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范文

        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

        第1篇: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范文

        論文摘要:從公共體育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內容、特征等方面進行闡述,提出了公共體育課程建設的具體方案和應用措施,為公共體育課程實現教學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構建立體化教學資源是進行信息技術教育、實現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徑川.近幾年,在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過程中,產生了一大批能夠反映課程建設與學科發展新成果、體現現代教育思想、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新型教材及相應的數字化教學資源,但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總體建設上仍處于探索、提高的階段.因此,我們就必須在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中加強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形成體育教學的信息化,才能從根本上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改革教學模式,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1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概念、內容和特征

        立體化教學資源是立足于現代教育理念和網絡技術平臺,以傳統紙質教材為基礎,以學科課程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態、多用途、多層次的教學資源和多種教學服務為內容的結構性配套的教學出版物的集合,是數字化時代教學現代化的標志,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網絡化,優化教育資源諸要素配置的重要途徑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立體化教學包、教學資源庫、學科(專業)網站,也可以把它們分成三個層次.它具有以下特征:數字化處理、光盤化存儲、多媒體顯示、網絡化傳輸、學習資源系列化、教學過程智化等囚.這樣的特征能夠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實用化的教與學需求.

        2公共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和形式

        公共體育教學作為學校體育教學系統與社會系統的中介,能夠反映社會的要求,并受到體育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的制約.為實現體育教育的目的和體育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就必須包括知識、技能、情感、身體發展等四個方面.教學理論主要包括:體育衛生知識、人與環境有關知識、體育保健知識、人體解剖與生理有關知識、運動營養學基礎知識、人體健康知識、傳統養生知識等教學實踐內容主要包括:促進身體全面發展的內容、競技性內容、娛樂性內容、保健性內容、情感性內容(體育游戲類)等.教學形式是以室外的運動實踐為主,理論教學為輔,使學生在學習各種運動技能的同時進行身體素質的鍛煉與培養.

        3公共體育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建設

        3. 1公共體育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的思路

        公共體育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建設應結合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分步驟進行建設,首先,要建設公共體育課程的立體化教學包,完善基礎的教學資源;其次,要整合基礎的教學資源,建設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資源庫;最后,要建設大學體育專業網站,提供綜合的網絡服務.

        3. 2公共體育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的內容

        3. 2. 1公共體育課程立體化教學包

        公共體育課程立體化教學包的建設要以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為主,重點開發公共體育教學所需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培養的主教材、教師參考書、學習指導書和技能鍛煉指導書、試題庫等,以及開發用于教師授課和學生復習的PowerPoint電子教案、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助教助學的CAI課件、提供學生自學自練的網絡課程等同時要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進行一體化教學設計,呈現包括紙質圖書、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物等多媒體、立體化產品形態,使這些內容相關、表現形式各異的教育資源,既有重復和強調,又有交叉和補充,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教學資源的整體解決方案(如圖1),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3. 2. 2公共體育課程教學資源庫

        在完成公共體育課程教學包建設的基礎上,借助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將教學資源管理系統、指標體系和課程教學包應用數據庫、高級編程語言和媒體制作軟件開發形成學習系統.使體育理論知識形成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動畫、流媒體等各種素材,并按照課程、知識點的樹狀結構排列,便于教師、學生按內容檢索;為體育實踐教學提供運動技能的仿真練習、模擬系統,以便于學生學習各種運動技能.同時還要完善體育教學資源庫的管理系統,以便于教師和學生進行查詢和運用,形成整個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如圖2).

        3. 2. 3大學體育網站

        大學體育網站的開發要根據專業特點,以學生為主體,以網站為門戶進行建設與實踐.建設的內容應包括教學網站、課外輔導網站、體育知識網站等幾個部分(如圖3).教學網站包括教學管理系統、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測試、教學評價和反饋系統等;課外輔導網站包括課外鍛煉知識、俱樂部活動、校園體育競賽組織與訓練、場館器材情況等;體育知識網站包括各類體育網站的鏈接、體育學術網站的鏈接等.使公共體育課程在信息化教育環境下,將數字化學習資源、虛擬化網絡空間與傳統的課程資源及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師生之間利用學校、課堂、網絡、通訊、生活實踐等活動方式將體育運動的知識學習、經驗建構和社會體驗聯結在一體,形成高質量的教學過程.

        3. 3公共體育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的實施

        公共體育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公共體育課程豐富的專業資源,而且還需要數碼相機、掃描儀等外部設備的支持、計算機專門軟件開發的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參與.從整體來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個高校要協調好學校的各個職能部門、相關的師資隊伍,共同努力進行建設;二是技術手段的準備,以現代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和開發工具為基礎,配置用于開發的軟硬件平臺,建設教育信息化的主干道,并應用先進的資源建設技術、工具和手段;三是聚集優秀的師資力量,整合出優籌 立體化教學資源;四是制定合理規劃,分期分批,穩步實施公共體育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建設.

        4公共體育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應用

        公共體育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建設比較滯后,體育教學中只是簡單的以教師教學為主體來學習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學生以盲目的模仿練習為主,教師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學的服務水平和質量等都滿足不了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促進師生對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應用,以提高體育教學水平.

        4. 1提高師生綜合運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能力

        一是要提高體育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增強其高效獲取信息的能力,熟練、批判性地評價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儲、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二是提高體育教師運用PowerPoint多媒體教案和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課件的能力,及運用多媒體形式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三是提高學生網絡教育資源的應用能力,自主高效地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與交流,從而提高教育信息化的程度.

        4. 2以立體化服務保障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應用

        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應用,需要立體化的服務來支撐.首先,學校公共體育教學部門要實現動態化服務,將體育教學和體育相關服務延續到學生的整個學習期間,以滿每一個學生對體育教學資源的需求;其次,通過體育教學資源數字化信息服務系統,為師生提供多類別、多形式、多階段的教學資源應用服務,形成服務形式的立體化;最后,形成服務對象的立體化,任何教學單位和個人都可以通過不同途徑,獲得內容豐富的不同類型的體育教學資源.

        第2篇: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范文

        論文摘要: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要求教師除了要有教育教學能力外,還必須具有實踐經驗和應用能力。高職院校要依據“雙師型”教師的內涵、素質以及特征,采取多種方法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高等職業教育對師資的要求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職院校的教師除了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外,更必須具有實踐經驗和應用能力。對于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來說,為了提高辦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必須重視“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一、“雙師型”教師的內涵

        應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高職教育的“雙師型”教師:一是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合格的高校教師,應取得《高等教育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具有進行專業理論或文化知識傳授的教育教學能力。其次,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還應該具有本專業在基層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實際工作經歷,具有指導本專業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能力。

        具體地說,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應具有這樣幾方面的素質川:(1)應了解并掌握所授專業相對應行業的應用技術動態,能夠通過專業授課、實驗、實訓、實習,使學生掌握就業崗位所需的應用技術和職業技能。(2)應具備“三動手”—肯動手、勤動手、會動手的操作習慣和實踐修養,引領學生走“從書本到實踐,再從實踐到書本”的技能提升之路。(3)能夠教育學生形成相關行業的職業素養,如操作人員的“認真、一絲不茍”的作風,維修人員的“不怕苦、不怕臟”的品質等。(4)能夠通過應用項目的研究和應用技術的創新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技術創新、技術革新意識和能力。

