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范文

        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

        第1篇: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少數民族文化 教育傳承

        當前計算機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迅速發展和完善,新媒體市場出現了極大的變化,而我國目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我國這種以民族傳統文化著稱的國家的文化傳承造成了較大的沖擊,但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因此對于教育事業以及其他行業的發展來說,應當抓好信息技術這一機遇,促進我國民族文化傳承。

        一、現代信息技術對少數民族文化教育傳承的影響

        伴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通過信息技術實現的教育事業對于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起到了積極的效果。一方面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的地域上的枷鎖,當學生在學習相關民族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近距離的體驗其中的內涵,從而促進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其次,信息技術使得教育更加規范化和模式化,民族文化的教育追求的是“原生態”,即在進行民族文化的講解過程中,如何能夠有效的體現出民族文化的特點以及內涵是當前民族文化課程講解的主要問題。例如壯族的銅鼓以及華山崖壁畫、苗族的醫藥文化、侗族的鼓樓式建筑等,這些少數民族文化的內涵以及特點如果僅僅依靠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沒有現代化信息科技的輔助下是很難實現“原生態”教學的。換句話說,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事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

        二、現代教育手段促進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方法

        前面我們對現代化教育手段對當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影響進行了系統的概述,可以看出,通過現代化技術教育有效實現了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互聯網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所起到的影響。

        1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紐帶

        隨著當前社會科學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提升帶動了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其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但同時也是一種機遇,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來使的互聯網能夠促進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是非常重要的。

        互聯網技術具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其共享性是非常高的,互聯網技術打破了傳統的地域上的差別,在進行信息文化的傳播過程中,通過互聯網技術能夠直接打破地域上的限制,只要有計算機在網絡上進行連接,就能夠實現信息傳播。而這也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傳統教育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有關少數民族文化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學生很少真正接觸甚至了解到相關民族文化的實際形態,教師只能通過書本上一些簡單的概述加上教師查閱相關書籍所得出來的一些信息來幫助學生加深對民族文化的理解。這樣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來說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而當前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學生們在學習少數民族文化的過程中可以直接根據少數民族的相關問題上網搜索,在網絡上大部分的少數民族文化都是以圖片以及視頻等形式展示的,而這種動態化的傳播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學生與少數民族文化之間的距離縮短,使得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少數民族文化的特點和特性,加深學生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增強民族責任心等,促進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2 .多媒體技術的革新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途徑

        前面我們已經簡單的分析了當前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建設,學校在進行相關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用現代化技術的手段多種多樣,其中最為常見的一項現代化技術就是多媒體教學方式,有很大一部分學校在進行課程講解的過程中會開展相應的多媒體課程,即學生們到特定的多媒體教室中學習相關知識,每一個學生手中都會有一臺計算機或者一個屏幕,當學生在學習相關少數民族文化的過程中,可以直接通過教師在講堂上所展示的圖片視頻等來理解少數民族文化,打破了傳統的地域上的限制,將傳統較為抽象化的少數民族文化知識轉化為圖片等形式具象化的內容,方便學生的理解,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三、有文字少數民族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民族文化教育傳承的具體案例――以藏族文化為例

        藏族人民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區,常年交通以及通訊事業都是非常落后的,而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計算機以及手機逐漸得到了普及,并且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使得藏族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傳承。

        第2篇: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范文

        關鍵詞:多元文化教育 少數民族文化 傳承

        一、文化的概念和多元文化教育

        (一)文化概念

        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一文中對文化作了定義,他指出“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成員所獲得的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習俗及其他能力的綜合體”。人們對文化的定義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認為文化是為社會成員共同擁有的生活方式和為滿足這些方式而共同創造的事物,以及基于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所謂民族文化就是一個民族在它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以及基于物質、精神財富之上的民族共同的心理。任何一種文化的創造和傳承都要以特定的群體作為載體,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種文化的產生都來源于民族文化。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基本觀點

        隨著對多元文化研究的逐漸深入,對多元文化教育中的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普遍關注。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地區有其各不相同的文化傳統。就一個國家內部而言,由于往往種族、膚色、民族、性別傾向的不同而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觀念。在這種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研究者關注的問題。

        1. 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 ,一般是指在多民族國家中,為保障持有多種多樣民族文化背景者特別是少數民族和移民子女,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并使他們獨有的民族文化及其特點受到應有的尊重而實施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20 世紀60 年代的美國社會, 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多民族國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其代表者為美國的班克斯(James A. Banks) ,他認為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使屬于不同文化,人種,宗教,社會階層的集團,學會保持和平與協調互相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共生。”

        2. 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觀點

        在教育當中不同的文化, 尤其是弱勢群體的文化傳統、非主流文化應該得到尊重和支持, 弱勢群體子女應該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和發展的機會。多元文化教育理論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是“教育”屬概念的一個種概念, 是一種教育活動。它包括觀念、思想等意識層面, 也包括過程、結果等行動的層面, 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多元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是文化相對論,即各種人類文化都是相對的存在, 都有其相應的價值和意義; 各種人類文化都應得到尊重、自由和平等; 各種人類文化在傳承(遺傳) 與演變(變異) 中延續和發展; 沒有一種文化完全是優秀的或低劣的, 也沒有一種文化是一成不變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宗旨是文化教育平等、自由, 重點是文化的認同、學習、尊重和發展, 目標是提升弱勢群體的學習成就。多元文化教育是對一元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是后現代文化教育發展的一種象征, 代表人類文化教育和諧發展的趨勢。

        二、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在學校的傳承

        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每個民族都在其具體的自然環境和漫長的歷史進程中, 通過無數人的實踐和摸索, 積累起了各自獨特的文化。各少數民族都有其優秀文化, 如語言、文字、服飾、風俗習慣、宗教、建筑藝術、音樂、舞蹈、體育、節日慶典、生活方式等等。如果沒有文化的積淀和傳承, 一個民族就會止步不前。

        (一)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意義

        1.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有利于保持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中國是一個多元一體格局下的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這些文化特征共同組成了中國文化。民族文化是和一個民族特有的生存、生活方式相適應的,各個民族的文化具有差異性。正是這些差異性構成了中國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對于中國文化的多樣性的保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

        文化傳承就是文化的縱向傳播, 表現為同一文化內知識、觀念、價值、規范等的傳承。它是文化從一個區域到另一區域的擴散, 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延續,是文化在空間上的流動, 在時間上的延續。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一方面把本民族自身的知識體系、思想理論等傳遞給后代;另一方面, 接受這種文化的人, 在原有文化的基礎上又通過自己的實踐, 不斷補充、發展、豐富原有的經驗、知識、思想、理論、方法, 進行新文化的積累和創造。人類文化就是在不斷傳承中使舊文化得以保存, 新文化得以增加, 文化在傳承、傳播的運動中發展, 并變得越來越豐富, 越來越多樣。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不斷完善了人的社會化進程。

        (二)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現狀――流失和失真

        1. 缺乏對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不僅漢族的老師和學生缺乏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少數民族地區的老師和學生也很難接觸到自己民族的文化。由于我國學校教育主要用普通話教學,少數民族教師和學生很多不會講本民族語言, 更不會用他們的文字, 有些少數民族已經沒有他們自己的文字了。有些學校即使實行雙語教學,民族語言也只是作為學習漢語或英語的工具, 起輔助的作用。對于少數民族的“漢化”現象嚴重。民族地區的學校建筑、教學和管理也和漢族趨同, 沒有自己民族的風格和特色。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中,一些優秀的民族傳統節目已經沒有蹤影。

        2. 少數民族文化價值觀念淡化

        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和精神風貌。如今學校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以主流文化為主體的, 很少涉及少數民族的文化。孩子從小就開始接受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現代教育, 慢慢被主體文化熏陶, 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漸漸淡忘, 甚至自覺不自覺地對本民族文化產生逆反心理, 不愿意接受自己民族的文化。更有甚者, 有些學生還不愿意說出自己的民族身份, 認為少數民族的身份就意味著貧窮、愚昧和落后。

        3. 少數民族文化教育形式化

        各少數民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雖然各級教育部門要求民族地區加強民族文化傳承的教育, 各民族地區學校有責任、有義務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 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 少數民族文化教育基本流于形式。

        (三)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流失和失真的原因

        1. 民族教育經費嚴重短缺

        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地域十分廣闊, 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3.8%。但由于歷史的原因, 他們絕大部分居住在我國西部和北部的邊疆地區, 西北、西南及東北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而這部分地區是我國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的基本條件、基礎設施等相對較落后, 師資力量也較薄弱。學校要在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 必須要培養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人才和勞動者。學校教育于是有選擇地給學生傳授一些能適應主流文化的知識和技能, 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則有心無力。

        2. 民族教育課程單一

        課程是教育的核心, 是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內容的集中體現。雖然教育部已明確提出, 為保障和促進課程適應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倡導地方課程體系的建立, 打破以往全國統一的課程模式。但地方教育部門因為習慣遵循上行下效的行動慣例, 也很少主動在政策許可范圍內大膽嘗試。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 主體民族的文化成為教育的核心內容, 這種教育模式在現代社會里已成為主流。在這種教育模式的影響下, 教育內容往往宣揚的是主體民族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對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往往是輕描淡寫, 甚至忽略。

