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自然教育的核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自然教育的核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自然教育的核心

        第1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英文名稱: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陜西省西安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2-4291

        國內刊號:61-1071/N

        郵發代號:52-109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60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于1960年,現為季刊,是教育部直屬高校陜西師范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學術性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辦刊宗旨:繁榮科學文化、促進學術交流、發現和培養人才、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第2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面對自身同樣出現的上述的教育困惑,我認為與其模糊應對、盲從,不如積極尋求破解!于是我最終將視角落在了當前有關“前識字”的研究領域上。通過梳理相關的幼兒文字活動開展的依據,聚焦“前識字”核心經驗的研究成果,促使自己以科學的教育觀看待“前識字”。這樣才有助于自己有底氣地再談識字不“色變”,并能積極投入“前識字”活動的實踐研究。

        一、走近“前識字”,解惑“前識字”的概念及其核心經驗

        實際上,我們隨處易見孩子指著路牌、植物標識牌、指著圖畫書中的文字問成人的舉動,也不難捕捉到孩子在圖書中讀出自己所認識的文字時那自信喜悅的神情……種種跡象都表明,孩子對文字符號功能意識的萌芽。這就促使我們一線教師必須走近“前識字”。認識“前識字”的概念及其核心經驗,明確“前識字”活動的目標指向。

        那什么是“前識字”?我們將兒童在正式學習識字之前,這種在生活環境中的自然萌發、對文字的習得和文字概念的獲得稱之為“前識字”或是“識字準備”。它是早期讀寫的組成部分,是兒童從不識字到識字的發展過程。

        什么是“前識字”核心經驗呢?“前識字”核心經驗是指幼兒在接受學校教育之前,獲得的有關符號和文字在功能、形式和規則上的意識,及在有目的、有意義的情境中初步習得的有關符號與文字的經驗。“前識字”核心經驗的三個范疇:一是“符號和文字功能的意識”的核心經驗;二是“符號和文字形式的意識”的核心經驗;三是“符號和文字規則的意識”的核心經驗。

        我們把聚焦幼兒文字功能的意識、文字形式的意識和文字規則的意識的核心經驗發展的語言教育活動,稱為“前識字”活動。要辯證地看待如今的“前識字”活動,就要區別于以往機械、枯燥、大容量的早期識字。我們有必要理解上述的“前識字”概念及其核心經驗的實質,明晰“前識字”活動重點在于培養幼兒對文字和符號的興趣和敏感性,形成有關文字功能、文字形式和文字規則的意識,認識到“前識字”活動指向就是幼兒“前識字”的核心經驗。而幼兒“前識字”核心經驗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促成幼兒對文字的習得和再認。

        因此,在教育觀念上尊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習得文字、閱讀中文字意識的形成以及文字辨別行為的需求,徹底消除“恐文字”心理。以科學教育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教育行為,才能促使“前識字”活動有效地落戶到幼兒園教育中。

        二、探究“前識字”,拓展“前識字”經驗發展的有效策略

        走近“前識字”探究領域的我們,還應把握住“前識字”的核心經驗,拓展促使幼兒“前識字”經驗獲得發展的教育支持策略,從而推進“前識字”活動的實踐研究。

        為了防止教學支持策略的偏航,在開展專門性適宜幼兒的“前識字”活動中,教師理應把握“前識字”活動的價值指向,慎防“小學化”。因此,我們必須明確“前識字”與小學識字的實質區別。在教學思路上厘清:“前識字”講究早期自然習得漢字,逐漸獲得漢字的概念。與小學識字指標要求的不同,“前識字”活動絕不以識字目的為主,既沒有整齊劃一地要求幼兒達到某一標準,也不在于讓孩子認識多少字本身,絲毫沒有負擔和壓力的,而在于給孩子創造接受文字刺激的機會。我們可以認識在生活遇到的、感興趣的,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功能性的符號、標識和文字等。我們更倡導“前識字”環境的創設,利用“環境濡染”“生活滲透”識字,并做到生活中教,游戲中學。

        另外,我們還應注重讓幼兒在有意義、功能性的情景中學習,通過多感官將符號、文字的感受、學習與運用聯系起來,積極尋求支持幼兒自身“前識字”經驗獲得發展的有效策略。例如,為幼兒提高優秀的兒童讀物。因為圖畫書為幼兒提供了趣味的圖、文字、符號等易于理解、表征意義強的語言環境,對發展幼兒的“前識字”核心經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教師分析與挖掘圖書中展現文字功能的有利要素,在教師組織的專門性的早期閱讀指導活動中有機融合“前識字”活動的指向,幫助幼兒通過閱讀活動獲得原有核心經驗的進一步提升。如在閱讀圖畫書中,幫助幼兒將漢字與圖畫區分開,知道方塊字有意義與發音,以形成文字的概念;也可抓住圖畫書中的文字、符號等通過大小、樣式、環繞等變化要素,幫助幼兒感受其所表現出的圖畫書中人物語氣、情緒變化的功能,以形成對“符號和文字功能意識”相關的核心經驗。又如,在成人給孩子朗讀中,幼兒感知閱讀文字有規則,如從橫排的文字,要從左到右,文字之間有間隔等,這就讓幼兒習得了有關“符號和文字規則意識”。而受有趣的故事情景吸引,幼兒通過反復閱讀自己喜愛的圖畫書,從關注圖,到關注文字;從口語與書面語的對應;從關注文字功能意識、到文字形式與規則意識的建立,就習得了“前識字”的核心經驗。而幼兒“前識字”核心經驗的獲得,也促使幼兒不斷地收獲有關文字符號方面的更多的信息,反過來促使自身核心經驗的拓展。對“前書寫”的意愿表達以及經驗的積累。這也是拓展幼兒“前識字”經驗教育支持策略的意義所在。

        綜述,再談及幼兒有關該不該識字的話題,我認為:只要立于發展幼兒“前識字”核心經驗的視角下,把握“前識字”活動的正指向,重視幼兒的心理發展和年齡特點,遵守“前識字”發展規律,分析幼兒不同年齡段“前識字”發展水平,有依據地拓展適宜該年齡段孩子的教育支持策略,促使幼兒獲取的相關核心經驗的發展,幫助幼兒順利地從“前識字”走向入學后的“識字”,那聚焦“前識字”的核心經驗及內涵的我們,理應談論識字“不色變”!

