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范文

        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

        第1篇: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范文

        關鍵詞:勞動使用價值論;快樂經濟學;基礎理論

        在當代,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已經成為社會主義立論的根據。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任務是,重新建立一個能夠指導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并與原政治經濟學在價值觀上一脈相承的新經濟學。在新時代,新經濟學就應該是研究快樂的快樂經濟學。

        一、勞動使用價值論的提出及其內容

        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時,他是最先從商品的分析入手的,他揭示了商品的兩重性,即價值和使用價值。

        在分析勞動使用價值論基本內容前,我們必須概括一下馬克思對使用價值的有關論述。

        1.有人認為,馬克思不重視使用價值,對此,馬克思是堅決反對的。他說:“這位瓦格納還把我列在那些主張‘使用價值’應該完全從‘科學’中‘拋開’的人中間。”“這一切都是‘胡說’”。馬克思把使用價值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說:“這不過是已經在單個商品上表現出來的同一規律,也就是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它的交換價值的前提,從而也是它的價值的前提。”

        2.從商品兩重性也可看出,馬克思是非常重視使用價值的,他把使用價值列為商品的兩重性之一。馬克思認為,商品的兩重性是由使用價值與價值共同構成的,商品兩重性是由勞動力的兩重性決定的,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

        3.在馬克思看來,一般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表現為商品具有的某種效用,這是實現交換價值的前提,“物品要成為商品,從而成為交換價值的承擔者,一定要滿足某種社會需要,因而一定要有某種有用屬性。”

        4.馬克思認為,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但同時也認為使用價值具有社會性。“要生產商品,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為別人生產使用價值,即生產社會的使用價值”,“商品的使用價值,不是對他本人即賣者的使用價值,而是對第三者即買者的使用價值。”

        5.馬克思看到一種商品在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階段所具有的不同使用價值。“至于在生產過程中執行職能的商品的使用價值,情況則不同。按照勞動過程的性質,生產資料首先分為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或者更進一步地加以規定,它一方面是原料,另一方面是工具,輔助材料等等。”

        6.馬克思認為,一定的使用價值只是資本增值的手段,“……資本對采取任何特定的使用價值形式作為自己一視同仁的化身加以采用或拋棄。”

        7.馬克思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使用價值,一方面他把使用價值看成是現實的具體物的屬性,即“作為使用價值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他把使用價值看成是抽象的、類的存在,即作為政治經濟學中的范疇,“作為使用價值的使用價值,不屬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范圍。只有當使用價值本身是形式規定的時候,它才屬于后者的研究范圍。”

        8.馬克思看到了勞動力這一特殊商品所特有使用價值的作用,也正是主要由于這一點,馬克思才把使用價值引入政治經濟學的范圍之內。“……剩余價值本身是從勞動力特有的‘特殊的’使用價值中產生的……所以在我看來,使用價值起著一種與以往的政治經濟學中完全不同的作用。”

        9.馬克思認為,“貨幣的使用價值就是:貨幣創造交換價值,創造比他本身所包含的更大的交換價值。”在這里貨幣的使用價值實際上作為資本來讓渡,它的使用價值就是獲得利潤。

        10.馬克思認為,“對于提供這些服務的生產者來說,服務就是商品。服務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想象的或現實的)和一定的交換價值。但是對買者來說,這些服務只是使用價值,只是他借以消費自己收入的對象。”他還認為,“服務只是勞動的特殊使用價值的表現,因為服務不是作為物而有用,而是作為活動而有用。”

        11.馬克思看到了使用價值在總供給與總需求平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應該強調的是,馬克思認為,從總體而言使用價值對社會資源的分配起決定作用。“如果說個別商品的使用價值取決于該商品是否滿足一種需要,那么,社會產品總量的使用價值就取決于這個總量是否適合于社會對每種特殊產品的特定數量的需要,從而勞動是否根據這種特定數量的社會需要按比例分配在不同的生產領域(我們在論述資本在不同的生產領域分配時,必須考慮到這一點)。在這里,社會需要,即社會規模的使用價值,對于社會總勞動時間分別用在這個特殊生產領域的份額來說,是具有決定意義的。”

        以上我們簡略地概述了一下馬克思有關使用價值的論述,盡管上述的介紹存在著許多不周全之處,但本人認為,這基本上反映了馬克思對使用價值的主要觀點。下面本人就根據馬克思有關使用價值的主要觀點,對勞動使用價值理論的基本內容,做一下初步的概括和總結:(1)使用價值與價值共同構成商品的兩重性。(2)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和價值的前提,勞動的直接目的是創造使用價值。(3)使用價值除了代表商品的自然屬性外,它本身也具有社會性。(4)從整體而言,對使用價值的重視使資源的配置趨于合理化。

        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一樣,的使用價值論也必然是勞動使用價值論,這是價值取向的根本要求。正如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所說:“從前的經濟學,是以資本為本位,以資本家為本位。以后的經濟學,要以勞動為本位,以勞動者為本位了。”[7]指導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經濟學,當然也要以勞動和勞動者為本位。

        二、確立勞動使用價值論的現實意義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馬克思并不是忽視或不看重使用價值的,只是出于革命性的需要,他在構筑其理論體系時,必然選擇最能證明其革命性的那部分概念和內容,作為其論述的主線。盡管如此,由于使用價值的特殊重要地位,馬克思還是大量地論及了使用價值。從他的大量論述中,我們可以概括出馬克思對使用價值的基本觀點,這些基本觀點現在看來仍閃爍著真理的光芒。

        1.使用價值與價值共同構成商品的兩重性。這說明,從商品兩重性構成角度看使用價值與價值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商品兩重性的論述必然是勞動價值論的重要內容,同樣也應是勞動使用價值論的重要內容。我們明確這一點,其最根本的現實意義在于,通過對價值的研究,得出的勞動價值論成為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的基石;那么我們通過對使用價值的研究,即可得出新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基石——勞動使用價值論。

        2.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和價值的前提,勞動的直接目的是創造使用價值。這說明,從價值實現角度看,使用價值已經成為交換價值和價值的核心,離開了使用價值,也就無所謂交換價值和價值,因此,勞動的直接目的當然是創造使用價值。這一點對我們的啟示是,作為企業必須首先注意新產品的開發,不斷創造具有新的使用價值的商品,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獲得交換價值。使用價值的創造當然也包括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而且這是使用價值創造的重要內容之一。3.使用價值除了代表商品的自然屬性外,它本身也具有社會性。我們的國家和企業必須明確,為誰創造使用價值,為誰創造價值?可以說,這一條標明了勞動使用價值論在價值觀上的根本取向,從而也證明了勞動使用價值論,能夠成為指導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基石和邏輯起點。

        4.從整體而言,對使用價值的重視使資源配置趨于合理化。可以說,這一條是政府和企業重視使用價值的必然結果。政府重視使用價值,就必須重視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或過剩的產品,政府都應該在宏觀上有所把握,政策的制定就應該以此為據。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即創造使用價值過程中,就應該對市場進行調查和預測,然后才能決定創造哪些使用價值以及創造商品的數量。

