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范文

        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

        第1篇: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范文

        論文摘要 針對傳統的機電一體化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本論文對高等院校機電一體化類課程實踐教學進行了探討與研究,分析了我國高等院校當前機電一體化類課程教學現狀,并指出了其原因,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了高等院校機電一體化類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策略與教學方法,從充實實踐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改革實踐教學考核方式及加強實踐設備及基地建設三個方面詳細論述了機電一體化類課程的專業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對于進一步提高我國高等院校機電一體化類課程的專業實踐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具有較好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0 引言

        “機電一體化”一詞的英文名詞是“Mechatronics”,它是取Mechanics(機械學)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電子學)的后半部分拼合而成的。由于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其他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其發展依賴于其他相關技術的發展,因此很多高校都開展了機電一體化這門課程的課堂教學。機電一體化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涉及知識面廣、容量大,這門課的教與學都不容易。

        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按照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功能結構構成,將機電一體化系統分為若干個功能結構模塊,逐一進行講解,例如分別講解機械本體功能模塊,傳感檢測功能模塊,中央控制功能模塊等等,這樣的教學方法易于學生理解,但是在無形中割裂了機電一體化系統各個功能模塊之間的有機聯系,為此必須結合機電一體化這門學科本身的特點,對其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進行改革與嘗試,以期從中能夠找到有效的復合機電一體化課程特點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

        1 我國當前機電一體化類課程教學現狀及其原因分析

        結合我國目前高等教育的現狀,造成當前機電一體化類課程理論講不透、實驗做不好、學得不扎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師生思想上都不夠重視

        從目前的高等院校的教學現狀來看,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一直是我國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學的傳統方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尤其是像機電一體化這樣的課程,理論課本來就比較晦澀難懂,加之實踐實訓比較少,學生學到最后完全沒有系統的概念和知識體系,對于機電一體化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層次,因此必須要逐步加強實踐實訓。從體制上來說,師生自身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教師認為對于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任務重,往往疲于應付授課;而學生對于機電一體化課程知識的理解比較吃力,往往興趣不大,加之實踐實驗時間較少,最后將實踐實訓流于形式,因此,師生在思想上不夠重視是目前高等院校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的一個基本現狀。

        1.2 機電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的設計不合理

        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的課程內容包括很多技術內容,目前,絕大多數高等院校的機電專業課程體系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課程的內容過多過深奧,理論課時數太大,實踐技能教學課時不足,而且內容陳舊。還有些學校脫離實際情況過高地制定了課程標準,導致教學與實踐相背離。現在學校里學習的知識和社會上用到的知識相差很遠,很多學生學習了很多知識,可到了社會上去無從下手。相關機電行業和企業很少參與機電類專業實踐課程的制定,這也是導致高等院校機電專業的實踐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的原因。

        1.3 實踐教學條件不完善

        由于機電一體化類課程所開設的實驗,往往實驗設備體積比較龐大,集成度較高,價格昂貴,因此很多院校對于機電一體化課程實驗所配置的實驗設備都是很簡單的,目前很多高等院校也在進行教學改革,增大實驗實踐課程量,但是相應的實踐教學課程內容仍然或多或少的存留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實驗實踐條件差,硬件實驗設備陳舊,很多實驗臺或者實驗設備都是演示性實驗,整個實驗過程都是老師在做實驗,學生只負責看,即使動手也是按照老師調試好的實驗按照老師實驗的順序重復一遍,實驗教學效果比較差,這使得整個實驗就流于形式化。

        (2)缺乏綜合性的創新性的實驗臺供學生動手實踐,目前機電一體化類的課程實驗都只是簡單的重復性的實驗,缺乏激勵學生創新動手能力的綜合性實驗,這使得機電一體化類的實驗無法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無法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3)實驗實踐評價機制不夠健全,很多實驗實踐流于形式,這導致學生對實驗重視程度不夠,多數學生的實驗報告依靠抄襲完成,老師對學生沒有印象,學生的實驗成績僅僅憑實驗報告打分,實驗實踐評價機制的缺失使得機電一體化類的實驗實踐失去了價值。

        2 機電一體化類課程的教學改革策略探討

        2.1 充實機電一體化類課程的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和完善教學手段

        在對機電一體化課程專業實踐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時候,我們提倡應當根據各個院校各個專業自身的專業特色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添加符合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內容,不斷完善實踐教學條件和教學手段,盡量弱化傳統實踐模式中的演示性的或驗證性實驗,加大動手實踐實驗及綜合性實驗內容,并和理論課程對應起來,使得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實踐實驗,這樣更容易掌握機電專業知識和技能。

        2.2 重視機電一體化類課程的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

        任何課程都需設置考核環節,同樣的,機電一體化課程實踐教學也需要考核,考核環節也是學生最為敏感的環節之一。傳統的機電專業實踐課程考核的方式是出勤考查、實驗報考考查以及最后實驗考查成績相結合的方式,這種考查考核方式不能夠考查出學生的完全實踐能力,只能夠從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給學生考核打分,因此傳統的考核方式并不合理,就需要對傳統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

        結合機電一體化課程實踐教學的特點,對于機電一體化實踐課程的考核不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和標準,而是應該結合實踐教學的方式和手段靈活的設定考核方式,采取定量結合定性的方法進行實踐教學考核。簡單的演示性或者驗證性實驗,應當減小考核的比重,而對于綜合實驗及動手考查較為全面的實驗,考核比重就應當加大;另一方面,還可以靈活的采取口試筆試、現場提問、課程設計、綜合課程實驗等多種形式進行考核,重點不是考查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而是應當重點考核學生對于實踐技能的掌握和應用能力。

        2.3 加大機電專業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力度

        對于機電一體化這樣的實踐要求較高的課程,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力度直接關系到機電一體化課程實踐教學的效果與成果,而學生實踐能力的掌握也取決于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以及實踐實訓基地實踐教學內容的設置和安排。各院校要想真正提高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課程教學的效果,就必須加大對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力度。另一方面,機電專業校內外實習實踐項目的開設依賴于實習實訓基地,而目前多數機電專業課程依賴于金工實習的相關設備,因此對于機電一體化類課程的專業實習實踐,必須要加強具有機電一體化特色的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及其相關設備的投資建設力度,為機電一體化類課程及其專業的學生提供足夠豐富的實習實踐動手機會,以真正提高機電一體化類課程的專業實習實踐能力水平。

        3 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應適應這一發展的需要,傳統的純理論教學已不能適應新的教育目標,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教育已勢在必行。本論文所探討的機電一體化類課程實驗教學方法及其教學改革策略的應用研究,是結合當前國內高等院校機電一體化類課程教學內容設置及其實驗實踐教學現狀而提出來的,能夠有效地提高機電一體化類課程的教學效果,對于這一類的理論知識多且深、動手實踐能力要求高的課程而言,必須要不斷加強實驗實踐教學的份量,而本論文也是重點探討如何開展實踐動手能力的訓練,對于進一步提高機電一體化類課程的實驗實踐教學效果無論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在實踐方面都具有較好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趙松年,李恩光,裴仁清.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鐘波,陳容,馮云.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職教論壇,2006(6):79-80.

