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

        第1篇: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將伴隨人的一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筆終身享用不盡的財富。

        生活習慣是指一個人每天過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方式。好的生活習慣是指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燈,一個人能夠合理安排主要事件,能夠講方法有步驟地高效完成。就孩子一生來講,生活習慣養成應從時間觀念入手,合理規劃家庭生活秩序,參與家庭事務,通過步驟化做事訓練,使孩子能夠耐心和持久做事,這樣才能為其一生打下扎實基礎。很多家長反映孩子上學后寫作業磨蹭拖拉,其實就是缺少生活習慣的養成訓練。

        一、學會做時間的小主人

        在好習慣培養過程中,時間意識培養貫穿始終。孩子在

        五歲左右就基本上具備了認識鐘表時間的能力。家長可在客廳墻壁、孩子臥室懸掛鐘表,孩子床頭放置鬧鐘,隨時引導孩子認讀時間,增強孩子對鐘表的關注興趣。上小學后,可給孩子戴上腕表,方便孩子管理時間。還可以親子游戲時引導孩子關注時間,比如:媽媽和孩子一起比賽搭積木,說比賽規則時引導孩子說出現在的時間,當搭好后,馬上看時間,一起計算出用時多少,不失時機給孩子以鼓勵。

        當孩子能熟練讀鐘表上的時間后,家長可以教孩子學會定鬧鈴,為培養按時起床好習慣做準備。可以跟孩子說:“寶貝,你現在有了新朋友,就是這個可愛的小鬧鐘。明天早晨,你的好朋友就會準時喊你起床嘍,當鬧鈴響后,你要用最快的速度翻身起床,然后關掉鬧鈴,不然鬧鈴會生氣的。你肯定不想讓鬧鈴傷心難過吧!”

        二、制定生活作息時間表

        看一個家庭生活秩序如何,僅看有沒有生活作息時間表就可以得到驗證。生活作息時間表需要結合家庭生活實際制定,全家人共同遵守執行,由成員輪流監督執行和落實。

        制定家庭生活作息時間表的目的主要是讓家庭成員都清楚在一日家庭生活中,不同時間段,各自需要做哪些事。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時間,提高做事的效率,同時避免因為家務和育兒等工作責任不明,而導致生活秩序混亂。為此,制定公平透明民主的家庭生活作息時間表十分必要。

        家庭作息時間表需要注意的時間概念,在一個家庭里,大人與大人之間,大人和孩子之間,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有以下幾種時間概念:1.平行時間。指在某時間段內大人和孩子分別做自己的事,互不干擾,盡可能保持做事專注。例如:某段時間內,媽媽廚房做飯,孩子在客廳組裝玩具,爸爸在看報紙,孩子在看動畫片。2.交叉時間。是指在某時間段內大人和孩子在分別獨立做事時,偶爾需要短暫相互協助,此時需要走到一起。例如:孩子組裝玩具時裝不上,發出請求,爸爸來到身邊協助,當組裝上部分元件后,爸爸離開兒子身邊,繼續讀報紙,兒子繼續組裝。

        制訂家庭生活作息時間表并不是難事,但在執行起來卻需要下很大工夫。因為每個家庭成員都要重新調整和改變原來的生活模式,由原來的松散式生活,進入有相對約束的狀態,每一個人都需要適應一段時間。對媽媽來講,原來過多承擔家庭責任,現在需要把部分責任交給具體責任人,不要動輒越位,一旦參與過多,又會回到原來的秩序混亂狀態,讓其他家庭成員當旁觀者,養成習慣性懶惰。對于爸爸來講,以前忽略承擔的責任,現在應該本著對妻子負責,對子女教育負責的態度回歸本位,把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思想拋棄,真正成為家庭的核心。對于孩子來講,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好習慣需要父母持續性培養,在真正把孩子好習慣培養鞏固定型放手獨立之前,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監管。

        三、教孩子步驟化做事情

        教孩子步驟化做事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還要講究方式方法。很多孩子執筆方法不對,就與最初拿筆、握筆的指導有很大關系。家長要細心觀察,盡可能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正確的動作演示,用鼓勵和贊賞的態度教育孩子,防止靠孩子自我模仿來被動學習。

        例如:孩子穿羽絨服,反復拉還是拉不上拉鏈,就使勁扯。這時候,孩子媽媽就蹲下身來,一遍示范一遍教孩子,并且讓孩子再練習一遍,結果孩子特別高興,一蹦一跳地上學去了。

        教孩子步驟化做事的基本要求,完成一件事,至少包括五個要素:一是做事目標;二是事前準備;三是完成步驟;四是完成要求;五是回頭檢查。

        事例:孩子臥室物品整理和定位

        第一步,做事目標:整理房間物品,擺放到規定位置。

        第二步,事前準備:(1)明確整理物品的類別;(2)準備盛放物品的箱子、指定擺放物品的柜子;(3)擺放的具置;(4)開始進行物品整理和定位的時間,完成物品整理的截止時間。

        第三步,完成步驟:(1)寫字臺上物品整理和擺放;(2)圖書的整理和擺放;(3)床鋪上物品的整理和疊放;(4)玩具的整理、裝箱和擺放;(5)打掃房間;(6)拖地。

        第四步,完成要求:(1)寫字臺上文具裝入筆筒,課外書擺放到書架上,學習用書整理好放在書桌右上角;(2)散放在房間其他部位的課外書擺放回書架;(3)鋪平床單,疊好被子,擺放好枕頭;(4)散落在臥室各處的玩具要歸攏,統一放回玩具箱,組裝好的玩具可擺放在書架空處;(5)用抹布擦拭寫字臺、床頭柜、窗臺、書架;(6)用拖把拖地,清洗拖把,然后晾到陽臺上。

        孩子學習做事初期,往往容易犯急。比如一些步驟或者動作反復學習仍不熟練,或者學不會時,孩子就開始沉不住氣,有時嫌大人在旁邊教動作時話多,有時嫌做起來費勁,有時還干脆生悶氣或者掉眼淚。這時需要培養孩子的耐心和毅力。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態度不好,極易被壞情緒感染。一旦父母態度變壞,孩子的負面情緒會更加強烈,甚至干脆罷工。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做事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以自己的良好修養培養孩子做事的耐心和毅力。

        四、重視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

        熱愛勞動并養成習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

        第2篇: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一)對信息技術教學系統的分析:1.教學系統的要素:構成教學系統的要素有4個,即教師、學生、課程(或稱教學內容)和條件(或稱媒體)。教師和學生稱為人員要素,課程稱為信息要素,條件稱為物質要素。2.教學系統主體活動的特點:(1)多系列: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都具有“認識”和“實踐”兩個系列,學生側重于“認識”,教師側重于“實踐”。 (2) 多層次:活動具有層次性 。(3) 多成分:教學活動是由各種類型、各種成分的具體活動組成的。其中主要有3種成分:心理性成分,包括認知、情感、動機、意志、評價、技能等; 社會性成分,包括游戲、學習、勞動等; 管理性成分,包括計劃、組織、檢查、調節等。3.教學系統的功能:(1)宏觀功能,教學系統的宏觀功能包括兩方面:一是縱向看,教學是溝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使人類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 二是橫向看,教學是溝通個人和社會的橋梁,它一方面將人類總體知識個體化,另一方面又幫助個人社會化。(2) 微觀功能:教學應擔負起三種職能,即教養、教育和發展。教養任務使學生獲得各種知識、技能和技巧;教育任務包括世界觀培養、思想品德教育、勞動教育和職業教育、美育、體育等;發展任務包括發展智力,培養意志、感情、創新精神、認識興趣和能力。

