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組織文化管理范文

        組織文化管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組織文化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組織文化管理

        第1篇:組織文化管理范文

        論文關鍵詞:政府知識管理 組織文化 以人為本 知識共享

        論文摘要:政府知識管理是當前理論研究和實踐的熱點,而政府知識管理的順利實施以及 實施效果必然會受到組織文化的影響。本文在回顧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了成功實施知識管理所應具備的組織文化,提出了與政府知識管理相適應的組織文化應具備的五個核心特征,為實施政府知識管理奠定了基礎。

        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知識成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以及成長的關鍵性資源,同時實施政府知識管理也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強政府服務水平,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重要基礎。在以知識為主要資源的經濟中,政府能否在知識管理的實踐中獲得成功,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其組織文化及其與政府知識管理相適應的程度。優秀的組織文化能夠幫助政府取得競爭優勢,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不斷地發展自己。政府知識管理下組織文化應有哪些新變化,如何建立適應時代變化 的組織文化?它又具有怎樣的特征?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一、 相關理論

        1.政府知識管理

        政府知識管理是指政府在日益加劇的非連續性、高度不確定性和未來不可預測性的環境下,為適應新的管理和職能變化的變化需要,在電子政務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知識網絡系統,暢通無阻地進行知識收集、組織、運用,不斷地創新知識,并將新知識高效地應用于政府在各個領域的管理實踐,最終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提高公眾對政府的滿意度。

        2.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是指組織在長期經營管理實踐中形成的全體員工共同的精神 、觀念、風格 、心理 和習慣的總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機組成部分。

        3.政府知識管理與組織文化問的關系

        組織文化是決定政府 知識 管理成 功與否 的重要 因素。成功的政府知識管理需要組織有尊重知識 的文化 ,高度認識學習的價值,并且重視經驗 、專業技術和創新。組織政府工作人員通過知識共享和交流而達到交互信任,每個員工都通過學習為組織的知識庫做貢獻,都有義務推進組織知識庫機制的良好運轉,享受傳播 、獲取、創造、應用新知識得到的快樂 。組織要發揮知識的作用,就必須培育適合其要求的新型組織文化 。實施政府知識管理實際上就是要求組織培養一種文化,包括相互信任,開放式交流,學 習、共享與開發知識管理的過程。

        二、適應政府知識管理所應有的組織文化

        1.以人為本的組織文化

        以人文本是組織文化主旨和主旋律。必須認識到人是組織資源中最活躍、最具有創造力 和最具能動性 的部分,是組織一切力量和創造力的源泉。政府實施知識管理要突出高層管理者和公務人員的能動性 、積極性和創造性,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工具、管理機制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以人為本 、以管理為本實現綜合效益。人是知識最重要的載體。雖然現代社會中對于政府來講已經擁有許多知識的載體,但人作為知識最重要的載體的地位 依然 無法動搖——人不僅可以通過學習來掌握各種顯性知識,而且是隱性知識的唯一載體,后者決定了人在知識管理過程 中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以人文本的組織文化。

        2.知識共享的組織文化

        政府知識管理強調知識的交流和共享,強調合作與共享。共享和合作的文化能夠使政府突破有限的活動范圍,實現優勢互補的資源重組,做到雙贏甚至是多贏。只有擁有共享文化的政府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人民的認可。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組織成員知識 的分享可創造乘數的效果。如果政府能夠建立起知識交流與共享的文化 ,實際上也在鼓勵員工學習、分享他人 的知識。成功的政府知識管理就是要通過政府文化的建設,以轉移員工 的心智模式 ,培養知識交流與共享的文化 ,將知識交流與共享融合在整個政府流程中。

        在學習期間,我曾對遼寧省人事廳關于知識共享的情況進行過調查 。調查 中我了解到,大多數工作人員認為知識共享對其個人知識的增長和組織知識 的充實以及工作效率 的提高 ,有很大影響。遼寧省人事廳為使工作人員進一步理解相關的政策法規,提高其業務水平和對專業知識 的掌握能力 ,各單位定期邀請一些專家、有經驗 的老 同志等,對公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在注重理論學習的同時,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定期選派優秀年輕人員到相關部門從基層做起,使其能夠在實踐中強化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并能與有經驗的老同志共 同工作,向其請教、學習。在政府中引入知識管理是大勢所趨。而知識共享是確保知識管理得 以順利進行的一個核心環節和關鍵因素。有了知識共享作為保障,政府知識管理會 向著更高的 目標邁進 。

        3.高度信任的組織文化

        在知識經濟下,沒有高度信任的文化,沒有高度信任的組織文化 ,政府便不能成為真正為服務型政府。能否建立一種信任和合作的文化,是政府知識管理的順利實施的關鍵。如果政府內的成員相互信任,政府內部上、下級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才能毫無保留地交換意見,消除偏見,則比較容易將知識轉化為行動。相反 ,如果太過強調 內部競爭 ,則會混淆了激勵和競爭 ,造成負面的影響。在一個相互任與合作的組織文化中,員工能夠與其他部門的人 自由交流,愿意與他人共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識 。在這種相互信任的氣氛中,知識能 自由地分享和流動,員工和組織將因此受益無窮。知識的分享來源與高度信任的組織文化,如果人們把知識視為一種私有的資源和財富,人們認為只有占有了知識,才能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才能獲取和保持 自己的利益 。尤其在政府部門,人們把知識作為一種權力和地位的象征,擔心一旦自己的知識被分享,相應的優勢地位就會隨之喪失,自身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正是基于這樣不信任互相猜疑的觀念,知識共享很難實現。因此,要建立一種高度信任的組織文化。以遼寧省人事廳為例,為調動公務人員積極性,增強彼此信任感和組織的團隊意識,強化其對組織的認同感 ,經常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尤其在文體活動時,要求各部門必須有集體性節目等;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氛圍,凈化了工作風氣,提高了員工的信任度。

        4.創新的組織文化

        創新是一個組織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人類的知識總量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劇增長 ,知識的老化速度也非常快 。知識頻繁地更新換代,給政府的工作帶來巨大 的壓力,如果只顧眼前的利益而不注意員工的培訓和知識 的更新,那么政府將會很快會落伍和淘汰,工作效率也會降低。強調創新的政府鼓勵公務人員學習新知識、敢于嘗試新事物、鼓勵新知識的應用,這必然會推動政府追求知識的深入度、新穎性,從而提高政府的生命與活力。強調創新的政府機關重視公務人員的培訓和發展 。知識 的普及性、多元性也隨之提高,而它們又是知識深入度和知識創造力的基礎。實施政府知識管理,要理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競爭規則,要萌發出一種創新的沖動。

        通過對遼寧省教育廳的調研,我發現遼寧省教育廳 以其為員工提供創新的環境而著稱 ,視創新為其成長的方式,視創新成果為生命 。組織 文化突 出表現為鼓勵創新 的精神。提倡員工勇于革新,公務人員發明新事物時,不會受到上級領導的任何干預。同時,允許有失敗,鼓勵員工堅持到底。教育廳宗旨中明確提出:決不可扼殺任何有關新事物的設想。因此在教育廳上下養成 了以 自主、創新、個人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核心的價值觀。由此可見,創新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

        三、結論

        政府實施知識管理與政府內部良好的組織文化有內在的聯系,兩者的互動協同關系十分明顯 。知識管理的演化實踐過程豐富充實了組織文化的內容,對組織文化發展提出新要求 ,而組織文化又促進了政府知識管理的順利實施,成功實施了政府知識管理又將促進組織文化的再建設,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 環過程。組織文化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源泉。在知識經濟時代,積極培養、塑造適合環境變化的組織文化是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政府管理者只有重視組織文化的建設才能真正實現知識管理。

        參考文獻

        [1]王廣宇.知識管理——沖擊與改進戰略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2]雷玲.知識管理與企業文化之關系探討[J].理論探討.

        第2篇:組織文化管理范文

        【關鍵詞】組織文化;德勝管理;文化契合度

        1 前言

        目前學生界從組織文化視角分析管理模式的研究較少,因此從組織文化的視角分析某種管理模式具有很大意義。德勝管理模式是中國企業管理的新突破,它成功的通過制度、程序、價值觀等層面使員工認同并共享組織文化,從而實現組織文化與企業內部的情境要素的契合以及組織員工對企業的高度忠誠,實現企業的高績效,造就了德勝的成功。本文從組織文化契合度視角研究德勝管理模式,分析德勝公司的文化如何形成的,其形成的文化又是如何使企業取得卓越的,對這些方面的研究和探討有利于為其他企業提供建設性參考。

        2 文化契合度和組織文化的形成路徑理論

        何立和凌文輇(2003)認為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共同遵守的一組管理理念、核心價值觀、行為準則和行為模式體系。它代表了大多數組織成員共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這種共有程度越大,組織文化就越發達。姚公安和覃正(2006)認為組織文化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個層次。Hofstede(1990)認為:組織文化的差異更多的體現在儀式、英雄、制度、和程序等實踐層,這可能是因為,組織成員的實踐行為實質上所體現的乃是組織創始人或領導者的價值觀,而不一定是一般成員自己的價值觀。

        黃河和吳能全(2009)認為組織文化的形成路徑主要是“自上而下”的過程,即組織領導者會有意識地建立組織文化價值觀,并通過各種溝通方式將這種價值觀傳遞給員工,然后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政策(選聘機制、培訓發展機制、績效評估和薪酬機制)與組織文化價值觀的匹配來加強組織文化。組織內所有成員的共享組織文化主要是通過選拔和社會化途徑實現的。為了避免文化的多樣性,組織會盡可能選擇與組織的信念和價值觀相一致的新員工,這同時也是候選員工通過自我感知進行自我選擇的過程。

        文化契合度(李海等,2012)來描述一個企業的文化與該企業內部的情境要素相匹配的程度。高契合度使企業文化具備了路徑依賴性,令對手難以模仿,因而有可能成為核心競爭力,對企業長期績效產生積極影響。

        3 德勝的組織文化

        根據前文提到的組織文化定義我們來分析德勝公司的組織文化。首先,德勝公司的組織價值觀強調以人為本,提倡誠實、勤勞、有愛心和不走捷徑的價值觀。其次,其制度文化強大。制度結構包括三個部分:制度要求條款、實施執行細則和監督檢查程序,德勝公司堅定主張,說道就要做到,做好。德勝的制度結構偏重于執行細則和檢查程序,學習制度的制度,企業聽證會制度、獨立的督察官制度,1855規則,吃一年苦工程,解聘預警制度、程度中心制度,這些都體現了其價值觀。再次,德勝的行為方式是按程序做事,滿負荷工作,快樂工作,對公司要理性忠誠,人際關系簡單化。

        根據黃河和吳能全對組織文化的形成路徑理論來分析德勝公司的組織文化是如何形成的。首先,德勝公司創始人聶圣哲有意識的建立了誠實、勤勞、有愛心和不走捷徑的價值觀。其次,培訓是組織文化社會化的重要方法。“認真”是德勝培訓的唯一內容,德勝培訓員工做室內外清潔、幫廚、園林綠化等簡單的工作來培養他們認真的態度,讓他們從內心認同德勝認真、勤奮的價值觀。從而個人與組織文化價值觀的匹配,從而增加組織成員的組織認同。再次,人員的選拔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德勝選拔人員主要是通過員工推薦的方法,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選的人員基本認同組織的文化。再次。德勝借助關鍵事件而開展的創造故事和講故事行為,就是組織有意識表達和傳遞共享文化的方式,如聶圣哲洗馬桶事件。

