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會計畢業生總結范文

        會計畢業生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計畢業生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會計畢業生總結

        第1篇:會計畢業生總結范文

        記得剛來大學那天,在車上舅舅跟我講,讓我做好心里準備,學校在郊區,交通特別不方便,可是這些并沒有影響我對大學的憧憬與向往,反而越靠近長沙靠近學校,更讓我無法壓制內心的那種激動與喜悅。當到達長沙到達學校門口那一瞬間感覺時間停止了,因為這里的一切和我內心的大學完全不一樣,灰塵滿天飛的道路,一眼到頭的學校,但這里并不是舅舅說的那種郊區,這些讓我有點不知所措。可當我進入校門的那一刻,看到一群帶著校牌的學長學姐們那溫暖的笑臉時,覺得什么都變了,瞬間讓我感覺大學其實是美好的,在他們熱情的幫助下,見到了輔導員,辦好了入學的所有手續,當我送走舅舅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正式成為了這所學校的學生,新的生活也慢慢開始了。

        大一的生活,過的相當充實,入學的頭菜就是軍訓,半個月的軍訓,每天頂著太陽站兩次軍姿與各種訓練,每天和班上的同學一起嬉鬧,一起捉弄教官,在教練的帶領下,與別的班級比賽,為班級爭光。讓我們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通過它逐漸互相認識,在軍訓中互相幫助慢慢建立新的友誼,讓我們學會了堅持和團結,讓我們脫胎換骨,而每個人都在慢慢的脫穎而出,展現最好出的自己。而我一直都是一個在展現方面比較內向的人,所以在軍訓時,我并不顯眼。我知道生活是要自己去發倔,它不可能自己來找你,我要學會改變,使自己變得自信,具備應有的各種能力和品質。因此我報名參加了學校的部門,希望能提高自己的能力。軍訓過后,就正式上課了,每天都是滿課,晚上還有晚自習,太多的新知識要去學習,然而在不斷接受新知識這方面上,其實在告誡我們得加油努力學習,不然你將落后與他人。因此在學校的指導,老師的教誨,同學的幫助下,在學習方面,我都在認真學好每一門功課,特別是在專業知識方面更為脫出,同時也很重視計算機和英語方面的培養,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在工作方面,在班上擔任課代表,為老師分憂,為同學服務,幫助他們學習相關知識,還注重自己的能力培養,參加社團活動;在思想上,學習黨的知識,努力向黨靠近,樹立了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得到了“優秀團員”的稱號。在生活中,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熱心待人,時間觀念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我知道自身存在著一個嚴重的缺點,那就是偏科,對英語嚴重的不懂,但是我也在不斷的更正。同時為了加強自己的能力,我參加了紀檢部,并同他們去門口攔人,由此,我明白了各種不易,讓人配合工作的不易,堅持每天早起的不易……我學會了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感謝學校紀檢部等部門給了我們學習的平臺。

        進入大二,我感覺生活還是那樣的充實,但比大一更加有壓力了,因為我們要考很多的證書,比如“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英語證”“計算機證”“普通話證”,還有各種的選修,課程也明顯有點加多了,有時一天有十節課。但是我也會抽時間去學習,在自己的努力下考到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英語證”,“普通話證”。可能這樣的生活有點乏味。但是有體育課讓我們放松,調節。在大二我參加的活動要多了好多,各種活動都讓我的得到了不同的收獲,比如參加的運動會,讓我收獲了友誼。在學習方面,我也從來沒有放松過,而是更加的努力了,比大一時更加刻苦鉆研,勤奮好學,成績仍然在班上名列前茅,甚至比大一的成績更加好了;在思想上,也有了更多的突破,我參加了學校的黨校培訓,并拿到了結業證書,成為了入黨積極分子,在原先的基本上不斷提高,也得到了“優秀團員”的稱號;在工作上,非常守時,在加強大一的原則情況下,我更加知道了放棄與接受的含義了;在生活方面,一直遵循著大一原則,并且改掉了偏科的毛病,大二在大一的陪襯下慢慢結束了,然而迎來了大三。

        第2篇:會計畢業生總結范文

        摘 要: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的方式,對我院會計專業2008、2009和2010屆畢業生和部分用人單位進行了一次跟蹤調查,聽取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對我院會計專業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和總結,為深化我院會計專業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畢業生;就業質量;跟蹤調查;分析報告

        1 調查工作基本情況

        我院會計專業從2008年開始招生,經過四年的建設,現已成為我院重點建設的專業。由于財會專業的學生擁有一技之長,社會對財會人員的需求量也比較大。從2008年至今,我院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都達到96%以上。

        1.1 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從不同角度了解各行業對財會專業群人才培養的要求及我院畢業生的培養質量,找出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偏差,為我院進一步深化財會專業群的專業建設和改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二是了解我院畢業生適應工作的情況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素質的評價,為學院進一步改進就業指導工作和提高就業率提供依據。

        1.2 調查特點

        (1)調查數據準確。

        為了保障順利開展本次跟蹤調查工作,會計教研室專門召開會議討論并分配任務,全體教師利用暑假兩個月時間完成,通過網絡、郵寄、走訪等多種方式,共發放問卷一(即《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5份,問卷二(即《用人單位對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綜合評價調查表》)150 份,回收有效問卷82份,跟蹤調查收集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和準確數據。

        (2)內容全面,目的明確。

        本次跟蹤調查我們分別設計了針對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評價的兩份問卷(即《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問卷》和《用人單位對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綜合評價調查表》),問卷內容設計緊扣此次調查目的,既全面又具代表性。為了突顯本次調查的“跟蹤性”,我們有針對性的選擇部分畢業生,進行了深入的個人訪談,以獲取深層次信息。在內容設計上也涉及了學生畢業后進一步學習的情況以及知識儲備應對新形勢要求等調查內容。

        2 調查分析與研究

        2.1 畢業生問卷結果分析

        畢業生就業單位分布情況。

        (1)就業行業性質:制造業45.16%,流通業9.68%,服務業16.13%,金融業9.68%,事業單位1.6%,政府部門4.4%,其他(建筑業、農業、房地產)12.9%。

        (2)就業企業規模:大型企業20.97%,中小企業79.3%。

        (3)就業企業性質:國有8.06%,民營90.32%,中外合資1.6%。

        通過上述數據分析發現,我院會計專業學生就業領域比較寬。民營中小型企業越來越成為高職財會專業畢業生就業的主體,占被調查畢業生人數的90.32%,這表明大學生的求職預期在轉變,當然也跟浙江省比較發達的民營經濟密不可分。

        2.2 畢業生就業收入狀況分析

        據調查統計,畢業生就業收入多集中在“1500-2000元”、“2000-3000元”和“3000以上”三個數據段。1500元以下收入的人數三年連續降低,但仍然占就業人數的8.7%;1500-2000元的人數比例趨于均衡,約占12.9%;2000-3000元的收入人數有逐步增加的趨勢,約占5806%;3000元的收入人數約占14.52%,有些較早畢業的學生在其崗位上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因此這個收入人群會有逐步增加的趨勢。

        3 工作流動性分析

        根據調查統計結果,我院63.7%的畢業生有過跳槽經歷。其中59.7%的畢業生更換過1-3個單位,更換過4個單位的也占了2.4%,甚至有1.6%的畢業生更換過4個以上單位。正常的人才流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但是過于頻繁的人才流動也會給正常的經濟發展帶來阻礙,并且會給企業以本院學生忠誠度不高的印象。

