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立體化教學論文范文

        立體化教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立體化教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立體化教學論文

        第1篇:立體化教學論文范文

        學生學習零件普通車床加工這門課程,主要掌握車削基本知識、車內外圓柱面、車內外圓錐面、加工成形面、加工螺紋、切削原理和刀具、常用車床夾具的結構和原理、車削較復雜零件及典型零件的工藝分析,提高學生車工中級考證的通過率。根據學校數控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需求,在企業調研的基礎上,聘請企業專家共同提煉的典型工作任務。在機械制圖課程的基礎上,將零件普通車床加工課程教學內容分成七個模塊,每個模塊又分成若干個教學任務。模塊一,車削基本知識,分成:任務一,車床的使用和保養;任務二,認識車刀和刃磨。模塊二,車外圓端面,分成:任務一,手動車削外圓端面;任務二,機動車削外圓端面;任務三,車削軸類零件;任務四,外圓溝槽車削、切斷。模塊三,孔加工,分成:任務一,使用麻花鉆刃磨;任務二,加工鉆孔、車刀刃磨;任務三,加工通孔、臺階孔車削;任務四,加工盲孔、內溝槽車削;任務五,加工鉸孔。模塊四,加工圓錐面和成形面,分成:任務一,小滑板車削外圓錐面;任務二,小滑板車削內圓錐面;任務三,車削成形面;任務四,表面修飾加工。模塊五,加工車削螺紋,分成:任務一,使用三角形螺紋車刀刃磨;任務二,車削螺距螺紋;任務三,車削大螺距外螺紋;任務四,車削內三角形螺紋。模塊六,加工梯形螺紋及蝸桿車削,分成:任務一,使用外梯形螺紋車刀刃磨;任務二,車削外梯形螺紋;任務三,車削內梯形螺紋;任務四,車削多線螺紋。模塊七,車削復雜零件:任務一,車削偏心工件;任務二,車削細長軸。

        二、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的實施

        每個模塊分成若干個任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以任務引領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如在車削螺距螺紋任務中,按照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組織實施課堂教學。

        1.分組

        根據各班實際人數,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分4~5個人,培養學生團隊意識。每個組選出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較強的學生做組長,組長負責本組學生的實訓管理和任務分配。組長要用“活動記錄表”對本組學生的考勤、工作表現和工作成效記錄在案,為學生的最后評價提供依據。

        2.教師講授

        螺紋車削加工工藝流程是車端面、車螺紋大徑、車退刀槽、倒角、車螺紋。

        3.教師示范

        根據給定的零件圖,一是分析零件圖,得出數據。二是確定加工步驟:車右端端面,粗精車外圓,車螺紋大徑,切槽,倒角,車螺紋。三是選擇刀具及切削用量,教師與學生互動,計算進刀次數、背吃刀量確定粗加工、精加工的數據。四是安裝工件,選擇合適的夾緊位置和足夠的夾緊力。五是安裝刀具,教師示范,學生演示,注意刀尖分角線垂直于工件軸線。六是調整機床,調整主軸轉速和螺距。七是螺紋車削操作方法,采用正反車車削法,對刀、車螺紋、退刀。

        4.學生操作訓練

        教師巡回指導,遇到典型問題,集中講解,提醒學生注意事項和操作規范,突破重難點,讓學生在操作中解決實際問題。

        5.評價

        學生完成作品后要進行螺紋的測量,使用量具游標卡尺、鋼尺、螺距規、螺紋千分尺對測量要素大徑、螺距、牙型角、中徑進行有效測量,并將測量結果記錄在活動記錄表中,教師要點評學生的作品,指出存在的問題,現場評分確定學生成績。

        三、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總結

        1.加強課堂管理

        有些技校學生不守紀律,在實操場地走動,亂拿工具當玩具,擾亂課堂紀律。老師應嚴抓課堂紀律,合理安排學生操作,維持課堂秩序。

        2.教師要加強指導

        教師要加強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不規范的操作。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序地進行操作,老師應督促學生人人動手。

        3.師資要求

        第2篇:立體化教學論文范文

        促使教師教學觀念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關鍵。傳統的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將理論課教師和實踐課教師分開。然而,教學過程要實現教學與實訓、實踐一體化,理論教學和實際操作必須同步進行。因此,需要一批適應“教、學、做”一體化模式、掌握一體化教學方法的“雙師型”教師。所以,教師應轉變過去重理論、輕實踐,理論和實踐教學完全割裂的教學觀念,在不斷提高理論教學水平的同時到臨床一線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實踐技能,提升實踐教學能力。中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適應崗位需要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專業理論教學要突出適用性,教師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應把重點放在從事本專業工作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上;專業理論教學突出應用性原則,實踐技能教學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同時重視理論教學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陶行知先生曾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教法、學法、做法應當是合一的?!庇纱丝梢?,任何教育活動都是教、學、做合一的過程,其實質是理論聯系實際,教育聯系生活,學以致用?!敖?、學、做”一體化模式體現了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有效教學形式,能有效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的問題。對教師來說,教中學,學中做,邊教邊學,邊學邊做不僅可以提高自身教學能力,而且能真正體會到教學之樂。

        2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教師應結合生理學各章節內容特點,靈活運用討論式、啟發式、互動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如講授“血液”和“消化吸收生理”等較容易理解的章節時可采用研討式教學法,讓學生先預習教材、查閱資料,然后在課堂上就重點、難點及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討論。研討式教學有助于啟發學生思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的主動探求者。此外,該教學方法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習熱情及興趣。在講授“泌尿系統生理尿生成調節”時,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即先提出問題,如為什么人多喝水后尿量會增加,而大量出汗后尿量會減少?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主動、積極、獨立地思考,從而很自然地將思維能力培養貫穿于教學過程中。生理學學科特點決定了在生理學教學過程中需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飛速發展的電子科技為生理學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生理學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制作形象、生動的微課件或多媒體課件,集音頻、視頻、動畫、錄像、圖片等多種技術于一體。很多復雜的生理過程,如細胞膜的物質轉運、離子通道的開放與關閉、心臟的泵血過程、骨骼肌的收縮與舒張、尿的濃縮與稀釋等知識,如果只靠傳統課堂講授無法展示其復雜的動態過程,學生較難理解,但通過形象、直觀、立體的微課件或多媒體課件,學生就能夠很好地理解和記憶,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3加大實驗教學改革力度,構建適合培養職業崗位能力的平臺

        實驗教學在“教、學、做”一體化模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是中職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對理論教學的補充和拓展,可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受課時、實驗室儀器設備及條件等限制,教師必須精心選擇和組織最具代表性、有助于訓練學生實操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熱情的實驗內容。加大實驗教學改革力度,必須從實驗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手段上突破傳統模式,形成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主線的實驗教學體系,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教師在設計實驗時可讓學生一同參與,與學生共同設計實驗方案。方案完成后,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讓學生帶著自己參與設計的實驗方案走上講臺,分析各種方法的優缺點。最后將設計好的方案在實驗室完成,如果實驗失敗,讓學生找出問題或者教師加以指導,重新操作。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養學生職業崗位能力構建了一個較好的平臺。

        4總結及設想

        第3篇:立體化教學論文范文

        1.1目標定位不明確,教學內容不完善

        物流管理專業屬于新興熱門專業,一些學校為了擴招、抓住發展機遇而開設此專業。而在物流管理專業開設過程中,學校并沒有對市場、社會進行充分調研、論證,專業培養方案制訂缺乏科學依據,從而存在教學目標、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體系不科學、實踐教學內容不符合專業發展需求等問題,從而導致學生技能水平、知識結構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在實踐教學中,一般實踐教學包括校內實訓、畢業設計、認識實習、校外實習等環節,但在具體教學中,高職院校存在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實踐教學內容體系設計不合理、實踐課程安排不科學等問題。例如,校內實訓教學中,實訓與理論課相脫離,多在理論課結束后安排2周左右的實訓,且實訓形式多是在機房中簡單操作演示物流軟件,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得不到培養。此外,高職院校缺少與企業的合作,畢業崗位實習多是學生自己聯系單位、自主實習,實習不統一、缺乏教師跟蹤指導,學生不能很好得從實習中補充知識,實習效果差。

