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會計存貨實訓總結范文

        會計存貨實訓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計存貨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會計存貨實訓總結

        第1篇:會計存貨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綜合模擬實訓;改革;實踐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和會計崗位的任職要求而開設的一門專業技能課,涉及的知識和技術十分豐富,因此,需在開設《基礎會計》、《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在學習了會計理論、并進行了單環節、單項目實訓和電算化實訓后,開設該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企業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體操作方法,加強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基本方法的運用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達到理論知識與會計實務的統一,理論與操作方法的融會貫通。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目標主要有:(1)鞏固理論知識。(2)將手工與電算化的單環節、單項目實訓“串”起來。(3)了解各崗位職責、任務、工作流程。(4)熟悉工作環境,陶冶職業道德。

        一、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1、以崗位工作為任務,以典型業務主線整合教學內容

        會計工作各個崗位的職責、業務流程雖不相同,但核算方法是相同的,因此,我們按照崗位劃分為不同的章節,著重要求學生掌握各個崗位的職責、業務流程及典型業務的處理方法,然后用業務將七個崗位串聯起來,通過業務處理,使學生不僅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各個崗位的職責和核算內容,更能使學生熟練運用各個工作環節的核算方法,強化核算能力。

        2、融“教、學、做”為一體設計教學環節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作為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以學生的實際操作為主,因此,在每個實訓單元中,教師的講解僅占1/4,內容包括通過多媒體手段演示主要操作環節,具體單據的填制方法,注意問題以及典型業務處理步驟;其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例子模仿教師的操作;最后,是學生通過模擬企業的具體經濟業務進行核算處理。

        3、按“手工”——“電算化”設計教學程序

        本課程的特點在于把手工實訓和電算化實訓結合起來,先進行手工會計實訓,再進行電算化操作。這種安排解決了電算化與理論結合不緊密的問題,提高學生使用財務軟件的能力,能夠較自如地解決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增強應變能力。一套業務,兩種實訓方法,學生通過對比,不僅提高了操作技能,而且深刻理解了操作的理論依據,減少了實際操作的盲目性,增強了自覺性。

        二、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創新

        1、走出去,請進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做一名合格的會計必須熟悉企業的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核算內容,才能為財務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實、可靠、相關的經濟信息,才能為經營管理者進行正確、有效決策提供支持。為了使學生對企業的生產過程、財務工作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我們采取了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一是帶領學生到制造企業參觀了解企業的生產過程與工藝流程,讓專業課教師深入企業調查或實習;二是請企業人員來校為學生講解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和財務工作的主要工作崗位、職能,使學生對企業財務工作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為實訓打下基礎。

        2、具體任務帶動技能訓練

        會計的核心職業能力是填制與審核憑證、登記賬簿和編制會計報表。大多數學校的實訓課程就是利用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訓練學生的這三種能力。我們認為,這種實訓方式雖然能夠使學生較好地掌握這些核心技能,但對于財務工作還是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認識,與實際工作有一定的距離。為此,我們用業務項目組織教學,以業務項目為載體,通過完成會計各崗工作任務來訓練和強化核心能力。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使學生對財務工作的全程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掌握了填制與審核會計憑證、登記賬簿等核心能力,還理解了各崗任務之間的內在銜接關系,全面增強了學生專業技術和實際操作能力。

        3、課堂模擬會計工作環境,力爭做到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

        為了模擬會計工作的實際環境,配備的設備用品應比較齊全,每桌配備了會計工作所需的用品,如企業科目章、模擬銀行業務受理章、模擬單位財務章及各種文具用品;為每位學生配備了財務部門各崗位的核算資料;另外,還配備了外幣票樣圖集、人民幣票樣、點鈔紙等,為學生創造了仿真的工作環境;

        4、期末考核采取企業考核員工的標準

        “教”與“學”做到了企業的崗前培訓,那么,“考”也要采取企業考核員工的標準。在考試方法上,通過完成一整套會計包的操作來進行考核和評價。會計包模擬企業真實的賬務處理,要求學生掌握從建立賬套、填寫和審核原始憑證、編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登記賬簿,進行成本計算,到編制會計報表一系列核算方法。作為實訓課,平時成績占40%,會計包的完成占60%,評分標準為會計憑證填寫的完整性與準確性、賬簿登記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報表的編制準確性、上機結果各占四分之一。另外,考核成績除考慮學生上交作業的數據準確與否外,還考慮其完成作業態度,與其他學生的協作意識,及作業上交的及時性等因素,上交越晚,扣減分數越多,從而加強其對會計信息及時性的認識。

        三、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

        1、典型業務引導法

        根據每個會計崗位的工作職責,業務流程及經營過程的生產制造流程,總結典型業務,進行詳細講解,反復練習,通過典型業務的處理,學習和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技能。同一案例分別采用橫向、縱向的角度練習。橫向練習是指學生按照出納崗、薪資崗、固定資產崗、應收款崗、應付款崗、存貨崗、總賬崗分別練習各崗位的業務處理,明確某一會計具體崗位的職責,熟悉業務流程,并掌握該崗位全套的業務操作,為學生走向具體的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v向練習是指學生按照填制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的順序完成案例業務處理,使學生全面掌握會計業務的處理流程,提高其綜合業務素質。

        2、演示、示范法

        會計業務的處理,規范性非常強,僅就單據為例,日期是大寫還是小寫,大寫如何寫,蓋幾個章,蓋在哪里等每個項目都有嚴格的要求,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因此,從理論上掌握了單據的要素及填制方法到能夠準確填寫,還有一定的距離。例如,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等操作程序性很強,將操作過程制作成電子課件,這樣,會計的操作過程很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過程。利用電子課件演示例題、練習題、參考資料,加大了課程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3、角色扮演法

        在學生了解崗位責任后,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如出納、應收、應付、固定資產、薪資、存貨、總賬、財務總監等,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從事會計工作,熟悉工作流程。模擬企業崗位需要將學生分組,每個小組每位同學分別扮演財務部不同的崗位角色,模擬企業財務部實際業務處理流程,進行案例處理,實踐成績根據整組學生的綜合表現評分。這樣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充分享受模擬實訓的樂趣,增強他們對財務流程的印象,又可以鍛煉其合作、協調能力。

        4、工作流程再現法

        明確各個崗位的責任及工作流程后,利用工作流程再現法把各個崗位工作的銜接起來。例如,利用賒購材料的業務,使學生了解從接到采購員的購貨發票到進行賬務處理,單據在各部門的傳遞程序及各個崗位的具體工作。實訓時,將學生分成小組,分別擔任采購會計、應付會計、存貨會計、出納、總賬及財務總監六個角色,采購員購買了材料入庫時,將發票交到存貨會計,由存貨會計填寫入庫單并要求采購員簽字,根據入庫單編制轉賬憑證,經總賬會計和財務總監審核后,登記材料明細賬,然后將發票交由應付會計,由應付會計編制轉賬憑證,交由總賬會計和財務總監審核后,登記應付賬款明細賬;支付貨款時,采購員持報銷單交由財務總監簽字授權,然后由出納開支票,將支票交給采購會計,出納根據支票存根編制付款憑證,交應付會計、總賬會計、財務總監審核,然后根據審核無誤的付款憑證登記日記賬。通過這筆業務的分崗位實際操作,使學生對會計工作流程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崔潔.基于“內外結合 三層雙軌三能力”模式的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改革[J].財會研究,2013(5).

