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學資源開發范文

        教學資源開發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開發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學資源開發

        第1篇:教學資源開發范文

        1.1學生人數多

        高校中學生數量較多,導致班級數量也相對較多,師生比例嚴重失衡。在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因為教學設備和實驗材料數量有限,很多學生都出現了學習興趣不高的情況。例如,筆者在學習《解剖學》的過程中,由于教學設備比較落后,上實驗課時,教學視頻比較模糊,很難辨別清楚視頻中教師在實體講解時所指的位置。這就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甚至有時還會出現學生厭學、上課打瞌睡等情況。

        1.2《解剖學》教材落后

        現有的《解剖學》教材比較落后,已經不適合新環境下對解剖學提出的要求,而有些高校甚至還沒有意識到《解剖學》在醫學中的重要性,導致教學教材在內容和編制上極為落后。近幾年,新出現的生物解剖學知識并沒有被融入教材中,同時,教材的編制不清晰,沒有按照科學、合理的順序設計,導致學生在學習《解剖學》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抑制了他們學習解剖學的熱情。

        1.3教學條件簡陋

        我國大部分高校歷史悠久,教學設施比較簡單,并且其技術含量過低,很多新型教學媒體設備短缺,實驗室建設也過于單一。這樣,就必然會導致教學資源短缺,教學形式單一,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于《解剖學》本身就是一門相對來說較為難懂、難記的學科,如果教學內容不夠精彩,教學設備不充足,就會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偏低,無法提高教學質量。

        2開發并完善《解剖學》實驗室教學資源

        2.1制作并更新大體標本

        《解剖學》實驗室內的實驗標本對實驗課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標本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醫學院必須積極制作大體標本,根據教學方向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標本。為了幫助學生清晰地辨別毗鄰器官的位置及其形狀、特性,醫學院還可以制作能夠顯示器官位置和形態特征的標本,并及時替換被損壞或結構不全的標本。在新環境中,《解剖學》標本資源越來越豐富,并且標本質量也越來越高。醫學院可以根據所需購置部分塑化標本,比如肝、腎、肺、胃、帶血管骨等器官,以及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系統。這樣就可以增強學生在學習《解剖學》過程中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心中形成《解剖學》知識網絡。

        2.2建立新展標本實驗室

        《斷層解剖學》在培養高層次的醫學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臨床使用價值。因此,在現代醫學發展的過程中,迫切需要開設《斷層解剖學》課程。《斷層解剖學》課程與斷層標本緊密相連。為了教學需要,醫學院應該購置完整的斷層系列標本,包括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盆部、四肢等人體重要的矢狀斷層、橫斷層和冠狀斷層等標本,并為這些斷層標本設置陳列櫥,以供學生實驗時使用。

        2.3改良、更新教學設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不斷研發出了新的教學設備。為了改善教學條件,學院應該積極購置數碼媒體設備,比如數碼相機、掃描儀、投影儀等,并及時改良原有的教學設備。例如,將實驗室中的顯微鏡與電腦相連,這樣就可以將顯微鏡下的微細結構投影到電腦屏幕上和多媒體屏幕上,既清晰又形象,極大地提高了展示效果和教學質量。

        隨著生物學的快速發展,知識體系不斷更新,為了適應新環境,必須定時修改《解剖學》教材中的內容,加入新增內容,并改正出現錯誤的知識。同時,結合新環境下不斷轉變的教學模式,合理調整《解剖學》教材的內容,為一些較為抽象的內容配置圖畫,并標明每一處的名稱,從而逐步優化教材內容,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

        3《解剖學》教學資源開發方法

        3.1科學利用多媒體資源

        在《解剖學》教學中,因為CAI課件具有聲文并茂、信息資源豐富、展示容易和講解與錄像并舉等優點,所以,它非常適用于解剖學教學中。利用網絡搜集大量的《解剖學》圖片和課件、視頻錄像制作課件,并將其通過投影儀再展現給學生,這樣就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另外,醫學院還可以建立《解剖學》數據庫,將這些資源分類保存,以供日后隨取隨用。

        3.2建立實訓平臺

        學生通過實驗初步解剖一些動物,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在實訓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回想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用實踐結果展現理論教學成果。

        4結束語

        第2篇:教學資源開發范文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資源教學改革

        小學科學教學資源開發的科學性首先應該體現在有一定的目標性,要為實現一定的目標服務,要有利于達到小學科學教學目標,有利于豐富小學科學教學內容,有利于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質量。

        一、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特點

        小學科學教學資源是多種多樣的,要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使教學資源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還有必要進一步了解教學資源的特性。

        1.生活性。教學資源內容的選擇應與小學生現實生活密切聯系,并且能夠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和需要、喚起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探究欲望。科學的特征之一就是抽象性,這種抽象性使科學知識超越學生的日常經驗,并與日常經驗情景相分離。學生的生活世界是學習科學教學的價值基礎,離開學生的生活情景,科學教學中的知識就會喪失其價值基礎。學科材料對男孩和女孩來講都失去了生命力,變成了相當死的東西,這是因為它與情景分離開了。學生的活動范圍構成了他們的生活世界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包含許多資源,學生在這個真實的空間活動中才會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源于他們對生活世界的觀察與思考。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他們熟悉的素材作為學生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探究身邊常見的事物,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探究性。探究性即教學資源要能夠支持學生的探究活動,有利于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能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證據、進行實驗等探究,從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小學科學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教學。它要面向全體學生、立足學生的發展、體現科學的本質、突出科學探究,并反映當代的科學成果。因此,開發的教學資源要具有探究性,要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探究,或者有利于學生在探究中的學習。

        3.開放性。教學資源的內容要具有以科學為中心的開放性,即向科學技術前沿、生活、社會開放,提供資源的信息渠道具有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性,即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究活動獲取各種信息,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科學教學開放性不僅表現在科學教學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有一定的選擇空間和創新機會。如科學教材中要求學生飼養并觀察蚯蚓,但在沒有蚯蚓的學校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和條件選擇其他的動物來代替。這種開放性還表現在,要引導學生利用廣泛存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和各種媒體中的資源進行主動的科學學習,將學生的科學學習置于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

        二、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開發模式

        1.小學科學教學資源開發目標的確定。小學科學教學資源開發目標是指開發者對科學教學資源開發的原因,這決定著開發者將開發哪些科學教學資源,如何開發這些資源。如是想通過開發條件性資源改善科學教學的教學條件,還是想通過開發素材性資源來豐富科學教學內容等。不同的開發目的將會產生不同的開發方式,導致不同的開發結果。

