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冶金設備市場分析范文

        冶金設備市場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冶金設備市場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冶金設備市場分析

        第1篇:冶金設備市場分析范文

        關鍵詞:世界釩走勢;市場分析

        1 世界釩工業的發展分析

        1.1 世界釩工業的生產狀況

        全球現已探明的釩礦資源儲量絕大部分賦存于石煤型沉積釩礦和釩鈦磁鐵礦中。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相關統計,截止2013年,全球釩金屬儲量超過1360萬噸,主要分布在南非(350萬噸)、俄羅斯(500萬噸)、中國(510萬噸)等國家,此外還有加拿大、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

        目前世界釩礦市場上主要的釩供應國為中國和俄羅斯。2012年,全球無氧化二釩產量約為5.6萬噸。

        1.2 世界釩產品的消費狀況

        全世界五氧化二釩超過50%是由歐美國家所消耗。從五氧化二釩消耗的變化趨勢看, 歐美等發達國家消耗量較大且比較穩定,相對于歐美國家,中國釩消耗量正在逐年上升,而中國的主要消耗量集中在鋼鐵產業。

        1.3 世界釩的市場狀況

        1.4 世界釩主要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全球釩礦資源比較集中,中國、俄羅斯和南非是三大產釩國,其共同點是國內都保有豐富的釩鈦磁鐵礦及石煤型沉積釩礦。

        在釩產業集中度方面,瑞士斯特拉塔公司 (XSTRATA)、中國攀鋼、承德釩鈦、俄羅斯耶弗拉茲 (EVRAZ)(已控股南非海維爾德、俄羅斯圖拉、美國戰略礦物公司)等四家企業V205產能合計占世界總產能的78%。

        從釩礦制取工藝來看,全球釩生產企業可分為三類:一是以美國戰略礦物公司為代表的環保釩生產商,主要從含釩灰塵渣、石油渣等廢氣物中提取V205;二是以南非海威爾德、中國攀鋼和俄羅斯下塔吉爾為代表的伴生釩生產商,從煉鋼過程中產生的含釩鋼渣中提取海綿鈦V205;三是以瑞士斯特拉塔、南非海威爾德為代表的基本釩生產商。

        2 世界五氧化二釩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2.1 世界五氧化二釩生產情況分析

        2.2 世界五氧化二釩需求情況分析

        2.3 國外五氧化二釩價格走勢分析

        最近幾年來,全球的五氧化二釩市場一直保持強勢,國際價格走勢相對平穩,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下滑,釩礦市場需求也一直的不斷減弱。據估計,未來幾年內五氧化二釩價格將出現小幅走低。

        3 世界五氧化二釩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在國際范圍內,鋼鐵行業是五氧化二釩最主要的市場。而五氧化二釩在鋼鐵行業中的消費主要取決于鋼鐵的生產規模和含釩鋼的使用比例情況。由于全球經濟目前處于持續低迷狀態,全球鋼鐵產量增長較為緩慢,需求量較為疲軟,導致五氧化二釩的需求也較為緩慢。

        3.1 世界釩提取技術發展趨勢

        1)從釩渣中回收:釩渣是含釩較高的提釩原料,回收技術比較成熟。目前通用的流程是鈉化焙燒工藝,采用的設備不同,大型企業一般都采用回轉窯,而有些企業則采用焙燒爐。工藝過程是將釩渣與鈉鹽(一般為碳酸鈉或芒硝)混合,在一定的溫度下焙燒,使釩轉為可溶性的鈉鹽,焙砂再經過浸出,使釩酸鹽進入溶液,溶液經過濾,濾出廢渣,再經過沉淀、精致等過程得到五氧化二釩。國外有的企業直接利用含釩高的釩鈦磁鐵礦生產五氧化二釩,首先將礦石制成精礦,然后與熔劑混合,進入回轉窯中焙燒,焙砂用水浸出,含釩溶液用銨鹽處理,最后沉淀偏釩酸銨。

        2)從石煤中回收:從石煤中提釩的工藝主要是鈉化焙燒工藝,鈉化氧化焙燒-水浸出-水解沉釩-堿溶銨鹽沉釩-熱解脫氨-精釩的工藝流程。該工藝是我國從石煤中提釩普遍采用的工藝,特點是工藝簡單,并且充分利用了石煤的熱能。缺點是回收率較低,一般在60%以下。美國采用以上工藝,但采用稀硫酸浸出、溶劑萃取技術,回收率可達70%。

