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德育的基本矛盾范文

        德育的基本矛盾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德育的基本矛盾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德育的基本矛盾

        第1篇:德育的基本矛盾范文

        關鍵詞:縣域經濟;體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06)04-0020-04

        一、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根本矛盾

        黨的十六大召開之前,黨和政府的文獻文件中一直采用的是“縣級經濟”概念,其實“縣級經濟”和縣域經濟是兩個性質和內涵都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行政經濟概念,而后者則屬于區域經濟概念,是和城市經濟相對應的一個綜合性概念。它是指以行政縣(包括縣級市、旗等)為區域單位,以縣一級獨立財政為標志,以縣城為中心、集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不同層次經濟要素間的聯系為基本結構,通過雙向反饋的人力流、物資源、資本流和信息流而發揮整體功能的經濟系統。因此,縣域經濟在內涵上體現了中國傳統社會經濟的二元結構矛盾(主要指城鄉二元結構矛盾)。這一矛盾束縛了縣域經濟管理體制的創新,阻礙了縣域經濟與國際經濟的接軌。二元結構矛盾主要表現為:

        1.市場化與小農經濟的矛盾

        市場經濟與傳統生產方式之間不可避免存在著尖銳矛盾,突出表現為“小農戶”和“大市場”的矛盾,即小生產方式與社會化大生產方式的矛盾。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縣域經濟推進工業化及農業產業化的制約。主要表現在:一是小生產方式與農業產業化對資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與農業產業化對經營規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與農業產業化對農產品技術含量的要求相矛盾;四是與農業產業化的開放性、靈敏性的要求相矛盾。江蘇宜興的板栗、百合等傳統農產品由于加工、分級等技術不過關,市場銷量不理想;蔬菜由于農藥殘留,市場前景不樂觀,不僅導致了農產品優質化進展緩慢,也在相當程度上妨礙了農產品加工的升級和龍頭企業層次的提高,很不利于農業企業的國際化竟爭。如果不解決小生產方式的制度,推行農業產業化就可能成為空中樓閣。如何解決“小農戶”和“大農業”的矛盾,是縣域經濟發展中必須解決的難題。

        2.工業化與農業經濟的矛盾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任務中的第一條,也是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要途徑。縣域經濟只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但縣域經濟仍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它的核心問題是“三農問題”,“三農”問題與工業化矛盾制約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兩個率先”的實現。表現為:一是農業比重過大與新型工業化的矛盾。2004年宜興服務業比重占34.6%;信息化水平較低,信息技術、信息產業和信息設施嚴重落后;工業生產格局處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狀況,使目前推動縣域新型工業化的社會成本很高。二是鄉鎮企業集聚度差與新型工業化的矛盾。發端于鄉鎮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蘇南模式”,它的典型特征就是“村村點火,戶戶冒煙”,遍地開花,“小工業”與“大農業”矛盾非常突出。三是縣域消費市場的萎縮與新型工業化的矛盾。從2003年統計資料來看,城鎮居民的人均飲食開支是1958元,農民的食品開支是820元,差距是2.41;城鎮居民非食品的開支是3040元,農村居民的非食品開支是850元,差距是3.61。2004年,宜興農民人均純收入606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940元,農民所享受的教育、衛生、醫療和社會保障水平還相對較低。縣域消費市場相對萎縮,新型工業化沒有牢靠的社會基礎。

        3.資源瓶頸與規模經濟的矛盾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效益經濟,只有規模經濟才能產生效益。要達到規模經濟,首要的是大規模的投入,包括資金、技術、人才的投入。實際上,縣域經濟的發展都存在著“瓶頸”問題,即資金、技術和人才的短缺。首先,由于現行財稅體制的向上集中性,造成縣鄉財政普遍拮據,產業投入嚴重不足。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在2004年財政工作會議上指出,縣鄉財政收支缺口已不少于1萬億元。絕大多數縣域都是“農業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其次,目前中國的科研、教育、資本、人才、信息等活性資源在大城市高度集中,造成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創新力嚴重不足,從而形成縣域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脫節的局面。再次,縣域居民可支配收入少,消費力低下。目前縣域人均社會總產值是全國平均水平70%,相當于大中城市的1/4,人均收入僅相當于大中城市的1/3,仍有2/3的農民由于收入低而缺乏消費能力。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探索縣域經濟發展新路

        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實質上是傳統社會遺留問題的集中表現。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制度上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解決城鄉分割的歧視性制度,包括戶籍制度、勞動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縣鎮行政管理及公務員薪酬制度等方面。十六屆五中全會強調“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必須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努力從根本上消除制約生產力發展的體制,“使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因此,以宜興為例創新宜興經濟發展思路,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創新縣域新型工業化發展思路

        目前我市的工業化水平較低,傳統產業比重較大,高新技術產業分量不足;勞動密集型產業居多,資本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偏少。解決以上產業結構性矛盾唯一的選擇就是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也是當前應對宏觀調控、提高發展水平的必然選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思路:

        第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壯大經濟增量。五中全會明確要求“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因此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堅持自主創新為主,積極發展信息產業,以信息技術提升傳統產業,以信息化推動農業產業化,以工業總量增長壯大縣域經濟總量,強化內涵式發展,全面提高工業運行質量。按照宜興市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方向和本質要求,以非金屬材料和氫燃料電池兩大國家級產業基地以及現有的高新技術企業群為依托,加快崛起精細化工及醫藥制造業、高技術環保產業、新型建材復合材料制造業、新能源制造業和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等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群,積極采用先進制造技術和信息技術,加快對紡織、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竟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全面推進宜興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開放是現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經濟一體化對縣域發展的基本要求,也為新型工業化發展開創空間。宜興市的開放型經濟是一條“短腿”,2005年,市委、市府提出了“學趕江陰,三年翻番”的奮斗目標,把發展開放型經濟擺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主攻產業關聯度大的龍頭項目,大力拓展引資領域,擴大農業、服務業、基礎設施等領域利用外資規模,延長產業協作鏈,壯大工業基礎,為新型產業開辟道路。

        第三,盡快建立科學的縣域經濟發展規劃體系。建立前瞻性的縣域經濟發展綜合規劃和專題規劃,突出搞好市及中心鎮的工業園區規劃,將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結合,提高縣域工業集聚水平。綜合規劃應該包括發展戰略規劃、產業規劃、交通網絡規劃、鄉鎮駐地規劃、縣城建設規劃和城鎮區位功能規劃等。利用園區規劃將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結合,以園區為載體,將中小企業集中,發揮工業的集聚效應;通過園區招商,將外來企業集聚到園區,引導縣域中小企業加入到大企業集團和優勢企業的產業分工協作體系中去;積極發展配套經濟,擴大新型工業化的區域外延,重點培育電線電纜、化纖織造、環保、陶瓷、服裝服飾、精細化工、機械鑄件等七大產業集群,拉長產業鏈,打造產業集群,形成特色化、專業化、規模化的產業集群基地。

        第四,新型工業化必須同農業產業化結合起來。新型工業化必須同農業產業化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壯大縣域經濟,推進現代化進程。農民素質已經成為農業結構戰略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抽樣調查顯示,宜興市農村勞動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1.4%,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人數只占15.7%。在勞動力轉移人數中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僅占2.3%。相當一部分農民對農業科技成果有一種本能的拒絕感、離異感和觀望感。因此,政府必須盡快花大力氣搞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信息網絡建設,讓農民盡快接觸信息化,接受現代文明。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教育,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創新農村就業分流機制,引導部分農民去發達城市打工。新型工業化還必須同縣域特色資源開發相結合,發展特色產業,加快形成宜興具有山區、圩區、瀆區區域特色的高效農業、特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將工業同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以及培育縣城特色產業緊密結合起來,壯大新型工業化的區域基礎。

        2.創新農業產業化的組織發展模式

        農業產業化就是要有效解決目前市場經濟體制下“大市場、小農戶”的矛盾,促進農業集約化經營,提高農業產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問題的關鍵是“中介缺失”,農戶在與企業關系中處于絕對的弱勢地位,控制權完全掌握在收購企業中。為此,有關專家提出一系列的“公司+農戶”模式:公司+信息型龍頭企業+普通農戶、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農戶、公司+信息型農業大戶+普通農戶,等等。但這些模式中都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項目的盲目引進破壞耕地、資本排斥勞動、公司一旦虧損就撤資導致農民更大虧損等。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注意三點:一是繼續穩定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這一體制基礎。二是強化村集體的經濟組織功能。條件好的村可以參照以色列的“基布茲”模式,搞有特色的村級合作經濟;一般村最好以村集體作為農民代表同企業進行談判,以土地經營權入股換取農民就業、納稅、社會保障和村鎮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的企業必須有充足的資本投入和現代金融體系的支持,這就要求現行的金融管理體制必須進行適應縣域經濟發展的改革。四是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輔助手段,科技進步才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質保證。所以農業產業化對于解決當前的“三農”問題雖有極大的正面貢獻,但這種貢獻不可能長期延續。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前途,核心問題仍在于如何提高農業生產力和競爭力,使我國農業在國際化競爭中處于相對有利地位,進而達到可持續發展。

        3.創新縣域國土管理體制

        我國的土地資源雖然總量巨大,但人均土地擁有量很少。宜興市僅有耕地50多萬畝,人均耕地不足0.5畝,且質量較好的后備資源嚴重不足,上級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97.476萬畝,用地指標僅有3300畝,而建設用地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因此宜興市土地負荷相當沉重,人地矛盾也相當突出。

