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研究生教學實踐工作總結范文

        研究生教學實踐工作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研究生教學實踐工作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研究生教學實踐工作總結

        第1篇:研究生教學實踐工作總結范文

        關鍵詞:畢業設計(論文);生物工程;科研課題;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8-0140-03

        一、前言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校本科教學的一個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1,2]。對學生而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階段,可以培養和鍛煉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科技文獻查閱與科技論文撰寫能力,以及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對學校而言,是提升本科教學質量的主要抓手,也是檢驗能否向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標準。

        生物技術是解決21世紀人類面臨的資源、能源、環境、人口與健康等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生物技術產業已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重點[3]。為了適應生物技術產業迅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我國教育部在1998年高等院校學科調整時增設了生物工程本科專業[3,4]。目前,高等學校的生物工程專業已成為最為重要的專業之一,它是培養掌握現代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基本科學原理、基本技能、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本理論,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產業化工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5,6]。生物工程專業是以工為主、以理為輔、工理管相結合的復合型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做好該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實踐環節,對提高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高校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整體上出現了下滑的趨勢,主要表現在:(1)師生比例偏低,指導老師無法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高效指導畢業設計(論文);(2)選題盲目,課題研究內容陳舊,缺乏創新性,有的還脫離生產實際;(3)畢業論文的寫作水平差,學生缺乏科技論文寫作訓練,論文寫作格式與文獻引用缺乏規范;(4)評價體系不完善。學生們在畢業設計(論文)階段的表現是良莠不齊的,但最終畢業時獲得的文憑卻并無二致且本科畢業率幾乎一直都是100%,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為了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如何改革并完善現有的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模式已成為高校教育者討論的熱點之一。

        從2010年開始,我們進行了依托省部級以上縱向科研課題教學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的探索和實踐,讓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實踐環節參與到導師的在研課題中。本文以ε-聚賴氨酸高效生物合成和產業化實施項目為例,就相關的探索和實踐進行了總結。

        二、依托科研課題教學本科畢業設計(論文)

        1.形成合理的科研團隊。目前,高等院校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方式多采用導師制。然而,導師制是一種精英教育的教學模式,其實質上是一位導師和一個學生之間面對面的、高度個人之間的接觸和交流[7]。這種形式的制度是依靠學生對教師的低比率,它是一種高成本的制度。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來臨,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生師比持續升高,辦學資源日益緊張,高成本原始形態的導師制已難以為繼,它對師生比例的要求無疑增加了導師的教學負擔。通過依托科研課題教學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學生在選題后就進入到導師的課題組中,與研究生統一學習和交流,建立一個由導師、研究生和本科生(1∶5∶3)構成的梯度研究團隊。在這個團隊中,導師對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內容進行統一安排和規劃,對項目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進行分解和歸納,形成一個個獨立且相關聯的子課題。然后,本科生自主選擇一個具體子課題進行研究。團隊中研究生協助導師對本科生進行實驗技能、實驗設備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訓和指導。這樣,以科研課題為基礎,通過科研團隊各成員的分工和合作,一方面減輕導師的工作量,使導師能夠高效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避免了以往導師對指導內容不明確,對“如何導”、“導什么”等缺乏清晰的認識等問題。另一方面,傳統的一個導師和一個學生的面對面的交流,轉變成本科生與具有一定科研基礎的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進行高度個人的接觸和交流,有效地縮短了本科生的適應期,極大地提高了其積極性和主動性。

        2.選擇合適的論文題目。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顯著影響畢業論文的質量,若選題過于陳舊或是假題目,研究內容與實際的研究和生產嚴重脫節,則論文的價值低或意義不大。學生僅為了學分和畢業而進行畢業設計(論文),會嚴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也得不到鍛煉和提高。通過依托科研課題教學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讓學生參與到導師的在研課題中,做到真題真做,使得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僅能夠提高其主觀能動性,還能極大地激發其創造性。另一方面,由于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內容與導師的科學研究具有極高的關聯度,導師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學術能力使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他們參與到本專業某領域前沿的相關研究,實現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目的。比如,針對江蘇省產學研前瞻性聯合研究項目“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劑ε-聚賴氨酸高效提取關鍵技術與集成化研究”這一課題,要求學生嘗試各種先進分離提取方法,發現和比較這些提取方法之間的優劣性和互補性,最終提出一種可行的分離提取工藝路線,并進行實驗驗證和評價。此外,由于生物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有兩種形式,即試驗性題目和設計性題目,為了能夠兼顧學生的特長以及與學生將來從事的工作,對學生進行分流,充分發揮其特長,激發學習興趣,保持個性。盡可能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并巧妙地加以引導利用,幫助學生實現“參與―成功―參與”的良性循環,使學生持續保持自主參與學習的動機。在ε-聚賴氨酸分離提取新工藝開發的課題中,鼓勵學生嘗試自己感興趣和認可的分離提取方法,在對該方法進行充分實驗和評估后,將其整合到原有分離提取技術路線中,并考察該提取方法的加入對最終產品質量和收率的影響。如果試驗結果是積極的,則嘗試讓學生對新技術路線進行工廠工程設計,為實現新工藝或新技術規模化和工業化提供一定參考和依據。

        3.開設學術報告會議。科研成果匯報和科研論文的撰寫是展示科研工作者成績的有效途徑。這一過程,并不是單純的工作總結,而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是提高分析問題、歸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然而,本科生在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環節之前,本科教學中沒有開設關于科研成果匯報、論文寫作等課程,學生缺乏一定的科研基礎知識和實踐機會。因此,學生在總結科研成果,撰寫畢業論文的時候往往存在以下問題:(1)學術道德觀念淡薄,論文有明顯的拼湊,更有甚者直接從網上抄襲;(2)缺乏專業化和學術化語言描述實驗方法和結果,措辭不嚴謹、論文層次不分明,圖表說明不合理;(3)論文格式不規范,特別是論文的參考文獻、中英文摘要、圖表等。這些問題是導致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通過依托科研課題教學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在教學實踐中,導師要求本科生也參與到課題組的各種科研活動,包括讀書報告會、月底課題組匯報、中期匯報和專題討論等各種學術報告會議。在讀書報告會中,要求學生閱讀、分析和歸納1~2篇與課題研究相關且是近期發表的高影響因子的SCI論文,以PPT的形式解釋論文的研究內容、創新點以及對自身課題的啟發,并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和導師一起討論分析。在課題月底工作匯報、學期匯報的會議上,要求學生以PPT形式對一個月或一學期的研究內容和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導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分析,并依據實驗結果安排下一步工作計劃。此外,課題組不定期組織專題報告,由導師或高年級的博士研究生對某一專題進行學術報告,報告選題有“如何寫好畢業論文”,“生物工程學科常用科研軟件的使用”,“發表高水平SCI論文的心得體會”等等。通過這些學術報告會議,使得本科生在文獻閱讀能力,課題研究的總結、匯報和論文寫作等多方面得到系統訓練和提高。

        4.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環節,從選題、實施到論文定稿,歷經約8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合理評價,建立獎懲制度,可以使學生產生公平感和信任感,對學生職業道德能力和素養的培養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目前,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估中分為指導教師評審、評閱老師評審和答辯評審三個環節。由于在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環節,學生與導師(指導教師)有更多的接觸和交流,導師對學生的態度、能力和創新性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指導教師評審成績往往占總成績的60%以上。課題組在嚴格執行校教務處規定的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和管理規范的基礎上,利用模糊評價的方法[8],構建一套合理、科學和客觀的指導教師評價體系,見表1,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創新性三個方面定量地分析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實踐環節的表現,保證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的客觀、公正。

        三、結束語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校本科教學的最后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重要步驟,也是評價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筆者針對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剖析了造成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不斷下滑原因的基礎上,探索并實踐了依托科研課題教學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方法,通過形成科研團隊、選擇合適題目、開設學術報告和構建合理評價指標四個手段來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畢業學生的就業單位均反饋學生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較高的職業道德能力和水平,得到了社會的初步認可。然而,在教學改革和探索的過程,發現仍有一些問題,如畢業論文(設計)題目的難度選擇,畢業論文(設計)教學與學生考研和找工作的時間沖突等,這些問題尚需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與完善。

        參考文獻:

        [1]曹士云.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若干誤區的審視與反思[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11).