        3)從石油廢催化劑中回收:美國、日本等國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從石油含釩廢催化劑中回收釩,技術已經成熟,加工工藝很多,有很多工藝已經申報專利。國際上通用的技術是鈉化焙燒法:

        各國回收工藝中的經濟技術參數盡管不同,但基本上參照以上工藝,我國從石油工業廢催化劑中回收釩的企業采用的工藝也基本與其相同。

        4)從硫酸工業廢催化劑中回收:從硫酸工業的廢催化劑中回收五氧化二釩早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前蘇聯在此起步較早,技術比較成熟,日本、美國也有很多專利報道。我國硫酸工業廢釩催化劑中回收釩的工作開展較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南化公司、成都工學院、北京礦業學院、鎮江冶煉廠、平頂山987化工廠等都作過大量實驗,其中平頂山987化工廠已經投入生產。目前采用的技術有火法-濕法聯合工藝和全濕法工藝,后者應用比較廣泛。工藝如下:廢催化劑粉碎鹽酸浸出過濾加氫氧化鈉水解沉釩精煉煅燒產品。濕法流程工藝簡單,投資少,總回收率在90%以上。缺點是產生的廢液量較大,不能作到平衡。目前我國從硫酸工業廢釩催化劑中回收五氧化二釩的企業都采用以上工藝,火法濕法聯合工藝沒有采用。

        總之,從含釩物料中提煉釩的工藝有火法、濕法和火法、濕法聯合流程,最成熟的技術是:鈉化焙燒、浸出、沉釩工藝,也是提釩技術的經典。從硫酸工業廢釩催化劑中回收五氧化二釩一般都采用酸性直接浸出工藝。

        4 國內部分走訪過主要釩工業提取技術

        4.1 中國恩菲

        中國恩菲公司某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于1961年開始釩金屬的研究與設計工作,前期設計的有大連銀河合金廠、湖北通城黃袍林業釩制品廠等,參與改造并擔任技術顧問的有承鋼公司釩制品廠等,現在為澳大利亞設計釩工藝。工藝流程具有以下優、特點:

        1)石煤中的熱量用來發電,從而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浪費,可解決全廠的電能、蒸汽和熱水的來源,從而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

        2)一般石煤焙燒消耗添加劑均全部新購,本工藝過程中用量最大占成本也高的焙燒用的1#添加劑、和1#、2#沉淀劑、水約85%得到循環利用,大大降低輔助材料的消耗。

        3)舍去了目前石煤提釩廠采用的NaCl焙燒工藝和經焙燒后再酸(堿)浸出-離子交換(或萃取)的繁雜過程,對沉釩母液全部回收利用,從而大幅度降低建設投資和輔助材料的消耗,并解決了對環境的污染。

        采用回轉窯不制球粉狀混料高低溫焙燒,添加劑與石煤粉混料自行形成粗顆粒,氧化性氣氛,控制反應帶長度即天然氣焙燒火焰長度15~18m來達到反應時間,控制轉速、充填率來達到生產能力,生產成本比其它窯型高,主要在電力、窯磚、收塵布袋等。按目前各種輔助材料計價,含釩石煤V2O5的品位0.9~1.0%的條件下,一噸V2O5的加工成本為6.0萬元。在含稅價格最高銷售成本約6.9萬元/噸。

        Na2SO4和Na2SO4+NaCl為添加劑的鈉化焙燒,脫碳焙燒-鈉化焙燒-水浸工藝試驗,通過對比性試驗,未獲得理想的浸出效果,浸出率僅為30~40%。

        考慮到敦煌石煤礦的礦物組成,不進行脫碳焙燒,直接進行鈉化焙燒-水浸工藝試驗,在添加劑Na2SO4中配入少量NaCl,結果顯示轉浸率均在70%以上,采用蒙乃爾合金耐氯腐蝕。

        高溫高壓低酸試驗條件L/S=3、pH1.5~3、加氧氣、180℃、1.5MPa,釩的轉浸率僅20%~40%。

        贊成低溫低酸加壓浸出,因低溫釩酸鹽不沉淀、高溫產生沉淀,同時液體中釩達20g/L可直接產生沉淀。

        有成熟工藝使偏釩酸銨轉化成五氧化二釩提高回收率3到5個點。

        磷的回收采用MgSO4或(NH4)2SO4而非MgCl2,(NH4)2SO4效果更好一點,在凈化過程解吸以后調pH值為1~1.5、95℃下沉釩,然后調pH8~9,加入(NH4)2SO4,產生磷酸銨鎂MgNH4PO4·6H2O沉淀,磷酸銨鎂含V2O5小于0.02%,可以按氮磷復合肥直接銷售。

