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產品走勢分析范文

        農產品走勢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產品走勢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產品走勢分析

        第1篇:農產品走勢分析范文

        【關鍵詞】早秈稻;期貨品種;稻谷產量;糧食生產;套期保值;國家糧食安全

        中國不僅稻谷品種繁多,且種類多元化,早秈稻能成為第一個上市期貨的稻谷品種,這與早秈稻的特殊性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早秈稻的特殊性

        1.國內目前開發出的稻谷品種中,最早成熟并上市銷售的就是早秈稻。因此早秈稻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成是后期稻谷市場的偵察兵,早秈稻的商品價值高,價格的浮動也比較大。同時在稻米市場正直青黃不接的時候,早秈稻的成熟期也到了,針對于市場需求的緊張,早秈稻又像是及時雨一樣的出現。

        2.早秈稻的國產數量不多,所以出口量也不大,相比于其他品種,國家政策以及對早秈稻的調控政策薄弱,價格趨向于市場化,浮動比率較大,這樣早秈稻就符合市場期貨保值需求和期貨投資動機。

        3.早秈稻符合期貨合約中規定的品種特征。新陳之分明顯,同時早秈稻的各個品種之間也很容易辨別,完全符合早秈稻期貨合約的標準化理念,同時早秈稻相更易于保存存儲,同時陳年的早秈稻更加有利于加工。

        二、早秈稻期貨上市的意義

        早秈稻作為農業產品期貨中的一員,它充當著偵察兵的作用,它的上市間接性的引導者稻谷期貨市場未來的價格,同時,早秈稻期貨還給農民和企事業期貨保值提供了可觀的數據分析。

        1.早秈稻期貨健全了中國農產品期貨品種,開拓了期貨市場的經營范圍,間接的促進了糧食生產進程。由于再起期貨市場的無目的無目標的盲目發展,農產品期貨業隨著國家對期貨市場的整頓悄然退出了歷史舞臺,自此,國家半數的糧食生產經營得不到期貨市場的輔助,而在2009年,早秈稻期貨上市后,部件健全了農產品期貨市場的需求品種,更加的完善了期貨市場對糧食生產經營的指導。從而促使了農產品相關企業在觀察市場變化的情況下能主動的調整自身的生產模式和經營策略,達到避免高風險的目的。

        2.據不完全數據統計,早秈稻與晚稻的種植面積系數達到了0.39,也就是說早秈稻的種植面積帶動了晚稻種植面積的增長腳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國內稻谷產量的增長發展。同時作為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偵察兵,早秈稻更有利于緩解市場價格波動,從而保障國家糧食產業安全。

        3.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完善者就是早秈稻期貨,它間接為國家進行糧食宏觀調控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分析。早秈稻期貨的上市促使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和現貨兩種交易模式。豐富了農產品期貨市場的體系,同時也促成了企業利用套期進行保值。最后,期貨現貨的結合,可以讓國家能夠及時準確的把握市場趨勢,平衡糧價穩定糧價,保障農產品價格安全。

        三、早秈稻期貨市場后期走勢分析

        早秈稻期貨自從進入到期貨市場以來,一直不溫不火,其主力合約一直表現平平,作為核心烙印較深的一種產品,相對缺乏了活躍性,因此關注早秈稻期貨市場要關心以下幾點。

        1.國內稻谷產品的供應能力和需求狀況

        由于稻谷產品的用途比較單一,大都作為食用口糧,所以稻谷產品的消費是隨著人口增加而隨之增長的,即漲幅效果不顯著。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出現,直接的導致稻谷產品需求量疲軟,這也給國內稻谷產品價格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2.國家政策對稻谷產品價格控制因素

        在穩步提高糧食價格和促進農民收入的同時,國內糧食價格的可控制性比較明顯,在掌握了充足的糧食資源以后,政策對價格控制明顯的增強,這對期貨市場也造成了一定的漲幅波動。

        3.周期性質的新陳輪換儲備

        因為五月份是糧食輪換儲備周期,而七月份早秈稻上市,所以每年的四月份會促使陳稻谷出現一個高峰,這種高峰會直接在模擬各種特定程度上打壓價格市場。

        4.天氣因素決定著期貨價格

        5月、6月、7月是早秈稻的關鍵期,只要出現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直接的影響到期貨價格,所以,在上市后期必須關注早秈稻的成長和生產進度以及天氣情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國內稻谷產品供應松懈,稻谷市場政策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早秈稻價格將呈現一種中長期穩中向上的發展走勢,短期內,陳舊稻谷儲備輪換和早秈稻生長期受到天氣因素影響,都會對農產品期貨市場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在期貨市場上,如果沒有明顯的信息提示出現,鑒于投資者的參與情況來看,早秈稻價格走勢將以小幅度震蕩為主。

        參考文獻

        [1]劉剛.早秈稻期貨品種上市對我國糧食市場影響分析[J].中國經貿導刊,2009(09).

        [2]任芳.早秈稻期貨將促成“中國價格”[J].農產品市場周刊,2009(16).

        [3]羅江華.早秈稻期貨投資策略探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09(02).

        [4]施鵬.波瀾不驚的早秈稻期貨交易[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9(05).

        [5]中國證監會批準鄭州商品交易所開展早秈稻期貨交易[J].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09(03).

        第2篇:農產品走勢分析范文

        一、國際因素影響

        1 美元弱原油堅,經濟環境利多油脂

        油脂期貨從4月底至7月初的下跌,除了自身基本面供給寬松、需求低迷影響外,與全球宏觀經濟不振、原油價格逆轉直下、美元指數不斷高走有著密切的關系。而近期,隨著歐洲債務危機的平穩化解,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擔心逐漸消除,自6月初,美元指數不斷走軟,弱勢基本形成,目前來看還沒有止跌跡象,而國際原油價格經過5月份的恐慌性下跌后,走勢在震蕩調整中也日益趨穩。

        當前,我國主要油脂油料供應主要依靠國際進口,美元指數漲跌直接決定原料進口成本的高低。美元走軟、原油走強將引領油脂期現貨維持較為堅挺的走勢。

        2 不利天氣繼續提供市場炒作題材

        第二季度農產品期價普遍進入天氣炒作的關鍵期,今年依然也不例外。7月份油脂期貨市場的全線上揚就是得益于在此期間不利天氣題材的熱烈炒作。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近日根據絕大多數模型的表現做出預測,拉尼娜事件會在7―8月份形成,并將在2010年下半年不斷加強,且有可能持續到2011年年初。拉尼娜現象的形成會造成全球氣候的異常,美國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變得異常干燥,并使澳洲、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有異常多的降雨量,大豆和棕桐油的單產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主產區馬來西亞的棕櫚樹種植戶和交易商因擔憂拉尼娜現象可能損及單產,棕櫚油產量面臨下滑的威脅,已經開始放緩將棕桐油果實運往煉廠,為8月份棕櫚油的堅挺走勢打下基礎。8月份是美國大豆灌漿成熟期,雖然目前美國大豆的生長狀況良好,優良率保持在6796的歷史較高水平,而且生長進度也快于往年。但如果在后期出現任何不利的天氣變化,就可能會造成單產下降,而在播種面積為歷史高值的情況下,市場對待不利天氣的炒作熱情更為高漲。

        今年加拿大油菜種植期間降雨不斷,導致播種推遲,很多地區甚至未能播種。當前是油菜籽生長關鍵期,持續不斷的降雨使農戶無法使用農業機械噴灑農藥,加上光照積溫不足,作物單產前景不佳。油世界此前預估加拿大2010年油菜籽產量下降至1000萬噸,遠低于去年的1180萬噸;預估全球2010/201 1年度油菜籽產量將達到5677萬噸,低于上年度的5986萬噸。產量的下滑為下半年菜籽油價格走高提供了基礎,不利的天氣情況也將在此基礎上提升市場炒作熱情。

        逼近的拉尼娜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場的活力,增加了多方入場的信心。因此,8月份走勢對天氣的變化較為敏感,應及時根據天氣情況調整投資方向。

