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電工技術基礎知識范文

        電工技術基礎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工技術基礎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電工技術基礎知識

        第1篇:電工技術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地基基礎;施工管理;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U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為了做好建筑地基基礎穩固工作,我們要對建筑地基基礎進行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以此來確保建筑的安全使用。以下我們就采用樁基礎中的預制樁作為地基基礎的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方面,做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一、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技術要點

        1.1 地基基礎的勘察技術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開始施工之前,必須對地基基礎進行勘察。地基勘察以5巖土工程勘察規范6為依據。

        1)收集建筑總平面圖,分析平面圖的坐標和地形,結合房屋建筑的性質、規模、結構和基礎形式,判斷建筑的荷載力,從而確定地基的埋置深度和允許變形范圍。

        2)通過勘察,查明地質的類型、分布、工程特性,對地基的穩定性和均勻性作出分析評價,以便初步判斷不良地質的類型、成因和分布范圍,為提出整治方案提供數據資料。

        3)單棟高層建筑物勘探點的布置,一方面滿足地基均勻性的要求,將勘探點設置在4個以上,而對于密集的高層建筑群體,勘探點可適當減少,但每棟建筑物必須有1個控制性的勘探點。

        4)從基礎的地面算起,詳細勘察勘探的深度,將勘探深度控制在地基的主要受力層上,地基的底面寬度大于5 m,設置地下室或者裙房的抗浮樁和錨桿,保證勘探孔的深度達到抗拔承載力的評價需求。

        1.2 支護設計和土方開挖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的支護設計技術,可以采用小放坡、水泥砂漿護坡支護,具體的設計技術包括:

        1)清除挖方區域的障礙物,搬遷區域內的地下排水管道和電纜等,同時繪制出現場場地的平面圖,以確定開挖的路線、邊坡坡度、排水渠道和集水井位置等。同時設置測量控制網,把握控制的基線、軸線和水準點,經過反復審核后,確定是否可以作為施工控制的依據,其中臨時性排水設施的排水溝方向要大于0.002,保證場地內不會積水。

        2)施工工藝方面,采用反鏟挖掘機挖掘較硬的土質,并用巖石粉碎機處理巖石。反鏟挖掘機挖掘分層挖掘較深區域,運土的汽車放置于反鏟的一側,減少回轉的角度,開挖面積較大的基坑,反鏟機應該呈/之0字型移動,而自卸汽車數量應該結合挖掘機的大小進行確定,并按照生產效率和工期的要求,保證挖掘工作的連續進行。針對基坑的邊角位置,挖掘機難以開挖之處,要采用人工方式配合開挖,并將沙土清除到在挖掘機作業范圍之外,與此同時,控制好挖掘機的深淺程度,在基地預留10 cm左右的人工清底找平,避免超挖時基地土被擾動。

        3)質量標準的提出,1保證基坑地基土質符合設計的要求;2是控制允許的偏差項目,首先標高是利用水準儀檢查或者拉線尺量檢查,允許偏差為±0~50;3由設計中心用經緯儀、拉線尺量檢查長度和寬度,允許偏差為±0~20;4用坡度尺檢查邊坡坡度,允許偏差為±0~30。

        4)土方開挖形成基坑之后,加強成品的保護工作。1注意保護測量控制樁,防止挖掘機撞壞基坑;2在基坑的周邊設置排水渠道和集水井,并保持場地適當的坡度,防止積水浸泡基坑和場地,在夜間施工的時候,也要保證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地基和邊坡的超挖。

        1.3 地下水的控制

        地下水是基礎地基質量隱患因素之一,如果地下水位過高,腐蝕了地基基礎,很有可能引起地下沉陷。為了控制地下水,可考慮采用管井降水法:

        1)承壓的含水層滲透系數從上至下呈現逐漸加大變化,如果降幅相同,則降水井越深,單井的出水量就越大,而井深超標,則會削弱出水量對水位降幅的正面影響。管井的井深要比基坑挖深深6 m左右。

        2)含水層的土質通常為粉質黏土、粉土和粉砂交互層,這些土質的滲透性差,不利于出水,井深可打至基巖底部,利用底部的砂層、卵石層,提高滲透系數,形成完整井。

        3)如果基坑的面積較大,具備在坑內布井的條件,則可以采用在坑內布井的方式,減少管井的數量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1.4 基坑監測技術

        基坑監測技術是為了防止基坑施工發生意外,確保工程的安全,一般分為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基坑邊坡變形觀測,了解基坑支護的變化狀態,以監測數據為依據,結合開挖的地質情況,對支護參數進行適當調整,確保工程的安全性。如果發現基坑支護存在異常情況,則應該采用支撐或者回填等方法,提高基坑邊坡的安全系數。

        2)監測的內容除了量測基層位移情況和觀察地表開裂的位置和列寬,還要對基坑的滲水情況和漏水情況變化進行觀察。

        3)布置監測點,選擇在基坑支護變化最大的地段,或者局部地質條件不利的地段。

        二、建筑地基基礎的質量控制要點

        1、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和構成

        地基基礎的質量組成有:施工質量、檢驗質量、設計質量,其中工程的施工質量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影響它的因素既有偶然性的也有異常性的。偶然的因素是指:由于隨機性的原因致使施工、材質、材料等發生細小的差別從而使質量波動;異常因素是指:利用一些手段或者經驗可以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發現并解決。例如:施工工藝的編制不合理、原材料的質量不合格、操作者不遵循規定操作、施工環境不符合工藝的要求等這些都是影響工程質量的異常因素。異常因素較之偶然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較大,所以要正確的分析以及解決它們,要制定相對應的措施來徹底的消除這些因素的干擾。

        2、地基基礎質量控制原則

        實行質量控制,就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檢測、監控、試驗,要根據計劃和質量來改善要求,保證按照合同、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在施工中應遵守的原則有:

        (1)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

        (2)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

        (3)堅持質量標準,嚴格檢查的原則;

        (4)堅持遵守公正、守法、科學的職業規范;

        (5)要充分的發揮人的作用原則

        3、地基基礎質量控制的方法

        (1)進行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靜載試驗

        選取不少于總樁數1%,不少于3根的樁進行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靜載試驗。如果規定的試驗數量不能夠滿足設計的要求時,可以依據實際的情況適當的增加試驗樁的數量。例如:在地質條件變化較大的地區,或者使用了新型樁、新工藝,試驗樁的數量可以增加一些。此外,在進行施工時,樁的參數值如果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或者施工的工藝發生了變化,那么在施工完成后要根據情況重新選擇試樁。例如:在進行擠土群樁施工時,會因為土體的側擠或者隆起,是樁被擠斷或者拉斷;特別是在進行大面積密集群樁施工時,如果再加上打樁順序的不合理或者打樁的速度太快等因素的影響,常常會引發嚴重的質量問題。

        (2)對施工材料進行控制

        施工材料直接決定著工程的施工質量,如果使用的施工材料不合格,那么工程的質量就不可能達到設計的要求。所以,在對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中,在施工前就要對施工材料進行質量控制,確保材料質量,以此來提高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在對施工材料進行控制時,首先要對材料的供應廠家進行審查,進行多家的對比,要選擇有資質的供應廠家對材料進行供應。然后要對采購的原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查,例如:質量檢驗報告的檢查、外觀的檢查、理化性質的檢查等,以此來確保進場原材料的質量。

        結束語

        地基基礎工程作為建筑質量的基石,一直以來都是建筑施工的核心。地基和基礎都屬于地下的隱蔽工程,對其施工質量的檢驗一般都在建筑工程竣工以后,一旦有質量問題,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難以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所以,對地基基礎工程實施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不但對建筑的安全使用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經濟發展、國計民生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金光,周艷國,朱方敏.剛性基礎與地基共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J].建筑技

        術開發,2001(7).