        (二)信息技術教學的具體過程:1、 教學過程是教學系統運行的過程,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雙邊活動過程。2.信息技術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1) 教學準備階段:主要是明確和激發教師與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正確動機。準備工作主要是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預習。(2) 教學實施階段:這是教學方案的實施階段,也是教育觀和教學理論外在表現的主要階段,還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主要體現階段。(3) 復習鞏固及操作練習階段: 學生通過復習可以及時發現知識掌握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通過老師的輔導和與同學的交流得到解決。復習不但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而且也是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最佳時機。(4) 評價反饋階段: 按照一定的規則,對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為表現給出量化的評價。

        (三)、信息技術下的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式教學方法:教育依據一定德育目標,有意識地創設或優化一種教育環境或氛圍,幫助學生在這種模擬的道德情境下,形成心理共鳴,產生美好的、高尚的道德感,得到人格的完整發展。基本步驟是通過教師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創設情境――進人情境――研討情境。 李吉林“情境教育”模式的運作機理可以用―句話來概括:以情感的激發與調動為核心的教育。

        (2) 探究、發現、歸納式教學方法

        1.理論依據:這種教學理論基礎是杜威和布魯納的教學理論及其五步探索、發現法等教學法原理。他們認為教學過程是學生參與生活的過程。學生學習是現有經驗持續不斷地改造。

        2.實現條件: (1) 師生始終處于和諧的協作關系。 (2) 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創設一種問題情境。 (3) 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有一定的操作技巧 。 (4) 教師根據教學需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工具 。

        (1) 設計疑問、引發興趣。(2) 點撥誘導、探索奧秘。(3) 幫助提煉、發現規律。(4)歸納訓練、開拓提高。(5)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

        3.支架式教學:“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維果斯基的“最鄰近發展區”理論:在兒童智力活動中,對于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原有能力之間可能存在差異,通過教學,兒童在教師幫助下可以消除這種差異,這個差異就是“最鄰近發展區”。支架式教學由以下幾個環節組成:(1)搭腳手架――圍繞當前學習主題,按“最鄰近發展區”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進人情境――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個節點)。(3)獨立探索――讓學生獨立探索。(4)協作學習――進行小組協商、討論。(5)效果評價――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的學習評價,評價內容包括:①自主學習能力;②對小組協作學習所作出的貢獻;③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4.拋錨式教學:這種教學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確定這類真實事件或問題被形象地比喻為“拋錨”,因為一旦這類事件或問題被確定了,整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也就被確定了(就像輪船被錨固定一樣)。由于拋錨式教學要以真實事例或問題為基礎(作為“錨”),所以有時也被稱為“實例式教學”或“基于問題的教學”。拋錨式教學的幾個環節:(1)創設情境――使學習能在和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境中發生。 (2)確定問題――在上述情境下,選擇出事件或問題就是“錨”,這一環節的作用就是“拋錨”。 (3)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包括:①確定學習內容表的能力(學習內容表是為完成給定問題的學習任務所需要的知識點清單);②獲取有關信息與資料的能力;③利用、評價有關信息與資料的能力。 (4)協作學習――討論、交流,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5)效果評價――學習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由該過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

        5.隨機進入教學:學習者可以隨意通過不同途徑、不同方式進入同樣教學內容的學習,從而獲得對同一事物或同一問題的多方面的認識與理解,這就是所謂“隨機進入教學”。 隨機進入教學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一個新分支――“彈性認知理論”。

        第3篇: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關鍵詞:素質教育 社會活動 課程開發

        一、引言

        社會活動課程是由國家設置、由地方和學校根據實際開發的課程領域。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南京市下關區教育局提出了“走出區域辦教育”的戰略思想,在江寧區湯山鎮創建了下關區青少年社會活動基地,以期通過研究,將“活動基地”當作學校的延伸和發展的廣闊天地,努力開掘在“活動基地”中隱含的寬廣的有形的與無形的社會育人資源并使之課程化,從而對我區素質教育改革的進一步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概念界定

        社會活動課程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據此,社會活動課程的實質體現為:立足學生的直接經驗,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

        研究是以廣大青少年為對象,著重在新課程實施和區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方面提供一套具有科學理念支撐的實施方案,讓廣大學生在活動基地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創造,學會生存,以此達到加強實踐,體驗生活,啟迪智慧,鍛造品德,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總體育人目標。

        三、研究內容和方法

        本文在理論研究著重確立有助于建構素質教育社會活動課程理論體系的研究及社會活動基地運行機制的理性思考。在實踐研究方面著重于社會活動基地課程實施途徑、原則、形式與方法的研究;活動基地課題開發(課程門類,課程標準)的研究及活動基地課程開發與實踐評價標準的研究(包括對學校、教師、學生的評價)。

        以我區小學三年級至初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主要采取行動研究法,輔之以調查研究法、文獻研究法等。

        四、研究成果與分析

        (一)構建了“社會活動基地課程”體系

        1.課程的核心理念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活動,積極開展活動。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克服當前基礎教育課程脫離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系,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強調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和勇于實踐,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要求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式的變革。

        2.課程的開發原則

        根據社會活動課程所具有的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點,在基地課程開發時,必須和國家教育部頒發的有關社會活動課程的方針政策有機地結合起來;必須和中小學目前使用的各學科教材結合起來,學科領域的知識要以在綜合實踐基地活動中得以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必須把地方的物質資源、人力資源和文化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

        3.課程的總體目標

        加強實踐 體驗生活 啟迪智慧 鍛造品德 培養能力 提高素質

        4.設置課程內容

        (1)圍繞國防教育資源來設計活動課程

        根據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軍區司令部關于高級中學學生軍訓作為必修內容,統一納入社會實踐課程中進行的規定,我們充分利用“基地”周邊地區駐軍部隊和軍事院校的人力和物力優勢,組織中小學學生參觀南京炮兵學院兵器館、坦克兵訓練基地,觀看特種大隊直升飛機跳傘、疊傘。通過教育和訓練,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增強國家觀念和國防觀念,激發愛國主義熱情,自覺地履行國防義務,并掌握一定的軍事知識和技能。

        (2)圍繞科技教育資源來設計活動課程

        在社會活動中,結合小學中高年級的科學課、初中年級的勞動技術課等課程,開設航模、海模(導彈驅逐艦、航空母艦、快艇)、箭模、四驅車和木工工藝制作等活動課程。在活動中鼓勵學生盡可能地突破作品的原先圖紙,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設計并完成作品的制作。科技制作活動,得到了所有參加活動學生的喜愛。

        (3)圍繞勞動教育資源來設計活動課程

        農業資源是“基地”最為豐富的資源,根據農時季節,我們組織學生參加松土、鋤草、挖山芋、栽油菜、澆菜、種蠶豆、種玉米、種花生、采茶、辨認農作物等農業生產勞動,讓學生在勞動中學會勞動。帶領學生走進農村,了解農業和農民的形狀,開展研究性學習,走進農家與農家孩子開展“手拉手”活動,深入農家與農民一起吃飯、勞動。我們還組織學生參觀利用湯山溫泉建立起來的名貴花卉種植基地、現代農業示范田、奶牛養殖專業戶、養魚養雞養豬專業戶,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4)圍繞生存教育資源來設計活動課程

