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范文

        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

        第1篇: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范文

        一、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和存在存在問題

        (一)文化活動形式單調,農民多元化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基本滿足。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農村的文化活動過于單調,只有在傳統的節日才會有秧歌、大鼓等活動,內容陳舊,而且受困于經費緊張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不少業余文化團體將精力放在演出上,缺乏平常的專業訓練,演員基本功不扎實,難以向百姓傳送優秀的文化內涵。喝酒打牌成部分農村地區文化不和諧“主題詞”。特別每年到了冬天,打牌風氣就盛行,少數農民沾上打牌賭博習氣以后,搞得家破人亡,嚴重影響了農村的和諧。農村節日文化活動,青年農民參與的積極性相對較差,主要是部分老年人和少部分中年人參與。現在農村的青年與外界的信息交流比較多,見識廣,農村傳統的文化節目無法對他們產生吸引力,而現在針對農村新生代農民創作適合他們文口的文藝節目在當前基本上都是空白,因此,農民對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呈現出年齡差異。

        (二)文化人才隊伍匱乏。農村的基礎條件比較薄弱,許多文化工作者不愿長期留下工作;當地民間藝人也因為生計原因,不能發揮自己的愛好特長,人才隊伍的流失以及后備人才隊伍嚴重不足。

        (三)符合村民文化消費需求的文化產品相對匱乏。資金匱乏,正常文化活動難以正常開展。目前許多地方的農村文化活動站依賴于鄉鎮資金的撥款支撐,不少鄉鎮本來財政就比較窘迫,在這樣的情況下文化工作更是難以為繼。許多農村文化工作站也只是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的“農家書屋”雖然也普遍成立,但是書刊、報紙僅限于上級發放,種類少,針對性和時效性差,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農村文化建設經費沒有保障,文化活動也難以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職能無從發揮。政府在文化建設方面的公益性投入大量集中在鎮區,對農村的投入相對不足。

        二、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完善農村文化活動網絡。當前農村完善起了鎮、村文化網絡,在鎮村都設有文化站,鎮文化站由專職干部擔任,村級文化站站長由村民選舉產生,文化網絡對農村文化建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許多村級的文化站都圍繞著許多農民,有的參與演出,有的則是前來觀看。農村文化活動重要的就是文化網絡的健全。

        (二)發掘農村“文化能人”,發揮他們的帶動作用。在當前農村文化激射中,一方面是人才匱乏,一方面是很多掌握一技之長的農村文化能人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農村文化不能單單認為是從外面請演員唱唱戲、跳跳舞,忽略本土文化對精神生活的影響和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在基層挖掘優秀文娛人才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一條必由之路。如在壩仔鎮文化事業中,涌現出了劉厚太同志,一個退休的工商干部,不計工資報酬,樂此不疲地去做文化工作,壩仔鎮的干部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有人不太理解,說他既然不缺錢、不圖錢,不如在家享清福。老劉說:“文化工作就是我最大的寄托,我雖然退了休,但身體很好,我熱愛文化,不想民間藝術失傳,希望看到群眾有戲看,農村文化生活真正活躍起來”。

        第2篇: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范文

        一、在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上不到位,思想上存在誤區。在農村,一些鄉鎮干部不重視文化建設,認為只要自身把經濟建設搞好了,就能得到人們的認可,沒有全面認識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缺乏文化建設意識,文化建設落后一點沒關系。還有就是沒有意識到文化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民生工程,認為文化建設只不過就是唱唱歌、跳跳舞、逗笑搞樂、鬧著玩、尋開心。

        (二)農村文化建設基礎薄弱,不良文化現象時有抬頭。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大批新生代青壯年農民工涌入城市參與建設,留在家中大多都是一些婦女和孩子,還有老年人,他們平時都被一些瑣事纏身,還要忙于地里的活計,要想參加文化活動則缺乏時間和精力,而且又因為地方文化部門在文化活動中不能實現創新,沒有開發有益于人們參加的作品或活動形式,于是給不良的現象諸如“黃、賭、毒”造成了可乘之機,一些封建、腐朽思想也有所抬頭。

        (三)經費投入少,隊伍建設令人擔憂。鄉鎮文化站陣地不能及時得到更新,不能與人們的需求相適應。農村經濟發展不暢,一些鄉鎮不重視文化建設,導致文化建設沒有經費,文化工作不能順利地開展。

        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當前應采取以下對策

        (一)鄉鎮文化站要積極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文化站對每年的活動要做到目標明確,有針對性地安排好一些節假日、紀念日、農閑、主題活動的文化活動,利用重大節日及傳統節日,組織開展文藝匯演、攝影比賽、書法比賽、職工運動會、元宵花燈節等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通過節慶文化活動搭建群眾文化演出平臺,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與此同時,積極開展“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等活動,積極引導群眾組建富有當地特色的演出隊,挖掘整理特色民間文藝,進一步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

        (二)發展農村先進文化,是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納入基層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格局。在全社會營造鼓勵文化創造的良好氛圍。配好配齊鄉鎮宣傳委干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服務中心)專職人員,穩定基層文化隊伍,為優秀文化人才干事創業提供良好環境。

        (三)要進一步在文化建設方面增加經濟投入。農村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定要用先進的思想武裝自己,自覺抵制那些落后的和消極的思想。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在農村文化建設中舍得投入資金,要逐步改善當前農村文化設施。一要以縣城為中心,建設一定數量的圖書館,對廣大鄉村和群眾開展流動圖書館借閱服務;電影放映公司和農村電影放映隊要大力開展電影下鄉,專業劇團也可以發揮流動車送戲下鄉的優勢。二要進一步規范農村文化市場,對當前存在的低級文化現象堅決抵制,自覺反對那些封建落后的思想。三要對文化資源做好整合工作,合理配置當前農村的會議室和農民科技學校等,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第3篇: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范文

        關鍵詞:農村社區 信息化 公共衛生 衛生服務

        一、社區衛生信息化的背景

        社區衛生信息化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用于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信息技術。社區衛生服務內容概括為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指導的“六位一體”業務,也是實現建立居民“電子健康記錄”的起點。信息化社區具有以下特點:

        1、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

        健康檔案內容包括了從兒童到老年保健的全程信息,與現有的其他健康信息相比具有內容完整、信息規范的特點,采用模塊式組合,由核心部分和專項部分構成。核心檔案部分主要包括人口學資料、健康狀況、簡單的物理學指標、主要危險因素和社會適應以及對現有衛生資源的利用。專項部分主要為適應老年人、婦女、兒童等各種重點人群和疾病人群管理需要而設計。

        從居民群眾的視角看,它滿足了“三個需求”,即滿足了老百姓個人健康信息的全程記錄的需求,滿足了居民群眾參與健康管理的需求,滿足居民群眾家門口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需求。

        2、建立健康信息數據中心,達到信息共享

        建立健康信息數據中心,健康信息的瀏覽和查詢不受地域的限制,任何時候都可以調用獲取。社區醫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將社區有關人群的健康信息及與健康信息相關的信息調出來,能夠把居民的疾病的歷程進行串聯,使他們能夠快速了解病人過往史,做出準確快速的診斷。

        3、實現主動式動態健康檔案管理

        居民健康信息可以通過居民定期的健康體檢就診更新,使數據得到動態更新。這打破了傳統上孤立的、靜態的健康檔案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一體化的、動態的電子健康信息倉庫。

