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立體農業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當前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經濟發展形勢下,農業經濟仍未及時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在農業經濟管理方面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管理體制與農業經濟發展脫節
在國家發展初期,國內仍然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所有制并存的發展體系,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及服務經濟共同協調發展的模式。因國內經濟成分過于復雜,國內不同經濟的管理配置仍然缺乏相應的制度體系的配置。對于農業經濟,同樣也缺乏相應完善的管理體系。
當前發展階段,盡管國內農業經濟管理節奏得以持續提升,但是與農業經濟管理相匹配的管理體系仍未得以明顯地改善,不利于國內農業經濟管理的進一步改善。這種管理制度的缺陷,嚴重不利于國內經濟的穩健、快速發展。
2.農業經濟管理不全面
在當前階段,農業經濟管理不夠全面,部分農業實際生產環節幾乎是死角。在實際農業經濟管理中,往往存在過于注重特定環節,而忽視了其他生產環節的問題。比如,農業經濟管理過于關注農業種植環節,重視農業生產質量的提升工作,但是卻忽視了農業產成品后期加工環節的管理工作。而農產品后期加工工作是食品安全領域中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大多數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均是由于非法商家處于成本下降的考慮而應用了非法的農產品加工方式所引起的。
3.農業經濟管理意識過于薄弱
在國內經濟發展中,農業經濟扮演著極其關鍵的角色,為了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的穩健快速發展,黨和政府已制定了很多保護農業經濟的法規與正常,而針對農業經濟管理同樣也制定了一系列詳細的規范。
但是,自從工業改革及城市化的進步進展,從事農業經濟發展的人員在急速銳減,造成農業經濟發展隊伍后備力量嚴重不足。此外,當前部分農業經濟管理員工實踐經驗過于薄弱,對農業經濟發展有著錯誤的理解,造成農業經濟管理意識過于薄弱。比如,部分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員工在平常實際工作中,農業管理制度關注度嚴重不足,再加上管理理念過于滯后,嚴重影響農業經濟的進一步快速發展。另外,不同農業經濟工作員工能力存在明顯的差異,工作態度不夠端正,知識儲備不足,難以滿足當前市場經濟對農業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當前農業經濟管理解決策略
(一)改變農業經濟管理發展模式
目前,國內農業經濟管理中最大的不利因素便是農業經濟管理思維過于滯后,管理模式跟不上國內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需求。結合全球發達國家的農業經濟管理發展經驗來看,改變農業經濟管理的思維模式便是積極有效的解決策略之一。傳統的思維模式大多是應用產量擴大策略,比如在建國初期,為了超英趕美,而應用不正確的農業經濟管理發展策略。當前,隨著居民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烈,針對農業經濟的管理也應該要轉變思維模式,而不能僅僅依靠農業產量提升這一單一的發展策略,而應該更為關注環境保護,注重環境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此外,還需要密切關注農產品的安全與健康。
(二)加強農業經濟管理隊伍建設
農業經濟管理發展中,管理隊伍參差不齊是阻礙其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農業經濟管理隊伍建設,以更好地為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服務,推動農業經濟穩健發展。
1.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福利地位
當前,農業經濟管理團隊參差不齊,難以吸引高水平的管理人員,最為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薪酬福利較為低下,與其他行業相比毫無吸引力可言,因而,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薪酬福利極重要。其一,國家應該加大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扶持力度,投入更多的資金關愛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其二、應該加大對農業經濟發展企業的優惠力度,這樣才能夠讓農業經濟發展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力度,從而為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吸引更為優秀的人員加入到農業經濟管理工作隊伍中。
2.加大高校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建設力度
隨著工業化、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國內大多高校所設置的學科更加接近于這些經濟發展領域。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農業經濟管理隊伍建設,應該采取各種積極措施加大高校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建設力度,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農業經濟管理人才。
(三)應用信息化提升農業經濟管理效果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本質上就是指利用當前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實現各類農業經濟發展領域信息及知識的獲取、處理、傳播和綜合應用,從而實現傳統農業經濟結構優化,明顯提升農業經濟發展效率和管理決策能力,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健康、穩健及快速發展的過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不僅僅有利于傳統型農業經濟向知識型農業經濟的轉變,并且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還能夠為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因而,在當前信息化發展時代,在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中可利用“云計算”服務,全面整合農業經濟管理知識與各種管理工具,這樣不僅僅能夠高效地為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提供豐富的管理知識,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人員能力,還能夠為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提供便捷的管理工作,提升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效率,從而為農業經濟管理發展奉獻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問題;對策
1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現階段我國處于農業經濟的轉型期,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是促進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重要性可見一斑。另外,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也提高了農業科研的能力,一大批科研人才脫穎而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也增加了農業經濟的收入,廣大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也得到了提升。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應進一步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使農業的生產效率得到切實提高,進而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
2 現階段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信息化基礎設施不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是建設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物質基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要有效開展,必須要有基礎設施作為支撐。而現實的情況是我國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并不完善,農民群眾獲得信息的方式還較為落后。
2.2 信息資源開發缺少前瞻性。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互聯網所含有的信息量很大,但能夠指導、預測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卻少之又少,這顯現出我國對于信息資源的開發缺少一定的前瞻性。