        [2]王愛國.已有建筑地基加固與基礎托換技術綜述[J].建筑技術開發,2008(1).

        第2篇:電工技術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輸電線路 鐵塔施工 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O213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在所有電力線路的施工中隱蔽工程部分的工作量占線路整體工作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我們在關心工程進度的同時,注重鐵塔基礎的施工質量顯得尤為重要,鐵塔的基礎施工基礎體積十分龐大,混凝土量甚至能夠達到上百立方米,由于體積的龐大導致施工無法搭建廠棚,只能是露天作業,受環境的因素的影響,導致施工條件不確定性很大,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將直接造成安全隱患,修復起來困難也比較大,甚至有可能造成損失;這些特性決定了電力線路基礎施工要重點把握質量控制和施工技術。下面就現場澆制鐵塔混凝土基礎談些淺薄的意見。

        二、基礎材料質量控制

        在輸電線路鐵塔施工中,對于基礎用料的要求,需要注意:(1)在澆筑基礎之前,必須要把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及時運到施工現場,通常而言,備料若是存在施工現場的專用場地,那么在施工前,直接配料即可,但一定按設計要求為準,并根據需要相應地增加備料量,一般而言,碎石量增加2%,砂增加3%;(2)用于存放基礎材料的場地或者是專業用地,都必須要做好防雨、防水措施,避免材料的損失和浪費,在施工時,盡可能地避開雨期。

        三、合理選擇混凝土配合比

        要合理選擇混凝土配合比,因為基礎施工質量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影響。因此,就需要結合國家規定的相關技術規范,選擇的良好級配骨料有著較大的密實度,同時依據計算和試配來確定混凝土配合比。簡單來說,混凝土的配合比既需要符合相關的設計要求,又需要耐久性符合相關的規定,坍落度以及水泥用量需要最大限度的減少,必要時,可以將部分的粉煤灰和外加劑添加進去,從而將混凝土性能合理的提升。在攪拌的過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控制配合比,在上料時,需要有人來對砂、石料的比例進行合理增減。

        四、地腳螺栓質量控制要點

        在澆注基礎時預留適當尺寸的螺栓孔(預留孔的尺寸根據螺栓大小、埋置深度進行適當調整),如果已經澆注好基礎,且螺栓位置偏移不大,可根據實際情況在設備底座上將原有螺栓孔改成長圓孔,并在基礎上加設光面鋼板,以做成滑動支座,以使設備就位。若設備不允許有移動,可將底座與鋼板焊接,焊縫高度根據鋼板及底座尺寸設計。在地腳螺栓施工前,要根據施工圖紙,確保設備基礎與定位模板相配。加工地腳螺栓時,為了能夠順利穿過定位模板,待設備到場,確定其設備底座螺栓孔的位置后,再將螺栓放入螺栓孔,進行二次澆注固定,同時,要保證其螺紋部分的長計與光桿的長度,使用前,確定定位模板的螺栓直徑,并要進行現場檢測。地腳螺栓要與螺母相匹配,在吊裝、運輸以及使用時,不可以發生變形,確保其垂直度,在施工中,為了保證螺栓的垂直度,需要利用經緯儀進行測量。另外,要嚴格控制設備基礎頂標高,以及相鄰設備的距離,確保其沒有任何缺陷。

        五、基礎鋼筋施工的相應質量要求

        1、鋼筋彎鉤處理。鋼筋彎鉤端部一定要彎折。在具體處理鋼筋彎鉤時,需要注意:做抗裂構造筋時末端不作彎鉤,鋼筋還要根據構件形狀做彎折,比如剪力墻轉角處、頂板上鐵都要做90毅彎鉤,并且要根據具體的施工手冊和設計要求進行優化處理。

        2、鋼筋捆扎。在電力線路鐵塔基礎工作中,一定要保證鋼筋的干凈,并且沒有損壞。尤其是鋼筋實施綁扎之前,必須要將表面的鐵銹以及上面所有的油漆完全清理干凈。同時,還要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認真核查鋼筋的種類、規格以及數量的正確性,進而進入到鋼筋的捆扎與實施工作中。

        3、鋼筋焊接。在進行鋼筋焊接時,要求,相鄰的兩根鋼筋綁扎搭接接頭要錯開1.3倍搭接長度,接頭錯開率一般為50%,在這里以單層雙向鋼筋網為例進行說明,要求每隔20厘米距離植筋,40厘米鋼筋植筋(植筋孔深10厘米,綁扎30厘米),工程設計要求植筋距離39厘米。在處理時,要求鋼筋連接不宜有2個或以上接頭,一根受力鋼筋最好只有一頭和植筋綁扎,盡量少設置接頭,如果受力鋼筋,不允許2頭都綁扎,要求焊接接頭,最好設置在鋼筋受力較小的位置,對于同一根鋼筋的全長上應該盡量少設置接頭。另外,對于預應力筋,一般要求,受拉區不能超過25豫,在施工時,可以采取有效手段,使得該區域增大,直到50%即可,對于非預應力鋼筋,要求其受拉段一定不可以超過50豫,但是無論是預應力筋還是非預應力筋而言,關于受壓區都不受任何的限制。

        六、混凝土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首先,在澆筑混凝土前,要認真仔細核查一下根開與對角線之間的距離,中心樁與基礎中心的距離,臺階與主柱之間的距離,以及頂面的高差、保護層的高度,以及鋼筋設置方向等等,這些不僅關系到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質量,而且與整個工程的質量密切相關,因此,需要相關人員進行仔細核查。其次,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要加強對混混凝土各項指標的確認與控制,包括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水灰比等,混凝土澆筑需要一次性完成,確保每個鐵塔基礎的質量,一定不可以留下施工縫隙。但是在澆制混凝土時,最好時間間隔不可以超過初凝時間,要求盡量控制在較短時間內;混凝土振搗要充足,待混凝土不再發生明顯的沉降、表面不再產生氣泡或者不再有水泥漿時,振搗工作就可以停止。另外,在混凝土澆制時,要避免離析現象的發生,必須要控制好其自由沉落距離,通常要求不可以超過2m,與此同時,澆筑時,在隨時清理表面滲水的水分,否則將會嚴重影響到工程質量。

