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人文科學重要性范文

        人文科學重要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文科學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人文科學重要性

        第1篇:人文科學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農村;中小學;教與學;構建

        目前,農村中小學分布相對零散,規模小,條件差,教育經費短缺嚴重制約著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同時由于農村中小學教師總體素質的偏低和觀念的陳舊,不能很快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直接影響到農村地區課程改革的發展。

        一、重新定位農村中小學教師角色

        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其角色結構的復雜性。相對學生而言,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層面式的“師長、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對市場經濟、網絡時代,面對激烈的社會變革和越來越高的社會期待,面對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沖擊,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我們的農村中小學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師長、同志、朋友、父母”這一層面式的角色問題,走出辦公室,融入學生之中,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努力創造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條件,在和他們進行交流對話的過程中,提供雙方交換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機會。教師只有真正掌握了學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以達“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之目的。

        (二)三維式的“導演、導游、導師”角色

        在新課程中,角色的轉變不僅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導作用變得更加重要,這就加大了指導的難度。樹立“導師意識”;首先是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靠創造性的勞動獲得新知,并有所進步;其次是善于指導,中小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夠強,情緒不夠穩定,方法還很欠缺,這就需要農村中小學教師及時有效的指導;再次,重視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過程的設計。要以有利于激發興趣、有利于發展思維、有利于培養創造能力為原則。“導演、導游、導師”三維角色三種境界,都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顯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益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構建農村中小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塊

        為了促進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使新課改在農村中小學得到有效地實施,就要優化課堂教學。構建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塊。

        (一)探究準備

        這是學習新知識的前提,其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準備良好的思維材料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

        1.創設情景

        (1)遷移學習。復習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好知識、學法的鋪墊。(2)情景引入。通過復習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用日常生活中的實物、實例、游戲、故事等引入。

        2.提出問題

        根據新知識的特點,引導學生提出要探究的問題。

        (二)探究構建

        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任務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準備多種探究性材料;指導學生運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主動參與探究的全過程,從而獲取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可分三步:

        1.獨立探究。采用嘗試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師為學生準備嘗試的材料(自學課文、操作演示、動筆練習等)和嘗試思考題(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嘗試中要解決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嘗試,做到邊嘗試、邊思考,初步理解所學的內容。

        通過學生嘗試思考,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嘗試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討論質疑的方法。在學生通過嘗試初步感知的基礎上,為了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運用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各自發表不同的意見,互相提問,互相幫助,共同研究,解決問題。

        討論;有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全班討論。討論的問題是新課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啟發思維的關鍵或在嘗試中遇到的問題。讓每個人發表自己的意見和不同的見解。小組討論后,再進行全班交流。

        質疑;學生在討論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決的問題或在教學中重點、難點、關鍵的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學生討論、質疑,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新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造能力。

        3.發現知識。學生經過嘗試、討論試練后,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學習的過程,運用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知識歸納構建;發現學習規律,概括學習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這是檢測鞏固運用新知識,掌握運用學法、形成技能的環節。

        1.嘗試。這是檢測新知識,運用新知識;掌握學法和運用學法的嘗試;練習內容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有助于學生運用學法和遷移學法。

        練習要環繞目標,突出重點,有基本練習、綜合或專項練習、發展練習三個層次,練習要有開放性,形式要多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潛能都得到發展。

        2.評價。在學生嘗試的基礎上,讓學生互批、互評、互議,評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過師生互評,充分發揮學生協作的功能和自主學習的功能,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

        3.總結。一方面讓學生談這節課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另一方面教師對這節課所學知識的深化作簡明提示。

        三、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寬農村中小學育人環境

        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對傳統教育的教學方法進行大膽改革與創新,在教學主體、教學形式、教學氛圍等方面實現有機轉換,確保教學內容的和諧統一。

        (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學、尊重師長、尊重知識、尊重自然、尊重社會的意識和能力

        祖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960萬平方千米的廣袤地域,為我們提拱了豐富多彩的德育內容,我們實在沒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針對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多樣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我們本著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貼近實際和注重實效的原則開展德育工作。大處著眼就是對各年級學生應達到什么標準有一個十分明確的要求、小處著手就是從平時抓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貼近實際、注重實效就是結合時代要求、社會環境和學生實際,扎扎實實工作,實實在在落實德育的各項措施。我們以“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為主題,緊緊圍繞發展創新的內容開展了,少先隊、團隊演講比賽活動;以“養成習慣,收獲命運”為主題開展了爭創行為規范示范班活動;以“歌唱祖國,愛我中華”為主題連續舉辦了校園藝術節,開展了爭創藝術教育特色班活動;以尊重自然,強化和諧”為主題,引導學生將愛護、保護環境與自,身文明修養相結合,開展了從我做起,從身邊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動;以“珍愛生命,遵守交規”為主題,開展了尊重社會,強化規則意識的話動;以”誠信、助人、尊師、興教”為主題,開展了每學期四次的團隊觀摩話動。我們還特別重視新生人學、新隊員宣誓、校園每日常規、畢業文明離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動精神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做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相信學生的能力,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創造機會還給學生,開放學生的心靈世界,以促進學生主體的發展。

        1.給學生質疑的機會。“教學就是在沒有問題的地方產生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傳授知識。”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起點,也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一項基本訓練。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敢問”,幫助學生“會問”引導學生“善問”。在問的形式上,可讓學生課前提問,供教師備課、上課;課上提問,供師生討論交流;課后提問,供大家學習探究.在問的內容上,指導學生”善問”,即把握何處問、怎么問?

        2.給學生選擇的權利。若要教學打動每個學生,就必須給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的權利,在更多的教學環節上,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尋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選擇”的新機制,如果學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選擇,就會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去尋求自己的發展和提高。

        3.給學生嘗試的空間。學生的知識能力不是教師給的,而是在自主嘗試、實踐探究中形成的。從模仿到探究到創造,逐步構建了以學生“自主學習;大膽嘗試”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定向一自學—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內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不會嘗試到敢于嘗試到樂于嘗試到善于嘗試,形成了自主意識、強化了探究意識,提高了受挫意識,進發了成功意識。

        4.給學生創造的天地。課堂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學習與成果的展示。但是學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師、怕提問、怕學生。應該培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只有體現出這種“不怕”的精神,才能顯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學生才能敢學、敢問、敢拼、敢和教師爭辯,才能創造出一堂好課,才能實現孩子真正的發展目標。樹立我能、我會、我棒的意識,鼓勵學生自主嘗試、自主實踐、自主創造,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

        (三)挖掘校本課程資源,加大學校教育合力

        由于農村地域的差異,決定了農村經濟、文化的不平衡,積極探索開發一切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是提高農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徑。

        1.校內資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師、一塊獎牌、一件作品、一項工程……”,若將這些統計、整理,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教育資源。

        2.鄉土教材。“民俗民風、鄉土文化、特色產業、人才人力……”,不僅是編寫鄉土教材的基本內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資源,它既可彌補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不足,又能讓受教育者看得見、摸得著,樂意接受。

        3.家長交流。“每學期的家長開放日、專題講座、家長學校咨詢活動……”,深受廣大家長的歡迎,增進了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與交流,同時,學校也從家長那里得到了社會對學校教育的要求,從而不斷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難怪有人說家長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

        4.學生活動。“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的講話、團徽下的宣誓、板報專欄、校規校訓”以及參觀、訪問、調查、競賽等有益活動,讓學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勞動之艱辛,親歷知識的需求,觸動求知的欲望。實踐活動寓教于樂,使學生從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啟智、健體”的高尚品質教育。

        (四)運用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很多農村學校、教師習慣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績公布于眾,然后仔細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幾位。這種做法偶爾為之,可能會給學生適度的壓力,激發學習積極性。但頻繁用這種手段,甚至將之作為控制、刺激學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災難性的。長期如此,將破壞學校教學環境,使學生始終生活在焦慮和壓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對排名靠后的學生在心理上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教育無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應首先考慮到學生的利益。我們在課堂上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了不同的評價標準,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了不同的評價形式;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認真對待;對學生的認識和實踐結果。正確的給予充分的肯定,有獨到見解的大加表揚,錯誤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評,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從閱讀資料、師生交流諸多方面得到正確的答案。由此可見,運用激勵性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四、多種途徑促進農村中小學教育發展

        (一)調整農村學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動學校的發展

        農村學校分布相對零散,規模小,條件差,在教育投資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把有限的資金均攤給各個學校;只能是杯水車薪。推進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資才能見效,而集中投資的前提必須是調整學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師生的“袖珍學校”,集中力量和資金建設示范化學校,因地制宜抓好“計算機、閉路電視、廣播”三網合一的“鄉鎮網”及各個學校的信息網絡建設,推動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農村“民轉公”和代課教師偏多,素質偏低,觀念相對落后,教法相對陳舊。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在建好農村學校衛星網這一“天網”和互聯網這一“地網”的同時,還要加強“人網”的建設。一是在職稱評定、工資待遇、培養培訓等方面向農村教師傾斜,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學校任教;二是通過發達地區對貧困農村學校的支教、城鎮和農村學校教師的輪流任教、城鎮教師定期送教下鄉等形式,共享“人網”資源;三是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水平;四是加強學歷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農村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基本功素質;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學資源體系,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利用農村獨特環境,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農村進行新課程改革,環境、設施等并非課改教師所想象的那樣——完美無缺。然而,沒有活動場地、沒有專業教室……,時刻困擾著課改的如期進行,作為課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農村那些平凡樸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莊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諸如踢毽子、打沙包;蕩秋千、促泥鰍、扭秧歌、舞龍燈等活動;都對學生的自主參與、群體合作、情趣愛好、創新思維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組織引導得當,并加以創新改進,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為教師參與教改創造條件