        4、有效疾病監控網絡

        建立社區衛生平臺為基礎疾病監測網絡,通過對重大疾病和急性傳染病的主要診斷指標的動態監測和智能分析,為政府衛生管理部門及時提供疾病預警和疾病未來發展趨勢的視圖。

        推動農村社區衛生信息化建設,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社區衛生信息化方便居民看病報銷,讓居民得到了看病的實惠

        社區新農合信息系統的運用,患者可以直接聯網在社區進行報銷。跟以前相比,讓居民看病變得更加方便。系統沒有之前,居民需要把一段時間的看病的發票集中報銷,一方面,居民報銷時間相對固定,過期報銷非常不便。另一方面,需要細心保管好發票,一旦丟失發票很難得到報銷。社區衛生信息化,方便了居民看病報銷。提高了醫療質量,增加滿意度

        社區衛生信息平臺的建設促進了包括醫生在內的書寫電子化和質量控制。在軟件的控制下,電子病歷時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格式和要求進行書寫處方、醫囑和病歷的質量明顯提高。改變了以往手工狀態下出現的格式不規范、內容少項缺項等現象。社區內病人信息存儲在系統中,醫生定期查看系統就可以了解社區內居民的健康質量。通過系統社區醫生可以對社區的病人可以實時監控,幫助他們得到良好的治療。

        2.有助于政府衛生部門對基層公共衛生等宏觀控制

        通過對各個社區平臺上傳的信息數據的分析,可以總體了解各個地區的衛生狀況,為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寶貴的數據。這樣,政府政策的制定變得合理化、科學化。

        3.減輕了社區醫務工作者負擔

        農村社區衛生信息化,促使是社區衛生管理簡單化,科學化。只要通過平臺就可以對社區衛生情況進行管理和監督。同時,信息化使社區衛生信息變得連續性,通過信息的監測,可以對社區衛生進行動態的管理,提高了社區管理效率。例如,傳統的社區衛生管理,每次收集的衛生數據不能動態的前后比較,因而不能深層次挖掘信息。然而,通過信息化平臺,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社區衛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趨勢,提高了社區基層工作者的管理效率。

        二、農村社區衛生信息化現狀

        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已經被政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國家新醫改方案和國務院的配套方案都將信息化建設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信息化是全民醫保、社區衛生服務全覆蓋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社區衛生服務是新醫改的四個核心內容的交匯點,如何進行科學地管理社區衛生服務是當前的重要工作。

        目前,信息化在城市社區衛生建設中已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客觀地說,在我國農村社區,其衛生信息化程度與城市社區相比仍處于非常低級的階段。

        農村衛生信息化多側重與社區衛生基本醫療、藥品采購的綜合管理,且已發展的不錯。例如,在浙江省所有參合農民人人實現計算機管理,使用統一規范的新農合信息系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實行聯網實時結報,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實時結報率也達到70.4%。

        農村居民電子檔案建設與城市相比差距很大。2009年底衛生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社區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設計劃中,計劃要求當年年底城市社區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30%左右,鄉鎮試點居民健康建檔率達到5%左右。兩年后城市居民建檔人數要達到全國總人數的一半,農村建檔居民人數要達到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時,我國老齡化化以及肥胖發生率的不斷增加,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以糖尿病為例,它在我國的發病率達到9.7%,據統計,中國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達9200萬,并以每年300萬的速度遞增。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已經占到我國總死亡的85%。其中,農村慢性病患者比例越來越大,這使得農村加快農村居民建檔,迫在眉睫。但是,在農村社區居民電子檔案建立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使得建檔工作艱難推進。因此,解決建檔工作存在的問題,促使建檔工作順利進行,對我國衛生服務的發展非常重要。

        公共衛生信息化等功能正處在逐步建設或完善之中。在這過程中,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信息化存在著分散設置、缺乏整合、軟件開發各自為政、形成信息孤島、缺乏標準化和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

        三、社區衛生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一些地區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立困難重重

        1)有些地區居民(老年人多數)健康意識淡薄,對社區的體檢滿不在乎,造成電子健康檔案不能及時確定或更新。在這些地區,政府需要通過一些途徑,例如讓他們的子女做工作、物質獎勵,引導老人們去體檢。因而,電子健康檔案建立遇到了一些阻力。

        2)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一些地區因為人力,物力,財力缺乏的原因,社區衛生信息化實施比較困難。一些社區由于醫療設備、醫生資源的不允許,不能定期對社區內居民進行體檢。

        3)社區醫療和健康檔案宣傳力度不夠由于社區醫療和健康檔案宣傳力度不夠,少數居民對社區醫務人員的工作持抵觸態度,上門調查時吃閉門羹是很尋常,其中一些中年人覺得自己身體健康,認為建檔沒有什么必要,對于定期的體檢,他們常常滿不在乎。

        4)沒有標準化的信息采集工具健康檔案是社區人群健康信息的采集工具。但是,各地區的農村社區的健康檔案的內容,指標,結構極不統一和規范。

        信息模型前期規劃不夠,社區衛生系統與外部系統兼容不好衛生信息標準化是一項牽涉面廣、工作量大、耗時長的研究工作。由于社區信息化起步比較晚,模型建立沒有可參照性,因而社區信息化模型整體規劃與其他現有的模型不能統一。這使一些社區的信息不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從而造成了“信息孤島”現象。例如,社區的就診的電子記錄,與一些醫院的醫院系統難以兼容。因而,醫院很難對病人的既往史進行有效的了解。

        社區全科醫生對信息化過程不適應在一些地區,由于各種歷史的原因,部分全科醫生從以前的赤腳醫生轉變過來,這部分人群習慣了傳統的診療程序并且普遍對信息化技術不太了解,不能熟悉的進行電腦操作。另一方面,這些全科醫生普遍年齡偏大,熟悉和掌握信息系統周期比較長。從而,他們對社區信息化不太適應,對社區信息化不太積極。

        經濟不發達地區,政府投入不足,社區信息化進程較緩慢由于缺少資金的投入,社區基層工作人員處于常年缺少狀態,同時設備的不足,造成社區信息化進度遲遲不能推進。

        四、社區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建立社區信息統一規范社區衛生服務是我國城鎮醫藥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主要環節,已成為我國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區衛生服務深入發展的過程中,許多關鍵技術的研究和建立已經成為當前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建立統一的社區信息標準,已成為現在迫切的任務。

        建立信息交換與共享的信息化規范是社區信息化進程中基礎。信息化規范是一切平臺建立的標準,包括數據的數量,采集,利用,反饋,分析等,各個系統在同意的標準下進行開發,才能達到信息之間的交互與共享。

        通過建立統一規范,保證社區衛生信息的內容完整、格式規范,傳輸流暢,以滿足用戶需求和實現信息有效開發利用,把信息作為社區衛生質量控制和保證的載體。從而,這樣整個衛生資源信息才能得到有效利用,從根本上避免了“信息孤島”的出現。

        政府加強對一些欠發達的資金投入地區之間貧富差距,造成一些社區衛生資源貧乏,包括人力、物力,這常常使這些地區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處在滯后、信息化偏低狀態。政府通過加大對這些地區的財政補貼,鼓勵當地政府對社區衛生進行信息化升級,縮小去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同時,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結成信息化扶助對象,讓信息化發展比較好的地區把自己發展過程中經驗傳授給他們,避免少走彎路,從而加深社區信息化進程。

        對一些醫務人員進行信息化培訓政府對社區醫生進行信息技術測試,對信息化技術不熟悉的全科醫生,政府可以對他們進行短期信息技術培訓,使他們熟練掌握電腦操作,并實現信息化辦公,提高辦公效率。