        3. 主流文化成為人們的價值取向

        長期以來, 學校教育更多的是關注和反映主流文化, 對于少數民族的文化關注較少, 對不同區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性也涉及較少, 因而表現出了高度的統一性。主流文化成為人們的價值取向, 學校教育的價值取向, 也成為學生的價值取向。在這種價值觀念的影響下, 許多少數民族學校、教師、學生在接受主體文化內容的熏陶過程中, 慢慢放棄了自己民族的獨特文化。這樣一來,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就失去了最強有力的傳承主體,這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十分不利。而對于非少數民族學校的師生來說, 他們就更少有機會接觸少數民族文化, 更不可能形成對少數民族文化系統完整的認識。少數民族文化在缺少關注的情況下, 它的發展就只能在自生自滅的狀況下逐漸流失。

        三、 多元文化教育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積極作用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元一體的構成, 56個民族是多元, 中華民族是一體。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歷史悠久、豐富多彩、彌足珍貴, 一旦消失, 就再也不可能復制。各民族之間的差異說到底就是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在我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里, 民族的多樣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緊密聯系的, 多元文化教育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交融、吐故納新。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為出發點, 為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的一種多種文化共同教育的途徑。在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中, 各少數民族的文化應成為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場所, 各少數民族的文化應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學校教育應該是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對促進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繁榮, 傳承、弘揚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學校實施多元文化教育, 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將少數民族文化納入國家課程

        國家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將少數民族文化納入到國家課程中, 同時增加學校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資金的投入, 尤其是民族地區的學校。課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 要整合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在國家課程內容中整合有關民族文化的內容, 不能只強調主流文化的價值, 要從不同民族的視角出發, 融入不同民族文化的內容, 體現各種文化的特色。使學生能夠從不同民族的視角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將少數民族的不同觀點、不同參考標準和內容整合到課程中, 以此拓展學生對社會的性質、發展和復雜性的理解。在三級課程的實施中應盡快制定相應的考試制度和評價體系, 為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增強師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

        在學校教育過程中, 要重視增強師生的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觀念,培養師生的民族身份認同感、民族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少數民族文化在學校教育中傳承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教師和學生要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認同感, 并在認同感的基礎上形成自豪感。民族地區學校的師生應該盡可能多地了解少數民族文化, 并自覺地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民族地區的教師應該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學習, 樹立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觀念, 進而在實際教學中教育學生。在同一個學校里的師生既有少數民族的也有漢族的, 既有本民族的也有其他少數民族的, 各個民族之間的學生都是平等的, 沒有高低之分, 各種民族之間的文化也是平等的, 都是獨特的。學校也是一個多元一體的構成, 這樣可以增進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促進少數民族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承。

        3. 開展豐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

        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融入到各層次學校的教育內容中, 使少數民族文化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實現傳播和傳承, 真正實現多元文化教育。民族地區的學校也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獨具民族特色的活動, 如跳蘆笙、搶花炮、斗牛、龍舟競賽、銅鼓舞等。這些活動是一個民族存在的一種形式, 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在文化上的表現, 是一個民族形象的再現, 也是學校教育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馬春花.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視角看我國少數民族教育問題[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9)

        [2] 馬春花.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視角看我國少數民族教育問題[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9)

        [3] 胡春梅.論多元文化教育與民族教育之異同[J].前沿,2004(9)

        [4] 鐘麗芳.論少數民族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承[J].中國民族教育,2007(5)

        [5] 涂元玲.論多元文化與教育改革[J].集美大學學報,2005(4)

        第3篇: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范文

        關鍵詞:現代化 雙語現象 民族文化傳承 影響

        民族文化傳承,是以各民族為單位所承載的文化得以繼承和延續的基本機制,也是維系社會成員成為一個穩定的民族共同體的內在動因。民族文化“作為一個民族基本生活方式的構成以及一整套的價值觀念體系和內隱的行為模式等要素的綜合體現”,[1] 正是通過傳承機制,得以在民族共同體內的社會成員中不斷積累,世代相傳,最終成為“民族的標志”的。在這一歷史發展過程中,語言既作為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得以延續,同時又自始至終地充當著民族文化傳承的基本工具和媒介。隨著民族社會的發展和族際交往的頻繁,各少數民族在語言的使用上也開始出現了雙語乃至多語現象,這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是文化的符號。“從最基本的意義上講,語言是按一定規則組合的符號系統,被某一地理區域或文化群體的人們所公認,用以描述他們的客觀世界和在其中生活的經歷與感受”。[2]人類使用語言,都是從單語向雙語發展的。因此,可以說雙語現象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為滿足各民族之間的族際交往或文化交流的需要而產生的。

        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雙語不僅是各民族的語言使用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社會現象。一個民族的雙語形成、發展、特點及其演變規律,是由其分布特點、社會發展水平、民族關系、文化教育、民族心理、社會地位、居住條件、社會生活需要等各種社會因素制約并決定的。就整體而言,我國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是決定我國民族地區雙語現象形成和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各少數民族因其不同的族群歸屬、遷徙歷史、分布格局、通婚交往、等因素,在雙語使用上形成了各自的特點。

        云南擁有25個少數民族,分別屬于氐羌、百越、苗瑤三大族群以及明清后遷入的蒙、回、滿等民族。這些民族為了改變生存環境、逃避戰亂和異民族的壓力,在歷史上大多都經歷過了長途遷徙,沿山脈水系走向而進入云南。遷徙移動的結果,使得遷徙民族必然把自己的語言文化帶到所到之處,也必然與當地的文化發生接觸、碰撞,最后導致兩個民族的語言文化發生交流借用。在進入定居生活階段以后,由于云南山高谷深、溝壑縱橫的特殊地理環境,各民族在分布格局上也形成了“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的特點。這種同一地區不同民族交錯雜居,卻又界限分明、規律有序的共處格局,必然帶來各民族語言的交流組合。地理位置相鄰近的同屬一個語族的不同民族的語言之間相互影響自不待言,即使是分屬不同語族的民族,只要所處地域相鄰近,其語言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是相當突出的。例如滇南地區的哈尼族屬于藏緬語族,但其語言中卻借用了大量的漢語詞匯、屬于侗傣語族的傣語以及一部分彝語支等其他民族語言的詞匯,表現出民族文化交流融匯中的雙語乃至多語共存現象。

        另一方面,自漢代起,中原王朝就持續不斷地對云南進行征伐、開發、移民、屯田,漢族人口不斷涌入云南,漢文化也隨之得到了越來越強盛和廣泛地傳播。至元明清時期,進入云南的漢族大量增加并在人口比例上超過少數民族,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漢文化逐漸成為云南的主流文化,并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得到了普及,設立學校、科舉考試漸成風氣。由于漢族的經濟文化較為發達,少數民族要更快地發展自己,要與其他民族交往,除了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外,還要學習漢語,這就決定了我國少數民族出現雙語現象的必然性。漢語文不但是漢族使用的語言文字,也是各民族共同使用的交際工具,自然很容易成為少數民族兼用的第二語言。所以從兩漢時期起,云南就已開始出現少數民族兼用漢語的雙語現象,而且這種有助于民族發展的雙語現象后來又隨著歷史發展一浪高過一浪地向前推進。至近代時,漢文化與白族、納西族、壩區彝族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廣泛深入,既使用本民族語言又使用漢語的雙語現象在這些民族中日益普遍。20世紀50年代起,國家大力幫助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并積極提倡少數民族學習漢語、漢文,發展少數民族雙語教育,雙語現象進一步得到普及和強化。

        雙語現象是各民族語言接觸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出現的語言使用功能的變化。這種變化既可能是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構成雙語關系,也有可能是少數民族借用另一地區少數民族語言的現象。沃爾夫假說認為:所有高層次的思維都依賴語言;習以為常的語言結構影響著我們理解環境的方式,講不同語言的人具有不同的世界圖式。這雖然是薩丕爾理論的極端,但不可否認,語言確實能幫助人們形成對世界認知的思維定勢和傳達習慣。雙語現象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本民族傳承傳統文化的單一語言媒介,使用兩種不同的語言在民族文化的傳承過程中同時發揮著作用。

        正如索緒爾所說:“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常會在他的語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構成民族的也正是語言。”[3]語言是文化符號系統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復雜的符號體系,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都在本民族文化的傳承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無文字或文字不發達的少數民族傳統社會里,本民族的口頭語言是其最主要的信息傳播媒介。無論是神話、史詩、傳說、故事,還是歌謠、諺語、戲劇、曲藝,都通過口頭語言得到傳承與延續。各民族的民族文學都儲存于社會成員的記憶中,存活在民間大眾的流通上。它以口頭語言為媒介,以社會的人為載體,通過上一代對下一代的信息傳播,來實現各民族民間文學自身的歷時性傳延。在這種口耳相傳、世代相承的傳播活動中,接收者所獲得的信息已不僅僅是若干具體的民間文學本身,他們還在其中領會和感悟著本民族的歷史與文化,諸如天地的開辟、萬物的起源、生產工具的發明、婚姻制度的演變、民族的形成與發展、風物習俗的來歷等等。如果把這種口語傳播的信息范圍再擴大一些,那么,不僅是各民族的民間口承文學,而且其社會成員所共同遵守的制度、規矩、習慣、禁忌以及上輩人的生活經驗、常識、教訓,也都通過口頭傳授的方式來實現從上到下、由老及幼的信息傳承。

