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鄉村文化的建設范文

        鄉村文化的建設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村文化的建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鄉村文化的建設

        第1篇:鄉村文化的建設范文

        關鍵詞:落后鄉村;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村務管理;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1

        一、落后鄉村文化禮堂建設的現實意義。

        早在2011年,浙江省人均生產總值已超過9000美元,單列數據已相當于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標準,可以肯定,浙江省的經濟發展在全國已列屬于發達地區。然而,我們將目光投向農村,農民是否也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相應的水平呢?答案是否定的。單一的農耕經濟模式,滯后的農科水平,有限的自然資源很難突破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的現狀,農民微薄的收入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加之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逐漸消亡,社會不良風氣在農村的蔓延侵蝕,農村地區的道德水平整體下滑,價值觀部分扭曲,進一步加劇了我省各地區農村發展水平差距的拉大。從上述成因可以看出,落后鄉村的形成絕非是單純由于先天資源優勢的不足,許多是精神層面和意識形態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上講,在落后地區建設文化禮堂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升農村道德文化水平,促進落后鄉村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平臺。

        二、落后鄉村文化禮堂建設重點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平衡區域發展,給落后鄉村文化禮堂建設“加碼”。

        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在各地區都是客觀存在的,而從建設文化強省的全局出發,勢必要求各級政府和相關文化部門從宏觀上對落后鄉村給予傾斜,在資金上予以扶持,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使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總體上基本平衡。

        一是要建立文化禮堂建設扶貧專項資金,其投入標準和比例要高于其它發達地區。對專項資金要專人管理、專項使用,防止發生層層克扣和用于其它項目建設,做到陽光下操作,每一項專款使用都要做到公開透明,切實把錢用在對落后鄉村文化禮堂的建設上,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文化扶貧的實惠。

        二是深化“結對子”工程。每個落后鄉村都要與一個相對發達的街道、鄉鎮或者單位、部門建立一對一式的扶貧關系,有專門的扶貧責任人,將“結對子”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標,不虛掛其名、不務其實,每個月都有扶貧計劃和行動。同時,扶貧責任人要與結對子的鄉村支部成員、文化站長、文化志愿者建立聯系,形成一張脈絡清晰,運行高效,幫扶有力的扶貧網絡,通過信息互通,多方合作,群策群力,不但在經濟上,同時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的文化層面上快速實現脫貧。

        (二)因地制宜,打造雖簡而精、雖小而全的特色文化禮堂。

        雖然,文化禮堂建設,上級相關部門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但要確保持續健康發展,長期開展活動,成為當地農民的文化樂園、精神樂土,絕不能一味地依靠上級補助經費,必須依靠自身所有的資源優勢,拓寬經費來源途徑,通過發展當地經濟,健全完善的系統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環。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從目前情況來看,只有著眼現有資源,整合當地優勢,建造適合當地農民所需的文化禮堂更合乎當前現狀。

        去年,我省新建的文化禮堂中也有部分是落后地區的,這些地區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為新建或即將新建的其它落后地區提供借鑒。個人認為,針對落后地區的現狀,以下幾種模式可以值得參考:一是提升式,就是將現有的農村文化活動場所進行規模擴大,完善設施,達到文化禮堂“二堂五廊”的功能要求;二是利用式,利用祠堂、老宅,在不破壞其構造和文保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改造文化禮堂;三是共享式,根據本村實際情況,利用現有資源與企業、學校、其它村鎮合作,共建、共用、共管文化禮堂。以上幾種模式對于推動落后鄉村的文化禮堂建設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即節約開支,又杜絕浪費。另外,修建文化禮堂要符合本村的實際情況,在完善功能的同時還應該具有本村的特色。不能樣出一式、東施效顰。無論從建造結構、功能布局、活動開展、日常管理都要有彰顯契合自身特點的文化內涵,本著可舊但不可破,可簡但不可無的理念,打造雖簡而精、雖小而全的文化禮堂。

        第2篇:鄉村文化的建設范文

        關鍵詞:新農村;文化站;建設

        0.引言

        鄉鎮文化站是鄉村文化的匯聚地,是農村群眾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場所。人在有了物質保障之后,不自覺的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精神上的需求,鄉鎮文化站的建設就是滿足農村的精神文化需求,符合人發展的本質要求;目前擺在我們眼前的問題是,如何建設新農村鄉鎮文化站。

        1.鄉鎮文化站的面臨的問題

        1.1農村文化的基礎設施完善

        完善的農村文化服務基礎設施,是更好的傳播社會主義文化的外在條件,但由于農村長期以來不重視發展農村文化,文化服務的基礎設施普遍缺失,現有的文化基礎設施也陳舊不堪、無人問津、流于形式。例如:有些鄉鎮除了廣播電視用房,再也沒有其他的文化用房;有些鄉鎮建有禮堂、祠堂,但因鄉鎮不重視,多年不去管理,隨時面臨倒塌的危險;有些鄉鎮有圖書室,但里面的書較少,多是一些舊書、雜書,營養價值不高,也多只有老人閑來無事去看看。鄉鎮文化站組織的文化活動很少,不能有效發揮鄉鎮文化站的作用,更有甚者,鄉鎮文化站直接被鄉鎮府變賣或他用,制約了農村群眾思想素質的提高,精神文化的發展。

        1.2鄉村文化人才缺失

        目前,我國政府在鄉村文化投入的經費較少,奮斗在基層的文化工作者待遇較差,造成他們的生活拮據,不得不離開,致使鄉鎮文化站的人才流失。當前在鄉鎮文化站普遍缺乏固定的文藝工作者,專門的文藝表演隊伍普遍沒有;農村文化站的文藝工作者,大多數年齡較高,文化素質較低,不能很好的進行文化創作,導致農村文化缺乏活力,滿足不了農村日益發展的文化需要。鄉鎮文化工作崗位薪資較低,年輕人大多對從事農村的文化工作積極性不高,鄉鎮文化崗位面臨著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鄉鎮文化站的人員隊伍建設形勢嚴峻,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的年齡結構老化,素質不高是造成鄉村文化衰落的一大原因。

        1.3農村文化站的管理缺失

        目前,農村文化站的管理普遍處于松散狀態,鄉鎮府很少過問農村文化站,因為上級視察,才臨時走走形式。依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鄉鎮文化站的人、財、物、事等方面工作都歸屬所在鄉鎮政府統管資也由鄉鎮財政支付[1]。部分鄉鎮在文化工作的思想上存在誤區,認為文化工作無關緊要,甚至認為文化工作是拖了整個工作進度的后腿。少部分領導政績觀存在偏差,認為文化工作做的好與壞都不會對自己的仕途產生影響,干脆放手不管。鄉鎮文化工作的上級主管部門對下級部門文化的工作的監管不到位,一是,因為縣政府本身對縣文化工作部門重視不夠,導致縣文化部門工作效率不高 ;二是,縣級文化管理部門的管理任務繁重,本身文化部門的工作人員較少,要管理全縣鄉鎮的文化工作,覆蓋面太廣。在鄉鎮文化站根據縣文化局要求送藝下鄉時,常常也可能因為缺乏專業的文藝人才,導致活動的質量不高。三是,由于鄉鎮政府缺乏文化建設的意識,是的鄉鎮文化站常常會被鄉鎮政府占用。以上原因綜合導致了農村文化管理缺失,落后的文化趁機在侵入,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2]。

        2.鄉鎮文化站建設的有效措施

        2.1加大投入

        鄉鎮文化站建設的基礎設施薄弱,人才缺失,投入不足是最為關鍵的原因,可分為資金投入與人才投入不足。

        2.11資金投入

        完善的農村文化服務基礎設施,是更好的傳播社會的主義文化的外在條件,在鄉鎮文化站建設出現資金短缺問題時,相關政府應該積極為其籌備建設資金,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保證鄉鎮文化站的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

        2.12人才投入

        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的素質的高低,決定著鄉鎮文化工作的質量,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為是做好鄉鎮文化站工作的前提條件。其一,為工作人提供一個優良的環境,一份較好的待遇,保障其生活。其二,對現有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教授最新知識成果,尤其是農業生產方面的知識[3]。其三,加大

        宣傳教育,鼓勵年輕人加入農村文化事業。

        2.2加強管理

        對鄉鎮的文化工作進行有效管理,為新農村文化繁榮打下了基礎,相關部門要將鄉鎮文化的管理工作提上日程。加強管理的措施:一是:要制定新農村文化站建設的相關制度,把鄉鎮文化工作納入對鄉鎮官員的考核,切實保障農村群眾能夠接受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二是:鄉鎮領導要認識到文化工作的思想誤區,認識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糾正政錯誤的績觀,把做好文化站工作看成評價全部工作好壞的一個標準。三是:鄉鎮文化工作的上級主管部門還需加強對監督管理,定期巡視各鄉鎮文化站的建設。

