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范文

        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

        第1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范文

        論文摘 要: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教育部門也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初具規模。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如何,遇到了哪些誤區,本文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

        經歷了十幾年的努力,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在資源建設方面,開發了基礎教育資源庫、高等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庫、國家職業教育資源庫、職業教育資源建設基地等各級各類教育資源,初步形成了資源建設的有效機制。其中數字圖書館、大學數字博物館建設走在國際前列。并且移動教育的逐步啟動,也大大地擴大了教育的范圍,因為中國的手機用戶要遠遠大于在線上網的人數。

        其次,在建設標準方面,構筑了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標準體系CELTS,推出40余項標準,啟動了標準化測評認證,為異構系統互連互通和資源整合共享提供了可能。

        再次,在人才培養方面,開設了信息技術相關專業和信息技術課程,對計算機相關專業進行教學改革。日前建有示范性軟件學院35所、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35所、國家計算機技術與軟件應用技能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180個,還有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

        關于教育信息化的總體目標是:2010年,要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中國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包括要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解決現階段出現的矛盾與問題;資源整合與應用集成水平要有明顯提高。2020年,真正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和實現全面小康的基礎支撐。包括形成支持我國初步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知識共享渠道和機制、信息化基礎設施和部分領域的應用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技術上創新能力大幅度增強;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達到中等收入國家先進水平。

        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誤區

        縱觀教育信息化近年的建設,應該說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簡單的總結就是“投入高,增長小”。

        1.重硬輕軟現象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從教育信息化幾年建設總體程度來看,基礎硬件建設已取得一定成績,但軟件建設卻沒有跟上硬件的建設步伐,使軟件匱乏成為教育信息化快速提升的瓶頸,從而導致整體教育信息化應用處于一個低水平。同時也存在在落后的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誤區。只簡單地采用計算機技術提高處理速度,僅僅用計算機系統仿真原手工管理系統和業務流程,而不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充其量只是減輕了管理人員及業務人員的勞動,其作用的發揮十分有限。

        2.資金問題,影響信息化的普及

        從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來看,資金一直是困擾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一個大問題,不管是基礎環境還是軟件環境都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資金來源以政府投入和自籌資金為主,吸引資金的范圍比較窄,再加上地區經濟狀況差異使得有些區域投資捉襟見肘。再就是一些教育部門的決策者、主要管理人員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缺乏足夠的重視,信息意識淡薄,思想保守,沿用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依靠國家和贊助來解決教育信息化建設,不知道用市場理念或方式來解決,從而制約了教育信息化建設。

        3.教育資源質量不高

        開發人員與一線教師或者資源使用者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使資源的建設資源沒有充分地發揮作用。教育資源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資源建設本身有其特殊性,投入大、資源組織復雜、建設周期長、收效慢,種種因素導致教育資源建設一直沒有質的變化。目前我國的教育資源數量眾多且良莠不齊。

        4.信息化應用水平發展不平衡

        主要表現在中西部的地區差異。單從基礎設施和資源建設上看,東西部信息化應用水平發展差距較大,在大中城市和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各高校和中小學的信息化發展很快,基本建起了校園網、局域網、城域網;而在中西部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由于教育經費的短缺,信息化的投入明顯不足,信息技術教育設備和資源與發達地區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這不僅嚴重制約著該地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而且成為制約我國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提高的障礙。

        5.信息化資源的維護與安全問題

        資源是由人來使用并且從中獲利的。但是某些地區和學校現有的管理人員信息意識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偏低,這是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為此,對全員進行培訓,使之適應新技術應用和教育改革的挑戰具有特別重要的戰略意義。還有就是某些地區和學校在進行教育信息化建設時忽視標準和安全,給信息化的發展留下隱患。因此,要加強標準的貫徹宣傳,安排信息安全專用建設經費,加強信息安全工作。

        三、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建議

        1.提高教育界各級領導干部對教育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

        教育信息化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它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教育模式的改進,促進管理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滿足終生學習的需要,用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投資大、周期長,涉及學校內部機構的調整、管理程序的變更等許多敏感性的問題,會不可避免地導致一些機構和人員的地位、作用及工作內容、工作方式的變化,從而引起相關人員的抵制和不合作。目前教育界很多領導干部缺乏必要的信息技術知識,對實施以教育信息化推進教育現代化發展戰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緊迫感不強。因此必須讓教育界各級領導干部認識到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這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擔當主要角色,大力開展教育信息化知識的宣傳、培訓和推廣。

        2.充分發揮示范點建設作用

        通過主管當地教育的部門推動和示范點取得的成績,可以非常有效地推動信息化在整個教育行業、區域中的應用。因為取得了成績,其他地區也可以效仿,節省人力物力,使軟硬件的結合點恰到好處,不浪費資源,使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培訓骨干,全員參與。抓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設,主要是建網、建庫、建隊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掌握現代教育理念和技術的師資隊伍是成功實現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證。目前在各級各類學校相繼建立了信息技術培訓班,為教師提供了應用信息技術和提高業務水平及工作能力的平臺。

        3.統一領導機構

        教育信息化是一個復雜的大型系統工程,除了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外,還需要多個部門和單位協作,更需要有很好的理念、優秀的項目管理和優秀的建設隊伍。因此必須有領導的重視和統一的組織機構、各業務部門的通力合作,形成全局一盤棋的建設思路,考慮到各個棋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不是讓每一個棋子孤軍奮戰,相互合作交流,才能夠打贏教育這場持久戰。

