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范文

        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

        第1篇: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范文

        1.高中生的自然災害教育知識比較缺乏。

        經過問卷調查研究,高中生對于自己周邊容易出現的自然災害、災害類型了解不多。在教學活動中,高中生不但要知道我國現在災害的情況,還要了解災害生成的原理,有助于學生增加對自然災害的理解。還要了解其他自然災害發生之前的自然特征,知道如何在自然災害發生時生存下來。而我國的高考對于自然災害知識的考察也不多,致使高中地理教師對于自然災害的知識沒有太重視,最后導致學生缺乏對于災害知識的了解。

        2.高中生的自然災害生存能力較弱。

        經過筆者的問卷調查研究,當自然災害出現的時候,學生往往不知道怎么處理,不知道如何逃生。而學校展開的防災減災的教學,都出現了“走走形式”的情況,自然災害的教育并沒有深入學生的腦中。與我國的防災教育不同的是,在日本每位同學都配備一個防災包,內有很多的防災減災工具,當自然災害出現的時候,它能給人們帶來很大幫助,我們可以拿來借鑒。

        3.高中地理災害教學課本配套不太。

        地理學者把災害教學的有關知識放在地理課本中是挺好的,可是在地理課本中災害教育是放在高中地理選修中教學的,而那些學習理科的學生就得不到這些知識的教育。可是在日本的災害教學知識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普遍教育的。此外,地理課本中的自然災害和防災減災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教育,但是實際的操作性不強。高中的每個學科都屬于不同的教學體系,各個學科之間很少聯系,可是災害教學的致使又是一個跨越許多課程的致使,學科之間沒有彌補,肯定會約束自然災害教育教學的實施。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對于高中災害的教學知識可以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來補充教材上的缺陷。

        4.高中地理災害教育教學的方式單調。

        經過筆者的調查研究,學校的災害教育教學一般會讓教師來開講,學生們難免會覺得枯燥無聊。而對于自然災害的教育教學,也可以采用很多其他的教育教學手段,有一些新鮮感與新奇感,比如某個地方海嘯之后,高中學校里可以開展班會的活動來預防自然災害的發生。這樣做,不但可以增加了教師給學生災害教育教學的教學手段,還能夠有效落實學生的災害知識的了解。

        5.自然災害的教育制度不太合理。

        目前的災害教育評價是依據學生的地理成績來判定的,可是這只是體現了學生對于自然災害的了解情況,而缺乏對于學生防災技能的考察。因此,應該馬上構建一個科學的防災教育制度,來確保災害教學的順利實施。

        二、高中地理自然災害教育教學的建議

        1.從災害的危害程度與防范程度的角度而言,需要很好地了解自然災害的基本情況

        指導有關的防范災害的措施,才可以把自然災害的后果減小到最小。就高中學生來看,學校可以增強學生處理自然災害的培育,有助于學生在災難出現的時候能夠知道如何處理,對于學生在災難中確保自己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學生處理自然災害的技能

        指導學生樹立科學發展觀,有助于學生的自我發展,對于學生今后的人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認真教育與培育學生具有不錯的處理自然災害的技能,才可以提升人們處理自然災害的技能,提高人們的自我素養,有助于創建一個和諧穩定的良好人類社會。

        3.增加高中地理的探究性學習活動

        讓學生可以關注到現實生活,又能聯系到學習到的地理知識,使學生們知道學習地理知識的好處,來增加防災減災的素質教育。教師在設計高中災害地理的過程中,應該事先確定學生們學習的目標,一定要利用好寶貴的時間與資源,聯系現實中的例子,增加學生對于自然災害的了解。

        三、結束語

        第2篇: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范文

        1基本概念

        災后評估有多種分類方法:根據實施的時間,可分為災后緊急救援期的評估、持續救援期的評估和重建恢復期的評估;根據評估的內容和詳細程度可分為專題的細致評估和全面的粗略評估;此外,根據評估對象的不同還可分為針對個體的評估和針對群體狀況的評估等。傳統意義上的評估工作主要是對工作效果的考核與評價,重點關注的是在管理或執行結果方面的評估內容,而在專業技術領域缺少具體的過程評價工具和技術方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自然災害衛生應急工作指南》和《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狀況與需求快速評估工具》為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供了規范的相關評估工具和技術方案參考。新形勢下的災后防病工作主要特點是動態監測救災工作的進展與災情的變化,及時調整防病策略和防控措施。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系統的、完整的、操作性強的評估方法和測量工具。基于目前的理論認識和研究進展認為快速評估、需求評估和風險評估是救災防病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也是衛生應急管理中科學決策的重要方法和依據。

        1.1快速評估災后快速評估是指自然災害發生后在最短時間內開展的,以及時了解災區基本公共衛生狀況、分析災區居民首要衛生需求為目的的、調查內容簡潔、現場可快速完成的評估。在開展救災防病工作過程中,針對某項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也可以開展快速評估工作。

        在自然災害發生初期,由于基本通訊設施可能受到影響或災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處于無序管理狀態,往往無法獲取第一手災情信息,需要醫療衛生機構能夠通過自身的組織體系,并協調跨部門的相關機構,積極主動的開展評估工作,及早了解災情,初步掌握醫療衛生機構的損失情況,以及重災區災民的生存狀態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等情況。對不同自然災害開展快速評估的優先評估內容有所不同,通過快速評估首先應了解災區是否需要調遣應急隊伍和調配應急物資,其次根據災情相關信息掌握的情況,可以開展以公共衛生相關需求為主的評估工作,也可以開展以公共衛生暴露風險為主的評估工作。

        通常情況下,在救災防病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根據救災或防病工作的需要,可以適時開展快速評估工作,以動態了解和掌握防病工作效果或對公共衛生或疾病控制關注的專題開展快速現場評估。

        1.2需求評估災后需求評估是指在自然災害發生、發展各個階段,通過現況調查或應急監測,快速收集、分析災情與公共衛生相關信息,確定受影響人群面臨的公共衛生危害和潛在健康風險,評價已采取的救災防病措施的效果,從而提出各階段公共衛生服務需求、確定優先的干預措施,并進行政策建議的過程。

        災后需求評估是一個對災情與救災信息收集和分析的過程,其結果是對個體、機構、共同體或社會需求的確定。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其需求滿足情況及其成因,形成暫時性評估結論的過程,是救災防病工作的基礎。災后迅速開展災區公共衛生狀況和需求評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謬誤,摸清災害的大致影響,識別緊急的、重要的健康威脅,明確公共衛生工作重點和優先順序,力爭將有限的衛生資源投入到最急需的工作領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反應過度或不足,在整個衛生應急決策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1.3風險評估災后風險評估是指在自然災害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對災害所波及地區的災情、及其在災區可能產生的公共衛生問題和人群健康影響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和評價的過程。一般通過現況調查或應急監測,識別災害發生后可能產生的公共衛生風險要素,描述各風險要素發生的可能勝、后果嚴重性及其分布特征,綜合分析、評價風險等級。根據不同風險要素的等級提出風險管理建議。

        在自然災害發生后,衛生部門需要快速并動態掌握災情、傷情、病情、疫情;快速掌握飲水、食物、生產居住環境狀況,包括房屋與公共衛生設施破壞、燃料短缺、人群遷徙與安置、生物媒介與生態環境的改變;次生或衍生突發公共衛生狀況,以及這些危害的特征與風險。動態掌握災害狀態下人們的暴露因素、健康行為危險因素、精神心理創傷與其他脆弱性因素等,以及這些因素的分布特征與風險。動態掌握公共衛生干預策略與措施的有效性與剩余風險;醫療衛生救援需求;評估恢復重建衛生學需求,以及醫療衛生系統內恢復重建的能力和所需要的資源。提供客觀事實、傳遞權威信息,以動員人力和財政資源,避免不切合實際的報道或謠言傳播的危機風險。

        2評估方法

        快速評估、需求評估和風險評估工作并不是一個獨立封閉的短期行動,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和交義銜接的持續過程。自然災害發生后,在開展救災工作的不同階段,應根據救災防病工作的需要,選擇不同形式的評估方法,評估內容可以相互交義和包含。評估工作的方法具有系統性和多樣勝,我們應關注防病相關部門的組織特點,重視評估的目標,找到適合自身的監測和評估方法。

        2.1快速評估由于救災工作的時間緊迫性,災后開展公共衛生快速評估主要注重信息的及時性和全面性,對準確性和細致程度的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快速評估一般要求在災后緊急救援期完成,不需詳細針對某一衛生學專題而要求全面粗略掌握災區的衛生狀況,一般針對群體而非個體,即多為對災民安置點而非災民個體進行調查。

        通常在災害發生后,災區居民的生活狀況,包括衛生狀況發生極大改變,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快速評估旨在災害發生后盡快確定災區最主要的公共衛生風險隱患,使采取的衛生應急措施與災區的實際需求盡量相一致,從而有效開展緊急救援期的救災防病工作。

        2.1.1評估對象和方法災后時間緊迫且人力等資源極其有限,因此快速評估不適宜采取入戶(眼篷)逐個調查的方法,評估者應當采取實地考察和知情者(如安置點管理員)訪談的方法。首次現場快速評估的內容應簡略易操作。