2.3信息化建設人才相對不足。人才也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條件,因為信息的采集、分析、儲存等環節都需要具有專業素質的人才來操作。但現階段我國這方面的人才并不多,這大大地影響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進程。
2.4 信息化意識淡薄。農民群眾是從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他們的文化水平不高,對于計算機知之甚少。這就直接導致了他們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意識淡薄。另外,有的地方的政府部門也沒有對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行足夠的重視。
3 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3.1 加強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建設離不開一個健全的互聯網基礎設施。相關的部門要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一個深入的認識,認識到其對農業發展所能夠起到的巨大作用,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建立一個完善的網絡體系,實現網絡的戶戶相通、家家覆蓋,使各種信息能夠實時傳遞給廣大農民群眾。組織農民群眾關于互聯網的講座,使他們能夠利用網絡及時獲得需要的信息,做出相應的判斷,應用于農業生產。
3.2 信息共享,提高服務水平。建立管理農業信息的交流平臺,將農業信息資源進行整合,也就是建立農業信息網站,廣大農民群眾就能在此查詢到需要的信息,也就是農業公共數據實現了共享。進一步加強農業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加強農業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發掘,使廣大農民群眾的需求得到最大化滿足,不僅如此,涉農企業和相關的部門也能夠實時獲取需要的信息。要積極挖掘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農業信息網絡的建設中來,爭取與通信運營企業和廣播電視傳媒等企業進行更為深層次的合作,這樣不僅能夠大大降低建設的成本,還能夠提升服務水平,使服務向著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方向發展。
3.3 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各大高等院校不僅要教授信息化人才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使他們成為綜合型人才。只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可見管理人員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總而言之,人才是關鍵。應提高這方面人才的薪資待遇,使更多優秀的人才能夠留在農村、扎根農村、奉獻農村,將學到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進而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也可建立相關的培訓機構,將更多新的知識得以推廣,為人才不斷充電,保持知識更新,加快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建設速度。
3.4 加強對農民群眾的培訓
(1)加大對農民群眾的培訓工作,普及關于信息化建設的知識,使他們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通過培訓農業生產經營者,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增強信息化的意識。
(2)加緊建設農業信息服務團隊,可采用逐級培訓和在線培訓等形式來提高信息服務人員的素質,加強對各級信息服務人員的崗位培訓??山⒁恢мr業信息化專家團隊,致力于培養同時具有扎實信息技術知識和掌握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也可以嘗試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來參與研制開發農業信息技術,為建設農業信息化提供智力支持與幫助。
中圖分類號:F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3-0018-01
1 庭院經濟的含義
庭院經濟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集約技術為手段,以庭院和四周非承包地為基礎和開發利用對象,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方面的生產經營活動。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庭院經濟正逐步與農田經濟、鄉鎮經濟、三產經濟、勞務經濟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的五大支柱。
2 庭院經濟的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庭院經濟可以利用院落占用的自然資源和閑散勞動力,通過系統組合,用較少投入獲得相對較高的經濟回報;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庭院經濟發展典型地區農戶家庭的80%以上收入來自庭院經濟,一般地區30%以上收入來自庭院經濟。而在多種經營中占主體地位的是庭院經濟,許多農戶依靠庭院經濟每個勞動力年收入可達 4000 元以上,發展較好的甚至逾萬元。
(2)生態效益。一是發展庭院經濟有利于美化居住環境。它可以把經濟建設和環境建設有機地結合起未,既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又美化了生活環境,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實行高度統一。特別是許多農戶在庭院開發實踐中創造了多種立體農業利用模式,使資源得到充分循環利用,實現物盡所用,使家庭小院得到綠化、美化。二是通過房前屋后的立體種養模式的開發,實現生產性與環保性的統籌,尤其是廢棄物的循環利用與資源性轉化,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可以凈化環境。通過立體農業模式的延伸開發,其生產意義已突破小庭院的框架,促進了循環農業的發展。
(3)社會效益。庭院經濟的發展,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解決了因勞力過剩帶來的各種社會矛盾,促進了農村社會的穩定。
(4)示范效益。庭院經濟涉及多學科、多產業、多項目,需要多種技術的綜合運用,它為新科技、新信息、新品種在農村推廣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試驗點。
3 庭院經濟的制約因素
(1)認識不到位。許多干部和群眾都沒有認識到庭院經濟的重要意義,導致了庭院經濟的發展緩慢,大量庭院土地未被開發利用。
(2)產品的供應相對過剩影響了發展庭院經濟積極性。目前全國農產品數量總體上已達到供求平衡甚至過剩,農產品價格起落不定,造成農業生產利潤水平較低,有的甚至收不抵支,導致了農民發展庭院經濟的積極性不高。
(3)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阻礙了庭院經濟的高速發展。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農村勞動力素質較低,外出務工導致留守勞動力的素質水平進一步降低,這從根本上制約了庭院經濟的發展。
(4)農村社會化服務水平較低。庭院經濟的發展水平與科技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和物流服務等農村社會化服務水平密切相關,而目前我國農村社會化服務水平偏低使得庭院經濟發展缺乏強有力的支撐,發展后勁不足。
4 發展庭院經濟的對策
(1)提高認識。首先,要通過各種場合,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發展庭院經濟的重要意義以及在農村經濟的地位與作用。要使所有領導和干部、農民都樹立堅定信念,從行動上把發展庭院經濟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內容來抓,抓出顯著成效;其次,大力宣傳庭院經濟致富典型,以點帶面,吸引帶動更多的人從事庭院經濟生產;第三,要制定優惠措施,努力加強對農村生態庭院經濟開發的政策和資金扶持,積極鼓勵農戶進行種植、養殖、加工、商業、服務業等多種形式的生態庭院經濟開發。
(2)提高農民素質。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技術水平、管理水平、思想素質是庭院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 而技術水平則是關鍵的關鍵,因此應首先從技術水平入手,結合實際選擇一批技術成熟、市場前景廣闊和經濟效益好的重要科技成果,認真地組織推廣。
(3)強化社會化服務體系。盡快建立完善的技術、信息、物資、資金等社會化服務體系,擴大服務內容,轉變服務觀念,改進服務方式,建立發達的服務網絡,為庭院經濟的良好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建立上下相通、左右相連的綜合信息服務網。加大配套服務力度,積極做好產前、產中、產后的配套服務,圍繞庭院發展需要,積極做好超前物資、技術等服務,搞好銷售服務。一是開展信息化服務,增強農民信息化意識;二是做好產前、產中、產后的配套服務,圍繞庭院發展需要,積極做好超前物資、技術等各種服務;三是搞好銷售服務,在豐富本地市場的同時,要吸引八方買主,靠名、特、優、新產品占領外地市場。
(4)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對發展庭院經濟的推動作用。一是要通過各種場合,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發展庭院經濟的重要意義以及在農村經濟的地位與作用。二是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規并制定優惠措施,努力加強對農村生態庭院經濟開發的政策和資金扶持,積極鼓勵農戶進行種植、養殖、加工、商業、服務業等多種形式的生態庭院經濟開發。三是要科學規劃。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庭院經濟規劃,突出當地特色和生產規模,確定生產項目,發展庭院經濟。四是推動庭院經濟的產業化發展。首先要調整現有庭院生產的結構比例,對于以種植業為主的庭院經濟模式,將養殖業與加工業融入其中,發展種養結合或種養加結合的綜合型庭院經濟模式。