        4.注重資源建設的實用性

        教育信息化的建設,不是簡單地用計算機代替手工勞動,也不是將傳統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計算機網絡中,而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引進現代管理理念。在教育信息資源的建設上,除需對現有教育類門戶網站進行必要的管理外,還應加強現有網絡內的教育資源的整合。因此,探索教育資源建設,提升應用水平成為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使命。每一個教育資源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夠用來撐門面,我們要做到真正地使用起來。特別是不能有攀比的心理,每一個學校或者教育部門應該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否則只能形成浪費資源的惡性循環。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

        四、結束語

        用教育信息化推進教育現代化,用教育現代化提升綜合國力,是實現我國教育跨越式發展的長遠大計。我們要找到缺陷和薄弱環節,不斷整改、完善和健全,并且要從發達國家或者教育信息化建設成績突出的國家中得到啟示,使中國的教育信息化能夠與世界接軌,真正地實現中國式教育信息化。

        參考文獻:

        [1]伍昭嫦.發達國家教育信息化現狀及其給我們的啟示[J].教育探索,2003(10).

        第2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范文

        一、前言

        在我國經濟中,制造業是國家的支柱行業,占據國有經濟的重要地位。隨著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機械工程技術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形勢。從目前機械工程技術的發展來看,在產品研發和生產制造中,機械工程技術正在縮小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差距,在某些產品領域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原因在于機械工程教育中引入了信息化的理念,不但提高了機械工程的教育效果,也促進了機械工程教育的發展,所以,我們應對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發展有全面正確的認識。

        二、機械工程技術的特點分析

        1、機械工程技術的先進性特點

        (1)靈活(2)高效率(3)能源消耗低(4)無污染(5)產品性價比較高。

        2、綜合考慮設計與工藝的特點

        在機械工程技術方面,設計與工藝緊密結合十分重要,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需要結合現場的工藝進行合理的設計,使設計一次性成功,這就是經常所說的并行工程。

        3、全面考本文由收集整理慮工業應用的特點

        對于機械工程技術來說,最終的目的就是提高制造行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就要求在設計之前詳細了解市場,針對工業應用情況進行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等等,使該技術能夠達到理想中的效果,這樣的機械工程技術才算是成功的。

        三、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考慮到機械工程的特點,在機械工程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從目前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來看,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手段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運用

        出于提高機械工程教育質量的目的,在機械工程教育開展過程中,及時的引入了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主要包括cad教學、網絡化教學等,通過教育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機械工程引進了國外技術的先進理念,形成了對國外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保證了機械工程能夠持續快速的發展。從目前機械工程教育的開展來看,信息化手段的運用范圍越來越廣,已經成為了機械工程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為機械工程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隨著教育信息化手段的不斷發展和提高,相信在未來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手段的應用范圍更廣,應用效果更加突出。

        2、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采用了網絡化發展的模式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為機械工程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不但提升了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質量,還提高了機械工程教育的整體效果,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為機械工程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參考。從目前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來看,網絡化的發展模式為其帶來了資源共享的便利,豐富了現有的教育內容,提高了教學實效性,為機械工程教育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從這一角度來看,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發展成為了機械工程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機械工程技術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證了機械工程技術的發展質量。

        3、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改變了傳統教育理念

        在傳統教育理念中,機械工程的教育應尊重書本內容,應以現有技術為基礎進行技術研發和技術教育,對先進技術的引入缺乏必要的手段。考慮到機械工程傳統教育理念的缺點,以及計算機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在機械工程教育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已經成為了必然的選擇,對機械工程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基于這一判斷,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改變了傳統的教育理念,開始朝著新技術引入和新技術應用的方向發展,極大的提高了機械工程教育的實效性,滿足了機械工程發展的現實需要,提高了機械工程發展的整體質量,為機械工程發展提供了新的參考。

        4、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效果和技術的先進性

        通過采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機械工程的教育效果得到了持續的提高,為機械工程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保證了機械工程技術的發展質量。同時,教育信息化手段的采用,保證了機械工程技術的先進性,使機械工程技術能夠及時的引入并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成熟的技術,為我國機械工程技術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從目前機械工程教育的實際發展來看,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效果和技術的先進性,為機械工程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從促進我國機械工程技術發展的角度出發,我們應對機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手段有深入的了解。

        第3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范文

        >> 保險公司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建議的調研報告 軍校信息化教學現狀分析及建議 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方式應用現狀及對策探究 高校信息化中數據挖掘現狀調研及應用研究 稅收征管信息化應用問題及建議 贛南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實施現狀調研及趨勢分析 湖南農村信息化現狀調研與啟示 教育信息化培訓現狀調研報告 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應用 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應用探析 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應用研究 高職信息化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現狀及對策 養老機構信息化管理調研及對策分析 信息化建設業務應用項目開發管理現狀、問題與建議 淺析我國證券公司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建議 我國稅收征管中的信息化現狀分析及政策建議 城郊選煤廠組織信息化現狀的思考及建議 義烏玩具生產企業信息化現狀分析及改進建議 寧夏農村信息化建設現狀及發展建議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中國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全文[EB/OL]..

        [4]新華網.致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EB/OL].http:///2015-05/23/c_1115383959.htm.

        [5]華子荀.我國信息化教學模式發展現狀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4):49-51.

        [6]劉矗尹睿.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內涵與提升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14(10):31-36.

        [7]戴曉華,陳琳.我國中小學微課發展現狀及其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9):78-83.