        從我國近年來自然災害的災后救援工作實踐來看,災民大規模轉移安置是災民緊急救援期和持續救援期的主要安置方式。因此在災民安置點開展快速評估能夠反映絕大多數災民的狀況,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2.1.2評估的主要內容由于災后基本生活狀況和衛生條件均發生重大變化,而快速評估的直接目的是在災害發生后盡快確定災區最主要的公共衛生威肋、和隱患。因此災后快速評估需全面了解災民的居住、食品、飲用水、環境衛生、既往疾病及相關危險因素、媒介生物、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災民健康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于全面了解災區居民的衛生狀況和分析需求。

        2.1.3評估的必要準備各地衛生部門日常應熟悉快速評估工作工具,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修訂,建立評估隊伍并開展必要培訓,開展災后開展評估工作的人員和技術準備。災害發生后,評估人員前往災區前要攜帶必要的野外生存裝備和物資,注意人身安全。

        2.1.4評估結果的使用災后公共衛生狀況與需求快速評估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以評估為依據制定救災目標與行動計劃,并制定災后緊急救援階段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因此,評估的結果必須及時呈報和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首先必須盡快地呈報當地政府(救災指揮部)等相關決策部門,便于其及時掌握信息,制定或調整救災防病措施。同時,在當地救災指揮部門的安排下,評估結果可以適當方式進行網絡或新聞媒體的,以盡快爭取其他地區的物資、人力和財政等資源的支持。

        2. 2需求評估根據自然災害發生后不同時期的特點,以及衛生應急各階段評估需求的不同,可以將災后需求評估分為快速需求評估、詳細需求評估、專題需求評估3種類型。

        快速需求評估一般是指在災害發生后,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災區開展的快速衛生評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在災害發生24 h內、3d內和1周內等不同時間段對災區群眾居住情況、飲用水、食品、環境、醫療衛生服務、傳染病防控等公共衛生相關信息進行快速評估。在此階段要盡快獲得災區的第一手資料,其及時性要比完整性和準確性更加重要。如僅需要了解災區大致情況以輔助決策時,采用快速評估的方法既能快速得出結論,也能節省資源。

        詳細需求評估是指在災害的緊急救援工作基本結束、災區居民已經得到臨時安置、災區生產和居民生活秩序開始陸續恢復的狀態下,開展的較為全面和深入的評估。此種評估與災后緊急狀態下的快速評估不同,時間緊迫性的要求不是第1位,更重要的是根據需要確定評估對象和內容,以發現各種公共衛生問題的嚴重程度,從而確定衛生防病工作的優先領域和重點人群,提高衛生防病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集中安置點、學校、托幼機構、建筑工地等重點場所開展詳細評估尤為重要。評估內容要求盡量全面和細致,并根據不同地區特點,適時調整評估內容、方法和頻率,以便動態掌握災區公共衛生狀況的變化和干預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發現潛在的公共衛生威脅。

        專題需求評估是指在快速評估或詳細評估的基礎上,為發現所關注問題的現狀、嚴重程度及主要原因、可能的危害、既往措施的效果等,針對已發現的災區某項特定的公共衛生問題而開展的更為深入、周密設計的評估。主要是針對某種特定的危險因素或危害嚴重程度進行量化評估,例如災區傳染病的暴發風險、傳染病網絡直報的損毀和恢復情況、安置點特殊人群的營養狀況、災后結核病患者的治療能力等方面的評估。專項評估針對某項具體的問題開展,一般都是由該領域的專家組織和實施,其針對性、專業性更強,更能發現問題深層次的原因,提出具體解決辦法。

        災后的公共衛生評估要求簡單、迅速、針對性強。因此,應采取靈活、機動的方式進行,在保證時效性的基礎上盡可能提高準確性。評估的頻率和范圍應依據災區不同的狀況和特征、資源的可利用性等因素而確定。災后的衛生評估不同于常態下開展的評估工作,根據評估結果提出的決策建議應充分考慮災區現有的資源狀況,重點考慮優先性和可行性。

        2. 2. 1需求評估的主要方法一般采取以下幾種方法:現有信息分析利用、現場調查、現場檢測和監測等。在實際評估工作中,往往綜合采用以上多種方法,相互補充,互為印證,以確保評估結果客觀、準確。具體的方法必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或組合。根據評估目的、評估的時限要求(快速)、現場狀況及評估隊伍的力量確定評估方法和抽樣方法,組建評估隊伍并進行培訓,實施評估,撰寫評估報告。

        評估方法分為定性和定量方法。確定了評估對象是哪些人群后,要對評估對象進行選擇,即抽樣。抽樣可以分為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定性評估方法多采用非概率抽樣,以目的抽樣為主,即選擇能為評估問題提供最大信息量的評估對象。由于定性評估方法注重對評估對象獲得比較深入細致的信息,因此研究對象的數量一般很少,不可能也不必要進行隨機抽樣。快速需求評估中,定量評估方法主要是為了對特定評估對象的總體得出統計結果,需要采用概率抽樣的方法。

        2. 2. 2需求評估的主要內容需求評估的首要任務是通過現場調查掌握波及地區居民和臨時安置點災民對公共衛生基本服務的需求,了解災區醫療衛生單位因災受損情況,評估災區對醫療衛生資源的需求。主要內容包括:了解災情、傷情、病情、疫情,摸清災害的大致影響;了解飲水、食物、環境和精神心理創傷等影響人群健康的危險因素;了解災害狀態下人群健康行為危險因素,分析災害相關健康危害;了解災區群眾對于醫療衛生服務的基本需求;了解醫療衛生系統服務能力,提出公共衛生服務的恢復方式、進度和資源需求等;評價已采取的公共衛生干預策略與措施的有效性,調整工作計劃。

        2. 2. 3實施需求評估的基本程序(1)評估工作組的成員接到指令后,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指定現場;(2)評估工作組與地方有關部門聯系或會而,通報工作任務,介紹工作組成員組成及分工,獲得與災害類型與受影響地域有關的信息;(3)根據與當地有關部門溝通的結果,進一步明確工作目的和內容,制定初步工作計劃,建立工作機制,及時、高效地開展工作;(4)與當地相關人員組建聯合工作組,共同開展現場評估工作。聯合工作組可根據需要分設相應的小組,聯合工作組應明確各小組及成員工作職責和分工,建立定期/每日例會或情況匯報制度;(5)在開展工作前要召開工作組會議,統一認識,了解事件相關信息,建立組內工作機制。同時開展必要的培訓;(6)檢查現場工作所使用的相關設備、物資的種類和狀態,并掌握使用方法;(7)在已掌握資料的基礎上,對事件開展評估調查。每天評估結束時,應進行簡短的小結會,及時交流各小組工作進展,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探討對策和下一步的工作,合理調整評估組內部分工和職責等;(8)將每日工作簡報及時上報或反饋相關部門。如發現重大線索、異常情況或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時,要隨時報告;(9)評估結束后,迅速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完成事件初步評估報告,并以書而形式向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反饋調查結論和建議。整個評估結束后的2-3d內應召開工作匯步民與討論會。

        2. 2. 4評估結果。評估結果跟評估目的密切相關。利用文宇和圖、表等形式描述評估結果,點明問題,突出重點。結果描述可分為以下幾部分:(1)分析災后的健康相關風險:主要描述災區飲用水衛生、食品衛生和營養、環境衛生情況,媒介生物密度和分布、影響重點傳染病發生的主要風險、傳染病風險評估,災后脆弱人群(慢性病患者、殘疾人、兒童、老年人、孕產婦等)的數量及分布;(2)分析災后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需求:主要描述災區醫療衛生機構能力現狀、安置點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現有的衛生防疫力量及分布等,災區群眾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特殊人群(孕產婦、結核病和艾滋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以及災區群眾的健康衛生知識需求;(3)綜合分析災后醫療衛生優先工作重點:結合災后的主要健康相關風險,災區人群的脆弱性分析、以及現有衛生服務能力的差距,分析當前最急切和最重要的衛生需求,提出優先工作領域和實施步驟;(4)評估醫療衛生系統災后重建的資源需求。根據現有醫療衛生系統的服務能力(包括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病能力)和擬達到的重建目標之間的差距,確定需要進一步補充的人力、物資和資金等支持;(5)討論和初步建議。總結評估的主要成果和災后醫療衛生工作的經驗教訓,明確討論災害發生后的最大需求和健康問題,指出災后醫療衛生工作的策略和措施。明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和方向,為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衛生應急工作能力提出意見和建議。此外,也可描述評估的局限性及數據的用途和解釋。

        2. 3風險評估在重大自然災害預報后,或重大自然災害及事故災難等發生后,應對災害或災難可能引發的原生、次生和衍生的公共衛生危害及時進行風險評估。

        2. 3. 1風險評估過程和方法災后風險評估是對災害發生后可能導致公共衛生危害或人群健康風險進行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的全過程。

        通常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風險評估中的定量程度受多重因素影響,如評估資料的可用性、評估時限要求、風險問題的復雜程度等。在自然災害風險評估中,尤其是在災害發生初期掌握資料比較有限,對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尚無系統、全面的認識時,定性風險評估可能是唯一的選擇。需要強調的是,一個設計良好的定性風險評估的結果,比用質量差的數據或錯誤的方法所進行的定量風險評估所得出的結果更加準確。