        三、勞動使用價值論與快樂經濟學

        一般認為,馬克思的價值理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價值理論包括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狹義價值理論即指勞動價值論。根據前文的研究,馬克思的價值理論應該包括: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和勞動使用價值論。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最終要解決財富的公平、公正分配問題;勞動使用價值論最終要解決生產過程的合目的性問題。馬克思價值理論的核心和靈魂就是“以人為本”,即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本。

        新經濟學——快樂經濟學,應該研究三大方面問題:一是生產領域的公正問題;二是分配領域的公正問題;三是消費領域的合理化問題。生產領域的公正問題要解決生產什么和為誰生產的問題。如生產糧食還是生產,建樓堂館所、豪華別墅還是修希望小學等等。分配領域的公正問題要解決利益分配的廣泛化,避免利益向少數人集中。如子女上學、醫療保障、社會保險等問題。消費領域的合理化問題要解決如何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科學、文明消費。如封建迷信、鋪張浪費、跟風消費等等。

        快樂經濟學研究的邏輯起點就應該從生產領域開始。我們還是借鑒馬克思的分析方式,即從分析“商品”入手。馬克思已經發現了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這兩重性。通過對價值分析得出勞動價值論,并以此建立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在當代,我們就要通過對使用價值的分析,確立馬克思的勞動使用價值論。并以勞動使用價值論為邏輯起點,建立新經濟學——快樂經濟學。

        現實在變化,社會在發展,隨著現實的變革,作為社會主義建設指導思想的也應該大發展。我們要善于在理論體系內部尋求新的生長點,使理論更好地為現實服務。。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8-716.

        資本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4-71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第2篇: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范文

        關鍵詞:馬克思 轉形理論 價值-價格關系

        一、馬克思的“轉形問題”的百年爭論

        (一)第一階段:《資本論》第三卷與第一卷是否矛盾的爭論(19世紀末20世紀初)

        《資本論》第三卷出版后,若利亞等非經濟學家直接宣傳“馬克思在第三卷中已經徹底拋棄了勞動價值論”,因此是一個理論的破產。對此,恩格斯在《價值規律和利潤率》一文中通過對經濟歷史的分析,論證了價值規律的客觀性,同時證明了價值向生產價格的轉化及平均利潤率的形成是資本主義的基本規律,“價值并非必要的虛構”。

        1896年,龐巴維克在《卡爾?馬克思及其體系的終結》提出: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強調所有的商品的價值都是以勞動而且僅僅以勞動為基礎的,但是在第三卷中,馬克思卻支持各個商品之間必定是按照不同于其中所包含的勞動量的比例來進行交換的,而且這不是偶然和暫時的,而是必然和長久的。所以,這是裸的矛盾。希法亭針對龐巴維克的說法,發表的《龐巴維克對馬克思的批評》文章指出,龐巴維克對于馬克思的批評不僅僅混淆了價值和價格,而且混淆了價值和交換價值,他在闡述了馬克思的價值理論的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指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并沒有在第三卷取消,而僅僅是隨著歷史的表現形式變化。

        (二)“兩對總量”能否同時相等的爭論(20世紀40-50年代)

        1942年,斯威齊發表名著《資本主義發展論》,用了整整一章的內容分析了馬克思的轉形理論,提出,在多數情況下,總剩余價值和總利潤相等的前提下,總價值和總價格卻不是相等的,即“兩對總量”是否同時相等的問題。隨后,很多學者就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代表性學者梅(K May)用數學的方法證明了,只有在價值和價格都使用勞動時間作為計價單位的情況下,“兩對總量”才能同時相等,如果使用貨幣即黃金作為計價單位,這總價值和總價格一定存在偏離。

        隨后,多數的圍繞“兩對總量”能否同時相等的爭論主要集中于數量關系的內在根源,但是一直沒有統一的結論。

        (三)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否多余(20世紀70-80年代)

        20世紀70-80年代,美國出現“滯漲經濟”,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干預論備受爭議而此時關于馬克思的理論的爭論又開始復興,參與爭論的人數眾多,代表性人物是薩繆爾森和斯蒂德曼。

        薩繆爾森在1957年發表的《工資和利息:馬克思經濟模式的現代剖析》,利用投入-產出法指出,馬克思的轉形理論是不必要的“復雜的迂回”,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強烈的質疑,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三卷是向傳統經濟學的回歸,從而承認馬克思在第一卷的分析不過是一種無必要的、無結果的糊涂思想。

        1977年,斯蒂德曼在《按照斯拉法的思想研究馬克思》的文章中,分析到:馬克思的價值量分析只是實物量分析的衍生物,在存在固定資本或者聯合生產的條件下,商品的價值可能為正,也可能為負或者為零。馬克思的價值利潤率與貨幣利潤率不一致,即使投入的商品實現了轉化,這個解也是充滿了矛盾,他進一步推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多余的,不足于決定利潤率和商品的相對價格,必須拋棄,轉形理論是無中生有的,利潤率先于價值而存在。

        縱觀三個階段的爭論,焦點雖然不同,但是都是圍繞著轉形理論――即價值轉化為價格的過程而展開的,勞動價值論是否成立成為關鍵的因素。這些爭論到今天仍然沒有一個定論。本文不可能終結這些爭論,只是提供一個解釋馬克思轉形理論的新視角。

        二、理解馬克思的轉形理論:一種新的視角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們指出,關于價值-價格的轉化問題是爭論的本質,而這個爭論直接導向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必要性。在馬克思的理論中,將勞動分解為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馬克思只是說明簡單勞動通過直接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進行衡量,復雜勞動等同于多倍的簡單勞動。但是并沒有說明轉化的機理。因此后人在理解這個轉化問題時產生的爭論就不足為奇了。

        本文認為,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都應該作為勞動的基本內容,非生產性勞動是生產性勞動的價值轉移。這樣我們就直接討論生產性勞動,則:

        勞動投入形成的總價格=全社會的勞動=總商品價格-不變資本部分的價格 (1)

        在這個公式的基礎上,我們得出價格-價值關系的系數:

        價格-價值系數=勞動形成的總價格/總勞動時間 (2)

        同時我們將基期的每種商品的平均耗費的直接勞動時間近視的視為基期的“簡均勞動”,這樣我們就確定了一個復雜勞動還原的基本原則:同質等量的生產性有用勞動產品所含有的價值量相等。這樣,通過這個基本的原則,再加上衡量價值量的計量方式,就可以比較精確的將復雜勞動轉化為簡單勞動,從而由價值向生產價格的轉變,就有可能解決價值-價格的關系,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總價格=總價值=簡單勞動所含的價值量總和+復雜勞動復原為簡單勞動的價值量總和 (3)