        [8]曹培杰.中小學生信息化教學的學習體驗調查[J].中國電化教育,2014(9):24-28.

        [9]蘇小兵,管玨琪,錢冬明,祝智庭.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7):94-99.

        [10]斯蒂芬?哈格德.慕課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5):92-112.

        [11]郝丹.國內MOOC研究現狀的文獻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4(11):42-50.

        [12]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5-16.

        [13]問卷網.信息化教學現狀調查[EB/OL].[2015-12-09].http:///s/MfamQb/.

        第4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范文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 數字校園

        1 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發展現狀

        (1)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硬件)建設已初具規模,國家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及投資水平逐年增強,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從計算機等單獨設備的購置和基礎網絡的建設到今天數字校園的融合集成,從數字校園的校園網建設到云計算支持的智慧校園網推廣,逐步強調應用系統及硬件之間的集成和整合。

        (2)教育信息化資源(軟件)建設有了進一步飛躍式發展,數量、質量均有顯著提升,教育資源建設從最初的單機資源庫建設到今天已具有規模的資源源管理平臺建設,及云計算平臺建設,云資源體系正在逐漸形成并完善。

        (3)農村教育工程已取得重大進展,農村中小學校校通工程建設全面完成,教育單位及師生越來越重視遠程教育資源帶給他們的便利,云計算及數字資源的建設既減少了在軟硬件環境建設上的資金投入,又可以利用互聯網來獲取更多的信息技術,從過去的被動應用到今天的主動學習,使教育教學發展在信息化的推動下獲得巨大收益。

        1.2 存在問題

        1.2.1 教育觀念相對滯后、信息化管理混亂

        信息化發展對教育教學的傳統理念已產生巨大影響,但由于教育主管部門及教師對教育信息化重要程度認識不到位,如今的課堂教學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教學內容、教學進程、甚至教育的最終目標還是為以考試為中心,缺乏對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和培養,創新意識及自身能力發展明顯不足。傳統教育模式制約了信息化的發展。同時,目前大部分學校在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中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體制及標準規范,沒有認識到信息化建設將引領發展全局的地位,因此,視野狹隘、沒有全局觀、缺乏系統的指導也勢必造成主管單位與學校之間、校與校之間,學校部門之間 形成了各自的信息孤島。

        1.2.2 教育信息化應用普及度不高

        當前的教育信息化建設還只滿足教育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學校都設有計算機課、校內有簡單的辦公管理等,已有的信息化項目不能夠很好地應用到日常學習工作,大量資金投入到硬件設施的建設上,本應促進信息化的發展,但在實際生產學習中,運用率是遠遠達不到投資目的的,同時已開發和運用的軟件和資源在更新速度上又不能達到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求,開發與利用資源矛盾突出缺少統一的標準及評價體系教育信息化缺乏統一的規劃,缺乏校園信息化的集中整合應用平臺,各自獨立的教學或辦公導致缺乏協同工作能力。數字資源等網絡教學平臺本應成課堂搬家工具,卻并沒有輔助課堂及教管。

        1.2.3 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協調、建設發展不均衡

        目前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雖有顯著提升,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待解決的問題,例如:缺乏統一的發展思路和發展規劃,地區間、城鄉間還存在著明顯的發展不均衡,數字鴻溝有所擴大。在全國不同省市、不同類別學校及不同個體間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和網絡普及程度都有明顯不平衡。數字校園、智慧校園等信息化發展程度先進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2 數字化校園的產生及應用

        2.1 數字化校園概念的產生

        數字校園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提出E-campus計劃,而正式開始于1990年美國萊蒙特大學教授凱尼斯格林組織發起的“數字校園計劃”,該項目正式名稱為“信息化校園計劃”,該計劃首次提出數字化校園概念。在此之后1998年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發表了“數字地球―21世紀認識地球方式”的演講,由此,“數字地球”“數字城市”“數字校園”等諸多數字概念開始深入推廣,并已廣泛應用到教育、衛生等各個行業當中。

        2.2 數字化校園的應用

        2.2.1 日常教學管理

        基于數字化校園技術將有利于建立全面和主動的教學管理,可以完善教學管理的組織系統、評價和考核系統,有利于拓展學生學習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智慧校園能為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合作學習提供強有力支撐。

        2.2.2 數字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通過數字化校園來實現智慧化的服務和管理。數字化校園在圖書館中的應用,主要是RFID電子標簽的應用。智能書車是一種移動式RFID(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各類圖書文獻歸架管理設備,它具有查詢、定位、書架智能尋址等通訊功能,可實現文獻架位信息收藏、文獻分揀、新文獻上架等功能。

        2.2.3 數字化實驗室管理

        數字化校園將繼續借助RFID對實驗室設備,儀器,藥品等進行分類管理,在掌握其基本屬性后,利用閱讀器可獲取任何之前存儲過的信息,方便調用。還可幫助學生在實驗時,方便獲取所需物品,實驗步驟、操作指南等信息,在實驗過程中如有突況或危險,智慧校園將提醒并中斷實驗過程,避免損失。實驗結束后,最終實驗結果和數據又通過智慧的的數據分析反饋給教師和其他同學,既實現了教學實驗的數字化,智能化,又節省了如實驗員等人力物力的投入。

        2.2.4 考勤、舍務管理

        學生考勤及舍務工作是學生日常教學過程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常規考勤或檢查工作主要都由教師承擔,花費教師額外的時間與精力。基于數字化校園下,每次上課或回到寢室時,通過人臉識別技術或校園卡中的RFID技術,即可通過一個刷臉或刷卡的簡單動作,完成人到數據的轉換,再通過讀卡器將發來的的數據發送到遠程服務器中;遠程服務器接收到數據后,將數據存儲到數據庫中;然后,教務人員或者教師通過瀏覽器登錄到考勤查詢網站,可以實時地遠程查詢某一節課或某一位學生或某個教室在某一段時間內的考勤情況,同時也能方便查看學生進出寢室的情況,掌握學生在校與否的安全性;學期結束時,每門課程學生的出勤情況或者某個學生在一個學期的出勤情況可以自動統計出來。

        參考文獻

        [1]黃榮懷.中小學數字校園的建設內容及戰略重點[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8):6-7.