參考文獻
立足高度——從新的發展戰略高度開闊視野、拓展思路
以黨的十精神為指針,從國家“支持六盤水開展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建設”、“支持六盤水開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建設六盤水喀斯特山區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六盤水物流節點城市”、“培育‘涼都六盤水’旅游休閑度假勝地”的發展戰略高度,切實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抓住機遇、振奮精神,大力發展以生態為導向的工業園區、物流園區、農業園區、旅游景區、城市新區等,加速推進“涼都”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明晰做特做優做大三次產業的思路——做特做優一產,以特色農副產品產業化為突破口、特色農業為重點,壯大山區生態特色立體農業;做長做特二產,以能源產業鏈為突破口、輕工業為重點,壯大循環經濟總量;做特做大現代服務業,以旅游休閑度假和樞紐物流商貿為突破口、打造服務載體為重點,加速提升服務業比重,從而形成創建系列品牌、提升品牌質量效益的發展新格局,實現歷史性新發展、新跨越。
把握角度——從新的發展角度轉變觀念、加速實踐
從建設發展“實力、魅力、活力、文明、幸?!蔽逦灰惑w六盤水的全局解放思想,加快特色城市建設步伐,把解放思想與“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理念融入這五位一體的建設發展之中,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三次產業發展創新和城鎮化建設之中,實施改革開放、優勢領先的帶動策略,樹立“開拓創新是動力、搭建平臺是載體、營造環境是抓手、重點突破是引擎、產業發展是關鍵”的實踐理念,以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為主體,打造三次產業“循環型、生態型、科技型”經濟載體,充分發揮國有大企業、民營經濟、民間資本的巨大活力作用;以開放合作、引資招商為抓手,營造大環境,創建新機制;以產業新發展、新跨越為突破口,加速能源循環產業、新興輕工業、山區綠色立體農業、休閑旅游業、物流商貿業和城鎮化實現新發展、新跨越。
著眼速度——用新的速率搶機遇、抓速度
解放思想、審時度勢,快速搶占發展機遇和創新制高點,變“速度”為“效益”、變“時間差”為效益差”、變“速率”為“效率”,雷厲風行地執行和落實好中央、省和市關于六盤水發展的戰略決策,把速度、質量和效果統一起來,把思想解放、凝聚力量、激發積極性、創造性都聚集于“干”字上、聚集于“實踐”中,聚焦優勢和特色,加速“布局建設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加速“推進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和綜合利用”,加速“建設六盤水煤制烯烴項目”,加速做精做強做大“煤電鋁、煤電鋼、煤電化、煤電材四個一體化”循環經濟品牌、產業鏈品牌,加速開發利用水能、風能、生物質能來完善能源結構,加速具有六盤水特點的裝備制造業和輕工業來完善工業結構,加速發展喀斯特山區特色農業產業化來完善農業結構,加速城鎮化和開發建設“涼都”避暑旅游、休閑度假、觀光購物項目來完善服務業結構,以新的發展速率把六盤水創建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喀斯特山區特色農業示范區和旅游休閑度假勝地。
拓寬廣度——以管理創新、科技創新開拓發展新空間、新領域
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空間,一方面,通過管理創新拓寬發展思路、拓展開放合作的新空間、新領域,堅決實施開放合作戰略,完善開放合作機制,擴大區域合作、加強次區域合作、促進泛區域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區域合作,尤其要強化與“珠三角”、東盟和“港澳臺”的開放合作,成渝經濟區和“長三角”的開放合作,“畢水興”和“攀西一六盤水”區域的開放合作,充分發揮煤電能源、通道樞紐和“涼都品牌”的功能優勢,更好地利用區域內外的資源和市場,更好地拓寬發展新空間、新領域。現代市場經濟既是競爭發展的經濟,更是合作開放的經濟,要以“雙贏共勝”的開放胸懷、合作氣度、思維方式、操作辦法開創新局面,實現新發展、新跨越。同時,在另一方面高度重視以科技創新和新科技利用突破資源環境瓶頸的制約,拓展科技利用和創新在三次產業發展中的新領域、新空間,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以技術聯盟為紐帶的企業創新聯盟、產業創新聯盟、產學研創新聯盟,此其一;通過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構建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創新發展的“高低杠”運行機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低”的新機制,展示出六盤水產業發展的競爭力、持續力,此其二;其三,科技創新和利用凸顯三個重點:重工業科技創新和利用重點向“煤一電一化”、“煤-氣-化”、“煤-鋼-化”、“煤-電-鋁”、“煤-電-材”、“煤電裝備制造”等煤電循環經濟產業鏈發展,輕工業科技創新和利用重點向“特色農產品加工”、“化工產品加工”、“零部件加工”、“裝飾材料加工”等方面發展,農業科技創新和利用的重點是發展壯大“十大產業”、構建喀斯特山區生態特色立體農業體系,從而提升科技進步對“涼都”重工業、輕工業、農業發展的貢獻率,使科技的巨大功能成為新發展、新跨越的新引擎。
強化力度——以凸顯特色創局面、創新機制抓落實來推動新發展、加速新跨越
解放思想就是要實事求是地創造性開展工作,干出特色,干出激情,干出績效。特色與激情、績效就是競爭力,就是吸引力。六盤水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在解放思想中如何實現新發展、新跨越,是當下面臨的重大任務。為此,應凸顯“三個著力”:一是著力打造城市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六盤水作為區域中心城市、樞紐城市、能源城市、避暑城市,打造獨具特色的支柱產業集群,是發展城市經濟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當務之急是把資源稟賦優勢及時轉化為科技利用優勢,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打造“煤電鋁、煤電鋼、煤電化、煤電材四個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帶動傳統工業升級轉型:堅定不移地走符合喀斯特山區特點的現代特色農業發展道路,打造特色農業產業化集群,帶動傳統農業全面升級轉型;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鎮化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道路,打造以“涼都品牌”為龍頭、旅游休閑度假勝地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集群,帶動生產生活服務業全面升級轉型。二是著力提升城市功能的拓展力。在能源功能方面,全面拓展能源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把六盤水建設成為祖國喀斯特山區重要的“新型工業化示范之都”,展現出新型工業化發展的美好前景。在科技功能方面,為著科技利用和創新,實施科技利用和創新團隊培育工程,將科技利用和創新融入三次產業發展之中,把六盤水建設成為具有喀斯特山區特點的“科研利用創新之都”,展現出科學發展的魅力無窮。在生態功能方面,大力爭取中央和省生態補償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大力增強珠江三角洲與六盤水“發展同命脈、同生共繁榮”的血脈生成關系,加速建立實施珠江三角洲與六盤水“共生繁榮、共謀發展、共建生態”的實踐機制,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鄉現代三大產業發展,把六盤水建設成為“兩江”上游生態良好、生機盎然的“生態安全屏障之都”,展現出可持續發展新態勢。在服務功能方面,開創城市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將六盤水獨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質地貌生態資源、人文社會資源等旅游資源作為加速開發的富礦、處女地,大力開發旅游項目,發展壯大旅游企業,繁榮旅游市場,按照“鞏固老企業、引進新企業、培育大企業”的策略,制定旅游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按照“發展互補、資源融通、合作共贏、繁榮市場”的策略,創建旅游景點景區、旅游線路,創建省內外旅游企業合作發展新機制:按照“品牌營銷、市場導向、資源整合、傳媒推介、節慶帶動”的策略,完善旅游市場促銷機制,凸顯特色旅游、張揚個性旅游、打造文化旅游、豐富旅游產品、構建旅游網線,吸引和滿足不同旅客的需要,把六盤水建設成為喀斯特山區里國內外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休閑度假勝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展現出“涼都”旅游創新發展的勃勃生機。在樞紐功能方面,充分利用六盤水這一區域戰略通樞紐的經濟功能和顯著優勢,加速樞紐功能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完善區域戰略性立交橋的高鐵、高速公路、機場航空通道,暢通內陸向印度洋、太平洋出海的市場經濟交通網,把六盤水建設成為祖國西南面向東盟、南亞和印度洋、太平洋開放發展的、欣欣向榮的“戰略通樞紐之都”,展現出“立交橋”的生機活力。