        災后的風險評估工作應該動態開展,即隨著災情和救災工作的發展和獲得信息的變化而及時更新。風險評估的過程應有良好記錄,同時應對風險評估結果和建議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并對風險評估工作開展評價,不斷促進風險評估結果的利用和風險評估能力的提高。

        2.3.2風險識別。風險識別是根據需要評估的風險問題,發現和確認需開展風險評估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威脅,描述風險要素的過程,是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的基礎。風險要素包括影響事件發生可能性或后果嚴重性相關的事件發生情況和對疾病的科學認識,以及相關的事件背景。

        風險要素的資料收集方法:一是通過多種渠道收集事件發生情況的信息;二是系統查閱文獻資料,提煉最佳證據;如果關鍵要素缺乏文獻資料,可以咨詢專家團隊獲得專家意見。

        對于自然災害進行風險識別時應重點考慮下列內容:(1)災害或災難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人數、影響范圍等;(2)災害發生地特別是受災害嚴重影響地區重點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背景情況;(3)災害或災難對重點疾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或帶來的變化;(4)災害或災難發生地對此次災害或災難的應對能力(包括災害或災難對原有衛生應急能力的影響),以及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5)災害或災難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災害對疾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列舉并描述各種潛在的公共衛生風險。

        2.3.3風險分析。風險分析是基于風險識別的結果,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嚴重性進行分析,并同時考慮防控措施以及分析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2. 3. 3. 1可能性分析在可能性分析過程中,通常主要依據風險識別中獲取的監測數據或既往文獻資料,分析并推測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專家判斷時應充分利用風險識別中所獲取的全部信息。目前突發事件公共衛生風險分析多采用定性評估方法,事件發生可能性一般用幾乎肯定、很可能、可能、不太可能、極不可能進行描述。

        當監測數據不足或既往文獻資料不夠充分時,則采用專家集體討論的形式,形成統一的研判結果。如果專家意見不一致,可以根據少數服從多數或以權威專家意見為準的原則。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德爾菲法征集匯總專家對事件發生可能性的研判意見。

        當研判事件發生可能性存在困難時,可以根據風險識別獲取的資料,由專家根據致病因子的特征(如致病力、傳染力等)入手,依次列出相應的影響因素和關鍵環節(如傳播機制實現的程度、易感人群等),畫出邏輯流程圖,確定不同環節發生可能性所使用的資料及判斷原則,逐一確定每個條件發生的可能性,再對不同條件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合并。

        2.3.3.2后果分析突發事件可能會產生一系列不同嚴重程度的影響:包括不同人群的健康損害(發病、重癥、死亡),干擾正常社會秩序,造成經濟損失等。同一事件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區和不同背景情形下發生,如某傳染病類突發事件發生時某地正在舉辦大型活動或剛剛經歷過重大自然災害等,其造成的后果也會大不相同。因此后果分析時,要考慮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背景。在不確定性比較大的情況下,應更加關注具有潛在嚴重后果的情形。在特定的輿論影響下,同一事件對社會秩序、經濟發展的影響亦可能發生變化。

        后果分析應考慮以下方面:(1)考慮事件的直接影響,如某傳染病暴發導致的健康損害;因采取防控措施導致的影響,如采取禁止正常旅行和貿易措施等;(2)不能忽視間接影響,如衛生系統全負荷應對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可能影響其他常規衛生工作的正常開展;采取關閉學校措施對學生家庭的影響;媒體輿論對社會秩序的影響等。

        事件發生后果的嚴重性一般用極高、高、中等、低、極低等進行描述。

        2.3.3.3不確定性分析在風險分析過程中經常會因為數據或資料不充分,而涉及到相當多的不確定性因素。認識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對于準確理解并說明風險分析結果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對于那些在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析時所使用的數據或資料,應注意分析其來源及其可靠性。在最后的風險評估結果中,要對評估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進行描述。

        第3篇: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范文

        我們乘車來到氣象臺,開始了采訪。工作人員叔叔先向我們介紹了一些自然災害,有臺風,臺風是半徑一般為幾百公里的猛烈大風暴,半徑就已經有幾百公里了,可見其帶來的災害是多么大;暴雨,在臺風來臨時往往會帶著暴雨,在臺風經過的地區,一般能產生150毫米~300毫米降雨,少數臺風能產生 l0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洪水,洪水指河、湖、海所含的水體上漲,超過常規水位的水流現象。洪水常威脅沿河、濱湖、近海地區的安全,甚至造成淹沒災害。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區溝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塊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發,渾濁的流體沿著陡峻的山溝前推后擁,奔騰咆哮而下,地面為之震動、山谷猶如雷鳴。在很短時間內將大量泥砂、石塊沖出溝外,在寬闊的堆積區橫沖直撞、漫流堆積,常常給人類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危害……一樁樁事件,一種種災害,無不令人提心吊膽,使我們感受到預測氣象的重要性。

        我們隨著工作人員叔叔,來到了展示廳內。一進展示廳,我們看到了一些展示牌。其中有我們湖州的地理氣候特征、關于“農氣”的有關資料、湖州近幾年的氣象業的成果等等。我最感興趣的便是關于“農氣”的有過信息了:“農氣”是農業氣象的簡稱,其作用是研究農業與氣象條件之間相互關系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既是應用氣象學的一個分支,又是農學的一門基礎學科。農業主要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的生產活動。光、熱、水、氣的某種組合對某項生產有利,形成有效的農業自然資源;另一種不同的組合對農業生產有害,構成農業自然災害。農業氣象學的基本任務就在于研究這些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自然災害的時空分布規律,為農業的區劃和規劃、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調節小氣候和農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務,還開展農業氣象預報和情報服務,對農業生產提供咨詢和建議,以合理利用氣候資源,規避不利氣象因素,采取適當的農業措施,促進農業豐產,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這是多么神奇啊,預測氣象還可以有利于農業哪!

        之后,我們進入了錄像室,看了一段錄像。這段錄像表現了我國現如今的氣象業的科技水平與近幾年的氣象成果,還介紹了靜止觀測衛星與不靜止觀測衛星的不同特點與作用,以及地面天氣圖與高空天氣圖的作用。看了錄像,我感慨萬分,這才意識到自己的氣象知識是多么淺薄,祖國的氣象是多么博大精深!

        看過錄像,我們來到了湖州氣象臺的控制中心。在這里,有許多精準的氣象儀器,還有經過電子計算機制作出來的電子氣象圖,這里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新奇。叔叔阿姨們都在緊張忙碌的工作著,我們不好意思打擾他們,看了一會兒就退了出來。

        第4篇: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范文

        關鍵詞:自然災害 間接經濟損失 損失評估

        一、引言

        2013年4月27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由于雅安地理位置靠近汶川,有人開始猜想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的延續,即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的間接影響,這就反映出災害的間接影響具有后向延時效應。

        與直接經濟損失相比,自然災害對經濟系統間接影響的深度和時間更加深遠。由于災害間接經濟損失的時、空差異特性的存在,對災害間接經濟損失評估尤為重要,對間接經濟損失的科學度量可以為災后恢復重建決策和防災減災規劃提供有效地決策工具,意義重大,本文將對間接經濟損失評估理論與方法進行介紹,希望探索出更加科學的方法。

        二、文獻綜述

        目前災害間接經濟損失的評估方法有兩大方法系統,即存量-流量方法系統和投入-產出方法體系,除了這兩大方法系統,還有調查分析法。這兩大方法系統分別從不同角度對自然災害的經濟損失進行評估。現階段的間接損失評估方法存在弊端,對間接損失的評估有較大的波動性。

        本文在深入介紹的自然災害間接經濟損失評估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做出一定的創新,對現有的間接經濟損失評估理論與方法做出完善。

        三、現有的自然災害間接經濟損失評估理論與方法

        3.1自然災害間接經濟損失內涵

        不同的統計學家對自然災害間接經濟損失的劃分與定義不同,現在對自然災害間接經濟損失的定義主要是從如下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經濟核算角度;二是從災害損失的時間和空間傳播的角度進行界定。

        3.1.1基于社會經濟核算的角度

        (1)存量-流量損失

        Parker等基于經濟學中“存量”和“流量”的差異對災害的損失做了清晰定義:存量是指在某一個時間點上某一變量的量值(如同圖1中水槽中盛的水),屬靜態概念,對應于災害中的直接經濟損失;流量是指在一個時段上所累積變動的量 (如同圖1中通過水槽的水流量變化),流量對應于間接經濟損失,其大小有時間維度。間接經濟損失又分為初始間接損失和次生間接損失。對產業來說,直接經濟損失包括與地產、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家庭資產和庫存相關的價值損失;初始間接損失是指經濟生產中斷引起的流量損失;而次生間接損失是經濟系統產業鏈的關聯效應損失。

        圖1. 存量與流量的關系

        (2)產業關聯損失

        Cochrane認為間接損失是由于災害引起經濟部門前向產出(依賴于區域市場產出) 和后向供給(依賴于區域資源) 錯位,引起的生產運轉中斷導致的損失。若產業部門 B 因災害遭到破壞,則可能引起部門 A 的后向關聯損失、部門 C 的前向關聯損失,并影響最終需求和消費,造成市場供需不平衡,引起物價、勞動力就業與失業、國民收入、儲蓄和投資水平等的變化,進而影響國民經濟總值和經濟增長速度。

