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知識創新成果范文

        知識創新成果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知識創新成果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知識創新成果

        第1篇:知識創新成果范文

        關鍵詞:職務創新 收益與風險 轉化模式

        在我國2006年全國科技大會上,鄭重宣布:“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使科技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在這次大會上,針對科技創新明確了兩個指標:到2020年,經濟增長的科技進步貢獻率要從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會的研發投入占GDP比重要從1.35%提高到2.5%。國家從宏觀的視角針對科技創新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要求,但要真正實現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任務,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這需要各行各業、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來實現。比如在教育模式上,要改變傳統的、已經根深蒂固的“記憶力教育”模式,鼓勵并推動實行“創造力教育”模式;比如在法律體系上,要建立一套為全社會接受和熟知的知識產權保護法規,并在廣度和深度上使法規得到很好地執行;另外,還要有好的創新激勵機制,讓所有人才有意愿去創新,并且創新出來的成果能夠很好地轉化成產品,從而實現人才的價值和創新的價值。在激烈的世界經濟競爭格局中,站在競爭第一線的是企業,所以建設創新型企業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決定企業競爭成敗的是企業整體的核心競爭力,而其決定性的成功因素就是自主創新能力。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大部分創新應該屬于職務創新,都是由企業職工或項目團體完成的創造發明。因此,如果能很好地處理職務創新的成果,讓創新人才以及企業都獲得滿足,將有利于促進創新的產生,進而推動創新型國家的建立。

        1.職務創新及其成果轉化

        1.1職務創新權屬分析

        職務創新,顧名思義就是指由單位在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完成的創新發明。相對于非職務創新發明,早在2008年,我國職務發明申請量就已經超過了非職務發明專利的申請量。由于職務發明有發明人和單位兩個主體,其被申請成專利后的權屬問題就較為復雜。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我國職務發明歸屬模式為“雇主優先”為主、“約定優先”為輔,雖然職務發明人可以和所在單位就專利權屬進行約定,但實際情況是大部分職務發明專利權歸單位所有,個人充當的不過是技術人員的角色。盡管在這種情況下,個人也能因為專利的申請而獲得一定數額的現金或物質獎勵,個人的榮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在專利發明的整個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創新專利發明人,在享受創新轉化成果時,其地位卻被明顯疏忽或弱化了。因此,這種狀況對創新人員的心理激勵影響很大,特別容易使創新人員產生個人價值體現不到位的感覺,從而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目前,這種對職務創新人員激勵不到位的情況,嚴重制約了職務人員對發明創造的積極性,不僅不利于創新人才體系的創建、不利于創新型企業的建立,而且也不利于創新型國家的建立。

        1.2職務創新成果轉化分析

        相對于非職務創新,由于職務創新有單位作為依托,成果被轉化和應用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所能創造的經濟價值也會更高。但是,技術創新的成果轉化過程是比較復雜的,從投入到產生創新收益的時間間隔也比較漫長。要把一種創新產品推向市場,要經過開發、驗證、試產、營銷等多個環節,這使得創新產品要想獲得實質性收益,比成熟產品要經歷更長的等待期。在創新成果轉化過程中,需要企業資源的大力支持,同時也需要創新人才的技術支持。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企業資源出于自身發展的需要,可能會一如既往地投入,以求能獲得新的競爭力和好的收益。但是,作為被持續需要的創新人才,因為大多數充當的仍然是企業中普通一員的角色,所以這個漫長的轉化過程會不停地消磨著創新人才的意志。作為企業的普通一員,在漫長的等待中,創新人才可能會對成果轉化的支持投入不足,比如有了新的工作任務,而沒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成果轉化支持;或者由于各種原因,創新人才離開了公司。這種現象一旦出現,就會導致成果轉化受阻甚至終止,給公司和創新人才帶來很大損失。

        1.3關于職務創新方面的問題分析

        由于我國職務發明歸屬權存在單位利益強而個人利益弱的特點,發明人投入了一定的智力勞動完成的創新,在最終的利益分享上,卻不能也無法和單位共享,導致發明人總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應屬的回報,這就使創新人才一方既得不到經濟上的實惠,也實現不了心理上的滿足,因此無法激勵創新人才繼續投入更大的精力進行新的創新,也不能盡全部精力投入到成果轉化的支持中,甚至會導致直接離職走人的狀況,導致集體或單位的利益蒙受很大的損失。最終的狀態是雙方都不能達成滿意狀態,沒有實現當初搞創新發明的目的,從而產生“雙輸”而不是“雙贏”的結局。因此,利益共享平衡、有效激勵人才、留住創新人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2.收益與風險并存轉化模式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一些較大的創新發明在實現成果產業轉化時,往往需要成立單獨的項目部或者獨立的子公司,因此,本文針對成立子公司進行成果轉化的情況,提出一種可行性轉化模式。

        目前,由于大部分的職務創新發明專利權歸單位所有,在新成立的子公司內,如果讓創新發明人僅僅充當公司的普通一員,既無法實現發明人的利益共享,也不利于公司留住人才。因此,可以考慮讓發明人擁有新成立子公司的一部分股權,使其成為公司的股東。如果發明人沒有可用來入股的知識產權,讓其拿出資金入股會有經濟等方面的困難,可考慮單位發揮資金紐帶的作用,其通過協議的方式,將所需資金借給發明人,讓其用從單位借來的資金入股新成立的子公司。這樣,發明人就擁有了一部分子公司的股份而變成了股東。子公司在運作經營之后,一旦創新成果出現收益,則可以根據股份的比例將一部分收益派給發明人,這一部分收益資金要用來優先返還原單位的借款,直到借款還完為止,扣除還款后的股份收益則歸發明人所有。如果公司沒有實現預期的收益甚至最終虧損,這時發明人還有未還借款,也不能要求立即用其個人的資金歸還借款,而應該通過逐步償還的方式或協議約定的其它方式逐步償還。另外,發明人作為子公司一員,一直都會有薪金收入,償還借款也是在股份收益后進行,因此正常的生活水平不會受到影響。

        3.轉化模式效果分析

        3.1獨立的子公司更具有優勢

        將一些能獨立出產品、可以服務一定顧客群的創新發明,通過成立新的子公司進行產業轉化,比在原公司內部成立一個新的項目團隊更加有優勢。首先,子公司模式下的團隊人員的穩定性更高。一個公司下的項目團隊,一般是由各資源或功能部門分派一些人員來承擔項目團隊里面的工作,和這個項目團隊可能并行存在著很多個項目團隊以及其它相關的工作,分派給這個項目團隊的成員很難不被其它工作打擾或征用;其次,由于新成立的子公司在人員以及運營上都獨立出來了,運營效率會更高。所有公司人員幾乎全部精力都投入在這個公司上,責任心、利益訴求、團隊合作都更為一致和集中,更易達到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努力前進的狀態。由于大部分人員不再受母公司或原單位的一些事情的影響,而是僅有少數的高層人員和母公司接口,因此母公司需要傳遞給子公司的信息和子公司自己需要傳達的信息具有相同的信息通道,信息的傳遞將更準確、更完整、更保真,效率也更快。

        3.2有利于維持創新人才的積極性

        對于發明專利權屬的分配方面,由于有《專利法》的“雇主優先”作為指導原則,雖然大部分專利發明權歸單位所有,發明人在心理上還是可以接受的,屬于一種不去訴求、也不滿意的委曲求全的靜默狀態。在成立專門的子公司進行創新成果轉化后,創新發明人獲得了一部分的公司股權,成為了可以有預期收益的股東,這就由以前的不滿意狀態轉變成為現在的滿意狀態。雖然發明人成為股東也是因為有資金上付出,但由于這些資金是通過原公司拆借給予的,并不是從自己已有的資金中拿出,這種模式對發明人的心理沖擊并不大。當然,任何公司都有盈利的可能也會有虧損的風險,預期的收益會對獲益者產生激勵作用,同時潛在的虧損風險也會時刻警醒著利益相關者。對于發明人來說,作為公司的股東,預期的收益將會大大激發其積極性;為了避免公司虧損而讓自己承擔債務,努力工作、不離不棄、時刻考慮公司利益將是其必須的選擇。如果公司成功獲益,將會對發明人的個人生活、社會地位、個人影響有明顯的提高,這些改變會影響和激勵著其他的人員,讓他們也會有創新的想法和行動,對于增加創新人才的隊伍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3雇主利益與個人利益實現平衡共享

        在這種模式里面,雇主作為發明專利的所有權人、子公司的主要股東主體,擁有知識產權和知識產權帶來的預期收益,借給發明人的款項也有協議保證收回,在公司正常運作并盈利的情況下,雇主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發明人作為子公司的股東,公司的盈利也會讓其獲益。在發明人以及員工隊伍的積極性被激勵和調動起來時,公司的良好發展得到了保證,盈利的可能性得到了保證,雇主和發明人的利益也進一步得到了保證。

        參考文獻:

        [1]《建設創新型國家理論讀本》,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6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1984年。

        [3]陳麗萍:《專利法律制度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

        [4]朱雪忠:《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

        [5]趙曙明:《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第2篇:知識創新成果范文

        關鍵詞:創新系統 協同演化 知識圈

        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系統內知識的創造、知識學習、分享和使用對系統的創新越來越重要。公共的組織和私人的組織在創新過程中的相互作用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知識來源,組織試圖利用外部的資源促進組織內部知識的產生。在Zallo等的知識演化圈中,存在五個演化階段。第一個知識活動階段是外部的刺激與反饋。第二階段是產生變化,在這個階段,組織開始結合內部和外部的知識。第三個階段是內部選擇,在這個階段,組織開始評價新知識的潛能以促進現存規范的效率。第四個階段是復制和重復,包括知識的分享、知識的轉移、適用性變化和解決問題。第五個階段是通過制定法律和法規來保護知識。