在物流商貿功能方面,充分發揮區域戰略通樞紐的物流人流資金流功能,加速建設一批功能和特點鮮明的現代物流園區、商貿新區,加速引進和培育一批戰略性骨干物流企業、商貿企業和倉儲發展企業,盡快把六盤水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區域性新興物流商貿之都”,展現出物流商貿的繁榮昌盛。在以城帶鄉功能方面,積極開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統籌城鄉三大產業發展領域的項目、資金、政策支持,創新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機制、新格局,創造城鄉統籌發展新經驗、新方式,走“統籌發展城鄉三大產業、統籌增強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度、統籌城鄉投入和資源配置、統籌城鄉公共產品服務、統籌大中小和小城鎮發展”的路子,把六盤水建設成為喀斯特山區“統籌城鄉試點示范城市”,展現出喀斯特山區統籌城鄉發展的魅力。在扶貧開發功能方面,在加快六枝、盤縣、水城扶貧攻堅步伐的同時,積極推動“畢、水、興”新經濟帶、新增長極建設,充分利用烏蒙山片區、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等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充分發揮上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投入作用,積極對接爭取中央和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的支持,創新扶貧開發機制、開發工作,把六盤水建設成為喀斯特山區“扶貧開發示范之都”,展現出致富奔小康新局面。三是著力挖掘城市文化的升值力。文化是城市發展的思想靈魂、精神支撐、基本動力、重要產業。從、三線建設、改革開放和區域民俗看,六盤水有著光輝的革命傳統文化、厚重的歷史文化、優秀的民俗文化,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是當下城鎮化進程中打造特色城市的重要資源。為此,要增強“涼都·六盤水”城市文化建設的自覺自信,凸顯城市發展的文化特色,用城市化先進理念保護、開發、利用“涼都”城市文化,發展文化產業、創造文化產品、打造文化品牌、增加物質財富;大力發展“涼都”精神生產力,高擎六盤水人文精神的旗幟,弘揚“團結奮進、艱苦創業”的精神,踐行“崇尚文明、追求幸?!钡睦硐?,彰顯“改革創新、開拓前進”的氣度,激發“虛懷若谷、積極進取”的情懷,體現“文明開放、蓬勃發展”的魅力,展示“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形象;大力塑造“涼都”城市文化形象,重視城市形象設計與建設,優化城市功能性質定位的文化形象,彰顯和完善具有“涼都”文化底蘊、特征的符號、元素、標志。落實上述“三個著力”,既要改革完善用人制度,堅持為發展事業選干部、配班子,大力選拔配備“有激情、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優秀干部;又要創新工作機制,堅持通過綜合運用責任定位法、營造氛圍法、一線工作法、績效考核法、民主評議法等,促進發展目標和各方面工作的落實。
[關鍵詞] 馬鈴薯 產業 存在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12-0066-02
鎮雄縣位于云、貴、川三省結合部,全縣幅員面積3686hm2,實有耕地面積14.5萬hm2,轄28個鄉(鎮),254個村委會、社區。境內海拔630~2416m,高差達到1786m,立體農業特點十分突出,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1.3℃,有效積溫3208℃,年降水量915mm,無霜期218天。
馬鈴薯是我縣第二大糧食作物,僅次于玉米。近年來,在省、市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我縣馬鈴薯生產得到長足發展,尤其是2009年我縣被列為云南省馬鈴薯原種生產補貼試點項目縣以來,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切實加強了馬鈴薯產業的開發,正確引導,加大投入,大力推廣優良脫種,實施高產栽培技術,馬鈴薯產業得到前所未有的加速發展。為此,利用我縣得天獨厚的地理生態條件,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加快鎮雄縣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和壯大,對穩定全縣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建立農村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鎮雄縣馬鈴薯產業現狀
1.播種面積與產量
鎮雄縣作為昭通市馬鈴薯主產縣之一,種植面積居于全市首位,2012年,種植面積突破4.4萬hm2,占昭通市種植面積的35%,總產量72萬t,2013年為83萬t,占昭通市馬鈴薯鮮薯產量的38%。
2.種植情況
在我縣海拔1750m以下的地方,馬鈴薯種植以套種為主,一般是和玉米進行套種,方式為兩行玉米套種一行馬鈴薯或兩行玉米套種兩行馬鈴薯,套種面積2.8萬hm2左右,占我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的64%;在海拔1750m以上的地方,馬鈴薯種植以凈種為主,凈種面積1.6萬hm2左右,占我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的36%。
3.科技含量不斷增加,單產逐年提高
近年來,隨著科技含量的增加,馬鈴薯單產逐年提高。2013年,全縣馬鈴薯鮮薯產量每667m2為1260kg,大面積豐產地塊,每667m2已達2000kg以上。
4.脫毒馬鈴薯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我縣自1994年推廣脫毒馬鈴薯示范種植后,脫毒馬鈴薯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2013年,我縣脫毒馬鈴薯種植面積已達2.5萬hm2,占我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的57%。
5.大力引進專用型馬鈴薯品種,商品薯銷售市場看好
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廣大農民商品意識不斷加強,他們根據市場的需求變化,積極種植適銷對路品種。目前,我縣除老品種米拉外,引進的專用馬鈴薯品種有會-2、威芋3號、中心24、大西洋、中甸紅眼、90單選、云薯201、云薯2號、3810等十多個優良品種。種植面積在0.667萬hm2以上的品種有米拉、會-2、威芋3號。隨著優良品種推廣面積的不斷擴大,我縣馬鈴薯銷往周邊省、市、縣的數量也不斷上升,馬鈴薯商品率逐年提高,市場前景廣闊。
二、鎮雄縣馬鈴薯發展優勢
1.自然優勢
我縣境內海拔630~2416m,高差達到1786m,立體農業特點十分突出,晝夜溫差大,氣候冷涼。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非常適宜馬鈴薯的生長發育,有利于馬鈴薯塊莖的形成與干物質的積累,是馬鈴薯的適宜種植區。
2.有很好的種植基礎
我縣種植馬鈴薯歷史悠久,農民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經驗。特別是近15年來,高廂壟作、雙行壟作、測土配方施肥、地膜覆蓋等栽培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產,大大提高了我縣馬鈴薯的種植水平。
3.科技優勢
近年來,我縣農業科技人員對馬鈴薯栽培中相關的技術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示范,在馬鈴薯種薯繁育體系建設、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積極引進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并及時推廣到大面生產中,發揮了顯著效益??h、鄉農技干部十分重視對農民的科技培訓,使他們的科技素質得到較大提高。
4.市場優勢
據調查,鄰近我縣的四川省、重慶市每年需要大量種薯和商品薯,現在,每年從我縣調進馬鈴薯5萬t以上,隨著交通的改善,預計2015年后,每年可達到8~10萬t。
5.交通條件得到改善
內昆鐵路的通車,鎮威、鎮鳳二級公路的建成,鎮畢、鎮赫公路的改建,鎮雄的交通條件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境內每個鄉(鎮)都通油路,每個村都通公路,絕大部份鄉(鎮)與鄉(鎮)之間,村與村之間都有公路相通。
6.政策優勢
鎮雄縣委、政府十分重視馬鈴薯產業的開發,把馬鈴薯列為一項農業主產業來抓,就商家在我縣進行馬鈴薯采購銷售,征地建廠,產品稅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
三、鎮雄縣馬鈴薯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品種結構不合理,種植品種類型單一
目前我縣馬鈴薯種植品種均為中早熟,中晚熟糧菜兼用品種,高淀粉、薯片、薯條加工型專用品種栽培剛起步。專用品種所占份額較小,推廣品種中仍以高產糧菜兼用品種為主,此類品種薯形不規則,薯塊整齊度不高,芽眼較深,淀粉含量低,不適于加工企業的要求標準。專用品種種植規模小,未形成產業優勢,與實現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由于市場經濟制約,生產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農民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
2.生產觀念落后影響馬鈴薯產業化發展
部分種植農戶受傳統栽培習慣的影響,對馬鈴薯科技化種植,標準化生產意識淡薄,接受新技術、新品種能力差,延用傳統的栽培管理模式。栽培管理粗放,投資少,病蟲害防治措施不到位,70%以上的農戶所用種薯仍延用自留自種,食用種用不分的習慣。致使馬鈴薯病害侵染蔓延,種性嚴重退化,產量低,商品率不高,特別是貧困地區,幾乎每推廣一個新品種,一項新技術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力度和資金投入,否則實施困難太大。
3.加工龍頭企業的帶動力度差