        二、國內因素市場影響

        1 價格調控政策或壓制上行高度

        7月28日,黑龍江省省內臨儲大豆定向銷售加工和收購加工2009年度國產大豆核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這可能是對臨儲大豆拋售而做的事前準備工作。第四季度市場將面臨新季大豆的上市,在新年度可能進行的臨儲大豆收購進行之前政府拋售2009年度臨儲大豆的可能性較高,這一潛在的利空因素對后期豆類走勢影響較大,油脂影響澤偏輕,但仍需納入關注范圍之內。

        7月2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農業部、商務部等多部門為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現有市場調控體系,聯合通知要求對大宗農產品市場進行有效監管,防止因管理不力造成部分農產品價格被肆意抬高,擾亂市場秩序的正常運轉,損害廣大糧油加工企業利益,以確保糧油收儲工作積極穩步開展。穩定物價一直是我國經濟調控的重中之重,雖然油臘的政策效應較谷物不那么明顯,但也不應忽視。

        2 庫存依然充足,消耗仍需時日

        在外盤走高帶動下,貿易商入市積極性提高,近期港口出庫量有放大跡象,但相對于進口補庫速率來看,目前油脂油料庫存依然充足,去庫存化進程仍需時日。據中華油脂網數據,截至7月28日,主要港口大豆庫存約670.3萬噸,較前期同期上漲44.1萬噸。據商務部進口信息,今年7月份中國進口大豆預計到港560萬噸,比上年同期高出27%。這將是今年迄今為止第二高的單月進口規模。上月大豆進口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達到了620萬噸。在連續高企的大規模進口之后,8月份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將會回落,僅為389萬噸。雖然8月份進口規??s小,但港口庫存水平的降低較之將會有時間段上的滯后至第三季度末,在消費未能顯著改善的情況下預計后期大豆庫存仍將保持在高位。

        商務部進口信息顯示,7月份我國進口豆油預報到港20.05萬噸,8月預報到港32.34萬噸;7月份進口棕櫚油預報到港20.22萬噸,8月預報到港7.39萬噸。就整體供應情況來看,油脂油料近階段庫存仍充裕。需要注意的是近兩月棕櫚油到港量出現明顯減少,將會對棕櫚油及豆油價格形成一定支撐。分析當前庫存模式認為,油脂后期仍有上行空間,但應警惕庫存充裕情況下的市場回調風險。

        3 需求預期提升市場上行動力

        受氣溫偏低等反常氣候影響,油脂消費旺季不旺,棕櫚油的季節性消費需求啟動較為遲緩,油脂整體需求亦略顯疲軟,現貨市場購銷不旺,去庫存化進程緩慢。加之第二季度油脂價格震蕩下行,市場看跌情緒彌漫,致使貿易商不敢大量囤貨,使得港口庫存高企。一旦價格上漲態勢確立,貿易商的積極補庫行為可能使油脂需求大幅增加,從而助漲油脂價格。

        9月份將迎來大中專學校的集中開學,棕櫚油的消費量將會迅速增加。而之后接踵而至的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國慶也將“閃亮登場”,掀起油脂消費的季節性高峰。“雙節”的集中備貨預計將在8月中下旬啟動,需求的預期增加將為油脂現貨價格的上漲提高基本面支撐。

        三、后期走勢分析觀點

        第3篇:農產品走勢分析范文

        新一輪物價上漲的成因和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過兩次嚴重的通貨膨脹:第一次是1988年至1989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分別達到18?郾8%和18%;第二次是1993年至1995年,CPI分別達到14?郾7%、24?郾1%和17?郾1%。2007年開始的新一輪物價上漲與前兩次相比,在體制環境、經濟開放度、總供求格局等方面有著很大不同。這一輪物價上漲更為復雜,既有需求拉動又有成本推動,既有國內原因又有輸入型通脹影響,是多種因素疊加引起的。其主要特點和成因是:

        農產品價格上漲為主帶動的價格結構性上漲。2007年CPI走高開始于年初糧食和食用植物油漲價,加速于5月份豬肉價格突發性上漲,全年上漲4?郾8%。其中,食品價格漲幅達12?郾3%,影響CPI上升4?郾1個百分點。2008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漲8%,增幅同比高出5?郾3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1?郾4%。4月和5月CPI同比分別上漲8?郾5%和7?郾7%,其中食品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2?郾1%和19?郾9%,仍然是主要因素。這一輪農產品漲價,除了一些短期因素(如去年生豬發生疫病、今年初遭遇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大地震等),主要是受中長期因素的影響。一是從1997年至2006年,CPI累計上漲9?郾5%,平均每年上漲不到1%,尤其是農產品價格多年處于較低水平,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農產品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必然推動農產品價格上漲。二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其結果是:一方面耕地逐年減少,2002年以來全國耕地面積凈減少8820萬畝;另一方面城鎮人口不斷增加,2002年以來城鎮人口每年增加近2000萬人,加之隨著人民收入持續增長,對農產品(尤其是畜禽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不論從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耕地有限、農業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大、農產品需求有一定剛性等決定了農產品價格由劣等條件的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決定)看,還是從農產品供求規律看,這一輪農產品價格上漲都是必然的。工業化國家的歷史表明,農產品價格逐步上升,從而使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逐步縮小,是伴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不可避免的長期趨勢。這個過程也是我國必然要經歷的。問題在于,由于前些年農產品價格一直穩定在較低水平,使矛盾逐漸積累、集中爆發,以至于去年以來食品價格上漲過快,對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影響較大。因此,必須采取有力措施抑制價格總水平的過快上漲。

        輸入型通脹對國內價格的傳導和影響。近幾年國際市場上原油、糧食、鐵礦石等初級產品價格大幅攀升,而我國對石油、鐵礦石等初級產品的需求大幅增長,對外依存度很高。因此,國內成品油、食用植物油、化肥、鋼材等漲價主要受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影響,輸入型通脹的特征明顯。

        旺盛的投資需求的推動。2003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長,投資需求旺盛推動國內投資品價格和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上漲,并逐步傳導到CPI。今年3月以來,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都在8%以上。

        這些因素決定了我國CPI近期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由于去年CPI上半年低下半年高,受翹尾因素影響,預計今年CPI走勢將是上半年走高、下半年走低。

        物價上漲與我國經濟

        結構性矛盾的關系

        這一輪物價上漲的深層原因還在于,我國經濟在持續5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長中積累了一些結構性矛盾,其突出表現是兩個失衡,即國內儲蓄、投資與消費失衡以及內需與外需失衡,經濟增長在需求上過多地依賴投資和出口,在產業上過多地依賴工業尤其是重化工業。2003年至200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一直保持高位增長,5年累計增長2?郾12倍。2007年投資率上升到42?郾1%,而消費率降到49%,為1978年以來最低。投資過度擴張造成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必須依賴出口擴張消化,從而使外貿順差占GDP的比重從2003年的1?郾5%上升到2007年的8%。從三次產業結構看,2003年至2007年第二產業的比重由46%上升到49?郾2%,而第三產業的比重由40?郾4%下降到39?郾1%。在輕重工業結構上,重工業比重持續上升,2007年達到69?郾9%,輕工業比重則降到30?郾1%。三次產業發展不均衡和輕重工業發展不均衡,同投資與消費失衡有密切關系,兩者互為因果。

        在投資增長很快、投資率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儲蓄仍然大于投資,表現為凈出口和資本凈流出。這說明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其根源在于儲蓄率過高,而這又與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變化密切相關。2003年至2007年,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年均增長分別超過22%和35%,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分別為9?郾8%和6?郾8%。據測算,我國總儲蓄率上世紀90年代平均為39?郾8%,2006年上升到49%,這主要是由于企業儲蓄和政府儲蓄大幅增長。2006年,居民儲蓄、企業儲蓄、政府儲蓄占國民總儲蓄的比重分別為38?郾5%、42?郾2%和19?郾3%,其中居民儲蓄的比重比上世紀90年代平均水平下降11?郾9個百分點,而企業儲蓄和政府儲蓄的比重分別上升6個百分點和5?郾9個百分點。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這種變化,是投資與消費失衡的重要原因。

