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培訓成果總結范文

        培訓成果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培訓成果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培訓成果總結

        第1篇:培訓成果總結范文

        課題名稱:農村小學校本培訓的實踐研究

        課題主持人:徐 麗 課題研究單位:沈陽市沈北新區新城子鄉新城堡小學

        二、工作報告(不超過1500字)

        內容提示:研究的主要過程和活動;研究計劃執行情況;研究變更情況(課題負責人、課題名稱、研究內容、成果形式、管理單位、完成時間等);成果的出版、發表情況,轉載、采用、引用情況;成果的代表作等。

        經沈陽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立項的課題《農村小學校本培訓的實踐研究》,歷經兩年的研究,現已完成了課題任務,形成了預定的研究成果。

        一、本課題主要的研究過程與活動

        1、組建課題組

        我們從本課題研究的性質出發組成了課題組。課題組組成人員和分工見下表。(略)

        2、主要的研究過程與活動

        準備階段(XX.6—7):成立實驗領導小組,學習現代教師教育理論、教育科研資料。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分工;制定實驗方案,確立實驗對象;進行調研,摸清實驗對象基本情況;培訓實驗教師、學習實驗方案、討論實驗步驟,依據實驗原則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進行專家論證。

        實驗階段(XX.8—2010.2):全面實施方案,對教師進行培訓,開展相關活動,探討參與式校本培訓對教師整體素質提高的途徑與方法。

        總結階段(2010.3—4):全面總結驗收,進行終端測試和統計分析,撰寫實驗報告、專題總結,提交驗收。

        針對課題研究的實際,我們采取了如下研究方法:

        自然實驗法。根據我校教師自身特點,確定選擇研究專題,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目標,為教師的成長提供發展空間與可能,整體提升師資隊伍的水平。

        典型經驗總結法。對學校及同類學校的校本培訓工作進行調查研究,加強反思,總結經驗,形成規律,從中探求適合我校實際的校本培訓方法和模式。

        學習考察法。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法。請教授專家來學校對老師們進行專門的培訓、指導或講座,組織教師走出學校,與兄弟學校進行相互溝通、學習、相互研討,總之,一切都要有助于學校和教師實際教育教學問題的解決,一切都要有利于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使校本培訓更加實在,更有實效。

        文獻研究法。學習和借鑒國內外校本培訓和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為課題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自我總結法。引導教師在活動和體驗中反思自己的觀念和經驗,在交流和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產生新的經驗,達到新的認識,從而實現自

        我提高,并把學習的經驗創造性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使經驗產生遷移的價值。

        二、本課題的研究計劃執行與變更情況

        課題的研究嚴格按計劃執行,課題主持人、課題名稱、研究內容、成果形式、管理單位等均無變化。由于中期驗收的需要,完成時間略有提前。

        由于課題研究的需要和學校領導對實驗工作的重視,在實驗進行中,我鄉的田凱師校長、朱會芬副校長、侯英副校長、陳鑫主任均參加了實驗。但未列入課題組人員名單。但他們的研究成果被列入課題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中。

        三、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及其使用情況

        課題研究參與人員發表的成果如下:

        1、經驗材料《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學校》在《新城子教育》XX年第3期(XX年6月)發表,作者:校長田凱師。

        2、論文《農村小學的問題與對策》在《新城子教育》XX年第4期(XX年8月)發表作者:教學副校長朱會芬。

        3、論文《關于在青少年中開展生命教育的幾點思考》在《沈北新區教育》XX年年第1期(XX年年2月)發表,作者:主任陳鑫。

        4、論文《農村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工作的問題與對策》在《沈北新區教育》XX年年第3期(XX年年6月)發表,作者:德育副校長侯英。

        第2篇:培訓成果總結范文

        20日上午,首先由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楊勇講話。在講話中他指出我省課題研究中三方面不足:

        一、教育科研理論支撐不夠,主要是學風不實,只做文字游戲。列舉了唐山某小學三年識千字和寄宿學校在小學推廣的利與弊的例子進行分析。

        二、指導實踐不深,不能提高理論高度;

        三、與現實聯系不緊,只做理論性、概念化的東西。

        并且在發言中提出了一些提倡:提倡人人搞科研;提倡面向一線搞科研,盡量為教育提供一些理論基礎;提倡推廣校本教研工作,抓制度,努力提高教師水平。

        接著全國教育規劃研究常務副主任、規劃辦公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曾天山教授為我們做了重要的培訓。

        一、首先曾教授對“關于教育科研本質的認識”進行了講解:研究是一種高層次的學習,是對一個問題持久的學習、觀察、分析事物的本領,是理論和實踐的橋梁。

        研究是看問題、講教訓,講不斷改進的,要不滿足于現實,還要具有批判性思維,“服從的是真理,崇尚的是進步”。要不為書,不為上,只為真理,永不滿足、不斷創新。

        他還指出:研究不講門檻,但要有研究的素質,即不斷追求創新和進步。如原來是教師講,學生聽,現在改成是學生看看,教師講講,或是小組討論等,這些都是不錯的嘗試。

        二、教育科研的特點:

        1、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由問題意識理論者和與有理論素質的實踐工作者的結合;

        2、定性與定量的結合:是文理結合;

        3、學科和事業的結合

        4、可信與可行的結合

        5、教育內外的結合

        6、歷史、未來、現實的結合:要立足于現實,要有時代感。

        三、最終達到的目的----科研產品

        1、思想觀念的革新

        2、體制機制的創建:如評估自助體系、免費教科書的循環體系。

        3、標準的創建:辦學標準、教育評價標準、投入標準

        4、教學模式的創建:如秦晉教學法、瘋狂英語、洋思中學模式。

        總之是抓規律性的,研究是對規律性的揭示。要注意做研究的人是喜歡、是興趣,不帶有功利性。

        四、教育科研的管理

        管理很重要,要形成持久的、穩定性的發展,要培養隊伍,培養人才。

        1、由數量型向質量型改變:不要重立項輕結項,忽視間接影響,長期影響,要作精品意識。建立一套完整的標準,只有標準統一了,才能形成規范的成果。

        2、管理規范化:開題解決什么問題,不是講重要性,而是講可行性,是把藍圖變成施工。開題應采用倒計時的方法,不要說的過大,研究是有階段性的工作,是有缺憾性的工作。

        3、要有團隊的成果:我們現在搞科研總是重復的路走的過多,出現的問題是數據不共享,每次做同一個研究總要從頭開始,都站不高,都走不遠。所以要建立專門的數據庫,專門討論,專門寫報告,問卷調查,要專業化,要分工合作。大家要清楚研究是探索真理、發現真理的過程,正因為掌握真理的人很少,所以要你講給大家聽,所以要有團隊意識,要相互合作。

        4、要有專門的機構、專門的人員、專門的經費(主課題與子課題的關系)、專門的項目、專門的獎勵機制、專門的網站、網頁、專門的規劃。

        總之要有質量、要有管理、要有團隊。要先君子后小人,先講清楚,分工明確,要共建共享,鼓勵合作。要出精品,培養管理經驗的人才,管理不好是不會長遠的。

        五、研究上怎樣做出精品

        1、創新為主,要超越自己,應具有一定的難度系數,要敢于承擔失敗,要以服務社會,以服務人民為宗旨。

        2、要有使命感,開題前要做好準備,不開無準備的會,不做無結論的會,不做聊天會;一旦立題其他人員只能做補充,不能出顛覆性的問題。

        3、對題目要細化、分解、研究,找出核心概念,找到一個共同的話題,對假設的確立,找出方向。

        六、注意事項:

        1、做課題時,開題、中期的檔案一定要有,要整理,要歸類,要注明日期,要加強過程研究,要盡量責任到人。

        2、開題時就要明確:形成什么樣的報告,哪些是分散做的,哪些是自主做的,哪些是集中處理的,三個時期要有不同的成果 。

        七、中期研究接近一大半,基本定性,基本告一段落,后期只是做進一步的修改、完善,不能做顛覆性的判斷,要相信第一感覺。

        三個階段三個意義:

        1開題講可行性;

        2中期講可持續性;

        3鑒定講可運用性,也就是其價值。

        曾天山教授此次培訓主要是從大處著眼,給我們講了“教育科研的本質”和“怎樣培養管理科研的人才”。

        曾天山教授指出:研究是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產出的技術,所以要講研究方法。下面我就主要的研究方法為大家講一講:

        八、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問卷設計的科學性、抽樣的科學性都關系到你的結論的科學性。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如大推數據不進行分析或是大推理論沒有數據支持都是不可取的。定性管大局,定量管細節,不要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如調查不了面就調查點,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道聽途說就是圖書管理員。可調查自己班、別人班、其他學校,要結合自己的優勢、自己的特點。

        2、文獻研究法:

        就是對文獻進行查閱、分析、整理并力圖找尋事物本質屬性的一種研究方法。通過研究文獻,從文獻資料中獲得新論據,找到新視角,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形成新認識。要注意文獻研究在整個課題研究中是作為輔的研究方法。

        【教育科學研究所2012年培訓心得體會】的同主題文章:

        ·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總結 ·2010拓展培訓總結范文 ·干事培訓總結范文 ·班主任培訓總結的范文 ·協會培訓總結 ·管理班培訓學習階段性總結 ·黨員培訓總結范文 ·急救員培訓總結范文

        查看更多>> 培訓工作總結

        3、個案研究法:

        是對個別的、典型的人或事進行深入具體研究的一種方法。實驗過程中課題組可以與典型調查結合進行。其步驟為:進行了解,確定個案研究對象;進行觀察,調查,收集資料;進行個案分析研究,寫出分析報告。

        個案研究應注意以下幾點:

        1研究對象的選擇,必須具有典型性。

        2做好材料的積累,必須較全面地記錄關于研究對象的個案材料。

        3對獲得的資料做出分析和解釋,并根據實際需要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

        4、行動研究法:

        是在實際情景中,由實際工作者和專家共同合作,針對實際問題提出改進計劃,通過在實際中實施、驗證、修正而得到研究結果的一種研究方法。在實驗過程中,各課題組可以采用柯雷的五步驟行動研究法,即明確問題,確立解決這個問題的行動目標與過程,按設計行動,對行動做記錄和收集資料,對有關材料進行整理,概括出關于行動與目標關系之間的一些一般原則,在實踐情景中進一步檢驗這些原則。也可以采用凱米斯四環節法: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

        5、實驗研究法:

        通過人為的控制某些因素,揭示某些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實驗方法。采用此方法進行課題實驗,要注意教育實驗的變量:自變量、無關變量和因變量三個變量的確定,科學選擇實驗對象,確定實驗觀測項目與指標,研究過程要求規范、嚴謹,因變量的檢測需按照實驗法的“數理統計”要求呈現。

        研究方法有很多種,有興趣的教師可以買一些專業書籍進行深入的學習。曾教授再三強調,在課題報告中不要只為了好看羅列很多研究方法,在研究過程中根本沒有體現或者是根本不實用,研究者要根據實際情況用了哪些就寫哪些,不要弄巧成拙。

        九、課題的呈現方式:

        1、第一頁目錄

        2、立項課題、通知書

        3、立項申請書

        4、鑒定申請書

        5、成果的研究報告

        6、成果副件、發表的文章等、社會影響或被報刊轉發,或學校適用、評獎、或被新聞媒體采訪其中要注意開始要有收集意識,結尾才好整理;開始要目標明確、有方向,一定要避免兩頭熱,中間閑。

        十、成果問題

        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呈現,研究報告有固定格式,簡化后三段論:

        1、內容與方法

        2、結論與對策(給有關部門提意見,是運用性的、操作性的)

        3、成果與影響:可以是論文、教材、教學模式。

        概括為:“我發現了……怎樣發現……怎樣解決……有什么用。”寫三千、六千字就可以了,要通俗易懂,要深入淺出。

        培訓的第二天上午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高霞教授為我們進行了指導,我主要選擇了她向我們推薦的幾本專業書籍,供愛好科研的人學習:

        1、比較簡單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裴依娜

        2、《教育研究方法導論》袁震國 97年出版

        3、北京大學 陳向民 《質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4、葉瀾老師的研究報告

        5、中國學術期刊網,包括各種刊物的最新成果。

        【教育科學研究所2012年培訓心得體會】的同主題文章:

        第3篇:培訓成果總結范文

        在2012年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優秀青年干部培訓中,人資部與豐滿培訓中心著眼于公司發展戰略要求,深入研究項目需求分析,精心策劃項目設計方案,大膽創新項目過程管理,有效實施項目運作流程,在青年干部培養實踐中探索出一套以四個導向為切入點設計培訓方案,以“十個一”活動貫穿項目始終輔助培訓教學,應用4種教學方式、5種管理模式、沉淀出6項學習成果,簡稱“456項目體系”的青年干部培養特色新模式。

        “456項目體系”主要內涵

        以四個導向為切入點設計培訓方案:即以需求為導向,設置培訓課程;以流程為導向,全過程管理;以提升青年干部的綜合素質為導向,學習與交流相結合;以成果轉化為導向,實施工作改善4A計劃。

        開展“十個一”活動: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一次警示教育,一次拓展訓練,一次讀書交流會,一次生日party,一次黨性材料分析會,一次座談會,一次參觀水電博物館,一次籃球比賽,一次辯論賽。

        四種教學方式:專題講座,專題研討,參觀學習,體驗式學習。

        五種管理模式:全封閉式培訓,團隊學習,互動教學,自主管理,積分考核。

        六項學習成果:每周周報,PPT成果匯報,學習行動筆記,感悟集,學習論文,兩結合工作改善4A計劃(“兩結合”指學習內容結合工作;“4A”指4項行動計劃)。

        “456項目體系”打破了傳統的培訓模式,將現代企業培訓管理理念滲透到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深入研究成年人學習的固有規律,使培訓學習從單一的學員對知識層面的認知上升為以更新觀念、拓展思維、錘煉心態、提升能力為重點的全方位、立體式互動交流,實現從聽到、知道、認可、實踐,到行為改變的遞進關系,使培訓價值達到最大化。

        “456項目體系”的設計思路緊緊圍繞公司發展戰略,突出解決公司對青年干部能力要求層級和標準的專項問題,結合科學的培訓需求調研分析,通過對資源合理有效地整合,實現“456項目體系”的建立。

        基于“456項目體系”的實踐

        以需求為導向的培訓課程設置及應用

        設計課程分為五大模塊,即黨性修煉、卓越表達、思維激蕩、知識拓展、管理提升。“黨性修煉”加深青年干部對新形勢的認識,提高對國家及公司政策領悟能力,著眼公司戰略總體目標,提高青年干部的黨性修養和思想政治素質;“卓越表達”提升個人公眾表達能力,學習領導者的語言表達藝術;“思維激蕩”突破傳統管理思維模式,轉變個人思維方式,重新認知自我,不斷提升;“知識拓展”中學習科學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對非專業領域的學習,擴寬視野,接觸前沿理論知識,了解新領域新信息;“管理提升”中學習管理理論,提升管理效能,提升個人領導力,學會合理制定計劃,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執行力和貫徹力。