        二、“雙師型”教師的特征

        高職教育“雙師型”教師的特征主要體現在“知識結構、素質結構和能力結構”三個方面(1)知識結構。高職教育的教師除了要熟練掌握本專業職業崗位的知識、技術、技能外,還要熟悉相關專業、行業的知識、技術、技能,并能相互滲透、融合和轉化。(2)素質結構。作為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職業素質,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紀律性,必須具有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必須具有敬業精神。(3)能力結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應具備教學能力、操作能力、科技創新能力。

        只有具備了“知識結構、素質結構和能力結構”,才能勝任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的重任。

        三、江蘇城市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1“雙師型”師資隊伍現狀

        目前,江蘇城市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師,原來主要從事開放本、專科和普通專科“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都是畢業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研究生占83%,都具備講師以上職稱,還有教授和副教授,具有較強的理論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學院成立之初,已意識到教師必須具備“雙師型”的要求,及時選派教師赴國外進修學習,或到國內示范性高職院校學習提高。經過幾年的努力,部分教師基本具備了“雙師型”教師的素質,但還有不少教師未達到要求,他們所缺乏的主要是實踐經驗與動手操作能力,這成為制約高職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的瓶頸,也將影響“機電一體化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形成,對學生就業產生不利的影響。

        2.“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如何建立“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盡快地幫助教師豐富實踐經驗,提高相關的動手操作能力,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師,尤其是專業課的教師,除了要具有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應用基礎、機械設計與制造、信息技術與控制等三個方面的理論學術水平外,還應具有較為豐富的機電設備、機電產品、機電一體化系統等動手操作能力。

        針對目前“雙師型”師資隊伍的現狀,筆者提出建設江蘇城市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議。

        (1)鼓勵更多在職教師提升學歷層次

        雖然“雙師型”教師要注重實踐和動手操作能力,但教師的理論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這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師尤為重要。學院應在政策上更加寬松,鼓勵并支持更多的在職教師提高學歷層次,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促進教師學歷水平和學術水平全面提高,使教師學歷結構更加合理,提升“雙師型”的含金量。

        (2)選派骨干教師到國內外同類學校進修學習

        針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培養方向,選派骨干教師去發達國家或國內示范性同類學校對口專業進修學習,學習先進的辦學理念,學習如何進行實踐環節的教學,進而形成我們自己的特色。

        (3)加強崗前培訓,積極推行上崗職業資格證書制

        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雙師型”教師,理論素質是必備的條件之一,非師范院校畢業的青年教師必須參加《高等教育學》《心理學》等作為高校教師必修的四門課程的崗前培訓,以便具有一套較完整的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更好地適應教書育人的工作要求。同時,“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雙師型”教師還應具備與所從事的教學工作相適應的實踐工作經歷或相應的專業技術等級證書。建議新招聘來的應屆畢業生,必須到有一定規模的機床廠、自動化生產企業等對口基層實習鍛煉一年以上,以積累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并在兩年內取得相應的上崗證或專業技術等級證,把獲證與實際技能鍛煉有機結合起來。 (4)直接到企業鍛煉,提高實踐能力

        對未經過基層實踐鍛煉的在職青年教師,也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與方案,安排他們到有一定規模的機床廠、自動化生產企業等對口基層單位進行鍛煉。要求他們和企業的技術人員一道,直接參與企業的新產品開發研制和老產品的技術改造,在生產一線進行鍛煉與培訓,提高實踐能力。同時,也必須取得相應的上崗證或專業技術等級證。

        (5)利用實習、實訓機會,進行傳、幫、帶

        對于“機電一體化專業”而言,實踐性環節較多,教研室可以安排已達“雙師型”要求的教師幫助未達“雙師型”要求的教師,利用實習、實訓等操作機會進行傳、幫、帶。

        (6)加強校企合作,聘請工程技術、管理等一線兼職教師

        隨著世界經濟、科技與教育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與社會的合作已成為共識。通過校企合作,使教師在合作中獲取企業先進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為實現教學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可以直接聘請企業中的工程技術、管理等一線人員作為兼職教師指導學生,為用人單位培養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江蘇城市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目前正在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商談合作共建實驗實訓室事宜,這為提高辦學質量,培養“雙師型”教師作了積極的準備。

        (7)在分配制度上給予政策傾斜

        對于具備“雙師型”要求的教師,在分配制度上給予政策傾斜,如增加校內津貼等。

        (8)盡快制定“雙師型”教師的職稱評審標準

        目前,學院還沒有較為完善的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系列的教師職稱評審標準,職稱仍用“普通本科標準”。其實,這僅僅適合于對教師學術水平的評價,對高職教師怎樣才算具有較高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卻沒有一個令大家滿意的標準。如不能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勢必影響“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學院可以根據教育部高教司做出的許多相關指示和規定,從經濟發展趨勢對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要求,組織制定適合自身情況的、可操作的“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審標準。

        (9)樹立終身學習、終身培訓的理念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也不斷變化。高等職業院校要培養出能適應社會、經濟、技術不斷發展要求的合格學生,教師必須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提升能力,掌握最新實踐技能,不斷拓寬知識面,保證知識的先進性、前瞻性。而要實現和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終身培訓的理念,當專業課程發生變化時,才能勝任新任務的要求。

        第3篇: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范文

        【關鍵詞】立體化教學資源,問卷調查,訪談

        一、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涵義及其體系結構

        (一)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涵義

        教學資源是指向教師、學生提供的教學內容及其存儲形式,是幫助個人有效學習和操作,影響和改變學生認知結構發生變化的外部條件。立體化教學資源是立足于現代教育理念和網絡技術平臺,以傳統紙質教材為基礎,以學科課程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態、多用途、多層次的教學資源和多種教學服務為內容的結構性配套的教學出版物的集合,是數字化時代教學現代化的標志,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網絡化,優化教育資源諸要素配置的重要途徑。

        (二)立體化教學資源的體系結構

        根據我國目前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的現狀,一般將其體系結構描述為教學包、教學資源庫和學科(專業)網站三個層次。

        1、立體化教學包。立體化教學包是以課程為單位,將文字教材與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以紙質主教材為核心、以相應的輔助出版物為配套的多功能、多媒體、系列化的優質教學資源和教學實施方案。就內容而言,立體化教學包一般包括主教材、教師參考書、學習指導書、實驗指導書、電子教案、CAI課件、網絡課程、電子圖書、試題庫、案例庫等。教學包的產品形態和表現形式主要有紙介質圖書、音像制品、電子和網絡出版物等。教學包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進行一體化教學設計,呈現包括紙質圖書、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物等多媒體、立體化產品形態,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各自應有的優勢,滿足多種應用需求,支持多種模式的教學環境。教學包中這些內容相關、表現形式各異的教育資源,既有重復和強調,又有交叉和補充,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教學資源的整體解決方案,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2、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是管理教學資源的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它將教學資料以知識點為單位,按科學的存儲策略組織起來,以光盤或網絡服務器的方式,給使用者提供滿足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教學需要的知識單元素材和媒體素材。為了加快高校教學手段現代化進程,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革,從2003年開始,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啟動了大學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該項目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大部分骨干專業和基礎課程都已建成了自己的教學資源庫,豐富了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在重視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等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為廣大教師提供了高質量、高水平、內容豐富的教學基本素材與優秀的教學示范課程,促進了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和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3、學科(專業)網站。學科(專業)網站是出版社根據相應的教學層次、學科、專業和領域建設的服務型、綜合性的網站,內容包括信息服務、資源服務和教學過程服務。網站為教師、學生、編輯、作者和專家提供在網絡上交流的平臺,為廣大教師信息交流、學術討論、專家咨詢提供服務,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授課。對學生來說,則通過教學支撐平臺所提供的自主學習空間來實現學習、答疑、作業、討論和測試。這樣,在編輯、作者、專家、教師、學生之間建立起一個以網絡為紐帶、以數據庫為基礎、以網站為門戶的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與實踐的體系,用快捷的信息反饋機制和優質的教學服務促進教學改革。

        二、課題背景

        當前,社會信息化進程把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帶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對大學生進行“面向應用,突出實踐”的信息素養的培養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出了新的目標。同時,“多元化、模塊化、融合化、網絡化”成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發展趨勢。

        為順應這一發展趨勢,在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廣東省教育廳的共同推動下,由張景中院士牽頭,組織十余所高校共同開展了“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改革”項目的建設工作 。改革項目力圖體現現代教育思想,恰當地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與手段,構建適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多元教學體系。我院以“面向高職高專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應用效果”為項目主題,項目組開展了研究,旨在探究:(1) 面向高職高專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應用效;(2)學生對面向高職高專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應用的滿意程度及有待改進的地方。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本研究試圖回答以下四個問題:1、高職高專學生是否喜歡并愿意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2、高職高專學生是否認為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有利于對課程學習?3、學生對使用立體化教學的各種資源持有何態度?4、該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有何地方有待改進?

