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臨床醫學專業范文

        臨床醫學專業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臨床醫學專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臨床醫學專業

        第1篇:臨床醫學專業范文

        對收集到以下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近五年的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畢業生就業的數據運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趨勢卡方檢驗,得出以下結論。

        1•1初次就業率逐年下降。結論:近五年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都在90%以上,總體就業率趨于平穩,就業前景較樂觀。但近五年來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的畢業生初次就業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經趨勢卡方檢驗,有統計學意義(χ2=4•71>3•84,P<0•05)。2004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98•28%到2008屆為94•44%。

        1•2就業區域性差異。結論: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分布基本集中在地區級以上的醫療機構,縣級醫療機構仍然較少。關于畢業生的就業醫療機構級別,畢業生就業面主要在地區級醫療機構,其次是省級和縣級醫療機構;從畢業生就業地區上看,大部分畢業生把在福州、廈門和漳州等沿海較發達地區作為首選地,其次是地區一級,一般內地縣級單位相對較少。本院近五年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的畢業生就業區域情況經趨勢卡方檢驗,無統計學意義(χ2=0•37<3•84)。

        1•3考研錄取率逐年降低。結論:近五年來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考取研究生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經趨勢卡方檢驗,有統計學意義(χ2=9•654>3•84,P<0•05)。2004屆畢業生研究生的錄取比例為13•79%到2008屆為4•44%。

        1•4臨床醫學生就業靈活性下降:就業靈活性包括藥品銷售、自主創業等。結論:近五年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靈活就業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經趨勢卡方檢驗,有統計學意義(χ2=5•55>3•84,P<0•05)。2004屆畢業生的靈活就業率為7•76%到2008屆為3•33%。

        2討論

        從收集到的本院近五年的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的畢業生初次就業的情況得出的結論,分析所產生的原因。

        2•1社會方面的原因:

        2•1•1經濟因素: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了臨床本科畢業生就業選擇的偏差。大城市擁有便捷的交通、舒適的環境、先進的醫療設備、很大的醫療衛生需求,成為臨床本科畢業生就業之地的首選。然而,大城市的用人單位往往競爭激烈,人員相對飽和,難以接納大批畢業生。人數眾多的廣大農村地區,則出現“缺醫少藥”現象,基層醫療機構基本上是低學歷、低職稱工作人員。基層醫療機構急需充實大批醫學人才,特別是偏遠的山區,交通差,難以吸引畢業生。

        2•1•2用人單位招聘因素:用人單位在招聘人員方面存在誤區,用人標準不斷提高。目前,醫學就業市場“僧多粥少”已成客觀事實,用人單位在挑選人才時不斷提高用人標準,不顧實際竭力招聘碩士、博士等高層次人才,使臨床本科畢業生進入醫院困難重重,加劇了就業的壓力。

        2•2學校方面的原因:

        2•2•1學校知名度影響就業:在市場經濟品牌效應的作用下,對于同專業不同學校的臨床本科畢業生,許多用人單位樂于追求名牌學校生源,從而對普通醫學院校畢業生就業帶來影響。

        2•2•2擴招影響就業:醫學院校擴招使臨床本科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由于國家招生政策的調整,加之前些年就業形勢良好,吸引了大量的考生報考,從1998年開始全國醫學院校大規模擴招。

        2•2•3就業指導工作相對滯后:很多學校都還滿足于前些年的高就業率,對新形勢下臨床本科畢業生就業的特點和難點認識不足,缺乏有經驗的就業指導老師和有力的就業指導措施。

        2•3臨床本科畢業生自身的原因:

        2•3•1就業期望值高:由于近年來國家采取“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就業體制,很多臨床本科畢業生仍停留在傳統的就業觀念上,過高地估計就業期望值,盼望“高工資、高福利、環境好、不艱苦”的工作崗位,選擇有發展前途的大醫院[1]。孰不知這些單位人員己相對飽和,此外,民營醫院、私立醫院無保障,基層醫院無發展等就業思想也深深影響畢業生,從而使部分畢業生不敢輕易選擇就業單位,喪失最佳就業時機,把自己擋在就業大門之外[2]。

        2•3•2學生就業心理準備不充分:當前不少臨床本科畢業生認為就業的成功與否在于學習的成績,忽略了各種有效信息的收集,忽略了推銷自己的方法和策略,甚至少數畢業生把就業看成是人際關系的結果,從而放棄了努力學習。此外,部分畢業生認為就業問題是學校的事情,把希望寄托在學校就業指導部門與輔導員身上,觀念的滯后使就業更為困難,反映了畢業生在就業心理準備上的不足。

        3解決對策

        3•1從社會角度出發:

        3•1•1建立和完善臨床畢業生就業市場:為畢業生就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由于臨床本科畢業生就業具有時間性和群體性的特點,加之基本上屬于初次就業,因而不能完全等同于社會其他人員的就業。積極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以學校為基礎的畢業生就業市場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必然趨勢。為了保證臨床本科畢業生這一資源的合理配置,不能單靠畢業生觀念的轉變,有關部門應該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為畢業生就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3•1•2醫療機構加強人才儲備:醫療衛生單位深化改革,改變用人觀,加強人才儲備。“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醫療機構要有前瞻性的人才觀,應抓住高校擴招后臨床本科畢業生充足、選擇余地大的機會,積極儲備各層次的醫學畢業生,同時把握衛生機構改革的良好時機,實行人才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優化配置,克服用人上的重學歷輕能力的現象。

        3•1•3鼓勵畢業生參加基層就業項目:畢業生參加基層就業項目,服務期滿后畢業生享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對到基層就業、“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三支一扶”和“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等服務期滿的畢業生,可享受公務員招錄優惠、事業單位招聘優惠、升學優惠、國家補償學費和代償助學貸款;服務期滿自主創業者,可享受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小額貸款擔保和貼息等有關政策優惠以及各基層就業項目服務年限計算工齡,服務期滿到企業就業者,按照規定轉接社會保險關系等優惠政策。

        3•2從學校角度出發:

        3•2•1加強臨床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指導臨床本科畢業生在國家就業政策下通過“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實現充分就業。指導畢業生明確擇業時限,就業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畢業生及時將簽訂的就業協議書上交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學校報福建省就業指導中心審查批準,按時辦理就業報到證及相關的就業手續[3]。學校應積極開辦就業指導專家系列講座,講授畢業生擇業前準備、職業生涯規劃、如何撰寫簡歷、面試技巧、自薦材料的準備、面試的著裝、言談舉止等,做好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面試技巧指導以及講解黨政機關人才選拔中應注意事項,對用人單位招聘、簽約等主要問題進行解答,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和輔導。積極開展“一對一”就業指導,組織經驗豐富的、長期從事就業工作的教師對學生進行就業前指導,解答學生常見的就業問題。