        [2]趙浚,沈應仙.“雙重”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3).

        [3]田方.高校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學探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

        第2篇:會計存貨實訓總結范文

        綜觀中職學校各種教育資源的應用,除社會資源,僅校內資源就普遍存在資源浪費問題。而這一問題的根源多是由于會計實訓教學資源缺乏有效整合,沒有很好地將教育資源進行整體優化,會計實訓教學未能突破拼盤式課程結構。對此,我將中職學生認知發展規律與自己多年會計教學體驗相結合,嘗試將教育資源在會計仿真實訓模式下進行整合,進而使之更有效地應用于中職會計實訓教學。

        第一,精心做好理論準備。剛升入中職學校的學生沒有任何的會計專業知識和經驗,在第一學年中,其學習重點還是對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應該在理論學習中逐漸引導學生對財務人員工作內容形成初步構想,了解認識財務相關的工作崗位職能,為仿真會計實訓教學做啟蒙。這一階段中,只能先開設一些操作性較強而知識運用要求不高的會計實訓課程,如:點鈔、珠算、傳票翻打、原始單據填制等。這類實訓課程由于其可操作性強,學生得到正確技巧指導后,只要保證足夠的練習時間都會看到技能水平明顯提升。從第一學年就開設此類課程,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在校時間練習,而且技能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的興趣。

        第二,潛心進行模擬應用。實際工作中最常見的會計崗位有:出納崗位、存貨核算崗位、固定資產核算崗位、成本核算崗位、利潤核算崗位等。實訓課教師可以先對這些崗位逐一進行實訓練習,而后再進行仿真的綜合應用操作。實訓課程的教學不如理論課程教學見效快,這要經過幾個環節:模仿——嘗試——糾錯——熟練。學生要真正掌握好一個崗位的實際工作內容需要經過反復地體驗總結,只有在遇過幾個難題、犯過幾次錯誤后才能真正體會到崗位工作的關鍵所在,進而真正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該學習階段專業實訓內容豐富多變,因此,采用的教學手段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在出納崗位的仿真實訓中,首先,教師可采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方法讓學生來模擬一位出納員一系列的工作內容,這能較全面地學習出納崗位的各種工作內容;其次,學生了解了出納員的基本工作內容后,可采用項目教學法,讓學生仿真模擬出納員的某一項工作的具體操作;最后,當學生對這一崗位較為熟悉后,則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讓大家對某個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通過討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及團隊合作精神。這一階段的綜合仿真實訓練習,實際就是將各個財務崗位的工作內容進行有效地結合,這也是會計仿真實訓模式最全面的一種教學方式。此時,練習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學生對于困難的解決應對能力,而是要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系統掌握情況,以及對各種職業能力的綜合應用。學生可以分組進行崗位輪換,如果能夠結合沙盤模擬教學就能通過這類練習從多個角度把握企業整體會計職務工作流程。

        第三,用心推進總結提升。不少中職類學校都安排學生在第三學年進行了專業實習,這一階段可以說是學生用實踐來檢驗理論的時候,也是對學校實訓教學效果好壞進行評判的重要環節。雖然平時學生并不在學校,但是老師仍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由于每個單位對財務人員的需求人數并不多,所以一個班級幾十位學生常常分布在很多不同的企業見習。其中就包含了屬不同行業的各類企業,多保持與學生的聯系,收集見習單位的相關信息及意見,這對修正實訓課的教學方向,提高實際教學效果有極大的幫助。初入社會的學生們在工作中常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這些都是在學校實訓室中無法模擬的,其中也包括各種非專業技能,而是有關職業素質的問題。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仍是教師義不容辭的工作。同時,也可以了解學生的薄弱環節,為實訓課程的改進提供參考。同齡人在交流時會產生更多的共鳴,老師可以在學生定期返校時組織一次交流會,讓大家談談對見習的感受,或是討論一些遇到的難題來共同解決。通過大家經驗教訓的交流,可以使學生更快增長見識,提高職業能力。也可以借助網絡這一平臺來實現這一目的。

        作者:孫弋程

        第3篇:會計存貨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會計;綜合實訓;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34 文章編號:1672-3309(2012)03-74-03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職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是既有足夠的會計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項目教學是會計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它最大限度地服務于學生發展、服務于企業功能,使學生學得較直接、較實用,在校就具備會計從業能力和資格。會計專業綜合實訓是會計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目的是圍繞“生產過程”編排各會計崗位,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對會計實務仿真操作訓練,使學生能直觀、系統、全面地掌握企業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體方法,加強對《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基本理論的理解,加強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基本方法的運用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將會計專業理論和會計實務緊密結合,為學生日后從事會計工作奠定較為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操作基本功。所以,加強會計綜合實訓項目的設計與實施是完成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的關鍵。

        一、 會計綜合實訓基本要求

        會計綜合實訓職業行動領域的典型會計工作崗位包括出納核算崗位、資金核算崗位、往來核算崗位、成本核算崗位、總賬報表核算崗位、稽核核算崗位、辦稅員崗位和會計主管崗位等。會計綜合實訓要達到鞏固所學知識(主要是熟練掌握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的填制與審核),通過對企業會計核算崗位綜合技能的操作,掌握企業有關崗位核算的原始憑證填制與審核、記賬憑證填制與審核的基本過程,將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密切相結合,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認知過程。要讓學生明確并做到工作化的學習目標、了解綜合化的課程內容、組織行動化的學習過程、完成過程化的評價反饋。