        然而,一個組織的協同演化不能和環境演化分開來單獨討論,應該用協同演化的觀點來研究組織的適用性。Lewin等(1999)提出組織、產業、制度環境的協同演化各有各的速率、速度和變化模式,而且是獨特的、相互獨立的。協同演化過程可以在不同層次水平發生,包括公司內部的微觀層次演化和公司之間的宏觀層次演化。

        知識轉化機制

        (一)關于知識轉化的SECI模型

        創新系統中的知識流動其實質是知識在不同主體間的轉移,而且知識必須存于一定的主體中才能發揮作用、影響主體的行為。日本學者野中郁次郎曾提出了著名的SECI模型。探討了組織內知識轉化和創造的問題,借鑒該思路,每個主體所具有的知識可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類。

        企業隱性知識需要顯性化才能便于在企業中進行交流和共享。隱性知識需要通過外化轉化為顯性知識,而顯性知識通過內化轉化為隱性知識。

        由于隱性知識的特點決定了它不像顯性知識那樣能夠編碼,并借助計算機進行處理。因而,對于企業更為關注的隱性知識,為了使它更容易在人們中進行交流和共享,就需要一種方式將其顯性化。“外化”就是這樣的一種模式。日本學者野中郁次郎教授所著的《知識創新公司》一書中提到了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相互轉化的SECI模型(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SECI”實際上是社會化模式socialization、外化模式Externalization、內化模式Internalization、綜合模式Combination四者的總和。

        社會化指隱性知識向隱性知識的轉化,如通過觀察、模仿、實踐將學到的隱性知識轉化為自身隱性知識的一部分;綜合模式是顯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指將零散的顯性知識合成一個新整體;內化模式是從顯性知識向隱性知識的轉化,如當新顯性知識在整個組織中被分享時,其它的員工開始把它內在化,也就是它們用它來拓寬和重新構建自己的隱性知識;“外化”模式則是指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具體化、概念化的過程。

        (二)知識轉化涉及的要素及轉化機制

        知識轉化是知識從知識源向知識受體傳遞的過程,涉及的要素有三類,即:轉化主體,包括主體1(知識源)和主體2(知識受體);轉化客體,即流動的知識;轉化環境,即由各種影響知識轉化的外部因素所構成的環境。知識必須寓存于一定的主體中,才能發揮作用,影響主體的行為。下面來詳細分析知識在系統內流動的轉化機制(見圖1)。

        在圖1中,知識從主體1流向主體2并發生轉化,主要有四種機制:

        機制一:從顯性知識1顯性知識2。顯性知識是可以用各種符號明確表達出來的知識,它在從主體1轉移到主體2的過程中,一般而言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它可以通過文字、圖表等信息的傳遞直接完成。

        機制二:從隱性知識1隱性知識2。隱性知識的轉移是較為復雜的過程。由于隱性知識具有“只可意會、難以言傳”性質,因此往往需要兩主體間的直接的、非語言的交流,如主體2通過觀察、體驗、模仿和不斷實踐,逐漸領悟和掌握了主體1的隱性技能,從而轉化成了自己的隱性知識。在從隱性知識1到隱性知識2的轉移中,可能會發生知識的散失,也可能會發生知識的訛變。因為主體2和主體1的知識背景、理解方式很難完全一致,因此主體2從主體1那里獲得的隱性知識2,極有可能少于隱性知識1,有時也可能出現二者理解不一致的情況。

        機制三:從顯性知識1隱性知識2。很多情況下,從主體1那里傳遞出來的顯性知識,會在主體2那里產生新的隱性知識。例如,科研人員關于某項技術原理的說明是一項顯性知識,而該知識在市場敏感的創業者那里,可能會產生出關于該科研成果潛在市場的認識。

        在隱性知識轉移中,主體1往往會盡力去表達自己的隱性知識,產生一種過渡顯性知識,主體2通過對這些過渡顯性知識的理解,結合自己的知識背景,進行吸收和內化,并有可能根據自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感受,將其部分或全部明晰化,從而產生新的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另外,主體1可能由于知識背景等方面的原因,難以將自己所想到的知識明確表達出來,而具有更豐富知識的主體2在接受到主體1所傳遞信息后,將其難以明晰化的知識明晰化。在日常的經驗中,許多人都有過自己想說而說不出來,而其他人則將其準確表達出來的情形。

        根據上述知識轉化機制可以看出,知識在不同主體間的流動中,可能會減少,也可能產生出新的知識。知識在流動中得到增加,主要途徑有:主體間的知識不對稱,會導致主體1的知識在主體2那里獲得新理解;在知識流動的相互作用中,會激發新知識的創造;通過學習,主體外的知識被主體所吸收。正是因為知識在流動中會發生轉化,會促進新知識的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新系統才具有源源不竭的創新來源。

        知識協同演化含義

        結合前人的研究,把組織內的知識演化和組織間的知識合作相結合,本文提出一個新的理論概念:知識的協同演化(見圖2)。在生物科學中,演化指一代到下一代的生物種群基因的累積變化,演化引起了物種不同于它原始的存在。另一方面,協同演化意味著兩個或更多生物體或物種相互作用,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共同發展。我們把這個概念從生物科學應用到社會科學,定義“知識協同演化”指兩個或更多的組織系統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彼此相互作用,共同發展的過程。

        知識協同演化過程分析

        根據上述分析,本文建立了一個概念模型用來描述產業創新系統內公司組織的知識協同演化的動力機制(見圖3)。它強調了知識協同演化環路和兩個子協同演化機制:知識微觀(組織內部)協調演化機制和知識宏觀(組織之間)協調演化機制。

        在動態的環境中,技術變化所引起的新知識與被組織日常規范所支持的現存知識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一個公司或組織應該意識到這個差距并形成一個知識戰略努力消除這個差距。它們應該增加R&D投資、雇用有經驗的人力資源去創造技術知識以豐富它的知識系統。通過人力資源的學習和組織內部學習,一個組織應該把創造性的知識轉變為其日常行為規范,這樣,組織的競爭能力資源基礎就會得到增強。

        另外,日常的行為規范也限制了組織創造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當面對一個動態環境的時候,組織如果僅僅依靠自己內部的知識活動是很難消除知識的差距。它們需要創造和維持一個知識的生態系統,不僅從合作伙伴引進新的知識,它們也需要在日常管理活動中同相關網絡上的參與者一起協同演化。只有通過協同演化的相互作用,一個組織才能把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術轉變成為它自己知識系統的一部分,增強它的創新能力。

        在宏觀演化環路中,演化機制的第一步是確認知識的短缺,由于知識的變化導致了組織知識的不足。第二步是尋找目標合作伙伴,例如一些類似的公司、戰略聯盟的合作伙伴、產業的供給商和消費者、研究機構或大學等。知識協同演化機制中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知識學習、知識探索、知識確認和問題的解決。組織應該吸收合做伙伴的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共同發展,并把這些知識注入到組織的日常行為規范中。通過微觀知識演化過程和宏觀知識演化過程的共同作用,一個組織的創新能力才會得到增強。

        結論

        當一個組織面對一個動態的技術環境的時候,組織能夠采用一個知識協同演化的戰略轉變合作伙伴的有價值的知識資源作為它自己的創新資源基礎。組織學習能力和吸收能力對組織的創新績效是相當重要的。通過宏觀演化機制,從外部資源獲得知識不能替代通過內部的學習和創新機制所得到知識,因為它們之間是獨立的。在知識協同演化機制加速創新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關鍵的因素:動態的產業選擇因素;組織的標準和日常行為規范;組織的合作能力;組織的知識創造能力;組織的學習機制;組織內部的反饋機制。在一個產業創新系統中參與者的知識協同演化能力是一個組織產生動態能力和加速創新的一個重要的資源基礎。

        參考文獻:

        1.Rosenkopf, L. and M.L. Tushman, M.L. 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Baum J.A.C. and Singh, J.V.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Teece, D J, Pisano,G,and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 18(7)

        第3篇:知識創新成果范文

        [關鍵詞] 城市社區 治理模式 創新路徑

        一、城市社區治理模式創新內涵

        1.社區治理的內涵

        社區治理是指以社區地域為基礎,政府與社區組織、社區居民共同管理社區公共事務的活動,它體現為社區范圍內的不同主體依托各自資源而進行的相互作用模式。正如美國政治學學者埃莉諾?奧斯特羅姆所說“社區治理通過借助既不同于國家也不同于市場的制度安排,可以對某些公共資源系統成功地實現適度的開發與調適。它可以彌補國家和市場在調控和協調過程中的某些不足,成為國家和市場手段的補充”。

        2.社區治理模式創新的內涵

        所謂社區治理模式創新,就是一個改革過程,就是對社區管理公共事務的理念、方式、體制、制度等等進行重新設計和運行的過程。在社區的治理模式框架中,所有的內容發生了變更,都可以稱之為治理模式創新。如果我們結合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來考察社區治理模式創新,則社區治理模式創新可被定義為:引入新的治理因素或對原治理模式進行重構。

        二、城市社區治理模式創新框架

        城市社區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我國城市管理體制、民主政治建設、公共服務的供給與運行及社會穩定與發展,更涉及政府、市場和社會三元結構的關系調整。正如上文所說,社區治理中的任何要素發生了變動,都可以稱之為革新。因此,社區治理模式創新就是一個系統,是多維度的集合,其涵括的內容非常廣泛。根據治理要素的內容,筆者構建了城市社區治理模式創新的框架,認為社區治理模式創新,應該涵括治理目標的創新、治理理念的創新、治理主體的創新、治理結構的創新、治理方式的創新和治理過程的創新等若干層面的創新。