        3•2•2定期舉辦招聘會、供需洽談會:要規范校園招聘活動,利用雙休日定期舉辦臨床本科畢業生供需洽談會。畢業生最后一年在各教學醫院承擔較重的實習任務,他們必須遵守嚴格的實習制度,而用人單位因為分布較散,各自的工作也不同,如果學校不加以有計劃的組織,用人單位和學生的雙向選擇就會面臨一種無序的狀態。學校定期舉辦大型的畢業生招聘會,邀請用人單位參加,既有利于保證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又有利于醫學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更能有效地維護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利益。當然對于一些需求量大的用人單位,學校也可利用休息日為之舉辦專場招聘宣傳,安排畢業生面試、筆試,以促成供需雙方達成協議。

        3•2•3加強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與就業競爭的日益激烈,畢業生在擇業中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因此學校應開設心理咨詢中心,開通就業心理咨詢熱線,解決畢業生在擇業中出現緊張、焦慮、恐懼、自卑等不良心理狀態。此外,學校通過畢業心理測試和職業心理測試,幫助畢業生分析自己的興趣、專長、能力、工作經驗、個人品質及渴望的工作機會和生活方式,使畢業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制訂合理的求職計劃,幫助畢業生樹立起自信心,更新就業觀念,及時就業[4]。

        3•3從臨床本科畢業生自身角度出發:

        第2篇:臨床醫學專業范文

        口腔科學是臨床醫學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對于非口腔專業本科學生,由于缺乏口腔相關基礎知識的系統學習,教學難度大。該文通過提高非口腔專業學生思想認識、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更新教學方法等手段,教學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

        【關鍵詞】口腔科學 臨床醫學 教學改革

        口腔科學是臨床醫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教學對象是非口腔專業本科生,主要研究口腔器官,面部軟、硬組織,顳下頜關節及頸部某些疾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原則以及相應的防治措施。口腔科學實踐性強、操作要求嚴,醫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口腔科學知識,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患者。隨著醫學專業分類的逐步精細,非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從事口腔臨床工作逐年減少,教學學時適當被壓縮,且沒有見習;臨床專業醫學生僅用20左右學時就把口腔醫學專業學生2年才能完成的學習任務學完。在如此短時間內,如何合理安排學時,把口腔科常見病、多發病介紹給同學,增強臨床醫學畢業生從事口腔疾病預防、衛生保健等不同醫療領域所必須的基本技能是急待解決的關鍵問題[1]。現就我們臨床醫學專業口腔科學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經驗與體會。

        1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激發學習積極性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對口腔科學學習不夠重視,理論課注意力不集中,有的甚至在課堂上看其他課程的書籍;加之課時較少,教學內容過多,教師在備課及授課過程中困難重重,疲于應付的現象。為此,必須提高學生的認識,端正其學習態度。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口腔主要疾病齲病已列入人類的三大疾病之一,注重口腔預防保健是社會發展、人們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標志。作為一名醫學生,必須盡可能多地了解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的密切關系,這樣才能在臨床診斷中避免發生誤診的情況。我國醫療衛生水平發展不平衡,城市和農村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我們安徽某些地區,由于經濟的落后和醫療設施的不健全,臨床專業畢業生從事口腔科醫生的很多,因此,臨床專業醫學生對口腔科學知識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這也符合現代醫學模式綜合學科的要求。

        2定位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口腔科學內容豐富,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頜面外科學等多個學科,內容繁瑣復雜。大部分醫學院校口腔專業學生完成這些理論課的學習要花2年多的時間,目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被要求用20學時完成這些知識的學習,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在備課和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保證口腔科學的教學不會脫離教材和大綱這條主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認為結合教材中口腔科常見病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授課時加入一些臨床工作中常見的典型病例及手術圖片,可提高學生的興趣;此外加入互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師生間相互討論、相互觀摩、相互交流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也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2]。

        3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增加直觀和感性的認識,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多媒體技術在口腔科學的理論教學中有著較強的實用性,許多結構復雜,難以實現實體操作的內容,可選用適合的多媒體課件來配合講解[4]。例如在刷牙法、拔牙方法的教授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中的動畫視頻,加深學生的印象。應用多媒體教學,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取舍,制作出符合教學主旨的課件,圖文并茂,突出重點難點,且涵蓋教學大綱的所有知識點。比如口腔頜面部感染這一章節,就可以結合1例口底多間隙感染的典型病例,將口腔下頜下間隙、頦下間隙、翼頜間隙等諸多間隙闡明并融會貫通,還可將該病例的診療過程用圖片的形式放入課件,必要時可以附加小段手術視頻,這樣既可以省略臨床表現及鑒別診斷等大段文字,又生動形象,易于使學生接受。

        4不斷研究與更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趣味性

        4.1PBL教學法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符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的教學法。在口腔科學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學生可根據教材中提出的問題自己查找資料、研究解決方案,并進行討論,然后根據討論內容回答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5]。PBL教學法優點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氣氛活躍,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及掌握[6]。

        4.2網絡教學法

        利用互聯網資源開展網絡教學的新嘗試。通常我們在上課的前一周把口腔科學的教學提綱、知識要點、課后習題、參考書籍等上傳到網絡上,提供給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提前1周合理安排時間,通過互聯網預習教學內容,帶著問題去上課。課后還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下載課件,補差補缺。通過互聯網資源與現代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5改革考試模式,多方面考察

        傳統的考試模式多以書面考試為主,考試時間放在教學內容的最后。這種傳統考試模式容易滋長上課不認真聽講,考前臨時“抱佛腳”的不良心態。通過近幾年的教學研究,我們嘗試采用了以下方法:改變考試內容單一化,適當增加判斷題、名詞解釋、臨床病例分析題,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綜合能力全面細致地考核;對于學生平時的發言、提問、課堂互動、課外活動的參與,都計入總成績。通過這些改革,可加強學生基本功的鍛煉,讓學生自覺地學,知道如何去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考試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助力器。針對現階段的臨床醫學學生學習現狀,我們重點從口腔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點入手,抓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方法革新、學生考核,組織教師到耳鼻喉科、眼科等兄弟教研室參觀學習,不斷創新、改革與探索,使得我校口腔科學教學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張莉,溫秀杰,岳玲,等.臨床醫學本科生口腔實習教學[J].醫院管理雜志,2008,15(3):265.