        2.學科學教學資源普查和分析。這個階段就是對現有的各種資源進行普查分析,普查這些資源的數量、質量及其存在形式等,分析其特點,篩選出有開發價值的、并可以開發的資源。

        3.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建設就是對第二階段篩選出來的資源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可以通過改造、整合等方式進行加工處理,使其原來繁雜的、被我們篩選出來的那些科學教學資源成為更加貼近我們需要的、真正的小學科學教學資源。

        4.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利用和評價。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利用是科學教學資源開發的關鍵,它關系到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開發活動能否有效的為小學科學教學資源開發的目的服務,能否有效的為實現小學科學教學目標服務等。小學科學教學資源利用的評價就是對科學教學資源利用后產生效果的評價。

        以上四個環節并沒有嚴格的先后順序,它的先后順序取決于開發模式。并且在這過程中有些環節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如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建設和利用是可以同時進行的。

        三、小學科學教學資源利用的方法

        1.篩選身邊的教學資源。我們身邊的資源是一個龐大的系統,但并不是所有的資源都能夠進入我們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只有符合教育目標、符合學生需要的內容、方式等材料才能成為小學科學教學的構成要素或實施條件。這就要求科學教師在眾多的教學資源中選擇最有效、最有價值的那一部分。

        2.改造小學科學教學資源。改造就是指根據小學科學教學具體實施對象和條件要求,對原有科學教學資源進行加工、變化、修改的過程。改造是小學科學教學資源轉化為科學教學要素或條件的基本方法。

        3.整合教學資源。整合就是指將不同的小學科學教學資源,如人力的、物力的、經驗的等,將其按照一定的方式進行統整,形成新的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方法。通過對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整合,可以對不同內容、不同形態、不同作用的科學教學進行優化,最大限度地發揮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作用。如我們可以將小學科學知識與學生環境意識相結合來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等。

        4.共享教學資源。共享是指小學科學教學資源在一定的條件下,被多個單位或個人使用的一種形式。共享是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資源有效利用率的方法。學校科學教學資源存在嚴重的不均衡性,資源共享可以達到優勢互補與稀缺資源共享。

        四、結語

        小學科學教學資源開發的科學性還應體現在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在開發過程中要考慮學校的特點、實際條件、學生情況、教師能力和學校周圍環境等條件,從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地開發與利用學校科學教學資源。

        參考文獻:

        [1]壽建楊.農村小學科學課程資源開發的基本途徑及策略[J].科學課,2009,(07).

        第3篇:教學資源開發范文

        一、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資源的開發

        1.傳統競技教學內容的創新和改進

        在以往的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傳統的競技教學內容占據了課堂教學的主要地位。然而,實際上多數體育競技內容并不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體育任課教師不顧學生的身心特點,盲目的利用體育競技的內容來開展中學體育教學,只會影響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和體育活動的參與熱情。

        但是,這卻并不是說在開展中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要完全摒棄競技教學內容。正確的做法應是在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創新或者有意識的加以改進之后,再將其合理的運用到中學體育教學之中。例如:很多競技化的運動規則過于苛刻和死板,且標準和要求一般較高,如果將其直接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套用,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打擊學生的參與信心。而此時,如果能夠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和中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靈活的改造,適當的淡化教學內容的競技性,降低規則規范的標準和要求,學生就能夠更好的體會到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的樂趣,從而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

        2.民間體育教學資源的挖掘和利用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多樣的地理條件、不同的風俗習慣,也孕育了我國豐富的民間體育資源。民間體育資源形式多樣、特色鮮明,融健身性、娛樂性、民族性和教育性于一體,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如果能夠根據中學體育教學的特點和需求,將其有選擇、有意識引入中學體育教學活動之中,能夠有效的提升中學體育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為中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例如:竹竿舞、滾鐵環、跳繩、擠棍等等,不但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而且特色鮮明、簡便易行,均可引入中學體育教學之中。

        3.新興體育運動項目的改造和引入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近些年來,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不斷出現和推廣。而且在我國經濟相對較為發達的地區,部分新興體育項目已經逐漸融入了學校體育教學之中,有效的促進了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因此,在開發中學體育教學資源的過程中,任課教師也可以有意識的挖掘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學校的現有條件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科學引入適合中學體育教學的內容,例如:國標舞、瑜伽以及有氧操等等。這些現代時尚的體育運動項目,能夠有效的豐富學校體育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任課教師在將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引入中學體育教學時還應注意,不要一味的照搬套用,而是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有針對性的對動作技術進行簡化或者對活動的內容進行改造,使之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更為有效、可行。

        二、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設施資源的開發

        體育設施資源是開展中學體育教學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體育設施資源的短缺或陳舊,不但會影響中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成效,還會給學生的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帶來安全隱患。因此,體育設施資源的開發也是中學體育教學資源開發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1.體育場地設施的合理安排

        對體育場地設施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調度是進行體育教學設施資源開發的重要途徑之一。具體來說實現體育場地設施科學安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對體育場地設施資源使用功能的深度開發來實現體育場地設施的科學安排。例如:利用一條標志線對體育場地進行劃分之后,可以一面進行往返運球接力跑教學,一面可以開展健美操教學,從而使有限的教學場地得到了高效的利用;二是通過對體育場地設施的替代性開發來滿足中學體育教學的需求,這種體育教學設施資源開發的方式尤其適用于教學設施較為匱乏的偏遠地區學校。例如:部分農村中學缺乏開展耐久跑所需的跑道,任課教師就可以在嚴密組織教學,確保學生活動安全性的基礎上,利用學校周邊的小路或是空地來開展教學。三是通過場地設施的合理安排和調度,來實現體育教學場地設施的有效使用。例如:體育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鍛煉中場地器材設施的分配時間表,以最大限度的開發場地設施的使用空間,提高其使用效率。

        2.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一物多用

        為了能夠有效的提升學校現有體育設施的利用效率,達到對現有體育設施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體育任課教師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固有的體育教學觀念和體育器材使用理念,多角度、多方式的來利用學校現有的體育設施,盡可能的實現教學設施的“一物多用”。例如:沙坑既可以用來開展跳遠、跳高教學,也可以利用其來巧妙的設計障礙運動;跳繩既可以用來開展跳繩教學,也可以用來做繩操,還可以打成結之后用作投擲的工具等等。