        隨著民族交往的頻繁和文化交流的深入,本民族語言及其以漢語為主的異民族語言的雙語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開始發生變異和分化。一方面,由于居住地理的相鄰和生活生產習俗的相似,異民族語言開始進入本民族的日常生活,并成為本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之一。例如哈尼族在歷史上曾對漢語有過相當程度的借用。明朝以前,作為哈尼族命名方式的父子連名譜系是只有名字而無姓氏的。明朝中葉,中原王朝為進一步控制和同化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采取籠絡手段,對當地土司賜予漢姓。滇南的哈尼族土官因傾慕中原漢族先進文化,首先分別接受明皇朝所賜李、趙、陳、錢等漢姓,并以此作為土司本宗及其所屬臣民的姓氏。同時,在與漢族的頻繁交往中,部分哈尼族還“以本宗支先祖名字的最后一個音節為準,再從漢族的百家姓中借用一個同音字作本宗人的共同姓氏”[4],因此,屬于同一個父親血親集團的哈尼族成員一般都使用同一個漢姓,并以其作為在“數譜認親”之外區別不同父親血親集團的又一重要標志。

        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新的名詞也以借音的形式進入少數民族的語言中,使本民族的語言詞匯系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二十世紀50年代初,大量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的漢語詞匯進入云南各少數民族的語言中,如人民、國家、民主、政府、政策、主席、總理、干部、主任、教育、學校、醫院、法院、縣政府、建設、發展、提高、拖拉機、抽水機等,這反映了當時國家政治意識形態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強有力滲透。與此同時,少數民族也借用本民族的傳統藝術形式——主要是民歌曲調,填上漢語歌詞后加以演唱,以配合國家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形式征用。民歌中的主要歌詞通常用漢語表達,而歌曲襯詞則沿用本民族語言的傳統唱法,雙語并用在這種藝術形式中得到有機結合,少數民族文化也因這種雙語形式而得到相應的傳承。二十世紀80年代以后的改革開放時期,隨著國內政治體制、經濟貿易、文化藝術等方面的變革以及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少數民族社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表示新事物、新概念、新現象的詞匯術語層出不窮,大量漢語借詞也隨之進入了少數民族的語言中。如改革、開放、責任制、承包、包產、交流、考察、公司、開發、電視、音響、摩托、洗衣機、冰箱、光盤、手機、撲克、日歷、廣告、旅游、沙發、聯歡會、奧運會等。配合著這些新詞匯的使用,在“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新形式中,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再次得到了國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視。在發展民族生態旅游的地區,少數民族用漢語來接待游客,講解民族風情,用本民族語言來演唱傳統的山歌小調,雙語現象有效地促進了少數民族文化適應當前社會需求的發展。

        從總體上來看,雙語現象是各民族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人們適應社會進步和生存需求而進行的文化借用,在客觀上能有效地促進本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異民族語言尤其是漢語的使用,在某種程度上也會給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帶來不利影響。由于歷史、社會、經濟、自然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云南各少數民族在歷史上或者形成“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思想,或者形成“自暴自棄”、“自卑鄙陋”的心態,因而對異民族文化尤其是漢文化通常表現出或輕視或盲從的片面行為。年輕一代的少數民族因從小接受了漢文化的學校教育,加之就業、外出、交往等活動的影響,對漢語的使用程度已遠遠超過了對本民族語言的使用,甚至其中有些人就根本不會說本民族的語言。這一現狀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其對本民族文化的輕視、排斥,以至丟失。

        少數民族的語言態度和漢化程度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不同的語言態度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認同,接受異文化的程度不同也會在語言文字上呈現出不同的文化認同。從本質上看,文化認同是一個民族存在和發展的精神內核,它通常表現為社會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歸屬意識。文化認同感的強弱對于文化的存在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白族、納西族、壩區彝族而言,本民族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開放程度決定了其既對本民族文化持有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又對漢文化加以積極的吸收借取。然而單就其語言使用來看,則不論該民族的開放程度如何,也不論其對漢語或其他民族語言的掌握程度如何,吸取借用異民族語匯的程度如何,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及其內部之間的交流,都一定是使用本民族的語言。而在一些相對封閉的少數民族村寨,盡管漢文化也對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社會成員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民族語言仍持有強烈的心理認同感。滇南哈尼族村寨中的年長一些的村民普遍認為,是哈尼族人就應該講哈尼話,這是祖先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決不能忘記。對于那些因環境原因而不會說哈尼話的哈尼人,村民們心中是極為不滿的。正因為這些少數民族對本民族的語言文化始終持有強烈的心理認同感,所以其傳統文化在今天仍然得以較為完整的保留傳承。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雙語使用只是民族交流發展中產生的一種客觀現象。要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延續,關鍵還在于通過雙語的教育及使用來確實提高少數民族自身的民族認同心理和文化歸屬感。只有具有強烈的民族認同意識,少數民族成員才能客觀地認識和看待漢文化對本民族文化影響,也才能正確認識到本民族文化在當今社會的價值意義,從而自覺地對本民族文化加以傳承。

        注釋:

        [1]張文勛、施惟達、張勝冰、黃澤:《民族文化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頁。

        [2] Porter, R. E., & Samovar, L. A.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L. A. Samovar and R. E. Porter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A reader (8th ed. ) Belmont, CA: Wadsworth. Pp5-6.

        [3] [瑞士]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高名凱譯,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43頁。

        第4篇: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范文

        關鍵詞:少數民族;藝術教育;策略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年流向城市,他們的子女也有一部分跟隨他們在城市生活。離開農村到城市生活的少數民族離開了家鄉的同時,也逐漸遠離了其民族文化的原生地,他們在城市里感受著現代化、都市化,但是他們的傳統民族文化卻在城市中很難尋覓。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新文化發展的目標,如何讓那些進入城市的少數民族繼續傳承他們本民族的文化,這是從事學術研究和文化事業的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筆者認為,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必須從少年兒童抓起,在城市體系中的少數民族孩子應該在學校義務教育中汲取少數民族文化,通過學校各種課內課外課堂,學習少數民族文化。這樣,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才能在他們這一代保持和傳承下去。

        1少數民族藝術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1.1缺乏民族文化傳承課程的設置和教學

        根據我國新的課程政策,主要反映主流文化的國家課程在總課程中所占的比例為88%~90%,而主要反映民族性、地方性文化知識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在總課程的比例為10%~12%。事實上,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一些中小學并沒有設置民族文化傳承課程。盡管其他課程和活動包含了民族文化傳承課程在內,但還是不能代表民族文化傳承課程。因為從根本上來說,其他課程和活動并不可能像民族文化傳承課程那樣,從設計、進行和結束都圍繞著民族文化傳承教育來進行。例如,部分民族中學豐富的課外藝術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踐舞臺,但理論知識幾乎不涉及,少數民族的服飾、節日、生活習慣、古典詩文、忠孝觀念等,這些知識應該作為專門的課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講解和灌輸,讓學生不僅僅看到表面現象,更要了解表象背后的淵源,從更深的層次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才會使這種興趣持續長久,繼而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

        1.2對教師關于民族文化傳承教育的培訓不夠

        承擔著少數民族藝術教育重擔的學校,不一定要求每一位教師員工都具有少數民族身份,但對師資隊伍關于少數民族文化方面的后期培訓十分必要。例如,有的老師對于少數民族群體本來就有偏見,那么這樣的老師怎么會教育學生去喜愛少數民族文化、團結少數民族同胞呢?教師是傳授知識的主體,教師的思想價值觀念直接影響學生對事物的態度和看法。要培養學生對于民族藝術的熱愛,首先要讓教師自身對其產生好感并且具備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識,然后教師再通過對知識的傳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因此,對教師進行民族文化傳承教育的職后培訓是民族文化傳承教育的關鍵。而事實上,我國中小學教師接受民族文化傳承教育職后培訓的機會卻比接受各科教學職后培訓的機會少。

        1.3藝術教育的資金投入不足

        資金投入是每個學校藝術教育面臨的頭等大事。由于在藝術教育方面分配的資金有限或者說占用很小的比例,許多非常好的想法難以實現,最終不得不扼殺在搖籃里,這對于藝術教育的發展無疑是一個沉痛的打擊。例如,學校的音樂課程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至少應該具備一間獨立的音樂教室供日常授課,一間獨立的排練教室供課外藝術活動之前的排練,基本樂器鋼琴至少兩架,其他樂器種類、數量不限。這樣的配置不是每一所中小學校都能達到的,還不包括舉辦課外藝術活動時能夠用到的小型演播廳一間。資金問題是開展藝術教育活動的源頭性問題,如何通過合理的渠道加以解決,是能否開展好藝術教育的關鍵。

        2加強少數民族藝術教育的有效策略

        2.1強化學校藝術師資力量建設

        藝術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就目前我國藝術類高校畢業生的質量來看,大學畢業后能直接走上中小學藝術教學崗位的人才數量并不能滿足社會對藝術教師的需求。大多藝術類高校畢業生在大學期間往往只重視個人藝術技能的強化訓練,而忽略了社會賦予教師這一職業的其他綜合能力方面的使命,四年的高等教育過后,綜合素質方面無法達到社會對教師崗位的要求,不能勝任藝術教師的工作。而少部分綜合素質比較全面的高校畢業生往往也會選擇薪資待遇較高的藝術培訓機構工作,造成學校藝術師資的匱乏。對此,相關部門應該出臺一些關于藝術類教師在職稱評聘、職位晉升等待遇和職業發展方面的政策,完善教師履職考核體系,將藝術教育課程納入晉升考核范疇,尊重藝術教師的主體地位,以保證音樂、美術、體育課教師在學校的基本待遇。這樣其一能夠充分調動在崗藝術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穩定教師團隊,其二可以吸引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學教書任職,防止教師資源外流。