        [2]孫建云,夏凱,王慶亞.農業院校理科類本科生畢業論文環節的改革研究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0,(1).

        [3]曹飛,范偉平,韋萍.強化工程實踐的生物工程專業課程建設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7,(5).

        [4]劉桂萍.依托化工學科優勢構建具有特色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J].化工高等教育,2008,(1).

        [5]李常健,黃光文.新建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12).

        [6]余旭亞,李濤,納海鶯.提高生物工程專業生產實習質量的實踐和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3).

        第2篇:研究生教學實踐工作總結范文

        [關鍵詞]本科教育 研究性教學 創新培育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15-0006-02

        我國醫療儀器市場潛力巨大,但國內醫療儀器產品總體技術含量較低,關鍵技術主要被美、日、德等國家的少數幾個跨國大公司所壟斷。國內生物醫療產業普遍存在技術研發人才匱乏、研發能力不足等問題,產品總體質量和技術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缺乏市場競爭力。要解決目前生物醫療產業創新研發能力低下的難題,首先要從生物醫學工程人才培養這一根本問題上著手。

        一、本科生創新培育計劃思路的形成

        2004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二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研究制訂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該文件要求“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提出“要讓大學生通過參與教師科學研究項目或自主確定選題開展研究等多種形式,進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中山大學的本科人才培養教育觀念是“通識教育、大類教學、復合創新”。相對于其他學科,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特點是多學科交叉,教學過程所涉及的內容多且雜,如果強調“寬”基礎,學生能夠“精(專)”的領域就有限。通過借鑒國內外著名高校的相關經驗和近幾年的嘗試和思考,我們初步形成的思路是:首先培養學生掌握較為廣泛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然后以某個方向專業訓練為載體,著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具體問題的實踐能力。基于這一思路,我們推出生物醫學工程創新培育計劃,探索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研究性教學的道路。該計劃的總體內容和目標是:中山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為研究性教學的開展提供硬件條件(設備、場地)與軟件條件(師資、管理)的支持,建立并實行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度,以本學科已有的廣東省傳感技術與生物醫療儀器重點實驗室為依托、以教師們正在進行的縱向科研項目或橫向開發項目為載體,引導本科學生參與項目調研、方案制訂和項目研發的整個過程,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思考創新的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將來更好更快地適應各自的工作崗位要求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國內外著名大學創新性培養方案分析

        我們對國內外著名大學的本科生培養方案,尤其是對國內外著名工科院校的實習教學方案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和分析,逐漸形成了在“寬”基礎的前提下,強調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思路。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著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習慣。既培養學生某一方向的專業技能,也鼓勵學生拓寬知識面,以適應現代社會的挑戰。具體方案有:1.實行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度。每名本科生入學后將被指定一位專職教師作為學業導師,導師幫助本科生設計學習項目、選課和選專業。在導師的指導下,本科生有機會參與跨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的研究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研究型思維、完成實驗的技能和進行數據分析的能力。2.學院設有獨立活動期。每年的一月,學生們可以利用學院實驗室與研究中心的資源,從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項目。教師則成為項目的指導者與協作者,鼓勵并引導本科生在研究型教學中主動地參與過程。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機械工程本科培養特色為基礎知識教育與科研能力培養并重,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并重。他們專門設有實踐創新教育環節,培養學生綜合實踐和創意創新的能力。具體方案有:1.大量采用講座+討論、講座+實驗的授課方式,強調理論課程與實踐、研究環節的結合。2.設立和基礎課程學習緊密相關的實踐性、研究性學習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基礎理論學習與實際問題解決相互關系的理解。學校還設有獨立活動期、本科生研究項目等實踐創新教育項目,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個性發展空間。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奉行知識、能力、素質并重的教育理念,通過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注重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互促進,注重基本技能、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注重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實驗教學。其特點是前期強化基礎、復合交叉,后期導師指導、以人為本,激勵創新。另外,國內外基于問題驅動的產學研教學模式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三、創新培育計劃實施所具備的軟硬件條件

        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具有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是廣東省重點學科,設有廣東省傳感技術與生物醫療儀器重點實驗室、廣州市生物醫療設備重點實驗室。目前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已有教授38名、副教授41名、講師64名,梯隊完備,所有教師都是工作在科研一線的研究人員。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醫療儀器與傳感器、納米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靶向輸送與控制釋放。學科近年來在相關領域內承擔了多項縱向研究項目,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國家科技部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學科緊密結合南沙中山大學科技創新產業基地、廣州大學城健康產業基地以及行業龍頭企業等合作單位,大力倡導協同創新,承擔了多項橫向研究項目。因此,學科的平臺和師資為生物醫學工程本科生創新培育計劃的開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四、本科生創新培育計劃的實施方案

        首先建立導師制,由專業教師擔任本科生學業指導教師,負責本科生的學業指導和項目選題;同時由該教師屬下的研究生擔任學生導師,負責本科生創新培育計劃具體工作的指導與跟進。實行導師制的目的是給予本科生更個性化的發展空間和更全面的有效的指導,這有利于師生雙向提高。

        在第一學年,考慮到本科生專業知識的缺乏,創新培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本科生利用課余時間協助教師或研究生從事實驗輔助或文獻調研等工作,使本科生對生醫工專業本身和具體項目科研過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培養學生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和自主檢索學習的能力。后期在導師的指導下撰寫一份助研工作總結報告或文獻檢索報告,同時做成PPT用于年終匯報考評,從而培養學生的基本科技寫作能力和PPT制作與講演能力。

        第二學年開始引導本科生逐漸進入具體的項目工作。若干名學生組成項目組,可以參與指導教師的在研項目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選題。首先進行項目調研和前期預研,中期組織進行項目開題答辯,然后在學業導師或學生導師的具體指導下開展項目研究,鼓勵項目進展較為順利的項目組申報學校的大學生科研項目計劃。

        第三學年本科生在導師們的指導下繼續開展創新培育計劃項目工作,可以考慮將夏季學期(小學期)中4周生產實習(項目實習)課程和創新培育計劃項目合并到一起來做。組織中期檢查匯報與成績評定,推薦項目工作表現優秀的本科生參加國家大學生創新計劃、廣東省大學生創新計劃、挑戰者杯等競賽。

        第四學年春季學期有長達12周畢業設計(論文)時間,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在前面三年創新培育計劃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凝練項目成果,完成畢業設計(論文),進行項目結題答辯。對項目研發過程中表現優秀的本科生推薦研究生免試資格,鼓勵成果突出的學生撰寫專利或論文。另外,學生導師(在讀研究生)給予頒發助教資歷證書,其中表現優異者在教學實踐考評和獎學金評定時給予加分。

        總之,我們擬通過生物醫學工程創新培育計劃的實施,探索出一條研究型本科教學的路子,為解決生物醫療產業的自主技術創新、提升國內企業技術水平及市場競爭力提供人才支持。期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項目實踐,熟練掌握生物醫學工程的基礎理論,具備較強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能夠綜合應用多學科知識和方法解決醫學實際問題,成為在生物醫療儀器、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等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應用開發的高素質醫工復合型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 王海鷹,楊剛,李玉紅,季紅梅.將科研實驗引入本科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9,(144):145-146.