        這種內部失衡和內外失衡,在貨幣上表現為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一般來說,貨幣供應量增長率等于GDP增長率加物價上漲率(以CPI表示)。2003年至2007年廣義貨幣M2累計增長率為117?郾6%,超過GDP增長率和CPI增長率之和80?郾0%達37?郾6個百分點。從理論上講,超過經濟增長正常需要的貨幣供應量都會表現為物價上漲。只是由于金融機構的存差不斷擴大,這些超量貨幣供應才沒有完全轉化為物價上漲。近年來消費價格上漲和資產價格上漲,其根源是流動性過剩。

        為什么會出現流動性過剩呢?問題又回到了前面所說的兩個失衡上。國內儲蓄與消費失衡,儲蓄率過高,直接表現為銀行體系資金過剩,引起貨幣信貸投放過多、投資增長過快、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從而導致出口快速增長、外貿順差不斷擴大,加上資本項目順差以及從其他渠道進入的境外資金,造成國家外匯儲備超常增長,使中央銀行不得不吐出大量的基礎貨幣用于購匯?;A貨幣是高能量貨幣,到了商業銀行就可以產生幾倍的乘數效應。中央銀行雖然采取多種措施對沖、凍結商業銀行的基礎貨幣,但流動性過剩問題仍然存在。因此,從根本上治理通貨膨脹,必須解決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問題,而這又必須解決國內儲蓄與消費失衡以及內外需失衡問題。

        今明兩年的經濟走勢分析

        最近有論者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和1998年十分相似,今明兩年很有可能出現經濟下滑。從外部環境和出口形勢看,今年和10年前確實有些類似: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出口大幅回落,1998年出口僅增長0?郾5%,1999年增長6?郾1%。今年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美國經濟瀕臨衰退,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我國出口形勢嚴峻,一方面外需減弱,出口市場面臨萎縮風險;另一方面,受人民幣升值加快、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利率上調和去年外貿政策調整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企業出口成本明顯上升。今年1月至5月出口同比增長22?郾9%,上半年出口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下半年國內外環境繼續趨緊,一些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將難以支撐,出口增速有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

        第4篇:農產品走勢分析范文

        [關鍵詞] 糧食企業價格風險

        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作為國家糧食購銷主渠道,在糧食購銷市場化以后的經營運作,一方面要參與市場經營活動,一方面又要貫徹執行國家糧油方針政策,在農民出現“賣糧難”時要想法“吞入”,在市場糧價上漲,社會糧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必須及時“吐出”,以此緩解市場糧食供需矛盾的加劇。而企業經營好壞,其外部環境與市場糧食價格變動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作為糧食企業如何在價格波動中贏得商機、搞好企業管理、拓展企業發展空間,獲取企業效益最大化?已成為業內經營者主要思索的問題。筆者認為要解決這個難題,關鍵要掌握市場經濟條件下規避價格風險的方法,根據現實情況作出合理的選擇,使糧食價格風險降到最低。

        一、糧食企業在價格波動中贏得商機要掌握規避價格風險的方法

        受小農生產的影響,我國農業傳統的避險方法主要是現貨出售或儲存。但是,市場經濟發展越來越充分;傳統的思維模式和生產方式難以立足于買方市場;這就要求糧食企業具備市場經濟條件下管理價格風險的能力,了解一些可行的規避價格風險的方法。

        1.套期保值與價格風險

        為了避免農業生產價格風險,國際上通用的方法是在期貨市場上套期保值。企業回避價格風險需要利用期貨市場。并依據期貨市場提供的僅威性、預期性的價格信號指導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套期保值。當前,糧食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主要是通過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期的方法。買入套期保值就是先在期貨市場上買入與其在現貨市場上買入的現貨商品數量相等、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的商品期貨合約。然后,在買入現貨商品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對沖,賣出原先買進的期貨合約,用對沖后的盈利來彌補因現貨市場價格上漲所造成的損失,進而為其在現貨市場上買進現貨商品的交易進行保值。賣出套期保值是指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與其在現貨市場上賣出的商品數量相等,交割日期也相同或相近的期貨合約。然后,在現貨市場上賣出現貨商品的同時或前后,又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對沖(買進與原先所賣出的期貨合約),用對沖后的盈利彌補因現貨市場出售所發生虧損,進而實現其在現貨市場上賣出現貨保值。對糧食企業來說,套期保值是一種能夠有效降低價格風險,保護其自身經濟利益的方法。

        2.遠期合約與價格風險

        遠期合約是我國糧食生產者普遍采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規避價格風險的方法,占糧食總銷售的絕大部分。遠期合約的做法是生產者在尚未收獲時,即與經銷者以雙方認為合適的價格簽定的銷售契約。按照契約,農民只需在收獲后按約定的時間,將農產品交付給經銷者,即可獲得較為穩定的收入。

        遠期合約有現貨遠期銷售合約、延期或延遲定價合約(包括固定基準合約和服務收費合約)、延期或推遲支付合約、最低價格合約等多種形式。有利于糧農根據生產期內價格變動狀況靈活選擇。因此,為了降低價格風險,糧食企業可與糧食經營者簽定遠期合約。

        3.糧食儲存與價格風險

        糧食儲存是我國糧食企業長期采用的一種規避價格風險的方法。但糧食儲存會受到資金、技術、場地等因素的制約,且避險能力十分有限。糧食儲存的核心是糧食企業為了避免在市場銷售淡季,以較低的價格出售農產品,而在農產品收獲以后,采取適當的措施暫時將農產品儲藏起來,以期在銷售旺季或價格較高時出售,獲得收益。

        二、糧食企業如何規避價格風險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我國的糧食企業面對緊逼的競爭,必須對糧食價格態勢進行及時的分析,才能利用市場機會,有效的化解價格風險,抓住市場機遇,獲得更好的經營效益。

        1.糧食企業要準確分析糧食市場價格走勢

        糧食市場價格走勢的準確分析預測是正確選擇規避糧食價格風險的前提和基礎。糧食企業要對糧食市場做出準確的分析,首先,必須具有一定的理論素養和知識基礎。從目前糧食企業看,生產周期內糧食市場價格波動狀況分析主要依賴于企業經營決策者本身素質和自身努力。糧食企業經營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利用各種機會,不斷接受有關農產品營銷和糧食價格管理方面知識,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理論素養。同時,糧食生產企業或糧食經營企業,必須建立相應的糧食信息管理部門,由專人或專門隊伍進行分析研究。其次,要有暢通、有效的市場信息渠道。一般而言,影響糧食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年度生產情況、庫存變化、凈進出口(國際市場)需求、氣候、國家糧食政策措施等,這些信息,不僅可以從我國糧食信息系統中獲取,也可以委托相關中介機構獲取。第三,科學的分析預測。隨著我國糧食信息系統完善,糧食經營咨詢中介機構將不斷壯大,專業性的咨詢機構將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擴大,提高專業水平和服務質量,他們不僅有明確的價格走勢分析,還有科學的、詳細的各因素對糧價變動的影響分析,這將為糧食企業分析糧價趨勢、抓住市場機遇、合理決策提供有效依據。

        2.糧食企業要合理的選擇規避價格風險的方法

        由于糧食生產季節性、糧食消費的跨越性,糧食價格有一定幅度的波動是必然的。為提高糧食企業決策效率,回避價格風險需有不同的對策。

        (1)預測糧價處于下跌狀態。糧食企業應采用賣出套期保值的方法進行保值。賣套期保值的目的在于回避日后因價格下跌而帶來的虧損風險。例如,某農場手頭有庫存糧食即將收獲,擔心日后收獲時價格下跌;某糧食購銷企業手頭有庫存糧食尚未出售,擔心日后出售時價格下跌;某面粉廠擔心庫存小麥價格下跌等。