        2李艷,夏毅敏,曾桂英.提高工科專業生產實習質量的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6(14):230~231.

        3劉根娣,陳耀忠,牟永斌.非口腔醫學專業醫學生口腔科學教學改革初探[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8(9):448~450.

        4楊亮.論現代多媒體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09(1):94~95.

        5梁登忠,羅莉.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口腔科學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高教論壇,2010,11(11):50~52.

        第3篇:臨床醫學專業范文

        1科研能力在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性

        科研能力在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具有重要地位,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根據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臨床基礎知識和臨床技能,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其中,學位論文是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3-4],而學位論文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了研究生本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在“雙軌合一”培養模式下,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用于臨床實踐的時間增加,用于科研能力培養和實踐的時間必然減少。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文化成績和臨床實踐能力對等的情況下,具備較高的科研能力者往往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石春蕊[5]等認為,在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階段,加強和創新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是一項迫切的工作,注意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與就業預期相結合。此外,加強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育和培養,不僅有利于研究生畢業后的職業生涯發展,也是醫學院校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因此,不管是從研究生以后的長遠發展或是提高醫學院校綜合實力的角度來看,都需要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2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2.1導師對科研能力培養重視不夠導師的引導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6-7]。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導師一般由高級職稱的醫師擔任,但某些導師可能存在臨床科研能力的缺乏或者對科研能力不重視問題,導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欠佳。再者,由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要求,導師一般只進行三級查房和臨床思維的培養,對科研能力的培養常常被忽略,導致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欠缺。同時,在醫院組織的講座和培訓中,關于如何提高科研能力的活動很少,且科室缺乏針對住院醫師和研究生設立的基金項目,導致科室科研氛圍不足。

        2.2系統的科研能力培訓缺乏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第一學年上學期為理論知識學習,兩年時間在臨床科室輪轉,剩下半年的時間用于科研能力的培養和論文撰寫。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三年一直在臨床科室輪轉,很多高校為了保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技能培養的時間和效率,壓縮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課程學習時間,精簡科研課程教學。對于如何培養科研能力、如何掌握科研操作均未有相關的介紹,對于循證醫學、臨床科研方法以及統計學軟件等課程研究范圍涉及少,往往忽視科研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

        2.3對科研意識培養不夠重視科研意識是指科學研究者探究、認識未知的覺察和主動性,對臨床醫學科研具有重要意義。科研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延續不斷的過程,短時間內不可看到很大的成效,因此需要從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意識培養起,一點一滴的積累。由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對臨床技能的提升較為重視,對科研意識培養重視不夠。在這種條件下,很多研究生經過三年輪轉后,臨床科研意識逐漸退化,重臨床、輕科研的思想逐漸根深蒂固。此外,在“雙軌合一”培養模式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缺乏科研的欲望,認為只要把日常醫療工作完成即可,認為科研對于研究生的學習可有可無。

        3對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建議

        3.1實行雙導師指導制“雙導師指導制”[8-9]即每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有兩位導師指導臨床和科研,其中一位導師是傳統的導師,由具有豐富臨床實踐和指導研究生科研培養經驗的醫師擔任,其主要負責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教學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另一位導師主要是醫學院校或醫院中從事科學研究的學者或研究人員,其主要負責傳授科研基礎理論知識和培養科研理念。團隊指導的導師模式也是“雙導師指導制”的一種形式,由一個團隊對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科研指導。單一的導師對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養有局限性,團隊指導的導師模式能夠發揮團隊每個導師的長處,能取長補短,促進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全面發展。王健[10]等認為“雙導師制”可以靈活的將高校研究生理論知識和科研成果有效應用于臨床實踐,有利于實現“學、研、用”有機結合,適合培養高層次和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3.2開放科研實驗室科研實驗室是教學醫院培養研究生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基地[11]。利用科研實驗室的平臺,讓每一位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根據自己的課題需求進入實驗室研究,可以最大程度地實現科研資源的優化配置。科研實驗室開放包括對科研儀器和設備的開放,如基因測序儀、基因芯片工作站、蛋白電泳系統、生物安全柜、超凈工作臺、流式細胞儀、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激光切割顯微鏡,等;對科研資源的開放,如開放相關的文獻查詢數據庫,供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查詢文獻;對科研時間的開放,如科研實驗室在晚上、周末或者節假日均面對研究生予以開放。

        第4篇:臨床醫學專業范文

        關鍵詞:臨床醫學專業;雙語教學;現狀調查

        1對象與方法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對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2015級(大三,543人)和2016級(大四,517人)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n=1060)。采用課題組設計的綜合調查問卷,通過問卷網進行無記名調查。調查問卷包括27個問題,其中5個為開放式問題。調查內容包括學生的英語基礎,對雙語教學目的和重要性的認識,目前雙語教學開展形式以及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對雙語教學的教材、內容、中英文所占比例的認識,雙語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以及對雙語教學的意見與建議等幾個方面。使用SAS9.3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頻數(率)表示。

        2結果

        2.1學生基本特征及英語學習現狀

        1060名學生包括740名女生(69.8%)、129名(12.2%)卓越醫師班學生。接受調查的學生中,2015級學生占51.0%,2016級學生占49.0%,487人(45.9%)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其中162人(15.3%)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

        2.2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認識和態度

        1060名學生中,19.1%的學生喜歡雙語教學,而討厭或非常討厭雙語教學的比例占17.0%。男生和女生對雙語教學的喜愛程度相似(17.5%、19.9%),但卓越醫師班學生對雙語教學的喜歡程度顯著高于普通班學生(29.9%、17.7%)。811名學生(76.5%)認為雙語教學對于臨床專業課的學習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197名(18.6%)學生認為一般重要,37名(3.5%)學生認為不重要,15名(1.4%)學生認為非常不重要。42.5%的學生認為學習專業英語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綜合英語能力,10.8%的人認為主要目標是掌握核心專業詞匯。65.2%的學生認為雙語教學是職業需要,63.4%的人認為有助于了解最新專業資訊,22.2%的人認為對留學有幫助,37.9%的人認為有利于應付考試。