        [2] 馬曉瓊,蔡金平,凌有鑄.基于問題驅動法的產學研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1,25(2):122-123.

        [3] 薛磊,孫玉強,顧曉清.在應用型本科教學中開展項目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J].教改經緯,2011,(5):49-50.

        第3篇:研究生教學實踐工作總結范文

        按照市區教育局的工作要點,以管理求質量的工作要求,為了實施素質教育,實現我校三年發展目標,辦好讓人民滿意的學校,我校堅持在抓教學管理上下功夫,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教育創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打造了一支精干的教師隊伍。

        打造一支精干的教師隊伍,是推動教學創新的關鍵。

        (一)創新教師培訓工作思路,為了創新教師培訓工作我校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面向全員,二是要分層培訓,三是要突出名教師的培養,四是要注重綜合素養提升,五是要嚴格考學。

        二是在做好各項培訓工作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培訓項目。比如骨干教師培訓,可以突出"名師工作室";教師綜合素質提升工程,可以突出"教師讀書"等。抓住了重點,也就抓住了工作的主要方面,既利于整體工作的推進,也利于做出自己的成績,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三是創品牌,鼓勵教師參加區、市、省乃至于全國教師基本功和優質課大賽,使之成為我們的培訓品牌。

        (二)抓好教學崗位大練兵。

        通過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構建了有效教學的行為模式,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內容主要以下三個方面。

        ①教學設計能力,②教學實施能力,③教學評價能力。

        要求教師牢牢把握住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和總體框架

        2、方法。

        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的主戰場離不開課堂教學,離不開教研組,因此我校教研要根據以下有效的方式進行了操作。

        (1)實踐反思——基于自我反思的專業能力訓練。

        反思教學的成功

        將教學過程中教學理念的運用,教訓目標的完成,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課堂調控,學生的課堂反映及學習成果等了好的效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后教學時參考使用,這些可供以后教學時參考,有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的功效

        反思教學的不足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反思自己教學存在的問題,側重審視自己課堂教學的失誤之處,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

        時時反思

        課前反思:在課前當你對教材內容全面的思考以后,你就能從情感、知識、技能等多方面檢索目標的適宜度;在課前當你對教學目標有了清晰的認識以后,"教什么"的問題就會變得非常明確,整個活動的教學"主線"就不會有偏離,也不會出現一些無效的環節。

        課中反思:可以調控教學,提高教學效益;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中,發現學生的學習情緒存在問題,及時發現了問題產生在的原因,對教育教學方法及時進行了調整,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是課中反思產生的效應。

        課后反思:

        進行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立足于教學實踐,深入地鉆研、體會教學理論,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能夠充分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并為其專業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教學反思鼓勵教師通過多種策略和方法審視、分析自身的教育觀念及教學活動,充分尊重了教師的主體地位,發揮了教師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同伴互助——基于團隊合作的專業能力訓練。

        (2)每周四集體備課時間進行教學設計、說課研究;對課堂教學進行集中評議,量化評分,不斷整改提高。

        (3)學校領導自始至終參與本年級的說課、聽課、評課,保障了活動的實效性。領導班子成員每人最后都形成了《教學崗位大練兵調研報告》,為今后制定教學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在充分運用上述研修方式的同時,我們注重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練兵的方式、方法,形成學校各教研組教師崗位大練兵不同的風格與特色。比如:過去我們只注重了教師的個人能力考查,以單兵作戰為主要模式;本次崗位大練兵改變了以往側重于單兵作戰的考核模式,我們在制定方案是特別提出了,不僅要有個人考核,還要有團隊考核,這樣可以集中教師的集體智慧,提高每個人的水平。

        (2)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1)每位教師都能夠擠時間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和文章。學校訂閱了教育教學雜志,每期重點讀幾篇文章。通過閱讀,不斷吸取新的教改信息,盡快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提高了理論水平,跟上時代步伐。

        (2)教師養成了積累教學經驗的習慣。把從書刊、報紙上看到的教學小技巧和自己教學實踐中想出的好點子做成了卡片的形式,按教材內容順序分類存檔,以供教學設計時查用。

        (3)為教師提供了參加學習培訓、教研教改等活動的機會。從別人的研究、講座和討論中學習新方法、策略。促進了教學教研水平的提高。

        (4)教師寫教學案例、教育故事、經驗論文、讀書體會。通過這幾類文章的撰寫,促使了全體教師學習和思考問題,能使"教"與"研"更深入一步,寫的過程是總結和提高的過程。在教學的同時要養成了把點滴經驗、體會記載下來,把看書得到的收獲記載下來的習慣。拿起筆時就會認真思考、仔細回顧,廣泛聯想。使教師的思想得到整理、提煉,產生新的見解和認識,便會發現問題。

        (5)組織教師積極主動地參加課題研究。課題研究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同時還有利于教師形成長期研究方向。進行課題研究,就需要學習、需要鉆研教育理論,搜集與分析有關的教育研究情報資料;需要對以往的教育、教學

        工作經驗進行回顧;對面臨的各種教育現象細心觀察、思索,對大大小小的教育實際問題進行整理、辯析;對主客觀條件中不利因素、有利因素作出正確的分析、估價。同時進行課題研究時,教師使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所成就

        ,確立一個主攻方向,鍥而不舍,長期堅持積累知識、形成了有用的知識體系。

        (6)發揮了名師的引領作用,以高水平、有影響的教師為導師,跟隨聽課,虛心求教,把自己在教學、學習、研究中的成功與困惑及時匯報。

        二、研究教育教學方法,實現生態課堂

        "生態的課堂"為師生發展而教,為師生發展而學,以創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養成可持續發展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習慣,培養學生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心,造就張揚的個性、開放的思想、創新的品質。經過三年的努力,打造高效

        的生態課堂教學模式

        1、提倡自主學習的方式,崇尚研究性學習和探索性學習。

        2、"生態的課堂"從個人獨立學習的方式轉變為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的角色從全權的灌輸者轉變為設計者和促進者。

        3、學生由被動的教學信息接受者轉變為一個具有創造性的學習者。生態的課堂讓學生不斷地做他們的思維體操,生態的課堂讓學生們在新異的話題里馳騁思辨的語言。

        4、通過加強培訓,有更多的名師、有思想的老師投入到教學中來。

        5、環境和技術的優化,在課堂上討論與合作,運用多媒體設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實現學校課程的優化

        1、明確了學校課程管理的目標與要求。

        (1)教師嚴格執行上級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文件,確保國家課程計劃與課程標準的嚴肅性,杜絕了隨意增減科目或課時、隨意提高難度或降低要求的現象。

        (2)結合學校的實際,合理安排課程,建立、健全了教學管理制度,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實施有效的課程教學。