        圖2. 產業關聯損失示意圖

        3.1.2基于災害損失的時間和空間傳播的角度

        由于存在經濟系統產出落后于投入的延遲過程,間接經濟損失具有時間維度,即間接經濟損失發生時間具有不確定性。災害發生時的初始損失為直接損失,是靜態的。因此,直接經濟損失是因災害發生所造成的可統計的人、財、物的損失,它的度量單位是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減少。間接經濟損失是災害造成的總經濟損失中直接經濟損失以外的經濟損失,是災害引起的間接的對經濟的影響,是一種深層次的經濟損失。包括間接停減產損失、中間投入積壓增加的經濟損失和投資溢價損失。

        3.2 現有的間接經濟損失評估方法

        3.2.1存量-流量方法體系

        存量-流量方法體系包括比例系數法、馬爾科夫模擬法以及系統動力學模型與動態投入產出模型相結合的方法。

        首先,由于間接經濟損失與直接經濟損失之間存在密切聯系,間接經濟損失伴隨直接經濟損失發生,直接經濟損失越嚴重,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越大,影響越持久。由此假定,間接經濟損失與直接經濟損失之間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記為:IEL=λ?DEL,考慮到不同產業時,比例系數還可按部門分類計算,然后將各部門分類統計的間接經濟損失相加,得出總的間接經濟損失,表示為:IEL=Σλi?DELi,式中:IEL表示間接經濟損失(單位:元);λ表示比例系數;DEL表示直接經濟損失(單位:元)。存量損失對應于直接經濟損失,流量損失對應于間接經濟損失,因此,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的比例系數就是存量和流量關系的反映;

        第二,馬爾科夫模擬方法反應出了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之間的非簡單線性關系;

        第三,系統動力學模型考慮了投入-產出的非線性關系,建立用于自然災害間接經濟損失下限預評估及災后最優恢復重建策略的最優控制模型。

        3.2.2投入-產出方法體系

        投入-產出方法體系包括經濟增長模型、投入-產出模型和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

        首先,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型是基于生產函數理論由參數估計方法得到的,它是從生產要素損失的角度來進行災害損失評估的方法,其生產要素損失可以看作是經濟系統的投入損失,經濟增長損失就是產出損失,所以,其實質就是投入產出分析,是將單一生產部門投入與產出分析拓展到宏觀經濟層面。

        其次,可計算一般均衡理論方法(CGE)不僅反映了經濟因素和活動的相互依賴關系,而且克服了投入-產出模型線性、缺乏行為響應、市場價格缺失等缺點。它的數據基礎是投入產出表,它是投入產出與線性規劃相結合的優化模型方法,所以可將其歸為投入-產出的衍生方法。

        3.2.3調查分析法

        調查分析法是在災情調查的基礎上從生活、生產、交通、生命線、農田等五個主要影響方面對間接經濟損失進行分析。由于承災對象復雜,含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并且災害影響還波及周邊許多地區,可用修正系數的方式對損失結果適當放大,修正系數的取值視具體情況或實際經驗而定。

        3.3現有的自然災害間接經濟損失的不足

        首先,比例系數的確定含有經驗性,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導致間接經濟損失的評估具有較大的任意性,對其進行準確評估有較大的難度。

        其次,現階段對自然災害的計量較粗略,沒有考慮到各個經濟體之間的內在差別,特別是沒有考慮不同發展程度下經濟的脆弱性差別。

        四、對現有間接損失評估方法的改進

        4.1對比例系數法的改進

        在比例系數法中,將間接經濟損失看做直接經濟損失的線性函數,即有IEL=λ?DEL,這種方法精度較差,而且由于確定λ的主觀性,導致通過比例系數法確定的間接經濟損失有很大的波動性。往年發生的自然災害產生間接經濟損失的比例系數可以較好的反應出該地區的地理環境特征和經濟發展狀態,因此我們通過計算最近一次發生的自然災害的比例系數,來預測這一期自然災害導致的間接經濟損失。

        往年自然災害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用公式表達為:IEL=∫∞t1[f1(t) f2(t)]dt,其中 f1(t)為發生前GDP預計發展曲線; f2(t)為自然災害發生后實際GDP曲線; t1地震發生時刻。直接經濟損失DEL可以直接計算出來,表示為自然災害發生的t1期的預期GDP的百分比x?GDPt1,IEL與x?GDPt1的比值即為比例系數。

        4.2淺析經濟系統內部和外部彈性與間接經濟損失

        經濟越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系統中產業之間的關聯度越高,經濟系統的脆弱性越大,自然災害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也越嚴重。Kellenberg and Mobarak的研究顯示,經濟發展水平和災害的影響呈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關系(如圖3)。可以看出,隨著經濟發達程度的提高,間接經濟損失呈上升趨勢。

        圖3. 經濟系統脆弱性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示意圖

        因此,在計量自然災害的間接經濟損失時,根據經濟發達程度對受災地區賦值,最發達地區為5,最不發達地區為1。除了這種直接賦值的方法,還可以通過統計的方法計算出經濟系統脆弱性和間接經濟損失的數量關系,考量產業關聯度對間接經濟損失的擴大效應。

        參考文獻:

        [1]曲國勝,高慶華,楊華庭. 我國自然災害評估中亟待解決的問題[J].地學前緣,1996,(3)

        [2]趙阿興,馬宗晉.自然災害損失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J].自然災害學報,1993,(2)

        [3]劉希林,趙源.地貌災害間接經濟損失評估―以泥石流災害為例[J].地理科學進展,2008,(3)

        [4]林均岐,鐘江榮.區域地震間接經濟損失評估[J].自然災害學報,2007,(4)

        [5]吳吉東,李寧,溫玉婷.自然災害的影響及間接經濟損失評估方法[J].地理科學進展,2009,(6)

        [6]吳吉東,李寧. 淺析災害間接經濟損失評估的重要性[J].自然災害學報,2012,(3)

        第5篇: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范文

        根據前期大氣環流、海洋狀況和我市天氣氣候變化、地質環境、地震活動時空特征、有害生物災害發生規律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年全市洪澇、低溫陰雨、有害生物、森林火災、地質、風雹雷暴等自然災害較去年偏重,地震活動水平高于去年,干旱災害與去年相當。

        (一)洪澇災害較去年偏重。**年,預計大雨將于4月中下旬前后開始,主汛期(6—8月)降雨量500—600毫米,盛夏期間有2—3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我市境內長江、嘉陵江、烏江為一般洪水,少數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戒水位或保證水位洪水,洪澇災害較去年偏重。長江、嘉陵江最高水位出現時間在7—8月,最高水位低于去年。烏江最高水位出現時間在6—7月,最高水位高于去年,武隆站可能出現超保證水位洪水;受烏江彭水電站施工影響,應特別關注彭水、武隆縣城防洪度汛安全。東部中小河流最高水位出現時間在7月,其余絕大部分中小河流最高水位出現時間在5—6月。涪江潼南站最高水位將達到保證水位,蒲河石角站、龍河石柱站最高水位將超過警戒水位。

        (二)低溫陰雨災害較去年偏重。**年,全市春季氣溫波動大,有寒潮天氣過程;初夏后期雨水偏多,連陰雨天氣明顯;9月中旬后期有4天左右日平均氣溫低于攝氏22度的低溫天氣,東南部偏重。

        (三)有害生物災害較去年偏重。**年,由于越冬病蟲存活率高,農作物感病品種比例大,部分病蟲處于周期性暴發階段,全市有害生物災害呈偏重發生趨勢。預計全市主要農作物病蟲發生面積約6300萬畝(次),發生程度為3—4級,其中水稻螟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紋枯病等水稻病蟲發生程度為3—5級,小麥條銹病、馬鈴薯晚疫病發生程度為4—5級;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發生面積為248萬畝以上,較去年增長15.2%以上,馬尾松毛蟲、蜀柏毒蛾、鞭角華扁葉蜂、竹林害蟲、楊樹食葉害蟲等發生程度呈上升或加重趨勢。

        (四)森林火災較去年偏重。**年,由于氣溫較常年偏高,林區可燃物多,社情林情復雜,基層撲火力量薄弱,全市森林火災呈偏重發生趨勢。預計全市森林火災發生次數在200次左右,其中一般以上森林火災在30次左右,森林火災受害率在0.08‰左右;森林火災高發期將出現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和7月下旬至9月初;森林火災多發地區包括萬州、涪陵、江津、璧山、豐都、武隆、南川、巫山、巫溪、酉陽、秀山等區縣(自治縣、市)。

        (五)地質災害較去年偏重。**年,受三峽庫區蓄水、人類工程建設和采礦活動增加的影響,全市地質災害發生數量及危害可能增大,發生時間相對集中于主汛期,并和降雨保持明顯的同步性或滯后性,發生地點主要在三峽**庫區、廠礦區、交通干線和沿江城鎮。

        (六)風雹雷暴災害較去年偏重。**年,全市天氣轉換頻繁,強對流天氣過程較多,風雹雷暴災害較去年偏重。

        (七)地震活動水平高于去年。**年,全市地震活動水平高于去年,存在水庫蓄水誘發地震的可能,局部地區可能發生5級左右地震,重點危險區仍為榮昌地區。

        (八)干旱災害與去年相當。**年,全市旱象為中等;春季雨水偏少,西部和東北部局部地區有春旱;7月中旬中后期開始有20天左右伏旱天氣,長江沿岸局部地區可達25天左右,極端最高氣溫為攝氏39度左右,個別地區可達攝氏40度以上。