        (2)預測糧價處于上升狀態。糧食企業應采用買入套期保值的方法和糧食儲存的方法。買入套期保值是在將來必須購進某種商品時價格仍能維持在自己認可的水平保值方法,他們最大的擔心是當買入現貨商品時,價格上漲。例如,某制粉企業為了防止日后購進小麥時價格上漲在期貨市場進行保值;某糧食購銷企業已經與加工企業簽訂好現貨供貨合同,將來交貨,但該企業此時尚未購進貨源,擔心日后購進貨源時價格上漲;某糧食購銷企業認為目前現貨市場的價格很合適,但由于資金不足不能立即買進現貨,擔心日后購進現貨,價格上漲。此時,另外一種最有利的方法是積極擴大自有糧食儲備規模,享受未來糧價上升的收益,實現收益最大化。

        (3)預測糧價處于相對穩定狀態。對于這種情況,糧食企業應大量利用遠期合約方法,從而獲得最高的成本收益比。由于遠期合約一般不需要太多的市場營銷知識,無須保證金,交易成本較低,有利于糧食企業生產者在一個完整的營銷年份捕捉最佳的價格機會,減少價格風險。同時,有利于糧食企業之間的縱向聯合,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例如:農戶分散生產,抵御價格風險能力很差,又不能進入期貨市場套期保值,此時,農戶與糧食購銷企業、加工企業訂立遠期合約。

        3.加強政府指導與糧食企業的聯合

        第5篇:農產品走勢分析范文

        一、陜西省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現狀

        (一)各級政府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各級財政不斷加大對農村流通市場體系建設資金投入,中央財政通過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雙百市場工程”、“農超對接”、“農產品流通綜合試點”等項目,以及采取增加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國債資金等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省市縣財政也相應安排了一定的配套資金,扶持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以及銷售網點建設,有力地促進了陜西省農村流通市場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二)農村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陜西省農村消費理念不斷更新,消費結構更趨合理,農村市場消費水平不斷提高。2012年陜西省縣以下(不含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430.38億元,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4383.75億元的 32.6%。全省農村現有各類商業零售網點15.2萬家,全省農產品批發市場年交易總額達到了360億元。農村市場的擴大,對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農村市場將是今后擴大內需、促進新一輪經濟增長最具潛力的地方。

        (三)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網絡初步形成。陜西省通過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雙百市場工程”、“農超(校、廠)對接”、“農產品流通綜合試點”等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逐步完善了全省從產地批發到銷地批發再到零售終端的各類流通網點基礎設施,形成了中心城市、縣、鎮三位一體的農產品購銷網絡。截至2012年,全省農產品交易市場已發展到1682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各類農產品批發市場58個,其中交易額超億元的批發市場達到40多個,超億元的農貿市場達16個。全省“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鎮超工程”已經累計建成標準化農家店31826個,其中直營店3138個,加盟店28688個,配送中心134個,鄉鎮商貿中心27個,鄉鎮標準化超市175個,購置配送車輛(叉車)156臺,項目實施區域覆蓋了全省有農業人口的縣(區)、98%的鄉鎮和75%的行政村,初步構建了一張覆蓋面較廣、示范帶動作用較強的現代農村商品流通網絡。

        二、農村流通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流通網絡建設不完整。受農村人口流動的影響,邊遠地區農村“人口空心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人口數量的驟減,消費能力的下降,使商貿流通企業在規劃其商業網點建設時,更多地關注中心城市、城鎮周邊人口稠密的區域,忽視了邊遠地區的農村,從而使商業網點的布局不夠合理,網絡不夠完整。同時,受農村商品配送成本高的影響,邊遠一些的網點商品配送困難,商品銷售價格高于城市。

        (二)流通方式和經營業態較為落后。目前,在陜西省農村流通體系中,傳統流通方式仍居于主導地位,現代流通業態和經營方式發展緩慢。農村市場實行連鎖經營的交易額占農村總交易額的比重不足10%,夫妻店、食雜店仍然是農村生活消費品流通的主要形式。據商務部和中國農業大學對全國20個省555個村1萬個農戶進行實地問卷調查,42%的農戶自己銷售農產品,45%的農戶賣給個體商販,只有2.7%的農戶通過定單銷售。農村商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設處于起步階段,電子商務交易技術采用率較低。

        (三)農村流通基礎設施較差。經過多年的努力,陜西省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但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建設滯后的問題依然嚴重。如農村人均商業面積僅為城市的1/10,現有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道路失修,供水等基礎設施陳舊,電子信息、冷藏等設備設施不完善,服務功能單一,大部分批發市場缺乏信息服務、質量檢測、交易結算、安全監控、垃圾處理等配套服務設施。一些與促進農民增收關系十分密切的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慢、數量少;大部分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基礎設施只是一個簡單的交易大棚,道路、排污等基礎設施十分簡陋,尤其缺乏貯藏保鮮的冷鏈系統和農產品質量檢測設施,信息化設施更為落后。調查表明,目前只有41.7%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建有冷庫,11.1%的配備了冷藏車,12.9%的有陳列冷柜。全省果品的鮮果貯藏能力僅占總產量的45%,而且以低檔冷庫為主,符合國際標準要求的氣調、冷藏保鮮庫不足貯藏能力的10%,造成每年蘋果銷售期過于集中,果品貯藏中損耗較大,效益受損,尤其不能滿足國內外大客商長年均衡供貨的要求。

        三、健全和完善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的思路

        (一)發展以三級市場體系為基礎的日用消費品流通網絡。

        1.打造提升縣域商貿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輻射帶動功能。建設以商業街區、商業綜合體為核心的縣域商貿中心,形成基本滿足城鄉居民生活消費品和服務消費需求的新型商圈,帶動縣域商貿服務業發展。積極引導、扶持流通企業建設,改造面向農村市場的商品配送中心,實現全縣范圍商品配送基本覆蓋。

        2.提升鄉鎮商業設施水平,建設標準化的直營連鎖店、鄉鎮商貿中心和農貿市場。以大中型連鎖流通企業、品牌企業為依托,以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為手段,建設標準化直營連鎖店、鄉鎮商貿中心和農貿市場,提高農村消費便利化、安全化水平。

        3.發展農村新型社區生活服務業。適應城鎮化和農村居民生產、生活、居住方式的新變化,建設服務項目適度集中、各具特色的新型社區生活服務中心區,拓展服務領域,充實服務功能,便利居民日常生活,拉動居民消費。

        (二)發展以產銷對接為基礎的農產品流通網絡。

        1.優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布局。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扶優汰劣”的要求,調整農產品批發市場布局結構,優化交易環境,提高流通效率,構筑與當地農業發展、居民生活需要相適應的農產品流通骨干體系。

        2.鼓勵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鼓勵農產品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和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加快發展冷鏈物流技術,重點完善冷藏、倉儲、運輸、零售終端設施。大力發展農產品第三方物流,鼓勵物流外包,提高農產品物流專業化水平。

        3.搭建農超對接的流通平臺。鼓勵大型連鎖經營企業、農產品流通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產品生產基地等對接,拓寬對接渠道,創新對接機制,構建多元、長效、穩定的產銷對接新模式。

        4.鼓勵農產品生產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拓展農產品外銷渠道,擴大農產品出口。

        (三)發展以農資店為基礎的農業生產資料流通網絡。

        1.發展農業生產資料流通網絡。鼓勵通過兼并、聯合等方式,做大做強農業生產資料流通企業。規范流通秩序,提升農資店服務水平,大力推行品牌化、連鎖化經營。

        2.完善農業生產資料配送服務體系。發展以縣區配送中心為支撐的縣、鄉(鎮)、村多級配送網絡,形成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營銷保障體系。鼓勵農業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建立質量信息管理系統,加強流通過程質量管理,完善農業生產資料流通技術控制。

        3.探索農業生產資料信用銷售模式。探索開展以大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企業為核心,以銀行消費信貸為基礎,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基本對象的農業生產資料信用銷售模式,建立農業生產資料信用銷售示范區,形成農業生產資料服務消費新模式。