        現在的中小學生在家庭從小受到家長的百般呵護,入學后又受到老師的保護,缺少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遇到困難就束手無策。社會實踐活動就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自理、自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良好機會。對那些平時在家中不整理床鋪、不洗碗、不洗衣服的同學來講,就是學會生存的一項重要內容。此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和生存能力,我們還充分利用“基地”周邊地形地貌,開設了登山、野外拉練、識圖越野、野外生存等方面的活動課程。

        5.課程評價方式

        (1)學生評價:建立“成長記錄”,并以此為依據對學生進行“質性評價”。

        注重過程——社會活動的評價不過分強調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將關注的視角指向學生獲得結果和體驗的過程,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

        尊重多元——社會活動的評價鼓勵并尊重學生極富個性的自我表達方式、演講、繪畫、寫作、表演、制作等。在教師對活動做出評價的同時,通過討論、協商、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注意反思——發揮評價的指導功能,通過調動學生的認識和情感因素,激勵學生自覺記錄活動過程〈特別是重要的細節〉、投入對問題的討論、對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動審視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動,拓寬自己的視野,達到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目的。

        (2)教師評價:深刻領會社會活動的實質并以負責的態度參與這門課程的實踐;不斷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應對學生廣泛的知識需求;逐步發展活動中的規劃、組織、管理、指導及與其他教師協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3)管理評價:集中于基地具體保障措施的實行。包括對教師安排、課時安排、場地安排、設備配套及相關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方面的評價。

        (二)彰顯了社會活動課程巨大價值

        1.重建課程觀——彌合個體與課程的斷裂

        “社會活動基地課程”體現了課程的“范式轉換”。這種轉換首先表現為課程概念的轉變。課程不再是靜止的“跑道”,即需要貫徹的課程計劃或需要遵循的教學指南,課程成為對個體生活經驗的改造和建構,成為自我的“履歷情境”,意即成為“在跑道上奔跑”的歷程。其次,課程概念的轉變隨之帶來課程形態的變化。

        2.重建教學觀——彌合個體與教學的斷裂

        “社會活動基地課程”體現了教學的范式轉型,這意味著教學成為一種生活,一種以精神交流和意義創生為主要目的的生活;意味著教學消除師生作為“知識權威”與“無知者”之間的緊張關系,建立起師生之間以對話為特征的生命和情感的溝通,強化學生與教師的主體角色:意味著教師擺脫“專業個人主義”的桎梏,建立起協調、溝通與合作的教學方式,進行“協同教學”。

        3.重建學習觀——彌合個體智力與人格發展的斷裂

        “社會活動基地課程”還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它打破了知識的“霸權性”,使學生個體的理解、想像和創造得到確認。由于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參與,社會活動遂改變原有的單純的認知學習,成為“手—心—腦、實踐—感知—思考以及身體—心理—靈魂等共同參與”的“整體學習”和“全人活動”。另一方面,社會活動強調創造性問題解決、合作學習等策略的運用,鼓勵學生建立各種聯系,從而走出封閉的個體學習行為,邁向個體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能夠深刻和完善彼此的見解,使自己成長為一個學會合作與交流的社會主體,使學習既具有個人意義又具有社會意義。

        第4篇: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關鍵詞 莊子 盧梭 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比較

        中圖分類號:G649 文獻標識碼:A

        自然教育思想在中西方教育發展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對教育理論和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莊子和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雖然跨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時空,但在哲學基礎、教育理想、內容方法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理論基礎

        1.1莊子自然教育的理論基礎

        莊子被認為是道家的嫡傳,他繼承了老子的“道”的思想,其中包含的返璞歸真的自然精神就是他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莊子在《知北游》中指出:“有先天地者物邪?物者非物。”這就是說,產生物質的東西是非物質的,莊子將它叫做“道”,莊子認為沒有比“道”更根本的東西了。

        《莊子?天地》篇中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莊子認為,人的本性源于“一”,即“道”,有其內在的條理和規律,人性本質上與自然一脈相承,不需要外在東西的引導。莊子強調把一切為仁、義、善、美、名、利等束縛人們的枷鎖統統舍掉,實現天人合一、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1.2盧梭自然教育的理論基礎

        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是性善哲學和感覺經驗。盧梭基于他性善哲學的基礎上,強調“歸于自然”,順應自然,把自然與文明對立起來。盧梭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軍人物、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當時的法國甚至整個歐洲都處于封建軍事、政治以及宗教的專制壓迫之下,人性被壓抑。因此他認為應該使人率性發展,發展人的自然本性,擺脫掉社會對人的戕害。

        盧梭認為人們掌握的知識最先從感覺開始,也就是說由感覺經驗得到理性。盧梭還把感覺經驗作為知識的來源,他認為感覺經驗對觀念的形成、對日后理性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育目的異同

        2.1 莊子自然教育目的

        “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莊子?馬蹄》)由此可以看出,莊子的理想與目的是想要使人們回歸自然本真。與之相應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讓受教育者遵循自然規律。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是最終教育目。這樣就可以真正的與自然和諧統一,得到真正的自由,無所束縛、無所畏懼,游于天地之間,不為功名所纏繞。

        2.2盧梭自然教育目的

        盧梭自然教育的教育目的在于擺脫社會人為的束縛,沖破文明的枷鎖,遵循自然生長規律,恢復人的自然本性,最終成為真正順應自然發展的自然人。在盧梭看來,真正的教育目標就是自然的目標。從當時實際情況來講,盧梭自然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公民”,像愛彌兒一樣經過自然教育的公民。

        盧梭認為,“人類在社會環境中,由于繼續發生的千百種原因,由于獲得無數知識和謬見,由于身體組織上所發生的變化,由于不斷激蕩等等,它的靈魂已經變了質,甚至可以說靈魂的樣子已經改變到了不可認識的程度。我們現在再也看不到以一個始終依照確定不移的本性而行為的人”。

        2.3 比較分析

        莊子與盧梭都極力主張教育要取法自然、順應自然、回歸自然,以順應、保持、發展人的自然天性為教育目的。莊子的思想帶有消極避世色彩,他希望可以回到人類初期的那種狀態,容易使人不思進取。按照盧梭的教育目標,最終培養出來的人,是只善于維護自己的生活的“自然人”。盧梭更重視人的本性及其發展,強調人本身的天賦才能。

        3教育內容與方法異同

        3.1 莊子自然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莊子的自然教育思想與老子是一脈相承的,繼承并發展了它。以下是莊子自然教育內容與方法的幾點總結:

        (1)“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是道家教育思想區別于其他各家的獨特之處。《道德經》中指出:“圣人處無為之世,行盡言之教。”這就是說教育要順應人心,不以外在的規范來進行約束性教育。莊子繼承了這一思想,《莊子?知北游》中談及:“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夫知者不言,可傳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見。”道不可以用言語相傳,只能“不言之教”,否則就不是真正的道。

        (2)“順物自然”

        莊子說:“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則天下治也。”世間眾生應該依靠自身來體認大道,依靠內在動力才能達到人性的完善。每個教育對象都有自身獨特的特點,這就是自然教育,這就是順應了自然,任其自由發展。

        (3)注重養生

        養生思想是道家的特有之處,這可以算是道家注重身體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現。莊子養生思想的宗旨是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其基本目標是保命。莊子生活的年代戰爭頻繁、民不聊生,人民整日心驚膽戰,莊子心存天下同時作為有責任的思想家,他要教給人民如何保命、如何生存的更長久。莊子養生思想的核心是養神。人的身體和精神是統一的,但就養形和養神兩方面來講莊子更注重養神,他認為養生更在于養神。

