現代社會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變化發展很快,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社會更新換展更加快。所以有一份長期穩定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汽車對于現代社會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車工業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發展實力,汽車工業在國家經濟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進入90年代以來,轎車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人們購買汽車就像買電器一樣成為眾多家庭追求的目標,這說明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老百姓對生活的質量也日漸提高,2002年開始,中國私家車比例首次超過50﹪,接近60﹪,私人購車最為活躍的北京,比例已經接近90﹪。目前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已經突破了1000萬輛,這一數據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按每年增長20﹪計算,至2010年中國私人轎車擁有量將達到3600萬輛。

        中國汽車消費市場規模龐大,如果按汽車服務業每年40﹪的速度遞增,到2010年將形成1億元的巨大市場,汽車不像其他普通的電器,如果壞了不可能把它丟棄,(當然除非你很有錢)只能拿去修理場里進行維修,一般品牌汽車如果發生問題,4S店將是車主們的第一選擇,因為那里有最專業的維修團隊,十幾二十萬的愛車如果在條件較為差的維修店里維修,很容易對愛車造成或多或少的傷害,有些傷害很有可能對行車安全帶來隱患。

        汽車4S店是集汽車銷售、維修、配件和信息服務為一體的銷售店。

        汽車4S店一共有四大優勢:

        1、信譽度方面

        4S店有一系列的客戶投訴、意見、索賠的管理,給車主留下良好的印象,而普通改裝店由于人員素質、管理等問題,經常是出了問題找不到負責的,相互推委,互相埋怨,給車主留下非常惡劣的形象。

        2、專業方面

        由于4S店只針對一個廠家的系列車型,有廠家的系列培訓和技術支持,對車的性能、技術參數、使用和維修方面都是非常的專業,做到了“專而精”,所以4S店在專業維修方面有很大的優勢。

        3、售后服務保障方面

        隨著競爭的加大,4S店商家越發注重服務品牌的建立,加之4S店的后盾是汽車生產廠家,所以在售后服務方面可以得到保障。

        4、人性化服務

        在4S店讓車主真正的享受到“上帝”的感覺,累了有休息室,渴了有水喝,無聊可以看雜志、書刊、報紙、上網,如果急著用車還有備用車供你使用,整個流程有專門的服務人員為你打理,不用自己操心就完成整個業務。而汽車用品改裝店這些方面根本做不到。

        我本人最想進入的汽車公司是奧迪公司的4S店。

        所以分析了汽車工業對現代社會的經濟影響和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還有汽車維修的發展前景以后,我覺得從事汽車維修行業是一份穩定而長期的工作,工資待遇一般都是3000--4000元,對于我所生活的城市來說還算可以,但我也知道汽車維修是一門很專業的工作,對現代汽車維修而言,對其維修技術人員的要求是技術型或技能型人才。

        總結:對于未來從事汽車維修行業的我,我的為以下幾點:

        1 畢業前去汽車4S店實習一段時間 熟悉汽車構造。

        2 去汽配城干一段時間 熟悉汽車配件和價格。

        3 回到4S店工作 重點在汽車電子方面的維修 當然也包括其他汽車維修方面。

        4 自學或回到學校繼續學習了解汽車從設計 生產到維修的每個步驟。

        5 時常關注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 汽車新技術。

        6 做一名負責的汽車診斷與維修的工作人員 獲得較高的收入 積累資金。

        第4篇:職業衛生規劃范文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高職學生;就業指導;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6-0036-02

        就業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社會和諧的國家大事。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規模居世界之首,據我國教育部的高校畢業生人數統計數據顯示,從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間,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翻了6倍,從115萬增加到630萬,2012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680萬人。大學的擴招隨之帶來了畢業生就業難的尷尬局面,使大學生就業問題一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復雜多變的社會經濟情況,畢業求職前做好相應準備,已成為大學生順利就業的前提,積極探索學生就業指導的有效途徑,幫助學生理性擇業,實現就業、職業和諧發展,提高就業質量,是高校就業指導課的核心,也是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重點之一。

        一、近年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凸顯“擇業難”特點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基本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與本科院校存在著較大區別,高職教育人才定位是培養具有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社會對高職學生的期望是畢業即能上崗、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扎實的專業知識功底和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能滿足社會需求的專業技能應用型人才。

        本人在從事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實踐中,對所帶160名學生進行了為期三年的跟蹤,從入學到畢業就業,發現約60%的高職畢業生所謂的“就業難”,實為“擇業難”。即學生找一個工作不難,但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卻不容易。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部分學生在大三臨近畢業找工作時,都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樣的工作崗位。由于缺乏對職業生涯的規劃,畢業生在面臨就業時缺少方向,出現不能理性擇業或盲目就業現象,進而造成就業難和頻繁跳槽情況發生。

        二、職業生涯規劃是幫助學生理性擇業的基礎

        不能客觀、理性的認識自我,缺乏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是造成高職學生擇業迷茫的主要原因。職業生涯規劃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自我認識,通過職業測試和評估,理性、科學的分析自己,確定自己的職業氣質和職業興趣,進而制定符合自己特點的職業生涯路線和行動規劃。包括學生未來職業理想的確立、職業目標的定位、職業分析過程和職業訓練實踐等。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工程,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內容來看,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僅是為學生設計職業方向,更為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該項工作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人成才,對學生的職業選擇與未來職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三、以職業生涯規劃為切入點,提高學生就業指導有效性