        4 畢業生求職感受調查分析

        根據對樣本問卷進行分析,在“你認為自己求職困難嗎?”這一問題中,32.05%的人回答不困難,33.3%的人回答困難,34.65%的人認為有一定難度。并且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自己求職困難是因為“沒有工作經驗”,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自己專業能力較差,不能適應工作需要”,此外,“心理素質差”也被列為原因之一。認為“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占38.46%,認為“專業能力較差”的占15.38%,認為“心理素質較差”的占10.26%,認為“缺乏應聘技巧”的占19.23%,認為對工作待遇等“期望過高”的占7.69%,對自己“外表不滿意”的占5.13%,其他占3.85%。

        5 專業對口情況分析

        根據調查統計結果,我院畢業生就業后所從事的工作與在校所學專業對口者占84%,基本相近者占41.8%,兩者之和為84%;而有16%的畢業生就業后所從事的工作與在校所學專業不對口。我院會計專業就業對口率遠遠高出本校52%的平均專業對口率,也高出浙江省59%的平均水平,這也符合了我院要提高畢業生就業對口率的要求。當然還有16%的學生專業是不對口的,這部分原因是用人單位招會計人員往往對專業技能要求較高,并且對會計工作經驗有要求。

        對《用人單位對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綜合評價調查表》匯總調查結果如下表:

        通過上表發現,我院畢業生在崗位適應能力、工作態度紀律、學習態度潛力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得到了認可。所學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以較強的溝通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學習態度能力得到所在單位的認可,而組織管理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力等素質方面相對較差,組織管理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力表現為一般的分別占了51.9%和35.87%。這一方面說明我院畢業生工作時間不長,從事組織管理工作的人少或經驗不足,同時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組織管理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從上面可看出,我院畢業生的業務能力“優秀率”不高,表明與我們的培養目標理想還有距離,當然“較好率”較好也說明了我院學生的可塑性還是比較強的。

        6 調查啟示與思考

        通過本次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我院畢業生的總體質量還是比較好的,也已經得到社會的認可,就業質量較好。從本次調查發現,我院學生存在的問題也值得我們去注意,特別是組織管理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力。我們要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強人文素養教育,提高他們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服務意識等等,使畢業生不僅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同時也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要加大力度進行教學改革。

        繼續進行財會專業的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的改革,立足于學校的辦學條件,更要立足于社會需求,要避免人才培養和行業、企業需求的脫節。課程設置要有利于培養學生專業素質,為學生的今后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內容上,要注意知識的更新,考慮到核算型會計人才的飽和,應向管理型會計人才轉變。從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中可見我院會計專業學生的依賴性較強,自學能力不強,教師還要在學習方法上加強對學生的指導,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則是要改變過去的被動灌輸方法,重視現場教學,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

        (2)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事實證明,實踐教學對于學生檢驗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同時實踐教學對于學生接觸、了解社會實際,認識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從而調整心態,有針對性地進一步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以及縮短學生畢業后對社會的適應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方面,我們將嘗試 “走出去、請進來”的做法,如一些專業課,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或單位的財務經理作為指導教師,也可以借助校企合作,讓學生深入到實際工作中去學習。會計專業還應該大力加強學校學校條件和實訓基地的建設,要建立和社會及行業有關部門的聯系,不斷更新教學用輔助財務軟件,為實踐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要盡可能增加學生實習的機會,并建立完整的實習保障制度,確保學生實踐學習的質量。

        (3)營造職業氛圍,為學生成材創造良好的環境。

        本次調查,部分畢業生反應學校的專業學習氛圍不佳,這是符合實際的。我院會計專業建立時間較短,專業實訓設施還不完善,職業氛圍營造方面有差距。我們擬通過舉辦諸如專業講座、技能大賽、課題研討等專業學術活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專業學習條件和環境,培養開拓創新能力、組織能力和團隊精神。另外,我們將聘請著名企業家和行業精英來院作報告,介紹行業發展的特點及人才需求變化,以利于學生了解行業、開闊眼界、活躍思維,盡早融入會計行業。

        (4)拓寬渠道、正確定位,擴大畢業生就業領域。

        隨著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畢業生就業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對高職畢業生而言,第一份工作從事一線崗位是符合實際的。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我院近幾年來的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渠道在基層,管理服務的一線崗位。因此,要教育畢業生端正就業的態度,不好高騖遠,不挑肥揀瘦,把初次就業的立足點放在基層,到一線去尋找自己的就業機會,在平凡的崗位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5)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作為財會類工作人員,應當掌握新的財會法規、新的財務、會計、審計技術手段,以及與行業、企業相關的各類知識與機能和各類財務軟件。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知識在實踐中的延展,多采用案例教學,進行課程整合。課程整合不是簡單地用信息技術改變現有課程的表現形式和教學方法,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將信息技術融于教學過程中,創設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此外在創新能力的培養上,一方面是結合企業的實際問題與需求,提高核算的質量和及時性,滿足企業信息化對基礎信息的需求以及管理與會計的結合。另外,培養利用數據進行財務分析和決策的能力。通過數據分析處理軟件及時進行分析決策,參與企業日常管理。

        第3篇:會計畢業生總結范文

        關鍵詞:會計畢業生就業;會計教學體系;模塊化教學

        一、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國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多種類型的實體經濟不斷涌現,企事業單位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日益擴大。據中國財會網數據顯示,財會人才的市場需求量僅次于營銷人才的需求,屈居第二位。而全國工商聯2012年度《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形式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9月,全國注冊私營企業已達到1059.8萬家,同比增長12.6%。按此增長速度分析,全國私營企業每年至少可增加100萬家,如果按每個新增企業需要1-2名會計人員來計算,會計行業每年需要增加120萬-200萬會計從業人員。并且隨著社會經濟類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稅務等逐漸壯大發展,會計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增加,會計人才需求逐年增加,就業前景樂觀。

        同時經過調查發現,由于民營企業占大半江山,在用人上逐步趨于理智,對學歷要求的現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小企業對大專人才的需求成為了這類企業人才需求的主體,由此可見,市場對職業院校的會計人才需求處于上升趨勢。

        二、技師學院會計畢業生就業現狀

        與社會對會計畢業生需求相矛盾的,會計畢業生只有小部分在畢業后一年內找到與會計對口的相關職位,其余的從事了其他行業。

        下面就我市選取了近20家企業作為調研單位。調研的主要方式是:通過現場交流、問卷調查及電話訪問等形式,了解企業的現狀、會計崗位的人才結構及需求情況。

        調研的對象主要是2008級、2009級會計畢業生,調查行業有:事業單位、企業會計部門、會計師事務所。

        技師學院中高職會計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分析。據調查,在企業適應于中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職業崗位主要有:出納、記賬會計、稽核、成本會計、審計、稅收、倉儲。雖然技師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達100%,整體形式比較樂觀,但是會計專業畢業生找到財會崗位的只有40%左右,其余的畢業生則選擇了從事銷售、客服等專業性不強的崗位。特別是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三、會計畢業生就業現狀與社會需求矛盾分析

        一方面社會對會計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出現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不受青睞的困境,基于此矛盾,通過對企業和會計畢業生的走訪和交流,總結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應屆生職業崗位定位不明確

        在專才教育的導向下,許多學生在學校中重視的是理論學習和會計專業技術的訓練,沒有完善的職業規劃,因而到了工作崗位上“我能做什么”不清楚,致使在工作中的盲目性,缺乏主動性。同時,由于剛開始擔任出納或會計一職,對業務的操作及熟練度存在一定的弱勢,難免會產生浮躁心理。因此,從學校走向工作崗位的過渡需要一定的時間。