馬鈴薯不但是重要的糧食作物更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他具有用途廣、產業化程度高、可以進行深加工等特點。馬鈴薯經過深加工可以獲得高于單一種植幾倍的利益,收獲更大的經濟效益?,F階段我縣還不具有大型的馬鈴薯深加工項目。這也是我縣馬鈴薯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問題。
4.組織、服務環節薄弱,市場導向作用差
現階段,馬鈴薯產業在鎮雄縣還沒有形成規范,沒能科學合理的組織,沒有完善的協調服務體系。各個方面的產業協會沒能充分發揮其作用,不能科學合理的進行宏觀指導和組織協調。尤其對終端市場缺乏研究,不能及獲取最新的信息,不能充分的發揮出市場對產業的導向作用。
5.脫毒種薯繁育體系還不完善
種植過程中優質的種薯對馬鈴薯的增產增收有重要的作用。馬鈴薯的脫毒種薯在生產中就發揮除了明顯的效益,但是進行大面積的推廣工作還是存在一些難題。脫毒馬鈴薯種薯還沒有建立強有力的繁育推廣體系,沒有充分的資金進行原種到良種的優化,致使脫毒馬鈴薯這一優勢薯種不能在生產中充分發揮作用。
6.資金、政策扶持不夠,難以做大做強
馬鈴薯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技術和市場,更需要資金的投入和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就鎮雄而言,是國家級貧困縣,工業比重小,縣財政非常困難,根本拿不出資金扶持馬鈴薯產業,作為第二大作物的馬鈴薯,行政引導,協調不到位,扶持力度小,與我省的宣威市、會澤縣、尋甸縣等地相比,發展明顯滯后,差距越來越大。
四、鎮雄縣馬鈴薯產業發展對策與建議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充分認識馬鈴薯產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按照省、市、縣農業結構調整的新要求,牢固樹立市場、質量、品牌觀念,加強領導,把馬鈴薯產業作為一個大產業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在馬鈴薯生產主要基地鄉(鎮),設立專門機構或明確部門負責管理,把馬鈴薯產業發展工作列入鄉(鎮)長崗位目標責任制,作為行政考核的重要內容,縣級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共同推進馬鈴薯產業向前發展。
2.發揮種薯優勢,擴大種薯生產
現階段,馬鈴薯產業在鎮雄縣還沒有形成規范,而且種植具有較高的成本,沒有實現較高的經濟效益。要發展馬鈴薯產業,就必須加強科技推廣工作,完善種薯繁育推廣體系,擴大種薯生產規模,創出自己的種薯品牌。不僅生產種薯滿足本縣的種植需求,并可為其它省、市、縣繁育種薯,走種薯產業化道路。
3.調整馬鈴薯生產方向,明確產業發展目標
根據全縣氣候地理條件及栽培管理技術,應建立3種類型馬鈴薯產業發展基地。(1)在花山、林口、芒部、以古、場壩、黑樹、潑機等鄉(鎮)建立高山區馬鈴薯高產高淀粉生產基地,穩定擴大種植面積,種植高產高淀粉品種99-12-2、云薯201、云薯2號等,為加工企業生產高質量的淀粉生產原料薯;(2)在中屯、塘房、烏峰、赤水源、牛場、雨河、以勒、尖山、坡頭、母享等鄉(鎮)建立二半山區糧菜用高產馬鈴薯生產基地,擴大商品薯外銷量,該區域人均土地面積相對較少,但栽培條件優越,管理水平較高,種植品種應選擇會-2、威芋3號、3810、中甸紅眼等,生產出來的馬鈴薯主要銷往四川和重慶;(3)在花朗、大灣、五德、羅坎、鹽源、坪上、杉樹等鄉(鎮)建立河谷地區冬馬鈴薯及早春馬鈴薯生產基地,該區域氣溫較高,采用地膜覆蓋栽培,生產早熟菜用鮮薯,種植品種應選擇脫毒米拉、青薯9號、荷克、威芋3號等。
4.引進和建立加工龍頭企業,走深加工之路
現階段,增大馬鈴薯種植的效益就需要對馬鈴薯進行深加工,深加工可以使馬鈴薯的效益發揮到最大。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如地理條件和交通狀況。各種的條件都表明馬鈴薯產業要進行深加工。一是進行科學的招商引資。使更多的客商來到這里投資辦廠。二是爭取相關政府部門的更多扶持,努力建好自己的馬鈴薯深加工企業。
5.建立產、供、銷一條龍經營機制
不斷加強各個地區的產、供、銷一體的經濟實體或者是利益的共同體的建成。注重各個營銷的組織和隊伍的建設。使種植戶積極的、有組織的參與流通。加強相關人員的隊伍建設,提高馬鈴薯的產銷協會的工作能力。不斷推進加工企業成立自己相關產品的原料基地。逐漸建立穩定的、合理的購銷關系,使企業和農戶之間的關系更緊密。
6.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時了解市場動態
現在的社會是信息的社會,已經實現不出門,就可以知道天下事。這是因為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我們可以更加方便的獲取各個方面的信息。所以,要對網絡資源進行合理的應用,獲得需要的相關產業信息,以及及時的市場信息。要不斷加強在網絡上的宣傳的力度。不斷增加合作伙伴,為鎮雄縣馬鈴薯產業的快速發展增加新的動力。
省農科院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己任,以建設“西部第一、全國一流”強院為目標,著力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和成果推廣,促進我省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取得了豐碩成果,讓廣大農民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
技術創新,碩果累累。2006年,省農科院實現了“十一五”規劃開門紅??蒲辛㈨椥蝿菹踩?,全院承擔國家、部、省和橫向課題475項,其中新上課題351項,主持國家級課題46項;有28個品種通過國家和四川省審定;獲得國家和省科技成果獎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全院發表科研論文316篇,其中發表在國內外一流刊物上的論文顯著增加,出版專著、譯著16部。在一系列科研領域取得新突破:探明了小麥慢條銹病抗性的遺傳特點,標記了慢條銹性基因和特異性抗性蛋白質,其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創建的棉花枯萎病抗性誘導篩選方法,有效地保持和提高了棉花枯萎病抗性種質“52―128”和“57―681”的抗性水平。我國用其培育的抗枯萎病品種多達128個,占全國育成抗枯萎病品種的63%,有效控制了國內棉花枯萎病危害。建立了甘薯分子標記育種新體系,研制出甘薯高淀粉新材料。在國內首次將黃色繭基因導入家蠶,并大大提高了生絲質量。引進優良早熟和無核葡萄品種資源,創造性地獲得無病毒葡萄新材料160余份,建立了省內第一個葡萄脫毒核心材料資源保存圃。
采用航天誘變技術創制出水稻優質香型不育系“花香1A”,用其配制的新組合“花香7號”已通過?。▍^)試,這是我省采用航天誘變技術培育成功的第一個雜交稻新組合。水稻“川香858”?。▍^)試平均畝產543.2公斤,是去年審定的增產最突出的水稻新品種。玉米“隆單8號”和“圣玉6號”區試平均畝產533.7公斤和530.5公斤,增產12.1%和10.6%,達到突破性品種標準。小麥“川麥43”的產量連續兩年在國家區試(長江上游組)中名列第一。甘藍型油菜“03雜―14”在國家區試中平均畝產159.7公斤,比對照增產11.7%。“川棉優2號”是我省第一個高強力優質、抗病棉花新品種,纖維品質達到特優級。
選育的辣椒新品種“川騰2號”熟性極早,耐熱、耐旱,抗病能力與對照“湘研11號”相當,增產12.9%。培育的強健、優質、高產新蠶品種“川蠶22號”,萬蠶產繭量較對照種提高7.4%。“蜀果1號”成為我省第一個果葉兼用桑品種。“天府茶1號”優質、早熟,天然蘭花香味明顯,市場前景廣闊。
模式創新,構建平臺。優化集成了“工程分段集水補灌、生物農藝集水用水、農化保水節水、信息管理節水”的丘陵高效集水、用水技術模式,示范推廣效果突出。研制的水稻覆膜節水抗旱栽培技術在去年特大干旱之年取得了突出的抗旱增產效果,在資陽和全省引起了極大反響,本刊對此作了專題報道。
省農科院在省內首次提出了無公害蔬菜生產土壤硝態氮臨界值指標的概念,明確了潮土和黃壤的硝態氮臨界值指標。深入研究了影響稻瘟病、條紋葉枯病、水稻螟蟲等暴發成災的關鍵因子,并提出了防治新技術。
為了讓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省農科院發起組建了“四川農業新技術研究與推廣網絡”,舉辦了“四川新農村建設與農技推廣研討會”。進一步完善了“專家+協會+農民”推廣模式,在簡陽等地試點并推廣“專家大院”助農增收新模式,在彭州市建立了全省第一個“專家創業園”。啟動實施了川東北貧困縣科技致富工程,狠抓了對通江和儀隴的科技扶貧。
成果推廣,助農增收。上世紀90年代,省農科院按生態區域類型布局,建立了三大農業科技示范片區,示范推廣科技成果:以廣漢、什邡為核心的川西平原現代農業優質高產示范區;以資陽、簡陽為核心、以節水保土為主攻目標的川中丘陵“三高”農業示范區;以攀枝花、西昌為核心的以優質反季果、蔬、茶、桑為目標的立體農業示范區。2006年,省農科院進一步加強了與瀘州、巴中、南充、廣元、德陽、資陽和遂寧等市的科技合作,特別是加強了與成都市的科技合作,使院地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都向前跨了一大步。省農科院承擔的成都市“糧經復合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項目將新品種和新技術集成起來,在邛崍的仁壽村實施后,實現了糧食集中生產、企業盈利和農民增收的目標。該項目受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要求有關部門和區(縣)在2007年推廣邛崍的“仁壽經驗”。在彭州市實施的“優質高產水稻科技示范工程”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袁隆平院士現場考察以后贊嘆:“不虛此行!”。經現場驗收,示范的超級稻品種“川香優9838”畝產788公斤,創造了成都平原水稻高產新記錄,彭州市的水稻畝產也由過去全市排名第6位上升到第2位。省農科院承擔了22個中央、省財政科技扶貧項目的技術依托工作,結合實施川東北貧困縣科技致富工程,重點抓了對通江和儀隴的科技扶貧,助農增收效果明顯。
外向型農業是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在沿海開放帶形成與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農業類型.它是以創匯農業經濟為主導,投海地帶生態系統為基礎,具有多層次、多成份、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的農業復合生態系統.與內地各類型農業相比較,外向型農業反映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超前性.