        3.結語

        鄉鎮文化站建在農村,服務于農村群眾,與農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對豐富農村群眾的生活,提高農村群眾的思想素質,繁榮社會主文化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房秀麗.發揮鄉鎮文化站作用 帶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j].大眾文藝.2012(11)

        第3篇:鄉村文化的建設范文

        關鍵詞: 城鄉一體化,農村文化,建設

        前言

        新一代黨的政策出臺,黨的十指出,走進基層、服務群眾、重點推進發展農村文化建設是我們必不可少的責任和義務。農村的發展迅速與否與我們的文化建設,文化傳播有著不可分割的作用,更是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老百姓正常的生活及思維方式。最近幾年以來,城鄉的一體化建設在我國已經大力推行,無論是在哪個角落,我國的農村建設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有些可能還處于落后階段,究其原因還是文化的滯后導致的。

        一、 對農村文化細微剖析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還是處于原始的傳統意義上的農村,祖祖輩輩世世代代耕田種地,隨著現代化的建設,有了良好的耕種機器,收入也是年年高升,而且,就連同他們的生活也在發生著改變,而真正發生改變的原因,追根究底還是我國大力倡導發展城鄉一體化建設導致的[1]。

        (一) 農村文化獨有的內涵 。如果說到內涵,我們必須要問什么是內涵,農村文化的內涵又是什么,農村文化簡單來說在這幾個方面,一個是當地文化的基本素質,還有就是我國不同農村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最重要的就是代代相傳的民俗民風和質樸的生活習慣。在當代社會中,多元化的沖擊使得很多東西無法清楚的分辨出來,土地是農民祖祖輩輩守護的,沒有了土地就沒有了農民的根本,沒有了精神上的寄托,更不用談什么風土人情,鄉村文化。實際上他們擁有的是最難割舍的也是最深刻的,像是民間文化、民歌民謠、民間曲調,這些都具有典型的鄉土氣息。這是祖祖輩輩的沉淀,是歷歷代代的精髓,是人們文化傳承的根本[2]。幾千年來綱常禮教深入人心,貫穿著歷史變遷的各個年代,可以看出,農村文化獨有的鄉土風情,總體上缺少城市中表現出來的理念特征,所以,傳統文化的改良是必須的,但還是要保留最基本的美好,除舊革新,賦予它新的內涵。

        (二) 農村文化的特點 。通過我們之前對農村文化的解讀,我們更加細致的了解了什么是農村文化,然而不管怎么說都逃不出這幾個方面。最主要的就是物質文化。像是種地,生產等,這些文化都具有它獨特的韻味,還有就是精神文化,也是農民不可缺少的。無論是哪種文化積淀,都是幾千年來代代相傳的,他們具有傳統的保守意識、小農思想、知足常樂的簡單需求,這種思想也是老一輩典型的表現特征。然而作為新型農民,有著敢想、敢拼、敢做、具有學習性、冒險性、探索性的精神,所以面對從城市帶來的種種沖擊是他們更加向往,所以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放棄傳統的男耕女織想要跑到大城市闖一闖的人,想要在新的天地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就是因為出現了越來越多這樣的年輕人,使得城鄉文化更加快速發展,得以融合。還有就是制度,我們的鄉村管理制度很多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想要有更好的發展,有些制度就必須被廢除或者是更改,這對于農村的發展傳承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新一代城鄉發展的必然結果[3]。

        因此,在當代的農村,這里的文化秉承這傳統的觀念和現在社會的沖擊,創新與保守并行,但是這樣也使得城鄉發展得到融合,現在正是處于這種轉型的關鍵時期,對農村文化的引導與熏陶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更是政府當務之急需要重點解決的事情。

        二、 農村文化建設的阻礙因素

        (一) 政府的投入不足 。農村文化想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指引,在政府大力引導的前提下必須要讓農民們自己意識到改變的重要性,要讓他們自發的形成一種良好的文 化氛圍,在這其中政府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面對這樣的現狀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更將成為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阻礙。在農村,文化無法達到產業化,有些人對文化的認識還很少,甚至非常少,所以就更不愿意自主建設學習文化知識。然而有良好的文化建設的引導,會使農村文化得到良好的發展,這也是阻礙的重要因素之一。讓狹隘的小農思想轉變為懂得進取、懂得創新,有一個良好的科學發展觀,最終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對農村的經濟文化也會得到應有的保障。

        (二) 對新形勢下的文化建設認識不足 。在大部分農民的心里,經濟基礎的提高被放在首要的位置,主動參與到文化活動中的農民群眾甚至會被譏笑不務正業,從這里就可以看出,農民文化意識的淺薄性。除此之外在消費水平上也體現的很明顯。我國現在還處于發展階段,對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還有一段差距,而且根據調查顯示,城鄉在文化上的消費水平差距甚遠,很多農民不注重自身文化修養,不重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正是這些非物質遺產延續了我國幾千年來的歷史[4]。對這種想法或許知道的人很多,但是實際做起來的卻很少。

        (三) 農村文化設施貧乏 。近些年來,我國對農村文化建設重要性越來越重視,對農村文化的建設方面也進行了較大的投入,雖然目前來講發展并不均衡,但是對于文化的建設是不能少的,有很多經濟落后的鄉村,我們還沒有來的及將先進的文化建設帶到其中,這也是阻礙城鄉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 對農村建設的思考

        (一) 加大文化建設投入 。國家大力倡導農村文化建設,各個政府之間也要對此高度認識,對文化建設的大力投入也是使農村走近新社會的標志之一,在政府的經費投入使用之后,還要對其增大監管力度,做到健康積極的普及文化知識,以各種農村喜聞樂見的方式從細微的小事來引導,這樣農民對新型的文化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會比較容易,讓老百姓自己加入到其中來。

        (二) 打造農村文化 。目前,農村文化和城市之間還是存在著差異,其最主要的特點還是農村的鄉土文化氣息繁重,無論是從哪個方向進行發展,政府的大力引導教育還是必不可少的。每個地方都有它自己的文化特點、文化氛圍,我們要根據不同情況不同對待的心理,來為每一個地方打造出只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氣氛當中。擁有自己的文化品牌[5]。政府要加大力打造農村文化的先進形象,讓傳統優秀的文化繼續傳承,讓古老固化的文化改革創新,發揚農村建設,帶動當地文化,創建品牌意識,這樣可以對周邊地區產生相應的輻射作用,即使品牌又是文化,這樣的轉化姿態,何嘗不會快速發展。

        四、 總結

        黨的十指出,加強新農村建設,保證農村文化的快速發展,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政府的扶持必不可少,建立良好的新農村文化,有力整合,展現自己的文化氛圍,享受自己的風土風情。展現自身的功能與活力,實現戰略化轉型,以適應市場經濟帶來的快速發展,我們黨及人民正在嚴而有序的進行。加強文化構建,鞏固黨的地位,夯實基礎,才能真正做到發展現代化,推動全中國的科學使命。 (作者單位:吉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 曾世芳.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農村社區建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2] 成杰.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農村社區建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3] 張衛靜.城鄉一體化視域下農村社區建設研究[D].山東大學,2013.

        第4篇:鄉村文化的建設范文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問題建議對策

        中圖分類號:F25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11年10月,綏陽縣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城鄉一體化戰略,以潮涌般的推力增投入、促發展”。全力推進“五個一體化”,以城帶鄉,實現由城鎮化帶動城鄉一體化延伸,促進城鄉互動發展、共同繁榮。因此,加強對我縣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研究,探索一條符合我縣實際的城鄉一體化建設之路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一、我縣城鄉一體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規劃建設滯后,統籌發展的科學性不高

        1、原有城市規劃建設滯后

        縣城中心區分原老城區和南部新區,城區面積小,到2011年,縣城中心區建成面積才拓展到5.5平方公里。由于受時展的限制和約束,以前的城市建設理念滯后,缺乏前瞻性,使得現有城區規劃建設的定位模糊,縣城規劃建設隨意強,缺乏科學性、系統性、長遠性;規模小、可容納性小,城區基礎設施落后,功能不完善;城市公共管理服務落后,已不適應城市化建設發展的需要,已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精神文化的需要,城市的品質和形象有待進一步提升。