        三、未來的研究展望

        本文所提出的將復雜勞動還原的方法對于生產性勞動是基本能夠適用的,而且采用現代化的計量手段和方法,可以比較精確地反映出來,但是對于非生產性勞動,因為其價值是通過生產性勞動轉移的方式進行的價值轉移,因此,這中間又多了一個轉移的過程,而轉移的基準是什么?如何刻畫和度量,這都是比較困難的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恩格斯.價值規律和利潤率.[M],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附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第3篇: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范文

        一、中國環境經濟學的理論研究

        中國的環境經濟學理論研究成果大致可概括為如下“五論”:環境資源論、環境價值論、環境生態論、持續發展論、環境產權論。

        1.環境資源論。環境資源論,就是指環境是總資源,是人類對環境本質的進一步認識和揭示得出來的。環境之所以是資源,一是因為作為人類生存環境來說,陽光、水、空氣、土壤等環境要素為人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而且這些環境要素的質量是人類生存的必需資源。二是作為物質資料再生產的條件來說,環境為人類提供了獲得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物質資源。三是環境的一切要素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將會越來越多地以資源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可以說,環境中的一切,包括環境本身,幾乎無一不是人類開發和利用的資源。

        2.環境價值論。環境價值論的含義是,環境是一個有價值的客觀事物。環境價值論是環境資源論的必然結果,是環境經濟學的核心。但對環境價值論的解釋及其價值量的理論卻不盡相同。關于環境價值論的理論依據。第一種是西方經濟學中的“效用價值論”,它認為價值是產生于商品的效用,只要是有用的物品就有價值。環境對人類有用,因此,它具有價值。第二種是以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為基礎,認為未經人類勞動過濾的環境資源沒有價值。但從環境資源的功能來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如果環境沒有這些功能,要創造滿足人們生存需要的這些功能就必須投入人類勞動,從這個意義上說,原始的環境資源也是有價值意義的。從環境資源本身來看,隨著人類認識客觀事物的深化,原始森林等資源沒有絕對價值(即指直接通過人類勞動創造的價值),但卻具有相對價值(即指間接通過人的勞動創造的價值)。第三種觀點是在“勞動價值論”和“效用價值論”結合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自然資源價值觀和自然資源價值論。這種觀點認為:自然資源是一種財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的價值決定于它對人類的有用性,決定于它的稀缺性和開發利用條件;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無論是自然狀態的土地(自然資源),還是已被開墾的土地,都得到一定的貨幣額。因此,環境也就具有價值。

        3.環境生態論。環境生態論的含義是,環境是一個生態系統;環境的運動,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的運動;保護環境,也就是維持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而要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保護環境質量,就要按生態平衡規律辦事。“環境生態論”認為,生態系統不僅包括生物界的有機復合體,而且也包括整個環境的復合體。生態系統就是生命系統和環境系統在特定空間的組合。這個特定空間就是地球上的生物圈。環境生態論是環境經濟學研究環境經濟系統發展變化運動的一個重要理論依據。離開了“生態”二字,離開了生態循環和平衡,就不會有環境系統的運動,也不會有環境經濟系統的運動。環境生態論基本內容是:(1)環境經濟系統的發展變化運動,本質上就是生態經濟系統的發展變化運動。(2)環境經濟系統是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耦合而成的復合系統,因而在系統的平衡、效益、目標、規律等基本方面都表現出雙重性。

        4.持續發展論。持續發展論是建立在環境生態論基礎上的,其含義是在致力于追求發展的過程中,保持人類與自然之間的持久平衡,使發展不損害生態環境,不犧牲未來的利益,使經濟社會得到持續協調發展。從經濟學角度來說,也就是三種再生產的綜合平衡與相互間協調發展。所謂三種再生產,是指社會再生產過程是由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人類自身再生產組成,它們相互間不是封閉的、孤立地進行的,而是相互間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再生產全過程。要使社會再生產不斷循環并周而復始地進行,就必須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與環境的協調。

        5.環境產權論。環境產權論是沈滿洪首次提出來的,他認為,環境問題從經濟學上看是個外部性問題。它引導人們在研究經濟問題時不僅要注意經濟活動本身的運行和效率問題,而且要注意由生產者消費活動引起的不由市場機制體現的對社會環境造成的影響。產權理論對傳統的外部性理論有了實質性的發展,它認為一切經濟交往活動的前提是制度安排,它要求制度安排必須以效益最大化為標準。產權理論用于環境損害的行為分析及其環境保護的制度選擇研究,稱為環境產權論。環境產權理論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其研究前景十分廣闊。

        二、環境經濟政策和手段的研究

        第4篇: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范文

        關鍵詞:價值規律 市場經濟 國際市場

        1、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作用

        1.1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就是馬克思提出的:“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并在此基礎上實行等價交換。”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①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所講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生產同一種產品平均耗費的勞動時間,而不是個別耗費的勞動時間。而在第三卷,講的則是不同部門生產的不同類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問題。“商品的價值規律決定社會在它所支配的全部勞動時間中能夠用多少時間去生產每一種特殊商品。”②這個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它像一只無形的手自發地調節著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說明了價值量既決定也實現價值規律。

        1.2價值規律的作用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價值規律恰好正是商品生產的基本規律。”商品生產的目的是為追求更多的價值,商品的生產時為了交換,為了價值而生產。價值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而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生產者為了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力求使自己的產品的個別勞動耗費低于社會必要勞動耗費,以便使自己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首先是自發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部門之間的分配。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和市場競爭是這個作用的理論源泉。商品生產者因為競爭和商品生產內部矛盾,生產者只能通過價格來判斷市場的供求關系。具體體現就是,當商品價格上漲時,現在市場中的該種類型的商品是供大于求的;當商品價格下降時,現在市場中該種商品是供不應求的。其次,激發生產者的積極性。根據價值規律,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的價值量又與勞動生產率生反比。競爭獲利的過程就在客觀上對生產者起到了促進和刺激的作用,使他們有強烈的愿望進行技術革新,加強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價格,以獲得更多的利益。

        2、市場經濟下價值規律的具體體現

        市場經濟的根本就是以市場為基礎進行資源配置的經濟。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商品經濟發展到最高階段、市場機制成為資源配置的基礎調節機制時,就形成了市場經濟。在這個過程中價值規律是靈魂,是根本。

        2.1資源配置

        資源配置是指在經濟運行過程中,各種現實的資源(如資本、勞動力、技術、自然資源)在社會不同部門之間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正如馬克思所闡述的:“社會必須合乎目的地分配自己的時間,才能實現符合社會全部需要的生產,因此,時間的節約,以及勞動時間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之間有計劃的分配,在共同生產的基礎上仍然是首要的經濟規律。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為規律。”③

        資源配置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計劃配置,指的是以計劃為基礎的資源配置方式。一般中央計劃機構是資源配置的決策者,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進行資源配置;另一種是市場配置,是通過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來進行資源分配。市場配置的特點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總的市場被分為不同的市場主體,分別進行決策,生產要素在企業間自由流通,市場需求是生產的決定性因素。