        2.3臨床醫學專業雙語教學現狀

        86.1%的學生認為本專業至少20%以上的專業課程開展了雙語教學,其余13.9%的人認為完全沒有開展雙語教學。雙語教學的主要形式為使用中文幻燈片、用中文講授,多數教師僅對關鍵詞語進行英文標注,很少有英文講解或全英文教學。雙語教學評價多以名詞解釋的形式進行考核,手段單一。僅有2.2%的學生表示非常適應雙語教學,能完成幾乎所有的作業和考核,52.3%的學生表示不太適應或很不適應,僅能完成≤30%的作業和考核。針對目前雙語教學現狀,85.3%的學生認為是因為缺乏專業英語基礎及雙語學習經歷,專業英語水平不高所致。32.0%的學生認為教師的英語水平和教學思維及方法有待改變,45.6%的學生認為包括教材在內的雙語教學資源有待完善,僅有4.3%的學生認為目前雙語教學做得很好,沒有不足。56.7%的學生認為雙語教學最大的問題在于學生能力不足,其次為教師教學方式有待改變(21.7%)。

        2.4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意見和建議

        針對目前臨床醫學專業雙語教學現狀,63.0%的學生建議開設醫學英語課,先學習基礎英語,再學習專業英語。針對雙語教學形式,57.4%的學生推薦采用中英文課件或講義,以中英文雙語講授,僅有2.4%的學生推薦全英文課件、全英文講授。71.5%的學生建議培養學生專業英語能力、完善教學資源(43.6%);42.6%的學生認為應完善雙語教學制度,統一授課要求及評價方式;還有的學生認為應加強師資培訓,必要時可聘請外教,舉辦專業文獻讀書報告會,開設雙語選修課,適當增加雙語教學課時數和師生互動機會。

        3討論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盡管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的雙語教學取得了一些成績,得到部分學生認可,但仍然存在學生英語基礎差、對雙語教學不夠重視,教師雙語教學能力薄弱,教學形式單一,教學資源匱乏,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本次調查暴露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學的困境,縱觀國內,類似的情況也非常普遍,絕非偶然。深入了解雙語教學現狀對于提高雙語教學效果是至關重要的。針對目前本專業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校實際及學生建議,采取以下針對性措施,以期提高雙語教學效果。

        3.1提高認識,加強英語學習

        雙語教學的目標并非僅僅讓學生記憶一些醫學專業詞匯。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發現,很多學生認為雙語學習的目的是掌握醫學詞匯,應付考試。學校應該從學生入學開始,宣傳雙語教學的重要性,使學生意識到雙語教學的長期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英語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終身學習、獲取信息的能力[8]。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大多來自邊疆地區,英語基礎相對較差,本次調查中,54.1%的學生未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盡管多數學生認為雙語教學十分重要,但僅有19.1%的學生喜歡雙語教學。英語基礎是能否開展雙語教學以及決定教學效果的首要因素。短時間內顯著提高英語水平絕非易事,只有通過不斷強化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通過開設大學英語主修課、雙語選修課,舉辦醫學前沿讀書報告會、英語競賽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英語水平。

        3.2加強師資隊伍和雙語教學資源建設

        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英語水平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與教學效果的關鍵。雙語教學要求教師除了具有較好的專業素質外,還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較強的語言整合能力及溝通能力。好的雙語教師應該既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語言能力,又有良好的溝通與教學掌控能力。因此,學校應加強教師雙語教學培訓,舉辦雙語教學比賽,通過校際及國際交流提高教師雙語教學能力。同時,專業課教師和英語教師合作,發揮各自優勢,既有利于專業課雙語教師成長,又能使學生在學科知識和英語技能發展兩方面有所收獲[7]。此外,通過本次調查也發現有關雙語教學的教材、課件、音像等資料較缺乏,學生課后無法利用相關資源自學,尚未形成良好的雙語學習氛圍。學校應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對雙語教學的投入,引進國外優秀教材或音像作品,建立雙語教學課程網站,提供雙語教學自主學習平臺。

        第5篇:臨床醫學專業范文

        目前,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存在專業思想狀態不容樂觀、專業意識淡薄、學習積極性不高、臨床能力不強、就業情況不理想等等問題。因此,探討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定因素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產生專業思想問題的原因很多很復雜,包括有專業的發展現狀、專業教育的現狀、一些人對這個學科的誤解和偏見、整個國家衛生政策的限制、前輩們的就業狀況等。

        (一)中醫西化,發展緩慢

        現在中醫發展不平衡,雖然全國上下出臺了很多中醫發展的優惠政策,但現實中,中醫院依舊與綜合醫院的發展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基層的中醫醫院基本上發展緩慢,存在中醫西醫化的傾向,即以“西醫的模式”指導中醫臨床。在臨床方面有用西醫的辨病取代中醫辨病,用西醫理論指導中醫用藥,治療以西藥為主,中藥為輔等嚴重地影響了中醫學特色的發揮和中藥療效的體現,使廣大大學生對中醫藥基礎理論的科學性、中醫藥的治病防病能力等等產生了懷疑,動搖了大家的專業思想。

        (二)專業教育現狀

        現在的中西醫臨床醫學院校普遍移植西醫的培養體系,按照西醫模式培養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中醫文化熏陶已不存在,中醫教育正日益衰退。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自從入學就接受兩套學科的學習,即要接受中醫學習,又要接受西醫課程,課程多,極大地造成學生的心理負擔;再者學生是分別接受西醫和中醫知識,并未直接接受融合的中西結合的臨床思維,這是學習過程中造成學生思維矛盾的根本性因素。而中西醫結合專業學生的學習年限并沒有延長,且各課程過分強調各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往往造成學科齊全、內容繁多且重復,學生疲于應付,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地妨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我潛能的發揮。另一方面專業深奧,中醫、西醫在學習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西醫學具有明快、方便、好學的特點,而中醫的特點是抽象、難學、難悟。然而,對于當今靠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培養起來的高中生,要認真鉆研經典、理解經典是很困難的,因而很多人傾心于學習西醫。這就導致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西醫知識掌握不牢靠而中醫方面知識和技能卻捉襟見肘。

        (三)就業壓力大,職業發展前景不樂觀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表面上是一個發展前景不錯的專業,但實際上與國家的醫療衛生工作方針不相一致,其前景不容樂觀,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就業困難,一些中西醫臨床醫學系的學生畢業就面臨著失業。這種就業難題不僅困擾著本科專業的學生,甚至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其原因是與現代醫學相比,中醫教學、科研、醫療機構數量少,規模小,使中西醫專業隊伍形成嚴重的不對等態勢;再加上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中西醫身份并沒有得到一樣的尊重和認可,比如有些綜合醫院就明確提出,不招錄中西醫畢業生或中西醫畢業生只能到中醫科工作等等;二是考研專業受到限制,很多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就是要想通過考研,脫胎換骨,擺脫中醫身份對自己今后職業發展的困擾。但是,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在報考研究生的受到限制,多數中西醫臨床醫學生考取科學型的研究生。然而2011年國家規定“科學型碩士研究生不得以研究生學歷去考取醫師資格證,只能以本科學歷考取醫師資格證”。這對于中西醫臨床醫學系專業的學生來說不異于是當頭棒喝。三是職業前景不好,中醫發展緩慢,而且具有西化嚴重的問題,中醫院效益不好,學中醫沒有出路,已經成為很多中醫大學生的一個心病。再加上很多中醫的執業行為會受到人為的限制,這就導致其在今后的職業發展不容樂觀。