        2.2加強對本土少數民族藝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亙古不變的教學原則之一。民族地區擁有豐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資源,當地中小學應善于發現和開發身邊的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區位優勢,在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教育中起到典型和模范作用。例如,云南地區各少數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舞,彝族的煙盒舞、納西族的打跳、傣族的孔雀舞等,以及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都可運用于欣賞教學、節奏訓練、課外活動等教學之中。這樣既豐富了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又因接近學生生活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編寫少數民族特色的藝術教材、收集利用少數民族器具、學習少數民族樂器等措施,都能夠有效促進民族藝術在校園中的推廣與發揚。

        2.3做好與學生家長方面的溝通協調工作

        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離不開家長的默默付出,校方應多與家長方面進行溝通,相互理解和支持。學校舉辦的課外活動可以適當增加學生與家長的互動環節,要讓學生家長能夠明白學校的良苦用心。尤其是在藝術教育方面,迫于升學的壓力,大部分的學生家長對于藝術教育的認識不足,認為是在浪費時間或是不務正業。比如說有的學生自己對于藝術方面有很大的興趣,但由于家長的反對只好忍痛放棄。此外,學校與家長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可以第一時間洞察學生的心理變化。有的學生放學回到家以后不愿向家長提及在學校一天的經歷,家長也無法了解孩子的內心,學校對于學生信息的及時反饋則能促進學生與家長間的交流。學校與家長相互輔助、相互協調,在學校和家庭兩方面同時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促進三者之間的關系融洽。

        參考文獻:

        [1]任志宏,李燕.國家認同視域下的少數民族預科藝術教育路徑[J].河北學刊,2014(01).

        [2]陳迎輝.少數民族藝術資源教育開發的路徑探索[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4(02).

        第5篇: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范文

        目前,國內尚無對民族文化傳播的確切定義,相關的理論探討也鮮見。郝樸寧的《民族文化傳播理論描述》可視為較系統性地從理論上對此問題進行探索的代表性成果。該著作運用傳播學的理論與方法,從傳播主體、符號和內容、傳播介質等幾個主要方面,對民族文化的產生、發展進行了歷史性考察,揭示了傳播在民族文化產生和演進過程中的作用與力量,并嘗試性地提出了民族文化傳播的基本原理和構建民族文化傳播學的主要內容。他認為,在民族文化的傳播中,有幾個方面的影響機制在發揮作用,即文化的維模功能、文化適應、文化的圈層性、文化融合、文化增殖、文化積淀、文化分層。他將民族文化傳播學的基點建構于民族文化的延存、傳播、傳承之上,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出發,提出了七個層次的建構要求。同時,作者應用傳播學的方法與框架,將民族文化傳播放在中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大視野下,提出了民族文化傳播學的現代建構內容。這些思路和觀點,盡管尚未達到建構起民族文化傳播學的層次,但對于民族文化傳播的理論研究,以及對民族文化傳播學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二、傳統大眾傳媒的民族文化傳播效力

        傳統大眾媒體是民族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和平臺,也是覆蓋面和滲透力最為廣泛的媒介形式。配合國家的政策,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宣傳少數民族的文化習俗,大量涉及民族內容的節目和欄目、專刊等被制作并廣泛傳播。對于大眾傳媒在弘揚和傳播民族文化方面的功能優勢,基本沒有異議。然而,對于實踐中大眾傳媒的傳播內容在促進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方面的實際效力,學界存有不同的觀點和評判。張燕認為,盡管大眾傳媒在傳播原生態民族文化方面具有某種積極作用,但其實際存有的功利性,導致傳播初衷與實際的議程設置效果之間產生了偏差,造成大眾傳媒在傳播原生態民族文化的過程中的某種異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民族文化原本的文化品質。同時,在表現方式上也喪失了民族文化最真實的面貌。故而她強調,大眾傳媒應充分尊重和維持民族文化的本真狀態,從整體和細節上做到真實展現,才能真正發揮大眾傳媒傳播民族文化的效力。劉祥平在對貴州民族地區的民族文化傳播研究中指出,大眾傳媒在當地的民族文化傳播和旅游形象宣傳中產生了積極作用,但是,僅僅依靠傳統大眾媒體是很難完成傳播地區民族文化,促進當地旅游形象建設的任務。唯有充分挖掘和利用網絡與新媒體形式,同時配合外部優勢媒體的傳播力量,才能更好地發揮民族文化傳播的作用,提升傳播效果。另有學者從個案出發,探討了少數民族電視節目主持人在傳播民族文化中的作用,從電視節目的主體元素角度探討了大眾傳媒如何提升民族文化傳播效力的問題。

        三、網絡、新媒體環境下的民族文化傳播

        民族文化傳播的研究中,有關網絡、新媒體與民族文化傳播的相關探討數量最多,這是針對新媒體環境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現實困境而做出的積極回應。莊曉東以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的現代建構為背景,探討了網絡媒介與當地民族文化的互動,以及在新的媒介環境下民族意識與民族文化認同所發生的變化。通過實證考察,作者對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在傳統媒介環境下和網絡環境下的不同情況分別給予了考察,提出了當地網絡媒介建構民族文化的新模式,尤其強調并分析了民族意識建構的相關情況。陳峻俊認為,網絡以其傳播優勢極大地改變了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面貌,不僅擴展了民族文化傳播的視野,改變了原有的傳播模式,更深刻地影響了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播觀念。通過利用網絡技術和信息資源,可極大地開發民族地區的文化傳播潛能,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而對于網絡保護抑或是破壞了傳統文化的爭議,正是由于網絡媒體的低門檻、互動性、自媒體特征,使得族群間的聯系更加密切,不但不會導致某個民族文化的退化,反而有利于民族間的交流與和諧,更好地平衡主流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閻敏以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為例,提出了新媒體環境下民族文化傳播的新路徑與具體的策略性措施,建議通過聯合傳統媒體,優勢互補地打造文化傳播精品內容;同時根據民族文化的特色,利用微博等新媒體形式,細分傳播內容,加強民族文化傳播的集中性與針對性;提倡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體驗式民族文化傳播,讓受眾身臨其境地感受民族文化的特色。孔鈺欽以新媒體環境下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所面臨的困境為基礎,分析了利用新媒體進行民族文化傳播的可行性,提出從“建立新媒體動態生態少數民族博物館”、“建設少數民族新媒體書店”、“開發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新媒體產業鏈”幾個方面入手,開辟新媒體傳播少數民族文化的新渠道。相比前兩類微觀層面的策略性探討,張競月和王金磊從宏觀上探討了新媒體環境下民族文化傳播的困境與出路,提出了“民族文化消費畸形”、“對外傳播受限”、“文化符號機械復制”等問題,并給出“構建國家共同文化”、“進行民族分層化傳播”、“民族文化大數據傳播”等建議,同其他學者一樣,他們也主張建立民族文化傳播的產業鏈,加強民族文化傳播的市場化運作,從而在吸引更多關注者的同時,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有學者針對“微時代”的民族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問題進行了討論,如微信、微博、微電影、微小說等各種建立在數字信息技術基礎上的傳播方式,都將成為新時期民族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和途徑。有學者認為,應建立信息化平臺,制定出符合具體民族文化內涵的微信息傳播方式與路徑,從而有效地拓展民族文化傳播的廣度和提升傳播力度。此外,自2008年開始舉辦的“新媒體與民族文化傳播論壇”已成為此領域研究的重要平臺,會議每隔一年舉辦一次,積極探討了有關新媒體的發展與民族文化傳播、少數民族新聞教育等方面的最新最前沿的問題。

        四、民族文化與跨文化傳播

        民族文化的跨文化傳播問題,是民族文化傳播研究中的另一大成果集結領域。在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的文化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不斷與他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借鑒、部分交融的動態過程。因此,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播與傳承必然繞不開它同其他民族文化的關系處理情況,而在全球化、現代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族群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碰撞已是不可避免。那么究竟該如何看待這種現實,如何處理好其中的利與弊、得與失,讓一個民族的文化能夠在同族外文化的互動中得到傳揚與承續,是民族文化傳播研究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楊芳芳從宏觀視角探討了跨文化傳播與民族文化的關系問題,強調民族文化在其形成過程中的跨文化傳播特性。且隨著跨文化的傳播與發展,使得各族文化之間在相互適應與融合的同時,也造成了具體民族文化的異化與原有文化傳統的消解。因此,她從全球傳播和文化霸權的角度出發,認為民族文化只有平衡好汲取外族文化的文明成果與保持自身鮮明特色和文化主旨的關系,增強文化傳播力方能得到更好地弘揚和發展。李娜用傳播學的框架,對藏族、門巴族、珞巴族之間的跨文化傳播活動方式進行了歷史性的考察,爬梳了三個民族之間的跨文化傳播形態與途徑,并從文化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上對傳播效果進行了評價,以此為基礎,提出少數民族之間的跨文化傳播的三個主要特質,即“生產生活的需要”、“娛樂化”、“地緣特質”,這三個方面對于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廣度與深度具有重要影響。另有學者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對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傳播現狀與問題進行了分析,認為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良性傳播與互動對于在多元文化環境下構建和諧社會意義重大。還有不少研究者針對民族文化的表層結構,如民族服飾、舞蹈、音樂、習俗、體育等的跨文化傳播價值與策略進行了專項研究,個別學者運用符號學的相關理論與方法,對影視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符號的跨文化傳播價值和效果給予考察,倡導通過這些可以跨越民族間差異的方式,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以促進本族文化的外部認知與傳揚,從而完成保護和延續本民族文化的任務。此外,針對少數民族禁忌在跨文化傳播中的影響問題,有學者進行了系統地考察。以少數民族禁忌在傳播中的特殊性為基礎,運用傳播學的框架,從傳播者、傳播系統和受眾三個層面分析了民族禁忌對跨文化傳播的影響情況與機制,為更好地控制跨文化傳播中的這種負面因素,提高傳播效果提供了重要思路。