        參考文獻:

        第3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摘 要: 大學美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因教育目標的一致、教育內容的融合、教育形式的互補而具有融合的可能,兩者可從堅守課堂教學主陣地、重視新媒體平臺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等途徑融合,以期實現大學生精神成人并使其行動回歸理性這一目標。

        關鍵詞: 大學美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融合

        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要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美育全過程……培養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意味著高校美育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有著共同的教育指向。另外,美育對大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以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對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可行性:以美育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人全面發展的根本要求

        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過程就是大學生接受、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美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機構成,兩者之所以融合是因樵誒礪凵暇哂釁鹺系目贍堋

        (一)教育目標具有一致性

        誠如復旦大學朱立元教授所言:“美育可以使人擺脫外在個人功利和內在低俗欲望的束縛,體味到真正的自由對自然限制的超越;可以拓展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個性,使之追尋現世人生的完滿和幸福,具有對人的終極關懷的功能。”[1]中國學術界的共識是美育可影響人的精神,可作為德育、智育的輔助工具,達到培養全面發展的個體人的教育目的。

        大學德育的直接目的是“為著一個一個大學生自己的健康成長,使它們自己成為完善的人,成為有品位、有素養、人格高尚的人”[2]。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作為高校德育重要的組成部分,自然也承擔這樣的使命。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是要學生愛黨愛國,引領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明辨是非、善惡、美丑,從而促使他們全面發展。由此可見,在培養大學生“求真、向善、唯美”基本人格這一目標上,二者具有一致性,都是要實現人的身心和諧全面發展。

        (二)教育內容具有融合性

        以康德為代表的美學家認為審美是無利害的,它不同于感官,亦有別于理性,正是這種無功利的特點使美育以情感為特征能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心靈世界,從而幫助德育、智育達到教育目的。因此,通過審美所培育的美好的情感,對于智育和德育,甚至健全人格的養成,無疑是有力的促進。美育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排擠丑惡的事物,校正空虛的心靈,確立崇高的理想。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美育“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十報告中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方面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文明、和諧、平等、誠信、友善”等關鍵詞都體現出審美教育的內容,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價值理念,不僅保證美育的正確方向,而且是美育持久發展的重要內容。由此可見,二者在內容上具有融合性。

        (三)教育形式具有互補性

        美育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悅性和自由性等特點,可以借助自然美、社會美、人之美、藝術美等美的具體存在形式,引導學生這一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中獲得愉悅的情感的同時,體驗并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美善得以融合。因此,在形式上,以美育推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可以充分發揮美育動情性的作用,寓教于美、寓教于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內化于心、外踐于行。

        通過學校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使命所在。就大學生而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定型,身處自媒體時代在辨善惡、明是非、知美丑方面存在一定困難,在此背景下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形象性是美育的重要特點之一,它可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象化、生動化、生活化,因此,借助美育可以使大學生更主動、樂意甚至是不知不覺地接受、認同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資源共享:大學美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融合途徑

        之所以能融合,是因為大學美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形式等理論上具有契合度,在實踐中如何將二者融合,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生動形象的內容、恰當鮮明的方式使大學生在美的體驗中接受并認同從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們深思的問題。筆者認為,兩者融合的關鍵在于“資源共享”,可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建設:

        (一)堅守課堂教學主陣地

        高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因此德育和美育存在于課程教學之中。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依托于高校思想政治課(“基礎”課、“綱要”課、“原理”課、“毛”課等),大學美育實施途徑很多,課程教學既包括理論課如《美學概論》、《美學與美育》,又包括具體鑒賞美的課程,如《影視鑒賞》、《油畫鑒賞》等。

        目前,兩類課程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并沒有交叉行為,多數都是各行其是。有必要首先強化教師的融合意識:“道德的人只能從審美的人發展而來,不能由自然狀態中產生。”[3]思政教師可以改變傳統說理、講解的方式,借助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悅性的特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滲透于美的事物、現象、事件中,使大學生主動愉悅地接受教育。美育類教師應知曉美是以善為前提的,美的事物必然是積極向上顯示正能量的,而生動形象的案例來自于生活,要讓大學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素養。

        (二)重視新媒體平臺建設

        新媒體帶給大學生的影響是不容教育者們忽視的。我們不能因其產生的負面影響而拒絕使用,相反應利用好它并使它成為引導大學生精神成人與行動回歸理性的載體。學校、學院、班級開設公眾號,定期推出如“尋找身邊最美志愿者”、“運動賽場上的健兒風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等主題活動,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大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身邊的人和事。教師可以加入班級微信群、QQ群等,圍繞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大學生正確看待問題,理性分析問題。因此,新興的大眾傳媒可以成為大學美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途徑,使美善得以融合。

        (三)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

        美的校園環境可以使大學生樂學其中,也可以影響其審美品位、審美趣味,同時促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在大學美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融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審美興趣,選擇以區域或季節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尋找、感受校園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學校的感情。作為校園環境的設計者、實施者,高校應充分考慮美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融合點,以我校為例,幾千噸的三峽石散落在校園,以奇特、壯觀吸引學生,而三峽石上還刻著諸如“天人合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富強民主”等字,如此,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也受到教育。

        總之,大學階段的美育承載著促成漸具獨立人格和主體批判意識的成年個體的社會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認同過程中可以借助美育這一載體實現,同時,美育借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成自身的成“人”使命,這就是“融合”之意義所在。將美育融入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中,既可增加美育的內容,又可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式,共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引導大學生精神成人并行動回歸理性。

        參考文獻:

        [1]朱立元.美育與人生[J].美育學刊,2012(01).

        [2]張楚廷.高等教育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27.