        二、鞏固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思想對策

        為了解決中西醫臨床醫學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定問題,我們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增強中醫自身吸引力和優勢

        不斷增強中醫自身的吸引力和優勢,要采取積極的政策措施,切實做到中西醫均衡發展,給中西醫平等的地位。中醫藥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醫學科學,除要有正確的政策保障外,自身學術的繁榮和提高則更為重要。因此,每個中醫工作者都應當認清形勢,努力把自身隊伍建設搞好,不斷提高中醫學術水平與臨床療效,實現中醫的騰飛與超越,贏得社會支持和認可。

        (二)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加大師資力量

        考慮到較短的培養周期和難度較大的教學任務,課程設置的關鍵環節和核心內容則是整體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在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上,應當強調在知識結構上的“復合”,中西醫并重,重點著眼于臨床技能的結合。讓學生在學習中弄清中西醫各自的優勢和不足,能夠建立中、西醫兩套思路,以便更好地應用中西醫兩套知識及技能,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畢業后可以更快地適應臨床工作需要,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在教學安排中,讓中西醫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執教,突出中醫治療疾病的優勢。加強學生辨病辯證的能力和臨床思維模式,積極培養中西醫臨床醫學醫師。

        (三)政策支持

        將中西醫臨床醫學事業在國家關系中的重要地位用法律形式肯定下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中西醫臨床醫學在全國各地得到普遍、有力貫徹,確保各地中西醫都有一個均衡、穩定的發展。因此,現階段從中央到地方都要重視中國西醫臨床醫學。首先對中醫的投入,要與社會對中醫的需求和中醫本身發展的需要相適應,即應用多種扶植、優惠的特殊措施、辦法促進中醫發展;另一方面,國家應加大中西醫臨床科研的資金投入,只有新興學科中得到新探索新研究才能更有利于學科在臨床中的應用。另外要取消限制中醫發展的政策和局部性的制度,做到中醫研究生從業的無障礙化。站在專業科學發展的角度,有關部門必須對此予以高度的重視,加強調研,搞清楚大學生“改換門庭”的根本原因,采取積極的政策引導,將中醫研究生的平臺搭建得更為牢固。

        第6篇:臨床醫學專業范文

        充分認識實踐教學對高素質應用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實驗課依附于理論課、沒有明確教學目標的狀況,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平行協調、相輔相成。基礎學科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加強課程間的交叉融合,將主干課程的實驗教學從所屬課程分離,按學科性質開展課程實驗的整合性研究,設置獨立課程,使實驗教學課程化;科學合理地安排每個實踐教學環節,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項目的研究和實踐,編寫與改革配套的整合性實驗教材;專業學科強化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加大床邊教學、模擬教學、仿真教學和PBL教學的改革力度,探索專業實踐技能的考核評價方法;加強有利于提高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創新。

        二、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初步實踐

        根據實踐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和原則,我們對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研究,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構建了基礎實踐、專業實踐和綜合實踐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2.1基礎實踐模塊

        基礎實踐包括醫學基礎技能實驗和專業基礎技能實驗兩大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

        2.1.1整合構建基礎實踐實驗課程群

        醫學基礎技能實驗改革的要點是突破傳統的基礎醫學以各門課程各自開設實驗的相互隔離模式,將原有按學科的實驗教學資源從所屬課程分離出來,按學科性質(形態、機能、分子、病原等)開展縱向或橫向的有機整合,并獨立設置課程,使實驗教學課程化。全部生物醫學基礎實驗整合為五門實驗課程,即醫學大體形態實驗學(整合原有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和斷層解剖學的實驗教學內容)、醫學顯微形態實驗學(按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整合細胞生物學、組織胚胎學、病理學等相關課程實驗教學內容)、醫學機能實驗學(整合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教學內容)、生物分子檢測與分析實驗學(整合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醫學免疫學、醫學遺傳學等相關課程教學內容)、病原生物實驗學(整合醫學微生物學和人體寄生蟲學等相關課程教學內容),同時將醫學科研方法與文獻檢索、醫學實驗動物學、醫學論文寫作等相關教學內容整合為“醫學實驗方法概論”課程,主要講授實驗操作的基本知識和實驗設計的基本方法等。專業基礎技能實驗部分則整合為兩門獨立的實驗課程,即臨床基本技能實驗學和臨床輔助技能實驗學,前者主要整合病史采集、體格檢查、手術學基礎和臨床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術,臨床輔助技能實驗學則把原來分散在其他學科中的心電圖、實驗室診斷和醫學影像如X線、超聲、CT、MRI診斷等相關內容整合為一門獨立的實驗課程。通過實驗課程的整合和獨立,既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的狀況,又促進了傳統學科的相互貫通、相互滲透,突出了實踐和創新的原則,形成了完整的基礎實踐實驗課程群。

        2.1.2深化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為確保基礎實踐改革的順利實施,配合基礎實驗課程群建設,組織教師編寫了與改革配套的相應整合性實驗教材。同時開展了實驗項目、實驗方法和內容設計的改革研究,一是調整和優化基本實驗項目,精選和整合教學內容,妥善處理好相關課程內容的銜接和分工,減少重復性實驗。二是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項目比重,加強學科間的交叉融合,開設跨學科的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項目由教師給出實驗課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獨立完成實驗方案實施的全過程(自行查閱資料,自擬實驗方案,組織開題報告,提交實驗報告等),教師隨時指導實驗過程并對實驗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三是積極引入現代化的實驗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數碼互動教學、網絡實驗平臺教學、臨床技能模擬教學、問題式PBL教學等方法,全面促進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通過基礎實踐模塊的教學和改革,促進了傳統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加強了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的訓練,也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

        2.2專業實踐模塊

        專業實踐主要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包括臨床課間見習、臨床通科實習、臨床選科實習以及專業綜合能力測試等教學環節。