        (二)調查對象和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使用該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178 名學生進行調研,具體形式包括問卷調查和訪談。

        1、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78 份,回收有效問卷173 份。為了保證問卷的有效度,調查采用了匿名的方式,事先向學生講明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對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態度及學生對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真實需求,以便進一步改善現有的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問卷由項目組老師發放并當場收回。調查結果用計算機EXCEL 軟件進行統計并進行了人工核對。

        2、訪談調查。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為了能夠交叉引證學生對問卷的回答,證明數據的有效性,項目組成員對15 名學生自愿者進行了采訪。訪談語言為中文。具體訪談問題如下:①你是否喜歡使用《C語言實訓教程》及其輔助光盤這本教材?為什么?②你覺得《C語言實訓教程》及其輔助光盤對你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有幫助嗎?具體體現在哪里?③你覺得《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學習資料如何?有何方面需要改進的?④你覺得上《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老師如何?有何方面需要改進的?

        (三)調查結果分析

        1、高職高專學生是否喜歡并愿意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

        這一部分包含兩個問題,主要關注學生是否喜歡利用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進行學習、使用《C語言實訓教程》教程和學習輔助光盤的頻率。

        其中, 圖1中的A選項為“喜歡”,B選項為“不太喜歡”,C 選項為“沒有興趣”,從圖表中可看到A選項高達94.68%,由此可知同學們喜歡利用網絡自主學習平臺進行學習。

        圖2中A選項為“頻繁使用”,B選項為“每次課一次”,C選項為“每周一次”,D選項為“一次也沒用過”,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學生選A的比率為14.45%,選B的比率為14.45%,選C的比率為64.74%,選D的比率為6.36%,從該項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93.64%的同學會使用到光盤,28.9%的學生使用光盤頻率較高。在后續的訪談中,當被問及對立體化教學資源(包括紙質教材、輔助光盤、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態度及理由時,有10名學生表示這種立體化教學資源能為每個學生提供適應的學習材料;4 名學生表示立體化教學資源里的資源量比較豐富,而且希望資源的形式能多樣化,有得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另有1名學生表示對紙質教材中的實例不滿意,認為太過于枯燥,建議設計一些能串聯整本教材又實用的實例。由此可見,總的來說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學生對于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態度是比較滿意的,并沒有因為陌生而排除或抵制這一種學習資料。同時,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反映學生有比較強的自主學習愿望和能動性,愿意積極主動地去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進行學習。

        2、高職高專學生是否認為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有利于對課程學習?

        這一部分主要探究學生立體化教學資源使用效果如何,既對學習幫助大不大?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1)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對你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幫助大不大?( )

        [A]很大 [B]大[C]一般 [D]沒幫助

        從圖3看,只有4.42%的學生認為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對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幫助不大,說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能較好的促進教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可進一步加強對它的研究和使用。

        (2)您認為該實訓教材的對你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的作用大嗎?( )

        A.非常大 B.較大 C.一般 D.不太大 E.一點也不大

        從圖4可以看出:同學們選A的比率為38.15%,選B的比率為47.4%,兩者合計為:85.55%,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該立體化實訓教材的對學生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起到很大的作用,使用效果較好。

        (3)您認為該學習輔助光盤的對你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的作用大嗎?( )

        A.非常大B.較大C.一般D.不太大E.一點也不大

        從圖5可以看出:同學們選A的比率為34.10%,選B的比率為36.99%,兩者合計為:71.09%,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該立體化實訓教材的學習輔助光盤對大多數學生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起到很大的作用,使用效果較好。

        從圖3、圖4、圖5中可以充分看出立體化教學資源效果較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后續的訪談中,當被問及立體化教學資源對學習是否有幫助?為什么?有9名學生表示對學習幫助很大,主要是立體化的教學資源比較豐富,形式多樣,能適應不同學生的個性和學習風絡。其有5名學生特別提到了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有利于學生隨時進行學習的有效資源;也有3 名學生提到網絡自主學習平臺提供了一個和同學討論及老師交流的平臺,這樣的互動交流使她獲益匪淺。當然也有2名學生提到,由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相對而言比較自由,不像常規的課堂有老師監督,因而有時學習的效率不是非常的高,還有1個學生提到,希望老師能更多的加強在網絡學習平臺上學習時的指導。

        3、學生對使用立體化教學的各種資源持有何態度?

        這一部分包括三個問題,主要針對學生對于立體化教學的各種資源的滿意程度。

        (1)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設計很合理,你認為( )

        [A] 很同意 [B] 同意[C] 不好說[D] 不同意

        (2)您認為該實訓教材的實驗設計如何?( )

        A.非常好B.較好 C.一般 D.不太好 E.非常不好

        (3)您認為該學習輔助光盤中內容設計如何?( )

        第4篇: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范文

        關鍵詞:教學資源庫;立體化教學資源庫;積件

        作為教育信息化核心的教學資源建設,是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當務之急,在高校教學資源建設過程中,依據什么樣的原則和目標?通過什么樣的途徑來構建規范、豐富、實用、滿足學生泰語視、聽、說的學習和交流需要,滿足教與學需要的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庫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泰語視聽說》是外國語學院特色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該課程注重學生的聽、譯能力,和泰、漢雙語口頭、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對于語言類課程,更需要各種信息技術的支持,為其提供豐富的資源,為語言文化交流提供真實或虛擬的情境。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在《泰語視聽說》課程的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實踐,談談對教學資源建設的想法,并介紹《泰語視聽說》課程立體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新思考和體系結構。

        一、教學資源庫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伴隨著資源庫的飛速發展,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問世。但資源庫的利用率十分低,資源的浪費現象相當明顯,資源庫的建設面臨了瓶頸,其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源多樣、有限共享

        眾多的資源庫數據都沒有標準、不規范,這直接導致了數據孤島的產生,這樣一方面給數據的共享、交換與更新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同時也造成了資源的重復性建設,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人力。

        (二)資源海量,可用甚少

        在資源庫建設上往往有一種資源只講海量而忽視了教育性和教學性的趨勢。從數量上說,目前大多教育教學資源均以“庫”的形式出現,少則幾十G,多則幾百G。這種現象在許多軟件商的資源庫中尤為常見,他們把眼光放在“收集更多資源”上,將數據容量大作為賣點,資源內容與比教學實際需求還有一定差距,造成資源的可用性不靈強。