        七、基礎混凝土施工的相應質量控制措施

        具體來講,需要從這些方面控制基礎混凝土施工的質量:一是嚴格依據工程的結構圖紙來選擇相應的模板形狀和規格;在正確的位置上安裝工程構件,保證各個部分有著正確的形狀和尺寸,保證側壓力可以被模板器所承受,并且穩定性以及強度等符合相關的要求;保證模板器有著簡單的構造,這樣可以非常方便的進行裝卸,并且能夠滿足混凝土的澆筑需求以及養護等要求。要密實的連接模板器具接縫,保證不存在漏漿等問題。二是在澆制混凝土之前,需要對基礎中心和各樁間的距離以及根開等位置關系等進行檢查,保證地層墊層的規格尺寸、頂面的相對高差等符合相關的要求和規定。在澆制的過程中,需要在攪拌機內足夠的振搗混凝土,如果表面出現了水泥漿、沒有顯著的沉降發生就說明攪拌的足夠密實。要對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以及配合比等進行嚴格的檢查和控制,如果基礎混凝土是同一鐵塔腿,那么需要盡量保證能夠一次性澆筑完成。要盡量縮短連續澆筑混凝土時層間隔時間,保證短于初凝時間,在澆筑混凝土時,需要嚴格控制其自由下落高度。

        八、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可以得知,輸電工程線路基礎施工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它會受到很多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就需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嚴格依據設計要求來對材料的規格型號等進行合理選擇,同時,需要緊密結合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來對施工方法進行合理選擇,控制施工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質量。本文主要分析了輸電工程線路基礎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解決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第3篇:電工技術基礎知識范文

        [ 關鍵詞] ]輸電鐵塔 等截面 斜柱式板式基礎 地腳螺栓斜率 施工工藝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近幾年, 我國架空輸電線路桿塔基礎形式已趨于多樣化,輸電線路工程大量采用斜柱板式基礎, 斜柱板式基礎是指基礎主柱與鐵塔主材坡度相一致的基礎, 其特點是坑底尺寸大,埋深淺,靠底板雙向配筋承擔鐵塔上拔、下壓和水平力。 基礎的塔腳板及基礎頂面與主材是垂直的,吸收了插入角鋼斜柱式基礎和地腳螺栓型直柱式基礎的優點,從而可以減少基礎鋼材用量。

        此種基礎軸心與鐵塔主材方向一致, 從而減少或消除了由于水平力在主柱根部引起的雙向彎矩, 改善了主柱受力性能, 減少了基礎鋼材用量,充分利用混凝土抗壓強度大的特點,使基礎主柱、底板受力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施工難度較大,要求控制尺寸準確。

        1“一算、二支、三調、四控”的施工工藝

        “一算”是指基礎施工模板尺寸的計算與制作,“二支”是指支立模板控制,“三調”是指地腳螺栓安裝與調整“四控”是指基礎內在質量及表面光潔度的控制方法。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 加快施工進度,主要是從模板控制、地腳螺栓安裝、內在質量和表面光潔度的控制方面采取措施,下面以新疆與西北750kV主網聯網第二通道工程為例:

        新疆與西北750kV主網聯網第二通道工程是國家重點工程,我公司承擔第3標段施工。本工程全線長為2*41.3km,全線新建鐵塔170基,其中斜柱板式基礎110基,比例為64.7%,使其施工質量控制點多。下面我們對“一算、二支、三調、四控”施工工藝進行探討分析。

        1.1竹質異形模板的計算與制作

        在750kV主網聯網第二通道工程中,采用竹模板,如果采用鋼模板需要分段拼接模板,拼接后需要調平,調整拼接縫隙。如果采用異形竹模板,可省去模板拼接、找平、調整縫隙的時間與人工成本。

        竹質異形模板不需要分段拼接,所以需要精確計算而得出模板尺寸。由于斜柱基礎為等截面斜柱,主柱的側面為平行四邊形,如圖1所示,主要由標準模板和異形模板拼裝而成。主體部分由標準模板組成,上下由異形模板A、B、C、D拼裝而成。

        B A CD

        標準模板 標準模板

        A Ba DC

        圖1

        正面傾斜值a:基礎主柱高度h;基礎全高 H。

        立柱對角傾斜角度為:θ=tg-1(H/√2a)

        立柱總高的斜邊長L=H/θ的正弦

        異型模板的角度a=cos-1(a/L)

        模板的邊長I=h*L /H

        得出模板的邊長I和角度a,基礎立柱側面的幾何尺寸確定,則異形模板的尺寸即確定。

        1.2 支立模板控制

        模板的支撐要牢固。對于主柱太高的基礎, 必須保證澆制間隔時間不超過2小時, 以免混凝土出現斷層。模板應使用鋼管支撐或圓木支撐。使用鋼管支撐必須是¢60 mm 以上的鋼管。模板支撐必須牢固可靠, 并且做好基坑邊緣的防坍塌措施。

        支模過程中,采用鋼管、雙鉤緊線器進行加強牢固,且應留有可調節部分,完善工器具的使用方法。在異型模板確定后,應將其表面涂土脫模劑后,再進行合模,合模時須用結實可靠的回形銷進行連接,并將四角用角模連接牢固。當立柱鋼模合好并校正立柱鋼模時,應首先由測量人員用儀器認真檢查扎筋支模前所打的基礎控制樁的基礎根開及對角線尺寸是否有誤,確認無誤后,再進行立柱鋼模的校正,同時應按立柱高度確定所需要加固鋼管的位置,施工要求每隔l米-1.5米應加固一道井字型鋼管,特別是大基礎,為避免立柱向內角傾斜,影響立柱的坡度,應采用1.5-3噸的雙鉤緊線器,每個腿至少2根將立柱的外角側自下而上連結,使其斜柱有可調范圍,當基礎立柱校正完后,應用測量工具對其坡度進行檢查,經檢查確定符合設計要求后,方能進行砼澆制。

        圖1 XZ110型斜柱板式基礎示意圖

        1.3 地腳螺栓安裝與調整

        斜柱板式基礎因地腳螺栓與基礎立柱按照設計坡比向鐵塔中心莊傾斜,其找正十分困難,因此我們采用以下方法:

        地腳螺栓靠外側的尾端應用8號鐵線懸吊住,以便地腳螺栓位置調整, 按基礎半對角線線長及小根開控制的方法。同組地腳螺栓安裝就位調整好后, 將尾部綁扎的鍍鋅鐵線固定在基坑外側的角樁上。為了保證地腳螺栓中心與斜柱中心重合, 在基礎對角水平線的立柱中心處吊一垂球, 同時在4 個地腳螺栓間拉交叉十字線, 如圖3所示, 應控制十字線交點對準垂球尖, 其偏差應小于10mm。

        1 23

        44 5

        1.水平線 2.垂球吊線3.地腳螺栓

        4.主柱頂十字線5.基礎頂面

        圖3地腳螺栓中心找正示意圖

        地腳螺栓是基礎控制中的關鍵,在地腳螺栓安裝時,將地腳螺栓的根部采用錨板將所有螺栓固定在一起,基礎呈傾斜狀, 螺栓與基礎頂面垂直。在地腳螺栓固定模板上將地腳螺栓固定好后,再在同組地腳螺栓間距間加撐小木方,小木方的規格視地腳螺栓的規格及其間距而定,這樣可以使地腳螺栓固定更牢固,不會受到振動后產生位移。1.4 基礎內在質量及表面光潔度的控制方法

        等截面斜柱基礎的內在質量及表面光潔度的工藝是施工控制的重點也是控制難點, 由于該種型式基礎立柱呈傾斜狀態,給施工控制帶來很大困難,我們將采取以下辦法進行:

        (1) 基礎下料同斜柱基礎下料一樣, 先外側后內側的方法,以保證基礎內外側漿石均勻。

        (2)為防止立柱澆筑過程中碰觸到地腳螺栓,采用先澆筑立柱下層,再安裝地腳螺栓,接著繼續澆筑的方法, 熟練的測工可在半小時之內完成地腳的安裝和調整, 以保證基礎的連續澆筑。

        (3)立柱模板結合處必須緊密, 以保證澆制過程中不漏漿。

        (4)斜柱基礎立柱部分的澆制重點要注意控制地腳螺栓尺寸, 預防外角側出現空隙而形成蜂窩。混凝土澆灌到立柱地腳螺栓根部時, 應再次復查地腳螺栓位置及標高, 確認無誤后再繼續澆灌。當混凝土埋住地腳螺栓后, 應由地腳螺栓四周均勻下料, 且均勻振搗, 不得碰撞地腳螺栓, 以保證位置不發生位移。混凝土澆灌至基礎頂面后, 應再次復核地腳螺栓位置及標高。為了實現基礎一次成型, 待基礎混凝土初凝后, 隨即用經緯儀對基礎頂面進行檢測并操平抹面。

        2 注意事項及建議

        2.1 在完成模板安裝后, 為防止立柱向內傾斜應在立柱頂面最外側點上打好反面拉線。反面拉線可選用直徑為12. 5 mm 的鋼絲繩, 結合3t地錨, 將基礎立柱模板徹底固定。

        2.2 模板安裝后,應及時對其操平、找正,以確定立柱是否按坡比向中心樁方向傾斜,立柱模板結合處必須緊密, 以保證澆制過程中不漏漿。

        2.3 地腳螺栓固定模板加工要合格(如果不合格要重新加工地腳螺栓固定模板,確保所加工的模板符合塔型地腳螺栓規格及間距的尺寸)

        2.4 澆筑混凝土應分層振搗,澆筑完成后,應及時將基礎各層臺階表面及頂用用砂漿抹面。

        2.5 由于柱截面沿塔身主材坡度傾斜,故施工時應注意當澆筑混凝土養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方可拆模。拆模時必須在其內角側用撐木做好分段支撐,保證立柱不變形傾斜。

        3 經濟效益對比

        經過對以往施工的工程的統計,如果采用鋼模板,需要拼接模板,拼接后需要調平,調整拼接縫隙。本工程采用異形竹質模板,省去模板拼接、找平、調整縫隙的時間與人工成本。

        按照以往施工方法,模板支立與地腳螺栓安裝后,需要反復調整或返工,使用商品砼澆筑,從制作模板到基礎澆筑完畢需要施工人員20人,需3天完成基礎澆筑,本工程人工費為165元/人,斜柱板式基礎共110基。

        所以以上費用合計:165元/人×20人×3天×110基=1089000元,

        由于都需要商品砼澆筑,所以商品砼費用不計入效益對比中。

        運用“一算、二支、三調、四控”的施工方法,可每基基礎節約1個工日,斜柱板式基礎共110基,人工費為165元/人×20人×2天×110基=726000元。

        以上兩種施工費用對比為:1089000元-726000元=363000元。

        所以新疆與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二通道線路工程使用“一算、二控、三調、四方法”的施工方法比常規施工節約了363000元。綜上所述,說明“一算、二支、三調、四控”的施工方法大幅度節省了施工成本,并提高了施工質量。

        第4篇:電工技術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技術難點;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8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4-0007-01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城市建設,園林綠化工程項目也在不斷增多,為了滿足當下人們多元化的使用需求,使其真正體現出園林綠化效果,相關施工單位,應對其整體施工全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控,結合相關圖紙設計要求,及時找出工程中存在的具體施工技術難點,并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制定出有效的解決策略,從根本上提升園林綠化施工質量,為其長期穩定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技術難點分析

        1.1 施工準備階段難點分析

        施工準備階段是保證園林綠化效果的基礎性條件,首先,在施工前期,工程設計單位要做好技術交底工作,針對圖紙要求,全面檢測現場施工環境,看其是否符合施工需求,一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應立即作出調整。其次,施工單位在建設初期,要編制好相應的規章制度和施工計劃,并按照施工預算方案,將工程各環節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設備、資金成本等準備充足。同時,還要合理組織施工隊伍,完善現有的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從而為保障園林綠化質量,創造良好的條件。

        1.2 施工工序控制難點分析

        園林綠化工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抽象性,對于各施工環節質量有著很高的要求,一旦某一工序出現偏差,都會影響到整體工程質量。因此,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加強每一施工工序的管理,尤其是那些重難點施工工序,應按照工程質量規范制度,對其采取實時的監督和管控,杜絕一切違法操作施工行為的發生。另外,還要制定相應的質量控制標準,使每一工序都能達到科學性和規范性,從而最大化保證施工質量,使園林工程綠化效果發揮到極致。此外,還要針對難點工序,提出有效的控制建議,并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對相關施工材料、設備、工藝等進行全面的檢測,避免安全隱患的存在,且還要做好相應的檢測報告,以便于為后續施工提供準確的參考。

        1.3 施工方案的優化和完善

        施工方案市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可以正確指導各施工工序的有效開展,而且對于工程成本控制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相關施工單位一定要聯合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管理單位共同進行分析和評判,直到符合施工要求,才可進行投入使用。同時,優質的施工方案,可以減少工序變更情況,降低工程造價費用,間接也給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1]。

        2.園林綠化施工技術難點控制措施

        2.1 人員控制

        2.1.1 提升工程參建人員質量控制意識

        施工人員是園林綠化工程中主體組成部分,其專業素質和施工意識對于工程施工質量而言,有著很直接的影響。因此,一定要加強其質量控制意識的管理,使其在具體施工操作過程中,可以按照相應的施工規范標準,按部就班的進行開展,從而保證每一環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全面提升園林綠化工程質量。另外,還要轉變工程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使其可以將質量控制意識作為核心工作理念,進而更好的落實各項管理工作,以身作則,將每一施工環節質量控制到最好[2]。

        2.1.2 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

        在園林綠化施工階段,任何工序環節,都離不開施工人員的科學操作,只有提高其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才能最大化保證施工質量,提升園林綠化的環保性和經濟性。因此,相關施工單位應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教育活動,培養施工人員樹立良好的責任意R和質量控制意識。

        2.2 材料控制

        2.2.1 土壤控制

        優質的土壤環境,可以促進綠化植物的健康成長,提高園林綠化效果。因此,在進行綠化植物種植時,應結合植物的生長習性,對所種植的土壤環境進行全面的檢測,看其各項指標是否符合種植標準。另外,還要控制土方擺放的形狀,避免對給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帶來影響。同時,還要結合景觀設計要求,合理配置綠化植物,確保地形整理的規范性和鑒賞性,使其在滿足植物良好生長的同時,也可促進植物綠化效果的提升。

        2.2.2 苗木控制

        園林苗木的好壞,對于整體園林工程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苗木采購工作,確保其規格、外形、根系質量、健康情況等符合相關工程綠化需求,這樣才能確保苗木成活,使其盡快達到預期綠化效果。

        其一,在進行園林綠化植物種植時,應先對苗木樹冠、根系進行適當的修剪,再拆除土球外包裝。另外,采取分層填土的栽種方式,使苗木土層密實度得到良好的提升,并在栽種24小時后進行澆水,這樣才能提高植物成活率,保證工程綠化質量。