        就業指導是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高校輔導員多具有教學和管理的雙重身份,既是就業指導教學的主要師資力量,也是大學生教育管理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伴隨他們度過整個大學時光。因此,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結合職業生涯規劃各個階段的要求,將職業生涯規劃貫穿到輔導員管理日常工作中,在各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是提高學生就業指導的有效途徑。

        (一)大一學年側重樹立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大一學年是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通過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學習、科學認知自我方法,發現自身潛能和優勢;并通過小組討論、自我測試、生涯人物訪談等實踐活動,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職業目標進行方向定位。

        1、利用大學新生的可塑性,引導學生培養對專業的認同感

        對于人的整個職業生涯階段的規劃,生涯發展大師薩珀(Super)提出了著名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從終生發展角度出發,把整個人生分為成長階段、探索階段、立業與發展階段、維持階段和衰退階段四個階段,處于各個階段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我國職業生涯教育起步晚,這一塊在基礎教育階段幾乎是一個空白,學生高考填報志愿,專業選擇一般來自父母或師長的建議,加上高考的競爭激烈,大學新生入讀專業會與填報專業有所出入,在高職院校考生被專業調劑的比例更高。這些原因造成了新生入學后對所學專業的迷茫和失落,影響到對專業學習的興趣,處于成長和探索階段的大學新生的可塑性大,通過引導,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專業及職業的認同感。

        2、利用學生對專業的認同,引導學生根據內外環境,找尋自己的職業錨

        職業錨,是人們選擇和發展職業時所圍繞的中心,職業生涯規劃時另一個必須考慮的要素。是指當一個人不得不做出職業選擇的時候,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那種職業中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錨,影響因素包括天資和能力、工作動機和需要、人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職業錨對職業選擇既有重要影響。

        (二)大二學年著重對學生專業能力進行個性化的指導

        大二學年是職業生涯規劃中的關鍵時期。輔導員在工作中要著重對學生能力進行定向拓展,通過開展與專業相關的學科競賽,素質拓展等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動手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綜合素質;通過專業實習實踐,深入企業,了解社會,親身體驗企業工作生活,使學生了解專業就業發展趨勢,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找出自己的差距,調整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這一時期里,輔導員要配合學校、專業課老師開展形式多樣的適應性教育、專業思想教育、就業理念教育等,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遠大理想,制定職業規劃,明確職業生涯每一個階段的奮斗目標和實現所有目標的具體措施。輔導員要根據每名同學的實際情況,通過各種途徑啟發學生職業夢想,參與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制定,做好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參謀,并因人而異地提出個性化的指導意見。

        (三)大三學年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生個性特點調整職業生涯規劃

        大三學年是高職學生的畢業年度,在這一年,學生要完成實習、擇業、就業等多項關鍵項選擇,完成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

        這一時期輔導員工作要加強就業形式和就業政策的宣傳力度,指導學生了解就業市場狀況、有關就業政策和法規,根據社會需求和個性特點來調整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發揮特長,進一步挖掘潛力,增強就業的主動性;同時要注重對學生就業技巧的培訓,使學生學會收集就業信息、簡歷制作,掌握面試技巧,熟悉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的程序和內容,懂得常見的勞動爭議解決辦法,增強勞動法規、法律意識,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幫助大學生實現由“學生”向“職業人”的角色轉變,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使學生具備社會、企業所需要的各種素質和能力,為正式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大學期間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時期,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對其個人的未來職業走向和職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在于引導學生根據個體差異和個性特長、個性發展的要求,結合外部客觀環境,實現社會和個人的協調發展,實現個人主觀目標與社會客觀目標的有機結合,提高就業的針對性,達到幫助學生理性擇業,實現就業、職業和諧發展,提高就業質量。

        參考文獻:

        \[1\]姜納新.大學生就業指導\[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2\]張平.職業指導與訓練-職業生涯我做主\[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1).

        \[3\]趙輝.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及影響因素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1,(3)下.

        第5篇:職業衛生規劃范文

        當前大多數大學生存在“升學無意識”、“就業無意識”、“未來發展無意識”的“三無”狀態。很多在校大學生由于缺乏規劃,面對紛繁的校園生活,覺得無所適從,沒有集中的學業興趣和明確的職業方向感,導致學業收效甚微,就業優勢不足,也有學生認為,時代變化太快,規劃也沒用,“船到橋頭自然直”,干脆不去規劃,往往又導致了學業、專業和職業需求的脫節,走向職場的時候往往顯得力不從心,競爭力不強。另一方面,不少高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因事先缺少對職業發展方向的清楚認識,導致他們在選擇工作時存在盲目心理,缺乏嚴肅性。還有的工作后頻頻跳槽,給自己和用人單位都帶來損失。那么,目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愿、行為處于什么狀態,職業生涯規劃與大學生就業能力又是怎么樣的關系呢?本文期望通過梳理已有研究成果,探討今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愿、行為及就業能力研究方向和重點。