        以流程為導向全過程管理。為加強對培訓班的有效管理,培訓中心特意安排了具有多年培訓管理經驗的四位老師分別負責培訓班的各項管理及后勤服務保障工作,以確保培訓項目順利實施。培訓前期,由專人負責培訓學習手冊的編排印刷,培訓學習資料的排版裝訂,培訓實施過程中所需教學物品準備以及會場設備的調試等;培訓實施過程中,通過“互動教學、分享交流”等多種管理模式,努力使培訓實現“理論結合實際、確保實效”的主旨;培訓結束后,總結項目實施過程,整理培訓相關資料,撰寫培訓評估報告。對學員工作改善行動計劃進行后期跟蹤回訪,收集經典案例,并對下階段的培訓工作進行合理優化。

        以提升青年干部的綜合能力為導向,學習交流相結合。交流是促進團體學習效果的基本方式。在“讀書交流會”、“PPT學習成果匯報”以及課后“學習園地”感悟粘貼等過程中,都給學員搭建起了溝通交流的平臺。

        一是“每周簡報”的交流方式。班級成立編輯小組,針對一周在培訓中心學習、生活等情況制作簡報。簡報內容包括一周動態、學員學習的心得體會、所感所悟、風采展示、分享互動,每位學員都可以在簡報上發表文章,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見證彼此的成長。

        二是“學習園地”的交流方式。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學習園地,學員們可以把自己學習的感受或老師課程中講到的經典語錄寫在即時貼上,粘貼在學習園地,課間學員們相互瀏覽,一周總結一次,評選優質感悟,大家分享。

        三是“愛心家園”的交流方式。41位學員,每位學員都通過抽簽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神秘伙伴,這位神秘伙伴的到來,使自己有了一次奉獻愛心的機會,在整個培訓學習過程中,默默關注著他,記錄他的成長以及每天的表現,把想對他說的鼓勵粘貼在“愛心家園”上。在學習的同時,使學員都能感受到被別人關注的溫暖。班級里的愛心大使會不定期的宣讀愛心語錄,傳遞每個人的愛心。

        四是“總結分享”的交流方式。每周的課程結束后,學員根據一周學習內容進行小組學習,相互分享學習體會,并選派代表和全班分享三點,同樣的知識,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學員以空杯的心態從別人的收獲中反思自己的學習。

        五是“辯論賽”的交流方式。聆聽智慧交鋒,感受語言魅力,舉行以“責任·能力”為主題的辯論賽。辯論中雙方辯手各執己見,據理力爭,唇槍舌劍,妙語連珠,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水平,展示出辯手良好的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和臨場應變的綜合能力,為同學們帶來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

        六是“座談會”的交流方式。培訓班黨支部召開了“依法治企”學習座談會,并邀請公司監察部同志參加。座談會上深入學習了新源公司依法從嚴治企有關要求,分析了公司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以成果轉化為導向,實施工作改善4A計劃。學習的目的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在學習期間,每位學員要填寫兩結合工作改善“4A”計劃,以一周為節點,總結學習收獲,反思工作改善點,將思路轉化成方案,再將方案轉化成今后的行動計劃,應用smart原則(可操作、可實現、可衡量、可評價、有時間限制),制定并描述計劃實施具體步驟。根據計劃的制定,實施改善行動,使培訓有效落地,實現成果轉化。

        四種教學方式的應用

        在教學方式上,除了傳統的講授課程之外,還設有專題研討、參觀學習、拓展訓練。

        專題講座。為了使每位參訓學員訓后在思想境界上有新的提升,理論水平有新的提高,能力素質有新的增強,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有新的突破,培訓班安排了包含多學科門類的30個專題,涉及歷史、社會、管理、科技、法律等學科知識,并結合當前時政,開設了關于總書記“723”重要講話精神輔導、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課程。專題講座中,課程將互動方式的演練、角色替換、情景模擬、管理游戲、結合案例討論、頭腦風暴、性格測試等穿行,老師們生動有趣的授課內容、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良好的表達技巧都給學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正確領會上級領導意圖,有效完成組織任務》課程中,為加深學員對課程的理解,主講老師設計了“最佳搭檔”的互動游戲。課后,學員們分享了學習的所思所得。學員張會貞就在以“參與、分享、反思、成長”為主題的所思中寫到,游戲過程中被指揮者茫然等待命令,指揮者情急之下有親自操作的沖動。反思工作中,作為上級領導,如追求自己對權力的掌控,習慣于指揮部下,這種“大權在握”、“命令為主”的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自身壓力過大,員工過分依賴領導者,個人的才智和潛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很難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專題研討。在專題研討活動中,分別通過班委、黨支部、各小組隊長組織,選定研討主題、設計研討流程,組織研討過程,使學員相互學習,暢所欲言,有效溝通,實現思維拓展,觀念交流。培訓班順利完成了“讀書交流會”、“黨性分析會”等專題研討活動的召開,并對研討成果進行收集整理。整個過程,一方面使學員豐富了學習內容、交流了知識,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同學之間的了解。

        參觀學習。參觀學習將學習與實踐有效結合,在學習的同時,放松身心,交流感情,增長見識,增進友誼。

        體驗式學習。從團隊建設、室內體驗式活動、戶外拓展、晨練四個角度設計了體驗式學習內容。將直接的感官體驗和知識型學習結合起來,通過多樣化的體驗式學習,強化青年干部的集體意識,培養團結協作、勇擔重任的團隊精神。體驗式學習對個人而言,使學員戰勝了自我心理舒適區,克服恐懼,直面困難和壓力。對團隊而言,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也使團隊成員在面對挑戰的時候正確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五種管理模式的實踐

        “全封閉式”的管理模式。“全封閉式”的管理模式是指嚴把各項考核制度,實施軍事化管理。學員按照考勤要求,按時上課,并且克服嚴寒及自身生活習慣,每天堅持晨練,他們用整齊的步伐迎接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用響亮的口號傳遞著青年干部的熱情和活力。

        “團隊學習”的管理模式。即將學員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設有隊長、隊長助理、紀律委員、5S委員(5S源于日本精益生產,此處特指維護小組環境,保持教室干凈整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員可自愿競爭上崗。隊長帶領小組進行團隊建設,組織大家制定本小組的隊名、隊徽、學習目標、學習公約,并依此進行風采展示。團隊學習中,各崗位職責分工明確。隊長負責組織在課程實施過程的小組案例分析、總結研討等環節各小組成員的發言;隊長助理負責收集學員的學習感悟,課間粘貼在團隊的“學習園地”上;紀律委員負責維持本小組及班級的課程紀律;5S委員負責帶領團隊成員維護小組的5S環境。

        “互動教學”的管理模式。即由主講老師負責課程內容的完整講授,助學師進行課前氣氛的調動和培訓現場管理,使學員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里“享受知識的盛宴”。“課間操、小游戲”等多種互動方式,能充分緩解學習疲勞,調動學員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以最大程度來吸收課程內容。

        “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即在培訓班中成立黨支部及班委,實施管理活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班委成員由班長、學習委員、文體委員、生活委員組成,黨支部成員由團支部書記、宣傳委員組成,他們承擔著溝通師生、引導班風、服務學員的重要任務。學習過程中組織策劃實施貫穿項目始終的“十個一”活動,豐富學員的學習生活。通過QQ群、飛信的建立,搭建學員相互交流平臺,輔助培訓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積分考核”的管理模式。即在培訓過程中采用團隊累計積分制,分別針對團隊建設速度、風采展示、課堂互動、5S環境、精彩感悟、研討總結、競賽活動、好人好事、課堂紀律等環節,應用統一的評分標準,將得分情況真實有效地反映到班級評分規則表中,運用透明機制,評選優勝團隊,激發團隊學習熱情。

