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德育課教學設計范文

        德育課教學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德育課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德育課教學設計

        第1篇:德育課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設計;教學實施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9-0232-02

        美國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的課堂感興趣的教師。”隨著中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中要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就必須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全面分析,正確對待,并落實到備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而其中優化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參與的意識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最有效手段。

        一、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設計概述

        1.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設計的含義

        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設計就是思想政治(品德)教師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應用系統的方法對思想政治(品德)教學過程的各個要素、環節及其相互關系進行科學的分析、描述、計劃或規定,為教學活動制定具體可行、可操作性的程序或方案的過程。

        2.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

        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設計的內容包括很多方面,從大的方面說,包括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手段設計等;從小的方面看,教學導入設計、教學板書設計、教學小結設計、教學提問設計等等,也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這些實際的教學設計都基本匯聚在教師的教學方案中,都通過教學方案來體現和反映,因此,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設計主要表現為教學方案的設計。

        二、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

        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設計及其準備工作是一項艱苦復雜、具有創造性和探究性特點的工作。它是上課的基礎,其質量直接影響著上課的質量。一般來講,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設計的基本準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了解黨和國家的有關精神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

        這是由思想政治(品德)課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只有認真了解研究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學校日常有關教育工作的指示,并將其精神實質貫徹到教學計劃和教學實踐中去,才能保證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的正確政治方向,才能深刻理解課程標準和教材,從而才有可能全面地、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充分體現思想政治(品德)課的功能,實現思想政治(品德)課的教育教學目標。

        2.研究思想政治(品德)課的課程標準和教材

        思想政治(品德)課程是國家課程,其課程標準體現的是國家意志,具有普遍性、統一性和強制性。而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材料,也是學生學習的藍本。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必須認真學習和研究思想政治(品德)課程標準,領會其精神實質,熟悉它所規定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教學建議等,明確教學的主旨。此外必須通讀教材,分析其結構,在掌握了各內容之間的聯系后,明確各部分的重點、難點,為教學計劃奠定基礎。

        3.熟悉了解學生

        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教學過程的主體,熟悉學生,解決“誰學”和“為誰而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因而,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求教師了解學生思想實際、知識實際以及實際能力,從而使教學方案更具有針對性。

        4.搜集整理資料

        思想政治(品德)課的內容屬于社會科學范圍,社會科學的一個突出特征是說理,而說理要憑事實,要占有翔實的資料。因此,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設計,必須廣泛地收集和教學內容相關的事實和資料,并對其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處理和篩選。這樣,既可以擴大教師的知識領域,不斷豐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又可以大大豐富教學內容,不致將思想政治(品德)課講成枯燥的教條,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而失去學習興趣。

        三、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方案的設計

        教學方案包括學期教學方案和課時教學方案。學期教學方案是教師對一學期學科教學活動所進行的宏觀設計,課時教學方案是教師對一節課或一次教學活動所進行的微觀設計。這里主要研究的是課時教學方案設計。

        1.教學目標設計

        在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時,要做到使內容全面且有明確具體的指向性,同時,目標設計應堅持預設與生成的統一,使教學目標兼容表現性和生成性目標。在設計情感教學目標時要依托課文知識,緊扣認知和思想教育目標。此外,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并用行為動詞描述學生的素質發展變化狀態,使目標具有可測評性。

        2.教學方法設計

        教學方法是組織運用教材實現教學目標的思想、點子、途徑、程序、策略、手段和教與學的相互作用方式。在設計教學方法時,必須根據當前的教學任務、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經驗和特長、教學條件及課程標準規定的時間和過渡進行設計和選擇,堅持情理互動原則,在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的同時,關注學生生活,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3.教學過程設計

        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過程的設計要做到以下五點:第一,概念、原理的教學要讓學生經歷其形成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掌握概念、原理的內涵、外延、層次結構和精神實質;第二,概念、原理的教學要融入一點概念、原理的發展史和問題解決史;第三,教學過程要凸現動態性,體現預設與生成相統一的原則;第四,教學過程方案要留有空白,體現方案“彈性化”原則;第五,對教學過程的設計,一般采用活動元設計法進行設計,即首先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學資源情況和學生實際等因素,選擇恰當的教學模式;再根據教學模式的程序過程,將教學過程劃分為若干活動單元,分別對活動元進行設計;然后,再將各個活動元有機地結合成教學活動過程

        4.教學內容的組織設計

        教學內容的組織設計,要按照本課程的新理念和教學方法,將靜態性的教材“文本”加工成為與學生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的、適合于教學展開、有利于教學內容創新的組織狀態。具體講,教學方略設計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內容要進行情境化、生活化和問題化設計,此外,還要處理好理論教學與思想教育、全局和局部的關系。

        5.作業設計

        思想政治(品德)課作業設計的目的在于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引導學生應用,督促學生作進一步學習和思考,其功能是檢查教學效果,及時獲得反饋信息,改進教學。在具體設計中,要做到,重點與全面相結合、復習舊課與預習新課結合、科技知識滲透結合、課本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學生生活實際結合、一般要求和不同檔次要求相結合

        6.課前或課后活動設計

        為充分開發和利用教育資源,構筑立體開放的教育網絡系統,還必須設計一些必要的課前或課后活動,如搜集資料、參觀訪問、社會調查、課堂小品設計與編排、主題活動、研究性學習等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案,一般由課前活動方案、課堂教學方案和課后活動方案構成。其中課堂教學方案是核心,課前、課后活動設計應當服務于課堂教學。課前或課后活動設計應當服務于課堂教學,在設計時,要有明確的目的,因地因時制宜,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活動的安全。

        四、思想政治(品德)課說課設計

        說課,是教師教學設計活動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教師教學素質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說課可以把教學的成功建立在教師教學工作的規范化、合理化、有序化的基礎上,使教師全面掌握教材,明確教學目標,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說課可使教師自覺地運用教育教學理論來指導教學,使教師由普通的教學匠成長為學者型的老師,提高教師教學的整體素質。

        說課是指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其他教師或教研人員述說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以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的一種教研活動形式。說課具有簡單易操作、理論性與科學性、交流性與示范性等特點。

        思想政治說課設計一般包括以下內容: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點難點;說教學方法和手段;說教學過程。在對思想政治說課進行設計時必須思路清晰,結構清楚;教學程序要具有科學性、深刻性;主次要分明,此外要詳略得當,虛實有別。

        五、綜述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設計的意義與價值

        從一般意義上說,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就是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優化教學過程。具體來講,就是通過預先的規劃與設計使得相同的問題在今后類似的教學情況下不再出現或減少其出現的頻率。雖然說教學設計對教學不起決定性的作用,但其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教學設計使得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有利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有助于教育科研活動的開展,利于組織系統中參與者的協作;教學設計還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有助于實現教學最優化;此外,教師掌握了教學設計的理論和技術,可以減輕教學負擔,加速自身的培養,而且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有助于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所以,教學設計的優劣直接決定著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優化與否。每個教師都必須抓住新課程改革的時機,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為祖國的教育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應江.談新形勢下的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6).

        [2]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林瓊慧.談談高師實習生的備課[J].池州師專學報,2002,(3).

        [4]趙麗霞.說課是強化課堂教學效果的有益形式[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2009,(7).