        二、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及研究起步較早,最早起源于1908年帕森斯教授創辦的波士頓職業指導所,目前已形成一系列較為系統的理論。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職業指導活動及職業選擇活動是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最初的實踐來源,而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基礎。

        早期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由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帕森斯教授和美國著名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提出,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學說。帕森斯在其所著的《選擇一個職業》一書中,明確提出了后來被人們公認為職業選擇與職業指導的最經典的理論之一的職業-人匹配理論。帕森斯的理論是在清楚認識、了解個人的主觀條件和社會職業崗位需求條件的基礎上,將主客觀條件與社會職業崗位(對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對照,最后選擇一種與個人特長相匹配的職業;另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理論是人格類型——職業類型匹配理論,這一理論是由美國著名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從心理學價值觀理論出發,經過大量的職業咨詢指導的實例積累而提出的。這一理論首先將職業歸屬為六種典型的“工作環境”中的一種。根據勞動者的心理素質和擇業傾向,將勞動者劃分為六種基本類型,當屬于某一類型的人選擇相應類型的職業時,即達到了匹配。霍蘭德人格與職業類型匹配模型是沿用至今且一直被公認為有效的重要理論和方法。

        國外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研究時至今日,已經比較成熟,研究的范圍涉及到職業選擇理論、職業發展階段理論、職業生涯管理模型、家庭職業的平衡、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人格特征、職業環境等方面,這將為我國職業生涯規劃的研究與實施提供有益的經驗與啟示。

        三、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研究開始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初期通過學者訪問間接接觸到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并翻譯了大量的國外著作。1979年《外國教育叢書》主編了《中學職業教育》開始了我國職業生涯的研究。2010年南京大學學者施雨認為,生涯規劃具有四個特性:一是終生性;二是獨特性;三是發展性;四是綜合性。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完善、高等學校招生規模擴大及就業方式的變革,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問題逐漸顯現,成為高校就業指導教師和相關學者研究的熱點。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研究。關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問題的研究,以曾平生(2011)為代表,認為高校就業指導缺乏相應理論支撐、就業中心師資隊伍不強、學校教學管理機制柔性不足等是主要問題;以劉淑艷(2012)為代表,認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認識模糊、規劃不科學、高校提供的指導和服務不盡完善是主要問題;張東妹、呂京寶(2013)研究發現大學生職業規劃基本缺失,就業和專業選擇都比較盲目;對職業規劃的需求以及實際采取的行動存在較大差距,大多數學生都認為職業規劃很重要,但主動采取行動的學生嚴重不足。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對策研究。關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對策的研究,以宋榮緒(2010)為代表,提出了高校應建立職業生涯規劃的服務網絡體系、引進職業測評體系、加強對社會實踐活動的指導;陳德明(2012)提出開設職業教育課程、職業規劃要謀求與社會資源的對接等觀點;王大磊(2011)提出了要建立全方位的就業輔導體系、堅持生涯輔導的全程性以及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觀點。王小玲(2015)等提出了教師應當針對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所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自身特點、專業情況、學業目標、就業心理準備等問題,在就業指導實施過程,區分不同的需要設立不同的診所,在診所中解決問題。就業指導全程化、全員化、個性化是引導學生合理規劃大學生活的關鍵;而增加就業信息、拓寬就業渠道、加強精神素養培養,則是廣大學生的心聲。

        (三)職業價值觀和擇業意向研究。職業價值觀和職業信念方面研究,金澤勤、李祚山(2012)介紹了西方職業價值觀的理論演變,心理測量工具的開況以及對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相關研究。對我國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研究,雷騰(2011)通過綜合多年我國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評價與擇業標準的調查,得出經濟收入、自我發展、社會地位是大學生職業選擇的主要標準,同時現在社會市場經濟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的沖突在他們身上也有體現的結論。在具體的擇業意向上,相關研究得到結論比較接近。分別在合肥學院機械工程系(李軍,2013)和華中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張京華、212)開展了擇業意向調查研究,對大學生擇業的行業、薪水、地域偏好進行了總結。

        (四)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關于職業生涯教育的相關研究圍繞機構和隊伍建設、咨詢內容和咨詢對象等方面展開。方鵬(2010)認為當前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喜憂參半,機構、經費、網站基本得到落實,就業指導課和就業咨詢方面的開展情況較好,主要問題是重視程度不夠、從業者專業知識和能力不足、隊伍建設不盡合理、與畢業生的溝通個別咨詢不足等。方翰青(2012)提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應該集中在職業規劃咨詢、職業信息咨詢、職業技能訓練、職業心理咨詢、職業決策能力培養和創業素質培養六方面。張愛芹、劉淑玲(2011)研究發現職業咨詢的來訪者大部分為畢業生;來訪者按年級層次咨詢的重點有較大不同;畢業生不同程度出現焦慮、自卑和挫折感等就業心理問題;該研究同時指出不管學生自身還是職業指導工作人員對新生的職業規劃都未給出足夠重視。董眠、向麗、祝文慧(2013)把視角延伸到高中生,研究認為中小學階段學生的不了解社會職業,對職業期望缺乏理性,雖然均認為培養某項職業能力很重要,但沒有機會或者動力進行學習;學生傾向根據興趣選擇職業,家長則把收入高低放在首位。