        大多數農村中小學忽視校本教研,盛行分數管理。為了扭轉這種重分不重人,利益驅動代替事業追求的被動局面,必須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個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為主,通過教學反思、交流研討、集體備課、協作嘗試、說課評課、案例評選、探究創新等活動為教師參與教改創造條件。

        (五)邀請家長走進課堂,強化家長與學校間的聯系

        家庭不僅是學生溫暖的港灣,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誠邀家長與課改同行。無論是實施課改年級的教師還是其他年級的教師,都要多與家長聯系、溝通,做好宣傳工作,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并舉行家長開放日、開放周,邀請家長走進課堂,縱橫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通過平等對話。在對話中互相理解,在理解中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第2篇:人文科學重要性范文

        庫恩:科學革命的闡釋

        在人類認識史上,有一個難題一直困擾著哲學家,那就是:自然科學是否存在有方法論的理想模式?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關系是怎樣的?傳統的看法認為:自然科學家說明自然現象;而社會學家則是理解社會現象,一個是關于事實的判斷,一個是關于價值的判斷,兩者之間存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從19世紀開始逐漸形成兩大對立的派別:一是以實證主義和邏輯經驗主義哲學家為代表,認為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在認識論或方法論上沒有原則上的區分,自然科學在進步和發展中建立的認識論或方法論的理想模式完全適用于人文科學,另一派與此相反,狄爾泰、泰勒等人認為,在闡科學意義上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完全不同:“自然需要說明(explaination),人則必須理解(unelerstanding)”〔2〕庫恩從科學史角度反對實證主義的教條,同時又對泰勒等人的闡釋學區分不以為然。在庫恩看來,自然科學同樣需要闡釋,也與文化相關。1988年庫恩與泰勒為此展開一場大辯論。泰勒認為,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區別:人文科學的對象本質上是自我解釋的;而自然科學的對象則不必,也不應該被理解為自我解釋。如果說自然科學在某種意義上是解釋的,那么人文科學則是雙重的解釋:不僅提供解釋,而且是解釋的解釋。庫恩基于對自然科學的歷史發展或進步的動態模式,對庫恩的區分方式表示置疑。他認為,“自然科學在任何時候都是建立在現代實踐者從他們的前人那里繼承來的概念基礎上的。這個概念是歷史的產物,它包括在文化中,是現代實踐者通過訓練模仿得來的,而這只有通過闡釋學的技巧,由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去理解其思想模式后,才能影響社會的其它成員。”〔3〕在此,庫恩已意識到我們所接觸的世界被前理解所表述過的世界;我們關于自然知識,是對先天知識以及它所倒置的成功或失敗的一種反應。如電池、共鳴器或電子振蕩器以及化學反應等,都屬于人類活動的一個有意義的范圍,處于歷史中并具有與歷史不能分割的意義。在他的《從必要的張力》一書序言中,庫恩使用了“釋義學”這個詞,是為了對亞里士多德《物理學》一書作釋義學的理解。庫恩實際上已經揭示了自然科學的釋義學特征。

        與此相關的一個問題是實在論問題。實在論是這樣一種觀點,即認為在某些領域里信念的真假,依賴于對象在該領域里的真實特性即它們所擁有的特性,而不管人們的信念、實踐或標準是什么。泰勒就自然科學對象這一意義來說是實在論者,庫恩則在自然科學方面對實在論發起猛攻。在庫恩看來,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環境中,人們對自然會作出不同的科學說明。他引用泰勒《闡釋與人的科學》一文中同樣的“天空”例子說:“雖然我們不能把我們的天空與日本的天空相比較”,但是可以肯定,“我們的天空與古臘的天空是不同的。”〔4〕而且,我們和希臘人對天空的分類也不同,因為我們的天體分類學與希臘人的天體分類學截然不同。庫恩立論的科學革命,他堅持相互競爭的科學的實踐和標準的不可通的約性,并且否認我們能夠立于科學歷史而達到對世界真正認識。這在人文科學領域如此,在自然界也同樣如此。

        如果說在上述兩個問題中,“庫恩和我(指羅斯)站在一邊”〔5〕始終保持一致的話,那么在最后一個問題上兩人則出現了分歧。這個問題即:對于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來說,是否在認識論上存在有區別的解釋活動?泰勒堅持一種強的觀念,在那里,詮釋是人文科學獨有的;自然科學獨立于文化,因而是非詮釋的。庫恩反對泰勒的區分方式,但仍然承認兩者存在有不同的解釋活動,特別是在實踐中,當我們面對不熟悉的或使人迷惑的本文(text)時,歷史學家和人種學家必須經常進行詮釋,而物理學家或經濟學家則根本不必這樣做。羅斯反對庫恩的這一區分,把科學的解釋范圍界定為實踐的解釋,在這一背景下,任何把科學同其他文化領域區別開來的普通的方法論或合理性的標準,都是不存在的。羅斯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庫恩的這種區分同羅蒂曾經在闡釋學與通常的演說之間所作的區分是相似的〔6〕。

        羅斯與庫恩的分歧是從他閱讀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開始的。首先在他對庫恩的“兩種理解”中,羅斯比庫恩本人“更樂于把他的科學陳述觀點遠遠地作為一種實踐,”并聲稱這樣做是“為了加劇兩個庫恩的明顯區分。”他說“我的目的不是詮釋,而為了發展科學的解釋,而這在庫恩那是經常不被注意的”。〔8〕因此與庫恩不同,羅斯把范式看作實踐活動的共同領域而不是信仰的共同領域。其次,語言與世界實在的關系,在庫恩那里沒有得到有意義的說明。羅斯強調語言和社會實在的不可分離性,認為語言的區分及其使用方式,深深地同我們社會實踐情境聯系在一起。同時這種實踐情境,離開了合適的語言來源就不可能存在。在此基礎上,羅斯提出了他對科學知識的批判分析。

        羅斯:科學批判理論

        如果說現代闡釋學最初是人文科學陣營內部,以理解作為人文科學獨特方法開始去反對實證主義科學認識論的“稱王稱霸”,那么羅斯與庫恩出發點相同,都是從自然科學出發對泰勒等人的闡釋學進行分析的。一方面與庫恩一致,羅斯看到泰勒為建立人類科學唯一性所作的論證恰恰也適用于自然科學的陳述,從而證明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并沒有闡釋學方法論的區分。另一方面不同于庫恩,羅斯否認闡釋學或闡釋學的解釋區別于其它質疑形成。他認為庫恩對此所作的區分“是不成立的”。〔9〕

        羅斯的主要哲學思想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對作為實踐活動領域的科學的關注。第二,我們不能把科學的認識論范圍和科學的政治范圍截然區分開來。正是說明科學知識增長的實踐,在政治范圍內,也必須理解為貫穿科學本身和對我們其它的實踐和團體產生重大影響的,進而最終影響我們自身理解的種種權力關系。

        在羅斯看來,“在人文科學中存在有一種與其自身的實踐背景的合法關系,但是這種關系在物理學或生物學中具有同樣的重要性〔10〕。在他的《知識與權力》一書中羅斯談到,科學家經常聯系實踐的敏感性、精確性、有效性以及技術技能從事科學研究。他聲明,重要的不在于我們是否完善地描述自然特征或者自然是否由我們“創造”,而在于我們通過實踐在一定的場境中與自然交往是恰當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羅斯在實踐方面比庫恩走得更遠。羅斯把庫恩科學革命的思想發展為激進的庫恩—庫恩。不同于庫恩:把科學團體當作信仰者的共同體,“對于庫恩來說他們是實踐伙伴的共同體”。(11)前者認為共同體不能容忍基本的異議,后者認為科學共同體充滿了不一致。科學共同體的特征,是由共同的問題和技巧以及由對相同成果的說明規定的,而不是獨立地由共同輿論決定的。異例不是理論之間的沖突,而是實踐的困難。而危機的到來,則標明科學家們不再有共同的活動領域。區別于庫恩,庫恩并不是強加給科學歷史一個固定的發展模式,常規科學和危機并不是歷史的過程,而是實踐科學的方式。那種通常認為在某一范圍內科學革命核心概念和理論變化是同一的觀點,對于庫恩未必是事實。新的設備、技術或現象,能夠在某一確定的研究中發生同樣的基礎性變化。

        羅斯用“實踐理性”代替了長期以來統治科學的“理論理性”,進一步闡明了科學知識與政治和權力的相互關系。在他看來,科學實踐以及自然世界通過實踐呈現的方式,是語言與實踐構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實踐屬于副科學稱為“統治”的領域:“統治并不是僅僅指政治結構或國家的管理……統治就是去構造其他人行為的可能范圍”。(12)一個行為領域,是由材料背景,技術能力和在該背景中的共同理解這兩者組成的。羅斯認為,科學實踐在它有助于以兩種方式構造我們的行為領域這一意義上是政治的。它改變了我們的材料背景和技術能力;也有助于規定(及被規定)表明行為的概念和實踐。他說:“我們同自然世界的聯系……在廣泛的意義上必須被看作是一個政治觀點”。(13)羅斯是從兩個方面闡明科學解釋的政治特征的。一方面科學革命改變了舊的自然秩序的理想,揭示了一個無限的宇宙,同時也是改變了人類面臨的種種問題。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自然世界已不再是中立的,而是不斷變化的。另一方面,我們與自然世界的關系也包含了政治觀點。因為我們對自然的理解及其評估包含了客觀的理性,這種理想反過來又與我們作為行為者的自我觀念有著密切的關系。正如海德格爾所說:“客觀性是揭示對象的一個主觀的特性”。羅斯強調,無論如何,客觀地理解自然的恰當觀點是什么,并不能從我們是誰以及我們能夠和應該怎樣彼此聯系這些政治問題中分離出來。