        (3)研究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結合當地社區發展的需要,合理開發了適合本校特點的、可供學生選擇的、多樣化的課程。

        (4)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建立、健全了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提供必要的有效培訓,努力創造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機會。

        (5)建立了教師、學生及其家長、社區人士參與學校課程管理的機制,創造必要的機會,讓他們了解或評價課程,參與課程決策。

        2、合理安排了課程和執行課程計劃。

        (1)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課程計劃或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對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做出了整體安排,制訂了《年度課程實施方案》,包括各年級的課程門類、課時分配、班級課程表、作息時間表、課程實施要求與評價建議等。

        (2)依據相關的課程規定,制訂了《校本課程開發規劃方案》,包括需要評估、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課程結構與門類、實施與評價的建議以及保障措施等。

        四、建立了必要的教學規范和評價制度。

        如學校加強了對教學過程的全程管理,引導教師群體積極參與和開展教學改革,創設靈活的、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環境,確保了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學習所需要的時間、空間和相應的教育資源;建立了教師課堂行為的基本規范,引導教師為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尊重學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了教師參與課程實施的考核獎勵制度和教學研究制度;建立了發展性的課程評價體系;建立必要的課程檔案。

        五、建立了課程實施的保障機制。

        學校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落實學校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工作職責,形成校長、教師、學生及其家長等共同參與課程管理的機制;在教學經費及教學設施等方面提供保障。

        六、成果

        1、完成了教師培養目標

        三年來,培養市區級以上骨干教師達20人以上,占總數的25﹪以上。抓好了教師的學歷提升工作,全校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達95﹪以上,提高了具有研究生學歷以上的教師比例。中學高級教師達25﹪以上。到2014年,形成一支以市級學科帶頭人、市級骨干教師為中堅力量的師德高尚、學識水平高、富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結構優化的新型教師隊伍。

        2、完成了教學特色目標

        ⑴教師樹立了正確的教學觀,構建自主學習的新模式,教學方法靈活,教學風格獨特。

        ⑵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目標達成率在95%以上。

        第4篇:研究生教學實踐工作總結范文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福建農林大學;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3-0077-03

        農學專業是高等農業教育的重要門類,是實踐性、技巧性和技術性含量較高的一門專業[1],是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加速生態和環境建設等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學科。實踐教學在高等農科類專業素質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實踐教學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智能型農業人才的重要環節[2]。

        福建農林大學農學專業始建于1936年,為本校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專業,經過七十多年的建設,本專業于2010年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一直以來,學院都高度重視學生實踐環節的鍛煉,在建好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同時,先后與校外的各級農業科研單位共建了12個校外實踐基地,為實現創新型復合人才培養目標奠定了基礎。然而,多年來,由于學生人數的增加,實習基地建設并不能完全滿足現有學生的需求,實踐教學條件與本專業本科教育對實踐教學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部分校外生產實習基地由于經費等方面條件的限制,工作也剛起步,相應的工作機制及合作方式都還需進一步探索與完善。因此,如何通過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讓本專業的學生從課堂走向田間,從書本走向生產,使學生樹立勞動、生產的實效思想至關重要。

        一、新農村建設對農學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既是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不可回避的歷史任務[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除了資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外,更為重要的是智力和人才的支持。新農村建設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思維的會技術、懂經營、能領導的新型技術應用人才,這些人才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需要交際、管理、經營等各個方面的技能。農學專業是培養農業科技人才的重要門類,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更需要豐富的實踐能力[4]。但傳統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現象,實踐教學環節更多的是從課程或學科的角度來安排,結果造成學生用在書本知識學習的時間偏多,而進入實驗室,進入農村社會參與農產品開發經營、參與實際生產的機會太少。用人單位也反映現在農科院校大學畢業生普遍存在動手能力差、寫不好工作總結等問題。因此,本專業人才培養急需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以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人才的需求。

        二、實踐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并結合福建農林大學地方院校的特色,我校農學專業新的培養目標確定為:本專業培養具有農學方面特別是作物生產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畢業后能勝任作物栽培、良種培育、種子生產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和經營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農業科技人才。根據新的培養目標,我們進行了相應實踐教學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突出復合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以掌握農業生產核心技術為重點,提出本專業的技術能力結構,以此為依據更新實踐教學內容與體系。

        以實用為目的,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從加強課程之間的聯系并服務于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出發,打破課程分割并相對獨立的傳統培養模式,將全部的專業課程實踐整合為幾個大的模塊。

        堅持內涵發展,以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培養為重點,“農科教、產學研”聯動為手段,創新實踐教學方法,加強校企合作,促進專業課程與農業生產實際接軌,縮短學校教學與農業企業生產之間的差距。

        三、實踐教學改革內容及其實施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逐步構建了以“基本技能實踐模塊、專業技能實踐模塊和創新創業實踐模塊”為主要內容,具有層次化、模塊化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見圖1)。形成了“學生進校就實踐,4年訓練不間斷”全程階梯遞進的實踐教學模式,并確立了校內與校外并重、側重于校外的多元化實踐教學格局。

        (一)基本技能實踐模塊

        該模塊以培養學生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為目標,安排在一、二年級從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一是加強專業基礎課程實驗課訓練;二是新生進科研實驗室參與實驗操作訓練。專業基礎課程實驗方面,除了傳統的生物科學類和作物生產基礎類實驗外,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農業人才的要求,主要增加了生物技術類實驗(見圖1),使學生能夠及時掌握現代農業科學新技術;其次,學院對農學專業實踐進行大膽創新,充分利用科研平臺、科研資源、教師及研究生資源,吸收本科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鼓勵大學一年級新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利用業余時間加入到老師的科研實驗室,跟著學哥學姐們參與一些實驗的基本操作,形成了“教師+研究生+本科生”的科研團隊。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本專業90%的學生在一年級,都有不同程度地進入不同平臺、不同課題組開始科研訓練,為他們今后在二、三年級申報創新、創業項目奠定了基礎。

        (二)專業技能實踐模塊

        該模塊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主要目標。在一年級主要增設《專業基本技能實踐A》和《專業基本技能實踐B》課程,要求學生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根據作物種類的不同,結合現代農業機械的使用,完成作物栽培管理全過程,目的是讓學生對田間生產實踐內容,有一個初步認知。其次,是在二、三年級進行專業課程實驗及實習訓練。過去農學專業課程的實驗課及課程實習均跟隨著每門課程走,由于每門專業課程都強調學科的理論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導致了課程內容交叉和重復,因此,我們對專業課程的實驗及實習內容與方式進行了大膽改革與創新。專業課程實驗方面,主要是促進課程之間的融合,更新實驗教學內容,強調實驗的綜合性、創新性。例如,將作物栽培學的水稻不同育秧方式的實驗與作物生理生態課程的水分對作物脅迫的實驗相結合,探討不同栽培方式下環境水分變化對水稻幼苗生長的影響;再比如將栽培學的水稻生育時期觀察與育種學的水稻雜交實驗相結合,避免了兩門不同課程同時都要對水稻幼穗發育過程的介紹。實驗內容改革的同時,我們也進行了授課方式的探索,授課方式打破了傳統僅局限于實驗室的方式,而改由老師可以直接帶學生到地頭進行現場教學。專業課程實習方面,打破了以往單一模式,將全部的專業課程實習整合為幾個大的模塊,每個模塊內容由幾個不同專業背景的老師及校外專家共同參與指導。具體做法是:在3年級學生學習作物栽培學、育種學、種子學等專業核心課過程中,組織學生到校外實習,內容主要包括,一是組織學生參觀先進種子公司的生產繁育基地、農業科研單位、農業生產單位,并要求每個學生參與某些生產環節過程,二是組織學生走村入戶實地調查和咨詢,通過調查問卷、訪談交流、田間實踐等方式了解當地農村的耕作制度,作物布局、新品種推廣、土地流轉等情況,讓學生全面了解種子生產及農業生產全面發展的現狀。課程實習改革,加強了校企合作,促進專業課程與農業生產實際接軌,縮短學校教學與農業生產之間的差距。本科四年級主要安排畢業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的撰寫。要求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畢業論文的設計與實施,通過論文的撰寫全面提升學生在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創新創業實踐模塊