        (三)資源構建模式簡單非立體化

        目前大部分教學資源庫中的資源種類繁多,表現形式也多樣,主要有電子化了的紙制教材,多媒體課件,視頻素材等,但大部分資源只是零碎的堆積在一起,沒有根據資源的規范和具體教學需要進行設計和整合,不能很好的滿足教學需要。因此,只是表現形式多樣化了的資源并不能稱之為立體化資源。

        上述資源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嚴重的影響到了資源庫的建設與發展,使我們感覺淹沒在資源的海洋,卻又在忍受知識的饑渴。因此,要建設能真正滿足教師和學生需要的教學資源庫,就要從各方面進行思考,融入新思想,從新出發。

        二、教學資源庫構建的新思考

        (一)以積件為理論指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市場上銷售的課件和教師自己制作的課件往往是確定的、封閉的教學內容和策略,不能根據不同的教學需要進行重組,不能適用不同教師和學生的需要。積件(Intergrable ware)是由老師和學生根據教學需要自己組合多媒體教學信息資源的教學軟件系統。

        (二)以知識點為基礎

        以知識點為基礎是在教學資源庫建設過程中,將知識點作為資源的分類線索,教學資源庫中的各種視頻、動畫、圖形、文字都是基于一個個的基本知識點開發的。這樣,無論教材課件體系如何變化,教材版本如何變化,以知識點為基礎的教學資源都可被師生應用于當前教學活動中。

        (三)以開放性為原則

        以開放性為原則是在教學資源庫建設中確定基本的信息標準、入庫規范,使教學資源和教學策略資源都是以基元方式入庫供教師重組使用,因而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師或學生都可以將最新的信息和自己的作品添加入庫,使資源庫具有開放性、自繁殖性。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全體師生的參與,資源庫的迅速發展將不可思議,就像今天Internet網上的信息爆炸一樣。

        (四)注重繼承性與發展性

        資源庫的建設是一項巨大而長遠的過程,因此要充分考慮資源庫的繼承性和發展性,要保證教學資源中的教學素材能不斷的更新和完善。

        三、《泰語視聽說》立體化教學資源庫的構建

        在如何使資源庫立體化方面,整個科研項目團隊進行了深入的探研和激烈的商討,最終確定了以課程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視聽說能力為目標的立體化教學資源庫構建方案,即教學內容多媒體化,資源呈現多方式化,教學策略多層次化,平臺支持多功能化,教學資源環境情景化。

        (一)多媒體教學資料庫

        這是以知識點為基礎的、按一定的檢索和分類規則組織的素材資料,包括圖形、表格、公式、文字、語音、動畫、視頻、課件、題庫等多維信息的素材資料庫。知識點是由各泰語專家和本校資深教師劃分,由《泰語視聽說》的一線教師將教學設計和想法寫下來,然后再制作成腳本,由技術人員負責制作完成。文字和圖片等展示了與課程相關的知識和資料;音頻、動畫是針對抽象的概念,模糊的表達、標準的發聲動作制作出的視聽資源和虛擬情景游戲,方便學生進行直觀、反復的學習。視頻主要有一些優秀的教學錄像,適合學生泰視聽說訓練的情景劇等。

        (二)微教學單元庫

        微教學單元是為幫助老師講授某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學習特定知識技能或為學生探究某項活動而設計的各種“小課件”,它的設計開發方法與原來的課件類似。不同的是微格教學單元是供教師、學生在教或學的過程中重組使用而準備的資源,不需要使用者有較高的計算機技術。它小而精,方便教師,學生檢索和組接到當前的教學情境中去運用。

        (三)資料呈現方式庫

        筆者仔細分析了多類CAI軟件的信息呈現方式。如大多數教學輔助系統常用屏幕上的圖形(如變大變小,反白,閃爍,聲音開關)等強調的方式,引導學生注意方式,概括總結的方式,類比方式等多種方式來呈現信息。在本課程資源庫建設中,將多種多樣的資料呈現方式進行歸納分類,設計成便于教師調用與賦值的圖標,組成了教學資料呈現方式庫。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需要,在資源呈現方式庫中選擇合適的呈現方式來展示自己的資源。

        (四)教與學策略庫

        課堂教學的模式、方法與策略多種多樣,將不同的策略、方法設計成可填充、重組的框架,以簡單明的圖標表示,讓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自己需要將不同的素材、微教學單元與不同的資料呈現方式和教學策略、方法相結合,則可靈活地應付各種教學情形;學生在學習中也根據自己需要將不同的素材和適合的學習策略相結合,幫助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探索式學習和協作式學習。

        (五)資源支撐平臺

        教學資源不是直接以捆扎式的方式提供給教師和學生,而是通過教學平臺以人性化的界面呈現,要求操作簡單、交互性強。因此教學平臺是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重點,也是資源立體化的保證。本項目中構建的教學平臺在滿足平臺的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還增添了資源和平臺的使用記錄等功能,加強教學資源庫的生命力,促進資源更新發展。

        擴大資源平臺建設群體。許多教學資源庫的生命都是從建設初的強盛慢慢走向衰亡,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沒有相關人員繼續投入資源庫的建設。教師作為教學資源的使用者,同時也是資源庫的貢獻者和建設者,而以積件為指導所構建出的教學資源庫中的多種素材都是微單元,允許各位教師進行創造和加工。通過支撐平臺師生能共享各自精加工資源(如精心修改的課件、通過實踐論證的有效教學策略、心得體會等),既達到了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也后繼建設了資源庫。

        提供資源和平臺的使用記錄。通過平臺記錄分析教學資源庫的使用情況,對使用較多,深受教學和學生喜愛的教學資源的優點進行總結。對設置不合理的知識點,開發有異常的素材,不合理的教學策略進行完善。從而使立體化的教學資源庫繼承優良,更新發展。

        四、結束語

        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教學順利開展,教育信息化的保證,同樣,資源的有效應用也是促進教學資源建設的核心環節,只有這兩種良性互動,才能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筆者在此也只是根據自己實踐經驗,淺談了《泰語視聽說》教學資源庫構建的思路,以后將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構建更優秀的教學資源庫,為教育信息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首鴻燕.基于“積件”思想的網絡資源庫實現與研究[J].機械,2005.

        [2] 袁倩.我國積件系統建設過程中的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07.

        第5篇: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范文

        一、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內涵及意義

        所謂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是相對于以單向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提出的,它是一種將多種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融入教學全過程,以學習者學習為中心,以教師教學為主導,以能力培養為軸心,以教學資源為平臺,動用所有教學要素,立體化、全方位地融學習與研究為一體,旨在打破傳統教學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學生進行多視角、大容量的信息傳輸的教學模式。

        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對公共管理學科具有如下重要意義。

        1.實施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是實現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需要。

        我國教育部高教司下發的2007年2號文件《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強調:“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合理設置學科專業。要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出發,加大專業結構調整力度,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同志也提出:要從教育這個源頭抓起,努力建設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養體系。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正是適應全球高等教育變革需要而產生的,它的實施有利于走出單一化、分裂式的傳統教學法的模式化誤區,實現教學模式由單一維度向多維度轉變,促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

        2.實施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是適應公共管理變革的需要。

        隨著社會對公共管理人才不斷增長和變化的需求,公共管理類學科已演變成以行政管理為重點,經管法文協調發展的多學科性學科。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浪潮的沖擊下,社會對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公共管理的水平決定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運轉的效率和社會進步的程度。這無疑給公共管理學科的教學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精神,提高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極大地滿足社會對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