        此外,莊子還提出了心齋、坐忘等方法。莊子在《人間世》借孔子之口,提出了“心齋”方法。它是一種比喻說法。心齋就是把人們耳朵聽、智慧思考這一切斷絕。首先是集中精神,不再用耳聽而用心聽,排除了人的思維干擾。莊子在《大宗師》又提出了“坐忘”方法。“坐忘”是忘掉了肢體、聰明,達到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

        3.2盧梭自然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1)教育內容

        首先,不教給兒童道德和真理,以保持其心理不沾染罪惡和邪念。所以,即使愛彌兒臨近青年時期了,盧梭也不打算向他傳授與生活無直接關系的知識和道德。其次,知識的傳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兒童形成正確的概念和判斷能力及獲得學問的工具。再次,不用成規教育學生,不讓兒童沾染社會習慣。盧梭反對空洞的文字說教,要求追求有用的知識。盧梭主張讓兒童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觀察獲得直接經驗,主動地進行學習。他勸老師“不該要學生學習科學,應該讓他去發現科學”。

        (2)教育方法

        他認為,知識是具體的,道德也是具體的,沒有脫離實踐的知識或道德,因而他十分注重在實踐中獲得善念,用行動培養人。盧梭反對強迫、壓制和死記硬背;讓孩子們回歸到樸實的生活勞動中,每個人,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必須為社會勞動;“把孩子送到農村去,他們在那里自然地使自己得到更生”,盧梭認為應該把孩子送到農村,遠離城市的喧囂。

        (3)身體養護

        盧梭還十分重視兒童身體的養護。反對襁褓包裹,堅持飲食清談,衣著寬松,不給嬰兒戴帽、穿鞋、穿襪,以培養抵抗能力。所有的一切都應該著力去培養一個完全的健康的自然人。他認為在發展兒童的智力的同時,還應注意對兒童進行勞動教育,做到身體和智力平行發展。

        3.3分析比較

        莊子和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都受到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反對社會道德和習慣對人的洗染,否定書本知識,批駁違背自然天性的教育。但他們在教育內容和方法上,也有區別:

        在教育內容上,莊子的“不言之教”,實際上是什么也不教給學生,儒家提倡的各種禮儀制度,尤其反對,無為而無不為,不過容易導致人們的消極思想而無所作為。盧梭雖然也反對封建教育壓制學生思想的內容,但是他還主張有步驟、有計劃地教授知識和技能。根據年齡做出了不同分期,每個時期教育的內容有所不同。

        在教育方法上,莊子主張“不言之教”,否認教育的積極作用,各種知識技能是不能教給學生的。盧梭是肯定教育的作用,他制定了具體的教育原則及方法,根據真正的兒童的需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適時、合理地進行教育。

        道家的養生思想是對于所有人提出的,在注重身體養護的同時更加注重人精神的修養。養生必須謹慎飲食、節度。飲食有節制,食物結構搭配合理,五味調和,有利于人體健康。但就養形和養神兩方面來講莊子更注重養神,他認為養生更在于養神。而盧梭對于身體養護的思想主要是針對兒童。在兒童早期,反對襁褓包裹,堅持飲食清談,衣著寬松,不給嬰兒戴帽、穿鞋、穿襪,以培養抵抗能力。他認為在發展兒童的智力的同時,還應注意對兒童進行勞動教育,做到身體和智力平行發展。

        4總結與反思

        雖然跨越了兩千多年,又處于東西兩個不同的世界,莊子與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有一些共同之處,這說明人類教育的發展有它自身的規律和特點,不可違背。由于各自所處的時代背景、地域特色、經濟政治環境的不同,莊子與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也存在大量差異。例如:莊子的自然主義教育沒有明顯的年齡分期;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提出由出生到2歲屬于嬰孩期,2―12歲屬于兒童期,12―15歲屬于青年期,15―20歲屬于青春期。每個階段進行不同的教育內容。盧梭比莊子的教育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莊子的自然主義教育在當時以及后世沒有占過主流地位,而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在整個歐洲都產生了重要影響。通過對莊子與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研究,更加深刻地理解中華民族傳統的教育思想,同時,“使我們在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研究時有一個富有對比價值的參照系,從而使我們更加全面地把握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歷史價值。”

        教育準備生活說與教育適應生活說在很早以前就被大家提及,教育準備生活說的缺陷與不足已經由專家提出。然而當今的中國教育似乎還在推行著教育準備生活說的模式,孩子的一切努力、一切痛苦、一切忍耐都是在為明天更好的生活做“準備”。那個美好的生活是否真的會出現不得而知,但是許多學生的求學過程并非那么愉快卻是有例可證。現在重新提及莊子與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并且對二者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進行了比較,是希望大家能夠分析一下當今的教育現狀與教育問題。在校的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是否真正的“樂學”,是否“活在當下”,是否未被繁多的課業所累,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盧梭.愛彌兒[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

        [2]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M].中華書局,1983.

        [3] 滕大春.盧梭教育思想述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孟榕.盧梭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云南社會科學,2000(S1).

        [6] 唐潔.莊周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比較[J].社會科學研究,1998(4).

        [7] 周萍.盧梭自然教育理論探析[J].教育科學,1994(4).

        [8] 張勇.試論老莊自然主義教育思想[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2(2).

        [9] 王小丁.試論盧梭自然主義教育理論的空想性[J].吉林工學院學報,2002(9).

        第5篇: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關鍵詞:體育教師;具備;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0-047-01

        面對全面素質教育的實施和健康第一的體育教育理念, 作為學校體育的具體實施者, 體育教師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才算一個好的教員?才會無愧于時代的要求, 較好地完成體育教學的任務?

        一、愛崗敬業,遠見卓識

        愛崗敬業是體育教師的首要素質,是高尚的思想政治品質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具體體現,是教師的靈魂。體育教師必須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對體育有濃厚的興趣,這是立志終生當一名體育教師的原始動因。只有熱愛自己從事的工作,才會有光榮感和自豪感,才會有敬業精神,樂業不倦,才摯愛學生,誨人不倦。只有對體育有濃厚的興趣,在工作中才會有執著的追求、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以及崇高的獻身精神,才會不斷學習,隨時掌握當代最新的體育知識、信息和科技成果。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許多新興學科和邊緣學科的理論知識不斷滲透到體育科學中來,出現了以現代科學為依據的許多新概念、新觀點、新理論、新技術以及新的選材方法、新的教學形式、新的教學手段、新的教學評價辦法、新的器材設備,對體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隨時掌握現代技術的知識和信息,并能將其融會貫通,這是保證體育教師具備較高的思維起點的關鍵。體育教學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沒有一種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可以參照,在眾多可選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中選擇一種最合適的方法用于教學過程,是教師思維方式的藝術性技能。體育教師的價值取向就是追求事業成功和永不滿足的價值觀。一般人對事業也有追求,但大多數易于滿足,而那些有所作為的人對事業的追求則無止境,也正是在這樣的價值取向下,才會使他們去勇攀成功的高峰。

        二、有強烈的求知欲望

        體育教學以其特有的運動手段和固有教學形式來達到培養和教育人的目的。沒有深而廣的知識儲備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因此要成為一名勝任工作、得到學生尊敬的好老師,還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結合工作實踐繼續努力學習,具備扎實全面的理論知識,并掌握全面的運動技術和技能,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動作技能的形成,直接對教學和訓練的效果產生影響。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才能不斷提高專項理論水平,選擇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制定出符合專項特點的教學訓練計劃,再加上相關學科的理論指導,才能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充分利用自己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優美的動作示范,樹立起自身的威信,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和積極性,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三、健全的心理