        對于怎樣理解權力和知識,最近大多數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的解釋是:權力和知識是人類關注的不同領域;但兩者仍以某種重要的方式相互作用。羅斯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在他那里,權力關系,知識的產生和評估“不代表不同的領域”,而是以某種相互關聯的方式“關注同一領域”。(14)在《知識與權力》中,羅斯對權力和知識作了重新的考察,他把權力從狹窄的社會相互運行,展為包括實踐及事物過程變化的更豐富的內涵。同樣地,科學知識也是能動的,知識不是一種擁有或可交換的東西,而是由不同的相互競爭的共同體思考獲得的一個過程。因此,“一個陳述,技能或模式并不孤立地被看作是知識,在對它的認識過程中依賴于其它許多的實踐和能力關系,特別地依賴于再生產的改變的和擴展的關系”。(15)對于這樣一個復雜的實踐領域,羅斯稱之為“場境”(fielel)。它包括了一個比信念網絡更多的內容:技能和技術,可供操作和使用的儀器及物質系統,可用的資源(包括資金、設備、信息及職員等)、團體結構及相關的其它社會實踐或政治關注,等等。

        對于權力與知識、科學的關系,羅斯察覺到至少有兩個重要的觀點是傳統哲學未提及的。第一,正是要求對象領域精確或更易于了解后努力,使權力與知識趨于一致。第二,社會運動或變革可能同時在認識論和政治上產生影響。羅斯總結說:“權力和知識既不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又不是同一個東西”。(16)兩者代表我們認識世界和彼此交往的不同方式。沒有對權力與知識的相互關注,就不可能達到對科學知識正確的批判性的認識。

        幾點結論

        從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庫恩與羅斯對科學的闡釋,科學的合理性及其發展,科學與實踐的關系等問題存在著很多共同一致的看法,同時也有分歧。

        (1)庫恩與羅斯批判地分析了實證主義和邏輯經驗主義,從方法論與本體論方面打破了科學理性的一統天下。不同在于,庫恩是從科學革命的角度展開這種批判的。庫恩不滿意于當時邏輯實證主義撇開科學史孤立研究科學著作時,能夠讓歷史發揮更大的作用”。羅斯也反對實證主義科學知識和科學研究,“超越根限的地位”。(17)但他是從科學知識與權力的關系,從科學實踐(包括技術設備,物質條件等)的角度進行批判的分析。

        (2)羅斯與庫恩都關注于自然科學領域,關注自然科學的闡釋特征,責怪泰勒等人對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闡釋學區分,認為自然科學也同樣需要闡釋。盡管如此,庫恩還是承認在認識論上存在有不同的解釋活動。他說:“雖然自然科學可能要求一個稱作闡釋學基礎的東西,但它們本身并不是闡釋學的事業。另一方面人文科學則經常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18)它徹底需要闡釋學的闡釋。這是因為人文科學缺乏范式,沒有自然科學式的常規解疑研究。羅斯反對庫恩上述區分,認為它“預設了科學理論的一種構想(19)”

        (3)羅斯與庫恩都反對自然科學的實在論,強調科學本質上不是一項一成不變的事業,反對科學行為定下不變的,不可違反的規則和規范方法論。但是對于范式及科學革命等,兩人仍存在著分歧。作為科學哲學中社會歷史學派的代表人物,庫恩創造性地在科學哲學中引進了心理學與社會學,為突破實證主義的科學主義作出了重大貢獻。

        注:

        〔1〕〔7〕〔8〕〔10〕Rouse,Joseph.KnowledgeandPower:Towardapoliticalphilosophyofscience,filstpublished1987bylornelluniversityPxi,chap2,P27,P177,P32,P187,P40,P181.

        〔1〕狄爾泰《狄爾泰全集》第5卷P144

        〔3〕〔4〕kahn,Tomass,TheNaturalandthehumanseience,intheInterpvetiveTurn.ed.byDavidR.Hileyandothers,cornell1991,P22,p19,P23

        〔5〕〔6〕〔9〕Rouse,Joseph.InterpretationinHumanandNotualScience;intheInterpretiveturn,ed,byDavidR.Hileyandothers,cornell1991,P44,P45注〔3〕P43

        Foucault.Michel.ThesubjectandPower;InDreyfusandRabinow1983,P221.

        第3篇:人文科學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美術教學;人文精神;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2)03-0110-01

        新一輪的高中課程改革使得人文精神成為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的關注點,這也引發了廣大中小學教師對人文精神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探究。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它把人格的完善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突出人文科學的價值,并將人文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全部過程,使教育人性化、人格化,強調學生要有自我思考、感受和發現的能力,還強調人的自由、尊嚴和人格,重視學習者的自發性和主動性及發展潛能。高中教育長期的應試教育使我們忽略了人文教育,這就使得我們的教育水平,特別是人文教育水平與時展的要求相距甚遠。在今天普遍都不重視人文精神的語境中,學生的人文精神必然缺失。因此,學校應高度重視并加強人文教育,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本文試從美術教學的角度就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加以初探。

        一、高中美術教學的現狀

        (一)對美術在高中課程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高中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知道,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關注的對象是不同的,如果說自然科學更關心物,那么人文科學則更關心人。所謂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義、尊嚴、價值和文化傳統。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學、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等人文科學所體現出來的,在高中階段,美術課就承擔著重要的人文教育責任。

        (二)美術教學重技能訓練,輕人文教育

        在高考指揮棒下,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目光都盯著文化高考升學學科上,忽視藝術、體育學科的作用,美術課的課時得不到應有的保證,教學條件得不到相應的保障。對美術教學考核只看高考美術考試上線多少人數。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技能訓練,忽視人文教育,特別是高考美術培訓,只注重專業性,削弱了人文性,教學成了機械性的工作,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的過程也缺少了應有的樂趣,教學內容完全迎合考試的要求。通過對素描、色彩、速寫等幾門課程的考核,就以他們的成績作為衡量學生成績的標準和結果,而忽略了學生個體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在這個過程成為知識的附屬物,訓練技能的機器,他們無瑕關注社會現、體驗社會的廣博和溫暖。

        (三)教師的新課程理念和人文素質有待提高

        現代教師應具人文關懷的情懷和創新意識、開放意識,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要求。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人文精神對于人類的重要性,自覺、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發覺人性的閃光點,做人文精神的示范者和引導者,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為人文型的教師。在思想觀念和知識結構上都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更新改進。信息化時代的中學生擁有比任何時代的學生都要多的知識和信息,作為教育者更不應墨守陳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一些教師還是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對現代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探索。用傳統的觀念和方法實施教學工作,教學方法單一,往往用大量簡單重復的訓練使學生掌握一門專業技術,沒有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缺乏人文精神,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個性發展。

        二、高中美術教育中人文精神培養的途徑

        (一)聯系生活實際,體驗生活的樂趣。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來體驗生活的情感和樂趣。要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生活、自然風光等,并用點、線、面、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美術語言,通過節奏與韻律、均衡與和諧、比例與尺度等形式美法則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美,把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美感相聯系,將自己對生活和自然的感受、體驗與藝術家對它們的表達聯系起來,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學生在活動中通過交流、體驗,能夠積極主動學習,帶著飽滿的熱情去表現和創作作品。

        (二)注重情感體驗,提高審美情趣

        美術作品是人類情感的載體、精神生活的再現。任何美術表現形式都包含著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術作品中的形與色,光與影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觀形象與符號,容易喚起人的情感體驗。學生通過美術學習與自己情感生活的連接,從而獲得創造、表現和交流的能力,達到提高審美情趣、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尊重多元文化,開闊審美視野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號性載體,記錄和再現了人類文化和思想的發生、發展過程。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通過美術與文化的聯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學會尊重多元文化。通過欣賞自然美和認識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對比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通過走進博物館、美術館、民俗館,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間美術等文化形態,了解它們與其他地區或其它民族美術文化的異同;通過參觀、座談、調查、訪問藝術家工作室等參與活動,了解中外藝術家的藝術思想、生活及作品誕生的過程,或結合有關資料,讓學生了解相關國家的地理、歷史、風俗人情、社會風貌、增進對不同國家、民族,不同風格美術作品的了解與尊重。

        (四)融合其它學科,提升人文素養

        第4篇:人文科學重要性范文

        所謂人性包括人存在的意義,人的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情、意、人格都是期中的內涵。而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學、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等人文科學所體現出來的。

        美術作為人文科學的核心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價值、尊嚴、個性、美、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內蘊于不同歷史、不同國度的藝術家所創造的美術作品中。所以,人文性質應該是美術課程的基礎性質,通過美術教育我們可以有效地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意識。

        首先,作為美術教師要努力通過各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如果美術教師不具備人文意識和人文素養。如果美術教師不具備人文意識和人文素養,就不可能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向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

        所以在美術教學中,要注重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是人文情感的溫床,是情感交流的場所,美術中的形、色、質是人類情感的載體,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的直觀符號。情感是美術課的重要性致,是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動力,美術課程不僅使學生的不良情緒得以釋放和宣泄,而且有益于學生的情感的不斷升華。所以在中小學美術課堂上,許多學生喜歡上美術課。作為教師應該以飽滿的激情去上好每一堂美術課,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個性、人格,正確評價、賞識學生,激發他們對真、善、美得追求。

        在上《線描靜物》一課時,我認為基礎課程的教學用不著太多“投入”,只要把知識點講到了,有范畫,擺好靜物就可以了。我還片面得認為,我畫的好,學生就會畫得好,課堂上能畫出漂亮的畫,就是課上的好。可是課上完以后,覺的很沉悶,挺窒息,我自己都困卷,我想學生一定也是這樣,他們只是機械的完成作業,老師沒有激情感情,學生沒有熱情,課堂必定缺少活力。