        綜合實訓用品包括手工綜合實訓用品(包括記賬憑證、賬簿、科目匯總表、財務報表、會計憑證封皮、賬簿封皮、賬繩、膠水、財務專用筆、直尺、實訓報告、會計檔案袋等)和電算化綜合實訓用品(含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在進行會計綜合實訓時,一般應完全按照生產企業或實際部門組織會計核算的程序、方法和所使用的憑證、賬簿、報表來組織;動手操作之前,要弄清實訓的目的和要求,對教材的有關內容進行認真的復習,會計綜合實訓就是運用會計核算的專門方法,對單位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會計核算方法是相互聯系、密切配合的,形成了一個完整、統一的會計核算方法體系。會計綜合實訓主要強調對發生的經濟業務在填制憑證、登記賬簿和編制報表這3個環節上的擬操作。會計核算方法在會計綜合實訓中的應用包括會計科目設置、記賬方法選用、憑證填制、賬簿登記、報表填制;對各項實訓的基本操作規范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進行,包括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填寫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時要字跡清楚,并按規定的程序和方法記賬、結賬,發現錯賬應用正確的方法更正;對企業所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要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處理;為達到教學效果,保證實訓質量,每次實訓都應周密安排。對指導教師來講,要做到實訓前充分準備、實訓中加強督導、實訓后認真總結;對學生來說,對于每項實訓,實訓前充分準備,積極參與實訓過程,按照實訓的要求編寫實訓報告。學生在實訓中的操作技術要規范、準確、清楚、及時。

        二、會計基本理論與工作崗位描述

        會計工作崗位是對一個單位的會計工作進行具體分工而設置的各個職能崗位。企業會計核算都是按崗位進行,所以在會計綜合實訓前學生要重點按照各崗位學習相關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包括財務會計的概念、特征、目標及作用,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會計要素,會計計量等。要了解期初建賬過程(會計賬簿的啟用和交接規則、建立分類賬、建立日記賬)、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的填制要求、原始憑證的書寫要求、原始憑證的審核內容)、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的內容、記賬憑證的格式、記賬憑證的填制要求、記賬憑證的審核)、賬簿的登記(賬簿登記規則、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的平行登記、賬務處理程序下總分賬的登記、錯賬更正規則)、對賬和結賬(對賬的內容和方法、試算平衡、試算平衡的作用)、結賬的內容與方法(結賬內容、結賬方法)、憑證和賬簿的歸檔等。

        設置會計工作崗位時,要以滿足業務需要為原則,必須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有的分設、有的合并、有的不設;符合內部牽制制度的要求,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者一崗多人,但出納人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要有利于會計人員全面熟悉業務,不斷提高業務素質;要有利于建立崗位責任制。一般而言,大型企業應設置會計主管,出納,固定資產核算,材料物資核算,庫存商品核算,職工薪酬核算,成本核算,收入、利潤核算,資金核算,往來結算,涉稅,總賬報表,稽核等崗位;小企業因業務量較少,應適當合并減少崗位設置。在描述財務會計崗位時,要強調職業道德和保密制度、高度的工作熱情、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優秀的溝通協調能力,正確處理各項經濟業務,嚴格審核記賬憑證,實施對賬制度,合理進行納稅籌劃,分析研究會計數據,編制財務報告,向管理層提供可靠財務信息。

        三、會計工作書寫規范

        會計工作書寫規范是指會計工作人員在經濟業務活動的記錄過程中,對接觸的數碼和文字的一種規范化書寫及書寫方法。財會書寫的內容主要包括阿拉伯碼的書寫、數字大寫及漢字書寫兩大部分。在一些三資企業,有時需用外文記賬,外文字母的書寫也應該規范。財會書寫基本規范的要求是正確、規范、清晰、整潔、美觀。數字書寫規范是指要符合手寫體的規范,包括數碼字書寫的要求和數碼字書寫錯誤的更正方法。文字書寫規范包括文字書寫的基本要求、中文大寫數字的寫法、摘要的書寫。

        四、模擬企業基本情況

        模擬企業基本情況包括企業名稱、類型、職工人數、法人代表、注冊資金、資產總額、經營范圍、開戶銀行及賬號、納稅登記號、廠址及電話、內部機構設置、車間概況、會計崗位分工及職責簡介、營銷網絡、生產組織與工藝流程、生產費用歸集和產品成本計算程序、企業會計政策和會計核算方法(含財務部門內部分工、賬務處理程序、外幣業務核算、壞賬準備的計提、備用金的核算、材料核算方法及流程、固定資產核算、與工資有關的各項經費、保險費和公積金的計提、水電費的分配方法、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方法、生產工人薪酬、基本生產車間制造費用的分配方法、在產品計價方法、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及費用成本核算流程圖、自制半成品及產成品發出的計價方法、存貨、持有至到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提取、銷售收入的確認、銷售核算方法及流程圖、對外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稅金及附加的計提、所得稅費用的核算方法、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現金等價物確認條件、借款利息的處理、財務電算化核算流程等);提供建賬資料,包括企業會計科目表、總賬和明細賬的期初余額、成本費用明細余額、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計劃成本表、“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明細專欄;提供企業經濟業務和記錄企業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提供空白原始憑證及會計報表;會計電算化實訓,包括系統初始化(建立賬套、用戶和權限的設置、數據備份)、總賬系統初始化(啟動總賬系統、設置核算規則)、基礎數據設置(部門檔案和職員檔案、客戶和供應商檔案、設置憑證類別、設置會計科目、核算項目設置、期初數據錄入、試算平衡)、日常賬務處理(憑證填制、憑證審核、憑證查詢和匯總、記賬、出納管理與賬簿管理、對賬和結賬)、編制報表(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利潤表的編制、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五、會計綜合實訓組織形式

        根據提供的實訓資料和要求,可采用以下3種形式中的任何一種:

        1、分組完成。分組有利于模擬會計分工,明確責任,加強學生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了解。按照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分組至少兩人一組,各有分工,相互制約,有助于實訓過程的規范化和會計記錄的正確性。

        2、分組輪崗完成。為了加強真實感,也可將學生分成每4人一組進行分工,設財務主管、記賬會計、制證會計、出納會計等崗位,由指導教師為小組每一成員指定會計崗位、崗位職責、輪換時間和輪換次序,在分工、牽制的基礎上共同完成會計實訓,使學生了解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同時,熟悉各會計崗位的職責。完成實訓后,應填寫個人分工及工作量明細表,以便明確責任和考核評分。為了彌補分組實訓的缺陷,在實訓過程中應加強交流。指導教師在實訓完成后還應組織個別面試,以了解學生對組內所完成會計核算工作的熟悉程度。

        3、一人獨立完成。要求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全部實訓項目,在實訓中擔任所有會計崗位的工作。一人獨立完成有利于學生應用所學的會計知識達到系統、完整地認識和掌握會計核算全過程的目的,培養學生能夠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會計綜合實訓教學的組織與實施