        1、自知與自信

        自知是體育教師的重要心理特征。只有時時能夠自知, 才能準確判斷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才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自信就是始終對自己抱有充分的信心。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往往既有自知之明,又有十足的自信。自知使其能夠把握自己,自信使其能夠有持之以恒的動力,這些對體育教師都是十分重要的。

        2、情感和情緒

        情感是人對現實中事物和現象的態度體驗。體育教師良好的情感和情緒主要體現在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體育教師的行為規范、言行舉止等對學校體育的發展,對學生有強烈的責任心, 有約束自己行為的道德責任。理智感是體育教師在智力活動和追求真理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與教師的認知活動、求知欲望和興趣,以及對真理的追求相聯系。一個有理智感受的教師, 會有一種契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精神。美感, 這種情感是在審美活動中逐漸培養起來的,體育教師應處處都體現出美,應有正確和高尚的審美觀。

        四、有全面的實際工作能力

        1、教學能力

        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核心,其目的除了教授體育知識、傳授運動技術技能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增強他們的體質。在教學實踐中還要有對大綱和教材的駕馭、處理能力;科學地選擇教法,合理地安排運動量,有效地組織好各種教學活動的課堂組織能力; 具有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興趣的正確優美的示范能力;能使學生建立清晰概念的講解能力;具有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善于觀察了解學生行為和鍛煉情況并能迅速分析判斷的能力,具有保護幫助,糾正錯誤,運用現代化手段的能力等。

        2、指導業余運動隊訓練的能力

        學校業余運動隊訓練是體育教學的延續,是我國培養優秀運動員的基礎,也是體育教師實現在學校工作中的自我價值,贏得社會、學校重視和支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運動訓練中,教練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練員水平的高低,基本上決定著所訓練的運動員成績的高低。所以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具有教練員特有的素質和能力,有攀登高峰的雄心壯志,勇于創新,不斷摸索,反復實踐,總結出適合新情況的經驗,使學生始終情緒飽滿、心悅誠服、自覺自愿、身心并用、充滿信心地進行訓練和比賽。

        3、組織早操、間操、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能力。

        學校的早操、課間操、課外體活、校內體育競賽都是活躍、改善、優化教學環境, 增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習效率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體育教師必須具有很強的組織能力, 指導好上述活動。

        第6篇: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Abstract: School builds harmonious campus, which reflects education rule, is the need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spirit civilization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valu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building harmonious campus, the article presents colleges should take "people-oriented" idea as core, carry ou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y and contest, strengthen students' physique,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enrich and liven up students' part-time culture lives, cultivate students' wholesome personality and form good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physical spirit.

        關鍵詞:體育文化;校園文化;精神建設

        Key words: physical culture;campus culture;spirit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8-0250-01

        0引言

        什么是和諧校園?有許多不同看法。

        一是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教育和諧發展的教育合力;學校各要素間及個子系統的協調運轉;以學生、教師及學校發展為宗旨的整體效應。二是指學校各發展要素間的一種協調促進、均衡有序的和諧狀態,在和諧校園的構建中,和諧的校園文化既是基本內涵和目標又是基本模式和途徑。三指的是以協調發展、內和外順、和諧共濟為核心的一種發展模式;以校園為紐帶的各教育要素的整體優化、協調、全面的育人氛圍;以學校、教師、學生發展為宗旨的整體效應。和諧校園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和諧”的本義是指某事物或現象“配合得當和勻稱”,“校園”是一個特定對象,用“和諧”來修飾“校園”,應該是說明“和諧校園”是第三種觀點。

        1體育是校園文化中最積極的因素和原動力

        1.1 體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種存在形式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全面發展指的是人的智力、體力、審美情操與道德品質及多種多樣才能在一個人身上自由、充分、和諧、統一地發展。因而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德、智、體、美多種素質的發展。我國教育方針的制定是關于人的全面發展指導思想的體現。而體育教育是其有機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國也都把體育列入學校基本教育的內容之中。大學階段,體育肩負的重任就是使大學生體質增強,身體完美發展。緊密結合起德育、智育、美育及勞動教育,共同實現對全面發展的大學生進行培養的教育目標。就社會學來說,體育還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的高級需要及身心發展這個基本目的而從事體育,利用體育來改造與升華自己的軀體與精神,進而使自己趨于完美。體育文化和政治、科技、藝術、社團文化、倫理等組成了大學校園文化體系。

        1.2 體育文化營造出教育和文化的氛圍學校有了體育,便有了體育文化,且營造出了教育與文化的氛圍。比如:學校每年舉行校運會及多種多樣單項比賽,這時候學生們是最開心的,活躍的校園氣氛能夠將學生的進取精神與愛校熱情激發出來,自覺遵守維護校規校紀。在校園這片沃地上對多姿多彩的體育文化進行開發,使學生的才能在充滿協作、競爭、快樂、活力及創新的體育活動中能夠得到施展,鍛造健全高尚的人格,達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讓體育精神成為學生精神的有利承托。主席早年在《體育之研究》中指出:“體是載知識之車…,德智皆寄于體,無體則無德智也”。

        1.3 體育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體育教育是采取身體活動、鍛煉及競賽等形式來進行“身體鍛煉”與“健康教育”的學科,它是一項系統工程。學校體育文化的開展、推廣及應用,與體育氛圍、體育教學及體育競賽是分不開的。只有營造出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學生才能自覺地熱愛、從事體育,并在體育教育中受益終身,為將來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體育在構建和諧校園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

        學校的等物質基礎,如辦學規模、師資水平、占地面積、配置的器材設備及運動場地是否一流,體現了學校的有形資產。學校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有機地結合樹立了學校的公眾形象,學校文化的一種外在體現就是有良好的知名度與美譽度,良好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是學校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

        2.1 體育是展示和諧校園文化和精神的窗口每天都承受很重的學習負擔的學生們需要有一種方式使疲勞的身心得到放松,發泄心中的孤獨、煩惱與憂郁。體育是一種娛樂身心、鍛煉身體、促進人際溝通及交往的活動方式,它能夠使學生沉重的學習負擔得到有效緩解與調劑,對學生心理障礙進行調理,使其競爭能力得以提高。體育文化是展示學校精神與和諧校園文化的窗口,象征學校活力的象征。

        2.2 體育是培養協作與團隊精神的最積極因素競賽是體育的“杠桿”,是培養競爭意識與團隊協作精神的最積極因素。通過競賽人們可以對自身的價值、水平及能力進行驗證,培養頑強拼搏、勇敢果斷、勇于挑戰、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和團隊協作的工作作風;增進師生、同學、年級、班級之間的友誼,促進人際溝通及交往;提高團隊精神與班級凝聚力,加強組織紀律性,培養積極進取的集體榮譽感。并且,人們在欣賞高水平體育競賽與表演的空閑之余得到身心愉快的享受,做到自我的實現。因此可知,競賽的發展根基及生存環境依靠的是體育文化氛圍,體育文化展現出“公平公正、團隊協作、開拓創新、堅韌不拔”的精神,極好的表現出校園文化與體育精神,在和困難、挫折作斗爭中不斷地超越自我;在人類和自身惰性、自然環境的抗爭中有助于其不斷地挑戰自我、戰勝困難,從而鑄造出健全、高尚、偉大的人格,成為學校的精神依托。