        保護耕地資源應該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但工業化發展需要工業園地。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土地作為一項重要的生產要素要盡快由法律確認下來;另一方面,作為縣域政府,要努力搞好土地經營,擴大增量,盤活存量。具體方法是先建立縣級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增強政府對土地市場的調控能力。在此基礎上,政府再采取以下做法優化配置土地資源:(1)建立土地招標拍賣和掛牌出讓制度,完善土地市場運作機制;(2)建立國有土地使用權租賃制度,保證政府穩定的土地收益;(3)建立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制度,形成統一完善的土地市場體系;(4)建立市場化的土地開發機制,為土地資本運營制度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4.創新縣域行政管理體制

        我國目前的縣域行政管理體制仍然沿襲計劃經濟時期那一套,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國的“市管縣”體制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城鄉對立的矛盾,促進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現在這個體制對縣域經濟的發展形成了不可忽視的阻礙。首先,造成虛假城市化和對縣域資源的壟斷性掠奪,是明顯的“市卡縣”體制;其次,多了“市”一個地方行政層次,產生了新的條塊分割,對于縣域,增加了一個財政上繳層次,加重了財稅負擔;再次,市對縣的行政壟斷,不利于縣域間的經濟橫向合作。另外,這種體制不但違背了市場經濟國家城鄉分治的國際慣例,而且也缺乏法律依據。我國《憲法》規定我國行政區劃為省、縣、鄉(鎮)三級。“市管縣”體制必須從根本上進行改革,但必須清楚,作為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市管縣”體制改革,不僅僅是行政區劃的簡單變動或行政管理手段的變革,而是一場深刻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和政府權力的再分配。必須從戰略高度、從國家宏觀體制完善的高度進行深入慎重的研究,根據“縮省強縣、創新市制、市縣分治、省縣直轄、鄉鎮自治”的思路進行全面的創新改革。

        第2篇:德育的基本矛盾范文

        [關鍵詞]善本圖書;科技手段;新型替代品

        [中圖分類號]G258.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09)08-0105-03

        一、善本圖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目前為止,善本圖書(大多指古籍善本)的管理、服務與利用狀況令人擔憂,尤其在一些地方性的圖書館更為嚴重。由于善本圖書獲之不易、保管困難,普遍受到各個收藏單位的高度重視,隨之產生了“只藏不用”的畸形傾向。善本書庫常年緊鎖,一旦確認為善本則秘不示人。一般圖書館的所有善本圖書概不外借,偶爾有些可以在館內閱讀,但不準帶出或復制。有允許復制、拍照者,須交高額的底本磨損費和管理費。因此,善本圖書的管理與利用形成了嚴重的對立與沖突。經常有善本圖書的利用者與工作人員吵架、發生不愉快事情的情況,從表象上來看,似乎是善本圖書管理員與利用者之間的正面沖突,其實是制度、管理方法與充分利用之間的沖突。其次,絕大多數善本圖書管理員一直在知識的大門外充當看門人,沒有真正融入學科領域,從而嚴重制約了善本圖書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導致信息服務工作被動。因此,一般的圖書館只是被動、簡單地保管善本,能夠見到善本的只有圖書管理人員。絕大多數時間,善本都是蛛塵封鎖。本地的利用者難越雷池一步,只能花很多時間、花巨大財力去外地一些開放程度較高的圖書館(如國家圖書館等)查閱。這是對國家資源與財富的極大浪費。

        二、問題產生的根源與癥結

        之所以會產生以上列舉的諸多問題,關鍵在于善本圖書管理員要盡可能地保管好善本資源,這是他們的職責;而用戶想盡可能地利用善本資源,這是他們的需要,從而造成了善本圖書保管與利用之間的矛盾沖突。仔細分析,其矛盾沖突的交點就是善本圖書資源,其實就是一個是否直接接觸善本圖書的問題。如果我們想方設法制作一些善本圖書(底本)的替代品來流通或使用,這樣收藏單位可以安全地保管善本圖書(底本),用戶也可以盡情地利用善本圖書資源,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三、保管、保護與利用之間矛盾的解決

        (一)善本圖書的確認

        從館藏的圖書中尋找、確認善本,是一項非常繁雜而又基礎性的工作。

        善本是與普本相對立而存在的一個概念,它既是本體性的概念,又是歷史的概念、發展的概念。

        作為一個本體性的概念,善本有它自身的屬性與特點,以古籍為例,它的文字內容準確性高,紙張好,雕刻、印刷、裝幀精美,并且現存數量很少(甚至是孤本)。1978年3月,國家文物局編輯《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善本總目編委會給善本下的定義為:“精加校仇,誤字較少的版本或稀見舊刻、名家抄校及前賢手稿之類。” [1]并且進一步討論了善本的范圍,初步達成一致意見。

        同時,作為一個歷史的、發展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舊的善本被淘汰,新的善本又在出現,善本與普本這一對立概念在相互轉化。如新的“藏書洞”的發現,將會出現很多的善本,同時很多現在認為的善本將會變成普本,現在的普本又有可能變成以后的善本。

        因此,善本圖書的確認要在現有的館藏基礎上,既具有敏銳的目光和精確的鑒別能力,又要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對善本的鑒別,其具體操作可以 “從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三方面出發,從不同的角度加以全面考察。要把古書抄寫印制的時代早晚,同它的學術資料價值和藝術代表水平綜合起來加以考核。有時側重某一面,取其一點,全面中有重點,看重點又不忘全面考察”。[2]歷史文物性指古書印制、抄寫的時代較早而具有歷史文物價值,或者作為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文獻實物見證而具有某種紀念意義。學術資料性是指經過精校細勘和精注精疏,或在學術上有獨到見解、有學派特點、有系統。藝術代表性主要指能反映古代各種印刷技術的發明、發展和成熟水平,或在裝幀上能反映書籍裝幀形制的演變,或用紙特異、印刷精良、能反映古代造紙工藝的進步和印刷技術水平。[3]

        (二)尋找善本圖書的新型替代品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善本圖書管理、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必須走出傳統,尋找其替代品――多種載體形式、多種流通與利用渠道相結合的新型載體。“讓保護文獻的著眼點從維護文獻載體轉向僅對文獻的內容加以保護,這不僅是保護方法的變革,也是保護思想的革新,是為利用而保護文獻思想的體現。”[4]

        1.影印出版

        影印指出版發行善本的影印本,這種方法是最普遍采用的一種保護善本、發揮善本價值、弘揚文化的有效辦法,并且在影印出版方面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到目前為止,先后由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齊魯書社、北京線裝書局影印出版了大批的善本古籍。比如,近年來影印的《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薈要》、《宛委別藏》等,使孤善原版古籍化身千百,廣泛流傳,人人可以就近讀之。2001年11月,全國高校古委會主編的《日本皇宮存藏宋元版漢籍影印叢書》第一輯,由北京線裝書局影印出版,這些善本為全國高校古委會歷盡艱辛,系統引回的日本宮內廳書陵部所藏的宋元漢籍孤本,價值很高。同時,影印出版這種方法能夠較真實、全面地反映古籍原貌,并且經影印出版的善本數量可以人為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研究和利用者的需要。因此,它在現在和今后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但是影印出版善本有缺陷:首先,是善本(底本)的獲取。如果從外單位甚至國外引進獲取底本,復制費用高昂,困難重重,沒有政府的政策和財力的支持,一般的圖書館無法完成。其次,影印技術本身需要大量的財力和人力。因此,影印出版成本較高,一般的收藏單位無力購買。再次,由于有的古籍善本年代久遠,幾經流傳或保管不善,出現破損、紙張泛黃、字跡模糊等,影印出來效果不佳或難以再現古籍原貌。鑒于這種情況,還需尋找其他出路。

        2.數字化處理

        數字化處理指用電子掃描儀將善本圖書掃描進計算機,從而進行數字圖像處理的一種現代技術。與影印出版相比較,數字化處理有其明顯的優勢:首先,它可以在掃描后進行技術化處理,能起到較好的修復效果,彌補善本(底本)的缺陷,最佳地再現古籍善本的原貌。如底本紙張泛黃,可以在掃描后采用背景色設置,從而去掉發黃的底色。如底本字跡模糊,可以調整數字圖像的亮度、對比度和圖像設置,使圖像清晰,達到恢復字跡的目的。其次,數字化處理成本低廉,只要有底本、計算機和掃描儀,就可以進行善本圖書的復制。第三,可以為本館的聯機查尋或更大范圍的聯機(網絡化)奠定基礎。數字化處理后實行本館聯機,本館讀者可以在計算機上查尋,多個利用者同時使用,互不影響。同時,讀者檢索方便快捷,讀者與館藏的善本不直接接觸,減少了善本的磨損或毀壞。這樣既很好地保護了善本,又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善本資源,也節省了讀者的時間,一舉幾得。第四,古籍數字化不單是對典籍的復制和再現,而是將傳統內容與現代工具完美結合在一起,形成工具與內容的統一體。全文檢索是古籍數字化要重視的技術,簡單的全文匹配檢索在幾乎所有的文本編輯和對象數據庫中都能實現。同時“要求古籍數字化必須深人文獻內部的知識單元,通過古籍文本內容的深人揭示和關聯重組,達到知識發現的目的。為此,對古籍的內容進行深度標引就非常有必要,在實際標引過程中不應放過任何含有學術信息的關鍵詞,比如文獻中的人名、官階、地名、年號、典故、制度、族屬、語詞、范疇和其他專名等都應制成索引,力求做到從任何角度都能檢索到讀者所需要的信息”。[5]