        第4篇:教學資源開發范文

        地方的美術資源是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在學習地方美術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對地方的文化有所了解,進而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高中美術作為一門新課標的課程,不僅僅能夠使學生在枯燥的物化生史地政中能夠豐富一下自己課程的多樣性,而且能夠使學生在通過學習美術過程中的方法,能夠將其利用到平時的學習中。更多的可以增強學生的探索能力和研究能力,何樂而不為呢?而且,學生相對于枯燥的專業課程的學習外,對于美術的學習會更加感興趣,顯然,地方的美術資源和課程中的美術資源是截然不同的。課程中的美術資源比較官方,教學所用的材料也是全國統一,很少可以將地方的特色納入進去。而地方美術資源的開發不是作為一門課程來讓學生進行表面淺顯的了解,而是要求學生通過體會地方的特色技藝等,從中汲取營養,來完善自己的素養。各個地區的文化特色不同,地方美術的指導學習也不同,學校和教師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特色制定不同的美術指導,讓學生在美術中盡情發揮自己的長處,感受美術所帶來的樂趣。在課改實驗中,高中美術教師也意識到通過地方資源來豐富教學是必要的,但是缺少一些引導及推動力。畢竟,地方資源美術指導并不是很普及,這也就需要教師在此多下功夫,多去創新,在創新中發掘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地方資源開發

        地方美術課程顯然更具有豐富性,以及更加的原生態。這樣問題也就顯現出來了,正因為地方美術資源選擇面很廣,各類資源參差不齊,也就導致許多資源都缺乏專業的驗證。這樣一來,確定下來的資源也就所剩無幾,可以用到課程中的資源也就少之又少。這也造成了學業指導不專一,學生學習的知識不能統一,這對于一些對于美術感興趣的學生,甚至要終生學習美術的學生有著很大的弊端。當然,這對教師的要求也就更加的嚴格,在講解這門課程時,需要仔細研究地方美術資源,選擇適合用在課程教育上的方面來給學生進行詳細輔導。根據當地的特色,把美術融入生活,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將地方資源的開發運用的教學當中,得以將傳統更好的傳承下去。地方美術課程的優越性在于其豐富的文化底蘊,而且對于地方的學生,他們對地方的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課程的學習上也會更容易接受。中國的悠久歷史,造就了不同地區的民族文化,學生從小在這里長大,對于文化型的美術更是印象深刻,但是,地方美術的指導卻不是很普及,所以對地方美術資源的開發是急需要實施的。高中美術教學加入地方資源,其利是大于弊的。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術教學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可以通過美術領域來對地方特色進行了解,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去創新,以及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這也給枯燥的高中生活帶來一絲樂趣,學生也會利用這短暫的美術時間,更加刻苦的學習,了解美術的博大精深。通過研究不同的地方資源,學生能夠更深入的研究到傳統美術,對學生的審美及美學素養都有很大的提高。高中美學教學加入地方資源,這樣才是對美學的挖掘,對美學的敬仰。相信通過地方美學資源的不斷開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將會不斷深刻。

        三、高中美學教學中的地方資源的教學設計

        高中美學教學中的地方資源的教學設計首先是將傳統美學教學和地方的美學資源融合在一起,其次,在教學方面也要有所改進。更詳細一點來說,既要和全國美術教材相統一,又要將地方的文化凸顯出來。既然是融合地方美學資源,就需要對地方文化進行探索。所以這門課程在設計上不能局限于課堂內,更多的是要走出課堂。在課堂內,可以通過看視頻、聽演講等方法來先對地方美學資源的知識理論有所了解;接下來就是要在課堂外,有目的性的組織一些活動,使學生能更直觀生動的了解地方美學資源,通過其對地方文化的探究,來完成這門課程的相關作業。舉個例子來說,在高中美術課程中,教師可先講解某一個地方資源的理論課程并留下相關作業,再安排小組在地方進行詳細的探究,再在接下來的課程中進行小組展示其作品。這樣一來,學生對地方美學文化以及傳統文化的收獲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總結

        第5篇:教學資源開發范文

        中圖分類號:G642

        摘要:計算機基礎課程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更需要在網絡這個開放的環境中,為學生提供在線開放課程并共享課程資源。文章以清華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提出課程開放與共享的幾個方面,包括教學理念共享、教學設計共享、教學資源共享、實施方案共享和學習機會共享,討論教學資源開發中的指導思想問題、需求分析問題、標準化問題和知識產權問題。

        關鍵詞:教學資源;開放課程;在線學習;資源共享;基礎課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學習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信息技術不僅可以令學習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而且使得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實現教學過程,令沒有機會進入校園的學習者可以在網絡這個更廣闊的范圍內學習自己需要的知識。在這種形勢下,計算機基礎課程如何利用網絡開放的環境為學生提供他們需要的在線學習資源,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1 開放共享課程的現狀與思考

        大量開放共享課程正在不斷涌現,主要由課程作者或教育機構開放課程或在線學習課程。開放課程的受益者主要是學習者,也就是要向學習者開放學習機會,但這并不夠,共享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目前強調得比較多的教學資源共享,實際上只是教學資源公開。公開不等于共享,如果公開的僅僅是教學資源,那么這些資源將很難使用,原因在于教師不知道這些資源是根據什么樣的教學理念設計和開發、需滿足怎樣的教學設計目標以及應如何利用這些資源實施教學過程。

        目前,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是一個有效的機制,但是僅有平臺和形式還不夠,教師和教育機構還需要從理念上認識到共享的意義,從機制上保障和促進共享,真正愿意共享課程。同時,開放共享的資源需要標準化,這樣便于資源在不同的平臺間共享。另外,開放共享還需要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2 課程開放與共享

        2.1 教學理念共享

        教學理念共享是課程開放共享的基礎與前提。教學理念就是人們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的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態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教師對一門具體課程的教學理念,是其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授課對象、教學模式等的理解。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設計、課程建設、教學活動實施的指導思想和總綱。

        教學理念共享的內容至少應該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建設與實施的指導思想。例如,清華大學計算機公共系列課程的目標是培養能夠運用計算機科學理論與技術從事其他專業研究的跨學科人才;課程體系設計理念是寬口徑、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其中,程序設計公共課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機程序設計技術從事本專業科學研究與工程開發的能力。課程建設與實施的指導思想是以理論為基礎、以能力為目標、以技術為手段,鼓勵多樣化人才發展,提倡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協作學習和共同知識構建,加強實踐環節和增強實踐能力,引導和鼓勵創新。我們的課程設計與實施和課程資源建設正是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進行的。