        該模塊以創新創業能力訓練為主要目標。主要內容有:“一組一分地”創新創業實踐,即農學三年級學生每5個同學組成一組,每組同學有一分的土地,每組分配2個指導老師,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自主設計種植制度、田間種植模式,安排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等對比試驗,完成田間管理、作物生育記載,并在作物收獲后,獨立提交生育動態報告、田間專項調查報告、產量估測報告及生產過程問題分析報告等多項報告。其次是,依托創新和創業項目,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申報創新創業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總結,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加強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科研興趣。

        四、主要成效

        (一)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

        通過幾年來實踐教學的改革,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明顯改善,實踐能力逐步得到了提升。從課堂走向農村,讓學生到生產第一線實習,使得學生對基層社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當他們目睹了農村生產水平低,廣大農民渴望得到科學技術的時候,深深感到了自己肩負的責任,更堅定了學農、愛農的信念。最明顯的一點是過去將實習生分配到農業企業,很多用人企業直接表態說不要,他們反映說送來的學生還要手把手教他,而且教了還不肯學。這兩年情況有了極大改變,學生畢業前就會有很多用人單位來學院聯系要人了,2014屆農學專業就業率就高達97.33%,名列全校前茅。2013-2014學年,我專業學生參與省級以上學科競賽16人,學生科技競賽獲獎作品4項。12人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5項,校級5項,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成果申請了3項專利,形成了學生參與科研和科技創新活動良好的環境。

        (二)促進教學改革及精品課程的建設

        專業實踐改革促進了課程教學體系的全面發展。一是促進了教學改革,2014-2015年農學專業獲得立項的教學改革項目有:農學專業課程實習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科教深度融合視野下農學專業應用型人才教學模式探索、作物學院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模式與運作機制探索、應用PDCA模型持續提高農學課程教學質量、教與學反思視野下提高《作物栽培學》課程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等5項。二是整合教學資源,建立起福建農林大學“農學專業課程網站”。三是加強核心課程群的建設,以現代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手段,改造和提升傳統優勢學科,建立起了以作物栽培學為主干的“作物生產類”核心課程群。其中,農業生態學為國家級雙語課程,農業生態學、遺傳學為省級精品課程,作物栽培學校級精品課程。

        (三)校企合作,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

        教師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近幾年,隨著高校擴招生源的增加,學院也新增了不少新教師。目前,福建農林大學農學專業專任教師共19位,其中有8位都是近2年從高校分配來的。年輕教師有干勁有活力,但他們基本都是從學校走向學校,普遍缺乏實踐經驗。專業實踐改革實行模塊化模式后,要求每個模塊都要有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師指導隊伍,同時加強與地方企業及農業專業戶的合作,地方企業技術專家也參與指導學生實踐,既推進農科教合作、產學研結合,同時也使得廣大師生尤其是年青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四)建成一批高質量的校內外實訓基地

        幾年來,在校、院各級領導的支持下,我們逐步完善了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實現了實驗教學、專業實習、科研訓練和創新創業計劃一體化,為實現創新實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取得顯著成效。對校內21畝的教學實踐基地進行改造,完善四個本科實踐教學功能區,即:①本科實踐教學工作區;②課程實驗教學區;③設施栽培示范區;④作物標本展示區。完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已有的校外12個校外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研究基地原單位合作共建,定期下撥一定的經費,用于改善個別條件較差的校外實習基地住宿條件,完善其功能,拓展其容量,成為學院永久性的教學實習基地。其中,福建農林大學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成為教育部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福建農林大學漳州甘蔗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成為農業部和教育部共建的大學生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

        參考文獻:

        [1]唐鑫華,鄒得堂,王敬國,等.地方高校農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探討[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3,(9):106-109.

        [2]桂萍,王秀琴,郭理,等.實踐教學在農科類專業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65-66.

        第5篇:研究生教學實踐工作總結范文

        2004年是“十五”繼續教育進入全面發展的一年,也是落實北京市和通州區教委“十五”繼續教育工作意見的關鍵一年。這一年,我們緊緊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展各級各類的培訓,教師培訓工作抓出成績、抓出實效,進一步推動了我區教師教育工作跨入新的發展時期。下面將2004年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抓好全區參訓教師的教學及教學組織工作

        (一)、非學歷教育

        1.啟動《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公共必修課培訓

        2004年根據市區教委關于啟動公共必修課意見,我區組織了《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由我校教育理論組教師承擔面授、組織輔導工作。扎實、有效地做好《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通過講授、發放材料、錄制軟盤等形式,完成全區7218人的培訓任務。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和師德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2.繼續教育面授專題培訓

        為了提高中小學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我們組織全區4209人參加學科面授專題培訓。 培訓學科小學有語文、數學、科學教育、美術、體育;中學有數學、歷史、地理、美術、體育、政治等,通過請專家、教授、特級教師、名師講學,使教師對學科前沿知識、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信息技術應用培訓

        全區中小學教師共有800人報名參加培訓, 通過學習,參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較好地應用所學知識制作教學課件等。

        4.新課程改革培訓

        高中政治教師新課程培訓班。共40人參加培訓。培訓目標:幫助高中政治教師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課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的理念、結構和內容,從而提高了高中教師實施新課標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實施新課標、新教材做好師資準備工作。

        中學政治骨干教師新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研修班。聘請首都師范大學胡玉順教授到我區擔任本班指導教師。培訓目標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轉換的理論與實踐的探討。

        中學地理骨干教師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請區級教研員和教改實驗區有經驗的教師承擔培訓任務,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帶領學員到基層中學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區級骨干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師參加,學習時間為80學時。通過對網絡技術的學習,參訓教師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課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繼續教育專管員、信息員培訓

        共16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全區幼兒園、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各單位信息員、專管員經過培訓,加強了繼續教育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系統化。

        6.區級骨干教師培訓

        本學年主要對區校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訓:共502人參加培訓。 對骨干教師進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師師德水平。并組織骨干教師結合工作實踐又撰寫了師德案例,區繼教辦已經對骨干教師上交的師德案例進行篩選,并組織專人將優秀案例編輯成冊,擬出版《骨干教師師德論文集》。

        7、新教師培訓。為了提高新教師的培訓質量,本學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師培訓計劃,更突出實效性、針對性。注重了對新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技能、教學基本功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全區共有261名新教師參加李培訓。

        8、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參加“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由北京教育學院組織實施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培訓項目,自2004年7月開始到今年年底,開展了集中培訓、跟蹤指導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學校領導和學員的歡迎。