        1.2實踐教學管理不到位,教學保障不足

        在實踐教學中,項目管理至關重要,通過項目管理豐富實踐內容、制定實踐標準。但是,目前許多高職院校沒有設置專門的實踐實訓項目管理負責機構,不能及時調研市場、社會,不利于與企業良好合作關系的建立,且校內外實訓基地管理制度缺失。例如,在具體的實訓項目中,在學生實訓前,高職院校沒有結合學生情況及合作企業、實訓項目制定可操作性強、任務明確的任務書,學生實訓指導性不足。同時,在實訓開展過程中,沒有及時與學生、與實訓負責人溝通,不能全面了解學生實訓情況,不能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在實訓完成后,實訓評價流于形式,實訓考評缺乏依據,無法對以后實踐教學提供參考。此外,在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設施投入方面,多數院校資金投入不足,沒有建設專門的與實踐、實訓相配套的硬軟件設備,如校內實訓基地主要是簡單的軟件模擬,校外實訓應用模式單一,基地參差不齊,為學生提供的動手操作機會少。

        2利用“一體化”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開展物理管理專業教學

        2.1轉變教學觀念,重構課程結構

        在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實現“一體化”工學結合教學,首先需要教師全面、正確認識“一體化”工學結合教學內涵、意義,從而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學行為。教師應認識到學生是“一體化”工學結合教學主體,而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學習、工作。同時,教師還應認識到工學結合不是簡單的“學”多少學時、“工”多少學時,而是兩者的相互融合,應根據具體教學情況合理調整兩者比例,確定何時學、何時工。其次,根據教學目標、學生需求,以課程整體性、實用性為原則,結合服務的經濟區域、學科的內在邏輯重構課程結構,盡可能避免課程內容重復,同一規劃教學環節。例如,一般情況下,可將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即第一、二學期為第一階段,第三、四、五學期為第二階段,第六學期為第三階段。其中,第一階段主要開設理論課程,實踐穿插的理論教學中,以基本素質課程學習為主;第二階段等量設置實踐課程,而第三階段學生進行企業。

        2.2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豐富教學體系內容

        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是人才培養,要素是能力、知識、素質。同時,實踐教學體系教學環境包括課堂實訓教學環境、校內實訓教學環境、校外實訓教學環境。其中,教學組織的基本方式是課堂教學,教師施教、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是教室,因此,課堂教學環境建設至關重要,需要根據不同課型進行不同設計。例如,根據不同課型通過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項目設計、分組討論等方式開展教學,利用角色道具、多媒體的模擬工作場景,營造真實的職業氛圍,使學生更加真實的認識、了解職業工作,并通過合理教學環境設計,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激發學生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此外,實踐教學體系內容主要包括教學目標、組織、內容、評價四方面,需要院校、教師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學生需求、市場需求確定教學目標,并設計理論課程、實訓課程、企業實訓內容等。而在實踐教學評價監督體系方面,應組建專門的教學評價小組,開展定期的學生自評、學習指導老師評價、企業指導老師評價,動態了解學生,調整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3加大實訓教學硬軟件設施投入,全面建設實訓基地

        硬軟件設施是物流管理專業實訓課開展基礎保障,因此,在“一體化”工學結合教學開展中,院校應加大硬軟件設施采購資金投入,根據課程需求、專業發展需求配置硬件裝備、完善軟件系統功能,為實訓教學提供良好環境。例如,在校內實訓中心建設中,硬件系統建設主要內容包括配送中心作業、倉儲作業、物流信息技術等,從而實現貨位驗收、分配等。而實訓設備主要包括傳送設備、托盤貨架、超市貨架、輕型貨架等。軟件系統主要包括第三方物流模擬系統、國際貨代與報關管理系統、綜合運輸管理系統等。其中,第三方物流模擬系統需要符合國際慣例操作流程,而業務環節主要包括模擬倉儲、運輸、配送、客戶管理等。此外,在此基礎上,院校還應加強物流綜合實訓室、新建校內物流綜合實訓室、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例如,在現有校內實訓室基礎上,院校整合物流運營中心,結合物流行業具體情況,搭建新的校內實訓平臺,開設TPL項目教學課程,更新電子商務等實訓室,確保學生實訓的高效開展。

        3結束語

        第4篇:立體化教學論文范文

        文摘要:教學活動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開的,越來越多的現代信息技術涌入到教育教學領域。化學教學也不例外,這種信息、技術的引入,為傳統教學注入了一種活性催化劑,促進了教學技術體系的整體協調發展。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習興趣,引發思維,強化學習動力,可以提高實驗的可視性,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活動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開的,教學活動的具體過程、組織方式以及質量效益都和教學活動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關.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的教育教學活動越來越受到新的信息技術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現代信息技術涌入到教育教學領域。化學教學也不例外,這種信息、技術的引入,為傳統教學注入了一種活性催化劑,促進了教學技術體系的整體協調發展。

        在課堂中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讓學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內容,首先應認真備好課,設計好教學過程,針對該節課的教學內容,要提什么問題,講解分析的內容都編定。做成多媒體課件,還必須把握時機,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果

        (1)利用多媒體,巧妙引入新課

        萬事開頭難,一堂課也是這樣的,如果教師能夠在引課的時候吸引學生,那么這堂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當我們感覺單純憑借語言的描述很難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的時候,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手段,帶領學生步入知識的海洋。在教學《奇妙的化學》這節課時,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化學,。一上課就播放生活中常用的一些化學制品與化學變化的影片。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教師提出問題:設想沒有了化學制品,你的生活會怎樣?通過影片巧妙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思維,強化學習動力。

        (2)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指南,同時也是學習評價的依據。讓學生在課前明確該節課的理論知識部分、觀察部分及操作部分所達到的具體要求,這對于減少學生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及其重要的。因此,應用計算機多媒體在課前將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能夠幫助學生明確教學目的、重點、難點,了解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也為學生進行自我檢測提供了目標和依據。

        (3)應用多媒體演示實驗現象,提高實驗的可視性…

        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理論,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嚴謹的科學素質必不可少的過程。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實驗以其真實性、直觀性,給學生第一手感性材料,任何模擬、說明、比喻、描述,都必須基于實驗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

        下面我結合初中化學教材中《水的分解》一節課的教學過程談談多媒體教學法的應用。提問:"水是由什麼組成的?"由學生回答:"水是由水分子組成的。"提出:"我們能不能把水分解呢?"在學生新舊知識產生矛盾,產生困惑之際,我使用了傳統的教學媒體實驗演示。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滿水,接通直流電。觀察兩個電極和兩支玻璃管內液面有什麼變化?用一根點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處,慢慢打開活塞,觀察發生的現象?用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嘴處,慢慢打開活塞,觀察發生的現象?由于以往的教學都是教師在前面演示,只有一小部分學生能看得清楚,若讓學生輪流到前面觀察又很浪費時間,為了提高演示效果,便于全體學生觀察,我改用化學投影儀來配合完成上述實驗過程。學生在屏幕上看到了一個放大了幾十倍的水電解器……。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達到預期的目的。有的實驗時間長,不易馬上見到實驗效果,如鐵生銹的實驗,若在課堂上做演示實驗時,需很長時間,不可取,如果改用多媒體計算機演示其實驗過程,幾分鐘即可,這樣變抽象的內容為直觀現象,學生看得一清二楚,增強了演示效果。同時,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這種新穎的方法,能刺激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的注意,有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4)運用多媒體省時、省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據國外研究表明: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聽到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30%,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這就是說,如果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效果將大大提高。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知識總結和鞏固訓練等活動,若運用計算機將課堂教學中的板書、題、練習制成一個多媒體課件,既可增大課堂信息量、減少板書時間,又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既省時、省力、便捷,有效地減輕師生負擔,又加強了訓練密度,例如在總結酸化學性質時,提前將要歸納總結和鞏固訓練的內容制成課件,可以省去不少時間和力氣,知識的保持效果將大大提高。這樣可以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