        在會計綜合實訓教學活動中,指導教師應做好相應的準備及輔導工作。技能操作流程中,要求學生填制有關原始憑證,對取得的原始憑證進行審核;根據審核后的原始憑證,填制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會計模擬實訓原則上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會計綜合實訓應當按照以下兩項內容分順序進行。

        第一項實訓內容為手工操作環境下的會計業務實務模擬,在會計實訓室進行。第一步,學生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先學習實訓案例,熟悉會計核算實際業務,搞清楚案例中全部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有關數字的來龍去脈及相互聯系。然后由指導教師對實訓操作方法做講解和演示,并要求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相關實物相對照,強化會計核算流程的感性認識;第二步,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任務的完成是順著“建賬經濟業務處理對賬與結賬及記入新賬會計報表及納稅申報表的編制財務分析會計資料的裝訂”這一流程來進行的。

        第二項實訓內容為計算機環境下的會計業務操作實訓,在電算化實訓室進行。學生根據實訓教材的原始數據,在指定的商品化財會軟件環境下,進行上機操作,完成全部電算化工作。計算機環境下的會計業務操作實訓部分要求完成建賬設置、初始化及基礎檔案設置、日常業務處理、賬簿查詢處理、期末出納管理、期末業務處理、編制報表。

        根據所編制的實訓報表資料,進行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獲利能力等財務指標的計算(重點計算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資本收益率、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和資產保值增值率等),并進行對比分析與因素分析,寫出財務分析報告,為企業經營提出好的建議和措施。

        實訓結束后,應將各種賬簿按不同格式裝訂成冊,應將全部會計報表裝訂成冊,并加具封面,注明單位名稱、年度、月份。學生在每項實訓完成后,都應提交實訓報告,總結實訓體會,并提出會計實訓需要改進和注意的問題。實訓結束后,由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表現、提交的書面實訓結果和實訓報告等進行成績評定。可以制定考核參考標準,按百分制設置賬務處理(原始憑證部分、記賬憑證部分、賬簿部分、報表部分)、書寫質量、會計檔案裝訂、實訓小結等項目,每個項目均制定扣分標準。

        總之,會計綜合實訓能使學生體會真實的會計工作環境、真實的經濟業務、真實的會計信息流轉過程,為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開拓學生思維、啟動創新意識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是會計專業提升職業技能最經濟、較有效的途徑。如何充實傳統的會計實訓內容,完善會計實訓體系是值得繼續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 任延冬、申春峰.新編財務會計實訓[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第4篇:會計存貨實訓總結范文

        會計學科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模擬實訓如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兩者有機銜接、緊密配合,才能顯著提高教學質量。

        一、會計專業理論與會計實訓的銜接,突出會計知識的適用性

        會計理論來自于會計實踐,是會計實踐經驗的概括總結,同時又對會計實踐工作加以指導,所以學生在會計專業學習中,不僅需要構建出較完整的理論框架,而且還要樹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然而,會計專業教材是以系統講解會計理論為主,列舉的典型會計業務只是為印證闡述會計理論服務。在教學實踐中,一種做法是將教材的理論知識講完,最后進行綜合模擬實訓。但是經過多年實踐,這種教學體系效果不太理想,因為會計專業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是系統的,與會計業務操作系統是割裂的,學生在學習中難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業務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所以學生普遍反映會計專業課程難學、難記、難掌握。因此,在講授會計專業課程時都需組織配備相應的會計模擬實訓資料與教材進行銜接,將三分之一的課堂教學時間和利用一定的課余時間用于指導學生實訓,將較系統的實訓資料發給學生,把需解決的問題交給學生,將模擬實訓作為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通過指導學生會計模擬實訓,把學生的理論思維引到與會計相結合的實際中去,通過模擬實訓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會計知識的適用性。

        會計專業理論教學與會計實訓教學有機銜接,可以使會計理論知識由抽象難懂變為生動具體。許多理論問題根據實訓需要由學生自主去鉆研解決,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體會到一種成就感,以此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的講課精力可也放在學生通過鉆研而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的問題上來,便于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發揮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各專業課程實訓內容的銜接,體現會計知識的整體性

        在組織各會計專業課程的實訓中,不僅需要分工明確,各有所側重,而且需要相互銜接,基礎的和重要的實訓內容適當重復,其中基礎會計學的實訓是基本和關鍵。完成原始憑證的簡單分析和審核,記賬憑證的編制,賬簿的登記和報表的簡單認識,使學生對會計實務的基本流程形成一個較系統的框架。各會計專業課程的實訓內容在此基礎上組織編制,財務會計的實訓內容突出會計核算方法的應用和會計報表的編制,成本會計則突出成本計算方法的訓練,財務管理的重心放在會計資料的分析利用上,會計電算化課程中的實訓突出訓練使用微機進行會計業務處理的技巧,其他會計專業課程也需根據各自課程的教學目的組織會計實訓,使會計實訓在會計理論知識銜接深入的同時得到有機銜接,循序漸進地進行模擬實訓。

        各專業課程實訓內容的銜接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會計知識形成整體的感性認識,有助于學生認識所學的本會計課程在整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助于會計專業教師有目的地突出本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訓指導的重點,明確所承擔的教學任務。

        三、會計實訓內容與單位會計實際銜接,增強會計實訓的仿真性

        會計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抽出較長時間到具體企業、單位進行專業實習的客觀條件往往難以滿足,所以在會計實訓中,實訓的內容應該以一個較大單位的會計資料為基礎,結合專業教材的內容進行必要的增刪,對會計主體的必要簡介,相關資料的提供,有關經濟業務的提示和說明等等。在實訓中,有條件時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業務分工,按照不同角色進行實訓,了解充當具體單位的出納人員、記賬人員、會計主管人員時應該如何處理具體的會計業務和如何進行相互配合,了解如何納稅,如何處理購銷活動、生產經營、往來結算等具體業務流程,彌補學生課堂學習中實踐知識不足的缺陷,掌握書本中學不到的具體技巧,縮短從會計理論學習到實際操作的距離,也可通過實訓的仿真性,使學生感到實訓的真實性,增強積極參與實訓的興趣。

        要提高會計模擬實訓的仿真性,就要求會計專業教師走出校門,到具體單位去調查了解現實情況,解決教師實際會計工作經驗不足的問題,豐富教師的社會實踐知識,提高教師解決會計具體問題的能力,使其在講授會計理論和指導實訓中能夠融會貫通、具體生動。