        (二)學歷教育

        在學歷教育方面,從總的趨勢看,參加培訓的人員是在逐年減少,重點已轉入非學歷教育,但是學歷教育的各項工作沒有放松,特別是緊緊抓住考前輔導工作,提高新生錄取率。2004年的專、本科考前輔導的應該說錄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師承擔的語文、政治、英語輔導的科目,開始成績是較高的,對提高錄取率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訓

        1.開展《教育熱點問題研究》校本培訓教材的培訓

        《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是我區“十五”繼續教育自編教材,教材內容主要是突出先進教育理念的宣傳,為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提供幫助。此教材成為了全區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理解和領悟的重要參考資料。各學校都組織教師進行了認真的自學,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學習體會,全區7218人參加培訓。目前,教師通過學習撰寫的心得體會等材料已陸續上交區繼教辦,由繼教辦組織教師進行成績評定,并選出優秀文章給予榮譽獎勵。

        2、抓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今年6月份區教委人事科、區繼續教育辦公室對全區部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調研。通過聽校長匯報,召開教師座談會,查閱檔案材料,交換意見等形式,較全面地掌握了各單位校本培訓情況。通過校本培訓調研,我們感到:校本培訓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重要培訓形式。校本培訓是受到各級領導重視,受到校長、教師歡迎的一種培訓形式,應當廣泛推行這種培訓形式。但是,校本培訓開展不均衡。表現在領導重視程度、教師的認識程度不均衡;學校硬件設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均衡等影響了部分學校較好地開展校本培訓。區教委人事科、繼教辦將調研情況上報教委后,教委認為有必要開展評選校本培訓示范校活動,帶動全區校本培訓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在區教委的領導下,我們將調研與查看基層學校上報材料相結合,經過反復研究決定確定了13所中小學為校本培訓示范校,確定1所園本培訓示范園,通過幫教、幫訓、手拉手等形式,發揮優質校的教師、管理人員、設備的輻射作用,帶動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區學校辦學整體水平,推動全區普教工作走上新臺階。

        二、抓好學校校內的教學工作

        (一)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培訓

        根據北京市教委《關于加強“十五”期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和通州區教育委員會《關于中小學教師“十五”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結合師資培訓工作特點和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十五”期間我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及2004年校本培訓內容的計劃和具體安排。

        今年10月學校召開教代會通過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論文評審條件》《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優秀班主任評選條件》。與會代表充分認識了學校開展校本培訓有利于提高學校教師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發揮教師學習的主體作用,促進自身個性發展,有利于學校學習性組織的建設。并深深的感到開展校本培訓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培訓質量的重要條件。并決定于11月開始培訓。本年度的培訓重點:

        (1)組織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教材,采取自學和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并結合本職工作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通過學習,教師深刻認識到,培訓者必須不斷提高素質,才能真正樹立為基層服務的意識,才能為基層做好服務工作,才能保證培訓質量。

        (2)、加強對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學習性社會的需要,提高教師終身學習的能力。組織40歲以下教師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Authorware5.0培訓50學時。并將考核與競賽結合起來,激發教師學習積極性。

        (3)、強化教師教科研意識,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開展專題論壇活動,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結合教師專業化和學校長遠發展的需要,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培訓科研型的教師隊伍,以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4)校本培訓管理

        學校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建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校長、主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級干部任副組長,由師資培訓科研辦公室具體組織管理工作。學校為每位參訓教師建立檔案(一人一檔),記入繼續教育學分。并與評優、評先、晉職等掛鉤。

        (二)、培訓者培訓。

        為把我校建設學習性組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起草了《通州區第一教師進修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意見》,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師德培訓、計算機應用培訓、繼續教育科研課題論壇活動。教師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較濃,效果明顯。同時組織教師參與市區組織的各項培訓。

        1、北京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各學科培訓者培訓:

        2、計算機教師參加因特未來教育培訓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整合的培訓;

        3、推薦教師參加英語全國骨干教師、普通話新大綱、初中政治和語文骨干教師培訓;

        4、組織小學教師參加北京市小學數學、語文學科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等。

        5、推薦和組織政治、地理、英語、化學、物理教師參加北京教育學院組織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的培訓,我校教師普遍反映受益匪淺,對提高培訓者素質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培訓,拓展了培訓者的學科知識面,在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較大提高,為更好的開展我區教師培訓奠定良好的師資基礎。

        (三)教育科學研究

        1、根據《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 的教學反饋、優秀案例評選、學分反饋等項培訓工作,組織編寫了 區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選編》。

        2、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熱點問題研究”一書學習體會的評定學分工作,并將優秀論文編輯成冊。

        3、強化研究意識,開展研修活動。學科教師圍繞“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探究”的主題,結合教學實際開展專題研究。本學年末,根據研究情況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撰寫論文,學校組織論文評審,評選論文等級,學校給予獎勵,并召開學年度繼續教育教學、管理論壇會,組織編寫“十五”繼續教育論文集。

        4、開展繼續教育論壇活動。本學期論壇的主題是:“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管理服務觀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中廣泛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中心”,更新教育觀念、管理服務觀念的研討活動,學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學及教育教學管理論文25篇,評出一、二等獎,中獎率占50%。為創造一個優質教學、優質管理、優質服務的進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堅持校內外調研制度。教師深入教學第一線,開展聽課、評課、教學研究、專題研討等活動,其中本學期教師聽課共計380節,人均達到了20 節。把繼續教育的教研、教學活動著眼點放在適應教師新課程需要、為基層教學服務上,深受基層中小學的歡迎。

        6、發揮教學指導組作用。本學期教學指導組的任務:

        組織新教師學科專業培訓的開課匯報。共有13位教師講述了本人授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并就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與會的教師深深感到:這種開課匯報形式好,教師間相互取長補短,有利于本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各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開展教學觀摩課、研究課、公開課活動;

        組織繼續教育論壇,制定教學論文評審條件,開展論文評審活動,為我校建成學習型、研究型組織出謀劃策。

        三、本學期教學效果

        1、培訓。

        (1)本學期圓滿的完成了學歷教育、研究生課程班和繼續教育的各項培訓工作,得到基層學校、教師和聯合辦學單位的一致好評,培訓效果好。

        2、獲獎。

        (1)繼續教育辦公室和我校英語教師(張淑清)組織指導了我區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北京市遠郊區縣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展示”大賽,并獲得“最佳教學設計獎”,捧得獎杯和獎狀。

        (2)學歷教育獲得“北京市師范大學2004年函授教育先進單位”獎勵。

        (3)普通話水平測試獲得“北京市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3、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1)繼續教育辦公室組織部分我校教師參加編寫的《骨干教師師德案例集》一書初稿審閱、編輯工作已經完成,待出版發行。

        (2)學校校本培訓領導小組組織了“現代信息技術培訓”課件和繼續教育論文評獎活動,獲得一、二等獎教師的比例占參評教師總數的50%。

        (3)參與北京市繼續教育校本培訓課題研究,我校承擔的子課題《校本培訓制度與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編輯出版了《校本培訓管理制度匯編》初稿,發至全市教師進修院、校。

        4、教師個人獲獎、登載論文、參與教科研課題研究等

        (1)劉志田撰寫的《信息技術課的實踐創新與課堂實踐》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一等獎。

        (2)王金華撰寫的《激發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方法研究》獲得通州區教育學會“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征文二等獎。