        二、防災救災工作措施

        (一)牢固樹立“防大災、抗大災、救大災”的思想,扎實做好防災救災各項準備

        1.做好防災救災思想準備。我市是全國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從今年自然災害發生趨勢預測看,全市自然災害仍將偏多偏重。且這些年全市自然災害呈現出風雹災害早發、地質災害突發、干旱災害頻發、洪澇災害晚發、有害生物災害暴發等新特點。因此,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牢固樹立“防大災、抗大災、救大災”、“防災保安全,抗災奪豐收”的思想,對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決不可掉以輕心、麻痹大意。要針對防災救災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加大防災救災宣傳教育力度,創新防災救災宣傳教育方式,增強全民防災救災意識,筑牢防災救災的思想防線。

        2.做好防災抗災工程準備。切實加強以地質災害防治、防洪抗旱、造林綠化、森林防火、消雹增雨防雷為主的防災抗災工程建設,不斷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要按照全面規劃與重點防治相結合、工程治理與避讓搬遷相結合的原則,分輕重緩急抓好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建設。要抓緊完成水毀工程修復和防汛應急工程建設,特別是要突出抓好去年市計劃安排的106處水毀工程修復、196座病險水庫整治和70處應急供水工程建設,抓好庫、塘、堰、渠、河綜合配套水利系統建設和機電提灌設施的維修改造。要加強森林防火阻隔工程、林業有害生物預防工程建設,減少森林火災和林業有害生物災害。要抓好消雹增雨工程建設,做好建筑物、油庫等重要設施避雷、消雷設備的安裝、檢測工作。

        3.做好防災救災技術準備。要根據不同自然災害種類建立防治自然災害專家庫,加快減災科技成果轉化,加強應急指揮通信技術、輔助決策技術、特種救援技術的研發,開展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工作,廣泛應用信息、通訊、空間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提高預測預報水平,推進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分析、應急處置、災害評估等方面的現代化。在農業生產領域,要廣泛運用耕作制度改革、優化作物品種和布局、適時早播早栽、節水栽培、機耕機收、檢驗檢疫、病蟲草鼠綜合防治等避災增產技術措施,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和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加強各類建設工程和規劃用地的自然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及早落實防范措施。

        4.做好防災救災隊伍準備。要按照“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和“決策科學、行動迅速、裝備精良、能打硬仗”的要求,加強防災救災專業隊伍和非專業隊伍的應急培訓和實戰演練,切實提高防災救災隊伍的快速反應和協同作戰能力。要充分發揮駐渝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預備役人員在應急搶險工作中的主力軍和突擊隊作用。要建立和完善防災救災的社會動員機制,及時有效地組織受災群眾自救和當地群眾互救,形成以管理部門、專業隊伍為主體,志愿者隊伍和社會公益組織為補充,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和農村村民委員會為基礎的防災救災隊伍體系。

        5.做好防災救災物資準備。對今年預測可能遭受自然災害的重點地區,要及早備足備好防災救災物資。重點防洪城鎮、重點防洪工程、干旱災害多發地區要多儲備一些防汛抗旱物資。風雹災害多發地區要多儲備一些火箭彈、人雨彈。森林火災多發地區要加強撲火物資儲備,保證撲火機具設施完好。常年多災地區還應儲備一定數量的種子、化肥、農藥等農用物資。進一步完善救災物資儲備網絡,適當增加救災物資儲備品種,擴大救災物資儲備規模,確保在災害發生后24小時內將救災物資運抵災區。建立健全防災救災物資儲存、調撥和緊急配送系統,積極培育和發展經濟動員能力。加強防災救災儲備物資管理,防止儲備物資被盜用、挪用、流散和失效,一旦出現上述情況,要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確保有貨源、調得動、用得上。

        (二)加強預測預報預警工作,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增強救援能力

        1.抓好會商預報。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繼續堅持防災救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扎實開展災情會商工作,全面準確掌握不同時期的雨情、水情、雹情、旱情、震情、疫情、蟲情、森林火情、地質災害險情等;大力開展可視化等多種形式的預報,不斷探索綜合預報方法,切實提高對自然變異的預報水平,做到謀略在先,防患于未然,牢牢把握防災救災工作的主動權。

        2.加強監測預警。充分發揮氣象監測預警、水情自動收發、防洪預警自動測報、旱情信息采集、森林防火監測預警、有害生物監測、地震監測、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等系統的作用。不斷加強自然災害監測臺站、網點建設,實行專業監測和群眾監測相結合,加大對重點時期、重點地區、重點工程災害隱患的監測巡查密度,擴大監測覆蓋范圍,努力提高監測的準確度。制訂預警規程,完善預警方式,切實做好老、幼、病、殘、孕等特殊人群和學校等特殊場所以及警報盲區的災害預警工作。

        3.完善應急機制。按照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要求,加強防災救災應急機制建設。建立集中統一、堅強有力,以事發地政府為主,有關部門和相關地區協調配合,吸收專家參與,吸納社會各界智慧的應急管理體制。按照**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自然災害應急分預案、專項預案、保障預案的要求,積極做好常態下的各項保障和聯動工作,確保非常態下能夠臨危不亂、決策科學、行動迅速,遂行完成消滅災害源、切斷災害鏈、及時轉移受自然災害威脅的群眾和財產等急難險重任務。

        4.做好救助工作。自然災害發生后,要及時組織對受災群眾的慰問,緊急調度安排救災物資,抓好因災傷病人員的救治和災區衛生防疫,做好受災學校復課和幫扶工作,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有干凈水喝、有醫療保障、學生有書讀。落實稅費減免和生產性救災補助政策,組織動員受災群眾及時搶種改種、補種增種、扶苗洗苗,恢復發展種植業、畜牧業和水產業,引導災區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努力彌補災害損失;采取有效措施,抓緊工礦、商貿企業生產恢復。搶修水、電、氣、訊、路、廣播電視等因災毀壞的基礎設施,保證水電氣供應、通訊與道路暢通、廣播電視節目正常傳輸。

        第6篇: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范文

        下面筆者通過具體事例從五個維度談談如何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1.如何描述地理概念

        概念型試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地理概念的理解、對地理概念內在規律和本質的把握和闡釋能力,對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解讀試題信息的能力要求較高。

        【例1】下圖為我國某地等高線圖。讀圖,回答問題。

        說出該地區的地形類型名稱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稱。

        解析:根據等高線示意圖,可知該處最高海拔不超過500米,等高距為10米,高差小,地形為丘陵;甲地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低地,為鞍部。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特征

        常見的關鍵詞有:簡述(描述、闡述、說出、分析);特點、特征。

        常見的題目有:描述區域自然地理特征(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氣候特征、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農業地域類型特征、工業區位特征、人口和城市分布特征)。

        【例2】中南半島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勤勞的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勞作、生息、繁衍、發展。讀下圖,回答問題。

        闡述中南半島自然地理環境特征。

        解析:在描述特征類試題時,我們要建立思維關聯圖,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如下圖所示。

        【例3】讀圖,回答問題。

        (1)圖甲中所示地區的地形類型是。

        (2)據圖乙分析,與Q城相比較,B城的氣候特點有何不同?形成兩地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據圖甲、圖乙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請答出三項。

        解析:該題涉及對地形特征、水文特征和氣候特征的描述和闡釋,我們同樣可以構建思維關聯圖(如下頁圖所示)。

        3.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時空分布特征和發展變化規律

        一般要從兩個方面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空間分布(延伸方向、空間遞變規律)、時間分配(季節和年際變化的大小)。

        對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的描述,試題一般要求描述某地理事物發展變化過程,如城市化過程、某天氣系統過境(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變化、風向變化及產業結構的變化等。

        【例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農業生產以草地畜牧業為主。20世紀50年代以來耕地面積比重增加。該地區是我國冰雹天氣多發地區,但近61年來冰雹天氣次數呈下降趨勢,冰雹成災次數呈明顯上升趨勢。下頁圖為三江源地區1950―2011年各月雹災累積次數統計圖。

        簡述三江源地區冰雹災害的年內分布特征。

        解析:本題要求描述的是冰雹災害的年內分布特征。由圖可知,冰雹災害主要發生在5―9月,其中,8月最多,11月到次年3月無冰雹災害,很明顯,冰雹災害年內分布不均。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主要在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分析和說明的思維過程中體現出來。最基本的思維活動是分析,分析問題的能力包含著綜合的能力。

        4.如何闡釋地理事物或現象的成因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高考試題中經常要分析的成因有:氣候特征(包括氣溫、降水)的成因、河流水文特征成因、某種自然災害的成因、農業(工業、城市等)區位因素的變化成因等。原因分析類的試題一般從自然原因、人為原因角度進行分析解答。自然原因包括地形、氣候、水文等方面的原因,人為原因側重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例5】閱讀圖文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洛杉磯及周邊地區晴天較多,海灘、沙漠等多樣的景觀為電影拍攝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下圖中左圖是該地區盛行風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圖,右圖是沙丘所在地風頻圖。