        第2篇:德育課教學設計范文

        【摘 要】面對當今社會日益突顯的誠信問題,加強誠信教育勢在必行。誠信教育在我國高校極少作為獨立課堂教學活動,本文在深入調研大學生誠信狀況及特點的基礎上,對大學生誠信教育課堂教學進行了詳細的課程設計,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 誠信教育;課堂教學;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5)20-0025-02

        當前社會誠信問題日益突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大學生群體在社會中處于重要地位,正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對于推進整體社會誠信具有重要作用。推進高校誠信教育應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把誠信教育納入課堂教學,使學生系統學習、全面掌握誠信知識,提高分析辨識能力,同時也充實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本研究從設計原則、課程章節、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幾個方面設計一套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方案。

        一、課程設計原則

        誠信教育與知識技能教育不同,屬于意識形態教育,因此在誠信教育的課程設計上要注重以下原則:

        1.要與日常生活相契合。把相對枯燥的誠信理論和學生熟悉的日常事例相結合,使其變得淺顯、明白、生動、活潑。現今所倡導的誠信理論大多是前人從實際生活中總結出的經驗教訓,很多理論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生活智慧,適合采用案例教學法。比如,“鋒火戲諸侯”、“商鞅立木取信”等歷史典故都是誠信教育的生動案例。可見,誠信課程有著天然的條件與實際相結合,使這些理論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在大學生心靈中播下誠信的種子。

        2.發揮學生的參與性。大學生是誠信教育的客體,同時也是誠信實踐的主體。誠信課程只有符合教育對象的需要,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接受認同,才能奏效。筆者經調查發現97%的在校大學生都有誠信價值取向,只是受具體情境影響表現出不同的行為表象。可見每個學生心中都埋著誠信的種子。因此,在誠信道德教育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主動思考,自我教育,把外在的教育目標內化為自身的道德標準,從而深化誠信課堂教育的實際效果。

        3.要結合法律教育。誠信與法律相結合是現代誠信的必然要求,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以契約精神為核心的契約文明是構建現代法治與德治的思想基礎之一。契約精神是平等觀念、自主意識、合作精神、誠信能力的有機結合。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有38.5%的在校大學生把誠信劃入道德范疇,并未認識它的法律內涵;59.9%的在校大學生不了解基礎法律知識,這暴露出高等教育中法律教育的不足和學生法律意識不強的缺陷。因此,將誠信理論教育與法律教育相合,可以在大學生中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樹立把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結合、相統一的觀念。

        4.要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大學生群體的誠信缺失現象從心理學角度解釋是人格失衡的表現。大學生雖然能夠掌握誠信理論知識,但面對具體情境時,尚不穩定的誠信價值觀容易受到沖擊,使心理的天平向誠信的對立面傾斜,如果不及時進行糾正和引導,可能導致誠信價值觀的動搖和分裂。對誠信價值的心理體驗是形成誠信人格的必經環節,只有將誠信理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培養大學生穩定的誠信心理品格,才能鞏固他們對誠信價值的認同和信仰。

        5.要與專業教育相結合。高校要培養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讓學生“學會做人,學生讀書,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其中做人是第一步。誠信理論教育看似與專業課不相關,其實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誠信理論教育同時,適度引用一些專業課理論,不僅可以讓學生領悟到誠信原則無處不在的道理,而且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誠信原則來指導實踐。比如,市場營銷學中所講市場交換最基本的劑是誠信;法律課中很多現行法律法規,如《合同法》、《民法》對公民誠實守信都有論述,誠信是一個國家政策法律良性運行的保證;經濟學中誠信原則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誠信是市場經濟下的理性選擇;在會計學中,誠信原則更是一切技術操作的基礎。

        二、課程章節及教學目標設計

        目前大多數高校并不具備獨立開設誠信教育課的條件,因此最符合實際的作法是在現有的思想道德教育課中單獨設置誠信理論教育的章節。章節設計依據教育教學規律,在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和生活經驗基礎上,通過教師的講述和引導,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將誠信知識、誠信理念由淺入深、由外而內的,融入到學生的思想意識中,從而達成即定教學目標,讓“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得以落實和升華。

        本研究設計的誠信理論教育方案,作為思想道德教育課中的獨立章節講授,共計三大章節、10~12課時。第一章從認知開始,定名為“認知誠信”。調查中發現80%以上的學生認同誠信觀念,但被問及誠信概念時卻很少能準確作答。本章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了解誠信思想的起源,真正認知誠信二字的內涵和外延,明確新時代誠信的要求,從而建立關于誠信的整體概念。第二章在認識的基礎上進入理解與感悟環節,定名為“領悟誠信”,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通過感受誠信的美好,分析誠信的困惑,澄清自身的誠信價值取向,從而堅定誠信信念,做出正確的誠信抉擇。第三章進入實踐環節,定名為“踐行誠信”,教學目標是講述信用社會基本的信用規則和信用常識,引導學生通過情境模擬體驗誠信原則,辨識誠信對象,掌握理性誠信。

        三、課程內容設計

        結合課程章節和教學目標,筆者將具體課程內容設計如下:

        1.第一章認知誠信分為三節,分別是中國傳統誠信、西方國家的誠信、新時代的誠信。中國傳統誠信系統地總結從古至今我國誠信思想的發展以及這一傳統美德在我國歷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西方國家的誠信主要介紹誠信在西方歷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發展軌跡,以及西方國家誠信建設的經驗和教訓;第三節新時代的誠信就是結合時代特征、社會發展的需要,闡明誠信的豐富內涵、誠信對于人們的重大意義,介紹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誠信原則、誠信制度、誠信管理、誠信體系,以及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總體要求等。傳統誠信、西方國家的誠信和新時代的誠信各有側重、密不可分。傳統誠信、西方國家的誠信是新時代誠信的基礎,新時代的誠信在此基礎之上得以構建和發展,其內容緊密連接前兩者又密切聯系時代特征與需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在誠信課堂教學中,對傳統誠信、西方國家的誠信要突出批判地吸收和借鑒,對新時代的誠信則要突出繼承和發展,體現時代特色。

        2.第二章領悟誠信包括誠信“美德袋”、誠信困惑及解析、誠信價值澄清三節。每一節都以富于內涵的故事引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第一節誠信“美德袋”以“季布一諾千金”的故事引入,從中外歷史和當近社會中精選出生動感人的真實故事或發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加入“美德袋”,每一個故事都要各有側重,與相應理論和思想掛鉤。并以此喚起學生關于誠信的溫馨記憶,課堂中專門安排一個時間段,讓學生來講述自己身邊的誠信故事,通過故事的講述、分析和領悟,一次次的循環加深,最終使學生形成強烈的誠信導向。第二節誠信困惑及解析,以“康德買菜記”為引子,設置關于誠信原則和行為的兩難情境,誘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引導他們對這些問題和情境進行討論,在學生的積極思考中培養他們的誠信判斷力和推理力,從而達到提高誠信意識的目的。第三節誠信價值澄清首先通過價值觀測試,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運用分析和評價的手段,減少價值混亂和促進其價值觀的形成,并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地發展學生思考和理解人類價值觀的能力。這一節最重點的部分是老師幫助學生剖析誠信困惑的根源,指導學生處理價值沖突和選擇的技巧,使學生澄清自己的誠信價值觀和誠信抉擇能力。