        (五)影響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因素分析。根據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職業生涯規劃與個人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獲得成功的職業生涯。王星星(2014)研究發現許多大學生雖然制定了學業規劃,但是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能真正按照計劃要求自己,并最終堅持下來的卻不多。學生作為未來的職業者有無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將影響其就業和職業發展,而影響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Perryman(1972)等研究出,不同年級的學生在生涯感受、生涯探索、生涯計劃與生涯行動上有顯著差異,且隨年級的增加而增加。付新元(2015)研究發現家庭因素對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影響日益加深。劉懷(2009)研究發現影響大學生職業發展生涯規劃的因素包括三個方面:社會因素、個人因素和職業因素。同時,班蘭美(2013)、黎志健(2013)、張玉(2013)研究還發現學校因素對大學生因素職業生涯的規劃也有重要影響。陳新宇(2014)研究指出大學生家庭戶籍所在地、父母的受教育情況、父母職業、社會實習兼職經驗也和學業生涯規劃輔導也都是影響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原因。王國聯(2014)研究表明社會網絡是影響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偉提出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中,高校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強大指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影響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一個重大因素。林杏臺(2011)指出職業生涯包括個人一生所從事的職業、職務及角色。他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應當從小做起,并且應該涉及到個人的各個方面,教師、家長在職業生涯規劃當中都分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六)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能力。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得到了高校、國家的關注,并且教育明確規定,大學要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那么,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作用顯著嗎?單良、趙成名(2013)研究指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明確職業目標、充分利用并整合資源、提高就業能力。肖燕玲(2013)研究發現,在校期間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同學比未做規劃的同學更有成就,無論是求學還是求職成功率都更高。但是,有些專家學者也指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不顯著。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缺乏必要的定量研究。馬瓊(2012)對西南交通大學2011屆畢業生的就業觀與就業行為、就業結果的實證研究發現,求職目標是否清晰與就業滿意度呈正相關。李峰亮(2009)等人的研究發現,工作找尋的前期準備有助于畢業生找到學用更加匹配的工作,大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工作經驗對于擇業有著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在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中發現,大學生的學用結合越高,對工作的滿意度越高。

        四、評述

        第6篇:職業衛生規劃范文

        關鍵詞:就業 創業 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 研究

        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西方很多發達國家早在19世紀末期的就認識到了。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帕森斯于1894年率先提出了就業指導的概念,并于1909年出版了《選擇職業》一書。而我國的職業規劃教育仍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近幾年,國家教育部結合我國當前就業形勢在高校開設就業和創業方面的課程,但它雖有我國特點但其中借鑒西方職業理論較多。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目的主要是幫助大學生理性地分析自我,認識自我,結合社會現狀盡早確立與其能力和興趣等相符合的職業目標,系統地規劃自我道路,力爭快速達到多種選優路徑。其規劃的內容是分析自我并探求當今社會擇業過程的一般規律,從而明確自我在就業中具有哪些競爭優勢,爭取成功就業等系列活動。[1]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是高等學校和畢業生共同關心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如何做好畢業生就業教育工作,使畢業生在就業方面少走彎路,及時就業,并在就業后得到及時和快速發展,這是高校和畢業生共同希望的結果。筆者認為,在“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就業機制下,在高校中開展以就業和創業為主要內容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內容既要保證對學生基本理論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就業技能等綜合能力。教育內容應包含以下:

        1.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

        包括:教育主管部門對當今社會發展和職業發展的前景預測、人才需求、大學生就業前景預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國家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門公布的就業政策等就業、勞動及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及高校各專業近三年的就業率。要使學生全面了解就業的形勢和政策,了解就業、勞動及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就業、擇業觀教育

        學校應當通過各種就業指導方式,引導學生在求職擇業的過程中學會從正確的角度看待問題,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問題,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問題,幫助畢業生深入了解國情,正確認識社會,指導畢業生深刻分析自己,正確認識自己,使他們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條件和社會需求實實在在地確定符合自己發展的求職目標和擇業方向,在新的就業形勢下,積極引導畢業生完成就業觀念的實質轉變。做好“三個引導”,一是引導畢業生勇于面對現實,自強不息,主動擇業;二是引導畢業生到祖國最需要的邊遠地區、艱苦行業和農村第一線建功立業;三是引導畢業生把非公有制經濟單位作為就業的主攻方向。

        3.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大學生除了學會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相關的文學藝術、政策法規、組織管理、文明禮儀、社會交際等知識,具備創新、動手、綜合、協調和管理等方面能力。再根據大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和特長,分析社會的職業性質,向大學生提出就業方面的建議,使學生理解并掌握職業與就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形成基本的理論素養,具備擇業的知識儲備。幫助其確定就業意向和進行職業潛力開發,確立職業目標。[2]