        2.2.1加強臨床床邊教學

        臨床床邊教學,即臨床課間見習與專業核心課程理論教學交叉進行。床邊見習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實施以病例為基礎、問題為導向、臨床思維訓練為重點的教學模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指導下首先深入病房采集病史、查體認癥,然后教師結合病例提出相關問題,學生集中分析討論,最后教師總結,學生完成見習報告。床邊見習既培養了學生的疾病認癥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

        2.2.2改革臨床實習模式

        針對近年來學生臨床實習與考研準備、就業應聘發生較大沖突的矛盾,我們在教學計劃中整體上將臨床實習時間提前(第八學期即進入臨床教學醫院實習)并將臨床實習分為通科實習和選科實習兩部分。臨床通科實習,即臨床輪轉實習,共計42周,通過系統全面的臨床各科輪轉實習,使學生受到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綜合訓練,初步具備獨立的臨床實際工作能力,同時在實踐中提高醫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職業素養,全部學生必須按實綱要求完成;通科實習結束后,安排6周臨床選科實習,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尤其是畢業后的職業需求和發展方向,選擇相關的臨床學科強化專科技能培養。

        2.2.3完善專業綜合能力測試體系

        專業綜合實踐能力測試強調以考察臨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測試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采取試卷筆試、床邊口試和實際操作相結合進行:一是臨床實習出科考試,主要進行臨床技能床邊測試,考核問診、查體、常見病診斷與治療及臨床操作能力等;二是臨床實習中期考核,主要進行醫德醫風考核和臨床病例分析筆試;三是實習結束綜合考試,由畢業前臨床理論考試和臨床技能規范化考試(多站考試)組成。專業綜合實踐能力測試貫穿于整個實習教學環節,成為了指導學生生產實習、培養學生綜合技能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地促進了臨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提高,也為醫學生畢業后的臨床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綜合實踐模塊

        為培養臨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堅持五年全程不間斷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包括課外見習、社區服務、開放實驗、社會調查以及其他社會實踐活動、各種技能競賽、業余科技活動等。

        2.3.1實施創新教育

        一是在基礎醫學相關實驗課如機能學實驗和分子醫學實驗中引入設計性或創新性實驗項目,有序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盡早接觸科研;二是依托國家和省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與校級開放性實驗,鼓勵大學生參加科研和創新活動,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申報課題、設計方案、實驗操作、論文撰寫,把科學研究的訓練與實踐能力的提高統一起來,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思維能力。

        2.3.2開辟校外實踐課堂

        第7篇:臨床醫學專業范文

        關鍵詞:高職高專;綜合訓練;崗位實踐技能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社會對醫學人才的需求發生了深刻變化。醫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醫患溝通能力、愛傷意識、團結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全面提高學生臨床實習適應能力,我校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即在臨床醫學專業開設崗位實踐技能綜合訓練課,旨在使學生達到既強化崗位實踐技能又鞏固基本理論知識的目標,并注重其自主學習意識、醫患溝通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強化臨床技能訓練,使學生盡快在實習及工作中完成角色轉變,勝任崗位工作[1]。

        1現狀分析

        醫學高職高專教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醫學教育模式,是社區醫療和農村醫療實用型人才的重要來源[2];而臨床醫學專業實踐技能綜合訓練是培養合格臨床醫師的必要途徑[3]。能否熟練、規范地進行臨床技能操作,是評價醫學生基本技能的標準,也是衡量醫學院校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

        (1)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學完專業課程進入實習之前,缺乏足夠的臨床實習適應能力,學生很難將在校期間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并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從而使臨床實習效果大打折扣。

        (2)傳統的臨床技能實踐教學也就是床旁教學,在我國現有法律、法規條件下[4]受到了極大限制,隨著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及法律意識的增強,醫患關系越發緊張,患者依從性差,學生多,實踐與操作機會少,必然導致學生臨床基本技能水平下降[5]。

        (3)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要參加全國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取得助理醫師資格證,才能獲得執業資格。這時,首先要通過的就是全國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核,在歷年的實踐技能考核中,執業助理醫師的通過率明顯低于執業醫師,這不僅與學生學歷層次有關,同時也反映出我們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由此可見,實習前加強臨床崗位實踐技能訓練,能夠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臨床基本技能,既適應崗位需求,又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2改革實踐

        針對現狀,我校探索性研究與實踐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實習前臨床實踐技能強化,在教學計劃中設置崗位實踐技能綜合訓練課程。該課程是在學生完成所有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利用實習前最后3周進行的強化訓練。

        (1)制定教學大綱。與臨床一線專家一起將適應崗位需求并符合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實踐技能部分)要求的課程內容進行整合,梳理出崗位實踐技能綜合訓練課程教學大綱及教學目標,依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內容,與臨床接診患者流程相符,主要包括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結果判斷(心電圖分析、X線片閱片)、外科基本技能操作4部分。

        (2)編寫配套教材。由于本課程沒有現成的符合實際教學需要的教材,故由學校資深教師及臨床一線專家一起根據教學內容,編寫了符合課程教學大綱要求的配套教材———《崗位實踐技能綜合訓練》。教材圍繞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編寫病史采集部分的訓練內容,在體格檢查中將技巧性強的如心臟叩診、聽診,肝、膽、脾觸診等作為教學的重點、難點,把基本的典型的心電圖(如房室肥大、早搏、心肌梗死等)與X線片(如靴型心、梨形心、肺結核、腸梗阻、肱骨骨折等)的判讀納入輔助檢查部分教學內容中,選取臨床常用外科基本技能操作作為培訓項目(如心肺復蘇術、穿脫手術衣、換藥術等),將規范的操作步驟、明確的診斷標準等寫入教材,注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不僅指導教學實踐,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

        (3)優化教學方法。將多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有機結合,通過角色扮演、模擬臨床教學等方式實施,利用臨床實訓中心,以臨床仿真、模擬技術手段,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在培訓初期通過教師規范操作、學生互為“醫患”分組模擬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等方式,使學生成為任務引領下的行動主體,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習性工作任務,在教中學、學中做,教師則為指導者、協調者;強化訓練階段采用反復訓練、以考促練方式,通過口試、操作、筆試等增加隨機考核次數,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注重學生知識、技能與素質等的綜合培養。