        加大科研研發力度,完善社區信息軟件系統完善和升級現有系統版本完善和更新現有的衛生信息系統版本,使社區衛生系統軟件更切合實際,更人性化,操作更加簡單。同時,在軟件系統設計之初,應多征求基層工作人員的意見。這樣設計出來的軟件才能更容易被基層社區所能接受。

        加強宣傳教育,建立標準化的個人、家庭、社區健康檔案通過宣傳教育,讓居民認識到建立健康電子檔案對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實際意義。最終達到居民能夠自覺定期參加社區進行的健康體檢,從而建立動態的電子檔案。為社區工作人員和衛生決策者提供以居民個人、家庭和社區為基礎的衛生信息,有助于居民健康評價、疾病篩查與早期診斷,制定及時有效的社區預防和干預對策,并真實有效地評價預防和干預措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梁智宇,李苗苗.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信息化淺談[J].實用心腦肺雜志,2009,(7):639-642

        [2]李偉,張華偉,徐勇勇.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的瓶頸問題及發展對策[J].中國全科醫學,2007,(7):521-523

        [3]朱蔚.社區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社區醫師,2010,(29):268

        第4篇: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范文

        關鍵詞: 新農村建設; 農村公路; 規劃目標; 措施

        1現狀農村公路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十五”過后, 我國農村公路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但是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 現在的進展僅僅是開局、起步。農村公路建設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在農村公路建設中, 地方政府和設計者不能因地制宜。

        建設者往往缺乏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這樣農村公路建設成本居高不下, 浪費了有限的建設資金, 使有限的農村財力很難承受。

        (2) 農村公路總體技術水平不高。

        農村公路總體技術水平不高主要表現在: 一方面農村公路建設投入不足, 公路建設等級低下; 另一方面, 農村公路大多數為民辦公助、群眾投工投勞的成果, 資金投入不足, 涵擋等配套設施差。

        (3) 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資金嚴重不足。

        目前, 農村公路的造價每公里大約為7~ 10 萬元, 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來源主要由省補助、交通費投入、財政配套、村集體經濟支出、發動農民自愿籌集等渠道組成。這就導致了一方面農村公路建設總量不足, 通達深度不夠; 另一方面在公路建成后, 由于資金不足, 缺乏養護, 超重車輛的行駛, 導致路面破壞嚴重, 功能失效。

        (4) 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責任不明確, 管理跟不上。

        作為政府履行公路交通管理職能的部門, 對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和養護工作的指導意見不夠明確,服務的主動性不夠強。

        (5)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制不健全、不規范。

        各級政府和交通部門對農村公路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認識不足, 重建輕養的觀念嚴重。因此, 這類公路損壞嚴重, 造成財力浪費。

        (6) 農村公路安全條件差。

        “村村通公路”的實現, 使廣大農村形成了密集的公路網, 對發展農村經濟起到了支柱作用。但農村公路寬度不夠, 質量欠佳, 有的年久失修, 通行能力差, 極易出現安全問題。大部分農村公路沒有交通標志、標線, 缺乏相應的安全防護設施, 存在較大的交通事故隱患。

        2規劃原則

        為建設既滿足通暢、安全、便捷、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又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農村公路, 應當堅持以下主要原則。

        (1) 總體安排, 統籌兼顧, 分步實施。

        首先, 農村公路規劃要按照縣、鄉、村道的順序, 本著縣道規劃與國省道規劃, 鄉道規劃與縣道規劃, 村道規劃與鄉道規劃相互協調的原則, 合理布局, 縱橫結合, 做到近期目標和遠景規劃相統一。其次, 農村公路規劃要著眼經濟建設的大局, 優先考慮當地農業資源、旅游資源、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為農村調整產業結構、為農民致富奔小康創造條件。第三, 農村公路建設應遵循先干線后支線的原則, 在實現“大動脈”暢通的情況下, 逐步豐富“毛細血管”, 避免出現“斷頭路”、“卡脖子路”以及干線公路施工時支線受損的現象。

        (2) 堅持標準適度和因地制宜原則, 發揮最大投資效益。

        建設標準直接關系到農村公路的使用功能和投資規模。農村公路不在寬而在適用, 等級不在高而在實用。原則上, 農村公路建設標準按《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執行, 根據各地區公路網的規劃以及經濟發展狀況, 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遠景交通量綜合確定農村公路采用的技術等級。農村公路路線設計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原有道路, 盡可能減小工程量。農村公路路面結構的設計應貫徹就地取材原則,結合農民、農用車及農村交通特點, 結合當地農村地理、資源、經濟狀況, 建設適合當地農村特色的公路及道路。

        (3) 注重實效, 確保質量, 實現暢通無阻。

        公路交通設施規模、布局, 等級標準及管理服務, 充分體現農村實際和農民需求, 既要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 既要滿足當前需要又要兼顧今后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第一。

        (4) 兼顧環保, 實現可持續發展。

        農村公路規劃應貫徹保護耕地、節約用地的原則, 與山、水、林、田的綜合治理相結合, 最大限度地節約用地, 道路修建有利于復耕造地, 盡量避免占用農田。同時, 要盡量防止水土流失, 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注意與沿線地形、地物、環境和景觀相協調, 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文物古跡, 增強農村公路交通親和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5) 按照“安全、方便、節約”的原則建設交通工程設施。

        路基路面設計應根據使用功能、技術等級、交通量、地形、地質、材料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綜合考慮, 尤其應重視排水與防護設施設計, 既要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 又要經濟合理, 以提高農村公路抗災能力; 交通工程設施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與路基路面的具體情況進行設置, 做到醒目、牢固。在視距不良的急彎路段, 應根據需要設置線形誘導、警告、減速等標志; 連續長陡下坡路段應設置減速裝置。在學校等特殊路段應設置警告、禁令標志及必要的指示標志, 有條件的農村公路可設置里程碑、漆劃標線。

        3規劃方法與實施措施

        3、1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導作用

        農村公路建設必須堅持以地方政府為主, 中央政府扶持, 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發展方針,按照“多予少取”的方針, 積極協調交通、財政等部門, 統籌規劃, 協調行動, 充分發揮資金投入效果,共同推進農村公路加快發展。

        (2) 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

        要堅持不修農民群眾不想修、不愿修的路, 不強行攤派、集資, 不隨意降低補償標準, 不隨意征用農民宅基地和耕地, 不亂采亂挖,總之,要通過農村公路建設這個載體, 一方面, 體現出農村公路建設效果上的“兩滿意”, 實現發展農村經濟的目標; 另一面, 體現出農村公路作為新農村建設中的基礎性工作的作用

        (3) 農村公路規劃應與縣域城鎮體系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相協調。

        縣域城鎮體系是在縣域范圍內, 以中心城鎮為核心, 由一系列不同等級規模、不同職能分工、相互密切聯系的城鎮組成的有機整體。建設新農村, 規劃要先行。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 在充分調查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人民生產生活狀況的基礎上, 針對不同的鄉情、村情、民情,選擇發展路徑, 明確新農村的建設模式、建設重點和建設方式。在此基礎上, 對農村房舍、水電、道路、教育、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出科學規劃。