        4.擇業技巧與方法

        對大學生的求職技能進行培訓,使學生掌握就業的基本技能與技巧,提高大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大學生在求職擇業前必須了解和掌握畢業就業的現行政策、求職程序、求職材料的準備、擇業技巧等常識性知識,學會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宣傳、展示和推銷自己,特別要注重人際溝通藝術的培養,加強面試技巧的培訓,學會如何給用人單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提高自我推銷和從事職業工作的技能。設立就業指導部門,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對于大學生在就業過程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和咨詢服務。

        5.心理健康教育及指導

        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擇業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和沖突,此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順利完成求職擇業的保證。因此,學校就業指導部門應當高度重視畢業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應通過就業指導課、典型校友報告會和實戰模擬招聘會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求職過程中的失敗,善于總結失敗經驗和吸取教訓,通過各種方式加強畢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環境適應能力,從心理上保證他們能以積極主動的良好心態參與人才競爭,取得競爭主導權,從而順利完成就業。

        6.升學指導和創業指導

        為大學生報考碩士研究生提供政策咨詢,高校要樹立考研升學指導貫穿大學四年的思想,從考研動員、考研講座、考研經驗交流會到根據考研學生的職業理想、個性特點、智能水平、身體素質、家庭狀況等,指導學生選擇升學的院校和專業。

        加強創業指導,為學生提供實戰的機會,學習創業知識等,教育學生打破傳統就業觀念,培養創業意識、自立精神和創新精神,教育學生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念,樹立自主創業的意識。[3]從進入大學那一刻起,就開始指導學生構建自己的就業方向,引導其樹立創業意識,培養其創業應具備的素質,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努力教育學生明晰:掌握創業知識是基礎、培養創業意識是前提、開展創業活動是重點、提高創業能力是目的。

        參考文獻:

        [1] 史靈芝.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探討[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302.

        第7篇:職業衛生規劃范文

        關鍵詞:職業規劃;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平臺

        高校如何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這是國家對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時代賦予高校不可推卸的責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電子信息類學科優勢突出、創新實踐教育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探索,學校定位為電子信息類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此學校組織相關人員,對學校的教學現狀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同時走訪了校友、用人單位和學生家長。調查發現陳舊的人才培養模式已漸漸不能適應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多元化要求。特別是獨生子女一代,思想活躍,特色明顯,個性強。如何建立起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已成為學校關注和研究的一項重大課題。

        要實現個性化發展,首先是學生特長的發現,其此是特長的培養和發展。如果沿用以前的方法難以實現,為此我校以職業規劃課程為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生活、科技、文體等活動中,實現學生自我認識、自我發現、自主選擇、自我提高的人才培養新模式,較好地解決了學生個性發展問題,實現了以人為本、發展個性、突出特色、人盡其才的理念。

        為此學校在培養方案中設置了4學分的職業規劃課程,每學期0.5學分,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牽引學生向工程應用型發展,促進學生就業。還設置了8學分的興趣學分,由學生在課外通過參加科技活動、學科競賽、文體活動、職業技術培訓等活動中完成,充分引導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設置職業規劃課程引導人才培養向多樣化方向發展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經多方調研和討論,學校職業規劃系列課程的安排及作用如圖1所示。

        大一:開設職業認識課程,通過專業介紹、專業技術前沿講座、企業需求簡介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對職業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同時將專業與職業有機聯系起來。另外,學生根據自已的興趣和愛好,自主選擇加入各類學生科協或社團組織,通過職業體驗和興趣培養,找到自已的興趣和愛好所在,利于今后重點發展。總之大一主要是實現學生的自我認識。

        大二:開設職業設計課程,通過競爭的方式,學生可以進入學科創新基地或學校創新基地。通過參與各類創新實踐活動,學生可以獲得課堂上無法獲得的知識和實踐經驗,通過職業規劃課程引導,學生可以自主完成職業規劃和生涯設計。

        大三:學生在生涯設計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意識地培養自已的職業素質,提高職業技能。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學校擇優選拔學生參加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或參與教師科研項目,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大四: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進入學校大學生創業園或參與企業資助項目,開展創業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通過雙向選擇參加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資格認證或企業專項培訓;多數學生接受系統的理論課學習和實驗課訓練,并通過工程實訓系列課程培訓,將其培養成社會需要的、合格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通過職業規劃系列課程的實施,達到學生自我認識,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以滿足社會對人才多樣性的需求。

        二、建立多級創新平臺 營造階梯式多元化的育人環境

        為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為了在全校范圍內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科技創新氛圍,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立了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大學生創新實踐園,為學生提供實踐能力訓練、創新能力發展、創業素質開發的平臺和環境。實踐園組成如圖2所示。

        大學生創新實踐園包括了校內校外、課內課外二個層次三個階梯。

        縱向看:分為校內和校外二個層次。校內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工程素養和創新能力等,由教務處、學生工作處、團委共同負責管理;校外主要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由校團委和桂林市高新開發區共同負責管理。