        (4)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制定明確的評分標準,教師嚴格按照評分標準進行考核。改革考核模式,采取過程性評價與模擬國家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核采用的“三站式”考核相結合的方式。①根據培訓及考核項目,組織相關教師研討,制定出相應的評分標準,使教師評分有據可依,客觀公正。同時,學生對照評分標準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②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方式。過程性評價考核占總成績的30%,主要包括小組考核(占10%)、教師評價(占10%)、考勤(占10%);終結性評價占總成績的70%,包括病史采集(占7%),體格檢查(占35%),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占14%),心電圖分析(占7%),X線片閱片(占7%)。這種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以督促學生平時認真學習,另一方面也避免一次性考核成績不能準確反映學生真實水平。③模擬國家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核采用的“三站式”方式,進行多次客觀考核,以考代練,以考促練。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6]。實踐技能考核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模擬其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使學生熟悉接診患者的順序,另一方面也使學生提前了解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核的步驟。各站技能考核項目均由學生隨機抽取,教師嚴格按評分標準和實施細則評分。各部分考核成績采取百分制,按比例組成終結性評價成績,并與過程性評價成績一起計算出總成績。

        3取得成果

        經過幾年的實踐,崗位實踐技能綜合訓練課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從畢業生調查問卷反映的情況來看,學生對在校期間滿意度最高的課程就是崗位實踐技能綜合訓練課。他們認為這門課對其幫助最大,當然,這也與前期其他課程學習打下的基礎有關。實習醫院對學生實習期間的評價以及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滿意度明顯提升。我們對2007級之后參加崗位實踐技能綜合訓練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與往屆未參加該課程訓練的學生,畢業一年后報考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核的人數與通過率進行了比較,2005級學生畢業一年后參加考試312人,通過考核203人,通過率為65%;2006級參加考試304人,通過考核203人,通過率為67%;2007級參加考試368人,通過考核276人,通過率為75%;2008級參加考試382人,通過302人,通過率為79%;2009級參加考試359人,通過295人,通過率為82%。通過比較發現,參加培訓的學生實踐技能考核通過率明顯提高。

        4改進優化

        實踐表明,在學生實習前開設崗位實踐技能綜合訓練課程十分必要。為使學生能夠更加熟練、規范地進行臨床技能操作,盡快適應臨床實習崗位,完成向實習醫師角色轉變,順利通過國家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核,尚需對該課程進行改進和優化。

        (1)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將各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需要擴充培訓內容,如將婦產科、兒科等的相關內容補充進來,在輔助檢查結果判斷部分增加CT、MRI閱片等。

        (2)加大實訓室開放力度,在課余時間和周末對學生開放以利于學生自主進行技能訓練,從而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7]。

        (3)利用校園網,將培訓相關內容的教案、課件、錄像等上傳到網站,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在業余時間自學和訓練。網絡教學是校內教學的補充和發展,是醫學生甚至臨床醫師終身學習的園地與良師益友[8]。

        參考文獻:

        [1]茹金泉,唐繼志,謝軍軍,等.臨床技能教學改革的初步效果評價[J].健康研究,2011,31(4):317-319.

        [2]蒲永莉.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重慶醫學,2011,40(21):2114-2116.

        [3]黃傳兵.醫學教育應重視臨床實習[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1,23(2):165-166.

        [4]張劍,葛頌,楊德琴,等.新形勢下口腔內科學臨床教學改革探討[J].口腔醫學教育,2010,20(10):604-606.

        [5]蔡雪黎.實行診斷學全程教學,加強醫學生實踐技能教學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2(9):17.

        [6]孟紅旗,朱凡特.診斷學教學與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能力的培養[J].臨床醫學工程,2011,18(11):1807-1808.

        [7]李淑文.專科醫學生實施技能過站考核綜合訓練的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5):138-139.

        第8篇:臨床醫學專業范文

        1 雙語教學的涵義

        所謂雙語教學,是指以母語和一門外語兩種語言作為教學用語的教學模式。在世界各地區因母語不同而有所區別,在我國雙語教學的具體定位是漢語和英語,并在此基礎上兼顧其他語種。

        基本的雙語教學模式包括以下三種:

        1,1沉浸式雙語教學

        要求用外語進行教學,母語不用于教學中,使學生完全沉浸于弱勢語言中。

        1,2過渡式雙語教學

        要求學校在前一階段,部分或全部科目使用母語教學,但過一段時間后,則全部科目使用外語教學,其最終目的仍然是向沉浸式過渡。

        1,3保留式雙語教學

        要求學校剛開始時使用母語教學,再過渡到部分科目使用外語教學,部分科目仍用母語教學。

        由于語言環境的限制,目前國內大多數醫學院校采取保留式雙語教學。

        2 雙語教學的意義

        2,1雙語教學為我國高等醫學教育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

        高等醫學教育是國際公認的通用性、可比性較強的專業教育領域,對醫學工作者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基本一致,因而,世界各地的高等醫學教育也存在很多共同之處。過去封閉式的傳統醫學教育拉大了我國同世界一流醫學院校的距離,中國留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動手能力均較強,但其語言能力卻往往不如第三世界國家的學生,就是一個例證。人世后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各個環節都亟待與國際接軌,各學校師生都在重視外語的學習。西醫主要發源于西方,醫學院校則更應該重視外語的教學工作。可以說,雙語教育為此提供了一個平臺。

        2,2醫學事業的發展迫切需要雙語復合型人才

        面對越來越多的公眾健康問題和越來越嚴峻的全球疫病防疫形勢,人們逐步意識到了跨越國界的國際醫療合作的重要性。這對我國醫療從業人員的知識、能力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醫學作為專業性極強的學科,其相關工作是一般外語人才無法勝任的,因此,社會迫切需要醫學院校培養一大批既懂專業知識,又具有相當外語水平,能從容進行國際交流的復合型醫學人才。

        2,3雙語素質的形成對醫學人才本身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今世界,英語已經成為一門科學的語言,大部分學術期刊、書籍都是用英文出版的。一方面,高校教師參加國際會議,進行國際交流,需要熟練運用英語對話:另一方面,醫學生要增強了解世界最新醫學進展、用英語思考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雙語教學課堂為老師和學生都提供了一個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鍛練機會。

        3 開展雙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3,1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師資源

        一是利用現有師資中聽、說、讀、寫能力較好的教師定期進行英語培訓,多與國外來訪者進行交流,有條件的還可讓教師參加短期出國培訓。二是充分利用歸國學者這一寶貴資源。醫學院出國訪問者較多,而近年來歸國學者也日益增多,他們不僅能講流利的外語,而且掌握了一些國際上醫學領域的先進知識和技術。這些歸國學者是最理想、最具潛力的雙語教學執行者。例如,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有一大批具有留學背景的專科帶頭人。