        (4) 農村公路規劃應與國道、省道、縣道等主干道路網規劃相協調。

        全面提高農村公路的密度和服務水平, 形成以縣道為局域骨干、鄉村公路為基礎的干支相連、布局合理、具有較高服務水平的農村公路網。首先將農村公路與上層次公路銜接, 保證區域內公路網總體布局的協調和路網整體效益的發揮; 而后建設大量的連接線、支線、溝通線、聯絡線, 使農村公路成網, 滿足多方出行要求。農村的道路建設, 要打破縣、鄉、村的界線, 進行統籌規劃, 防止畫地為牢, 造成邊緣村、鎮互不聯結, 無法實現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第5篇: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范文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私人建房問題及規劃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great improve. The rural life level also increase, farmers' hands also had rich capital,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rmers housing improve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or old, or group of reconstruction and make a new home. Due to the corresponding department hands is limited, the private house exposed too many questions. This paper i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n the private house situation mining problems,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management private house

        中圖分類號: TU982.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 前言

        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帶動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新農村建設的促進,農民拿出閑置資金著手改善居住的環境。當然,改善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擴建、重修等方式。本來這是一件好事,但是農民缺乏統一規劃意識隨意修建,為新農村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阻礙。因此,要全面推動新農村建設首先要處理好私人建房問題。在這種形勢下,研究新農村建設中私人建房存在的問題及規劃管理對策具有現實意義。

        2,新農村建設中私人建房存在的問題

        在新農村建設的推動下,很多農戶私自開始建房,本來改善住房環境是一件好事,但是筆者根據自身工作便利走訪多家私人建房戶,發現絕大部分都是隨便找幾個修建過房屋之人建房,而且建房也毫無規劃,沒有報建手續以及安全監督等,純粹屬于五五現象。綜合起來分析,新農村建設中私人建房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2.1,施工隊伍比較隨意

        現在農村里很多青壯年都出外打工,大都在外面建筑工地上做事,時間一長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學會一些施工技術,比如在工地上拜師學藝,給打工當小工學習等多種途徑。這些人是沒有進行過系統性、專業性的培訓,僅僅長期在農村里幫他人建房。就是著一些人組成施工隊伍,在農村里給人建房。

        這樣的施工隊伍屬于臨時拼湊,根本就沒有施工資質、施工圖紙以及專業技術。隊伍成員平時在各個家里散住,一旦某家需要私人建房就把隊伍召集起來開始工作。這樣的隊伍脫離了相關職能部門監管,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術和安全防范,在施工過程中極易出現安全事故,也會給建筑質量造成多方面隱患。但是新農村建設中私人建房時,大都習慣于請這種隊伍施工。據有關報道顯示在2011年,云南省某村中一農戶修建新房不到一年就裂縫,最后顯示就是施工不到位造成隱患。

        2.2,缺乏報建手續

        事實上,很多農戶都認為修建房子屬于自己私事,用的是自己家的地,只需要到鄉鎮象征性審批一下就行了,關你其他部門啥子事情。加上很多存在較為偏遠,雖然知道新農村建設這種事情,但是有文化都進城賺錢去了,剩下的老弱病殘孕等,對什么新農村建設以及法律法規根本不懂,缺少相應的報建意識。

        在修建的時候,建房農戶不會自動去相關部門審批手續,致使相關部門也無法掌握農村里私人建房的實況,也無法派專業技術人員到戶進行指導。這樣不但不能夠跟蹤監督農戶建房質量,也無法切實掌握“非法的建筑”。在四川某個偏遠小鎮開展新農村建設統計法,有75%的私人建房屬于無手續建房。

        2.3,建房缺乏前瞻規劃

        現實之中,很多農戶修建房屋都是從自己種植土地上根據修建位置與面積規劃,建房都十分隨意,想怎么修就怎么修建。因此私人建房根本就沒有統一規劃,修建的房屋不但影響到整體環境,還和新農村建設提倡的“村容整潔”相矛盾,而且修建之時也沒有對整個地勢進行勘查,存在嚴重安全隱患。2011年四川巴中市某地出現大量降雨,造成許多地方不同程度滑坡,毀壞了大量的房屋。雖然這屬于天災,但是許多房屋都是因修建之時選址不科學,沒有對周圍的山體進行安全性評估。此外,私人建房以及影響到鄰居不通風、不采光以及通行不便等問題,激發矛盾出現。

        2.4,缺乏相應的質量安全監督

        新農村建設中私人建房施工中未進行質量監督,就是建成之后也沒有得到相關部門驗收就開住,房屋中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不得而知。雖然新農村建設中國家建立了監管部門,但是農村偏僻范圍廣,建筑的項目比較分散,有關部門極難跟上私人建房步伐,比較咋成安全質量監督不到位。

        3,新農村建設中私人建房規劃管理對策

        具有一個安逸的居住環境是每一個農戶首要的愿望,也是許多農戶為之而奮斗的目標。因此,要解決好農戶住房問題不但是新農村建設的目標,更是和諧社會客觀要求。在這種形勢下,必須要針對私人建房中存在的問題規劃處科學管理對策。

        3.1,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戶認識

        一直以來,農村是我國主要居住地方,具有最深厚、廣泛的群眾基礎。之所以私人建房嚴重根源還在于農戶思想觀念較落后。因此必須要不走過場、不走形式,深入到一線農村與農戶進行正面的宣傳,提高農戶對報建、設計、規劃以及驗收等各道程序的認識,讓他們意識到房屋的質量安全、法律權益的重要性。宣傳之時,要大力宣傳各種富民政策,讓廣大農戶感受到國家的溫暖,調動他們參與新農村建設積極性。同時養他們具備科學建房、節約資源的觀念。

        3.2,創新機制提升監管力度

        相關政府部門必須要重視新農村建設下私人建房的問題,必須要構建出科學合理的機制。一是要成立專門督查小組,對各個村進行整治、規劃以及管理。

        二要簡化私人建房的報批手續。各級單位和部門要簡化報批手續,盡量降低報批中涉及到的各種費用,甚至要主動為私人建房提供科學指導與優質服務,嚴格按照規劃許可執行。從根源上做好私人建房的質量把關。

        三要強化施工隊伍管理;對施工單位要實施承包之人責任制,要掛牌施工持證上崗,通過合同簽訂承包人應盡義務和責任,還要協助農戶選購建材,一切按照預算實施。當然,相關單位還必須要做好施工隊伍培訓,驗證合格者頒發資格證與上崗證。

        3.3,嚴格規劃優化建房布局

        要對每一個地方做好規劃布局,在私人建房之時必須要按照統一規劃實施。在設計主題、調整布局等上面要依據當地特色進一步出新。

        一要指導農戶建房因地制宜;做工作上要嚴格執法、堵疏結合。必須按照相關制度以及規定給予審批,按照實際情況同意擴建或者新建。

        二要抓好房屋的設計工作;要鼓勵科研及設計單位的工作人員下鄉,深入到農村一線基層進行設計,這樣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圖紙才具有可行性。

        3.4,嚴格普查加大整治

        要糾正新農村建設下私人建房問題,除了進行引導之外還必須要嚴格進行普查,對于違規違章建房的農戶加大整治力度。對于農村的施工隊伍以及個體要普查,等級其資質與是否持證等情況。并要對于準備修建房屋農戶進行指導,避免其浪費財力、人力以及物力。同時還要極大建材市場的整治,工商與技監等職能部門聯手出擊,整治市場正規化,為農戶私人建房做好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琳. 淺談新農村建設中農民建房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三農中國,2008(3):175~178.

        [2]周博.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建筑,2010(28):134~136.