        多媒體輔助教學進入化學教學,給學生帶來了勃勃生機,它通過圖像、動畫、視頻、聲音等方式創設情景,激發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化靜為動,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打破了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確保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同步進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我們要不斷探索,挖掘潛力,讓多媒體在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5篇:立體化教學論文范文

        晶閘管(Thyristor)是晶體閘流管的簡稱,能在高電壓、大電流條件下工作,且其工作過程可以控制、被廣泛應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調壓、無觸點電子開關、逆變及變頻等電子電路中,是典型的小電流控制大電流的設備。晶閘管的學習在《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中占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本課程學習的基礎,因此掌握晶閘管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及其重要。而傳統的課程中,全部在教室中進行理論講解,波形分析,堂課抽象的理論講解較多,只有少數能力較強的同學勉強接受,而大部分學生不知所以然,或似懂非懂,教學效果極差。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晶閘管器件的原理及應用,我們增加了“晶閘管調光電路分析與調試”的一體化教學內容。選取實際生活中常用的晶閘管調光燈電路為教學載體,我們根據學生的現狀,調換教學方法,順其自然地從抽象理論教學轉變為形象思維教學中來,多給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同學們從枯燥乏味的理論中解脫出來,獲取他們需要的技術能力。在專業一體化教室上課,教師可以在講授基本理論的同時,通過實驗手段演示其工作原理,然后再讓同學們通過實際操作吸收消化,促進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融合,這樣在學和練中理解理論知識、掌握專業技能,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一體化教學實施

        1、任務導入

        在本次課開始時,首先由教師給學生展示圖1所示的晶閘管調光電路實物,讓學生認識電路中的每一個元器件,使學生回憶課堂中每一個元器件的原理及特點,對系統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然后通電調整旋鈕,和學生一起觀察調光燈電路的工作效果,最后引入問題,為什么調整電位器會使燈的亮度改變,晶閘管在電路中如何工作。

        2、任務講解

        接下來再任務講解部分,給出的晶閘管調光燈電路。并將電路分成整流、穩壓、觸發脈沖形成和晶閘管整流調壓四個部分,分部分詳細講解。首先,由電子技術的知識,我們可以知道“A”點為由VD1~VD4四個二極管構成的橋式整流電路輸出波形,A點為全波整流波形。B點的波形是經穩壓管V8削波后得到的梯形波。然后,分析C點波形,由于電容每半個周期在電源電壓過零點從零開始充電,當電容兩端的電壓上升到單結晶體管峰點電壓時,單結晶體管導通,電容開始放電,直到單結晶體管谷點電壓,同時觸發電路送出脈沖。電容的容量和充電電阻RP的大小決定了電容兩端的電壓從零上升到單結晶體管峰點電壓的時間,電容的容量和充電電阻RP的大小決定了電容兩端的電壓從單結晶體管峰點電壓下降到谷點電壓的時間,在分析過程中應當強調:峰點電壓UP、谷點電壓UV假設為固定值以便分析。理論講解過程中結合各點波形,使學生學習整個電路工作原理。但繪制理論波形并不能直觀切身感受系統工作,接下來老師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實際系統的各點波形測試,通過測試并于理論波形進行對比,可以得到理論實際波形。示波器測量得到的波形和理論分析的波形是有區別的。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發現兩者的區別不僅僅會有由于干擾帶來的雜波,在脈沖的底部,其區別也很明顯,理論分析上為直線(為了簡化電路分析,便于理解),而實際波形卻非如此,通過兩個波形的對比,學生會發現,實際波形底部曲線和經過整流、穩壓后的梯形波是一模一樣,這里可以設問,為什么?學生經過思考會發現,是因為單結晶體管的波峰電壓、波谷電壓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其UBB的改變而改變的,從而加深了對單結晶體管的理論。在實際的電路傳遞信號時,真實的波形和理論分析的波形是有區別的。

        3、學生測試

        在教師講解演示結束后,給學生布置實踐任務,要求學生分別測試不同亮度時電路各點波形,對比分析出現現象的原因,并完成調光旋鈕在電阻較小,適中和較大時各點波形,寫出測試報告。

        4、小結

        在學生測試后,教師對本次課程進行總結,完成本次課的教學任務。

        三、課程考核方法

        第6篇:立體化教學論文范文

        (一)教學實施過程

        在實施模塊一電路中的基本概念的過程中,需要使用板書和多媒體對相關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和介紹,在此之后,給學生大量時間,讓他們獨立地對電流表、電壓表、穩壓電源、絕緣電阻表等儀表進行實踐操作,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這期間,通過萬用表的使用和操作能夠掌握萬用表的調零方法、注意事項。此外,通過實踐操作還可以掌握電流、電壓、電阻的測量和讀數方法。模塊二直流電路分析方面,對于電阻、電容、電感等電子器件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這些元器件是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它們進行實際操作并搭建直流電路是非常有實用價值的。此外,這個模塊還有重要的直流電路的定律———基爾霍夫定律,掌握它對于分析直流電路工作原理有著指導的作用。模塊三是單相正弦和三相交流電路,通過學習需要學生掌握交流電路、RLC串聯電路、三相交流電和三相負載的星形角形連接。在熒光燈電路和照明電路的安裝實驗中,學生們不僅學習到了交流電路分析的理論知識,同時還掌握到了實際電路安裝過程中的實際操作。

        (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課程學時分配問題:以前的教學安排大多是每次2學時,這樣老師在完成講授理論知識后,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將課堂上所講的理論知識進行吸收,更不可能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上,再者上下次課時前面講的理論內容忘記很多,基于此,將學時進行調整,理實一體化課程變為4學時,這樣做的好處是當學生聽完老師講授的理論知識,還沒有忘記的時候,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強化對理論知識的消化,這樣一方面有助于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實施地點問題:傳統教學模式的授課地點通常是教室,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不具備實踐操作的條件。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地點則為實訓室或實驗室,這樣不僅具備理論知識教學的條件,還可以利用實訓設備和儀器進行實踐操作,這樣的話,老師可以一邊教授理論知識,一邊進行現場演示實踐,教學的效果更佳。教學模式轉變問題: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在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學生通常作為配合老師的地位,這種情況下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太高,學習主動性沒有被完全地調動。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老師的職責更多的是要指導學生,這樣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性。

        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益處

        1.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和理解理論知識

        在實施過程中,對于電阻、電容、電感、常用電路和儀器儀表的認識可以通過實訓室來獲得,而不再是傳統教學中靠老師的講解和學生的想象或借助多媒體手段獲得。這樣,原來想象中的知識內容變成了現實中鮮活的東西,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學習到了這些知識。

        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提供了實訓室或實驗室的操作平臺,讓學生們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動手實踐操作,不再像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死記硬背,這樣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理論知識中增加了實踐的機會,在實踐過程中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理論知識的指導性。3.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施過程中,學生不再是配合老師教學的配角,而占主導地位,這樣勢必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將更加積極踴躍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和老師一起高效地完成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教學工作。

        三、結束語

        第7篇:立體化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孝文化教育;大學生思想教育;重要意義;實現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關懷相對缺乏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尤其是當前的青少年,據有關統計表明,目前我國許多大中城市的獨生子女數量都已經達到了95%以上。中國的城市兒童中,獨生子女占到90%以上。這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所從來沒有過的現象。他們嚴重缺乏集體意識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約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的大學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孝文化價值并進行正確引導。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決社會諸多問題的必然選擇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市場經濟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一些社會問題,大力弘揚中國孝文化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認識孝文化之于整個社會的重要意義,才能使大學教育更好的服從和服務于這個主題。