        2.3 體育文化將成為未來學校教育理念發展的第一競爭力校園文化建設主要體現在教育理念上,它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提倡“以人為本”,重視情感的投入。學校教育不知要傳授學生文化知識,關心及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更為重要,而健康教育是重中之重。

        3體育文化在校園文化和精神建設中價值觀的表現是全方位的、多層次的

        在校園本化建設、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中,體育文化是最積極、活躍、直接的因素。因此,學校發展的長久之計就是要注重文化建設及學校文化理念約束,體育文化在未來學校發展中將成為首要競爭力,其價值不僅有利于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健康發展,更是學校可持續性發展的根本所在。構建和諧校園是促進學校事業全面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需要全校師生的積極參與和整體聯動。高校要創造一切條件,使校園里人與人、人與環境得到和諧發展,體育才能在構建和諧校園文化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林正范.大學心理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第7篇: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以文明德”,就是通過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自然和真實的狀態下,讓學生充分認知,明辨是非,樹立起“真、善、美”的價值觀。學校文化由此浸入學生的“知、情、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充分感悟、認知人的美德和價值觀念。

        “以文篤行”,就是在學生道德認知的基礎上,以文化為載體,影響學生、引導學生,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使之成為一種可長久堅持和持續發展的品行。

        “以文立人”,就是在以文明德、以文篤行的基礎上,用源于儒家精髓的學校文化核心潤澤師生的心靈,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追求,塑造學生的美好人格,最終將學生培養成為富有人文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大寫的人”。這也是“文化德育”的至高境界。

        “以文明德、以文篤行、以文立人”德育理念的核心是“文”,即文化,是“文化德育”“文化育人”的精髓;“文”又是手段,強調的是用文化的方式對學校師生的思維方式、價值選擇、人格塑造、道德情操以及行為習慣施以良好的影響和引領。

        一、形成科學人本、有效執行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文化的一種載體,當它逐漸被人們所認可,并轉化成一種心理習慣時,便凝固成了一種文化。因此,學校依據教育規律,結合時代要求和本校的實際情況,總結匯編出了一系列的學校管理制度。我們在規章制度中突出目標追求、價值觀念、作風態度等文化方面的條款,注重把“軟文化”與“硬文化”熔為一爐,給制度以靈魂。在制度規范下,學校逐步形成了每周一次班會課、每周評選一位校園之星、值周班每周寄語、每周一次班主任例會或專題研討、每月一期黑板報、每月一次儀容儀表檢查等德育常規。

        尊重原則,有效執行,是管理的真諦。為了提高制度的執行力,我們努力加強對德育制度意義的宣傳,使師生對德育制度的內容從正確理解到內心認同,將帶有強制性的要求變為師生的自覺行為。同時,堅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而有情,引導師生從規范入手,向模范邁進,從他律走向自律。我們充分發揮國旗下講話、廣播站、櫥窗、校刊、校報、家長會等宣傳陣地的優勢,大力宣傳教師和學生遵規守紀的典型事跡,在榜樣示范中促進規章制度得到更快更好地實施。

        在制度建設中我們發現,當學校的規章制度以和諧的學校文化的形式呈現時,便不僅僅是一種準則、一種約束,更是一種導向、一種激勵。教師在共同建制度、學制度、用制度的過程中,學校的價值理念內化于心并外化為行,同時還尋找到自己的奮斗目標和價值追求。

        二、建設秀外慧中、人文和諧的環境文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學校環境是陶冶師生情操的有形熔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審美觀的培養、道德情操的陶冶、良好習慣的養成和身心的健康發展,它是校園文化的“硬件”和“外殼”,也是學校精神面貌的具體體現。

        作為國家級綠色學校,我們借助校園改造工程進行校園文化策劃,注重環境文化的凈化、綠化、美化和教化功能,打造了秀外慧中、人文和諧的綠色校園。學校以西禪古寺后山遺址龜崗南北延長線為中軸,按照中國古代庠序的布局,突出對稱和諧之美,東西分別為教學區與運動區,中片為文化廣場功能區。廣場前方是中央噴泉,含涌泉報師恩之意;廣場普植桂花,取折桂登科之意;院士路、博士路貫通南北,體現學校科學教育的特色。學校還將象征新銳人才展翅高飛的雄鷹作為品牌標識廣泛運用于校服、校門、墻報欄和圍欄等處。步入校園,雕塑、花壇錯落有致,荷塘、噴泉逸靜優雅,小橋、涼亭搭配和諧,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幅清新宜人的水墨畫。建筑大樓墻面上,學校 “執銳志四方” 的育人目標引人注目。銳志廣場、銳泉、靈泉、明德樓、知新樓、體藝樓等建筑及景觀承載著學校文化的核心,充分體現了物態環境的人文化。校道、課室、走廊隨處可見的宣傳陣地,校園里邊邊角角的細節布置,都站在育人的高度加以設計和利用。通過環境的暗示,將學校文化滲透于學生的心靈,讓校園空間蓄滿文化底蘊。

        獨具匠心的文化建設使整個校園成了一部生動活潑的教科書,使學校成為了能夠滋養師生精神的文化場,熏陶、感染、引領學生獲取感受、體驗情感、理解觀點、生成智慧、積淀文化,最終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

        三、營造自主發展、幸福成長的活動文化

        辦一所讓學生終生懷念、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學校,是歷屆四中校長的目標與信念。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文情懷,為學生的長遠發展規劃,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結合學校文化核心――“崇禮明德,日知日新;重道尊賢,亦師亦友;治文學理,求博求專;強體塑藝,且剛且柔”,我們從四個維度提出發展要求,在傳統與創新中尋找和諧的支點,培育適應新時代要求的人。

        在時間規劃方面,我們提出“日知日新”:強調遵循成長的規律性,努力學習,吸納新知,日日進步,形成良好的學風。學校廣泛開展“崇禮明德”系列活動,如定期舉行“十佳學生”評比、每周之星評選、每周寄語、公民教育、禮儀教育、成人宣誓、畢業典禮等活動,突出以“禮”“德”為核心的自我體驗與感悟,采取“榜樣激勵、星標引導、活動造勢”等方法,引導學生要有明確的、健康的人生楷模和學習榜樣,使學生成為文明知禮、求學上進之人,以實現個人成長歷程的和諧。

        在人際關系方面,我們提出 “亦師亦友”: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互助、尊重與理解。學校廣泛開展“重道尊賢”系列活動,如我心目中的良師評選、美德少年評選、感恩教師節、愛心環保義賣、青年志愿者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感恩與愛的教育,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注社會的品質,實現師生、生生、學生與家長、學生與社會人士等人際關系的和諧。近三年,學校先后發起為困難學生治病募捐活動,為汶川地震、西南旱災、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災區組織了大規模的募捐及祈福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善行善舉中接受生命與愛的教育,在學會理解、學會尊重、學會寬容中形成健康向上、正直樂觀的人格品質。

        在學生學業與職業生涯規劃方面,我們提出“求博求專”:強調學生應興趣廣泛而又學有專攻,學校通過 “治文學理”系列活動,如科學大講堂、科技節、英語節、數理化知識競賽、微型小說創作、設立紫藍獎學金等,培養學生成為文理兼通、博學創新之執銳者,促進學生學業生涯乃至職業生涯的和諧發展。