        所以,教師要在熱愛學生的同時,營造適合學生探索、學習的氛圍,使學生健康成長。其實給課堂教學多少的熱情暴露出了個人的教學思想,那種以為有一種特棒的范畫,就能“鎮住”課堂的想法,是無視生命群體的一中表現。在生命面前人人敬畏,更何況是些“朝陽般”的兒童和少年。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思考是什么原因讓課堂失去生機和活力。

        其次,不要將美術教育作為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來,在美術教育中無論從技能還是陶冶和交流,都應該關注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尊重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正確評價學生,用人文關懷的思維去評價學生,正是體現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和生命化的追求。

        美術教學的評價是既要看到美術學科學習目標完成的情況,又要照顧到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比如,在教學中,我不僅僅是以優秀、良好來給學生一個分數,首先我要看這個學生的潛質如何?在完成這個作業時,是否全身心投入?態度怎樣?進步多少。先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翻開作業,反思這一學期的作業進步與否,收獲多少,來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價。然后我在根據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和他共同探討交流,給出一個合理的分數。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情感,學生也在交流中明白了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更增強了他們的信心,提高了教學的效益。

        再次,要高度重視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并將作品放在一種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從作品發掘人問內涵。

        比如在美術欣賞課中,我們要強調一定的文化情境,要在廣泛的文化情境認識美術作品。我們不能僅僅存留于作品表面展示給我們的視覺影像。如果我們不能理解作品所涉及的事件,我們就不能正確理解像《最后的晚餐》、《伊凡雷帝殺子》這一類作品。

        我們把美術課程定為人文課程,這種規定性實際上也要求學生不僅要從美術本體理解美術,而且更應該通過美術理解更為廣闊的世界,理解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這樣學生就能獲得人文精神浸然,逐漸提高人文素養,使學生從美術作品中理解人類價值的不同取向,人類對自身尊嚴的維護以及對美好和自由的追求。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通過美術的方法和素材表達自己對人文精神的理解。這樣在教學中才會有一個好的樂學的心態和心境,才會感受到沒帶給我們的精神震撼。

        第5篇:人文科學重要性范文

        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它通過科學實驗、數學及系統演化等方法去尋求自然規律,這些方法決定了自然科學的可還原性特征。這種可驗證性決定了自然科學在同一問題上只能有唯一答案,這就是自然科學持之以恒追求的真理。

        但這個真理性科學建立在未經科學證實的假設基礎上,當前自然科學對這些自然規律為什么存在及其為什么這樣存在難以回答,對這些問題的擱置顯現了自然科學的無力感與學科缺陷。

        自然科學編輯的首要職責和任務是甄別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的前提、方法、程序、結果等的創新性。“首創性、理論性和實驗性這三項準則,是相互補充、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首創性體現論文的信息價值,理論性體現論文的學術水平,實驗性則體現論文的可靠性。以這三項準則為基礎,建立科技編輯的審稿思維和方法,將有助于提高審稿水平,確保審稿質量。”

        其次就是判斷這些科學成果的合理性,選擇那些有利于國計民生的成果刊發,使自然科學的最新成果成為人類共享的成果。那么,哪些自然科學的成果有利于國計民生?哪些成果能增進人類的福祉?這就涉及社會科學乃至人文科學的價值追求。

        如果說針對同一問題,自然科學的答案只有唯一正確答案的話,那么社會科學針對同一問題的答案則是多元的。社會科學廣泛地牽涉“應然”、“愿望”等諸多心理動機問題,心理動機的判斷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會實踐者的思想動機。由于能動的人具有自組織、自創造和自發展的能力,個別人物的隨機性、模糊經常成為導火索,發展成為改變時代和歷史的大事件,研究者很難從偶然因素中推斷事件的必然性,這給社會科學進行客觀的判斷帶來了挑戰。

        同時,社會科學研究者對社會事件(事務)的認知和評價也要受自身主觀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因經濟利益形成的微妙關系而導致的“主題先行”等情感(尤其是特定歷史時期的民族、階級情感)因素的介入,致使其難以站在中立、客觀、理性的立場上觀察和研究問題,所研究的社會科學及結論也容易淪為其所偏向的民族情感與階級利益的片面科學或結論。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還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可復制性,因此許多社會科學的結論在較小空間或較短時間內難以得到驗證,也增加了社會科學研究的難度。

        社會科學編輯首先需要具有與自然科學編輯所涉及的社會生活中“是”的實然問題(亦即“客觀是什么”問題)同樣的判斷能力。正如馬克思所說:“科學只有從自然科學出發,才是現實的科學。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為人這一過程的現實部分。自然科學往后將包括關于人的科學,正像人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統一的科學……”

        其次,社會科學編輯應關注社會生活及科學所涉及的社會“應然”的走向問題(亦即社會“應該是什么”問題)。由于社會科學無法進行實證和重復檢驗,所以社會科學的“應然性”判斷實際上就是人類社會實踐方向“最大值”的選擇問題。何謂“應然”?如何判定“應然”?何謂人類實踐方向的“最大值”?當美國國會每年人權報告評價中國的人權,當倫敦《金融時報》評論中國養老制度是劫貧濟富,而我國針鋒相對地回擊時,社會科學及其學術期刊編輯們該如何判斷和選擇呢?這就把人類科學進一步深化到人文科學領域。

        人文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對“人”理解的深淺及其做“人”的實踐決定了一個人、一個國家與民族的各種制度設計乃至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決定了社會科學很多分歧問題的合理解釋與最終解決。

        人之所以為人是由人的基因所決定的,“是一個人”就決定了其享有天賦的人權。人權的抽象體現就是他享有獨立自主的天賦人格,盡管人格此時是抽象的,但由于“人既是高貴的東西同時又是完全低微的東西。他包含著無限的東西和完全有限的東西的統一、一定界限和完全無界限的統一”。它決定了尊重人格的重要性,決定了每一個有人格的人必須始終恪守“人”性的邊界并努力向著普遍本質的人回歸,這也是人類道德追求的動力,約束內在的任性和,追求普遍性的人。“人格”的內涵使每個人成為人變成人的一種權利、動力乃至道德命令。

        第6篇:人文科學重要性范文

        1.1師資隊伍

        科學教育對于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要實施科學教育,需要有高素質的科學教師隊伍。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和總統科學與技術顧問委員會的報告中也提出了師資隊伍建設問題。他們建議聯邦政府在培訓、招聘和入職上給予強有力的支持,以在下一個10年招聘、培訓10萬名優秀科學教師,并創建科學精通教師團隊(STEMMasterTeachersCorps),給予位居全國前5%的科學教師以更多的工資補貼、額外的項目資助,讓他們不斷反思、研究、改進教學策略。2011年,奧巴馬總統在國情咨文(theStateoftheUnion)中提出改進數學和科學教學,在下一個10年招聘10萬名新科學教師[1]。據文獻[6]報道,我國科學教育狀況在華東和西南地區相對較好。文中提到肖文軍曾經對河南省170多所農村小學科學教師狀況做過抽樣調查,發現大多數科學教師是“老、弱、病、殘”,96.5%的科學教師沒有本科學歷,多數是兼職教師,偏遠地區則基本是兼職教師。文獻[6]提供的數據表明:我國目前有62所高校有資格開設本科學歷的科學教育專業,但是僅有44所學校正常開設科學教育專業,其余18所學校因為生源不足或就業前景暗淡而選擇放棄。至于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科學教師更是屈指可數。而文獻[7-8]的數據表明:美國有約90所大學開設科學教育本科專業,36所大學招收科學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25所大學招收科學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專職科學教師嚴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科學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江蘇而言,科學教育師資的身份認定是制約一些教師不愿意成為專職科學教師的重要原因。《江蘇省職稱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的通知》(蘇職稱〔2013〕4號)所附的《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第6章第31條指出“中小學教師專業資格評審的學科為:語文、數學、外語……心理健康教育等學科”[9]。其中沒有列出“科學”學科。

        1.2教學理念和方法

        首都師范大學的丁邦平老師對中美兩國的科學教育進行了較為細致的比較[10],他認為,中美兩國在課程設置和教材內容上不同,美國更注重綜合教學,而中國則比較注重分科教學。在教學理念和方法上,美國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實踐和動手能力,注重歸納推理,強調學生主動學習[11],中國則更多的是以教師為中心,注重理論和書本知識,注重演繹推理,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狀態。

        1.3周課時數

        筆者所在的師范學院重點培養小學教師,因此本文著重就中美兩國的小學科學教育情況進行簡要的介紹。文獻[12]表明:我國大多數小學的科學課為每周2課時(少數3課時),和語文、數學、英語3門主課相比,屬于“副科”。反觀美國,2005年出臺了《國家科學教育標準》,科學課成為美國小學課程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美國小學共設有8門課程,分別是語言藝術、數學、科學、社會研究、健康衛生、藝術、音樂、體育)。各州情況有所不同,每周5課時到9課時不等。由于教師的素質高,科學課程也成為小學生最喜歡的課程。