        [2]鐘平等.智慧校園設計方法的研究[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4).

        第5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范文

        關鍵詞: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化

        高等學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課堂、主渠道,必須切實擔負起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研究生作為大學生的一個特殊群體,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高速發展,研究生的比例日益提高。伴隨著研究生的規模不斷增大,年齡結構、人員群體日漸復雜,如何對這一特定群體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就變成一個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當前,我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顯著,但同時面臨著諸多挑戰。面對這么大規模的研究生,要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信息化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必須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和質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理念不清、功能不全、技術疲軟問題尤為突出,直接阻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嚴重影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增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實效性,為研究生人才的培養與教育營造健康的環境與氛圍。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遵循社會發展進步的規律。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必然存在的社會活動,信息化建設是該項社會活動發展與進步的一個重要表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必須遵循這一社會發展規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以人為本是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研究生已不滿足于在課堂上接受簡單空洞的灌輸和說教。網絡媒體快捷、繁復的信息沖擊,社會上的熱門話題、不良現象及各種評論與現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之間的博弈等都給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只有通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才能適應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勢在必行,任重道遠。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滿足研究生個性發展需求。網絡信息時代,研究生極易出現政治意識相對弱化、理想信念動搖、知行脫節、是非觀念淡薄、誠信滑坡、缺乏奉獻精神和艱苦奮斗精神、缺乏正確的成才理念等問題,嚴重影響研究生健康的個性化發展。只有大力推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才能優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為研究生個性化發展開拓空間。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實效性不強的原因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當下,網絡陣地已成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忽視的重要陣地。高校做出了眾多嘗試,利用網站、微博、微信、QQ等多種網絡渠道進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實效性并不顯著,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理念不清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意義重大,各高校給予充分重視,但就發展現狀而言,建設理念不清是一個突出的共性問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意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網絡信息技術的結合。思想政治理論為本,網絡信息技術為末,固本培元,才能枝繁葉茂。但是,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信息化建設理念含混不清,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現象屢見不鮮,且愈演愈烈。這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實效性不強的根本原因。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功能不全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聯系,也有區別,有共性,也有差異。由于研究生的年齡階段較高、社會閱歷相對豐富,其思想政治教育始終處于隱性和滯后的狀態,致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建設明顯乏力,主要表現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功能不全,缺乏基礎性的引導與服務,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真空地帶。

        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技術疲軟

        我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普遍缺乏專業的技術支撐,多數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掛靠在其他業務科室之內,沒有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技術人員進行內容更新與技術維護,嚴重影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實效性的發揮。

        三、增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效性的對策

        針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效性不強的現狀與成因,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凝練思想,改進措施,強化效果。

        首先,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內涵。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對癥下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要摸清現狀、明確目標、找準要害,并不斷深化內涵,真正服務于研究生成長與成才。研究生階段,無論是學習狀態、生活狀態都有了根本上的改變,但仍處于由單純的學生角色向社會角色轉變和適應的過程。思想矛盾的核心來源于理想與現實的不斷沖突。流于形式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只能隔靴搔癢,只有深化內涵建設,才能走進研究生心里,滿足研究生發展需要。

        其次,創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形式。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日臻成熟,單純依靠媒介簡單地消息這種信息化形式已經嚴重滯后。客觀環境和研究生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內在需求都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有所創新,既符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規律,又能充分展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能夠靈活生動地被廣大研究生接受和喜愛。

        最后,革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技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對研究生培養和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其他各個環節的工作處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革新,在明確理念、深化內涵、創新形式的基礎上,建立過硬的專兼職隊伍,提高工作人員技術水平,將增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效性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第6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范文

        通過二十年來不斷努力,當前我們教育信息化已經得到極大提高,到達水平相對較慢發展關鍵時刻。教育信息化面臨怎樣開展可持續發展的艱難挑戰。解決該問題的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徹底探究問題深處原因,之后再根據其做出應對方案,這樣才能夠滿足科學發展觀所需。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作為教育信息化建必不可缺的部分,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全都很重視其。

        二、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艱難建設

        可持續發展觀主要是著重于整合發展理念,因為發展不應當只是局限于世間當中的永續,還應當包含有其在內容里面的協調性,并且還有特指出人與經濟、社會等因素發展內容在系統意義里面的協調以及綜合調整,包括人際、區際等等協調,這種發展觀是種整體、系統以及內生的。從可持續發展觀里面所特別指出的系統綜合調整以及協調發展分析,教育信息化發展里面還有非常多不協調的地方,其發展的速度以及教育整體發展水平沒有很好的保持平衡,而且技術也還沒徹底融進教育生態系統里面。

