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廣播電視新聞策劃創新思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興媒體語境下,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廣播電視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從實際出發,增強新聞策劃的創新性,從而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因此,本文針對廣播電視新聞策劃的創新思維展開分析,在簡單了解廣播電視新聞策劃現狀后,從策劃基本流程入手,提出具體的優化方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電視;新聞策劃;創新思維
一、引言
新聞是廣播電視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節目類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增加,傳統廣播電視的新聞無法吸引觀眾注意。在這樣的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如果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改變自身的策劃方式,提高新聞報道質量,強化節目效果,吸引觀眾注意力。
二、廣播電視新聞策劃的發展現狀
從目前來看,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策劃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聞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無法得到保證。一些媒體為了追求高收視率,肆意捏造新聞,為了搶到頭版頭條,提前進行報道。這些新聞未經證實就被報道,甚至杜撰數據,夸大事件的危害性或者利益,對社會風氣造成了負面影響,嚴重違反了新聞的客觀性、真實性原則,最終導致媒體的可信度降低。第二,策劃方式落后,內容設置老舊,缺乏新媒體意識。現如今,大部分廣播電視臺在進行新聞策劃的過程中,信息反饋、信息接收等方面的能力還較弱。新媒體的強勢崛起給傳統媒體帶來巨大的沖擊,無論是傳播方式、內容展現,還是報道的語境語態都發生了改變,信息傳播從以前的單向垂直傳播,轉變為多向水平傳播。當前,很多廣播電視媒體的新聞策劃和議題設置往往都是追著互聯網網站和公眾號“跑”,信息滯后嚴重,語態和視角沒有很好地符合新媒體傳播的要求。
三、廣播電視新聞策劃的具體流程
第一,確定新聞選題。要想制作出一個高質量的新聞節目,就要科學地確定新聞選題,并不是每一個新聞都具有報道意義。策劃工作人員要主動關注社會上的熱點話題,從實際出發,了解人民群眾生活中的細節問題,如房價、醫保、教育。策劃工作人員也可以從常見的話題中找出全新的新聞分析意義,以此提高新聞節目質量,獲得更多的觀眾。此外,新聞選題還要能契合社會大眾的實現脈絡,保證觀眾可以理解和接受。第二,確定報道角度。在確定新聞節目選題的同時,就要對節目報道角度進行分析。從實際案例來看,只有具有獨特報道角度的新聞節目,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收視效果。新聞來源于生活,因此在報道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吸引觀眾關注,可以讓新聞節目制作效果得到根本上提升。比如:在報道肺炎疫情新聞時,采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角色進行深入挖掘,以小見大,利用主人公典型事跡來報道內容,從而可以更好地展現主題,將疫情新聞提升到特定的內涵。[1]第三,確定報道形式。在確定報道角度后,還要確定報道形式,以進一步增強新聞的吸引力,增強節目的制作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新聞報道形式要從新聞選題和報道角度出發,要充分運用電視廣播獨特的畫面和聲音特點,創新使用新的報道形式,如短視頻、網絡直播、觀眾互動等方式,在保證真實性、客觀性的基礎上吸引觀眾。
四、廣播電視新聞策劃的創新方式
當前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對信息多元化、趣味性、個性化有著較高的需求,如果傳統的新聞策劃工作始終無法滿足受眾,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的受眾就會不斷減少。
(一)創新節目內容在策劃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過程中,首要任務就是新聞內容的設計。內容是一個節目的靈魂,內容策劃有新意,內容素材豐富,能讓節目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在進行節目策劃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新媒體,收集觀眾的想法。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2018年推出大型特別節目《揚帆新時代,錦繡新廣西》。該新聞節目在策劃過程中就借助微博、微信等平臺,設置相關議題廣泛收集觀眾想法,根據觀眾感興趣的內容分別開設了《城市的24小時》《航拍城市地標》《數說城市發展》《百姓海采—我為城市打call》等板塊,圍繞新發展理念,將社會政治和居民生活相結合,集中展示了廣西14個地市新變化,新成就和老百姓的新生活、精氣神,很大程度上豐富了節目的內容層次。