        第4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關鍵詞:學校生態文明教育;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全面深入地論述了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個方面和全過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形勢所需、人民所愿,關系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報告特別強調了生態文明的宣傳教育。學校是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場所,承擔著思想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和培養人才的重要使命。通過加強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培養學生自覺的生態文明理念,養成保護自然生態的良好習慣,這對讓學生成為建設美麗中國的主力軍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學校生態文明教育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

        生態文明延續了人類社會原始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的歷史血脈,承載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設成果。生態文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明境界和社會形態。生態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此基礎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生態文明倡導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文明,不是使自然受到傷害、物質財富增加的文明。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狀態,生態文明不是簡單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而是要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環境污染嚴重、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等嚴峻形勢,在一些地方環境污染已經對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嚴重影響。當今,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也愈來愈強。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屬于和諧社會建設的顯著標志。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要以尊重和保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為內涵,引導經濟循環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社會的永續發展,保障生態安全,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的環境。

        生態文明不會自發產生,而是在人們長期生活、生產過程中因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斷激化而產生的,生態文明理念需要經過培養和教育。學校生態文明教育對生態文明理念的形成和生態文明建設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引導學生認識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關注環境問題,幫助學生獲得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所需的知識、方法和能力,培養學生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引導學生選擇有益于環境的生活方式。生態文明教育是培養學生具有生態文明科學知識素質、生態文明道德素質、生態文明法制素質、建設生態文明能力的教育實踐過程。學校生態文明教育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是生態文明教育的核心內容和主要渠道,是生態文明教育的基礎。

        二、學校生態文明教育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措施

        建設生態文明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堅持科學發展觀,就是要統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共同發展,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方面必須協調,形成經濟生產發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態環境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科學發展觀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提倡在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人們必須改變對自然的態度,樹立新的現代文明觀念,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只是自然界大家庭中一個普通的成員,樹立人與人的平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觀念。樹立這種新觀念需要加大學校生態文明教育力度。

        科學發展觀的樹立與社會成員受生態文明教育程度有關。在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化的過程中,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人口素質也有所提高,但與現代生態文明社會的發展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依靠足夠教育、具有較高文明素質的社會成員去實現,采取各種措施,保護資源、維護人與社會的和諧。學生時代是思想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階段,所以學校生態文明教育對整個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標是人,發展必須服務人、造就人,教育是造就人的最根本途徑。學校教育從保護環境的教育發展到可持續發展教育,到生態文明教育,這是對環境教育的繼承與發展。科學發展觀為解決發展與環境,人類與環境的關系問題,為生態文明教育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豐富了生態文明教育的內容,擴充和深化了學校生態文明教育的內涵。

        三、學校生態文明教育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面臨著人口增長過快、資源消耗過多和環境污染過重的嚴峻形勢。環境狀況的惡化,影響著黨和政府發展經濟的宏觀決策,影響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建設生態文明,需要處理經濟和環境的發展問題,處理這些問題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同時還需要具備生態文明素質的人才。學校是培養這些人才的場所,學校通過生態文明教育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技術保障。

        學校生態文明教育已經形成從中小學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生態文明教育體系。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對環境友善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到高等教育中的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的專業教育和大學非環境專業的生態教育,不僅為環境監測和環境治理提供了研究平臺,而且也是培養環境專業人才和具備生態文明素質人才的搖籃。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的不僅僅是具備環境意識和環境技術的人才,而是具備生態文明科學知識素質、生態文明道德素質、生態文明法制素質的綜合人才,同時還需要整個社會對經濟與環境關系的觀念的轉變,這是對學校生態文明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戰。

        四、學校生態文明教育是生態文明素質培養的主陣地

        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問題的出現及惡化使人類社會重新思考發展模式。人類社會要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基礎教育階段實施生態文明教育是主要途徑。生態文明教育成為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領域。生態文明教育是培養生態文明素質的主陣地。

        生態文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采取多種方式把生態文明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質的需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素質等方面。學校生態文明教育對于提高人的素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培養受教育者的生態文明素質,是對素質教育的發展,是對生態文明教育內涵和目標提出的新要求。生態文明教育不僅僅是提供解決生態問題的決策方法和參與經驗,而且通過對自然環境、社會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價值觀以及倫理道德和審美方面的思考,促進人們對于生態環境態度與行為的轉變。對于青少年來說,必須具備一定的生態文明素質,才符合現代社會對每個人基本素質的普遍要求,生態文明教育是現代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

        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來看,人的生活習慣和智能,多在20歲以前形成。而青少年具有精力旺盛、接受新鮮事物快、可塑性強等特點。如果他們在學生時代受到良好的生態文明教育,樹立起環境意識并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成年之后就會從環境、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高度,對各種計劃、方案和操作規程進行全面分析、比較、研究,從中選取最佳方案。

        五、學校生態文明教育是生態文明核心理念的傳播途徑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西方環境倫理思想、蘊含的生態價值以及我國古代的生態倫理思想為我們建設生態文明,確立生態文明核心理念提供了思想源泉,思想政治教育為學校生態文明教育、傳播生態文明核心理念提供了可能,學校生態文明教育是生態文明核心理念的傳播途徑。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和發展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精神和思維方式,我們當代生態文明教育中主張把人類社會放在整個大生態環境中加以考慮,強調人與自然共生存、協調發展,體現著和諧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因為人與自然界是分不開的。我國古代文化傳統中蘊含了豐富的生態文明倫理思想,研究它們也就是對生態文明核心理念的豐富。我國的生態教育從幼兒園的熱愛自然,熱愛動植物的教育到正確對待人與自然關系的教育,到高校德育教育,這些都為生態文明核心理念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六、學校生態文明教育是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青少年學生是生態文明建設未來的主體和支柱,我們需要的是合格接班人,最基本的是要有全面健康的人格的人。對青少年學生身心素質培養是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生態文明教育對青少年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學校生態文明教育的開展有利于青少年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

        總之,通過學校生態文明教育,塑造青少年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和道德人格,并且使學生認識到人類不僅依存于自然界,而且是自然界中的一員,人類和其他成員應該和諧相處。從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到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強調人與自然、與他人及社會的和諧。因此,在學校對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對于當今的生態文明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曾繁仁. 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學校[N].中國教育報,2012-12-28.