        五、文化傳播與少數民族文化的變遷

        第6篇: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范文

        1、以西方文化和主流文化作為核心的價值觀念改變

        根據地理分布來對中國的少數民族進行分類,可以分為跨境少數民族和內陸少數民族。這兩類民族的最大特點是跨境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國際化,如朝鮮族、蒙古族等等;內陸少數民族有自己的語言,但多數此類民族的文字幾乎都消失了,他們沒有自己的出版物,沒有信息傳播的平臺,使用統一的漢字。雖然內陸民族和跨境民族在現代化的進程中發展速度不太一樣,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他們的價值觀念在新時期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們盲目地向西方文化看齊、向主流文化看齊,他們認為西方的、主流的才是先進的。所以,在外來文化面前,他們會以一種開放的、樂觀的心態來接受外來文化,將外來文化的點點滴滴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卻把自己的文化看成是陳舊的、落后的予以拋棄。這種現象帶來的后果是,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繁衍生息中創造的、帶有自己本民族符號性格的文化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消失在現代浪潮中。文化的消亡意味著一個民族的民族性和凝聚力消失。不可否認的是,跟任何文化一樣,少數民族文化不免有一些相對落后和陳舊的內容,但是那終究還是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并使用的寶貴精神財富,在少數民族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2、數字化和電汽化對傳統民族文化的沖擊

        相對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而言,數字化最為明顯的標志是快速流通性和對文化性質的轉換和加工;電汽化實現了文化和物質的批量生產,動力的加強和提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產品的產量。這兩者的共同標志是“更快、更廣”,包括傳播的速度快,生產的進程快,文化的更新快。但是,少數民族的文化和技術是在特定的生計方式下,人們與自然、族群社會的互動而“悟”出的一種符合人們的認知和行動的、共同思辨的結果,具有相應的規律性和穩定性。少數民族同胞在電汽化和數字化的時代下,人們的生活節奏較之以往也加快了很多,思維方式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民族傳統文化所表現出來的規律性呈現出了與時代不相協調的發展節奏。于是,在價值觀念的驅使下,民族傳統文化被當作一種落后的、陳舊的文化加以忽視甚至拋棄。人們不再思考在特定地理和自然氣候環境下,在特定的天地系統中如何去改造和創造并利用傳統文化,這使得民族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活力與動力。

        3、傳統文化傳承手段不能滿足信息時代人們的教育需求

        少數民族傳統教育模式,特別是內陸少數民族,因為沒有文字,因此也沒有已記載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因此,這類民族在進行文化傳承時,基本還保留著傳統的“口傳心授”模式,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進行有關技術、技能、自然、科技、道德教育等等方面的教育。傳統教育最明顯的特點是以家庭教育為主的,隨時隨地、潛移默化地,這種模式隨事件發生隨機隨時進行,不需要固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場所以及固定的教師。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特別是自國家推行義務教育后,現代教育的推行將學生集中到了學校,有了固定的課程目標、固定的教學場所和教師,開始了有計劃、有目的、有步聚的現代教育模式。,現代教育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少數民族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在進入信息時代后,網絡傳媒深入了少數民族腹地,互聯網的普及和手機終端用戶的增加,現代教育里又增加了“網絡”教育一項。這種教育內容更廣、教育方式更直接、更符合當代少數民族的認知心理。因此,傳統的教育方式不再能滿足少數民族的學習需求,諸如蒙古族青年不再青睞于學習套馬,侗族姑娘不再熱衷于紡織一樣。更何況機械化的生產已取代了傳統的生產方式。

        二、“云時代”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提供了契機

        1、大數據時代的來臨

        大數據(BigData)“是指數據體量巨大、冗余數據多、數據價值密度低、要求處理速度快的數據”。[2]是依托媒體技術手段,立體、多維地集合圖像、聲音、文字、影視動畫、虛擬現實,用數字化的形式將這些資源存儲在數據倉庫或者“云”端,并通過遠程數據挖掘和智能數據分析的手段對已有資料進行加工和處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時展的進程中,總會創造一些新的文化,同時也會有大量的文化被擯棄,當然,這些被拋棄的文化不能說是糟粕,只不過是在不同時代下使用者的主觀選擇帶來的結果,這中間不乏一些文化的精華。有些文化不可再現,也不可復制。雖然在旅游開發的口號下,民族文化的搶救和保護得以復蘇,但那也只是為了經濟發展、迎合人們獵奇目的的“文化秀”,本質上并不能起到真正的傳承和保護。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少數民族文化可以通過采集、整理、加工,將傳統文化進行數據化的管理和保存,以便于今后的管理、傳播、教育。

        2、物聯網技術的成熟

        “物聯網(theintermetofthings)是種用傳感技術,按約定的協議,把所有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2]這種技術多用于地圖引摯和博物館導覽中,許多大型游戲也利用該技術為基礎進行開發。在內陸少數民族,特別是總人口低于10萬的民族,其文化在與他民族的融合和交往中,其特點已不是非常明顯,更有甚者直接被他民族文化濡化。雖然,在地方政府、文化部門以及一些研究人員的保護下,有一些文化通過圖片和文字的形式得以保存下來,但是,年輕的下一代在而對這些文化記錄時,他們無法對這些文化碎片形成切身的理解感受。但是,如果通過三維建模,將文化的形式和應用,通過傳感的形式,讓下一代能在相對真實的環境里切身感受,通過聲、光、電、水、汽將網、物、人有機地連接成一張“網”,將特定時間、空間的文化以超時空的方式與將相關信息和人進行交互、傳輸以及共享。

        3、云計算的使用

        “云計算是通過使用各類先進的數據挖掘和分析工具、科學模型和功能強大的運算系統進行復雜的數據分析、匯總和計算。”[2]云計算是伴隨大數據和物聯網產生的一種運算服務系統。大數據、物聯網的出現對多源海量數據存儲、管理和分析提出了特別的要求,需要解決數據的分析、共享和整合等多方面的問題,云計算的出現和使用,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云計算是一種通過互聯網,按用戶要求動態提供虛擬的、可伸縮的計算資源的服務模式。”[2]目前,云計算的使用已相當廣泛,也有專門的計算服務提供方,他們可以建立以云計算中心為載體的資源池來實現對數據的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為不同用戶提供不同層次的的資源應用服務。

        4、移動互聯的普及

        據工信部2014年數據統計,中國的手機用戶已突破10億人。尤其是網絡技術的普及,特別是4G網絡的出現,更大大地增強了手機的通信能力。在中國廣大的移動用戶中,不乏大量的少數民族用戶,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實現網絡的訪問。盡管,目前人們對于這種極速膨脹的信息爆炸持有不同的意見,但不能否定的是現當代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而這種依賴性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將移動互聯技術應用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中,可以通過移動終端軟件的開發和信息的生產,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通過手機推送的方式,通過微信、微博等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文化傳播和互動。

        三、新媒體技術應用于民族文化傳承的可行性與方法

        1、新媒體技術應用于民族文化傳承的可行性

        應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民族文化傳承和少數民族通過傳統方式進行民族文化傳承,是兩條平行和互為補充的傳承方式。傳統的傳承更多地是進行文化實踐、創新;而應用新媒體進行傳承主要目的則是收集、管理和宣傳,這兩者互為補充。一直以來,少數民族的發展一直是國家發展的重要部分,國家支持并鼓勵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也十分重視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方面的投入也逐年提高,與此同時還出臺了許多政策來保障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時下,計算機互聯網的普及和少數民族經濟水平的提高,電視、廣播,網絡、手機等在少數民族地區并不罕見。此外,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經濟、交通的發展,少數民族人口流動大,外出求學、打工、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他們外出進入一種他文化的環境中,離開了故土,卻仍然有本民族文化的需求,比如信仰、禁祭、節慶、集體活動等等。這樣一來,他們只能以另一個方式來釋放自己的文化精神。國家的重視為創新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提供了政策和經濟保障,科技的發展為新媒體技術應用于民族文化傳承提供了技術支持,少數民族人口的流動又為文化傳承和宣傳提出更高需求。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就變得非常必要也切實可行。

        2、建設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云平臺”

        搭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云平臺,是利用云技術解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存儲和傳播的有效手段。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云平臺提供基于云技術的儲存服務和應用服務,任何社會公眾均可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方面的信息(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上傳到云平臺上進行云端存儲,同時云平臺提供數據檢索、查看、下載等應用服務。社會公眾可通過各種終端,通過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各種網絡訪問云平臺。云平臺對于數據的分享和數據的使用均為有償服務,鼓勵大家分享數據,達到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目的。我國55個少數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當中,操持著不同的生產生計手段。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在特殊的地理和自然氣候條件下,各民族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和使用了包括生產、生活、手工、藝術等方面具有濃郁地方特點和民族特點的文化。通過建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云平臺,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提供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云平臺的建設也是新時期資源共享的一個重要手段,云平臺建成后將形成融合多種網絡、多種資源、多種終端、多種傳輸途徑的一個信息存儲和共享平臺,對少數民族發展和國家文化建設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3、建設少數民族文化數字博物館