        2.2 教學設計共享

        教學設計包括教學內容的選擇、講授的線索和邏輯。所有教學環節的設計不僅包括教學活動和考核方式的設計、教學活動中涉及的資源,還包括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環境設計。同一個教學活動可以針對學習者的不同需求在不同環境下實施,如聽課環節讓學習者既可以在實際課堂上聽課,又可以在線聽課。

        教學設計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為教學活動設計不同的資源與環境,如掌握知識和理解理論需要多種形式的課程內容(錄像、講稿、文字教材等),學會技術和掌握技能需要例題、案例演示、習題、實驗環境等,進行設計、創意/創新需要協作學習環境和設計開發環境等。只有共享教學設計,使用者才能明確知道每種資源分別應用于什么目的和哪一個教學環節。例如,C++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課程內容以面向對象的思想為主線,介紹程序設計基礎知識、類與對象的基本概念、繼承與多態、輸入輸出流、常用數據結構基礎知識,此外還簡單介紹泛型程序設計。

        (2)教學模式是多種模式相結合,給學生自由選擇學習方式和考核方式的空間,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式學習。

        (3)學習模式包括常規教學模式和網絡教學模式。常規教學模式包括大課、實驗輔導和答疑;網絡教學模式包括網上自學在線課程、在線討論、在線提交作業和評分。

        (4)考核模式包括常規卷面考試、自選題目的論文(包括答辯)和自選題目的項目訓練(包括答辯)。

        2.3 教學資源共享

        教學資源共享是落實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共享,一般來講,教學資源包括教材、教學錄像、講稿、題庫、實驗/案例等。例如,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資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材有《C++語言程序設計(第4版)》《C++語言程序設計案例教程》《C++語言程序設計(第4版)學生用書》《C++基礎教程學生用書》《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經典實驗案例集》(包括87個實驗項目,數百個題目)等。

        (2)教師用書《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教師用書》。

        (3)多媒體課件包括《C++語言程序設計(第4版)》講課錄像、《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配音課件、《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視頻課件、《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講課錄音。

        (4)案例學習系統。

        (5)教學網站包括清華大學網絡學堂(主要面向校內學生)、開放學習社區(http:∥)、清華大學出版社“智學苑”()等。

        2.4 實施方案共享

        實施方案是指課程所有教學環節的具體實施方案,包括學時、具體教學和考核方式。只有共享實施方案,才能使得其他的共享落到實處。實施方案的共享途徑包括教師互訪和聽課、以文字形式共享教案、在線呈現教學過程。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實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大課:2學時/周。以應用引導,以實際開發環境進行講解。

        (2)課外輔導。其中,教師補充例題講解:1學時/周;學生分組討論:2學時/學期·人。

        (3)作業批改模式為考試系統自動批改加助教批改。

        (4)案例學習內容包括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案例教程》或通過在線案例學習系統學習。

        (5)基礎實驗課:2學時/周。助教輔導并當堂驗收。

        (6)項目訓練,包括選題與需求分析報告、系統設計、程序實現、用戶手冊測試報告、總結報告、答辯。

        2.5 學習機會共享

        學習機會共享是為學習者提供開放公平的學習機會,使得沒有機會進入校園的學習者能夠享有同樣的學習機會,以實現人人擁有公平的學習機會。具體方式可以是將課程在線開放、提供錄像及學習資源下載、提供在線學習指導和答疑、針對學習者的特點提供盡量真實的課堂教學體驗或者適合在線學習的網絡課程。要實現學習機會共享,僅有上述開放方式還不夠,還需要解決面向社會服務的運營模式問題,才能真正為學習者提供合適的服務。

        3 教學資源開發

        3.1 指導思想問題

        開發共享的教學資源,首先要從指導思想上具有共享的誠意與服務的意愿。無誠意的共享往往是因為某種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項目的要求而提供一部分教學資源,但是不提供最關鍵的資源,使得教師無法充分利用共享資源。其實,很多開放課程旨在開放卻無意共享,因此只向學習者開放,并不提供給其他教師使用。誠意共享就應無保留地完全共享教學理念、教學設計、課程資源、實施方案、學習機會,并且要本著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的指導思想認真分析需求,以需求為導向開發共享資源。

        3.2 需求分析問題

        任何一個項目在開發之前都要進行需求分析,而開發教學資源則往往會忽略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適用對象分析。面向全日制學習者的主要教學環節是以面授為主,包括大課、面對面答疑、習題課、實驗課等。親臨現場聆聽教師的觀點、對知識的詮釋、對理論的演繹,其效果遠遠優于看錄像。由于全日制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因此他們可以利用完整的時間段進行系統性學習。網絡學習環境是對面授的補充和對課外學習的支持,因此主要包括資源、答疑、討論、練習和擴展學習。業余學習者以及在師資缺乏的學校和地區學習的學生,則需要使用網絡教學獲得優質的學習資源和方便的學習環境。

        (2)學習過程需求分析。典型的學習過程主要包括新知識和理論學習、思考質疑和交流討論、實踐練習、嘗試創新。網絡學習系統應該為學習過程各個環節提供支持。

        理論課程學習需要的資源包括多種形式的課程內容(錄像、講稿、文字教材等)、拓展閱讀資料、例題/案例演示、習題;實踐課程需要的資源包括實驗指導和實驗演示、虛擬實驗素材/構件庫、交互式虛擬實驗、測試題等。

        3.8 標準化問題

        標準化是資源共享的基本技術保障。標準化有利于優質資源復用、有效管理和高效檢索,因此能夠促進共享;有利于管理信息互聯互通,實現全局有效管理、異地學習、終身學習,促進教育公平;有利于優秀教學系統軟件共享,能夠縮短系統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實現共建共享。

        標準化指的是按照標準的格式描述教學資源的屬性。標準化與個性化不矛盾,通過屬性的描述可以更準確地描述資源的特征。標準化有助于保護知識產權,標準屬性中具有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屬性。目前,我國已教育信息化相關的7項國家標準和7項教育行業標準,待12項國家標準和6項教育行業標準,正在研制23項國家標準和4項行業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 JTCI有一個分技術委員會SC3,專門從事學習、教育、培訓領域信息技術標準的制訂。

        我國已的教育信息化國家標準如下:

        ·GB/T 21364-2008信息技術學習、教育和培訓基于規則的XML綁定技術

        ·GB/T 21365-2008信息技術學習、教育和培訓學習對象元數據

        ·GB/T 21366-2008信息技術學習、教育和培訓參與者標識符

        ·GB/T 26222-2010信息技術學習、教育和培訓內容包裝

        ·GB/T 5271.36-2012信息技術詞匯第36部分:學習、教育和培訓

        ·GB/T 28824-2012信息技術學習、教育和培訓學習對象分類代碼

        ·GB/T 28825-2012信息技術學習、教育和培訓數字權利描述語言

        ·GB/T 28823-2012信息技術學習、教育和培訓平臺與媒體分類代碼XML綁定規范

        3.4 知識產權問題

        開放共享需要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從技術層面上講,資源本身應該具有知識產權信息,使得網絡學習平臺應該能夠識別知識產權信息并合法使用資源;從理念上講,每一位教師應該尊重共享資源的知識產權;從政策法規上講,開放共享應該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第6篇:教學資源開發范文

        關鍵詞:學校武術,教學資源,開發,利用

         

        1 開發武術教學資源的意義:

        1.1開發利用武術課程資源是武術課程實施的必要前提:

        武術課程資源與武術教學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沒有武術課程資源,武術課程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武術課程資源決定了武術課程的外延范圍,因為武術課程資源經過教育學加工后并付諸實施才成為武術課程,所以武術課程的實施水平和范圍取決于武術課程資源的開發程度。

        1.2開發利用武術課程資源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和老師的全面發展。

        武術師資和學生都是武術課程資源,同時也都是開發武術課程資源的主體之一。在開發武術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可以開拓教師的視野,完善其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水平,使其教育觀念、方法適應社會發展和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陶冶其情操,培養高尚的人格。

        1.3開發利用武術課程資源是弘揚民族精神,傳播傳統文化的需要:

        武術作為民族傳統體育,在其發生發展中滲透著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中華民族精神的滋養,武術就是民族精神,傳統文化的載體,開發利用武術課程資源,也就是拓寬弘揚民族精神的手段和渠道。

        2 現有武術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狀況分析

        2.1人力資源:

        教師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的素質決定了教學資源的識別范圍、開發利用程度和效益發揮的水平。現在中小學中武術專業教師在體育教師中的比例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蔡寶忠《學校武術教育的現狀_有米難為無巧婦之炊》中提到根據云南的調查資料:在調查的441 名中學體育教師中不能掌握中學武術教學內容的有268 人,占60.8%;江蘇的調查資料表明:對86 所大中小學的575名教師進行調查,60% 以上的人對武術不通或不感興趣,只有10% 的有武術專長;山東的調查資料顯示:對133 個市縣、區所有的第一中學調查,有124 所學校沒有武術專長教師,高達93.2%。這種師資現狀,是很難承擔起學校武術教育任務的。在翟少紅的《試論中小學武術教材改革的出路———從課程、教材、教師、學生角度進行探討》中浙江省問卷調查42 所中學173名體育教師武術教學情況, 有104 名教師上武術課, 占總數的60%; 有69 名教師從不上武術課, 占總數的40%。很多體育教師看不懂武術圖解, 自身難以學習提高。徐培興在“中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一文中指出,“許多教師無法勝任中學武術教學”。面對武術教學中存在的“三多”問題(1)動作多;(2)方向路線變化多;(3)每一個動作包含的因素多,大部分體育教師由于自身武術技能的局限性,都不能很好的解決,因此而放棄了武術的教學工作,轉向自己所擅長的項目,導致了武術項目被邊緣化。由于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畢業生沒有教師資格證,進入學校教學的并不多,大多數進入別的行業或是從事運動訓練,所以形成了現有的師資無法滿足武術的教學,專業的武術師資卻不能進入學校工作。

        2.2物力資源:

        大部分中小學都有體育運動場,少數學校有體育館,但是其中針對武術而設置的體育場館卻非常少。武術的器材由于產品質量差,檔次不高,而且損耗快,所以大多數學校都沒有購置。練習武術本應該穿著我們的民族服裝,但是由于過去長時間意識形態對武術項目的認識和穿著民族服裝的傳統的影響,今天的武術服裝始終局限于老年人健身服,服裝款式設計觀念陳舊,不受年輕人喜好。武建偉在《我國中小學武術教學的普及現狀及對策研究》中提到在體育場館、器材建設方面,大部分中小學都有田徑、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等項目和數量不等的場地和器材, 很少有武術專用場地和器材, 完全說是資金的問題恐怕很難說得過去, 應該說在人們的心目中, 西方體育項目的位置高過了傳統體育項目, 掩蓋了傳統體育項目。李成銀、劉蓬翔等人的《山東省城鎮中學武術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中提到36.3%的中學沒有任何武術器械, 建議武術項目應該加入體育中考之列, 同時建議中學應該有一定的武術器械做保證。韓林在《武術之鄉徐州中學武術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一文中提出硬件設施不足導致教師缺乏熱情, 場地器械經費不足, 相應的對武術教學的建設與投入不足, 使得在中學開展武術教學遇到嚴重阻礙。毛偉偉在《中學武術教學問題的再研究》發現, 大多數中學沒有相應的武術場地, 只是在室外隨意找塊地或者是在田徑場上課。論文參考網。由于對武術項目的不重視,學校在進行體育設施建設時往往忽略武術的硬件設施和相關器材的購置,以致于中小學武術教學沒有與之配套的服裝、器材、場地。

        2.3內容資源:現行中、小學武術教材內容進行整理、統計分析表明,翟少紅的《試論中小學武術教材改革的出路———從課程、教材、教師、學生角度進行探討》中提到近半個世紀以來, 我國武術運動主要開展了套路運動。論文參考網。中、小學校武術也主要是順延著套路運動形式進行教材編寫。隨著時代的發展,存在以下問題:(1)教學內容入門難,提高更難,同時動作中所包含的攻防含義不明顯,甚至根本就沒有,以單調枯燥的套路重復練習記憶為主要形式,強調對技術的掌握,缺乏對其內容使用的拓展,不符合現代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需要。(2)教學執行技術傳授的單一模式,缺乏深層次的文化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培養。長時間計劃經濟下對人的惰性的培養,導致武術教學內容既沒有繼承傳統武術的技擊性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又嚴重與時代脫節,缺乏符合現代快節奏生活的休閑性和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因此出現學生喜歡武術,卻不喜好上武術課的這一奇怪現象。(3)在教學組織實施時,延續著競技武術的訓練模式,以“基本動作-基本功-套路”為主要教學技術路線。或者別出心裁的去掉基本動作基本功,直接進入套路教學,這樣教學即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又嚴重打擊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