        [3]韓培慶.高職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職教論壇,2006(6):23-24.

        [4]何龍,祁傳琦.項目教學法在機電一體化專業綜合實訓中的應用[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40-41.

        第2篇: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范文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問題;改革措施

        長期以來機電一體化教學一直承襲著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這給該課程教學實效性的發揮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此,要改變這一現狀就要在明確該學科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加大相關教學措施的研究。

        一、機電一體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尤其是對機電一體化人才的需求更是與日俱增,社會對這類人才需求的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對機電一體化人才的質量要求也在逐年提升。

        傳統的機電一體化教學的局限性是比較大的,傳統的機電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更多的是重視知識的傳授,課程的設置與教學內容都與實際應用相脫節,難以滿足機電一體化實踐操作教學的需要。而現代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現有的機電一體化教學模式難以適應新時期的需要,這樣的教學模式急需要改變。在原有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機電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存在著許多問題,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

        現行的機電一體化教學模式,依然承襲著傳統學科的教學模式,雖然機電一體化教學與數學、物理學科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教學中也需要大量的知識和文字,還需要許多的原理圖,但是,在機電一體化教學中,過分重視知識傳授卻忽略了該學科的實踐特征,這樣的教學很難發揮實效,久而久之,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實效性不強。

        2.理論與實踐對接性不強

        從現階段機電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情況來看,理論教學雖然落實的較為充分,但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缺乏必要的對接,教學依然以理論教學的實施作為教學的主體,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學生的理論知識雖然掌握了很多,但是真正運用到實踐中的內容卻少之又少,這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利于實用型人才的培養。

        3.課程設置的時間不足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的時間也相應減少了,由于課程實施的時間較少,原本一些預定課程教學內容也相應較少,要掌握課程教學的內容,教師只能夠通過大量的理論學習來解決,留給學生實踐操作的時間越來越少,難以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同時,由于近些年來的院校擴招,新生的質量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課程實施的時間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

        二、機電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措施

        1.要學會創新教學的思路

        要創新機電一體化的教學思路,就要充分認識到機電一體化的本質,客觀地來說,機電一體化的本質內涵就是指機械與微電子技術同信息與計算機技術的有機結合,將其統一集中起來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它是一項充滿自動化元素的工作過程,創新機電一體化的教學思路,就是要以此為出發點,開展教學思路的創新活動,以具體的教學措施推進機電一體化的教學改革。

        2.要重視教學手段的更新

        好的教學手段對促進機電一體化教學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反,教學手段的陳舊、刻板,對教學實施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現實的機電一體化教學實踐中,對教學手段的更新缺乏應有的重視。

        3.要重視教學環節的優化

        現有的機電一體化教學環節,相對來說比較繁瑣,難以適應現階段機電一體化教學的實際需要,因此,優化繁瑣的教學環節是提升機電一體化教學效率的一項重要措施。要改進現有的教學環節讓教學環節更加優化,促進實踐化教學的有效開展,同時也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單向技能訓練,優化單項技能的訓練環節,以此促進教學的有效實施。

        開展機電一體化教學的相關研究對促進該學科課程教學的有效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以機電一體化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措施為視角,對相關的問題展開研究希望能夠更好地促進該課程教學效率的提升。

        第3篇: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范文

        【關鍵詞】核心能力;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

        1.引言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集機械、電子、光學、控制、計算機、信息等多學科的交叉綜合,應用領域廣泛,與此同時,企業對各類機電一體化技術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長起來,目前,我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教育的發展相對落后,機電一體化技術人才缺口大。如何將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辦好,如何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基于核心能力培養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2.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能力

        專業核心能力就是學生掌握的具有獨特的和不易模仿的專業能力,此能力可為學生今后的事業發展提供主要能量,是學生可持續競爭優勢與新事業發展的源泉,機電一體化技術學生專業核心能力是滿足社會需要的根本,也是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改革的重點。高職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培養企業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須突出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根據企業對人才培養的綜合要求,按企業崗位要求的知識、能力素質來分,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專業核心能力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機電設備拆裝、機電零件加工能力:表現為機械識圖與制圖能力、機電產品零部件設計開發的能力、制訂加工工藝能力、CAD/CAM軟件應用能力和查閱使用技術資料的能力。

        (2)電氣控制技術應用能力:表現為能夠利用電工電子的基本知識和電氣控制的基本知識,熟練地對電機設備進行控制的能力。

        (3)機電一體化設備調試與維護能力:表現為對機電設備性能檢測能力、機電設備拆裝調試維護能力等。

        結合上述能力體現,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能力培養過程中還必須注意下面幾點:

        (1)專業核心能力的內在性:比如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識圖和制圖能力,對于機械原理、機械結構、機械制造技術等課程知識的掌握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能因為求特色而放棄最根本的東西,如不能做到這一點,必將造成培養的學生華而不實,后勁發展不足。

        (2)專業核心能力的延展性:研究如何使專業核心能力的獲取依靠專業基礎平臺,而非專業方向平臺;有了扎實的專業基礎能力才能保證學生具有更寬的擇業就業面、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才能保持其專業競爭優勢。

        (3)專業核心能力的獨特性:獨特性體現在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上。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面向周邊輻射培養高技能人才,培養掌握現代設計制造先進技術的創新人才。

        3.以專業核心能力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培養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靈魂和核心,所有的課程不必求得自身學科的完整性,伹都必須提高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更新教學內容和建立完善的課程教學體系對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發展十分必要。

        (一) 重新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應從職業教育的特點著手,按職業崗位群應掌握的知識和能力來進行。要以知識應用為主線,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打破原有的學科課程體系,按學生知識、技能、職業態度的形成過程以及學習領域之間工作過程的內在聯系為重點,達到對課程進行優化和整合,由生產性實習、頂崗實習和專業選修課共同構成課程體系。文化基礎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知識則根據職業崗位群有針對性地設置專門化學習領域課程,建立一個寬廣、針對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知識平臺。在課程體系設置中,主體框架思路如下:

        第一,根據職業崗位的性質,將典型工作任務整合歸納,形成綜合能力的職業行動領域,將行動領域轉換成學習領域。明確學習領域中應培養的知識和能力,相應的配套實踐實訓環節,每一學習領域的教學情境,每一教學情境要傳授的知識、能力以及考核學生的方式方法。

        第二,對各個學習領域之間相互重復與交叉的知識,應進行優化組合,加以綜合化改造,強調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和銜接,堅決取消重復的教學內容。綜合化課程要突出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

        第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滲透,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考核相互結合,可采用“講練式”現場教學和項目化教學方法及行動導向教學方法。

        第四,學習領域課程設置不講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強調針對性和應用性。

        根據上述框架思路,專業課程體系由綜合化學習領域和專門化學習領域兩部分構成:

        (1) 綜合化學習領域

        機械制圖:包含原機械制圖內容,增加計算機輔助繪圖(AutoCAD)內容,融入公差與配合部分,使學生將制圖、尺寸標注和公差標注融為一體。

        機械設計基礎:包含工程力學、機械原理和機械零件、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等內容。本學習領域主要是為了培養機械工程方面的初步知識和能力。

        控制工程基礎:包含電工與電子技術、電器控制PLC、液壓傳動與氣壓傳動等內容,使機械中常用的電、液、氣控制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本學習領域完成機械控制方面初步知識和能力的培養。

        機械制造基礎:包含金屬切削機床、切削原理與刀具、機械制造工藝和機床夾具等內容,將加工工藝和工藝裝備知識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本學習領域完成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初步知識和基本能力培養。

        傳感器技術:主要包含檢測各種物理量的傳感器的種類、原理和應用。

        計算機應用技術:主要包含計算機原理、信息處理、編程三大部分內容,以完成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初步知識和能力培養。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主要包含機電一體化產品設計的基本方法、控制方法和策略、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實例等。本學習領域要做到綜合性、實用性、實踐性強,完成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培養。

        (2) 專門化學習領域

        主要根據設立的幾個專門化方向,同時結合本專業的發展狀況、趨勢以及當地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一般在畢業實習時完成。專門化學習領域的主要任務是有針對性地完成就業上崗前的培訓,為就業上崗做好充分準備,必須突出實踐性與綜合性。

        (二) 實踐教學課時設置原則

        實踐實習課時安排要把握以下兩個原則:一是“保量”原則。在課時數量上應占整個教學計劃總課時的50%及以上,以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二是“適時”原則。根據各個學習領域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及時跟上教學實踐環節,強調知識與能力的結合,增強實踐教學的時效性和教學效果。

        4.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專業核心能力是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和服務社會的根本條件,也是學生的生存之本。因此,加強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也就是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可通過以下培養措施來實現:

        (1)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多學科的交叉,因此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師隊伍強調機械類專業教師和電子控制類專業教師的互動。教師的業務素質和自身的專業水平也需要通過多渠道的學習和培訓得到提升。

        (2)改變傳統教育思維和模式。傳統教育思維的束縛是制約學生核心競爭力提高的直接原因。傳統教育思維最大的弊端就是理論與實踐脫節,課堂與社會錯位,因此,在機電一體化技術教學中要改變傳統教育思維和模式。機電一體化技術教學應當重在實踐,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最佳教學模式是課堂教學與實踐交替進行,采取“實踐——理論——實踐”的形式。理論方法和基本技能是必備的兩個素質,兩者都不可缺,培養學生兩方面素質都要硬,就更好地發揮學校教學和社會實踐兩方面的共同作用,如果學生能夠經歷“實踐——理論——實踐”反復的磨練與積累,在實踐中總結心得,在課堂上再充實自己,學生的專業能力必然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 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加強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建設,不斷完善教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并加強教學資源庫建設、教學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等。由于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專業,涵蓋了機械和電氣控制兩大學科門類,機電一體化專業能力的培養需要注重多學科知識的了解,把一些相關知識能夠融入到課程設置中,在加強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知識面的拓展,通過開放靈活的選修或輔修制來實現學生知識面的柘展。

        參考文獻:

        [1] 李海金. “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職教通訊,2011(10).

        [2] 耿驚濤,趙占雄,楊輝靜等. 基于工作過程的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實踐與研究.商情, 2009(1).

        [3] 張文明.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在高職院校中的建設與改革.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2009,38(2).

        [4] 李五坡. 高職高專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09(2).

        第4篇: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范文

        關鍵詞:高職;機電一體化;人才培養

        機電一體化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20世紀70年展起來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是綜合應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信息技術、傳感測試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接口技術、信號變換技術以及軟件編程技術等產生的一種系統工程技術,是多種技術交叉融合的產物,并不斷地通過學科交叉、技術融合與創新持續發展。

        機電一體化技術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產品由單一品種逐步發展到大中型品種乃至成套設備或大系統,電子技術在機械產品上的應用幾乎達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其品種不斷增多,水平也不斷提高,不僅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和享受。

        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精密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的不斷進步,機電一體化技術也在快速發展,其發展趨勢是:(1)在性能上向高精度、高效率、高智能化方向發展;(2)在功能上向小型化、輕型化、多功能方向發展;(3)在層次上向復合集成、系統化方向發展。

        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我國的應用

        機電一體化主要技術在我國應用的大致趨勢如下:

        計算機技術20世紀70年代是純電子技術;自80年代開始使用Z80CPU構成的單板機及個人電腦;從1987年開始STD總線成為工控機主流機型;從90年代開始使用MCS-51、MCS-96系列單片機與小型PLC;自90年代中期開始以臺灣研華公司為代表的IPC工控機取代STD工控機,成為主流工控機;90年代中后期中型、大型PLC與DCS系統在我國開始大規模使用;2000年以后現場總線開始應用。

        傳感器技術20世紀60年代是力平衡式傳感器;70年代開始使用參量型傳感器(R、C、L參量,無源)和發電型傳感器(磁電式、壓電式、熱電式,有源),大多采用分立型;80年代開始隨著半導體集成技術的發展,將敏感元件與信號處理電路集成在一起,實現了檢測及信號處理一體化;90年代后,傳感器向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方向發展;2000年后,出現了基于現場總線的網絡化智能傳感器。

        執行機構由傳動機構和執行元件組成。傳動機構由蝸輪蝸桿、齒輪、鏈輪、帶輪、凸輪、傳動帶等組成;執行元件分為液壓式、氣壓式、電磁式等幾種類型。

        機械加工技術20世紀50年代是通用機床,采取傳統加工工藝;60年代開始使用硬件數控NC、特種加工與成組技術;70年代開始使用計算機數控CNC與精密機械技術;80年代開始使用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柔性制造系統FMS、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CAPP、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CAD/CAM;90年代開始使用現代制造技術與納米加工技術;2000年開始使用敏捷制造技術與綠色制造技術。

        高職機電一體化人才的定位及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

        機電一體化培養人才的層次(1)學術型人才:主要從事科學研究,從事發現和研究客觀規律的工作。(2)工程型人才:主要從事有關項目的設計、規劃、決策以及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研制工作。(3)技術型(工藝型)人才:主要在生產第一線或工作現場從事將設計、規劃、決策轉換成物質實體或對社會產生具體作用的工作,進行技術應用、現場實施與服務。(4)技能型(操作型)人才:主要在生產第一線或工作現場依靠操作技能從事為社會謀取利益的工作。各行各業的技術工人均屬于這類人才。

        高職機電一體化人才的定位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主要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應具備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較寬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工作現場技術應用能力。

        高職機電一體化人才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1)知識結構:具有必備的文化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論知識和人文知識;具有所需的機械制造、液壓與氣壓傳動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具有電工、電子、自動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具有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基本知識;具有數控機床加工與編程、數控技術、CAD/CAM的基本知識;具有數控技術綜合應用的基本知識;具有車間生產技術管理的基本知識。(2)能力結構:一是社會能力。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行為能力,具體包括口語表達能力、人機對話能力、英語會話與閱讀能力、意志品德、獲得知識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開展活動的組織能力、團結同志的協作能力、開拓發展的創新能力。二是基礎能力。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的各項基礎能力,具體包括機械制造、電氣控制與計算機應用三項基礎能力。三是專業能力。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專業技能。