        3.第三章踐行誠信章節內容可分為信用社會、誠信情境模擬、誠信對象辨識和理性誠信。第一節信用社會,在學生初步了解了誠信內涵和辨識了自身價值取向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信用作為現代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信用既是一種資格又是一種權利,同時還是一種財產,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結合實例講授信用的存在形式,讓學生了解基本的社會信用知識,比如信用卡消費、汽車住房信用消費、信用評估、征信體系等。第二節誠信情景模擬,是在即定規則下,以分組對抗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擬某些特定的情境,讓學生在真實人人沖突中體會誠信的重要性和有用性。我們設計了“囚徒困境”、“紅黑博弈”、“誠信缺失”等一系列模擬場景,讓學生們可以充分體驗。或可引入沙盤模擬,誠信原則在沙盤模擬課程中體現為對“游戲規則”的遵守,可用于讓相關專業的學生真實體會誠信的重要性。第三節誠信對象辨識和理性誠信。我們認為大學作為學生步入社會前的最后一個教學階段,大學生已具有成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能力,大學教育更應注重實用性,培養學生步入社會的實際生活能力。因此,在這一節我們要系統分析目前社會上種種失信現象,如學術領域的“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論文剽竊”,經濟領域的“經濟大省不做誠信矮子”,生活領域的“三鹿奶粉事件”等,不回避社會陰暗面,幫助學生認識誠信缺失的危害,增強辨識誠信對象的能力。讓學生擁有理性的誠信,在堅定誠信意識的同時還要明白如何行使誠信的權力。在教學活動的最后階段,為鞏固教學成果,要讓學生們自己反思日常行為和學習心理,發表誠信感言。感言旨在了解學生的真實體驗和感悟,檢驗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四、適用教學方法

        全部三章九節分別側重“知、情、意、行”,因此適用的教學方法也有一定區別。

        1.認知誠信側重對學生誠信的“知”的教育,適用的教學方法為:灌輸教育法、疏導教育法、案例教學法、典型事例教學法等。在本章節的教學中主要運用的是灌輸教育法,可以綜合使用理論講解、事例分析、數據論證、古訓論事等方法,方可達到較佳的教學效果。

        2.領悟誠信側重對學生誠信的“情”和“意”的教育,適用的教學方法為:形象教育法、示范教育法、情境教育法、感染教育法、對比教育法、討論教育法、沖突緩解法、心理咨詢法等。在本章的教學活動更多的表現為多種

        教學方式的綜合運用,特別是情境教育法和討論教育法的運用會給課堂增加更多的色彩,但同時也對教學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有堅定的信念、廣博的知識、敏銳的判斷力和較強的說服力,方能自圓其說,幫助學生解決困惑。

        3.踐行誠信側重對學生誠信的“行”的教育,適用的教學方法是灌輸教育法、管理教育法、實踐教育法、引導教育法、討論教育法、預防教育法、激勵教育法等方法。本章的教學方法主要為實踐教育和引導教育法,因為要注重誠信的“行”的引導,唯有讓學生親身體會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章教學中還應特別注意倡導學生自主誠信意識的覺醒和鞏固,以達到誠信理論教育的目標。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每一種教育方法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必須蘊涵眾多具體教育方法的運用。誠信課堂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個教學環節很難精確分開進行,這就更加要求教學過程中要秉承統一的教育理念,注意多種方法的交叉綜合運用,注意各個環節之間的連貫和銜接,在充分發揮各種方法的恰當交替和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傅維利,劉磊.論誠信教育的原則與方法[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2,(4).

        [2]胡欽太.重構大學生誠信教育機制[J].道德與文明,2003,(1).

        [3]管憲平.論我國大學生的誠信及其建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4.

        [4]宋廷敏.培養大學生誠信品質的幾個環節[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4,(3).

        第3篇:德育課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優化

        應該了解到,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工作中仍舊存在諸多弊端與不足,數學課程教學內容上和相關教學實用性上存在部分缺陷,學前專業數學教材特點具備和高中數學教材等同的整體知識結構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學前專業未來幼師從業知識學習結構體系,實踐課程中,數學教學內容所涉相關數學知識皆為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方法以側重教學點形式產生,數學知識重點內容有所缺失,應從實際角度出發,特殊問題予以特殊解決,從根本上處理這些問題。

        一、重要性分析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主要是進行空間形式研究以及對應數量關系研究,因為數學能夠有效進行數據處理和計算,之后在此基礎上也可進行資料觀測和理論證明,隨時進行自然現象數學模型提供以及社會結構系統數學模型提供等。數學所涉范圍相對較廣,生產領域、生活領域和學習領域以及研究領域中皆會在不同程度上應用到數學知識,利用數學可有力解決實際問題。幼兒專業教學環節,數學以核心文化課程形式產生,務必進行教學水平提升和數學教學質量提高,旨在使學生愛上數學這門學科,通過此種形式來滿足幼兒教師群體文化素質訴求以及社會教育需求等,使學生學好數學可提升幼兒教育質量,也可深度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內容和對應數學基本技能內容等,學前專業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目的和運算能力提升目的以及空間想象能力提升目的便會達成。需要注意的是,通過正規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可進行幾何圖形認知,學生可進行自主制作,循序漸進的去解決實際問題,之后在此基礎上形成優良創新意識和創新思想,與數學思想教育相結合環節中可深度培養學生群體內在個性品質,形成科學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以及認真學習態度。身為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師,應按照學前專業教育特點要素和學前專業教育現狀要素以及學前專業數學課程設置目的要素等進行基礎性數學課堂設計優化,使得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得到雙向提升。

        二、學前教育專業優化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方案分析

        1.教學模式整改

        進行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優化過程中,其內容選擇上應注重現代社會生活教學內容篩選和日常生產廣泛應用內容篩選,需有力突出學前教育專業特點,旨在為學生后續幼兒園教學事項進行打下良好根基,還有就是應按照教學目的內容進行數學理論數學基礎知識精選和數學方法數學基礎知識精選以及數學思想數學基礎知識精選,充分揣摩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興趣和學生愛好,在具體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程教學環節中適時融入學生感興趣內容,以滿足學生基本學習訴求。數學教學內容安排方面,仔細斟酌不同類型知識結構系統性,遵循由淺入深教學原則、由易到難教學原則和循序漸進教學原則,以此種方式滿足學生具體認知需求,在符合學生群體認知規律基礎上方便于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和基礎技能掌握,隨之可有效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在學生智力得以開發的同時,注重與對應數學內容間的緊密銜接性,不斷充實幼兒教育工作相關聯數學知識點與內容,生活實際數學內容涉及度也應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密切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特點,適時進行針對性教學,其主要分為數學游戲教學內容和數學故事教學內容以及數學話劇教學內容等,數學教師可借助卡通形象編寫模式和對應數學故事表演模式等進行學生潛在學習興趣激發,形成生動數學教學模式和活潑數學教學模式以及有趣數學教學模式。

        2.教學方法更新與教學觀念創新

        老舊式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室為主要教學陣地,教師進行講解,學生洗耳恭聽,教師進行舉例示范模式教學,學生便會模仿學習,通過反復練習后則由教師進行課后作業安排,機械式教學現象和填鴨式教學現象尤為明顯。應該了解到,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應逐步走出課堂,不應拘泥于原有課堂教學模式,可在室外進行相關數學知識教學,以游戲教學模式為主,以此來加深學生本體數學概念理解程度,函數性質內容等也會得到深度理解。學前專業數學課程教學中,應進行多樣化教學與實際化教學,激發學生潛在學習興趣,摒棄原有作業本作業完成模式,納入手工制作教學方案,引導學生進行玩具制作和教具制作,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和樂趣與,在學習中體會成功喜悅,將數學知識內容與實踐活動相連,通過教室合理布置以及優異學習環境創設來讓學生熟悉周圍教學情境,達成教與學的完美相融,逐步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之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均愛上數學這門學科。具體教學過程中應按照教學內容特點進行教學模式安排與選擇,適時進行原有教學模式優化與原有教學模式整改,執行說學結合教學策略,逐步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精神。最為常見的例子即為,函數奇偶性教學過程中可執行分組合作學習方案,此種方法可達到揚長避短式教學目的,隨后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基礎性數學課程教學任務安排,函數奇偶性基礎知識講解完成后,旨在有力鞏固此類知識,以小組競賽形式進行數學游戲活動組織,規定時間段內完成比賽的小組可以獲得勝利,需要注意的是,應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學生與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學習、探討可揚長避短、優勢互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編自導教學方案實施和自演話劇數學教學方案實施,此時學生群體必會從中提升本體創新能力和基本競爭意識。