        2.應屆生缺乏實踐應用能力,就業必備能力不足

        目前,幾乎所有的企業招聘會計人員都要求2年-3年的工作經驗,單位更看中的是求職者的實際能力和經驗。工作經驗具體到應屆畢業生也就是實務能力。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而且要求會做。能夠獨立進行會計核算、稅務申報等,熟練掌握財務、防偽稅控軟件等軟件。計算機操作熟練。做到一看就會,不需要較長時間的培訓。與這些要求相反的是,應屆畢業生普遍缺乏實際會計從業經驗。因此,缺乏工作經驗是會計畢業生的“軟肋”。

        3.應屆生受會計證書的約束

        單位在招聘會計人員時,要求應聘者取得與工作業務相關的證書,如計算機證書、英語證書、會計相關證書,特別是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是從事會計崗位的必備條件。由于技師學院主要培養的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學側重于理論及實踐教學,對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采取的是自愿原則,這也使得一部分學生在畢業時未取得相關證書,成為就業的又一道門檻。

        四、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會計教學體系

        通過對社會市場需求對會計畢業生的反饋和要求來看,影響學生就業問題,主要是學生的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不足。因而,要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確定人才培

        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1.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探索模塊化教學

        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僅僅是專業知識過硬,同時要能引發他們的興趣,主動學習,善于思考,成為有潛質、有全局觀的實務型的財務崗位人員。因此,為了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強技能的人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定位培養目標:

        (1)重認知,懂業務。讓學生對所學感興趣,先要讓他們了解企業,熟悉企業流程。續而才能掌握基于崗位的基本業務流程及業務決策,并結合崗位要求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并進行內部整合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同時,提高業務解讀能力,能夠根據企業經營的經濟活動分析解讀財務相關業務,從財務角度對經營活動進行記錄和監督;

        (2)強素質、善溝通。專業技能在求職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培養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培養具有全局觀、會工作、會思考、善合作的未來職業人。

        (3)會核算、熟軟件。提高財務人員業務核算能力,能夠從業務需求角度設置核算體系,熟知每類業務的記賬分錄和核算處理流程,并根據業務需求出具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化工具管理的能力,熟練操作erp管理軟件、辦公軟件進行業務處理和管理;

        (4)能應用、會創新。能靈活的運用所需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通過獲取知識、整合知識、創新知識達到對學生認知能力提高。

        為了實現基于就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可以通過模塊教學的方式有針對性的進行。模塊化教學主要由職業素養模塊、理論教學模塊、會計專業技能模塊、實踐能力模塊、綜合應用模塊等組成。

        模塊化教學主要針對社會崗位職業能力的需要進行組合。通過職業素養模塊、理論基礎、基本技能模塊為基礎.向上拓展而為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綜合應用與實踐模塊緊密結合實際,由校內實訓和企業進行合作方式完成,有系統地組織學生參加崗位實戰。并結合學生的表現和成績進行考核。此外,還可以進行課程的拆分與整合,與不同模塊相結合,不斷進行課程的改革與創新,為學生在工作崗位中熟練運用技能奠定基礎。

        2.突出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會計專業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差、應用能力不強、創新意識淡薄。因此,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基于就業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培養目標定位為:按照“厚基礎、重實踐、強素質”的要求,全面加強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開發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向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雙高”型會計人才。通過會計單項實訓和課程綜合實訓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通過創新實訓,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最終達到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之目的。

        3.教學與考證相結合,增加就業籌碼

        學校除了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會計技能培訓。同時應安排相應的課程組織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畢竟用人單位在招會計人才的首要條件是具備會計從業資格證,很多學生因在應聘時還未取得,被安排做倉庫保管員或收銀員。現在江蘇省會計證考試每年舉行兩次,學校可以從第三學期開始組織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學習和考試,直至畢業時有6次-7次的考試的機會,使得學生在畢業前能取得該證書,為就業增加籌碼,這樣會計學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的時候平臺就能夠更為廣闊了。

        五、結束語

        以就業為導向的會計教學體系的構建能為技師學院的學生在就業中提高技能,增加就業的競爭力。同時對會計專業的學生建議,應該充分利用在校時間,多渠道地接觸社會。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不僅僅在課堂、書本上,各種報紙、雜志、互聯網也能成為學習知識的場所,為日后走入社會增強信心。

        參考文獻:

        [1]張幼紅.試論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會計教學[j].人文教育,2012(7)

        第4篇:會計畢業生總結范文

        【關鍵詞】頂崗實習 改進措施 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B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關鍵環節,是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體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強化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教育的良好途徑,也是綜合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社會能力的有效方法。隨著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理論和實踐的發展,高職院校經過不斷摸索和創新,各專業的頂崗實習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模式,并有相應的組織管理制度保障其順利實施。本文通過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財會類專業近年來的頂崗實習工作進行調查分析,認為應從細節入手,加強管理,以提高財會類專業頂崗實習的效果。

        財會類專業頂崗實習的現狀

        1.頂崗實習受到高度重視,工作開展有章可依,有序可循

        目前高職院校都很好地貫徹了教育部[16]號文件的精神,學校上下對頂崗實習工作都非常重視,在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都有反映,并且對頂崗實習的組織機構、過程管理、成績考核都有相應的規定,并且需要學生提交相關的書面材料,來反映頂崗實習進行的重要結點和事項。這些都說明學院上下對頂崗實習工作的重視,整個工作有章可依,有序可循。

        2.頂崗實習實施過程中環節完備,要求明確,管理嚴格

        學院對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有明確的規定,各系部也細化了具體的規定,并對頂崗實習直接負責人――指導教師,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通過這些要求,能定期了解學生的實習動態,加強了對學生的控制,保證了頂崗實習安全、有序、有效地進行。

        財會類專業頂崗實習存在的不足

        1.頂崗實習中校企合作的模式還不夠豐富

        經過調查發現,大部分院校財會類專業在進行頂崗實習時,和企業的合作模式還相對單一。

        表1 頂崗實習開展方式對比

        2.指導教師尚無統一明確的載體來完整記錄頂崗實習指導工作過程

        目前頂崗實習管理規定中,明確規定了學生必須要提交和完成的書面資料,系部也都制作了學生用頂崗實習手冊,將學生需要了解的頂崗實習有關規定、需要填寫上交的表格包含在內。但是對指導教師,系部則是規定了指導教師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和需要提交的相關資料,但沒有統一要求教師對自己的管理指導工作進行記錄,平時跟學生的聯系主要借助電話、短信、QQ、郵箱等工具,對學生的實習單位的變動、實習中存在問題的交流指導這些相關信息,沒有一個統一的載體進行記錄,信息零碎分散,管理中多有不便。

        3.對學生的頂崗實習成績考核規定粗略,不夠細致

        目前的頂崗實習管理規定中對成績考核作出了要求,但只是給出了大體構成項目和分值比重,具體的評分內容和評分標準并不明確。評分項目沒能很好地體現出學生的實習態度、實習過程完成情況,考核表只有實習單位給出文字性的評價,沒有對學生在基本素養、職業素養、專業素養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

        4.對頂崗實習工作完成后的分析總結針對性不夠

        目前,系部要求頂崗實習工作結束后,指導教師必須提交頂崗實習工作總結,但是對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總結,該做什么相關內容的分析并沒有明確說明,總結的針對性不強,不能對頂崗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突出反映,削弱了總結對實踐教學環節的經驗總結和問題反饋的重要作用。