        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與高職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與培養方案,畢業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較高等特點,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

        機電一體化發展與高職課程設置的不適應由于機電一體化是多種技術交叉融合的產物,相關技術的發展都在推動著機電一體化的發展。因此,其發展是日新月異的,這就必然導致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與其發展不相適應,具體表現在:

        1.單片機課程:教學內容是以MCS-51單片機為主,而現在實用的單片機種類繁多。

        2.PLC課程:我院主要講述、實驗的是小型PLC的原理、編程等,而現在不僅小型PLC被廣泛使用,而且中型、大型PLC及DCS系統均已廣泛使用。

        3.檢測與傳感器課程:各種高精度、集成化、智能化的傳感器層出不窮,網絡化的傳感器也已出現,而課程中涉及很少。

        4.機電類專業中的機類課程目前仍大多停留在傳統機械上。

        5.目前機電設備的維修仍把機械維修與電氣維修截然分開,不利于培養機電復合型人才。

        6.新型的數控設備更新速度快,技術含量高,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設備相對滯后。

        7.數控模塊化刀具、數控夾具、數控機床冷卻液的選用等都有較高的要求,但教材中這些內容涉及較少,教學內容落后于生產實際。

        8.機電類制冷專業偏重于系統制冷原理介紹,而對于自動控制方面卻很少涉及,所講述的自控儀表裝置也大大落后于現在企業所使用的裝置。

        9.制冷專業講解的部件缺乏先進性。例如,課程中介紹了溫控器、熱保護器等傳統的機械元器件,而企業現在生產的冰箱有很多一部分已采用數字電腦溫控技術。

        解決的方法(1)設備方面: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購買先進設備用于教學實踐環節;購買與自制相結合更新設備;學院應與企業合作,借助企業的先進設備與企業共同培養人才。(2)教師方面:應送出去深造、進修,或到企業學習,應積極開展科研開發,培養教師的關鍵技術技能,了解機電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與最新的機電一體化設備。(3)課程方面:一是課程內容的綜合化。隨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與知識更新的加快,要求課程內容實現跨課程有機融合,各門課程之間要體現合理的相互聯系,以實現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二是課程結構的模塊化。應將教學內容進行分解,形成模塊,模塊化課程可充分增強課程的靈活性,既可保持普適性較強課程的穩定性與教學資源的充分、合理使用,又便于開發新課程,以適應技術的迅速變化與面向社會培訓課程的開發。三是課程目標的定向性。數控技術的綜合性較強,為使培養目標能根據社會需求及時調整,應開發基于專業基礎平臺、目標不同的定向性專門化課程,實現數控加工技術、數控機床維護及維修等不同的專門化培養方向。(4)教材建設:要緊跟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及時更新、自編、補充教材內容。(5)實踐環節:應積極進行校內、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與國內知名企業共建實驗室、工作室,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以彌補理論教學上的不足。

        機電一體化技術涵蓋的面較寬,如何解決機電一體化發展與所培養人才能力、知識結構方面的矛盾,如何迎接機電一體化發展對高職課程內容提出的挑戰,是需要長期研究的課題。應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從“素質+能力+知識”三方面培養人才,二是針對高職主要為地區經濟發展服務的特點,對本地區各類企業及畢業生就業的主要企業進行調研,掌握各類企業使用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情況、畢業生就業的崗位、對畢業生主要能力與知識結構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合理設置課程,選擇教學內容,以培養能充分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第5篇: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范文

        【關鍵詞】CDIO 機電一體化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12-0063-02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從2000年起,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四所大學組成的跨國研究,經過四年的探索研究,創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國際合作組織。國內外的經驗都表明CDIO的理念和方法是先進可行的,適合高校工科教育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改革。山東理工大學是一所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省屬重點大學,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選定國際上公認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于2009年初成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與實踐課題組試點工作組高校成員,是山東省唯一一所加入CDIO項目的高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作為CDIO培養模式的試點專業,對09級、10級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進行了改革。機電一體化課程作為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主干專業課,我們將CDIO工程教育理念運用到機電一體化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自學和解決問題以及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

        一、機電一體化課程現狀分析

        機電一體化是機械、電子、測控等多學科相互滲透、結合形成的一門綜合性應用技術,已成為當今制造業技術發展的主流。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機電一體化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要求日益提高。“機電一體化”是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在培養學生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以系統的觀點理解和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包括機械、檢測、控制、計算機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典型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分析和設計方法,具備進行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的初步能力。近年來該課程的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課程內容陳舊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機械技術、檢測傳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伺服驅動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系統總體技術等多種技術的融合。該課程的教學未能充分反映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新思想、新技術、新概念,授課內容比較陳舊,知識體系滯后。

        2.理論與實踐環節脫節

        該課程具有理論性與實踐性聯系密切、工程實用性強的特點,但課堂教學主要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實驗內容少且針對性不強,實驗設備較少,學生接觸實踐機會少,缺乏動手能力的培養,更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教學方法單一

        該課程的傳統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授,學生被動接受式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4.考試模式單一

        考試作為檢驗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培養能力、獲取實際技能的一種手段,對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基礎扎實、創新和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僅靠卷面成績的傳統考試模式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針對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以上問題,原有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考核方法等已不能適應“寬口徑、重實踐、應用型”的現代工程教育發展潮流。因此我們對該課程教學進行了改革。

        二、基于CDIO的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

        1.CDIO工程教育介紹

        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CDIO培養大綱將工程畢業生的能力分為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大綱要求以綜合的培養方式使學生在這四個層面達到預定目標。

        CDIO 的教育理念不僅繼承和發展了歐美20多年來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統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養、全面實施以及檢驗測評的12條標準。瑞典國家高教署(Swedish National Agency for Higher Educa tion)2005年采用這12條標準對本國100個工程學位計劃進行評估,結果表明,新標準比原標準適應面更寬,更利于提高質量,尤為重要的是新標準為工程教育的系統化發展提供了基礎。迄今為止,已有幾十所世界著名大學加入了CDIO組織,其機械系和航空航天系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學大綱,取得了良好效果,按CDIO模式培養的學生深受社會與企業歡迎。

        2.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

        CDIO教育理念與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相一致,機電一體化課程在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融機械技術、電子技術、傳感器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前續課程在本課程中的應用,為后續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奠定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拓展機電一體化實踐技能,增強創新能力。CDIO教育理念對機電一體化課程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考核方式等改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機電一體化課程課堂教學的改革。基于CDIO的培養理念,將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優化。教學內容主要以典型機電產品為載體,重點講述精密機械技術、傳感檢測技術、伺服傳動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在機電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結合我校自行研制開發的三向移動重載教學機器人為實例講解,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并通過全方位的實踐教學體系,將機器人協會、機械設計協會、班級的科技小組緊密結合起來,全天開放教學和科研實驗室,使學生學以致用,能夠自行設計簡單的機電產品。