        德勝制度承載著組織的價值觀,但光有制度不行,還要執行下去。德勝制度的執行力很強,主要體現在執行細則很全面,很具有操作性,具體性,可執行性。還體現在具有完備的監督檢查程序,它的檢查反饋使得員工跟能夠從制度中體會到“誠實、不走捷徑、勤勞、有愛心”的價值觀。德勝公司強調對制度的學習,沒有對制度的了解和熟悉是無法很好的執行制度的。

        4 結論

        本文的啟示在于企業文化應該如何建設。首先,文化是內生的。文化是員工的組織生活方式。自己的生活只能自己過,文化建設也不能假他人之手。聶圣哲創建了組織的價值觀并通過制度、程序和培訓是組織文化在企業中生根。其次,文化是長期累積的,文化建設不能奢望畢其功于一役。在每一個文化理念的背后,都有企業的一段歷史、一個故事,歷久彌珍,直至成為企業的傳奇。德勝公司每個獎懲過程都包含著一個個故事,讓員工津津樂道。最后,文化是共享的。德勝公司的每個員工都有一種“德勝人”的感受,這是文化共享的結果。

        企業文化要與組織內部情景向契合,文化契合度越高,員工對組織文化的認可度就越大,組織績效就越大。德勝公司內部實行嚴格的按程序辦事的情景,它的組織文化也是強調按程序辦事,通過選拔和培訓手段是組織員工與組織的文化相匹配。這是德勝公司成功的一個關鍵,也是其他企業可以借鑒的地方。

        參考文獻:

        [1]何立,凌文輇組織文化與企業效能研究綜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20(8)

        [2]姚公安,覃正.組織文化的場效應[J].軟科學,2006(4)

        [3]Hofstede G,B Neuijen.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across Twenty Case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

        [4]黃河,吳能全.組織文化形成途徑――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跨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2)

        [5]李海,張勉.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嗎?――文化契合度對企業績效的影響[J].中國軟科學,2012(4)

        作者簡介:

        第3篇:組織文化管理范文

        組織文化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系統體系,它所包含的內容間存在著許多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方面,對組織的發展也起到了促進和阻礙的作用。積極的組織文化將有利于促進組織成員形成認同感,成為全體組織成員從情感上認同的價值目標;有利于增強組織成員對組織使命的承諾感;有利于明確和強化工作目標和行為準則,指導和幫助界定符合公司組織期望的長期、中期和短期工作目標,明確和鼓勵正面的行為規范和準則。與之相反的,消極的組織文化則會對組織的發展產生阻礙的影響。從文化的角度講,每個來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員有著本地區、本民族的價值觀念、性格特征、意志品質,他們一方面可以為追求個人與組織利益而發揮他們的本土化優勢,對于組織在多變市場的競爭有利,同時也會存在因沒有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組織之間的這個適合度,而容易被塑造成同一的、失去個人優勢的統一體,這將不利于組織集思廣益和在決策上創造優勢,使組織失去活力。

        二、我國有效管理組織文化措施的提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組織內部和外部環境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如何適應組織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也逐漸成為組織文化研究的重要課題。組織文化是一種追求可見實效、追求直接經濟成果的務實文化,是投入與產出的轉換文化,是集體文化,它在組織運行中主要起導向、約束、凝聚、激勵、輻射、協調等作用。現代組織管理思想已經由“科學管理”、“行為科學管理”進入到“文化管理”階段,與此相應,組織管理的實踐模式也在不斷變革。營造組織文化的內容大致應包括:培育正確的組織價值觀、加強組織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創新能力、創建學習型組織、增強組織的適應力和競爭力、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管理理念等等。事實證明,組織價值觀是組織文化的基石,是組織管理的宗旨。在組織文化建設過程中,還需要有適當的具體塑造方法。筆者認為塑造組織文化的方法有多種,根據組織的實際情況,可以使用例如示范法、激勵法、感染法、自我教育法、定向引導法等,一般而言上述方面都是比較有成效的方法。組織文化管理,根本上是一種柔性的管理方式,組織要體現“人本管理”的思想,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調動人的積極性放在首位,利用科學的激勵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潛能,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同時,組織還應堅持團隊導向,增強組織成員的整體意識和合作精神,才能激發組織成員的工作參與積極性,避免組織沖突的發生,善于用文化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去解決沖突。這樣才會提高現代組織管理的效益。

        三、結語

        第4篇:組織文化管理范文

        [關鍵詞]學校;組織文化建設;管理;重要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推進,我國高等院校也受到一些影響,這些影響不僅體現在高等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體現在我國高等院校的校園學生管理工作中。我國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除了一些基本的財政行政事務,實際上是以學生管理工作為主,高校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學生管理工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文化因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當下社會各種文化相互碰撞并且逐漸交融的大前提下,我國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的文化因素不容忽視。隨著文化因素的逐漸顯現,文化也逐漸與我國高等院校的學校組織相融合。在這種情況下,對于高校管理來說,加強學校組織文化建設不僅是我國高等院校穩定長期發展的需要,實際上也是高校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的需要。

        1 高校組織文化建設概述

        一般來說,在一定條件下,通過組織所形成的固定的核心價值觀以及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等約定俗成的規定就是組織文化。而對于一個組織來說,組織文化是將組織成員緊緊結合在一切的黏合劑,是組織和組織成員發展和進步大方向制定的依據。可以這么說,組織文化是組織的核心,不僅對于組織成員來講,對于整個組織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而對于高校來講,組織文化則具有了更加具體的含義。通常來說,高校中的組織文化是指受到高校大部分成員認可,并對高校全部成員具有教育、管理作用的文化,高校的組織文化往往是高校的領導者和有關部門有意識創造,是具有一定目的性和傾向性的文化。

        大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組織,它既是對社會主流文化進行選擇、學習和傳承的地方,也是進行文化創新和創造的場所。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最高的一環,高等院校的文化應該具有前沿性、創造性和引導性,其文化必須是包容的、創新的、發展的。而高校的文化發展需要通過學校的組織文化建設來實現,學校組織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高校的文化建設與學校的管理工作息息相關,高校管理者和有關部門必須對于學校組織文化建設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性有所了解,才能夠對高校組織文化建設的具體實施有一個全面合理的規劃,才能促進學校組織文化建設的順利實施,以及高校管理工作的不斷提高和長期發展。

        2 學校組織文化建設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首先應該明確,高校的管理工作不僅僅是指一些財政和行政上的事務,文化、教育、教學及學生等方面的管理也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高校的組織文化事實上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種軟性因素,其對高校管理工作的幫助和促進作用也許不能立即顯現,但卻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更為深遠的影響。

        2.1 學校的組織文化建設有利于高校和諧校園文氛圍的營造

        實際上,比起依靠資金等物質條件來建設的高校硬環境,例如:教學樓的建造、教學設備的引進等,高校校園文化氛圍這一軟環境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以及高校的整體發展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校硬環境所涵蓋的教學設備、教學材料,畢竟只是物質基礎,其價值需要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使用來實現。而如何更好地利用其價值,則需要一定文化原則和價值觀的指導,而這些思想、精神方面的準則則是包含在高校校園文化氛圍這一大環境之下。

        從大的方面來講,一所高校的校園文化氛圍實際上代表了這所高校的核心價值取向和教育教學大的發展發現,而這種價值取向和教育教學發展方向對于高校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換句話說,高校的管理工作,不論是哪個方面,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管理、行政事務的管理甚至是財務方面的管理事實上都是為了高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所服務,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是為了使高等院校在社會上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在文化方面的導向作用。具體到細節方面,良好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助于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有利于學生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友好關系的保持,有利于學生學習,在高校管理工作實際上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情況下,也有助于高校管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一所高校的校園文化氛圍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高校的形象,這是一種軟形象,卻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社會對一所高校的看法。

        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氛圍建設需要通過學校組織文化的建設來實現,而通過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氛圍來促進高校管理工作的開展更需要學習組織文化建設的幫助。

        2.2 學校組織文化建設有利于高校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的提高

        教學是高校各項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也可以說是最為核心的內容,高校的建設宗旨是教書育人,為社會培養各種類型的優秀人才,而人才的培養是通過高效合理的教學來實現的。學校的組織文化建設有利于我國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高校學術水平的提高。

        首先,高校良好有效組織文化建設的開展,可以促進高校和諧人際關系網絡的形成,而一所高校和諧的人際關系網有助于留住教學人才、吸引教學人才,而作為具備較高文化知識素養的高素質教學人才,其對一所高校的文化建設工作也必定是十分重視的,這也是教學人才在進行就業選擇時通常會考慮的一個因素。而優秀的教學人才是一所高校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所在,因此學校組織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并且,良好有效的學習文化組織建設可以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教學氛圍,在這種環境中,各種前沿教學理念的引進,教師和教師之間經驗與學識的交流,學校各部門之間的交流,以及校際間的友好交流都有利于高校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此外,學校組織文化建設這種軟性文化環境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高校教學物質基礎價值的充分發揮,例如:在良好有效學校文化組織建設下,引進了新的教學設備,并且這些教學設備是由一整套合理的使用理念來輔助教師的實際操作過程的。也就是說,這些新型教學設備的價值和有效性能夠得到真正的發揮,有益于豐富教師的實際課堂教學,有助于高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通過學習組織文化建設提高高校的教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高校學術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師的學術研究在某種程度上是要與實際教學相結合的,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可以為教師的學術研究提供大量且豐富的研究材料,從而促進教師學術研究的開展。而高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意味著高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也無疑有益于教師學術研究的進行。而且,高校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和諧的文化氛圍以及友好的人際關系能夠使教師安心進行學術研究,不被不必要的事情所打擾,從而提高高校整體的學術水平。

        從大的方面來看,學校的良好組織文化建設實際上可以為高校的教學和發展奠定一個大的基調:是更加重視教學和學術還是更加關注其他方面的建設。而學校組織文化建設的開展顯而易見,是將高校的發展重點放在了前兩個方面,這是正確的也是目前我國各高等院校發展必需的關注點。

        2.3 學校組織文化建設有利于高校民主化管理的實現

        在現代的管理制度和體系中,以往以強權壓迫為主的僵硬化模式已經漸漸被管理者所拋棄,現在更為重視的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和體系。尤其是對于高校管理而言,人文關懷的因素是高校管理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學校的組織文化其本身就帶有人文關懷的內涵,因此學校組織文化建設對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具體來說,高校管理中的人文關懷因素,強調以人為本,實際上就是要求高校應該實行民主化管理。在良好有效學校組織文化建設的開展下,高校的管理者不是一個強權者,反而更像是一個服務者,對于其服務對象教師和學生來講,高校管理者所起的是一個引導和指導的作用,而不是像以往的高校管理模式,是使用自身的權威對被管理者進行限制。并且,高校真正的服務和管理對象其實是學生,教師雖然也受高校的管理,但教師事實上是高校的二級管理者,并且是直接面對學生,其對學生的影響是即時的,也是深遠且難以磨滅的。因此,一所高校良好有效的組織文化建設,對于高校管理者所起的是一種引導、指導和督促作用。高校管理者在組織文化的建設過程中了解一些重要的人文知識,意識到以學生為本這一重要的管理理念,是有利于高校民主化管理的實現的。

        2.4 學校組織文化建設有利于高校學生正確價值取向的培養

        上文已經提到,高校管理工作不僅僅是對于財務、行政等事務的安排和管理,還應該包括一些軟性方面,而對于學生正確價值取向的培養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換句話來講,高校各項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實際上就是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良好的學習和成長氛圍,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以及各個方面的發展,而其價值取向也就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

        良好有效的學校組織文化建設,其目的之一就是在高校形成一種正確的文化走向,為教師和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為其提供正確的價值培養方向。學校組織建設對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培養的影響,一是可以通過一系列活動和高校校園氛圍的營造對學生直接起作用,二是通過對教師的影響間接地影響學生。前一種方式是潛移默化起作用,而后一種方式的效果則更為直接。

        總之,學校組織文化建設對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必須引起高校管理者和有關部門的重視。

        3 結 語

        學校組織文化建設不僅高校管理工作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高校的整體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理應受到高校管理者和相關部門的重視。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峰,白強強.學校組織文化建設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性[J].科教導刊,2010(19).