        (四)發展以普及電子商務應用為主線的信息服務網絡。

        1.建設農村市場新型交易服務平臺。鼓勵農產品流通企業使用電子商務,支持電子商務企業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主要對象開展網上營銷服務。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信息服務平臺,以農家店和農資店為窗口,提供市場供求信息、農產品生產與深加工技術指導和農民就業創業等服務。

        2.改善農村市場運行監測體系。建立農村市場運行監測體系和信息制度,改進信息采集技術手段,加強農村市場供應與需求的走勢分析預測,提高農村市場預測預警能力。

        3.完善農村流通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對生活消費品、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等的質量監督,健全檢驗檢測機構,擴大檢驗檢測范圍,提升檢驗檢測能力。推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規范,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并完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

        4.發展農村金融服務業。做大做強農村商業銀行,積極發展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以及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服務機構,拓寬農村流通業融資渠道。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發展面向農村流通企業的信貸擔保,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困難。鼓勵保險行業及公司拓展農村市場,為農業生產、生活提供保險服務。

        四、促進陜西省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的財稅政策建議

        (一)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力度。

        1.加大各級財政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將農村流通設施建設納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范圍給予支持。重點支持“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鎮超工程”、“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和“農村商務信息服務”等工程。二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政府為投資主體,通過投資入股、產權回購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加強農產品信息系統、批發市場、倉儲、交通運輸條件和工具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2.落實稅費政策。落實西部大開發、關天經濟區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對用于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進口設備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和關稅、免征新鮮農產品流通環節增值稅、減免涉農流通企業所得稅。落實國家有關下放審批權限和清理亂收費各項規定,適當減免農產品批零市場的租金、攤位費、管理費等費用。繼續擴大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絡和品種,進一步完善鮮活農產品運輸的“綠色通道”政策。

        (二)支持構建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多渠道投融資機制。

        1.支持涉農金融主體建設。發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如小額貸款公司),鼓勵和引導其把支持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方面的業務作為重點。加強信貸支持,在信貸增量中保持一定比例用于支持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農產品流通企業和農戶的信貸支持。

        2.采取財政補貼、風險補償等方式支持擔保機構,為農產品流通主體(如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中小流通企業)提供融資擔保。

        3.設立流通產業發展基金。以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多渠道投入等方式設立流通產業發展基金,支持大型農村流通企業擴大流通規模,完善農村網絡布局以及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等。

        4.積極搭建農村流通網絡建設投資平臺。通過政府參股,吸收有實力的企業組建農村流通投資平臺,支持農村流通企業、經濟合作社等建設。

        (三)大力支持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方式。

        建議出臺鼓勵性財稅政策,以及整合相關資金,支持發展農村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推動交易方式、服務功能、管理制度、經營技術的創新,推進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村生活消費品流通網絡建設;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創新流通方式、推進入市農產品質量等級化、包裝標準化和經營規范化,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培育品牌農產品;積極引導、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流通企業與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長期產銷聯盟。建立農產品“從農田到城市”直達快速通道,清除城鄉流通壁壘,降低物流運輸費用,促進鮮活農產品跨地區流通,形成暢通、便捷、低成本的城鄉農產品物流網絡;建立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農資流通體系,提高大型連鎖化農資流通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鼓勵各類投資主體依法進入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領域,建立以農業生產資料配送中心為樞紐、以農資超市和便民店為終端的新型供應體制;加強農村日用品連鎖配送經營網絡建設,積極發展農村日用品超市,優化農民購物環境。

        (四)積極支持培育農村流通主體。

        采取財政補助、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積極支持培育和發展農村流通合作組織,支持農民跨區域成立農產品產銷合作組織;加快培育農村經紀人、農產品運銷專業戶和農村各類流通中介組織,支持其與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流通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積極培育和引導一批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流通企業以直接投資或特許加盟的方式將現代流通方式由城市延伸到農村;支持中小型農村流通企業發展,在市場準入、信用擔保、金融服務、人才培訓、技術改造等方面給予扶持。

        第6篇:農產品走勢分析范文

        關鍵詞:大宗商品 定價權缺失 外匯風險 應對體系

        中圖分類號:F74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3-050-02

        隨著世界經濟形勢進一步復雜化,歐洲債務危機和歐洲貨幣貶值,美國推出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企圖以增加的流動性及美元的進一步貶值來刺激本國虛弱的經濟走勢。而在過去兩年內,由于中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持續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國內出現了貨幣流動性泛濫,各種商品價格尤其是資產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上述形勢使得2010年以來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出現大幅增長趨勢,但是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進一步加劇,因而如何防范大宗商晶進口風險成為我們關注的問題之一。

        一、我國大宗商品進口市場形勢與特點

        2010年我『司商品進口總額達到13948.3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38.7%,同時比本年度出口增幅高7.4個百分點,而從貨物的進口量來看進口僅增加6.44%,我同商品進口的月度分布來看,進口同比增速呈現逐步遞減的趨勢,一方而是由于2009年初同期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進口基數較小使得2010年初的同比增速較高,另一方面是受“翹尾”因素的影響使得2010年下半年的同比增長出現明顯下滑。而貨物進口的平均增幅要高于出口很大程度是由于人民幣升值所致,根據馬歇爾―勒納條件,在進口需求彈性小于出口需求彈性的情況下,貨幣升值的情況下會導致出口的減少及進口的增加,但是由于“ J”曲線效應帶來的時滯,出口并不會出現立即的減少,尤其是在當前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依舊強勢的情況下,出口近期可能不會減少但是其增速未來必然會受到影響,而人民幣的升值會對進口未來進一步的增加會形成有力的支撐。

        2010年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呈現大幅增長,增長幅度達到4l.05%,高于貨物貿易進口總體增長,凸現了年內國內外經濟進一步好轉導致需求、價格的膨脹以及由于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進口融資成本下降,帶來的大宗商品進口規模的擴張效應。但是2010年中國大宗商品進口量(扣除農產品及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卻僅增加6.4%,反映出本年度大宗商品進口的大幅增加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攀升所致,這是2010年中國大宗商品市場的一個顯著特征。從大宗商品的進口結構上看,資源類產品仍㈦是大宗商品進口的主要部分,其中原油依然是進口商品中占比最大的商品,進口金額同比增幅達到51.4%,高于大宗商品整體進口的同比增速,鐵礦砂及其精礦2010年進口金額的同比增加達到58.4%,但是其進口量同比卻下降了1.4%,尤其是廢金屬2010年度進口金額同比增加40.2%,但是進口量卻同比大幅減少了35.6%。

        二、對大宗商品的進口風險的微觀分析

        1 進口企業定價權缺失。首先,大宗商品進口企業尤其是中小進口企業缺乏進口定價權。目前我國的外貿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根據調查,80%的中小企業反映在企業簽訂進口合同是無法掌握進口定價權,只能被動成為價格的接受者,主要原因是買賣雙方力量的失衡,在大宗商品領域,買方往往處于壟斷或者寡頭壟斷地位,而且大宗商品往往足不可替代的,使得買方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而同時需求的相對分散使得買方議價能力進一步下降。其次,進口企業缺乏對賣方企業的有效約束手段。由于賣方的對資源的相對壟斷及商品的不可替代性,使得賣方在執行進口合同時為了己方的利益,可以有恃無恐地違反合同規定,而進口企業而對此種情況往往投鼠忌器,而這又進一步助長了賣方的囂張氣焰。進口企業的相對弱勢,侵蝕了人民幣升值的收益,使得企業面臨成本劇烈波動風險,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內通脹。