        三、城市社區治理模式創新路徑

        正如上文所說,城市社區治理模式創新是一個多維的架構,這個多維的架構,為社區治理模式創新提供了選擇路徑。

        1.城市社區治理目標創新:構建社區善治的導航目標

        社區治理模式創新,需要正確的目標引導。正確的目標,使社區治理模式創新有了方向,有了航標。筆者認為,我國社區治理模式創新的走向,應該是通過創新,實現良好的治理。因此,善治是社區治理模式創新的目標。那么何謂社區善治?所謂社區善治,就是長效的、良好的社區治理的治理。它是使社區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區管理過程,其本質特征就在于它是社區居委會與社區居民對社區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城市社區善治的目標和測量指標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第一,合法性,即社會秩序和權威被自覺認可和服從的性質和狀態。第二,透明性,即社區信息的公開性。第三,責任性,即與某一特定職位和機構相連的職責及相應的義務。第四,法治,即所有人都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五,回應,即公共機構和管理人員要對社區居民的要求做出反應。第六,有效,即管理的效率。善治實際上是政府權力向社會的回歸,善治的過程就是一個還政于民的過程。善治表示政府與社區或者說政府與社區居民之間的合作。善治有賴于社區居民自愿的合作和對權威的自覺認同,沒有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和合作,至多只是善政,而不會有善治。城市社區的良好治理涉及社區經濟、環境、資源利用、居民意識、民主管理、生活質量等的綜合平衡發展。

        2.城市社區治理理念創新:樹立參與、和諧、服務的治理理念

        社區治理模式創新首先要從理念或價值層面上入手,社區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參與、和諧、服務。也就是說,通過社區成員的積極參與,努力實現共同的發展目標,共同享受創造的成果。社區治理理念是對社區治理活動合規律性和合價值性的認知定勢和認知運行模式的總和,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思維模式,這就決定了它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其創新是社區治理模式創新的先聲和基點。城市社區應以新的治理理念為指導,進行傳統的社區治理模式創新。

        (1)社區治理的參與理念

        社區治理模式創新的理念之一,是變革傳統的基層管理理念,強調社區成員的治理參與性。所謂社區成員的治理參與性,是指社區各類成員要參與到社區公共事務制定決策中去,以不同身份參與到社區治理活動中,并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承擔了安排者、生產者、監督者等不同的職能。社區發展的各項規劃、社區建設的實施,以及社區事務的處理等都必須體現社區居民的廣泛參與,與居民的要求相適應。

        社區治理參與理念的樹立,需要社區居民公民意識的建立,需要不斷地加強公民意識教育,逐步培育“參與共享、互助共進”的理念,提升參與意識,提高參與行為。因為能否有效地參與社區的公共事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居民是否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成熟的社區理念。社區公民參與意識和公民精神的培育需要適宜的生長空間和土壤,因而,政府一方面要拋棄管制和包辦的做法;另一方面,要提供更多政府與公民合作、溝通的平臺。

        (2)社區治理的和諧理念

        正如我們在前文所說,社區治理模式創新的目標是實現社區善治,通過社區善治,使得社區和社區內成員都得到壯大和發展。為此,建設和諧社區是善治目標下的應有之義。所謂和諧社區是指基于法律框架和道德約束,以人為中心的人、自然與社區的協調統一。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奉獻愛心是和諧社區的精神理念。也就是說,創新型的社區治理模式下,社區將建設政通人和、經濟繁榮、居民生活幸福、社區功能不斷完善的社區,一個以人為本、注重全面發展、充分實現社會正義的社區,一個人與自然平等發展、和諧統一的社區。

        (3)社區治理的服務理念

        社區服務是社區建設的永恒主題和生命力所在。社區治理模式無論如何變革,強化社區服務都是核心的理念。社區發展的終極目標是使社區內的所有成員都能得到全面發展,而這種全面發展的實現,則有賴于完善的、良好的社區服務。社區的所有工作都應當圍繞社區居民的需求來開展。因此,我們應當變革原有的“小社區服務”理念,樹立“大社區服務”的理念,看到社區服務已經不僅僅是福利性質的扶貧幫困和志愿服務,它還涉及到社會保障、基層政務、公共服務、社會工作、第三產業、互惠交換等領域,形成多層次、多樣化的綜合服務體系。

        3.城市社區治理主體創新:構建多元參與的治理主體

        傳統社區治理模式下,社區治理主體單一,這會造成權威統治。而治理主體的多元化,則使治理過程民主化,使治理決策科學化,治理結果合理化。Hayek說:“我們每個人在做自己要做的事的時候,彼此產生了協調,這種自發式的協調所產生的秩序,足以證明自由有利于這種個人行為,可稱之為自由的行為,因為它不是上司或公共權威所決定的。個人所需服從的,是法治之下的法律,這種法律應是無私的普遍的有效的。” 所以培育社區非營利組織,提高居民的組織化、社區化程度,構建多中心秩序,無疑將是社區治理模式的理想選擇。社區本是多元主體的聚合體,因此社區主體多元化是社區治理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個趨勢下,除政府以外的非政府組織、企業、社區部門和社區居民都可以成為社區治理的主體。不同主體在對社區事務的管理中發揮各自的特點和優勢,相互合作,共同為社區建設出力。

        多元主體治理模式下,所有社區利益相關者都是社區治理的主體,即與社區需求和滿足存在直接或間接利益關聯的個人和組織的總稱,包括政府組織、社區組織、社會中介組織、駐社區單位、居民等。他們通過合作、協商、伙伴關系、確立認同和共同的目標等方式實施對社區公共事務的共同管理。社區參與者之間進行適度分權,不通的社區參與者被授權擁有與其角色相對應的社區決策權、管理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社區多元治理主體之間的自愿平等合作關系被強化,憑借合作網絡實現各個主體間的協調和溝通,實現治理機制與治理理念的轉變。

        4.城市社區治理結構創新:構建合作共治的治理結構

        所謂社區合作共治,是指社區治理多元主體間以伙伴關系為基礎,在治理中相互關懷、相互協調、相互交換資源并通過合作而達到社區治理目標的治理架構。

        在合作共治的治理架構中,各治理主體的“平等性”被強調,治理主體因面對需要解決的社區發展共同問題、社區公共事務這―共同客體而相互需要,由若干個“我”構成為“大我”、“我們”,構成為共同體、共同主體的內容。合作共治其基本的價值取向在于正確處理好互為治理主體的主體間的關系,其核心內容是治理主體間如何相互協調并達成目標的一致性,尋找達成目標一致性的路徑。治理主體間的平等、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網絡化聯系、價值認同、對資源的相互依賴性、對治理規則的認定是維系多中心治理的基礎。

        其次,社區共治是互惠基礎上的合作。社區共治是借助科層制、市場機制、合作機制、組織間網絡、自組織制等混合機制,對社區公共事務的共同管理。這種共同治理的實質在于互惠基礎上合作關系的建立。互惠規范的確立,有利于建立多元主體之間的伙伴關系,才能使合作得以持續發展。

        再次,社區共治是權力與權利的結合。社區共治是公共權力的分散化與公民權利的民主化為基礎,實現了權力與權利的結合。社區居民有權參與社區事務的治理,特別是隨著社區居民民利意識的增長,權利的訴求逐漸轉變為一種對社區發展治理權力的追求,要求參與到公共權力體系中,實現對社區事務的治理。

        5.城市社區治理方式創新:向自治化、制度化、綜合化治理演進

        (1)社區自治是社區治理方式轉變的必然選擇

        創新的社區治理模式下,必然要求采取“自治”的治理方式。自治型社區治理方式,需要服務型政府的出現。政府管理理論認為,社區的治理結構取決于政府的主導:一個管理型的政府,其基層管理也必然是管理型的;而一個服務型的政府,其基層管理也將是自治型的。所以在當前社會轉型、經濟轉軌時期,我們要不失時機地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發展公共服務型政府,收縮政府管理戰線,避免把社會事務管得過嚴,理得過寬,統得過死,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積極促進社會力量的壯大,促進公民社會的實現。

        (2)制度化的專業治理是社區治理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

        傳統的社區治理方式,由于一些制度性的缺陷,使社區日常事務管理,很多主要是依靠經驗進行。這種依靠經驗的非制度化管理,使社區活力受到抑制,難以有更大的發展。隨著新的治理模式的創新出現,必然要求經驗式治理方式向制度化治理方式演進,新型的專業化治理要求應運而生。專業化的發展要求社區治理的技術化、制度化和專門化,特別是在社區服務的提供上,需要專門的技術型、知識型人才,單單依靠社區自身可能滿足不了對這些人才的需求,外聘職業經理人實現對城市社區的專業化治理正逐步成為一些發達地區社區的選擇。

        (3)多層次的綜合治理是社區治理方式轉變的必然方向

        傳統的社區治理模式下,社區的治理是執政黨一元化的單向治理,社區居民與其管理者之間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在文化上表現為大眾行為的趨同性和意識形態教條化。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社區各類問題(流動人口問題、老齡化問題、就業問題、環境問題、康樂問題等等)的產生,催生著城市社區治理向多層次、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在居民自治的基層民主治理試驗之外,社區多種多樣的中介組織、自治組織、營利組織和非營利組織等等都在城市社區治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關心公共事務、參加公益活動、參與決策、對社區建設進行監督評估等,使社區治理向多層次的綜合治理演變。