        學員展示的六項成果

        每周周報。由班委會成員組成編輯部,針對每周的培訓學習情況編寫周報。周報內容包括:本周要聞、本周動態、組織活動、心得體會、學有所思、培訓分享等模塊。學員積極投稿,針對課程、活動等自擬主題,分享心得體會。周報提供了學員交流的平臺,全方位展示了學員學習期間各項收獲以及豐富的培訓學習生活。

        學習成果匯報(PPT述學)。學員間的交流在整個培訓班的培訓管理設計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為其搭建起了多樣性的溝通平臺,實現了學員間學習成果交流。如每位學員五分鐘的PPT述學,就是由學員梳理、提煉、總結其學習期間的所感、所悟、所得而進行交流。

        學習筆記。為學員設計了專門的學習筆記本,學員每天都將學習收獲整理成學習筆記,記錄學習知識點,學習期間經常回顧翻閱。培訓結束時,每位學員的筆記本上都寫滿了各自的收獲。

        感悟集。學習園地是培訓班的一個亮點,課間總能聚集許多學員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大家相互學習,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培訓期間共收集到300余條學員的感悟,且把這些感悟裝訂成集,作為學員學習生活的一個美好紀念。

        學習論文。學習的真諦是能力而非信息的獲得,學習期間每位學員將學習所得結合自身工作撰寫學習論文,41份論文分別從多個角度設定主題,涵蓋了公司系統生產、管理、建設、安全、企業文化等方方面面。

        工作改善4A計劃。培訓設計始終遵循“學以致用”的培訓理念,學員在培訓結束后分別制定了個人的“工作改善4A計劃”,計劃中詳細描述如何按步驟將學習所得轉化到實際工作中,提升各項工作業務能力,最終實現行為的轉變。

        制定行動計劃作為學習成果的重中之重,密切聯系了學員實際工作,優化了學員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流程,增強了全局意識,提升了系統思考能力。由于行動計劃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和持續性,這樣就促使學員在實際工作中實現培訓價值的最大化。

        利用信息反饋進行培訓評價和改進

        為保證培訓課程的順利開展,達成培訓的最終效果,在培訓中期,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由班主任老師全面收集學員對培訓過程的建議,以及對活動安排、課程設置等信息,以此進行培訓效果的整體評估。調查問卷分別針對培訓內容、師資水平、培訓管理、后勤服務四個方面展開,在對評估表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復查的基礎上,對培訓效果再次進行跟蹤調查,這樣能夠更好地掌握學員對培訓的滿意度及提出的有效建議。

        “456項目體系”的鮮明特色兼具推廣性

        第4篇:培訓成果總結范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國家人口計生委提出的“強基提質”和實現流動人口全國“一盤棋”的要求,堅持立足崗位,加強學習培訓,強化城市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業務工作,提高綜合業務素質,提升服務管理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城市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隊伍,全面提高我市城市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水平。

        二、活動原則

        (一)全員參與原則。城市街道、社區從事人口計生工作的人員、農村鄉鎮從事流動人口計生工作的人員全部參加此次活動,縣(區)從事城市和流動人口計生業務工作的人員參與此次活動。

        (二)全面與專業相結合的原則。對所有參與此次活動的人員進行一次城市和流動人口計生業務工作的全面培訓,掌握人口形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熟悉業務程序和基本操作技能;對從事城市和流動人口計生信息化工作的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三)講求實效原則。此次活動立足本職工作,注重實效,以實際操作技能為主,以掌握工作方法為主,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

        三、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練兵活動,全面提高城市和流動人口計生隊伍整體素質和綜合服務能力,樹立愛崗敬業、優質服務意識,樹立以人為本、便民高效的服務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營造學理論、學業務、比知識、比技能、比敬業的良好氛圍,建立健全在崗學習、培訓提高的長效工作機制。

        四、活動形式和內容

        (一)開展自學。參與活動的人員應積極開展自學活動,認真學習《省城市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層工作手冊》、《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百題問答以及相關業務知識,同時立足本職工作崗位,熟練掌握工作技能。

        (二)開展培訓。以縣(區)為單位開展培訓活動,將所有從事城市和流動人口計生工作的人員輪訓一遍,并在此基礎上對從事城市和流動人口計生信息化工作的人員再進行專業培訓一次。市里將組織開展師資培訓活動,確保各地培訓質量。

        (三)開展專題研討。市、縣兩級對業務性比較強的工作開展專題研討,交流工作經驗,研究突出問題,探討工作新路子,尋求工作新突破。

        (四)舉辦業務講座和開展現場指導。在自學和培訓的基礎上,市、縣兩級采取舉辦業務講座的形式,擴大基層干部的知識面、拓寬工作視野,加深對各級黨委、政府和人口計生部門各項方針政策的理解。同時深入基層工作現場,具體指導基層開展業務工作。

        (五)開展崗位競賽。為了提高基層干部參與此次活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各縣(區)應按照市統一部署,對參與活動的人員分層次、分崗位開展業務測試,檢驗學習成果;市里將組織開展崗位競賽活動,檢驗各地開展此次活動的成果。對表現突出者選拔參與省級競賽。

        (六)總結評估。各縣(區)在活動結束前應對此次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市里對各地開展評估,并將此次活動列入2012年城市和流動人口計生重點工作考評內容。凡代表巢湖參加省級競賽并取得前三名的單位和個人,市級將予以表彰獎勵。

        五、實施步驟

        (一)學習啟動階段(3月31日前):各縣(區)應認真學習本活動方案,并結合各地實際制定具體措施,同時開展層層宣傳動員,保證基層參與此次活動的人員深刻領會開展此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二)組織實施階段(6月20日前):

        1.開展師資培訓。市里將舉辦培訓班,為各縣(區)培訓師資人員,培訓以《省城市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層工作手冊》為基礎,側重業務技能和信息化運用。

        2.采取各種形式開展崗位練兵活動。由各縣(區)統一安排,以縣(區)為單位舉辦培訓班開展統一培訓。注重培訓與自學相結合,每個基層工作人員要結合自身的工作內容在全面學習的基礎上有重點地開展自學。

        3.組織測試和崗位競賽。在培訓和自學的基礎上,各縣(區)要對所有參加活動的人員開展學習成果測試,市將統一組織以縣(區)為單位開展崗位競賽,檢驗活動成果。

        (三)市級測試和競賽階段(7月31日前):市里將組織對全市所有基層單位(鄉鎮、街道)開展網絡化測試,檢驗各地學習成果。各縣區通過分層次、分崗位競賽選拔組隊,參加市級崗位競賽活動,市本級根據競賽情況,于7月底前選拔組隊參與省級競賽。

        (四)總結和表彰階段(9月30日前):各縣區要對此次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對活動開展突出的單位予以表揚,對活動中涌現出的優秀人才予以表彰。市里將依據各地活動開展情況、網絡化測試結果和崗位競賽成果對各地開展評估,并將評估結果納入2012年城市和流動人口計生重點工作考評,對活動開展過程中涌現出的優秀個人予以表彰。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近幾年來,城市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為適應新形勢,國家和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的實施,全國“一盤棋”的部署推進,特別是信息化手段的運用,要求我們必須盡快掌握政策、更新知識、提高工作水平。為確保此次活動取得成效,市成立城市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崗位練兵活動領導小組(名單附后)。各縣(區)也要強化領導,成立相應組織,認真制定實施方案,在人力、財力上予以保證,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第5篇:培訓成果總結范文