        3.作業形式整改與評價模式創新

        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群體特點加以深度分析,數學課程教學要求不應太高,數學基礎知識掌握才最為根本,數學作業無需沿襲以往教學模式,證明、求解等書本作業方案應被改革與調整。較為正確的做法是,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師可運用書面作業安排形式進行作業任務下達,主要涵蓋了手工作業安排形式和構思性作業安排形式以及表演性作業安排形式等,不僅如此,也可安排比賽型作業,全方位多角度的培養學生幼兒教育從業能力,也可穩步提升作圖能力和玩具制作能力等。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群體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假設最終還是以學習成績作為核心考量標準的話,多數同學便會對數學學習愈加厭倦,導致棄而不學狀況產生,所以應在具體數學課程教學中認真對待每位學生且尊重每位學生,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和注重學生特長發展,對不同層次學生群體和不同程度學生群體提供不同類型教學要求,給予學生公平競爭機會,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受到公平對待,而不是區別對待,使其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與,從而進行學習自信心完美樹立。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師需要對學生個體進步加以肯定,對學生學習缺陷加以指正、引導,評價用語務必充滿正能量和極具鼓勵性特質,讓學生熟知勞有所獲的學習真諦,在充分認知自己的同時發現自身需改變之處,了解努力與結果成正比的道理。結束語綜上所述,首先要理解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其次是進行課堂設計和課堂優化,通過教學模式整改、教學方法更新與教學觀念創新、作業形式整改與評價模式創新等來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數學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秀芳.關于民辦高校本科學前教育專業設置的思考[J].生活教育,2016(01).

        [2]朱明健,謝笑容.高等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困境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5(29).

        [3]歐陽潔,陳朝暉.當前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08).

        [4]彭國榮.試探民族預科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以湖北民族學院預科數學教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01).

        第4篇:德育課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學習科學 課堂參與設計 螺旋形問題學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H5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11-0233-01

        各項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形態的不斷變化讓教育也進入了一場深刻的變革――從工業時代“以教為基點”的教育模式向“以學為基點”的新教育模式的轉變。“學習環境已代替了教學的信息傳輸觀成為教學的新隱喻”①。今天,“知識”的內涵與教育的目的已經改變,“知識”不再意味著對信息的記憶和復述,而轉向對信息的發現和使用。因此,教育的目的也隨之變為幫助學生發展習得知識所必需的認知工具和學習策略,使他們能夠富有成效的思考歷史、科學、藝術、社會現象等各方面的內容。在學科方面則使學生了解如何提出有關該學科領域的有意義的問題,形成對學習原理更本質的理解,幫助他們成為自我維持的終身學習者。②”

        學習能力的本質是知識的遷移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一反三的能力。因此,怎樣能設計一個學習環境來提高韓國語學習的有效性是本文研究的關鍵。本文將通過具體的課堂活動設計來進行說明。

        一、教學實例分析

        有效教學通常被界定為教師通過創設有效的學習環境,使學習者積極參與其中的學習活動,以幫助學習者獲得深度理解和高投入型的學習效果。本設計的形式為分組學習,學習內容應用高文教授提出的螺旋形問題學習模式的設計思想進行設計。即用學生熟悉的問題,通過誘導性的提問,激活學生的相關知識與生活經驗,使之與即將學習的新概念聯系起來,由此實現學生學習知識、認知技能、與人合作能力的提升。

        《首爾大學韓國語1》第10課完成后,學生已經掌握了現在時態的基本語法和日常生活的一些基本單詞,具備了簡單表達自己思維的基礎,但由于主動使用韓國語的機會很少,從而不能熟練運用已經積累的語言材料,并且出現了遺忘的現象。

        (一)課堂參與設計

        設計目標:使學生減少對所學知識的遺忘,充分運用已有的語言能力,從一開始就養成主動運用韓國語的習慣。學習內容:6―10復習課。基本問題:教師列出6―10課中包含重要語法的句子,讓學生出聲朗讀這些句子,并把它們翻譯出來;類似問題:學生運用這些句子中的重要語法造句,并寫下來;拓展問題:教師用學過的語法及單詞給學生講一個小故事,并把故事內容板書出來。涉及到的個別生詞讓學生小組討論,通過上下文猜出意思;生成問題:進行故事接力活動。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的每個學生說一句話,話的意思要和本組前一個人說的內容有關,到每組最后一個學生說完為止。然后組員一起把剛才大家共同完成的故事寫下來。看哪一組寫得最完整,哪組的故事最有趣。

        本設計中,基本問題是與核心語法相關的問題;類似問題是對核心語法的初步運用;拓展問題是由核心語法及學過的詞匯組成的小故事,鍛煉學生在課文之外的文本中理解這些詞匯和語法的能力;生成問題是一個高挑戰性的問題,需要學生在現實中,在自己需要時主動運用這些詞匯及語法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二)課堂實施效果的微觀分析

        拓展問題中,教師講述了以下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里,“??”“?”“???? ”都是生詞,但是通過教師反復模仿韓劇中的情景和語氣說“??,? ??”“?!?!”,有的學生能猜測,“是死的意思嗎?”“又,是又的意思。”學生們通過自己對上下文的理解,使這些猜測得到了印證,這一過程激發了學生想要掌握更多詞匯的欲望,同時增強了他們獨自運用這門外語的信心。在生成問題中,學生表現出很強的“說”的欲望,并且與第二環節造句練習的情況相比,嘗試用比較復雜的句子說話的學生數量明顯增加。“?”“????”“??”這三個在上一個活動中出現的生詞也多次被學生使用。雖然學生出現了一些語法和詞匯的錯誤,但教師并沒有嚴格的一一糾正,而是本著能夠理解學生所表達的意思即可的原則,盡量減少在故事接力過程中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能獨立完成他們自己的故事。

        二、設計總結與反思

        在“學習即社會參與”的社會文化觀基礎上,本設計的參與結構設計不夠明確。每個小組成員間的行事權、角色、義務沒有具體設計,導致一些學生在分組活動時處于被動狀態,僅僅是附和他人的觀點或者負責記錄他人的話語,自己沒有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從學生的整體表達來看,本設計基本實現了大多數學生從一個學習基本語法和詞匯的新手,到成長為主動運用這些語言的熟手的轉變,并逐漸形成了主動運用這門語言的意識。

        注釋:

        ①楊南昌.學習科學視域中的設計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71.

        ②約翰?D?布蘭思福特.人是如何學習的[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4.