        (1)從洋流和大氣環流分析該地區晴天較多的原因。

        (2)結合右圖,判斷左圖中箭頭所指方向并說明理由。

        解析:思維過程如下圖所示。

        5.如何對地理事物或者現象進行說明和評價,并提出可行性或者合理性措施

        常見的試題格式是:評價(闡釋、說明)……條件;分析……影響(作用、意義);提出……措施(對策、治理方法、建議、發展方向等)。

        對問題的評價要從利、弊兩個方面進行闡釋;區位因素評價一般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兩個方面進行闡釋。

        對影響類試題應該從經濟、社會和生態的角度進行闡釋。

        措施類試題一般要求提出環境問題、自然災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問題的解決方法,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及區域經濟發展帶來問題的解決措施等。一般情況下,傳統工業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是: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加大科技投入,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等。對資源、能源類問題(水資源、能源短缺)常常從“開源”和“節流”兩個角度提出解決措施。生態環境問題一般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農業技術措施、管理措施等。提出的措施要具有針對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綜上所述,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一般按照以下四步。

        第一步,根據題目提供的文字、圖表(包括圖例),獲取相關的地理信息,明確試題要求和意圖。

        第二步,調動和運用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建立與題目相應的聯系。

        第7篇: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范文

        遙感即為遙遠的感知。遙感技術是根據電磁輻射(發射、吸收、反射)理論,應用各種光學、電子學和電子光學探測儀器對遠距離目標所輻射的電磁波信息進行接收記錄,再經過加工處理,并最終成像,從而對環境地物進行探測和識別的一種綜合技術。物質不同,其分子、原子數量及組合方式也不同,所特有的反射電磁波性質也不同,對外來電磁波反射性質也就不同。因此不同的物體發射不同波段的電磁波,不同的物體對太陽和人工輻射有不同的吸收、反射和透射能力,這些差別經過遙感形成了不同的成像,然后把這些不同的遙感成像解譯就可區分不同物體,從而收集目標物的各種信息數據,以掌握人們所需的各種信息資料。近年來我國地質災害研究在采用遙感技術后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近年來開展的全國特大滑坡災害調查及危險性評價、典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與示范治理、重點地區地裂縫與地面沉降調查、國家重大工程區域地殼穩定性調查與評價等項目都是建立在遙感圖像的分析判斷基礎上的。由氣象衛星、海洋衛星、陸地資源衛星和環境與災害衛星等組成的空間對地觀測體系,能夠覆蓋全國陸地、海域以及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1500萬km2的地球表面。可見光、紅外到微波遙感器都實現了星載飛行,遙感器包括可見光相機(膠片式和傳輸式)、可見光紅外多光譜掃描儀、多種分辨率成像光譜儀、多波段微波輻射計、微波散射計、微波高度計、合成孔徑雷達等。具備了自行研制衛星地面接收站及其相應數據處理系統的能力。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遙感數據處理平臺,開發了多套通用遙感圖像處理系統和專題遙感信息提取系統。我國風云氣象衛星系列不僅顯著提高了我國衛星氣象監測能力,還為國家應急管理、減災救災體系建設、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地球觀測業務衛星序列,成為全球地球綜合觀測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2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監測中的作用

        各種自然災害發生前一般都會出現各種先兆,而且很多災害的發生和發展都有一定的時空規律,彼此之間常有一定的關系,這就為自然災害的預報提供了可能。在自然災害的預報和研究中運用遙感技術可以發揮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2.1推動國家自然災害數據庫建設

        地質災害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發生地質災害后的地形地貌在遙感圖像中通常與周圍正常的情況有所區別,特別是在形態、色調和影紋結構等方面。為了在地質災害發生后快速及時地了解地質災害的規模和具體情況,可以通過我國的資源衛星、氣象衛星和其他專業衛星等進行遙感信號的采集,然后運用地質災害遙感信息的合理解釋,對已經發生地質災害的地點或是隱患點進行詳細的調查分析,并對數據進行整理后得出災害規模、災害分布、形成因素、孕育過程、變化趨勢等。通過以上工作可以有效推動對災害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且按照地質災害的類別,建立災害要素數據庫,構建災害預測評估和災后災害快速評估運行系統。

        2.2為抗災救災應急決策提供快速信息支持

        一些突發性自然災害,難以實現迅速、準確、動態的監測與預報,但遙感技術可以不受地面條件限制,快速獲取災害發生后災區的全面景觀,根據災害分類分級及影像模型,判讀圖像,快速確定災情,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對自然災害的應急響應。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及2010年青海玉樹大地震中,有關部門使用多種航天、航空遙感技術為抗震救災指揮部及時提供了多種類型、不同分辨率的衛星和航空遙感數據分析信息,為抗震救災指揮系統及時全面地了解災情、快速部署救援行動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發生特大火災時,我國立刻調整了環境減災衛星A、B星拍攝角度和運行頻率,每天兩次飛過澳大利亞上空,迅速準確地拍攝了澳大利亞火場的光學、紅外和雷達圖像,為澳大利亞空間信息合作研究中心提供了大量的衛星監測圖像,極大地幫助了澳大利亞有關部門的滅火行動。

        2.3提高次生災害的預測預報能力

        做好次生災害的排查與監測預警工作,是減少和降低災害損失的重要措施。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實時監測地震次生災害,讓人們能夠有效規避災害或減小災害損失。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通過航空遙感應急調查,及時掌握了北川等14個重災縣市道路、房屋損壞等災情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堰塞湖等次生災害情況,共解譯出地震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7226個,堰塞湖147個,災害毀路1423處;圈定有危險的村鎮264個,潛在危險道路1732處,從而為有效防范次生災害的發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2.4為災后重建規劃提供決策依據

        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災區的重建規劃是抗災救災的一項重要工作。如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規劃應當根據地質條件和地震活動斷層分布以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重點對城鎮和鄉村的布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防災減災和生態環境以及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作出安排。城鎮和工程選址時要充分考慮災害綜合區劃,既防止類似的災害重復發生,也要防御其他自然災害的侵襲。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我國利用航天和航空遙感,及時開展汶川地震災情評估工作,完成不同烈度人口影響評估,以及房屋倒損、道路損毀、人員傷亡等災情及次生災害評估、災情綜合評估、地震災害范圍評估、地震災害經濟損失評估等工作,為災區規劃重建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決策咨詢。

        2.5幫助提高地震預測預報水平

        地震的預測預報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我國破壞性地震頻繁發生,損失極為慘重。為了有效地預測地震發生,必須對地震前的各種兆信信息進行收集和數據挖掘,找到地震演變規律,盡可能地有效預測預報地震。衛星遙感技術通過多種手段觀測、廣闊的信息覆蓋、短周期的觀測手段等,為提高地震災害的預測預報水平提供了可能。遙感技術用于監測和評估地震災害已成為研究的一大熱門。目前,遙感方法中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InSAR)技術在監測地震形變方面的潛力已得到廣泛認同。在地震研究方面,我國運用各種遙感圖像,進行斷層活動性、強震構造環境、地震地表破裂等方面的遙感地質解譯以及干涉形跡測量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同時還開展了遙感技術在地震監測預報中的可應用性研究、紅外遙感地震前兆的異常特征、預報方法和機理研究以及地震前兆熱紅外異常衛星遙感監測與快速處理系統研究等,為衛星遙感應用于地震監測預報開辟了新的方向。我國地震局已將衛星遙感的部分熱紅外實測數據,通過全國地震系統共享給所有地震研究工作者,為地震監測和預報提供數據支持。

        3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監測中的具體應用

        我國的地質災害遙感調查技術為大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地質災害分布、潛在危害及環境基礎資料。實踐證明,遙感技術在識別滑坡、泥石流,制作區域滑坡、泥石流分布圖等方面體現出巨大的應用價值。

        3.1孕災背景調查與研究從地質災害預測預報相關理論分析可知,災害孕育過程中要對一些因素進行長期觀測,發現其變化規律。這些因素包括時日降水量、地面坡度、多年平均降水量、植被發育狀況、構造發育程度等。這些因素的成功觀測是地震預測預報的重要保障。通過氣象衛星可以實時檢測降雨情況,而資源衛星可以對地表地物進行詳細的調查,通過紅外波段和微波波段分析地下物質的體貌體征等。結合氣象衛星和資源衛星強大的遙感技術,可以對以上孕災因素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因此利用遙感技術有效調查研究地質災害孕災背景是遙感技術的重要應用之一,也是地質災害最重要的基礎準備工作。

        3.2地質災害現狀調查與區域劃分

        在地質災害發生后,必須及時有效地對地質災害現狀進行總體分析,了解其發生規模和特征,才能制訂相應的救災和避災措施。地質災害過程中,不良地質所迸發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災害個體或災害群體,在遙感圖像中會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地質特征。很多關于地質發生規模和形態特征等信息都可以通過遙感影像進行提取。這些信息提取后,就可以有效分析目標區域內地質災害發生點和隱患點的全面信息,找到災害發生的分布、規模、特點、趨勢等信息。另外,在上述工作基礎上還可以對地質災害發生地進行區域劃分,對地址災害進行分級管理,對隱患區進行嚴密監控,為建立地質災害監測網絡提供基礎資料。

        3.3地質災害動態監測與預警

        當地質體從量變到質變后,地質災害很容易發生,但是這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很難被觀測察覺的,因為其蠕動速率非常小且比較穩定,地質災害動態檢測就是期望實時得到發生突變的信息,來預測和預報災害發生。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的精確定位下,這種緩慢的變動速率是可以被察覺并記錄的。利用衛星定位系統進行地質災害動態檢測,可以有效地對地質災害進行預測、預報和警報。