        (3)明紀英撰寫的《應用討論法引導新教師進行討論式教學》一文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術教育” 第六期登載;并指導我區兩位新教師孫雪濤、趙云撰寫了 《心路》《我的教學生活》論文, 在“信息技術教育” 第九期登載。

        (4)張振松撰寫的《加強組織管理,切實抓好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發表在《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繼續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學科郭淑琴、王金華參與了北京市高中教師《生活價值觀》課題研究,成為該課題組成員。

        (6)王學一被北京教育學院聘請為北京市“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資源庫”項目專家。

        (7)崔靜平獲得通州區教育系統名師稱號。

        五、2004年師訓工作特點

        1、層次多,任務重。2004年是“十五”繼續教育的關鍵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間開展的各項培訓今年全部啟動,包括提高學歷層次的培訓、三門必修課培訓、各學科骨干教師的培訓、小學、初中、高中的新課程培訓、信息技術培訓、校本培訓等。同時參加培訓的人員多,全區7000多人都要參加不同層次的培訓,培訓任務相當繁重。

        3、培訓的機構多。北京教育大會召開以后,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視,與師資培訓有關的大學、學院、教研部門等紛紛參與教師的培訓,我區現在與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教育學院、教師培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充分發揮高校的資源優勢,提高我區教師的水平。

        4、培訓的要求高。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師本人的需求,對“十五”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過去教師一人在課堂上講授逐步擴展到學員上講臺,師生互動,開展教學實踐,帶著問題進行培訓等,突出繼續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今年我區針對教師的需求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培訓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課程培訓班、骨干班、專業課專題培訓班、學歷班、研究生課程班等。聘請了大學教授、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中小學骨干教師等,登上繼續教育講臺指導我區教師的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5、培訓難度大。一是時間已過半任務卻沒有過半,逼人緊;二是教師培訓大樓建設期間,需要的教學設備不能完全滿足,硬件條件差;在此基礎上要完成培訓任務,難度較大。但是,在區教委和各基層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師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的培訓任務完成了,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謝。

        第6篇:研究生教學實踐工作總結范文

        關鍵詞: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教學競賽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和招生規模的急劇增加,大批青年教師充實到高校教師隊伍。青年教師不僅是高校建設和發展的希望,也是高校教學、科研任務的主要承擔者和骨干力量,因此,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是高校管理者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由于教學是教師的首要職責和任務,要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必須重點培養和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并把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和教學水平提高擺在青年教師培訓培養工作的突出位置,探尋培養和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最佳途徑和有效措施,這是高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普遍共識,也是高校青年教師培養亟待解決的矛盾。

        一、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現狀分析

        從目前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現狀來看,其關注的重點大概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注重崗前培訓。通過崗前培訓提高青年教師職業素質,強化教書育人的意識和責任,掌握教學的基本規范和要求。第二,注重學科專業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升。學科專業能力是教師教學的基礎,科研能力關系到青年教師的發展。只有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學科專業能力、科研能力才能保證教師的素質,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第三,注重學歷層次的提高。青年教師的學歷層次提高是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的根本,也是很多高校青年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第四,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師德教育。青年教師要志存高遠、愛國敬業、嚴謹求實、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與時俱進,這是成為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所必備的政治素質和師德風范。應該說,以上針對青年教師隊伍實際情況開展的培養、培訓工作都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

        然而,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高校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的不足之處或薄弱環節,這就是,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重視不夠,尤其是教學過程中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和指導不夠。具體表現是:第一,教師培訓內容的偏頗,現有教師培訓多以相關教育法規、教育理論、教育技術、外語能力為主,有關教學論、課程論、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評價等直接與教學活動有關的知識和問題討論欠缺。第二,培訓工作機制不完善,多數學校的教師培訓由學校人事部門負責,教師培訓與教學研究、教學改革、課堂教學結合不夠。第三,少有職業化的培訓教師,培訓教師對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和課程開發等方面實際需求了解不深入。青年教師培養工作這一缺憾造成的結果是,一方面青年教師的培養培訓在加強,一方面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二、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內容與辦法

        教師的教學能力不僅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關鍵因素,也是教師個人能力、水平、地位、作用等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對于提高高校整體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不僅常被高校教師培養培訓工作所忽視,有關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研究也非常欠缺,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構成要素的討論也是眾議紛紜。正因為如此,高校有關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的方法、措施也是豐富多彩,各有側重。但作者以為,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主渠道,是教學過程的主要環節,是人才培養的核心手段,因此,所謂教師的教學能力實質上指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所應具備的一些能力,包括教學設計能力、知識組織和傳授能力、教學活動組織能力、課堂管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教學研究能力,以及教學反思、監控和改進能力。那么,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也應著力圍繞課堂教學所需具備的能力構成成分開展,以促進教學能力構成各因素協調發展和提高為目標。

        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辦法、措施和方式很多,如老教師的“傳、幫、帶”;教學督導跟蹤聽課和意見反饋;青年教師助教制度;首次開課試講和持證上崗等等。但從實際執行情況來看,上述辦法和方式或流于形式,或產生效果甚微,或影響程度不夠。比如,老教師的“傳、幫、帶”是高校青年教師培訓的最通行的模式,但倘若制度不健全,雙方權利義務不明確,監督執行力度不夠,學校支持獎勵力度不夠,指導教師和青年教師對傳幫帶的認識不深入,那么這種制度和方式就形同虛設,難以發揮其作用。再如青年教師開課試講和持證上崗也僅僅是一種準入考量,而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實踐、反思、總結、改進、提高的長期發展過程。這就需要探索出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新舉措,一種能讓青年教師廣泛參與、對青年教師整體產生影響、制度化且行之有效的措施,一種與教師教學過程聯系緊密,且有助于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各構成因素協調發展和提高的培養途徑。

        三、教學競賽――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

        武漢大學歷來非常重視主講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采用多種培養形式,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并著力培養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校在各種常規教師培養培訓的基礎上,為激勵和引導青年教師積極投身教學工作,認真研討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深化教學改革,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確保教學質量,于2001年制訂了《武漢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實施辦法》,開展兩年一度的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活動,分別于2002年、2004年、2006年連續舉辦了三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取得成功經驗,達到預期效果,青年教師普遍得到較好的鍛煉,一批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其中,有的成為校教學名師,有的成為國家級精品課程負責人,有的走上學校教學管理領導崗位,更多的成為學院教學和學科發展的骨干教師。這批青年教師不僅是學校發展的希望,也是學校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中堅力量。

        武漢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分學院預賽、學部復賽和學校決賽三個階段,要求35歲以下青年教師都參加學院預賽。各學部按學校分配的名額評出進入決賽的教師名單。決賽由學校教務部組織,競賽成績由課堂教學和教案評審兩部分綜合得出,評委由校教學督導專家、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學生代表三方面人員組成,學校領導和各學院教學副院長現場觀摩。從預賽開始,各學院為每位參賽教師配備教學名師、教學督導、或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授進行指導和幫助,在參加正式比賽前進行試講,由指導教師指出優缺點和需改進的問題;正式比賽時,由評委給出點評意見,書面反饋給參賽教師。學校對決賽實況進行全程錄像,刻成光盤發給參賽選手,供參賽教師對照評委專家的點評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

        學策略和教學效果進行自我評價。一等獎獲得者的比賽錄像和評委會集體討論推薦的具有經典案例特征的其他等次獲獎者的比賽錄像,在學校電臺進行展播,并提供給學院,作為青年教師教學培訓示范討論的案例。實踐表明,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是綜合培養和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是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水平的全面展示和檢閱