        2.2市場機制的功能

        市場機制有三大功能,分別是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其中價格機制是基礎。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進一步說,價格上升,供給增加,需求降低;價格下降,需求增加,供給減少。所以,價格與供求一起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但是這其中價格始終是核心,所以價格機制是基礎。

        供求機制是輔助。只考慮供求機制是無法決定商品生產者的生產活動的,它與價格機制一起發揮作用。之所以商品的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就是因為有供求矛盾的存在。所以供求機制與價格機制合力使生產要素合理流動,進而促進市場經濟合理發展。

        競爭機制是結果。因為有了價格和供求的波動,競爭就產生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勞動生產率各不相同,那么優勝者的利潤就越來越高,失敗者就面臨著消亡。這也是價值規律的作用之一,它使生產者優勝劣汰,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

        3、國際市場中價值規律的具體體現

        3.1國際價值規律

        價值規律在國際市場上的作用與其在資本主義國家國內市場上的作用是否發生了變化?這是一個學術界眾說紛紜的問題。馬克思首先提出了國際價值的范疇,第一次把勞動價值論應用到了國際方面,揭示了價值規律的國際性質,并指出了價值規律在國際市場上的作用的重大變化。

        商品的國際價值不是取決于各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是取決于“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這個平均單位是在世界的平均技術條件下,在各國勞動者的平均勞動強度下,生產某種商品時所需要的世界必要勞動時間。平均的勞動單位隨著世界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馬克思說:“國家不同,勞動的中等強度也就不同;有的國家高些,有的國家低些。于是各國的平均數形成了一個階梯,它的計量單位是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因此,強度較大的國民勞動比強度較小的國民勞動,會在同一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價值,而這又表現為更多的貨幣。”④

        3.2價值規律在國際市場上的作用

        馬克思明確地提出“商品流通的國內領域或民族領域,同他們的普遍的國際市場領域是分開的。”國內市場上商品的交換一般是等量勞動的交換;而在國際市場上,特別是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上是不等量勞動的交換,或者說是不平等的交換。

        第5篇: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范文

        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說明貿易利益。因為貿易利益不僅體現為生產效益――產出水平與產出結構的變化,而且還體現為消費效應――消費水平與消費結構的變動。

        關鍵詞:比較優勢;貿易;比較成本

        一、比較優勢原理概述

        1817 年李嘉圖發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建立以自由貿易為前題的比較優勢理論,大衛·李嘉圖的貿易學說是他整個經濟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衛·李嘉圖是在發展亞當·斯密絕對優勢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比較優勢的學說,指出了決定國際貿易的兩個因素不是絕對的勞動成本,而是相對的勞動成本。也就是說成本的比較是不同國家在生產同樣的產品上面的差異,這種差異也就形成了勞動生產效率上面的差異。具有較高生產率的國家則具有明顯優勢,反之則具有明顯的劣勢。但是,縱使一個國家在各項產品上的勞動生產率都比其它國家低,但是它仍然額可以通過生產其它產品比如“與外國相比生產率差距相對較小”的產品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每項產品的生產率都具有明顯優勢的國家,也只能生產和出口“與外國相比生產率差距較大”的產品來獲得分工和貿易利益。

        二、比較優勢理論的假設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是以古典學派的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建立在以下幾個假設之上:

        1.生產要素只要勞動一種。

        2.勞動在一國之內是完全同質的。

        3.勞動在一國內可以自由流動,但在國際間不能流動。

        4.規模收益不變。

        5.商品和勞動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

        6.不考慮運輸成本和其他交易費用。

        三、比較優勢理論基本內容

        下面列出一個比較成本理論的經典案例(李嘉圖模型)。

        對X國而言,多生產1單位呢絨的機會成本 =0.83單位酒;對Y國而言,多生產 1單位呢絨的機會成本 =1.125單位酒,對比機會成本,0.83

        五、理論缺陷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也存在著理論與現實上的不足與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假設條件上看:比較優勢理論的前提是各國供給條件、生產條件不可改變,資源、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很明顯,這并不符合當前世界經濟背景。

        2、比較優勢的建立以兩個國家為假設,認為比較成本是對本國產品進行比較而言,但這并不意味著本國比較成本低的產品就一定具有國際競爭力。當今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已經達到156個國家,顯然比較優勢理論關于國家數目上的限定有局限性。

        3、存在等優勢或等劣勢貿易的缺陷。李嘉圖的比較分析之所以能夠成立,全部取決于兩個國家在生產相同產品上面存在的不同。但是,如果說只是考察經過高度抽象的“2×2貿易模型”,就必然會存在著另外的一種狀況,也就是國間在兩種商品生產成本對比上不存在“度”的差異。

        4、只考慮了由于自然條件的不同所產生的國際貿易的影響,沒有真正考慮到生產力水平、運輸條件、經濟規模、產品差異、區位生產以及貿易政策和經營的方式等等因素所造成的影響,伴隨著人們對自然的征服力的不斷加強,勞動生產率對貿易的影響則是不斷在下降,其它的影響因素則是越來越重要。

        5、比較優勢理論更多的注重的是經濟因素而非國家經濟安全。總所周知,美國的電信領域一直以來都對我國實行貿易限制。

        6、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當中有一條重要的結論:各國的優勢比較原則,要進行完全專業化的生產,然而在這點上與現實則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事實上,想要找到一個能夠進行完全專業化生產的國家是非常困難的。一般而言,各個國家都會生產一些與進口商品向替代的產品。

        第6篇: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范文

        論文摘要:目前政治經濟學中幾個主要的問題諸如勞動、價值和分配等在人們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討論有助于形成正確的認識。勞動的概念和內灑需要擴展。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強調按要素分配和按勞分配的有機結合。按勞分配是重要的,反對實際只重視按要素分配的現象。

        政治經濟學是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發展的學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我們對相關間題認識的不斷深入,政治經濟學傳統理論中有的內容可能會要不斷修改。在堅持的前提下,本著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客觀、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去不斷發展政治經濟學,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本文在此探討勞動價值及其相關的幾個基本問題。

        一、勞動的內涵

        雖然現在對價值的內涵有人還存有一定的異議,他們認為商品的價值不是唯一的由勞動決定,但是從人類社會總體而言,勞動仍然是決定商品價值的最重要的因素。換句話說,勞動是其價值的最基本的內容。只是勞動的內涵也比較復雜,人們對其也有一定的分歧。因此必須正確解決勞動的內涵,這是經濟學理論的需要,更是實踐的迫切需要。