        其二,苗木移植階段,要結合實際氣候環境、樹苗生長習性及運輸路線等因素,科學合理的選擇起苗方式,如處于體眠時期的喬灌木植物和藤本植物,要選擇裸根起苗方式、喬灌木幼苗則要選擇帶宿土起苗方式、而成活率低的常綠樹則要選擇帶土球起苗方式。另外,為了確保苗目成活,應在起苗工序開始前,對苗木進行適當的短截,避免殘枝、病枝混入其中,影響工程綠化質量。同時,還要在上車前,對苗木土球進行包扎,并噴灑適宜的水量,從而為促進苗木成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其三,對于已成活的綠化植物,相關工作人員,應重視其養護管理工作,結合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制定完善的苗木養護方案,明確苗木澆水時間、施肥用量。并根據園林植物養護標準,定期對其進行修剪,避免自然傷害的發生,嚴格控制農藥噴灑比例,有效防治病蟲害的侵襲,從而全面保證苗木質量,提高園林的鑒賞價值和環保價值。

        2.3 環境控制

        2.3.1 氣候特征

        園林綠化植物的成活率,與當地氣候環境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綠化施工時,應結合實際氣候特征,選擇適宜種植的綠化植物,并掌握好不同植物的移植季節,從而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在最佳時間內進行苗木種植,這樣才能保證苗木成活,增強整體園林綠化效果。

        2.3.2 施工環境

        園林綠化工程中,會涉及多種專業技術和工藝手法,為了避免出現技術交叉,應在實際施工時,嚴格控制好施工環境,協調好各部門間的工作關系,防止施工污染給綠化植物帶來的損害,從根本上保證苗木成活,使其達到預期的施工目標。

        結束語

        園林工程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必須對各施工環節質量加大管理力度,確保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運用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另外,還要提高相關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使其可以按部就班的開展綠化施工工序,從而對綠化苗木科學合理的進行養護和管理,最大化保證苗木成活,提高園林綠化效果。

        參考文獻

        第5篇:電工技術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鉆孔灌注樁;樁基礎;施工;質量控制

        有關樁基礎的施工技術方面,以鉆孔灌注樁技術具有的噪音小,無擠土,以及振動小等特點,應用價值確切并且廣泛。但同時,在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與缺陷。因此,在實際施工中,工作人員必須做好對施工質量的控制工作,加強工序控制,從而確保灌注樁樁體的完整性。本文即圍繞該問題進行分析。

        1 鉆孔灌注樁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

        施工前期的準備工作包括場地布置以及鉆具、鉆機就位等。鉆機作為整個鉆孔灌注樁施工中最為重要的設備之一,需要根據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以及所處地區的地質條件與特點進行合理選擇。同時,相關實踐經驗中指出:若在鉆孔機安裝定位環節中出現基礎不穩定的現象,則可能導致后期出現包括樁偏心、樁傾斜、以及鉆孔機傾斜在內的一系列質量問題。因此,在前期準備階段中,鉆孔機所安裝定位區域的地基基礎必須穩固。若施工現場地基具有軟土性質后有一定坡度,則除了需要使用推土機推平整外,還需要配合鋼板或枕木對相應區域進行加固的。特別是針對工民建建筑而言,條件允許的話可以使用混凝土結構對場地地基進行硬化處理。

        2 鉆孔灌注樁施工實施階段質量控制

        1)鋼筋籠制作

        鋼筋籠的制作必須嚴格根據施工現場的設計圖紙所開展,同時安排專人對鋼筋籠的焊接質量,耐彎折度水平,除銹情況,以及調直度等關鍵指標進行檢查。同時,從原則上來說,建議優先選擇整根鋼筋作為主筋,若需要對鋼筋進行焊接,則需要對末端質量進行嚴格控制,特別注意不得彎曲鋼筋。整個鋼筋籠制作過程當中,直徑、順直、以及間距尺寸的施工誤差應當嚴格控制在±20.0mm范圍內。

        2)鋼筋籠吊裝

        在鋼筋籠下放至指定位置前,需要使用探孔器對準備下放的鉆孔進行探測,根據的鉆孔洞的實際制定設置探測器直徑,通過探測器檢查鉆孔洞內,特別是孔壁是否存在雜物,障礙區,以及鉆孔洞是否存在坍塌可能性。一旦檢查出現雜物,則鋼筋籠下放過程當中需要采取正反旋轉/輕輕下落的方式使鋼筋籠能夠自然下垂至指定位置,若仍然無法下放,則需要對原因進行進一步查明分析,以及時解決。

        3)鉆孔環節

        護筒埋設結束后,需要按照設計孔位安放鉆機,鉆機安放位置需要與孔位保持絕對垂直狀態,垂直關系可以通過線錘與經緯儀相配合的方式進行校正,將對中誤差嚴格控制在±5.0cm范圍內,然后使用枕木將鉆機底座墊平,若本環節中發現鉆機出現傾斜或者是位移的問題,需要進行扶正并調整。同時鉆進作業期間,鉆機運行速度需要遵循自慢至快的基本工作原則,鉆進力度則需要自小至大,通過這種方式維持鋼軌的平執行與穩固性。鉆進期間引入沖洗液循環系統,正循環配合鉆孔,鉆孔前通過注入清水的方式,一方面能夠避免原土形成漿液,而對孔壁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另一方面能夠使孔口泥漿比重得到嚴格控制,杜絕發生塌孔的問題。

        4)清孔環節

        在鉆機鉆進至指定位置停鉆后,需要及時進行清孔工作。清孔過程中,建議優先采取換漿清孔的操作方式,并對返漿比重以及泥沙含量進行嚴格控制。本環節中,孔底沉渣厚度需要控制在100.0mm范圍內,同時根據清孔作業的開展情況,對相關數據進行準確記錄,然后及時排出在鉆孔以及清孔環節中冒出的泥漿,降低鉆進作業對環境的影響。

        5)混凝土拌合

        在混凝土拌合階段的工作中,質量控制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需要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嚴格控制,根據施工圖紙中的相關規定選擇合適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同時,砂石原料需要取樣后送至專門的機構進行檢測,確保其性能滿足施工要求。還需要結合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混凝土強度以及施工坍落度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實驗分析;其次,需要做好對進場水泥原料質量的控制工作,除對水泥原料常規指標的檢測意外,還需要做好安定性的檢測工作。若出廠日期超過生產日期90d以上,則需要重新復查,含泥量一般情況下應≤3.0%,碎石粒徑則可選擇2.0~4.0mm范圍內的卵石。

        6)混凝土灌注

        當前技術條件下,混凝土灌注作業多通過導管灌注方式實現,導管管徑可以根據樁徑進行靈活選擇,一般來說導管內徑取值在200.0~350.0mm范圍內,然后將其與法蘭盤連接。在混凝土灌注作業開始前,導管底部需要預留250.0~400.0mm的空間,首次灌注混凝土的數量除了需要滿足導管初次埋設深度的要求外,還需要滿足導管間隙的灌注需求。

        3 常見質量問題及其防治

        1)塌孔問題及其防治

        鉆孔過程當中,當出現鉆孔內水位迅速下降,伴隨產生大量氣泡,鉆機進尺不懂,負荷增大問題時,可以判斷為塌孔。產生此問題的原因是施工方案的不合理,泥漿制備的不合理,泥漿調配不正確等等。為了防止此類問題的產生,在鉆孔施工前必須對施工現場的地層地質條件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同時在鉆進時特別注意對水位變化的觀察,若鉆進過程中遭遇流沙或粉砂等松散土體,則需要迅速補充高粘度比重的泥漿,以避免發生此類問題。

        2)孔位偏移問題及其防治

        出現孔位偏移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樁架不穩,土層軟硬度不均衡等。為了防止此類問題的產生,要求在鉆孔期間做到一人一機,嚴格監督,若孔位偏移大,則可以采取填入粘土或石子的方式,重新作業成孔。

        4 結束語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作為影響結構穩定性的主要部分,其施工質量的維系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本文重點就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要點進行了分析探討,望能夠為規范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提供一定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付濤.淺談公路工程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J].價值工程,2014,(11):120-121.