        四、會計實訓與會計準則制度銜接,注重會計知識的分析性

        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目標。近幾年,我國會計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加快,每年都有新的準則出臺,并且對原準則、制度進行增刪調整。所以會計專業教材往往落后于會計形勢的變化,但會計實訓資料往往容易及時增刪修改,與最新的會計改革銜接。在會計實訓中,將最新的會計準則制度為學生準備幾套,使學生在實訓中遇到問題能夠隨時查閱理解。一方面,在具體處理會計業務時能及時找到法規依據;另一方面,便于提高學生對會計法規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會計實訓中,會存在許多會計政策的選擇問題,如存貨的核算是按實際成本核算還是按計劃成本核算,在所得稅的計繳中是應用應付稅款法還是應用納稅影響會計法,在固定資產折舊時是采用直線法還是采用加速折舊法。在會計理論學習中,往往注重的是有哪些方法,各自的原理特點、優點、局限性是什么。而在實訓中側重的是采用哪一種方法或哪幾種方法,解決“是什么”的問題,突出具體應用。但只有根據具體問題分析和查閱理解有關的法規規定,才能解決“為什么”的問題。

        第5篇:會計存貨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崗證一體”;“教、學、做一體”;“政、行、校、介、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18-000-02

        廣州商學院會計學專業定位為“厚基礎、重應用、強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立足于滿足地方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培養“動手能力強、崗位適應快”,服務于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型應用型人才。為實現這個目標,廣州商學院通過《以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校企協同模式下的會計學專業綜合改革》項目,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總結出了一套人才培養模式。這一改革特色簡稱為“崗證一體”、“教、學、做一體”、“政、行、校、介、企合作”三大模式。

        一、“崗證一體”模式

        “崗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是指盯住崗位,瞄準證書,實施精細化管理。

        盯住崗位是指盯住崗位群,包括企業財務崗位群、企業會計崗位群。我院根據會計職業特點,優化課程設置,注重專業基礎課,突出專業主干課,擴大專業方向選修課,強化實踐實訓課,加強能力培養課。大一、大二專業基礎和專業骨干課程,大三突出專業方向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可設置若干模塊,如稅務會計方向、審計師方向、會計師方向、金融企業會計方向等。結合專業方向設置若干相應的課程組(包括理論與實踐課程)供學生選擇。

        瞄準證書是指會計從業資格證和助理會計師資格證。我院教學緊緊與會計從業資格證和助理會計師資格證掛鉤,對課程建設、教材使用與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探索適合我院的辦學特色。加強能力培養課設置專業創新學分,根據專業特色,要求學生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及會計初級職稱資格證書,鼓勵學生參加注冊會計師及注冊稅務師考試,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為實現“崗證一體”模式目標,我院開設了兩個實驗班,構建了“崗證互通”的課程教學框架。在專業基礎和文化基礎課的基礎上,在大一第二學期開設《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和《初級會計電算化》課程,目的是讓學生大一就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從試點班來看,通過率比以往明顯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院將《中級財務會計》改《中級財務會計》(上)、《中級財務會計》(下)并且采用助理會計師職稱考試教材,在大二第一學期開設《經濟法》并且采用助理會計師職稱考試教材,目的是讓學生大二就能參加助理會計師職稱考試,同時經過大三、大四的努力,讓學生都能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50%的學生獲得助理會計師資格證。

        建設精細化質量管理文化。從課程、教材、考證與競賽、師資、學生管理、實習實訓、就業指導、項目教學、畢業論文等方面建立精細化管理制度。主要措施有:第一,省級精品課程建設,已經通過立項的有《審計學》,正在積極準備的有《基礎會計》;院級精品課建設,正在進行之中的有《稅法》、《經濟法》。第二,教材建設,編寫《基礎會計實訓》教材。制定精細化管理措施,開展項目教學和精細化質量管理培訓,圍繞課程建設開展教材建設,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實訓教材,編寫突出職業操作內容的特色教材。

        二、“教、學、做一體”模式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上,以實踐應用能力訓練為中心,配制相關的理論知識構成教學模塊,并由一位教師同時擔任理論教學和實習指導,從而保證二者同步進行。實現教學內容選擇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環境學做一體化、教學過程學做一體化。理論指導實踐,而實踐操作又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實現“教學做合一”,使學生知識與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構建雙軌雙循環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實現多模塊、全方位、全過程實踐教學模式。將“教、學、做、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貫穿教學全過程,強化基本操作訓練,不斷提高學生專業動手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以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

        多模塊,全方位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具體內容包括七大模塊。

        1.課程實訓模塊。主要進行會計專業基礎及核心課程的實訓,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層次遞進,伴隨各門課程的教學,學做結合,邊學邊做。實習方式運用實驗室各仿真實習模塊,分為單項實訓、專題實訓和課程綜合實訓。如:基礎會計側重基本技能實訓,要求學生進行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及編制會計報表等實訓。中級財務會計結合授課進程實行階段性專題實訓,如存貨業務實訓、固定資產業務實訓,銷售業務實訓等。

        2.崗位實訓模塊。應對學生就業競爭上崗的能力需求,在學生主要專業課結束,畢業走向社會的前一個學期開設:出納業務實訓;納稅業務實訓;審計業務實訓;成本核算崗位實訓;財務案例分析實訓、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實訓等適應社會專業能力需求的實訓模塊,全面提升學生的崗位競爭能力。

        3.綜合實訓模塊。模擬一個企業一個會計期間的全部綜合業務,進行整個專業知識的綜合實訓,需要學生將所學各門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加以應用,使學生所學專業知識進一步系統化,能力綜合化,全面提升職業綜合素質與能力。

        4.行業特色業務實訓模塊。開設商品流轉業務實訓、施工企業工程成本核算實訓模塊、金融企業會計實訓模塊等,以拓展學生的專業能力及就業面向。

        5.校園網開放案例實訓模塊。利用校園網絡平臺,進行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稅法等課程的開放式案例實訓。學生在宿舍、實驗室、圖書館等進行自主學習、討論,克服時間、地域等限制。

        6.雙重會計實驗教學模塊。電算化會計實訓,利用同一套數據,同時采用手工和電算化兩種實驗手段,并將其緊密結合,進而實現同一套數據、兩種實驗,取得雙重效果。

        7.專業調查。實行專業調查與短期帶著問題進行實際崗位實習制度,例如,利用寒暑假給學生布置專業調查或專業實習內容,學生回校后上交專業調查報告或實習作業,學生的實習作業均在實習單位有經驗的實業界人士指導下完成,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與溝通、社會社會交往與協調能力。