        第6篇: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范文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內涵;現狀;存在問題;農業院校;策略

        中圖分類號S126;F30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11-0051-03

        ProblemsoftheAgricultural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ies

        JIANG Yan-pingTIAN Xing-guoYANG ZhengLV Jian-qiu*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dong Guangzhou 510642)

        AbstractThe content and status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was briefly overviewed in this paper. Based of on the status of its construction,the current prominent problems issues were analyzed,and some strategie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response to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ere proposed.

        Key words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content;status;problems;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strategy

        21世紀農業發展的兩大前沿高新技術包括農業生物技術及農業信息技術,我國《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把“培養信息化人才”、“推進面向‘三農’的信息服務”等列為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戰略重點[1-2]。繁榮農村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型農民的重要舉措之一即為大力發展農業信息化。目前,多數高等農業院校已發展成為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主,理、工、經、管、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對農業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資源和人才支撐。

        1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內涵及發展概況

        1.1內涵

        農業信息化即:在農業領域全面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使之滲透到農業生產、流通、消費以及農村社會、經濟技術等各個環節,從而為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3]。其內涵主要包括農業資源環境、農業生產、農業科技、農業生產資料、農業產品、農業教育、農業管理、農業金融稅收等方面的信息化。目前,農業信息化越來越成為農業生產活動的基本資源和發展動力,信息和技術咨詢服務業越來越成為整個農業結構的基礎產業之一,信息及智力活動對農業增產的貢獻越來越大。農業信息化建設的不僅包括計算機技術,還應包括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光電技術、遙感技術等多項信息技術。同時,農業信息化還代表培育和發展以智能化為代表的新的生產力,并使之促進農業發展、造福于社會[4]。

        1.2發展歷程

        世界農業信息技術的發展大致經過3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20世紀50―60年代的廣播、電話通訊信息化及科學計算階段;第2個階段是20世紀70―80年代的計算機數據處理和知識處理階段;第3個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業數據庫開發、網絡和多媒體技術應用和農業生產自動化控制等的新發展階段。

        2農業信息化建設現狀

        目前,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農業數據庫系統、農業信息網絡技術、農業專家系統、農業自動化控制技術、農業管理系統、精準農業技術、3S系統、生物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和數字化圖書館技術。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均在農業信息技術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印度、韓國等發展中國家雖然起步較晚,但農業信息化的發展也較快;越南也認識到其重要性,正在加緊追趕[5]。信息技術在我國農業領域中的應用開始于1979年。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在資源、農業、環境和災害等方面開展了數據庫與信息管理系統、專家系統、系統工程、決策支持系統、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的研究,目前已取得較大的成果,不少已在實際中得到應用,有些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全國大多數縣已在信息管理中配備了計算機,縣以上逐步建立了各級農業信息中心,一些優化模擬模型、宏觀決策支持系統及大型的農業資源數據庫已建成,遙感技術已被用于農業估產與災害預測預報中,在生產實踐中,各種農業專家系統和計算機生產管理系統已有應用,且其已開始在我國發揮作用,有些已取得明顯的效果[4],主要表現在:一是對農業信息網絡體系進行了初步構建,促進了全國全行業網絡指揮調度的有效實現,目前,農業部門信息服務平臺建立的縣達到80%,農村信息服務站建立的鄉鎮達到50%以上;二是在農業生產領域中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相關的農墾企業及科研單位等積極開展農業信息化技術的實踐,目前農業信息化技術在畜禽養殖、農作物種植、遠洋捕撈、草原防火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三是農業遙感監測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目前已形成農業資源監測系統、大宗農作物監測系統及重大自然災害監測系統等3個系統;四是啟動了國家電子政務重點工程“金農工程”。

        農業部2002年6月啟動了農產品監測預警系統,該系統的作用除了分析預測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供求走勢外,還對一些重要敏感的農產品實施動態檢測,檢測的內容包括產品的價格、供求、進出口等情況,并針對分析及檢測的數據,逐月提出監測預警報告。目前,該系統已經在農業信息領域中占據核心地位。另外,為了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管理,農業部將運用現代信息手段,進而建立產品信息系統及追溯制度,極大地推動我國農業標準化建設。

        3存在的問題

        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我國的農業信息化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總體來說,農業信息化在我國還未受到足夠重視,缺乏全國整體規劃,研究與應用發展不平衡。尤其在成果轉化與實際應用的開發和推廣上存在著一定困難,廣大農村地區與城市之間也存在明顯的“數字鴻溝”,嚴重制約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3.1基礎設施薄弱,投入不足

        一直以來,國家和地方對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十分不足,造成了其基礎設施比較落后,農業信息技術研發力度不足、農村信息資源稀缺、信息服務業落后、農村信息服務產業化發展的水平低、不同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據目前有關統計,我國還未實現電子化的信息資源可達到90%左右,而僅有15%~20%的計算機利用率及聯網率,甚至在很多農村地區沒有計算機[6]。

        3.2地域間發展不平衡

        由于我國不同地區,其經濟發展并不均衡,同樣的農業信息化發展也存在明顯的地域間發展不平衡。一般農業信息化發展的程度在東部沿海的省份較高,其不僅發展速度較快,農業信息服務的渠道也很多,該地區很多農民在發展生產過程中知道可以通過網絡的途徑尋找市場信息;而在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基礎較薄弱的中西部地區,由于受到包括地理環境、經濟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其經濟不發達,雖然有些地區實現了寬帶到戶,但有些地區農民獲得農業信息化的主要途徑仍然只是電話、電視、廣播等。總之,生產者現代化程度及計算機普及率的不同,將直接對當地農業信息化水平產生影響。因此,農業生產者及管理者目前在農業信息化推廣過程中面臨的重要課題[2],即為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信息化途徑。

        3.3農業信息化法規制度建設滯后

        農業信息化立法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設比較滯后,致使農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對農業信息市場進行治理沒有適合的法律依據,阻礙了農業信息的收集、整理、篩選和傳播的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過程的實現。面對具有公共物品性質的大量的農業信息,消費者存在“搭便車”的心理,農業信息資源的有效配置僅靠自發的信息市場難以實現,需政府對信息進行投入,并干預信息市場,以全面、及時、準確地為農民提供農業信息服務。但目前我國政府在農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主導作用發揮不夠,政府對農業信息服務組織的支持、補貼和有效監管機制未有效形成,農業信息產品開發不足,許多農業信息產品尚未得到及時的推廣應用,導致信息市場競爭的無序。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開發的農業數據庫標準是自定的,全國統一的農業信息標準尚未形成,互通互聯性差,并不能適應網絡化時代數據共享的需要[6]。

        3.4農業信息資源缺乏有效的整合開發

        目前,農業部門和涉農部門都擁有各自的信息資源,由于目前有效的統籌管理機制尚未建立,信息共享的程度不高。同時統一的標準體系在信息收集渠道、分類分級及信息應用環境等方面還未形成,信息結構不合理,缺乏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各級政府部門不能全面、及時、系統、準確地得到信息。目前,我國農業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的發展尚處于較低的階段,大多數資源屬于單媒體產品,農業信息資源開發程度不夠,利用率不高,農業信息的分析、加工、利用及農業信息市場的培育等進程發展緩慢,完善的信息產品市場目前在許多農村地區還沒有及時建立起來,導致農民獲取信息的途徑比較單一,信息接收方式落后[6]。