        2“五結合全科學教育”模式

        為了更好地發展小學科學教育,教育主管部門要盡快出臺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并將科學列入中小學教師專業資格評審的學科當中,把科學教師置于與其他學科的教師同等的地位。在師資培養方面,可以將小學科學教育納入小學教育專業的師范生培養體系。目前,鎮江高等專科學校丹陽師范學院已開始招收小學教育專業(科學方向)的師范生。培養小學科學教師,不僅要在課程設置上有特色,而且還要在教育模式上有特色,為此,筆者提出“五結合全科學教育”模式。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學說有一個中心思想,即“五行”必須達到某種平衡,事物才能順利發展。某一要素過強或過弱都會讓整體出現不平衡現象,事物發展就會受到一定的阻礙。與此相似,科學教育中也應該貫徹“和諧、協調、平衡”的原則,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和諧、協調地發展。人文科學的內容很多,不可能在自然科學課中把所有的人文科學知識都融合進去,必須抓住重點和關鍵。筆者以為,對于科學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哲學和美學。“哲學是批判之學問,方法之源泉,理想之動力,道德之標桿。”而“美學則是和諧之學問,直覺之源泉,靈感之搖籃,統一之動力”。美學的核心是和諧,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開展工作),物與物之間的和諧(自然規律就是物體之間和諧、協調發展的一種表現),人與物之間的和諧(目前特別強調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等是人與物和諧的表現)。美學藝術強調整體思維和形象思維,所以美學思維能提高人的直覺思維能力。此外,欣賞美好事物或藝術也有助于獲得靈感,有利于創新。美學的終極目標是統一,包括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統一,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是美的最高境界。而統一的思想在科學研究上非常重要。當然,科學教育的主體是自然科學知識(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和各種科學實踐能力(如觀察、實驗和制作等能力)。此外,在信息時代,計算機和外語知識是解決問題、進行人際交流必不可缺少的工具。而數學,作為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的一門重要的學科,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據上面的分析,在科學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五結合全科學教育”模式,如圖1所示。該模式有5個方面、3個層次,包括在信息時代(或知識經濟時代)人人都必須掌握的基本工具(外語、計算機和數學知識),科學教師必須重點掌握的自然科學知識、相應的實踐能力(觀察、實驗、制作能力,教育、教學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人文科學知識(主要是哲學和美學知識以及批判精神與美學鑒賞能力等)。該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把實踐能力和科學知識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時強調批判精神。

        3實施“五結合全科學教育”的具體措施

        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是培養創新人才最重要因素之一。已經有許多專家學者從理論上探討過這一問題了,筆者只是提出一些具體的措施以供讀者參考。

        3.1點面結合,融合人文知識

        所謂點,即在各門自然科學學科中滲透人文科學知識,注重各種能力的培養。如在數學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空間想象能力,在物理學科中滲透自然美、秩序美、和諧美的美學思想和哲學的批判精神。在化學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在生物教學和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理念等。所謂面,即在《現代科技概論》中介紹最新的科技知識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強調可持續發展理念和道德品質的重要性。

        3.2內外結合,增強實踐能力

        每位教師都知道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學任務重,課時少,條件有限,很難兼顧到知識傳授和實踐能力培養并舉,很難長期堅持自主探究式教學(主要是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為了彌補課時的不足和學生動手能力的欠缺,鎮江高等專科學校丹陽師范學院每周安排4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外搞一些小制作,效果很好。“課內打基礎,課外強能力,校內增知識,校外擴視野”可以較好地解決由于課時不足所帶來的學生實踐能力薄弱等問題(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配備專職的實驗員或科技輔導員,這樣效果會更好),也能較好地貫徹“教學做”合一或“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

        3.3書網結合,提高信息處理能力

        信息時代,書本知識僅僅是知識海洋中的一小滴,網絡上的知識和信息遠比書本豐富得多。但是,物極必反,太多的信息撲面而來,有時候會使學生迷失方向,無所適從。因此如何甄別信息和加工、處理信息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應當做好示范,教會學生如何收集、處理信息,教會學生泛讀和精讀相結合。比如在寫畢業論文時,參考文獻太多,學生無從下手,此時,教師應當提醒學生先根據自己的興趣、學情確定一個大致的研究方向或課題,然后,尋找、遴選相關文獻。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選題、研究情況作具體的指導。

        3.4案例教學,提高創新能力

        筆者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一個典型案例勝過100遍空洞的說教”。哈佛商學院首創的“案例教學法”非常管用,筆者通過幾個典型案例來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和創新能力,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13-14]。如植樹問題,即6棵樹種7排,7棵樹種6排,如何種?再如功率問題,即P=FV中,P一定,F與V成反比是否正確?再如,學生很喜歡玩的吹氣球實驗(連通氣球)也是一個典型案例。大多數人認為,兩個大小不同氣球連通后,只有“大的更大、小的更小”才是唯一正確的結論,網上還有人提出了用“肥皂泡模型”(即把氣球和肥皂泡類比)來解釋這一現象,這一觀點是否正確?筆者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結果發現,兩個大小不同的氣球連通時會出現3種現象:大的更大,小的更小;大的和小的直徑都不變;大的變小,小的變大。通過教師的引導和上網查閱資料,學生明白了這是由于構成氣球膜的橡膠具有特殊的應力-應變特性所致(開始時應力變化很快,后來變化較慢,再后來又變快)。通過典型案例,學生從身邊的小問題中知道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批判精神、勇氣、膽略以及創新能力。

        3.5實戰訓練,提高教學能力

        目前部分師范院校五年一貫制大專班“科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在五年級時有專門的“小學科學教育與研究”課程。除了教授學生一些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之外,筆者認為,還要讓學生多看教學名師的上課實錄,在平時,多進行一些備課、上課、說課的訓練和比賽,鼓勵學生直接到小學上公開課,并以此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這樣,可以迫使學生重視實際的教學能力,通過努力提高教學水平。除了上面所述的5種措施之外,還可以借鑒英國大學的導師制(少數優秀學生可以和教師合作進行科學研究)、清華大學的培訓制(聘請校外一些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人擔任實驗或制作的輔導員)以及眾多高校實施的校企合作(對于師范院校而言是和中小學合作)、頂崗實習等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6綜合評價,改革考核方式

        第7篇:人文科學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人文精神

        Abstract:Thehumancharactereducationistheessence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Yet,inrecentyears,thiskindofeducationisgenerallyignoredbecauseofthediscrepancyinunderstanding.Thewaytosolvethisproblemistocorrecttheideasofeageringforquicksuccessandinstantbenefitineducation,andputthehumancharactereducationinarightposition.Inordertoenhancetheeffectofthiseducation,thecollegesshouldgraspsomeimportantpointsofitbyadoptingscientificeducationalapproaches.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humancharactereducation;humanspirit

        一、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缺失的現狀及原因

        人文素質教育是培養人文精神、完善人格的教育,是塑造人、培養人、發展人和完善人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學習人文知識并將其內化為一種品質的重要途徑。人文素質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基礎和核心,但目前在高職院校中人文素質教育普遍被簡化、淡化、虛化,被忽視。一些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課,除兩課外,幾乎是一片空白。即使有開這方面課程的,也只是幾門選修課,不成體系。

        高職院校忽視人文素質教育的后果是造成校園人文精神生態惡化,人文精神貧乏。一些學生缺乏人文情感,缺乏人生理想,人文素質低下,人格境界低下,人格存在“殘疾”,價值觀、道德觀混亂,不思進取,黑白不分、美丑不辨,缺乏社會良知、同情心、責任感、正義感,缺乏合作意識,對教師冷漠,對家人缺乏親情,不懂歷史、哲學、文學、藝術等學科的常識,缺乏表達能力,寫一封求職信錯字連篇。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缺失,給自身造成了致命傷。在21世紀高職院校如何來強化深化人文素質教育,是應著力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高職院校忽視人文素質教育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認識方面的,有價值取向方面的,也有條件限制方面的。

        1.對辦學宗旨的認識有偏差

        一些高職院校認為,高職教育既然是培養“實用型”、“技術型”人才,就要千方百計使學生掌握一技之長,辦學要以就業為導向,課程安排、實踐實習都以技能學習為主,一切課程安排的原則是看其是否實用,實用則開,不實用則舍。人文課程毫無疑問地被劃在“實用”的范圍之外了。學校首先要保證的是實用性的課程,即能使學生拿到飯碗的課程,人文科學內容的課程除了教育主管部門嚴令所開的“兩課”外,其他人文課程似乎可有可無了。出現了“技術至上”的傾向,教育的終極目的被放棄,學校完全成了職業訓練場。

        2.對教育部關于高職高專改革意見的理解執行是取頭去尾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關于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改革措施指出:“教學內容要突出基礎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基礎理論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一些學校簡單片面理解文件精神,不進行科學規劃,對理論課大加砍削,人文課程首當其沖,成為被削減的主要對象,修改一次大綱,人文課程就減一次,一些文科專業也把課程分為實用型和非實用型,非實用型的課程統統砍去,有的學校的文科專業把向學生介紹怎樣步入社會,怎樣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知識的“社會學概論”課也砍去,幾乎將人文課程清除殆盡。但教育部這一改革意見的后面講到:“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培養的是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一些學校只管大砍人文課,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就不管了,培養人才只求單方面發展,不求全面發展。這種做法對辦學是有害的。

        3.人文素質教育的條件較差

        高職院校大都建校時間較短,缺乏深厚的人文科學底蘊。在師資引進培養方面,側重在“雙師型”教師和各時尚專業的教師,學校缺乏高質量的人文科學教師。僅有少數的人文課程教師無力對全校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高職院校在招生時是最后一個批次錄取,高中是應試教育,高中生的人文素養有限,高職院校錄取的高職生文化知識更差一些,他們來到高職院校就讀,對人文科學興趣不大,這也是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開展不利的原因之一。