        2、小城鎮規劃建設滯后

        全縣共轄12鎮3鄉,區域條件以高山、梯坡為主。各鎮鄉一直以來對小城鎮建設重視力度不夠,缺乏科學的集鎮發展規劃和建設推進計劃。小城鎮人口總量小,除洋川、旺草兩鎮總人口超過5萬人以外,具有代表性的鄭場、風華、蒲場3鎮總人口也還不到5萬人。鄉鎮建成區面積小,除洋川外沒有一個超過3平方公里。城鎮建設面臨著較大的困難。

        3、農村規劃建設滯后

        全縣約41萬農村人口分布在12鎮3鄉自然村中,人口居住分散,形成村居錯落雜亂的現象,有幾十上百戶大聚居、有十幾戶小聚居、有幾戶零星分散在高山地區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居住環境功能不全,受區域條件的制約,路成為全縣農村基礎設施中最突出的問題,其他水、電、通訊等同樣制約著農村的發展。

        (二)工業基礎薄弱,統籌發展的支撐力不強

        目前,以“貴州綏陽經濟開發區”、“風華工業園”、“蒲場煤電化工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為主的“一區三園”工業經濟發展格局將逐漸形成。但總體來看,我縣處于工業化發展初期,工業園區建設起步較晚,集聚效應尚不明顯,產業發展水平較低,傳統工業多,產業鏈短,縣域工業特色不明顯。工業經濟總量較小,企業規模小,缺乏支柱性企業、高興科技企業、地方龍頭企業、未形成有自主品牌和一定競爭力的特色規模企業,使統籌城鄉發展的支撐力大大削弱。

        (三)農業發展緩慢,統籌發展的基礎薄弱

        農業是工業發展的基礎,為工業發展提供物質保障和基本條件。但綏陽作為典型的農業大縣,農業經濟卻主要以小農經濟為主,農民意識普遍落后,農業生產技術落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土地流轉成效不明顯,還未能建成農業園區,農業科技創新力度不夠,具有特色的朝天椒等地方特色產品未形成一定的規模化產業和自己的特色品牌,離現代化農業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在發展中遠不能發揮其基礎性作用。

        (四)城鄉差距較大,統籌發展的任務艱巨

        全縣城鄉差距主要表現在:收入差距、基礎設施差距、教育差距、就業差距、醫療差距、城鄉生活差距、消費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等,這些差距的存在,將勢必影響到全縣的經濟平穩、持續發展;影響到社會公平公正,導致城鄉關系緊張;導致貧富懸殊,影響社會穩定;與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目標不一致。

        二、對我縣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一)抓規劃、增強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科學性

        1、抓好四大定位,構建現代化城市

        緊緊依托綏陽實際,圍繞“山水田園、詩意棲居”的特色定位,圍繞“遵義市副中心、新型工業城市、旅游休閑城市”的目標定位,“空港新城、遵義新都、重慶南苑”的功能定位,以及建設25萬以上人口中等城市的目標定位,按照縣城建設總規和詳規,全面加快城市建設步伐。

        一是對擬建新城區按照新型工業化城市定位,進行科學規劃,完成城區“工業區”、“商貿區”、“生活居住區”、“休閑娛樂區”等整體規劃和詳細建設方案,融入現代城市建設理念,完善城市功能體系建設、做好配套設施建設。大力加快綏陽綠洲農產品商貿城建設,打造遵義農產品交易中心,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和商貿流通服務業,積極推動縣城廣播旅游大樓、五星級賓館、多功能詩鄉大劇院、城市規劃展覽館、檔案館等項目在新城區落地開工建設。把新城區建設成為融高尖端商業物流、高品質人居環境、現代文化娛樂休閑等為一體的現代工業城市。

        二是對現有城區要按照詩鄉特色文化城市定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道路體系,合理規劃路網密度,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加快啟動縣城公交系統建設,盡快完成縣城白改黑工程和詩鄉廣場二期建設前期工作,加快排水、供氣、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理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服務管理體系,加強創新城市管理辦法,對城區現有的餐飲、副食、建材、物流等各行業要實施“規行劃市”,按照城區各街道特點,打造建材物流一條街、餐飲服務一條街、休閑娛樂一條街、日用消費一條街,加強對中小商場、超市、連鎖經營店的有效分布和管理,使生活區、休閑娛樂區、商業區合理布局,井然有序。切實規范各街道的命名,加強對城市死角、城鄉結合部的改造和治理。

        三是對舊城區要切實加快改造步伐,穩步推進老體育場、洋川鎮政府、詩鄉大道西段、紅旗東路等舊城改造,全面推進縣城綠化工程。加強市政基礎設施的改造建設,完善水、電、路、通訊等設施改建和升級。

        四是按照“一主三輔”“南延西擴、發展新區”的建設思路,大力實施城市倍增計劃,加快推進以洋川為核心,風華、蒲場、鄭場為組團的縣城建設新框架的規劃實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路等級和公路沿線的綠化建設、村居改造。大力實施同城化發展戰略,加快綏陽撤縣建區的步伐。

        2、挖掘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特色小城鎮

        各鄉鎮要根據本地地域特點,挖掘本地文化元素,結合生態、旅游、產業特點,以“山水田園,詩意棲居”的特色定位,制定本鎮建設發展規劃。突出地域特點,全力打造融文化、生態、旅游、產業為一體的特色小城鎮。同時以“四在農家”為載體,著力抓好新農村建設,堅持點、面結合,把新農村建設延伸到偏遠的農村,把改革開放的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農民。

        第5篇:鄉村文化的建設范文

        關鍵詞:農村 音樂教育 缺失 文化建設

        音樂是一種藝術,對人的整體塑造至關重要,關于音樂對人的影響,特別是在成長期,音樂教育家賀綠汀曾經說過:“中小學音樂教育是關系到整個后代的文化修養、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的大事,絕不可可有可無,等閑視之。”而在中國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普遍存在一種缺失狀態,這種缺失,不僅對學生的成長塑造有失平衡,更對農村文化建設整體水平的發展和協調影響重大。

        一.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缺失現狀

        1.音樂專業師資缺乏

        在教育中,教師的地位不言而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大任屬于教師。在農村,教師的責任更加重大,除了傳道授業解惑外,還要承擔學生擺脫貧困的使命。而目前的中國農村,中小學音樂師資的來源基本上是高等師范院校、中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畢業生。但由于眾所周知的城鄉差別,經濟發展緩慢、文化建設落后,所以一些音樂專業畢業生不愿去農村任教。

        由此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目前農村中小學的音樂專業師資嚴重缺乏,大多數音樂教師都由其他科老師兼任,這些非專業性師資必然建構非專業性知識體系,他們對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夠系統化,對音樂課程的教學方法也缺乏專業的理念,因此教學形式不能完全脫離文化課教學的模式,對學生的興趣引導處于與其他課程相差不大的劣勢。而那些音樂的專業師資會因為農村課程理念的滯后、設施的不夠完善感到無用武之地,漸漸要么失去了熱情隨波逐流,要么離開農村,變成北漂、南漂追逐自己的音樂夢想。

        2.音樂基礎設施缺乏

        音樂是聽覺藝術,既然是聽就要有發聲源來配合,唱歌需要有伴奏,需要有和聲背景,這樣容易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和節奏感。對于這些基本的要求,城市中常見的音樂課教學基礎設施如鋼琴、音樂教室、舞蹈教室、多媒體教室在今天的中國農村中小學還是鮮有的,即使有也只是風琴、口琴等簡單陳舊的音樂器材,這對調動學生演唱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音樂表現力、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和音樂潛能都受到限制,從小的說,這直接影響了音樂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從長遠看,也因此制約了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

        從根本上說,九年義務教育的教材是沒有城鄉差別的,但是由于基礎設施的缺乏,使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和國家統編中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實際操作上是脫節的。

        3.音樂教育觀念偏狹模糊

        在中國農村,學校教育孩子最根本的出發點在于走出大山,擺脫貧困。所以在教育者的思想中,文化課程的成績優劣是決定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徑,而音樂,他們覺得既不能創造財富,又不能代替文化課的成績,更沒有認識到音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就忽略了音樂在孩子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性,忽視了對孩子美感、審美素質的培養。

        在應試教育的今天,升學率作為社會對學校評價的唯一標準,對來自社會和家長的壓力,學校只好放棄一些看似與成績無關的課程和活動,音樂課就是其中一個簡單的犧牲品。因為升學考試不考音樂,所以平時可能還有音樂課,而一到臨近期末,音樂課就會被其他主科課程占去時間。音樂教育在一些農村的基礎教育中基本是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

        對學生而言,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存在,愛好音樂的學生也不在少數,但是當升學和愛好看似產生沖突的時候,孩子也會為了升學的壓力放棄愛好。因此,在農村學校,家長、教師以及學生,對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的認識還遠遠不夠,甚至是模糊的。