        3.5農業信息化人才匱乏

        信息技術屬于高新技術、高科技附加值技術,而農業作為我國的傳統產業,其發展優勢不足,投入產出比不高。在該種情況下,難以準確定位既懂農業又具備信息技術的人才,且其穩定性也很難保持,尤其是高級農業信息化人才更難進行準確定位。在人才層次方面,農業信息人才可以分為以下3類:研究決策型、推廣應用型及新型農民[2]。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形成農業生產決策信息和智能化生產手段的主力軍力量是研究決策型人才。但目前由于行業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尚未建立適合該類人才產生的環境條件,即使是一些現有的研究決策型人才,其也很難在農業生產部門能夠長期穩定。推廣應用型人才是“復合型”人才,其也要求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和農業知識,目前此類人才的培養尚未形成規模,不能源源不斷地培養出該類人才以充實到農業生產一線。另外,我國農民文化素質偏低,不少農民信息意識淡薄,其利用信息資源的積極性不夠,對風險性的認識也不足,對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的有效利用也缺乏,導致農業信息傳播效率不高,在農業生產中具有盲目性。因此,新型農民的培養工作任重而道遠。

        4農業院校應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4.1對圖書館文獻資源加強配置和調整

        農業院校圖書館擁有包括大量報刊、圖書及電子資源等農業文獻信息,其中涉及到的信息資源有些是農民很難接觸到的,但又是其需要的,如專利、實用技術、法律、標準、經濟信息等。但目前很多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僅限于該校師生,因此應加強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配置和調整,農業院校圖書館應積極主動地使其所擁有的信息資源跨越學校,走向社會、服務農村。在對文獻資源進行配置和整理時,農業院校的圖書館應針對農村的需要,結合自身的優勢,對文獻資源進行一定的挖掘、整理和調整,可通過成立農業文獻中心,對涉農信息進行充分收集,為農村信息服務提供保障;在對涉農信息進行收集整理時,應以實用的信息為對象進行整理,如畜牧技術、農林栽培種植技術、水產技術及農民關切的法律信息、經濟信息、政策信息等。

        4.2構筑網絡信息平臺

        農村信息化建設在市場的參與下,其在技術領域得到了大力發展,但通信網絡建設本身只能作為農村教育信息化的基礎,在技術方面為農村信息化提供實現的手段。目前我國涉農網站的數量不多,與整個網絡的發展不成比例,而已有的涉農網站中,真正有生命力的、在農業發展中發揮巨大作用的網站更少,這與涉農網站的技術信息能力不足存在必然的關聯。農業院校應該根據自身所具備的優勢,建立農業信息咨詢服務中心,以促進現代化信息網絡體系的形成,以實現與國內外農業學校、科研院所、政府科技信息網站等的聯網,加快農業信息的資源及科技成果的傳播和共享。通過對各類信息資源進行匯集分析、處理、集成與,可以將最新的信息提供給農業科技人員及農民,為地方政府的決策提供參考。

        4.3建立農業專家支持系統

        在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農業專家承擔了重要的任務。近些年,很多農業院校在服務新農村建設方面采取了一些如科技特派員、科技下鄉等有效措施,但對大多數農民來說,能夠就農業方面的問題直接面對面地咨詢專家仍然是一種奢望。農業院校擁有眾多的農業技術專家及經濟專家,但其絕大多數時間花在教學和科研上,所能夠抽出的時間零散且不固定。針對該種情況,需要在農民和專家之間建立一個機動、暢通、靈活的交流平臺,而農業院校擁有大量科技、信息及專家資源,完全可以基于自身優勢,構建專家咨詢系統。

        4.4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培養高素質的農業信息化人才

        精通農業及信息化知識,能夠在農業信息化建設工作中圓滿完成本職工作任務的各類優秀人員才能稱之為農業信息化人才[7]。在農業信息化建設各要素中,該類人才是最具活力和創造性的因素。農業院校在綜合考慮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現實需求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專業特色和優勢,對學科的專業結構進一步進行優化,以為農業信息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在專業設置方面,農業院校的信息類本科專業,應開設農業信息科學或農業信息技術等專業方向,因此有條件的農業院校可對農業信息科學或農業信息技術等專業方向進行合理設置。在課程設置方面,在開設必要的基礎課和信息類專業基礎課的基礎上,還應針對不同的專業方向,開設計算機在農業上的應用課程及現代農業技術課程等專業課程,如精確農業、農業專家系統、網絡農業、虛擬農業等。在實踐教學環節方面,應著重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包括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環節,有條件的院校可以開展農業科學的科研實踐,以使學生在實踐中尋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其綜合能力。在教學管理中,應實行更加靈活的學分制管理,使信息類的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對畜牧學概論、農學概論、水產學概論、林學概論、農業機械化概論、農村與區域發展概論等基礎課程進行選修。

        4.5建設農業信息人才培養基地

        農業院校傳統的農學類專業資源為信息類專業與農業實用技術科學的結合提供了堅實的保證,農業院校具有構建農業信息人才基地必備的條件和不可替代的地位[8-15]。基地的建設和運作要發揮政府、學校和農民的積極性,農業廳應起到主導作用,充分履行政府的引導、協調職能,與農業院校一起制定相關政策。農業院校負責組織教學團隊、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培養計劃及教材配套等工作,有計劃、成體系、分專題地對在校全日制學生(作為輔修課程)、地市縣農業信息人員及廣大農業科技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完畢經考試合格后,發給其結業證書。結業的農業信息人員要協助市縣農業信息中心搞好技術支持、信息采集以及基層信息員業務培訓等工作。同時,結業的在校學生也可到市縣農業信息中心實習,以從中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這種訂單式的培養模式能在農業信息化人才培養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5結語

        農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個部門通力合作,制定相應的政策來保障農業信息化的有效開展和順利實施[16-20]。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是高校的三大職能。新形勢下,農業高校已成為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多元主體之一,應充分發揮其在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為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21-22]。

        6參考文獻

        [1] 李東明,任振輝,時君偉.農業信息化形勢下農林院校信息類專業建設的策略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9,11(2):51-54.

        [2] 王立地,袁野,袁媛.農業院校信息類專業應對農業信息化發展的策略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8,7(7):54-56.

        [3] 盧秀茹,楊偉坤,高磊,等.新經濟體制下農業信息化的對策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6,8(1):44-48.

        [4] 劉淑輝.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與發達國家的現狀及差距分析[J].現代農業科學,2009,16(9):174-176.

        [5] 吳吉義.國內外農業信息化現狀分析[J].信息化建設,2006(6):50-53.

        [6] 曹俊杰.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縱橫,2007(7):11-14.

        [7] 王興宇.農業類高校在江西新農村教育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0):9823-9824.

        [8] 萬榮澤,何春玫.構建農業信息化人才培養基地,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廣西農學報,2009,24(1):68-70.

        [9] 曹俊杰.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湖南農業科學:下半月,2010(9):1-3.

        [10] 朱瑩,董越勇,陶忠良.浙江省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成效及發展建議[J].浙江農業科學,2010(5):1127-1131.

        [11] 趙天賜,李旭輝.安徽省農業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制約因素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10(9):97-99.

        [12] 肖黎,劉純陽.發達國家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以美目法韓四國為例[J].世界農業,2010(11):16-20.

        [13] 王曉丹.中國農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1):42-44.

        [14] 孫謙.試論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11):114.

        [15] 高欒.農業高校圖書館參與農業信息化建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5):144.

        [16] 邢安剛.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21):22-23.

        [17] 楊兵.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6(4):25-26.