        細化管理,提高頂崗實習效果的措施及設想

        1.編寫頂崗實習教師指導手冊

        為了全面系統地反映指導教師在頂崗實習期間和學生的溝通情況、實習問題反饋和指導情況、輔導學生頂崗實習技術總結的撰寫情況、學生實習相關資料的提交情況,有必要設計編寫頂崗實習指導教師記錄手冊。手冊按每名學生單獨設頁,可以將需要記錄的內容一一列示,還可收集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圖片信息、榮獲獎勵的情況。對于在實習期間表現優異,職業發展前景較好的學生,實習結束后,可將這些學生的信息頁抽取出來,按專業單獨另歸成冊,再較長時間地持續關注,這些學生可作為優秀畢業生的代表,參與以后的專業教學,如為在校學生開經驗報告會,和其所在企業進行校企合作,為在校生作專業技能演示講解等。

        2.細化量化頂崗實習成績考核內容和標準

        重新梳理考核項目,將學生頂崗實習成績考核內容細化量化,明確各個考核項目具體評價標準,設計各個項目的評價表,對學生進行打分。

        表2 頂崗實習考核評價項目及標準

        3.有針對性地進行總結,形成有效數據

        在學生返校進行頂崗實習答辯前,應根據當年實踐教學管理的要求,設計調查表,調查內容可重點放在學生對頂崗實習工作的意見反饋上,也可將調點放在學生的實習單位、崗位變動上、本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調查上,還可以將調點放在校內教學活動在實踐中的適用情況等。總之,調查表的內容可以靈活確定,但每次總結之前必須要先進行有的放矢的調查,然后根據調查結果進行總結分析。

        4.積極嘗試多樣化的頂崗實習模式

        ⑴訂單合作模式。這是目前會計與審計專業頂崗實習中采用的主要模式,每屆訂單班人數在30人左右,雖然相對于會計與審計專業每屆大量的畢業生,訂單班的作用有限,但是在這種合作模式下,單位的情況學校知根知底,雙方信息交流通暢,學生在頂崗實習中的問題能及時反饋給學校和指導教師,指導教師也能及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管理。

        ⑵通過往屆畢業生建立松散機動的合作模式。往屆畢業生中有部分與帶課教師或班主任都保持長期聯系,這些學生因為對學校基本情況的了解,有時會主動與學校聯系,希望推薦畢業生,這樣就能為更多的會計與審計專業的畢業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機會。但是因為這些企業與學校的合作其實是通過往屆的畢業生建立起來的,所以合作的穩定性較差。如果能夠加強與往屆畢業生的后續跟蹤和聯系,建立起往屆畢業生信息跟蹤系統,可以通過這種資源與更多的企業建立起合作關系,改善會計與審計專業頂崗實習的外部環境,提高對頂崗實習的控制和管理。

        ⑶嘗試聯系一定數量的會計事務所,以付費的方式接受實習機會和實習指導。會計事務所相較于其他的單位,能提供多一些的機會,而且有些事務所或記賬機構在收取一定費用的前提下還提供會計實習指導的服務,但這些機構的資質水平參差不齊,無法保障學生持續穩定的實習,所以可以嘗試聯系幾家實力相當的單位,在經費允許的情況下,是否能讓一些聯系頂崗實習單位有困難的學生進入到這些單位進行實習。

        ⑷將企業財務人員請進學校,進行雙向合作。對那些短期內尚未聯系到實習單位的學生,可以嘗試將單位的財務人員請進學校,針對一些會計崗位的基本要求、實際工作流程、重要工作方法等內容組織若干次小型的培訓,將實際工作帶進學校,一線的從業人員對學生的影響會更直接,通過與從業人員的交流,學生能真切地獲得行業發展、崗位要求的相關信息。同時相當于對學生又進行了一次生動的崗前培訓,增加學生的上崗機會。

        ⑸引進虛擬實訓平臺(VBSE),作為頂崗實習的有效補充。會計專業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單位一般難以容納大量的學生同時在相關崗位進行頂崗實習,短時間內的輪崗也比較困難。目前的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則可以實現多崗位的仿真實訓,軟件設計業務仿真、流程仿真、崗位仿真,對系部無法提供充足的頂崗實習單位、學生自主聯系又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可以先通過虛擬實訓平臺進行業務演練,熟悉企業會計崗位的工作內容和要求、業務處理流程,為下一步進入實習單位作好準備。

        參考文獻:

        [1]穆秀英:《高職頂崗實習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當代經濟》2011年第2期。

        [2]李軍雄、曾良驥、黃玲青:《地方院校學生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教育與職業》2010年第1期。

        [3]劉劍英:《高職頂崗實習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年第11期。

        [4]刁洪斌:《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生頂崗實習評價模式》,《職教論壇》2010年第11期。

        [5]張雁平、成軍:《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評價體系的研究和實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年第15期。

        [6]凌靈:《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研究的國內綜述》,《中國電力教育》2012年第29期。

        [7]牛翔:《高等職業學院頂崗實習管理組織模式的研究》,學位論文,山東大學,2013。

        第5篇:會計畢業生總結范文

        關鍵詞:可雇傭性本科生會計學

        一、問題的提出

        從1998年開始,我國的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階段向教育的大眾化發展。在高入學率的背景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在逐年增加。201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660萬人,加上往屆未實現就業的,需要就業的畢業生數量很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在就業難的困境中同時卻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不少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很多企業也找不到合適的人才。”針對這一現象,有學者指出“造成大學生就業困境的真正原因恰恰是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足”,“我國許多地方性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著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教育和教學思想相對落后,教育過程與實踐脫節、教學內容與方法手段更新緩慢、高素質師資缺乏等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共同導致目前很多高校學生就業難的狀況。”目前的教學模式側重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脫節,學生的專業成績在就業過程中會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在實際的就業市場中,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可雇傭性。“大學生身份和大學畢業文憑已不再是稀缺資源,社會關注的焦點是畢業生是否具有可雇傭的素質和能力。”社會各界對即將跨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在從接受教育向工作轉換過程中,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雇傭的”(Employable)越來越重視,大學畢業生的可雇傭性(Employability)問題已經備受關注。“可雇傭性不足是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核心問題”。

        因此,加強大學生的可雇傭性研究,使培養的學生具有可雇傭性,從而順利實現就業顯得非常重要。

        二、建立基于可雇傭性的培養模式的緣由

        (一)可雇傭性的含義

        可雇傭性是指大學生最初就業、維持就業和獲取性的就業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可雇傭性的含義在我國一般指的是就業能力。可雇傭性(employability)是一個涉及到大學生就業的核心概念。可雇傭性為從學生角色向工作員工角色的轉換提供了基礎和前提。

        關于可雇傭性概念的提出有很多種說法,但卻沒有具體的定位,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某一階段,可雇傭性開始向針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這一方向發展。

        (二)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

        從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2007年9月份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統計數據,2007年,工學各專業普遍就業率較高,市場營銷、會計學、人力資源專業則在85%左右徘徊。

        在某項針對CPA專業方向畢業生的調查中,對會計教育提出意見匯總結果顯示,排在第一位的建議即是:加強實踐、案例教學,99人,占76.15%。

        (三)建立基于可雇傭性的培養方案的必然性-基于招聘單位的經驗數據

        1、樣本選擇

        本文選擇我國三個主要的招聘網站,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和前程無憂,根據三大招聘網站自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的關于應屆畢業生的會計崗位的招聘信息進行了統計,工作地點限定在北京、上海、廣州和鄭州,共得到了102個樣本。