        [2]李惠.以組織文化建設助推高校行政管理上水平[J].中國高等教育,2011(17).

        第5篇:組織文化管理范文

        論文摘要:在界定圖書館文化與組織文化的基礎上,利用國際通用的組織文化模型與工具對圖書館組織文化類型進行一般性研究,并構建一個基于知識管理與服務的圖書館組織文化模型,將圖書館管理文化和服務文化各劃分為4種類型,指出現代圖書館應著力構建學習文化一創新文化和知識文化一智慧文化,以增強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1圖書館文化與圖書館組織文化

        圖書館本身是一種典型的社會文化載體、形態和現象,它是人類文明集結、保存和傳承的基地。同時,圖書館又是一種具備特定組織目標、一定數量的固定成員、制度化的組織結構、普遍化的行為規范的開放的社會組織系統。因此,圖書館文化應涵蓋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及其承載的人類思想精神和知識資產,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價值理念、思想認知、精神風貌、道德準則、服務與管理規范、組織結構、人際關系、行為方式,圖書館建筑風格、管理與服務設施等等。其內容可大致分為積存于圖書館中的社會文明、圖書館管理運營與服務過程中形成的組織文化兩個方面。前者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與進步的成果,后者是圖書館人自身努力創造、爭取與奉獻的結果。

        圖書館組織文化是圖書館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中所形成的,為本組織所特有的包括價值理念、使命愿景、思想認知、行為模式、管理風格、人際關系、建筑、服飾等在內的文化現象。它是圖書館自身的文化,既有民族、區域、行業文化的共性,又有圖書館各自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個性。

        根據美國著名組織文化專家Schein關于組織文化的定義,我們可將圖書館組織文化分為物理行為、顯性價值和隱性認知三個層次。其中物理行為是可以觀察到的表層文化,包括圖書館建筑、裝飾、標志、設備、員工服飾、行為結構與流程等;顯性價值是組織表述和崇尚的價值觀念、愿景使命、戰略目標、道德準則、行為規范、規章制度等;隱性認知是內化和潛藏在圖書館工作人員頭腦中的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真理真實、人類本性、人類活動以及人際關系本質的基本假設、認知、思想、信仰等,由于它們大部分處于一種無意識的或者隱秘的狀態,所以很難被觀察和描述。隱性認知是圖書館組織文化中最本質、最核心的部分,它與圖書館顯性價值一起引導、激勵、約束著圖書館人的各種行為。

        2圖書館組織文化的類型

        目前,國內外已有許多研究組織文化類型或特質的模型與工具,它們從多個角度對組織文化進行分析與分類。除了美國著名組織文化專家Schein關于組織文化層次的劃分外,英國當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師CharlesHandy提出了權力文化、角色文化、任務文化、個性文化四種不同類型的組織文化,并用希臘神話中的諸神,來對應他所描繪的四種基本的組織文化模式:宙斯(Zeus)代表權力,阿波羅(Apollo)代表角色,雅典娜(Athena)代表任務,狄俄尼索斯(Dionysus)代表個性。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約翰·科特教授和詹母斯·核斯克特教授在前人研究基礎總結出強力型、策略合理型和靈活適應型三種企業文化類型。美國密西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Denison教授提出文化特質模型,從一致性、適應性、參與度、使命等方面考察組織文化。美國密西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Quinn教授提出了競爭性文化價值模型,從外部一內部、靈活一控制兩個維度將組織文化劃分為支持導向、創新導向、目標導向和規則導向四種,等等。這些文化類型或模型都可以用于對圖書館組織文化的考察。

        另外,基于圖書館組織管理中的人性假設理論,可以將圖書館組織文化分為經濟人文化、社會人文化、自我實現人(文化人)文化;根據圖書館所在國家、民族文化特征,可以將圖書館組織文化分為美國文化、日本文化、中國文化等;根據圖書館所在系統,可以將圖書館組織文化類型分為公共文化、學校文化、科研文化、專業文化;根據圖書館組織文化的內容方面,可以將其分為圖書館管理文化、圖書館服務文化、圖書館技術文化、圖書館建筑文化。

        3基于知識管理與服務的圖書館組織文化模型

        上述圖書館組織文化類型的研究都是將一般性的組織文化理論應用于圖書館。為找到更能體現圖書館特色的組織文化工具,本文嘗試構建一種基于知識管理與服務的圖書館組織文化模型。

        3·l圖書館組織文化與知識管理和服務知識管理是一個對人和信息資源進行動態管理的過程,它的重點在于以人為中心,以知識為基礎,目的是要尋求信息處理能力與人的知識創新能力的最佳結合,在管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實現知識傳播與共享,最終提高組織的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實現組織的發展戰略。知識服務是為了適應知識經濟的發展和知識創新的需要,以解決用戶闖題方案為直接目標,通過對用戶知識的需求和問題環境的分析,向用戶提供經過智能化處理的符合用戶需求的知識產品。由此定義可以看出,知識管理和服務與組織文化在內容和方式上有很多的相似與相關性,它們都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優化人的思想認知來促進組織和個人問題的解決,相互之間存在著映襯、銜接與通融的關系。

        現代圖書館從來就是提供文獻、信息與知識管理和服務的社會事業單位,肩負著保管和提供社會公共知識,傳播人類文化與文明的社會服務職責。同時,圖書館作為知識型社會組織,在自身人員與機構管理中也面臨著貫徹實施知識管理理念,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組織能力的課題。這些功能的實現和問題的解決都可以而且必要通過對圖書館組織文化特別是圖書館顯性價值、隱性認知文化的管理來引導和支撐;同樣,圖書館知識管理和服務的實施也直接意味著圖書館組織文化的建設和發展。由于社會信息化、知識經濟及圖書館自身都處在持續變革發展過程中,當我們從知識管理與服務的的視角來考察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模式時,很容易發現不同的圖書館在履行公共知識管理與服務的職能及貫徹實施知識管理的方式和程度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這些都反映出圖書館組織文化類型與發展態勢的不同。

        3-2基于知識管理與服務的圖書館組織文化模型為反映圖書館履行公共知識管理與服務職能及自身貫徹實施知識管理的水平和模式,本文試以館員和客戶(包括圖書、信息、知識與咨詢服務的用戶)為橫軸的兩端,以圖書文獻和思想智慧為縱軸的兩端,以知識和信息為同心圓的核心,構建一個基于知識管理與服務的圖書館組織文化模型,如圖1所示。

        3.3基于知識管理與服務的圖書館管理文化在基于知識管理與服務的圖書館組織文化模型中,縱軸的左邊為圖書館管理文化。依據圖書館實施知識管理的手段、條件和水平,即根據圖書館實行信息公開、知識共享、人本管理、學習促進和知識刨新的情況,而將圖書館管理文化由下往上分為科層文化、人本文化、學習文化、創新文化四種。

        其中,科層文化強調等級秩序,通過正式的規章制度、職位描述和垂直溝通,形成上下級的命令與服從、指揮和控制關系。它是一種傳統和基礎的圖書館管理文化,適應圖書館業務運行及資產、人事、行政計劃等穩定、有序管理的需要。圖書館館員的行為趨向和相互關系既遵循嚴格的等級與規章制度,又受到非正式的人際關系的影響;圖書館管理信息主要是自上往下的流動,館員對知識信息的占有和貢獻與其職務和地位成正相關關系

        人本文化視圖書館館員為管理的第一要素素,重視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強調人的自覺性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把關心人、尊重人、愛護人、認識人、理解人、感化人、發展人、培養人、教育人、激勵人的管理方法與管理藝術貫通于圖書館管理實踐,作用于圖書館管理過程。按需設崗,改“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按崗取酬,勞酬掛鉤;對獎金的發放、榮譽的授予、職稱的評定都以業務水平和崗位實績為依據。實行管理信息公開,使每個館員在公開、公正、公平的環境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聰明才智和潛能

        學習文化通過鼓勵圖書館館員自我學習并提供崗位培訓。建設學習型組織,不斷提高館員業務素質與工作技能。在圖書館內部建立知識積累與共享的機制、制度和平臺,獎勵和尊重那些專業技能突出、樂于分享知識和經驗的專家型館員。圖書館館員廣泛學習圖書館業務知識及其他各學科專業知識,成為具有淵博知識和豐富經驗的知識管理團隊,從而為圖書館開展專業化知識服務提供良好人力資源和知識技能保障。

        創新文化是在上述文化基礎上的提升。圖書館依靠館員的力量和各種社會資源,切實開展方法、技術、知識與思想體系的創新。根據時展推進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模式的變革。不斷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服務水平與社會地位。圖書館的管理制度較為寬松,民主氣氛濃厚,知識技能更為卓越,具備開展知識創新的管理運營能力和面向客戶需求提供高端咨詢服務的謀略智慧。

        3·4基于知識管理與服務的圖書館服務文化在基于知識管理與服務的圖書館組織文化模型中,縱軸的右邊為圖書館服務文化,依據圖書館提供知識服務的內容、方式、理念、條件,即根據圖書館集成性信息平臺、集成知識平臺建設以及開展文獻、信息、知識、決策咨詢服務的情況,而將圖書館服務文化由下往上分為圖書文化、信息文化、知識文化、智慧文化四種。

        其中,圖書文化是圖書館基本的和傳統的服務文化,圖書館主要提供圖書、報刊等文獻的收藏、整理、檢索、閱覽服務。客戶(主要是讀者)把圖書館當作查詢、借閱圖書文獻進行自我學習和研究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場所。

        信息文化是在錄音、錄像、數字、網絡媒體發展起來以后,圖書館服務文化的新發展。信息載體和媒介的多元化特別是數字化網絡化媒體的發展不斷擠占印刷型圖書文獻的生存空間,網絡數據庫越來越成為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的重要甚至主要組成部分。圖書館通過網站、桌面工具等手段將自身的數字信息資源嵌入用戶環境,滿足用戶寬泛或專業的信息需求。

        知識文化是指圖書館主要提供面向知識內容的針對性集成性的知識服務,即“以信息知識的搜尋、組織、分析、重組的知識和能力為基礎,根據用戶的問題和環境,融入用戶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提供能夠有效支持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的服務”。這里的知識服務主要還是顯性公共知識與機構知識及其平臺的服務。