        3.4災情實時調查與損失評估

        當地質災害的發生不可避免時,就要盡可能地減小災害損失,這就要求在地質災害發生后對災情進行實時檢測和調查,并評估和區分災情較重和較輕的區域,進行有效的人員救援和物資運送。利用遙感技術可以對地質災害進行詳細的調查,除了可以對人員和牲畜傷亡進行統計外,還可以對地面建筑、水域資源、橋梁道路、自然資源等各項情況進行實時的調查和評估,為救災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4結語

        第8篇: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范文

        關鍵詞:霾 人為災害 自然災害

        “霾”一詞,古語有之,《詩經?國風?邶風?終風》里最早出現“終風且霾”一句,《說文解字》中將“霾”解釋為“雨土”,意為夾雜大量塵土的大風天氣,類似如今的沙塵暴。古代的“霾”主要是由于開墾荒地、刀耕火種的農業文明或者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形成,在現代文明中,受到工業革命引發的大氣環境污染的影響,“霾”的成分和成因發生質變,開始對人類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古代的“霾”是一種自然災害,如今的“霾”是何種性質,對此,社會各界爭議不斷。

        一、霾的性質爭議

        到目前為止,關于霾的性質問題,主要形成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以民政部、國家減災辦等部門為首,認為霾屬于自然災害。2014年初,民政部、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會同其他15部門對2013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并對2013年全國自然災害的特點進行歸納,其中‘中東部地區霾嚴重’被列為特點之一。以外,彭珂珊也持相同觀點,彭認為廢氣污染包括霾屬于環境污染災害,而環境污染災害屬于自然災害的一類。

        第二種觀點認為霾屬于人為災害,楊繼東按照成因將環境災害分為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認為“人為災害是由人類經濟和社會發展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災害與生存破壞災害,并將水氣環境污染災害包括霾歸為人為災害”,持類似觀點的學者還有張茂樹等,張將人為災害系統劃分為隨機災害子系統、次生災害子系統、潛在災害子系統,認為次生災害是指人類在改造社會的過程中所造成“不易被人們所察覺、所重視、所接受的超越地區、超越洲際的”公害,其中次生災害子系統下可列入霾等災害。

        第三種觀點以梁恒田、尚志海等人為代表,將霾等環境污染與環境災害區別研究,認為只有當霾等環境污染日積月累,質變后才形成環境災害。梁強調人為因素對環境災害的形成有推動作用,但否認環境污染與環境災害的包含關系。尚則認為“環境污染和環境問題不同于環境災害,環境污染是環境問題中的一種,但它們不是環境災害的一種”。

        本文認為,第一種和第三種觀點值得商榷,第一種觀點忽略了人為因素對霾形成的重要影響,而第三種觀點未清楚說明環境災害的具體類型以及環境污染轉變為環境災害的臨界值,難以自圓其說。本文贊成第二種觀點,認為霾屬于人為災害。

        二、霾的性質厘定

        “根據孕災環境進行分類,環境災害只包括自然災害與人為災害兩種”。由于人為災害是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區分自然災害與人為災害的關鍵點在于人為因素是否是主導因素,“自然災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為主因造成的生命傷亡和人類社會財產損失的事件”,相應的,人為災害則是人為因素占主導地位造成的生命傷亡和人類社會財產損失的事件,按照人為因素可介入的階段劃分,具體包括災害成因是人力主導,以及災害發生前可預測、災害發生時可防御、災害發生后可治理四個特點。據此,霾具備上述四個特點。

        (一)不當的人為活動是霾形成的主因

        霾的形成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大氣中細顆粒物的高密度出現,現代氣象學界定霾(也稱“灰霾”)是“大量極細微的干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km,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黑暗物體微帶藍色的空氣普遍渾濁現象”,這種干塵粒也稱細顆粒物,俗稱PM2.5,其“主要來源于工業污染源、移動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各種施工工地、各種粉狀物料貯存場等”,具體包括工業燃煤、冶煉石油、汽車尾氣排放、燃燒秸稈、烹飪油煙等人為活動。

        二是大氣逆溫層的出現,“在逆溫層中,較暖而輕的空氣位于較冷而重的空氣上而形成一種極其穩定的空氣層,嚴重地阻礙著空氣的對流運動”,大氣逆溫層不利于細顆粒物的稀釋、擴散。有多種因素都可能加速大氣逆溫層的形成,霧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氣象學界認為“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霧本身只是一種自然天氣,但當大氣中的微小水滴密度過高時,空氣流通性減弱,凈化細顆粒物等污染物變得困難。此外,微小水滴容易吸附大氣中細顆粒物等污染物形成霾。可以說,霧促使霾的形成,是霾的間接成因之一。故一般社會公眾所說的“霧霾”并非霧與霾的簡單混合,而是灰霾或者霧強化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濕度的霾。兩者主要通過空氣相對濕度區分,前者的空氣相對濕度小于80%,后者的空氣濕度處于80%―90%之間。

        根據上述分析,自然條件下形成的逆溫層屬自然因素,細顆粒物污染則屬人為因素。可以認為,沒有人類活動造成細顆粒物的高密度分布,即便有逆溫層的出現,也不會形成霾。所以,“特殊的氣象條件只是外因,而其內因則是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我國城市秋冬季節的霾絕不是單純的自然天氣現象,而是嚴重的空氣污染的集中爆發。

        (二)霾可被預測

        通過未來的氣溫、降水、寒暖潮等狀況以及PM2.5濃度檢測,可以預知霾的嚴重情況,今年兩會期間,江蘇環保廳長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今年年底前全省可實現像天氣預報一樣預報霾天氣,其中南京有望在青奧會前做到”,這進一步表明依靠現有的科學技術水平,霾可以被預測。

        (三)霾可被防御

        根據霾的預測、檢測結果,將霾分成數個等級,針對不同等級制定不同預警方案,以盡量減少霾對人體造成的傷害。“2014年3月11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正式下發了《江蘇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新規定了“藍、黃、橙、紅”四級預警,13個省轄市的應急預案細則將在3月底前全部修訂完畢并對外公布”,此前北京市已率先出臺應急預案,各地應急預案的出臺標志著霾防御工作將更加科學、合理、及時、有效。

        (四)霾可被治理

        根據前文已知,自然災害是由于人類不可控的自然事件或力量導致的,如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現象,火山爆發是地殼下運動的巖漿從地殼薄弱地段噴發而出形成的現象等,人類只能盡量減輕這類自然災害的危害。但是,霾的爆發主要由工、農業生產、家庭生活等人為活動導致,可以通過法律、政策等手段進行調控,減少細顆粒物污染以避免其發生。歷史上著名的“霧都”倫敦,曾在19世紀中期遭遇嚴重的霾,嘗到苦果的倫敦人出臺《空氣清潔法案》,并采取控制燃煤、汽車限排等強力措施,不斷加強綠化、保護生態,“到了1975年,倫敦的霧日已由每年上百天減少到15天,1980年則進一步降到5天”。倫敦的治霾之路足以說明霾并非“銅墻鐵壁”不可攻破。2014年4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通過,霾治理首次進入中央立法,標志著環境污染防治開啟新的篇章。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關于霾的性質問題,筆者呼吁國家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加以明確,有利于在今后的霾治理工作中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國家減災網.民政部國家減災辦2013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發表日期2014-01-15/引用日期:2014-03-0116:08:02.

        [2]彭珂珊.我國主要自然災害的類型及特點分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0(3).

        [3]楊繼東.環境災害的特點、成因類型及減災政策[J].山東環境,1995(3).

        [4]張茂樹.淺論人為災害[J].災害學,1995(1).

        [5]梁恒田.環境災害與可持續發展[J].江蘇環境科技,2001(4).

        [6]尚志海,劉希林.試論環境災害的基本概念與主要類型[J].災害學,2009(3).

        [7]黃崇福.自然災害基本定義的探討[J].自然災害學報,2009(5).

        [8]張愛群,蔡青,張金月,郭月虹,劉林,郭秀蓮,謝貴仲,張春波,閻顯榮《北京地區霧霾趨勢及趨勢》[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氣候環境變化與人體健康分會場論文集,2010年.

        [9]楊小陽,白志鵬.霧霆天氣的成因及其法律層面應對狀況與操作層面政策建議[J].中國能源,2013(4).

        [10]王潤清.霧霾天氣氣象學定義及預防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2(7).

        [11]潘本鋒,汪巍,李亮,李健軍,王瑞斌.我國大中型城市秋冬季節霧霾天氣污染特征與成因分析[J].環境與持續發展,2013(1).

        [12]林海.倫敦,告別霧都之名[J].檢察風云,2013(6).