        [18] 路文禎,李登武,葉曉東.寧夏固原市農業信息化建設問題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10(5):181-184.

        [19] 邵東偉,王俊發,吳貴福,等.國內外農業信息化建設對佳木斯地區的啟示[J].農機化研究,2010,32(8):246-249.

        [20] 王寒菊,王為.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制約因素及發展對策[J].現代情報,2010,30(1):37-38,42.

        第7篇: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范文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業發展問題開始受到重視,實現農業的現代化也逐漸成為了新的發展目標。當前的社會環境逐漸惡化,而且資源的過渡開發,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如何在這種環境下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對農業經濟的管理,促進農業的現代化建設,就成為實現農業發展的必要過程。

         

        一、農業現代化發展中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1.農業現代化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國的農業經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比較落后,而且在經營管理方面受到了很多的束縛和制約,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所以,導致當前的農業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包括農產品的質量不太高、農產品的附加值相對較低、而且農產品生產的技術含量低,對市場需求的應變能力不足等,都限制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許多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同質化現象嚴重,遏制了農業經濟的進步,另外,農產品處在初始的加工階段,不利于實現農產品的增值銷售,沒有形成產業化的經營方式。

         

        2.基礎設施落后,農業投入太少

         

        現在農村發展的最大問題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不到位,很多地方尤其是偏遠山區的公共設施簡直可以說是等同于無。我國現有的很多農業基礎設施還是20世紀60~70年代修建,這些工程大多已無法滿足當下的農業發展需求。農業的投資有3個主渠道:國家投資、農民自我投資和市場投資,農民自我投資非常有限,目前我國基礎工程建設資金的來源單一,幾乎全部靠國家財政資金進行投入,由于各地方財力不同,導致部分基層的農業工程項目數量少、質量低;而市場投資又由于小農經濟的傳統經營模式無法獲得發展。

         

        3.農業科技手段的應用比較低

         

        我國的農業人口占到了很大的比重,而且大部分農民的科學文化素養都相對較低,在從事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對農業科技手段的應用不到位,不利于實現農業經濟的現代化發展。許多地區的農業生產,還在使用傳統的生產方式,導致農業生產的效率比較低,質量也不高,而且農業方面的技術性人才比較缺乏,對農業科技的應用和推廣不夠,技術結構老化,缺少相關的技術服務經費等,都嚴重的限制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4.農業經濟的產業鏈不合理

         

        目前,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產業規模較小,科技水平比較低的問題,而且一些農業產業化的企業帶動能力不足,企業的競爭力也比較弱,所以經濟效益也不高。同時,農業經濟的產業化發展,重視了企業和農民的生產效益提高,忽視了農業產業鏈的利益,影響了農業經濟的有序發展。另外,在具體的農業產業鏈中,一些龍頭企業數量不足,缺乏一定的競爭意識,影響了農業的發展。

         

        二、農業現代化發展中農業經濟管理措施分析

         

        1.促進農業經濟的產業化經營和管理

         

        在農業經濟的現代化建設中,首先要將農產品的附加值作為建設和發展的重點,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形成一體化的農業經濟發展產業鏈。在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同時,加大農業吸收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同時,優化農業結構,根據各個地區的農業資源優勢確定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將提高農產品質量,優化農產品的品種作為核心,建立安全、高效和生態環保的生產基地,形成廣泛的農業產業鏈。另外,要發揮當地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政府應當盡力扶持這些企業的發展,增強龍頭企業的輻射作用,實現產業化的經濟管理和發展模式。除此之外,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和管理,能夠降低城市的就業壓力,同時,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形成一定的經濟效益。

         

        2.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

         

        通過科學技術的滲透,生產要素的投入,工商業部門的介入,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市場機制的引入等,使農業成為工業化的農業、科學化的農業、集約化的農業、市場化和社會化的農業,把農業建成競爭力強大,能支撐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產業。積極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工程、種子工程、植保工程以及測土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旱作節水、動植物防疫體系、農業市場信息體系等重點項目的建立,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認真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啟動實施農機化推進工程和農機深松作業補貼,加快推廣普及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和新機具的示范推廣力度,大力扶持發展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精心組織農機跨區作業,確保農業機械化發展加快、結構改善、質量提升;積極探索推進經濟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如強化經濟農業示范區、示范園、示范點建設等。

         

        3.加強科學技術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的應用

         

        農業的現代化,就是指農業的科技化發展,因此,科學技術的應用是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在農業生產中,充分的應用科學技術,才能真正實現農產品的高效和優質生產,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及農業市場競爭力。首先,要加大對科技引進的資金投入,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實現農產品的現代化生產。其次,要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現機械化的生產,對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我國農業生產地區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所以,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就應該重視水利設施的建設,促進節水農業的發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4.加快生態農業的建設

         

        當前,社會的發展中,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因此,對農業的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農業經濟的發展也需要注重生態環境效應,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農業的現代化產生中,要加強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的指導,堅持循環利用的原則,同時,發展新型的肥料和高效低毒的農藥產品,促進農業的生態化發展。不同地區的土壤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要針對土壤的特點,開發專用肥,并實施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政策,推動農業經濟的現代化建設。政府也可以制定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政策,并進行獎勵,鼓勵農民進行生態農業的建設和發展。

         

        5.加強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

         

        要實現農業經濟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當前的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普遍的素質比較低,專業性的知識比較缺乏,導致農業經濟的發展比較滯后。因此,首先要加強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培訓,提升整體的素質和管理水平,包括經濟、管理和法律規范方面的知識。其次,要促進度對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并有效的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同時,定期的對相關人員進行指導和培訓,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為實現農業經濟的現代化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三、結語

         

        當前,實現農業經濟的現代化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可以為社會的經濟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但是當前的農業現代化管理理念比較落后,技術水平比較低,而且農業發展產業鏈不合理,對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加強農業經濟的管理,實現產業化的經營,加快生態農業的建設速度,注重對農業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這都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方向和內容,以此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最終推動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地增長。

        第8篇: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范文

        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不建全。每年的農村會議及國家中央召開的會議,都多次強調農業現代化建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并將其視為國家的一項重大任務。然而,我國經濟管理體制制度沒有建立建全已經是一項遺留的歷史的問題,其產生與發展遠遠落后于農業的發展,且無法滿足及適應當前農業的發展。甚至于此,落后的農業現代化管理成為了農業向前發展的攔路虎,農業的進步與發展失去動力與活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農業經濟的發展,對于國家的發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農業經濟管理理念相對落后。農業經濟管理在長期發展中并沒有更上時代管理的步伐,其存在條件管理的落后,但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落后。例如,農產品常出現的質量問題、市場問題及再加工問題等等,根本原因是農業缺乏系統的管理,對農產品的產生沒有進行嚴格的把關,或是不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問題,在其產生過程中缺乏一定的技術評判標準,生產的流程不規范等等,同時仍然處于被動銷售的狀態,沒有對市場需求進行詳細的分析及銷售的手段多是停留在人工在市場被動銷售,沒有積極采取一些營銷的手段或是增加銷售的手段,如網上銷售,或是加工成品的銷售等等,這些都表明了農業經濟管理理念的落后。

        農業經濟管理技術手段落伍。科學技術是農業生產的第一動力。特別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農業的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顯得非常重要。然而,我國農業經濟本身發展相對落后,同時農業多是分布在偏遠的農村及小鎮,基礎設施非常落后,不能正確認識信息科學的用處,甚至沒有接觸過信息科學的發展。同時,農業的發展不均衡,缺乏必要的技術管理人員,不能滿足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要求,同時也是限制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種重要因素。