        橫向看:由科技交流平臺和大學生創新實踐平臺組成。

        科技交流平臺主要由校團委和宣傳部負責管理,通過網絡、講座、論壇等多種形式,營造豐富多彩的校園科技文化氛圍,優化育人環境。

        大學生創新實踐平臺由院級、校級和國家級三個階梯式的平臺構成,這三個階梯互為支撐。院級主要由各學院的大學生科技協會、各類興趣小組和學生社團組成,院級的工作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這一級工作開展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后續工作的開展。大學生科技協會工作的最大特點是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相互提高,對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校級創新實踐平臺主要由教務處負責管理的11個大學生學科創新基地和由校團委負責管理的大學生創新基地組成。教務處負責管理的11個大學生學科創新基地分布到學校各學院,如機械創新基地和機器人基地設在機電工程學院,由機電工程學院主管教學的副院長負責管理;電子設計競賽培訓基地設在信息與通信學院;智能汽車基地設在計算機與控制學院;藝術中心設在藝術與設計學院等等。每一個基地都有專門的教師負責日常管理,基地除日常的培訓工作外,通常選取一到幾個全國或省的競賽為主要的目標,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工作。校團委負責管理的大學生創新基地是由學生采取企業化自主管理,以項目的形式面向全校公開招標項目,入選項目進入基地研發并有機會參加各類比賽和評獎。

        國家級創新平臺由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踐計劃項目和二個國家級實驗示范中心項目支撐。這一平臺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科研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其目的是對優秀學生的培養,使其脫穎而出,早日成才。

        三、組建穩定的教師隊伍提高職業規劃課程的教學質量

        為了保證職業規劃課程的順利開設,學校充分挖掘現有教師資源,利用學工系統現有的輔導員隊伍,組建了一支以專職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的教師隊伍。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輔導員大多具有碩士以上學歷,且所學專業趨向多樣化,如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法學、經濟學、工學、理學等等,這就為輔導員從事職業規劃課程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首先,每一個學院都有一個輔導員除日常工作外,專門負責學生的就業工作,做好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調研工作,在調研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同時也為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改革提供必要的調研報告。其次,學校在崗位設置上,將學工系統的輔導員都設定為教師崗位,為輔導員上講臺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將輔導員從事的職業規劃課程的教學工作、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指導工作等納歸輔導員工作量計算范圍,從根本上保證了職業規劃課程的實施和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

        人才培養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艱苦不懈的努力。經過幾年的不斷探索和實踐,學校在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發展學生個性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今后的路還會很長,學校將會加倍地努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 蒙令華.“分類培養,我們邁出的步伐最早”――專訪南開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佟家棟教授[N].大前程,2009-07-08.

        第8篇:職業衛生規劃范文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簡介]李艷(1979-),女,四川岳池人,長江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重慶4081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0年長江師范學院科研項目“地方高校大學生通過錯位競爭提升就業能力的對策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0C3JSKY023)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17-0033-02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目標,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與時俱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利于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親和力和感染力。

        一、職業生涯規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通點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結合大學生自身實際條件及其所處環境的客觀條件,幫助大學生認識自我,突破障礙,樹立理想目標,并對自己的未來作出合理規劃的教育。職業生涯規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體現了以下共通點:

        (一)目標的一致性

        大學生活中有兩個重要任務:一是立志,二是成才。立志,即盡早地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成才是根據理想與目標合理規劃好大學期間的學習和生活,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職業生涯規劃的目標是引導學生突破內在障礙和外在障礙,激發自己的覺知,建立自信,培養實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是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通過愛國教育、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團結協作精神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引導大學生勤于學習,善于創造,甘于奉獻,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的目標將通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深入發展而成為可能。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等,為學生的職業生涯設計起著引領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職業生涯設計體現了目標的一致性,兩者必須緊密結合在一起,把職業生涯設計思想滲透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做到相互融合,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二)內容的相通性

        職業生涯規劃通過對性格、興趣、技能、價值觀等的探索,幫助大學生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進行初步的職業定位,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將興趣與學業有效地結合,找準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開發自身潛能,成為一名高素質的人才。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不斷優化育人環境,從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過程中,可以以職業認知教育為切入點,深入開展以愛國主義和愛校榮校為內容的國情校情教育活動,引導大學生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如鼓勵大學生畢業后到西部去,支援西部建設。還可以通過就業實習、社會實踐、見習等方式,引導大學生積極探索工作實踐,加強職業認知教育。從職業目標、職業情感入手,一方面,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把職業目標和祖國的需要、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人生的偉大追求相結合;另一方面,把職業情感教育貫穿于日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榮譽感和職業幸福感。因此,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過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斷深化和具體化的過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是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奠定基礎和方向的過程,兩者的內容達到了質的融合。

        (三)教育原則的統一性

        不管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是思想政治教育,始終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兩者的教育原則是統一的,共同遵守以下原則:第一,教育的主體是雙重的,即學校和學生都是教育的主體。一方面,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體,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傳授學生正確的觀念和方法;另一方面,學生也是教育的主體,他們要充分發揮自我的能動性,加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第二,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職業生涯規劃注重實施,只有通過實踐才能不斷修正自己的規劃,最終實現人生的價值。思想政治教育也離不開實踐,只有通過勞動教育、社會服務、社會考察等方式,在實踐中強化理論的學習,才能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第三,堅持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統一。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能一概而論,職業生涯規劃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有針對性的,不能將問題流于表面,而要將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做到有的放矢。在教育過程中,思想層面的問題與現實生活的問題不是完全統一的,有時甚至會出現矛盾的情況,此時,需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解決思想層面上的認識問題,這樣,實際問題才能迎刃而解,教育的實際效果才能得以增強。