        【參考文獻】

        第5篇:德育課教學設計范文

        一、教學目標的優化

        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要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著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要以化學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為學生今后參加工作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教學設計必須以教學目標為指導,具體操作中應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展示目標;緊扣目標,進行教學;圍繞目標,論斷反饋;進行矯正,落實目標。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注意教學大綱是其基本原則,但同時應結合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否則會適得其反。教學目標是一個多文化的概念,不僅以傳授知識為目標,還要依據大綱和教材,滲透以下內容:各種能力的培養,學習、研究方法的掌握,良好習慣、科學態度、思想品德等各種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如教學中不考慮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是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的。在初中化學中,有許多探究性實驗,如對空氣中和人呼吸產生的氣體各成份含量的測定,可通過學生的猜想或假設,設計多種可能,然后,分組實驗,根據實驗結果,由學生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種科學的探究方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研究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的優化

        對于確定的教學內容,教師應在明確教學目標、掌握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準確把握其深度、廣度和梯度,應當做到以教學大綱為綱,認真鉆研教材,掌握教學要求。首先應統覽全章內容,劃分單元之后,再回到每節課的內容上,運用整體—部份—整體的分析方法,才能做到每節課相互串聯,在教法及知識結構上不脫節。在挖掘教材優點的同時,也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有目的地翻閱資料,從中尋找最新的有關背景資料,選擇較好的表述方式,好的典型例題,好的演示方法及適宜的輔助練習等,以彌補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初中化學“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學中,結合課文的特點,我通過查閱資料、文獻,得知“海嘯”和“颶風”等的形成也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有關,因此,在上課引言時,我采用 幻燈把“海嘯”和“颶風”引起的災難性的場景呈現在同學面前,讓學生發揮其豐富的想象力,找出他們引起的原因,從而激發同學的求知的眾望,再根據同學在日常生活中已知的知識,充分利用多媒體和化學實驗相結合,打破書中原有的格局,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通過觀察、交流討論,得出正確的結論,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該堂課的的知識,教學效果良好。 總之,在優化教學內容時,應本著主次詳略得當,精講多練的原則,分表哪些內容教師講,哪些內容學生講,哪些內容安排學生自學或討論,哪些由師生共同解決等。課堂教學中要圍繞教學內容,使各個教學環節能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合理安排,讓教師和學生各處其位,協調一致,配合有序,發揮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

        三、教學結構的優化

        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應充分考慮教與學的各種因素,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原則,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要求以及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等,設計好符合教學規律與教學原則的教案。 一節化學課一般包含有新課引入,講授新課,課堂例題,鞏固訓練和課堂小結等幾個部份。各個環節必須在時間分配上合理安排,在內容上精心設計,才能形成有層次的科學和諧的結構。如新課引入的方法是較為重要的一環,它是每堂課的“開場白”,運用得當,則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可為新課教學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主要可通過提問討論法、習題解答法、實驗法、猜想法、類比法等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其中,提問討論法在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的教學中運用得比較多,習題解答法多用于學生已獲得了較多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定理等物理知識,而新課將在已學過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實驗法主要用于邊講邊實驗的授課類型中,可由教師演示或由學生分組去做。除此還有很多的引入方法,在設計上應力求簡單明快,起到啟發思維的作用。如在講授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時,可讓學生回顧初二物理中所學的“分子、原子”的知識,從而在化學教學中進一步體會他們的深層意義。

        四、教學手段的優化

        眾多的教學手段中,教學語言是最基本然而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必須十分重視教學語言的訓練和運用,口頭語言應規范、生動,板書語言應工整美觀,體態語言應大方得體。除此之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除較為傳統的光學投影儀之外,多媒體技術在輔助教學上,可通過微機揉合圖、文、聲、像為一體,對各種教學信息進行加工,以交互式為手段,為學生創造逼真的物理情境。例如:在初中化學“奇妙的二氧化碳”一節的教學中,二氧化碳氣體倒入放有燃著的階梯蠟燭的燒杯中的實驗,我們利用錄像觀察用“干冰”升華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盛有多個燃著的階梯蠟燭的大燒杯中的實驗,現象具體生動,印象深刻,效果明顯。

        五、教學方法的優化

        第6篇:德育課教學設計范文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日益整合,數學實驗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搭建了一個能夠真正自主探究的學習平臺,滿足了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教學需求。為了解決實際教學中課時不足的問題,教學中可以引入微課這一新型教學資源。在數學實驗和微課的融合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

        關鍵詞 :中職;數學實驗;微課;信息技術

        基金項目:蘇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2013年度立項課題“高職學校開設數學實驗課的實踐與研究”(項目編號:130102038)

        作者簡介:歐陽仁蓉,女,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15)03-0072-04

        一、中職學生數學學習現狀

        數學是中職院校開設的文化基礎課程之一。數學學習不僅為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但目前的數學課程單一,缺乏層次感,學生被動學習。教學中仍然采用以課堂為中心,采用“定義、定理、證明、舉例”等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下的教學雖然嚴密而系統,但其中繁瑣的數字計算和定理證明,除了消耗學生大量的時間,實際上既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偏離了中職數學“夠用”的教學原則。因此,我們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創設一個開放、適用探究學習的學習平臺。數學實驗就是一種很好的實踐載體。

        二、中職數學教學中開展數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局限性

        (一)數學實驗教學的意義

        數學實驗,是指根據研究目標,創設某種數學情境,通過思考和操作活動,研究數學現象的本質及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是一種思維與操作相融合的活動。[1]它與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實驗教學一樣,也可以作為一種常規的數學教學模式。其特點就是以問題為載體,借助計算機教學軟件的強大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去解決問題,從而在實踐中獲得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素質。

        1.開展數學實驗可以促進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目標就是要創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通過數學實驗教學,可以將數學中的理論知識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學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2]重視信息技術手段,并將其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將學生從大量繁雜而重復的運算中解脫出來,使他們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2.開展數學實驗教學可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數學實驗是一種開放式的活動化教學,它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使學生在各自的能力基礎上都得到較為充分的發展。[3]在具體的問題背景下,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觀察、比較、歸納,親身建構了數學知識點。所有的新知識,都是通過自身的“再創造”,納入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使之成為能理解能運用的知識,徹底改變了以講授“結論”為主、以“灌輸”為特征的傳統教學模式,真正實現“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

        3.開展數學實驗教學可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在數學實驗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還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實驗中,通過親自動手,充分嘗試,并試圖通過各種途徑去思考、探索,通過這樣的途徑獲得的知識比起單純靠教師灌輸式講授所獲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在親自構建知識、深刻理解知識的同時,學生的觀察、探索、創造、實際操作能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發展。比起傳統教學形式而言,數學實驗教學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這點也符合現代數學教育中以“學生發展為主體目標”的教育觀念。

        (二)數學實驗教學的局限性

        目前,大部分學校數學課每周只有4課時,如果再進行實驗,每周至少還需要2課時,事實上,這樣的課時總數在實際教學中是無法滿足的。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對于一些平行知識點借助實驗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學習新的內容。比如,學習“指數函數”一節內容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冪函數”的學習步驟,就是通過繪制一個含參數的函數圖象,觀察函數圖象隨參數的值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從而總結出指數函數的性質。這樣的研究方法同樣適合指數函數。我們還可以使用類似的方法學習“正弦函數的圖象與性質”、“余弦函數的圖象與性質”、“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等內容,這樣做就能夠彌補課時不足的實際問題。

        此外,我們在之前做過的一個學生問卷調查中,了解到有93.98%的學生對于數學軟件和數學實驗是不熟悉的,92.12%的學生從來沒有使用過數學軟件來輔助學習。基于這樣的一種學習情況,想要順利開展數學實驗的教學,除了正常教學中介紹的數學知識點外,我們必須不時地增加“數學軟件的使用”這一系列的教學內容作為補充。軟件使用的介紹也需要課時,想要解決這個課時缺口,我們可以借助微課資源。