        6.城市社區治理過程創新:由行政控制向民主協商演變

        在我國城市社區治理中,政府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在傳統的“兩級政府,三級控制”的治理模式下,社區治理過程通常表現為行政控制,公安、民政、疾病預防、消防、交通、計劃生育等政府部門對社區治理進行滲透,它們根據自己的權力、職責在社區建設中找到參與的切入點和落腳點。而創新的社區治理方式,要求治理過程向民主協商演變。這是同治理主體的多元化和治理架構的共治性向吻合的。社區共治架構下,多元的治理主體間既不可能是行政命令機制,也不可能是市場交換機制,而應該是多方協商機制,并通過制度使協商機制規范化、定期化和有效化。治理的一個重要基礎是有關各方達成共識,而達成共識,必須依賴于良好的溝通與協調。一方面,參與治理的各個主體之間需要進行溝通協調;另一面,在治理主體與各利益相關者之間也要進行有效分的溝通協商。社區事務的多方協商,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實現,比如通過定期召開聽證會、協調會、評議會、咨詢會和議事會等形式,對涉及具有社會性、公益性、群眾性的社區事務進行議事協商、協調聯絡、監督評議,充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匯聚民力,規范社區成員參與共同治理的議事規則、工作制度,逐步形成合法、合適的社區民主組織形式。

        參考文獻:

        [1]王青山 劉繼同:中國社區建設模式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2]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00

        [3]斯蒂格利茨: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角色[M].北京:中國物質出版社,1998

        [4](美)理查德?博克斯.公民治理[M].孫柏瑛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5]俞可平:治理與善治[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6)

        [6]郭 強 陳井安 李 良:我國城市社區可持續發展機制分析[J].社會科學研究,2005(6)

        [7]F?A?Hayek.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8]翟桂萍:社區共治:合作主義視野下的社區治理[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8

        第4篇:知識創新成果范文

        關鍵詞:城市規劃;管理創新;行政決策、

        前言

        城市發展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而且城市規劃與管理工作與新時代的適應性也比較弱,因此針對這樣的問題需要加強我國城市規劃行政管理的創新工作。所以,筆者今天針對城市規劃管理中的問題,進行方法論的研究,以此為我國城市化的建設與發展提供積極的幫助。

        1城市管理體制的概念分析

        城市管理體制具有廣義與狹義概念之分,廣義上主要有科教、衛生以及政治、金融、財務等管理體制;而相對于廣義概念而言,狹義的城市管理體制還稱做城市政府管理體制,也就是城市行政管理機構體系。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城市的行政管理是公共行政體制的重要構成部分。因此,從普遍方面來講,城市管理體制具有以下幾方面內容:①具有城市建設、規劃與管理的行政領導體制,而且在市政府行政機構中所表現的關系就是,領導與被領導、協調與被協調的關系,而且在市政府的其余機構與它們之間也存在著某種關系。它主要包括城市各自管理幅度與層次、各個機構之間的行政隸屬關系等;②它也具體指城市行政管理中機構之間的權責關系與職能,而且需要法律法規的規定與支持,職能體系決定了其權責機構;③它還包括“三級管理”體制,“三級管理”體制主要就是市、區、街道。一方面,關于三級管理的職能劃分問題;另一方面,管理原則與事權分配等;④對于相同層級中的每個管理機構之間的關系等。另外一方面,就是指政府與企事業單位之間的關系等。作為城市管理體制的特點,對政、事、企之間的錯綜關系具有一定影響。在城市管理中的內容中包含了許多社會福利性質的服務,而且這些都需要政府進行補貼,不具有盈利的目的;另外,城市管理中需要執行作業方面的內容,而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錯綜關系都屬于城市管理的范疇之中。

        2當前我國城市規劃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職能劃分的交叉性,存在多頭管理現象

        從目前來看,我國并沒有建立完整的空間規劃體系,在空間規劃方面的職能劃分存在一定問題,職能交叉現象比較嚴重,而且對法律的認識與銜接還不到位,更有甚者出現與法律矛盾的地方,從而造成實際工作中存在多頭管理現象。例如,如果同時違反了《城市規劃法》與《土地管理法》,對于這類違法行為的處理,各個部門之間就會出現職能交叉的矛盾問題;另外,在城市規劃管理內部也存在著多頭管理現象。在城市規劃區內對風景區的規劃與管理,廣告牌的規劃管理等等,相關法律法規等還不夠完善,而且履行得也不夠徹底;另外,還存在著對城市規劃主管部門相脫離的現象。這些都需要在發展過程中積極處理清楚。

        2.2缺乏完善的內部監督體系

        盡管我國在城市發展早期就已經建立了監督體系機制,而且監督層級與部門建設也比較全面。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監督機制的作用發揮得不到位,大部分權力都集中在某些部門與崗位手中,而且權力的分解與分工都做得不夠合理,造成設置的權力不平衡,不能明確劃分事權問題等,而且相應的制度規范比較欠缺,從而造成“邊緣地帶”的存在;另外,一些部門公務人員不能進行依法行政,執法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強,致使現象比較突出。

        2.3管理土地有償使用的作用發揮不到位

        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在我國的實行,出現一系列的出讓、轉讓土地活動的現象,造成使用城市土地的復雜情況。然而,縱觀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推行過程中,城市規劃管理仍沒有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而且宏觀調控能力在國家手中發揮得不盡合理,造成不能有效管理城市土地的轉讓與出讓活動的現象。諸如供應城市土地缺乏城市規劃的積極指導,不能按照城市總體規劃要求選擇合適的土地投放規模與位置。造成此類現象的原因之一,其中包括城市規劃部門沒能積極參與土地出讓計劃的制定工作,而且城市規劃部門提出的出讓要求在合同中也沒能積極體現出來,而且無視城市規劃部門的作用而制定合同的現象也普遍存在。當前在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城市中已經開始注重這類問題,但是從總體來看,城市規劃管理在土地供應與投放方面的指導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徹底,從而不利于城市的建設與發展。

        3我國城市規劃行政管理制度創新的合理舉措

        3.1促進決策機制的科學化與民主化發展

        要想積極促進城市規劃決策質量的提升,需要完善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在對科學、歷史、行業專家意見與建議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調查與研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積極發展,應該在積極學習與了解各個領域知識的基礎上,及時掌握時代信息的發展脈絡,使高效的大腦系統構建起來,促進決策的科學性。由于城市規劃建設問題事關城市的總體建設與發展水平,因此必須對城市規劃這一復雜工程加強其自身決策的科學性與民主性。例如,可以采取公眾集體參與形式。作為決策科學化的重要基礎,城市規劃決策的民主性需要借助各類專家的集體意見,通過集思廣益加強決策的民主性;另外,還需要積極設置社會聽證制度與公示制度,發揮專家咨詢制度的作用,完善技術審查制度等,從而有效防止決策的失誤,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3.2加強服務型管理方式的運用

        傳統政府管理方式具有“指揮式”與“控制式”的特點,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種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城市的建設與發展。而要想加強城市規劃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積極發揮政府服務型的宗旨與作用。在我國未來城市規劃管理的發展中需要積極借鑒國際改革的方式,促進公共服務的社會化發展,從而提升城市規劃與治理的水平。①加強政府的服務意識,促進公共服務意識宣傳與培養,轉變以往的服務理念與形式,積極實現服務型的管理方式;②充分發揮政府的指引者作用,改變政府“劃槳型”的角色,向“掌舵型”的角色轉變,加強政府服務職能的深化;③還要積極拓展公民參與公共服務的渠道與方式。加強意見途徑的有效性,積極鼓勵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集中民間群眾的力量,促進共同治理結構的形成;另外,還要加強履行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并且注重市場的導向作用,借助市場中社會組織的力量,積極扮演好承擔公共服務的角色,從而更好地促進城市規劃管理的發展。

        3.3加強監督機制的完善化與法制化

        作為積極管理城市建設與規劃的城市規劃部門,應該加強自身責任與權力的統一。所以,可以建立有效的約束與監督機制,依法監督城市規劃活動與管理內容,促進城市建設的法制化傾向;另外,需要積極借助立法等措施,使城市規劃的法律地位得以確立起來,并且充分發揮自身的法律效力,保證城市規劃部門規劃與管理職能的積極發揮,以此促進城市建設與管理規劃的發展。

        4結論

        總而言之,為了適應當今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建設一定要發揮好城市規劃與行政管理的作用,積極構建科學的城市規劃管理結構框架,促進城市規劃管理制度的創新工作發展,并積極推進法制化與規范化的城市規劃建設,從而促進我國城市建設的健康向上發展。

        參考文獻

        [1]樂業.國外城市規劃管理對我國城市規劃管理的啟示[J].智富時代,2015(08):55~56.