        3 結論和建議

        3.1人力資源:

        教師的素質決定了教學資源的識別范圍、開發利用程度和效益發揮的水平,因此加強對武術師資力量的培養是武術教學資源開發的重點。建議:(1)首先設立師資培訓短期發展目標,教育、教研部門要加大對體育教師武術技能和理論的培訓,使其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技能上得到切實的提高。(2)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對體育教師的武術素質(包括武術理論、武術技術和教學效果) 進行考核,在中、小學培養一批高水平的武術學科帶頭人, 造就一支符合時代要求、能發揮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師隊伍。(3)加強督導評估,建立表彰獎勵機制。論文參考網。對教學和科研工作實績突出的學校和體育教師要定期進行表彰獎勵。要注意把在武術教學中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工作作為表彰獎勵的一項重要內容, 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經驗和事跡, 推動武術教育工作持續健康地發展。

        3.2物力資源:

        建議:(1)建議教育管理部門重視和正視武術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建設中為武術場地器材留出一席之地。或者在已有場地上進行進對性的改進,比如體育場可以開辟一塊草地作為武術課教學用地。體育館也可以布置一些武術方面的古訓,設置沙袋掛架作為學生練習使用等等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武術的環境和氛圍。(2)必須明文規定武術課師生必須穿著武術服裝。武術服裝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設計,統一制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到“以人為本”。

        3.3內容資源:

        建議:(1)改造現有武術內容,強調內容生活化、實用化,要多元化教學,不光教給學生武術技術動作,也要對動作的防身、健身方法傳授給學生,同時在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更要強調武術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要用武術來培養學生頑強拼搏、不畏困難的精神,同時也要培養尊師重道的高尚人格。(2)改變教學的方式,在教學中要改變以往的培養運動員的訓練模式,不能只走套路的單一路線,不能只讓學生重復枯燥乏味的動作練習,要適當加入實戰對抗以及配合對練的內容。同時也要結合生理學和解剖學進行武術養身,健身的講解。

        參考文獻:

        [1] 周登嵩. 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2] 邱丕相. 中國武術文化散論[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3] 武建偉. 我國中小學武術教學的普及現狀及對策研究[J]. 搏擊•武術科學,2007( 5 ) .

        [4] 翟少紅. 試論中小學武術教材改革的出路———從課程、教材、教師、學生角度進行探討[J]. 中國體育科技,2005( 6 ) .

        [5] 郭慶平,張月會,劉蓬翔,等. 山東省城鎮中學武術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J]. 山東體育科技,2002( 2 )

        [6] 蔡寶忠. 學校武術教育的現狀_有米難為無巧婦之炊[J].中國學校體育,2007( 5 )

        [7] 毛偉偉. 中學武術教學問題的再研究[J]. 內江科技,2007(7)

        [8] 韓林. 武術之鄉徐州中學武術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

        第7篇:教學資源開發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微課;設計與制作;自主學習

        隨著計算機網絡與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交流與資源共享正變得越來越便捷,人們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正在逐漸改變,新的多媒體技術正掀起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浪潮,傳統的教學模式面臨著挑戰。“局域網+微機室”模式已經逐漸被“WLAN無線通訊技術+手機終端”所取代,各種以開放、共享為理念的遠程教學平臺、微課教學資源、APP應用正在蓬勃興起;各種簡單易學、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動畫資源、電子書等教育資源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微課”起源于“一分鐘課堂”,可汗學院又對其發揚光大,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契合了網絡時代追求便捷與效率的趨勢,是混合式學習在信息化時代的新應用,微課具有知識指向性強、終端多樣化、可重復學習等特征,能有效減輕學習者學習時的認知負荷,有利于自主學習與泛在學習。可以按照個體需求進行個性化學習與重復學習,使得“終身學習”、“人人可學”變為了現實。

        1.微課的含義與特點

        “微課”是按照新的課改標準與實踐教學要求,以視頻或屏幕錄像為主要承載方式,使用多媒體技術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全過程。這些知識點,可以是重難點解讀、試題解析、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技能操作等方面的精講和演示。微課模擬的是教師與學生一對一的教學場景,要在較短的時間里有效解決教學問題,或講授清楚某一個知識要點,微課應具有解惑、啟發、充分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功能,其主要特點如下:1)微課應解決傳統教學方法難于解決的重點、難點。微課作為一種新媒體教學手段,絕不是簡單的黑板搬家,它應是經過教師認真思索,精心設計與制作的微型精品課程。其內容具有多媒體的特性,適當加入圖形圖像、視頻動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傳統教學中難以表述,或需要學生有較好空間想象能力的重難點問題,微課是教學實施過程中最好的幫手。2)微課應以學生為本,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微課資源主要以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為主,學生可以方便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上,以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重復學習。微課作為自主學習的多媒體資源,其在設計時,必須認真考慮學習對象及其認知特點,利用微課知識點精煉、單純,針對性強等特點。用碎片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過程,進而完成整個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

        2.《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現狀

        《計算機應用》是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必修課程,課程突出實踐性和應用性。多年來,“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傳統教學模式,幾乎成為大多數教師和學生的思維定勢,極大地束縛著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無法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如何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強調學習主體的自覺意識和能動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如何將混合式學習方法、微課等新的媒體手段引入教學過程中,是值得每一個教師深思的問題。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和學生調研,在本課程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學習者有強烈的學習愿望,希望學有所用,但是學習基礎差異明顯;學生學習的基礎參差不齊,這是學習者多樣性特征的具體體現。由于各地區經濟水平和對信息技術素養課程重視程度不同,使得學生計算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以前接觸過信息技術課,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但知識掌握不全面,不系統;有些學生計算機接觸較少,沒有什么基礎可言;有些學生迷戀上網聊天、玩游戲、新奇的東西見得很多,對枯燥的課程學習不感興趣;還有部分學生覺得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深奧難懂,有學不懂、厭學的情緒。如何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內因材施教,將計算機應用課程知識點細、操作技能繁雜的問題妥善解決好,是教師面臨的難題。2)學習者自主學習方法欠佳,學習技能有待提高,學習效率較低;計算機應用課程安排在大學一年級,許多學生暫時不能適應高職學習的特點,依然習慣于中學階段的填鴨式學習方式,自主學習能力差。面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學生缺乏有效的學習技能和學習資源,進而沒有了興趣和動力。例如“數制與編碼”部分,學生往往有畏難情緒,選擇退縮,而不是通過自主學習解決困難。另外,《計算機應用》是一門教考分離的課程,個別老師為了追求通過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社會需求存在差距。只讓學生反復訓練幾個模塊,應試化教育現象明顯,導致學生綜合應用能力不強,理論與實踐脫節較為嚴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如何從培養技能型人才向培養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升,也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3)教學設計和模式與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存在差距;只有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化差異,對教學方案和內容進行合理設計,才能有效實施教學并產生良好的效果。現有的“理論+上機”教學模式,教學設計上存在著教師主導、學生被動學習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為主、因材施教的理念。另外,教學設計與模式單一,教師忙于解決計劃學時與課程知識容量相矛盾的問題,缺乏針對不同專業學生進行不同教學設計,制定相應多層次教學方案的能力,不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興趣,更談不上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3.微課輔助教學的應用優勢