        在少數民族地區,人們的文化保護意識得到了大大的加強,而且已經形成了由地方主導和提供保障的文化保護手段。民族文化博物館是突顯特色,又相對較為有效的文化保護手段。目前,在少數民族地級以上地區,多都會建設有民族博物館,甚至不少民族縣也建設有民族博物館或民族文化中心。建設博物館的優勢是能夠將本民族文化形成一種制度化、規范化的呈現與保護,對于一些瀕危的器物、儀式、風俗能夠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加以保護起來并立體呈現。但是,這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何任何一種文化都不會是一個時期的文化。雖然文化具有時代性,但時代性只是該文化的特征而已。文化必須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它的生成、發展、演變必須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從目前的民族實物博物館來看,雖說布展時充分考慮了現代技術的應用,但是有限的場地、美觀方面的特殊要求限制依舊無法盡可能充分地呈現民族文化特征。因此,數字博物館的建設就變得尤為重要。數字博物館可以是實體博物館的補充,可以是博物館的網上展廳,也可以是獨立于實體博物館之外的展覽方式。首先數字博物館的建設成本相對較低;其次數字博物館可以有多種有展覽呈現方式,如圖片的、影像的、動畫的、圖表的、文本的等等,這些手段的利用,文化就不再是簡單的、單一的、片面的呈現,于是文化有了歷史感、年代感、動態演變感,于是文化的呈現就豐滿了;第三,數字博物館可以超越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人們不需要親自來到民族地區,只要打開網絡或移動終端,就可以隨時隨地瀏覽民族文化博物館。

        第7篇: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范文

        【關鍵詞】民族地區 中職學校 民族文化 文化傳承 調查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9B-0009-03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續本民族的歷史,并在歷史延續的過程中形成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財富。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有利于維護和發展文化多樣性、增強中華文化的生機和活力,有利于提高各族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是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但在現代文化的強烈沖擊下,許多優秀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面臨衰退、變異,甚至消亡的嚴峻考驗。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2009年,國務院召開全國少數民族文化工作會議,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為有效保護和弘揚民族文化注入了新活力;各級政府也積極采取各種有力措施,在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上傾注了很多精力;而在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的途徑中,學校教育歷來都在起著主渠道作用,在這場守護精神家園的戰爭中,學校這個主陣地應該發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

        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創建于1978年,是桂西唯一一所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百色市西與云南相接,北與貴州毗鄰,是滇、黔、桂三省區中心城市,是中國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區出海通道的“黃金走廊”。近年來,依托百色市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加上辦學社會效益不斷提高,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的生源分布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即由原來的絕大多數生源來自本市,變成了現在的本市生源穩定,兩翼(云南、貴州)生源數量不斷增多、比例不斷加大的局面,目前云南、貴州兩省戶籍的學生已超過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眾所周知,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共有26個世居民族,被譽為少數民族之鄉,26個世居民族相對聚居又交錯雜居,創造了云南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使其成為當之無愧的文化大省。貴州是民族文化積淀濃厚的地區,全省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7.8%,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鄉土風俗、節日慶典和文藝活動方式,這些獨具特色的寶貴資源,成就了貴州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而廣西則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世居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主要民族,另外有25個其他少數民族成分,廣西各族人民既有著相似的生活熱情和命運軌跡,也有著基于不同生存環境、不同繁衍過程、不同族群基因而各自形成的獨特文化,它們和諧共存卻又不丟失自己的斑斕個性,讓美麗的民族文化之花綻放在八桂大地上。可以說,滇、黔、桂三省區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融會貫通,共同鑄造了西南地區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大景觀。而生源主要來自這三個地區的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其實就是西南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地的一個小縮影,以此作為對象進行民族文化傳承調查,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本文以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在相關理論基礎上開展具體的教育實踐研究。本次問卷調查以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一、二年級學生為對象,共發放問卷3580份,收回問卷3580份,回收率100%。下面將調查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對問題的解決提供幫助,并以此為經驗在同類學校中推廣。

        一、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

        共有3580名全日制普通中專在校生接受問卷調查,其中男生462名,占12.9%;女生3118名,占87.1%。被調查者來自廣西、云南、貴州3個省區的不同民族,其中漢族學生783名,占21.9%;壯族學生2340名,占65.4%;瑤族學生114名,占3.2%;布依族學生198名,占5.5%;苗族學生104名,占2.9%;其他少數民族學生39名,占1.1%。

        二、調查問卷具體情況

        (一)被調查者對當地民族文化的了解情況。被調查的3580名學生中,有218名學生表示很了解當地的民族文化,占總數的6.1%;有2068名學生表示比較了解,占總數的57.8%;有36.1%的學生表示不了解當地的民族文化,總共是1294名學生。

        被調查學生的家鄉節慶日主要有什么活動這方面,有749名學生回答以祭祀為主,占20.9%;有819名學生回答以戲劇表演為主,占22.9%;還有1774名學生回答以邀請親朋到家作客為主,占49.6%。

        (二)被調查者對民族文化意義的認識。為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意義的認識態度,本次調查問卷設置了兩個涉及以上內容的問題。

        對“民族傳統文化是本民族、本地區人民在生產生活中積累多年的文化,你怎么看待民族傳統文化呢”這一問題,有3370名學生認為有其積極意義,大多都值得學習,占總數的94.1%;有61名學生認為大多都不值得學習,占總數的1.7%;還有149名學生表示不知道,占總數的4.2%。

        對“你認為傳統民族文化對于當下中國社會有影響嗎”,有1212名學生認為很重要,占33.9%;有1713名學生認為有些規范作用,占47.8%;有273名學生認為有消極作用,占7.6%,有358名學生認為可有可無,占10%;還有0.7%的學生認為完全過時,這部分學生共24名。

        (三)被調查者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喜好。為了解學生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不同認識,問卷里特別設置了“你更喜歡過民間節日還是現代節日”這一問題,試圖從這一方面了解學生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態度差異。

        共有2047名學生選擇更喜歡過傳統節日,占總數的57.2%;1533名學生選擇更喜歡過現代節日,占總數的42.8%。

        (四)被調查者對我國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工作的態度。傳承民族文化任重而道遠,需要社會各界力量共同配合。而學校教育一直是傳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學生則是傳承民族文化的主體,學生的認識和態度對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為此,本次問卷調查有兩個問題主要針對上以內容而設置。

        在回答“你認為當前民族文化有必要被保護嗎”這一問題時,有1452名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占40.6%;有2053名學生認為有必要,占57.4%;有75名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占2.1%。

        在對傳統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前景問題上,有908人認為很樂觀,占25.4%;有1589人認為比較樂觀,占44.4%;有302人認為不樂觀,占8.4%;有86人認為很悲觀,占2.4%,還有615人認為很難說,占17.2%。

        (五)被調查者掌握民族傳統文化技能和本民族語言的情況。來自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她們是民族傳統文化技能和民族語言的直接接觸者,那么,在現代文化猛烈沖擊的今天,她們是否還掌握本民族的一些傳統文化技能、是否想學習這方面的技能、是否會聽會說本民族的語言呢,這也是這次問卷調查的一個重要內容。

        在回答“你有民族傳統文化方面的特長嗎”這一問題時,有2520名學生表示沒有,但很想學,占總數的70.4%;有665名學生表示沒有,暫時還不想學,占總數的18.6%;回答有民族文化特長的學生共395名,占總數的11%。

        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農村一般以本民族的地方方言為溝通用語,但在廣播電視事業迅速發展、各地大力推廣普通話以及農村地區外出務工人員增加、務工人員子女跟隨父母到外地入學等情況的影響下,學生對本民族語言的掌握情況是否會受到影響,本次調查問卷特地設置了“你會講會聽本民族的語言嗎”這一問題,有2673人表示會講會聽,占74.7%;有522人表示只會聽不會講,占14.6%;還有385人表示不會講也不會聽,占10.8%。

        三、分析

        (一)學生對傳承民族文化的認識主流是正確的。在我國改革開放引導的現代化進程中,各種現代傳媒的傳播速度和傳播范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動,各種傳統文化受現代文化的沖擊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一些民歌、曲藝、傳說等開始失傳,一些精湛的民族建筑開始衰微,一些靈驗有效的民族醫藥失去市場,一些有利于培養人類美德的傳統習俗被廢棄,甚至人們對傳統民族文化的態度也變得漠然。以上這些狀況,致使一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瀕臨滅亡,如何對其實施保護,這是我國迫在眉睫的文化發展大事。

        令人欣慰的是,本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廣大學生在傳承民族文化一事的認識上主流是好的,大多數同學都認為民族傳統文化有積極意義,對當下社會有重要影響,這一點為我們做好民族文化傳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學生傳承民族文化的自覺性比較強。因為西南地區各省份的經濟相對中東部省份落后,來自這些地區的廣大同學,她們所處的生產生活條件相對來說還比較落后,這讓她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還有條件直接或是近距離接觸到最原生態的民族文化。正因為這樣,她們對民族文化的認識有著良好的根基和土壤,傳承民族文化的自覺性也比較強,比如在回答“你認為當前民族文化有必要被保護嗎”這一問題時,有98%的學生選擇“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選項。

        (三)部分學生認同現代文化的同時削弱了對民族文化的重視。在現代文化的沖擊下,尤其是各種現代快餐文化層出不窮的情況下,有一些青年學生更樂于選擇現代文化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比如在回答“你更喜歡過民間節日還是現代節日”這一問題時,有1533名學生選擇更喜歡過現代節日,占總數的42.8%,這個比例跟回答“更喜歡傳統節日”的比例很相近,可見在現代文化面前,相當一部分同學對民族文化的重視程度被削弱了。