        第5篇:知識創新成果范文

        項目組織實施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文化和旅游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繼續實施好國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則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文化和旅游科技領域重大戰略和現實需求,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促進國家文化和旅游創新能力和效能提升。

        聚焦需求、技術引領。聚焦文化和旅游行業發展科技需求和應用場景,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部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技術集成應用創新項目。

        激活主體、整合資源。有效推動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間資源整合與有機聯動,構建開放高效的協同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

        二、推薦范圍

        項目應以文化和旅游發展重大戰略引領和各地方現實需求為導向,推動行業技術集成應用創新,鼓勵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行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發展。項目分為定向推薦項目和自由推薦項目兩類。

        三、組織管理

        (一)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門負責統籌項目的申報、評審、入庫、出庫委托實施和驗收等管理工作。

        (二)各省(區、市)(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同)文化和旅游廳(局)負責受理本行政區域內的項目推薦以及自由推薦項目的過程管理和驗收。文化和旅游部各有關直屬單位、各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各文化和旅游部參與共建院校可直接向文化和旅游部推薦,僅限本單位項目。推薦單位應對所推薦項目的資料進行審校并對項目的真實性等負責,可適當對項目進行配套經費補貼。項目委托實施后,各推薦單位要指導和督促項目承擔單位認真履行項目合同,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項目考核指標,并參與項目驗收工作。

        (三)項目申報單位負責項目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按照簽訂的協議,落實配套條件,履行各項條款,確保項目按計劃執行,按期結項。

        四、申報資格

        (一)申報單位應為中國大陸境內登記注冊的企事業法人單位。注冊時間為2020年3月30日前,科研組織能力較強,運行管理規范。申報單位只能通過1個推薦單位申報,不得多頭申報和重復申報。

        (二)項目負責人應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1961年3月30日后出生,須有中級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位,每年用于項目的工作時間不得少于3個月,同一年度只能申報1個項目。項目負責人原則上應為申報單位在職人員,不含合作單位。

        (三)項目應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具有前期工作基礎。項目實施期應為1—3年。原則上不支持已完成項目。

        (四)項目原則上須有配套經費,申報單位負責落實。

        (五)項目申報受理后,原則上不得更改項目申報單位和負責人。

        五、申報推薦及委托實施

        (一)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門制定并國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年度推薦通知,面向行業公開征集項目。

        (二)申報單位應根據項目推薦通知,通過“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項目申報平臺”(簡稱申報平臺)網上填寫項目申報書。申報應聚焦問題,整合相關領域優勢創新團隊,明確項目目標、主要內容、組織實施思路及工作進度安排,科學設置考核指標。

        (三)推薦單位通過申報平臺對申報單位提交材料進行審查推薦。

        (四)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門在受理推薦后,組織形式審查和評審,擇優確定擬遴選入庫項目。

        (五)文化和旅游部對擬遴選入庫項目進行公示,并依據公示結果通知,與承擔單位、推薦單位簽訂項目合同。

        六、項目管理

        (一)國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原則上不得延期。

        (二)國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經費一次性撥付。項目經費的管理和使用須按照有關財務規章制度嚴格執行。

        (三)項目實施實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項目研究目標、主要研究內容、技術骨干等重大事項的變更,項目承擔單位應經推薦單位同意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門。

        (四)對有重大調整須更改或中止合同的項目,由項目承擔單位提出書面申請,經推薦單位同意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門核準后執行。

        (五)對不接受監督檢查或未按合同執行的項目,要求項目承擔單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項目,視情節分別采取通報批評、追回已撥付經費、撤銷項目等處理方式。

        七、項目驗收

        (一)合同約定完成后的3個月內,由項目承擔單位向推薦單位提交有關驗收材料。定向推薦項目應經推薦單位審核并簽署意見后,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門組織驗收。自由推薦項目由推薦單位組織驗收,驗收后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門復核通過后予以結項,其中文化和旅游部各有關直屬單位、各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各文化和旅游部參與共建各院校承擔的項目須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門組織驗收。

        (二)驗收材料應包含驗收申請、驗收報告及有關成果材料等,其中前兩項材料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門制作統一制式表格供項目承擔單位填寫。驗收報告中應明確經費決算情況,文化和旅游部經費、推薦單位經費應單獨列支。

        (三)驗收方式可根據項目情況采用會議審查、通訊評審、實地考核等。驗收專家應專業匹配、來自不同單位、副高級專業職稱或行政副處級(含)以上,不少于5人。驗收執行回避制度。

        (四)驗收經費從項目經費中列支,其中自由推薦項目驗收經費標準由各推薦單位依據本單位有關財務規定自行研定。

        (五)驗收結論分為通過驗收和不通過驗收兩種。對首次驗收不合格的項目,項目承擔單位可在30日內經項目推薦單位審核同意后向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門書面提出二次驗收申請,并在一年內做出改進,按程序再次申請驗收。若未再提出申請,視同不通過驗收。

        (六)未通過驗收的項目,文化和旅游部科技管理部門將視情況追回已撥付經費,同時取消其單位三年內承擔國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的資格。

        八、其他

        第6篇:知識創新成果范文

        面對當今這個多變的社會,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知識日新月異。我們已無法用過去所學的,教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世界,只靠傳統的注入式教育已無法適應這個多變的社會,我們要求繼承傳統,更希望推陳出新。因此,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已成為教育改革的趨勢。

        一、 親歷知識的發現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習自然的正確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知識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再創造工作,讓學生感到新知識是在自己面前發生,比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好得多,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再創造而獲得的知識才能真正被掌握并且可以靈活運用。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學生自己獲得或由他們重新發現,至少由他們重建。”一節課無論教師講得如何精彩,如果沒有學生的參與,不符合學生的知識規律,不能將教材及教師的思維過程轉化為學生的思維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再現出來,那么這樣的課就是失效的。一定要讓學生在自然活動中學習科學知識,學習是手段,創造才是目的。例如教學《水是怎樣的物體》一課時,學生通過“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知道了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液體。這時教師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牛奶、白酒、白糖水、鹽水、醬油、醋等幾種液體,讓他們自己設計出鑒別水的實驗方案,學生人人動手、動腦、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大家研究討論的結果,認為先看、再聞、最后嘗味道,才是最合適的程序。這樣,學生不但對水是什么樣的液體認識得很清楚,并且掌握了鑒別水的方法。

        又如:學生在沒有學習《花的構造》一課以前,從平時的生活中,從語文課上,對花已經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學習這一課時,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他們發現大多數植物的花都由雌蕊、雄蕊、花瓣、萼片四部分構成。更可貴的是,他們還發現,花不一定都有這四部構造:黃瓜花有的只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學生為自己的新發現感到興奮。抓住這個時機,教師給他們講“完全花”、“不完全花”等知識,學生會覺得難度較小,從而輕松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識。

        對學生來說,只要把要學的知識作為待創造的結果,就能把學習新知識和培養創新意識二者統一起來。

        二、 適當設計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適當采用靈活、多向、開放性問題,給學生提供思維空間,使學生把機械模仿轉化為探索創造。開放性問題極具挑戰性,因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自然課的起始階段一般是先提出本課研究的中心問題或某一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某種現象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不管是采用哪種提出問題的方式,目的都是先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問題”,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明確研究目標。例如教學《熱脹冷縮》一課,教師出示一瓶橙汁汽水,一瓶桔子汽水讓學生觀察,讓他們看一看,想一想,你想研究兩瓶汽水的什么問題?

        學生觀察后,提出了很多問題:

        ① 我想研究汽水為什么會冒泡泡?

        ② 我想研究汽水的蓋子為什么能封得那么嚴實?

        ③ 我想知道人們為什么管它叫汽水?

        ④ 為什么人們都愛喝汽水?

        ⑤ 為什么汽水一般裝在玻璃瓶里?

        ⑥ 為什么瓶里的汽水不裝滿?非要差那么一點點?……

        教師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同學們提出了好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涉及到許多知識,今天我們只來研究其中一個問題:汽水在瓶中為什么不能裝滿?學生看到研究的問題是由自己“創造”出來的,學習積極性培增,創新欲望強烈。這樣,既便于學生理解熱脹冷縮的知識,又培養了創新意識。

        三、 放手讓學生操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生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許多實踐操作的機會,教師要重視學生操作,真正的放手讓學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留于形式,讓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讓新知識在學生操作中產生,讓創新意識在操作中萌發。通過學生的操作便會發現,學生也是一個創造者。例如《磁鐵游戲》課,讓學生玩“巧取試管鐵釘”游戲時,開始有的學生感到茫然,不許倒掉試管里的水,又不能用夾子等東西,那怎么將鐵釘取出來呢?他們經過動腦思維,互相啟發,將試管取釘的問題和磁鐵隔著東西也能吸鐵的知識掛上了鉤,從而找到了取出鐵釘的辦法。他們有的采用了用磁鐵在試管外壁先吸住鐵釘,再沿管壁向上移動取出鐵釘的辦法。有的學生先用磁鐵吸住一根長鐵釘,再讓長鐵釘又吸住一要長鐵釘,使兩釘首尾相連地懸吊著,然后將懸吊的鐵釘伸進試管里吸出小鐵釘。雖然第二個辦法不能說明磁鐵隔著東西也能吸鐵,但他是經過積極思維后才提出來的,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教師也應給這些學生鼓勵表揚。

        這樣學生自己“創造”的新知,學生容易理解和記憶,而且在操作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主要參考資料:

        《現代教育科研方法與應用》邵永良、莊允吉、童國飛

        (寧波出版社,1999年2月第二版)

        《創造性思維與教學》陳龍安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第7篇:知識創新成果范文

        [關鍵詞]知識創新;SECI模型;“Ba”理論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024(2009)03-0045-04

        [基金項目]廣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聯盟知識轉移與廣東企業創新的關系研究”(批準號:20078050200027)

        [作者簡介]胡延平,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級經濟師,博士,研究方向為金融證券、工商管理;

        劉曉敏,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知識創新、企業管理。(廣東廣州510632)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已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性資源(Hamel,1991)。通過聯盟來學習和吸收國外企業先進的管理和技術知識,快速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已經成為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建立戰略聯盟的主要原因。企業間通過建立戰略聯盟的形式來實現知識在企業間的轉移與創新,這種轉移與創新比僅靠企業自身創造知識更經濟有效(simonin,1997;Poppo&Zenger,1998)。知識轉移只是聯盟合作的初級階段,在知識轉移得到充分實現后,聯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知識創新可能帶來持續的新增收益,對于聯盟整體和聯盟各方顯得更為重要。創新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Beeker和Murphy(1992)將知識生產的累積效果引入勞動分工與經濟增長的分析之中,提出了知識聯盟的概念。知識聯盟是指企業在實現創新戰略目標的過程中,為共享組織的技術和能力、促進知識流動和創新知識而與其他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等組織之間通過契約或股權而結成的優勢互補、風險共擔的有機組織(Patricia,2002)。作為戰略聯盟的一種實現形式,它是聯盟發展的高級階段,從知識的角度分析了聯盟的動機和內容。廣義而言,知識聯盟是企業與企業或其他機構通過不同的結盟方式,進行知識的轉移和知識的創新(陳菲瓊,2003),其目標是分享對方知識和創新知識。