        4.音樂課程實施的缺失薄弱

        由于上述原因,真正落實到音樂課程設置上,音樂教育的教學基本條件基本上屬于缺失狀態,師資不專業、設施不健全、觀念不重視,必然會導致課程構架單調、課程內容松散隨意、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教學過程程式化的結果,因此,在諸多因素的制約下,學生的音樂興趣和音樂才能的培養受到影響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與城市音樂教育差別更加顯著的是,當課內的音樂教育受到升學率壓力被排擠出課堂時,城市的課外音樂教育卻是另一番天地,家長在素質教育的政策感召下,中小學生的音樂教育不僅學習種類齊全、而且花樣繁多。聲樂、舞蹈、樂器種類齊全,古典現代、中西結合樣樣精彩。這種城市音樂教育的多樣性和普及性在農村是一個重大的缺口,致使學生的音樂才能被積壓在峻嶺山溝、鄉間地頭。

        二.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影響

        知識改變命運,文化是農村改變面貌、走向小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改變農民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價值取向,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在要求,也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然而,目前的農村基礎教育的音樂教育的缺失對農村文化建設影響重大。

        1.農村音樂人才供給不足

        第6篇:鄉村文化的建設范文

        [摘要]:本文建立在對張莊村為期半個月的田野調查的基礎之上,通過與農民的訪談和對農民日常生活的觀察,考察大眾傳媒在農村社會變遷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電視媒體對農民生活、生產以及生活觀念的影響,并指出大眾傳媒與“新農村”建設的內在關聯。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的農村社會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化主要表現為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變,大量的農民離開了生養他們的土地,進入城市。而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大眾傳媒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以一種顯見的和潛移默化的方式逐漸影響著原本閉塞的鄉野社會,尤其是電視媒體,利用廣告、連續劇和新聞報道的方式,不斷把城市的信息和生活方式傳遞到鄉村,由此改變了農民的購物習慣、生活方式和交往行為。

        一、遭遇現代性的鄉村社會

        1、調查的對象

        幾千年來,中國社會一直以農業為主體,早已指出,這使得中國人養成了安土重遷的習慣,土地是人們生存的根本,人們也是在土地的基礎之上建立了各種交往關系。然而,傳統的生活方式與生產結構,在1979年之后有了顯著變化,1979年之前,工業化雖然也在中國城市和鄉村都同時開展,但并沒有對鄉村結構造成根本的沖擊。而1979年以后,隨著中國重新走上“現代化”道路,中國的鄉村社會很快面臨著危機,這種危機不僅是物質的,同時也是精神層面的。首先,隨著人口日益增長,農村出現了大量富余勞動力,這些勞動力開始涌向城市。其次,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吸引著生活在土地上的農民,誘惑他們離開土地,進入城市,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農民工”作為一個獨特而龐大的群體出現在城市里,以血緣和地緣為基本結構的農村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從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又過了十幾年的時間,中國農村的現狀又是什么呢?大眾傳媒在此過程中又起什么樣的作用呢?我們對江蘇省灌南縣李集鄉一個名叫張莊村的村莊進行了一次為期半個月左右的田野調查。

        選擇張莊村作為我們調查研究的對象,在于它是中國農村向城市化轉變進程中的一個縮影。張莊村原來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為本的村莊,但在改革開放之后,張莊村原有的鄉土特色正不斷地被削弱,大規模的林業生產、外出務工以及在附近的工廠做活已經成為該村的主要經濟來源。

        2、土地情況

        張家村早年是一個典型以農業為主體的傳統鄉村,這個村子共有土地約3200畝,人口約1500人,1500人主要靠在3200畝上播種稻谷、麥子和玉米來生活,直到1986年,這里的人們多數還是以農業為主,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每戶家庭通常是6口人:父親、母親、兩個孩子和祖父、祖母,其中父親是一家之主,父親在田野里勞動,母親在家里操持家務,祖父、祖母幫助父親、母親處理田野和家庭事務,父親和母親則通過收割莊稼,共同擔負全家人的生活開支,這樣的家庭結構一直維系到20世紀90年代初。

        但上個世紀90年代之后,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民的土地逐年減少,如今整個村莊剩下不到200畝的農業土地,農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約有80%的人已經不再從事農業耕種,作為一家之主的男人們紛紛離開了土地和家庭,到城市和外地打工,同他們一到出去的還有兒子,這樣的男性共約500多位,這個村莊也有女性到城市里打工,但數量并不多,大部分女性(約700多位)選擇在本地的開發區上班,留守家中的是一些鰥寡孤獨者,農田不再成為唯一的生活來源。

        原有的土地都到哪里去了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絕大部分土地都被工業園區的開發商租用,甚至住房也被置換,農戶可以用0.4畝的土地換取占地0.4畝的房屋,政府負責房屋的統一規劃與建設,在張莊調查時我們發現,這個村莊有整齊有致的別墅、干凈的廣場以及設施齊全的活動中心,這一切已很難讓人想到,這里曾經是傳統中國農村中的一個普通村落,在我們采訪期間,在一些尚未改建的房屋外隨處可以見到這樣的標語“向華西村學習”,可見,正在開展的“新農村”運動在這里已經如火如荼。

        雖說農民住上了別墅,可調查卻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失去土地的農戶,對于土地,仍然十分留念,“沒有土地還叫什么農民,誰愿意把地給賣掉或出租呢,糧食即使賣不掉至少能解決全家人的吃飯問題,生活有個保障啊。”村民們這樣跟我們說。土地對于他們依然很重要,農民們認為沒有土地就沒有安全感。不過,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這樣的想法只存在于父親、母親輩以上(即50歲以上)的村民中,20歲以下的青年和部分的青壯年(30歲上下)村民都表示不想一輩子靠種地來維持生活,他們普遍認為一畝地辛苦一年只能掙得700元左右,遠遠不及上班打工掙得多,他們渴望離開土地。但是離開了土地,他們能到哪里去呢?進入城市?多數年青人實際還是有些迷茫。

        傳統的鄉村生活已經改變了,我們想知道,到底是哪些因素導致了如此急遽的歷史變遷,作為一種現代媒介,大眾傳媒尤其是電視媒體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二、電視與鄉村生活

        科塔克把電視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分為四個階段:在第一階段,電視憑借它的新穎獲得了人們關注;第二個階段,開始了“對電視信息的地址、解釋和加工的過程”;第三階段,電視進入了某地的大多數家庭;第四階段表現為“電視收看行為對土生土長的當地人的持續和終生的影響,后者一生都生活在電視傳播的全國文化和電視制造的大眾現象之中。”[1]張莊村的有線電視入戶率達97%,而張莊新區已是100%,可以說,張莊村已經進入了第四個階段。77.14%人認為他們了解國內外各種信息的主要途徑是電視。從他們的回答中可以發現以電視為主體的大眾媒體對張莊的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領域產生了巨大而又細微的影響。但是,他們大多數人否認大眾傳媒對他們生活本質的改變:“沒有電視,最多是有些悶,我們才不會相信電視上的那些廣告呢,都是騙人的。”然而,不管否認與否,我們通過觀察可以肯定,他們的日常行為和精神生活實際上都已深受媒體的影響。

        大眾傳媒改變了中國農民思想、行為和認識,促進了農村和城市的交流,將城市里的一切帶到了農村,也使得農民了解了城市世界。“我想我們很可以說,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的活動范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2]在傳統社會里,人際傳播作為人們溝通的古老方式成為信息來源的最主要的渠道,我們從魯迅的小說《風波》里就可以看出,村子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信息的最重要通道,小說中的河邊和谷場成為了最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間。不過,隨著大眾傳媒的出現,情況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再是通過七巧那樣的人物了解外界情況,而是通過廣播、電視和電影了解外面的世界。

        電視在這個村莊已經非常普遍,在接受我們調查的35戶人當中,每家至少擁有1臺電視,而絕大多數人家里擁有2臺以上的電視,而在15年前,這個村子還沒有電視。電視出現后,人們過上了“新的生活”,據我們統計,有48.57%的人每天收看電視在3—6小時之間,其中有8.5%的人超過6小時,僅有14.28%的人收看時間低于1個小時,有1人因文化程度較低而不看電視。就觀看人數來講,電視的影響已可見一斑。電視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娛樂、放松方式,為了喜愛的電視連續劇,人們會提前干好活或者將它扔在一邊,由于這個村子有80%的人群不再從事農業生產,所以,白天整個村子顯得格外寧靜。家中多為學生和一些老人,他們大部分時間是圍坐在電視機前。而傍晚時分,各家更是關起門來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視,聚集在一起聊天的傳統鄉村生活,顯然已無法繼續維持。