        三、構建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體系

        3.1該體系所存在的重要性

        上述所提出的體系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里面必不可缺一點。教育信息化持續發展一定要有專業研究機構從多方面對其提供長久平穩支持,這樣才能夠漸漸出現一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構架,才可以為育人以及業界構筑一個聯系的紐帶,才能使得其對信息技術以及教學等互相交流,以及其能夠在這種模式下進行創新來提供技術支持以及理論支持。所以,有著多種功能以及能力的研究中心組合而成的研究支持體系,是其能夠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點。

        3.2該體系在我國的現狀

        這二十年里,我們教育信息化建設在很多方面構建上得到了非常大成功,可是在研究支持體系構建之上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迫切需要其在之后發展里面對其進行加強。技術科研里面,現如今存在著研究體系相對不集中,以及力量不夠。

        上述說闡述的兩點問題,將可能直接引起教育界失去包括技術在內的很多方面的支持,然而產業界與其對比卻呈現出嚴重教育理論支持的不足,而這兩點在則呈現出在很長時間段里面沒有很好處理的現象。在戰略研究之中,現如今也還沒有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研究體系。因為沒有完善的基礎研究框架以及專門的戰略規劃研究部門,所以相關教育不美沒有能夠好好把握住教育信息化發展具體現狀以及對其進行很好監控還有盡早開展調整方案的實施。此外還有工程項目實施過程里面,不能很好開展精準的項目狀態監管以及構建效果分析;在推動產業前進過程里面,沒有對其現今發展狀況有一個很充分的了解。在制定宏觀發展方向過程里面,沒有很好對國外發展現狀盡快把握。而使得上述所說的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信息化領域至今為止還存在著專門的研究服務機構匱乏現象。

        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在其起步的時候,因為主要任務集中在實施基礎設施構建上面,所以忽略了上述的問題,可是伴隨如今我國教育信息化水平日漸提高以及信息化和教育之間相互聯系日益密切,漸漸暴露出里面所存在問題。而在學科支持上,其所依托的核心學科通常不能很清楚的看到,首先,通常我們所說的教育技術學科是被作為二級學科安置在高等教育學科體系里面的,其從屬于教育學這一一級學科。此外,計算機或是信息等技術學科卻是屬于理工類的學科之中,其對教育信息化領域所需的幫助很有局限性。現今我們國家中專門服務于教育信息化研究以及構建的新興交互學科還沒能發展起來。而華中師范大學已經嘗試建立教育信息技術這方面的學科,并且有了相當大的成績,可是其依然需要努力,因為在核心學科建設上仍然不足。

        3.3該體系建設的重點

        構建出我國的這一體系已經成為現今很迫切的問題。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里面出現的很多疑問通常不能夠依靠著兩門學科簡單的交叉聯系就可以解決,而是

        通過開展很多涉及理論創新等各個因素的創新性活動方案來系統性向前進行。所以,一定要建立出一支專業高水平的科研隊伍對其進行研究。該領域里面專門研究基地的數目相對不多,因此極大的限制了教育信息化持續迅速向前進步。依靠高校或者是企業機構來構建科研部門,可以建立起這一研發支持體系,不但能夠很好地構建出連接教育部門用產業界之間相互聯系紐帶,并且還能夠保持住一支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科研團隊,為這二者相互交融帶來前進力量。所以,構建專門服務于其的研究支持體系,對其進行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第7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信息道德觀

        一、信息技術教育的涵義

        信息技術教育有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是指學習信息技術與掌握信息技術的教育,是從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內容來闡釋信息技術的教育;二是指利用信息和技術去完成教育活動的過程,是利用教育的手段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來解釋和運動信息技術教育。由此,可對 “信息技術教育”作如下定義:信息技術教育是指學習、利用信息技術,培養信息素質,促進學與教優化的理論與實踐。

        二、信息技術教育的國內外發展現狀

        在信息技術教育方面,國內起步比較晚,發展相對于西方等發達國家較慢。

        在西方國家,信息化技術起步較早,經過多年的完善和改革,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方國家非常重視信息技術教育。英國、法國、德國都有許多成功案例。以德國為例,信息技術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授課,在中學安排計算機基礎課程,聘請優秀的計算機教師教授學生。在其它相關學科教育教師也在不斷的傳遞信息教育內容。信息技術主要靠計算機進行數據的處理,利用軟件來分析和傳播知識。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方案包括信息和通訊技術的基礎教育,主要的教學對象是9—10年級的學生。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必須學會利用信息和通訊工具的使用,教會學生利用計算機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頭腦變得更加的靈活,思維更加開闊。同時學生學會了計算機等信息工具的使用,也能夠減少大量的工作量,學會利用軟件來解決問題,也能夠減少一些繁雜的編程,這對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三、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情況

        在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必須加強學生信息化教育,才能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我國對學生信息化教育高度重視,1994年國家開始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教育科研網絡建設,1998年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建設網絡大學,2000年在召開了全國信息化技術教育工作會議。為了加快我國信息化技術步伐,跟上發達國家腳步,國務院社里了信息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小組深入研究了我國信息化教育進程,并制定了 《國家信息化 “九五”規劃和2010 年遠景目標(綱要)》,將 “教育信息化”列為“國家信息化”的任務之一。2010年 1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制定的 《關于加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的指導意見 (草案)》中,對各級各類學校信息技術課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時間做了規定。

        四、信息技術教育的分析與發展趨勢

        綜上可以看出,我國也十分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投入和開發力度也在不斷加強。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在目標的定位、教學體系設計、操作環節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不足。