        李國新先生特別強調古籍數字化成果應具備研究支持功能。具體來說,是指“能夠提供有關古籍內容本身科學、準確的統計與計量信息,提供與古籍內容相關的參考資料、輔助工具。這些信息、資料或工具都是古籍內容的增值或補充。比如古籍字數、字頻、詞頻的統計數據,異體字的匯聚顯示,讀音的自動標注和朗讀,行文風格特點的概率統計,必要的背景知識、參考資料的匯聚,在線標點斷句工具的配備,不同版本比勘校對界面的設置,字典詞典、歷史年表、歷史地圖等研究工具的加載,等等”。[6]近年來不少古籍數字化項目已將注意力逐漸集中到了李國新先生所提到的這些方面。

        但是,本館的聯機只是區域性、地方性、封閉性的,只能盡本館館藏最大限度地服務于本地讀者,如果該善本的數量很少,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家館藏,外地讀者只能花很多時間和財力千里迢迢來查尋,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沒有物盡其用。如果要突破這一局限,還需采用更大范圍的聯機(網絡化),實現資源共享。

        3.網絡化與虛擬館藏

        網絡化與虛擬館藏指利用計算機系統和通信網絡連接各地區、全國甚至全球信息資源的邏輯意義上的圖書館館藏。即各個單位、各個圖書館將其善本圖書資源錄入或復制到計算機中,然后聯機輸入到通信網絡中,各個聯機的用戶終端可以自由接收,同時善本擁有者可以源源不斷地將其資源補充輸入到網絡中。由傳統的獨立的個體操作向社會化操作轉變,在館藏和服務對象兩方面,突破地域、國界的限制,取長補短,互通有無,由封閉式走向開放式。這樣就突破了圖書館有形的圍墻限制,從實體走向虛擬,從孤立走向網絡,形成開放式的動態流通,實現虛擬館藏與資源共享。

        這方面,我們已經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做法也給我們提供了經驗和啟示。1995年,我國已提出了關于建立中國古籍數據庫的倡議。現在宜加速研制步伐,在研制過程中可借鑒國外的做法。如“日本從60年代初就開始對本國現存古籍進行整理和編目,1963~1976年由巖波書店刊行了9卷本的《圖書總目錄》,其中古籍38萬件。1980年開始研制古籍綜合目錄自動化系統,經過10年的努力,1990年建成的數據庫正式運行,并刊行了《圖書總目錄續編――古籍綜合目錄》(共3卷)。這個目錄所錄古籍涉及日本63個圖書館和文庫、83個其他收藏古籍的機構(如博物院等),共收古籍4.3萬件,采集古籍書目約9.1萬件。該數據庫以有效檢索日本現存古籍為目的,在整理以往的古籍目錄有關數據的基礎上,主要依據古籍書志的特征,如版本、出版商、收藏者、形態等數據的記錄,增加了一些新的著錄項目,為檢索者區別古籍和選擇檢索特征提供了方便”。[7]

        用掃描儀和計算機為手段的數字化處理技術復制的善本容量有限,大部頭的類書、叢書無法復制。同樣,利用虛擬館藏時,對于數量較大的圖書信息,讀者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查閱完,無法下載或拷貝、軟盤存儲。這就需要激光技術,實現大容量的光盤存儲。

        4. 光盤或移動硬盤等可移動存儲

        光盤或移動硬盤存儲指利用激光和媒體技術將信息存儲到光盤或移動硬盤等可移動存儲設備上。制作者采用一次寫入光盤(WORM)或可擦除式光盤(E―RW)存儲信息,最后以只讀式光盤(CD―ROM)的形式出版。單位或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購買、收藏、利用。如果版權允許,可以復制,使用者可視情況將其復制存儲到移動硬盤等可移動存儲設備。這種光盤和可移動存儲設備存儲量大,適合于大部頭的圖書,如《四庫全書》、各地或各國的“大百科全書”、叢書、類書、系列類圖書(如“二十五史”等)。由于光盤存儲量大,但它的存放空間很小,因此它最大的優點在于節省空間、便于收藏和保管。其次,和掃描復制品一樣,光盤存儲和可移動存儲作為善本的替代品流通使用,可以減少底本的損壞,讀者利用方便快捷。但光盤制作成本較高,一般的部門憑自己的人力、物力難以制作,當然其出版物售價也較高,因此,普通的讀者沒有實力收藏、利用。

        由于以上幾種善本復制方法各有利弊,因此,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幾種方法可以兼通使用、相互彌補。另外,還要注意對古籍善本替代品的保護。縮微制品、數字產品、光盤或移動硬盤等可移動存儲設備都有其使用和存儲壽命,如果保存和使用不當,其存儲壽命就會大大縮短。注意了以上問題,就可以有效地解決善本圖書管理與利用之間存在的一些問題。

        [參考文獻]

        [1]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

        [2]李致忠.古書版本學概論[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0.16~17.

        [3]李致忠.古書版本學概論[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0.13~16.

        [4]劉家真.從傳統中走出――論文獻保護發展的方向[J].中國圖書館學報,1999,(2).22.

        [5]李明杰.中文古籍數字化基本理論問題芻議[J].圖書館論壇,2005,(5).99.

        第3篇:德育的基本矛盾范文

        關鍵詞:科學理性;價值理性;德育;發展性;本質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6-0268-02

        德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超越性的實踐活動,其本質的外在功能不僅表現為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順利進行提供保證,而且表現為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最大限度地發掘人的內在潛能。其“合目的性在于幫助人的發展”。人的發展性,即包括人的勞動能力、社會關系和素質、潛能的全面發展狀態。探討德育必須著眼于受教育者的發展性。喪失了發展性,就喪失了德育的意義和生命力,反之,堅持了發展性,就彰顯了德育的威力和魅力。這是德育的內在本質要求。

        人由于生活在文化的社會環境中,其生命的自由活動超出了動物本能的滿足活動,生命的持存和優化成為人的一切活動的目的。因此,不斷吸取社會文化以充實、完善、調整自己,并創新著一種更好的、新的生命存在,這就成為人們進行德育教育的內在需要。然而,“當人們對自身的真正需要還不可能形成全面性認識的時候,就不可能獲得客體豐富的和全面的價值。事實上,人們的價值追求往往會陷入一種狹隘的實踐態度,受當下境遇和客體的直接特征的局限。”德育之所以在現實中被人看成“無用論”,在某種意義正是這兩方面的局限使其發展性本質不能顯現而形成的。

        (一)“科學理性”優位的當下境遇使人的發展性本質被弱化,德育成為受教育者的額外“負擔”

        一般來說,以認識世界、探究自然為中心的科學認識理性,我們稱之為“科學理性”,它所表達的是一種客觀必然性,西方把它叫做“純粹理性”,馬克思稱之為“物種的尺度”。以研究社會、認識自己,探討倫理道德等社會人文為中心的理性為“價值理性”,它所表達的是一種主觀價值合理性,西方把它叫做“實踐理性”,馬克思稱之為表達人類主體選擇的“人的內在尺度”。科學理性和價值理性,都是人的能動力量,是人在本質方面的重要特征。從學科屬性來說,前者為“事實判斷”,其作用在于發現“真”,活動方式為從已知前提推出未知結果,沒有終極目的;后者屬“價值判斷”,其作用在于追逐“善”,其形成完全在于既定事實的能動感受,且都有要達到的目的。自然科學的運用及其本身的變化,幾乎與人文科學產生了不可填補的鴻溝,相互溝通非常困難,而且,人文科學由于不接受任何的“科學”標準,則不可能不在自然科學當道的今天扭曲它們自身的情況下,達到自然科學所要求的嚴格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文主義的社會話語權。

        當今,我們的時代、周圍世界幾乎都是技術塑造出來的,學校把教育組織成類似工業生產的過程,用統一的課程、技術、工藝流程,把受教育者“制造”成標準的“教育商品”。如此一來,教育成了名副其實的“強迫的機器”,語言不再是讓人相信的,而是叫人服從的。

        隨著學校的課程體系、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出現嚴重的片面性,受教育者的發展性本質被片面地限制在“純粹技術”領域。至于德育,則越來越成為學校整個教學體系中可有可無的點綴,成了受教育者的額外“負擔”。因而,教學中的中性化、庸俗化、市場化傾向非常嚴重。“沒有內容的政治”大行其道。有的甚至是在教學改革幌子下,堂而皇之地把各種趣聞逸事、井市消息、傳奇故事,甚至是自我吹噓搬到神圣的大學講堂。這樣的教育的確迎合了無知者的獵奇心理以及一部分只滿足于求職的受教育者的一部分需要。但這種教育實質上只把受教育者作為勞動力來看待,實際上是把受教育者作為工具,作為具備“工具性格”的專業人。而且,隨著現代社會分工越復雜,技術的發展對個體職業技能的要求越高,“工具性格”的高級專業人就越多。可見,教育在為人類生存提供必要手段時,卻限制人類自身的全面發展。

        (二)“價值理性”的不可量化性使人的發展性本質被侵蝕,德育被受教育者漠視

        如前所述,作為人類精神財富的德育屬“價值理性”類學科。就其自身的直接特征而言,有兩個極為明顯的方面:一是“可復制性”。這就是說,它能夠反復運用、到處運用,這極容易導致的結果是不被人珍視;二是“不可量化性”。它不可能以“科學理性”中的度量單位進行衡量、標示,無法指標化,且與“技能”、“升學”、“職業”等均沒有明顯的直接關聯。