        比如,可能有人會說,科學研究不屬于生產勞動,不能夠創造價值。對這種觀點的要仔細分析。社會的包括高校的科學研究如果說不是生產勞動,那么企業進行的科學研究是不是生產勞動呢?勞動是有分類的,它包括直接生產勞動和間接生產勞動,另外可以分為物資生產勞動和非物資生產勞動。如果說企業的科學研究活動不是生產勞動,恐怕企業是不會答應的。稅務部門也不會同意,因為這涉及到征稅的問題。另外難道企業和社會的科學研究活動真有本質的區別嗎?應該說二者是有很大的一致性的,只不過可能目的不一樣。企業為盈利,社會不僅僅是為盈利;企業的科研是為商品生產,社會的科研機構除了會提供公共產品外,也可以把科研成果作為一般商品來提供。現實中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這個時候的科學研究就有了兩面性,一方面能夠創造價值,另一方面又提供非價值的產品。這就從一個方面證明了科學研究活動也可以是生產勞動的,不能夠絕對否定它的生產性。

        同樣的問題是針對教育部門。有關教育部門是否是生產勞動部門,這個問題也不能作是或否的絕對回答。現在教育也要有一定的市場化,不僅出現了大量的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民辦教育,是企業化運作,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提供的是完完全全的教育商品。即使是公辦教育,在某些方面也已經帶上了一定的商品烙印,含了價值的成分。這個時候我們還能說,教育絕對不包含生產的成分?由于有的教育部門還提供一定的非商品的產品,所以它又不是單純的生產部門,和社會科研機構一樣具有同樣的性質。

        通過對科研部門和教育部門的簡單分析,可以知道就經濟學的勞動概念而言,最重要的區分界限就在于是否和商品生產直接相關,是否參與了商品的生產。如果是,那么就是生產勞動。在這里可以看出,經濟學的勞動概念和社會倫理道德以及其它學科的勞動概念可能是不一樣的。必須明確這一點,否則分析間題時難免出錯。

        勞動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狹義的勞動就經濟學而言是指生產勞動,這應該是從商品生產的角度來著的。從社會大生產和社會分工來看,只要是生產商品所需要的正常勞動都是生產勞動,都歸于創造商品價值的一部分。如果不屬于商品生產的范疇,即使從本質上有和生產勞動一致的體力和腦力消耗屬性,也不構成生產勞動的內容。但它可以成為廣義概念的勞動,只是它不能成為商品價值創造的一部分,可以成為社會價值和財富創造的一部分。由于我們這里只討論經濟問題,因此主要針對的是生產勞動。政治經濟學中勞動的內涵指的就是生產勞動。由于以往我們沒有能夠很清晰地區分廣義的勞動概念和狹義的生產勞動的概念,導致眾多的分歧,也導致了實踐中的一些失誤,比如長期存在的對知識分子性質和地位的棍亂理解。

        二、農產品的價值和地租

        政治經濟學傳統上認為農產品的價格是按照劣等土地產出的商品的價值進行,劣等土地產出的農產品的價值要高于其生產價格。農產品的價格不按照其生產價格進行交換,原因是認為如果按照社會平均條件確定的價值交換,農產品的供應就會不足。仔細分析一下會發現,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是和地租有關系。之所以有地租,傳統上認為是因為所有權壟斷,在主體經濟利益不同的條件下必然要求土地的受讓方要支付一定的代價,這就是地租。如果是這樣解釋地租,可以看出傳統的地租理論其實是與勞動價值論相違背的。沒有勞動的存在卻要收取地租,只能推論為是剝削的行為。由于傳統上認為地租僅僅是所有權壟斷的結果,而不是勞動消耗產生價值并進行交換的結果,為了解釋地租這一額外的價值來源,不得不使農產品要按照高于生產價格的價值進行交換,就是要按照劣等土地產出的農產品的個別價值進行交換。這樣的個別價值與生產價格之間的差額就是地租的來源。

        可是我們要問,農產品就要特殊嗎?就可以不遵循生產價格規律嗎?似乎不應該有這個例外。關鍵還是要解釋地租的來源。實際情況是,農產品還是按照生產價格交換,是按照社會平均條件下中等土地產出的農產品的價值進行交換。那么地租怎么辦呢?土地作為一種資源是有使用價值的,只要發生了這種經濟資源消耗,就必須為此支付一定的代價。這個代價就構成了地租的來源。這部分地租就要作為轉移價值計人農產品的價值內。自然有人會問,土地沒有勞動消耗,怎么會有價值?是的,土地即使是沒有勞動消耗,但是只要它作為一種經濟資源被消耗了,它就會產生價值。所以上面談到關于價值決定間題的時候,我們提到價值是由勞動和資源的使用價值共同決定而不只是由勞動來決定的。

        理解了上面的問題,就可以知道,以往所謂的“虛假的社會價值”一說是不存在的。社會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憑空產生什么虛假的社會價值”。農產品的社會總價值和個別價值總和是基本一致的,可以判定它們之間是不存在差額的。

        三、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

        有了上面的內容作為基礎,我們再來認識按要素分配就可以比較簡單和清晰了。商品的價值由勞動和資源的使用價值決定。任何生產這一商品所需要的資源(勞動者也可以作為一種資源來考慮),如果作為正常生產條件下按平均水平被消耗掉,那么就構成商品價值的一部分。這里可以按照“社會必要資源消耗”來代替“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衡量價值的多少。只是如果用“社會必要資源消耗”作為商品價值的計量工具,其實用性很差。好在實際上如果使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計量,其同樣困難重重,缺乏實用性。實際生活中,我們并不采用什么計量工具來精確計算商品的價值究竟是多少,而是通過大量的、不斷的商品交換來自發實現。

        既然不同的資源消耗構成了商品價值的一部分,那么不同的資源就要對商品交換實現的收益進行分配。這就是按要素分配。為什么要按要素分配,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必然結果。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同的經濟利益主體之間最基本的經濟行為就是商品的交換行為。商品交換要求公平合理、要求等價交換。為什么要有價值,就是為了“等價”,為了在交換后雙方的所獲得的利益是平等一致的。商品生產所涉及的各要素資源在不同的經濟利益主體手中,為使商品能夠最終產生,基本的行為就是通過交換使資源集中起來并組織進行生產。

        如何對商品銷售實現的收益進行分配呢?一般而言,能夠對收益進行分配的,除政府憑借強權進行的稅收分配外,那么分配就在資源的最終持有人之間進行。所有權在誰手中,誰持有的資源多,其能夠分配的收人也多。在這里,資源的所有權是最關鍵的因素。一般情況是,資源通過交換大多集中在企業所有人手中,所以收益也集中在所有人手中。