        三、“政、行、校、介、企共建”模式

        推行“政、行、校、介、企”多主體參與的校企協同專業建設模式。會計學五維(5W)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包括政(府)、行(業協會)、校(學院)、介(事務所)、企(業)等參與進來,實踐教學的內容包括:校內實踐課程、校內實習環節、校外實習環節、校企協同、專業比賽等五個方面。要進一步改革與創新,完善五維一體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特別需要加強校外實習環節與專業賽事的開展與管理,進一步促進校企協同培養的實習基地的建設,以推動五維一體實踐教學體系深入落實。

        “政”代表會計主管行政機關,即財政廳、局,它們對本區域的會計工作負有監督和管理的責任。還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審計部門、稅務部門、證券監管部門對會計工作的監督與指導,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在專業建設上的作用。

        “行”即行業協會,包括注冊會計師協會和會計學會,也要讓它們參與到我院會計專業建設。

        “校”即指學院,責無旁貸地對會計專業建設負有直接責任。

        “介”特指會計中介機構,包括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會計記帳公司、會計事務咨詢公司、會計培訓學校、會計勞務派遣公司等。它們既是中介機構,又是企業,具有雙重身份。借助它們可以實現專業實習,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也是學生就業的快速通道。

        “企”指各類企業、單位,是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最終歸宿,是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的場所。

        實行“政行校介企”多主體參與專業建設,有利于會計專業建設目標的實現,有利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提升學生會計職業能力,實現學校培養與學生就業的無縫對接。

        推行“校中有所、所中有校”的校企協同培養模式,強化實踐教學。

        以校內實驗室建設為基礎,吸納社會資源,探索建立“校中有所、所中有校”形式的會計實踐教學基地。由學院提供場地和設備,引進會計師事務所,組建校企聯合組織的實踐教學,為校內實訓創建真實的崗位訓練、職場氛圍和企業文化;將課堂建到工作過程一線,在實踐教學方案設計與實施、指導教師配備、協同管理、實習實訓安全保障等方面與會計師事務所密切合作。

        四、結語

        在校企通力合作、學校大力支持、師生共同努力,歷時近2年的《以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校企協同模式下的會計學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取得了一定成功,形成了較豐厚的理論與實踐成果。課題組還要進一步深入總結本次教改的經驗,從理論到實踐、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更高層面,再用幾年的時間,使之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參考文獻:

        [1]趙溪.論會計學本科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J].學理論, 2013(06).

        [2]王亞萍,王遠利.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狀及模式優化[J].會計之友(下旬刊),2010(05).

        [3]蔣瑞紅.國外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及啟示[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5).

        第6篇:會計存貨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 理論聯系實際 理論教學 實踐技能

        目前,中小型企業對中職會計人才有較廣泛的需求,然而中職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卻難以找到對口的工作,究其原因是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強、實踐經驗欠缺,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用工需求。造成畢業生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原因是傳統的會計教學重理論、輕實踐,不能學以致用,培養出來的學生綜合能力、應變能力均無法與各個會計崗位相適應。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使學生畢業后能盡快融入企業,改革傳統教學方式,走教學結合、融理論于實踐中的一體化教學勢在必行。

        一、一體化的教學理念

        開展一體化的教學必須得到校領導、職能部門及相關老師的大力支持與配合,要讓大家充分認識到一體化教學的優勢,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摒棄傳統教學方式,才能從人、財、物等各方面全力支持一體化教學的構建,杜絕出工不出力、走過場的現象,真正把一體化教學落到實處。

        二、一體化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案

        首先要根據會計專業需掌握的知識結構通盤考慮,制定出切合實際、利于培養具有實踐技能人才的教學大綱。

        其次是根據不同課程知識內容的重要程度和復雜性,統籌安排,整體規劃課時,絕不能實行平均分配、主次不分。

        三是按照任務驅動教學的原理,以任務完成為出發點來分配同一門課中各模塊的課時,把專業理論知識整合到實操課時內。

        四是編制統一的教學計劃,保證不同教師、不同班級在同一門課的進度一致。

        五是教案的編寫要在符合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的前提下,各專業教師相互交流配合,注意把握好相關課程因為銜接關系而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將其列為重點。如《財務會計》中手工做賬的流程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后面《會計電算化》中軟件操作步驟的理解,那么手工做賬的順序與承接關系就是擔任《財務會計》的老師要重點講授的內容。

        三、一體化師資的配備

        一體化教學采用理論教學與實訓相結合的方法,既可以根據不同模塊采取不同老師教授的方式,也可以由一位老師擔任整門課程的教學與指導。為保證課程各模塊間的有機銜接和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采用后者方式更有優勢。由于教授內容同時涉及到理論和實踐,必須配備既有豐富實踐經驗又有扎實理論基礎的雙師型教師來擔任一體化的課程,原則上以“老師+技師”的雙師型(既有講師職稱又有相應專業技術等級職稱和能力的老師)作為骨干教學力量。尤其是電算化課程最好由同時具備會計和計算機知識的老師來擔任。

        四、建設一體化教學實訓場地

        要將傳統的教室、實驗室、電腦室組合起來,根據會計特點分別組建手工賬實驗室和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其中手工賬實驗室集模擬實驗專用賬本、憑證、單據、算盤、會計檔案柜、賬冊裝訂工具、點鈔機、模擬財務章等財務部門專用設施,結合多媒體視聽設備,可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不同會計崗位、不同業務流程從單項到整套綜合實訓的模擬實習及理論教學。電算化實驗室包含老師服務器、學生端電腦、多媒體網絡教室等相關實驗資料與設備,可同時進行理論教學及電算化實操,也可以使用模擬軟件進行單項會計業務的處理。

        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以任務驅動為導向,按任務分解模塊,充分采用演示法、提問法、歸納總結法、巡回指導法,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室指導、監控等手段,來完成整個教學實訓過程。

        2、單項練習、分崗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先從開設賬簿、科目設置、填寫憑證、出納簽字、審核記賬、制作報表到賬冊裝訂等逐項單獨練習,再根據會計制度分崗設置按財務主管、制單、記賬會計、出納、倉管等崗位組成相應的實訓小組,定期輪換,分崗實習,到最后完成完整的綜合實訓,保證學生在熟悉會計業務每個環節的基礎上,適應不同工作崗位的需要。