        (一)獨生子女社會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國政府自1979年實行計劃生育以來,獨生子女政策實施已經32年,最早的一批獨生子女經歷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經近入了社會化階段。80后的獨生子女,他們從小享受著上兩代人的百般呵護與嬌寵,養尊處優,經不起風雨,甚者存在人倫倒懸之勢,似乎父母千方百計滿足子女天經地義,而子女該怎樣關心、孝敬父母則幾乎不在考慮之列。著名教授錢文忠說過:"孝"是對父母的尊敬、感恩、回報、基于血緣的愛,這是最真實的東西。中國的家庭結構、社會形態已經完全改變了,中國出現了人文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獨生子女家庭,在這樣的情況下推進孝文化建設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1095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15989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個百分點。報告說,我國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趨勢,而且這一趨勢還將越來越嚴重。客觀上,家庭結構小型化,一個或兩個孩子要負擔兩個父母和四個祖父母,甚至會出現一對小兩口負擔八個或更多老人的情況,子女的養老負擔十分沉重。我國社會沒有作好社會老齡化的準備,因此,家庭養老已成為社會難題。如何使年輕人重拾愛老敬老傳統美德,營造行孝盡孝的社會氛圍,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都離不開孝文化教育的重構。

        (三)進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它也是對包括孝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華。孝文化主張對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雙親","敬養父母",對父母在物質上、精神上盡孝心。"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經》),并且將孝由此推開及至社會,形成"博愛"與"廣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僅關愛父母、家人,還關愛他人,兼愛大眾。孝文化中的孝,講以人為本,實際上不獨主張以人為本,還有"天人合一",表現在敬畏天地,熱愛自然,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非獨人為至靈。孝文化中的以人為本,從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愛眾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與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類和自然的發展,因而對其闡發、弘揚,是一重要而有意義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堅守中華文化個性,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衛我國文化主權已經成為時下一個非常嚴峻而現實的問題。全球化時代文化發展的一個突出現象是文化帝國主義和文化霸權的出現。這種文化霸權在所有弱勢文化的國家里都隨處可見,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別突出。如在我國,五顏六色的染發,半土半洋的口語交流,圣誕夜的傾城狂歡,情人節的風靡,麥當勞、肯德基連鎖店的遍地開花,等等,都顯示著以美國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與魂,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著這個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礎,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必然選擇。孝文化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核部分,對于中國國民性發生了根源性、本質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弘揚傳統孝文化,并對其進行必要重構,使其更加現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揚中國孝文化對于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養成教育的基礎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對他人的關懷和愛。子女最先從父母那里得到了愛,這種愛可以培養并生發出對父母、兄弟、姐妹的愛、進而發展成對他人的愛。愛人民、愛祖國的教育要從愛父母、愛家庭、愛學校的教育開始。

        (二)對學生愛國主義思想養成的啟迪作用

        無論是港澳同胞,還是海外僑胞,只要他們回到祖國大陸,都要尋根問祖,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政治觀點怎樣,都稱自己是炎黃子孫,很多人還要親自到黃陵虔誠祭掃,這就是一種發源于孝的愛國精神。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的同時,必須大力強調這一點,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碼都不能忘記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進一步就是要為父母爭光,為炎黃子孫爭光。

        (三)對學生誠信品格養成的促進作用

        事親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無絲毫虛偽存乎其間,所以孝之愛、敬必包含著真誠??鬃釉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軌,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說做一個人卻不講信譽,我不知道這怎么可以,就像斗車沒有軌,馬車沒有軏,這車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將對父兄孝悌推廣到他人,當然也包括將對父兄愛敬之真誠,推廣到與一般人的交往中,從而達到不偽不欺,實現誠信。現在的市場經濟更是講究誠信,誠信是商業社會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質之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可有效地運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義:對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誠——"信",以促進學生誠信素質的養成。

        (四)對培養生生、師生之間的情感,營造和諧人際關系的推動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諧人際關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當今和睦社會風尚和安定社會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國的孝文化始于愛父母,推及于兄弟之愛,夫妻之愛,親戚之愛,宗族之愛,鄰里之愛,師友之愛,國家之愛,人類之愛。荀子曾經說過: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夠得以推廣,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長壽,社會可得以安寧。所以說孝是增強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基礎。必須先讓學生真誠地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愛老師,愛同學,愛所有的人。如果每個人都能像愛自己父母那樣愛同學、愛老師、愛人民、愛國家,多盡責任,多作貢獻,整個社會人際關系和諧的目標也就實現了。 三、中國孝文化的價值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實現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實現途徑。

        首先,黨和政府在教育改革過程中需要繼續鼓勵和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并提供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過程中,我們可以先在部分條件較好的師范類高校試點,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廣。在這個過程中,黨和政府應該給予這些高校以相應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級各類高校要自覺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落實相關教育政策。進行自身的教育體制改革,給中國孝文化經典課的試行提供相應的課程空間。目前部分高校已經開始將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作為思想道德修養課的一部分,重點通過德育課的學習來提高師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蘊。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專業課中,穿插了一些相關的古典名著。

        再次,順應時展要求,靈活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網絡手段。網絡作為最先進的傳播媒體,以其快捷性、方便性、開放性、生動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網絡文化作為現代文明的結晶,正以強大的觸角,伸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進性,它打破文化壟斷,實行文化民主;突破社會分工限制,拓展人際交往,發展人的創造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我們要努力使當代孝文化在網絡上占有一席之地,通過建設孝文化網站,開發孝文化論壇,發展網絡孝文化,使廣大網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與網絡文化攜手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發展網絡孝文化,還必須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動活潑,增強孝文化的吸引力、親和力、感染力和在網絡中的生存能力、競爭能力。

        最后,作為高校教師應該更清醒地認識到孝文化的價值,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真正傳承、弘揚化之。這就是所謂"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對兒童教養院的老師說:"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兒童談話、教訓他、命令他時才是教育,他們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連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是在教育兒童……"這段強調的就是"行為"和"榜樣"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的模范。教育學生不能依靠灌輸、說教,而應當靠教師身教、潛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健康個性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孟子[M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張懷承.中國的家庭與倫理[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3.

        第8篇:立體化教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樂于提問 敢于提問 善于提問

        一、中學化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樂于提問

        (一)營造提問氣氛,激發學生提問興趣

        長期以來,由于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學生提問的天性常常被壓抑,致使學生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課堂上無法形成熱烈的提問氣氛。因此,要使學生樂于提問,教師要做到善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提問興趣。

        (二)及時評價,讓學生感受提問的樂趣

        教師對學生課堂提問的態度和評價間接地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提問行為發生影響。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要體驗過一次成功的欣慰,便會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同理,一個學生如果提出一個問題而受到教師的贊揚和鼓勵,那么他便會更加主動積極地提出各種問題。

        二、中學化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敢于提問

        (一)營造民主氛圍,樹立學生信心

        許多學生不敢提問提問,懼怕犯錯誤的心理是主要因素,課堂上常常表現出“三怕心理”,一怕在課堂上提問會影響教師的教學程序而挨教師批評、指責,二怕提出的問題不成“問題”而變成同學們的笑料,三怕提出的問題毫無價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由于這“三怕”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不提問。因此,要想讓學生主動提問,教師得先創設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人格上獨立、思想上自由,要樹立學生的信心,讓每個學生意識到自己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權利。

        (二)改善化學課堂,增進相互交流

        化學課堂需要改善必須要增進相互交流。教師要與學生平等交流,認真解答學生提出的提問。教師在回答學生提問時要幫助學生消除緊張的心理。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提問觀,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只有主動學習、善于學習的學生,才敢于提問。提問是值得肯定的好事情,每個人的知識和能力都是在提問的過程中得到逐步積累和提高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研究表明:人在提問時有被別人理解、尊重、鼓勵的心理,因此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循循善誘,綜合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正確的給予肯定,及時表揚,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帶著問題學習的深刻的自我體驗。鼓勵學生超越現有知識范疇,發現新問題,發明新方法,解決新問題,把學習與創造、模仿與創新、理性與幻想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有效地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三、中學化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善于提問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僅僅樂于提問,敢于提問還不夠,而且還要善于提問。如果學生不善提問,而是亂提問、胡提問、淺表性的提問、未想清楚就提問,也即所謂的“徒勞的提問”,則有百害而無一利,“提問”而無功,影響甚至破壞正常的教學秩序,最終影響教學效益。所以,教師必須在學生想提問敢提問的基礎上,教會學生善提問。