        智慧文化是指圖書館通過深入挖掘利用自身及社會的知識智力資源,直接為客戶提供面向解決方案的決策咨詢服務特別注重利用自身的專業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和人力資源優勢,發掘圖書館及社會專家團隊隱性知識與思想智慧,為集團和個人用戶提供面向課題與決策的客觀的評估報告和具有可行性的戰略、策略解決方案;通過不斷開發和產出高附加值的知識與文化產品,使圖書館成為文化整理、文明傳播與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

        第6篇:組織文化管理范文

        論文關鍵詞:圖書館;組織文化;用戶文化;閱讀文化 

         

        以往人們將圖書館組織文化定義為由圖書館領導倡導的、圖書館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在圖書館內代代相傳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信念理想、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管理制度、工作作風、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典禮儀式以及圖書館組織形象的總和,它貫穿于圖書館的各個領域[1];或者是圖書館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積淀而成的,維系或推動圖書館生存或發展的群體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及其他管理特征的集合[2];等等。雖然這些定義表述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定義立場——圖書館立場。然而目前以圖書館立場為主流的圖書館學研究時代正在悄然逝去,而以用戶立場為主流的圖書館學研究時代正在浩然到來,并成為不可改變的圖書館學研究大趨勢[3]。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有必要從用戶立場重新審視圖書館組織文化。 

         

        文化、組織文化與圖書館組織文化 

         

        文化的實質性含義是“人化”或“人類化”,是人類主體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適應、利用、改造自然界客體而逐步實現自身價值觀念的過程。這一過程的成果體現,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態、功能的不斷改觀,更反映在人類個體與群體素質(生理與心理的、工藝與道德的、自律與律人的)的不斷提高和完善。簡而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類有意識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及其結果,都屬于文化[4]。將“大文化”概念用于組織內部,就可以形成組織文化的概念,即組織內部人員通過實踐活動而實現組織自身價值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會形成組織內部特有的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它反映在組織本體上是一種文化,而反映在客體上就成為一種“形象”。用戶是圖書館的客體,從用戶立場審視圖書館組織文化其實就是思索圖書館給予用戶何種“形象”,那么它的“形象”是什么呢? 

        古代圖書館時期,人們獲得文獻信息的途徑單一,所以“以藏為主”的藏書樓雖然相對封閉,但是用戶仍心馳神往,認為那是一個神圣之所;而現今信息的獲取途經已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圖書館的貴族地位已降到平民階層,其形象就僅是一個提供信息服務的普通場所。但現實是大部分圖書館仍不肯紆尊降貴,揭開神秘的面紗。我行我素可能是很多圖書館人的心態。唯我獨尊的時代已經過去,神圣也早已變成平凡,而圖書館人為何就不能走出去擁抱讀者呢?關鍵是圖書館雖然軀體披上現代的外衣,但靈魂仍籠罩在封閉的時代。這個靈魂就是圖書館的組織文化。圖書館如果想要扭轉其尷尬的局面,就應該從用戶立場出發重塑其組織文化。 

         

        圖書館組織文化重塑的內容 

         

        內部——用戶文化 

        圖書館要塑造自身文化,首先要定位自己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上文已提到圖書館現今在人們心中的形象,那么圖書館就應該定位在這一角色上,牢牢把握住用戶。用戶是圖書館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是圖書館的立身之本。圖書館的組織文化從根本上說就是用戶文化。而用戶文化的塑造最重要的是圖書館內部人員的心態與行為。 

        心態也就是思想、價值觀等,屬于思維意識領域。它是無形的,無法有效地控制,但可以引導。誰來引導?當然是領導!圖書館領導必須具備以用戶為中心的價值觀,并以自身行動去證明。領導的表率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上行而下效,久而久之,就會蔚然成風。這“風”就是共同價值觀,就是文化。以后新進人員只要踏入圖書館的門口,就會強烈地感受到這種風,并自覺不自覺地融入這種風之中,這可以用心理學上的從眾效應來解釋。它是指個體在真實的或臆想的群體壓力下,在認知上或行動上以多數人或權威人物的行為為準則,進而在行為上努力與之趨向一致的現象。從眾效應既包括思想上的從眾,又包括行為上的從眾。從眾是合乎人們心意和受歡迎的,不從眾不僅不受歡迎,還會引起災禍[5]。如果有人與圖書館的這種“風”格格不入,那就代表他與圖書館中的大部分成員相抵觸,那他就是個“異類”。試問哪一個正常人愿成為“異類”,受到大家的排斥?所以圖書館組織文化的創建,關鍵是領導的創始人作用,特別是文化的創建初期。 

        行為也就是圖書館的具體服務。服務的設置、開展都要以用戶的角度去揣摩,以方便用戶為出發點,要“利他”而不是“利己”。現今圖書館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以自身方便為主,如分類法,它需要用戶花費大量時間去理解,相當費神,結果還不一定懂。而其他服務與工作部門的設置也是條塊分割,不能讓讀者體會到一站式服務的便利。與之相比,美國部分大學所開展的信息共享區(information commons)服務就打破傳統的分割,將咨詢、閱讀、用戶教育等整合到一起,受到用戶的廣泛歡迎。圖書館組織文化的建設就要以便利用戶為出發點,重組工作流程,創新服務,將以用戶為中心的思想落實到行動上。 

        當心態與行為都具備了,并且經過一個過程的沉淀,就會成為約定俗成的觀念與行動,既而上升為明文制度,這是文化的外顯,是文化真正形成的標志。 

        外部——閱讀文化 

        中國圖書館人總是以體制和經費為理由來解釋圖書館的衰落。雖然這二者是阻礙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最大弊病,但在現有情況下,還是有很多圖書館做得很好。這是為什么呢?原因是許多圖書館不懂得利用優勢,反將優勢變劣勢。圖書館的優勢是什么?是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但很多圖書館卻將資源束之高閣,閑置資源。圖書館要想真正發揮這一優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處于圖書館外圍的用戶群中創建閱讀文化,做到“書有其人,人有其書”,以閱讀引領社會文化精神的前進。 

        閱讀文化的創建需要圖書館人主動推廣社會閱讀活動,讓圖書館所在區域的每一位具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加入閱讀行列,讓閱讀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培養大眾的圖書館意識,以促進全民綜合素質的提高[6]。我國香港的公共圖書館在每年的“4·23世界讀書日”都會舉辦各種讀書活動,例如2006年的“走入書籍的世界——閱讀報告比賽”及書簽設計比賽,此外還有“閱讀城建設工程”“一生一卡”等閱讀推廣計劃。廣州中山圖書館自2006年來在推廣社會閱讀方面進行諸多努力和積極探索,如在軍營、鄉鎮、學校、企業、農村建立館外流動服務點,定期開展“全民讀書月”“圖書館服務宣傳周”“藏書十佳家庭”評選、專題講座、精品劇場,不定期舉辦報告會、展覽、音樂會等活動[6]。想想看,當閱讀深入人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還會離得開圖書館嗎?人們不僅不會離開,還會更加支持圖書館建設。而人民大眾的普遍意志最終會上升為國家意志,到那時圖書館的地位、體制、經費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可回過頭來看看身邊的一些圖書館,仍持保守態度,沒有積極地實行資源走出去戰略。應努力改變這種狀態,以主動的精神建設自己周圍的閱讀文化,先盡量做到“現有書有其人”,而后再盡量做到“人各有其書”,這樣就能將圖書館的輻射作用發揮到最大限度。 

        當然,閱讀文化的建設不僅僅是推廣,還要提高質量。圖書館應積極關注、調查大眾的閱讀需求,把握大眾的閱讀心理。同時做好導讀工作,將一本本好書推薦給大眾,引導大眾的閱讀潮流,特別是要加強對兒童與青少年的閱讀指導。此外,圖書館還應開辟用戶以書會友的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為用戶交流搭建橋梁,并形成不同的閱讀文化圈層。 

         

        結語 

        第7篇:組織文化管理范文

        管理過程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穆尼在與艾倫·賴萊合著的《工業,前進!組織原理及其對現代工業的意義》一書中指出:“從形式的意義上講,組織就意味著秩序”,“組織是每一種人群聯合為了達到某種的目標的形式”。系統管理理論認為,組織是由人們建立起來的、相互聯系并且共同工作著的要素所構成的系統。美國新制度經濟學家巴塞爾在其所著的《產權的經濟分析》一書中把組織界定為“對所有權被分割的實體的管理”。概而言之,組織是為實現一定的目標,有序地結合起來的整體。

        作為組織,必然具有目的性、系統性、有序性與有機性。目的性,是說任何組織都是為實現一定的目的而設立的;系統性,是說組成組織的各個元素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有序性,是說組織內部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與時間順序的;有機性,是說為了協調組織的活動,必然存在著擔負不同職責的職能部門的分化,這就類似于人體的各個器官,既相互獨立,各司其職,又彼此貫通,密切配合。知識經濟組織作為組織無疑具有組織的一般規定性,作為一類特殊的經濟組織,又必然具有區別于其他組織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特點。

        筆者認為,知識經濟活動的矛盾特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內部經濟性與直接外部經濟性的矛盾。在以保密、專利權、特許權等方式對知識要素(僅限于應用性知識)作非公有產權制度安排的場合,產權人通過知識的使用通常能獲得超額利潤,這就是知識的內部經濟性。這種內部經濟性無疑與專利權等非公有產權制度安排相關。之所以要作此類產權制度安排,目的是為了形成對知識生產的有效的激勵機制。然而,就知識的公共性消費可以拓展知識的作用范圍,增加知識的使用價值,提高社會的總福利水平而言,知識又應該是共享的,不應該為私人、少數人所壟斷的,這也就是知識的直接外部經濟性。知識的直接外部經濟性源于知識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同時為眾多人共同消費的性質。知識的內部結濟性與直接外部經濟性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內部經濟性的增強,意味著直接外部經濟性的減弱;內部經濟性的減弱,意味著直接外部經濟性的增強。非知識性資源(公共物品、準公共物品除外)則不相同,其消費本質上是排他的、競爭的,不可能在為某人使用的同時,又供其他人所使用。非知識性資源的消費,除給產權人帶來經濟效益以外,盡管也可能會使非產權人獲得相關效益,但這種相關效益只是間接的外部經濟性,而不是直接的外部經濟性。由于知識的內部經濟性與直接外部經濟性的矛盾源于非公有產權安排所賦予知識的消費排他性與知識本身所具有的消費非排他性的矛盾,因而,也可將其稱之為知識消費的排他性與非排他性的矛盾。

        第二,邊際報酬遞增性與遞減性的矛盾。因為通過知識的投入可以不斷開拓出新的投資領域與不斷提供出新的更有利的投資機會,進而提高勞動、土地、機器設備等實體性資源的產出效率,推動生產函數向坐標圖象的右上方移動,因而知識投入具有邊際報酬遞增傾向。然而,這種由知識投入所引起的邊際報酬遞增傾向,只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抵消或抑制實體性經濟資源投入所具有的邊際報酬遞減傾向,卻不可能消除這種傾向。也就是說,在與知識投入相關的邊際報酬遞增傾向存在的同時,與其他經濟資源投入相關的邊際報酬遞減傾向仍然存在,由此便構成了知識經濟活動所內涵的邊際報酬遞增性與遞減性的矛盾。