        第6篇:電工技術基礎知識范文

        1 高職學生“三創”能力培養的意義

        高職學生的就業狀況與企業崗位能力要求以及學生職業期待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其根源在于學生缺乏創意、創造、創業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注重對高職學生“三創”能力的培養具有現實意義。創意能力主要側重于培養創意技巧和方法,形成創意品格;創造能力主要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將創意成果化;創業能力主要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

        2 “三創”教學環境的營造

        在高職院校《實用電工技術》課程教學中,開展“三創”教育,培養學生的“三創”能力,對教師能力、教學場所、教學資源等都有了全新的要求,只有提供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才能真正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心,所以“三創”教學環境的營造是非常必要的。

        3 “三創”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能否把高職學生培養成具有“三創”能力的有用人才,很重要的一點是確立新的教學理念,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因此,在《實用電工技術》的實踐教學中,我們進行了如下的探索。

        (1)整合教學內容。高職院校《實用電工技術》課程是工科電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不僅要學生掌握實用電工技術中必備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順應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培養學生的“三創”能力。根據該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我們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教學模式,堅持與企業合作開發《實用電工技術》課程的應用項目,以崗位和職業能力要求為依據確定課程標準,以從企業典型的工作任務提煉出來的項目為學習載體,重新整合了教學內容。

        (2) 拓寬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中主要運用“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教學模式,視具體內容和任務實施靈活交替。課堂教學內容由過去的“理論+實驗+實訓”轉變為“項目+情景”,為避免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項目教學法導致學生不能在課堂上體現主體地位,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出一套階梯式課堂項目教學模式,完成對學生“三創”能力的培養,其中創意、創造能力培養貫穿整個教學始終。具體方案如下:

        例如:三相電度表電路的組裝項目中,在基本訓練階段,教師首先講解三相電源和三相負載的聯接與分析計算的相關知識,為學生自主完成該項目任務打好基礎;在任務實施階段,鼓勵引導學生根據項目任務要求分組討論設計電路,然后正確選擇及檢測元器件和電路設備,按裝配圖組裝電路,最后進行測試和評估,此階段注重學生創意能力的培養;在項目完成階段,是在實施完成各階段任務的基礎上實現對實際產品的制作,此階段要求學生學會小組分工,進行協作及探究性學習,著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3)改進教學手段。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培養學生“三創”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實用電工技術》課程教學目標,結合豐富的教學經驗,本課程開展了以網絡化教學資源建設為重點,以網絡支持下的多媒體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在線學習和在線考核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課題組教師研制開發了與課程配套的網絡教學平臺,該平臺以搭建教師和學生間信息化互動溝通為手段,以培養學生“三創”能力為目標,通過教師提供的相關項目教學資料的下載及學生完成的工作任務報告單等作業材料的上傳。

        (4)改革考核方式。教學效果的評價在教學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改革考核方式,也應向著評價牢固知識和創意、創造、創業能力培養方面轉變,學生“三創”能力將成為考核的主要指標。我們將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的考核評價融合于項目任務的完成過程之中,綜合評價成績應覆蓋各個方面,具體標準為:理論知識占40%(閉卷考核),綜合能力占20%,學習過程占20%,學習態度占10%,平時作業占10%。

        第7篇:電工技術基礎知識范文

        論文關鍵詞:信息處理 技術集成 工程勘察 工程地質

        論文摘要:工程(地質)勘察信息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既涉及各種信息處理技術及其集成化應用,也涉及方法論和其它問題。因此,提出工程地質勘察信息化的要求,不但是地質信息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促進地質信息科學的理論框架、方法論體系和技術體系形成主要動力。

        0引言

        當前,伴隨著一般信息科學、地球信息科學、地球空間信息科學和地理信息科學的興起,地質信息科學已經逐漸形成雛形。這是一門嶄新的邊緣學科,是關于地質信息本質特征及其運動規律和應用方法的一個綜合性學科領域。它的形成與地質學和地質工程各個分支學科的發展和促進密不可分。歷史分析的結果表明,計算機技術的引進、改造、融合、集成和應用過程,實際上就是工程(地質)勘察信息化的過程。

        1水利水電工程地質信息處理

        1.1 信息處理技術地質測繪、鉆探、山地工程等所獲取的數據是水利水電工程地質信息處理的數據源,是水利水電工程地質信息處理流程的起點,這些數據包括搜集到的早期勘察數據和現階段地質勘察獲取的狀態數據,不但具有多來源、大數量、多種類、多層次、多維和多應用主題等特點,同時又具有可采集性、可存儲性、可管理性、可復制性、可共享性等可信息化的特征。這個過程可以劃分為勘察數據獲取、勘察數據整理與管理、勘察圖件制作、地質體空間分析、勘察成果編制、管理與查詢等環節。每個環節都可以對應一種或數種信息技術,如數據的采集與管理可以用數據庫技術來實現,勘察圖件的制作可以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或GIS技術來實現,地質體空間分析可以用三維建模與空間分析技術來實現,勘察成果的編制可以通過數據庫中資料的組合來生成,成果的查詢檢索可以通過數據庫和網絡技術來實現。[1]

        1.2 信息處理方法數據采集是整個處理過程的起點,也是水利水電工程勘察的主要工作之一。所采集的數據包括可以搜集到的前期資料和工程勘察獲取的數據,這些數據都可以通過直接錄入、導入與二維平面圖或三維模型綁定輸入等四種方式來進行處理。[2]報告、匯報、歸檔部分是指利用數據庫、二維輔助制圖和三維模型與空間分析成果來編制工程勘察報告等勘察成果,并對所取得的成果數據進行審查匯報,最后把成果進行數據庫管理和歸檔。以上這些工作全部處在標準化體系的制約之下,這些標準包括工程勘察規范、數據編碼標準、圖層設置標準等等,同時這一過程被網絡技術進行全面的改造,從而組成水利水電工程地質信息處理的完整流程。