        3.實施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

        教育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21世紀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創新能力,而創新教育的實現就需要改進和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的適應當前形勢和需要的教學模式,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其中非常重要而有效的一種。[1]它的實施有利于創新科學的課程考核體系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有利于充分體現“個性化教學”,彰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自主性學習、實踐性學習、創新性學習、多元化學習,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

        二、公共管理學科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理念

        1.實施多元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探索實施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教師必須改變教育教學模式,改變以知識為本位、以教授為本位的傳統辦學觀念,改變“老師講、學生聽、黑板寫、本子記”的刻板教學模式,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輔助”的教學理念,做到“到位不越位、參謀不代謀、指導不指令”,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一切讓學生自主選擇、自我負責,一切為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服務,營造自主學習氛圍,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建構者。

        2.實施多元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必須樹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全球化市場化教學理念。

        隨著科技、經濟全球化,教育的國際化成為一種趨勢,國外的各種成熟的教育項目和教育觀念傳入國內,很多大學生有了較多的機會走出國門。這促使我國的教育教學的質量標準逐漸與國際標準接軌,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這就要求公共管理教育面向社會,面向世界,不斷進行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從而極大地滿足社會對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

        3.實施多元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必須樹立以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為導向的教學理念。

        高校公共管理學科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克服傳統的以講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種種弊端,設置一套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教育新機制,從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特征的“教學型”教學轉變為以培養創新能力為主要特征的“創新型”教學,大大加強學生對公共管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大力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公共管理學科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路徑

        1.教學資源的多元立體化。

        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一般分為教學包、教學資源庫和專業數據庫網站三個層次。

        立體化教學以課程為單位,將文字教材與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以紙質教材為主核心、以相應的輔助出版物為配套的多功能、多媒體、系列化的優質教學資源和教學

        實施方案。

        教學資源庫是管理教學資源的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它將教學資料以知識點為單位,按科學的存儲策略組織起來,以光盤或網絡服務器的方式,給使用者提供滿足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教學需要的知識單元素材和媒體素材。

        專業數據庫網站建設,既是數據庫建設的發展方向,又是學校網絡資源立體化建設的趨勢。這就要求學校建立公共管理學科的文獻數據庫、科技成果庫、專利庫和學位論文庫等。

        2.課程內容的多元立體化。

        公共管理學科多元立體化教學的課程內容體系包括理論、實踐、科研體系。第一,理論體系建設方面,將理論和實務、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突出教學的實務性、針對性、前沿性,形成一套適應社會和公共管理學科人才培養模式要求的課程內容體系。第二,實踐課程體系由校內、校外實踐構成,通過開放實踐的鍛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綜合能力。第三,科研體系由學術探討、研究報告及其他各類學術活動組成,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創新研究和實習、論文階段開展公共管理學科課題的深入研究。

        3.實踐教學的多元立體化。

        依據公共管理學科實踐教學的規律和要求,實踐教學平臺體系通常包括課程實踐平臺、專業實習平臺和社會實踐平臺。[2]其中課程實踐平臺體現為各種專業課程教學的基礎性實踐學習,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課程理論知識,掌握基本管理技能,教學重點是啟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培養應用能力。專業實習平臺則貫穿于專業學習過程中各種專業性實踐活動,如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等,專業實習一般需要學校和實習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借助實習單位場地完成。社會實踐平臺,則體現為在學校的內部條件和外部資源相結合的各種綜合性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科技文化活動等。

        4.教學方法的多元立體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減少空洞的理論說教,而代之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管理游戲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必要時讓學生走出課堂參加到社會實踐中,從而使公共管理教學縱橫結合、有聲有色,最終形成多元立體化的教學方法。

        5.教學手段的多元立體化。

        (1)多媒體教學。在公共管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可以合理選擇和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現代教學媒體,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2)學科網站教學。可以通過建設公共管理學科網站,提供多種信息服務和多渠道溝通的平臺,方便教師的學術研討、教學交流,以及師生交流,等等。

        (3)公共管理教學軟件。公共管理學科教師可以借助公共管理教學軟件,讓學生開展模擬實戰演習,增強對公共管理學科理論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4)公共管理講座。可以聘請政府部門或公共機構中的高級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不定期來學校做專題講座,讓學生及時獲得來自社會前沿的新鮮的大量資訊和公共管理中的實踐經驗。

        6.師資隊伍的多元立體化。

        一方面,要從制度著手,建立具有“教師資格證書”與“職業技能證書”的教師“雙資格證書”準入制度,改變傳統的“學術型”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倡導教學科研一體化。另一方面,應選派教師去國外進修,到國內各級黨政機關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這樣既能提高理論水平,又能鍛煉操作能力,保證實踐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適應公共管理學科迅速發展的需要。

        7.教學考評的多元立體化。

        完善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保證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對公共管理學科的質量評價應該在傳統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基礎上有所創新突破。可以成立專家組,通過分析調研,結合本校實際,對主要的教學內容進行綜合評價,對教學計劃、具體內容的設計、實施的具體過程進行論證與督導,在此基礎上確定評價要素,并設定量化評定指標,使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形成體系,使該體系對公共管理學科教學質量進行準確合理的綜合評價與調控。

        參考文獻:

        第6篇: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范文

        關鍵詞:資產評估 多元立體化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11-123-02

        一、理論回顧與出發點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者喬伊斯與韋爾(B.Joyceand M.Well)在《Models of Teaching》一書中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長時的學習課程),選擇教材、指導在教室和其它環境中教學活動的一種計劃或范型。”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為完成特定教學目標而圍繞某一主題形成相對穩定且簡潔的教學結構及其具體操作的范式。教學模式在空間上表現為一定的教學理論、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及相互關系;在時間上表現為如何安排教師、學生教與學的活動。教學模式的構成要素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策略、教學評價,教學要素之間的不同組合構成不同的教學模式。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是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現代化教學手段、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建立傳授和學習知識的立體網絡,最大限度地滿足高校教與學的需要。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習者學習為中心、教師教學為主導,通過多元立體化的課程教學和實踐平臺,充分合理地運用各種現代教學資源和手段進行多層次、多方位地展現學科內容,并輔之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考核評價,它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本區別在于把以“教師教學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實現“學”與“導”的有效互動,從而培養出社會急需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資產評估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項中介活動,存在于商品經濟和社會再生產的各個領域,無論是資產拍賣或轉讓、企業兼并、企業清算等,還是資產抵押及其擔保、股份經營、財產保險等,都需要進行資產評估。資產評估是運用商品價值理論對特定資產的價格給予真實、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定和估算,資產評估是一門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并重、靜態估價與動態分析結合的應用性學科。基于資產評估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該課程的教學不能僅采用偏重于理論學習的講授法,也不能僅采用偏重于實踐技能生成的操作法,反思資產評估課程現有教學模式的不足,構建一種既能發揮教師引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學習主體作用,既能擴展學生理論知識又能提高實踐技能的教學模式,是高校資產評估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

        二、資產評估課程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由于多元立體化的教學模式涉及教學資源(包括軟件資源、硬件資源)、教師、學生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模式構建中必須調動所有的教學要素,全方位地對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立體化設計,突出學生學習主動化,教學資源整多元化,教學方法多樣化,學習評價立體化。根據資產評估學科特點和現代市場經濟對資產評估人才的需求動向,我們認為構建該課程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為出發點,充分利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手段,整合優化教學資源,以資產評估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為基礎,以資產評估實務操作能力訓練為重點,重新定位課程的教學目標,從教學理念、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學習評價和教學實踐等多方面構建開放式的、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切實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資產評估實務操作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資產評估人才。