(二)創新報道形式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中以對話、講授、記錄等形式,語態上多以傳統的一廂情愿的播報方式來展現新聞內容。但在新媒體語境下,這種報道形式已經無法吸引觀眾,必須要對其進行創新,采用更接地氣、更親民化的語言和聲畫表現形式進行報道,以引起觀眾的關注度,讓觀眾更好地了解新聞內容,對社會發展形成具象化的認知。比如:《揚帆新時代,錦繡新廣西》每天播出一期,每期60分鐘左右,14期節目展現出廣西巨大的變化。節目采用“小切口、大主題”方式,從普通人的點滴生活入手,以第一視角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之感。最為主要的是,節目融合了多種不同的報道形式,運用Vlog(視頻博客)、航拍、延時攝影、水下攝影、長鏡頭拍攝、CG動畫和三維特技等手法,語言上采用了具有“網感”、接地氣的話語表達。節目播出過程還設置了主持人和觀眾的交流互動環節,節目無論從策劃、采編、內容到呈現形式、傳播方式,都體現了媒體融合和創新的特點。[2]
(三)強調新聞價值在新媒體語境下,節目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觀眾的可選擇性增強,但也出現了很多濫竽充數的節目。一個高質量的節目,其核心關鍵在于能夠和觀眾產生思想上的共鳴。由此可知,在策劃節目的過程中,必須要強調新聞價值,從觀眾的審美水平、思維水平出發,在策劃節目的過程中輸出深度價值觀,讓觀眾產生共鳴。《揚帆新時代,錦繡新廣西》在策劃過程中,傳遞給人們廣西地區的變化,并且通過地區的實際發展,展現給觀眾一城一村的巨大變化,看壯鄉兒女追逐夢想的堅毅執著。《揚帆新時代,錦繡新廣西》節目播出后,很多觀眾都表示看到了不一樣的家鄉,由衷表達了對家鄉巨大發展的欣喜之情。觀眾透過新聞節目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發展建設的重要性,從情感上實現認同,最終就可以達到新聞節目和受眾價值觀產生共鳴的效果。[3]
(四)創新傳播渠道除了上述幾點內容之外,創新傳播渠道也是實現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之一。現如今,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加,短視頻平臺、門戶網站、微信微博、新聞APP等都是新聞的傳播手段。如果傳播手段沒有得到創新,那么優質的內容也無法更好地吸引觀眾。在實際策劃過程中,要跨媒介融合傳播,通過建立節目官網、官方微博自媒體、官方微信公眾號、官網入駐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從多個渠道為人們更新節目,傳遞新聞內容,同時借助不同的平臺,展開多樣化的互動活動。《揚帆新時代,錦繡新廣西》實現了全媒體深度聯動,不僅在傳統的電視媒體中播出,還在廣西視聽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今日頭條客戶端、柳州客戶端、南寧頭條客戶端等平臺實現同步網絡推送播出,單期節目網絡觀看點擊量最高突破了300萬次。傳統媒體以及新媒體平臺矩陣式傳播,實現了電視網端的媒體融合,讓宣傳效果達到最大、最優化。[4]
五、結語
在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策劃需要進行全面的創新發展,策劃工作者要借助多種不同的媒體途徑,對節目進行創新。從目前來看,策劃人員要對報道內容、報道形式、新聞價值、傳播渠道進行創新,但也不能夠拘泥于此,還要從多個角度出發,進行深入的創新,促進廣播電視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新娟.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策劃的創新思維[J].今傳媒,2019,27(07):131-133.
[2]劉翔雁.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策劃的創新思維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2):175+177.
[3]鄭紅.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策劃的創新思維[J].今傳媒,2019,27(06):117-119.
[4]顏靖.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策劃的創新思維[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11):85-86.
作者:秦浩華 單位:廣西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