        國內外對知識聯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知識本質、知識轉移等相關問題的探討,而對于知識創新過程的研究相對較少。Nonaka&Takeuchi(1995)開創性地對于知識創造過程提出了SECI模型,在其后續研究中又對企業如何創造組織環境促進知識創新的“Ba”理論(Nonaka,1998、Nonakaect,2000)進行了探討。盡管劉剛(2005)、邁諾爾夫(H001)、黨興華,李莉(2006)等人從不同角度探討了知識創新,但這些研究都是以SECI模型為共同的理論基石,盡管SECI模型和“Ba”理論都能夠較好地解釋組織內部與組織之間的知識創新過程,但該模型只是從知識客體的角度提出了一個籠統的知識創新過程的分析模型,沒有對個人與組織之間相對獨立的知識如何整合而創新出新知識過程給出深入細致的分析,而從知識轉移、知識傳遞到知識創造才是知識聯盟發展的高級階段。因而,對SECI模型和“Ba”理論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探究知識聯盟中知識創造過程的細節就顯得更為重要。

        一、知識聯盟的SECI模型

        1 SECI模型和“Ba”理論。根據編碼程度可以將知識分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Nonaka&TakeucM,1995)。隱性知識由難以表達的信仰、隱喻、直覺、思維模式和訣竅組成,具有高度個體化和難以編碼的特征,往往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難以表達和衡量價值。而顯性知識則能夠以編碼的形式表達,便于傳遞、交流與分享。知識的創造通常會有社會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組合化(Combination)、內在化(Intemalization)四種不同的模式,使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交互作用與轉換,同時在不斷地類似螺旋狀反復進行的過程中達到知識創新的目的。社會化是通過分享經驗把模糊知識匯聚到一起的過程,是一個從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過程。通過共享經歷、交流經驗、討論想法和見解等社會化的手段,隱性知識得以交流。社會化的典型例子就是學徒制。外在化是指將隱性知識清晰地表達成顯性知識的過程,是知識創新的關鍵。通過隱喻、類比和模型等方式,將隱性知識用明晰的概念和語言表達出來。組合化是指將分散的顯性知識組合成清晰的顯性知識系統。它是通過各種媒體(文件、會議、電話會談或電子交流)進行交換和組合。內在化是指顯性知識內化為個人隱性知識的過程。通過內在化,已經創造的顯性知識在組織內部被員工吸收、消化并升華為自己的隱性知識,使得個人和組織的知識在質和量上得到了螺旋提升,然后進入下一輪的社會化、外在化、組合化和內在化過程,引發知識創造的新一輪螺旋上升。知識的創新是從個人層面開始,經過四種轉化模式在個人層面、組織層面、組織間等層面上得以轉化和明晰,所以,是一種動態的螺旋上升的過程。具體過程見圖1。

        由于知識的創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的,Nonaka于1998年進一步以“Ba”的概念來具體說明情境、場所與知識創造的相互關系。Nonaka將“Ba”定義為知識被轉移、分享、利用、創造時所處的情境,它是物質空間(辦公室)、虛擬空間(電子郵件)和精神空間(共享的理念),或者是三者的任何組合。“Ba”有四種類型,每一種“Ba”支持一種類型的知識轉化,即發起性“Ba”(支持社會化)、對話性“Ba”(支持外在化)、系統性“Ba”(支持組合化)和演練性“Ba”(支持內在化),并為知識螺旋上升過程的具體階段提供平臺。2000年,Nonaka ect.在使用SECI模型與“Ba”理論來解釋知識創造過程的基礎之上,又加入了知識資產與知識愿景的觀念。迄今為止,Nonaka的SECI模型和“Ba”理論是對知識創造過程進行分析的系統工具。具體過程見圖2。

        2 SECI模型和“Ba”理論的缺陷。雖然SECI模型和“Ba”理論對知識組織內部、組織之間的知識創新過程給出了一個系統性解釋,是迄今為止最有影響的知識創造過程模型,也是知識管理理論的重要基石之一。但是,它只是從知識客體的角度籠統地給出知識創新的過程,沒有對知識轉移與知識創新的主體――人和組織的知識創新行為進行深入的分析。而“Ba”理論過度強調了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區別,忽略了兩者之間的聯系,割裂了知識創新過程的整體性和連續性。

        (1)SECI模型沒有闡明具有不同知識結構、組織背景和價值觀的個人之間和組織之間的知識是如何進行集成進而

        創造出新的大家共同認可的知識來的。SECI模型只是從理論上籠統地分析知識創新的過程,明晰了知識客體在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兩種形態之間的轉化,但沒有對知識創新的主體――人和組織如何完成從知識轉移到知識創新這一過程進行分析。

        (2)SECI模型和“Ba”理論過于強調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之間的區別,而忽略了兩者之間的聯系。把知識的轉化與創造過程截然地分在特定的“Ba”之中。雖然對我們理解知識的創造有幫助,但是并不符合實際情況。例如,在組合化的過程中,不僅僅涉及顯性知識,而且還涉及隱性知識(王眾托,2005)。也就是說,組合化的過程中同時涉及到兩種知識,組合化對應的“Ba”――系統性“Ba”不僅支持顯性知識的轉化,同時也支持隱性知識的轉化。

        這樣就需要在分析知識創新過程中將知識客體與知識創新的主體――人與組織結合起來,對知識創新的過程進行重新認識。

        二、知識創新過程的再認識

        由于知識創造的主體是人或組織,因而需要將知識客體與知識傳遞創新主體結合起來分析,分析知識客體的類型與知識主體進行知識創造的一般模式。

        1 知識的分類與知識創新的過程。從編碼程度角度可以將知識分為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對于聯盟的合作者與合作成員之間所轉移與創新的知識還可以從性質和等級的角度區分為技術級知識、系統級知識和戰略級知識(迪爾克斯等,2001)。這一區分與隱性知識、顯性知識的區分并不矛盾,只是視角不同而已。技術級知識、系統級知識和戰略級知識每一類中都包含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顯性知識、隱性知識也可以是技術級知識、系統級知識和戰略性知識中的任一種。從性質和等級角度對知識的劃分更具有現實意義,它對應于知識聯盟中不同層次的合作與交流。

        對于知識創新過程,阿吉瑞斯等從學習的角度分析知識創新的過程。阿吉瑞斯等將學習分為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和再學習三種類型。單環學習是指將組織運作的結果與組織策略行為聯系起來,并對策略和行為進行修正,以使組織績效保持在組織規范與目標的范圍內。而組織規范與目標本身則保持不變,單環學習的主要對象是技術級知識。雙環學習是重新評估組織目標的本質、價值和基本假設,這種學習有兩個相互聯系的反饋環,它要求在改變行為和策略行不通的情況下,對組織目標價值觀進行反思。這種反思的過程是對個人或組織已有知識和價值觀的反思與質疑,能夠產生新的知識。雙循環學習的主要對象是系統性知識。再學習是對認知過程本身或學習過程本身、學習的方式提出質疑和反思。并加以改進,也就是學習如何學習的問題。這是最高層次的學習。再學習的主要對象是戰略級知識。

        2 結合知識創新主體和客體的知識創新過程。結合SECI模型、“Ba”理論和上文中的知識聯盟中知識創新的一般過程,本文對知識創新過程給出一個全面的分析:知識創新經歷SECI模型的四個階段,并由相應的“Ba”理論進行情景支持。知識創新的具體過程可以通過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和再學習進行解釋。

        (1)知識創新過程經歷SECI模型中的社會化、外在化、組合化和內在化過程,并由發起性“Ba”、對話性“Ba”、系統性“Ba”和演練“Ba”四個背景環境支持。但知識創新的每一階段都涉及到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可能不同階段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不同質和等級的知識。

        每種知識轉化和創新的過程都涉及知識創新的一般過程,“Ba”是知識創造的情景。由前文分析,雖然在不同的“Ba”中,每個知識轉化的結果仍然以隱性知識(社會化和內在化)或顯性知識(外在化和組合化)形式出現,但在知識的每一個轉化(社會化、外在化、組合化和內在化)過程中,實際上既涉及顯性知識,又涉及隱性知識,這些知識可以囊括技術級知識、系統級知識和戰略級知識。我們可以把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分類方法與技術級知識、系統級知識和戰略級知識的分類方法相統一起來:知識在轉移和創造的過程中,我們用技術級知識、系統級知識和戰略級知識分類方法(每一類知識都以隱性知識或顯性知識的形態存在)來表示這些知識,而對轉化和創造出來的知識,我們可以使用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分類方法。但是,不同的過程涉及的組織學習的類型和重點不同。

        (2)聯盟目標與產出不一致時,能夠對技術級知識的創新產生較強的推動作用,技術級知識的創新主要產生于單環學習中。

        聯盟雙方在結成聯盟的時候,在保證“雙贏”的前提下,共同制訂了聯盟共同價值觀和知識愿景,在此指導下聯盟形成了自己的組織形式、組織規則以及聯盟文化等。聯盟的價值觀和知識愿景可分解為一系列的聯盟目標,根據聯盟的制度、規則,聯盟雙方會采取共同的行動來達成這一目標,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之下,產出聯盟結果。無論聯盟結果與聯盟目標是否一致,都有可能存在知識的創新,只是這種創新所產生的結果可能會高于等于或低于聯盟的預期。胡厚寶(2007)認為,當聯盟的結果達到聯盟目標時,這個過程對聯盟來說只是創造了產品并沒有創造新知識。實際上并非如此,可能聯盟對合作后的知識創造有一個預期,而這一預期可能會高于、等于或低于實際知識創新產生的結果。無論聯盟的結果和聯盟的目標是否一致,聯盟都將發生單環學習,原因在于聯盟雙方知識的差異性可能產生互補作用。當聯盟的結果沒有達到聯盟目標時,聯盟雙方將對聯盟采取的方法策略在既有的規則下進行調整,會對知識創新產生推動作用。但不涉及聯盟目標以及支持聯盟目標的愿景和價值觀是否正確。一般情況下,聯盟在單環學習中創新技術級的知識,聯盟各方知識的差異性、互補性越大,知識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3)雙環學習、系統級知識和戰略級知識創新主要來源于聯盟各方價值觀的差異性。