        [2] 鄧玲.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融入”路徑[N].光明日報,2013-01-23.

        [3] 十報告全文[N].人民日報,2012-11-08.

        [4] 黃承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和戰略任務[N].人民日報,2012-08-20.

        Research on the Necessity for School Education in Promoting Ecological Progress

        GUO Jian-rong, LIU Shu-qi

        第5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網址:fon.org.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裕民路12號華展國際公寓A座201

        郵編:100029

        電話:010 - 65232040 / 52721612

        Email:office@fonchina.org

        自然之友成立于1994年,多年來秉著“真心實意,身體力行”的核心價值觀,推動中國的環境啟蒙、生態保護、環境法治和綠色公民成長,是最具公信力的專業環境保護公益組織之一。

        自然之友在北京擁有核心工作團隊,在全國15個城市分布17個志愿性的會員小組,并依托具體業務推動建立多個行動平臺。以環境教育、公眾參與動員、法律與倡導作為核心工作手法;以城市垃圾、社區低碳發展、大氣污染、水污染、重金屬土壤污染等為主要工作議題,并介入突破生態底線的重大環境事件 。

        自然之友開展的主要工作有以下5方面:

        1、推動城市垃圾減量

        1.1 社區垃圾善治行動

        目標:推動居民垃圾簡單分類管理與物資回收、運輸、處理部門的對接;實現試點社區垃圾簡單分類和廚余垃圾明顯減量;形成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垃圾分類減量創新模式。

        1.2垃圾減量公眾教育

        目標:通過在家庭、社區開展“垃圾減量與分類”的公眾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垃圾分類的意識,養成自覺的垃圾分類行為,培養更多的行動者。

        1.3《廢棄物與生命》中學環境教材開發與推廣

        目標:開發中學垃圾環境教育的教材,培養關注固廢環境教育的教研團隊,并將課程在北京的中學推廣,開展零廢棄實踐,傳播零廢棄理念。

        1.4 零廢棄聯盟行動

        目前零盟團體成員和個人會員共有30名,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福建、蕪湖、南京、嘉興、重慶、郴州、香港、鄭州、貴州、成都、天津14個城市。

        2、探索城市低碳發展

        2.1“低碳家庭”

        目標:通過民間團體、公民行動、專家指點、社區參與的多方合作模式,積累市民家庭低碳節能改造實踐的案例,并將成果推廣至公共領域的節能改造。

        2.2 低碳城市 公眾行動

        北京市社區公共能耗使用調研開展了“我為城市量體溫”、“‘照亮’蘋果行動”、“臺灣可持續建筑游學計劃”等項目活動。

        3、蓋婭自然學校——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

        3.1自然體驗營

        自然體驗師培訓

        面向公眾開展自然體驗師培訓,累計培訓近200名自然體驗師。

        3.2主題冬夏令營

        從2012年暑假開始,舉行了多次主題冬、夏令營,讓城市人群走進自然,參與者不僅了解美麗的自然,而且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有了真切體驗。

        3.3無痕山林

        舉行無痕山林講師培訓,累計培養出50余名無痕山林初階講師,20余名高階講師,參與多次戶外活動。

        3.4綠色希望行動

        為各地綠色希望學習中心提供互訪、學習及小額資助支持,通過開展系統的環境教育培訓,加強各綠中心之間的橫向交流,培養各地的環境教育力量。

        3.5公眾環境教育與體驗

        組建了不同主題的小組,如登山隊、植物組、野鳥會、自然講堂,定期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

        4、推動環境法治——公益訴訟與政策倡導

        4.1環境法律倡導

        曾參與 《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修訂工作。

        4.2 推動公益訴訟

        作為第一起由民間環保組織提起的公益訴訟,自2013年6月,自然之友開始對一些企業提起公益訴訟,包括對重慶銅梁紅蝶鍶業有限公司環境污染的公益訴訟、神華煤制油化工公司某分公司等公益訴訟。

        4.3 推動大氣污染源信息公開

        推動京津冀大氣污染源信息全面公開、全國大氣污染源信息全面公開。

        5.堅守生態保護底線

        自然之友在全國的多個會員小組,在當地進行水污染調查、河流口述史記錄等活動。

        第6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英文名稱: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主管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主辦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0-5862

        國內刊號:36-1092/N

        郵發代號:44-56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7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榮譽:

        中科雙百期刊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第7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通識教育便是在這兩種隱憂當中出現的教育,雖然通識教育的名稱要比文雅教育的名稱出現晚得多,但是通識教育的內容卻比文雅教育廣博得多,除了原有的古典語文、數理、藝術之外,通識教育還包含著許多實用技藝的科目,如社會、人文和自然科目,兼容生活實用、專業教育和心靈培養。雖然通識教育兼容教育科目和生活實用知識,但是也強調心靈的培養和文化的陶冶,以彌補20世紀以來專業教育過于專精所帶來的不足。通識教育既不能與文雅教育表示的高雅時尚相提并論,也不表示普普通通、無關緊要,而是指廣博開通、共同必識的意思,“通識”意指核心、共同及必識。通識的要義和價值是通達和融通,通識教育的內涵便是社會、人文及自然三大知識范疇的結合。