        再來看看按勞分配。按勞分配是與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相聯系的。按馬克思的原意,按勞分配就是按勞動創造價值的多少進行分配。但是如果這樣理解按勞分配,在實踐中又可能會出現問題。比如,同樣一個人,在使用生產資料狀況不同的時候,同等勞動時間創造的價值往往不會一樣。如果按照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的理論,就解釋不了為什么同樣的勞動時間創造的價值會不一樣。也許有人會說是勞動的復雜程度不一樣說導致的。但是如果是在勞動的復雜程度一樣的條件呢?要做到勞動的復雜程度一樣并不困難,所以問題還是在價值創造的源泉上。上面我們研究討論字這一問題。按勞分配產生的一個基本原因是,在分配問題上必須公平、平等,反對剝削和壓迫。由于勞動是創造價值的主要內容,所以在任何時候從社會公平合理的角度出發,都必須體現按勞分配的作用。即使是我們現在的市場經濟中的按要素分配,也必須和按勞分配結合。沒有按勞分配的體現,純粹的按要素分配是不能保證公平分配的。

        四、資本總公式的矛盾

        在論述資本總公式的矛盾時,傳統認為是資本流通中等價交換與價值增殖的矛盾。等價交換是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是商品經濟和社會意識的基本要求。同時作為資本,通過資本循環必然要求實現價值增值。如果沒有價值增值,那么對資本就不會有吸引力的,資本必然很難存在和發展。按傳統理論,如果在資本循環中做到了等價交換就不可能實現價值增值。這就是所謂的資本總公式的矛盾。提出這個矛盾,是為了說明在資本循環過程中必然發生了剝削行為,如果是等價交換了怎么可能實現價值增值了?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本循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不管是什么性質的企業)都是要求盈利的。企業如果虧損,那么長期就不可能經營下去。如果持平,就是維持簡單再生產。如果企業都是簡單再生產,這又不符合社會的要求,長期下去社會還怎么發展、還要不要發展。正常的企業經營是必須要求有盈利的。只有有了盈利,企業才可能進行更大的投人進行技術、設備等方面的發展,才能擴大再生產,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所以在社會主義國家,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資本循環同樣必須要有價值增值。這是企業生產的內在要求,和什么社會制度無關。一方面是等價交換,另一方面是價值增值,對此如何理解和解釋呢?我們首先肯定社會主義剝削己經基本消滅,剝削己經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現象,平等交換和協作是主要的。既然是等價交換,為什么還有價值增值呢?關鍵在于,等價交換不是一個絕對的、靜態的概念,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概念。等價交換既要考慮交換的個體的公平和平等,同時它又是一個涉及社會整體發展的事物,所以必須同時兼顧考慮社會的要求。等價交換不是僅僅要求在具體的某一次交換中要求交換的平等,這個平等由于價值本身就是動態變化的,所以這個平等只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這種交換要求是自由的、自愿的。另外一方面,由于社會必須要發展,必須是擴大再生產。作為企業,必須要有不斷的積累,因此企業必須適當地占有剩余價值。這種要求是社會的客觀要求和企業內在的追逐經濟利益的統一。如果是絕對的等價交換了,企業沒有了發展,社會也沒有了發展,最終個人也不可能獲得更多的收益。因此只要是相對的等價交換了,企業和社會都能夠進一步發展,個人也能夠從動態發展的角度、從不斷擴大的社會財富中得到更多的回報。因此資本總公式的矛盾,實際上正是社會正常發展的一個客觀要求。當然我們同時要警惕的是,有人以此為借口或以此為掩蓋,來行剝削之實,來實行真正的不等價交換。社會主義制度應該要保證能夠克服和防止這種行為。

        五、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第7篇: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范文

        財務報表是根據會計主體經濟活動的變化情況并以會計機理構造為依托而生成的反映財務狀況的報表。其主要目的是提供有關會計主體財務狀況以及給定期間內財務運作情況的信息,每張報表所提供的特定信息可能對一個或多個利益群體都是有價值的。筆者經過三十多年的會計實踐與深入研究發現:傳統會計機理存在嚴重缺陷,針對性提出了“商品價值系統會計理論”,實為拋磚引玉,期待會計理論的創新和發展;同時,針對傳統會計機理生成的財務報表信息規則性失真或似是而非提出了“商品價值系統會計核算”方法體系,以期健全和完善會計核算技術。本文擬以中國古典哲學和《資本論》為指導,就工業企業商品生產與價值創造系統的財務列報問題進行嘗試性探討,旨在合理構造商品價值系統會計機理和財務列報的結構體系,更好地為財務會計學術發展與經濟管理服務。

        二、財務報表所體現的自然邏輯、客觀規律和核心范疇

        (一)財務報表信息生成的自然邏輯關系

        財務報表信息和商品一樣,都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雙重屬性,對生產者與使用者也同樣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我們首先看一看財務報表信息生成的自然邏輯關系。

        [財務報表信息]取決于:

        [會計理論認識和會計系統機理構造]取決于客觀認識和科學反映以下序列關系:

        [“商”品再生產經濟活動]產生于

        [“人”類社會活動]產生于

        [“天”地大自然的時間和空間]

        由此可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存在系統機理。“天”“人”“商”系統循環運動為我們的研究指出了順理成章的思路:我們所面臨的客觀世界是一個整體有序的系統結構。系統結構的最終落腳點是“天”地大自然的時間和空間。

        1.研究會計理論和會計機理及其產生的財務報表信息,需要客觀認識和正確反映商品或非商品經濟活動。這是第一個假設前提。

        2.研究企業或非營利性組織的商品或非商品經濟活動,需要客觀認識這些經濟活動都是“人”類有目的、有目標的思想和行為;以滿足“人”類自身生存與發展的物質與非物質需求。因而,研究商品經濟必須了解“人”性,商品經濟是“人”性作為的產物。這是第二個假設前提。

        3.眾所周知,“人”是“天”地大自然進化的產物,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天”地大自然在進化人類的同時賦予其生存與發展的自然資源。這是第三個假設前提。

        (二)“天人合一”是我們經濟人和會計人面臨的客觀世界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最重要和最基礎的核心理念。無論《易經》、《道德經》、儒家或實驗科學之《中醫學》,處處都能看到“天人合一”的影子,處處都以“天人合一”做為分析和推理的源頭。所謂“天人合一”,是指“天”(自然、萬物、天道)與“人”(人文、人類、人道)應當且能夠融通、和諧、共生,統一于道。其思想內涵非常豐富,集中體現了中華文化之美。筆者以人為本(中心)引申“商”(商品、商業、商道)是“天人合一”的產物,并以“天、人、商三位一體系統循環”構想來描畫我們的客觀世界(見圖1)。

        (三)天、人、商(會計客體、主體、對象)核心范疇的內涵與表現形式

        這里的“天”是指天地大自然或天時地利。所謂天時,指日、月周而復始地周期性循環和運動變化。所謂地利,指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兩方面的統稱。“天”的核心范疇是“空間”和“時間”的對立統一。其規律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從社會經濟學的視角看,還體現為它所賦予人類社會可供開發和利用的一切自然資源。會計活動與財務報表不能超越“空間”和“時間”的自然屬性、客觀條件。不論何時(時點、時期)、何地(所在地方、具體企業法人)、何種報表(資產負債、利潤表)等,都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所產生的會計活動與財務報表的存在前提和現實環境。