        聯盟共同的知識愿景是聯盟雙方在聯盟形成的過程中反復博弈的結果。由于聯盟企業在知識背景、組織文化、戰略目標等方面均不盡相同,而且參與到聯盟中的個人在個人特性上也有很大差別,所以雙方在解釋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常常角度與立場不同,在合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沖突。這種沖突既有可能是知識創造的機會,也有可能因失去合理的引導而使雙方的合作關系破裂。羅思曼和弗里德曼的“沖突的特質構架和雙循環學習”理論認為,最難處理的沖突是由于個人和集體特質的認同和相互對抗而引起的沖突。產生沖突的真正原因是與人們的深層次需要,如尊嚴、承認、安全、控制、目的和功效遭到了危險和挫折。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認為處理沖突主要不是解決問題,而更重要的是應看到沖突提供了發展、適應和學習的機會。特質框架強調介入沖突的管理過程,而不僅僅達成某種解決方案,要求沖突方內部變化(我是誰?我真的想要什么?為什么?)和沖突方之間的關系變化(我們在阻止我們達到自己的需要、目標和價值,為什么?)也就是說,沖突為雙循環學習提供了一種機會,推動了雙循環學習。胡厚寶(2007)認為,只有在單環學

        習失效后,雙環學習才有可能發生。事實上,由于聯盟各方價值觀差異引起的沖突也會推動雙環學習,雙環學習主要產生系統級知識和戰略級知識。

        (4)聆聽、辯護、探詢和反思等是由價值觀差異性引起的沖突到產生知識創新需要組合運用的主要工具。

        沖突是有破壞性的,如何引導沖突向雙循環學習、創新知識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組合應用聆聽、辯護、探詢和反思等工具。聆聽讓我們獲得對方的真實意圖,聆聽不是一般、簡單地聽,而是能夠傾聽出合作伙伴內心真正的想法和意圖,并且,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才是真正的聆聽(圣吉,1998)。辯護不是針對對方互相辯論,而是對事不對人地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詳細、準確地表達出來,做到讓對方能夠聽明白自己的真實意圖(圣吉,1998)。探詢就是指相互會談的雙方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思考明白地說出來,并提供一些支持性的原始材料,接受公開檢驗。探詢和辯護經常結合在一起使用。沒有探詢做保證,辯護就是一種對立情勢逐漸增高的增強環路,僅僅只有探詢,而把自己的看法隱藏在背后,也難以產生知識創新。當聯盟開始對聯盟的知識遠景運用聆聽、辯護、探詢和反思等手段進行再思考時,我們會對聯盟價值觀和遠景目標、人員匹配或組織規則等系統知識進行再考慮、再構想和再修改。這就完成了雙循環學習,即聯盟對聯盟目標、人員匹配和組織規則進行了創新。

        第8篇:知識創新成果范文

        一、我國農村小學教師教育機制創新亟待解決的問題

        上世紀末,我國農村小學教師教育經歷了“培養主體更換、培養層次提升”的變革,“初中起點,公費培養”的農村小學教師培養機制被完全顛覆。市場主導的自費培養替代了政府主導的公費培養,高中起點為主的培養對象代替了初中起點為主的培養對象。從1997年到2006年的實踐證明,以高師為主體進行的開放式收費培養機制無法滿足社會對教育公平的訴求,整個基礎教育師資出現了質量下滑的趨勢,農村小學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日益突出。從2006年開始,湖南省采用“初中起點、公費培養”的模式培養10000名師范生以充實農村小學教師隊伍。2007年,國家在6所部屬師范大學開展了免費師范教育,這應該是國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對所暴露問題的回應。從免費師范回歸到現在,當前的農村小學師資隊伍出現了明顯變化,年輕的面孔多起來了,原來不能開設的新課程有人承擔了。但是,這種變化不完全是免費師范帶來的,目前,農村小學新的師資有兩種來源:一是定向分配的免費師范生,二是面向社會選聘的大學畢業生。從對用人單位的調查來看,一線農村小學對定向分配的免費師范生普遍看好,認為他們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扎實的職業技能、多學科教學的職業素養,又是本鄉本土的畢業生,工作適應快且不易流失。而對選聘的大學畢業生則有諸多不滿意,主要表現為三方面:一是這些大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榮譽感不如免費師范生,容易流失,不穩定。二是無法馬上適應農村小學教育的實際,主要表現為學科知識較為精深,但教師職業技能缺乏,藝體素質達不到職業需求。三是大學生在求學期間一般強調對某一專業、學科知識的學習,而沒有進行小學多學科教學的系統訓練,無法適應農村小學多學科教學的需要。免費師范生受歡迎,選聘的大學生受冷遇,但在各地新的師資補充過程中,免費師范生只是少數,選聘大學生占多數。這是一對矛盾,矛盾背后是兩種小學教師教育模式的沖突,“初中起點、公費培養”是封閉模式,而“綜合大學教育加教師資格證申請”是開放模式。一般來說,封閉型的培養模式代表傳統與保守,開放型的培養模式代表潮流與趨勢。為什么“初中起點、公費培養”這種代表傳統與保守的封閉型培養模式在湖南農村小學能受到廣泛好評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研究和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在我國農村小學教師教育機制改革與創新時期,對“初中起點、公費培養”的湖南模式進行分析和完善顯得很有必要。

        二、從繼承的視角看我國農村小學教師培養機制

        從小學教師教育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來看,免費培養制度是主流,其間中斷過兩次,即1922年至1932年在“新學制”條件下實行的師范教育收費制度和1997年至2006年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制下實行的師范教育收費制度。從歷史的視角來分析,這兩次師范教育收費制度的實施都對當時的教師教育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也損害了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良性發展。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要實施免費培養制度,小學教師教育就能得到健康發展,否則就會走向低谷。建國以后到上世紀末,以中等師范學校為主體的免費培養機制曾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農村小學教師,到現在為止,這些教師仍然是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主要力量。這種以中等師范學校為主體,招收優秀初中生進行免費培養的機制有其頑強的生命力,其生命力的源頭就在于“公費培養和初中起點”。在農村小學教師教育由中專向專、本科提升,由封閉培養到開放培養的轉變中,一度出現了繼承斷裂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以招收初中生為主的中等師范學校淡出歷史舞臺,而以招收高中生為主的專科或本科院校成為培養農村小學教師的主體,培養主體的急速更換,導致培養模式的改變,以招收高中生為主,進行收費培養的模式完全顛覆了“初中起點,公費培養”的傳統。“高中起點,收費培養”是對“初中起點,公費培養”的改革,但這是一種缺乏繼承的改革。10年的改革實踐也證明了這點,生源質量嚴重下滑,培養出來的畢業生不能適應農村小學教育,損害了農村小學教師隊伍的正常補充,對基礎教育改革產生了消極影響。

        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研究,我們發現“初中起點、公費培養”應該是現階段培養農村小學師資的最佳模式。為什么強調“初中起點、公費培養”呢?必須回答當前圍繞小學教師培養而產生爭議的兩個話題,一是等待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多,為什么還要政府費錢費力進行定向培養?二是為什么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還要從初中畢業生中來招收?要回答第一個問題,必須了解小學教師職業素質構成的特殊性,小學教師職業素質結構必須注重“寬口徑、強技能”。“寬口徑”是指學科知識面要廣,以適應小學多學科教學的需要;“強技能”是指小學教師的職業能力必須過硬,包括規范用語、規范用字以及藝體素質都必須達到一定水平,這種技能訓練的周期相對較長。在開放模式下開展的農村小學教師教育,也有教師資格證培訓與考核這一機制來保證教育理論和職業技能的落實,但是當前獲取小學教師資格證只要參與短期的培訓和考核即可,這種短訓對于工作對象是成人的中學教師來說,稍許有點意義,但對工作對象是小學生,對職業技能要求較高的農村小學教師來說,則用處不大。此外,農村小學較為偏遠,物質、文化生活相對艱苦,從市場經濟視角來分析,這一職業缺乏足夠的比較優勢。因此,必須由國家公共財政支持,開展免費的農村小學教師教育,才能保證農村小學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要因答第二個問題,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初中起點”招生可以吸引優質生源。在實施了“初中起點、公費培養”機制的湖南省農村初中,中考結束后,品學兼優的畢業生要么就讀省示范性高中,要么就讀有免費計劃的師范院校。選擇前者,具有不確定性,且費用較高,選擇后者,對工薪階層和農民家庭有較大的吸引力。其實,從2008年起,湖南省也嘗試過通過高考招收免費師范生來培養農村小學師資,但與初中起點五年制專科年年爆滿的情形相比,高中考生和家長的反應冷淡得多。2008年,全省只招收到180人,2009年也只招到了300多人,離每年500個招生計劃相差甚遠,生源質量也較低。因此,從生源質量的角度來分析,通過“初中起點、公費培養”機制招收的學生質量更為優秀,數量更為充足。其次,青少年期處在身心快速發展時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小學教師的職業素養要求任職者具備較強的職業技能素養和藝體素養,這些特點決定了招收的學生必須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毋庸置疑,初中起點的學生在可塑性方面要比高中起點的學生有較強的優勢,高中三年,為高考而學,目標單一,其音、體、美素質在繁重的學習任務面前被壓抑,發展的關鍵期已經錯過。第三,有利于職業理想和職業情感的形成。初中畢業生的人生觀還處在形成階段,沒有定型,容易培養他們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理想。