        從青年教師角度來講,廣大青年教師事業心和上進心很強,希望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并得到領導和同行們的認可和稱贊。“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正好為他們提供一個打擂比武、展示風采的機會。通過參賽,青年教師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教風教態、教學責任心、教案設計和編寫能力、對所教課程內容的理解和熟悉程度、課堂教學組織能力、教學方法和技巧、語言表達、圖示板書、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以及教學特色等,并在展示自己的同時,與其他參賽教師進行各個層面的廣泛的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從學校和職能部門的角度講,舉辦一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是一次對35歲以下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的檢閱和教學質量的評估。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教學質量怎樣,是學校領導和教務部等相關職能部門經常關注的重要問題,雖然平時通過學校教學督導團和各學院督導組成員以及領導干部深入課堂聽課,對教師的教學情況有所了解,但那畢竟是局部性的。通過學院、學部和學校的三級競賽,使青年教師集中地進行現場教學匯報,讓學校、學院領導和職能部門全方位地看到青年教師在教學方面取得的重大進步和存在的問題,為學校、學院領導和職能部門今后制定教師培養的計劃和政策提供第一手材料和可靠的依據。

        2、“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是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一種重要途徑

        高校青年教師的共同優勢是學歷層次高,專業基礎知識扎實,科研能力強,計算機水平和外語水平較高,思想活躍,敢于嘗試,具備從事教師教學工作的能力和基礎;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大部分不是師范大學畢業,缺少教育理論和教學法的基本修養;由于教師總量不足、現行教師聘用制度的不完善,多數青年教師研究生畢業后,直接承擔起教學任務,沒有做助教的經歷,也不能經常得到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和同事的幫助和指導。所以。許多青年教師雖然在主觀上想把教學質量、教學水平盡快提升上去,在教學第一線做出成績,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訓和幫助指導,自己的愿望往往難以實現。“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則為青年教師提供一種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鍛煉機會、學習機會。這是因為,參賽青年教師從決定參加比賽開始,就要做認真細致的準備。在準備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名師、老教授、老專家精心的點撥,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上得到幫助;在正式比賽時,評委對每參賽者都有評語。綜合所有評委對每位參賽教師的評語,有褒有貶,基本上可以比較客觀、真實地反映出一個教師在教學上的優缺點。這些意見通過相關渠道反饋給每位參賽教師,成為他們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的一面鏡子和今后繼續努力奮斗的方向。經過反復的準備和多次比賽的實踐,這個過程本身就使廣大的青年教師得到鍛煉提高。一位參賽者曾很有感觸地說:“過去認為教學工作能上臺講就行了,不知道課堂教學有那么多學問,講好課還那么不容易。在參賽的過程中得到了老師們的耐心幫助,精心指導,使自己受到了一次嚴格的訓練,教學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所受教育終身管用。”

        3、“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是高校青年教師在崗培訓培養制度和機制的補充完善

        認識到“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是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一種重要途徑還不夠,更重要的是通過競賽活動這種形式正確指導和引導青年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教學競賽不僅幫助青年教師彌補了缺乏育人經驗、缺乏教學藝術和教學技巧等方面的不足,也引導他們關注和了解現代教育思想觀念和當前教育教學的現狀,還培育了他們的責任意識、一流的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解決了青年教師應時刻思考并付諸教學實踐的三個問題:教師教書的目的是為了什么、要達到什么目標以及怎樣達到這個目標的問題。教學過程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而課堂教學又是主渠道,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精心組織課堂教學,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說青年教師培訓的著力點在于幫助青年教師樹立良好的“師德風范”、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那么,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方式,它使青年教師經歷了一次全方位的過程訓練,全方位地展示了參賽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同時也是對各種常規青年教師培訓培養活動的效果檢驗。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這些作用和影響是其他培訓措施所無法比擬和取代的。

        四、進一步做好“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思考

        “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從某種意義上是培育名師、發現名師和推介名師的重要渠道,越來越多的高校把開展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作為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和舉措,列入其教師培養培訓計劃,以賽促教,強化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提高教學水平。但由于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涉及面廣,導向作用明顯,要充分發揮其對青年教師成長發展的影響作用,結合武漢大學開展此項工作的實踐經驗,筆者以為進一步做好“青年教師教學競賽”要進行以下思考和改進:

        1、進一步加大對“青年教師教學競賽”重要意義的宣傳力度。盡管武漢大學領導高度重視此項工作,但從幾年的工作情況來看,仍有少數學院的領導對“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活動熱情不高。態度淡漠,被動應付,并影響了一些青年教師參賽的積極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某些領導對“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工作的重要意義缺乏認識。為解決這個問題,除有關部門需要做細致的思想工作外,學校的各種媒體還需加大對“青年教師教學競賽”重要意義宣傳的力度,使學院領導們認識到“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不是作秀,而是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教師培養和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學院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主管教學副院長必須要做好的工作任務。通過加大宣傳,營造一種讓青年教師以能講好課為光榮和感到自豪的環境和氛圍。

        2、正確指導和引導青年教師。因為是競賽,自然有等級、名次之分,個別教師和學院過分注重結果,導致參賽教師在競賽時給人以作秀的感覺,不能反映教師的正常課堂教學狀態。當這種不好的苗頭一出現,組織者、指導教師和評委專家就要態度明確予以指出,強調比賽不是目的,取得名次不是目標,參賽者切記不能把講課變味為作秀,追求教學藝術,而不是教學表演,自然再現課堂教學常態。在比賽選題上,堅持從參賽者所講課程內容中挑選,確保競賽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的真實效果。針對大學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學校領導

        和管理部門要大力倡導教學做得好,科研同樣做得好的行為,真正優秀的教師會把自己的科研拿來充實自己的教學,同樣,真正優秀的教師也會把教學上的問題作為科學研究的方向,會把自己研究的問題在教學上繼續深化,能夠把教學和科研都做得非常好的老師必定是付出了心血的老師。學校的政策要真正體現對以教學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學的激勵和引導。

        3、建立鞏固競賽成果的長效機制。筆者曾就開展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活動情況走訪過一些教師和干部,他們普遍提出如何鞏固競賽成果的問題,認為不能競賽完了就沒有下文,學校和學院應考慮建立一個鞏固競賽成果的長效機制。學校相關部門,如教務部、人事部等應將“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列入對學院教學工作、教師培訓工作的考核內容,在表彰獎勵參賽青年教師的同時,針對學院組織此項活動的情況,分別給予獎罰;加大對參賽獲獎青年教師的獎勵力度,把決賽中一等獎的獲得者樹立為校一級的教學標兵,把二等獎的獲獎者樹立為院一級的教學標兵,號召青年教師向他們學習,為共同提高教學水平而努力;或對在學校決賽中獲得一等獎的教師提一級工資,或破格晉升高一級職稱,激勵青年教師積極參加比賽并取得成績;在學部、學院內舉辦獲獎青年教師教學示范課堂,推廣他們的教學經驗,展現他們的教學風采;創造條件,重建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機制;將競賽的要求和組織競賽時給予青年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落實到日常教學之中,注重平時對青年教師嚴格要求,精心培養。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 午夜性刺激在线看免费y | 亚洲精品极品国产精品 |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大看焦在线看 | 亚洲欧美人成小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