        4.2 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長沙礦冶研究院礦產資源開發技術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12月,由原采礦、選礦和冶金三所合并而成,主要從事鐵、錳、鉻、有色金屬、稀貴金屬、輕金屬、非金屬礦的采礦、選礦、冶金工藝工程技術及冶金廢渣、硫酸燒渣、發電廠粉煤灰、礦山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生產廢水的清潔處理、高效回用。服務范圍包括采、選、冶新企業建廠工藝工程研究與老廠工藝流程優化;冶金、礦山建設及改造技術服務與咨詢、設計與建設。

        該所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了攀鋼釩鈦磁鐵礦冶煉的項目研究。幾十年來在釩冶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和專利技術,培養了幾代研究人才,奠定和造就了釩冶煉研究的條件和基礎。在釩冶金領域的研究和已有冶煉技術上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具有雄厚的工藝研究和工程技術開發能力。

        1)該所釩冶煉技術涵蓋了目前我國已發現具有工業價值的所有釩礦,如釩鈦磁鐵礦、石煤釩礦(煤矸石)、粘土釩礦、銀釩礦等。研究的釩礦產區遍布全國各地。

        2)具有從小型試驗到擴大試驗的全部整套設備和裝置,能提供系列的完備服務。在國內首次完成石煤礦的回轉窯燃氣焙燒釩礦的工業性試驗和隧道窯直接焙燒試驗,具有多種焙燒手段和技術。

        3)全面的釩浸出、凈化技術,能適應各種釩礦和工藝要求,以保證釩的最大收率,使產品質量穩定達到現行國家質量標準要求。

        參考文獻:

        [1] 徐全斌.國際釩市場評述及前景展望[J].世界有色金屬,1999(09).

        第2篇:冶金設備市場分析范文

        關鍵詞:轉型;人力資源;隊伍建設;保障

        中圖分類號:F27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6)05-0148-02

        經濟周期波動迫使組織不斷在變革中尋求創新以適應經濟發展規律。“十二五”期間,我國宏觀經濟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期,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及戰略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作為一家以冶金工程總承包為主營業務的企業,經歷國內鋼鐵行業的迅猛發展的輝煌時期后,卻迎來了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和低水平產出的嚴重產能過剩階段。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鋼鐵行業進入了最冷的寒冬,冶金工程公司轉型發展是大勢所趨。如果說冶金工程公司轉型升級戰略是應對全球化競爭、順應經濟、社會發展和鋼鐵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那么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升級是實現企業實現轉型傳略的必要手段。

        一、企業轉型發展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

        企業要適應市場變化,成功實現轉型,就要重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技術能力再造和運營模式創新,在市場競爭中獲取戰略優勢和成本優勢。企業轉型是增加附加值、降低成本、創新技術的過程。對于本企業而言,就是在鞏固現有冶金鋼鐵工程總承包主營業務市場的同時,在產業技術改造、產品升級、節能降耗、環境治理等市場需求大,符合國家產業機構調整政策的業務上有所突破。企業轉型升級要求人力資本優化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升級,要充分運用管理知識和技術方法,通過人才經營,獲取核心競爭力,成就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企業轉型時期的人力資源發展定位

        人力資源管理應緊緊圍繞企業轉型發展戰略,注重員工與企業的和諧發展,提升人才素質,優化人員結構,通過人力資源的整合與開發,發揮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益,使其價值最大化。探索適應轉型業務發展的人才隊伍建設規律和特點,推進各專業人才的協調發展并服務于企業轉型,有計劃地進行員工招聘和培養,配備戰略發展所需人才,加強核心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招聘、人才激勵。

        三、企業轉型時期的人才隊伍建設

        (一)經營管理隊伍建設

        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為目標,培養具有大局觀念和戰略思維、維護公司權益和利益的管理者隊伍。基層干部要積極參與管理能力培訓學習,健全企業經營隊伍的綜合管理能力和集約化管理。