        “微課”的出現較好地解決了傳統教學方法的瓶頸與不足,特別是在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方面,作用尤為突出。其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將學習媒體、學習模式、學習環境和學習內容等學習要素進行有效混合,優化學習資源的組合,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滿意度,從而達到最優的學習效果。將微課應用于傳統課程教學中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1)從高職學生角度看,長時間、高強度的課程教學,學生會感到筋疲力盡,注意力無法有效集中;而微課在較短的時間內,精彩呈現教學知識點的教學形式非常適合高職學生,避免了長時間枯燥的教學給學生帶來的疲倦感,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學習效率較高。2)從課程角度來看,微課具有的重難點突出、針對性強、短小精悍、實用性強等優勢特別適合于《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針對每個教學單元,樹立“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和學習觀念,選擇以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工作的“教學案列”為任務驅動項目,將重難點融入教學案例的任務設計中,并且制作成微課等共享教學資源,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開展自主學習,根據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自己控制學習進度。對于教學難點可以重復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并滿足了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4.《計算機應用》微課教學實踐

        1)微課的教學設計與微課件制作原則微課的選題是微課教學設計的關鍵環節之一,對于不適合使用多媒體表達的內容,即使制作成微課,其效果也不會盡如人意。在《計算機應用》微課教學設計中,我們收集整理了近幾年等級考試試題,根據考試的重點、難點問題,結合各專業學生常見的題材,將教學內容按照“模塊單元任務”進行分解,采取“任務驅動”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模式進行微課設計。強調實用性、典型性、時效性、趣味性和銜接性。在教學案例的設計中注重了對學生所學專業特點、工作任務的分析,強調了“任務驅動”在微課學習中的重要性。任務的選擇宜小不宜大,如Excel中“公式與函數的使用”案例,將原來一個案例分解為“公式的錄入與簡單計算”、“相對引用與絕對引用”、“函數的使用”三個自成一體的微課,有效解決了教學內容艱澀、知識點密集的問題,提高了教學效率。微課制作一般流程為:微課選題教學設計微課件制作教學實施與錄制視頻剪輯與字幕教學反思。其中,“微課件制作”是其核心,一般有三種主導類型:①PPT式微課程,如計算機基礎、網絡基礎等知識可應用此類型;②屏幕錄制式微課程,以培養MSOFFICE辦公應用軟件的使用技能為主;③教學錄像微課程,如電腦配置組裝過程。在微課制作的過程中,要突出主題,講授清晰,語速適中,操作同步。2)錄制微課視頻與資源“教學實施與錄制”部分是微課制作的關鍵環節。微課的呈現方式是視頻為主的流媒體,教師熟練掌握屏幕錄制軟件的應用是很有必要的,如“FSCapture”,要熟練掌握軟件的界面、編輯處理技巧、音頻處理、視頻輸出與編輯、字幕、標注等操作;在教學過程的錄制環節中,強調錄屏效果,可能會重復多遍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同時強調片頭的設計,其決定著整個微課的基調;通過使用“AfterEffects”、“會聲會影”等軟件對原始視頻進行優化、剪輯、添加字幕等處理,最終獲得所需視頻并轉換為網絡上常用的流媒體格式,在這里選擇的.mp4格式,在學院的網絡平臺上供學生自主學習。一同的微課資源還包括:作品素材、微教案、微練習、試題庫等。3)自主學習與課堂教學教師應做好導學工作,提前將制作好的微課資源和作業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共享給學生,學生自主完成預習、復習等教學準備工作,并保質保量完成作業,鞏固學習效果。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對于重、難點內容可以反復觀看微課,同時上網查詢,認真記錄不懂的問題。在課堂上,教師首先針對學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現場示范與解答。除此之外,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教師應提前準備好難、中、易三套學習資源,分發給相應的學生。同時鼓勵學生相互合作、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結束語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支持翻轉課堂、混合學習、泛在學習、碎片化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是一種情景化、可視化的多媒體學習資源,有助于各類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改革。在推動教學資源庫建設,精品共享課程建設,提升教師信息素養與信息化教學能力方面,“微課”作為核心資源的地位逐漸顯現。我們需要不斷探索、創新,為微課在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中創造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劉萬輝.微課開發與制作技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

        [2]霞.《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設計與制作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0).

        第8篇:教學資源開發范文

        一、高中鄉土地理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背景

        在當前新課改不斷推進并走向深入的背景下,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教學過程的優化是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兩個重要方面。高中階段鄉土地理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一方面旨在完善和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與教學實際,尤其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增強教學的聯動性。另一方面旨在培養學生自我探究、主動學習并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這也是搞好鄉土地理教學的關鍵和著眼點。同時強化對學生的“愛祖國、愛家鄉”教育,全面實現提高素質、培養能力的目標。

        二、高中鄉土地理教學資源開發利用原則

        在高中鄉土地理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遵循準確、實地、方便的原則。“準確”就是在教學中涉及的鄉土地理教學資源必須是經過正規渠道或者實地勘察所得,道聽途說或者尚未確定的內容不宜作為教學資源,要保證每一項數據、結果都準確無誤,切忌為了教學的表演性而胡編亂造教學素材。“實地”就是在鄉土地理資源開發中,一定要立足于本地區地理教學實際,不宜過多選取其他地區的教學資源,否則,偏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就失去了鄉土地理資源開發的意義。“方便”就是在教學活動中便于直接應用,可以運用各種現代教學手段,對鄉土地理資源進行表現形式的科學處理,借助于多媒體、視頻、圖表、數據等,有效服務于地理教學活動。