        二、通識教育的全人目標

        學生有諸多種上大學的理由,其中主要是為了獲取人生第一項職業學歷資格,如工程、法律等。然而初次獲得的學位,并不僅僅是提供職業訓練,特別是以學術研究為主的研究型大學及學院。這類大學大部分學生希望繼續攻讀研究生,因此,大學本科階段就成了一種通識性的教育———研讀,研讀是一種旨在掌握寬廣的知識和智力的課程,是一種不同于專門性、職業性或者技術性的課程。當然,通識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并不是僅僅為將來的研究生教育作準備,通識教育本身有其重要的目的。華盛頓大學羅馬語教授諾斯蘭(HowardLeeNostrand)對通識教育進行了這樣的定義:通識教育的目的不是對學生進行職業訓練的功能,它的主旨是個人的健全發展,包含運用我們時代最好的知識來充分認識事物的本質,鍛煉對情緒的反應能力,以及提升生活的目的。“運用我們時代最好的知識”是指時代在不斷地變動,要掌握時代的脈動;“提升生活的目的”是指不僅是學習知識,還要提升文化和生活的層次。用多明哥斯(JorgeDominguez)的話來說,通識教育就是:當你接受了教育,又把當初學的內容忘記后,最后還剩下的東西。我們時代的一個明顯的特征是知識前所未有的大量激增,伴隨而來的是過時的理論也快速增加,自然科學尤其明顯。例如自然科學的刊物于1665年出現,在1800年大約有100種,目前是10萬種。另外在經濟領域,傳統古典理論一般可以維持一百年的共識,但隨后的凱恩斯理論,尚未維持50年,便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具有永恒價值的學術幾乎只限于人文學方面,孔子、柏拉圖、莎士比亞至今仍然適用,人類的基本道德,如正義、忠誠、責任依然和遠古一樣。現代教育的另一個特點是教育期限和人類壽命的延長。教育期限的延長使知識適用到越來越多的人,只為一項職業做初期準備已經不夠了;人類面臨著較長的壽命和較多的閑暇,意味著中年有可能改變職業以及年老時退休期的延長,這就要求我們在生命的每一周期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因此,通識教育的主旨在于擴大知識的視野,用批判性的思考來代替以往的傳統知識。100多年前,英國伊頓(Eton)公學的校長威廉•戈里(WilliamCory)對青年人的教育隱含了這樣的觀點,他對青年人說:“你們不要為知識,而是要為學問和習性,為專注學習的習性,為表達的學問,為品味,為辨別,為心智的勇氣和心智的穩健清晰,最重要的是,你們要達到自我求知的目標。”顯然,對一個受過教育的人來說,懂得智力的使用和價值是最重要的,我們期望在專業領域中涌現出技術高超的專家,如一個醫生對醫學疾病要有高深的知識,一位律師對案件的法律程序要有深入的了解。當然,只有這些專業才能和特質是不夠的,專業的理想不應該只是專業出眾的科技者,理想的目標是專業權威之外,再加上謙虛、仁慈和幽默,醫生和律師應該懂得正義、科學、痛苦、歡笑、死亡、仁慈,這些遠比專業權威重要得多。因此,通識教育是全人目標,人生是不斷的教育過程,教育是人生的經驗,經驗是全面的,通識教育在這種全程全面的教育中擔負職責。

        三、關于實現通識教育全人目標途徑的若干思考

        (一)通識教育課程理念選擇

        參照卡耐基促進教學基金會對通識教育改革中課程內容和結構類型的研究,通識教育在課程方面的理念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類(:1)學科分類導向,是指依照人文、社會和自然三大類或者依各科系的基礎學科來編排涉及;(2)基本能力導向,指英文寫作和閱讀、數理統計、口語表達及電腦應用等基本能力;(3)智能資格導向,指應用知識和資料做推理和批判的能力;(4)主題統合導向,是指針對某些特定的問題,做學科之間的科際整合;(5)方法解決導向,是指解決生活困難和實際問題以及學業困擾和讀書方法;(6)倫理價值導向,是指以發展或者建立學生價值觀念和社會價值標準為取向;(7)文化傳承導向,是指以繼承文化為導向;(8)學生興趣導向,是指以學生興趣為導向,讓學生任選。大學通識課程均包含英文寫作、社會科學、人文、自然科學及文化研究,可以看出西方大學通識教育很重視在學生主修領域之外增加知識的廣度,如哈佛大學和加州大學均規定學生于主修領域內免修相關課程。另外如印第安納大學則規定學生對同一領域的課程不得于同一系完成。

        (二)通識教育的課程類別

        通識課程大致分為“分類必修”、“核心課程”及“自由任選”三大類。第一類通識課程“分類必修”指的是學校將通識課程分成幾大類,到各系去讀,必須達到修業學分。到各系去選讀時,各個系通常的做法是將這些選讀的學生與本系原有學生合堂上課,或者是將這些來系選修的學生專門開班上課。第一種方法比較簡便,但對不同學系,通識課程旨意內涵應該有別,但教師卻以本系專門課程的內容、方式及要求來授課教學,常常是師生雙方都有抱怨。第二種為外來選修學生專門開課的方法,大多數教師不太愿意,怕天長日久成為系里的邊緣人物或者次等教師。無論哪種方式,長期以來,學生所獲得的是凌亂的、粗淺的、易通的通識科目。“分類必修科目”通常是入門初級科目,內容是介紹性、縱覽性、概論性式的,總之是粗淺綱要式的。“分類必修科目”的缺點是每一科目都是淺嘗輒止。通識課程是要求“通”在廣博之中“,識”在深入之中。“分類必修”式的教學,未必“通”更不能“識”。第二類課程是“核心課程”。核心課程有其長期的演變歷史,最早大學都上單一的共同課程,稱為共同課程或共同科目,其后,哈佛大學埃利奧特校長開始實施選修制度,到洛厄爾校長繼任時,共同課程演變成分類必修,洛厄爾的繼任者科南特校長不滿于分類必修的松弛,因而籌備組建《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委員會重新規劃通識教育課程,聘任名師任教通識科目并編撰教材。博克任哈佛校長的時候,既不滿意共同必修,也不滿意分類必修,更不滿意自由任選,因而有了哈佛的核心課程。哈佛課程的思想來源于西方人文主義和實用主義的結合,兼顧個人興趣和社會要求,力圖將人類文化之精華,即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知識、技能、態度及情感等組成豐富而又系統的課程,供學生自由選擇,慢慢就發展成了哈佛大學的核心課程模式。芝加哥大學的核心課程是指校長赫欽斯堅持所有學生讀百篇名著為核心,因而成為共同核心課程或共同核心科目“,核心”是指埃利奧特所倡導哈佛的自由、多元以及赫欽斯在芝加哥大學所倡導的統一、一致。核心課程當然是必修的,常稱共同必修科目。核心課程的科目內容不是傳統的單一科系,而是綜合性的或科際整合性的。分類必修通常是單一的學科內容,如經濟學原理、有機化學、西方哲學,等等,而核心課程卻并非這樣,以哈佛大學的核心課程為例,課程名稱大多是:正義、人性的概念,時間、空間和運動,地球的生命和歷史,國際不平等的歷史起源,等等。科目的內容雖然重要,但是核心課程是要從科目內容的材料中,獲得知識的方法途徑,就像中國古語中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分類必修是教師將系里的教科書直接拿到通識課堂,但是核心課程是專門為通識課程而編排。即使名稱為“經濟學原理”的課程也不是專門就經濟學而論經濟,而是以經濟學原理看社會問題,探討經濟對文化、人類心靈的影響。此外,核心課程是有邏輯連貫性的,學生在沒有對“哲學史導論”了解之前,是不能修“后現代哲學”的。在沒有對笛卡兒、康德和胡塞爾了解之前,不可能深入地理解結構主義。第三類課程是“自由任選”。自由任選看似漫無標準,但是有其深刻的哲理。以自由任選著稱的布朗大學,只對基本能力的英文寫作、數理統計、外國文學要求必修,其余科目學分,只要修滿即可,不做任何規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課程目錄中對通識教育課程幾乎沒有明確的闡述,就是要故意的、有意的模糊,其用意是要學生自己進行摸索、發現、抉擇,這也許是通識教育的方式和旨趣。因此,大學要培養學生自行抉擇、自我負責的能力,很多大學讓學生自由任選,其實大多數學生還是選擇得不是太離譜,即使少數離譜之至,導師及學生輔導中心和學生面談之后,學生就可以自我負責了。