        二、強化深化人文素質教育的對策

        1.扭轉急功近利的辦學心態,擺正人文素質教育的位置

        一些高職院校全力抓技能教育,忽視人文素質教育可能出于這樣的考慮,抓技能教育,可短期見效,可提高就業率,可擴大學校名聲,而進行人文素質教育費時費力,作用卻不能立竿見影,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是潛在的,后續地起作用,長期才能見效,是軟任務。抓技能教育本身是沒錯的,但把技能教育絕對化,忽視人文素質教育就不正確了,就屬于急功近利的行為了。要正確認識技能與人文素質的關系,技能是立世之基,而人文素質是立世之本。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和終生來講,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文素質教育更重要,我們培養學生不僅要有技能,更要有人文精神;不僅要對他們的現在負責,更要對他們將來的持續發展負責;成功的人文素質教育可能影響其一生。如果我們培養出來的是只有技能而無健全人格無人文精神追求的“工具人”,將來在崗位上不會干好,也不能很好做人,這樣不僅是對學生不負責,也是對民族對國家不負責,也有害于民族,有害于國家。同志曾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一打就垮;同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優秀傳統,沒有了人文精神,不打自垮。”②能不能成功地進行人文素質教育關系到國家民族的存亡,不可等閑視之。世界上一些科技發達的國家更重視人文素質教育,新加坡教育目標分為“德、智、體、群、美”五個方面,稱為五育;美國MIT要求每年本科生必須完、藝術與社會科學領域中8門課程,每門課9個學分,共計72學分,諸如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也有類似規定[1]。日本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十分強調人文素質教育,要求學生至少從人文學科課程中選修20學分課程,占學生4年必修、選修總學分(136學分)的15%[2]。這些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鑒。我們有雄厚的優秀的人文素質教育資源,受得西方發達國家的推崇,1998年巴黎諾貝爾獎宣言明確指出:“如果人類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向2500年前回首,去吸收孔子的文化。”鑒于此,我們更應該搞好人文素質教育。

        2.抓好高職生人文素質培養的幾個主要方面

        高職生在文化基礎、接受能力、畢業后所進入的崗位與本科生有所不同,進行人文素質教育要根據上述情況,構建適合他們的教育體系,在培養他們怎樣做人時,使其必須具備幾方面人文素質,我們認為要牢牢抓住以下幾個方面的人文素質的培養。

        (1)自強精神

        目前社會中一些人對高職教育有歧視行為,高職生易產生自卑心理,要教育他們自強自立,有自強精神,要有自信心,有敢為天下先的競爭意識,奮發進取的心態,對工作和生活抱有樂觀態度,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有不懈的毅力,腳踏實地去實現人生目標,以積極心態面對工作和人生。

        (2)敬業精神

        要使學生懂得要生存必須先敬業,要發展更要敬業。敬業要愛崗。高職畢業生要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就要愛這份工作,立足平凡崗位,不能好高騖遠,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要刻苦鉆研業務、精通業務,能解決崗位上的技術難題,有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精神。

        (3)職業道德

        教育的核心任務是育人,育人的重心是育德,人文素質的重要方面是良好的道德素質,高職生在校要有良好的學生品德,走上社會要有良好的公眾道德,走上工作崗位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要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在社會職業活動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對工作有責任感,進取心、協作精神、團隊精神,有正確的職業信念、職業行為方式和習慣。

        (4)誠信品質

        要讓學生懂得誠信是健康人格的體現,是立人之本,立業之本,也是立國之本。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和企業對從業人員的誠信品質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要使學生懂得誠信品質在人的成長、在事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做事講誠信,做人講誠信,要自覺把誠信認識化為誠信意識,努力把誠信理論變為誠信行為。從現在到將來,在參加考試、申請補助、申報獎項、申請入黨,在還貸、求職,在工作崗位上,在生活中都要守誠信,老老實實,實事求是,養成信用至上的習慣,提升個人的品格。

        (5)審美能力

        這是較高層次的人文素質。通過審美教育,使學生具有鑒賞美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有辨別美丑的能力,具有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能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追求美,求美去丑。用美來規范行為,指導人生。樹立美的理想,發展美的品格、培養美的情操,具有美的人格和靈魂,追求美的生活方式。

        (6)耐挫能力

        在社會中高職生不是稀缺人才,而是普普通通的一線人才。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所受的挫折也許會更多一些。教師在人文素質教育中應培養學生的耐挫能力,讓學生勇于面對現實,不懼失敗,不怕挫折,有頑強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樂觀向上的情緒,在面臨困難時堅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通過挫折砥礪自己的意志、在挫折中奮進,百折不撓,成為事業和生活中的強者。

        3.科學設置人文素質教育課程

        增設哲學、歷史、語言、藝術等人文課程,加大人文學科課程的比重,這是強化深化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這是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主要方式。但高職院校學制較短(大多為3年),實習實訓的時間占得較多,因此人文素質教育課又不能開得很多,需要對這些課程的安排進行科學規劃,根據培養對象的需要進行科學設置,開設必須開的、管用的課程。課程分核心(必修)課、選修課和系列講座三個層次,內容上三者相互配合。選修課和系列講座是核心課內容的擴展和延伸。比如“大學美育”是必修的核心課,圍繞這個核心可開出“文學鑒賞”、“音樂鑒賞”、“美術鑒賞”、“影視鑒賞”等選修課,在此基礎上再開設“唐詩欣賞”、“宋詞欣賞”、“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欣賞”、“中國名畫欣賞”、“貝多芬音樂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欣賞”等系列講座,在每一門人文核心課的基礎上擴展輻射出“選修課”、“講座課”。像這樣組合就形成了較完整的科學體系,系列講座課不受學時的限制,學生聽課比較自由,不與其他課時沖突,學生無考試壓力,會很輕松愉悅地接受人文素質教育。

        4.選擇學生易于接受的文化載體,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目前有些高職院校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人文素質教育,講一些空泛的大道理,運用單一的灌輸方式,效果往往不佳。另外,高職生的文化知識單薄,如教學中給他們講一些深奧的人文科學理論,他們也難以接受,如給他們開設“中國古典倫理學名著選讀”、“中國古典哲學名著選讀”課,他們接受起來很困難。需選擇他們易于接受的文化載體,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在這方面提出一個很有價值的觀點,他說好的小說可以改造人,使“怯者勇、者貞,薄者敦,頑鈍者汗下。雖日誦《孝經》、《論語》,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3]他講好的小說對完善人格、改善道德的作用超過儒家經典,他這一觀點對我們高職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很有啟發,我們也可以用經典小說來對學生進行倫理教育、人格教育,用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有時一首優秀的小詩,其作用勝過一大篇的說教。好的文學作品是讀者靈魂的凈化劑,心靈的撫慰劑,通過文學作品來進行道德、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寓教于樂,學生樂于接受,會取得好的效果。

        5.多方合力,共同推進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素質教育在一定意義上說是養成教育,需要教師的人文科學知識、理論的傳授,更需要人文環境對學生心靈的熏陶。因此人文素質教育不是某一個部門某一部分教師所能完成的,需要學校多個部門的人員共同努力,來共同推進人文素質教育。如季羨林先生所說:“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方方面面通力協作”[4]。非人文學科教師應該在所教授的專業課中挖掘提煉人文因素,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教育。宣傳部門應利用有影響的校園媒體實施人文精神教育,通過辦校報、辦廣播臺、辦思政網、辦校刊來育人,通過校報、廣播臺的先進事跡的報道及評論來激勵學生的上進心,根據新的形勢不斷進行專題宣傳,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奉獻社會的意識,樹立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責任感。通過校報的文藝副刊和廣播臺的文藝節目,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學工處、團委、各系、部,學校的各社團組織學生舉辦藝術節、文化節,舉行歌詠比賽、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比賽、攝影比賽、書法賽等大型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藝術修養,增加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團隊精神,提高文明素質。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來激發學生關愛社會、關愛他人的情懷和行為。圖書館向學生開列優秀人文學科書目,向學生推薦,開展優秀人文學科書籍導讀活動,開展人文知識“讀書月”、“人文知識大賽”等活動,引導學生讀好書,多讀書,在讀書中獲取人文知識,提升人文精神。通過多方共同努力,可以營造出健康的人文環境,濃化校園的人文氛圍,增厚校園的人文底蘊。有利于高職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6.改善人文素質教育的條件

        這項工作可從兩個方面入手,針對高職生文化知識基礎差的情況,可安排一些課余時間進行適當補課。在講授人文素質教育課時采取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式,使他們能接受這門課,樂于接受這門課。對于人文學科的師資的數量和質量問題,要引進和培養這一學科的名師。加強人文學科的課程建設,改變這門課所處的邊緣地位,將人文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都建設成精品課,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陳世國.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營造大學生精神家園[J].思想教育研究,2005,(1):41.

        [2]王利琨.淺論在高等院校加強人文科學教育的必要性與迫切性[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1):69-70.

        第8篇:人文科學重要性范文

        摘要:環境問題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仍然不容樂觀。本文通過對學生問卷調查,并根據學生的信息反饋,提出改善該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現狀的措施,如改進教學質量與選課制度,合理設置專業課,增加實踐環節的教學等。

        關鍵詞:就業 環境科學 問卷調查

        Abstract: Nowaday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drawn public’s attention. However, the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students is not optimistic. 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employment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of students graduating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llege. For inst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he elective system, to set up specialized courses reasonable, to enhance social practice and activities and so on.