        2、數據來源

        招聘單位有關會計崗位的沒有現成的數據或信息,所有數據和信息均由筆者從的招聘信息中手動收集。

        3、描述性分析

        從102個樣本對于應屆畢業生學位的要求可以看出,學歷要求專科的樣本有7個,本科85個,碩士10個。從學歷角度進行分析,大部分招聘單位對畢業生的本科學歷要求達到了83.33%,從這個角度進行分析,教育獲得對于職業的影響是明顯的。

        招聘單位對于畢業生能力的要求:對于溝通能力的要求,中華英才網占樣本數的3.92%,智聯招聘5.88%,前程無憂27.45%;對于團隊協作能力的要求,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和前程無憂占樣本總數的比重分別是1.96%、3.92%和27.45%;關于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要求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和前程無憂占樣本總數的比重分別是1.96%、0.98%和15.69%和0.98%、1.96%和7.85%。從招聘單位對于畢業生的能力要求我們可以看到,招聘單位特別強調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而在學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卻忽視了這些方面能力的培養。

        4、目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1)畢業生實際能力與社會需求存在較大偏差

        雇主在招聘人員時要求畢業生具有良好的思維創新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更具有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可具體的實際情況卻并不樂觀,許多學生面對龐雜的課程體系,感覺自己什么都學了,但什么都不會,這同時也使畢業生給招聘人員一種理論水平較高動手能力較差的感覺。

        筆者曾對所在學院的97名學生就他們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方面進行了統計,他們大部分認為目前從掌握的理論知識來看還是比較全面的,但是對于實際動手能力以及招聘單位所提到的團隊合作以及合作能力等等從目前情況來看還是比較欠缺的。據統計,應屆大學生到崗工作,對所學專業實際知識應用率不足40%,多數學生表現出所學知識根本無法轉化成自己在崗位的實際能力。

        (2)專業和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

        學校的專業設置缺乏市場研究,課程開設缺少特色。各類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目標相近,忽視了市場對不同人才需求的差異性,造成專業教學及人才培養與市場的需求脫節,最直接的后果是出現有業無人就和有人無業舊的局面,反映出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著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問題。

        (3)招生結構不合理

        我國許多高校在招生的過程中沒有處理好各個專業之間的招生比例、不同層次學校的招生關系,以及不同院校的招生比例問題,由此加劇了我國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失衡。

        三、可雇傭性教育模式

        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發到國家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在可雇傭性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開展以可雇傭性為導向的課程改革已經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雇傭性教育模式有輸入-輸出模式、Harvey和Locke開發模式、體驗學習模式、高等教育作用模式和全面開發模式。

        Harvey和Locke開發模式考慮到了高等教育機構在學生可雇傭性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認識到高等教育機構以外的因素尤其是雇主的認可對于可雇傭性的體現及如何體現有直接的影響。體驗學習模式認為關鍵技能、職業生涯選擇、崗位尋求和工作體驗以及其他方面來開發學生的可雇傭性。全面開發模式則強調了提供集中化支持如:職業生涯管理和職業生涯服務,與相關部門的合作等等目標性強、范圍廣的活動。

        輸入-輸出模式高度概括了學校扮演的決定性角色,對中等或高等技能和技術專業學生的可雇傭性提升有很大的指導意義;Harvey和Locke開發模式強調不同學科的可雇傭性應該是不同的,不能等量齊觀,有的學科或專業的可雇傭性更容易培養,這一模式應該更適合一般高等院校;體驗學習模式則強調學生是可雇傭性提升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他們的可雇傭性才會有根本的提升;高等教育作用模式則充分認識到了政府和公共政策在可雇傭性開發中的控制作用;全面開發模式則全面地總結了可雇傭性開發中不同主體的作用,強調這些主體之間應該通過有效地協調來實現可雇傭性的提升。

        四、基于可雇傭性的會計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策略措施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人才培養的質量如何來評價,評價標準是多方面的,可雇傭性應該是很重要的評價標準。

        人才培養模式,回答的是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直接決定了會計學人才的培養質量和水平。學術上理解的人才培養模式一般包含培養目標、培養過程、培養制度和培養評價等四個內容。而基于可雇傭性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體現為各個主體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使“可雇傭性”這一技能被廣泛地運用于人才培養模式這一過程中的。

        (一)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及時修訂培養方案

        “高校假定教育中的可雇傭性與就業中的可雇傭性具有相同含義”,而沒有考慮到需求方。因此,也要求高等教育機構和學生持有現代市場營銷觀念,比如將可雇傭性作為產品的輸入-輸出模式的質量標準是否得到顧客的認可,是否滿足顧客的需求等等。

        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及時修訂本科培養方案,建立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二)激發學習興趣

        亭托在分析中指出工商管理類職業可能需要更多的興趣和技能的積累,而這些則需要更多地在工作環境中生成。那么如何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們可以借鑒體驗學習模式中的觀點,學生是可雇傭性提升的主體,在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提升可雇傭性。

        (三)將可雇傭性融入課程教學的全過程

        正如許多研究表明的那樣“可雇傭性教育應該整合入課程中,否則就業能力是瑣碎的,不完整的。當可雇傭性整合入課程時會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實際上這也強調了在實際學習和教育過程中,需要考慮將可雇傭性技能的各方面整合入課程的教學中。尤其對于會計學科這個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門技術性較強且注重實際操作經驗的學科,實踐性教學對于會計學專業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學校應以創新性、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行為指導,在培養模式中加大實踐課程的比重,增加實踐學分,形成多元化的實踐教學育人體系。會計學專業職業能力的獲得更多地應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生成。

        (四)構建多元化的可雇傭性的培養體系

        本科生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必須建立多元化的培養體系。在可雇傭性教育模式中,全面開發模式則強調了提供集中化支持如:職業生涯管理和職業生涯服務,與相關部門的合作等等目標性強、范圍廣的活動。在實現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專業教師的知識傳授,還需要學校就業部門以及學生管理部門的密切配合,形成可雇傭性能力培養的合力。

        (五)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大學所受到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會隨著學科的發展逐漸變得落后,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除了知識的傳授之外,還應該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在大學生活中灌輸終身學習的理念,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

        基金項目:本文系安陽師范學院教學研究項目“會計實驗課教學綜合改革的探索與研究”(ASJY-2011-9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躍軍,葉才華.試析大學生可雇傭性能力的培養途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4):101-103.

        [2]謝志遠.關于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05,(1):90-92.

        [3]衛靜芬.大學畢業生可雇傭性開發實證研究[J].教育科學,2009,(1):76-82.

        [4]孫俊華,汪霞.大學畢業生的可雇傭性研究:分析視角、構成維度和測量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10,(8):66-71.

        [5]李前兵.基于可雇傭性的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途經[J].中國市場,2008,(10):140-141.

        [6]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畢業生能力調查分析報告r.2009.

        [7]張紅.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現實癥結與化解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11,(3):123-125.

        [8]周淑美.試論我國高校擴招與大學生就業難[J].現代企業教育,2007,(6):131.