        例如現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材就存在一些問題,涉及面較窄,只局限于技術層面,教材空洞,大篇幅的闡述軟件的使用方法,內容復雜,對訓練內容提煉不夠,學生目的不清,多數學生知識照著模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弄得學生滿頭霧水,沒有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材編寫觀念陳舊,與實踐聯系不夠,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后的運用與技術的發揮。學生學習不是局限于簡單的操作,是要運用的現實當中,要培養學生發散的思維、開闊的視野,因此在教材編寫與實踐操作方面應當加強,所以信息技術教育必須增加并強化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一)信息觀念、信息意識教育。要教育和引導學生,加強學生信息化教育的培養,要讓學生知道信息是時展的指引者和領導者。讓中小學生了解信息化時代對社會的發展和作用,從這個角度來教育和影響學生,激發學生探索、發現的意識,喚醒學生信息化學習的興趣。還要將信息技術與國富民強、民族振興、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緊密聯系在一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形成遠大的志向,只爭朝夕地投入學習。

        (二)創新觀、終身學習觀教育。信息化時代是人才發展的需求,人才發展也是推動信息化進程的重要動力,通過終審教育觀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這一深刻內涵,了解信息社會的新型學習模式;通過信息化技術學習讓學生知道,信息化社會是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過程,如果不學習不進步就會被社會淘汰,讓學生有危機感,有責任感,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熱情,讓教學過程也從“填鴨式”教學變成“主動性吸取”知識的過程,提高學生并利用網絡讓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索性、合作型學習的實踐。

        (三)信息道德觀教育。信息化時代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因此,信息化時代,道德管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否則網絡可能成為吞噬青少年心靈的黑手,因此信息技術教育必須貫穿信息道德觀的教育。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合理的、積極地利用網絡,才能主動抵制那些黃色、暴力、邪惡的信息。

        五、結語

        通過分析國內外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歷史,了解我國信息教育發展情況,對于我國素質教育發展進程有很大的幫助,也是我國信息技術教育長遠發展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技術教育要從教師本身做起,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信息化教育技術水平,并且在培訓過程中要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我國的信息技術教育事業也必將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王吉慶.信息素養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 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走進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8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范文

        論文關鍵詞: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目標;策略

        江蘇是教育大省.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先進地區。隨著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全面推進,江蘇省提出了建設基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的戰略部署。基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是一項包括了網絡、資源、人才、機制等教育信息化諸要素在內的系統工程,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建設是其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支撐。服務體系建設中的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建設突破了以往以教師培訓為主的建設思路,力圖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對以教師為主體的、涵括了教育行政人員及管理人員在內的教育工作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層次的能力建設,以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的規劃、管理和實施能力。

        一、發展現狀

        1.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成績顯著

        江蘇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和考核在全國起步較早,從1997年開始,江蘇就組織實施了面對廣大在職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到2004年,已完成了以音視頻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第一輪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和以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第二輪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全省中小學45歲以下的女教師及50歲以下的男教師共計60萬名教師參加了培訓并通過考核。2004年,江蘇省在全國率先啟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能力的培訓和考核工作,即第三輪培訓工作。至2006年,江蘇共有7萬名教師完成了此輪培訓和考核。

        2006年,江蘇進入全國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培訓的整體框架,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納人全省教師繼續教育總體計劃中。在江蘇,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培訓采用了全新的理念與模式,以“融理論于技術,用技術輔助教學”為宗旨,強調“參與、動手、合作”,采用研究性學習、合作化學習等方法,鼓勵教師通過團隊合作提高教學水平、啟發教育智慧。從2006年至今,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中.江蘇的參考人數占全國人數的75%.合格率90%以上,遠高于全國平均合格率。

        在進行教育技術能力全員培訓的同時,江蘇一直致力于學校信息技術專門人才,特別是網絡管理人員的培訓和培養。從2004年開始,江蘇以短期培訓的方式,對全省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網管人員進行以知識性為主的實用技術培訓。2009年,江蘇對全省普通高中階段所有學校共計737名網絡管理人員進行了集中培訓.這是江蘇在專任教師中開展大規模專業培訓的開始。

        與此同時,各類教育技術應用比賽、觀摩、課題研究等教研活動一直是江蘇教育信息化建設中非常重視的一個方面。江蘇建有54所國家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示范)學校,506所省級全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示范)學校,市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示范)學校在蘇州等地也有不同規模的建設。教育技術課題研究開展僅在“十一五”期間,就設立有全國教育技術研究重點課題11個,專項課題304個.青年課題55個.子課題近300個,參與學校近700所

        2.存在問題

        (1)發展不均衡

        就應用領域而言,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比較受重視.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雖已取得明顯成效,但仍然缺乏有組織的、全區域性的應用類型。比如.省級層面的學生學籍管理、校務管理等還有待進一步建設就應用的地區發展而言。不平衡性更為明顯。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其重要的先行條件在于計算機等設施設備較為廣泛地進入教育領域。江蘇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地區性經濟發展差異,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地區差距較大,受此影響,教育信息化應用情況同樣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如在蘇州常州、南京等地,“班班通”已基本實現,很多教師已成長為web2.0時代的群體性教師。交互式電子白板、網絡教學已被熟練地應用,大量教師已通過博客等形式自覺地提高教育智慧。而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很多教師對新課程改革中教育技術應用理念的理解還不到位,對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尚處于啟蒙階段.教育技術“不實用”、“不好用”“用不好”是比較普遍的反應。

        (2)機會不均衡

        一般來說,發達地區、城市學校教師參加各種競賽、觀摩、課題研究、教研活動的機會比較多,校本培訓課程也比較豐富: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這些地區的農村學校,教師的教育技術知識和技能的獲取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個體的興趣和熱情,校本培訓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參加各種競賽觀摩、課題研究等教研活動的機會相應也比較少。就有組織的培訓來說,省級市級都比較重視對一線教學人員的培訓,而相對較忽視對教育管理者及專業人員的培訓.