        Keyword: employ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1 前言

        2007民生指數顯示,86%的公眾認同環境污染對現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39%的公眾認為環境污染給本人和家人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或較大影響。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環境問題已成為政府和公眾關注的焦點,因此環境科學專業也由原來的冷門專業變為熱門專業。然而,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各類企事業單位用人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而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務和“非市場化”特點,決定了高校招生、人才培養的非市場機制不能完全與市場化的人員聘用機制接軌[1]。昆明理工大學環境學專業是國家一級學科和國家學歷認證首批通過的學科,學科建設在全國屬前列,但近年來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下降,不能不引起該專業教與學的雙向反思,本文通過對2005級環境科學畢業生的調查,得出一點關于該專業教學的反思,供同類院校參考。

        2 調查表概述

        昆明理工大學環境學專業是國家一級學科和國家學歷認證首批通過的學科,學科建設在全國屬前列,但近年來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下降,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與本校教與學是緊密相連的。而教與學多種因素有關,課程設置、教材選用、適當的實踐教學是其中的比較重要的因素。為此,我們開展了一次問卷調查(如圖1所示),調查的對象為昆明理工大學2005級環境科學畢業生,調查問卷的問題是從班級普查中得出,調查所列出的問題是該班備受關注的問題。調查人數為40人。針對專業課程設置的合理性這一因素,只有15%的同學認為專業的課程設置是合理的,85%認為不合理。選課方面只有10%學生認為能根據自身的興趣和特點選課;有90%的學生認為該專業開設課程沒有側重于工程技術類;有65%的同學認為只注重“理工”課程而忽視“文理滲透”;有50%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交叉學科(如環境美學、環境心理學、環境社會學)。針對“課堂教學是否更應與實踐相結合,更多讓學生到廠礦等地實地學習”這一問題,有85%的人的答案是肯定的,這也說明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由于就業的壓力,有95%同學認為更應選取實用性教材,如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

        3 調查結果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從學生的反饋中可以看出環境科學教育中存在一些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教學體系、教學質量觀和學生的心理因素等。這不僅給學生就業帶來很多影響,而且對我國的教育事業和高校建設也產生許多不利。問題總結后有以下幾點:

        (1)環境科學專業所學課程較全面,但深度較淺,涉及內容較泛,導致學而不精。人才的培養,成功在于專心致力,而失敗于雜學而不精。環境科學研究既要從一個統一的體系來縱觀,又要從多層面系統中進行細致的探索。正如卡爾威特所說:做事情力圖做到精益求精就是一種美德,學習知識也一樣。學生要把握一個統一的整體觀,同時又在具體的領域中細致的進行學習和研究,精益求精才能有所作為。

        (2)該專業課程設置沒有針對性,學生不能根據自身的興趣和特點選課,因此很難在某個領域有所見解,更談不上創新。大學生不但是知識傳承的載體,還是崇尚和實現創新的活躍群體,對于增強民族自主創新能力有著深遠的社會意義[2]。歐文認為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同樣,本科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因才施教,培養具有個性的,有獨立主見的人才,而不是具有共性的復制品。

        (3)該專業工程技術類課程開設較少,如結構分析、城市規劃學、工業設計、交通規劃等。而且教學過程中沒有側重培養方向,實際應用的能力不高,沒有資質的認證和技能的培訓不能適應市場的要求[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掌握技術能過適應社會的發展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同樣,科學研究只有體現其應用價值才有意義。而單純的理論研究只能在一個較低的層面上,難以提現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4)環境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仍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交叉學科開設較少,如環境美學、環境心理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才能融會貫通整個知識體系。盧梭曾經說過: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時開始。本科教育確實應該是一種整體與均衡的完整教育,本科教育除了要培養學生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外,更要培養學生寬廣的人生視野、思辨與表達能力及獨立成熟的人格。

        (5)不夠重視實踐教學,理論和實踐相脫節,學生不能將知識轉用于實際生產并轉化為社會財富,而只能將所學用于考試。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而目前高校教學工作的開展主要為“行政主導型”,而不是“社會中介主導型”,也沒有構建一個實踐教學體系[4]。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所以應該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的狀況。然而一些高校并沒有為更多學生提供一個更具綜合性、設計性和創造性的實踐環節,這樣使大學生在4年學習中都沒能接受多個實踐環節的培養,學生掌握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不扎實,而且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今后的就業難問題成為客觀必然。

        4 解決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對策措施分析

        針對以上調查結果反應出的問題,如要改善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現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設置專業課程,增設環境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及交叉學科,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目前在開設環境科學課程時,環境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方面的課程仍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片面強調“理工”的課程,而忽視了“文理滲透”[5]。這就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視野,不利于學生心智的全面發展,尤其是不利于創造力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如果只接受專業課程體系的教育,其結果必然造成學生知識結構欠缺。環境科學專業的大學生除了要懂得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懂得將環境科學知識與文化、人口、倫理道德相結合的知識[5]。未來的教育將以人文教育為社會價值取向,環境科學只有與人文科學相結合,并接受人文主義的社會價值導向,才能使環境科學真正有益地服務于人類。除了使學生懂得環境科學、環境治理的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術外,更應使學生站在政治、經濟、法律、社會的角度來認識環境問題,強化學生的生態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社會交往意識和能力,在實踐中處理好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的關系。課程的設置不在于多,而應在于精,對學生將來步入社會有益。

        (2)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和特點,建立自主選課體系,選擇研究方向,確定所學課程,整個過程由學生自主選擇。環境科學研究的方向和運用生產領域廣,因此學生應有自主的課程設置機動權,有些課程是可以讓學生自己選修的,而不是強行地要求每個學生必修全部的課程。應該自己制定一個培養計劃,確定研究的方向。有的放矢才能確定具體的目標,才能根據社會形勢規劃未來的方向。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3)教學方式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環境科學專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應試方面不應該是絕對的,而教學應該形成一個“自主學習+討論+授課式”的連續過程。另外還可以幾個人合作一個小項目,這樣可以鍛煉團隊合作的能力,課外實踐活動與社會參與環節能提高學生的社會經驗和實際動手能力。目前我國本科教育主要以授課式為主的,老師講課,講課之后布置作業,復習考試。學生在一個以考試為中心的氛圍里無法在所學領域有所作為,更談不上個人素質的提升。對于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重在提高實際能力的運用,因此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平臺,如到廠礦、企業、科研機構實習或做兼職,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等。

        (4)培養創新能力和意識,社會各界提供支持平臺。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推動下知識社會的形成及其對技術創新的影響進一步被認識,技術創新是一個科技、經濟一體化過程,是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雙螺旋結構”。創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它在生產、生活、技術科學、社會發展中的實際應用[6]。大學生創新不僅是思維意識上的突破,而且還需要載體和支撐他的平臺——社會的扶持與支撐。

        (5)秉持發展的觀點,積極跟蹤環境科學發展的前沿技術和最新動態,與學生合作共同研究,不斷改革和深化教學體制。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世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技術不斷地由低端向高端發展,很多新興領域入雨后春筍般崛地而生,如二次能源的利用、新型節能環保工藝等,也將帶來很多就業的機會,機遇與挑戰共存是未來帶給人類的宣言。

        5 總結

        環境科學專業成為熱門專業的同時,就業率仍然處于下降趨勢。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初步分析之后發現,最根本的問題是教學體制中的諸多不完善,如課程設置、培養方法、實踐教學環節等因素。根據產生問題的根源提出了如下措施:1)合理設置專業課程,增設環境人文科學、社會學及交叉學科,提高學生綜合能力。2)建立自主選課體系,選擇研究方向,確定所學課程。3)教學方式與實踐能力相結合。4)培養創新能力和意識,社會各界提供支持平臺。5)積極跟蹤環境科學發展的前沿技術和最新動態,與學生合作共同研究,不斷改革和深化教學體制。

        參考文獻

        [1] 周廣訓,高校“市場”調研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07:20-21.

        [2] 王東方,對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評價體系中評價因子的導向性意義分析[J],2007:1-2.

        [3] 段丁強,開展就業技能需求分析是解決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邏輯起點[J],人才與教育,2007:158-159.

        [4] 張建臣,高等院校計算機學科實踐教學的探索與改革[J],學術理論-現代企業教育,2006:1-2.

        第9篇:人文科學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人文醫學 人文素養 健康 醫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R-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8(b)-0243-02

        Recommendations on reinforcing the humane attainments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QI MinWU Aiqun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mpact of mentation and emotion on human health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ever; the clinical medicine takes an all-around care of patients in their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etal condition. The medical education has been speeding its chang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biological model toward 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etal model, which has become the dominating trend. With the vital status of humane attainments in modern medicine, plus our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we put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the humane attainments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medical humanities; humane attainments; health; medical education

        隨著醫學高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于自身的認識也愈來愈深入透徹。縱觀人類醫學發展史至人文醫學的產生背景,無論醫學發展階段如何劃分,在醫學領域里無不閃爍著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人文醫學是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探討醫學淵源、醫學價值、醫學規范以及與醫學有關的其它社會文化現象的學科群。育才與育人相結合可促進創新人才的成長,同時,重視和加強人文醫學教育是“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對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的更新與完善。