        理性化的知識是一種可以由客觀標準評價的知識。長期以來,不少有關德育教學與實效性研究均不同程度地走了一條“不歸之路”。研究者為了證實德育的價值性,總是千方百計地在“科學理性”的框架中進行論證,這樣,受教育者越受教育,思想就越被包裹在一層堅實的知識硬殼之中。如果’不對這種教育觀進行反思,任由人的發展性本質被漠視的話,其最終結果必然是人對目標的功利意義的重視膨脹到超過人自身的地位,使獲得優位的人重新淪為機器和技術的奴隸。正所謂人類學會了創造工具,同時在使用工具時,工具“人化”為手的延伸,手也不知不覺地“物化”為工具的延伸。

        人并不總是生活在對科學的興趣之中,就是純粹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也有他最基本的生活世界,而且生活世界始終是先于科學而存在的。造就科學技術人才的科技教育不應該也不可能是“純粹技術”的教育。對“純粹技術”的教育的校正是全面而自由教育在未來的巨大責任和機會。教育應當是集科技與正確的價值觀、高度的社會感于一身的全面的教育,其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就是德育。德育要在實現與相關學科對話、與社會發展前沿對話以及與世界對話中回應來自各方面的挑戰,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其發展性本質內在地訴求于如下三個問題的解決:

        (一)必須正確看待人與技術的辯正關系,使德育必要性得以彰顯

        有一種觀點認為,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發展性被喪失完全是現代化、或者是科學技術“惹的禍”。盧卡奇等西方社會批判思想家就是把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的人的異化歸罪于科技本身的進步,把科學技術看成是“魔鬼為了消滅人的價值而鋪設的道路”的典型。在這個問題上,馬克思有過非常明確的態度。他說:“利用機器的方式和機器本身完全是兩回事。火藥無論是用來傷害一個人,或者用來醫治創傷,它終究還是火藥。”其實,科學技術對人有什么價值,最終取決于人類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發展的程度。技術對人究竟有哪些價值,取決于人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發展的程度。人本身發展越全面,技術對人的價值就越豐富,越與人相適應。所以,除了要了解和掌握科學技術的屬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和認識人本身的需要和能力。不僅要真正了解符合人性的需要是

        什么,而且更要知道如何合理地滿足需要。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德育的必要性才得以客觀存在并顯現出來。

        (二)必須通過“引發”受教育者需求的方法和手段為契合點,使德育走出困境

        德育專家鄭永廷教授指出:“人都有思想道德是絕對的,否則就不是人;人有什么樣的思想道德則是相對的,否則就不會有人的發展。”德育教什么,怎樣教這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時代的課題。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性的發展,是德育取舍的客觀標準。恩格斯說:“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想,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因此,在教學內容方面,既要做好內容保鮮,更需要與時俱進,賦予德育以鮮活的時代氣息,如引人生態倫理、終極關懷等新鮮內容。在教學方式、方法方面,按照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進行有效安排。從了解受教育者人手,遵循人的心理發展規律,整合各種有效的教學資源,既重視對“知”的科學性、系統性傳授,又強調“情”的價值性、審美藝術性的宣染,更不忽視“意”的選擇性、實踐性力行。反之,如果只強調“情”一方面,學生必然會被導人無知、庸俗和虛偽之中;如果只強調“意”,學生就可能出現盲動、偏執。恩格斯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本身”的問題就是人的發展問題。教師為此要成為學生德育學習的促進者、課程的設計者、開發者,以情感價值為基點對學生引導、溝通并適時與學生進行思想交鋒。

        (三)必須遵循德育本身的內在規律,使德育作為人的內在需要得到滿足

        社會成員的思想觀點、道德品質與社會發展要求之間的差別與對立,構成了德育的基本矛盾,在這一基本矛盾運動的過程中必然要產生解決這一矛盾的基本規律,這個規律就是“適應―超越”規律。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發展的要求以及品德狀況,運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會要求的思想品德規范要求去影響受教育者,不斷解決其思想品德水平與社會品德規范要求之間的矛盾,使其思想品德朝著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并不斷提高到新水平。就目前而言,德育中存在的一個帶普遍性的問題是,既沒有給受教育這講清“是什么”也沒有講清“應怎樣”,結果使受教育者既缺乏生存能力,也沒有終極信仰,“兩頭不著地”。因此,著力于培養受教育者真正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對自身長遠發展的關注以及對生命終極的關懷顯得尤為重要。但要做好這一切,都必須遵循德育本身的內在規律。

        總之,發展性是德育的本質要求,是彰顯價值教育的關鍵所在。它不僅體現了思想道德的主體性特點和以人為本的特點,而且還是調節德育內容、方式、途徑的基本準則。只有不斷發展,才能保證受教育者從思想道德必然向思想道德自由轉化。

        參考文獻:

        [1]李 萍.現代道德教育論[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166.

        [2]張文喜.馬克思論“大寫的人”[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160-194.

        [3]鄭永廷.現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論與方法[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48.

        [4]匡和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不良傾向及其對策探討[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2005,(11):41.

        [5][美]J.A.克爾德和v.v.瑟斯比.當代政治思想[M].紐約:霍爾特、萊固哈特和溫斯頓公司,1969:223.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81.

        第4篇:德育的基本矛盾范文

         

        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的環境是學校、家庭和社會責無旁貸的大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構建和諧的教育環境必須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和學生身心素質發展需要為出發點,調控教育環境中各種教育因素,使教育的氛圍和節奏符合學生發展的規律,從而促進學生基本素質和個性得到和諧發展。

         

        一、構建和諧的人際環境

         

        一個寬容的和接納的人際環境,有助于學生良好的自我意識和個性的發育,而這種良好的自我意識和個性,又將反過來鼓勵他們形成對社會的良好認知、情感和行為,鼓勵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和充滿自信地與外界交往。

         

        首先,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有利于調動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還有助于學生個性、潛能的發揮。尤其對學生來說,積極的、健康的人際交往會使精神生活豐富多彩,心理障礙得以及時有效地消除,從而也促進了良好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其次,構建和諧的生生關系。人際環境像一張網,每個人都是這張網上的一個結,人們所參與的活動都是與別人聯系在一起的。學生只有生活在群體之中,不斷進行感情交流和聯絡,才能變得樂觀、開朗、充滿活力,其精力和智能才能得以充分發揮,才能主動地參與學習及各類活動。正常的人際交往也是保持人精神與心理健康的基本需要。正如英國著名學者培根所說的“當你遭到挫折而感到憤悶、抑郁的時候,向知心朋友一席傾訴可以使你得到疏導。否則,這種壓抑、郁悶會使人得病。”

         

        最后,構建和諧的師師關系。這是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部分。師師關系包括一個班的搭班老師、整個學校的老師、老師和后勤、領導與老師的關系等。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除了接觸自己的同伴,還有老師、學校領導等,成人之間親切的交談、真誠的問候,可以直接感染青少年的情感。教師與教師之間,坦誠交流,相互理解,化解矛盾,溝通心靈,形成真誠相待的氛圍,不僅有助于自身素質的提高,還會影響到學生將來的處世態度。

         

        二、構建和諧的教學環境

         

        從教育過程看,影響教育質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教育教學活動與學生身心發展的不適應。這個基本矛盾長期未能得到很好地解決,因而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負擔過重等問題的產生。問題的關鍵是要提高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和諧水平和層次。教學過程不是教的過程與學的過程的簡單疊加,它是一個統一的完整的活動過程。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發展需求和發展水平相適應,教學方法要為教學內容服務。教與學的目標要一致,不僅與學生的發展而且要與整個社會的發展相適應。

         

        首先要樹立“教學就是服務”的新觀念。真正和諧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務精神的教育。教師要看到學生的閃光點,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訓斥。要讓學生更多地體驗到被人關注、被人愛護的溫暖與幸福,更多地體驗到自由探索與成功的快樂和自豪。

         

        其次,我們要把“一切為了孩子”落到實處。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者。為此,我們還應該堅持幾個原則:

         

        堅持主體性原則。我們在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教育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促使他們主動參與教育教學活動,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評價、自我提高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不輕易否定他們的每一個看似怪異的想法。

         

        堅持平等性原則。我們提倡師生平等,教師與學生在生活上是朋友,學習上是導師和伙伴。過去那種約制人性的、束縛創造力的師生關系應該摒棄。只有師生平等,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創新精神。

         

        堅持尊重個性原則。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把學生的個性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同時注意學生個性的培養與全面發展相結合。學生個性的多樣化是客觀存在的,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個性都應該給予尊重、理解、引導和開發。

         

        三、助建和諧的家庭環境

         

        在現代化社會條件下,隨著家庭生活條件的大幅度改善和家庭教育熱的興起,家庭的教育功能日益顯著,它與學校教育環境的關系也更加密切。所以,學校要緊密聯系家庭,幫助家庭構建和諧的教育環境,這已成為現代教育的共識。

         

        家庭是重要的育人環境,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學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師”。家庭被稱為“創造人類健康人格的工廠”。家庭教育包含著多種因素,諸如家庭居住環境、物質條件、家族情感氣氛、家庭社會階層背景、家長教育觀念、受教育程度、價值觀念等。家庭教育環境具有較大的教育功能,它通過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教養而對學校教育和教學環境產生影響。家庭教育環境對子女的影響還具有早期性和啟蒙性特點。所以在教育子女問題上,父母、家庭同學校一樣,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管做父母的是否愿意,他們都是教育者,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對子女施以教育影響。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在學校教育中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現在有很多獨生子女家庭,多注重子女的營養平衡,卻常忽視他的素養水準;多注重生理健康,卻常忽視心理健康;多注重文化成績,卻常忽視品德人格。如何處理好學生的生理成熟的超前性與心理成熟的滯后性、學校教育的規范性和家庭教育的隨意性之間矛盾,需要學校與家長共同來研究、探討、協調,并著力形成共識,形成合力。所以我們要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使他們主動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家庭環境。只有這樣,才會使孩子生活態度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到家庭活動中。父母之間的互相愛護、關心、體諒;父母對長輩的體貼、尊重、照顧;父母對孩子嚴愛適度,有要求,有疼愛,能夠使孩子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親和、責任感等積極情感。此外,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方式對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總之,構建和諧教育環境引領育人方向是成功辦學的價值追求。當今學校要通過優化各種教育要素,創建一個合作、自由、協調、開放、統一而又極富個性和特色的育人環境,這對于促進教師專業成才、學生個性發展和學校品位提升都是大有碑益的。