        (三)微課輔助教學的優勢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是指為了使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為教學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就是課堂教學視頻,同時,還包含于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教學資源。[4]

        在傳統的現實課堂中,教學內容都是由若干個知識點構成,不是老師講就是學生做,這種形式的課堂難免會枯燥,如果遇到較難的知識點,學生還可能一時聽不懂。這時引入微課,教師可以在視頻的錄制過程中借助一些動態實物來輔助學生的思維變化。而且,學生還可以通過暫停或后退的方式對視頻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將微課資源融入學生學習,學生可自主控制學習進度,并通過小組協作進行解決問題,促使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系統、具體的知識。數學實驗中強調的是過程與方法,以及學習活動的探究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5]從這點而言,數學實驗教學與微課學習的出發點是一致的。因此,基于微課的數學實驗教學才是最適合于中職教學現狀的一種教學形式。

        三、“指數函數”數學實驗微課設計與制作分析

        江蘇教育出版社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材第一冊中的4.2節是“指數函數”。指數函數是在學習了函數的定義及其圖象、性質、掌握了研究函數的一般思路,并將冪指數從整數擴展到實數范圍之后,繼學習了冪函數之后的又一個重要函數,也是函數中的重要內容。在傳統教學中,本節內容一般安排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習指數函數的概念、圖象、性質;第二課時為指數函數性質的應用。在第一課時的學習中,函數圖象的變化很難動態的展示給學生,因此,這一節內容非常適合開展數學實驗教學。筆者借助的是一款簡單易學的數學軟件—幾何畫板。

        (一)實驗教學設計思路

        傳統教學步驟:列(x,y)的對應值表描點法作出圖像列出在a>1和0<a<1兩種情況下的圖像與性質;運用《幾何畫板》構建數學實驗教學的步驟:用《幾何畫板》繪制y=2x與y=1/2x的圖象用《幾何畫板》繪制y=ax圖像學生改變參數a的值,觀察圖像的變化,歸納函數性質歸納出在a>1和0<a<1兩種情況下的圖像與性質。

        (二)微課教學設計

        1.導入。微課歸根到底就是為了傳授知識而做。但純粹的過程講解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枯燥無味的。這時我們可以在視頻制作的過程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或在一些問題環節最好適當的設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疑問。比如,開頭部分先激發大家的興趣,請兩個同學演繹一個問題故事:“我愿意借你一萬元,第一天你還我2元,第二天你還我4元,第三天你還我8元,…以此類推,等你還到第15天,我就把之前14天的錢都退給你,再給你1萬元,而且不用你再繼續還錢了,你愿意跟我做這個交易嗎?”相信學生觀看完這部分之后,會寫出一類數2,22,23,24,…215,這時,我們可以在視頻中打出字幕,提出疑問:“在第x天需要還款額是多少呢?”學生自然會得出一個函數關系。這時我們就可以在屏幕上打出第二個問題:“形如y=ax,這一類底數是常數,指數中含有x的函數是什么函數呢?”根據問題,學生就可以通過翻閱課本,得知這類函數就是指數函數。此時我們再提第三個疑問:“你能幫我判斷y=2x,y=3x,y=1/2x,y=(-2)x這些函數是指數函數嗎?”這個問題提出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再研究函數形式,最終得知概念:“形如y=ax(a>0,a≠1)的函數叫做指數函數”。接下來,繼續發問:“大家想畫出這個函數的圖象,了解關于它的更多事情嗎?”在這樣一步一步的引導下,學生接下來心里最想知道的就是如何繪制指數函數的圖象,尤其是含參數的函數圖象。而繪圖的步驟可以用視頻錄制演示操作的方式進行講解。

        2.作圖。這個數學實驗能順利開展的前提就是學生能夠熟練使用幾何畫板繪制出具體的指數函數以及含參數的指數函數y=ax的圖象。對于繪圖方法的指導,我們可以借助微課視頻的形式,讓學生觀看視頻,通過步驟示范,學習繪圖的方法。這樣在視頻中分步驟有條理地呈現,比教師單純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而且還可以使用字幕提示關鍵步驟。微課設計中,希望能夠將整個繪圖過程逐步呈現給學生,學生能夠邊觀看視頻邊領悟繪圖原理。每觀看一步,可點擊暫停,自己跟著操作,對于有疑問的步驟還可以通過反復觀看視頻直至自己操作成功。主要步驟如下:①建立一個新的幾何畫板文件;②由菜單“繪圖”?“定義坐標系”,這樣可以在平面內建立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③選取“畫點”工具在直角平面內任意點,選中,由“度量”?“縱坐標”,分別得到這個點的縱坐標的值,選中,右擊,選中“度量值的標簽”,在彈出的窗口輸入“a”,點擊確定,作為參數a的值;④用“選擇”工具選取剛才畫的點和X軸,由“作圖”?“垂線”,畫出過這點垂直于X軸的直線;再通過“構造”得到這條垂線的垂足,連接該點與其對應垂足得到一條垂線段;⑤點擊“繪圖”?“繪制新函數”,在新建函數窗口輸入y=ax,參數a的輸入直接點擊結合畫板窗口中的值即可。在視頻的錄制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要富有激情,富有感染力,如果講述一件事情時總是語調單一,很難提起觀看者的興奮度。這個部分的微課是否成功的判斷依據就是學生能跟隨微課視頻自主學習、掌握微課呈現的知識內容。

        3.試驗。實驗(1):通過第二段微課視頻的學習,學生應該掌握了繪制指數函數的圖象的方法,首先要求學生繪制y=2x與y=1/2x的圖象。提出問題:①函數的定義域、值域分別是什么?②圖象與y軸的交點是什么?③討論函數y=2x,y=1/2x的單調性。實驗(2):繪制含參數函數y=ax的函數圖象。拖動點A,改變A點的縱坐標,觀察函數圖象的變化規律。提出問題:①對于指數函數y=ax(a>0,a≠1),當a在不同的范圍內變化時,函數的定義域、值域與y軸的交點會不會發生變化?②當a的值在哪個范圍內變化時,從左往右看,函數圖象是上升的?③當a的值在哪個范圍內變化時,從左往右看,函數圖象是下降的?(3)知識小結(字幕投影):①一般地,形如y=ax(a>0,a≠1)的函數叫做指數函數,其中x為自變量,a為常量;②當a>0時,函數y=ax在R上單調遞增;當0<a<1,函數y=ax在R上單調遞減;③指數函數的定義域為R,值與為(0,+∞)。函數圖象經過定點(0,1)。

        4.練習反饋。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在計算機上編制一個測評系統,及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或全班性有針對性的講評來進行補缺補漏,提高教學效果。“指數函數”這一節教學中,在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實驗方式研究了指數函數的圖象與性質之后,可開發一個網絡自測系統進行基礎聯系以及變式訓練,由電腦在題庫中隨即出題,學生直接上機作答,計算機及時反饋。解答出錯時,計算機給予提示,也可以選擇查看參考答案。教師馬上能得到檢測數據,針對學生的解題情況,再進行集中講解。這樣就解決了教學反饋的問題。

        5.試驗報告。無論教學的形式如何豐富,如果只是一味地改革傳統教學模式,而忽視了學習的本質,那就偏離了改革的意義。因此,我們要給學生掌好舵,讓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之后,還能回到學習內容上來。學習需要反思,而完成一份實驗報告就是很好的反思形式。針對所學的內容撰寫試驗報告,內容可以包含很多,無論是學習的知識的重難點的總結,還是數學軟件的使用心得,或是微課制作的建議等等,只要是在學習之后自己的所得都是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王錫寧.多媒體技術在數學實驗中的功能[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8):44-46.