        (3)形式相對單一

        長期以來,開展培訓和各種活動是教育技術能力建設最主要的兩大形式,事實證明,這也是非常有效的兩大形式。但是,就培訓而言,以集中面授、集體聽講為主的形式占到了所有培訓課程的95%以上,而網絡授課、以課例和討論為主的培訓還處于嘗試階段。教育技術應用的最終目的是要建立起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懷疑精神為目的的課堂.而我們的教育技術培訓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我說你聽”的舊有模式,亟需為學習者創造更多主動參與的機會。

        (4)效能有待提高

        各種培訓和教研活動在江蘇一直開展得比較火熱,但實際效果與組織者的預期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師參加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和相關活動,經常出現“當時很受鼓舞,回去一切依舊”的情況。這一現象的產生雖然有著比較復雜的原因.但也體現出培訓和教研活動效能有待提高的問題。教師普遍反映,培訓的實際針對性特別是對教育信息化相對薄弱地區具有實際意義的培訓還不成系統,操作和討論的時間偏少。與課堂結合的學習內容還不夠,有深度的探討也很有限。

        二、發展目標

        經過多年建設.江蘇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已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新時期。這一時期,江蘇提出全面建設區域教育現代化,要求教育信息化丁作必須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教育公平、推進素質教育、深入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多貢獻和支持;要求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拓寬思路,在加強宏觀統籌的同時加強實踐指導。使其與江蘇的區位優勢及事業發展水平相適應。不斷增創領先優勢,繼續保持在全國的先進地位。同時,教育信息化本身的發展態勢也要求在更高的層面上加強對各要素的組織和統籌。以充分發揮信息化各子系統的效能。在這樣的新形勢下.江蘇提出構建基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作為其中重要的子系統.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必須在一個新的高度上反思發展中的矛盾和困難,思考發展的方向和舉措。

        針對發展現狀、形勢以及面臨的問題.江蘇確定了未來一個階段教育技術能力建設的發展目標。具體為:深入開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政務、校務、教學等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建立開放的、多層次的、可更新的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養培訓體系,不斷提升應用的層次和水平,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持續的信息化智力支持和實踐經驗。

        到2012年.信息技術全面覆蓋教育管理應用的各個領域:全省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應用骨干隊伍進一步壯大,適應素質教育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明顯提高:廣大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進一步提高:主動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與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進程相協調的教育信息化應用成果不斷涌現。到2020年,信息技術深入應用于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各個環節,教育信息化人才隊伍日趨完備.教育信息化應用成為推動教學改革的核心因素。在這個發展目標中,有這樣幾個特點:

        (1)建設領域全覆蓋。應用的范圍從教學應用擴展到教育政務、校務、教學等各個領域,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教育的應用。

        (2)建設對象全覆蓋。改變了以往重視一線教師的建設方向,將教育行政人員、學校管理者、專業人員以學生全部納入建設對象之中.真正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3)重視體系建設。將應用基地、專家隊伍、教研、培訓等融合為一體,體現“大培訓”、“大教研”概念。強調各種應用活動對教師能力建設的重要作用,強調培訓和教研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強調各級培訓基地和應用基地的良好互動.強調對人員的分層次培訓和培養。

        三、具體策略

        1.強化教育信息化應用實驗(示范)基地建設

        在國家級、省級及地方級教育信息化實驗(示范)學校的基礎上,建設各級教育信息化實驗(示范)應用基地根據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不斷調整基地建設標準.突顯各級基地的示范、輻射作用,使其真正成為相應區域內教育信息化應用的人才和教研高地。

        2.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培訓基地

        制訂省、市、縣各級培訓基地建設標準,甄選市、縣(市、區)、學校三級教育信息化應用培訓基地。對驗收合格的培訓基地實行掛牌,并定期進行跟蹤評估。

        3.建立各級教育信息化培訓專家庫

        建立由國家、省、市和教學一線專家、學者、教師及信息技術專業人員組成的省及各級培訓專家庫。根據省教育信息化任務要求及不同地區的實際需求,承擔省級培訓授課及各地培訓活動的指導工作。

        4.實施多層次的教育信息化應用培訓

        (1)開展教育行政管理人員信息化培訓工作。以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律、教育信息化建設內涵和實踐重點、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機制及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內容,通過省、市聯動等形式,對各級教育行政人員進行信息化通識培訓。

        (2)開展校長信息化能力培訓和高級研修工作。依托學校管理平臺.對以校長為代表的學校管理者進行信息化培訓;以信息化環境下的學校管理和教育模式為主要內容,組織信息化應用實驗(示范)學校校長開展信息化建設高級研修。

        (3)開展“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全員培訓與考核認證工作。進一步完善中小學教師任職基本資格中的教育技術能力標準。以信息技能為基礎,以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為重點,以信息技術基本素養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高為目標,組織開展新一輪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全員培訓與考核認證工作。