        第5篇:德育的基本矛盾范文

        關鍵詞:新課改;素質教育;思想政治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3-0031-01

        初中思想政治課教育中是中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新課改"為著每一個學生發展、終身發展,為著促進每位學生在共同基礎上的個性發展",成為我們新的教學核心理念。下面筆者將談談在學習課程標準后的問題和認為需要做好的幾大轉變。

        1.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材方面的問題。政治課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時政性強。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在新課程中新的教材的遠不能適應新情況的變化,從而形成理論和實際脫節。教材的滯后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2教師對新課改理解問題。教師對新課改綱要和課程指標理解得不夠透徹,有些老師關于課改的目的是什么,還不太清楚,關于課程改革中的教學方法改革,心中沒底。許多老師片面的理解新課改,認為新課改就是少講,多練;有的為了追求少講,一節課完全放給學生,導致學生盲目的學習;有的認為新課改就是讓學生討論,從而讓學生討論。把一節有機聯系的課變成了討論課。學生看似討論熱烈,但一節課下來還是什么都還不知,收獲很少。

        1.3教師教學方式問題。政治教學中常見的問題是,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缺乏更好地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常常講得口干舌燥,學生接受的東西卻很少,課堂上能吸引學生的興奮點少,常常是一個問題反復強調很多次,但做題時仍是有大部分學生出錯。課前,備課主要是備"書"——吃透教材,變教材內容為講述內容。課堂上教師根據己經制定好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按部就班地單向傳遞知識,學生配合教師活動,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如何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來學習政治,提高政治課教學的效率,是擺在政治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2.教學手段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

        傳統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手段單一,即"一塊黑板。一根粉筆。一本書。一張嘴",以教師講授為主。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教學條件的改善,信息的四通八達。隨著人們對新課程理解的不斷加深,政治教師必將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一定要整合、利用好各種資源,包括圖片資料、影視資料、歷史文獻、其他學科資源、專家講座、社會教育基地、網絡資源等。

        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進各種教學資源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等。運用現代化的各種教學手段是現代化教學活動的必然趨勢,也是推進課程改革的有效保證。我們的中學政治教師要不斷提高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技術和自身信息素養,大膽嘗試,不斷積累和創新教學手段。

        3.教師角色的改變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但并不是徹底否定過去的角色,例如有人認為不能當"知識的傳播者",要當"學習的促進者",不能當"教學的管理者",要當"學生的引導者"……,如果學生是主體,整個課堂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就會各行其是,像一盤散沙,雖然他們各抒己見,但對須掌握的知識模棱兩可,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新課改是要求我們必須打破過去教師"滿堂灌"的習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但不是全盤否定講授法, 講授法并非全是"灌注式" 。其實講授法自有它的優勢,簡潔高效,在單位時間內信息輸出量大。正確運用講授法,對發展學生的智能也是有益的。如: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社會化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在學習時,什么是生產社會化就需要老師加以適當的講解。不然學生就很難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一直注重的是結果,所講給學生的是生硬的知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在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中,老師以一個學習者、尤其是一個成功的學習者的身份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即在講的內容上,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獲得知識的過程,而不是生硬的結果。

        4.學習方式由被動向主動轉變

        新課程理念呼喚學科教學要徹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也是如此。改變原有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是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

        學習方式包括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和心靈力量。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生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在初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包括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強化三個過程。在思想政治課學習中要使學生自己首先知道為什么學習、能否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讓學生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

        第6篇:德育的基本矛盾范文

            一、“三生教育”發展態勢及其活動特征

            “三生教育”在云南高校開展以來,很多高校在實施“三生教育”過程中不斷拓展教育途徑,創新教育方法,改進教育手段,進行了積極而富有成效的實踐探索。把“三生教育”理念與課程學習、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公益勞動等結合起來,“三生教育”呈現這么一種發展態勢,即地方政府和學校,從歷史、現實與理論的維度,以多學科的不同視野和不同研究路徑開展“三生教育”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把“三生教育”列入各級各類科研和教研課題,依托有條件的學校,建立一批不同層次的“三生教育”研究基地,探索“三生教育”的實施問題。紅河民族師范學校的“三維滲透模式”,即課堂教學滲透增進思想、主題活動滲透修煉行為、歌曲解讀滲透提升素質;思茅師專的“三位一體”模式,即基于專題教學、基于體驗的實踐教育、基于熏陶的學校文化建設;臨滄師專的“三在”和諧生態模式,即在課堂、在宿舍、在社區;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高校以校園文化和學生社區文化為載體,開展以“三生教育”為主題的書畫、手工、辯論、演講、小品相聲、攝影展、海報設計、校園歌曲主持人、校園服裝等比賽,以及以“生存訓練”為目的的定向越野比賽;有的還開展勵志電影觀看活動,排演以“三生教育”為主題的話劇;組織學生去戒毒所參觀,到兒童福利院、敬老院、特殊教育學校等開展志愿者活動。有的甚至以班會活動、團日活動等團隊活動主體,開展“三生教育”主題班會和“團日活動”。綜合上述情況,“三生教育”活動呈現以下幾個特征:一是以政府為主導,政策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為主體,把“三生教育”作為一項素質教育創新工程加以實施開展。二是把“三生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作為一門課程列入教學計劃組織實施;三是作為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進入校園文化活動;四是作為一種工作育人管理方式,形成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加以實施;五是作為一種心智拓展訓練項目,以學生社團為載體,形成社會實踐活動體系;六是將“三生教育”列為時間性活動項目定期開展;六是依托校外活動基地等社會力量,建立實踐基地開展“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相對于高職院校而言,雖然在理論上有了概念性、理論性的認識,但深層次的認識和有效的教育還是比較缺乏的,仍局限于校園文化活動。究其原因在于對“三生教育”的教學研究開展較少,在于實踐活動體驗缺乏有效深入的、深層次的教學研究,大多是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貼上“三生教育”的標簽,沒有實質性的更新和進展,缺乏以“三生教育”理念為核心的教學活動,缺乏教學設計上的系統性。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與本科、專科學校沒有什么區別,沒有體現高職院校“三生教育”的特色。“三生教育”怎么搞,是作為一項教育活動還是作為一項課程教學活動?是以理論教學為主、還是以校園活動為主、抑或以實踐教學為主?這是高職院校實施“三生教育”活動要解決好的基本問題。探索切合“三生教育”的價值教育目的,適合高職院校特點的、系統的、成熟的、具有高職特色的“三生教育”模式,對高職院校實施好“三生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高職院校教育的特點及其規律

            職業性實踐教育是高職教育的本質特性,它是由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職業性所決定的,這是高職教育的宗旨與關鍵。

            (一)培養目標的職業定向性。高職教育是適應大工業生產而興起和發展起來的,旨在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培養一線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技術工人、新型農民以及其他勞動者,與一線職業的對口性很強,偏重理論的應用、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二)以“應用”為主旨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在教學要求上不追求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只掌握本專業必要的理論基礎知識即可,強調專業技能的實用性、針對性和所學理論基礎知識在實際中的適用性。無論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技能都以“必需、夠用”為度,以實際應用為重點。

            (三)知識結構的技能性。高職教育的課程結構是根據特定職業的崗位規范和技能要求,根據用人單位對所需人才的能力和知識結構的要求來確定,突出實用性、工藝性、實踐性,以能力為主,圍繞職業技術崗位,培養能解決職業崗位實際問題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適應崗位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

            (四)教育強調實用性和生產性。一方面,教育強調實際訓練,突出技能、技術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一線應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教育強調實踐教學與具體生產、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擬合度,給學生以良好的道德訓練,更好地為生產勞動服務。

            (五)課程建設以實踐訓練課為主,強調能力本位。職業教育適應職業崗位對應用能力的需要組織教學,要求學生具有基本實踐操作技能、專業技術與綜合實踐能力,尤其是職業信念、職業態度、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等,要滿足學生畢業后可以直接進入崗位的需求。

            三、定位的哲學視點

            基于上述特點,可以看到,高職院校“三生教育”應具有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自身特點。一是培養目標的職業性,決定“三生教育”應著眼于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二是教育內容的實踐性,決定“三生教育”應著眼于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體驗。三是活動環境的企業性,決定“三生教育”應著眼于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并以此為切入點,滲入生命生存生活的價值教育,只有這樣,高職院校“三生教育”的開展才更具現實意義。