        (四)學生對傳承民族文化存在困惑,不知道從何做起。近年來,各級政府十分重視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全社會共同關注民族文化事業的氛圍也正在形成,但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才能為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盡個人之力,在這一方面有很多學生也顯示出困惑,比如有2520名同學不掌握民族傳統文化方面的技藝,很想學,占總數的70.4%。

        四、建議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形成傳承民族文化的強大凝聚力。早在1951年,國家就明確指出,民族教育應當采取適合于發展和進步的民族形式;1981年又重申了民族教育應當采取多種形式辦學的方針政策,并于1984年將這一方針政策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近年來,乘著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事業和基層衛生事業的東風,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新成績,目前共有全日制普通中專在校生6000多人,是全市規模最大的中等職業學校。另外,由于辦學社會效益顯著,吸引了云南、貴州兩省份很多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前來就讀,多個民族的少數民族學生聚集在一起,組成一個名副其實的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大家庭。學校領導者應該抓住這一顯著特點,提高對民族文化傳承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把傳承民族文化提高到“提升學校品質”的高度來認識,在著重傳授給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使之與其他的人文教育融合在一起;要解決切實解決學校在開展民族文化傳承教育活動中(下轉第21頁)(上接第10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著力培育全校自覺擔負起傳承民族文化任務的良好校園氛圍。

        (二)達成共識,加強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的民族文化素養。民族文化的傳承應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外活動為輔,廣大教師則是傳承工作的引導者。為此,應該先在教師隊伍中達成思想共識,讓教育者們明確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進行相對應的統一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的民族文化素養,以幫助廣大教師在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能夠主動、自如地開展民族文化傳承方面的滲透。

        (三)真抓實干,精心組織,將傳承民族文化有機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民族文化傳承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和深化民族文化進校園、進課堂活動的機制,將其滲透在各種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把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民族文化藝術思想深邃、源遠流長的特點以及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多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活潑的校園文化活動,并突出活動的參與性、互動性和趣味性,使師生們在活動中感受快樂,并切實培養和形成傳承民族文化的自覺意識。從這個角度來說,學校要安排工作人員組建一支相對穩定的隊伍,定期研究民族文化傳承工作的開展策略、計劃,并負責活動的具體實施。只要這樣真抓實干,精心組織,這一工作一定會取得實效。

        (四)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確保民族文化傳承工作深入人心。衛生職業學校教學任務繁重,教師的教學壓力也因師資力量不足等客觀原因而變得很大,所以,民族文化傳承工作不可能經常大規模性地開展集體活動,只能以點帶面,以少帶多。可以先在每個班級選拔出一名民族文化宣傳員,進行集中的規范培訓,然后由這些民族文化宣傳員負責帶動和指導班里開展相關的學習和活動;還要確保“民族文化進課堂”這一載體真正得到落實,每周安排1~2節課組織各班同學學習民族文化知識,通過這些有力措施,促進整個學校民族文化傳承工作全面開展。

        (五)善于總結,積極推廣,促進民族文化傳承工作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在開展民族文化傳承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善于總結,發現好的做法要及時收集,及時匯總和完善,并在校內做好宣傳和推廣工作;也可以帶著這些好做法到同類學校開展交流活動,形成各學校之間互動和學習的良好氛圍。同時,要和當地負責民族文化傳承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其他相關工作部門多溝通、常聯系,讓學校民族文化傳承工作與社會接軌,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

        第8篇: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范文

        關鍵詞:多元文化認同散居地區民族文化保護

        一、少數民族散居地區民族文化的特點

        少數民族散居地區是相對于聚居的并已實行自治的民族地區而言的,在這個地域內,一個少數民族的成員分散地同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交錯居住在一起,人際關系多維,社會交往、社會關系復雜,各少數民族文化發展也因此面臨更為復雜的環境。

        (一)民族地理邊界不清晰,文化交錯影響頻繁

        民族地理邊界意指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地理界線。在挪威人類學家費雷德里克•巴斯看來,族群的邊界不一定指的是地理的邊界,而主要是“社會邊界”,但這并不意味著地理界線不重要。少數民族散居地區,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族共同生活于一個地域內。在居住空間上沒有明顯的分界線,與其他民族是相互交錯居住,民族文化的生存發展空間基本一致。隨著各民族成員之間的互動交往互相滲透、互相影響,長期頻繁的文化交流會導致文化差異性減退,趨同性變強,要想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難度也比聚居地區要大。

        (二)各民族文化主體之間個性與共性并存

        在少數民族散居地區,各民族文化主體之間存在很多共同的特征,如,居住在這個區域內的各民族成員面臨的外部環境是相對一致的;不同民族的成員們可能耕種著同樣的土地、沐浴著同樣的地域文化、踐行著相同的生產方式等等。當然,在這些共性的背后,各民族也都保留了自己的個性,如語言、服飾、風俗習慣等。雖然他們與其他民族的成員居住在一起,但在本民族內部一般采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有的依然穿著本民族的服飾,保留著自己的風俗習慣。然而,在長期的共同因素的影響下,各民族文化主體的個性能否繼續發展,能發展多少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三)各民族文化主體扮演的角色多樣化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必然要扮演各種角色。在少數民族散居地區,少數民族成員的身份是多重的,扮演的角色是多樣的。以居住在民族村的少數民族為例,他們是屬于不同家庭的家庭成員,是本民族的成員,也是該民族村的村民,更是中國的公民。角色的扮演向來不會一帆風順,在各種社會角色扮演中常會產生矛盾。首先是角色內的沖突,如一個少數民族成員同時承擔著上述多種角色,當這幾種角色要求的行為規范互不相容時,容易使該角色承擔者出現緊張情緒,不知該如何取舍。其次是角色間的沖突。當一個民族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民族的成員居住時,因其角色規范不相容就有可能導致彼此之間的沖突,影響民族關系。

        二、多元文化認同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意義

        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分另一個民族的重要標志,它塑造著一個民族的精神、品格、價值取向、思維方式以及種種行為方式、風俗習慣等。文化認同是指對一個群體或文化身份的認同感,或個體受其所屬的群體或文化影響,而對該群體或文化的認可或贊同[1]。文化認同的指標不是人們的自然屬性或生理特征,而是人們的社會屬性和文化屬性,由于人們的社會屬性和文化屬性都是后天的和可變的,文化認同也具有相對的可變性[2]。同時,文化認同也可以是多元的。一個少數民族的成員在同一個時間點上,不僅可以認同本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認同他民族的文化,可以認同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可以同時認同現代文化。隨著各民族交流交往越來越頻繁,在少數民族散居地區,一元的文化認同即少數民族成員只認同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模式,是不可能也是不可取的,多元文化認同更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長遠發展。

        (一)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是該民族文化發展的關鍵

        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是他們對該民族認同的核心內容,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少數民族成員是該民族文化的創造者、享有者,自然也是傳承發展該民族文化的主體。文化認同的過程事實上也是人們尋找身份歸屬或文化歸屬的過程,是解答“我是誰”“我們是誰”的過程。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實質上也是他們對自己所屬文化圈的確認,也是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主人翁意識的覺醒,而這種覺醒又將為他們發展本民族文化奠定心理基礎。“知”“情”“意”是人們在做出某一行為前的心理活動。知,即認知;情,即情感;意,即意志。少數民族成員在做出有關本民族文化的行為時也必定是要經歷“知情意”這個心理活動過程,也就是文化認同的過程。即先是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認知,再是對本民族文化賦予積極的正面的情感,最后是努力使本民族文化達到某種發展狀態的意志。因此,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是少數民族成員傳承和發展該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若成員喪失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陷入“文化自卑”的狀態,那么該民族的文化將逐漸失去其生存的必要性,民族最終也將不復存在。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是該民族文化能否得以延續發展的關鍵。

        (二)對他族文化的認同能為本民族文化發展創造良好的軟環境

        在少數民族散居地區,一個少數民族自然而然地會與周邊的其他民族有頻繁的交流、互動。在這種散居模式下,任何一個民族都很難讓自己的文化獨立于一個封閉的體系中,既阻擋不了其他民族文化的進入,也阻擋不了自己的文化走出去。若硬是采取文化隔離,強制本民族成員只認同自己的文化,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那必然會影響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也會阻礙本民族文化的發展。對他族文化的認同,并不意味著對本民族文化的背離。在認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認同他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也是各民族在交往中和平相處的關鍵。通過文化交流,各民族得以了解彼此,并博采眾長,不斷地豐富本民族的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絕不可能再固步自封的情況下獲得發展。

        (三)對現代文化的認同,有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創新

        現代化進程以不可阻擋之勢改變了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散居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少數民族文化原有的生態環境,也使一些少數民族文化瀕臨消失。當少數民族文化遭遇現代性,躲避或排斥最終都只能是本民族的文化被強勢的現代主流文化慢慢蠶食,正面、積極地去認識、接納、認同現代文化才是明智之舉。相對于現代文化,少數民族文化是傳統的。少數民族文化要發展,必然要走向現代社會,要走向現時代不是傳統文化簡單的的保存與復興,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適應和發展。面對現代文化,少數民族成員要汲取其中的有利因素,為我所用,創新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不斷繁榮發展。