        (4)建設信息技術學科應用三級骨干隊伍。以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應用及新理念、新媒體、新技術、新方法為主要內容,開展省、市、縣信息技術應用能手系列培訓活動.并在此基礎上采取層層評優等方式.形成三級應用骨干教師隊伍。

        (5)加強信息技術專業人員隊伍建設。加強對省、市、縣三級電教機構專業人員及學校網絡管理人員的培訓,為各級教育機構提供信息化應用的技術保障與支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業務機構及學校的網絡管理人員實行專人專崗、資格認證、持證上崗、定期考核。

        (6)加強信息技術校本培訓工作。加強對信息技術校本培訓工作的指導,鼓勵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定期培訓,指導教師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使信息技術培訓成為學校校本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

        5.開展應用課題研究和各類專題活動

        (1)開展教育信息化應用課題研究相關工作。各級業務機構積極組織并指導區域內以信息化實驗(示范)基地為主的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國家、省、市級教育信息化課題研究,及時總結經驗,開展優秀成果的交流和推廣。

        (2)組織各級各類教育信息化教學教研活動。在學校中廣泛開展各種教育信息化應用主題系列活動.提高學校信息化應用整體水平:在教師中開展各種與信息化應用相關的專題研討及學科競賽等活動.提高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能力和水平。

        (3)在學生中開展各類信息技術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和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9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范文

        (一)已經培養出大批的適應信息社會需求的人才

        信息化素質已經成了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成了當下社會對所需人才的要求的基本素質。當下我國的很多高校都增加了與信息化相關的課程,并且在各個專業的學科教育過程中滲透了信息化教育的理念。目前的很多高校幾乎都培養了一批傳統專業與信息技術專業相結合的應用型復合人才,為教育信息化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二)信息化資源建設由數量到質量上漸變

        早在之前,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設主要集中在資源的建設上,這些資源建設無非就是大量的購買各種數字化的軟硬件資源。可是放眼當下,我們還是很樂觀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從資源建設中轉移到建設資源管理平臺以及資源的應用平臺上面,已經轉移到建設數字圖書館以及大學數字博物館上面,而且這些網絡資源體系也在逐漸完善。除了上述之外,我國的有些高校還建設了網絡學院,網絡學院的開設方便了遠程授課,方便了學生輔導答疑。這些都使得我國高等教育信息資源建設卓有成效。

        (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

        當下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初具規模。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人們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也逐漸增高,相關部門的重視使得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資金數量逐年增多,從而很快地我們國家就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從單機應用、基礎軟硬件建設發展到向數字化、一體化整合。高校校園網的覆蓋范圍以及出口帶寬都在增加,高校運用教學的多媒體技術的種類與科目也在逐漸增多,此外對于多媒體的利用率與管理水平也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策略探究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信息化技術是先進生產的典型代表,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能夠幫助高校教師在教育領域內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提高課堂效率與質量,促進高校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先進方法的引進,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化素質,培養有利于當今信息時代的應用型復合人才,為高等教育教學服務。為此筆者探究了幾點提升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策略與途徑。

        (一)構建數字化學習中心軟件平臺

        構建數字化學習中心軟件平臺,這個平臺主要有教學質量工程支撐平臺、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全球優秀公選課資源平臺、精品課程申報以及建設平臺、專業與課程建設平臺、實驗教學和實驗管理平臺、論文指導平臺、課程實時錄播系統、教學博客平臺等。這個數字化學習中心軟件平臺的優勢主要有:第一利用信息化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從而實現課程教學活動的智能化、信息化與網絡化,在給學生提供海量學習資源的基礎上,實現教學與平臺建設的有機融合;其次利用平臺建設的機會,讓信息化手段監控教學實施各個環節。所謂的教學質量工程支撐平臺是指在支持“質量工程”的基礎上,革新高等教育教學的專業結構與專業認證、革新課程教材建設與資源共享程度,革新人才的培養模式,加強教師水平建設與教學管理制度多種需求,從而促進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與飛躍。利用先進的技術與高校內部的優秀資源優勢,實現數字化教學資源高度共享,建立數據搜索引擎,服務教學科研管理等核心業務。另外在該平臺上分享全球優秀的公開課視頻,積極地將全球其他學校的優秀視屏引入到我國內高校的信息化教育平臺上,還可以豐富我們高校的公選課資源。精品課程的申報是針對教師說的,利用這一平臺可以激發教師上課以及致力于信息化教學的積極性。其余專業與課程建設平臺諸如專業與課程建設平臺、實驗教學和實驗管理平臺、論文指導平臺、課程實時錄播系統、教學博客平臺都其自身的優勢,對服務于教學的高等教育信息化有著重要的推動與促進作用。

        (二)構建校園移動學習終端服務平臺體系

        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推動了移動通信技術的成熟。現在每一個大學生基本上都擁有一部以上的手機設備,因此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還可以利用手機為教學服務,其教學的普及程度根據學生擁有手機的數量我們就應該可以看到。尤其是在3G業務的商用之后,移動網、互聯網以及電話網三者之間已經實現同步,這種融合的優勢如果應用在高等教育上,其效果與影響力將大的驚人。所以筆者在此呼吁高校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構建校園移動學習終端服務平臺體系,這樣的話將會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在校園內獲取數字化學習資源,豐富學生獲取教學資源的方式與手段,實現高等教育教學的信息化,無形中形成一種信息化的學習氛圍,提高高等教育教學的質量。

        (三)四步推進措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 | 在线看国产精品黄v | 先锋天堂AV在线网 |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 亚洲成Av在线网站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