        (一)教師要對學生的提問活動提出明確的要求

        首先,教師要開誠布公地對學生講,教師歡迎學生提出疑問,不怕被學生問倒。教師的最大成功是培養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其次,教師也要告訴學生,不要為提問而提問。雖然提問是積極思維的結晶,提問是發明創造的開端,但要圍繞教學內容來提問。避免學生對“提問”產生認識的誤區,認為不管什么問題,有無價值,都要問,這樣,“提問”就形式化、庸俗化了。

        再次,叫學生在深思熟慮之后再提問,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一節課才數十分鐘,那些能通過自己努力,或者借助工具書、參考書,或者通過與同學切磋、討論能解決的疑難,則不必在課堂上提出。

        (二)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告訴學生提問什么

        課堂上有時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抓不住要領,有時提出的問題太過簡單,沒有思維價值,有時冥思苦想提不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讓學生了解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提問。例如在實驗教學中要教會學生:

        1、對反應原理產生提問。

        例如在學習乙醛的性質時,我們看到乙醛可以使溴水褪色。為此,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乙醛與溴水的反應是加成反應還是氧化還原反應?學生沒有想到老師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老師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補充了乙醛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的實驗。實驗結果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并沒有腿色,通過實驗和討論,學生弄清了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實驗原理,是次溴酸的氧化性所致。有了這樣的經歷,學生就敢于提出更多的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

        2、對實驗裝置產生提問。

        在老師的引導下,對課外實驗裝置進行評價,評價實驗裝置選取上存在的不足。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大膽設想,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驗設計過程,充分展示實驗設計的創造思維。

        3、對實驗操作產生提問。

        第9篇:立體化教學論文范文

        【關 鍵 詞】比較哲學/比較視角/比較視域/視域融合

        在中國,自西學東漸以來,比較哲學的問題就存在了。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通常被看做是中國比較哲學的第一部著作,至今仍然是比較哲學領域的代表作。雖然此后比較哲學有了一定程度的進展,相關的論文論著有了一些,但更多的是“哲學比較”而不是“比較哲學”。由于比較哲學之所以可能的理論基礎尚未得到充分的說明,中西比較哲學的研究很難有積極、有效、深入的進展。有鑒于此,本文試著提出一個康德式的問題:跨文化的哲學對話如何可能?這一問題的實質是:使這種對話成為可能的理論基礎是什么?意義何在?目的何在?是否有效?所以,本文的出發點是:比較哲學不是哲學比較。對兩個或多個哲學文本(廣義的)進行比較分析并非沒有意義,不過還不是“比較哲學”。比較哲學不僅關注不同文化背景下哲學形態之間的同一與差異,更關注哲學本身,由此才能開拓哲學的深厚土壤和豐富資源。本文意在拋磚引玉,與其說是在解決問題不如說是在提出問題,希望借此引起人們對于比較哲學之理論基礎的重視和研究。

        一、哲學比較與比較哲學

        由于存在著不同的哲學形態,哲學的“比較研究”是一項事實,但是,不一定有“比較哲學”,而且不一定能夠令人信服地說明比較哲學的可能性。比較哲學的存在至少需要這樣一些條件:存在著一種以上不同的哲學形態;不同的哲學形態之間發生了有意義的相互影響的交往;這種相互影響足以影響和改變某一哲學形態的發展;而且這種影響不是偶然的而具有比較普遍的意義。以上這些條件并非不存在,但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

        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世界上存在著一種哲學還是許多種哲學?如果只有一種哲學,它的存在是特例還是普遍的?如果只有一種哲學,那么不論它是特例還是普遍的,可以有哲學比較但不會有比較哲學,或者說,比較哲學沒有意義。這意味著,除非我們承認有不止一種哲學存在,否則比較哲學從理論上就不能成立。

        迄今為止,比較研究主要在人文學科中存在,而在自然科學中較少。我們很難見到比較數學的研究,如研究英國數學和法國數學的差異,因為人們以為只有一種數學。人文學科因為文化的差異,所以才有比較研究。就此而論,比較哲學從一開始就是以“文化多樣性”為前提的。當然,在自然科學中并非就不能進行比較研究,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出現表明,科學研究實際上受到了研究者的文化背景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并非一向標榜的客觀研究。但是,畢竟自然科學具有相對的普遍性與必然性,其前提是普遍必然性而且以普遍必然性為追求目的。而比較哲學的前提則是多樣性或差異。從這個前提條件出發,如果比較哲學試圖追求普遍必然性,那么它肯定會陷入困境,至少有自相矛盾之嫌——過分強調同一將使比較哲學失去意義,過分強調差異則使比較哲學失去可能性。

        比較成熟的學科一般都具有相對穩定和統一的概念、方法、學科體系和敘述方式。數學家或物理學家在討論數學或物理學問題時,一般不會出現相互之間的理解問題,不過這在哲學家之間卻是常事。不錯,哲學也有一套專門的術語(哲學概念),然而對于學習哲學的人來說,如果不了解哲學概念的歷史肯定會面臨困境,因為哲學家們在使用哲學概念時都有自己的方式,許多哲學家都在使用“存在”、“實體”、“主體”、“客體”、“思想”等概念,但是他們在使用這些概念時往往賦予了其不同的含義。希臘哲學中的“存在”不同于中世紀哲學的“存在”,也不同于近代哲學的“存在”,更不同于現代哲學的“存在”。如果把他們所說的“存在”當作同一個概念,肯定會造成誤解。所以對于研究者來說,面對這些哲學概念時首先需要弄清楚它們的歷史。

        如果存在著不同的哲學形態,而且相對于不同的文化或世界,這些不同的文化或世界相互之間沒有什么實質性的聯系,那么比較哲學的意義就不大,更多的可能是獵奇。在某種意義上說,比較哲學的興起和發展以我們越來越共同擁有同一個世界為前提。民族文化日益超越了地域性,相互之間發生了越來越多的聯系,由此,不同文化和哲學之間發生沖突和融合才具有實質性的意義。有人可能會說,既然我們擁有一個世界,我們就應該有一個世界觀,或者可以有一個世界觀作為衡量不同世界觀的標準。這種科學主義的態度不適用于比較哲學(當然也不適用于哲學):自然科學具有相對的普遍必然性,科學家們研究的是一個自然而不是許多不同的自然,哲學卻有所不同。在某種意義上,科學家的工作是描述這個世界,哲學家的工作則是解釋這個世界的“意義”。古典哲學往往試圖通過描述世界而獲得世界的意義,而現代哲學的思路則發生了轉變??茖W家研究的對象是自然界(雖然也是人化的自然),而哲學家研究的對象則是融入了價值因素的“生活世界”,這意味著我們不可能像自然科學那樣根據對象來檢驗某種哲學理論的真假對錯。任何一種哲學理論自身都可以是“自洽的”,然而在不同的哲學理論之間卻可能存在著矛盾和沖突。因此,我們不可能僅僅根據一種哲學理論來判斷哲學的意義,而必須考慮到哲學家們面對同一個哲學問題所提出的不同的理論。另一方面,在哲學這個學科中,雖然要求研究者在研究哲學家的思想時遵循學術上的規范,但是哲學家們的著作似乎總是各行其是,這表現在哲學家們采取了許多不同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思想。掌握了數學“語言”基本上可以讀懂所有的數學著作,但是讀懂了柏拉圖并不意味著可以讀懂亞里士多德。不恰當地說,哲學家們試圖通過“說”去說“不可說”的東西。既然“不可說”,“說”與“說”之間往往方式不同而且很難判斷誰更有效。