        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健康人格形成方面,我們提出“且剛且柔”:強調培養剛柔并濟的人。學校通過 “強體塑藝”系列活動,如軍事訓練、“三防”演練教育、勞動教育、體育節、藝術節、“男拳女操”活動,結合體育和藝術課程、社團活動,使學生個性得以充分的展示,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和諧發展。目前,四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建立了民樂隊、合唱隊、舞蹈隊、美術俱樂部、國旗班、輪滑社、蘊風文學社、銳風校報社、DIY創意社團、青年志愿者社團等20余個各具特色的學生社團。

        為了對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負責,使具有不同天賦、潛能,不同氣質、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最充分的發展,最大限度地體現“教育平等”的原則,學校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平臺,使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每年的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英語節等,為喜歡活動策劃、舞臺表演、志愿者服務、書法藝術、電視攝影、文學寫作、體育競技、宣傳設計、播音主持、新聞報道等學生搭建鍛煉、提升的平臺,讓學生在活動中開拓視野、發展愛好特長、釋放潛能。

        四、建設傳統與現代、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特色課程文化

        學校以特色課程為載體,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校本課程,創建特色課程體系,提高學生科學人文素養和身體素質,發展其特長,為他們將來進一步發展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礎。

        四中的校本課程,古意盎然,西關蠟染、舞龍、竹竿舞、傳統武術、民樂、廚藝、射擊、經典誦讀等,集民族與傳統之精華;四中的校本課程,生動給力,電子競技、傳媒、輪滑、機器人、平面設計、電視攝影、科技、魅力臉譜制作等,聚時尚與現代于一體。學生在兼具傳統精華與現代風尚的校本課程體系的學習中,享受著豐盛的精神大餐,促進了他們人格的挺拔和長遠的收獲。

        作為科學教育特色學校,四中在起始年級開設了科技課,每周一節,統一使用校本教材《讓夢想成真――青少年發明創造教育讀本》。學校兩周一次的科學大講堂曾經邀請了中科院院士張景中教授、IBM公司工程師志愿者、TVS《馬后炮》主持人馬志海等專家來校作科學知識講座,極大提高了學校科學普及的力度。

        第8篇: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依據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朱小曼教授的觀點,教育的重新定位應該分為三個層次,包括教育系統與外部環境、學校內部的要素以及要素本身運行的平衡。從矛盾的主次角度講,我認為特殊教育學校首先應該解決的是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即在堅持培養學生成為尊嚴的人的教育目標下,尋找到特殊教育學校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平衡。學校辦學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個穩定期。這是以學校為主體形成穩定自我的時期,這時學校與環境保持平衡的狀態,并保持良性互動的狀態。而在變革時期,這種平衡將被打破,其實質就是外部環境對原來穩定成熟的主體發出沖擊性、甚至否定性的改變要求,由良性的互動轉化為刺激主體結構、功能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和“社會評教育”符合社會對教育發展的要求,體現著社會主義國家對人民利益的最大可能滿足。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實現學校與外部環境的平衡,原來的系統就必須開放。特殊教育學校應該以原來的自我系統為基礎,尋找與外界環境的對接通道,主動接受外界環境的刺激,并通過辦學主體的自我調節,重新衡量環境關系,評估自我發展能力,確定各種資源和任務功能的定位,致力于新的平衡系統的構建。而對于新平衡系統的構建,我理解最為關鍵的任務就是學校辦學價值系統的形成。因為人類的行動是由價值來支配、執行的。從前面對特殊教育學校定位的分析中,學校已經由原來的單一關系發展到復雜關系,每一種關系的存在都預示著其所代表的價值標準將會對關系中的方方面面產生干預影響。而且隨著關系的復雜度不斷增加,復雜的價值標準將紛紜而至,特別是特殊教育學校面臨多立場、多角度力量共同參與對同一對象服務的局面,決定了學校主體將會受到多元化價值標準的影響。這些價值標準有時甚至是矛盾的、對立的。面對著矛盾、對立的價值標準,我認為唯一的出路就是“統一”,尋找出能把這些價值標準統一起來的價值系統,才能解決問題。而要做到統一,專業化和理性是關鍵。立足現代學校制度的要求,對各種關系進行專業定位,明確分工,界定各種服務機構的專業功能,使各系統之間圍繞著特殊學生的教育能協同而不是對立,能交叉而不過分重疊;在運行過程中,要以專業化服務質量為衡量標準,避免由于對弱勢群體易產生的情感傾斜而影響到科學判斷。通過建立起專業化的核心價值系統,來統領各種價值標準,在主體自我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與外界環境的平衡,進入新平衡下的穩定狀態。無論什么時候,每個獨立的主體都只有與外部環境要求保持平衡,才能穩定存在。作為一所特殊教育學校更應該在滿足社會發展不斷提出的新要求之中服務好社會,才能實現教育者自身的價值和發展。畢竟,教育只是一個更大的社會體系的一部分。只有在這樣的背景中,才能滿意地理解和探討許多教育問題。這些教育問題不能單靠教育體系的策略去求得解決,還需要具有涉及社會相互作用的各個部門的那些廣泛的、綜合的策略。

        二、對現代特殊教育學校自主、開放新格局的探索

        以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啟智學校為例來談。該校開辦于1999年,主要是承擔對中度智障和聽障兒童的義務教育。學校開辦15年,經歷了特殊教育發展的發展期、蓬勃期和變革期。在順德教育綜合改革的背景下,圍繞著現代學校制度的建設,努力探索自主和開放的辦學格局。

        (一)以育人為核心

        構建現代特殊教育學校制度體系。基礎教育最根本的任務是“認識人、培養人”,所以,該校在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中按育人的尺度來衡量辦學效能。一是立足育人,建設學校《章程》,以《章程》引導、規范學校和教師的育人行為。在《章程》建設中,注重制度要保證學校有豐富的時間和資源別用于真正有教育性的活動上。二是建立與社會良性互動關系,定期向專家、社會進行開放活動,在堅持育人的方向,聽取、尊重各方的意見。三是對家長、從事特殊教育服務的人員進行引導性教育,建立他們的特殊教育專業意識,圍繞著學生的教育核心,明確職責和分工。

        (二)以增值為目標

        研究、探索特殊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育人有效與否,關鍵在于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了確保學生的教育能夠增值,該校對特殊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研究和探索。一是豐富課上教育載體,建立多角色育人體系。立足學生關系的把握,開發角色扮演和真實角色呈現的育人形式。二是充分利用廣義教育資源,建設系列課程。立足一個學生學習的豐富性、完整性、系統性,開發課下、家庭和社區課程。三是建設個別化教育課程。依據每個學生都得到有效學習的原則,制訂全員課程學習計劃,設計分層與分類教學內容。成立個別化教育部,建立學生缺陷補償和專長發展機制,搭建教育與康復、藝術訓練課程。四是建設學校-家庭-社區教育資源庫。立足學生學習的有機性,開發各類環境育人資源,專業隊伍育人資源,設計體驗角色資源庫。五是建設樞紐型教育服務組織架構。立足于學生學習的連續性,加強各教育環節對接機制的建設。六是建立針對的學生多元評價系統。立足學生全面發展的增值,研究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研發學生電子檔案系統。

        (三)以有效為導向

        建立新型家校、學校與社區的關系。在現代學校制度的框架下,家長、社區中的組織參與學校的管理,決不是“花瓶”、“點綴”,可有可無,而應當是有效地參與。一是建立家長、社會評價辦學成效的機制。學校每學期邀請家長、不定期邀請社會人士評價學生的教育效果,分析出有效建議,合理改善教學。二是建立校內協同工作機制,共同服務家長和社區。為了保證家長和社會人士面對學校教育有整體性的概念,學校專設一名副主任統籌此項工作。三是開展專題研討活動。圍繞學生的教育和生活,定期召集家長、社工進行研討,消除誤會,形成教育的合力。四是善用家委會資源。家委會是家長群體的代表,擁有著強大的社會能量和活動能力。在參與學校辦學的基礎上,集中家長的力量,重點攻克殘疾人教育和生活中的難點問題。