        (三)大學生生活輔導

        大學生的生活輔導是通識教育中的一個環節,不宜忽視。生活輔導中最為關鍵的是宿舍輔導,中國大學的宿舍,常從行政管理方便著眼,同一科系住同一宿舍,通識教育的功能與目的就不易到達。對大學通識教育而言,住宿制度是有深刻含義的,除了設置一般的行政管理和總務事項之外,還應該設置宿舍導師,像哈佛、劍橋、牛津及耶魯等許多歐美著名學府一樣,由學校有聲望的教授擔任。宿舍導師定期或者不定期與宿舍內的學生談心,討論最近功課或者看哪些著作。師生在一起坐而論道,這種宿舍導師對學生思想言行影響頗多。宿舍內還應該開設宿舍研討會以供更多科系不同師生對某一問題提出不同看法,相互辯問,整棟樓舍都洋溢著探究考問的氣息,名校的風氣就是這樣養成的。此外,學生宿舍輔導的意義,不僅僅是簡單的住處房舍問題,也不僅僅是宿舍管理問題,而在于課堂上聆聽習得的知識咨詢,要在宿舍不同系室友之間交換討論,研習問辯,以便在下一次課堂上深入地和老師同學研討。這樣,大學生在宿舍內從不同的學科角度,不同的知識觀點,相互研討激蕩,達成通識教育的目的。

        (四)學校建設與校園景觀的人文精神

        除言傳身教之外,情景教育是達成通識教育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情景教育具有的潛移默化之功效,不亞于課本或者教師的作用。大學的校園和建筑,應該讓每一個師生和訪客均感受到肅穆優雅的人文精神,學校建筑除了實用方便之外,尤其還要考慮建筑的精神作用和心緒功能。很多大學的建筑趨向實用功能,而較少注意美學和人文精神價值。實際上,大學校園的景觀和建筑的無形情景教育功能不容忽視,我國建筑常用數字命名,如一教、二教等。哈佛則常用該學系最著名的學者名字為建筑物命名,這樣就容易給學生以見賢思齊的精神激勵作用。除了學校建筑之外,校園景觀的巧妙布置,能讓學生在其中熏陶涵泳,在湖邊波光的倒影中啟發靈性,在大樹華蓋下仰首思考。建筑和校園景觀是有形的通識教育,而精神建設或者學生心理建設是無形的通識教育,這無形的通識教育卻是學生經常耳濡目染的。學校一個細心的核對和通知、主動的探問和催交、熱忱的處理和解決,可能比課程上教授的影響力更大。

        (五)大學校長的精神標桿

        第8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葉圣陶 人生觀 公民教育 習慣 核心價值觀

        葉圣陶教育思想萌生于五四新文化浪潮,亡國滅種的危機使那一代知識分子的思考、實踐無不關涉救亡圖存,“此身定當從事于社會教育,以改革我同胞之心”[1],革“心”是當時文化革新思潮的形象化說法。從器物變革到制度變革再到文化變革,是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尋求救亡圖存經歷的三次重要思想歷程。至風起,文化革新思路已成為葉圣陶等知識分子的共識。“其余當從根本謀,改革尤須改革心。”[2]革“心”可以理解為文化革新,還可理解為改革文化最核心部分即文化之“心”。基于此,葉圣陶教育思想植根于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統一的“人生觀”,落實于培養合格公民的目標,注重習慣養成的方法,“為人生”而指向社會改進。這一理路對當代中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時代新公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積極的借鑒價值。

        一、植根于“人生觀”的教育思想

        葉圣陶投身教育和文學事業,都“為人生”而指向社會改進。他直言教育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工具,以教育認識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是教育與人生的關系[3],“為人生”的教育思想就是以教育為手段,達成“認識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的目的。

        “人生觀”的確立在葉圣陶教育思想中具有靈魂地位,其教育目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皆植根于此。基于“為人生”的目的和革“心”思路,葉圣陶強調在中小學階段就應通過教育讓學生奠定真實明確的人生觀。“小學教育的價值,就在于打定小學生一輩子有真實明確的人生觀的根基”[4],“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3]。從“為人生”的教育目的看,確立“真實明確的人生觀”是以教育為手段達成“認識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目的的根基;從革“心”思路看,確立“真實明確的人生觀”是以教育為手段達成革“心”或文化革新目的的核心。