        在某種意義上,哲學自身就具有比較的性質。西方哲學是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哲學形態融合的結果,至少可以概況性地歸結為“希臘——拉丁——日耳曼”文明融匯的產物。同一時代的哲學也是如此:英美哲學與大陸哲學相互之間同樣存在著相互理解的難題。其實,中國哲學也存在著這方面的問題。佛教在東漢初傳入中國,使得先秦與漢唐之后的中國哲學亦具有比較的性質。所以,比較哲學不僅發生在中西哲學比較研究領域,同樣也發生在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自身之中。然而,不同的哲學如果沒有任何共同性和可比性,比較哲學就是不可能的。就此而論,我們或許可以引入維特根斯坦的反本質主義立場,視不同的哲學形態為“家族相似”的關系,將哲學看作是一個“家族”,以其“相似性”建立一種“元哲學”的觀念,即以哲學的問題、對象、基本概念、方法等形成“元哲學”的方法論。這并不是說有“一種”哲學,而是對所有的哲學形態作“元”的分析,或者說,以比較哲學充當“元哲學”的地位。在此,我只是把“元哲學”的問題提出來,尚須深入討論。簡言之,所謂“元哲學”并不是要在不同的哲學形態之上再建立一個“普遍哲學”、在不同的語言之上建立一套普遍語言,也不是致力于在不同的哲學形態之間尋求“同一性”,當然更不是企圖消解各自的文化背景而謀求所謂準確的理解,而是建立一種“寬容”的態度,營造一種可供比較的環境。

        在某種意義上,“哲學比較”是一種方法,而“比較哲學”則是一種“哲學”?!罢軐W比較”通常是描述性的:我們可以在不同的東西之間作比較,明確同一與差別是任何一門學科甚至任何一種敘述方式的基本前提。相對于當代中國的哲學,比較研究已經融匯在哲學研究之中了。因為就這一學科而論,中國的哲學從一開始就是在以西方哲學為主要參照系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就此而論,如果局限于哲學比較,只是簡單地指出中西哲學的同一與差別,不過是經驗性的歸納和描述。

        比較哲學與哲學比較不同,其出發點在于,我們共同擁有一個世界——地球村。哲學根源于我們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一個意義的世界?!吧钍澜纭钡囊饬x是多元的,不存在唯一標準化的世界意義。雖然由于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地域性,相對而言比較封閉,看起來西方世界有西方的意義,東方世界有東方的意義,但是實際上,“西方世界”并沒有統一的意義,正如“東方世界”沒有統一的意義一樣。在全球化時代,多元的意義是共存和重疊的。為此,我們提倡一種“視角主義”或“透視主義”。不存在超越于不同的生活世界之上的“共同的世界”,所謂“共同的世界”不過是不同的生活世界“重疊”而形成的。套用后現代的說法,沒有“所指”,只存在不同的“能指”。

        因此,比較哲學不能僅僅停留在比較研究的層面,需要“還原”到“源始境域”——生活世界。因為使不同的哲學形態之所以不同的東西隱藏在不同意義的生活世界之中。這是一個文化的、歷史的、語言的、社會的、個人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不同意義決定了哲學形態的區別,反過來,不同的哲學形態又賦予生活世界不同的意義。所以,比較哲學不承認有一種標準化的哲學(例如西方哲學或東方哲學),如果有一種哲學那只能是“元哲學”,即對所有不同的哲學所進行的比較哲學研究。

        為了說明這一點,這里引入“比較視角”(comparative perspective)與“比較視域”(comparative horizon)這兩個概念。

        二、“比較視角”與“比較視域”

        “比較視角”這個概念借助于比較文學,在比較文學中一般譯作“比較視域”。①為了與“comparative horizon”中的“horizon”區別,我把“perspective”譯作“視角”。其區別在于,“perspective”突出的是某個觀察者或者主體的角度,而“horizon”突出的則是多角度多層次的“視野”、“視域”或“境域”。“比較視角”當然不局限于比較文學,在西方許多研究中都使用了“比較視角”的方法。“perspective”的基本含義是“透視”。這里主要借用“透視”或“視角”的概念來說明比較哲學的問題。

        在比較文學中,“比較視角”是比較文學研究主體在兩種文學關系之間或文學與其他相關學科關系之間的內在透視。這種透視是跨越兩種或兩種以上民族文化知識的內在匯通,也是跨越文學與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內在匯通。②比較文學所說的“比較視角”強調的是比較文學以跨民族、跨語言、跨文化、跨學科為基點③。顯然,比較哲學也具有這方面的特點。本文在比較哲學中引入“比較視角”概念,是為了說明:首先,任何一種哲學都是從一個視角出發看待哲學對象、研究哲學問題和看待其他哲學的,比較哲學則不局限于某一個角度或視角,或者說,它的視角是“比較視角”。其次,由于不同的哲學有不同的視角,因而比較哲學的“透視”是在不同的視角之間發生的。最后,比較哲學應該具有一種“視角主義”或“透視主義”的自覺意識。

        “視角主義”或“透視主義”(Perspectivism)由尼采開始形成影響,為后現代主義所充分發揮。西洋繪畫自文藝復興以來把幾何透視法運用到繪畫藝術之中,被稱為“焦點透視法”。人們曾經認為中國繪畫沒有透視法,這種看法后來得到了糾正。中國繪畫也有透視法,不過是一種“散點透視法”。在某種意義上,傳統哲學類似“焦點透視法”,自以為是在客觀地描述事實,實際上只是從個人視角所看到的東西。如果從“散點透視法”看待事物,獲得的是一個馬賽克式的圖景,即拼裝起來的世界;我們似乎可以通過散點而彌補焦點的局限,所有的散點拼裝起來,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世界。以西方現代派繪畫中的立體主義為例,畢加索和勃拉克打散原有形體,然后主觀地重新組織那些成分,并不遵守透視規律,從而,這種所謂的立體主義并不創造視覺的立體感,而是創造了一種理念化的立體感。視角主義則認為,所有的知識都不過是認識主體從自己的視角出發所看到的結果,不是也不可能是事物的全部。即使把“盲人摸象”所摸到的部分拼裝起來,也不可能形成完整的事物自身?!耙暯侵髁x”不承認有事物本身,因為對象的意義僅存在于不同的視角之中。

        在某種意義上,比較哲學應以“視角主義”為基礎。比較哲學有其研究對象,其研究對象亦有其“背景”。以“哲學”為“背景”,以不同的哲學及其關系作為研究的對象,這是傳統觀念。在我看來,不存在“哲學”,只有不同的哲學形態。那么,比較哲學是在什么基礎(平臺)上研究不同哲學及其關系呢?這個基礎就是“視角主義”意義上的“比較視角”。比較哲學具有“跨”的特點,這個“跨”不是超越,而是“元哲學”意義上的哲學。它可以從三個方面體現“比較視角”:

        第一,比較哲學研究不同哲學之間的關系,每一種哲學的角度都不是全部,他者也不是全部,從而比較哲學具有“之間”的特點。“視角主義”應該是比較哲學的出發點。認識論中有“主體間性”的問題,在比較哲學中則有“哲學間性”的問題。

        第二,比較哲學的基礎是“生活世界”,這是一個生成著的多重意義的世界。不同的哲學所解釋的世界已經是意義重合的世界了。哲學從生活出發,而當今的生活世界是“混合的文化”。④中國哲學面對的生活世界不是純粹中國的,美國哲學面對的生活世界也不是純粹美國的,其實都具有“混合文化”的特點。因而,在不同哲學之間進行比較研究,必須考慮到或者自覺到這一點,這意味著哲學本身就是比較哲學。

        第三,“比較視角”突出的是觀察者的角度,而就比較哲學的研究對象而言,還須引入“比較視域”的概念?!耙曈颉彼f的是觀察者從這一角度所“看”到的東西。“比較視角”是多視角的,“比較視域”則是多視角所面對的境域,亦即不同文化和意義重疊的生活世界。

        “比較視域”(comparative horizon)是一個自造的概念。比較哲學通過研究不同哲學之間的關系而面向“生活世界”,解釋“生活世界”的意義,而“生活世界”乃是一個意義生成并且相互重疊的世界,類似海德格爾所說的“源始境域”。之所以把這個“源始境域”稱為“比較視域”,是為了強調這個“源始境域”具有“視角主義”的特點,尤其是為了強調比較哲學的研究對象的特點。