            (一)“三生教育”作為一項價值教育活動,決定高職院校“三生教育”的著力點是學生的價值評價問題。

            價值教育和教育價值是“三生教育”的核心和靈魂,選擇正確的價值教育和教育價值是解決好“三生教育”的首要問題。從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來看,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價值觀的形成始于他人的某種滿足和自己的生理需求,并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這一趨勢基本上符合人的生命生存生活需要的發展規律,而內在動力就是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需要與價值的實現,實現的程度和質量決定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價值與質量。作為價值教育的“三生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認知、感悟、體驗生命生存生活的價值與意義。以職業定向性教育為著力點的高職教育,職業性、應用性和崗位性的價值教育本質特征,決定高職院校的“三生教育”就是要解決好學生以職業崗位為基點的技能培養和以敬業精神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正如黃炎培所說的,“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個性,獲得生活的供給,發展其能力,同時盡其對群之義務”。職業教育的功能就其理論價值而言,在于“謀個性之發展”;“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注重職業道德教育與企業道德的接軌,培養學生與企業生產所需要的職業能力和相同的行為規范,這應該是高職院校開展“三生教育”的價值所在。不重視這個問題,不具有企業所需要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學生跨入社會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質量就會受到影響,甚至得不到有效保障。學生作為勞動產品的直接生產者和操作者,其職業道德素質如何,決定著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沒有職業精神武裝的高職學生對個人的社會價值和生命生存生活的價值是比較模糊的,構建以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為目標的“三生教育”實踐模式,其著力點應重在以敬業精神為核心的職業道德的培養。

            (二)“三生教育”是一項教學活動。

            根據的認識論,教學的本質是學生的認識過程,是學生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知識能力與精神意識是學生個體與外部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學生在與情景的交互作用過程中由學生自己建構的。學生與所學生命生存生活知識、發展能力之間的矛盾構成了“三生教育”的基本矛盾,解決這一基本矛盾的立足點就是道德和行為方式的正確引導,只這樣,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理想信念才會轉化為學生成才的精神動力,轉化為學生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下圖表明:學生認識、體驗生命生存生活的價值與意義,將“三生”的基本認識、能力轉化為行為習慣是通過三個階段、二個環節的教學活動來實現的,即理論認知-感悟-評價三個階段和實習實訓-實踐體驗二個環節來實現。認知解決的是學生生命生存生活觀的構建問題;實踐體驗解決的是知識向能力轉化的感悟外化問題;評價解決的是學生生命觀、生存觀與生活觀的價值判斷問題。這三個階段的“三生教育”是通過實習實訓等實踐體驗環節的教學活動來實現的。通過實習實訓實踐體驗教學過程的循環,真正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思想與思想的交流,心靈與心靈的溝通,生命與生命的對話。其中生命教育是基礎,生存教育是根本,生活教育是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內容作出肯定性反應,體現在態度上和行為中逐步養成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使學生由參與學校的德育體驗擴大到參與社會的職業道德生活,使學生積極地、主動地走入社會、適應社會,成長為成熟的職業人、道德人、社會人,更好地勝任崗位的需要。

        第7篇:德育的基本矛盾范文

        (一)生態德育具有價值取向上的超越性

        生態德育的存在特性體現出適應性特征,而生態德育價值特性則是超越性的。生態德育超越“人類中心”的狹隘視域,自覺上升到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高度,站在自然界發展演變規律的高度去看待人類作為“類”而存在和發展的可能性與合理性,重新體悟人類各種行為的道德價值,把培養向自然開戰的個體勇敢性、自豪感等價值追求,自覺轉向養成受教育者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和可持續發展的人類生存品性,引導受教育者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與其“家園”的關系。生態德育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更加看重傳播和滲透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的道德價值,養成人的生態智慧。

        (二)生態德育具有教育過程的引導性

        生態德育關注的焦點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具有迫切性、敏感性和棘手性而尚未被人們充分領悟的重大問題。我國古代人的生態意識停留在倫理學或道德思想成果的靜態,尚未進到德育學的范疇和相應的德育活動領域。以致在整個近現代,學校中對生態道德的傳播和對生態智慧的養成還比較貧弱,而教育學生向大自然開展的“戰天斗地”精神是其主要追求。在生活中某些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被贊頌為高尚的道德行為,導致生態污染和生態破壞現象日益嚴重。生態德育就是要用更加理性、自覺、系統的架構,引導受教育者從小養成放眼世界、放眼未來,理解生命、關愛生命,學會關心可能影響整個人類社會、整個自然界的深層生態問題。

        (三)生態德育在實踐操作中的生活性

        在傳統德育知識的灌輸狀態下,個體與道德知識是處在一種對立、挑剔、陌生、疏離的狀態,無法產生相應的道德情感,當然也無法形成首先品格和相應良好行為。生態德育強調個體的道德參與和體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體驗。體驗者以放松的心態和平常心進入生態體驗,直接融入生態環境。體驗者以一種欣賞的心情,自然會產生親近感、善感、美感,體會到的是生命的多樣性,體驗到的是每一個生命與體驗者自身一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存在并以它自己認可的方式表現著自己的生命價值。活生生的經歷會讓生態德育體驗者產生一定的生態德育感受,使原本抽象而顯得空洞的首先規范變得形象生動起來,賦予飽滿的、真實的生活內容。

        (四)生態德育具有內容傳播上的豐富性

        人類每天所從事的活動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人與自然之間的交往活動,另一類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青少年兒童既喜歡人與人之間平等友好、輕松愉快的交往,也酷愛親近自然,與自然建立和諧的關系。而且兒童之間的人與人交往,往往要以一定的自然環境為依托,譬如兒童的游戲,常常要選擇有草、樹、水、山的地方展開。當教師或父母把兒童圈在固定場所使其與大自然隔離時,兒童則表現出厭煩、焦慮的行為。人際德育相對局限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圈里,人與自然關系圈被忽視,這就丟失了周圍自然環境中大量生動的德育資源。生態德育不僅充分利用人際德育資源,而且自覺順應人們親近大自然的天性,積極挖掘利用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富含審美價值的德育資源,使德育內容極大地豐富起來,使受教育者在欣賞自然風光、滋生保護自然環境意識的同時,獲得大自然豐厚的道德滋潤。

        高校生態德育的現狀

        傳統德育對生態環境的忽視或關注不夠,使得人們的生態知識缺乏,生態文明觀念淡漠,生態習慣難以養成。生態文明觀教育還沒有引起各類各級學校應有的重視。

        高校的保守與封閉,忽視社會環境的影響,造成德育生態的斷裂與凝滯。高校德育不能與外界進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圍及教育理論出現凝滯現象,這是一種文化的自我封閉。長期以來,我們以割裂的方法看待德育影響,把它看成是可以脫離其他諸種德育影響而獨立存在、自成系統的存在物,由于對德育生態整體性認識不夠,德育實踐忽視了校外德育途徑的價值,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之間在學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難以產生有效的合力。因此,在多元價值共生的社會轉型期,如果一味把學生封閉于校園內,企圖在一種“凈化”的環境中實施德育,是不可能的。高校德育必須由一元封閉向多元開放演進,以生態整體觀理解德育、實施德育。

        高校德育強調社會期望,忽視學生內心追求,導致學生個性的喪失,背離了以人為本的核心。一直以來,高校德育強調的是過于理想化的社會期望,忽視了學生內心的追求,脫離了人的生態特性,否定了德育的人作為主體性的特點。用生態生命觀點來審視高校德育,發現高校德育是一種無人德育。所謂無人德育是指無視個體的需要和興趣,把道德教育的過程僅僅看作是對學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過程,施加的道德影響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規范,強調的是學生符合規范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這種被動性、統一性是高校德育的特征,其本質是對個體生命的漠視。所以高校德育必須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和尊嚴,強調個體生命的多樣和獨特,弘揚個性的自由和發展。

        德育與日常生活的疏離。高校德育重視知識傳授,忽視道德體驗,導致德育的空洞和偽善。德育作為高校教育中的一門特殊課程,僅把社會現存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灌輸給學生,而沒有啟發和喚醒學生的生態道德自覺和生態道德良心,使學生樹立道德理想,學會做人,沒有形成一種正確的理想信念和行為方式。高校德育忽視實踐鍛煉,脫離了生態德育的生活性。嚴重脫離學生的真實生活的德育模式,造成高校德育對生活的疏離與概念化。在內容上只注重社會既定的道德規范的抽象知識,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動性;在方法上強調單向的德育灌輸,是一種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缺乏道德體驗,難以產生情感共鳴,導致德育的膚淺和偽善;在效能評定上,采用課程考試的方式或限于簡單化的學生在校綜合測評,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學生的“雙重人格”。

        生態德育的方法與途徑

        為了在高校更好地完成德育工作由“人際德育”向“生態德育”轉軌,同時提高生態德育的效果,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實施生態德育。

        結合課堂教學,喚起大學生生態意識。德育的目的是培養和發展人的德性。德性的形成和發展是道德主體的一種實踐活動過程,其實質是學生在教師幫助下,消化、吸收、實踐德育內容的過程。各個教學環節是宣傳、普及生態道德的主要途徑,通過這些途徑,使大學生獲取對環境問題的意識和敏感性,理解人類在環境中的重要責任,喚起生態良知,采取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主動行為。

        美化校園環境,形成生態德育氛圍。清新優美、內涵豐富的校園環境有助于學生形成強烈的生態環境的審美意識。美化環境就要綠化校園,讓綠樹成蔭,鮮花爭艷,碧草茵茵,實現人與自然的有機統一、情與景的和諧相融。大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人自身的主體價值和創造能力,使精神得到凈化和升華,從而增強對環境的審美觀念,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為以后自覺地保護環境、美化環境奠定基礎。

        立足生態文化建設,優化生態德育環境。生態文化建設不僅是生態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先進文化的重要體現之一。加強對學生進行生態道德教育,要大力開展生態文化建設活動。開展各種生態知識普及活動,提高大學生對生態發展的認知;完善生態道德教育體系,建立生態道德教育規范并在德育活動中加以灌輸,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環保意識;建設學校良好的生態文化環境,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倫關系、愛惜花草的良好傳統,形成良好的氛圍和德育養成環境。