        第6篇:會計畢業生總結范文

        關鍵詞:會計 工學結合 教學改革

        在高職教育改革的氛圍下,濰坊工商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抓住機遇,不斷實踐,逐步形成了各專業的辦學特色。其中會計專業是我院的重點專業,該專業從招生以來,一直堅持與社會、企業及地方經濟的密切聯系,及時、深入了解社會的專業人才需求和使用狀況,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專業和課程教學團隊建設和校內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通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專業設置的針對性、適應性,培養目標定位的準確性得到充分體現,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操作程序。

        一、校企合作,設計人才培養方案

        為了構建一個能夠符合工學結合要求的、與會計職業崗位能力相適應的、實用有效的課程體系,我院會計專業成立了由校內外專家、會計師及骨干教師組成的會計專業指導委員會。專業指導委員會根據社會需求、行業特點及社會發展趨勢,及時對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和規格、培養方案等進行調整,做到理論與實踐、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特別注重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例如改革前,我院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只有基礎會計大作業和財務會計大作業。現在,實踐教學有基礎會計實訓、財務會計實訓、成本會計實訓、通用財務軟件實訓、財務管理實訓、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及頂崗實習,實踐性教學比例超過了50%,構建了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實踐教學新體系。

        二、改革教學模式,構建模塊式課程體系

        充分借鑒國內外職業教育高職教學模式,結合會計職業崗位對培養對象的要求,構建“三段遞進、崗證結合、螺旋上升”型模塊式課程體系,從整體上構建高職會計“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把理論、實習、實訓整合為一個有機的系統,遵循從基礎到專業,從單項到綜合、統籌安排理論、實驗、實訓的各個環節。把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理論學習階段、工學交替階段、頂崗實習階段。理論學習階段是工學交替階段的基礎,理論學習階段知識會在工學交替階段中得到鞏固、應用、拓展和加深,學生的能力不斷得到發展與提升。在頂崗實習階段又對前兩階段進行全面總結和提升,這樣有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

        三、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強化學生職業技能培養

        1.增加校內實訓基地。我院在政策和資金投入方面對會計實訓基地給予了大力支持,學校設立了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訓室和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室等。實訓室給學生配備了各種模擬實習資料,資料都與當前企業實務使用的一致。實訓室制定了專門的管理制度,各項管理制度規范、科學,各課程的實訓計劃完整周密,實訓室使用率高,這些較規范的校內實訓基地為構建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提供了保障。

        2.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根據高職教育的教學要求和會計專業學生實習特點,我院會計專業積極開拓校外實習基地,先后與多家企業簽定了合作協議。學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學校會派出會計專業教師進行現場指導。此外,我院還定期或不定期聘請企業及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專家來校舉辦專題講座,為學生傳播最新的會計專業知識、經驗,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幫助學生開拓視野。

        四、創新隊伍建設,向“雙師型”方向培養教師隊伍

        師資隊伍是影響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而“雙師”結構教師團隊建設則是保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順利實踐的關鍵所在。我院緊緊抓住職業教育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采用以下方式建設“雙師”結構教學團隊。

        1.派出專職教師“頂崗實踐”。我院的會計專業教師大部分是畢業后直接進校任教,雖有較強的理論知識水平,但缺乏實踐經驗,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通過頂崗實踐,一方面,可提高專業技能水平與實踐動手能力,提升教師隊伍的職業素質;另一方面,也可使教師了解企業生產技術發展和應用的現狀,帶動專業技能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2.鼓勵教師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及相應職稱,從而推動教師專業理論知識的更新。目前我院的會計專業教師都具有會計從業資格,有的是注冊會計師,有的是會計師、注冊稅務師,形成了陣容強大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3.聘請兼職教師指導實踐。在鼓勵專職教師頂崗實踐的同時,我院還聘請6名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行業能手,如會計師擔任兼職教師或學生實習指導教師。

        工學結合是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要求。為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會計人才,必須走工學結合之路。我院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逐年提高,我院近兩屆會計專業畢業生的“雙證書”比率達到了85%以上,近兩年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以上。同時,學生在職業崗位上的表現也很出色。根據畢業生跟蹤調查統計,我院近兩屆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后工作整體表現好的占96%以上,為學院贏得了聲譽,擴大了學院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7篇:會計畢業生總結范文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 三維階梯式 會計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227-01

        “經濟愈發展,會計愈重要”。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求就職員工上崗即能處理業務,一些用人單位甚至對畢業生提出需擁有工作經驗的條件。同時,鑒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用人單位還希望員工對待就業崗位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對企業能保持一定的忠誠度。這些條件看似苛刻,其實說明了用人單位希望畢業生能縮短見習時間,提高專業素養。然而,長期以來,我國高職會計教育不能突顯自身優勢,出現了“理論知識和綜合素質不如本科生,技能操作不如中專生”的現象。從目前高職會計畢業生的就業現狀來看,存在著“兩多一少”的情況,即高職會計畢業生多,企業對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需求多,但高職會計畢業生能勝任企業會計崗位,真正滿足企業需要的少。

        1 構建思路

        針對目前高職會計教育存在的缺陷,考慮市場對高職會計學生的需求,本人綜合相關因素,針對五年制高職,提出了構建“三維階梯式”會計專業教學體系的設想。該設想利用三個緯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每個學年的教學進程中充分運用和體現,并隨著教學內容的逐步細化和深入,實現階梯式的遞進,最終實現五年制會計專業學生在三個緯度上的共同提升。這種教學體系突破了傳統高職教育僅注重考試和流水型的技能訓練,以單一進程(“先理論,再技能,后實訓”)完成五年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的模式。

        2 模式構建

        2.1 三維的內涵

        三維:三個維度的簡稱,指的是同一內容必不可少且相互交融的三個方面,是構成一個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學體系中的三維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知識與技能”:指學生能從具體事例中,知道或能舉例說明所學知識點的有關特性或意義,或能根據所學知識點的特征,從具體事例中辨認出這一知識點。

        (2)“過程與方法”:指學生在學習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運用了怎樣的方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指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總會產生一定的態度和價值傾向,如對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和價值判斷及內化。

        總之,“知識與技能”是學生發展的基礎,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它通過“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而最終實現。“過程與方法”是教學體系的操作系統,是實現另兩個教學目標的環境、途徑和橋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教學的動力系統,它伴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而實現。

        會計教學體系的三個維度,是將專業化的教學方式融入到三個維度中,教師通過會計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講解,使學生掌握會計業務操作的“過程與方法”,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對待會計工作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2 階梯的內涵

        第1學年:“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專業認知訓練”階段.通過第一學年相關理論與實訓的學習,使學生具備基礎崗位,如收銀員、出納員的崗位技能。同時,進行會計專業基礎技能(書法、點鈔等)的學習和訓練,為從事出納和會計工作奠定基礎。

        第2學年:“專業核心知識學習+核心技能訓練”階段.根據會計崗位核心能力的培養要求,開設專業核心課程,并將核心能力進行細分,根據細分的各項能力要求,系統的講授會計專業核心內容,使學生具有成本核算、納稅申報、編制報表、財務軟件應用等會計信息處理和分析的會計核心能力。

        第3學年:“專業綜合知識學習+崗位應用訓練”階段.本階段旨在使學生具備會計綜合核算工作能力、職業判斷能力和財務管理能力,實現“課證融合”、“模擬實訓”兩者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專業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第4學年:“專業化崗位知識學習+崗位輪換訓練”階段.為達到現代高職教育的要求,使學生真正做到“畢業即就業,就業即上崗”,單純進行綜合業務的實訓遠達不到要求,還必須進行會計各行業各崗位的仿真模擬實訓。

        第5學年:“畢業頂崗實習”階段.該學年是五年制高職學生學習的最后一學期,對于學生的順利就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會計專業教學體系的“三維階梯式”模式,是將“三維”和“階梯”進行有效的融合,最終應具備如下能力。