        1 醫學模式的轉變對醫學實踐的影響

        醫學模式,是指醫學整體上的思維方式或方法,就是以何種方式去解釋和處理醫學問題,又叫做“醫學觀”。縱觀人類的發展歷史,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著與當時的科技、文化、政治、哲學和生產力等方面相適應的醫學模式,如古代的以經驗醫學為代表的神靈主義醫學模式和自然哲學醫學模式,到近代的以實驗醫學為代表的生物醫學模式,再到現代以整體醫學和人文醫學為代表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等。生物醫學模式是以還原論為指導思想,它強調單因果直線式思維,把疾病看作外來的獨立實體,通過把人體采用解剖學分割,尋找每種疾病特定的病理生理變化,進而設法消除或緩解。隨著這種醫學模式的實踐與發展,使近代醫學形成了一套疾病的診斷治療體系,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給現行的專科醫學思維方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隨著疾病譜多樣化和病因病程復雜化的揭示,人們逐步認識到許多重大疾病,如高血壓、心腦血管病以及惡性腫瘤等,其發生與轉歸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動態演進與逆轉過程,而原有的充斥著“局部論”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醫學模式也越來越不適應現代醫學的發展。美國醫生Engle于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他認為“為了理解疾病的決定因素以及達到合理的治療和衛生保健模式,醫學模式必須考慮到病人及其生活環境,并通過醫生的作用和衛生保健制度來對付疾病的破壞作用”。新的醫學模式是一種整體論和系統論的思維方式,既包容了生物醫學模式的還原論觀點,還在人與人和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上予以豐富,系統而辯證地去研究疾病和健康。伴隨著醫學模式的變更,人們對健康的定義也發生了改變。健康的概念被豐富為身體、心理、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全面健康;從一個人的出生一直到死亡都保持健康狀態的全程健康和整個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保持健康的全員健康。如果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內在規定為認識綱領并指導實踐,我們就會走出生物醫學圈界,把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倫關系等這些屬于人文的內容融入在醫學之中,則將醫學性質層面晉升,正確地定位于“人文醫學”,并使這一認識在醫學實踐的每一個環節得到落實。例如近年來推廣的微創外科就是人文作用的很好典范,它倡導外科手術不要只是達到治病的目的,還要注意做到創口盡可能的小,手術安全美觀,不給患者帶來新的心理陰影,其中乳腺癌根治新術式的目標就是既要達到“根治”的效果,又要充分保留患者的女性美,從而得以風靡盛行。

        2 人文素養在醫學中的地位

        通常醫學被認為是最具有人文精神傳統的學科,醫生是最富有人情味的職業。正因人的復雜之處在于其廣泛的社會性;人的性格修養與人的健康又有著密切的關系;人文素養對健全性格的培養與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醫生的醫術和醫德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著直接的關系等,這就使得人文與醫學有著天然的淵源關系。1998年3月27日美國著名雜志《科學》刊登的美國科學促進會主席為該學會成立150周年的紀念文章中就提出,我們需要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整合在一起探索生命。由于醫學的對象是人本身,因此醫學就更要注重人的社會性和人文科學的融合與應用,充分認識人文素養醫學中的地位。

        2.1 人文素養對優化醫患關系可起到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的醫患關系緊張愈演愈烈,直至目前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其中涉及的問題很多,但就現在的臨床工作來說,人文素養的缺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醫生在診治過程中往往考慮的是某個病的問題,而很少把病回歸到患者身上,只做到了“治病”而不是“治人”。病人面對的是檢查儀器,醫生面對的是儀器提供的檢測數據和影像,交流的缺乏即會導致醫患關系疏遠化,引起醫患關系緊張。再則患者在求診時往往由于病痛的緣故而處于應激狀態,而醫生由于長期面對患者痛苦癥狀的感官刺激和身心的疲勞也處于高度應激,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就很容易發生沖突。但是換個角度考慮,尚若醫患雙方的自身修養比較好,多從對方角度著想,相互得以理解,便能適宜地調控自己的情緒,這樣就可弱化或避免沖突發生,達到真正的醫患和諧,從而增進社會的整體和諧。我國古語“夫醫者,非仁愛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醫乃仁術”等,就已經對醫學提出“仁”與“術”兩個方面最基本的要求。醫患關系的緊張從另一個方面也折射出有些醫生道德乃至人文精神缺乏,仁愛之心日漸淡漠,職業操守堅持不夠,甚至出現假藥、假醫研結果的現象,而使之在醫術和人文素養上出現矛盾。究其原因還是由于受發達國家與現代科技革命的負面影響,醫學教育曾在一段時期較急迫追求醫者的醫術,而忽略對其人文素養如關愛病人、尊重生命等的培育有關。這也表明僅僅盯住病魔的醫療是呆板和殘缺的,極力突出效益與金錢的醫療是誤入歧途的。同時顯示了人文素養在醫患關系處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忽視的作用。

        2.2 人文素養對治療疾病和保持人的健康具有良好作用

        現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人的心理應激與疾病的關系就越來越受到重視。近年來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高發病仍在繼續增多,其主要元兇大多是由于人的不合理生活方式或者生活方式不適宜的改變而引起。在面對這些疾病的時候,如果單純地從人的自然屬性去作傳統意義上的研究與診治,將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不僅僅著眼于疾病的本身,而是要全面系統地從心理、社會、生物等有關方面綜合考慮,因為人的心態和情緒對健康會帶來不可低估的影響。前蘇聯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過:“愉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跳動,對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論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體發展健康。一切頑固沉重的憂郁和焦慮,足以給這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因為人不是一個封閉的生物體,而是與社會、自然乃至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廣泛的聯系,這些因素可以通過“心”、“身”兩個方面對健康產生影響。同樣,人也不是機器,人有著豐富而復雜的心理活動。因此,對人應從生物,還有心理、社會三個方面去分析,才能做出準確合適的診斷和處理,如臨床上出現的患同一種疾病的不同個體往往具有相似的性格特點和素養,特別是一些常見的心身疾病,例如原發性高血壓,其中74.5%的患者具有急躁、易怒、孤僻、刻板等性格特點,這表明人的心態和情緒對健康可產生顯著的影響,心理和社會因素在發病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在高血壓防治方面,對患者應采用心理和藥物雙重措施,除選用相應的藥物外,如輔以音樂療法、情緒調節、提醒其減少工作和生活的不良應激等人文干預,引導其培養健康健全的人格等對治療也會帶來一定效果。正如中國的一句古話“心病還需心藥醫”,即對由情緒問題引起的疾病,通過適當地應用人文知識疏導或提高其人文素養將能獲得更好的療效。

        3 加強醫學人文教育的措施

        由于醫學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雙重屬性,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的轉換,人們又越來越認識到人文科學的重要性,崇尚“大醫精誠”、“德藝雙馨”,而缺乏人文素養的醫生醫術再高也只能是“大匠”。因而發揚醫學人文精神已是對現代醫學工作者從醫的一種職業道德要求,也是其立身從醫的精神追求與現實規范。由此,加強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素養已成為時代的迫切要求,也是醫學素質教育的重點。雖然部分醫學院校對此方面的教學已著手進行,但學生問卷與調查反映對其選用教材與教學方法等某些方面尚確有不足,收效甚微,由此針對如何加強醫學人文教育提點相應的改進措施共探索。

        首先最基本的是增加人文課程的設置。醫學教育的學制比其他工科理科的學制長,在學習醫學專業課程的同時,應該合理、優化的加入人文類課程。現在不少院校對人文課程的理解仍就是“政治課”、“藝術類課程”,缺少合適的教材,在授課方式上也僅僅是類似于高中政治課的延續,沒有做到用“人文”的方式來講授人文類課程。教學內容比較注重理論的探討,普遍偏重于范疇、體系的解釋,忽視實踐性內容的教學。在現在這樣一個關注娛樂的時代,學生的思維水平普遍還不夠高,對于哲學、文化、文藝這些比較抽象的東西往往不感興趣,聽不進去,這就造成了這些課程不受歡迎;同時學生群體當中也存在一些讀書頗多、思維水平特別高的個體,對其僅講述哲學、文藝、文化等方面簡單的入門知識顯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也很難安心聽課。因而,建議可以淡化一些比較枯燥紛繁的人文理論的講述,增加藝術欣賞和人文作品鑒賞的內容,更加感性直觀地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以加速其人文素養的提高。另外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還須要立足于本民族優秀的文化,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培養良好的傳統文化修養。

        再就是嘗試改進與更新醫學基礎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按解剖、生理、組胚等條塊劃分的教學方式,往往會造成學生學到的知識難以快速融會貫通。建議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的適當階段引入PBL教學法,例如在講授肝時,可以通過有關肝的病例引出與肝相關的解剖、生理、病理等各學科的相關知識,借之一用,這樣既可更好地維持知識的連貫性和延續性,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學生亦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由醫學生向臨床醫生身份的輕松轉化。這是說,生命科學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視人文教育的同時切勿放松生命科學的教學,而是讓人文科學更好地交融和提升生命科學。

        最后,也是更為重要的,是造就學校的人文氛圍。人文課程的課堂教學只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因為學校是文化傳承的圣地,大學的教育教學要完成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育人過程,優秀校園文化的熏陶和滲透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校園文化是一種具有廣泛內涵的隱性課程,可以對學生時時刻刻產生著無形的,又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學生接受校園環境所負載的信息能發生“文化心理層面”的改變。人文知識不同于專業知識,人文本來就是一個在生活中、在人際關系交流之中豐富和發展的,因此校園人文氛圍對學生的熏陶培養往往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建設與開放醫史館和校史館、增加人文類的講座、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等,都會在人文教育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總之,醫學的目標是促進全人類的健康,現代科技的發展一方面推動了醫學的進步,另一方面也使醫生的注意力過多的專注于疾病而忽略了患者的需要,導致醫學的人文不足。缺少人文精神的醫學必將導致醫學目的的偏差和人文醫學發展的滯后。我們應借助醫學模式轉換的契機,更多地從人文角度關注患者的生物、心理、社會等各方面、多層面問題上思考,在醫學教育中增加醫學人文素養的培養、文醫滲透、文醫融合,促使醫學發展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寬闊正軌。

        參考文獻

        [1] 陳曉陽,曹永福.論人文醫學的興起與醫學人文教育[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6):1-2.

        [2] 吳愛群,熊紹虎,蔣爾鵬等.在解剖學教學中加強醫學生素質培養的實踐與建議.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1):20-21.

        [3] 楊秉輝等.全科醫學概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4] 石文山.現代健康理念芻議[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8(2):54-5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2021 | 亚洲精品视在线看1 | 亚洲а∨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亚洲伊人久久久综合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