        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激發學生生態環境的改造意識。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其身臨其境,通過改造環境的親身體驗形成和鞏固環境意識。比如,利用地球日、環境日、土地日、無煙日、世界環境日、世界糧食日等特殊日子,帶領學生深入農村、廠礦,開展廣泛的環境教育宣傳活動,在喚起民眾的環保意識的同時,增強自己的環保責任。

        加強法律法規宣傳,提升生態法律意識。法律和道德是調整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兩種最基本的力量,兩者相輔相承、相互支持。加大對環境保護法、森林法、土地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資源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人們保護環境、資源的法制意識。在生態德育的過程中,增加生態法規的教育內容,對于提高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有著積極的意義。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下,一部分人欲望急速膨脹,喪失了道德操守,這些都嚴重地影響著在校學生。因此,在高校生態德育的過程中,迫切需要一種強制性的約束力來規范學生的生態道德行為,生態法規的宣傳教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內容摘要:人類社會正處于以市場經濟擴張、信息經濟聯網和生態環境互動為主要標志的全球化時代。隨著全球生態危機日益嚴重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與實施。人和自然的生態矛盾,已成為決定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矛盾。中國人和中國自然環境、資源等具體的生態矛盾及其解決,是決定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除了調整科技、經濟發展戰略外,還有必要提出和實施生態德育。在我國大力倡導建構和諧社會的今天,生態德育有其重要性。

        關鍵詞:高校生態德育方法與途徑

        生態德育的內涵

        生態德育,不是生態倫理學,也不是生態道德,而是在生態倫理學指導下的一種生態教育活動。生態德育是在橫向比較、縱向揚棄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德育觀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導人們,不僅人對人的社會行為,而且人對環境的自然行為均要受到倫理評價;不僅要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還要恰當地對待人與自然的交往行為、利益關系、短期與長期關系,擺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態德育將以一種更為寬闊的道德視野,教育和引導人們學會熱愛自然、熱愛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這種德育觀要求學校以生態學、環境科學、教育生態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等科學原理為指導,以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對個體道德素質的影響為邏輯基點,圍繞生態平衡、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觀點,發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資源,通過學校德育系統內部的物質循環、能量循環和信息傳遞,推動德育內容、德育方法動態良性發展,促使學生不斷提高道德素養,養成“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為主題的基本道德品質。

        同時生態德育還是社會公德的重要環節,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態道德意識,是現代社會衡量一個人全面素質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為了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素質,要求廣大受教育者以生態道德理念去自覺維系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不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生態德育是“一種新德育觀”意在凸顯其在德育觀念上的革新性。它展現出一種嶄新德育視角,意識到了在人際德育視角下看不到的德育問題。在生態德育視界下重新評價人類的行為,就要引導受教育者體驗到:種群之間存在著“互惠共生”的關系,自覺養成愛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生態保護意識、思想覺悟和相應的道德文明行為習慣。生態德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樹立一種嶄新的人生觀、自然觀和生存發展觀,并合理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有意識地控制人對自然的盲目行為。

        參考文獻:

        1.楊琴.談生態德育.科教文匯,2008.09

        第8篇:德育的基本矛盾范文

        關鍵詞:青少年;養成教育;德育;途徑

        從廣義上講,所謂青少年養成教育,就是通過學校、社會、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協同教育和影響,使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培養青少年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養成教育的核心是習慣教育,養成教育強調由自發向自覺的漸進。加強青少年的養成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文化和道德素質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德育過程的內涵

        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就是實現社會道德規范向受教育者主體的轉化,以實現人的價值,而后再外化為道德行為。德育過程的基本趨勢是依據發展的規律和道德價值的追求,去限定素質發展的方向,并使道德品質逐漸由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由多方面的變化到成熟。德育過程的結果就是人的社會化、階級化、人格化,形成一個人的社會特質。德育過程實質上是給學生建立起受教育者所要求的實際關系的過程。從根本上說,德育就是通過對人的啟迪與內化,提高人的素質,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境界。

        二、青少年的心理特點

        少年期以前的時期(即12歲以前),是真正的幼稚期或兒童期。這一時期的人更多地依靠成人的照顧、愛護,他們的獨立性和自覺性都比較低。少年期或從兒童期向青年期過渡的一個時期(過渡期)的青少年,處于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狀態,是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并存的時期。這一時期是青少年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時期,是世界觀萌芽的時期,是開始以道德信念和理想來指導自己的行為的時期。這就需要教育者循序漸進地、積極地引導,以促進青少年養成教育的良性發展。

        三、成功開展青少年養成教育的五個基本點

        (一)引導

        引導在青少年養成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德育過程的積極因素,是青少年養成教育的必然要求。引導青少年養成教育,除要遵循德育的原則(說服教育原則,擺事實、講道理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實踐性原則)之外,還要遵循普遍性原則、針對性原則、適度性原則等。

        1.普遍性原則。普遍性原則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要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引導,切不可受“唯智論”的片面影響,只注意到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也要注意到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二是指要盡量把“引導”滲入青少年的道德品質形成的各個方面,貫穿到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等方面的每一個基本要素,從而使知、情、意、行四個要素統一,促進青少年的養成教育。

        2.針對性原則。針對性原則也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要針對養成教育的對象——青少年。人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這就要求教育者必須針對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實施積極的引導。二是要針對教育對象的個別差異性。人發展到一定階段,會有共同的顯著特征,但人與人之間又存在著明顯的個性差異。開展養成教育,一定要針對這種個別差異性,做到普遍關注下的個別引導。

        3.適度性原則。少年的第一個社會化任務是謀求獨立,在此過程中,他們開始抵抗兒童時期不愿執行的那些任務要求,當教育者限制他們的獨立性,不重視他們的興趣、態度和意見時,他們會表現出具有強烈的自尊心。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的形成以及世界觀的萌芽、自我意識的發展等心理特征,都要求教育者在引導青少年養成教育時,必須掌握適度原則,避免他們產生逆反心理。

        (二)協同

        理想的德育應該在全社會形成“做人為本”的共識,建立起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 的德育網絡系統,使多種力量形成時空交叉影響的德育優勢力量。這里的“協同”指的是德育網絡中各要素的協同與一致。

        1.德育網絡系統分析。青少年的德育網絡系統應包括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一是校內德育網絡系統,即由課堂教學系統、課下活動系統、校園環境系統和班級教育系統組成的聯系網絡。二是校外德育網絡系統,即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系統。這是一個為有效實施德育在學校、家庭、社會多種德育途徑之間結成的一種“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組織體系。校內德育網絡系統能夠充分體現教育者的意志和道德價值取向,而校外德育網絡系統是校內德育網絡系統的有效補充。

        2.德育網絡系統各因素功能上的互補。學校、家庭、社會在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教育途徑上各具特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各有優勢和不足。學校教育主要是通過認識——理性和規章制度、紀律來實現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對青少年的教育影響有著顯著的特點:奠基性、先入性、親情性、可信性、權威性、有效性、靈活性、針對性、滲透性、感染性、長期性、持續性、隨意性、局限性。社會教育影響主要包括社會宣傳、社會輿論、社會風尚、社會活動、人際交往、社會環境和鄰里環境等,這就決定了社會教育的廣泛性、多樣性、復雜性和自主性。

        3.協同教育的重要性。有許多家長在教育子女時,往往以自己的不正確的生活經驗告誡自己的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輕易幫助別人”等。這樣的家庭教育對孩子良好品行的養成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學校的道德教育效果也會在父母的不良“經驗教育”中毀于一旦。德育網絡系統中各種因素的不協同,就會讓受教育者無所適從,德育效果得不到強化,不利于養成教育的成功。

        (三)活動

        養成教育應該重視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品德,讓青少年在日常活動中體驗、感受道德的力量。活動在青少年養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活動中可以學到很多優秀的道德品質。同時,他們的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在活動中得到檢驗和矯正,這樣,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實際感受,從而深信自己所了解的行為規范是正確的、合理的,這些活動和行為才會變成他們的品德特征。例如:如果青少年只從理性上認識到勞動的好處和意義,沒有親身體驗到勞動的作用,沒有感受到勞動后的歡樂,沒有經歷真正的勞動,那么熱愛勞動的品質只能是空的。總之,任何良好的品德都是在教育者為受教育者組織的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形成與發展起來的。所以養成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說教上,更重要的是組織青少年親身參加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受教育。

        (四)自律

        養成教育歸根到底還是要靠學生的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青少年學生不可能永遠接受教師的教育和指導,他們終究要長大,終究要離開教師的引導,因此,盡可能地讓青少年獨立生活,使他們時刻能夠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斷完善自我,使他們在自警、自誠、自勵的“道德長跑”中養成良好的德性,這是養成教育成功的捷徑。

        (五)評價

        養成教育的評價是養成教育成功的重要部分,關系到青少年在養成教育中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形成,關系到青少年養成教育的定型化。青少年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只限于獎勵和懲罰,先是物質上的,后發展為精神上的,德育的價值在他們身上帶有一定的功利性。隨著個體身心的發展,道德價值的享用功能得以深化和發展,并由此產生一種道德發展、人格完善的根本動力。對青少年道德發展的正確評價會成為青少年養成教育的強化,從而使他們樂于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穩固的動力定型。

        現階段,我國在道德評價上存在著一些問題。學校更重視學生的成績、學生的智力發展,而對學生的人格成長和德性養成不太重視。這樣不利于青少年良好習慣的形成,對養成教育的成功也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

        參考文獻:

        [1]成有信.教育學原理[M].鄭州:大象出版社,1993.