        一、加強理論培訓,強化科研意識

        1、圓滿完成培訓工作。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非典”給學校工作帶來極其的不便,但我們依然按照2002年制訂的《教科研培訓計劃》,一手防非典,一手抓培訓。針對不宜大面積集中的實際,我們積極挖掘各校的內部潛力,以教師自學、小組討論為主要形式,提倡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全鎮所有在職小學教師參加了培訓,參加培訓率達到100%,其中71位教師撰寫了課題實施方案,交案率達到100%,71位教師參加了市進修學校的教科研專題測試,通過率達到100%。圓滿完成了培訓工作,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意識,提升了教師的科研水平,為深入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拓展教師學習空間。2003年,是我校教育科研學術氛圍較濃的一年。一是“請進來”。6月,邀請市教科所副所長徐炳炎到校作了《新課程理念下的教科研工作》的專題講座;8月,邀請市教師進修學校書記徐金珠到校作了《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的主題報告;同月,邀請衢州市教育局基教處楊治平老師到校作了《新課程標準的思考》的學術講座。與名家、名師面對面的交流,近距離的接觸,使廣大教師受益非淺。二是“走出去”。上半年,教科室主任參加市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教科室主任培訓,并赴臺州進行考察學習;暑期,選派優秀教師參加了新課程通識培訓;下半年,組織教研組長參加教研組組長培訓。各類培訓結束后,由培訓教師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二級培訓,從而達到全體提高,全面優化的目的。

        二、完善規章制度,規范科研工作

        1、健全管理機構。2003年,我校申報的課題達到了5項,為了進一步加強科研管理的實效性,校教科室開始推行課題組長負責制,由課題組組長主持本課題的研究,教科室給予協調指導和幫助,形成了教科室——課題組長——課題組成員三級科研管理網絡。

        2、制定科研規劃。根據市教育科研規劃辦公室編制的《“十五”后三年教育科研課題指南》,結合本校的實際,教科室組織力量制訂了《石門鎮小學2003——2005年教育科研規劃》。根據這個規劃,教科室制訂了2003年的教科研工作計劃,給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

        3、完善規章制度。為了保證課題研究的實效性,科研成果的實用性和可推廣性。我校依據衢州市、江山市兩級教科所的有關課題管理規定,制訂了《石門鎮小學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實施細則》、《石門鎮小學教育科研學習制度》、《石門鎮小學教育科研研究制度》、《石門鎮小學教育科研立項課題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三、開展科研活動,提升科研成果

        1、開展課題研究。1月,衢州市和江山市2002年度的課題研究成果評比結果揭曉,鎮中心小學的衢州市一般規劃課題《小學生發展性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獲三等獎,江山市一般規劃課題《輕松愉快,自主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獲二等獎。2月,教科室組織全體課題組成員,對2003年度衢州市一般規劃課題《農村小學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策略研究》進行了階段總結,并形成了階段成果報告,印發給每位教師。10月,教科室又組織全體課題組成員進行了全面總結,理清了一年來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研究報告。11月,將該課題的研究成果報告上交衢州市教科所鑒定。

        2、積極申報課題。由于上半年經過了教育科研的全員培訓,教師們的科研意識普遍增強,2004年的課題申報工作也異常火熱。教科室共收到課題研究方案6份,經篩選后,選擇其中了5份上送市教育科研規劃辦公室申報立項。5項課題全部通過審定并立項,其中由教科室申報的課題《農村小學開放性作業的設計和評價策略的研究》被列為衢州市2004年度重點規劃課題。立項課題數量之多,級別之高,創下了我校歷史之最。

        3、組織論文評選。5月,教科室組織教師參加了市學科論文評比活動,共收到論文36篇,經過評選,選出了其中的22篇上送到市教科所評選。6月,評選結果揭曉,我校共有17篇論文獲獎,其中徐強老師的論文《對中小學生性教育的幾點思考》獲一等獎,葉立忠和姜利紅老師合寫的《以開放的少先隊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德育自化》獲二等獎,獲獎數量和獲獎等次在農村小學中名列前茅。

        4、深化科研內涵。科研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科研的著眼點應該在課堂。要走教育科研的內涵發展之路,就要把課題研究真正落實到課堂中去。為此,教科室和教導處緊密合作,通過開展聽課、評課,著力在課堂中發現問題,形成研究課題;著力在課堂教學落實研究成果,檢測研究成果,為深化學校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提供優質的服務。

        教育科研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2003年,教科室雖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師的科研實踐能力尚有不足;群體科研的氛圍尚未形成;村級小學的科研工作尚未啟動。

        教育科研是學校進步的不竭動力,教師又是教育科研的主體。2004年,我市將全面推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全體教師而言,既是一次挑戰,又是一個機遇。在新的一年,我校教科室力求以課改指導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大力倡導教師在課題研究中領會課改精神,把握課改方向,適應課改要求,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水平,從而更好地推進教育現代化和素質教育。

        第6篇:培訓成果總結范文

        關鍵詞:農村初中 思想品德課骨干教師 短期集中培訓 實效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17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師是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主力軍和踐行者。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實施,各地積極采取措施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看到參培學員從理念到行為的改變的同時,選拔標準不統一、學情分析不深入、主體意識不明顯、班級文化不濃厚、過程管理不周密等因素也或多或少地影響了短期集中培訓的效果。

        筆者作為四川省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短期集中培訓項目四川師范大學初中思想品德班培訓的主要參與者,反思了培訓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為改進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短期集中培訓建言獻策,為西部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短期集中培訓提供借鑒,也可為高校本科生的職前、職中、職后教育的一體化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1 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骨干教師短期集中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1.1 選拔標準不統一,參培學員水平參差不齊

        《四川省中小學省級骨干教師選拔培養管理辦法》中對省級骨干教師選拔條件的規定是:對教齡的要求,8年及以上;對年齡的要求,原則上男性不超過45歲、女性不超過40歲;對職稱的要求是,具有中學高級教師職務;對學歷的要求是,本科及以上。但考慮到農村中學教育教學的實際,“農村學校省級骨干教師(縣城以下學校教師)的選拔,在職稱、論文成果方面可適當放寬”。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同時又規定“農村教師應占省級骨干教師總數的一半”。在2011年確定的四川省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短期集中培訓項目四川師范大學初中思想品德班參培的85名學員中:男性70名,女性15名;漢族80名,少數民族5名;男性年齡在45歲以上的9名,女性年齡在40歲以上的6名;中教高級職稱39名,中教一級職稱44名,中教二級職稱2名;研究生學歷2名,本科學歷75名,雙專科學歷2名,專科學歷6名。

        在培訓過程中,還發現存在以下問題:部分學員所學專業非思想政治教育,從教后調整教初中思想品德課;少數學員選拔時從事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后又調整到其他學科任教;部分學員兼任了學校行政管理工作,只從事少量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少數學員因身體、工作原因不能堅持全程參加培訓。

        1.2 學情分析不深入,培訓不能完全滿足需要

        短期集中培訓主要應針對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面臨的最大問題和困惑,從知識結構需進一步完善、教育理念需進一步更新、教學技能需進一步跟進、自身專業需進一步發展的現實狀況出發,依托已有的資源和優勢,搭建分享交流平臺,提高教師“自我認識、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因此,學情的分析對方案的研制、過程管理及影響示范作用的發揮都有重要意義。我們的認識是:參培學員都來自省內最基層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育教學一線,有著豐富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經驗;他們大多是學校乃至當地的教學骨干和精英,自我提升的愿望強烈;由于所處環境較為封閉和繁重的教學任務,造成他們對新課程的認識和實踐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和分析,在經過走訪調研、專家咨詢、反復論證等環節后我們制定了較為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案。