        三、高中鄉土地理教學資源開發利用途徑及優化

        1.立足實際,完善校內資料搜集。各學校自身的圖書館、局域網、地理實驗室等,都有許多鄉土地理方面的信息資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在這些地方進行資料的收集。如我校地理組就專門針對連云港港口規劃和建設、花果山旅游資源開發等方面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學生從中可以便利地獲取相關信息,簡單易行,時效性強。另外,校園天文臺、校園氣象站也記錄有相當詳細、具體的本地區天文氣象資料或數據,學生查詢也較為方便。

        2.注重生活積累,完善和豐富鄉土資料。高中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對于鄉土地理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感知基礎。如本地區工業園區規劃、農業區分布、河流走向、空氣質量、植被狀況等,這些留在學生記憶中的地理信息比較清楚和直觀,把其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鄉土地理資源篩選與整理出來,也是一種較為生動的教學素材。

        3.借助新聞媒介及時搜集相關信息。地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于各種媒體來獲取有關連云港地區的鄉土地理信息,可以通過互聯網、電視報道、地方報紙以及宣傳畫冊等途徑,獲取有關本地區自然、人文等方面更多的鄉土地理材料。

        4.親臨現場、實地勘察獲取數據。在學生的生活中,各種地理要素、地理事象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夠獲得較多的鄉土地理資源信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拿起定位儀、拍攝設備、測量工具等,走出校門開展遠足與勘測活動。連云港市擁有江蘇省海拔最高的山峰,面積最大的人工湖,且傍山依海,自然資源豐富,結合教學實際組織開展實地勘測活動,也是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與提高。

        5.查閱地理文獻資料。師生在地理教學活動中遇到鄉土地理問題,可以聯系文史資料館、博物館、民政部門、水利交通部門,來查閱本地區地理方面的文獻資料。這種途徑獲得的資料不僅豐富,而且極具準確性。許多資料都是經過專門技術人員長期搜集整理獲得的,系統性強,權威性高。

        第9篇:教學資源開發范文

        一、把目光投入到鄉土資源中

        鄉土資源是最寶貴、豐富的資源,是因為它真實、易取,有價值、可信度高、生命力強。就廣袤的農村而言,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優勢,有著地方特色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它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去開發,為學生構建開放、輕松、活躍的學習環境,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獲取知識的渠道,為學生搭建將課本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的平臺。學生走向社會,走近身邊熟悉的人、事,在身臨其境,潛移默化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1、 關注人文歷史,在本土文化中挖掘資源。

        我們學校居于當地的“江西南康北部鄉村”,僅從南康來看也是一個發掘不盡的文化寶庫――“中國客家歌舞之鄉” 、“中國甜柚之鄉”、“中國臍橙之鄉”、江西省“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縣”、南康坪市譚幫古城、南康坪市蓮花山等。這一些離學生生活很近,對他們極具吸引力,而且找資料也相對容易一些。所以要充分挖掘身邊的素材,研究家鄉的歷史名人,繼承和發揚民間文化。

        在有關教學中,我們適時、巧妙地將南康坪市譚幫古城這一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資源補充到教學中。具有五百年歷史的譚幫古城是坪市鄉的一處風景,雖然已被現代的氣息侵蝕,卻古樸依舊、韻味依舊。既有歷史文明的痕跡,又能體現當下居民的人情世故,這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為了讓從小在坪市鄉成長的孩子們對于譚幫古城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們進行了“譚幫古城尋蹤”的綜合實踐活動。活動分攝影采風組、采訪調查組、數據測量組、資料匯編組。學生通過實地走訪研究譚幫古城,了解了關于譚幫古城的故事傳說、風土人情以及譚幫古城在經濟發展中的不斷變化,激發了隊員熱愛家鄉的情感。

        2、 關注社會經濟,在地方發展中挖掘資源。

        南康產業聚集,商貿活躍。已初步形成礦產品、家具、服裝、電子信息、精細化工、食品、甜柚、生豬、飲食娛樂、商貿物流十大主導產業,是江西省的家具產業基地、紡織服裝產業基地和全國100個重點食品加工縣(市)。是中國甜柚之鄉、全國瘦肉型商品豬生產基地。南康人商業文化底蘊深厚,全民創業氛圍較濃,民營經濟是市域經濟的主體,在贛州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響,有“江西的溫州”之稱。1997年5月,著名社會學家前來考察后,將南康經濟現象概括為:“無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聯四方”。根據家鄉經濟發展情況,我們開設“日新月異話家鄉”地方課程,要求教師和學生圍繞具有地方主要特色的農業、工業、教育等,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過程,提升學生關注家鄉,熱愛家鄉的樸素感情。

        3、 關注百姓生活,在熱點問題中挖掘資源。

        地方課程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課程,它的內容應在學生的生活中、視域中,在社區的環境中。所以,它的內容應該是可見的、可聽的、可觸摸、可親身感受的,使學生沒有陌生感,在親密的接觸中與課程對話。從百姓日常生活中,我們同樣能開發資源、選擇內容,甚至要求學生自己就成為地方課程的組成部分,充分體現生活的色彩。

        二、把焦點聚集到學生發展上

        學生是發展的個體,學習的動力需要一定的激情。我們大膽地拓寬地方課程教學渠道,引入生活活水,精心設計豐富多彩、別開生面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家鄉,以調查、訪問、觀察、討論、探究等多種形式,獲取對家鄉全方位、立體的、多角度的認識,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下,感受學習的魅力,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積淀豐厚的人文素養。

        1、 注重拓展延伸,從學科知識中挖掘資源。

        綜合是地方性知識存在的基本方式,這種綜合性知識進入地方課程當然也應是綜合的。其綜合性就是強調跨學科、跨領域,強調學科間的滲透,教師可以將實踐活動與某些學科打通進行,使學習內容不局限于教材,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發活動主題,拓展到相關的信息媒體,延伸到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以生成更多活動主題,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

        2、 立足學校特色,從校本文化中挖掘資源。

        學校作為學生生活、學習、活動密切聯系的重要場所,其環境面貌、文化氛圍、活動內容都是地方課程可挖掘的重要資源。每個學校的條件、環境各不相同,但我們只要“有心”,就會發現學校本身存在著許多可利用的資源。學校師生在長期活動中積累的知識、敬業、成果以及校園文化和辦學傳統等也是一種可利用的資源。讓學生在熟悉的親歷的生活中,在真實的豐富的情境中開展實踐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責任素養。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第一网站a√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网站你懂得 |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在线播放 | 一本大道香蕉久97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精品女同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视频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