        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能力:會計核算能力;成本核算能力;結算能力;財務分析管理能力;納稅申報能力;審計監督能力。

        思維方式與方法的能力: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信息獲取加工與處理利用能力;計算機辦公軟件應用能力;不斷總結提升質量滿足崗位需求的能力;通過自學獲取新知識和新業務的能力;獨立完成崗位工作設計建構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力:人際交往和協商溝通能力;克服困難與挫折的能力;創業創新意識與能力。

        3 意義

        高職教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形成自己的認識基礎,如果缺乏這一點,它將失去前進的精神動力。在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刻,只有彌補當前高職教育存在的不足,才能促進高職院校更好更快地發展。

        五年制高職采用“三維階梯式”的教學體系,能從根本上避免教師在會計專業知識的傳授過程中,僅關注知識與技能的單純傳授,實訓任務的完成與否。“三維階梯式”的教學體系,對于“知識與技能”在教學中高效實現,“過程與方法”在繼承中創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交流中閃現亮點均能得到體現。這種教學體系,將會計專業知識按五個學年進行階梯式的細分和教學,把縱橫交錯,又各有側重的會計知識進行梳理,使學生對專業知識從基礎認知―具體掌握―綜合理解,對業務處理的能力從教師教予―方法引導―自我處理,對專業的情感態度從一知半解―樹立興趣―充滿自信,最終完成三個緯度的階梯式提升。

        4 結語

        本人認為,在現代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三維階梯式”的教學體系理論上應該是較為合理的,至少這種體系能有意識的培養高情商和高能力的學生。但是由于每個高職院校都有自身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特點,要把這個體系運用于諸多高職院校,還存在諸多困難。此外,核心教材的選擇,必修與選修課程的確定等都還有待商榷。希望在今后對高職會計教育研究的過程中,能不斷完善和提高其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第8篇:會計畢業生總結范文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每年有大量高校畢業生步入社會。在嚴峻的經濟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雙重壓力下,大學生就業問題突出,這個問題是否能解決關系著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目前財經專業是云南應用型本科高校最熱門的專業之一,隨著報考人數的不斷增加,一系列的問題,如學生就業競爭壓力大、專業對口就業難就暴露出來。通過對云南應用型高校財經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探討影響畢業生就業的因素,為高校進一步優化專業設置,改進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就業競爭力具有較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 云南應用型高校財經“熱”的現狀

        1.1 云南高校財會類專業的報考人數呈上升趨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財務管理的規范化,社會上各種企事業單位對財經類專業的需求也會大大增加,財經類專業已成為各高校中的一個熱門專業。云南各大高校報考財經類專業的人數也是急劇增加。以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為例,該校從2001辦學至今,招收的會計和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人數不斷增長,是報考人數最多的,云南省其他高校幾乎也是如此。

        1.2 會計專業證書報考人數急劇增加

        隨著財經類專業報考人數的增加,就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考取一些財會方面的證書。比如會計行業最基本的會計從業資格證,助理會計師,銀行從業資格證等各類經濟學證書。比如云南省2010年報名參加會計考試的人數約有11.6萬人,2011年報名參加會計考試的人數約有21.3萬人,2012年報名參加會計考試的人數約有34.8萬,2013年報名參加會計考試的人數約有40.5萬,2014年報名參加會計考試的人數約有47.8萬。①這樣就會導致一個問題,考過的人越多,就意味著證書的含金量越低。

        2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的財經類專業畢業生的調查結果統計分析

        作為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的財經類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呢?專業對口率如何呢?只有通過畢業生的就業調查才能回答這些問題,才能反饋財會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運行效果。通過QQ群、微信等方式對財務管理、國際貿易、經濟學專業的畢業生進行調查問卷,本次調查共回收到115份問卷,其中男生38人,占33%,女生77人,占67%。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2.1 封閉式問卷調查結果統計

        ①在校成績優秀的有23人占21.3%。良好的71人占65.7%。成績中等的12人占11.1%。成績差的有2人占1.9%。②畢業后收入狀況在1000-2000的有14人占13%,2000-3000的有41人占總人數38%,3000-4000的有31人占28.7%,4000-5000的有8人占7.4%,收入在5000以上的14人占13%。③畢業后畢業生選擇工作地點在云南市內的有65人占56.6%,云南省地級縣或鎮的有26人占22.6%,在省外城市的有19人占16.5%,在省外地級縣或鎮的有5人占4.3%。④往屆畢業生剛畢業時選擇所從事工作時是財經類專業對口的工作的72人占62.6%,自主創業的8人占7%,從事管理類工作的5人占4.3%,餐飲娛樂類4人占3.5%,選擇其他行業的26人占22.6%。⑤根據對當前財經類專業就業形勢的看法,認為當前就業壓力大的有27人占23.5%,認為就業比較容易的有26人占22.6%,認為就業形勢一般的26人,占22.6%,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因人而異的36人占31.3%。⑥針對當前財經類專業人員的供求情況認為供過于求的有66人占總人數57.4%,供不應求的有26人占22.6%,認為供求平衡的有23人占20%。⑦畢業生在選擇工作職業時首要考慮的問題調查認為首要考慮專業是否對口的有7人占6.1%,首要考慮就業地點的有6人占5.2%,首要考慮工資待遇的22人占19.1%,考慮是否有利于個人發展的62人占53.9%,考慮父母的要求與期望的2人占1.7%,首要考慮個人興趣的16人占13.9%。⑧而在求職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跟不同的困難,認為最困難的是沒有工作經驗的是66人占57.4%,認為如果學生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是就業中難度最大的是30人占26.1%,認為最大難度是工資待遇的是10人占8.7%,認為是其他問題的有9人占7.8%。⑨對于如何提高財經類畢業生的就業能力調查,有41人(35.7%)認為學校應該加強對財經類專業在校生的實踐。6人(5.2%)認為政府應該在政策上加大就業力度。25人(21.7%)認為學生在校時應該自己多參加與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43人(37.4%)認為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多參加社會實踐豐富自己的經驗。⑩針對學生認為財經類課程的教學質量如何,有15人13%認為很好,47人40.9%的人認為較好,46人(40%)認為一般。7人(6.1%)認為不好。■而對當前財經類專業畢業生就業中最主要的問題學歷的高低不是最主要的,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擁有證書的多少與級別的12人占10.4%,認為是工作經驗的缺乏的54人占47%,認為是就業信息機制不健全占的3人占2.6%,認為是學校不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21人占18.3%,是畢業生就業定位不合理期望值過高的25人占21.7%。■根據你的工作經歷認為學校教授什么最重要教育最有用的23人(20%)認為是專業知識,42人(36.5%)認為是技能培訓,有44人(38.3%)認為是實踐經歷,6人(5.2%)認為是其他原因。■認為學校最缺乏的教育是專業知識的有6人占5.2%,9人占7.8%認為是人際交往能力,24人(20.9%)認為是解決問題能力,74人占64.3%認為是實踐能力,2人(1.7%)認為是其他。■畢業后就業單位性質16人(14.8%)是國企,54人(50%)是私營企業,24人(22.2%)是事業單位,14人(13%)是其他性質。