一、外向型農業復合生態系統的特點
現階段我國的外向型農業只限于沿海開放地區,是直接受國外社會、經濟、技術、文化諸因素影響的創匯性農業。其主要生態經濟特點表現如下:
(一)外向型農業復合生態系統是海陸交接、內外銜接、城鄉融合的“結合部’,具有多重‘邊緣效應,.首先,從生態系統來看,具有海洋、海岸帶、平原、臺地、丘陵等多層次垂直分布的自然地域組合.在垂直分布的不同層次,其景觀、水文、土壤和趙主物等諸自然要素的組合形式,除了具有山、丘、平、海洋的各自特點外,還有海陸交互作用所形成的邊際生•態系統.因而,這種區域生態系統的組合結構復雜多樣,生態位豐富,有利于農業向多維空間、多層次開發。但來自海陸兩面的臺風、水土流失等不利生態因子對其構成一定的威脅.第二,外向型農業系統處于國內和國外的銜接處,形成人流、物流、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傳遞異?;钴S的生態經濟功能,具有較高的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第三,外向型農業大都以沿海開放地區各中心城市為軸心,具有城市和農村相融合的城郊生態效應;另一方面,它又受到城市強烈輻射力、市場拉力和來自城市污染擴散的影響.形成了城鄉間源源不斷的生態經濟交流.
(二)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形成多層次、多門類的外向型農業經濟結構,創造了高效益,但存在依賴性.外向型農業最顯著的標志,首先在于受國際市場牽動,經濟系統內部發生結構性變化.同時,隨著國內外技術、物質、資金、信息的大量輸人更新而加快了經濟的運作過程;其次,作為沿海帶中心城市外向型經濟的一部分,以其服務功能,為城市供給多元化副食品和勞務等,農、林、牧、副、漁、工、商建運服綜合發展,構成了適應國際、國內市場的外向型農業經濟.其物質產出率、商品率很高,經濟循環快.但是,外向型農業經濟一頭在國外,一頭依托內地,很容易受到系統內外兩方面環境因素的制約,表現出較大的依賴性.
(三)生態系統的“低能”、“弱智”現象是外向型農業發展的重要障礙,在農業生產上,利益和風險可以誘導經營者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效益,倚重短期效益,而輕視長遠利益,只看到直接效益,看不到間接效益。外向型農業這一特點表現比較明顯,其一,鄉鎮工業規模日益擴大,擠占上等耕地,工業結構和形式并不以農業第一、二性生產為基礎,不能使農產品多層次循環增殖.如果說鮮活產品出口是既定戰略,那么,從長遠和國際市場特點看,加工食品更有竟爭力,可獲更高的創匯.因為它最大限度容納現代先進科學技術.其二,第一性生產種植業經營粗放,土地出租,掠奪式經營.以單一的滿足出口量為主要目標,而沒有充分利用溫、光、土地資源,獲得最佳效益;其三,第二性生產養殖業趨向“工業化,,高投人、高產出.但幾乎脫離生態系統運行.第一性生產和第二性生產沒有很好結合,生態系統內層次間物質和能量轉化效率較低.從整體效益看,生態效益的不足,可以通過創匯升值來補償.由此可知,外向型農業從價值形態看是合理的,但從生態經濟實質看有其不合理性,主要問題在于恢化了生態學過程,使生態系統變得“低弱”化.
(四)環境污染加劇了外向型農業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外向型經濟對環境的污染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外向型鄉鎮企業的大量增加,二是城市污染的擴散,三是海岸帶經濟開發,特別是以耗能工業為主的開發,污染物較多.
二、外向型農業的生態戰略
外向型農業的生態戰略,必須從外向型農業復合生態系統出發,進行高層次的生態經濟協調.要融創匯農業、生態農業、城郊農業和旅游農業于一體,實現三大效益的高度統一其基本戰略如下:
(一)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建立合理的外向型、城郊型雙重優化結構.根據國際市場特點和我國“港澳鮮活產品南移’的戰略方針,南部沿海地帶外向型農業,以鮮活產品創匯為支柱,城郊農業結構同樣是以鮮活商品為主,二者相統一,建立外向和城郊統一的生態經濟,既可以‘為出口服務”,也可以“為城市服務”,同時可以利用城市的需求調節國際市場波動,減少風險.結構優化既要有利于獲得最大利潤,又要利于系統的生態平衡.重點優化動植物種群結構,保護、引進、選育創匯經濟性狀最好、資源利用率高、生態效率高、抗逆性強的優勢種群.
(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建立多層次、多類型的生態系統.根據區域(縣域)不同自然組合,進行地域合理分工,生產要素最體配置.發揮“邊緣效應’優勢,在山海相接的‘深海海岸段,建立特種海產資源保護利用和旅游農業生態系統,在淺海岸段和海灘,充分利用生物資源豐富的特點,建立海淡水集約化養殖生態系統;城鎮近郊,建立菜基果基魚塘等生物共生生態系統;在平原區,建立菜一稻時空立體布局和農牧結合立體農業生態系統;臺地、丘陵地,建立果牧結合生態系統;低山帶建成林果綠色生態系統.上述各層次間相互聯系,相互交叉,形成種養加復合生態農業大系統.
(三)運用生態學原理,建立以主導創匯產品為中心,以飼料、肥料、燃料轉化為紐帶。和通道的多種生態工程模式。
(四)加強防護林生態工程建設.外向型農業生態系統,一面臨海,一面連山,生態類型復雜多樣。森林雖不成為創匯產品,經濟效益不顯著,但其生態效益是不可取代的,特別是防護林。它能間接提高農牧漁產品創匯的產值和效益,能保護和改善外向型農業多功能的生態環境。對于旅游農業,城鄉協調至關重要。防護林生態工程包括:海防林、田園林、水源林、企園林和庭園林等。
(五)廣泛運用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在農業復合生態系統中,是推動系統運行的決定性要素,也是生態經濟協調的主要媒介。要不斷提高創匯產品的技術含量,運用高科技促進物質良性轉化,開發高擋產品。要通過技術水平的提高,生產工藝的改進,使農牧結合,果牧結合在較高水平實現,做到高效、低耗、無廢物、無污染生產.同時,逐步實現規模經營,規范化生產。#p#分頁標題#e#
論文摘要介紹了遼寧省主要多熟種植模式,指出了這些種植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發展對策。
遼寧省位于東北地區南部,全年≥10℃活動積溫2700~3700℃,無霜期125~210d,年降水量350~1200mm,是典型的一季作物有余、兩季不足區。近些年來,由于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縮減,人均耕地從1949年的2300m2下降到目前的1000m2,土地的承載力嚴重低于人口需求。充分利用農業氣象資源,發展多熟種植,提高復種指數,合理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對實現農業增產增收,確保糧食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主要多熟種植模式
在長期實踐中,遼寧省逐漸形成了多種間、套、復種模式。主要有糧糧間套復種、糧菜復種、糧經飼復種、菜菜復種、兩鮮復種、林草間作等,這些多熟種植模式有的側重于高產高效,有的側重于用地養地結合,有的側重于糧經飼平衡發展,各有特色。
1.1玉米套種馬鈴薯
玉米、馬鈴薯種植形式為100cm∶100cm。馬鈴薯于4月上旬栽植,2行玉米播在馬鈴薯畦間的100cm上,于5月上旬播種,株距18cm,與馬鈴薯穴錯開,密度5.5萬株/hm2。馬鈴薯產量15~20t/hm2,玉米產量約12t/hm2。
1.2玉米間套種小麥或紫花苜蓿
玉米和小麥的畦帶比為120cm∶80cm,玉米應選擇緊湊型品種如掖單13、錦玉2號等,小麥品種可選擇高產優質的遼春10號。玉米密度一般為4.95萬株/hm2,小麥保苗600萬株/hm2。玉米產量可達到7879.5kg/hm2,小麥產量可達到3439.5kg/hm2。玉米和紫花苜蓿的種植比例為3∶3,玉米的行距為50cm,密度一般為4.20~4.95萬株/hm2,紫花苜蓿的行距為25cm。玉米產量可達到8503.5kg/hm2,紫花苜蓿的鮮草產量可達33.67t/hm2。
1.3小麥復種大豆、向日葵、紅小豆、谷子
葫蘆島市無霜期160d左右,近年來該地區利用麥茬復種大豆、紅小豆、向日葵、谷子和各種蔬菜等搭配組合,取得較好效益。春麥選擇遼春17,3月20日播種,7月7日收獲,產量為3750kg/hm2。后茬大豆7月8日播種,10月8日收獲,產量為2550kg/hm2。后茬向日葵品種選用遼嗑雜1號,7月9日播種,10月11日收獲,產量為2340kg/hm2。后茬紅小豆品種選用遼紅小豆,7月8日播種,10月10日收獲,產量為2482.5kg/hm2。后茬谷子7月10日播種,10月15日收獲,產籽實5250kg/hm2,產草3150kg/hm2。
1.4鮮大豆復種鮮玉米