        (四)以融合為追求

        第9篇:勞動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國際貿易實務;應用

        一、項目式教學概述

        (一)項目式教學的概念

        項目式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完成一個整體性的項目的同時使學生掌握該領域綜合性的實踐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項目式教學又被稱為跨學科交叉式教學,其原因是一個項目中往往綜合了多門學科的多種理論,學生在完成項目時必須要對項目中涉及到的各個學科的不同理論進行逐一學習研究,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學生不僅能進一步掌握理論知識,還能夠將所學理論進行串聯運用于實踐中,從而提升實操能力。

        (二)項目式教學的特點

        項目式教學有記載的最早萌芽是歐洲的“勞動教育思想”,其雛形是十八世紀歐洲興起的工讀教育及十九世紀美國興起的合作教育。經過美國合作教育超過二十年的探索發展,最終形成了當前的項目式教學理念,并在全球教學領域引起了一陣模仿熱潮。項目式教學兼有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的氣息,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較,具有較為鮮明的特點:

        1.變被動為主動

        在項目式教學法的引導下,由于學生面對的是一個項目下的一個個具體問題,因此學生在學習知識時,由被動接納變為主動學習。教師在設計安排項目時則要進行協同配合,由各自獨立備課向協同制定項目計劃轉變。

        2.人才生成周期短

        由于是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帶著問題去找解決答案,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3.利于教師掌控

        一個項目由學生具體完成,老師全程輔助跟蹤,在老師的具體指導下,項目的完成進度利于被掌控,便于學生最大化的得到鍛煉。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概述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定位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定位主要是為日益增長的國際貿易培養輸送合格的人才,其對合格人才的定義不僅包含有理論水平,同時還必須具備實際工作能力。其最終培養的人才應該能夠具備開拓國際市場能力、國際貿易營銷能力、金融分析能力、進口業務能力。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當前存在的問題

        1.理論講授與工作實踐相脫節

        目前,各大院校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學習過程中主要是依托教材講義進行灌輸式的理論教學,少數院校在課程中安排了一些實踐教學內容,但從整體上看,理論課遠遠超過實踐課的比重,且一些理論存在與實踐脫節的現象。

        2.教學方式方法較為陳舊

        教學方法主要以“我講你聽”的方式,學生主要通過背記式的方式學習掌握知識,互動式、探討式、協作式的教學方法使用頻率不高。

        3.課程計劃安排不合理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不僅有營銷學、管理學知識,還包含有市場經濟理論和商務英語知識,兼具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但當前一些院校在計劃安排課程時,仍然存在“偏科”的現象,即重視語言的學習,忽略實操技能的學習,導致學生在畢業后不能較好的勝任本職。

        4.考核方式不科學。

        考核方式不科學也是當前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一方面難以檢驗學生真實的知識儲備水平,另一方面,也不能起到促進學生學習的效果。

        (三)《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引入項目式教學的意義

        1.能確保教學質量

        項目式教學以實際項目為牽引,能夠使教師之間形成密切的協同配合,避免了各自為陣、閉門造車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教學質量難保證的現象。

        2.能調動學習積極性

        學生在項目式教學方法的引導下,以完成具體任務的心態學習理論知識,使書本上的知識能夠轉化為現實中的工作能力,并在成功與失敗中得到即是反饋,這種及時反饋反過來又能夠激發學生進一步去挑戰疑難知識的動力,因此,更加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能培養較強的實踐能力

        由于項目式教學中,學生一方面面對的是具體的實踐項目,另一方面,各個學科門類的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跟進輔導,因此,學生的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生成較強的實踐能力。

        三、基于項目式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的應用設計

        基于項目式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的應用設計必須要考慮六個方面的因素,分別是國家政策、課程計劃、講授方式、商務英語、教學教材、考核驗收。

        (一)運用國家政策支持

        我國在二零一零年曾下發過一個《國家中長期教育和發展規劃綱要》,《綱要》中關于職業教育有專門的表述,職業教育對于社會經濟發展意義重大,能夠有效緩解就業難問題,促進人民改善生活,幫助解決三農發展不均衡問題,能夠解決企業用工難用工貴的問題,要將職業教育擺到重要位置,推進職業教育面向社會大眾。同時國家還出臺了一系列職業教育優惠利好政策,在這種情況下,各大院校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引入項目式教學時應該積極尋求政策支持,抓住政策紅利,在教學硬件設備上、在于企業合作培訓上發揮協同優勢,以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二)確立實踐教學地位

        教學實踐是職業教育的重中之重,沒有教學實踐作支撐,職業教育將難以實現教學目標,學生也很難適應市場需要。在設計教學計劃時,要突出項目引導,著重設計六項學習內容,一是國際貿易術語,內容涵蓋貿易的特點、貿易術語的含義及國際慣例;二是交易磋商與合同訂立,內容涵蓋交易磋商準備、進出易磋商、訂立進出口合同;三是合同的標的,內容涵蓋商品的名稱、數量和質量;四是進出口貨物運輸,主要包含運輸的方式、單據和條款;五是進出口貨物運輸保險,主要包括保險的原則、承保的范圍、保險實務和保險條款;六是進出口貨款結算,主要包括支付的具體工具和支付方式。

        (三)優化理論講授方式

        優化理論講授的方式要從提升教師的綜合任教能力入手,通過提高教師的任教能力,改進優化授課的方式,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水平。首先,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這是授課的基礎,沒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任何方法技巧都不能發揮作用。其次,要找準市場與學生的需求定位,將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梳理,把不適應教學需要的,或效率低下的講授方式剔除掉。多增加互動性、協同性、任務性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即是反饋。最后,要注重加強與相關科目教師的聯系協同,避免教學過程中的單打獨斗。

        (四)注重英語水平提升

        英語在過去、當前和未來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事實將難以改變,因此,對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來說,商務英語則顯得較為重要。在國際貿易中,與客戶進行合同細節的溝通商量、簽訂、往來信函的溝通都是英語,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講商務英語的學習運用貫穿其中,使學生在學習業務知識的同時,學習語言知識,以便其在就業后能夠順利適應英語語言環境的需要。

        (五)合力編撰教學教材

        教學教材是老師教和學生學的核心輔助工具,但目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材還沒有得到同意,不同的學校選用的是不同的教材資料,據統計,目前在使用的教材多達十余種,其中以《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理論與務實》最為常見,相對來說質量較高,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更新之處。在教材這一領域,應該集合各院校的教學研究力量,合力編寫一部通用教材,確保教材質量。同時,定期組織對教材進行更新校對,確保教材的實效性和準確性。

        (六)豐富考核驗收形式

        考核驗收對于教學來說意義十分重大,一方面,考核驗收可以準確掌握教學質量,為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好壞程度做出衡量。另一方面,考核驗收帶有天然的反饋性,可以督促教師認真對待教學工作,督促學生認真投入學習。不同的考核形式能夠帶來不同的效果。基于項目教學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考核應該注重將學習過程成績、理論考核成績、項目完成成績三個部分有機結合,確保考核取得實效。

        四、結束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 日本不卡高清视频v中文字幕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手机在线 |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 | 日本码亚洲成a人片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