        柯克約翰遜博士在《電視與鄉村社會變遷》中,考察電視對印度兩個村莊的影響時,認為電視在三個方面改變了鄉村社會,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筆者也試圖從這四個方面討論電視對張莊的影響:

        1、經濟領域

        電視媒介在改變農村經濟觀念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最主要的。人們通過電視了解自然氣候,通過電視購買家用物品,牙膏、洗發膏這些日常用品都是電視廣告經常宣傳的品牌,新的消費方式通過電視進入了鄉村,城市的影響力大大增強。

        首先,電視讓村民們了解了外面世界。過去這個村莊是封閉的,村民們對于外界一無所知,但現在外面的世界通過電視等媒體深入到了村莊的每個角落。城市生活對于村民特別是對年輕人有巨大吸引力,在與他們交談中,一位在讀的初三學生說道“我現在學習就是為了考大學以后去南京那樣的大城市生活。”我們問到“那么南京你去過沒有?你覺得它哪里好呢?”她回答說 “我沒有去過,但是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那里的生活條件好。”我們便繼續問道“那你經常收看那些電視節目呢?”她笑著說“我最喜歡看電視劇了,青春偶像劇,我每天下午都看,還有韓劇也喜歡看的。”

        其次,大量的電視廣告迅速而深入地影響著村民們的消費觀念與選擇。有39.39%的村民直接告訴我們他們經常按照電視廣告購物,有一位身穿名牌運動服的小伙子告訴我們,他只買“安踏公司”的服裝,原因是看了電視廣告后就喜歡這個牌子了,他買東西一般是認準牌子的,認為好的產品廣告做得都好。在一位婦女家中,她帶著責備的口吻指著一輛帥氣的摩托車對我們說“我家兒子都已經有3輛摩托車經手了,沒辦法,留不住錢,你說跟親戚朋友一起出去,人家都摩托車一騎就到了,我們總不好意思讓別人等,于是就買了一輛。后來,改朝換代,這車過時了,就又換了輛。前兩年娶媳婦又換了輛新車,還是看電視,那個明星做的廣告,還是名牌呢,平時也不大騎,就扔在屋里”,有一些人雖然并不承認自己已深受電視廣告的影響,但從他家購買的家電依然可以發現電視廣告的巨大滲透力,他們的洗衣機、冰箱和彩電都是那些電視廣告中反復出現的商品。

        2、社會領域

        在大眾傳媒的影響下,張莊的社會結構也或快或慢地改變了。中國鄉村的社會結構是以“家庭”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村落社會,傳統的農耕社會,年齡和生活經驗十分重要,所以男性和年長者往往具有權威性。但隨著人口的大量流動和新鮮事物被電視、報紙介紹進入鄉村之后,年齡不再是權威式人物的唯一評判依據。約翰遜博士在《電視與鄉村社會變遷》中指出:“傳統上,年齡和性別是家庭登記制度中的主要決定原則。在傳統的印度家庭中,男人比女人擁有更多的決定權,年長者比年輕人擁有更高的權威。”[3]在中國傳統的鄉村社會亦是如此,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種“長老統治”傳統,并且由家庭擴展到整個村落,這種馬克斯韋伯所說的“權威式”的統治結構發生了變化。“尊卑不在年齡上,長幼成為沒有意義的比較,見面也不再問貴庚了。——這種社會離鄉土性也遠了。”[4]

        大眾傳媒在這種社會結構的變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傳媒不發達和信息封閉的時代,經驗是最寶貴的,而經驗屬于長者。但傳媒的發達,使得信息流通越來越快,掌握這些新信息的不再是老人,更多的是年輕人。在接受我們調查的人群中,全村只有5個人接觸過計算機并偶爾上網,不過,他們基本上是18歲以下,他們逐漸掌握了信息的話語權,他們不再尊重年長的意見,而是更多地通過電視媒介了解世界。比如在婚姻上,他們不再是像過去那樣,由長輩確定,而傾向于自由選擇婚姻,他們的擇偶標準也趨向多樣化。

        家庭的規模也開始縮小了,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已不多見,父母和子女兩代人在一起比較常見,祖父和祖母往往住在分外。一位60多歲的老人說到“現在年輕人和老年人的生活習慣都不同,比如我們習慣早睡早起,他們都熬夜看電視。互相之間都看不習慣,容易產生矛盾,不如自己住得自在。而且現在村里好多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老人了。”電視還使得老人和青年人之間的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顯然老人代表著傳統生活方式,而喜歡電視的年輕人,則主導著這個村莊現在和將來生活方式。不過,電視對老人思想觀念也是有很大影響,當我們問到對生孩子的性別偏好和個數時,幾乎98%的人回答是少要孩子,男女均可。有位60多歲的老年婦女說:“現在男女不都一樣嗎?電視上一直宣傳要計劃生育,不要重男輕女,這些道理、政策我們現在都懂。”但是,在對已婚農戶的家庭人口組成的統計中發現,每家至少有一個男孩,這也說明了傳統的影響并沒有完全消除。

        3、政治領域

        傳統中國的農民既不關心國家政治,也不關心與自己命運相關的村莊政治組織,他們認為只有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不受到影響,誰上臺都一樣,而當他們遇到問題時,他們也僅僅是通過家族來解決問題。但是大眾傳媒進入鄉村后,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首先,農民們開始關心國家政策和各種社會問題,這從調查可以發現,村民在選擇電視節目方面的情況是這樣的:據首位的是新聞類節目,占到了53%,電視文藝類其次,再次是體育類節目。村民們尤其喜歡看《焦點訪談》、《新聞聯播》和《新聞調查》這樣的節目,他們在聊天時,還經常討論各種電視新聞。

        其次,通過觀看媒體和學習文化知識,村民們掌握了一點粗淺的法律知識,他們遇到諸如離婚、經濟糾紛等問題,大多數人不再是通過家族內部協調來解決問題,而是選擇地方的政府和相關司法機構,也有少數人直接選擇新聞媒體。不過,直接選擇媒體的情況還不是很多,在我們調查過程中,當我們就“您會采用何種方式維護自身的權益?”這個問題進行調查,我們發現,只有8.57%的人選擇利用媒體資源,而45.71%的人選擇向政府求助,村民們認為媒體沒有太大作用,除非是“焦點訪談”這些中央臺才有用的。對媒體的不信任是農民們的普遍心態,這說明了媒體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村民們甚至不相信媒體上的一些報道;當然,無法和媒體直接接觸,也是村民們不選擇媒體的一個重要原因。

        4、文化領域

        大眾媒體對于鄉村還有一個方面的影響,是它改變了鄉村的文化狀況。傳統的鄉村社會幾乎談不上文化,有少部分人是通過讀書掌握文化知識,但大眾傳媒給鄉村帶來了一些文化和消遣活動,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通過大眾傳媒,村民們知道了韓劇、日劇和城市生活方式,他們甚至開始按照電視所提供的文化樣本,進行戀愛和交往,例如,婚慶商店也出現在村子里,年輕人開始按照最流行的時尚結婚。

        但大眾傳媒在文化領域對于村民的影響,主要是消費娛樂文化,村民們最容易接受的是《大長今》、《環珠格格》、《超級女生》和《加油,好男》這樣的娛樂節目,尤其是年輕的村民,他們幾乎每天都沉浸在這些節目中,并且模仿這類節目進行生活。這類娛樂節目大大豐富了單調的鄉村生活,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大量的娛樂文化也帶來了許多壞處,因為大量的娛樂文化本身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而村民的文化辨別力、鑒賞力比起城市人顯然普遍較低,他們無法辨別這些娛樂文化的優劣。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大眾媒介中的某些娛樂文化也是青年農民犯罪的主要根源。一些年長的家長甚至由此痛恨電視,他們把子女的許多問題歸咎于大眾傳媒,在深入訪談時,有位父親找到我們,希望我們去他家中跟他的女兒多多交流一下,談談如何提高學習成績,讓他的女兒少看點電視和沒用的雜書。

        三、大眾傳媒與“新農村”的文化重建

        經過半個月的調查,我們真切感受到農村所發生的巨大變化,農村的生活質量有了飛速的提高,農民的生活內容日益豐富。在這一歷史巨變的過程中,大眾傳媒扮演了重要角色,以電視為主的大眾傳媒正逐漸改變著農村的消費觀念、婚姻觀念、價值判斷,使他們的生活日益接近城市文明。隨著外出務工的農民日益增多,如何重新建立穩定的鄉村結構,解決農民身份與心理轉變過程所遇到的問題,實現農村社會結構的真正完善,這是我國提出“新農村”建設后,中國農村社會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當然,“新農村”建設并不是要放棄農村的“現代化”,而是希望鄉村社會在向現代化轉變的過程中,保持文化和社會結構的延續性、穩定性。大眾傳媒能夠帶給農村許多新穎、現代的思想,同時它也能夠為穩定和重建鄉村的“文化共同體”而服務,如何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讓那些離開和沒有離開的鄉村人建立起“鄉村認同”,這是“新農村”建設對大眾傳媒提出的更為深層的要求。