        第三,個體性與群體性的矛盾。在工業經濟活動中,嚴格的工藝流程與環環相扣的流水作業線,突出強調的是統一性、常規性、一致性、整體性,全部經濟活動就類似于一部機器,勞動者個體則相當于這部機器上的一個部件或螺絲釘。在知識經濟活動中,一方面因開拓、創新成為主題與基調而必然強調差異性、獨創性、非常規性與個體性;另一方面因知識的生產有賴于人類知識的積累與多種知識的交融、綜合,又必然強調協作性、互補性、綜合性與群體性。知識經濟活動所內涵的這一個體性與群體性的矛盾,必然要求勞動者個體間的結合方式發生不同于工業經濟活動的變化。在新的結合方式下,勞動者必須具有充分的獨立性、機動性,與此同時,個體之間又必須能夠彼此溝通,相互配合,表現出高度的整體協調性。

        第四,有序性與無序性的矛盾。工業經濟活動是嚴格有序的,甚至嚴格到操作者必須按事先設計好的規范與程序來動作。知識經濟活動則不同,雖其整體活動表現出高度有序性,但其個體活動卻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非規范性與無序性。正是因為存在這種不確定性、非規范性與無序性,才使個體有可能去探索、去開拓、去創新。知識經濟活動所包含的這一整體有序性與個體無序性的矛盾,也必然要求知識經濟的組織形式發生不同于工業經濟組織形式的變化。

        第五,剛性與柔性的矛盾。在傳統的工業經濟活動中,由于知識的含量較低,技術更新周期較長,活動的內容、方式、手段的變化節奏較慢,所以,某種經濟組織一經形成,便具有較大的穩定性或剛性。而在知識經濟中,知識的高投入必將導致技術更新周期縮短,活動的內容、方式、手段的變化節奏加快,并要求經濟組織形式發生適應性的變化。如果說使經濟組織形式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剛性,是包括知識經濟活動在內的任何經濟活動得以進行的一般前提的話,那么,使經濟組織形式同時又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和柔性,則是推動知識經濟持續發展的特殊的條件。

        第六,流動性與非流動性的矛盾。除土地、房屋等不動產外,作為動產的經濟資源均含有流動性與非流動性的矛盾。流動性,是指作為動產的經濟資源所具有的空間位移性。非流動性,則是指作為動產的經濟資源發生空間位移時因遇到阻力而導致流動性或部分流動性的喪失。知識作為動產的一類,盡管在流動過程中也會遇到一定的阻力,但相比非知識性動產所遇到的阻力卻要小得多,流動性也要強得多。知識性動產與非知識性動產在流動性方面所具有的顯著差異,也會對知識經濟組織形式產生重要影響。

        第七,自主性與控制性的矛盾。在工業經濟活動中,勞動者個體從屬于機器體系,其活動處于完全的受控狀態,不具有自主性。而在知識經濟活動中,一方面勞動者個體的自主性大大增強,另一方面為保證系統目標的實現,又需要對自主進行的個體活動進行有效的調節與控制。使個體自主性與整體控制性這一矛盾得到妥善解決,同樣是進行知識經濟組織設計時必須重視的。

        二、知識經濟組織代化原則

        基于對經濟組織優化一般要求的認識與對知識經濟內涵特殊矛盾的分析,筆者認為,在進行知識經濟組織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高運行效率原則。判斷某一知識經濟組織形式是否合理,首先應看其是否有利于知識經濟活動高效率運行。知識經濟活動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予以下因素:一是實現知識資源與其他資源在系統內外合理配置的機制是否健全;二是促使各種資源充分發揮其潛能的機制是否健全;三是管理體制、管理方式、曾理機構的設置是否合理;四是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是否協調。

        第二,低運行成本原則。某項經濟活動的高效率如果是以高成本來支撐的話,那么這種高效率則可能是無利可圖甚至是得不償失的。因而在進行知識經濟組織設計時,不僅要堅持高運行效率原則,還要堅持低運行成本原則。知識經濟運行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項目:一是各種經濟資源在結合過程中所發生的內耗;二是管理、協調費用;三是激勵、監督成本。在上述3項成本中,第一與第二項通常是此消彼長的。堅持低運行成本原則,并不是說應使知識經濟活動運行成本的各個組成部分均處于最低點,而是說在知識經濟活動效率既定的前提下,應使其總運行成本最小,亦即使知識經濟活動的凈產出最大。

        第三,主體性原則。在傳統的工業經濟活動中,人從屬于機器,主體受制于客體。因而在進行工業經濟組織設計時,首先考慮的是機器體系與工藝流程的需要,而不是主體的需要,對物的組織被置于第一位,對人的組織則服從于對物的組織。從這種意義上說,工業經濟的組織原則是客體性原則,而不是主體性原則。而在知識經濟活動中,主體的創造性、自主性、個性發揮著主導的、關鍵的作用,是主體支配客體,而不是客體役使主體。因而在進行知識經濟組織設計時,首先考慮的應是如何才能滿足主體進行自主性、創造性工作的需要,如何才能為主體充分展現其個性的魅力與進行多樣化的工作提供廣闊的空間。也就是說,知識經濟組織設計遵循的原則應是主體性原則,而不是客體性原則。

        第四,彈性原則。如前所述,知識經濟包含著有序性與無序性、剛性與柔性的矛盾。為使這些矛盾得到妥善解決,必須使知識經濟組織具有較強的彈性。具體說來,一是要使其具有較大的自由度與包容性;二是要使其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三是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可調整性;四是要使其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第五,開放性原則。知識經濟領域是高度開放的領域。與物質、能量通常是單向直線式流動不同,知識的流動通常是雙向并呈輻射狀的,知識經濟網絡由此交織而成。知識經濟網絡不存在固定的邊界,隨著認識的深化與新認知領域的開辟,其網線必然越來越密集,其邊界必然越來越拓展。基于這一特點,在進行知識經濟組織設計時必須堅持開放性原則,應使所設計的組織具有不斷拓展自身邊界與最迅速、最充分地與外界進行知識信息交流的能力。

        三、知識經濟組織架構特點

        知識經濟活動是知識的生產活動、流通活動、分配活動與消費活動的總和。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僅對知識生產的組織主體與組織形式作—剖析。首先探討—不知識生產的組織主體安排。

        知識包括基礎知識、應用基礎知識與應用知識3大類。與其對應,知識生產也包括基礎知識生產、應用基礎知識生產與應用知識生產3大組成部分。因基礎知識生產只具有外部經濟性,不具有內部經濟性,其產品是典型的公共產品,故只能由國家出資舉辦研究機構按非商品生產的形式來進行。

        應用基礎知識,一方面因其消費具有非排他性、非競爭性,故可被歸入公共產品之列;另一方面因其應用范圍與應用者集合可大體確定,從而可借助一定形式將其外部經濟內部化,故又具有私人產品的性質。應用基礎知識的這一雙重屬性便決定了對其生產組織主體安排可作如下選擇:或者由國家出資設立研究機構作為公共產品來生產,或者由私人出資設立研究機構作為私人產品來生產,或者同部門、同行業的企業共同出資作為準公共產品來生產。

        第一種形式的不足之處在于:一是應用基礎研究資金全部由國家來提供,難免使國家財政不堪重負;二是應用基礎性研究成果的使用者一般是特定部門或特定行業,此類事業若由國家來舉辦,便可能因無法清楚地把握需求及其變動狀況,使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難以吻合。

        第二種形式的不足之處在于:一是研究成果的需要者有可能因自身財力限制而無法取得研究成果的使用權;二是某些耗資巨大的應用基礎研究項目有可能因舉辦者財力不足而無法進行。

        第三種形式,既不存在第一種形式的不足,也不具有第二種形式的缺陷,它可以靈敏地適應應用基礎研究的需要及其變化,可以在不加重國家財政負擔的情況下保證應用基礎研究有充足的資金來源,還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廣泛的利用,因而,在筆者來看,不失為一種最適合于應用基礎研究進行與發展的組織主體安排。

        應用知識,可進一步被區分為常規知識與非常規知識。與此相應,應用知識的生產也可被分為常規知識生產與非常規知識生產。因常規知識是在某實踐領域被普遍應用與反復應用的知識,故可通過數據化與編程將其轉換為計算機語言,對象化為計算機功能,使其得到更為廣泛、更為經濟的利用。非常規知識生產包括非常規技術生產與非常規經驗、技能生產兩部分。其中的非常規技術生產,或可由獨立于企業之外的研究機構來進行,或可由企業成立研究機構或組織專職研究人員來進行。作何選擇為宜,則主要取決于企業的財力與其對非常規技術的需求狀況。財力雄厚且對非常規技術需求量大的企業,一般可自行設置研究機構或安排專職研究人員進行非常規技術研究;財力單薄且對非常規技術需求量小的企業,則直通過外購方式或吸收無形資產投資的方式來滿足自身對非常規技術的需要。非常規性經驗與技能,因只能通過勞動者干中學來獲得,故其生產無法通過設置研究機構或安排專職研究人員來進行,而只能通過優化勞動組織形式,充分調動與激發勞動者于中學的熱情來進行。

        關于知識生產的組織形式或組織方式。按照雷蒙德·E·米爾斯與查爾斯·C·斯諾的觀點,工業經濟時代最具典型意義的經濟組織形式是出現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功能型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的基本特征是等級制,通過專業分工系統逐層向上,從一種標準化工作過渡到另一種標準化工作,再通過自上而下的命令鏈,對整體活動逐級進行指揮、控制與協調。隨著知識尤其是特殊性專業知識成為企業資源的核心,功能型組織經過部門型組織、矩陣型組織的短暫過渡,于20世紀80年代演變為網絡型組織。筆者認為,網絡型組織區別于功能型組織的主要特點是:

        第一,以團隊為基本組織單位。現代知識經濟活動是以團隊為基本組織單位來進行的。這些團隊相互關聯,按照若干基本組織原則,通過靈活的、強大的交流網絡彼此協調,不存在集權控制,其團隊的組合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工作目標、工作任務的轉換而變動的,故團隊組合又被稱為不規則型企業。在不規則型企業中,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是獨立的,能夠自主決策的,同時又在更大的范圍背景條件下存在,并須遵守這種背景條件,以達到自治與協調的高度統一。這種以團隊為基本單位的網絡型組織顯然能最有效地利用知識,最迅速地積累與創新知識,最大限度地調動組織成員的積極性與創造力,最充分地展現個性的特點與最迅速地對外界變化作出反應。

        第二,職位權威讓位于知識權威。維娜·艾莉在其所著的《知識的進化》一書中談到,在與功能型組織共生的官僚制度中,你擁有的職位決定了你的權力,存在的是職位權威。但在網絡型組織中,權力來源于你所掌握的知識與所了解的人,存在的是知識權威。這種權力結構的變化,意味著知識開始在經濟活動中占據支配性地位,成為主導性力量。

        第三,組織邊界可以無限拓展。在功能型組織中,由于權力體系是按照等級層次構造的,所以組織的規模或邊界必然要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在網絡型組織中,不存在集權控制,因而組織的規模或邊界也就不會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隨著新的知識供給單元或知識消費單元的出現,網絡的邊界必然向外拓展與獲得不斷遞增的知識規模效益。