        這里的“人”是指人類社會。它是“天”自然進化或派生的“萬物之靈”。“人”首先要遵循和順從“天”性;其次,“人”有自私和欲求本性,表現為有目的的社會勞動活動、有目標的社會群體組織。它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競爭發展的根源與形式。“人”有生理、精神、勞動、社會經濟等多重屬性。我們從社會經濟學視角看,“人”是商品生產者、消費者;它既是社會分工的主體和客體,又是不同所有制的產權人。會計或財務報表體現“人”的社會經濟屬性,反映“人”的財產與權利。其核心范疇是“資產”和“產權”的對立統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產”和“產權”是以資產負債表的形式表現的。

        這里,“天人合一”是會計的客體;“人”是會計的主體(企業是“人”的社會活動組織形式)。

        這里的“商”是指商品、或商品再生產經濟活動。“商”是天人合一生產的產物,滿足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需求。商品再生產經濟活動是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發展到特定歷史階段上,因社會分工和不同所有制矛盾所產生的社會經濟形態。它的規律性是:資源有限性與需求無限性(或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根本矛盾所決定的市場經濟價值規律。在社會商品再生產過程中,“人”的自私與欲求本性,表現為追求、創造、實現商品價值和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并通過利潤最大化的不斷積累,實現企業產權最大化和社會資源有效配置的最終目標。從經濟或會計學視角看,商品的核心范疇是“市價”和“成本”的對立統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市價”和“成本”是以利潤表的形式表現的。

        與“商”品交換密切聯系的是“貨幣”。它是一般商品的等價物,是國家管理社會經濟運行的金融工具與資產計價工具。購置資產、清償債務、支付工資費用、營業收入等都離不開貨幣。貨幣的核心范疇是“收入”與“付出”的對立統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會計學視角看,貨幣“收入”與“付出”是以現金流量表的形式表現的。本文視“貨幣”為商品的附屬概念。

        這里,“人商合一”及其系統循環運動,就是會計活動的對象和財務列報的基本內容。

        (四)天、人、商(會計客體、主體、對象)之間的系統關聯

        “天”地大自然作為原系統,以自然規律派生了“人”類社會這個亞系統;“人”類社會作為亞系統,又在“天人合一”與社會分工的基礎上派生了“商”品再生產經濟活動這個子系統。現對三者之間縱橫交錯的系統關系作如下解讀:

        1.圖1的橫向關聯解讀

        第一,依序派生的作用與關系。“天”地大自然產生了人類,并賦予人類社會可供開發和利用的一切自然資源,如陽光、空氣、水、土地。“人”應當順應自然,以和善的“商”業動機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資源,實現“商”業活動的有序競爭與發展。體現“人”的心態平衡;維護“天”的生態平衡。

        第二,互為逆向的反作用與關系。如果“商”業活動是以戰爭為目的或惡性軍備競爭;或為商業利益而不擇手段侵害他人(如藥品、食品安全),那么“商”就是“人”的“天”敵,有百害而無益。如果“人”類“商”業活動長期破壞生態平衡、浪費自然資源與能量,而不能維持生態平衡的話,那么“人”類將后患無窮或終將不復存在。這里的解讀意思是:“商”不可逆“人”,要以“人”為本;“人”不可逆“天”,逆“天”行道那不是“人”道,而是“亡”道。

        2.圖1的縱向關聯解讀

        第一層面,是揭示“天”、“人”、“商”各有其內在的核心范疇;它們都具有共同的系統周期循環和運動變化的本質特征即規律性。

        第二層面,是將“天”、“人”、“商”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反映“何地方”的“何企業”在一個周期性循環的期初,以特定的“資產負債表”(產權人投資—配置要素資產—進行商品生產—形成交易資產)為前提條件,進行商品生產和交換活動,并通過“利潤表”最終形成期末的“資產負債表”。從而實現一個周期的循環過程又周而復始……。

        第三層面,從微觀視角認識客觀事物(如天、人、商)在周期循環中的性質是如何變化的,是良性或惡性循環。這是認識事物精髓和精微變化的根本所在。

        從天、人、商(會計客體、主體、對象)核心范疇研究出發,我們得出了“天、人、商三位一體系統循環”是整體、有序的客觀存在。這為我們理順和整合了會計活動與財務列報的思維邏輯,擺正各種不同類型問題的主次和序列關系,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目標。

        三、財務報表是集合天、人、商三位一體系統循環運動變化的信息載體

        筆者從事會計和財務管理工作三十多年來,長期困惑于會計理論與實踐中的矛盾:會計學術的根本何在?商品利潤的源頭何在?會計機理及其產生的財務信息是否是客觀的?或是被下面的范疇糾結著:商品與貨幣;生產過程與銷售過程;商品實物量與商品價值量;價值創造與價值實現;商品價值與成本;資產與產權;要素資產與交易資產;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的對立統一等。紛繁復雜,思亂如麻;無盡的迷惘,拋不開的抱負,“剪不斷,理還亂”;欲罷而又不能,為伊消得人憔悴。

        有一“天”,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會計活動是經濟活動的產物;經濟活動是“人”的產物;“人”是“天”地大自然的產物。為什么我們在研究經濟學、管理學或會計學時,不先去看一看“天”時地利。問一問“人”性何為與社會何以發展?辯一辯“商”品的來龍去脈及其價值本質內涵的變化?然后,再來研究相關學科。我在這里找到了破解會計學術癥結問題的一把“金鑰匙”:

        (一)看一看“天”時與地利

        “天”地大自然或天時與地利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哲學等共同面對而不可回避的宇宙課題庫。“天”地大自然的資源并非因為人類的需求而存在價值,但相對于人類社會的需求而言,自然資源總是稀缺的。這是人們對自然的共識。由于稀缺性存在,決定了人們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去生產什么,如何生產,為誰生產,以及在稀缺的消費品中如何進行取舍,來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這些問題被認為是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相對會計學來說,主要是:一是真實記錄、客觀反映會計主體經濟活動的時間范圍(起、止時點與報告期間)。二是真實記錄、客觀反映會計主體經濟活動的空間范圍(所處何地方、是何企業法人、自然人或組織名稱)。

        (二)問一問“人”性何為與社會何以發展

        1.人類勞動創造商品,商品滿足人類需求;社會分工產生商品交換,商品交換體現勞動價值。人們在社會分工和不同所有制條件下從事商品經濟活動的“目的性”是創造、實現商品價值及利潤最大化。

        2.社會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礎上隨生產力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是指人類從事各種勞動的社會劃分及其獨立化、專業化。社會分工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和商品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社會分工就沒有商品交換,社會分工就是讓擅長的人做自己擅長的事,使平均社會勞動時間大大縮短,提高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實現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既是社會勞動分工的本質體現,也是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