        2 進口企業高價位基礎上的進口規模擴張,市場風險及財務風險不斷集聚。監測顯示,監測樣本企業順周期進口行為明顯,高價位基礎上的高庫存現象普遍,存貨周轉率下降。庫存面臨巨大的資產減值風險。如2009年寧波市重點監測企業的季度平均總庫存為45.8億元人民幣,但是在2010年監測企業季度平均總庫存上升到68.01億元,大幅增加48.5%,高于CCPI同期增速30.19%,同時從監測樣本企業的季度平均存貨周轉率電由2.71下降到了2.19,下降19.2%,存貨周轉率下降,使得存貨的在庫時間增加,進一步增大了價格波動風險下的存貨資產減值風險;同時從企業銷售的角度考慮,應收賬款平均余額的增加幅度要超過大宗商品季度平均銷售額的增加幅度,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由2.63下降到1.95,同比下降25.86%,應收賬款周轉率下降可能伴隨著企業規模擴張過程中信用條件的弱化,應收賬款損失帶來財務風險會大幅增加。

        3 銀行表內及表外進口融資服務及產品大幅增加,銀行外匯風險敞口不斷增加,系統性風險不容忽視。(1)銀行外匯貸款及表內進口融資大幅增加,商品市場價格劇烈波動下的資產減值風險不斷集聚。由于外幣籌資成本的相對低廉,使得企業的外幣融資規模不斷增長,而這些債務的履約與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走勢密切相連,企業盲目擴張情況下進一步加大了銀行債務的違約風險,使得企業經營風險向銀行擴散。(2)表外融資產品及服務迅速擴張,銀行潛在風險值得關注。受制于外債指標及外匯的限制,銀行紛紛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規避管制,表外融資產品迅速增加。表外融資產品增加了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但是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一旦企業狀況惡化,銀行將承擔相關的連帶責,從而使得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狀況惡化。以寧波地區為例,近年來轄區內外匯指定銀行的表外外幣融資規模不斷擴大,表外風險不斷累積。

        三、未來大宗商品進口形勢預測及風險防范

        2011年,從國際環境來看,在發達國家方而,近期美國經濟出現了復蘇的跡象,一直低迷的勞動力市場開始回升,2011年經濟可能出現小幅增長,但是歐元區的經濟形勢依然不容樂觀,2011年可能經濟依舊復蘇乏力;在新興市場國家方面。2011年可能繼續維持201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的態勢。在國內方面,央行2011年工作會議“破例”未明確提出全年信貸增長目標,一方面是由于央行推行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改變傳統的信貸目標制定模式,另一方而可能是由于2011年的經濟形勢更加復雜,央行需要以相機抉擇的信貸控制來獲得在保增長和防通脹之間主動權。

        隨著前期調控政策的陸續出臺,加上去年上半年經濟增速較快,今年前兩季度經濟增速可能延續回落態勢,今年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會相對放緩,國內通脹可能進一步高企,各利,宏觀調控政策會根據經濟走勢的變化相機推出,人民幣相對2010年可能進一步升值,各種政策風險依然不容忽視。

        鑒于樓體向好的國際、國內形勢,今年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可能依舊旺盛,進口總額會繼續增加,但是增進會與2010年相比會相對下滑;在價格方面,由于大宗商品的走勢是經濟形勢走向的風向標,同時也反映了市場資金的流向,旺盛的需求及充足的流動性會使得大宗商品的價格可能會在高位繼續運行,但是復雜的形勢及可能的各種調控政策會使大宗商品的價格出現短期的大幅振蕩。

        結合大宗商品市場近年來的走勢及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及不足,我們對當前及未來的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1 進一步推進進口貿易便利化,降低進口成本。一是積極推動海關、國檢、邊防、國稅、外經貿、外管及港務等貿易相關部門改革管理政策,在不降低監管質量的前提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積極推進相關服務的網絡化。二是完善進口貿易配套服務建設。大力培育進口貿易服務中介機構建設,為進口企業提供優質融資、保險、理賠、稅務、仲裁利法律等方面的服務,同時積極引導進口貿易服務中介機構的區域集聚,建設進口貿易綜合服務區,進一步實現企業進口的便利化。

        2 加大政策調控力度,促進大宗商品進口結構優化。首先,加大對大宗商品進口企業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對資源類大宗商品進口企業的財、稅支持力度。對于重點資源類大宗商品進口企業加大對其的財政補貼,同時通過結構性的稅收調整和優化,大力促進對國內經濟發展重要作用的重要大宗商品進口,遏制違反國家產業政策、污染環境的大宗商品進口,推進進口商品結構的不斷優化。

        3,建立大宗商品進口市場風險識別、評價及應對體系。(1)建立大宗商品進口風險相關部門協調機制,聯合海關、外經貿、銀監局及外匯管理局等單位定期舉行聯席會議對商品市場進口風險進行分析,分析報告,完善大宗商品進口業務風險處置體系,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大宗商品進口業務風險設置應急預案。(2)銀行應建立大宗商品進口融資企業債務監測體系,監測進口企業債務狀況,使用風險緩釋工具來應對企業風險的變化,防范大宗商品進口風險向金融系統的蔓延,同時建立銀行外匯資產的風險監測體系,控制表外風險規模,積極推動外匯資產的分散化。(3)大宗商品進口企業應該加強內控制度建設,規范進口操作流程,避免操作風險,強化風險控制,對于大的企業應該建立多部門構成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對風險進行全面的識別、評估及應對,同時企業應該樹立逆經濟周期進口的思想,在價格低位時建立應急庫存儲備,盡量避免高位時的大量進口,在價格波動時采用梯級買進策略,熨平單位成本,同時積極利用期貨、期權等風險規避工具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4 強化大宗商品價格形成及信息披露機制。一是推進國家區域性資源配置中心建設,促進特色大宗商品價格國內形成機制。充分發揮各地保稅區域及產業集聚優勢,促進特色資源區域配置中心建設,加強國家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建設,建立特色商品行業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增強相關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的國際影響力,努力推動特色大宗商品價格的國內定價機制的形成。二是強化大宗商品進口相關信息披露機制。推動大宗商品進口信息平臺建設,及時對大宗商品進口市場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建立大宗商出口商信用數據庫,隨時根據進口企業的反饋跟蹤大宗商品出口商信用的變化并及時在信息平臺,警示進口企業相關的違約風險。

        5 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促進大宗商品進口市場的穩定、持續發展。推動貿易融資產品創新,滿足進門企業的多樣化需求。鼓勵金融機構從各地大宗商品進口市場的具體情況出發開發新的貿易融資產品,在滿足進口企業融資需求的前提下化解進口企業的融資風險。

        6 加強對大宗商品進口企業的組織、引導。積極組織大宗商品進口企業加強信息溝通,在有條件的行業建立進口行業協會,由行業協會統一對外簽訂進口合同,增強進口企業的定價權。

        參考文獻:

        1鄭聯盛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及其對大宗商品的影響,國際石油經濟,2010(11)

        2龔雄軍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分析國際商務財會,201()(5)

        3曾才生 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的金融視角分析求索,2010(11)

        4蔡純 本次經濟危機主要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波動性研究,2010

        第7篇:農產品走勢分析范文

        農民收入與權益保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 韓俊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盧鋒

        新浪網“中國經濟展望”論壇 對話之三

        2003年12月8日

        農民問題最突出的是收入和權益保障問題。

        長期來講,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長期的結構轉變,實際上必然包含著一個農業的人口、農村的資源問題,比如非農業向城市部門轉移的過程。從1997年到現在,中國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平均每年的增長率還不到4%,深層次的原因在于,農產品的價格持續低迷,糧食的價格1997年以來跌了30%以上,在前幾年的價格水平之下,種地基本是無利可圖;更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農民的就業機會非常有限,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這幾年農民增收主要靠跨地區流動和外出打工,農民的收入很難有一個快速的增長;農民作為一個社會階層,相對的稅收負擔在所有的社會階層里面最重;公共財政對農村社會公共事業的支持力度遠遠不夠,農民教育、醫療衛生負擔會增長非??欤晦r民沒有完整的土地產權,現在各種形式的侵犯農民土地權益問題已經成為農村矛盾最尖銳的一個問題。