        葉圣陶的“人生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統一的核心價值概念集合。“人之所以可貴,并不在他既已為人,乃在他將進而為更高尚的人。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如果能參加整個人類的進化歷程,便算是個有價值的人。那么真實明確的人生觀,當然是每個人必須具有的了。”[4]此論述中真實明確的人生觀基于真實明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包含價值觀。“認識自己有兩方面:一為自己的主體,或稱‘自我’;一為自己的環境,或稱‘外物’或‘客體’。”[3]此論述中認識自己基于認識客體,“人生觀”包含世界觀。葉圣陶論述中的“人生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統一的概念。基于學術和理性,從諸如生物學、人類學、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論理學、哲學等各門科學中得到“切合現代人生的概念;把這些概念并合起來,找出‘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才能立定真實明確的人生觀的根基”[4]。“真實明確的人生觀”是基于學術和理性、三觀統一、切合現代人生的核心價值概念的集合,是革“心”思路中文化的“心”。

        “人生觀”回答“人之所以為人”的問題,包括“為什么樣的人”和“如何為人”兩方面,對應“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標和習慣養成的教育方法。“合格公民”與“合格公民的養成”植根于“人生觀”,服務于“為人生”的目的。基于人生觀和“為人生”的目的,葉圣陶論述了教育改造的目標,教育精神,讀書與受教育、受教育與處理生活、德目和實踐、知識和能力、受教育的與改革教育的關系,習慣養成的方法,生活方式的改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等議題,自成體系,實踐性強。

        二、落實于合格公民培養的教育目標

        “我不忘記各門功課有個總目標,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3]“中等教育的目標不外乎給予學生處理生活的一般知識,養成學生處理生活的一般能力,使他能夠做一個健全的公民。”[3]“受教育的意義和目的是做人,做社會的夠格的成員,做國家的夠格的公民。”[3]葉圣陶教育思想源于五四時期文化革新立人的思路,植根于“人生觀”的確立,落實為“合格公民”的培養。從文化視角看,人是文化的存在,“合格公民”是“人生觀”的存在。

        葉圣陶“合格公民”的教育包含而不限于公民教育――公民知識體系教育、公民意識教育和“使社會共同體成員成為享有法定權利和履行法定義務的公民的活動”[5],還包括公民獲得生存資料和經營生活的能力教育。就學校教育而言,“合格公民”目標要以“公民,社會,自然,勞作”等全部功課來共同完成,各門功課雖有各自的教育目標,但同時圍繞總目標,即培養合格、健全的公民。

        基于文學創作和語文教學經歷,葉圣陶語文教學論述豐富,宜置于其教育思想體系中考察。除語文教學,在葉圣陶教育論述中,“公民教育”占很大比重,在“合格公民”教育目標中,“公民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如果我當教師》《今日中國的小學教育》《小學教育的改造》《教育與人生》《革除傳統的教育精神》《主人翁的教育》《教育改造的目標》《根本的變革》《如果教育工作者發表〈精神獨立宣言〉》《受教育跟處理生活》《改善生活方式》等重要篇章,無一不有與“公民教育”有關的論述,“葉圣陶的教育思想的內核及其形成,其實正是與五四時期文化革新的核心價值諸如‘人的覺醒’、‘思想啟蒙’、‘人的現代化’等是相一致的”[6]。其論述中的主人翁、自覺、自主、自由、民主、平等、經心著意、不妨害他人、合作、尊重、尊嚴、責任、秩序等一系列涉及權利義務和群己關系的關鍵詞,足以說明基于“人生觀”的公民教育是落實葉圣陶教育思想的具體目標。

        三、注重“習慣養成”的教育方法

        “習慣養成”在葉圣陶教育思想中具有方法論的重要地位。“原來‘教育’這個詞兒,如果解釋得繁復,幾本書未必說得完;簡單的解釋,一句話就可以說盡,就是‘養成好習慣’。”[3]“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3]葉圣陶以“走路”“說話”為例論述習慣是基于知行結合形成的類似自然或天性的能力,任何知識只有經過練習、化為習慣、達到成自然的地步才能化為能力,恰如有公民知識,不等于能做好公民,有民主知識,也不等于有民主,只有養成做公民的習慣和民主的習慣,才能成為好公民。

        什么是好習慣?葉圣陶有自己的標準。“能使才性充量發展的是好習慣,能把事情做得妥善的是好習慣,能使公眾得到福利的是好習慣”[3]。葉圣陶的好習慣落實于做人、做事,關注群己關系,基于其“人生觀”,符合合格公民標準。

        基于“人生觀”的習慣養成應從最細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葉圣陶以關門和種植為例,養成好習慣,養成的不只是一種具體行為傾向,而是基于“自覺”的做人做事的態度,一種價值觀、人生觀。從葉圣陶常舉的關門和種植的例子來看,葉圣陶的好習慣至少包含群己關系方面“不妨害他人”的最低準則和做人做事方面“認真”的精神。

        葉圣陶的習慣養成,在個人層面是修養,在群體層面是基于相同“人生觀”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傾向。個人層面,一舉一動都基于真實明確的人生觀,知行合一,養成習慣,便是修養,修養生活合一,便是教育的進步,是健全、合格公民的養成。群體層面,人人都有基于相同“人生觀”的“自覺”的習慣和修養,便是民族、國家、社會的進步。在求索、改革中,葉圣陶等先賢沒有將“人”工具化降為國家機器的零件,始終肯定個體的人的價值和在社會、國家中平等的主人翁地位,這是最偉大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精神變革。

        基于對民族、國家進步的渴求,葉圣陶格外重視“在群的方面”養成種種好習慣。“一個人不守秩序,一個人辦不好事,一個人技術低劣。看來好像關系很微細;但是多數人不守秩序,多數人辦不好事,多數人技術低劣,關系就重大了。”[3]葉圣陶對在群體層面沒有好習慣嚴重憂慮,對在群體方面養成好習慣高度贊美,期望無數的教育工作者以教育實現理想世界,“有一群人在一起,理想相同,生活方式相同,各人自我教育,同時也就是彼此互相教育,這是多么有勁的情形,哪里會感到寂寞?”這也是葉圣陶一生求索、奮斗而不感寂寞的原因吧。