        改變傳統授課方式,課程教學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技術、仿真技術現場演示、課堂實物演示與實驗,從中穿插旨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機器人設計、調試等內容。注意采用啟發式、討論式、課堂實驗式教學,多種方法手段并用,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學習分析問題,聯系問題,綜合運用多門課程知識,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立體思維、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機電一體化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課下組織學生參觀智能機器人實驗室,觀看智能移動機器人的各種演示和結構。注重課堂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適時布置一些簡易機器人開發課題,讓學生進行總體方案設計、機械結構設計、控制系統設計等,同時這些關鍵技術可以觸類旁通地用于其他相關產品的設計與制造。在每一屆學生中選擇設計較為出色的部分產品,進行實際加工制作,一方面是對學生的激勵,同時也可以作為以后學生的研究對象。由于最終的產品完全是學生自己設計,有利于學生掌握機電產品的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整個過程,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

        (3)考核方式的改革。改變傳統考核方式,對機電一體化課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課程考核成績=理論考試成績(50%)+實操訓練與考試(20%)+解決實際應用課題情況(30%)。理論考試是按照考試大綱要求,閉卷考試,100分鐘。

        實操訓練與考試是在現有的機電一體化教學實驗設備上進行設備操作、編程、調試等,考查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解決實際應用課題情況主要是結合簡易機器人開發課題,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給出解決方案,進行總體方案設計、機械結構設計、控制系統設計等。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該考核方法能夠客觀真實地評價出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掌握情況,全面地反映學生應用該課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克服了單純的理論考試反應學生成績的片面性,避免了出現高分低能情況,讓更多的學生發揮出個人的潛能。鼓勵有能力的同學參加機電產品創新設計大賽和機器人大賽等各種活動。

        第6篇: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范文

        關鍵詞:專業英語;機電一體化;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高茂濤(1978-),男,廣東澄海人,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講師。(廣西 柳州 545006)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6-0189-01

        我國加入WTO后,機電類產品的進出口業務急速增長。社會需要大批既懂一定外語,又懂專業的機電類操作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調研結果顯示,具有外語特長,專業英語能力突出的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生的起薪要比其他畢業生高出50%左右。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應該順應社會的需求,培養具有一定的外語能力,尤其是專業英語方面的能力,擁有“一技之長”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一、專業外語教學的現狀

        1.國外專業外語教學的現狀

        目前很多國家把發展和加強學生在外語專業方面的實際運用能力,提高專業外語教育、普及專業外語教育作為國與國之間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的至關重要的戰略。英、美等許多發達國家更是如此。歐洲語言政策委員會制定了“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 work of Reference ”,美國特地頒布了“The Standard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就是為了提高國家競爭人才的專業外語運用能力。

        2.國內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

        在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國外專家進入國內的教育領域,為了培養學生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國內開始有少部分高職院校開始嘗試引進外教,用英語講授高職高專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在教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使得學生能夠沉浸在英語的環境中,達到專業知識和專業英語“雙豐收”的效果。

        部分高級院校采用“雙語教學”的教學模式。選擇外語能力突出的專業教師,用外語(主要是英語)輔以漢語講解專業知識,從而使學生達到既掌握專業知識又掌握語言的目的。

        除此之外,國內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中均分設基礎英語、專業英語和專業課程,各有教學計劃和進度。學生首先完成基礎英語的課程,積累一定的基本詞匯量,打下英語應用能力的基礎,同時學習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掌握機電一體化專業知識。接下來進行專門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英語的課程學習,通過專業英語課程,積累機電一體化專業英語詞匯,學習閱讀專業英語資料的技巧。

        二、高職機電類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外教教學的弊端

        聘用外教教授專業課程,無疑解決了本土教師外語能力普遍不足的問題。但是由于外教資源相對稀缺,高職院校在聘用外教教授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時,往往跨專業進行聘請。外教不了解國內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對課程標準不熟悉,難以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另外,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的英語能力普遍不足。在接受純英語教學時,由于語言的障礙,能夠吸收的信息量有限。實踐證明,通過這種方式受益的學生非常有限。

        2.“雙語教學”的缺陷

        “雙語教學”對師資、教材和學生等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缺乏英語語言環境的國情下更是如此。師資方面,要求教師的英語能力,要達到接近母語的水平,同時在非語言學科領域中有所專長;教材方面,需要有內容體系和結構與國內高職教學體系均能良好匹配的原版教材;學生方面,需要有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能運用英語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有效互動。以上要求都是目前國內絕大多數高職院校所不具備的。迄今為止,國內鮮有在高職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獲得滿意效果的報道。

        3.傳統機電專業英語教學的缺點

        傳統機電專業英語教學和專業課程教學往往各向縱深發展,在兩者的結合上欠缺很多。專業英語教學由于課時和教材等方面的限制,達不到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用英語獲取專業知識的預期目標,造成“走過場、走形式”的局面。

        三、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中滲透專業英語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1.研究的意義

        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中滲透專業英語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的意義在于,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中滲透專業英語的內容,使得專業英語作為一種工具與專業課程有機結合。由于本項目主要強調專業資料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強調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專業課程相關項目的背景知識的能力,相對于“雙語教學”,對師資以及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求較低,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項目在內容上覆蓋機電一體化的主要專業課程,在時間的跨度和內容的選擇等方面,要優于傳統的專業英語教學。

        2.研究的內容

        項目以建構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專業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為目標,以任務驅動、項目教學為載體,構建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中滲透專業英語教育的項目化教學模式。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真實英語材料,把專業英語閱讀能力融入項目化教學的方式,使專業英語成為學生完成項目的一種工具,從而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英語的能力。

        3.項目完成的內容

        本項目通過研究和實踐,構建了貫穿整個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的專業英語項目化教學模式。在該模式下,利用教師開發的雙語課件,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也強化了對專業英語詞匯的記憶。教師通過英語比例逐漸增多的方式項目任務,循序漸進,提供完成項目任務所必須的英語資料。學生為了完成課程所要求的項目任務,必須閱讀教師所提供的英語資料,通過英語獲取專業知識。在這個過程中英語不再是傳統意義下的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語言,一種工具。

        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在廣度上,專業英語教學能夠滲透到機電一體化整個專業課程體系;時間跨度上,專業英語教學能夠貫穿整個高職教育的過程。通過這種變革,學生能積累2000個左右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英語詞匯,能閱讀一般難易程度的機電產品說明書,能通過專業英語能力獲取簡單的國外相關專業的有用資訊。這種教學模式對專業課程教師的英語能力要求不高。由于不需要用英語講授專業知識,專業課程教師只需要具備基本專業相關的英語資料閱讀能力即可。

        本項目針對傳統專業英語教學內容生澀,與實際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培養嚴重脫節的情況,根據職業崗位能力要求把專業英語學習貫穿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針對目前市場上專業英語教材內容陳舊,跟不上專業知識發展的情況,開發了“雙語課件”,以便于學生自學和師生互動。針對傳統專業英語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情況,引入真實的英語材料,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既有專業知識又掌握英語語言能力的師資匱乏的情況以及傳統專業英語教學課時少、時間跨度短、內容過于零散的情況,把專業英語能力培養與專業課程體系結合,以提升學生運用英語的實操能力。