        [2]曹愛民.高等職業院校高等數學與現代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改革研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1(5):45-47.

        [3]林永春.數學實驗課的實踐與探究[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5):33-35.

        [4]徐穎麗.將微課引入現實課堂教學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3(7):88-89.

        第7篇:德育課教學設計范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0A-0109-01

        體育課堂教學設計是體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根據某次體育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情況、場地器材等教學實際,針對體育課堂教學活動而進行的教學設計。由于初中生對體育課熱愛程度不一,教師在課前征集教學設計提案、課中傾聽學生意見、課后注重學生評價,能夠為課堂教學設計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關注“提案”征集,豐富設計信息來源

        體育課堂教學設計需要觀照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教師在具體操作教學設計時要強調一定的自主性和自由性,這就為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設計提供機會。新課程標準推行以來,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廣泛征詢學生的參與意見成為了共性認知。為了獲取適用度更高的意見和建議,教師讓學生以“提案”的形式呈現思路,綜合考量學生的“提案”訴求,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環節。每次上課前,體育委員負責收集學生的“提案”,為教師備課提供重要的信息來源。教師針對學生意見進行評估,吸取學生的合理化建議,掌握學生運動興趣的激發點,使課堂教學呈現健康發展的態勢。有一位教師準備球類訓練內容時,在課堂教學前收到體育委員送來的六份“提案”,有的建議教師改進預備運動形式,有的提議開展小組對抗賽,有的建議教師多參與小組活動,有的提出球類訓練應該增加游戲成分,還有的建議教師按照學生的意愿進行分組活動。教師綜合學生的“提案”意見,增加了游戲、競賽活動等內容,而且在學生分組、教師參與等環節都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這樣教學,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師生互動頻繁,課堂氣氛活躍和諧,課堂教學效果顯著。

        二、傾聽學生意見,適時調整教學進程

        在課堂教學執行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傾聽學生的意見,以便對課堂教學程序、環節、方法等進行針對性的調整,提高課堂教學的適用性。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其感受意見有一定的價值度,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建議,并快速做出教學調整策略,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個性需求,給更多學生創設運動學習的契機。為了理順意見提交渠道,教師要做好信息傳遞體系構建,小組、體育委員、其他班委會成員都是學生意見的直接傳遞者。在徒手操訓練課堂上,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展開訓練,結果訓練秩序比較混亂,小組長束手無策,訓練效果不佳。教師及時召集小組長了解情況,小組長給出一些意見和建議:小組單獨訓練時,小組成員不聽從安排,動作不規范,思想自由化嚴重,不如展開小組間比賽,讓大家在比賽中進行訓練,每個人都力爭為小組出力,其運動表現自然會有大幅度提升。教師采納了學生組間競賽的意見,讓各個小組抽簽決定出場順序。比賽開始了,小組成員登場亮相,學生盡心盡力操作,追求整體性、整齊度、規范化,課堂學習氣氛非常活躍。教師充當評委當場公布成績,排出小組競賽名次,這樣將小組訓練變成小組對抗賽,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大為提高,訓練態度、訓練質量都有了質的飛躍。

        三、注重學生評價,展開多重教學反思

        制約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眾多,在課堂教學結束時,教師要及時收集學生參與體育評價的反饋信息,通過整合、分析、對比、歸結形成課堂教學反思,為后續教學提供重要借鑒。課堂評價、課堂總結是重要的教學環節,教師鼓勵學生參與評價和總結,可以了解學生訓練的情況,掌握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為進一步改進教學策略提供明晰的思路。排球訓練結束時,教師要求學生展開課堂小結,有的學生自告奮勇:這節課我們進行排球戰術訓練,開展了小組對抗賽,大家都表現得很好,特別是我們第一小組取得了多場勝利。學生都笑了,有一名學生插話:“老師加入你們小組才勝利的,這算什么本事?”有學生建議道:“下次老師不能總在一個小組,應該輪流到各個小組支持。”教師接受這個建議:“下次再舉行對抗賽,咱們抽簽決定,老師多參與幾個小組的比賽,爭取為更多小組贏得比賽。”教師邀請學生來總結課堂教學,給學生更多參與教學的機會。從學生的總結可以看出,教師參與學生活動,給學生帶來動作示范,給出技術指導,還能夠給學生帶來精神鼓舞,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

        第8篇:德育課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藝術設計課程;設問教學;實踐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2-0239-01

        對于藝術設計這一特殊的專業,既要求學生有很強的藝術能力,又要求學生有很強的實踐能力。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的自身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各種新的教學方式不斷地提出,很多新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積極地作用。“設問教學”的提出就是眾多新的教學方式中的一個典型例子。

        一、“設問教學”的概念和實施方法

        設問教學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大綱的要求,把課堂教學的內容設計成相應的學術問題,在課堂上以解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思考,教師給予相應的引導啟發,實現學生主動思考與教師引導相統一的教學方式。設問教學有別于傳統的課堂上老師講解,學生被動的接收學習的教學方式,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思考問題中去,在思考和探討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從中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這種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鍛煉,但這也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增加了難度。

        在進行具體的問題設置時應根據需求對問題進行分類,有教育專家從某種角度將問題分為這樣幾類:識記類問題、理解類問題、應用類問題、分析類問題、綜合類問題、評價類問題。良好的問題設置方式,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自己,使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效率才能更高。

        注意運用良好的課堂組織方式,良好的教學成果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作為支撐的,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首先就得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靈活運用教學內容,組織輕松活躍又能使學生能很好的掌握課堂知識。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藝術文化功底應該多組織學生進行課外的閱讀,增長見識。為了適應藝術設計課程藝術性與實踐性皆有的特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做到虛實的結合。

        二、“設問教學”對于藝術設計課程教學的作用

        設問教學是一種靈活互動的教學方法,設問教學的教學模式不再是教師單純的講解而是問題的解決建立在對問題的解決的基礎上,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雙向式的提問,這種教學方式具有多提示、少灌輸的創新性,這種靈活的課堂教學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思考能力、悟性。

        設問教學是一種學研結合的創新教學模式,設問教學過程中設置的問題大多層次不一,有簡單的基礎性的理論記憶內容,也有提高型的應用分析問題,還有研究性的內容,問題涉及的難度越大,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越高,學生從中得到的鍛煉也就越大。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對問題進行研究,做到了學研結合,提高了學習能力。

        設問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曾這樣來形容教育:“優良教學最重要的條件是培養有效的學習習慣及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創造力正是源自于這樣獨立的思考。”由此可見,獨立思考對于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設問教學正是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既培養了獨立思考能力,又使得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三、提高“設問教學”作用的措施

        正確的理解設問思考的本質,設問教學過程中的問題的設置是整個課堂的點睛之筆,但并不是整個課堂都只有問題而沒有教師的知識傳授,問題是為了引導學生掌握知識而設,這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把握設問教學的本質,引導學生在思考中解決問題并從中學到相應的知識。

        設問教學中的問題應該要構題嚴謹,張弛有度。在進行設問教學的問題設置時,不僅要考慮設置的問題的嚴謹性,注重所設問題與相關教學內容的關聯性,還應該注意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得設置的問題具有藝術氣息,不能設置過難的問題從而打消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努力營造一個張弛有度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高漲。

        四、結語

        在藝術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的藝術性的培養,又要注意課程本身的實踐性的培養,設問教學在這兩方面的能力培養上都能發揮出一定的作用,在運用設問教學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但是要想設問教學在藝術設計課程教學中取得更大的效果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究和改進。

        參考文獻:

        [1]周瑾.體驗式教學在藝術設計課程中的運用[J].教育與職業,2012(11).