        1.3 信息處理流程①數據采集階段。在確定了工作目標后,首先搜集工作區域的各種已有資料,在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后,在可能的工作區域內進行野外考察,進一步確定工作區域。在基本確定的工作區域內進行野外測量和工程地質測繪工作。在測繪的基礎上進行鉆探、物探、地質試驗和可能的山地工程等工作。這個階段主要是獲取工作區域內地表、地下的各種地質資料。②室內整理階段。室內整理階段是對獲取到的地質資料進行校對、分析和分類的工作,使獲取到的數據條理分明,便于后期工作的使用。 這一階段可以滯后于數據采集階段,也可以與數據采集階段同時進行。③分析處理階段。分析處理階段主要是利用整理后的數據進行各種地質圖件的編制,對野外勘探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算等,為下一步勘察報告的編制提供各種資料。④編制報告階段。工程勘察的最終成果是勘察報告,這一過程主要依賴地質技術人員對地下地質空間的感悟與工作經驗,充分利用獲取的數據和前期對數據的整理與分析處理成果來編制工程勘察報告。⑤成果審查與匯報階段。這一過程是對整個勘察工作的檢查和驗收,如果分析不夠充分,要返回到分析處理階段進行更充分的分析處理,如果分析結果缺乏足夠的數據,要返回到數據采階段,進行補充勘探工作,直到審查通過。⑥資料歸檔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把原始勘探資料和勘探成果資料進行分類歸檔工作。這部分資料同時也是其它工作的資料依據。從信息處理角度也可以把這個過程劃分為數據采集、數據管理和數據應用三部分,其中數據管理包括對所采集數據進行管理和對數據應用的結果進行管理,數據應用包括數據統計分析、空間模擬與分析、地質圖編制和報告編制等。

        2實現地質信息技術的集成化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信息技術的作用,需要實現信息集成化。其原則和出發點是:使各部分信息有機地組成一個整體,每個元素都要服從整體,追求整體最優,而不是每個元素最優;各個信息處理環節相互銜接,數據在其間流轉順暢,能夠充分共享。系統有了這樣的的整體性,即使在系統中每個元素并不十分完善,通過綜合與協調,仍然能使整體系統達到較完美的程度。從工程勘察信息系統實現的邏輯結構看,系統集成的內容包括:技術集成、網絡集成、數據集成和應用集成。分布式的工程勘察點源信息系統的建立,就是上述四方面集成的結果。

        3結語

        工程(地質)勘察信息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既涉及各種信息技術及其集成化應用,也涉及方法論和其它問題,要求深化對地質信息機理基礎理論的研究。因此,工程地質勘察的信息化需求,也是地質信息科學發展的動力,促進地質信息科學的理論框架、方法論體系和技術體系形成。工程(地質)勘察的計算機應用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作為地質信息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借鑒和引進其它地質與礦產勘查領域的成果,并且逐漸融入地質信息科學的總體發展軌道,伴隨著地質信息科學的發展而發展。

        參考文獻

        第8篇:電工技術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出線豎井 滑模施工測量控制

        一、工程項目簡介

        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兩條出線豎井布置于主變室下游側中部,為主廠房永久出線通道,其為馬蹄形斷面,直徑12.10m,底板高程EL.1655.80m,井口高程EL.1885.00m,井高229.2m,洞室軸線間距31.7m。出線豎井底部通過出線下平洞與主變室相接,中部EL.1821m高程有施工支洞與泄洪洞相連,上部通過出線上平洞與EL1885.00m出線場相接。

        出線豎井內布置有出線道、電梯前室、電梯井、排風豎井、樓梯間加壓送風豎井、電纜豎井、樓梯間、前室加壓送風豎井8個部分(詳見圖一)。根據出線豎井體型特點,8個小井各設計一套模體,模體之間采用桁架梁連成一個整體,井筒及隔墻混凝土均采用液壓滑模自下而上逐層澆筑,樓梯及板梁隨后進行施工。

        二、滑模施工測量控制思路及方法

        滑模施工傳統的測量方法為使用吊垂球控制平面位置,采用鋼卷尺高程傳遞的方法放樣高程。此法簡單,適用于開挖施工,而對混凝土澆筑此法則操作困難,且不能提供滿足精度要求的數據。本工程主要使用全站儀、豎井激光指向儀等儀器設備,進行巧妙的配合使用,同時滿足了平面和高程方向的施工放樣。具有控制精度高、操作簡單方便、能及時發現運行中出現的偏差、人員投入少等特點。

        根據出線豎井施工部位設計結構要求及控制質量標準,采取以下施工測量工序進行:貫通測量軸線控制測量滑模施工測量放樣滑模運行控制成型驗收。

        1、貫通測量

        根據出線豎井的設計及施工質量要求,結構斷面不允許欠挖、應在可控的超挖范圍,保證其結構斷面滿足設計要求。依據施工前的貫通測量設計,通過對已開挖竣工的豎井進行貫通誤差測量,出線豎井的貫通結果為:軸線方向11mm,橫向方向21mm。其貫通誤差滿足水工隧洞開挖貫通誤差的限差±50(mm)的要求,分配后的中誤差滿足洞外測量±15mm,洞內測量±20mm,全部貫通±25mm要求,保證了結構物的上下一致。對確定出線豎井的澆筑控制軸線,為滑模的施工放樣奠定了基礎。

        2、軸線控制測量

        軸線控制測量的主要工作就是施工控制網的布置及加密控制點的測設和精度估算。

        出線豎井底部下游側和廠區第二層排水廊道聯通,上游側通過出線下平洞連接主變室,所以施工控制網由業主提供的二等首級控制點,按照三等附和導線引測至主廠房作為施工控制點使用。加密控制點分別布設在排水廊道和出線下平洞,總共4個,從主廠房控制網按照四等支導線引測,通過主變室、出線下平洞到排水廊道。出線豎井上部的加密點由業主提供三等首級控制點引測到EL1885平臺,通過出線上平洞到豎井。通過貫通測量對出線豎井上部EL1885平臺控制點進行改算,使豎井上下控制點一致。

        四等支導線精度指標如下:觀測左角、右角2測回,兩次照準讀數差

        3、滑模施工測量放樣

        滑模主要由模板系統、操作平臺系統、液壓提升系統、施工精度控制系統等組成。滑模施工放樣既是滑模在運行中嚴格按照設計結構位置進行施工不發生偏移的保證,又是結構部位的相對尺寸滿足設計要求及預埋件位置準確的保證。

        3.1滑模安裝與就位

        滑模在安裝前,在加工廠先檢驗8套模體尺寸的準確性,后滑模在豎井底部組裝完成。使用排水廊道與出線下平洞控制點用全站儀進行放樣,按結構尺寸要求,校核、調整使8套模體就位準確。同時滑模操作平臺系統、液壓提升系統同步調校完成。

        3.2儀器選擇與安裝

        在滑升運行過程中需要有精度控制系統保障滑模不會移位。對滑模平面位置控制一般使用垂準儀或者吊垂球。由于出線豎井井深達229.2m,垂準儀量程達不到,吊垂球不易操作、精度低。經過對比選用JZY-41型豎井激光指向儀,儀器參數如下:垂直精度:1/40000,指向距離:800m處中心光斑≤φ40mm,激光特點:635nm紅光或532nm綠光,水準管格值:20″/2mm,供電電源:外接220VAC,工作環境:溫度-10℃-40℃(紅光)、5℃-30℃(紅光)。假如儀器不水平且水準管讀數為一格(實際施工過程中隨時糾偏,偏移不到一格),儀器安裝位置距離滑模250m(最遠距離),則水平距離偏差為:250*tan(20″)=0.024m(此為最不利因素下的最大偏差),滿足錦屏出線豎井施工精度要求。