        4.項目的創新點

        本項目的創新之處在于以實際崗位英語能力要求為依據,以實際崗位工作需要的專業英語能力設計專業教學目標。以項目教學為載體,把專業英語能力以任務的形式分解到專業課程教學當中,以培養學生運用專業英語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貫穿和滲透專業英語教學,整體性、延續性強,有助于學生專業能力中專業英語能力的提升。

        四、結束語

        本項目針對機電一體化學生外語水平普遍不高,目前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體系中專業英語教學課時短,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將嘗試從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中全面滲透專業英語教學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試圖提出機電一體化專業英語教學應滲透到專業課程體系,時間跨度橫跨整個專業課程的學習,構建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中滲透專業英語的教學模式”,對解決專業英語教學課時、師資等方面的不足,提高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的專業相關英文資料的閱讀能力,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楊曉俊.淺談高職機電專業英語教學[J].科技信息,2011,(4).

        [2]張梅,劉大莉.高職機電專業英語課程體系特色的探索[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9).

        [3]張義花.現代機電專業英語教學方法的分析與探討[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11).

        第7篇: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范文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 職業技能 職業能力

        一、背景

        以氣動技術、液壓技術、電氣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PLC技術、網絡及通訊技術相互滲透,綜合形成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廣泛應用于裝備制造業和機械、電子、汽車、化工、材料、食品等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該項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生產裝備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當前勞動力市場急需大批的機電一體化崗位技能型人才,機電一體化崗位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已經越來越明顯。

        二、機電一體化的概念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機械工程和電子工程、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合成的產物,其產品一般是在機械產品的基礎上采用電子技術、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通過相互滲透和融合所產生出來的新一代產品和系統。目前機電一體化是集機械、電子、光學、控制、計算機、信息等多學科的交叉綜合。

        三、加強機電一體化職業技能學習的必要性

        1.社會需求

        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被國家列為21世紀社會發展最急需的十大專業人才之一,企業要求該專業的畢業生能從事加工制造業,家電生產和售后服務,數控加工機床設備使用維護,物業自動化管理系統,機電產品設計、生產、改造、技術支持,以及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銷售、經營管理等。但目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畢業生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還達不到社會和企業的要求。

        2.機電一體化課程設置

        目前全國許多職業中職、中高級技工學校、職業高中、高職高專等院校都開設有機電一體化專業,但各個學校結合自身的辦學特點,一類是側重于機械專業,另一類則側重于電氣專業,都只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一小部分,畢業生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無法達到機電一體化技能崗位的工作。導致的原因不難看出,許多學校的學生除了要拿到畢業證外,還必須考取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而機電一體化只是一個專業名稱,涉及的知識面廣,國家沒有這個職業技能等級考試的工種,因此各學校就根據自身的特點針對職業技能鑒定的工種選擇其一作為學生畢業鑒定合格的標準,這就使學校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偏離了機電一體化的本質,學生不能將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能全面掌握。

        3.國家政策

        機電一體化職業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開發的新職業項目之一,2006年納入到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工程。為了培養出能適應企業的生產要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設置了機電一體化職業技能培訓和認證。

        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在現有的專業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專業強化訓練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取得從業資格的認證證書,為就業奠定基礎。

        四、機電一體化專業培養目標

        1.核心技術要求

        傳統的機電控制技術主要是指以各種類型繼電器、開關為核心的繼電器邏輯與模擬電子技術相結合的機電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傳統的機電控制技術與現代檢測技術、新型自控元件應用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有機結合的高新技術,是現代制造業的核心技術。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能崗位要求從業員工掌握機械傳動技術、氣動技術、液壓技術、電氣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自動檢測技術、PLC及其自動控制技術、變頻技術、網絡及通訊技術、機械技術、伺服驅動技術、CAD制圖技術等。

        2.核心能力要求

        具有機電設備安裝、調試、機電設備運行維護、設備故障維修能力,電工電子及控制技術應用能力,電氣設備及控制電路、機械零件的測繪加工能力,設備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能力。

        3.職業技能要求

        從事機電一體化技術崗位應取得勞動部門頒發的電工上崗證、中高級及以上級維修電工資格證書或CAD證等。

        五、主要課程及實踐環節

        1.主要課程

        機械制圖、CAD應用技術、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制造工藝與裝備、電動機及電氣控制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傳感器技術、PLC工程及技術應用、單片機應用技術、自動生產線的安裝與調試、數控機床維修、變頻器應用技術、網絡通訊技術、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等。

        2.實踐環節

        金工實習、電子實習、計算機操作實習、自動生產線實習、機電綜合實訓、數控系統維修實訓、基本維修電工實訓、PLC編程與設計實訓、變頻器實訓、觸摸屏及網絡通訊實訓等。

        六、就業方向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就業范圍是面向各行業,主要可以從事以下工作。

        一是機電設備的使用、安裝、調試、維修與技術改造工作;

        二是自動化設備和生產線的安裝、調試、運行、維修與檢測工作;

        三是機電設備的管理與設計工作;

        第8篇: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范文

        關鍵詞 機電一體化;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3)031-163-02

        在電子技術和機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現代,人為控制機器已經難以滿足日常生產生活效率的需要,電腦對機械的控制成為了主流。并且在電腦控制機械生產的基礎上,機械的整個生產過程也由電腦控制,這就是機電一體化。給予機械一體化的進程,對機械一體化的人才需求也就越來越大,于是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應運而生。本文將詳細論述什么是機電一體化、什么是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以及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1 機電一體化的基本結構與發展

        機電一體化是機器與電子的有機結合,他有著不同的要素構成,和結構組成。電子與機械的有機結合即克服了傳統機械的操作程序復雜也節省了人力物力,是一個傳統機械的替代品,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前景。本部分將介紹機電一體化的基本結構與機電一體化的發展空間。

        1.1 機電一體化的基本結構

        機電一體化大體上是由傳統機械的機器本體構成及其工作的主要系統,他起著連接、傳送這些基本功能;機電一體化工作運行的推動元素是他的動力部分,動力部分為機械的工作提供活動力支持與保障是機械一體化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

        機械一體化的傳感部分起到分析并傳送信息的作用,他將機械與電子結合產生的數據加以分析,最終確定工作的方式與進程;驅動部分是在電子系統的指導下完成機械的工作內容;執行部分是由電腦下達命令,機械機型完成的有機部分;機電一體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控制以及處理信息的部分,這部分決定著機械的工作進度以及以何種方式工作。這就是機電一體化的各個組成部分,和各個部分在工作中的作用。