        1.教學理念現代化。資產評估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均較強的學科,與社會實踐和企業活動聯系緊密,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總體要求,本科教育的重點已轉向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不僅要求學生專業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而且要求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先進的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目前,雖然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等已被廣泛應用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但本質上并沒有突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要培養高素質的、滿足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必須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樹立課程不是為了學科和專業而存在,而是為了社會和學生發展而存在的觀念,在教學中由教學轉向導學,教師與學生之間從單向知識傳輸,轉向為在教學探究實踐中“雙向”學習,實現在教與學過程中的互動發展,

        2.教學資源多元化。資產評估是一門實務操作極強的課程,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會出現不同類型的評估事項,教學必須緊跟社會經濟發展,適當調整內容,密切關注學科前沿發展動態,體現學科前沿發展成果,將社會對資產評估人才所需知識能力、工作內容、素質等要求的變化及時反映到教學中,從而體現教學的開放性及與時俱進的特點。教學資源多元化是將多種教學資源納入教學設計系統,使多種媒體教學資源與其它要素有機結合,建設符合自己學校、專業學生的在線教學平臺,在線教學平臺不但要包含教學大綱、教學日歷和電子教案,還應該有仿真實踐、實踐報告,以及課后習題、網上作業、網上答疑、在線測試、案例庫等系統,這樣不僅擴大了信息量,也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

        3.教學方法多樣化。為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在教學方法上,堅持因材施教,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資產評估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教學方法多樣化體現在課堂教學和課后教學兩個方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教學、研究性學習和主動性學習,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形象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指導學生有效的學習;在課后,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將教學活動延續,形成多樣化的在線教學。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內容的真實感和可操作性,使學生對資產評估具有更多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抽象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4.學習評價立體化。一個好的學習評價體系,不僅能全面、準確地評價學生已掌握知識的應用能力,而且還能全面跟蹤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教師發現和分析教與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以便改進教學方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立體化的評價體系能促進學生學習和創新精神的養成,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能力與促進課程不斷發展,在資產評估教學中,要建立科學的學習評價體系,充分利用在線教學平臺中的作業管理、在線測試等功能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發現問題。在資產評估的學習評價體系中,可以采用多維度方式進行評價與考核,將開卷、閉卷、筆試、口試、實踐現場考核、撰寫小論文、課堂討論等相結合,盡量做到全面、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及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5.實踐教學科研化。教學、科研、社會實踐三結合是面向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要,教學是高校科研的前提和基礎條件,利用科學研究形成的創新知識和創新成果可以提升教學水平,教師既可以把在科研工作中得到的新知識及時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又可以利用從事科研工作的實際體會,教會學生探索研究的方法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實現教學與科研并行。

        三、資產評估課程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實施的思考

        1.提高專業教師業務水平。實施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必須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建設一支學術水平較高、教學質量好、創新意識強、改革成果明顯的創造型的高素質教師,是順利實施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關鍵。資產評估是一門應用性、創造性較強的學科,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創新的知識體系,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必須要提高專業教師的業務水平。不僅要求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還應鼓勵教師將科研成果運用到教學和評估實踐中,走教學、科研和評估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2.注重各種教學模式的相互配合。任何教學模式都是以一定的條件為轉移的,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自身的優點和局限性,不存在適合一切學生、一切教師和一切課程的模式。要針對特定的學生、特定的課程和特定的教師,合理地選擇、綜合地運用各種不同教學模式的長處,把教師的傳授、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的自學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放置到一個多元立體化的教學系統中,建立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互動的新模式,變平面教學為多元化立體教學,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3.加快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資產評估是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在實際教學中很難搜集到真實的具有代表性的完整的教學案例,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資產評估的認知,與資產評估事務所合作,建立資產評估教學實踐基地。通過課內和課外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對資產評估理論的理解,并使學生逐漸熟悉資產評估業務的操作過程,掌握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資產評估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為理論研究提供了前沿基地,也提供了人才培育的實踐基地。可以在資產評估領域實現三個跨越,即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跨越,學校與企業的跨越,學生就業與企業招聘之間的跨越。

        參考文獻:

        1.全國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用書編寫組.資產評估.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10

        2.黃志丹.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0(23)

        3.萬江濤.資產評估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研,2010(7)

        4.靖國安.高校教書育人的制度創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5.王樂平.綜合發展多元性目標教學的實踐[J].教學論壇,2005(9)

        6.秦達念.傳統教學模式與系統整合模塊教學模式分析[J].2005,(4)

        第7篇: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范文

        【論文摘要】2006年新企業會計準則的,使得財務會計課程受到較大的沖擊,現行教材模式已滿足不了教學的需要。文章分析了立體化教材的內涵,并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對我國財務會計課程立體化教材建設的目標、思路以及內容進行了設計,以適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需要。

        一、“立體化教材”的內涵及其特色

        立體化教材是2002年首次在國內提出的教材建設新理念。所謂立體化教材,首先要求在學術上、內容和呈現方式上具有先進性;二要充分考慮使用對象的實際需要和現實狀況,有較好的層次差別和針對性;第三,就是在教學內容資源的組合上,不僅有主教材,還要有相應的輔助資料,不但有紙介質教材,還要有音像制品、電子與網絡出版物有機結合的多媒體資源等。立體化教材,從整體化教學設計出發,集成多功能、多媒體的教學包,形成系列化的教學解決方案,同時將教學包和基于互聯網的教學平臺結合在一起,構建一個讓師生教學更加方便、學習更加自主的教學環境,延伸了“課堂”的空間和時間,打造了新的教學環境。

        與現行教材相比,立體化教材的特色在于實現服務立體化。即為教師免費提供電子教案、案例庫、習題庫下載;為教師和學生共同開放專題討論網絡空間,實現更大范圍的教與學互動。實現教材開放性,通過網絡站點進行專題拓展,可適應不同層次學生需求,教師可在第一時間了解相關信息。

        二、財務會計課程立體化教材建設的目標

        財務會計課程理論、實務內容多,專業性很強,新企業會計準則的,使得財務會計的內容受到較大沖擊,需要充實、修改和完善財務會計教材。為此,建立一套以紙介質教材為主體,以配套教學資源和服務為手段的立體化教材,是適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需要。

        財務會計立體化教材建設目標定位:以財務會計知識為基礎內容,以綜合素質培養和實際能力訓練為基本目標,貫徹先進教育理念,遵循學習認知規律,合理規劃立體教材結構,建成綜合性教學資源與服務體系。

        三、財務會計課程立體化教材建設的思路

        1.通過立項研究立體化教材開發建設

        配備齊全的財務會計立體化教材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通過策劃、立項、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通過立項,研究教材建設規劃的內容、申報與審批、教學網站的建設與管理、教師培訓等具體操作內容,發揮項目的示范作用。

        2.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立體化教材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要做成一套優秀的立體化教材,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學識,有較強的現代教學技能,還要能熟練地掌握計算機軟件、網絡技術等。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搭建立體化教材建設平臺

        財務會計立體化教材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傳統紙質教材為基礎,多媒介、多層次、多形態、多用途的一整套教學方案。它與多媒體網絡教學相適應,通過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環境,以期達到提高財務會計教學質量和效益的目的。

        四、財務會計課程立體化教材建設的內容

        (一)主教材

        國內教材的結構、內容基本上大同小異,對形式重視不夠,語言表述親和力不夠,實質上是缺乏服務理念。我們應該借鑒美國教材,取長補短,財務會計主教材作為基礎性工具,應包含所傳授的知識各知識點之間的相關聯系,即科學性、先進性和系統性于一體,成為教學平臺的支柱。整體結構可以設計為本章學習目標、案例引入、主體內容、結束語,章末小結,關鍵詞索引,復習與思考等幾大板塊。主體內容的重難點部分應標有提示、注解以及相關的網上輔助資源;復習與思考部分細分為自測、討論、練習、習題、案例分析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與要求。每章的練習與習題,旁邊都標出了該題目考查的知識點與相應的學習目標,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題目進行練習。