        2.2 開放式問卷

        對財經類專業教育教學最需要改進的地方,回答總結如下:①絕大多數的畢業生認為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重要,理論知識學得再好,沒有實踐經驗也是沒有用的。②不要因為一些所謂的課程教學,讓學生和社會脫節。③請一些成功的企業老板去分享,加強專業實戰。④學校書本教育遠遠落后于社會發展需求,學校老師職業技能傳授過于理論化,應該針對實際情況注重學生實際技能的鍛煉和跨專業基礎知識傳授。⑤對教師隊伍建設應該注意對新信息新知識新思維的培養,增加實踐課程。國家加強就業政策。⑥多增加有關實習機會,加強畢業生的心理教育。⑦專業課之余增加模擬操作類的課程,以及多為學生創造到社會各領域實踐的機會,實踐經驗和考證過級同樣重要。

        3 影響學生就業的學校教育教學方面的問題

        3.1 師資結構不合理

        云南還處于一個教育發展比較落后的情況,師資力量本來就不是很雄厚,更何況財經類專業的學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程度,即使加快教師的聘用工作,也不能適應辦學規模擴大的發展勢態。

        3.2 課程設置不合理,不夠注重實踐教學

        財經類專業本就是一個要結合理論和實踐的專業,不然就會變得眼高手低。然而,隨著報考人數的增多,實踐設施越來越跟不上。所以現在的手工會計模擬實務來說,通常是指導老師拿出一套經濟業務資料,學生自己操作整個過程登記賬簿、編制報表。對于如何進行經濟業務合理性控制、如何進行職業判斷和預測、如何與同事進行溝通和協調等實際問題,幾乎沒有這方面的訓練。

        3.3 就業指導工作不完善

        當今,僅僅是應用性型人才培養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為了讓學生全面而綜合的發展,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已經迫在眉睫。現在,用人單位比較看重財經類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協作能力,而這些,在專業課當中是學不到的,這就需要學習專門來開設一些課程或開展一些活動,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4 促進云南應用型高校財經類專業學生就業的對策建議

        4.1 重視實踐教學,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

        與理論研究型人才主要要求研究能力不同,本科應用型人才更強調復合能力,既包括知識、技術、專業的實踐應用能力,又包括構建應用知識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本科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目標的主要內容,這是一種綜合能力。高校應將學生的培養與用人單位的需要連在一起,與一些當地企業建立起一種長期而穩定的實習及就業合作關系,定時定批的將一些同學推薦到用人單位去實習。

        4.2 加強就業指導

        學校應該完善就業指導工作,將職業生涯規劃輔導貫穿于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整個過程。可以先培養大一新生對職業規劃的意識;對大二的學生就要讓他們自己有一些危機意識,明確未來所要發展的路,并為之做出一些努力;對大三的學生,應該鼓勵出去找一些兼職,接觸社會并鍛煉一下自己的基礎實踐能力;進入大四后,就要刻意去找符合自己專業的工作,更加有針對性的鍛煉和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并掌握求職技巧。

        4.3 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培養

        與理論研究型人才所要求的創新、創造思維素質不同,本科應用型人才要具有應用知識、技術、技能進行創業所需要的專業素質和開拓精神等綜合素質。這種素質包括較高的專業素質,又包括一定的非專業素質,是一種綜合素質。財經類應用型專門人才在進行經濟、財務核算和管理咨詢中,專業知識的運用、專業技能的發揮與個人的責任心、道德、自信心、心理、意志、品質、身體等非專業素養關系十分密切。高校不僅要培養出適應社會,能力強的專業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使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使其做到敬崗愛業、熟悉法規、依法辦理、客觀公正、廉潔奉公、堅持準則。

        5 結語

        財經類專業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既有學歷高、素質好和發展潛力大的優勢,又有缺乏社會經歷的劣勢,而且目前畢業的學生相當部分是獨生子女,一個人就業涉及多個家庭和社會各個方面。如果不能實現充分就業,不僅是對人才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將影響社會和家庭,甚至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因此,財經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值得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對于高校而言,應該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就業指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

        第9篇:會計畢業生總結范文

        科專業畢業生的社會工作的方法與目標導向經濟組織要實現“相關方利益最優化”的目標,提高經濟效率,達到經濟的高速增長,就要實行非常嚴格的科學化的組織經營管理。組織范圍內科學系統的管理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包括組織計劃管理、組織生產管理、組織物資采購與庫存管理、組織質量管理、組織成本費用管理、組織財務與會計管理、組織勞動人事管理、組織安全環保管理等八項內容〔3〕。良好的經濟組織的經營運作需要這八個方面相互配合、和諧運轉。同時這八個部分在具體運作過程中,都會發生各種財務活動和各類經濟業務,需要會計人員對其進行基本的會計核算與進一步的信息處理,并提供及時的、真實的、完整的相關性很強的會計信息,以便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經營與管理。因此,可以說財務工作貫穿于各經濟組織經營管理的全過程,為組織經濟管理工作提供準確的信息支撐,這也就為經濟組織中以會計專業本科畢業生為生力軍的財務工作確定了目標。為更好的實現財務工作的目標,會計人員必須要為如何服務于經濟組織的這八項經營管理活動,選擇合理而有效地方法和手段。

        2經濟組織的會計職業需求細化了會計本

        科專業畢業生的工作內容與工作能力要求導向經過對全國多家面向應屆畢業生進行招聘的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問卷調查和詳細面談,匯集了目前社會的經濟組織對會計本科專業畢業生的具體工作內容與相應具備的工作能力方面的要求。總的說來,經濟組織對會計專業本科畢業生的需求,可以歸納為兩個大的方面,即專業知識和業務內容與能力要求,職業道德素質內容與能力要求。

        2.1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要求

        會計工作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經過系統地學習,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結構和相應的業務能力。因此,各個用人單位在招聘和使用會計人員時,首先在這一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各個經濟組織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要求的具體提法和形式有所不同,本文在此做了比較全面的總結歸納,主要包括以下八個方面的能力要求。受教育程度:由于目前的會計工作內容的增多與工作質量要求的提高,需要會計人員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具備的專業能力要更加全面和系統。因此用人單位對應聘的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受教育程度要求〔4〕。專業知識結構: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不只是要掌握基本會計專業知識,還應該熟悉和掌握與會計工作相關的知識。學習能力:目前正處于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信息的更替日益快捷,特別是我國會計不斷與世界接軌,會計知識和業務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因而對會計人員的學習能力要求更高,很多企業在招聘會計人員時強調,要求具備持續學習的精神與能力,以很好的適應不斷變化的會計工作方式、方法、內容和環境。適應能力:會計人員所處理的業務貫穿經濟組織的各個部門,可以說涉及面廣、業務量大、接觸的人員較多,因此會計人員的適應能力應更強,以形成一種良好的、和諧的工作狀態〔5〕。人際交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包括了與個體周圍環境建立比較的廣泛聯系的能力、對個體外部信息的識別、吸收與轉化的能力、合理的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會計人員需要與經濟組織內眾多的人員打交道,人際交往能力逐漸顯得重要。團隊協作能力:意指以團隊為工作基礎,團隊成員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成員間進行很好的互補互助,從而達到團隊工作效率的最大化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要求團隊內的成員,一方面要具有個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要有與團隊其他成員進行協調合作的能力。會計人員要進行大量的管理輔助型工作,需要具備為整個經濟組織的總體目標服務的精神。工作經驗:會計人員的工作內容涵蓋的很多,涉及的經濟組織的層面較多,所面對的工作要求的類型也多種多樣。一個熟練的會計人員一般要經過多年的積累方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工作任務。創新能力:會計人員所工作的經濟組織環境和經濟業務類型不斷發生改變,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具有順應變化需求采用新工作方式、方法的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務于經濟組織的經營目標。

        2.2職業道德素質內容與能力要求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一级aⅴ在线免费播放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艾草网 |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 | 网爆热门视频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