        1.2 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目前機電一體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其發展趨勢如下。1)機電一體化在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智能化就是在原本電腦控制的基礎上更具備合理性和效率性,機電一體化的智能化發展就像最初的硬件手機與現在的智能手機的區別一樣。總體說來就是智能化更人性化,更能解決操作中的突發狀況或者說是提前就設定了應對解決突發狀況的解決措施。2)機電一體化更加環保,機電一體化進程使原本的柴油發電帶動發電機的情況得到改善,現在的機電一體化是電腦操控,解決了其中一些污染環境的問題,響應環保的口號,機電一體化也朝著更環保的方向發展。3)機械一體化朝著微機模式發展,顧名思義就是機械的規模與形式越來越小,這就要求機械的精密程度。這樣的發展趨勢有利于解決原始機械龐大的占地面積問題,可以使同一片場地發揮更大的效果。機械以替換的發展趨勢是更加進步與人性化,它是朝著一個操作簡單、綠色無害、精密程度高的趨勢更好的發展。

        這就是機電一體化,它是機械與電子的有機結合,有著密不可分的有機組成部分,有著良好的發展趨勢。在這兩者的定義下,筆者希望日后機電的結合能夠更加密切,其各個組成部分能日漸精密完善使得整個機電一化得到優化;機電一體化能夠在屬于它的發展趨勢下日益發展完善,更好的滿足機電一體化進程的需要。

        2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在科技發展與時代進步的大背景下,機電一體化的進程日益加快,重要程度日益提升,人才需要也越來越大,接下來筆者將介紹機電一體化的人才來源――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上文中我們論述了什么是機電一體化與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根據上文我們不難發現機電一體化已經在生產生活中日益重要,為了供應機電一體化所需要的人才,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應運而生,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后期,一些高校開始設置了機械電子專業。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出現是為了響應現階段和日后的電子控制機械的主流趨勢,為了使自動化方面有更多可用人才。在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設置上要注意很多的問題:第一要考慮新課程的課程設置方面,要在傳統的機械上有所發展又要估計學生的負擔,不能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吃力或者是電子與機械兼顧的拖沓。第二就是機械電子專業是機械和電子的有機結合,電子與機械的側重點問題,在教授的過程中要二者兼顧,因為傳統機械是整個機械一體化的基礎而電子的計入是一個良性發展,很多新生代的同學更加重視電子方面,這是不科學的做法。總之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是一個時代要求的必要專業,要安排好課程,明確側重點,最終達到滿足機電一體化進程下人才的需要。

        3 機電一體化與機械電子專業

        介紹過機電一體化與機械電子專業以后,接下來明確機電一體化與機械電子專業之間的關系。

        根據上文我們不難發現,機電一體化與機械電子專業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可以說機械電子專業是機電一體化的前身,以為機械電子專業所培養的正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對口人才,也就是說機械電子專業為機電一體化提供了人才來源。機械電子專業所學習的內容就是機電一體化的具體內容。其中包括理論知識與具體操作,也就是什么是機電一體化、幾點一體化需要我們做些什么、在操作中會遇見什么問題并且該怎樣解決等。機械電子專業是為機電一體化培養人才的搖籃,在機械電子專業中學習的同學畢業后的前景就是在機電一體化應用的地方工作。而機電一體化在日常操作中所遇見的難以解決的問題和需注重問題就是機械電子專業研究的課題和研究方向。總之機電一體化與機械電子專業二者之間密不可分,互補互助,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要求了機械電子專業的學科內容、機械電子專業為機電一體化提供了人才來源。

        4 結束語

        在工業化和科技化日益發展的現在,工業與科技二者的有機結合也就是機電一體化已經成為科技進步和時展的必然。這時,機電一體化對人才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多,從而導致機械電子專業的出現發展和人們。筆者在介紹什么是機電一體化、其組成部分和發展趨勢后介紹了機械一體化專業,意在使得機械一體化專業在培養人才時能夠根據學科特點和發展趨勢合理培養。同時筆者也期望機電一體化發展前景更廣闊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能夠為機電一體化培養出更多人才使其為機電一體化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李宏.構建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探索[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12(6):70-71.

        [2]陳蓉.淺議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設置[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6):42.

        [3]張浩.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與應用[J].農機化研究,2009(7):47.

        第9篇:機電一體化的主要課程范文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機電一體化;專業建設;課程體系

        自20世紀80年代初,世界制造業進入一個發展停滯、缺乏活力的蕭條期,幾乎被人們視作夕陽產業。90年代以后,計算機等電子技術在該領域的廣泛應用,為制造業注入了生機。如今,機電一體化產業以其特有的技術帶動性、融合性和廣泛適用性,逐漸成為高新技術產業中的主導產業,成為新世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此背景下,各高職院校紛紛開設機電一體化專業,以滿足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據筆者初步調查,浙江省辦有工科類專業的高職院校幾乎都開設了機電一體化專業。與此同時,“高薪急聘數控操作人才”之類的招聘廣告屢見不鮮,從人才市場和企業反饋的信息也表明,社會對高質量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從近些年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生數量上看,應基本能緩解當地企業對該專業人才的急需,不至于供需嚴重失衡,問題出在供非所求。高職院校內部在該專業培養目標與定位、專業建設與課程設置、實習實訓內容及條件等方面存在問題。因此,機電一體化專業建設與課程體系的再構建,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界定

        (一)內涵

        傳統意義上的機電一體化,主要指機械與電工電子及電氣控制這兩方面的一體化,并且明顯偏重于機械方面。當前科技發展的態勢特別注重學科間的交叉、融合以及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就是利用電子技術、信息技術(主要包括傳感器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等)使機械實現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術。機械技術可以承受較大載荷,但不易實現微小和復雜運動的控制,而電子技術則相反,不能承受較大載荷,卻容易實現微小運動和復雜運動的控制, 使機械實現柔性化和智能化。機電一體化的目標是將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實現完美結合,充分發揮各自長處,實現互補。與其相關的學科應包括機械工程學科、檢測與控制學科、電子信息學科三大塊內容。

        (二)本質

        機電一體技術的本質是將電子技術引入機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傳感器檢測機械運動,將檢測信息輸入計算機,計算得到能夠實現預期運動的控制信號.由此來控制執行裝置。開發計算機軟件的任務,就是通過輸入計算機的檢測信息,計算得到能夠實現預期運動的控制信號。另外,若是一件真正意義上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則其應具備兩個明顯特征:一是產品中要有運動機械;二是采用了電子技術,使運動機械實現柔性化和智能化。

        (三)作用與系統

        采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最大作用是擴展新功

        能,增強柔性。首先,它是眾多自動化技術中最重要的一種,如實現過程自動化(PA,即連續體自動化)、機械自動化(FA,即固體自動化)、辦公自動化(OA,即信息自動化)等。其次,機電一體化技術又是按照用戶個人的特殊需求來制造、提品這一當今最高級供貸方式的關鍵技術。一個機電一體化的系統主要是由機械裝置、執行裝置、動力源、傳感器、計算機這五個要素構成,如機器人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系統。