        3.不同所有制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存在著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不同的生產關系包含著不同性質的所有制形式。所有制決定著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分配、交換關系,也決定著社會存在性質、政治法律及產權保護制度。是一切社會不可缺少的條件,是現代社會商品生產的前提。

        4.企業組織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性”—是通過系統循環實現商品價值及利潤最大化的不斷積累,實現企業產權最大化和社會資源有效配置的最終目標。

        這種人的“雙目性”的客觀存在,與人體器官的“雙目”構造自然巧合。

        (三)辯一辯“商”品來龍去脈與價值內涵的變化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條件下,一方面,必須遵循和充分體現市場經濟價值規律對經濟管理與會計活動的客觀要求。另一方面,必須重新審視會計活動在企業商品生產過程中的反映和控制職能。為整體、系統、一目了然地揭示商品生產系統循環的運動變化及其內在聯系,筆者運用中國古典哲學描繪“天”地大自然“木、火、土、金、水”的“陰陽之道”和“五行生克”的循環機理(如:五者中選“火”;生“火”者木、“火”生者土、“火”克者金、克“火”者水的內在關聯與和諧一統,其它如例類推),將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描述的產業資本循環公式G—W…P…W’—G’,把“A企業商品生產與價值創造系統循環五行圖”勾畫如下(見圖2)。

        1.“五角”在商品生產循環過程中的功能定位

        (1)從中軸線(生產過程C點與市場對接)考察商品價值變化與內涵表現:

        第一,它是劃分要素資產與交易資產的分界線;

        第二,它是區分配置過程與銷售過程的分水嶺。三個過程(配置、生產、銷售)集中體現的是商品生產活動人類勞動的一般過程。

        第三,它的外延是:既以商品市場的需求為導向;又以生產要素市場的資源為條件的雙向互動的等價交換過程;它的內涵是:以生產消耗要素資產為手段;又以生產創造交易資產為目的勞動創造商品價值的過程。生產過程的價值增殖和市場交易的等價交換是要素資產與交易資產分類的雙重標志。

        第四,生產過程左邊的“W”是指各種要素資產耗費凝聚形成的商品成本,它源于要素資產“W”。與配置過程的“G”一樣,三者的經濟內涵相同:價值量不變。生產過程右邊的“W,”是指生產完工的商品中包含了已經增殖的商品價值,它流向交易資產“W,”,并最終流向銷售過程“G,”體現等價交換。三者的經濟內涵相同:都是增殖了的商品價值。

        (2)要素資產B和交易資產D是處于生產過程的兩翼位置。要素資產B點的“W”是指各種要素資產的組合(包括土地及建筑物、機器設備、原材料及人力資源等),具有使用消耗性的特性;它的取得以付出等量價值為條件。交易資產D點的“W,”是指生產完工的一種商品中包含了已經增殖的商品價值,具有出售獲利性的特性;它的取得是以出售獲利為目的、并以出讓使用價值獲得等量價值為條件。兩者都是商品形態,但兩者的特性根本不同。

        (3)配置過程A和銷售過程E是處于生產過程最底層的兩足位置,起點于市場并終點于市場。

        2.把“五角”聯系起來考察商品再生產過程系統循環的運動變化

        A段之前:“天一生水”的“生化”與“取舍”階段,商品生產者市場考察、投資準備與醞釀過程。

        A—B段:“配置”階段,為組織商品生產,從生產要素市場配置人力資源和各種要素資產;

        B—C段:“耗費”與“造化”階段,人力資源和要素資產合力作用于生產過程所形成的價值消耗,凝聚為商品生產成本;同時,生產過程創造出具有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商品。

        C—D段:“收獲”階段,生產完工的商品具有使用價值與價值,脫離生產過程形成交易資產;

        D—E段:“舍得”階段,銷售商品出讓商品使用價值;并等價交換實現商品價值及利潤;

        E段之后:“變化”與“再生”階段,銷售商品回籠貨幣收入,標志著單循環終結變化“天一生水”,復循環又開端。

        “順一相生”在循環實現整體目標。商品生產過程只有處于系統穩定、結構合理、循序漸進的持續狀態中,才能滿足利潤和產權最大化目標必須具備的現實條件。這是商品再生產的動力目標追求機制。

        3.“五線”在商品再生產系統循環中相互依存和制約的平衡關系

        “五線”平衡關系的表述是在企業投資規模既定不變的前提下實現的。

        1線:是指根據生產任務,組織要素資產的合理配置。或者說:配置過程要滿足生產過程對各種生產要素合理配置的需要。

        2線:是指根據市場需求,生產適銷對路的商品。或者說:生產的商品能夠被市場接受而銷售出去。

        3線:是指銷售交易資產的貨幣收入,必須優先補償要素資產的耗費。或者說:要素資產耗費若不能得到有效補償,下一個循環的商品再生產必將終止。

        4線:交易資產價值的存在,是由于要素資產的生產耗費形成的。或者說:要素資產的使用耗費體現為交易資產價值的成本。

        5線:配置過程能否啟動下一個再循環,取決于交易資產的變現程度和速度。或者說:交易資產變現障礙將阻止配置過程啟動下一個再循環。

        “隔一相克”在和諧維護系統平衡。哪條線段發生失衡或出現障礙都會破壞商品再生產的正常循環,從而影響利潤和產權最大化的目標實現。這是商品再生產的系統制衡和預警機制。需要提示的是:“五行圖”是建立在“市場F”的基礎上,“市場F”是“五行圖”循環的起點和終點,由起點到終點是一個系統循環完整“圓”運動的過程。“市場F”不是“五行圖”內在的一個要素(“天一生水”不在五行中,應隱而不顯)。它參與“五行圖”的循環,是“五行圖”必然依賴的前提條件和客觀環境。

        4.“五行圖”集中體現了三學(會計、經濟、哲學)融合與雙哲統一

        “五行圖”展現了“陰陽五行學說”的精華,它是中國古典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在“市場”既是始點又是終點的系統循環“五行圖”中,我們看到“陰陽之道”的表象和路徑;在“五角”與“五線”的內在聯系中,我們看到“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機理與作用。這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永恒魅力與智慧光芒;這是人類認識史上至高的境界。還呈現以下精彩的學術景觀:

        (1)顯現了中國古典哲學和《資本論》的經典融合。

        (2)實現了中國古典哲學和哲學“雙哲”的高度互補與統一。

        (3)體現了三學一體化(會計學、經濟學、哲學)精髓的立體結構關系。

        (4)展現了哲學(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三大規律)與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論和產業資本循環理論)的精點融通。

        (5)由此也詮釋了中國國旗“五角星”的圖標,蘊含著“陰陽與五行”深刻而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是中國各階級、各民族團結進步、和睦共處的精神象征。

        因此,圖2不僅傳承和弘揚了中國古典哲學與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同時,也豐富和發展了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在會計專業學術中的創新運用。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在线你懂的观看 | 五月天综合中文网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手机在线 | 五月天国产精品 | 香蕉成人67194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