        大中華區經濟情況及未來走勢分析

        《德意志銀行快訊》

        2003年11月

        中國大陸GDP的增長率在第四季度將保持在9%左右,中央銀行在未來的幾個月里再次采取銀根收緊政策的可能性下降,出口的實際業績表現可能高于預期。

        香港地區近期零售業銷售額的反彈完全來自于游客數量的增加。地方零售支出在9月份持續下跌,勞動力市場的真正改善還未到來。近期消費者信心的恢復僅僅足以帶來物業價格的當月環比的增長,而非當年同比的增長。分析家認為需要將銷售稅提高4%才能在2008年9月份財政年度之前重新實現財政平衡,但是征收該稅只有在GDP增長率達到4%的時候才能得到政府的接受。

        臺灣地區未來的出口增長將達到15%。臺灣的“中央銀行”計劃達到實際有效匯率,對沖操作將繼續。

        中國能源的現狀和前景

        《高盛研究報告》

        2003年12月

        2002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大原油消費國,目前石油需求的35%依賴進口,國際能源署估計,到2030年中國的石油進口比例將高達84%。

        另一方面,當年中國消耗的天然氣326億立方米,僅占全球需求的1.2%。當年中國共生產326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足夠自給自足。中國的天然氣管道設施非常有限,基本上都集中在現有的氣田附近。我們相信中國政府的政策比如“綠色奧運”將促進對天然氣的需求和消費。不過,下游基礎設施的缺乏將阻礙需求的增長。而且,區別定價對吸引大客戶至關重要。

        盡管中國的石油產量達到每天340萬桶,是世界上第五大產油國,但還是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原因很簡單:一方面,中國是世界上石油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另一方面,中國現有的主要油田的產量都在經歷著自然下滑。中國目前每天有能力提煉570萬桶的原油。不過廠商規模過小是個問題。

        [金融]

        公司債市場要發展機構投資者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

        2003年12月12日

        “債券市場發展:機遇和挑戰”國際研討會會議發言

        發達國家公司債的投資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家庭或個人投資者所占比例較低。在轉軌經濟和新興市場中,由于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服務的不足,公司債的發債對象可能會更加偏重家庭和個人投資者。這樣的話,投資者對發債企業的償付能力要求會比較高,公司債券市場的發展就會慢下來,因為符合這種要求的公司不多;另一方面,如果評級和國際接軌的話,我國許多大中型企業尚處于改革進程中,無論從公司治理還是從內部控制上都滿足不了發債條件。因此對公司債市場要重點發展機構投資者,增強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和穩定性。

        超穩定匯率安排與外匯市場培育

        清華大學海外中國MPA 資源中心 王信

        《國際經濟評論》

        2003年12月

        第8篇:農產品走勢分析范文

        近年來,慈溪市對外貿易發展迅猛,自營出口從2001年開始以每兩年翻一番的速度高速增長,2006年達到40.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8%。但是隨著出口量的大幅提升和出口產品種類的增多,涉及的貿易摩擦也不斷增加。

        1.貿易摩擦的數量不斷增多,范圍不斷擴大。從入世當年即遭遇美國軸承反傾銷開始,慈溪市涉及反傾銷的案件不斷增多。去年慈溪企業涉及反傾銷案件有13例,其中美國對我國聚酯短纖的反傾銷調查,全國涉案金額前2位分別是慈溪的大發化纖和江南化纖。去年7月,慈溪市又第一次涉及反補貼調查(加拿大對我國銅制管件的反補貼調查),貿易摩擦方式又進一步增多。同時,發起反傾銷調查的國家也由原來的發達國家逐步蔓延到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巴西等。

        2.貿易摩擦形式轉變,技術性貿易壁壘增多。目前,國際貿易摩擦已由原來的關稅壁壘、行政保護措施逐步轉變到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以及更具“合法性”、“合理性”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如以日本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以食品安全為由而不斷實施的“綠色壁壘”,且實施標準也不斷提高。去年5月29日,日本全面實施“肯定列表制”便是一個典型案件,慈溪市有近20家農產品企業涉及。又如去年7月1日,以正式實施歐盟ROHS指令為典型的環保技術壁壘,對產品中一些特定物質含量作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以削弱發展中國家相應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對慈溪市機電產品,特別是家電生產企業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3.市場地位不利應對,應訴難度增大。由于我國目前尚處于入世過渡期,各國在對我國企業發起反傾銷時,一般不會給予市場經濟地位,絕大多數以第三國為替代國,作為反傾銷調查和裁定的依據。而這些提起反傾銷的國家為保護本國企業,在選擇替代國時,有意挑選一些“特列”國家。如去年美國提起的化纖反傾銷,挑選的替代國為印度,而印度在化纖行業上因其國內行業壟斷的原因,價格很高,是一個“特列”國家,因此造成慈溪市涉案企業應訴難度增大。

        二、近年來應對貿易摩擦的一些做法

        面對日益增多的貿易摩擦,為幫助企業安全出口,慈溪市積極實施“主動應對戰略”,構建“安全貿易”平臺,逐步完善貿易摩擦應對體系。

        1.政策扶持,為企業主動應對提供堅強后盾。一是設立應對貿易摩擦服務專項資金30萬元,用于開展全市貿易摩擦信息、政策輔導、知識培訓及宣傳普及工作。二是鼓勵主動應對。在反傾銷應訴中,對牽頭應訴企業獎勵10萬元;對全市出口1億美元以上的單個涉案產品在反傾銷訴訟中有特殊貢獻的企業,按應訴支出的15%給予補助。三是對慈溪市有重大影響的貿易壁壘設立專項扶持政策。去年慈溪市出臺專項扶持政策,鼓勵企業購置應對ROHS指令的檢測設備,對購置設備的企業,經外經貿、財政部門認定,在2006年6月30日前購置的給予總額35%的補助,6月30后購置的給予總額25%的補助,最高補助不超過40萬元。這一有力扶持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打消了一些企業的消極應對心理,為企業積極主動應對ROHS指令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預計該專項扶持資金兌現近2000萬元人民幣。

        2.加強宣傳,營造主動應對的氛圍。慈溪企業規模多為中小型,對反傾銷應訴等工作尚有相當的神秘感和恐懼感。為此,在政策引導的基礎上,著力加強宣傳引導,營造積極主動應對的氛圍。開展“訪百家企業,送優質服務”活動,大力宣傳主動應對的必要性、重要性,宣傳相關政策,提高企業主動應對、提早應對的認識。同時,利用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不定期宣傳各項專項應對的基本知識和主要辦法等相關情況。

        3.注重培訓,提高主動應對的水平。各項貿易摩擦,特別是技術壁壘的應對專業性很強。為幫助企業少走彎路,提高應對實效,慈溪市著力做好專業培訓工作。一是辦班輪訓。2005年8月,市外經貿局、檢驗檢疫局等單位聯合舉辦了一期培訓班,邀請國檢總局參與歐盟ROHS指令談判的專家和寧波檢測中心的檢測專家,給全市250家企業介紹ROHS指令應對重點、難點和相關應對辦法。后又先后3次組織150家企業,參加了由寧波市外經貿局組織的專項培訓班。去年6月又邀請國家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和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的兩位專家來慈講課,主講國際貿易壁壘應對,從而基本實現了相關出口商進行一次普遍輪訓的目標。組織全市“三外”聯絡員學習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專業知識,實現工作人員一次普遍輪訓。二是典型引導。如2006年4月編印了一份《應對歐盟ROHS指令???,由先進企業介紹應對經驗,通報歐盟各成員國推行ROHS指令的最新進展,宣傳政府相關扶持政策,并為企業提供相關設備采購信息。2006年3月,獲悉美國可能提起化纖反傾銷,立即組織可能涉案的大企業召開專題會議,由原反傾銷應訴成功的企業介紹經驗、應訴方法和注意事項,幫助企業提前做好相關工作,提高應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三是做好專業培訓。如在應對歐盟ROHS指令時,一些企業反映專業設備檢測人員素質跟不上,市外經貿局及時聯系專業檢測機構,為企業提供培訓和技術支撐,并幫助企業構建實驗室?,F奇迪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與杭州家電檢測中心合作,投資200萬元建設的檢測實驗室已建成運行。