        四、文化革新理路的當代價值

        葉圣陶教育思想植根于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統一的“人生觀”,落實于培養合格公民的目標,注重習慣養成的方法,“為人生”而指向社會改進。這一理路對于當代中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時代新公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積極的借鑒價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葉圣陶“人生觀”具有三觀統一的同構性。任何文明形態、文明實體都有自己的文化,由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的心態文化層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核心價值觀是心態文化層的核心,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黨的十報告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高度強調“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一文明形態、文明實體的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具有靈魂地位。作為“所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價值規范和行為準則”[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基于世界觀、人生觀的價值觀,與葉圣陶作為核心價值概念集合的“人生觀”具有同構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葉圣陶“人生觀”在核心概念上具有相似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業、誠信、友善等關鍵詞與葉圣陶論述中基于其“人生觀”的主人翁、自覺、自主、自由、民主、平等、經心著意、不妨害他人、合作、尊重、尊嚴、責任、秩序等一系列涉及權利義務和群己關系的關鍵詞在具體內涵和外延上或有差別,但相通處更多,至少二者都指向愛國、指向富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和概括不是一次完成的,更不是一勞永逸的。它的逐步完善和深化必然要經歷一個較為長期的歷史過程。”[8]葉圣陶“人生觀”中包含的核心價值概念可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益無害的補充。即使二者相異多于相通,甚至理念上不可調和,葉圣陶以“人生觀”為核心、從細微切近處入手、注重習慣養成、落實于合格公民培養、達成“為人生”目的、實現革“心”圖強的文化革新理路在“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當代中國依然具有借鑒價值。

        “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二者一為精神內核,為文化凝聚力、向心力,一為外在表現,為民族國家的訴求。借鑒葉圣陶教育思想的文化革新理路,核心價值觀應奠基于中小學甚至幼兒園時代,宜從細微切近處入手,化抽象理念為具體行為,由長久的實踐而成習慣,由習慣而成修養,由個體公民而國家社會,如此則核心價值觀立,則中國夢成。

        ――――――――

        參考文獻

        [1] 葉圣陶日記(1911-12-02).葉圣陶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19).

        [2] 金潔,鄧帥萍.葉圣陶:一代師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 葉圣陶.如果我當教師[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4] 葉圣陶.生活教育葉圣陶隨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 張志順,肖帥,冷翠玲.中國公民教育的理論內涵、特征及歷史演變[J].學術交流,2013(12).

        [6] 朱曉進.葉圣陶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當前如何深化葉圣陶研究[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

        [7] 陳曉莉.整合與引領:統戰成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培育與踐行[J].理論探討,2013(5).

        第9篇: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

        上世紀80年代以前,地理學科的德育目標概括為“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1986年頒布的地理教學大綱提出了“要進行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全球觀念以及有關國情國策的教育,使學生初步樹立科學的資源觀、人口觀和環境觀,以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斗的雄心壯志”。1996年國家教委頒布的地理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和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深化對國情、國力以及國策的認識,積極參與協調人類與環境關系的活動;深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濃厚感情,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21世紀初,高中地理課程總目標明確要求:“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縱覽地理德育目標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地理德育已深深融入到地理課程之中,成為地理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根據課程總目標的要求,結合地理德育目標的發展歷程,我們認為,地理德育目標主要包括國情鄉情教育、國際理解教育、環境倫理教育、思想學風教育。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地理德育的根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立國之魂、育人之本,它更是中學地理教育的根基所在。地理課程資源中蘊涵著豐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要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成為地理德育的根基,統領著地理學科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課程開發與評價。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礎上形成的地理德育目標應主要包括:國情鄉情、國際理解、思維學風、環境倫理教育等內容,它們在地理學科教育中分別對應著區位分析、整體性、差異性、可持續發展等地理思想,體現在地理課程的具體內容當中。

        三、以核心地理思想解構地理德育的關鍵路徑

        地理學科有其獨特的價值,其核心地理思想—區位分析、差異性、整體性、可持續發展觀等解構地理德育的關鍵路徑。

        1.區位分析的思想。地理學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都是從自然與人文等諸多地理要素出發,運用科學原理和方法進行論證。即運用區位分析的思想,認識國情鄉情,了解我國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分析我國人地關系的基本狀況。學生通過了解我國基本國情,激發其愛國主義情感,實現中國夢的美好信念。通過區位分析,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把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掌握的基本規律,同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習生活有用的地理。

        2.地理環境差異性的思想。以區域差異的視角,認識世界,進行國際理解教育。通過世界地理的學習,通過對于各國地理環境差異性的了解,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認識到國與國的差異和特點。使學生在對本民族主體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尊重各國、各地區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風俗習慣,學習、掌握與其他國家、民族、地區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處的修養與技能,理解世界各國的發展訴求。地理德育通過地理環境差異性的路徑研究,能使學生樹立全球意識,理解和平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探討全人類共同價值觀念。從而增進學生對于不同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國家、地區的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寬容,將事實上的相互依賴轉變成為有意識的團結互助,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讓學生初步具有國際視野和參與國際交往的能力,促進整個人類及地球上各種生物與自然和睦相處、共同繁榮與發展。以實現地理德育的目標: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倡導的平等、公正、誠信、友善、和諧等優秀品質,能夠正確認識和處理競爭與合作關系的新時代接班人。

        3.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思想。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思想,綜合的、全面的探究地理問題,培養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和思辨批評的態度。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分析地理事物和現象。辯證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研究自然科學的理論依據,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礎。地理課程內容“大氣的運動”“海水的運動”“陸地水的循環和轉化”“地殼物質循環”“生物循環”等通過循環運動,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系等等,都是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體現,這為培養學生用唯物辯證法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辯證思維的素質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扎實的科學態度、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通過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增強學生對于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學習地理的學習興趣以及對地理環境的審美情趣。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精品免费人成视频 | 色五月综合婷婷久久狠狠 | 亚洲人成网77777大伊香蕉 | 中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网友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