        三、從創新的視角來看農村小學教師免費定向培養機制

        首先,從招生來看,主張在政府主導下制訂招生計劃,學生自愿報考,通過規范程序,多方監督公平。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專科在招生時必須經過以下幾個程序:一是招生計劃確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縣、市根據本地區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建設需要,提出當年的定向培養招生需求建議計劃,經市、州教育局審核匯總后報省教育廳,省教育廳根據各地上報的需求,統籌安排下達招生計劃。二是有招生計劃的縣、市、區,所有身體健康的初中畢業生都可以報名。三是縣、市(區)教育局根據初選標準確定入選名單,其標準是相貌端正、身體健康,且中考成績不低于當年當地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計劃內招生錄取控制分數線。四是縣、市(區)公示通過初選的人員名單。五是市(州)教育局和招生學校聯合進行筆試和面試。六是招生學校預錄取。七是省教育廳對市(州)教育局預錄情況及預錄學生名單進行全面審核,并向社會公示。八是縣、市(區)人民政府與考生簽訂培養協議書。

        其次,從培養來看,主張確定合適的培養目標和模式,加強管理,強化實踐技能培養。第一,確定合適的培養目標和模式。“初中起點、公費培養”機制存在兩個層次,即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專科。在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上,六年制本科和五年制專科存在一些區別,表現為:五年制培養主要是培養全科型農村小學教師,要求畢業生能勝任農村小學的所有學科。在師范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的課程面廣,包括文化課、技能課、教育專業課、教育實踐課等,主要特點是“專科層次,全科培養,不細化學科(專業)方向”。而六年制的培養目標是基礎知識寬厚、專業知識扎實、綜合素質較高、具有實施素質教育和一定教育教學研究及管理能力的小學教師,為建設小學骨干教師隊伍和培養學科帶頭人奠定堅實的基礎。以“四二分段”的模式進行培養。第二,加強管理,激發免費師范生的學習動力。免費師范生存在著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為了激發免費師范生的學習動力,承擔培養任務的院校做了一些探索,提出了“剛性管理,柔性引導”的管理機制。所謂“剛性管理”是指在實施免費師范教育機制之前,湖南省教育廳就要求在生源地政府、學生和招生學校簽訂的三方協議上,明確規定“乙方(學生)在學習期間自動放棄學籍、因觸犯刑律或違反校紀被開除學籍,或因自身原因,學業成績達不到甲方(學校)的培養規格要求,不能獲取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書,應向甲方繳納違約金”。所謂“柔性引導”是指校方開展的人性化管理。一是課程管理上,學校給學生留足個性發展的空間,除五個限選模塊課程外,學校還開設大量的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課程選修。二是對學生進行師魂典范教育和職業理想教育。開展師魂典范教育,提煉教師核心價值觀,開展實踐體驗教育,堅定免費師范生的職業理想,開展“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職業導向教育,把國家的需要作為自己的人生選擇。三是建立了一套與其他大學不同的“小學大專班”和“小教本科班”的管理模式。在五年制和六年制的前二年,學校為每班配備班主任,班主任對他們進行適時適度的學習和生活上的輔導,到三年級時改為輔導員制。采取這些措施,指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第三,強化師范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創新實踐教學,建立以專業能力訓練與過關考核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2011年,教育部頒布了《國家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標準(試行)》明確規定“教師教育課程應強化實踐意識,關注現實問題,體現教育改革與發展對教師的新要求”。因此,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建立一套涵蓋課堂內外,以專業能力訓練與過關考核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這種實踐教學體系,從培養目標入手,層層建立專業能力子項,確立各能力子項的實踐教學時間、場所、內容、考核等因素,并分成校外與校內實踐教學項目。校外實踐教學主要包括教育見習、教育心理調查和教育實習三類,以實習合作小學為基地展開,課時量約為總課時的16%。師范院校和生源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共同管理和指導校外實踐教學項目,并對實踐教學成績進行考核,考核結果適用于區、縣教育局對師范生的工作崗位安排和校內的教育實習成績鑒定。校內的實踐教學又分為課內和課外兩個層次,課內的實踐教學項目,在學科考核時一并進行;課外的實踐教學項目,由系部教學指導委員會組成專家考評小組,對各項能力進行統一的過關考核。這種實踐教學體系,旨在強化師范生的實踐意識,適應教育改革與發展對教師的新要求,達到“無縫”就業的目的。

        第三,從就業來看,主張各方統一意見,認真履行就業協議。當前,在免費師范生就業問題上,大多數縣、市政府高度重視,認真履行合同,并且認為免費師范生切實解決了偏遠農村小學師資短缺的問題。但也有個別縣、市對免費定向師范生培養積極性不高,除了客觀需求不足外,還存在兩個認識上的偏差。第一種偏差是這些縣、市的主要官員對農村小學教師培養的特殊性缺乏認識,認為小學教師不用定向培養。小學教師培養的特殊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小學教師職前培養周期較長。對小學教師職業理想、職業技能的培養,需要長時間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不是短期培訓可以完成的。二是小學教師的穩定性受親情因素影響。公開選聘的大學生,執教在偏僻的異鄉,遠離親情,遠離城市,很容易流失,師資隊伍缺乏穩定性。對這些特殊性認識不足,導致個別縣、市領導產生“大學生俯拾即是,想招多少有多少,小學教師不用定向培養”的看法。第二種偏差是個別縣、市官員缺乏責任感,把教師招聘當作權利運作的自留地。目前還不存在免費師范生的就業問題,只是有些不同的看法。因此,免費師范生的就業問題,只要各級政府部門從教育事業大局出發,統一意見,認真履行就業協議,就不成為問題。

        基于農村小學教師職業的特殊性以及我國農村小學教育的獨特性。湖南省實行的六年制本科、五年制專科的“初中起點、公費培養”模式,既有繼承又有創新,更有實踐的證明,這種培養機制是現階段我國農村小學教師教育的最佳選擇。

        參考文獻

        [1] 林溪.不斷創新農村小學教師培養機制.中國教師報,2010-5-26.

        [2] 詹小平,李茂平.六年制農村小學教師培養:我國免費師范教育的新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11(12).

        第9篇:知識創新成果范文

        10月21日至27日,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京舉行,數千項“十三五”期間重大科技成果集結于此,其中眾多自動駕駛研發及落地成果悉數亮相。百度“汽車機器人”、極狐阿爾法S自動駕駛車、斑馬智行智能座艙操作系統等先進成果展示吸引了參會者的關注。

         

        “十三五”期間,在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支持下,中國自動駕駛產業和智能汽車產業加速成熟。自動駕駛是汽車行業的未來,基于這一洞察,一場新的競爭正在全球展開。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經濟中心副主任陳曉博表示,自動駕駛是交通運輸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世界科技前沿領域。發展自動駕駛有利于我國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供應鏈,培育新業態新模式。車路協同滿足了大量應用場景需要,有助于推動自動駕駛應用落地,對車輛運營管理和安全運行具有重要作用。

         

        自動駕駛中國模式值得期待

         

        自動駕駛技術在演講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兩種技術流派,一種是以Waymo和特斯拉為代表的單車智能自動駕駛模式,主要依靠車輛自身的視覺、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計算單元、線控系統進行環境感知、計算決策和控制執行;另一種是百度為代表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模式,這一模式在單車智能自動駕駛基礎上,通過車聯網將“人—車—路—云”交通參與要素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助力自動駕駛車輛在環境感知、計算決策和控制執行等方面的能力升級。

         

        有業內專家認為,只有技術、網絡、車路協同能力、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等建立完善,自動駕駛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因此,中國企業踐行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模式”達成后,在智能的車、智慧的路協同下,將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出行體驗,這一模式頗值得期待。

         

        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聚焦的重點領域,只有抓住先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才能贏得發展主動權。近年來,中央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自動駕駛發展。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聯合11個部門印發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明確指出,在2025年之前,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以及網絡安全體系應當基本形成,并且有條件對L3級別的自動駕駛智能汽車進行量產,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在相關場景下的應用。

         

        自動駕駛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自動駕駛到底安不安全,是一個被持續爭論的問題。一種代表性的觀點認為,自動駕駛尚在研發測試階段,技術有明顯的缺陷,汽車行業不應該貿然推廣自動駕駛技術。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人類駕駛會受到駕駛經驗、情感、環境、生理狀態等影響,但是自動駕駛系統卻不會。

         

        世界衛生組織的《2018年全球道路安全現狀報告》顯示,每年大約全世界有135萬人會在交通事故當中失去生命,而94%的交通事故是人為原因造成的。究其原因,危險駕駛是排名第一的類型,總量占到了總刑事犯罪的1/4左右。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歐心泉所長認為, AI司機不會醉酒駕駛、不會邊開車邊發短信或感到疲倦,一些人為因素導致的交通事故會消除。隨著自動駕駛技術不斷成熟,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有望不斷降低,人們出行更安全。

         

        當然,自動駕駛技術受限于當前整體技術水平的制約,尚無法做到絕對安全。從本質上來看,自動駕駛就是機器開車,是一個計算機問題,更是一個數學問題,在這道題中,始終存在一些細微的變量,讓事故概率不可能完全為0。即便如此,自動駕駛依然有著更高的安全性,也是目前消解人類交通事故的最優方法。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中文一区国产 |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一级少妇高清性色生活片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在线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