        首先,“新農村”應該是具有現代精神和現代氣息的“現代化”新農村,十六屆五中全會的《建議》就是要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新農村,大眾傳媒應該把現代文明、現代思想傳輸給農民。而不僅僅是給農民提供一些簡單地娛樂。

        其次,重建鄉村的“文化共同體”,傳統的中國農村社會是以禮治為基礎的共同體社會,這個共同體社會具有共同的道德信仰、價值觀念和禮儀制度,但現在傳統禮儀文化和道德觀念在鄉村社會已經受到破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非常冷漠。佐藤卓己把大眾傳媒看作是新的自我和共同體構建的重要工具。而在鄉村精神的重建過程中,大眾傳媒也可以承擔這一功能,喚醒人們的鄉村認同意識,重建一個新的“鄉村共同體”,農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對大眾傳媒的依賴很強,因而,大眾傳媒把什么樣的文化傳達給村民,直接影響了村民的思想和文化,建設“新農村”的根本就是重建穩定的鄉村結構,將人們重新統一在一個“文化共同體”中,這一切必須借助大眾媒介的參與。

        [注釋]

        [1][美]轉引自柯克約翰遜:《電視與鄉村社會變遷》,展明輝、張金璽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02頁。

        [2]:《鄉土中國》,三聯書店,1986年,第4頁。

        第7篇:鄉村文化的建設范文

        關鍵詞:鄉鎮綜合文化站;新農村;文化建設;作用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2-0194-01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農村的群眾文化建設已成為農村工作的重頭戲。在物質條件得到基本滿足之后,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成了農村廣大干部群眾的新目標。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費正進入一個空前旺盛的時期,農村群眾活動也在各地紅紅火火的開展起來。

        鄉鎮綜合文化站是政府舉辦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指導基層文化工作和協助管理農村文化市場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是鄉鎮黨委、政府聯系群眾、團結群眾、教育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是繁榮新農村文化生活的前沿主陣地。因此,鄉鎮綜合文化站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促進農村發展,提高農村群眾的綜合素質,促進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保障農村群眾的共享知識文化,將在農村群眾文化工作中將起到重要作用。

        一、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發揮鄉鎮綜合文化站載體作用

        開展多種形式群眾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活動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為基礎,展現原汁原味的農民本色,把專業演出和群眾自娛自樂結合起來,把傳統文化形式和現代娛樂方式結合起來,實現基層文化活動的經常化、陣地化,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還能聚攏一大批鄉鎮文化骨干,使鄉鎮文化隊伍趨于穩定,對鄉鎮的文化隊伍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鼓勵鄉鎮群眾積極參加到文化活動中來,不但豐富了業余生活,也使一些有文化特長的群眾找到了發揮的舞臺。

        二、發展鄉鎮特色文化,繼承和弘揚民間文化藝術

        鄉鎮特色文化是在鄉鎮這個特定的社會區域內,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點的獨特文化。鄉鎮綜合文化站在弘揚民族民間文化和創建新農村特色文化方面起示范、主導的作用。我國有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歷史,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底蘊十分豐厚。做好地方性民間文藝的挖掘和傳承利用是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需要,是弘揚民間文化藝術的需要,更是推動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需要。如我鎮的八牌鑼鼓,在民間傳習已有1000多年歷史。但隨著時代變遷,我鎮八牌鑼鼓的演奏人員,曲牌、演奏技藝及歷史資料,目前已處于瀕危狀況。曲牌現在能經常演奏的只有20多支,如再不搶救保護,將全部失傳。因此,保護利用好此項特色文化,對于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豐富文化活動形式和文化藝術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群眾文化需求,具有積極的作用。在2010年經專家組研究同意,我鎮的八牌鑼鼓在2011年已納入重慶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鎮也命名為重慶首批“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這樣,八牌鑼鼓就得到了更有效的保護。

        三、借助文化站陣地,發揮基層戰斗堡壘作用

        先進的思想文化是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基礎。農村要穩定,離不開思想政治的輔佐;農村經濟要發展,離不開先進科學文化的指引;農民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科學理論和文化知識的開導。有效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讓先進文化在農村深深扎根并開花結果,農村基層文化站擔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依托于鄉鎮綜合文化站的主陣地,形式多樣的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充分發揮文化的社會教育功能,有利于統一干部和群眾的思想,有利于凝聚干部和群眾的力量。我們要充分利用多功能活動廳、閱覽室、培訓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點、管理用房以及室外活動場地、宣傳欄等配套設施,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體活動,滿足群眾需求。通過我搭臺你唱戲來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心理需求,活躍農村群眾文化氛圍。從而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指導和輔導村級文化業務活動,增強群眾凝聚力

        第8篇:鄉村文化的建設范文

        關鍵詞:菏澤;城鄉一體化;農村社區;住房建設;問題研究

        總的看,我市對新農村建設標準進一步提高,對新農村建設的內涵進一步豐富,采取的措施更加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市上下全力搞好農村住房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2009年以來,菏澤市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工作堅持政府主導、科學規劃、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以整村遷建、鎮駐地開發為主,積極創新工作機制,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積極推進農村住房建設、有序開展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截至到2012年底,我市共啟動整村改造建設項目567個、涉及村莊995個,開工建設總戶數達到231 970戶,累計完成投資301.9億元;完成危房改造102 815戶, 累計完成投資63.6億元。近年來,我市牢牢把握農村住房建設的政策機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農村住房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使各項工作得以穩步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結合我市煤礦項目建設,對壓煤村統一實施搬遷,按照“征地統一補償、農民集中安置、土地集約利用、設施配套建設”的原則,集中建設居住區。對鄉鎮駐地或周邊村莊,按照小城鎮總體規劃,逐步集中建設改造成為城鎮社區,并將周邊村莊有條件的農戶吸納進來,既擴大了小城鎮規模,又改造了“空心村”。如曹縣莊寨鎮丁寨社區、東明縣陸圈鎮陸圈村、單縣李田樓中心社區實施鎮邊村向鎮駐地聚集,集中規劃建設了城鎮社區。目前,丁寨社區共建設完成440戶,陸圈村已開工建設500戶、完成434戶,李田樓中心社區共建設完成1 800戶,已全部入住。野巨縣今年以來,改造項目14個,涉及村莊24個,在建5 786戶,完成3 269戶,開工總戶數9 055戶,改造危房3 579戶。使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呈現出了重點突破、梯次推進的良好局面,農民生活條件也得到明顯改善,受到廣大群眾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單縣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會議精神,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量力而行、積極穩妥,先易后難、有序推進”的要求,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工作思路,打造“城鄉一體化發展模式”。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同時,不斷加大建設力度、嚴格拆遷標準、認真落實優惠政策,使各項工作得以穩步推進,把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工作作為一項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強化措施,全力推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09年整村遷建涉及到44個村莊,計劃完成6 500戶,實際完成6 965戶,完成投資近5.6億元,2010年整村遷建設及127個村莊,計劃戶數15 000戶實際完成17 000多戶,完成投資13億多元。2011年整村遷建涉及69個村莊,計劃完成12 400戶。幾年來共完成34 365戶, 節約土地6 000畝,完成投資26.8億多元。農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為擴內需、保增長、惠民生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我市農村住房建設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有以下因素影響農村住房建設的健康有序發展:

        (一)對推進我市農村住房建設,還缺乏積極性、穩妥性;對示范村的培育力度不夠,采取的形式和多種渠道住房培育試點村還需要加強。對基本達到住房標準的村,還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標準,進一步完善提高,確保真正達到標準。對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的村,還需抓緊搞好住房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爭取農民早日入住。對開工建設的村,要切實加快工程建設進度,抓好工作建設質量。

        (二) 資金投入力度相對不夠。農村住房建設的難點在于資金不足,要想深入推進農村住房建設,就必須切實解決資金投入問題。為此,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需要重點統籌各方力量,整合土地金融政策,開發區建設政策,農村住房改造政策,改水、改氣、道路等方面的政策資金,特別是充分利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集中向農村住房建設尤其是重點村鎮傾斜,積極做好相關服務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住房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確定的住房建設示范村,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不夠,如村村通水、通電、通路、通寬帶網“四通”工程、實現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五化”等,相對達不到農村住房建設的標準;所以,要確保建一個成一個,達到農村住房建設標準,還需要努力提高基礎設施建設。