        在培訓過程中,還是反映出培訓方案不能完全滿足全體參培學員的需要:限于經費缺乏和有限的培訓時間,不能讓參培學員“走出去”實地親身體驗沿海新課改實施較早的學校的有益嘗試;專題講座對理論提升效果明顯,但部分參培學員不能很好消化理論;名校課堂同臺競技展示參與積極性與能參與學員數量間的矛盾。

        1.3 主體意識不明顯,組織合力難以有效發揮

        參培學員是短期集中培訓的重要資源,是培訓工作的主體,要完成其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在其親身感受的基礎上掌握“參與式”、“探究式”、“自主式”、“活動式”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調控能力、教學研究能力。參培學員作為培訓工作的主體,主要表現在:培訓需求的調研,目的在于充分了解參培學員的實際和需要;培訓方案的設置,目的在于提升參培學員素質和能力;培訓工作的實施,其對象是參培學員;質量監控與管理,其目的在于貫徹方案意圖;三年的遠程指導,其目的是使參培學員充分利用已搭建平臺的資源;引領示范作用的發揮,是參培學員培訓工作的繼續,是繼續再培訓、再教育的過程。參培學員的主體作用,體現出“一切為了參培學員、為了一切參培學員”的初衷。

        在培訓過程中,參培學員主體意識不明顯表現在:部分參培學員認為被選拔參加短期集中培訓是浪費時間,耽誤自己在學校的正常教學安排;部分參培學員認為被選拔參加短期集中培訓是一種“福利”,可以有短暫的休息時間;部分活動圍觀的積極性高,自主參與意識不濃;有少數參培學員把短期集中培訓看成是“走親訪友”、“同學聯誼”的好機會。

        1.4 班級文化不濃厚,隱性文化需要長期積累

        班級文化是班級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班級文化是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墻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為其物化反映。班級的顯性文化較容易在短時間內形成,例如干凈整潔的上課環境、桌椅的擺放、墻報板報的制作、培訓簡報的編輯等;而班級的隱性文化不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它是一點一滴積累的過程,例如班風建設、合作與競爭的協調、制度的制定與實施、班級凝聚力的大小等。班級文化是一個短期集中培訓班的靈魂,是每個培訓班所特有的。短期集中培訓項目一般每次培訓時間在十天左右,隱性文化需要長期積累與短期集中培訓時間過短之間出現矛盾。

        在培訓過程中,班級隱性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有:短期集中培訓時間較短,參培學員短時間內無法充分融入班級;小組活動參與積極性高,班級活動參與動力不足;溝通交流平臺不健全,培訓結束后聯系少;班級認同度不高,競爭與合作缺乏主動性。

        1.5 過程管理不周密,質量監控缺乏有效手段

        短期集中培訓項目均有具體的管理機構、執行機構和專兼職管理人員,對項目實施有比較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手段。過程管理是實現培訓目標的重要保證,質量監控是提高培訓實效的有力保障。項目執行的成效,除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認可之外,更重要的是得到參培學員的認可。一切管理活動的開展,都應圍繞“參培學員是否滿意”的最終目標進行。參培學員的滿意度是衡量培訓工作開展情況的重要考核指標。“參培學員是否滿意”可細化為五個方面:對培訓方案是否滿意、對培訓過程是否滿意、對培訓安排是否滿意、對培訓結果是否滿意、對管理服務質量是否滿意。只有做到培訓前充分調研、培訓中認真負責、培訓后及時總結,不斷改進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不斷總結培訓工作的經驗,才能圓滿完成培訓任務。

        在培訓過程中,過程管理和質量監控方面存在的問題有:管理人員專職的少、兼職的多,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培訓全過程中;質量監控主要采取參培學員問卷調查、電話訪問等方式進行,缺少專家、同行的評價;指導老師對參培學員的指導更多的是教學研究能力的提升方面;對參培學員遠程指導缺乏有效手段和載體。

        2 提高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短期集中培訓實效性的探索

        2.1 處理好三種關系,突出“三種能力”的提升

        處理好三種關系,就是處理好“培訓目標與培訓安排的關系”、“短期集中培訓與日常教育教學的關系”和“時代需要與自我發展的關系”。突出“三種能力”的提升,就是“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調控能力、教學研究能力”的提升。三種關系之間并不矛盾,只有處理好三種關系,才能提升“三種能力”。

        培訓目標是培訓預期要達到的成果,培訓安排是實現培訓目標的重要載體。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短期集中培訓的最終目標,就是突出參培學員“三種能力”的提升,使其逐步成長為具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質、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專家型教師。因此,培訓安排的一切活動都應緊緊圍繞培訓目標來展開。

        短期集中培訓是為做好日常教育教學打基礎,做準備。不能有短期集中培訓費時費力,打亂自身日常教育教學的想法。短期集中培訓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都是在為日常教育教學做儲備。通過短期集中培訓,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調控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提升。因此,要集中精力、安安心心做好短期培訓期間的各項工作,不打折扣。

        對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骨干教師進行短期集中培訓,是時代的要求、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科教興國的重要歷史使命,需要千千萬萬教師的不懈努力,也更是一種責任。教育教學改革的最終推動者是教師,廣大教師只有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下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

        2.2 設計好培訓版塊,構建“三年三階段”模式

        對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骨干教師短期集中培訓,一般應包括教育理念更新、典型示范、精彩課堂展示、“同課異構”、心理健康教育、現代信息技術、名校參觀訪問等版塊。培訓時間一般為三年,每年集中學習十天,合計240學時。我們的做法是構建“三年三階段”模式,具體為:

        第一年,觀念更新、典型示范。我們安排了11場專題講座,涉及課程改革與展望、教師教育能力與新課程、構建新課堂文化、試題的編制與評價、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教學重難點問題分析及對策、青少年品德發展與思品教學、發展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和教師的人文關懷多方面。參觀訪問了樹德中學、四川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觀摩了兩位老師的典型示范。進行了十場“同課異構”展示。

        第二年,名校課堂同堂競技、參培學員成果展示。我們安排了四川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成都樹德實驗外國語學校、成都田家炳中學等四所名校參觀訪問。觀摩了四位老師的典型示范。四名參培學員同臺競技。安排了兩場專題講座,涉及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新課程的實施策略與方法。進行了十場“同課異構”展示。參培學員向指導老師匯報了學習成果、教學反思。各指導老師重點對參培學員科研課題申報、研究、成果等作了詳細指導。

        第三年,成果展示、總結提高。安排了兩次小組活動,在組內進行成果展示。安排了五場成果答辯,讓參培學員就自身三年專業成長情況做匯報、接受檢查。進行了優秀學員的評選并安排十名優秀學員作個人成長成果展示。對三年培訓成效進行總結,對參培學員資料進行整理。

        2.3 整合好各種資源,組建“三三三”培訓團隊

        培訓團隊是短期集中培訓工作取得實效的有力保證。我們堅持“開門辦培訓”的理念,協調好各種關系,整合好各種資源,組建了一支優秀的培訓團隊。團隊由三個“三”構成,具體為:

        第一個“三”為師資來源上的高校、中學、教研三個部分。三年的培訓中,來自高校的老師有南京師范大學謝樹平教授等,來自中學的老師有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的李鎮西校長等,來自教研的老師有成都市錦江區教師進修學校陳中華教研員等。師資來源上,三部分組成人員各占三分之一。