        4.立足實效,構建“四位一體”工作機制。根據“信息早、預警早拉響、政府早介入、企業早準備”的要求,建立完善國家職能部門、地方政府、中介機構、應對主體(企業)“四位一體”的工作機制。一是發揮國家職能部門信息收集優勢和協調優勢。慈溪市已與國家商務部公平貿易局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起了長期的、直通的信息共享關系,使市內相關企業能在第一時間獲得各種信息,及時地、有的放矢地應對各類反傾銷和貿易壁壘,并在實際工作中多次得到商務部公平貿易局領導的指導和協調。二是地方政府建立健全服務機構。在市外經貿局設立WTO咨詢服務辦公室,做好信息收集、反饋和服務工作。開發了一個專業網站作為信息平臺。去年3月網站正式成立至今,共各類貿易壁壘和反傾銷預警60起。同時,根據慈溪市產業特點,市政府撥付專項資金,建立市應對ROHS指令公共檢測服務平臺;由政府出資近3000萬元,在市檢驗檢疫局組建了寧波慈溪電氣安全檢測中心。去年又投資近200萬元,購買全套ROHS檢測設備,為全市中小型出口企業提供專業檢測服務,做好技術支撐工作。三是中介機構發揮專業優勢。與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簽約合作,向慈溪市提供各類公共信息服務,如產品供求、市場價格、發展趨勢等結構性數據和相關新聞、法律、政治等非結構性數據,并及時傳遞國外貿易壁壘和預警等信息,同時根據慈溪企業的實際需求開發和設計反傾銷措施監控預警系統,為企業量身定制相關產品監控報告和走勢分析。四是發揮企業信息網絡優勢。在全市選擇27家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國外機構、客商及營銷網絡的信息收集優勢,形成一個信息收集、反饋、、利用的有效網絡。

        5.加強“多元化”建設,降低貿易摩擦風險。改變過去扶持政策“普降細雨”的做法,優先扶持高新技術產品和自主品牌產品出口。一是鼓勵先進設備、先進技術的進口,引導企業加大對技術引進的消化吸收,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新興產業發展與傳統產業改造,推進產品做優做新。二是加強名牌出口商品和中國暢銷品牌建設,鼓勵企業注冊境外商標,鼓勵企業并購具有一定知名度、一定市場份額的國外品牌,加速品牌建設。三是鼓勵企業開拓新興市場,強化出口信用保險建設,為企業培植新客戶、開拓新市場、創新貿易方式提供強大后盾。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企業應對貿易摩擦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提高。至今已有7家企業10次應訴反傾銷,291家企業應對ROHS指令、日本“肯定列表制”等技術壁壘。有些反傾銷案盡管涉及金額很小,但企業都不愿就此放棄。如烏克蘭提起的軸承反傾銷、歐盟提起的碳素緊固件反傾銷,慈溪企業相應市場出口均不足百萬美元,但涉及的寧波環馳進出口有限公司和慈溪振成機械有限公司都表示將積極應訴。

        第9篇:農產品走勢分析范文

        5月31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做好2009年油菜籽收購工作的通知》,要求繼續在主產區對油菜籽實行臨時收儲,同時確定今年油菜籽托市收購價格為每市斤1.85元。

        “目前這一收儲價格與市場價格相吻合,進口油菜籽大量涌入的趨勢將有可能得到遏制。”《中華油脂網》主編郭清保評價說。

        進口政策三大調整

        在郭清保看來,此次收儲政策相比去年出現了三大調整。首先是價格。

        2008年11月國家對油菜籽進行收儲,收儲價格定在每斤2.2元,折合每噸4400元,這一價格,要比當時進口油菜籽每噸高出600元-700元。

        正是這樣的巨大差價,造成了過去一年國內油菜籽產業受制于進口的狀況。據海關統計,去年我國進口油菜籽為130.3萬噸。4月23日,商務部《大豆、油菜籽進口預警通報》。根據商務部大宗農產品進口報告系統監測,預計4月份油菜籽進口將超過27萬噸,同比增長超過1.8倍。前四個月累計進口約90萬噸,增長近1.2倍,創歷史最高進口量。

        而此次的收儲價格,折合成每噸價格為3700元,相比去年每噸下調了700元,甚至低于進口油菜籽的價格。目前,進口油菜籽價格為每噸4000元。

        郭清保表示,就目前主產區湖南而言,生產一斤油菜籽的成本在1_6元一1.8元,農民還是有賺的。而且,《中華油脂網》通過兩次調研范縣,農民對政策的認可度還是很大。

        其次,此次托市收儲政策對于市場所關注的收儲數量并沒有明確規定。但郭清保認為,根據目前所收集信息,此次收儲應該是一次敞開收購的模式。而去年,對于油菜籽的國家收儲量僅為150萬噸。

        與此同時,《通知》規定,為調動加工企業入市收購油菜籽的積極性,國家委托一部分規模較大、有一定資質的中央直屬糧油企業和地方國有或民營油脂加工企業,按照不低于國家確定的托市收購價格掛牌收購農民交售的油菜籽,并加工成菜籽油自行銷售,自負盈虧。中央財政給予委托企業每市斤0.10元的一次性費用補貼,如果油菜籽市場價格回升到每市斤2.00元以上,停止補貼。

        事實上,在去年,企業并沒有進入到托市收購的主體之中,再加上去年的溢價政策,造成了國內油菜籽加工企業行業性的虧損。

        根據中國油菜籽網的統計,國內220家菜籽油加工企業虧損的有208家,盈利或保本的僅有12家。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此次收儲量應該在900萬噸左右。其中,中儲收購500萬噸,其余一些企業收購400萬噸左右。據預計,今年國內油菜籽產量為1100萬噸。

        在收儲政策出臺之后,國外貿易商已經做出反應。據外電報道,有貿易商在6月1日表示,經過一年的大量進口后,中國或將停止進口加拿大油菜籽,因政府降低了國內新油菜籽的收購價。同時,加元走強以及運費上漲亦令加拿大油菜籽的進口變得昂貴。

        該貿易商還表示,“短期看來,進口已沒有價格優勢,我們也沒有再收到任何(進口業務)咨詢。”

        廣德油脂副總陳剛告訴記者,去年企業因為加工國產油菜籽虧損嚴重,今年開始進口油菜籽加工。不過,最近進口業務已經基本停止,因為“進口的價格在不斷抬高”。

        或為大豆收儲借鑒

        最新出臺的油菜籽收儲政策也讓目前陷入困境的國內大豆產業看到一絲曙光。

        此前,大豆的收儲政策也面臨同油菜籽一樣的尷尬。2008年10月,國家對大豆的掛牌收購價格高達1.85元/斤,即每噸3700元。與此同時,進口大豆的價格卻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路下跌,達到每噸3000元左右。這使得國產大豆加工廠出現了嚴重的價格倒掛,包括九三糧油在內的位于黑龍江的大豆加工企業,從2009年年初開始停產至今。

        面對如此困境,九三糧油董事長田仁禮此前已經對本報記者表示,希望能把國儲的政策給部分大型龍頭企業,讓企業參與到收儲行列中來,既可解決國儲倉容不足問題,又可以減少加工企業進口大豆的數量,減少進口大豆對國產大豆的沖擊。

        家惠油脂一位人士告訴記者,此次參與油菜籽收購的企業,各省的數量在3-5家左右?!?油菜籽收儲政策)所顯現的信息表明下半年的大豆收儲政策也可能有調整的傾向?!焙邶埥蠖箙f會一位人士表示,這次政策兼顧了各方利益,顯然是根據前一年國儲收購出現的問題作了修訂。而且,無論油菜籽還是大豆,其托市收購政策均有相同的部門擬定。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中文字幕 | 亚洲vs日韩vs欧美vs久久 |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不卡片 | 在线看免费网站黄 | 色狠狠久久AV丁香 | 色婷婷亚洲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