        [2]朱永新.新教育之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9篇:德育的基本矛盾范文

        一、“三生教育”發展態勢及其活動特征

        “三生教育”在云南高校開展以來,很多高校在實施“三生教育”過程中不斷拓展教育途徑,創新教育方法,改進教育手段,進行了積極而富有成效的實踐探索。把“三生教育”理念與課程學習、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公益勞動等結合起來,“三生教育”呈現這么一種發展態勢,即地方政府和學校,從歷史、現實與理論的維度,以多學科的不同視野和不同研究路徑開展“三生教育”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把“三生教育”列入各級各類科研和教研課題,依托有條件的學校,建立一批不同層次的“三生教育”研究基地,探索“三生教育”的實施問題。紅河民族師范學校的“三維滲透模式”,即課堂教學滲透增進思想、主題活動滲透修煉行為、歌曲解讀滲透提升素質;思茅師專的“三位一體”模式,即基于專題教學、基于體驗的實踐教育、基于熏陶的學校文化建設;臨滄師專的“三在”和諧生態模式,即在課堂、在宿舍、在社區;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高校以校園文化和學生社區文化為載體,開展以“三生教育”為主題的書畫、手工、辯論、演講、小品相聲、攝影展、海報設計、校園歌曲主持人、校園服裝等比賽,以及以“生存訓練”為目的的定向越野比賽;有的還開展勵志電影觀看活動,排演以“三生教育”為主題的話劇;組織學生去戒毒所參觀,到兒童福利院、敬老院、特殊教育學校等開展志愿者活動。有的甚至以班會活動、團日活動等團隊活動主體,開展“三生教育”主題班會和“團日活動”。綜合上述情況,“三生教育”活動呈現以下幾個特征:一是以政府為主導,政策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為主體,把“三生教育”作為一項素質教育創新工程加以實施開展。二是把“三生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作為一門課程列入教學計劃組織實施;三是作為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進入校園文化活動;四是作為一種工作育人管理方式,形成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加以實施;五是作為一種心智拓展訓練項目,以學生社團為載體,形成社會實踐活動體系;六是將“三生教育”列為時間性活動項目定期開展;六是依托校外活動基地等社會力量,建立實踐基地開展“三生教育”。“三生教育”相對于高職院校而言,雖然在理論上有了概念性、理論性的認識,但深層次的認識和有效的教育還是比較缺乏的,仍局限于校園文化活動。究其原因在于對“三生教育”的教學研究開展較少,在于實踐活動體驗缺乏有效深入的、深層次的教學研究,大多是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貼上“三生教育”的標簽,沒有實質性的更新和進展,缺乏以“三生教育”理念為核心的教學活動,缺乏教學設計上的系統性。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與本科、專科學校沒有什么區別,沒有體現高職院校“三生教育”的特色。“三生教育”怎么搞,是作為一項教育活動還是作為一項課程教學活動?是以理論教學為主、還是以校園活動為主、抑或以實踐教學為主?這是高職院校實施“三生教育”活動要解決好的基本問題。探索切合“三生教育”的價值教育目的,適合高職院校特點的、系統的、成熟的、具有高職特色的“三生教育”模式,對高職院校實施好“三生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高職院校教育的特點及其規律

        職業性實踐教育是高職教育的本質特性,它是由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職業性所決定的,這是高職教育的宗旨與關鍵。

        (一)培養目標的職業定向性。高職教育是適應大工業生產而興起和發展起來的,旨在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培養一線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技術工人、新型農民以及其他勞動者,與一線職業的對口性很強,偏重理論的應用、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二)以“應用”為主旨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在教學要求上不追求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只掌握本專業必要的理論基礎知識即可,強調專業技能的實用性、針對性和所學理論基礎知識在實際中的適用性。無論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技能都以“必需、夠用”為度,以實際應用為重點。

        (三)知識結構的技能性。高職教育的課程結構是根據特定職業的崗位規范和技能要求,根據用人單位對所需人才的能力和知識結構的要求來確定,突出實用性、工藝性、實踐性,以能力為主,圍繞職業技術崗位,培養能解決職業崗位實際問題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適應崗位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

        (四)教育強調實用性和生產性。一方面,教育強調實際訓練,突出技能、技術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一線應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教育強調實踐教學與具體生產、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擬合度,給學生以良好的道德訓練,更好地為生產勞動服務。

        (五)課程建設以實踐訓練課為主,強調能力本位。職業教育適應職業崗位對應用能力的需要組織教學,要求學生具有基本實踐操作技能、專業技術與綜合實踐能力,尤其是職業信念、職業態度、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等,要滿足學生畢業后可以直接進入崗位的需求。

        三、定位的哲學視點

        基于上述特點,可以看到,高職院校“三生教育”應具有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自身特點。一是培養目標的職業性,決定“三生教育”應著眼于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二是教育內容的實踐性,決定“三生教育”應著眼于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體驗。三是活動環境的企業性,決定“三生教育”應著眼于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并以此為切入點,滲入生命生存生活的價值教育,只有這樣,高職院校“三生教育”的開展才更具現實意義。

        (一)“三生教育”作為一項價值教育活動,決定高職院校“三生教育”的著力點是學生的價值評價問題。價值教育和教育價值是“三生教育”的核心和靈魂,選擇正確的價值教育和教育價值是解決好“三生教育”的首要問題。從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來看,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價值觀的形成始于他人的某種滿足和自己的生理需求,并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這一趨勢基本上符合人的生命生存生活需要的發展規律,而內在動力就是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需要與價值的實現,實現的程度和質量決定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價值與質量。作為價值教育的“三生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認知、感悟、體驗生命生存生活的價值與意義。以職業定向性教育為著力點的高職教育,職業性、應用性和崗位性的價值教育本質特征,決定高職院校的“三生教育”就是要解決好學生以職業崗位為基點的技能培養和以敬業精神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正如黃炎培所說的,“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個性,獲得生活的供給,發展其能力,同時盡其對群之義務”。職業教育的功能就其理論價值而言,在于“謀個性之發展”;“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注重職業道德教育與企業道德的接軌,培養學生與企業生產所需要的職業能力和相同的行為規范,這應該是高職院校開展“三生教育”的價值所在。不重視這個問題,不具有企業所需要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學生跨入社會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質量就會受到影響,甚至得不到有效保障。學生作為勞動產品的直接生產者和操作者,其職業道德素質如何,決定著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沒有職業精神武裝的高職學生對個人的社會價值和生命生存生活的價值是比較模糊的,構建以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為目標的“三生教育”實踐模式,其著力點應重在以敬業精神為核心的職業道德的培養。#p#分頁標題#e#

        (二)“三生教育”是一項教學活動。根據的認識論,教學的本質是學生的認識過程,是學生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知識能力與精神意識是學生個體與外部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學生在與情景的交互作用過程中由學生自己建構的。學生與所學生命生存生活知識、發展能力之間的矛盾構成了“三生教育”的基本矛盾,解決這一基本矛盾的立足點就是道德和行為方式的正確引導,只這樣,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理想信念才會轉化為學生成才的精神動力,轉化為學生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下圖表明:學生認識、體驗生命生存生活的價值與意義,將“三生”的基本認識、能力轉化為行為習慣是通過三個階段、二個環節的教學活動來實現的,即理論認知-感悟-評價三個階段和實習實訓-實踐體驗二個環節來實現。認知解決的是學生生命生存生活觀的構建問題;實踐體驗解決的是知識向能力轉化的感悟外化問題;評價解決的是學生生命觀、生存觀與生活觀的價值判斷問題。這三個階段的“三生教育”是通過實習實訓等實踐體驗環節的教學活動來實現的。通過實習實訓實踐體驗教學過程的循環,真正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思想與思想的交流,心靈與心靈的溝通,生命與生命的對話。其中生命教育是基礎,生存教育是根本,生活教育是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內容作出肯定性反應,體現在態度上和行為中逐步養成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使學生由參與學校的德育體驗擴大到參與社會的職業道德生活,使學生積極地、主動地走入社會、適應社會,成長為成熟的職業人、道德人、社會人,更好地勝任崗位的需要。

        (三)實踐體驗性是“三生教育”的內在要求。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生產力,其特殊性表現在它是改造人的思想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同時,也表現為它是以人為本的教真育愛的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以人為主體的、真理性的、富有大愛之心的社會實踐活動———“三生教育”,作為一種德育實踐活動,其本質應是實踐的,缺少實踐環節的“三生教育”不是完整的“三生教育”。引導學生認知、感悟和體驗“三生教育”的循環往復,逐漸、逐層體驗生命生存生活的建構性、生產性和創造性,“三生教育”的教育效果才能得到真實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建構以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和主動創造為基本特征,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發展為目的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實踐教學,將“三生教育”與生產實踐、與實訓實習融合,給學生創造條件接觸直接獲取實踐經驗為主的企業生產環境,通過校內模擬訓練和校外社會實踐等一系列實踐性教學環節,使學生體驗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意義,認知、感悟、體驗生命價值、生存價值和生活價值,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理念、行為、效果的統一的“三生教育”,就是要著力把理念轉變成行為,使行為轉化為效果,使學生具有與求生的專業技能來提高生命生存生活質量相適應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這是“三生教育”要解決好的關鍵。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曰韩国产欧美另类视频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 日本全部一级视频 | 欧美AⅤ资源在线播放 |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 | 中国aV免费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