        “比較視角”意在強調比較哲學不是站在某一種哲學的“角度”,而是研究所有不同哲學的“角度”;“比較視域”強調的則是比較哲學的研究對象是由不同哲學構成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哲學家族”,在它們的“背后”是多重意義重疊的“生活世界”。簡言之,當我們比較不同的哲學思想的時候,并非站在某一種“視角”,而是站在不同視角“之間”對所有不同的哲學思想做“全景概觀”式的比較研究,并由此“看到”不同的哲學思想所“看到”的東西,以及不同的哲學思想因為“視域融合”而形成的東西。當然,“比較視角”與“比較視域”之間的區別主要是為了說明的方便,前者強調的是比較哲學的方法論,后者突出的則是比較哲學之研究對象的性質。實際上,比較哲學的“看”(比較視角)之“所看”(比較視域)自有其同—性,而其真正的目的則在于凸顯不同哲學形態之間由于“視域融合”而形成的新東西。

        三、跨文化的哲學對話如何可能

        許多人懷疑比較哲學的可能性,在不同文化之間究竟是否有可比性、是否可以通約的問題上心存疑慮。然而,在不同的文化之間發生了廣泛深入的相互影響之后,比較哲學的可能性問題變成了一個理論問題而不是事實問題。事實上是可能的,但是理論上如何說明?這就是康德式的問題:跨文化的哲學對話如何可能?

        說到“不可通約性”的概念,人們往往以為庫恩所說的“不可通約”相當于“不可比較”。庫恩討論的是同一背景下科學理論的變革問題??茖W理論之間不可通約,但由于它們的語匯結構在大多數方式上是重疊的,因而存在著使一種語匯的成員獲得另一種語匯的“橋梁”。1988年,庫恩在一封信中指出:“當我談到兩個理論或兩個范式是不可通約時,我絕不意味著提議說,它們之間是不可比較的?!豢赏s性’應用于科學理論,意欲提示出,需要陳述一個科學理論的語言很像詩的語言。某些陳述(但只是那些),使得用一種理論的語言不可能以確定真值所需要的精確性翻譯為另一種理論的語言。但兩者仍然是可以比較的?!雹菸覀冊诖私桀}發揮,就比較哲學而探討不可通約的問題。

        庫恩面對的是一個領域的問題(科學),而且眾所周知,科學的語匯在一定程度上是沒有國界的。雖然科學在西方的發展歷經不同的歷史時期和面臨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自近代以來,科學畢竟有了一套通行的自己的話語系統,如數學公式。而比較哲學的問題面對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哲學形態之間的關系,它們之間沒有通行的話語系統(除非僅以西方哲學為“哲學”),以至于庫恩所說的不可通約=不可翻譯的問題在這里更成為問題。庫恩面對的是科學理論之間的翻譯問題,而我們面對的是不同文化之間、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問題。然而,如果我們可以將比較哲學看作“哲學”,那么是否可以說比較哲學應該為不同哲學形態之間的“翻譯”提供理論上的可能性呢?當然這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問題了??茖W家相互之間可以通過科學語言相互理解,而比較哲學能否構成哲學交流的“平臺”尚屬疑問,更何況即使可以成立,不同哲學之間的相互理解仍然是成問題的。簡言之,按照庫恩的理論,不同的科學理論之間不可通約,但卻是可以理解的,如亞里士多德與牛頓的“運動”概念。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不同的哲學形態之間如果不可通約,是否可以相互理解?顯然,這是回答“比較哲學如何可能”所不能回避的關鍵問題。

        不同哲學家的著作在不同的背景下形成,使用不同的語言寫作。從傳統的觀念出發,“哲學比較”是可能的,因為有不同當然可以比較;然而“比較哲學”卻是不可能的,存在著“不可通約”的難題。首先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學理論能否通約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不同文化之間是否可以相互理解的問題,即不同哲學之間的文化“間距”問題。其次是我們對于哲學文本能否理解的問題,這至少有兩個方面的難題,一是我們與所閱讀的文本之間的“間距”,二是不同的文本之間的“間距”。

        不同哲學之間的文化“間距”問題,顯然不能以各種哲學都屬于哲學來回答。然而,盡管各大文明最初的形成和發展是相對獨立的,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或許是大航海時代之后的事,但是文明、文化之間的交流溝通古已有之,這是事實。例如,佛教東傳,希臘文明受到周邊文明如巴比倫、埃及等文明的影響,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乃有希臘化時期,基督教誕生后有希臘文化與基督教文化之間的互相影響,羅馬建立了地跨亞、非、歐的大帝國,匈奴西進造成了世界性的民族大遷徙,13世紀蒙古大軍建立了地跨歐、亞的大帝國……所有這些歷史事件都意味著文明、文化之間的碰撞與融合。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實際上都是在不同文化融合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事實上不存在“純粹的”文明或文化,文明或文化都是混合性的,哲學也是一樣。當然就哲學而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學都存在著“翻譯”的問題。佛經從梵文到漢語的翻譯,從希臘到羅馬,希臘語翻譯為拉丁語,毫無疑問都存在著“本土化”的問題。經典的翻譯從來不是原樣照搬,哲學思想的傳播亦存在著文化“翻譯”的問題。中國人畢竟要通過漢語了解佛經,羅馬人畢竟要通過拉丁語了解希臘經典。因而,在翻譯或傳播的過程中,必然發生了某種文化上的“變異”。那么,這從理論上如何解釋?在不同的哲學形態之間溝通的“橋梁”是什么?

        或許哲學解釋學可以為我們提供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關于閱讀的傳統觀念是“我注六經”式的。閱讀的目的是完全按照本文的意義解讀(客觀主義):我們要避免主觀上的偏見或成見,按照哲學著作本來的面目把其中的思想“再現”出來。這聽起來有道理,而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也沒有意義。我們與文本之間存在著歷史、文化、社會、個人等的間距,而哲學著作都是在它的時代形成的。除非我們能夠像復印機一樣,把哲學著作及其形成的所有背景因素統統復制過來,否則我們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哲學家的思想。而我們與哲學著作一樣,有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社會、個人等諸多背景因素,不可能把這些因素統統清除掉,把自己變成一張白紙。其實,即便是同時代的文本與我們同樣存在著“間距”。

        按照傳統的閱讀理論,文本的意義存在于文本之中,閱讀者的工作就是從文本的字里行間解讀其意義,而閱讀的準確性就在于以文本為標準來衡量不同的閱讀者閱讀的結果。顯然,如果我們不可能整體復制文本及其背景,我們就不可能消除我們與文本之間的間距,而這的確是不可能的。而從解釋學的角度看,文本及其意義并不是客觀的存在或現成的所與,其意義乃生成于我們對文本的解讀之中。這并不是說“六經注我”,我就可以從自己的角度(視角)任意解釋它的意義。文本不是一經形成便一成不變的,而是“活”的有生命的存在。文本也是對話的產物,它是哲學家與哲學對象、哲學家與哲學家之間“對話”的結果。我們閱讀文本也是“對話”,亦即我們與哲學家(文本)圍繞共同關心的問題相互討論的結果,我們參與到哲學家的對話之中。因而,對話是一種“視域融合”(Horizontverschmelzung)。伽達默爾在回答貝蒂的批評時說:“我的探究的意義,無論如何不在于提供一種關于解釋的一般理論,以及一種關于解釋方法的獨特學說,就像貝蒂卓越地做過的那樣,而是要尋求一切理解方式的共同之處,并要表明理解從來不是一種對于給定的‘對象’的主觀行為,而是從屬于效果歷史,這就是說,理解是從屬于被理解的存在。”⑥在某種意義上,一切理解方式的“共同之處”就是“視域融合”。伽達默爾主要探討的是同一種文化或語言范圍內的“視域融合”(例如我們與傳統之間的關系),而我們遭遇的是不同文化或語言之間的視域融合。換言之,比較哲學需要討論的是跨文化的哲學對話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比較哲學乃是跨文化的哲學對話,而“對話,特別是宗教及意識形態領域的對話,并不單只是一系列的會談,而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一種領會和反映世界及其意義的方法”⑦。對話既不是持不同見解的人相互之間的爭吵,也不是持相同見解的人互相強化自己的觀點——這兩個極端其實都是在自說自話,唱獨角戲,對話是平等的交流。進入20世紀以來,人們逐漸意識到絕對真理是不存在的,世界開始“祛除絕對化”,“走出對世界及其他對我們的意義的絕對化理解,走出絕對的思維方式,我們已經開始發現一個遠為豐富、遠為‘真實’得多的理解世界的方式,這就是對話的思維方式”⑧?!皩υ捠窃谝粋€主題上持有重大分歧的見解的人們之間的一種以從對方學習關于這個主題的更多真理為目的的雙向交流”,“對話是兩個或更多的持有不同見解的人之間,以通過各自的參與向其他人學習以使自己能夠有所改變和提高為目的的交談”。⑨