該技術主要在大中城市近郊地區較多。大豆選擇早熟、莢多、綠莢、高產的優良品種,于4月5日前播種,保苗15~20萬株/hm2,6月5日前后采收,可產鮮大豆15t/hm2。鮮大豆收后及時將豆秧切斷翻耕,搶播下茬玉米,玉米播種密度為4.50~5.25萬株/hm2,9月上中旬采收鮮玉米,青玉米秸稈可做優質飼料。
1.5大豆套大蒜
該形式主要以鐵嶺、新民市和臺安縣為主。大蒜于3月10~15日栽植,壟距為60cm,株距5.0~5.5cm,于7月中旬收獲,平均產量為11.35t/hm2。大豆于5月20日在蒜溝里種植,于9月末收,大豆平均產量2531kg/hm2。
1.6秋菠菜、春番茄、秋黃瓜一地三收
秋菠菜一般選擇日本大葉、菠雜10號等抗寒性好、產量高、秋播越冬安全等品種,播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種。越冬的菠菜翌年3月中旬返青,4月上旬前收獲,一般產量為60~75t/hm2。番茄一般于2月末至3月初在溫室內育苗,終霜過后5月5日前后定植,6月中旬左右成熟收獲,一般產量可達75~90t/hm2。番茄拉秧前1個月左右開始育黃瓜苗,7月15日左右定植,定植1個月開始采收,直到初霜期生產結束為止。
1.7瓜葵間套復種大豆
種植帶寬200cm,其中西瓜壟67cm,供瓜藤生長的平畦寬133cm。西瓜5月初催芽播種,保苗7500株/hm2,7月上旬成熟上市。向日葵于6月下旬播種在西瓜株間,每穴1株,10月成熟,7月上中旬西瓜收獲后播種夏大豆,播種量225kg/hm2,10月上旬收獲。
1.8鮮玉米復種青貯玉米
鮮食玉米于4月15日覆膜播種,密度為5.336萬株/hm2,7月15日收獲。鮮食玉米收獲后盡早播種青貯玉米,選擇鄭單958等生育期適中的品種為宜,密度以7.5萬株/hm2為宜,初霜來臨前收獲,可產玉米鮮秸稈70.9t/hm2。
1.9南果梨或大扁杏與花生間作
南果梨或大扁杏的林下空隙地種植花生,花生密度為11.25~12.75萬穴/hm2。試驗表明,在保證南果梨和大扁杏產量不變的情況下,可收獲花生3100.5~3499.5kg/hm2。
1.10速生楊與大豆或紫花苜蓿間作
速生楊采用條帶種植,行株距為4.0m×1.5m,在條帶中間種大豆和紫花苜蓿,該模式可以有效地實現生態和經濟的雙重效益。試驗表明,間作的大豆產量為3229.5kg/hm2,紫花苜蓿鮮草產量為44.05t/hm2。
1.11葡萄與聚合草/白三葉間作
葡萄架間隙之間種植耐陰作物聚合草或白三葉,既能收獲一定量的青飼料,同時聚合草或白三葉還能起到涵養水分、防止土壤板結的作用。聚合草壟作,行距60cm,穴距30~40cm,栽4.5萬穴/hm2左右。每年收3~4茬,鮮草產量為75t/hm2。白三葉散播,用種30~45kg/hm2,鮮草產量為15t/hm2。
2存在的問題
2.1一些多熟種植模式資源消耗大,技術復雜,推廣規模小
傳統的多熟制主要是一種勞動集約型農作制度,一些復種模式作業工序繁瑣,消耗勞力過多,技術比較復雜。這樣的多熟模式僅局限于個別地區或個別農戶使用,其發展前景有限。亟需研究開發省工省力型多熟種植模式,在不降低或少降低產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簡化栽培管理措施,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也是未來多熟種植制度的發展方向。
2.2下茬氣候資源緊張,復種能否成功沒有保障
正常年份一個地區的農業三線溫度和霜降等氣象因素是穩定的,但年際之間也是有差異的,一旦氣候異常,如霜降提前或秋季低溫等,復播以籽粒為收獲目標的作物就有可能不能正常成熟,甚至顆粒無收。
2.3復播作物市場需求波動大
由于長期以來一些區域復種作物種類單一,復種面積加大后,秋季上市時供大于求,沒有市場。特別是像大白菜等蔬菜不易貯存,一旦賣不出去,很難有效益。遼寧前幾年就曾發生過秋白菜冬天凍在地里白給沒人要的慘劇。2.4復種效益低
一些地區習慣復種蕎麥、糜子之類的小雜糧,這些小雜糧雖然生育期短,栽培技術簡單,市場需求也不錯,但復播產量較低,一般產量不到1500kg/hm2,農民種植的這些作物最好的收入也只有約1500元/hm2,有的去掉成本后根本就不掙錢,這直接影響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2.5復種模式單一
傳統的多熟種植以提高糧食產量為中心,只考慮收獲果實,而沒有和畜牧業結合起來。隨著畜牧業的發展,飼草短缺已經成為農區發展養殖的瓶頸問題。畜牧業發達的地區應該把復播飼料作物放在重要位置上來,從單糧食型向糧經飼菜綜合型發展,這也是現代多熟制發展的一種趨勢。
2.6沒有建立完整的多熟制技術體系
多數試驗研究要么注重簡單的栽培技術,要么只比較不同復種模式的效益,缺少作物和品種搭配、農業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復種作物產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所以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多熟制技術體系,致使一些好的多熟種植技術因某一環節的紕漏得不到大面積推廣應用。比如,復播青貯玉米產量高、營養豐富、栽培管理容易、機械化程度高,是農區畜牧業的優質飼料,市場需求非常大,新疆、內蒙一些地區的推廣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但目前它在復播作物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這固然有前些年養殖業不發達、市場需求小的原因,但目前制約復播青貯玉米發展的主要原因應該是技術積累不足。
3發展對策
3.1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復種模式
每種多熟種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點,麥后復種大蔥、蕓豆等蔬菜經濟效益高,但栽培技術性較強,除要求一定的光熱資源外,還必須有充足的水分條件,且年際間市場需求波動較大;復種大豆、油用型向日葵、粒用玉米等以籽粒為收獲目的的作物,往往因為生長季熱量不足而不能正常成熟,加之秋季低溫、早霜等氣象災害天氣時有發生,生產風險很大。復種以營養體為收獲對象的青貯玉米、草高粱等飼料作物,其產量高,收獲時間彈性大,營養生長期間對低溫、干旱等逆境的抗性強,因而對氣候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復播飼料作物既有利于解決當前輪牧、禁牧形勢下飼草短缺制約畜牧業發展的現實難題,又有利于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是種植業結構調整中的一種有益嘗試,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林下間作花生等矮桿經濟作物或紫花苜蓿、三葉草等優質牧草,在不影響林果樹生長的情況下,獲得額外收入,兼具經濟和生態效益。一種復種模式能否在生產中大面積應用,是由綜合因素決定的,它包括熱量條件、水分條件、社會對其農產品的需求及經濟效益等,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以及每種多熟種植模式特點,合理選擇適合本區的種植模式。
3.2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深化遼寧多熟種植,完善多熟制技術體系
遼寧地區多熟種植發展的瓶頸主要是光熱資源不足。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搶種搶收,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比如選用早熟品種;利用高分子材料進行種子包衣,提高抗病性,提早出苗;采用機械地膜覆蓋技術;提高機械化程度,盡可能實施全程機械化,提高生產效率以及其他以促早熟為核心的多熟栽培技術體系。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保證多熟種植的順利進行。
3.3加大新型多熟種植制度研究力度
在資源與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高產、優質、高效逐漸成為現代新型多熟種植制度的主要目標。省工省力,糧經飼多元結合,高收益型和高產型,即多元化、高效化及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材料、農藝與農機結合注意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是當今種植制度的發展方向。因此,要加大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新型多熟種植制度研究力度,從而使多熟種植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4參考文獻
[1]陳阜,梁志杰.多熟制的發展前景[J].世界農業,1997(6):18-20.