        (四)物業管理不夠。雖然2011年9月份以來,我市農村深入開展了居住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但全市農村相對達不到農村居住環境建設的標準;對農村物業管理,不夠規范,農村物業管理“亂差”現象的根本改變還有一定距離。

        (五)工作督導調度力度相對不夠,詳細了解農村住房建設進展情況還需要進一步深入,還需加大工作力度,完成農村社區住房建設的目標任務。

        (六)個別地方對改造農村住房建設的認識還不到位,工作標準不高。如和青島市,濱州博興縣、濱城區,德州平原縣、齊河縣等地相比,有不小的差距,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做好住房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的認識。

        (七)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建設支持力度不夠。

        二、加快我市住房建設平穩較快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做好住房改造工作。按照省市統一部署,有序推進農房建設工作,繼續堅持兩個“聚集”(鄉鎮駐地周邊的村逐步向小城鎮聚集,距鄉鎮駐地較遠的村適度向中心村聚集),引導更多農村適度集中建設住房,助推小城鎮發展,切實提升我市城鎮化水平。

        (二)進一步加大對農村住房建設的投入力度。農房建設的難點在于資金不足,要想深入推進農房建設,就必須切實解決資金投入問題。為此,在資金投入方面重點是統籌各方力量,開發區建設政策,農村住房改造政策,積極做好相關服務工作,形成工作合力。采取經濟強村自建,對部分區位優勢好,經濟實力強的村莊,要由政府出面,統一規劃、設計方案,由群眾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案,依托自身實施改造。如鄆城縣黃安鎮于樓村通過發展木材加工業,實現了群眾富裕、集體增收的目的,該村統一規劃建設了于樓新村。單縣楊樓鎮蘇門樓村通過發展建筑業,全村80%以上的農戶從事建筑施工,群眾比較富裕,該村統一規劃建設了蘇門樓社區。目前,于樓新村共建設完成550戶,蘇門樓社區已開工建設1 400戶、完成900戶。

        (三)進一步搞好設施配套。對已經實施整村建設的項目進行“回頭看”,補齊配套設施的“欠賬”。同時,對目前和今后的新建項目同步配套建設基礎設施。

        (四)進一步加強物業管理。加強新建農村社區物業管理,配備專門服務人員,搞好安全保衛,衛生保潔,水電維修,市政設施及綠化養護等工作。

        (五)要強化督導,嚴格考核。把將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對縣區城鎮化工作觀摩的重要內容,堅持 “一周一通報、一旬一調度、一季一觀摩、年底總考核”制度。并要組織城建、國土等相關部門形成督查組,對各縣區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召開座談會,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現場解答,進一步堅定各縣區搞好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工作的決心。

        (六)進一步做好技術指導。強化對農房建設與危房改造施工的技術指導,印發農居設計圖集,組織農村建筑人員進行培訓,切實提高農房建設質量。市財政可以列出專項資金,印制“新農居”住宅設計圖集,并進行免費發放,引導農民建設節能、環保、抗震、宜居的“百年住宅”。同時把農房集中建設改造項目納入工程建設程序,完善各項規劃建設審批手續。各級建設主管部門實施全程監管,在項目選址、地質勘探、建筑設計、施工組織、建材選用等環節嚴格把關。還要加強了對各縣區農房整村改造建設現場定期拉網式檢查,確保工程質量安全。

        (七)進一步開展建材下鄉。加大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建設支持力度,推進建材(水泥)下鄉工作,規范運作,嚴格監管,保證補助資金專款專用,集中力量補助符合條件的農戶。推廣使用散裝水泥,限制使用袋裝水泥;推廣塑鋼中空玻璃門窗,限制使用單層玻璃窗;鼓勵使用新型節能磚,盡量使用混凝土澆灌,不用預制樓板;增加外墻保溫層,多建連體房,盡量少建或不建獨院房。

        (八)要完善政策配套,加大支持力度。要加大用地支持,對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涉及新增的建設用地,在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安排上,拿出適當比例用地指標予以保障。還要規費優惠及產權的支持,城市規劃區內城中村、城邊村和建制鎮駐地村莊進行統一建設改造,用于安置農村居民的住房,按規定減免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城市規劃區外和鎮駐地以外的舊村改造、整村遷建和農民自建住房,只作備案,不收任何費用。對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涉及新增的建設用地,比照鄉鎮村公益事業用地,依法辦理集體建設用地手續,并對新建住房依法辦理房屋產權證明。

        (九)與土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相結合,努力實現農村社區住房建設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良性互動。搶抓“全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示范縣”機遇,積極推進舊村改造,全市要啟動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工程。如曹縣李路相社區、單縣高韋莊鎮大徐莊村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政策,實施整村改造。目前,李路相社區共建設完成900戶,大徐莊村共建設完成706戶。

        (十)要加強建設管理,打造樣板工程。在建設農村社區住房過程中,要委托專業監理的基礎上,對每處新村建設均選出村民代表對工程建設進行全程監督。在設施配套方面,從全局高度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公共設施以及周邊環境建設,徹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對城中村、城邊村和鎮駐地村的改造,納入城鎮基礎設施配套范圍,按照城鎮社區標準進行配套;對舊村改造、合村并點新村建設,同步硬化道路,完善供排水設施,配套簡易適用的污水處理設施和垃圾收集轉運系統,并依據周邊環境最大限度的配建養老、托幼、中小學等服務設施。嚴格執行省市要求,把建筑節能環保要求貫穿農房建設全過程,積極推廣使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和產品。

        第9篇:鄉村文化的建設范文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文化農民;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F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9-0038-03

        2006年的中央1號文件提出:“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農民的文化素質決定著農業基礎設施和現代物質條件裝備的更新,并決定著農民對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掌握和運用的熟練程度,同時農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質又影響著他們的經營管理水平和對市場經濟變化的敏感程度,從而影響著現代農業發展的速度和程度。農民是新農村建設中的主要力量,隨著新農村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對文化農民素質也有了更新的要求。

        一、新農村建設與提高農民文化素質的關系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的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進行建設,最終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是新農村建設中的主要力量,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技術能力,直接決定著新農村建設的興衰成敗,這是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

        (一)新農村建設對文化農民培養的基本要求

        1.對新農村建設和文化農民基本內涵的理解。從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來看,內含著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培育新型農民的內容。“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內涵。農民的文化素質主要是指農民的文化知識水平和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農民文化程度是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衡量標準。現階段農村勞動者中,95%以上基本仍屬于體力型和傳統經驗型農民。培養新型農民,前提在于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

        2.新農村建設對農民的基本素質要求。文化素質是反映中國農民整體水平的基本素質,沒有良好的基礎教育和文化水平,也就沒有新型農民。這就要求,農民要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至少要完成基礎教育,具備一名現代社會農業勞動者所需的基本能力。從自身能力層面來看,新型農民就是要達到“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等要求,用現代觀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具有創業精神、開拓意識和較高組織化程度。其一,要求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農民要具有鮮明的創業精神、創新意識和全新的就業觀念,具有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思想品質,積極推動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其二,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素質。文化知識素質包括現代科技知識和農業專業知識等。文化農民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要能主動學習新科技、新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熟練操作現代農業生產工具、機械,能較快地吸收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有效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成為中堅農戶和科技示范戶,能形成較強的技術輻射帶動作用,實現農村地區的共同富裕。其三,要求具有一定的綜合文化素質。綜合能力包括創新能力、科技轉化能力、經營管理能力等,應做到邊學習邊創業,積極融入現代大農業,更好地服務新農村經濟建設。

        (二)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關鍵

        1.從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實現上來看,提高農民素質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生產發展靠農民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經濟,搞活農產品流通市場;增加農村收入要靠農民勤勞智慧和艱苦創業;從新農村建設的產業結構優化需求上看,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是實現結構優化、農業產業化的必然要求,按照優質化和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調整,農民需要改變過去的單純種植、養殖做法,而要向農、林、牧、副、漁、工、商、服務等產業多方面調整發展,農民的素質越高,調整農業生產的能力也就越強。在農業產業化產業鏈條中,不論是產品生產者加工者、銷售者,還是技術、信息的服務者,都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從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裝備狀況來看,凡是農民文化素質較高的地方,農業機械化水平和現代化裝備程度也高。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且地區間發展不平衡,已成為更新、推廣現代農業物質裝備的限制因素,嚴重影響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整體進程。