        農業經濟管理隊伍發展落后。國家重視農業的管理與發展,并對農業的發展投入了一定的人才與資金。但是,農業經濟管理的好壞取決于領導農業管理發展的團隊。管理者受教育水平及擁有的管理技術決定了農業管理發展的程度。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知識已經不只是農業這一學科,其中還包含了管理、法律、經濟等各方面的知識,這對于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管理者自身沒有與時俱進,及時補充自己的不足之處,自身的發展落后與農業現代化管理的發展,如何促進農業管理的發展的進步,如何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二、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措施

        建立建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建立建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是推進農業發展的前提。首先,過去的農業發展主要是以傳統的農業為主,在農業的建設中可能會產生大量的廢物等,并且是一昧的追求產量。這需要對農業發展的理念進行改革,向綠色、低碳、環保、循環發展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進軍。因此,目前需要解決農產品種類單一的問題,創新并開發出新的農產品品種,拓展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擴大農產品的銷售市場,策劃多種營銷手段,建設多元化、多層次、多方向的農業產業鏈。其次,需要提升農業科技水平,以創新型的技術提高農業的價值,真正在技術水平上提高農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使其在市場中國占據重要的地位;最后,需要對加工后的農產品或是其他直銷的產品進行嚴格的食品安全嚴查,保證其綠色、健康、無污染,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危害。這是農產品可以長期的根本。

        全面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是推進農業發展的動力。隨著時代的發展,自動化的農業發展將成為主流,而信息化的技術及設備則是核心。這需要在農業范圍內大量傳播管理的信息化,應用先進的技術及時獲取有關于農業的信息,以提高農業發展的效率。在過去,傳統農業發展獲取的信息主要是天氣現象,諺語及先輩的經驗等等。但是,在如今,傳統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不適應與跨時代的農業發展,必須依靠智能的手段獲取。國家應對農業管理的發展投入一定的信息技術的支持,盡可能在農業范圍內普及計算機和網絡。同時,為其配備專業的信息管理人員,以便更好的服務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實施。

        充分發展農業科技。科技是農業得以發展的本源。第一是應對農業人員加以培訓,使其充分掌握現代化的科技能力。同時需要培養新型的農民,使其了解信息科學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并了解現代化的農業設備的應用,提高農耕和生產農產品的效率,這最終才能充分保證農產品的質量;第二是在農業經濟管理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的水利灌溉環境,并盡可能利用水資源循環使用的設施,節約水資源。充分發展農業科技,不僅事半功倍,還可以確保農業現代化持續進行。

        第9篇: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范文

        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村文化建設是重要內容。農村文化建設的目標,是要培養農民主人翁精神,目的是在農村建立先進的文化體系,使農民能夠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獲得有益的熏陶,達到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目的。從目前新農村建設來看,農村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考慮到農村文化發展現狀及農村文化基礎相對薄弱的特征,當前農村文化建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問題,要想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就要立足農村文化建設實際,深入分析問題產生原因,制定具體的解決對策,使農村文化建設能夠取得積極效果。

        二、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目前來看,農村文化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提高新農村建設質量,促進農村文化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其作用和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文化建設對提高農民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在農村發展過程中,農民的文化素質是決定農村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為此,我們應做好農村文化建設工作,將農民素質的提高當作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促進農村文化建設取得積極效果,滿足新農村建設需要。

        2、農村文化建設是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的重要手段。從新農村建設來看,農村文化建設是重要內容。為了保證新農村建設取得積極效果,農村文化建設應立足自身實際,努力提高發展水平,使農村文化建設成為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的重要手段,保證新農村建設的整體效果。

        3、農村文化建設對促進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農村文化建設不但在提高農民素質和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還對促進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們應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有全面正確的認識,應從實際出發,認真做好農村文化建設工作。

        三、當前農村文化建設出現的突出問題

        從目前農村文化建設情況來看,雖然農村文化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考慮到農村發展現狀,農村文化建設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以下問題,其中較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些領導對農村文化建設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存在問題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相對經濟、精神相對物質一直處于次發展地位。一些基層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識弱化,存在“經濟是硬指標,文化是軟指標”的模糊觀念,對文化建設在農村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工作擺不上位置,農村文化發展緩、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文化生活貧乏,難足群眾之需。

        2、農村文化活動太單一。多數農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電視、打麻將、走廟子為主,不僅貧乏單調,還造成賭博、迷信等不良風氣漫延,影響農村社會穩定和精神文明建設。受到農村文化發展落后的現實因素制約,農村文化建設在文化活動的開展上難以在形式上有所突破。農村文化活動方式始終繞不開農村現有的文化氛圍,有時候還會被不良活動所影響。為此,要想取得農村文化建設的成功,就要改變農村文化活動單一的局面。

        3、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薄弱,資金、人力投入太少。各個鄉鎮均沒有獨立的文化站舍,大部份鎮文化站配置是“一塊牌子一間房、一枚章子一張床”,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設施、設備、場地,加之鄉鎮財政狀況都不樂觀,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難度大。目前農村文化建設投入主要以鄉鎮為主,而鄉鎮宥于捉襟見肘的財力和抓經濟的壓力,一是資金投入十分有限,處于“隨意”狀態。二是人力不足,沒有專人負責。受到這些因素的制約,農村文化在發展中難以取得積極效果,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薄弱的局面亟待解決。所以,在農村文化建設中,必須夯實基礎,加大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

        四、當前農村文化建設問題的應對策略及建議

        從以上分析我們了解到,農村文化建設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重視程度、文化活動形式和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這幾個方面。為了保證農村文化建設取得積極效果,我們應立足農村文化建設實際,從這三方面出發制定具體的應對策略:

        1、改變傳統的農村文化建設理念。從目前農村文化建設實際來看,對農村文化建設重視不足的現象確實存在,為了保證農村文化建設取得積極效果,我們應積極改變傳統的農村文化建設理念,將農村文化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對新農村文化建設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應從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的角度來看待農村文化建設,將農村文化建設作為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手段,提高農村文化建設的整體效果和質量,滿足新農村建設需要。由此可見,農村文化建設,應從觀念轉變做起。

        2、豐富農村文化活動形式。目前農村文化活動單一已經成為制約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因素,為此,我們在農村文化建設過程中,應立足農村文化發展實際,采取多種手段積極豐富農村文化活動形式。首先,我們應在農村加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并結合農村實際,推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例如樂器演出和戲曲演出等,活躍農村文化氣氛。其次,應充分發掘農民文藝,鼓勵農民利用農閑季節開展交流活動。再次,充分發掘地方特色,大力發展地方農村文藝,提高農村文化建設質量。

        3、增加農村文化基礎設施投入。考慮到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薄弱的現狀,在農村文化建設中,應積極尋求政策支持,應在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上和資金人力投入上有所傾斜,使農村文化建設能夠在基礎設施、資金和人力上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滿足,為農村文化建設提供可靠的物質保證,促進農村文化建設取得積極效果,提升農村文化建設的整體水平和質量。基于這一認識,在農村文化建設中,可以采取政府投資和村民自籌的方式增加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使農村文化建設具備基本的物質條件,促進農村文化建設取得實效。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 | 亚洲AV极品视觉盛宴 | 色多多99在线热播视频 | 日韩中文AV影院 | 最新国产在线理论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嫩草研究院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