        第四,聯合成為主流。在采用功能型組織形式的場合,競爭往往以獲勝企業兼并失敗企業而告終,被兼并者喪失了它的獨立性。而在采用網絡型組織形式的場合,競爭的結果則通常是競爭雙方達成聯合的協議。與兼并不同,聯合意味著在繼續保持雙方獨立性的前提下實現雙方的相互配合與協同動作,這無疑是實現競爭雙方知識資源交流與共享的一種最有利的組織形式。

        第五,信息主要是橫向流動。在以等級制為特征的功能型組織中,為滿足集權式管理的需要,信息主要是縱向流動或縱向傳遞的。而在網絡型組織中,由于團隊之間主要通過彼此的溝通對話來協同動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橫向流動或橫向傳遞的。以信息橫向流動為主的網絡型組織可以使信息知識資源得到更為迅速、更為充分、更為經濟的利用。

        第8篇:組織文化管理范文

        一般專用鐵路的管理由本單位或企業管理,只為本企業內部提供運輸服務的鐵路。專用鐵路通常是大中型企業自己投資建設的,用以完成企業內部的運輸工作。但也有一些軍工業或林場管理部門因運輸需要建設的專用鐵路。專用鐵路在企業內部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它是中國鐵路運輸網絡中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交通運輸網絡中的組成部分。

        1.企業專用鐵路的運輸原則

        企業專用鐵路的存在是為了保障企業更好的生產、運作。因此,在作業方式、運輸目的等方面與國家鐵路有很大的差異性。其差異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布局上的差異性,企業專用鐵路是以生產工藝為原則進行布局的,主要是裝卸貨物為主,在作業方式上采用平面推送調車的方法。其二,運輸組織上的差異性,大部分企業專用鐵路的運輸組織是以保障生產的順利進行為目的,調車作業以“一卸二裝三排”為原則,并結合其他車輛和運輸設備提高企業內部運輸效率。

        2.企業專用鐵路的運輸流程

        企業專用鐵路的運作流程具體分為到達、卸車、裝車、編組等多個過程。而運輸流程則是物流和車流之間的協調。在貨物運輸的過程中,貨物主要分為裝貨和卸貨兩種,但是,貨物運輸與車輛結合后,便形成了相互關聯的幾種狀態,其中包括:裝卸、正裝、運輸、待發、儲存、分送、待排等。企業專用鐵路的運輸流程是一種有序的過程,根據不同的狀況對應不同應對或改變。

        二、企業專用鐵路運輸組織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專用鐵路運輸的目的在與保障企業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因此,企業專用鐵路運輸與國鐵在作業方式、運輸目的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性。但企業中工作人員對企業專用鐵路運輸的標準操作、運輸特點一知半解,許多車站管理、工作人員由于為接受專業化的培訓和教育導致專業素質不足,從而在實際的工作中發生各種問題。

        1.企業專用鐵路設備老舊,無法適應企業發展需求

        企業車站管理人員不了解專用鐵路運輸的特點,在組織管理方面存在許多缺點,不重視鐵路運輸的組織工作。同時,由于環境、企業經濟等原因的影響,一些企業專用鐵路的站臺、線路年久失修、內部設備老舊等問題漸漸浮現。企業逐漸發展中,貨物日益增多、產品升級等給企業專用鐵路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落后的企業專用鐵路已無法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導致運輸效率低下,拖垮企業生產效率。

        2.企業專用鐵路缺乏管理機制,導致現場管理混亂

        大部分企業都為建立完善的專用鐵路運輸組織管理機制,導致現場管理混亂,車輛衛生差、未及時取拉車輛占用線路、超載、未按照規定的方式裝車等問題時常發生。另外,考核監督機制的缺失,難以約束員工的不規范操作和控制,難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工作效率。

        3.作業制度的缺失,導致作業開展不順利

        在私企中通常不會建立明確的作業制度,比如:交接工作檢查制度、崗位承包制、貨位使用制度、車輛停放制度等等。由于這些規章制度的缺失,導致專用鐵路運輸作用中的各種流程不能很好的實施。在貨物裝卸、員工管理、作業實施、車輛衛生等部分的實際執行中都出現了各種問題。

        4.企業專用鐵路未設置專屬管理部門,崗位管理混亂

        一些企業都為設置專屬部門負責專用鐵路的運輸和管理,致使專用鐵路的崗位設置極不明確,在運輸中也存在混崗現象。而車站部門的崗位、職位也不明確。采用多部門的同時管理,造成管理混亂、崗位設置模糊等狀況,不僅不利于企業專用鐵路的管理,而且拖垮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5.人員老化問題凸顯,專業素質急需提高

        在國鐵中各項工種都有明確的年齡限制,但在企業專用鐵路中則未有明確的崗位年齡限定,人員老化為企業專用鐵路的管理帶來了許多問題。在裝卸人員上,企業通產是雇傭的臨時人員,他們對鐵路運輸工作不熟悉,也未接受過正軌的培訓、對具體的裝載標準不了解、工作責任心不強、專業素質不足等等,給企業的車站的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不利因素。

        三、企業專用鐵路運輸組織管理的優化

        1.更新設備,提高車站的運輸組織力度

        在實際的作用中,應根據每種工作的特點,裝備各種作業設備,從裝置上提高員工工作安全系數以及工作效率。在人員合作作業中應規范的分化出各個崗位的工作范疇,實施責任制,提高員工的責任意識。在工作交接部分,應加以完善該部分的交接制度,現場管理秩序等等。設置專門的人員對車內衛生、車位、貨區等進行不定時檢查,同時根據不同工作的工作特點實行不同的管理制度,規范員工行為,提高員工工作意識。

        2.劃分工作范疇,完善各項管理機制

        企業可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對企業專用鐵路進行管理。在分析每個崗位特性的基礎上合理劃分各個崗位的人員數量,確保每個崗位上有足夠的人員。并建立崗位考核機制、崗位負責制、激勵機制等等。通過劃分每個崗位的工作職責,保障各項工作得以高效、順利的實施。通過建立考核機制提高員工的工作責任意識,建立崗位負責劃分明確的工作范疇,建立激勵機制的構建,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注意各項制度的執行效果,跟進制度的落實工作。

        3.實施運輸崗位的標準化建設,規范與管理崗位操作

        由于企業專用鐵路運輸的工作人員并非專業出身,在實際的操作中難免出現各種不規范操作。企業可在開展培訓活動的基礎上實施運輸崗位的標準化建設。在員工交接工作的檢查中,可建立評比制度,工作表現好的員工可給予一定的獎勵。存在超載、不按規定停放、工作效率低下的員工采取一定的處罰措施。尤其在危險品、易燃易爆物品的裝載和停放中,車站應重視監督,不定期的進行各種檢查工作。

        4.組織員工培訓活動優化人員配置,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

        第9篇:組織文化管理范文

        關鍵詞: 蒙古族; 傳統文化; 基本精神; 管理; 價值

        中圖分類號: K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2)01-0102-04

        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并對該民族的民族性格特別是世界觀、價值觀、心理特征、現實態度等諸方面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草原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而優秀的基本精神和價值內涵名揚四海,也讓世人直接感受到草原人民獨特的民族性格,或者說民族性格很大程度地反映和折射出草原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探討草原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因此,對于振奮民族精神、發揚民族傳統、堅持科學發展、開創新世紀新階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新局面、促進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意義重大。

        一、蒙古族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與基本精神

        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價值內涵十分豐富,它最核心的理念集中地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以順從“長生天”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特征的自然生態理念;二是以充滿原動力的多樣的貿易需求和靈活的謀生方式為特征的經濟貿易理念;三是以講真話、講信用、誠實守信為特征的思想道德理念;四是以不拘一格、兼收并蓄為特征的政治生態理念。聯系當今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這些獨具特色的核心理念,無不體現出蒙古族傳統文化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時代意義,值得我們認真加以研究和利用。

        與蒙古族傳統文化核心理念關系密切乃至很難嚴格區分的,就是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近年來,區內外專家學者對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多有論述,筆者最贊同的是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吳團英研究員將其總結歸納為“開拓進取精神”、“英雄樂觀精神”、“自由開放精神”和“崇信重義精神”。當然,除了這四種精神,筆者認為還應該加上“務實實用精神”。蒙古族傳統文化是草原文化的最杰出代表,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無疑就是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這種獨特的精神稟賦,是蒙古族等草原民族賴以維系的紐帶,生存發展的動力,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

        (一)蒙古族傳統文化的開拓進取精神。自強不息、開拓進取,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易傳》中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這種精神的經典表述。蒙古族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自己的傳統典籍中沒有這種經典表述,但同樣具有這種偉大的精神稟賦并令人信服地將這種精神書寫在自己民族的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千年風云第一人”成吉思汗之所以被一些學者譽為“全球一體化”的始作俑者,就是因為弘揚開拓進取精神,利用國家政權形式開通中西方之間的交流與聯系,把幾乎整個東亞、中亞、西亞和東歐聯合在一起的結果。

        (二)蒙古族傳統文化的英雄樂觀精神。崇尚英雄,倡導英雄樂觀精神,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和價值取向之一。這一點,在蒙古族等草原民族中體現的尤為突出。蒙古族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樂觀精神,把效法英雄當作人生的最高價值追求,很多史書中描寫的“貴壯尚勇”、“重兵死、恥病終”就是這種價值觀的寫照。但是,蒙古族對英雄的理解,并沒有單純停留在對“力量”的崇拜上,而是對人的智慧也同樣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贊揚。因此,蒙古民族不僅有尚武精神,而且具有崇尚智慧的傳統和習慣。成吉思汗箴言“力猛者乃一世英雄,智勇者乃萬世英雄”,正是蒙古民族崇尚智慧的高度概括和具體體現。長期的游牧生活,造就了蒙古族對酷熱嚴寒的抵御能力和忍耐力極為強勁,對創傷、失敗等厄運都可以泰然自若,在保衛故土的戰爭中不怕犧牲,視獻出自己的生命為光榮等,同樣體現了英雄樂觀精神。草原民族的英雄樂觀精神,體現在自信自強、不怕困難、不畏、知難而進的高貴品格上,體現在英雄個體的價值與群體社會責任的統一上。因此不難看出,蒙古族傳統文化是孕育英雄的文化,也是英雄輩出的文化,英雄樂觀精神是蒙古族傳統文化最具意義的精神品格。

        (三)蒙古族傳統文化的自由開放精神。向往自由,追求開放,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之一。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是游牧民族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的一個顯著特征,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為蒙古族等草原民族提供了相對寬闊的生活天地和自由開放的環境,這種人們在空間上的自由行動為其內在自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客觀的物質基礎,因而在民族性格和文化形成過程中自由開放的因子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深深熔鑄于其民族性格之中,體現在民族文化的各個方面。就生態美學角度而言,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乃至藝術化的生存狀態,是蒙古族傳統文化自由開放精神最閃光最具個性最吸引人的地方。草原文化生態理念的美學價值的挖掘和研究,更重要的是讓我們開始懂得自然對于人類的意義,也更加明白人作為自然的承擔者和自由自覺的特有的存在,應該而且必須承擔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任,將綠色還給大地,將清潔還給空氣,將藍色還給天空和海洋,也最終將幸福完整的人類生存還給人,從而營造出一種綠色的、和諧的、詩意化的生存。