        第9篇:自然災害的一般特征范文

        關鍵詞;巨災保險;市場失靈;風險分散

        中圖分類號:F8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2年3月14日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發生頻率高、種類多、范圍廣的國家,災害的發生造成了巨額財產損失,對人身安全也產生巨大威脅,其危害之巨大,對于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阻礙。特別是近十年來,我國自然災害頻頻發生,每年造成超過1,000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受災人口達到2億多人次,2008年百年難遇的汶川特大地震、南方雪災,2010年五省旱災、玉樹地震等更是特大災難。與其他風險相比,自然災害發生概率較低,但只要發生,就會造成巨大而慘重的損失,無論個人還是企業,都很難承受。據民政部數據顯示,2008年南方雪災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汶川地震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元;2010年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五省旱災直接經濟損失236.6億元。

        當災害發生時,我國的商業保險公司對于災害損失進行了賠付,但是保險支付金額只占損失金額的很小一部分。以南方雪災為例,保險賠付比例還不到直接經濟損失的7%,保險賠付險種主要包括企業財產保險、車輛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和建筑工程保險;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8,451億元,但據2009年5月12日保監會的信息,商業保險賠付僅16.6億元,這個數額不到直接經濟損失的1%,,可謂是杯水車薪。而國外巨災損失,保險賠付比例平均達到經濟損失的30%~40%,保險的職能作用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發揮。

        巨災保險不同于一般的商業保險,由于自然災害普遍會造成巨大損失,任何一家商業保險公司或相關社會組織都沒有獨立承擔的能力。因此,巨災保險具有一些公共產品的特征,巨災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國政府做出努力。但是,目前我國政府在巨災保險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嚴重缺位,正是這一點造成了我國還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巨災保險制度的這一現狀。

        一、我國政府在巨災保險體系建設中的缺位

        (一)巨災保險存在法律空白。政府缺位的一個最突出的方面就是沒有制定出完善的巨災保險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我國保險法基本都是關于經營行為、組織成立等方面的規定,針對再保險的專門法律少之又少,僅在規定直接保險公司的自留風險比例時提及再保險概念,關于巨災保險這種特殊險種的法律更是幾乎為零。以傳統保險法律來衡量,巨災險不符合其法律要件,因此出于對保險業的保護,從前我國法律不要求巨災保險進行強制投保。直到1998年,地震險以附加險的方式被允許投保。到了2006年,考慮到巨災發生的現實性,保監會提出了以財政支持巨災保險的政策,但這只是作為一項方針被提出,配套的具體制度措施一直沒有跟上。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隨著巨災后的多次沉重反思和保險業的改革發展,構建巨災保險體系和巨災保險法律制度的呼聲開始高漲,巨災保險相關問題首次得到了高度重視,2008年的“兩會”中,巨災保險成為一個受到重點關注的議題。2008年底,我國頒布了《抗震救災法》,表明了要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的決心并提供了財政支持,但之后便一直停留在對于巨災保險制度的理論探討上,既未付諸實踐,也未對巨災保險的實施和運作給予明確的法律規定,保險公司無法在經營中執行這項法律。由于法律定位的缺乏,巨災保險地位尷尬,一直處在財產險的邊緣地帶,可以說,目前我國巨災險的法律制度構建還未上路。

        (二)傳統救災體制效率低下。我國傳統的災害救助方式由政府轉移支出、社會捐助和災民自救三部分組成。在過去,這種方式對于災區恢復重建、社會穩定保障和經濟平穩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這種以政府直接財政撥款為主的救濟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災難救助的需要。首先,災害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給政府帶來了沉重的財政負擔,政府過多的轉移性支出擠占了本該用于社會建設發展的資金;而且政府財政對巨災損失的償付明顯不足。根據統計,20世紀九十年代國家財政提供的自然災害救濟款平均每年9.35億元,只相當于災害損失的1.35%;2000~2009年國家財政提供的自然災害救濟款平均每年18億元左右,只相當于災害損失的1.8%。政府補償不足直接影響了災后恢復重建和損失控制的效果。從社會救助的角度看,社會救助捐款額具有不穩定性的特征,民眾對災害影響程度的了解和政府宣傳力度都會影響到社會捐款數額的多少;再者,我國政府在災害發生后,一直扮演著損失補償的主體角色,直接導致公眾對政府救濟產生過度依賴和過高期待,而自身主動防災減災、減少人身財產損失的意識則大大降低。

        與巨額政府財政撥款和社會捐助相比,我國保險的補償比例則很低,而且在極低的償付比例中,絕大部分不是通過正常履行保險合同實現的,而是由政府強制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可以說,我國政府在巨災災害救助體系中并未起到應有的引導作用。

        (三)對于巨災保險的市場失靈調節不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能夠起到調節市場供求矛盾的作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帕累托最優。然而,巨災保險不是一般的商業保險產品,它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屬于公共物品。此外,由于自然災害損失的巨大性、發生的難以預測性以及具有區域上和時間上的差異,再加上我國巨災保險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自身發展不完善,商業保險公司沒有能力來承擔巨災保險。而且,不僅是被自身資金狀況所限,保險公司的經營原則是減少風險和追求利益最大化,其是不會主動提供巨災保險產品的。而從民眾的角度來說,由于災害的發生概率較低、偶然性大,在災害沒有發生前,民眾大多數是不愿意為巨災保險投保的,人們不愿意為無法預見的風險付出高昂的費用,因此民眾自覺購買巨災保險的意愿很低。

        既然供求雙方都不愿參加巨災保險這一產品的買賣,供需的平衡僅靠市場自身來調節是不可能實現的,市場無法發揮其資源配置功能,即出現了市場失靈。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政府的干預和引導來配置資源,政府可以運用自己的資金、稅收和政策優勢來調節市場,只有在政府的幫助下才能實現保險公司和民眾的雙贏,建立合理的巨災保險制度。但是,我國政府沒有發揮應有的主導作用,既沒有對商業保險公司承保巨災風險給予稅收優惠和有關補貼,以鼓勵商業保險公司承擔巨災風險責任的積極性,也沒有對超過保險公司保險額度的損失進行國際再保險,巨災保險基金、巨災風險債券等措施也并未實施,我國政府對于巨災保險市場失靈的調節嚴重不足。

        二、政府積極參與建設巨災保險體系的措施

        (一)制定法律法規,提供制度依據。一個保險制度健全的國家應該具備完善的巨災保險法律法規,這樣才能為巨災保險體系的建立推行提供指導和行為規范。我國應借鑒巨災保險成熟國家的經驗,將我國已有的保險法律與實際國情結合在一起,逐步制定適合我國的巨災保險法律制度。具體來說,應在法律中明確巨災保險的經營主體、經營方式、責任劃分,明確政府的參與方式以及風險轉移分散機制;根據我國不同地域的巨災種類特點,考慮到巨災應對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經濟發展水平、建筑結構等因素,分別推出有針對性的保險產品,劃定不同的保險費率,推行不同的保險相關政策。總之,只有詳細、明晰的法律法規,才能有效推動巨災保險制度的建立,使其發揮社會穩定器的作用。

        另外,我們應該看到,巨災保險法律體系的建立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調查研究為基礎,一步一步逐漸完善。首先可以先針對危害和影響比較大的巨災(如地震、洪水等)制定保險法律,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適當調整。當其運營成熟后,再根據我國國情逐步建立一個完整的巨災保險制度,為我國巨災保險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

        (二)促進巨災保險風險分散機制的建立。巨災風險分散的主要方式是再保險和資本市場,保險、再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有機結合能夠大大擴展巨災風險的可保性。我國巨災保險供給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再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發展滯后。因此,政府應加大兩大市場的發展力度,推動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融合,加強不同金融行業間的溝通。

        發展再保險市場:首先,要大力扶植再保險市場主體,一方面是培養國內再保險公司和中介機構;另一方面要引進國外再保險供給主體,形成競爭機制,擴大承保能力。其次,設立專門監管部門,加強對再保險市場的監管,重點在對于再保險組織設立、經營行為和償付能力的監管上。發展資本市場,要提高資本市場主體的數量和質量,建立權威的資信評級機構;重視發展資本市場配套措施的實施,如相關法律法規、會計制度、稅收政策等,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另外,政府還應重視保險、再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對接,通過適當的制度安排,對保險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方式和程度進行調整,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促進兩大市場的對接,解決信息不對稱、風險傳遞問題以及資本市場操縱行為導致的保險資源配置低效率。

        (三)設立巨災保險基金。設立巨災保險基金是一種能夠降低巨災風險、減輕財政壓力和保障保險市場穩定的有效措施。我國政府也應建立專門機構管理的巨災基金以應對巨災發生時的資金短缺,起到分散風險、籌集資金、保證保險賠償金的發放,一方面維護了被保險人的利益;另一方面還有促進災區重建、穩定社會的作用。

        對于保險基金的籌措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渠道:第一,巨災基金初建立時,政府應一次性投入大量資金,然后每年注入固定數額的資金來保障巨災基金的增長性;第二,每年可以向保險公司收取一定費用擴充巨災基金,但數額要低,以防打擊保險公司的經營積極性,且費用的收取最好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并且可以規定,一定年限內若沒有發生巨災則將費用退還,若巨災發生則不再退回而是做救災使用;第三,可以將社會捐助的一部分注入到巨災基金中。總之,我國政府應根據國情發展巨災資金,使其在防災、減災和災后重建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分散巨災風險、減輕財政負擔、保障保險業的穩定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郭兆星.政府主導下的我國巨災保險制度的建立.2010.5.

        [2]張宗軍.我國政府主導下的巨災保險制度研究[J].金融與經濟,2008.6.

        [3]趙春紅,許一涌.國外巨災保險經驗對我國的借鑒與啟示.商業經濟,2010.9.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 久久艹国产原创中文字幕 | 色久综合AV在线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午 |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五月丁香合缴情在线看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