        因豎井斷面為馬蹄形,故一個豎井至少需安裝3臺激光指向儀以保證施工精度(儀器位置見圖二),儀器安裝在井口上部小巖壁梁頂面EL.1901m儀器操作平臺上,在操作平臺制作固定過程中測量人員全程檢測調校,保障操作平臺儀器固定位置的精確。

        3.3儀器檢驗與校正

        為確保激光束的鉛垂精度,在儀器使用前要求進行檢驗和校正。儀器通過安裝底座用螺絲固定在操作平臺上,并進行調焦,在井底滑模操作平臺上的激光點位置放置標靶進行聚焦(在250m位置光斑最小直徑7mm)。儀器繞自身豎軸旋轉時,觀察標靶上激光是否繞動。若出現繞動則說明激光光軸不處于鉛垂狀態,則需要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校正。儀器校正后在距離儀器60m左右下方安裝檢查鋼板,鋼板中間開R=15mm圓孔。鋼板安裝時需標靶配合使激光從鋼板檢查孔正中穿過,此舉意在進一步校核激光束的鉛垂精度。

        在施工剛開始階段,每天檢查兩次儀器是否水平,激光是否從檢查孔中間通過,待儀器穩定后可逐漸減少檢查次數。

        3.4豎井高程放樣

        出線豎井各孔洞內有高程不同的眾多預埋件、門洞,準確放樣高程是后期順利、精確施工板梁、埋件的保障。

        滑模安裝前在豎井底板架設儀器,使用徠卡TCR1201(無棱鏡測距大于1000m)采用自由設站后視三個目標,并檢查第四個目標。測得井口設置反光片高程,與在井口設站測得的反光片高程比較,相差0.018m,滿足施工精度要求。至此由提升系統配合,全站儀使用彎管目鏡,根據藍圖標高,利用反光片把各高程引測至井壁,每個高程兩個點位,以便校核。EL.1810m以下在井底架設儀器放樣,EL.1810m~EL.1860m從施工支洞放樣,并且校核EL.1810m高程,EL.1860m~EL.1885m在井口放樣,并且校核EL.1860m高程。

        4、滑模運行控制

        滑模運行精度控制主要保證滑模的平面位置和滑模水平。

        4.1 平面位置控制

        在滑模操作平臺上激光點位置焊一不銹鋼圓形標靶,標靶半徑R=10mm。滑膜滑升前查看激光點是否在標靶中心,若不在中心,根據3個激光點偏移位置在滑模滑升過程中調整滑模。

        4.2 滑模水平控制

        在滑模爬升過程中,由于各部位受力不同,滑模爬升后需要檢查滑模是否水平。一般有兩種方法檢查:1.使用水準管檢查;2.使用水準儀檢查。本次施工使用DS3水準儀檢查。

        5、成型結果分析

        滑模運行結束后,豎井成型檢查主要有板梁及埋件高程檢查和垂直度檢查兩個方面。

        高程檢查主要采用高程傳遞。在井口測設高程,使用100m鋼卷尺沿井壁傳遞各層高程至井底。板梁及埋件在滑模運行過程中已進行高程放樣,并進行了相對高程檢查。此次檢查只起復核作用,以便必要時進行相關處理。

        出線豎井體型控制主要體現在垂直度,本工程使用吊垂球法進行垂直度檢測。以電梯井為例說明:在電梯井口固定一挑出鋼筋長約15cm,在距離井邊10cm位置以2mm鋼絲垂下重約15kg垂球,垂球橫截面為R=5cm圓,在井底準備一桶廢機油,使垂球沒入油中(減少錘球擺動)。待錘球穩定,乘坐提升系統使用三角板測量鋼絲繩距離井壁距離,每隔3m左右測量一個點。電梯井四邊各檢測一次,在同一垂線上最大值、最小值分別為:12.6 cm,9.7 cm;12.7 cm,9.7 cm;12.3 cm,9.5 cm;12.4 cm,9.5 cm。經分析數據相對偏差值均未大于3 cm,滿足設計要求。

        三、總結

        第9篇:電工技術基礎知識范文

        關鍵詞: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教學方法;改革實踐

        教學方法的實踐改革是現代教學體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手動能力的重要途徑,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基礎的實驗課程,現已具有完善的教學體系,在多年的教學理念中,形成了以老師為輔,學生為主的教學精神,提高了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深化了以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理念,實踐教學也是一項教學內容,教師要改變以往的那種站在講臺上授課式的教學方法,通過特色化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更加容易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一、社會調研

        通過對社會中需要電子電工技術人才的企業調查,市場對電氣類專業的學生有著很高的需求,但是同時也有著很嚴格的要求,要求如下:具有對電子電工技術的基礎知識;有解決問題和調試電氣自動化設備的能力;了解對計算機的基礎操作;對目前市面上的電氣化設備有能夠進行操作和檢修的水平;有吃苦耐勞,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電工電子企業的發展需要一大批懂得電氣設備的人才,能夠滿足企業的高要求,高標準[1]。而電子電工課程是這種專業的基礎課程,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為將來的工作奠定基礎,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尤為重要的,為了培養高科技人才,我們必須要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進行教學改革。

        二、理論教學為基礎,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

        目前電工電子技術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著基礎能力薄弱,專業的基礎知識點都背不下來的這種情況,學生根本不會實地操作設備,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的高科技設備,針對這個問題,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重要知識點的重復訓練,強化加深印象,對知識點要避輕就重,對整本書的知識點要刪繁就減,確保學生不會因為過大的知識量而產生厭學心理,構建知識體系,對電工電子技術專業的知識點制作一個思維導圖,使學生們對知識點有個大體掌握。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要同步跟上,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每位同學的不同興趣愛好制定多種實踐操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實踐課程,激發學生們的興趣,發揮自身的潛能。在實踐中納入重要知識點的學習,使學生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印象,對復雜的知識點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學生在操作如何連接電線的操作中,教師可以對電流的流向,電流如何放大和縮小這一方面進行講解,讓學生們親自操作,使學生們深刻的了解這一知識點,教師在實驗結束后,對實驗進行總結,幫助學生們更好的了解知識點,將書本上抽象的知識點進行具體化,現實化,去引導學生更加迅速的掌握核心理論。

        三、多元化的教學實踐

        電工電子技術本來就是具有非常大的實用性價值,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熟悉各個實驗操作,在引入新的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的知識點,使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教師應該促進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活躍性,應該適當的增加一些新的實驗內容,不要把基礎實訓實驗拿來反復的做,既不會增長學生的知識,還會增加課堂的枯燥感。教師可以把基礎實驗換一種其它的方式,比如讓學生模擬三極管的工作流程,鍛煉學生的手動能力,為了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設計小彩燈、臺燈、小門鈴等物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完成作品的學生會有成就感,增強他們對實驗的信心,其次,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外資源對學生進行培訓,比如對廢舊電器,鬧鐘、收音機、復讀機之類舊電器的維修,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對基礎實驗有一個了解,還可以學以致用,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價值,開拓新的視野,啟發學生們的思維,使實驗效率的到提高[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一 | 中文字幕狠狠久久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小说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最新国产精品第二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