        3、手工實訓與電算化實訓相結合。電算化的操作要以手工模擬實踐為基礎,它是對手工做賬從理論到實踐的升華。只有手工做賬過關了,電算化才能順利完成。電算化業務操作的流程、電算化崗位的設置和不同角色的操作權限,包括總賬與工資、報表、固定資產、成本核算、采購、銷售、存貨等模塊,都可以按工作流程和數據傳遞這條主線聯系起來,通過上機練習詳細講解手工與電算化的異同點,讓學生在完成一整套模擬實驗的過程中明白其中的原理,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模擬實訓與真賬實訓相結合。企業最看重的也是中職生最欠缺的實踐經驗,只有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才能培養出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企業很難接收學生進行會計崗位的頂崗實習,我們可以利用中職學校校企合作的優勢,以校辦或者合作企業的經濟業務為范例,指導學生進行完整的賬務處理,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六、一體化的評價體系

        一體化的教學效果需要一體化的評價體系來檢驗。其評價體系包括以下內容:

        1、樹立一體化的評價觀念和評價目標。要改變以往基本以考試作為評價標準的考核方式,把評價整合到教學過程中,確立教學與評價一體化的原則,以培養能獨立上崗操作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按照國家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要求,以會計實務、電算化、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幾個模塊為基礎,制定訓練方式、考試內容,在熟練完成手工賬的基礎上,利用模擬考試軟件和實訓資料進行考核,再結合本校情況,確定評價要素,并認真貫徹執行。

        第7篇:會計存貨實訓總結范文

        一、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區別

        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雖然屬于同一學科,但是兩者畢竟是不同的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不同。因而,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兩者在實踐教學上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崗位背景不同。我國高等院校實踐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學生畢業后能更好的符合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而進行的一種叫教學手段,我國高校對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培養的學生將來所從事的工作崗位界定是有區別的,眾所周知,財務管理崗位更多的是從事企業經濟業務發生前和發生中的預測、決策、分析等,而會計崗位則是更多的是從事企業經濟業務發生后的核算與分析。因此,在崗位背景不同的情況下,作為我國專業人才輸出地之一的高等院校,對財務管理專業從企業經濟業務發生前和發生中的預測、決策、分析等進行實踐教學,而對會計專業則從事企業經濟業務發生后的核算與分析等進行實踐教學。(二)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不同。由于我國高等院校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所制訂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同,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融資、投資、財務分析、資金運營管理能力高素質應用型復合人才。而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會計業務處理能力,熟練運用財會軟件從事會計核算工作的應用技術型專門人才。財務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目標是圍繞高素質應用型復合人才目標進行的,而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是圍繞應用技術型專門人才進行的。(三)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側重點不同。根據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高校在對這兩個專業的學生培養過程中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尤其是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實踐教學課程側重點的不同更為突出。財務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側重于企業的財務分析、財務預算、籌資管理、投資管理、流動資金管理和財務成果分配等內容;而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則更側重于投資與籌資、往來款項、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成本費用以及利潤等的核算以及財務會計報表的編制等內容。(四)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課程設置不同。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分屬于兩個不同的專業,為了能更好的突出兩個不同專業的特點及將來不同的就業崗位,因此,兩個專業在實踐課程設置也各有不同,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的設置更側重于資金籌集活動、投資活動、資本運營和管理活動等,如《財務管理綜合模擬實訓》、《資產評估實訓》、《財務分析實訓》、《風險投資與管理模擬實訓》等;而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的開設則更多側重于會計核算與監督活動,如《會計電算化實訓》、《會計綜合模擬實訓》、《稅務會計實訓》、《成本會計模擬實訓》等。

        二、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聯系

        雖然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是兩個不同專業,但是兩者都屬于財經大類。因而,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兩者之間的聯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某些課程設置方面。財務管理專業培養除了具備財務分析、資金運營管理能力以外,還能熟練運用財會軟件從事會計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會計專業培養除了具備會計業務處理能力以外,還能熟練運用財會軟件從事財務管理相關工作的應用技術型專門人才。由此可見,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雖有不同,但是兩個專業的就業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同之處,比如,財務管理專業要能從事會計核算,同樣會計專業也要能從事財務管理相關崗位。因此,兩個專業開設有相同的實踐教學課程,如《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財務管理綜合模擬實訓》、《納稅籌劃實訓》等。(二)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方面。當今社會的就業壓力,使得我國高等教育已經由原來的單一性技術人才培養,轉向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都是財經類專業,雖有差異,但是高校在進行人才具體培養時,為了突出復合型,讓這兩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現出了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不分家,目的是為了擴大學生的就業面。

        總結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兩者對人才培養的側重點雖不同,但是又都屬于財務崗位,目的是為了符合當今社會的競爭需求。

        參考文獻:

        [1]周書靈.財務管財務管理與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評《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中國教育學刊,2016(06).

        第8篇:會計存貨實訓總結范文

        萬小東,男,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摘 要:專業品牌建設是高職院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專業競爭力的關鍵任務。本文以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品牌建設為例,探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品牌建設的具體內容建設,指出品牌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形成獨具特色的高職會計專業。

        關鍵詞:會計專業;品牌建設

        為貫徹教育部《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推進我校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不斷增強為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現針對我院會計專業品牌建設進行探索和實踐研究。

        一、會計專業品牌建設目標

        以《學院“三五”發展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方針》的指引下,以“寬基礎、重實踐、富特色”為人才培養基本目標,以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培養熟練掌握會計專業知識技能、熟悉行業發展規律、具有較強行業適應性的高素質創新性復合型會計技能人才,將我院會計專業建設成為規模適度、人才培養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廣受社會認可的品牌專業,推動專業辦學質量和辦學層次整體提升。

        二、會計專業品牌建設內容

        (一)“校企共育、工學結合”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在新媒體、知識經濟、大數據等沖擊下,會計專業教學發生了眾多變革,對會計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學做一體化、產教結合的培養模式指導下,結合會計專業的特點和會計行業的發展變化,積極探討會計專業建設方案。

        “校企共育、工學結合”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是以會計專業的能力培養為主線,學校、企業共同開發課程標準、課程設計、課程教材等教學資源,實現學校教學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提高實踐能力的有機結合,共同培養會計專業人才。該模式如圖所示:

        “校企共育、工學結合”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二)建設“崗位導向”的專業核心課程

        在征求用人單位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會計專業崗位,將會計崗位劃分為:出納員崗位、資產核算崗位、往來會計崗位、成本核算崗位、存貨會計核算崗位、財務成果核算崗位、稅務崗位。根據用人單位對會計崗位的要求以及各個崗位對會計專業知識及技能的要求,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經過專家討論確定,設置“崗位導向”型的會計課程,制定課程標準、教學設計,編寫教材,以培養高技能的會計專業人才。“崗位導向”型課程,遵循“工作過程的項目驅動、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具體開發程序如下:

        1.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崗位導向”型專業核心課程。以具體行業企業實際財務運行規律為參考,依據2015版《新企業會計準則》,完成《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出納實務》、《會計信息化》等專業核心課程建設。