        二、機電一體化專業建設與課程體系現狀分析

        (一)專業定位模糊,需準確定位

        由教學計劃可看出,目前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基本上按“既懂機又會電”來定位,但實際上機械與電子本身各自為兩大學科,內容十分豐富,涉及面非常廣,讓一名高職高專生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系統地掌握兩大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是不現實的,也沒有這個必要。前述的理想化定位,往往造成“機不太懂、電也不太通”的尷尬局面,失去了該專業應有的特色,達不到培養目標。從理論上來說,其定位應以機為主、電為輔,或者電為主、機為輔均可。由于許多機械類專業如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一般也強化了電子和計算機等方面的應用,使它們沒多大差異,體現不出自己的特色,實際上行不通。因此,機電一體化專業應定位在“以電為主、機為輔,機、電、計算機三足鼎立”為宜。

        (二)“雙師型”教師隊伍力量薄弱

        由于種種原因,目前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雙師型”教師比例仍很低,專業理論教師不能指導實訓教學,實訓教師基礎理論薄弱,不能講授專業理論課的現象還較普遍,必須采取加強培訓或從企業聘任兼職教師等途徑加以解決。

        (三)教學實驗、實訓條件落后,實踐訓練水平有待提高

        總體看來,各高職院校雖具備一些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實驗條件,但基本上都是以驗證性、演示性為主,很少具有本專業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缺乏融合機與電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實驗或綜合性課程,影響了專業技能和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教學實訓設施也大大落后于當今企業,實踐訓練水平不高,應采用與企業合作等方式盡快提升層次。

        (四)適應新技術發展的課程體系有待構建

        現行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明顯偏重于機械方面,這與當前該專業所處于的“機、電、計算機”三大塊內容三足鼎立的實際格局很不適應。因此,在課程體系構建時應突出電氣控制、計算機應用的地位。

        (五)體現當代工業發展水平的專業教材有待突破

        目前高職院校所采用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教材大多沒有充分體現出現代機電行業的發展水平,內容陳舊、落后,且各門課程之間相互獨立,相關知識未能有機地滲透和融合在一起,也未能充分考慮與中職教材的很好銜接。

        三、專業改革與課程體系構建

        (一)設立若干個專門化方向

        高職教育要保持其自身的特色,必須強化專業方向,充分考慮與地方經濟的緊密結合。與此同時,為妥善解決學生擇業范圍廣與針對性強這對矛盾,可設以下幾個專門化方向: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門化;機電一體化產品開發專門化;數控加工技術專門化:工業機器人專門化。通過設立專門化方向,可完成有針對性的就業前培訓。當然,也可根據各校實際情況并結合企業對本專業的人才需求,另行設置其他專門化方向。

        (二)重新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高職高專課程體系設置應從職業教育的特點著手,按職業崗位群應掌握的知識和能力來進行。要以知識應用為主線,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打破原有的學科課程體系和“三段式”課程設置體系,對課程進行優化和整合,充分考慮與中職的銜接,堅決避免重復。文化基礎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知識則根據職業崗位群有針對性地設置專門化教學模塊,建立一個寬廣、針對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知識平臺。在課程體系設置中,主體框架思路如下:

        第一,將培養目標分解到每一教學模塊單元,確定每一教學模塊單元所承擔的功能,應培養的知識和能力,相應的配套實踐教學環節,每一教學模塊單元主干課程的內容組成,每一課程要傳授的知識、能力以及考核學生的方法。

        第二,對各個教學模塊之間相互重復與交叉的知識,應進行優化組合,加以綜合化改造,強調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和銜接,堅決取消重復的教學內容。綜合化課程要突出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培養。

        第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滲透,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考核相互結合,可采用“講練式”現場教學和“啟發式”等主動型教學方法。

        第四,整個課程設置不講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強調針對性和應用性。

        根據上述框架思路,專業課程體系由綜合化系列課程和專門化模塊課程兩部分構成:

        1.綜合化系列課程

        機械制圖:包含原機械制圖內容,增加計算機輔助繪圖(AutoCAD)內容,融入公差與配合部分,使學生將制圖、尺寸標注和公差標注融為一體。

        機械設計基礎:包含工程力學、機械原理和機械零件、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等內容。本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機械工程方面的初步知識和能力。

        控制工程基礎:包含電工與電子技術、電器控制PLC、液壓傳動與氣壓傳動等內容,使機械中常用的電、液、氣控制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本課程完成機械控制方面初步知識和能力的培養。

        機械制造基礎:包含金屬切削機床、切削原理與刀具、機械制造工藝和機床夾具等內容,將加工工藝和工藝裝備知識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本課程完成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初步知識和基本能力培養。

        傳感器技術:主要包含檢測各種物理量的傳感器的種類、原理和應用。

        計算機應用技術:主要包含計算機原理、信息處理、編程三大部分內容,以完成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初步知識和能力培養。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主要包含機電一體化產品設計的基本方法、控制方法和策略、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實例等。本課程要做到綜合性、實用性、實踐性強,完成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培養。

        2,專門化模塊課程

        該模塊主要根據設立的幾個專門化方向,同時結合本專業的發展狀況、趨勢以及當地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一般在畢業實習時完成。該模塊的主要任務是有針對性地完成就業上崗前的培訓,為就業上崗做好充分準備,必須突出實踐性與綜合性。

        條件具備的院校在校內完成該模塊。具體操作時可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專門化合作組,由學生自愿選擇參與哪個合作組。每個合作組完成一個子課題,各子課題可以是同一大課題下的子課題,也可以是獨立設置的子課題,合作組之間可以是互相協作的關系,也可以相對獨立。子課題按性質不同分以下三類:開發設計型、制造加工型和設計制造綜合型。如開發設計型可結合學生的能力安排某個總成的設計,或者某個控制系統的電路制作,或者某個控制系統的程序編制等;制造加工型主要是根據已有的設計,完成零件的機加工、裝配和調整工作;設計制造綜合型則完成一個簡單機電一體化產品或其中一部分設計與制作的全過程。為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知識和技能,應以設計制造綜合型為主。

        新生入學進行專業教育時即可介紹專門化模塊課程的大致情況,以便增強學生日后學習的目的性、主動性和針對性。該模塊要求指導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課程開發充分結合合作組的內容,以實例、設計制作指導書的方式進行。如浙江師范大學高等技術學院設立的精雕技術專門化方向,要求學生獨立編程并在數控精雕機上自行操作,最終完成一件精美的雕刻產品。由于強化了專門化方向,學生擁有社會急需的其他學校畢業生所沒有的一技之長,深受企業歡迎。

        師資、設備等條件尚不具備的院校可與企業合作,把專門化模塊放到企業中實施,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根據企業情況一起完成模塊課程開發與教學工作,這樣可同時解決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

        (三)實踐教學課時設置原則

        實踐教學課時安排要把握以下兩個原則:一是“保量”原則。在課時數量上應占整個教學計劃總課時的40%及以上,以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二是“適時”原則。根據各個教學模塊單元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及時跟上教學實踐環節,強調知識與能力的結合,增強實踐教學的時效性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色窝窝视频手机在线播放 | 最新国产清清在线视频 | 在免费的视频在线观看婷婷 | 亚洲综合色在线精品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尤物在线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