        二、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切入點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徑(一)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切入點,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以下簡稱《意見》)中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黨的十六大確定的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對“全面發展”作了十分精辟的概括:“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從大學生的內在需求出發,寓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終極目標于日常的職業生涯規劃之中,逐步達到社會對人才培養的整體要求。在教育過程中,要將學生的學習目標與職業發展目標同社會的共同理想結合起來,從而轉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更明確。

        1.以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引領學生。配備一支高素質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師資隊伍,不僅是使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還是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力組織保障。他們不僅應具備淵博的學術知識,還應具備較高的思想素質,他們都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以個體化的自我探索幫助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職業生涯規劃中最重要的環節是“認識自我”,通過了解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等,為制訂個人成長計劃奠定基礎。職業生涯規劃要求大學生審視自我是否符合全面發展的標準,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通過自我探索的過程,大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與缺點,就會主動參與學習,通過職業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審美教育、人文素養教育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使個人得到全面發展。

        3.以多樣化的課堂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例如,高校在人才培養方案設置中可以通過實現文化素質教育在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滲透化,貫穿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從單獨的文化素質知識的傳授到注重知識的內化以及文化素質的提高。重視第二課堂(課外學習)和第三課堂(社會學習)活動在鞏固學生知識、鍛煉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中的重要作用,將第二、第三課堂活動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充分發揮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建設第二課堂豐富的精品文化活動,結合第三課堂的實踐活動,全面整合第一、第二、第三課堂教育資源,全面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實現育人機制的全面化、系統化,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二)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切入點,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新不是拋棄基礎,標新立異,而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征,為教育注入新的血液。

        1.繼承傳統內容,深化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世界觀、人生觀、政治觀、道德觀、法制觀五個方面的教育。其中,道德觀教育是基礎,政治觀、法制觀教育是主導,世界觀、人生觀教育是根本。《意見》中明確提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明確提出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前提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結合自身和所處時代環境的背景進行合理地規劃,因此,一個人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始終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2.與時俱進,創新教育內容。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用具有現代化發展趨勢、體現時代特點的人和事來引導、感染和激勵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審視自我、確立目標、生涯策略、生涯評估等各個環節有機結合,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貼近社會現實。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大學生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并且能夠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解決問題。例如,有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淡化,要對他們進行人生理想教育,使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奮斗目標;有的大學生對國內國際形勢認識不清,要對他們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增強緊迫感和時代感;針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要對他們進行就業觀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

        (三)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切入點,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性和整體性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理論教育、實踐教育和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為基本方法,把疏導教育、比較教育、典型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激勵感染教育法等作為一般方法。這些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達到教育的效果,但與現代社會的時代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完全解決所有思想層面上的問題。因此,只有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才能增強其有效性。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一種特殊教育,蘊涵著很多特殊的教育方法,這些方法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特殊情況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1.預防教育。所謂預防教育是指針對人們可能或將要發生的思想問題與行為偏向,事先進行教育,防止思想問題與行為偏向發生,或者在思想問題與行為偏向剛冒頭時,就能及時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遏制其發展和蔓延,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防微杜漸”和“防患于未然”。例如,大一新生剛進校時,很多學生由于沒有新的奮斗目標而變得無所適從,甚至荒廢學業,通過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可以使學生盡早明確自己的目標,合理規劃大學學習和生活,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預防教育法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導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心理咨詢法。心理咨詢通過咨詢者與被咨詢者雙方共同討論和磋商,解決咨詢者遇到的難題,如怎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等,幫助咨詢者進行自我調控和自我提高。職業生涯規劃針對學生對自我認識不清晰提供了很多探索的途徑,通過自我剖析,學生能正確評價自己,樹立積極的心態。

        3.綜合教育法。綜合教育法是指用全面的、聯系的和發展的觀點為指導,把各個方面或各種方法有機聯系起來,使之成為具有最佳教育作用的教育整體。職業生涯規劃中大學生重點要解決“我是誰”“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環境允許我做什么”“怎么去做”等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索,有利于大學生把自身的發展與社會需要緊密結合,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行動的自覺性,進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我國社會的全面進步,各個學科領域以及各項工作都呈信息化、社會化、綜合化的發展趨勢,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現了新的特點,將職業生涯規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可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視角,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整體性、系統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任鳳彩.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價值與實現[J].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2009(12).

        [2]屈善孝.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6).

        [3]張敏堅,張橋.論大學生職業生涯指導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4]王曉紅.以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江蘇高教,2009(5).