        第二個“三”為隊伍結構上的省外、省內、校內三個部分。三年的培訓中,來自省外的老師有福建省教研室文科室主任、“國培”首席專家劉文川等,來自省內的有成都市外國語學校段必聰校長等,來自校內的有四川省著名教育和心理學專家張皓副教授等。隊伍結構上,三部分組成人員各占三分之一。

        第三個“三”為管理隊伍中的項目負責人、首席專家、班主任。學院院長、分管副院長作為項目負責人,學院全體領導班子成員作為培訓管理團隊成員,首席專家全程指導培訓過程,選派了年富力強的兩位老師作為教學班主任和行政班主任。管理隊伍分工合作、精誠團結,在教師培訓學院的直接指導下順利完成三年培訓任務。

        2.4 克服各種困難,發揮引領示范“三種作用”

        短期集中培訓的目的,除達到參培學員個人成長之外,還必須起到引領示范作用。從培訓效果來看,參培學員在培訓中、培訓后,都在學校、地方和全省發揮了自己應有的作用。

        在學校是思想品德課程帶頭人。參培學員是各初中思想品德課骨干,參加培訓后將新的理念帶到所在學校,將新的教育手段、教育設計貫穿到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指導青年教師,做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引路人。

        在地方是思想品德課程示范者。參培學員在地方通過公開課、示范課、專題講座等形式對廣大任課教師進行培訓、示范。總結實踐經驗,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第7篇:培訓成果總結范文

        1、本學期,我們重點抓了省級“十五”美育課題的成果總結和結集工作

        為了更好地總結我校江蘇省“十五”立項課題《多方位加強普通中學美育的實驗研究》的成果,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推動我校的校本課程建設,學校組織、落實了“傳是文集”第三輯“美育文叢”的編撰及出版工作。為保證編撰工作順利開展,學校組成了由陸琪校長、宗甄副校長為主任的編撰委員會,領導此次編撰和出版工作。教科處負責了具體的組織和落實工作。

        計劃中的“美育文叢”由七本書(題目暫定)構成:

        《美育論叢》主編:陸琪 洪敏 約20萬字

        這是學校開展“美育”課題研究的成果總結。包括對學校三個“五年計劃”中美育課題研究的概述;“十五”課題美育研究的開題報告、結題報告;學校在辦學目標、教育教學管理中滲透美育的做法總結;教師撰寫的在德育、課堂教學、環境建設中實施“美育”的論文,教師撰寫的以開展審美教育為主題的教案、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美苑漫步》編撰:王積慶 約15萬字

        這是對學生開展審美教育的校本教材,分美學概述、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四個專題,共10-12講。

        《三賢詩文選讀》主編:徐俊良 約15萬字

        這是讓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熏陶,養成美好心靈和人格的校本教材。

        《昆山詠贊》主編:宗甄 魯德俊 約15萬字

        這是讓學生感受家鄉歷史傳統、文化底蘊、美好人文環境的校本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論文集》主編:姜紅珍 徐永琴 朱小英 約20萬字

        這是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做法和成果的專題總結,主要包括案例、調查報告、活動方案及學術論文。

        《昆中植物志》主編:徐俊良 約10萬字

        這是我校打造綠色校園、美化校園成果的反映。此次編撰的主要工作是充實、修改。

        《美苑擷英》主編:俞菊明 殷金方

        這是展示我校師生審美、創美能力及成果的畫冊。要求編撰者在已有的師生文學作品、攝影、書法、繪畫作品中篩選或進一步征集優秀作品。

        為了保證“美育”課題順利結題以及校本課程按時開設,本文叢將在XX年暑期出版。各分冊編者將在六月底拿出初稿,七月份修改并定稿,八月份印刷并出版。目前這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

        學校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3月9日,學校召開了全體組委會成員會議,要求各分冊主編認真制定、落實編寫計劃,明確分工,把好質量關和時間關,如期完成編撰工作。教科處也已經多次下發通知,在教師中征集有關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了眾多教師的積極響應。

        此外,我們還在師生中組織了第二次美育攝影比賽;在“涵青班”青年教師中組織了美育攝影創意比賽和以美育為主題的教學比賽。

        2、教科處召集教育科研工作會議

        為了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促進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培養學校的教育科研骨干力量,教科處向學校推薦了教育科研骨干人選,并于4月6 日召集了由他們參加的教育科研工作會議。教科處主任洪敏向與會者介紹了近幾年江蘇省參賽獲獎論文的寫作特點以及給予我們的寫作啟示。宗甄副校長對與會教師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多讀書、勤反思,積極投入課題研究,切實發揮帶頭作用。陸琪校長到會并作講話。他指出,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始終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投入教育科研既是個人成長的需要,也是學校發展的需要。他要求與會者在教育科研方面確立目標、勇挑重擔、多出成績。他表示,學校將會為教育科研工作和活動提供有力的保障,并優先給予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成績的教師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

        今后,教科處將繼續組織他們學習、研究和交流,力求使他們在成為名師的道路上突破教育科研方面的瓶頸,更快地發展,為壯大學校優秀教師群體作出貢獻。

        3、認真編輯《昆中教育》、《昆中教研參考》等教育科研刊物

        本學期,教科處編輯了《昆中教育》第44期,并對版式進行了改進;編輯了《江花》第六編第5、6期;編輯了以“美育”為主題以及以“課程改革”為主題的《昆中教研參考》第5、6、7期;編輯了《傳是》“杏壇論語”版第25-26期。這些刊物已經成為昆中教師發表教育科研成果、開展學習的良好平臺和園地,得到了廣大教師的好評。

        4、認真做好“導師制”工作,青年教師培訓及教師教育科研培訓工作,重視教育科研骨干的培養,為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提供條件,為教師進一步樹立教科意識、改進教科方法、提高教科水平提供條件

        本學期,XX屆“導師制”工作將告一段落,我們按照慣例組織了14節由“徒弟”開設的匯報課,并進行了認真的總結。通過三年的師徒結對,這些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以及各個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其中的不少老師已經能夠承擔并勝任高三教學和班主任工作,還有部分教師在省級論文比賽中獲獎。

        本學期“涵青班”青年教師培訓繼續進行。為了切實提高“涵青班”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我們在上學期理論培訓的基礎上,認真組織了“3+1”比賽,即板書、演講、美育攝影創意及學科教學比賽,進一步實現“引領思想、規范行為、提升素質、促進成長”的目標。為了使學校“美育”課題研究能夠更好地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我們特別要求他們在教學比賽中貫穿對學生開展美育這一主題,并專門設計了有針對性的評課表。目前,這些比賽已經全部完成,評獎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通過一學年的培訓,“涵青班”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在學生的成績和學生的評價上,都顯示出了良好的表現和發展勢頭。在昆山市語文教師基本功競賽中,有3位“涵青班”青年教師獲獎,其中一位還榮獲了特等獎。

        5、認真組織各項教育科研競賽,力爭獲得較高層次的獎項。

        根據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的要求,教科處先后下發了有關課程改革研究成果評比、創新教育論文和個案評比、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論文評選、教育技術研究論文評比的通知。在學期結束之際,我們還將下發有關省“五四杯”、省“師陶杯”等論文比賽的通知,要求教師利 用假期認真學習、及時總結教育教學心得和成果,積極參與這些賽事。

        6、布置教師撰寫學期專題總結

        上學期,我校教師專題總結的撰寫率急劇提高,而且大多數老師的專題總結符合要求、質量較高。但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有少數教師用工作總結代替專題總結,有的教師的專題總結字數不夠,有的教師用以前的文章代替專題總結,甚至有的教師的專題總結是全文“借鑒”來的。我們將針對這些情況,在通知中重申并進一步明確要求,并提醒老師們認真對待這項工作。