        3,2課前預習

        學生課前預習對提高雙語教學課堂效率很重要。七年制三四年級的學生對醫學專業知識本來就較生疏,要求他們用英語思維、并在短暫的課堂時間內完全理解老師用英語傳授的醫學專業知識,難度可想而知,學生必須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融入到雙語教學中去。學生在課前預習、理解并記住一些關鍵的醫學專業詞匯,課堂上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及時用英語進行提問,這對掌握知識很有幫助。教師可在課后提出幾個與下節課內容相關的問題,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做好了預習準備。如此,學生帶著問題聽課,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可以得到很好的雙語教學效果。

        3,3教材問題

        目前國內尚無完全統一的五年制普及型雙語教材,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采用的是師生共同改編的包括教學大綱內容和最新進展的、符合我國教學方式的簡明英文教材。在目前沒有專用教材的情況下,應根據教學大綱,利用近年來出版的經典臨床醫學專著和核心醫學期刊擬定提綱,選定一套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權威原版教材為藍本,參考其他同類教材,并注意與中文版教材相配合來編寫教材,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積累經驗,比如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臨床3系的師生正在自編教材(主要是肝膽外科疾病)。

        3,4現代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方面,應著眼于現代化,構建融課堂教學、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為一體的多維立體教學平臺。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制作雙語CAI課件。因雙語CAI課件具有雙語特點,關鍵詞、主要內容英漢對照,并有標準的英文發音,如再配合適量圖片或小段電影、錄像、實物演示等,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

        3,5教學方式

        教師應注重分層次教學。一般的高校,雙語教學難以一步到位,應根據教學實際,采取分層次、分階段、由易到難的教學方式,從講授專業術語、定義、小結,到部分用英文授課、輔以英文解釋,逐步過渡到全英文教學。

        第9篇:臨床醫學專業范文

        預防醫學是醫學的三大學科之一,是貫徹我國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以人群為研究對象,研究環境因素與健康的關系,探討改善和利用環境因素,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合理利用衛生資源,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目的的一門學科。和臨床醫學相比較,預防醫學具有更加直接和現實的意義,代表了醫學未來的發展方向。預防醫學和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相互滲透,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1995年世界衛生大會提出,要利用現有的衛生資源更好地為個人和社區衛生保健服務。WHO(世界衛生組織)進一步提出了“五星級”醫生的要求,指出未來的醫生要具備5個方面的能力:(1)能根據病人預防、治療和康復的總體需要提供高質量、綜合、持續和個體化的保健;(2)能從倫理、費用與病人等方面綜合考慮和合理選擇各種診療新技術;(3)能承擔健康教育的任務、有效促進個體和群體的健康;(4)滿足個體和社區的衛生需求,并代表社區倡導健康促進活動;(5)利用衛生資料,在衛生系統內外與個體或組織一起工作,滿足病人和社區的要求。從我國的國情來看,我國基層醫療服務體系較落后,因此,我國實行三年制的專科臨床醫學教育的重點是培養面向農村、面向社區的助理全科醫生。基層的醫療衛生服務有6個任務,即預防、保健、診斷、治療、康復、健康管理,因此,全科醫生不僅要知曉臨床知識,還應掌握預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能。

        2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搞好預防醫學教學工作

        目前,大多數預防醫學教材的內容主要包括環境衛生學、職業衛生和職業病、營養與食品衛生、疾病預防和控制、衛生統計、流行病等。按照目前我國對基層醫療人員的能力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增加社區衛生服務、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策略、新發傳染病的防治等內容。預防醫學分為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而且要使學生樹立預防為主的觀念,特別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往往只看重本專業的核心課程,認為預防醫學無關緊要。因此,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轉變學生的醫學觀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畢業后能自覺將預防醫學知識應用到醫學實踐中,從而培養合格的、面向社區的、全面型的醫學人才。

        2.1理論課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大多數高校已經實現多媒體教學,其與傳統教學比較,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提供大量、直觀、生動的信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要照本宣科,應利用多媒體將文字、圖片和視頻有機結合起來,講課內容盡量貼近生活。如講維生素C時,可以講述哥倫布在探險過程中是如何發現可以預防和治療壞血病的故事;講環境污染物鉛、鎘對人體的危害時,可以播放新聞調查等視頻,以事實加深學生的印象,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在講臺上講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環境污染事件;講塵肺時,可以引出我省的開胸驗肺事件,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現象。這種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口頭表達能力,體現以人為本的創新教學理念。預防醫學會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基礎學科的知識,很多學生課前不預習,無法看懂這些知識,從而失去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等方式督促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復習相關的知識。同時,教師要注重語言藝術,在課堂中可以使用網絡語言,從而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活躍課堂氣氛。

        2.2實驗課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注重實踐應用

        預防醫學實驗課中流行病與衛生統計部分占的學時比例較大,這兩部分內容主要講授的是方法學,理論和公式比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會經常應用到,而有些學生在高中學的是文科,數學基礎較差,因此僅僅依靠課堂的時間消化這些抽象知識難度較大。通過對我校臨床專業學生的調查發現,很少有學生在課后對流行病和衛生統計這兩部分內容進行復習,鑒于此,實驗課應多安排流行病和衛生統計的內容。以往的實驗教學通常是教師出一道或兩道計算題,讓學生參考書上的例子進行解答,學生普遍反映只會“依葫蘆畫瓢”,對理論課上講授的知識如何應用沒有理解和掌握,此種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此外,有些院校受教學條件的限制,無法讓學生上機練習。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實驗課的形式和內容進行改革,如可以讓學生運用現況研究的方法使用調查表實地收集、整理資料,然后運用統計學知識對數據進行編碼和資料類型的轉換;有條件的院校可以讓學生學習用軟件進行信息錄入,建立數據庫,然后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描述,并根據研究目的采用合適的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作為咨詢者引導學生,不受學時的限制,讓學生自己支配時間,獨立完成任務。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實際中熟練應用流行病學和醫學統計學的知識。

        2.3嚴謹治學,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做好教學工作,首先要有一個積極的教學態度,不斷拓寬知識面,在課堂上與學生積極溝通,用自己的教學熱情感染學生。課本知識往往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教師應經常學習、開闊眼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其次要加強科研工作。只有擁有一支高素質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合格的實用型、高技能型醫學人才。醫學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師在科研過程中收集的資料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還可以成為激發學生思考的動力,使學生初步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我教研室正在進行農村學齡兒童營養干預的項目,可以在課堂中將項目的開展過程向學生講述,并將涉及的營養學基本知識、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和醫學統計學的統計方法進行介紹。

        3考核方式的改革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区精品自拍 | 一本热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播放的午夜网 | 亚洲天天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 精品免费久久久国产一区 | 中文有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