        2.修訂崗位技能標準,并根據崗位技能要求,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崗位導向”核心課程標準,核心課程標準體系包括:①會計學原理課程標準;②出納崗位實務課程標準;③會計崗位實務課程標準;④成本核算崗位課程標準;⑤稅務會計崗位實務課程標準;⑥會計信息化技術課程標準。

        3.優化教學內容,在進行課程內容設計時,按照“崗位導向”型課程標準,校內教師、校外專家共同參與,嚴格遵循課程開發與建設程序,充分考慮會計行業各崗位技能要求和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培養,合理搭配專業知識與執業技能,總結經驗與教訓,優化教學內容。

        4.教材建設以“工作過程的項目驅動、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指引,圍繞“崗位導向”型課程特點,開發配套適用教材。以“先校本,后出版”為原則,首先在校內試用校本教材,通過1~2輪的教學實踐,總結經驗與不足,完善校本教材,并組織企專家和專業教師等進行論證,最終修訂完善之后,再進行公開出版。

        (三)實施“工作過程的項目驅動、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

        當前會計專業采用的“課程理論教學與課程模擬實訓相結合,校內綜合模擬實訓與校外頂崗實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驅動、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

        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驅動、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當前的教學方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先導,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整個教學中來。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采用小組任務活動、問題討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方法,并將具體專業實踐教學植入專業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四)核心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根據“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驅動、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和“崗位導向”型課程特點,建設會計學原理、出納實務、財務會計實務、成本會計實務、稅務會計實務、會計信息化等6門核心課程的教學資源,具體包括:教學課件庫、票證賬表庫、典型案例庫、教學設計庫。

        (五)實踐教學改革

        目前,會計專業以“課堂理論教學與模擬實訓交替”為主要教學組織模式,學生在校學習為“2.5”學期。這一教學組織形式造成學生開始離校實習時,與企業用工招聘的周期不匹配,造成就業、頂崗實習等方面與企業用工上的矛盾。因此,我們將探索試行“多學期、分段式的教學組織形式,實現“課堂理論教學與實習實訓”工學交替的新模式。根據企業的運營特點和用工招聘情況,積極靈活地與企業對接,滿足企業和學生雙方的實際需要。

        (六)信息化考核方式改革

        根據“崗位導向”型專業核心課程特點和新實踐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引入會計從業資格、初級會計師考核標準,根據實際崗位能力要求,校企共同開發專業課程考核平臺。該平臺充分利用現有信息網絡技術,實現“信息化考核”、“階段性考核”、“單崗位能力考核”、“綜合能力考核”、“期末考核”等無紙化考核方式。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導教師和學生以“能力為本位”開展教學與學習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

        (七)“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團隊建設

        圍繞品牌專業建設,以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為核心,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調整教師結構,培養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等。

        1.穩步推進團隊規模建設,隨著專業建設日趨成熟和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為滿足教學需要,保證專業品牌建設順利進行,實行專職教師、專家兼職教師結合的團隊規模建設。

        2.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在品牌專業建設期內,結合重點開發任務,采取切實可行的途徑,全面提升年輕教師的教學水平,培養多名校級以上的骨干教師。

        3.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工作

        第9篇:會計存貨實訓總結范文

        一、會計電算化課程概述

        會計電算化是計算機技術和會計知識相結合的產物。會計電算化是將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的電子信息技術在會計業務處理工作中的應用,利用電子計算機可以完成記賬、算賬、報賬,還可以完成對會計信息的分析、預測和決策。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經歷了嘗試、自發發展、有計劃發展和普及階段四個發展過程,今天,會計電算化已經發展比較成熟,各大院校的學生都在學習如何使用計算機來完成財務工作。實際上,在會計的日常工作當中,利用計算機進行賬務的處理,已經逐漸取代了手工做賬,而成為主要的經濟業務處理手段。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往往將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利用一學年的時間進行學習。每學年第一學期學習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知識,包括系統管理、企業應用平臺、總賬管理系統、UFO 報表系統、薪資管理系統和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等幾個比較基礎的模塊。每學年第二學期學主要學習供應鏈管理系統,具體包括庫存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存貨管理系統、銷售管理系統和采購管理系統。

        二、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業務不熟悉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在學習基礎會計的那一學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整體較好,但往往是假期過后,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將基礎會計的相關知識就淡忘了很多,這是學生中的普遍存在的現象。針對一筆經濟業務,難以分析出應該使用哪幾種會計科目,甚至有些學生對于會計六要素都不太清楚。在這種情況下,會計相關課程就難以順利開展,比如會計電算化、稅法、財務報表分析等。

        (二)計算機操作水平參差不齊

        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所使用的平臺就是計算機,在計算機商學會使用財務軟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相當多的學生計算機操作相當不熟練,計算機出現的一些基本問題不懂得如何去解決,比如,顯示器不亮,學生不知道是電源接觸不良,再比如,出現死機現象不會調出任務管理器。這些最基本的計算機軟硬件問題阻礙了學生學習會計電算化的進度,這些問題本身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三)傳統教學模式有缺陷

        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是灌輸者的角色,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這種填鴨式教學最終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學生學習會計電算化的知識和操作比較吃力,另一方面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也會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三、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處理對策以陜西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一)加強基礎會計實訓課程

        以往的教學工作中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基礎會計理論知識和手工做賬實訓操作兩大部分。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對于基礎會計的學習比較有熱情,而且掌握的程度比較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在一整個假期之后對于所學會計知識慢慢淡忘,這一點在會計電算化教學工作中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專用記賬憑證的概念,很多學生不清楚在處理一筆具體的業務時,是選擇收款憑證、付款憑證還是轉賬憑證。這些都是會計相關知識中最基本的內容,如果對這些知識的掌握不夠牢靠,那么學習會計電算化就困難重重。針對這種現象,陜西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會計教研室的教師在集體商討的情況下,一致認為應該分學期加大對會計手工做賬實訓的力度,在學習基礎會計這門課程之后的幾個學期中一直將會計手工做賬實訓貫穿進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加強學生基礎會計的相關技能,對學習會計電算化等其他專業課程都有最直接的輔助作用。

        (二)加強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

        無論是學習會計電算化也好,還是其他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也好,除了必備的課程基礎知識外,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計算機的相關基礎操作,否則對于這些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就沒有辦法正常進行。針對這種現象,在大一基礎課程的學習中應該加強學生的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這樣無論對于會計電算化等課程的學習還是學生的職業生涯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項目教學法改善課堂效果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在线观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日本在线免费AⅤ视频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 天天爽天天摸日本一区二区 |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