        (二)配套教學資源

        財務會計教材應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配套教學輔助資源,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配套教學資源包括:

        1.教學指導書與教學參考書

        教學指導書的功能是提煉教學的核心內容,突出核心知識,清晰構建知識結構框架,引導學生有目的的、有針對性地學習,有利于學生理清思路,成為教學平臺的導向標。教學參考書能夠起到講解相關知識背景和發展演變過程,并進行一定知識拓展,可以是其他教材、期刊、報刊、網站,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視野。

        2.電子教案

        電子教案是為直接服務于課堂教學的課件,也可供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其表現形式主要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燈片,其優點是開放性好,便于教師在每一輪的教學中不斷更新完善。由于電子教案最大程度地體現了各個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故需要開多個展示窗口,通過這些窗口,教師間可以進行交流切磋,感興趣的學生能開闊眼界。

        3.教學錄像

        發揮課程組教師集體的力量,將財務會計的重點章節錄制成教學錄像,可以起到觀摩教學和反復學習的作用。

        4.建立與教材配套的習題庫和案例庫

        配套習題庫是教材的補充和延伸,習題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點,難易適度,知識覆蓋面廣。同時習題類型要多樣化,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計算分析題、簡答題、業務計算題、案例分析題等,有利于減輕學生對單調題型的厭倦感。

        案例教學法是重要的教學方法,建立案例庫,按章節設置,每章根據內容都有具體的案例解讀,并結合典型行業業務設計綜合案例,使學生對企業會計核算全程有個整體思路。受教材字數的限制,教材里往往不能列示過多案例。采用案例網絡化的形式予以提供,較好地解決了教材篇幅過長的問題,又使得抽象、晦澀的會計學理論易于理解。

        5.試題庫

        考試可以度量和反映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應不斷完善客觀的、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試題庫,確立不同層次的考試梯度和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試題庫后續建設,能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予以動態質量評價,使之成為教學平臺的質量檢驗器。

        第8篇: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范文

        【關鍵詞】立體化教學,教學模式,案例教學

        C 語言程序設計是高職高專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基礎課,是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入門課程,該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思想、邏輯思路能力和良好的程序設計風格,在教學計劃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C 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對C語言程序設計的多元化立體化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多元化立體化教學模式是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現代化教學手段、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建立傳授和學習知識的立體網絡,最大限度地滿足高校教與學的需要的一種教學模式。在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推行多元化立體化教學模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現狀需因材施教。高職學生因受高考錄取影響,自信心不足,嚴重影響了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而且高職高專多數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薄弱,每個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水平也不盡相同,教師迫切需要提出一種新穎的適合不同學生的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二是教學資源多元化的需要。傳統的教學資源單一化,使得學生只能利用有限的資源去學習和理解知識。而立體化的教學資源則不同,它可以讓教學更靈活,更有針對性。三是學生學習主動化的需要。在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中,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能從被動的看、聽、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利用豐富的資源自覺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四是學習評價科學化的需要。傳統的單一模式的考核評價體系不符合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要求,而立體化的評價體系使得學生對學習的評價更加規范化、合理化和科學化。

        從我校計算機專業報考二級C語言的情況來看,這幾年報考二級C語言的學生越來越多,通過率也越來越高。同時,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80%以上的學生對多元立體化教學方式表示滿意,這些都充分說明這門課程的內容越來越受到廣大學生的熱衷和喜愛。因此,對該門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模式等進行改革與實踐是非常有必要的,為此我們提出在該門課程中實施多元化立體化教學。其具體教學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建立完整的立體化多元化教學資源

        課程教學資源的整合是以采用先進的教學思想和一體化的教學設計為目標,以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多種媒體素材為基礎,以自主式、開放式、交互式學習為主體,適用于多層次教學對象,覆蓋教學的全過程各個環節而構建的立體化教學資源。

        現階段,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多元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主要包括網絡教學平臺、教學資源庫等。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多方面的,其內容主要交互式教學系統軟件、教師教學資源共享與教研活動平臺、學生自主學習及綜合技能實訓平臺,最終形成“紙質教材-網絡學習-學習輔助光盤-實驗(實訓)資源”四位一體的立體化學習資源,各種教學資源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為開展多元化的教與學環節提供有力的支撐。網絡自主學習平臺主要包括實驗教學和實踐與應用能力在線測試,它既方便了學生和老師查找課程資源,也便于師生進行互動、交流、討論以及作業和上交、學生實踐能力自我測試等。

        二、實現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學案例項目化,實施立體化教學模式

        根據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特點,我們提出建立該課程的立體化的教學模式,主要包括: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學案例項目化,教學手段多樣化等。

        針對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與技術發展、實際應用脫節的問題,我們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將課程內容分為若干個模塊,每個模塊的內容采用案例教學方式,在課程內容結束時還要對所學模塊進行綜合應用,要求學生完成綜合課程項目設計等。模塊設計如表1所示。

        教學方法多樣化是指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采用啟發式、互動式、任務驅動式、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

        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運用案例來個別說明、展示一般,從實際案例出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理論聯系實際、融會貫通、增強知識、提高能力和水平的方法。例如,在講解選擇結構switch語句時,可以與電視游戲節目中的猜測物品的程序相結合,讓學生用switch語句實現該程序,體會switch語句的特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啟發式教學是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知識水平,遵循教學規律,通過引導、指導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積極的學習和思考的一種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啟發誘導,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以老師與學生互動的形式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并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中多設計一些提問環節和互動環節,引導學生一步步地正確解決問題。

        同時,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是全部在機房進行,教師通過教師機一邊演示一邊講解,然后由學生模擬操作,教師從旁指導,再由教師提出一些引導性問題,誘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這樣,教師就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實現師生雙向交流,改灌輸式教學為互動式教學。在機房授課時,教師也可安排部分課程內容由“老師演示,學生模擬”的教學形式改為由“學生演示,老師與其他學生模擬”的教學形式。在學生對本章節內容的教學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的基礎上,教師可將某一教學內容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單獨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集體“備課”,然后抽取一位學生在講臺上給包括任課教師在內的其他同學“上課”,教師對學生講解過程進行補充和評價。

        三、構建科學合理的學習評價體系

        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與學習效果的評定與總結,一個好的評價系統體系,不僅能評定出學生真實的學習效果、理論知識扎實程度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強弱,而且能跟蹤學生整個學習過程,分析教學與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學相長。在C語言程序設計學習評價體系中采用多維度考核評價方法,建立了適合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考核的多維度考核評價體系,它打破以往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的成績評定方法,經過幾年的實踐與完善,我們為課程確立了多方面的考核因素和成績計算公式:總評成績=實驗(40%)+ 作業(10%)+期末考試(50%)-考勤扣分

        這種多維度、過程性的成績評定方法,強調了學習的積累與構建過程,消除了學生平時不學習,考前突擊學習的弊病。同時還從側面規范了教學,要求教師同樣注重教學的過程性,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將知識的學習貫穿于整個學期。

        四、建立完善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加強實驗(實踐)教學環節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上機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知識綜合運用能力。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加強實踐環節,改革實踐內容和形式是非常必須的,課程的很多教學內容都可以通過實驗課教學形式進行。根據《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相關特點,我們在設計實驗任務時,可以提出驗證型實驗、設計型實驗和綜合型實驗相結合的實驗安排。