        第9篇:職業衛生規劃范文

        這除了高校擴招等客觀原因,大學畢業生自身職業素質和能力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也是其就業難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么用人單位到底需要啥樣的人才,大學生怎樣才能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我認為用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去分析。

        第一,大學生對用工單位的用人需求的認識和理解。

        大學生要找到工作,必須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用人單位需求何在?有一點是很明確的,它不是教育機構,旨在讓你進去繼續進修然后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它也不是慈善機構,因為悲憐你找不到工作而履行神圣的社會職責。它是什么呢?是勞動機構,是雇傭你進去“干活”的,因為你付出了它所需要的勞動從而以工資作為交換的形式。

        遺憾的是,不少大學生卻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廂情愿地把用人單位當作是配合自己實現個人職業生涯目標的工具,喜歡就進去呆著,不喜歡就一走了之。

        其實,與這位大學生持有相似看法的人還真不少。根據國家勞動部的“第一次就業調查”報告顯示,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學生把第一份工作當成職業的跳板,而16%的人“沒有太多考慮”就選擇了第一份工作,結果是大學生就業后一年內流失率高達50%,兩年內的流失率接近四分之三!

        應該說,大學生開始重視個人職業規劃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因為畢竟懂得要對自己的生命和前途負責了。但同時我們也留意到一種新的苗頭的滋長,那就是太過于關注個人發展而忽視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以用人單位是否迎合或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來作為選擇用人單位和繼續服務用人單位的標準。這種以個人為中心、追求自我價值最大化的“職業規劃”,不是社會發展所倡導的真正的職業規劃!真正的職業規劃,應是將個人職業目標和用人單位需求相結合的規劃,是在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前提下實現個人職業目標的規劃!

        那么,大學生在做職業規劃時應如何結合用人單位的需求呢?

        1.大學生要清楚用人單位的員工招聘需求。

        在作出應聘選擇前,大學生要認真分析一下:用人單位為什么要招聘員工,希望通過招聘這些員工達到什么目的,有哪些具體的招聘條件,用人單位的這些信息與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和戰略是否吻合。千萬不要抱著“隨便做一做、大不了再換”的心態,那樣受傷的是用人單位,浪費寶貴光陰的是你自己。

        2.大學生要了解用人單位的階段發展需求。

        用人單位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有不同的重點需求,大學生要做的是思考并找出滿足這些重點需求的方法,并努力身體力行。如果你能為滿足這些重點需求而作出相應成果的話,你就有機會得到用人單位的賞識和重用。同時,在不同發展階段,用人單位對員工的期望也是不同的,在創始期更多的是需要員工多干少說,在迅速發展期需要員工邊干邊思考,在成熟期需要員工思考了再干。

        3.大學生要研究用人單位的戰略發展需求。

        如果你希望在本單位有更好的發展,那就需要對用人單位的戰略發展需求進行研究,對用人單位的未來業務重點和崗位要求作出預測,并據此制定自己的中長期規劃。

        第二,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素質需求。

        1.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評價正在趨于理性。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的絕對數量正在逐漸上升,就業市場已堪稱為“買方市場”,招聘單位掌握著主動權;而擴招帶來的大學生素質良莠不齊的現象也促使單位在招聘大學生是對學生素質的要求進一步嚴格。

        2.在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中,他們更看重的是大學生的素質方面,如責任心、團隊精神等,而并非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外語成績;這與學校的評定標準是不一樣的。

        3.企業并不認為大學教育只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企業真正需要的是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辦事能力,對自己的未來有規劃的學生。

        4.用人單位也希望與學校加強聯系,宣傳自己,以方便招募優秀的人才。

        第三,高校根據用人單位需求如何加強教育工作。

        1.建立信息平臺及企業人才需求庫,多向企業推薦人才同時也為學生提供更多企業所需人才的信息,為學生建立一定的求職渠道。

        2.盡早地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有一個準確的自身定位和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對未來目標作規劃并使之為其目標努力;多注意職業禮儀培訓,開設一些有關課程,提高能力。

        3.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學生道德修養素質;注重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盡快適應社會的需求正確;引導求職心態,引進就業指導課,提供專業培訓機會。

        4.幫助學生篩選需要的招聘企業,多給予學生關于能力和性格的測評,使其根據自己的優勢選擇自己的就業方向,并要讓學生了解將來的工作內容和性質。

        5.多邀請用人單位到學校組織校園招聘會及有關職業生涯的講座,使學生了解就業狀況;開辦模擬面試,是學生明確所學專業特點及將來就業行業的所需的實際能力;學校應聯合企業對在校生進行適應企業需求的基本能力培訓。

        第四,大學生針對用工單位需求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

        1.大學生應該有明確的學習方向,除了對課本知識的學習以外,平時還需盡量開拓視野,關注行業新聞,注意對管理案例的研究,以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

        2.鞏固掌握專業知識,加強專業素質的培養,有針對性的為未來工作做準備。

        3.樹立責任心,在與社會接觸中鍛煉自己、磨練意志,做事要務實、自信、誠實、靈活。

        4.提高學習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處理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際動手能力等綜合素質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

        5.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職業生涯規劃,了解一些社會常識和企業內部的一些規則;多與企業溝通,參加具體實踐活動。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系列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 尤物国产91色综合久久 | 亚洲综合网中文字幕 | 日本亚洲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 | 中文乱码在线波多野结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