        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文化與文化之間、人與人之間不發生關系是不可能的,而這種關系如果表現為堅持自己的立場或是放棄自己的立場,都是無意義的或者無效的,這不是對話或者交流的目的。對話之所以必要,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擁有絕對真理,我們必須了解關于同一個主題的各種不同的見解,才有可能選擇對我們最合適恰當的可能性。因此,“對話”不僅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態度”。

        跨文化的哲學對話亦涉及翻譯問題。

        因為存在著不同的哲學形態,在不同的哲學之間存在著翻譯的問題,因而翻譯問題是比較哲學的重要問題。就中國哲學而言,我們通常需要通過翻譯研讀西方哲學家的著作,即使對于可以使用原文原著進行研究的學者來說,同樣涉及通過漢語思考、理解和敘述西方哲學思想的問題。當然,即使同一個文化背景下的哲學理論也存在著哲學概念的“翻譯”問題,因為哲學家們在使用同—個哲學概念時,其含義往往是不同的。不過我們在此更關注的是中西之間的比較哲學問題。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在此所說的“翻譯”仍然是“廣義的”,因為它還涉及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問題。

        翻譯可以分為“語際翻譯”(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語內翻譯”(intralingual translation)。⑩一般說來,“語內翻譯”相當于“解釋”,“語際翻譯”則是嚴格意義上的翻譯,而實際上“語際翻譯”亦需要解釋。“語內翻譯”涉及“文本流傳”,“語際翻譯”則涉及“文本流通”。(11)“文本流傳”說的是傳統的傳承,“文本流通”說的則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

        其實在西方也存在著翻譯問題?!拔鞣健笔且粋€籠統的概念,至少包括希臘語、拉丁語和日耳曼諸民族語言。希臘語和拉丁語都需要翻譯成日耳曼各民族的語言,而且在日耳曼各民族之間的語言也存在著翻譯問題。只不過作為諸多文明融合而成的西方文明,具有相對而言比較統一的文化背景,雖然這個文化背景亦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不過就現代哲學而論,在某種意義上,西方哲學面臨的往往是“語內翻譯”或者“文本流傳”的問題,而中國哲學面臨的主要是“語際翻譯”或“文本流通”的問題。中國的“文本流傳”居于“弱勢”,“文本流通”則是“主流”,傳統文化“斷裂”,而西方文化對中國則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甚至可以說,中國的學術研究如果離開了翻譯將所剩無幾,這就造成了非常不平衡的現狀。

        1985年,美國語言學家恩格爾說:

        隨著這個世界像一個干癟的橙子一樣日益縮小,各文化中的所有民族日益接近(無論是勉強地還是心存疑慮地),我們在這個地球上剩余的歲月或許可以干脆用這樣一個重要論斷來表達:“翻譯或者死亡(translation or die)。”或許某一天,世界上每一個生物的生存與否也許會取決于對一個關鍵詞的緊迫的和準確的翻譯。(12)

        此話雖然有些夸張,但也說明了當今時代翻譯的重要意義。

        比較哲學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因而理想狀態的比較哲學應該是內外兼顧、有進有出的,全球化時代尤其如此,這才稱得上“學術交流”。然而對于當代中國而言,卻是有進而無出,呈現出不平衡的狀態。所以我們把比較哲學看做是“元哲學”還只是理想而已。就此而論,中國的學術界還不成熟,還沒有進入全球化的時代。我們總是說要“與國際接軌”,但基本上還是單向的。

        無論如何,翻譯對中國的學術界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翻譯”自身就具有比較哲學的意義。與此同時,“翻譯”的目的不僅僅在于了解西方、“與國際接軌”,亦在于為比較哲學作出應有的貢獻。就“理解”是某種“視域融合”而言,西方的經典并非原封不動、現成所與的“原本”,其意義存在于后人的解讀之中。這意味著中國人的解讀應參與到西方經典的意義構成之中,而且肯定不同于西方人的解讀,因為它不可避免地出自現代中國人的“視域融合”。這也意味著西方人對自己經典的解讀并非就是“正宗”,反過來也是一樣:中國人對自己的經典的解讀也并非就是“正宗”。

        因此,中國哲學概念在不同歷史時期以及各種文化影響下的嬗變、西方哲學概念在漢語翻譯以及傳入中國后所發生的嬗變,應該成為比較哲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結語

        哲學與宗教一樣,起源于人類精神的終極關懷,不同的哲學之所以不同,主要在于它們對終極關懷問題的不同的回答方式,而這些回答方式的不同當然有文化、歷史等各方面的因素。所以從“根”上追溯,需要“還原”到不同哲學賴以形成的“土壤”——不同文化的“生活世界”。因而,不同哲學之間的影響既可能源于不同的生活世界相互之間的影響,也可能是因為不同哲學之間的相互影響而影響了生活世界。如前所述,我們正處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樣性的時代,也可以說是“混合文化”的時代,而所謂“混合文化”乃是不同文化之間“視域融合”的結果。僅就哲學而論,其發展不僅根源于不同文化“視域融合”因而意義重疊交匯的“生活世界”,同時也是不同哲學之間“視域融合”的產物。正因為如此,比較哲學理應有其廣闊的發展空間。

        因此,開展關于比較哲學的深入研究,對于當代中國哲學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就現狀而言,由于學科的劃分,哲學下屬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等八個二級學科各行其是,壁壘森嚴,即便面對的是同一個問題也是各說各話,即使使用的是同一個哲學概念卻也往往各有各的含義。而實際上,中國哲學的研究已經不可能離開西方哲學的參照系及其概念和方法,而在中國研究西方哲學的目的亦主要不是為西方哲學作貢獻,而是為了中國哲學的發展。簡言之,當代中國哲學具有比較哲學的性質,然而由于缺乏自覺性,學者們往往畫地為牢,自我限制,雖然因其細致入微有可能提高“技術含量”,但卻也掩蓋了哲學的作用與功能。在我看來,比較哲學有助于破除學科壁壘,跨越學科界限,使哲學面對當代社會重大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本文以“跨文化的哲學對話如何可能”為題,但是尚未獲得充分圓滿的答案。我在此只是提出以“視域融合”作為解決問題的原則,以回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學理論能否通約、不同文化之間是否可以相互理解,以及如何化解我們與所閱讀的文本之間的“間距”、不同的文本之間的“間距”尤其是不同哲學之間的文化“間距”等問題。簡言之,對話不是放棄自己的立場或者強化自己的立場,而是謀求相互之間的溝通。文化雖然不同,哲學形態盡管相異,但是對話無論如何是可能的,因為我們的時代是“混合文化的時代”。比較哲學所要做的,正是不同哲學之間的“視域融合”。

        注釋:

        ①②③參見楊乃喬主編:《比較文學概論》,第109、113、103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④參見羅蒂:《混合文化中的哲學》,載《求是學刊》,2006(3)。

        ⑤轉引自江怡主編:《走向新世紀的西方哲學》,第386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⑥轉引自江怡主編:《走向新世紀的西方哲學》,第296頁。

        ⑦⑧⑨L·斯維德勒:《全球對話的時代》,第1、3、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 日韩免费看视频三区中文字幕 | 久久人精品婷婷香蕉 | 亚洲国产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不卡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