        2.農民文化素質是農村經濟繁榮的內在需求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力保障。農民是農村科技信息的接受者,是農業科技應用的對象,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農民對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的接受應用程度,決定著農業科技的轉化速度和效果。因此,只有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知識水平,才能增強農民采用科技成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有效實現和加速農業科研成果的轉化,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3.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是迅速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然要求。農民科學文化素質與農民收入緊密相連。農民文化程度越高,戶均收入也越多;農民文化程度指數越大,地區農民人均收入也越高。文化程度指數高的地區其農民人均收入也較高,農民的商品意識也較強,擇業門路也會廣,發展的農村第二、三產業的收入也多。所以,要迅速增加農民的收入,建設新農村必須大力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特別是科學文化素質。

        4.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是實現農業經濟增長方式根本轉變的必然要求。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是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實施的重大戰略措施,也是邁向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最有效的途徑是依靠現代工業裝備、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手段武裝農業,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因此,沒有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要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實現農業現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建設新農村,必須全面提高農民素質,包括文化素質、科技素質、人文素質。

        (三)農民文化素質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著眼點和突破口

        1.提高農民素質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生產發展靠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搞活農村市場流通; 增加農民收入靠農民的統一協調、勤勞智慧和艱苦創業等,新農村建設最終還要廣大農民所具有的文化素質,忽略新農民這個主體素質的提高,再好的硬件條件,再美的優良環境,也會失去它們建設和存在的最終意義。

        2.培育文化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沒有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就不可能有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農民文化進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步伐。因此,建設新農村,不能沒有新型文化農民。

        3.培育文化農民是建設農村和諧社會的基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首先促進農村社會和諧文明進步。只有廣大農民學科學、用科學、勤勞致富蔚然成風,遵紀守法、誠信友愛,擯棄封建迷信、移風易俗、崇尚文明成為新時尚才能形成農村良好的社會風貌。

        二、現階段中國農民素質與新農村建設需求的差距

        農業部主管農民教育的張寶文副部長在2004年“農民培訓暨中國農民大學發展研討會”上提供的調查數據表明:當前,中國農村中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4.8億農村勞動力中,小學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占11.62%,大專以上只有0.5%。其中,懂得如何使用農藥的農民不足1/3。農民整體知識水平不高,科技素質水平普遍偏低以及對現代農業科技的領會能力和掌握能力較差,這與農村基礎教育薄弱和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農民迫切需要的技術培訓與落后的培訓機制嚴重脫節、農村教育體系不夠完善有很大關系。導致政府部門還不能及時有效的將科學技術在農村中普及與推廣,許多農業科技成果和先進機械裝備難以推廣應用,阻礙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影響了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嚴重制約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同時建設新農村也將受到制約。農民的各方面素質遠遠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發展的迫切需要,仍與加快中國農業和農村實現現代化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三、建立與新農村建設需求相適應的文化農民培養模式

        (一)引入市場機制,鼓勵和支持企業、民辦培訓機構參與農民培訓工作,建立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體制

        1.拓寬自學考試向農村延伸的渠道。農村青年利用農閑時節,根據生產需要,學習自學考試課程,提高素質并取得高等教育文憑。這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基本不占用地方現有的高等教育資源,解決了地方高等教育資金投入不足、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規模小而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又需要高等教育大眾化之間的矛盾。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向農村延伸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系統工程,需要采取綜合措施,制定相應政策,建立健全助學體系,加強農村自學考試的基地建設。根據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調整專業設置,組織助學輔導,以便提高農村自學考試的質量,加快農村人力資本的積累。

        2.加強技能和識別能力培訓。首先,要重視初中或高中階段的職業教育。加大投入,充實教師隊伍,通過增加就業技能課程或在初中、高中階段適度延長職業技能教育時間,進一步強化回鄉青年的就業能力培訓。一是發揮村級小學資源優勢,掃除青壯年文盲農民。二是要適時的進行崗前培訓。三是要繼續發揮農民夜校的作用,就近向農民提供學習科技、學習技能的場所,形成農民學文化的良好氛圍。 其次,培訓農民適應市場的能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主體,也就是市場主體,所以對農民進行市場經濟意識的教育和經營管理等其他專業技能的培訓勢在必行。通過培訓提高他們對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程度和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農業、農村產業結構的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建立職業培訓體系。包括加強就業前培訓;加強勞動者技能培訓;加強再就業培訓;發展遠程培訓。

        (二)創新農民培訓的工作機制、工作方式與重點,有目的地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型農民

        1.創新農民培訓的工作機制。首先,整合農民培訓的師資資源。對縣(市)內各涉農科技部門和縣農廣校、職教中心等的師資資源,按照農民培訓工作的具體規劃進行統一整合。其次,構建立體式的農民培訓的有效載體。組織以各業科技人員為主的農民培訓專業隊伍、建立以先進農技推廣設施為基礎的農民培訓工作網絡、構建各種類型的農民培訓中心場所、建設以農業高新科技園區為基礎的農民培訓實訓基地、實施“三電合一”(電臺、電話、電腦)的農民培訓傳播模式。最后,構筑縣、鄉、村三級農民培訓工作體系。

        2.優化農民培訓的工作方式。首先,根據農事季節、農業區域和農民文化素質層次不同,采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常規培訓與重點培訓相結合、示范村戶培育與點戶指導相結合的辦法。其次,根據縣域經濟發展需求,實施“農村勞動力‘陽光培訓’”計劃,對農村富裕勞動力進行農業科技、技能和引導性培訓,促其在農業內部轉移和向第二、三產業轉移。最后,依托縣農廣校和有關大專院校,開展農民大中專學歷教育,為農村培訓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科技和管理人才。

        3.突出農民培訓的工作重點。首先,提高“三種能力”。即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農業科技儲備能力、農業科技轉化能力。其次,推進“四個轉變”。即由過去單一為農業增產提供技術支持向產前、產中、產后和生產、生態、生活提供技術支持轉變;由注重常規技術向既注重常規技術的集成升級又注重高新技術自主創新轉變;由注重農業生產管理向農業生產、資源保護、生態建設和農民生計等多方位管理轉變;由注重引進、試驗、示范向引育結合,將本地特色產品做大做強轉變。最后,實現“五個突破”。即在農科教緊密結合的機制上實現突破;在服務于農業和農村經濟中心工作上實現突破;在推進農村帶動兩個轉移(農業內部轉移、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就業上實現突破;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上實現突破;在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上實現突破。

        (三)要大力培養技能型人才,培養一大批生產能手、能工巧匠、經營能人和科技人員,為農業結構調整提供人才支撐和科技致富帶頭人

        地方政府要根據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需要,圍繞當地主導產業,開展以科技為主的綜合性培訓,為中國產業發展培養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一要著力培養五支隊伍:即培養一大批基層組織負責人,組織發動和帶領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繁榮農村經濟;培養一大批農民技術人員,帶頭應用和傳播先進農業技術;培養一大批種養殖業能手,率先致富奔小康,帶動廣大農民共同富裕;培養一大批經營能人,創業辦實體,繁榮農村經濟,形成各具特色和競爭優勢的農村產業群體;培養一大批活躍在農村發展建設各領域的能工巧匠,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和面貌。二要培養一大批生產能手、能工巧匠、經營能人和科技人員,為農業結構調整提供人才支撐和科技致富帶頭人,將農業科技成果輻射到千家萬戶。三要進一步擴大“陽光工程”的實施規模,提高培訓質量,增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能力。

        (四)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著力改善和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生產能力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農村職業教育已經被時代賦予了極大的責任。農村職業教育在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提高農民的新型就業能力、實現農業現代化等方面,將起到重要而強大的推動作用。發展農業現代化需要大批掌握現代農業技術的高素質勞動者,農民素質的提高離不開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大力實施,需要大力抓好農村職業教育,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生產能力。加強農民的職業教育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繁華的有效途徑,是發展農村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因此,應從以下方面著力改善和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生產能力。

        1.通過整合農村各種教育資源,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農民的科學素養和勞動技能。通過教育,逐步引導農民群眾逐步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指導生產。要健全和完善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堅持“學用結合”、“按需施教”的原則,把農村的文化教育與科普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從人、財、物各方面來提高農業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比重。

        2.要充分發揮各級科技等部門和單位的作用,采取靈活多樣培訓方法,造就和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要把傳統方式與現代農業遠程教育培訓等方式有機銜接,注意長短結合、遠近結合、點面結合、階段性教育與終身教育結合,普及性培訓與系統性培訓結合、理論培訓與技能培訓相結合,采取靈活多樣培訓方法,農閑系統培訓、農忙急用培訓,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造就和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

        參考文獻:

        [1]孫君,王佛全.專家觀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權威解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振中.中國農業、農村與農民[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3]牛若峰,等.中國的三農問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激情欧美 | 亚洲欧洲日本专区 | 亚洲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