        三、建構少數民族成員多元文化認同的審思

        一個主體認同某種文化,是受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部因素主要是指主體認同的內在驅動力,即認同某種民族文化的需要。有需要,文化認同就容易形成。用馬斯諾的需要層次理論來說,它可能是主體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交往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在少數民族散居地區,多個民族混合分散居住在一起,一個民族的成員可能會因為安全的需要、社會交往等需要更容易去認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因而,從內因上講,散居地區的少數民族成員并不缺乏認同他族文化的驅動力。關鍵是要處理好對本民族文化認同與對他族文化認同、對現代文化認同之間的關系。

        (一)尊重少數民族成員的文化認同選擇權

        多元化是文化的本性,也是文化發展的趨勢。文化的多元,為社會的個體或群體提供了選擇的可能。他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某些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維模式和行為規范。有的少數民族成員可能會放棄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而去認同另一個民族的文化,最常見的是對漢族文化的認同;有的少數民族成員是既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認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多種文化認同并存;也有的少數民族成員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下認同他族文化,而一旦脫離那個特定的生活環境,又轉而繼續認同本民族文化。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只要不損害他人的利益,他們對文化的選擇權應受到尊重。文化認同是動態的、可變的。我們不能把其中某個民族的文化作為所有民族文化的代表,強制各民族成員在文化認同上保持一致;相反,我們也不能強制一個民族的成員只能認同本民族文化,將該民族處于封閉、隔離的狀態。應將文化認同最終的選擇權交付給少數民族成員。他們若失去對文化認同的選擇權,無論是對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還是對個體或群體的發展都是不利的[3]。

        (二)提升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其自身文化傳統和內在價值的充分肯定,對其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4]。在多元文化并存、共生的現代社會,不同文化間的沖突與碰撞會越來越頻繁,這對相對弱勢的少數民族文化而言未嘗不是一種挑戰。能否讓本民族文化保持自身的獨立性,成為多元文化體系中的一元,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至關重要。少數民族成員只有充分肯定本民族文化的價值,為本民族文化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才能積極地去傳承保護并發展本民族文化。一個民族,若只是少部分成員放棄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轉而認同他族文化,并不會對本民族文化的延續造成真正威脅,但如果該民族的大部分成員放棄了本民族的文化,那么,該民族的文化必將走向滅亡。在文化交流日趨開放、頻繁的現實面前,我們要尊重少數民族成員文化認同的選擇權,同時,我們也依然有必要提升少數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三)鼓勵借鑒多元文化的積極要素,推動本民族文化創新發展

        歷史告訴我們,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極大地促進了各民族社會的發展,交流是一個民族獲得進步的重要途徑。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文化認異”或者多元文化認同的現象,原因在于與其他文化相比,自身的文化存在缺陷與不足,需要向他族文化學習、借鑒。在開放的環境中,一個民族的文化要傳承發展下去,必須要在與他族文化交流互動中自覺地以他族文化為參照,客觀地審視自身,從他族文化中汲取養分,不斷修正完善自己,并發揮自身優勢,提高適應能力,推動本民族文化向前發展。同時,任何一個少數民族都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在多元認同的基礎上不斷尋求本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點,積極創新,提高自身文化的生命力,以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作者:黃淑萍 單位:福建省民族與宗教研究所

        參考書目:

        1.歐陽康:《多元化進程中的文化認同與文化選擇》,《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

        2.徐大慰:《巴特的族群理論述評》,《貴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

        3.曾豪杰、王清華:《多民族共聚地區多元文化認同規律及特點分析——以怒江州丙中洛地區為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2期。

        4.劉衛東、申三、晏佩琦:《中國雜散居少數民族社會學發凡》,文化認同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基石。構建多元文化認同,在認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認同他族文化,認同現代文化,博采眾長,與時俱進,或許是少數民族散居地區民族文化保護的一條可行路徑。《佳木斯師專學報》1995年第2期。

        第9篇:如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范文

        一、少數民族舞蹈對于中國舞蹈發展的重要性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少數民族舞蹈,體現了各個地區和各個民族的特色。在中國早期,少數民族舞蹈就已經傳入內地,也改變了中原王朝宮廷樂舞的具體形式,對于漢族文化來說,少數民族的舞蹈文化所產生的影響比較有普遍性。少數民族傳統舞蹈文化針對自身所處的地位,對中原宮廷樂舞產生了很好的影響,同時還幫助了樂舞文化對中外的傳播,也使民族的團結加強了不少,對于祖國的統一也起了促進的作用[1]。在中華舞蹈史中,少數民族舞蹈的歷史地位不僅比較高,還比較重要。

        在祖國的舞蹈藝術界中,少數民族舞蹈是比較特殊且非常重要的。少數民族舞蹈可以很好地傳達新穎的時代信息,例如城市的良好發展、祖國的改革開放、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等,用熱情、傳神的舞蹈姿勢在表演舞臺上傳達到每個人心中。少數民族舞蹈能夠利用自己的藝術形象對人們進行鼓勵,從而達到振奮人心的效果。

        少數民族舞蹈的歷史文化非常悠久,它將傳統的民族文化一一傳承下來,使它自身有著非常突出的民族氣息和特色,其舞蹈語匯也具有十分明顯的民族風格。例如北方的舞蹈傳承了當地人的性格特點,比較剛健豪放,而南方舞蹈則是婀娜秀麗;在平原地區的舞蹈比較柔美細膩,而高山的舞蹈則是奇特瀟灑,各個地區的民族舞蹈各有特色和光彩。

        近幾十年來,我國出現了一批少數民族舞蹈家,他們的舞蹈成就比較突出,不僅在舞蹈表演、理論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還在舞蹈創作方面作出了不少貢獻。例如藏族的卓瑪、白族的楊麗萍和維吾爾族的康巴爾汗等等,都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民族舞蹈家。

        二、少數民族舞蹈藝術理論發展情況

        (一)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發展

        中國少數民族舞蹈藝術理論的研究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還在萌芽的階段,在這一時期,人們比較注重于對少數民族舞蹈素材的挖掘和整理,而忽視了中國少數民族舞蹈的創作表演和理論的分析。由于舞蹈是一種表演形式,只有進行演出才能夠展示給世人,然后被人熟知直至被人了解、欣賞。所以對于少數民族舞蹈的整理編修工作是比較重要的,只要做好少數民族舞蹈的整理編修工作,才能夠將這個舞蹈完整的流傳出去[2]。部分人并不贊同對少數民族舞蹈的整理編修工作,還有部分人認為整理編修工作需要依靠專家才能進行。但我國的舞蹈專家仍然還處于成長期,無法完全勝任對少數民族舞蹈的整理編修工作,只有讓比較熟悉各地群眾喜好的文化干部來進行整理編修工作,才能完全做好對民族傳統的傳承,對群眾藝術生活的豐富。

        (二)改革開放后的發展

        我國的少數民族舞蹈藝術理論研究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后逐漸形成了規模,同時在少數民族舞蹈的教育、理論和創作方面都開始進行分支研究。改革開放使人民的國際視野得到了拓寬,舞蹈藝術創作各種變化的表現力也因各種現代化技術產品的引進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改革開放之后,如何對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進行保護和如何促進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發展是當時舞蹈藝術工作者思考的最為主要的問題。中國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在20世界90年代開始慢慢從文化的邊緣向文化藝術的中心走去,社會各界對它的關注也越來越多。而我國出臺的各種民族政策也保證了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研究。

        九十年代之后,對于少數民族舞蹈文化保護和傳承的研究相比60年代,具有越來越高的水平。在改革開放后60年代到90年代,對少數民族民間文化研究的內容有對舞蹈創作的探索、對中國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現狀的調查和對少數民族舞蹈賽事的研究等。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在2000年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比較重要的項目,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重點的保護對象。同時民族學者、舞蹈藝術教育者、民俗學者等各種專家,都對少數民族民俗舞蹈文化進行了重點的研究。

        三、少數民族舞蹈藝術理論的發展趨勢

        對于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已經是世界各國非常重視的項目。各國舞蹈家在近十幾年開展了十幾次相關“民族傳統舞蹈的保護和傳承”的國際會議。國內外對于舞臺藝術舞蹈、地域民族表演舞蹈等理論的研究也越來越多[3]。各民族藝術舞蹈的發展和民族生活舞蹈的發展就是少數民族舞蹈的總體發展。儀式性舞蹈、自娛性舞蹈等生活類的舞蹈一般都是群眾組織的舞蹈活動,這些生活性的舞蹈在現今也有了非常迅速的發展,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發展,其也會有突破性的不斷發展。

        我國旅游文化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各個民族文化村和旅游景點的建立,而給各國游客展現具有自身民族風情和特色的舞蹈對于民族文化村和旅游景點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保證民族舞蹈的民族風格和特色好舞蹈表演的水平和質量也是比較重要的,不僅要傳播和宣傳我國少數民族舞蹈藝術,還要展現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給廣大群眾觀賞。

        四、結語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少數民族舞蹈藝術理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旅游文化業的不斷發展也促進了它的發展。我們需要對民族舞蹈文化進行透徹的分析,同時進行學習和研究,保證能夠真正理解民族舞蹈文化的深遠意義。必須對民族舞蹈的傳承和發展加以重視,才能拓展中國少數民族舞蹈事業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侯麗娟,楊春雪.芻議我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J].音樂時空.2016(02).

        [2]李巖.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與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思路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23).

        [3]李韻葳.原生態文化導向下的區域性民族舞蹈研究[J].四川戲劇.2015(1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耥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婷婷婷国产在线视频 | 日少妇高潮出水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 | 亚洲午夜福利网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