        7、認真執行已由學校教代會通過的《江蘇省昆山中學教育科研常規工作考核條例》,從常規工作和成績成果兩個方面對教師的教育科研工作進行全面、合理的考核,教師反響良好。

        第8篇:培訓成果總結范文

        一、實施綜合改革實驗項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學會、教育局成功申報和承擔了河北省縣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綜合實驗項目,我們以“縣域三級課程優化組合研究”為突破口,全面啟動了 “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管理與培訓”、“教研組織和活動模式”、“有效教學、有效學習策略的理論與實踐”、“高中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幼兒教育存在問題及其對策”、“農村低齡住宿生學校生活與存在問題”等7個研究項目,同時,根據我市實際,又確定了“職業高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機制研究”。確定了40所實驗校,組建了研究團隊,實施了全程管理,現已制定了48個研究方案,舉辦實驗啟動論證會,開展了**市實驗區教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為學校布局調整、教育質量提高等教育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二、扎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開展了新課程改革培訓,組織部分校長、教師先后到山東、上海等地學習考察。同時邀請全國教育專家、課改實驗校校長進行了專題講座;開展了國家課程計劃的執行現狀研究,了解了學校對國家課程執行情況,找出了問題癥結,研究了相關政策,確保了國家課程開齊、開足和開好。同時,加強了校本課程的研究,重點開發《太極拳》、《書法》、《國學》等校本課程,開發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課程材料,先后在實驗小學、實驗中學、陽邑鎮南西井中心小學等校召開了課改研討會,分別召開初中、小學校長論壇,推進了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三、強化了高效課堂教學的指導

        針對課堂教學“高耗低效”、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深入了開展教師、教研教改、課堂教學“三大革命”,組織會員深入學校,傾聽教學意見,展開教學對話,舉辦專題講座,隨堂聽課評課,開展專題培訓活動,及時發現、解決課堂教學的新問題,做好指導工作。先后編寫“通案”3萬余節,制作優質課堂教學錄像120節,同時開展了“走進名師課堂隨筆征文”活動,組織教師觀摩名優教師課堂教學實錄,通過“觀一觀、議一議、仿一仿、創一創”等過程,廣泛開展反思和評議,與名師的課堂教學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進了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初步改變了當前教學中存在的觀念落后、方法陳舊、效率不高的現狀,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

        第9篇:培訓成果總結范文

        一、著眼長遠,關注課題的生命力

        指導學校選題時,著眼長遠,關注所選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因為,一個沒有生命力的課題所帶來的效應必然是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工作負擔本來就重,他們有限的精力應該投入并釋放在有生命力的研究項目中。這就是我們指導課題選題的宗旨之一。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我們的選題有關注學生精神成長的,如黃興小學的《小學父母效能訓練操作模式的研究》、新開鋪小學的《小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研究》;有關注學生能力發展的,如青園小學的《小學生社團建設的實踐研究》、仰天湖小學的《小學生“六個一”素質培養研究》、文廟坪小學的《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也有關注教學資源開發的,如信息學科的《主題情境式實踐活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天心一中的《高中地理校外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黃土嶺小學的《小學法制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研究》;還有關注問題解決的,如南大橋小學的《小學“學困生”的成因及教學對策的研究》……諸如此類的選題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不是只有短期效應的“近視課題”。

        二、立足基礎,關注課題的生長力

        這里所謂立足基礎就是指立足于學校已有的探索實踐。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學任務重,缺乏廣泛深入地檢索、閱讀的時間和精力,理論認識水平相對較低,也不夠系統,如果匆忙立項一個研究項目,往往經過兩三年的探索,他們對“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仍然把握不準方向和行動準則。管理實踐中,我發現:如果讓學校從已有的實踐入手,以實踐經驗做基礎,從實踐中提升理性認識,進而將已有的實踐這個“點”逐步擴展做成一個“面”,研究課題的認識和思路就在實踐中逐步生成了,有的甚至逐步發展為學校的特色。如赤嶺路小學的《兒童詩欣賞與創作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天心一中的《創造教育特色高中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碧湘街小學的《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推進小學科技教育的實施》、桂花坪小學的《小學剪紙特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銅鋪街小學的《環境教育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和應用研究》、沙湖橋小學的《小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基地建設與應用研究》、井崗小學的《小學生吟誦古典詩詞的實踐研究》等等,經過多年持續的追蹤研究,不僅學校自己對這些項目可研究的領域了然于心,而且也在逐漸積淀中彰顯出學校的教育特色。這正是基于實踐基礎發展出來的生長力。

        三、強化過程,關注課題的催生力

        過程缺失是很多立項課題存在的問題。因為沒有深入的實踐做基礎,結題總結往往就變成“紙上談兵”,所謂的理論建構也似“空中樓閣”。為盡量減少這樣的“浪費”,我們強化了過程管理,強調在實踐中增長技能、積累經驗、催生智慧。其中課題負責人的研究能力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能否良性發展的核心因素,為此,我們增加了課題負責人培訓的頻率和力度,目的是規范管理和操作,讓每個課題負責人少走彎路,盡快“上路”。實踐中,我們創造性地運用了三種有效的培訓方式。

        1.現場案例式培訓。即以學校已經立項的課題為案例,根據學校課題研究發展過程中所呈現的特征和參培教師的需要確定研究主題,組織全區中小學課題負責人進行現場實踐培訓。因為案例的鮮活和現場的多元視野,培訓的內容、形式和效應也精彩紛呈:南大橋小學雖然基礎薄弱,但教師的研究熱情和群體參與率都高,于是我們就地取材,讓全體課題負責人走進現場,感受他們的研究氛圍,同時也參與他們的思考。赤嶺路學校雖然條件簡陋,但研究實踐扎實,理性思考既有高度也有深度,過程性成果靈動鮮活,這樣的現場帶給課題負責人更寬廣的認識視野。文廟坪小學既有扎實的研究行動,又有對具體實踐的理性思考,特別是行政帶頭、教師全員參與、配合默契的團隊精神帶給大家又一種新氣象。井崗小學的研究項目重點體現了一種文化傳承的精神,其自創的“段位考級”評價方式具有創新性和可操作性,其研究讓全校全體學生參與并受益充分體現了課題持續追蹤所產生的實踐效應。紅衛小學高位引領思想,低位扎根實踐,讓閱讀成為師生的“日常營養”。

        2.網絡素材式培訓。為方便工作,我們建立了一個可容納200人的“天心課題群”,該群的核心成員是轄區中小學、幼兒園的課題負責人,同時也以開放和接納的狀態歡迎熱心教育科研的人士進入。自群建立以來,主要發揮了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傳達信息,起到上傳下達、聯系左右的作用;二是分享經驗,無論誰發現的新經驗、新認識、新信息都可以在這個群里即時分享;三是開展培訓,主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實踐中的共性問題,另一方面是延伸解決現場培訓未能充分交流的問題。所取的素材既可以是研究過程中產生的,也可以是其他途徑獲取的可供借鑒的優質資源。交流方式既可以是“群員”定時間定內容的集中研討,也可以是“群共享”的文本資源分享,還可以是個性化問題的“私聊”。其實踐效應是省時、省力,參與面廣,可多元對話,也可回味思考。

        3.預約個體式培訓。也就是根據研究單位的具體需要進行預約式的個體培訓。有預約到辦公室的咨詢培訓,也有預約到校的面對面的指導。這種培訓問題明確,項目具體,針對性強,對研究思路的深化與擴展和研究人才的成長具有明顯的效果。

        四、注重總結,關注課題的生成力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最新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 | 在线看黄Ⅴ免费网站免费看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三州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