[2]閆春風,吳禹,安穎蔚.遼寧立體農業生產模式研究[J].雜糧作物,2002,22(4):229-232.
[3]李秀華,曾艷君.遼寧省主要復種模式及栽培技術[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4):24-27.
[4]金亞菊,張華星.遼西葫蘆島市兩茬復種栽培摸式初探[J].中國農技推廣,2006(9):24.
關鍵詞 農產品營銷;旅游商品;浙江云和
中圖分類號 F32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8-0350-02
云和縣是浙江省級生態示范縣和省級森林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排名全國第10位,優越的山地氣候條件,為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立體農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年來,云和全縣上下齊心協力,以“山水童話”特色的現代化生態休閑旅游名城為目標,全力打造“一城一湖一梯田”的旅游發展新格局,旅游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借此契機,讓農業與旅游有效對接,拓展農業新功能,規劃農旅結合新模式,讓生長在山野里、田地間的農產品變身旅游商品,有利于提高云和縣農產品品質和附加值,符合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要求,是云和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1 云和縣農產品現狀
2016年,云和縣共有農業龍頭企業3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31家,主營產品主要有香菇、木耳、雪梨、茶葉、板栗、蔬菜干、筍干、有機魚干、山茶油、板栗酒等。有仙宮湖牌云和雪梨、山蘭牌黑木耳、添清牌茶葉”等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麗水名牌農產品7個,縣級名牌農產品11個。注冊各類農產品商標160個,其中省級著名商標1個(山蘭),市、縣級著名商標14個。有52個農產品獲得無公害、有機、綠色食品認證。這些源自生態山鄉的、地域特色鮮明的綠色農產品進入到旅游市場,迅速被廣大游客所認可,被帶到全國各地。
2 云和縣農產品營銷方式
2.1 實體店營銷
云和縣域范圍內共有農產品直營店20余家,直營店大小不一,但幾乎涵蓋云和特色農產品,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2.2 網絡營銷
2015年全縣共有41家農產品電子商務主體將云和本地農產品放上淘寶銷售,有3家農產品營銷網店年營銷總額超過30萬元,網絡營銷使農產品經營“成本更低、信息更多、渠道更廣、視野更開闊”。其中云和的香菇干、木耳干、脫水蔬菜、梯田大米等以其高品質、易儲藏、易運輸等特點成為網絡銷售的香饃饃。
2.3 農旅結合
近年來鄉村旅游、農家樂、鄉村特色民宿、休閑光觀農業區點發展的如火如荼,游客通過品嘗體驗,消費了大量土特產,離開之余,也會選購自己喜愛的具有云和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
2.4 媒體宣傳
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途徑宣傳云和生態精品農產品。2015年浙江教育科技、ZJTV 生活頻道、麗水新聞綜合頻道攝制組多次來云和,詳細記錄了云和高山蔬菜采摘、黑木耳之緣、云和雪梨成熟上市及云和湖養生鱉養殖過程,節目一經播出,受到觀眾的好評,大大提高了云和農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
2.5 積極籌辦各類農事節慶活動
已經連續舉辦了9年的梯田開犁節和舉行了3屆的田西瓜節以及新推出的雪梨采摘節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小有名氣,農事節慶活動每年吸引了數萬名游客前來觀光體驗,在展示農耕文明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當地老百姓也逐漸形成了“以前要我舉辦活動,現在我要舉辦活動”的觀念。
2.6 組織企業參加各類省、市農博會
特別是連續2年在杭州舉辦的麗水生態精品農博會,讓地地道道的“山里貨”以全新的形式出現在杭州市民的眼前,在推銷充滿生態和養生元素的麗水特色精品農業的基礎上,也實現了云和農產品“擴影響、打品牌、促銷售”三豐收。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山蘭牌黑木耳仙宮牌云和雪梨以其較高的品質再次榮獲浙江農業博覽會優質產品金獎。
2.7 積極鼓勵企業加入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
企業可以依托其完善的質量追溯體系、物流配送體系以及巨大的市場影響力不斷開拓市場,增加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農產品銷量[1]。
3 云和縣農產品轉化的旅游商品存在的問題
目前,云和縣積極發揮生態農產品特色優勢,在農產品加工、包裝及營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農產品轉化為旅游商品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一是云和農業產業主體分散,農業主體文化程度、科技素養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經營大戶占農業經營者比例偏低,農產品經營規模小,進入市場都是“單兵作戰”,農產品的培育與發展受到制約。二是云和縣農產品加工業總體上仍處于初級加工階段,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少、科技含量低、產業鏈過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增加農產品附加值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三是云和農產品與周邊市、縣農產品同質性強,品種過于大眾化,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四是農產品營銷體系較弱,缺乏有實力、帶動力強的企業和市場開拓能力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組織。同時,營銷方式在突出重點、靈活多樣、覆蓋面廣幾個方面較為薄弱,影響農產品轉化提升。五是生態精品農產品受到市場的歡迎,前景被普遍看好,但有機、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要求高,規模和產量難以擴大提高,使生態精品農產品的總量受到影響。六是云和的特色精品農產品,例如雪梨、甜橘柚等新鮮蔬菜瓜果由于保鮮技術、運輸條件等限制,難以在網絡開展營銷,影響了農產品的銷售。
4 云和縣農產品轉化為旅游商品的建議
下一步為著力提高農業生產實力和效益,促進農產品轉化升級,打算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深化農產品加工園建設,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產地市場建設,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加強農業科技的研發、推廣和轉化能力,通過良種技術獲得優質產品,然后通過農產品的加工、包裝,進一步使農產品的品質得以提高。二是在做優質量的基礎上做大做響生態精品農業品牌,打響綠色品牌、生態品牌、精品品牌。大力發展地理標志和知名商標,進一步加大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力度。做出地方精品,提高品牌知名度,有效推動云和農業精品跨出“山門”闖市場。三是繼續加強宣傳,加大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和推介會、節慶活動的宣傳力度,抓好休閑農產品對外宣傳,不斷增強云和縣農產品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四是加強市場建設,立足云和縣特色優勢產業,重點建設有影響力的市場物流體系。同時,把農業生產同生產資料的提供、技術措施的應用以及農產品加工、保鮮、儲運等環節統一起來。繼續加大“農企對接”“農超對接”及在大城市設立直銷點等營銷模式,擴大云和縣農產品的轉化力度。五是推進農旅結合,開展農業特色強鎮建設。充分挖掘農業的休閑、觀光、旅游、養生、教育、體驗、文化傳承等多重功能,以“三條精品旅游路線”為依托,科學編制農旅結合規劃,打造四季有景、一域一景的美麗田園,推進休閑養生觀光農業基地建設,建設一批具有生產、觀賞、體驗、游樂功能及吃住等配套服務的休閑觀光農業園區、生態農莊、農家樂園,打造地方特色農事節慶活動,著力建設具有產業特色、生態環境優美、公共服務配套的農業特色強鎮。六是繼續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培育壯大農產品電商商務主體,積極做好農產品電商營銷,把握“互聯網+”帶來的新機遇,實現其與農業傳統產業的深度對接和融合[3-4]。七是積極培育農民經紀人營銷隊伍等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為農村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各種服務,做好農產品生產者與市場的聯結,協助農民進行農產品結構調整,促進農產品的轉化與農民的增收。
5 參考文獻
[1] 蔡躍臺.麗水生態農產品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安徽農業科技,2006, 34(21):5700-5701.
[2] 田李萍,趙堅婉,盧紅來.淺談麗水市品牌農產品創建的難點和對策[J].麗水農業科技,2007(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