        (四)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崇信重義精神。誠實和守信都是一種做人的品質,是人類最難得的文化資源,也是人類最可貴的文化資本。蒙古族作為草原文化的創造者和實踐者,他們極力推崇以誠立命、以誠配天、以信立行、以忠誓盟的核心價值,視內誠于心、外信于人為最大光榮,視輕諾寡信、背信棄義為最大恥辱。他們之所以對欺詐性的交換行為和非法謀利行為極其蔑視,這是由游牧的分散性和戰爭的經常性決定的,最終也必然熔鑄在他們的世界觀、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之中。可以說,誠信精神構成了草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

        (五)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務實實用精神。對于古代蒙古族來說,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動蕩的社會現實,直面人生是他們最基本的人生信條,這樣就使他們養成了反對玄想空談、崇尚腳踏實地的精神,不論是在、民間文學,還是在倫理道德、政治生活中,務實實用的態度和精神同樣是其所固有的。蒙古人推崇商人具有堅強、耐勞、算計的能力和本領,把他們與自己最推崇的騎射并列加以肯定,并要求子孫學習商人的獲利精神。他們唯物地認為,商人的本領和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教育、訓練、培養和實踐得來的,任何人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掌握這些本領和能力。為了確保各國之間商業貿易的順利進行,各路商道暢通無阻,各國使節和商人的個人安全和貨物不被搶劫,蒙古族都要給予各國使節和商人以特殊的保護和優惠政策。可以說,這種務實實用精神在蒙古族傳統文化諸領域里都有顯著的表現,其直接的結果是:務實的生活態度使得古代蒙古人能夠極好地適應自然環境,從而為自己的生存選擇了一種最為恰當的方式;務實的信仰態度使得他們為自己找到了雖原始粗糙但最為實際的精神寄托;務實的價值觀念使得他們能從自己的現實環境和實際需要出發,為自己在與自然和社會的關系中找到了最適合的位置;務實的政治態度使得他們做出了北方游牧民族所能做出的最為適合的政治選擇。我們用生態美學的理論考察這種務實實用精神,就會使我們得到當今生活的根本之道,在于建立更加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也就是“綠色生活方式”;關鍵之處,在于確立“四種觀念”,即: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念,“按照自然而生活”的觀念,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開發觀念;最終的落腳點和歸宿,在于人們視自然界為朋友,更加節制和簡化自己的物質生活,善待自身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進而改善人們當下的非美狀態,建立起一種符合生態規律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等多重審美的存在。

        二、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與蒙古民族性格的互動關系

        要考察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與蒙古民族性格的互動關系,首先應該對民族性格這一概念做出界定。我們知道,民族性格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概念。在定義和研究民族性格的中外學者中,有的以文化為基礎進行研究,有的則從心理學或社會學的角度進行研究,他們對于民族性格所做出的定義,反映了他們在這一問題上的不同視角。他們的論述雖然見仁見智,各不相同,但大多注重社會文化與民族性格的相互關系的探討,這一研究視角無疑是很有眼光的。因為民族性格的基礎是該民族群體的典型人格,它的主體承擔者是眾多民族成員。他們通過社會化,將文化模式內化為心理過程和心理尺度,最后養成固有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這一過程的實質就是個體對該民族文化模式的認同和內化。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文化因素的影響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我們認為,民族性格是由共同的社會文化背景陶冶而成的、由民族的多數成年成員共同的思維方式、人生態度、價值觀念、行為習慣、心理特征等多種要素和多種層次組合而成的有機整體,它通過該民族眾多個體成員的性格特點得以凸現。由于社會文化對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支配性作用,故民族性格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該民族特定的文化類型。我們今天研究和考察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對蒙古民族性格的影響和作用,就是以此為理論依據,并從中得到富有啟發意義的參考。

        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內容非常豐富,既包括物質文化,又包括制度文化,還包括精神文化。籠統地考察其與蒙古民族性格的關系,顯然非筆者個人學識所能及,本文所論僅限于狹義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對蒙古民族性格的影響這一主線展開。當然,文化的物質、制度和精神各個層面又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蒙古族傳統文化是特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背景的產物,它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各個歷史時期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此,我們在研究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對蒙古民族性格的影響和作用時,又不能僅僅局限于精神文化的范圍,從思想到思想完全脫離社會的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而必須將各個歷史時期特定的政治、經濟等各種具體條件聯系起來進行考察,才可能深入地認識二者的內在聯系。

        (一)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影響和作用于蒙古民族性格的內在機制

        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通過獨特的方式向蒙古民族施加系統影響,這些方式能夠較為有效地激發人們的道德情感,喚起人們的道德需要,增強人們的道德信念,加速人們對其核心價值的認同和內化。這是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影響和作用于蒙古民族性格的內在機制。具體方式有如下幾種:一是以事為誡。“以事為誡”即通過史事、寓言故事等具體事例來闡發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以達到勸誡世人的目的。在阿闌豁阿“五箭訓子”的傳說中,我們看到這位母親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教育兒子們,一定要精誠團結、互相信任,只有這樣,才能在亂世中站穩腳跟,發展壯大起來,否則就會被擊垮、消滅。這種由事到理、以事論理、以事為誡的方法,直接影響教育了廣大的草原蒙古人,在當時那種部落紛爭、動蕩不安的社會中是十分實用而有益的。二是以言為訓。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草原蒙古族還以大量的格言、諺語來教育子孫保持和發揚諸如誠實守信等內容的道德傳統:“獲得別人信任靠忠誠,改正自己錯誤憑真誠”;“人好在于誠實,馬好在于善使”;“碰大雪也別違諾言,遇大雨也別誤時間”……從文獻資料的內容來看,如《成吉思汗箴言》或《智慧的鑰匙》等反映出來的也都是一種切合實際的道德原則和處事法則,并沒有空洞的說教和虛無飄渺的想法。這些閃光的至理名言在草原上廣為流傳,成為草原文化優秀道德傳統的有力說明。三是身教化民。“身教化民”是指統治者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良好行為為人們樹立標桿典范,通過身教來體現和傳達道德要求,從而將道德理想和價值標準具體化。通過崇高的道德行為和道德形象,使受教育者獲得道德啟示,激發起道德情感,心悅誠服地、潛移默化地將教育者所倡導的道德要求納入自己的品質結構之中。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教重于言教。中國歷史上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等史實都證明,統治者本身的道德狀況對民眾的行為和社會風俗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成吉思汗乃至忽必烈等元朝開創者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這一點,也由此說明了統治者自身進行道德修養和踐履道德規范的重要性,而這的確有助于人們對其道德要求的接受和認同。四是效法自然。“效法自然”即從大自然的事物或自然規律中體悟為人處事之道,并仿而效之。草原蒙古族順從“長生天”意愿,尊稱草原為“大命”,認為人和動物都是“小命”,嚴禁破壞草原和水源。他們利用牛糞做燃料,采用游牧和輪牧的方式進行生產,禁捕幼小的鳥獸魚蟲和懷孕母獸,禁止在森林的旺盛成長期毀林開荒、挖石取土,即使再珍貴的藥材也不得挖光,否則將被定為無道德的叛逆者,而植樹造林、治理荒灘等行為則被尊為善舉。這就能夠更為有效地激發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和需要,從而有助于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道德教化的實施,促使本民族成員對于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認同和接受。長期以來,正是草原蒙古族的這些樸素觀念,有力地保護了當地的原始森林和草原,使牧草資源得以恢復再生和不斷利用,最終維持了大型畜牧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天地人合一”是草原蒙古族評判人與自然關系好壞的尺度,通過人的活動影響自然,以達到人與自然間的轉換,這就涉及到美學范疇中人如何入化自然的問題了。可以說,草原蒙古族對待自然和對待世界的審美而非純功利的態度,給日益物質化、功利化的當今世界帶來了一陣清新之風。

        (二)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影響和作用于蒙古民族性格的主要途徑

        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雖然有其深厚的社會基礎,但作為一種價值理念,不會自然而然地化入蒙古民族性格的結構之中,它需要借助于各種有形或無形的途徑對蒙古民族性格施加影響和作用。

        一是封建統治者的大力倡導。民族成員的價值觀念、行為原則、生活信條的形成依賴于民族成員的相互感染、相互模仿以及相互強化。在這一過程中,社會的權威機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蒙古族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有利于穩定封建統治秩序,協調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和政治集團的利益,故一些明智的蒙古族統治者大力倡導其基本精神,主要方式有二:其一是親自鉆研,力求把握思想精髓,以之治國安邦;其二是通過行政手段,頒布法典,要求廣大臣民學習。忽必烈提出了“應天者惟以至誠,拯民者莫如實惠”的理論,前者是對蒙古族傳統的“長生天”觀念的一種繼承,后者則既是他的哲學思想,又是他的施政方針,從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倡的“仁政”思想痕跡,也體現了蒙古族傳統的務實精神,這樣“實惠”的“仁政”確實能起到“拯民”的作用。

        二是家庭內部的言傳身教。美國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書中指出:“個人生活史的主軸是對社會所遺留下來的傳統模式和準則的順應。每一個人,從他誕生的那一刻起,他所面對的那些風俗便塑造了他的經驗和行為。到了孩子能說話的時候,他已成了他所從屬的那種文化的小小造物了。待等孩子長大成人,能參與各種活動時,該社會的習慣成了他的習慣,該社會的信仰就成了他的信仰,該社會的禁忌就成了他的禁忌。”在中國封建社會,家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廣大民眾受教育的機會少,與外界接觸少,人們長期生活在父母身旁和血緣家庭中,故對于古代中國人來說,本尼迪克特所說的人格社會化過程基本上是在家庭內完成的,家庭教育在中國人的人格形成過程中起著特殊的重要作用,長輩對于晚輩的言傳身教往往會成為一種文化定勢而影響孩子的一生。草原蒙古族也不例外,他們根據社會所要求的道德規范、價值標準、風俗習慣來判斷子女的行為,將開拓進取、英雄樂觀、自由開放、崇信重義、務實實用等等已被自己內化了的道德經驗、道德信念灌輸給子女,并以自己生存發展或挫折失敗等經驗教訓強化著教育效果,促使下一代接受這些理解或尚不理解的行為準則。

        三是宗教的傳播廣布。宗教是古代草原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蒙古族繼承和發揚草原先民信奉的薩滿教的宗教傳統,薩滿教是蒙古族古代思想的寶庫,到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之前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宗教,對于蒙古草原文化特征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草原傳統文化的生態特征和藝術特征,正是在這些宗教化的觀念和實踐的結合點上產生和日趨完善的。從阿勒坦汗時期開始,黃教流派(俗稱喇嘛教)在蒙古地區逐漸取得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長達300多年,薩滿教受到排擠和清理,失去了正統宗教地位,下降為一種民間的習俗文化。但值得一提的是,蒙古地區的佛教有意保持了極大的包容性,吸收了包括薩滿教在內的很多習俗文化,并且主動配合政治統治,繼續保持了汗權高于教權的蒙古社會傳統。“長生天”觀念,以及由此引出的“天父地母”、“天無二日,地無二主”之類的哲學思想,是成吉思汗、阿勒坦汗等蒙古族政治家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們創建蒙古帝國的思想基礎。