        第9篇:德育課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數學實驗;CDIO;教學改革;工程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0-0216-02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1-4]。CDIO強調在加強基礎教育的同時,關注工程實踐,熟悉工程流程,加強實踐環節;注重技術知識和推理能力的培養,強調個人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與人際溝通的技能并重;強調綜合創新能力與社會大環境協調發展。

        隨著近年來高校的擴招,獨立學院應運而生。獨立學院的教學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它不是培養研究性人才,而是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實踐型人才,即“能上手、上手快、有發展后勁”的人才。要想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性教學是重要的環節,在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5]。

        數學實驗是以計算機和數學軟件為實驗工具,以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等作為理論前提,讓學生進行大量的圖形演示和驗證演算,以實例分析、模擬仿真、歸納發現等為實驗方法,通過“基礎性、應用性、設計性、創新型”四個層次的實驗項目的設置,構建“基本型、提高型、自主型”的實驗體系。讓學生實現主動地建構知識,并通過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解決實際問題,最終以實驗報告或小論文作為成果的上機實踐活動。

        因此在高校教學改革的大浪潮下,針對獨立學院的辦學宗旨和教育理念,參照CDIO的1個愿景、1個大綱和12條標準,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如何對獨立學院的數學實驗進行改革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一、獨立學院數學實驗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獨立學院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尤其數學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習慣還停留在高中時期,習慣于教師的“滿堂灌”,被動聽課,主觀能動性不強。而數學實驗課相對于其他微積分等數學課程而言,更注重實踐和應用,所以相對來說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高些。但是由于數學實驗開設時間較短,因此整個教學的運行還在探究摸索階段。同時,雖然開設了數學實驗,但是跟一般的計算機上機課沒太大區別,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三種模式哪種更適合獨立學院的學生,我們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要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所以下面就獨立學院數學實驗教學設計方面展開改革。

        二、基于CDIO的數學實驗課的教學設計

        數學實驗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改變了傳統大學數學的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思維,重結果、輕過程等教學模式,更加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動腦和動手相結合、內容和方法相結合、教師講授和學生討論相結合。所以我們從數學實驗的教學角度出發,按思維的層次和實驗的難易程度為劃分標準,將實驗分為基礎驗證實驗、探索應用實驗、綜合設計實驗和項目創新實驗。

        (一)獨立學院數學實驗內容的改革

        1.基礎驗證實驗。軟件操作實驗主要要求學生掌握Matlab數學軟件,包括該軟件的基本知識、基本操作、程序設計及簡單編程等。基礎驗證實驗比較簡單,要求每個學生上課的時候獨立完成。一方面讓學生學會利用計算機計算驗證數學知識,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工程基礎知識。例如我們在講解極限的時候,先通過Matlab畫出曲線的圖像,然后再用limit函數求出極限,這樣不僅在圖形上可以直觀的看出曲線的變化趨勢,而且計算機也可以很快的計算出結果,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探索應用實驗。探索應用實驗是以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三門課程的知識為背景的應用性實驗,通過教師實驗案例的講授和學生實驗課題的實際操作,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及初步能力[6-9]。例如我們的出租汽車實驗,實驗背景是這樣的:出租汽車公司在僅有A城和B城的海島上,設了A、B兩個營業部。如果周一A城有120輛可出租汽車,而B城有150輛。統計數據表明,平均每天A城營業部汽車的10%被顧客租用開到B城,B城營業部汽車的12%被開到了A城。假設所有汽車正常,試計算一周后兩城的汽車數量。我們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設置主要的假設變量,然后建立模型,再讓學生根據模型寫出函數求解并畫圖,發現一周后A城的出租車越來越多,B城的出租車越來越少,那經過一個月、一年呢?B城就會打不到出租車。接下來引導學生,能不能尋求一種方案使每天汽車正常流動,而A、B城的汽車數量不增不減。然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如果做的過程中有問題可以提示學生參考線性代數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相關知識。最后把設計方案提交上來。

        3.項目創新實驗。為了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借助CDIO教育理念,教學過程中采用項目驅動的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根據不同系別、不同專業的學生,分別設置相關專業或實際問題的項目,要求學生以5~8人為團隊在課程結束之前完成一個項目。學生可以自由組隊,根據項目進行集體討論,制訂計劃,設計方案,制定進度表,分工合作,付諸實施;最后,結課之前提交報告或小論文。例如我們會讓學生做調查問卷,調查學院學生網上購物的情況:看一下男生和女生的每月購物金額大概是多少?購物的類型分別是什么?不同系別購物有沒有區別?經常購物的網站是什么?談戀愛的和沒談戀愛的購物是否有區別?宅的和不宅的又有什么區別?等等。那么,如何做調查問卷?如何根據數據建立模型、分析模型、求解模型?通過模型得出什么結論?為什么有這些結論或情況出現?根據結果可提出什么好的意見或建議?等等問題是我們值得研究的。

        (二)獨立學院數學實驗方法的改革

        除了上述內容的改革外,教學方法也有必要進行改革。

        首先采用案例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篩選案例或實驗的過程中依照以下原則:(1)跟蹤國際科技前沿,結合教學內容適當補充與之相聯系的科技前沿內容,如探月衛星的速度計算實驗和飛機飛行航程實驗;(2)將常規數學方法與現實社會中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如死亡時間推測模型;(3)跟蹤應用領域的新發展,及時介紹數學及相關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最新應用,如還房貸模型;(4)分層次、分專業選取案例,例如針對圖形藝術系我們會介紹分形圖,針對電工系我們會模擬仿真實驗和電路分析中的微分方程求解實驗等。

        其次,在講授的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輔助和指導作用,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和情景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調動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自己思考、自己分析、自己完成實驗并展示成果。

        三、結語

        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在數學實驗課程教學中融入CDIO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也提高了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也為學生今后從事實際工作打下了深厚的數學基礎[10-12]。

        參考文獻:

        [1]韓雁,馮興杰,梁志星,等.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教學效果分析[J].中國民航大學學報,2012,30(4):38-41.

        [2]郭小勤,曹廣忠.基于項目的CDIO理念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8(3):83-85.

        [3]任坤,劉紅,楊旭東.CDIO指導下的創新性電工電子實驗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4):228-230.

        [4]陳剛,張增良,崔瑞雪.基于CDIO的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改革[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2,22(2):28-30.

        [5]楊韌,謝海英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數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4(31):121-123.

        [6]但琦,楊廷鴻.論大學數學實驗課的教學設計[J].大學數學,2010,5(26):1-5.

        [7]李曉康.建模思想在數學實驗課程中的應用[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12,2(12):111-114.

        [8]孔淑霞.數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1(32):122-124.

        [9]曾小彬.深化實驗實踐教學改革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2):1-3.

        [10]顧瑾,孫大躍.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促進實踐平臺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11):172-17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看 | 一级精品偷拍性视频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少妇饥渴 | 香港三香港日本三级在线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