        驗證型實驗:老師講解實驗的主要內容,學生通過模仿手段驗證實驗內容,理解課程相關知識。

        設計型實驗:教師以項目形式提出實驗的具體要求,學生通過綜合利用學過的知識來設計、開發并最終完成實驗項目。

        綜合型實驗:教師結合現實問題布置綜合案例,要求學生綜合前面所學知識獨立提出解決相關問題的相關方案并付諸實踐,同時提供實驗的分析與研究報告等。例如,讓學生完成通訊錄系統,教師布置綜合實訓項目的主要功能要求,學生根據要求自由設計通訊錄系統的界面和各個功能。

        通過以上各種實驗類型的綜合實訓,學生得到的不僅是這門課的知識,而是程序設計思想的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五、建立在線實驗(實踐)教學平臺

        為了更好的提高實驗(實踐)教學效果,方便學生學習和教師輔導,在網絡教學平臺中設計一個該課程的實驗輔助模塊是非常有用的。實驗輔助模塊應主要包括課程實驗教學計劃、實驗指導、實驗案例、網絡課件、作業布置與提交、實驗安排與提交、學習討論區、在線答疑等功能。學生通過實驗教學平臺在網上瀏覽課件,做習題,提交實驗,模擬考試,網上討論和答疑;教師通過教學平臺布置、批改實驗與作業,檢查、統計完成情況。同時,實驗(實踐)教學平臺也在實踐教學監控和管理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六、結束語

        通過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實施,我校計算機專業的C語言程序設計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同時也為專業的后續課程打下了夯實的程序設計基礎。同時,C 語言程序設計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構建起了一個重實踐、重創新和多方位的課程教學與學習體系,有效提高了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加強了教師的執教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冬梅,冉清.C語言實訓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杜炫杰,葉惠文,胡欽太.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多元立體化教學資源的設計[J]. 中國大學教學,2011.5

        第9篇: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范文

        1.E-Learning時代的立體化教材新形態

        1.1立體化教材

        立體化教材是指通過多種教學資源的提供而提出的某課程的整體教學解決方案。它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師的教學需要和學生的學習需要,滿足教育市場需求,提高教學、學習質量,促進教學改革,通常包括以教科書為中心的多種資源。

        立體化教材是一個整體的教學、學習解決方案,不能認為為主教材提供配套的電子課件就是立體化建設。立體化建設應針對教師需求、學生需求進行詳細的設計與分析。一般來說,立體化教材可根據以下思路進行建設。就內容而言,應考慮主體知識、案例及案例分析、習題試題庫及答案、教案、課件、學習軟件、自測(考試)軟件及其他內容的提供。就外在形式而言,可分為有主教材、輔教材、配套電子資料(電子資料庫)、教學網站;或分為紙質教材、音像制品、電子資料、網絡出版物等。就服務對象而言,應為教師提供教學參考資料,為學生提供學習指導資料。[2]

        1.2立體化教材新形態

        E-Learning環境下的立體化教材是在傳統印刷教材的基礎上,以課程教學為中心,將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和教學服務以多種媒介、多種形態、多個層次進行整合,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和媒體傳播技術,具有靈活性、開放性和動態性的教學系統。它是以滿足教學和學習的多種需求、最大限度促進學生能力全面發展為目的,為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

        數字學習時代的新形態教材體系的建構綜合考慮了內容的多學科、教學對象的多層次、表現形式的多媒體、解決問題的多角度等不同層面的要求,為網絡時代的教與學提供了全方位、立體化的支撐。數字化新形態教材的體系結構包括六個基本組成要素(如表1所示)。

        2.《微計算機技術》課程立體化教材開發的探索與實踐

        2.1《微計算機技術》立體化教材的整體規劃

        《微計算機技術》課程內容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綜合性、創造性等特點。課程立體化教材以先進的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為基礎,以網絡、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充分體現靈活性、開放性、動態性、互動性和立體化的特征。在開發中重點構建了“文字教材―網絡課程―網絡學習平臺―技能實訓”四位一體的立體化教材。四位一體的立體化教材能依據學習者的認知特征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內容和目標要求,盡可能適應學生個性和學習風格的差異,為每個學生提供最適合的學習材料,構建最恰當的媒體資源環境,滲透最優化的學習方法。

        2.2《微計算機技術》立體化教材的設計

        “文字教材―網絡課程―網絡學習平臺―技能實訓”四部分相輔相成,它們之間既有重復、強調,又有交叉和補充,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教學資源有機的整體,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提供了有力保障。

        2.2.1文字教材的設計

        文字教材以“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為導向,通過項目學習理論知識,通過學習理論導實訓,充分體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強調“先干再學,邊干邊學”,從學生關注的問題、喜聞樂見的任務入手,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地完成相關任務,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把握知識結構,帶動知識、概念和技能的學習。

        首先對計算機接口的基本知識進行歸納,將其融入八個設計項目,通過八個設計項目的完成,促進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這八個項目分別是:認識微型計算機及其開發工具、制作輸出控制電路、制作點陣顯示電路、制作LED數碼計數牌、制作地震報警器、制作數字時鐘、制作數字電壓表、制作串行口收發電路。[3]

        2.2.2網絡課程的設計

        網絡課程能避免印刷教材結構的封閉性,及時吸收新知識、新技能、新工具,同時多媒體動畫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把操作示范、過程講解、模擬演示、技能練習等制作成動畫放在學習平臺中,能強化學生對知識技能的學習。為滿足學生對工具軟件的多樣化需求,我們將一些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方法在文字教材中進行簡單的介紹,而將更多的同類工具軟件的下載和使用方法也放在平臺上,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學習各種工具軟件的使用方法,進行知識和能力的拓展。

        2.2.3網絡學習平臺的設計

        充分利用網站內容更新方便、傳遞快捷、資源容量大、資源呈現方式多樣化的優勢,將教學內容中具有多樣性、動態性、易變性、拓展性的部分放在網絡學習平臺站上。

        網絡學習平臺主要由交互學習系統與監控評估體系組成。交互學習系統能讓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添加、修改在線學習內容,擴展在線學習資源,并布置自測、討論、網上作業等活動;學生登陸平臺后可以獲得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方法指導及豐富的擴展實例,不同專業的學生能選擇本專業的實例進行擴展性學習,學生還可以在平臺中完成作業的提交、共享學習筆記、答疑討論等學習活動。課程評估系統能跟蹤和管理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不僅能提供學生登陸次數、在線時間、作業成績統計的功能,而且能記錄學生在每一個知識模塊所停留學習的時間,為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提供科學的參考數據。

        2.2.4《微計算機技術》實訓系統的設計

        《微計算機技術》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學生必須通過大量實訓才能掌握知識和技能。和文字教材配套,設計出“微型計算機應用開發板”,可以完成所有的項目任務,進行簡單的擴展,還可以進行實際項目的設計。同時隨著虛擬技術的發展,借助于計算機軟件可實現電路仿真,利用仿真軟件Proteus 7和Keil C搭建了仿真實驗平臺。通過硬件的實驗或者軟件的仿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既掌握知識,又提高技能和創新能力,更能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郭旭穎,劉威,付巍巍.以教學網站為核心的立體化教學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09,6:81-84.

        [2]余勝泉,張澤.E-learning時代高校教材的立體化出版[J].中國大學教學,2006,2:56-59.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顶级 | 三级AV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色婷婷丁香五月 | 在线看黄v免费网站免费 | 亚洲香蕉中文日韩v日本 | 亚洲一级电影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