        四是文藝作品的熏染。蒙古族古典文學特別是民間文學深深植根于草原傳統文化的豐沃土壤中,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獨特的風格和鮮明的個性,是草原傳統文化形象而具體的表現,無論是神話傳說、民間故事,還是英雄史詩等,處處傳遞出激蕩浪漫的風格,我們在其中一般很難看到人與自然的對立情緒,反倒不時地體會到人對自然的祈盼和敬畏之意,而這正是草原傳統文化的基本性格。16世紀以后隨著文人階層的逐步形成,文人文學開始與民間文學并列,往往采用將文學與歷史融為一體的創作形式,無論是從作品的內容,還是從作品的價值來看,對歷史的“真實”記錄都大于文學的自由發揮。由此我們認為,以浪漫主義為主要創作手法的民間文學的史詩化,以現實主義為主要創作手法的文人文學的歷史化,是蒙古族文學的最基本特征。文學形式較之理念說教更能動人心弦,在情感共鳴的過程中,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潛移默化地溶入人們的心理性格中。

        五是知名人物的注解闡釋。喇嘛教哲學對蒙古族傳統哲學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最終導致了蒙古族傳統哲學體系的形成,雖然這一體系還沒有完全掙脫宗教神學的外殼,但佛教化的哲學思想的確立畢竟成為蒙古族傳統思想史乃至整個傳統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一些知名人物的注解闡釋,讓人們樹立起有關宇宙問題的哲學觀念。比如固什?卻爾濟在《本義必用經》中認為物質世界是由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原子組成的,宇宙的最初元素為土、水、火、氣等等。再如,薩囊徹辰在其《蒙古源流》中從物質世界和生靈世界是有機統一的這一點出發,對宇宙的形成做了概括描述,并認為宇宙形成的基礎是三種主要物質――氣、水、土,而虛空則是世界形成的場所。由于十方之氣劇烈運動,虛空中形成堅不可摧的氣壇。而后由于氣動發熱,生成大方,大方生大雨,形成大海,謂之水壇。最后水面生灰塵,如奶上油脂,灰塵微粒集聚,形成土壇,是為“金宇”。在喇嘛教思想啟迪下,蒙古族已開始思考了哲學的一些基本問題,雖然用當今的科學哲學來衡量,有它不完全正確的一面,但它畢竟標志著蒙古民族哲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同時也賦予草原文化深邃的哲學內涵。

        (三)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與蒙古民族性格的互動關系

        我們知道,所謂“互動”,乃是指事物之間、人際之間通過各種方式接近、接觸發生信息傳播、交流而產生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過程。通過對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影響和作用于蒙古民族性格的內在機制和主要途徑的考察,我們不難發現,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與蒙古民族性格原本就是一個雙向互動的動態發展系統。這種互動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蒙古民族性格的理性反映。蒙古族傳統文化有著極為深遠的歷史淵源,草原蒙古先民的實踐活動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民族性格,是蒙古族傳統文化的直接源泉。作為理論形態的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對于蒙古民族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思想傾向、生活準則、價值觀念、歷史經驗的理論總結和概括,自然成為本民族成員實踐活動及其民族性格的理性反映。

        第二,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陶冶著蒙古民族性格。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對于草原先民歷史經驗和民眾的觀念行為進行理論概括和升華的基礎上形成的,以其超凡的智慧吸引著本民族成員,指導和影響著他們的思想行為、認知水平和處世能力,進而在全民族的心靈中凝結積淀,融入蒙古民族的心理性格之中,對于民族性格起著重要的陶冶作用。人們常用“歌唱的民族”、“舞蹈的民族”、“在節日中生活的民族”來描述草原蒙古族和其他的少數民族,這就說明他們一直保持與自然的和諧,相當符合生態的要求,在精神層面上也是相當富有的,是并不缺乏生態美的。盡管就物質層面而言,由于歷史和事實上的不平等,他們的生態美是有所欠缺的,至少目前是這樣。但是,我們人類的存在,不僅僅是物質的需要,而且還有精神的需要、文化的需要;人的生命存在狀態,也不僅是體現在生理性、物質性的生命力上,而且還體現在精神力量上面,在某種程度上說,人的精神生命比起物質生命更為重要,人的精神生命的存在狀態更應該引起關注。

        第三,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熔鑄著蒙古民族人格。蒙古族傳統文化以其特有的價值受到人們的認可和喜好,當人們對其基本精神進行認同并將其內化之后,又會在實踐活動中對已有的觀念、經驗和認識進行總結、完善、升華,進一步豐富、傳播和發展著蒙古族傳統文化,為其提供著動力和新鮮血液;同時,豪邁剛健、自強不息、自由開放、務實守誠等等方面的氣質和品格,又通過多種渠道熔鑄著蒙古民族相應的人格。事實上,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所提出的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的理念,就其實質來講都是與蒙古族傳統文化的自由精神相一致的;而對于當今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和個性發展,乃至培養創新型人才,造就健全的人格,蒙古族的自由精神同樣給予我們諸多啟示。

        研究蒙古族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與蒙古民族性格互動關系的現實意義。筆者認為,通過考察蒙古族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與蒙古民族性格的互動關系,進而分析研究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對蒙古民族性格的影響和作用,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簡單地說,有利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有利于弘揚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在當前國內國際新形勢下,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提升信心、振奮精神,而以開拓進取為主要內容的蒙古族傳統文化及其基本精神,無疑為我們提供了直接的動力源泉。二是有利于培養健康積極的民族心理。蒙古族自由樂觀的民族性格,美學意義上的生命追求,特別是把自己的社會理想與追求富饒、美麗而宜人的生態環境緊密結合的美好理想,對于我們進一步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培養健康積極的民族心理,營造和諧普惠的小康社會,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三是有利于開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新局面。俄羅斯著名學者古米列夫指出:“游牧民族在他們自身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社會文化類型。對此,人們不應認為是粗俗、落后和停滯不前的”。學習掌握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對蒙古民族性格的影響和作用,將從根本上改變人們長期以來對于游牧文明特別是對蒙古族傳統文化的誤解與曲解,幫助人們有意識地系統了解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尊重少數民族的權利和風俗習慣,正視民族平等和民族心理素質的特殊性,進而關心、關注和支持民族工作,積極投身于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此外,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崇信重義精神對于現代經濟學理念的現實意義等都是不可低估的。

        三、蒙古族文化對政府管理牧區的價值

        (一)有利于政府在蒙古族文化土壤基礎上制定相關制度。美國社會學家庫利在給文化定義時,使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他用一條河流和沿著這條河流的一條公路來比作人的生命。河流是自然的、生物的、先天的,公路是文化的、社會的、教育的、后天的。作為文化的公路是一種發展,在早期的生物生命中不存在,后來沿著河流模糊起來、充實起來、精致起來、發達起來。而這個后天由人創造的公路就是文化。庫利運用了形象的比喻,使人們對于文化的理解變得非常容易。英國著名的人類學家泰勒還從理論上加以闡述:“從廣泛的民族學的意義上說,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則、法律、風俗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雜整體。”無論是庫利的比喻,還是泰勒的解釋,都表示他們認為文化是一種社會交流及社會傳遞,通過特定的途徑,被社會成員共同獲得。這種獲得共同文化的特定途徑,其實就是文化得以交流和傳遞的制度文化。文化的存在只有被認同和學習時才是有意義的,而被認同和學習的實現,必須依靠一套相關的制度規則。在此,制度文化就將文化與制度統一起來了。當制度體現為規則時,它必然反映了文化的價值,文化的精神,文化的理念。而當文化體現為規則時,它必然采取或風俗、或習慣、或制度的形式。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沒有文化價值的制度是不存在的,沒有制度形式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

        有些制度規范是植根在一定文化土壤基礎之上的,如果這些制度規范離開了其相應的文化土壤,就很難有效了。因此,我們在用制度引進擴大制度選擇集合時一定要考慮相應的制約因素。正因為此,同志在著名的《論十大關系》中提出,要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管理體制和財政體制好好研究以適合這些地區的實際。

        (二)有利于政府在決策上進一步考慮保護蒙古族文化。關于蒙古族的傳統文化是許多人所熟知的游牧文化,草原生態環境則是這種文化產生并延續的基礎之一。游牧文化是蒙古族及其先民針對草原的實踐才得以產生的,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游牧文化是蒙古族適應草原生態環境的產物,這也恰恰證明了文化生態學的基本理論。適應是一種文化形態或文化特質在某種生態環境中得以存在、延續的前提,失去這個前提,那么這種文化也就到了消亡的邊緣。從這個層次上說,“適者生存”對于文化也同樣有道理。在草原生態的環境背景下,蒙古族的游牧文化不僅符合草原生態的自然規律,而且還保證了民族自身的繁衍和發展。這一點從蒙古族傳統文化上都十分強烈地體現著,其突出的表現即對草原生態環境有著一種深沉的關懷。政府在懂得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性后,在決策上才能考慮對這種文化的保護。比如牧區生態移民,不僅是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的必然要求,而且關系到生物的多樣性與文化的多樣性問題。因為,生態環境惡化必然會導致文化的消失,尤其是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會消失。生態移民既是經濟行為,又包含文化意義,政府在實施生態移民政策時,應從生態環境、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及移民通婚等方面進行規劃。同時,要動態地把握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現象。在生態移民過程中,要注意“人”對環境的影響,適應與抉擇的關系,要把游牧民族中的“草原學”看成是文化人類學、文化生態學來加以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經濟學的層面上。對生態移民應從移民的經濟、社會、文化和心理等各個方面來理解,要充分認識移民成本應包括經濟成本、文化成本、環境成本和心理成本等。

        (三)有利于政府在政策上對傳承發展蒙古族文化給予扶持。蒙古族的優良傳統管理思想,對現代政府管理也有著重要的意義。蒙古族有著誠信為本的優良道德風尚和善良、真誠、豪爽的性格特征。蒙古族的信條是守信用,嚴忌欺騙他人。例如,歷史上的扎木合是個非常不守信用的人,因此,他遭到各部落的敵意,最后受到冷落,并被其它部落殲滅。如果能把這種守信用的傳統用到商業企業管理中,將會收到良好的效益。在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下,中國商人要樹立起自己的形象,首先應從守信用做起。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驕傲,是一位偉大的管理家、軍事家。他的管理思想不只是他個人的思想,應該是當時蒙古族文化的結晶。歷史創造英雄,沒有當時蒙古族鼎盛的文化環境,就不可能造就出成吉思汗和成吉思汗的管理思想。成吉思汗能夠把散落的蒙古部落統一起來并建立起強大的國家,離不開他的用人思想和軍事思想。成吉思汗非常重視人才,高度信任他的部下,給他們以更大的發揮空間。成吉思汗對部下的能力了如指掌,知人善任,即使是當他們遇到困難戰敗或犯錯誤的時候,更多的是鼓勵他們重新站起來,從而激起部下的歸屬感、責任感和積極性。現代管理者應學習他的用人思想,應樹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理念,給員工們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參考文獻:

        [1] 青海民族學院學報[J].2008(3).

        [2] 青海省編輯組.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M].民族出版社,2009.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欧美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日本乱码伦电影 | 亚洲gv不卡中文字幕 | 亚州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天天躁日日躁永久一区 | 午夜乱理日本乱理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