        (二)專業技術隊伍建設

        以鋼鐵工程設計主營業務持續發展為重點,打造專業技術骨干團隊,建立一支站在冶金工程技術和產業發展前沿、充分發揮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在自主研發產品方面,發揮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專業優勢,推動研發團隊和研發成果應用團隊的建設,使其靈活轉換于虛擬研發團隊之間,促進技術共享,以傳幫帶的形式培養積極上進和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骨干成為專家型人才。聘請業內專家學者舉辦講座,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繼續教育,使其更新知識。通過研發項目與高校加強技術交流和合作,提高研究開發效率。

        (三)營銷隊伍建設

        在冶金鋼鐵市場化競爭愈加激烈的今天,營銷隊伍的建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將冶金工程業務向海外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拓展,重點培養一批熟悉海外冶金市場開拓規則和特點的高級營銷人才,建立產品營銷體系和網絡。隊伍建設分為高、中、初級營銷人才不同培養渠道,高級人才以市場分析和策劃為主、中級人才以營銷計劃實施為主、初級人才營銷技能培養為主。加強對營銷人才培養的投入,提高營銷團隊整體實戰的能力。

        (四)生產工人隊伍建設

        以提升技能、實現冶金工程機械設備及電氣設備的中高端產品定位為目標,針對技能工人穩定性差的特點,穩定工人骨干隊伍,完善工人技能水平評價體系。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進一步完善工人工時考核制度薪酬激勵體系和技能人才薪酬管理制度。

        四、企業轉型時期的人力資源優化保障措施

        (一)人才引進措施

        基于企業轉型戰略優化人才聘用方案、完善招聘工作流程。人才甄選以緊缺替補型人才和高潛質后備人才選拔為主。通過外部招聘和內部競聘的方式選拔任用,達到業務轉型發展需要目的,通過校園招聘方式,立足轉型需要,挖掘可培養儲備人才。外部引進以網絡招聘為主、同行業推薦為輔,在甄選過程中重點關注人才的專業知識、團隊合作、溝通能力。加快建立符合戰略業務發展技術專業技術人才的隊伍。一方面更新完善《崗位職責與能力規定》,使其成為公司人才素質發展的能力標準,確定與企業轉型發展高相關性的崗位人才群;另一方面,根據鋼鐵、非鋼、產品三大板塊的發展戰略要求,制定招聘規劃、簡歷、人員需求清單和時間安排,對亟需拓展的咨詢、電力、市政、軌道交通專業崗位做好崗位職責與能力評定。

        (二)人力資源培訓對策

        人才隊伍專業能力的提升是轉型時期人才優化的主要目標,也為公司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員工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整合知識結構、學習新技術。將員工的個人發展與公司目標相結合,將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和前瞻性相結合。

        1.專業技術骨干培訓。通過對標找差,找到專業技術骨干素質能力缺口,有針對性地確定培養措施,包括聘請專家授課、同國內外行業對標考察、參觀學習交流、輪崗交流、掛職鍛煉、特殊管理實務訓練等方式,提升組織學習環境和自我學習氛圍,完善專業知識結構,提高創新能力,更新技術理論水平。

        2.管理人才培訓。給中高層管理人才提供掛職、高層接觸、海內學習工作的機會,提升管理人員領導力和復雜問題處理能力,以及,應對市場國際化能力,拓展戰略思維,逐漸形成職業化管理者團隊。

        3.基層員工培訓。通過新員工培訓計劃、崗前培訓、崗位說明書作業指導書學習、車間實踐、部門輪轉、二級辦學,以及企業文化、員工自我管理、團隊建設等內容的培訓,使新員工迅速融入。對技能工人開展崗位練兵、技能競賽、師徒制等形式的技能培養。對經驗豐富的專家型人員,賦予其培養“傳、幫、帶”年輕人的職責和考核指標。

        (三)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對策

        績效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績效計劃、考評、反饋、改進等環節,提供戰略價值導向一致性保障,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將公司轉型戰略目標實現和員工個人發展相結合。從關鍵指標、平衡計分卡與360度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出發,實現個人業績與公司目標的匹配,也保證員工逐漸成長為符合公司戰略發展所需人才。在考核過程中應注重對工作崗位的區分,尤其針對專業技術人員量化考核難的問題,設計差異化的考核權重和指標描述,對關鍵績效指標的提取要抓住重點,令考核、評價更加客觀有效。

        (四)員工職業發展規劃

        開展員工職業規劃,開辟工程咨詢、項目管理、企業管理、專業技術、技術研發、商務管理、技術工人七個系列發展通道,對具有不同能力、特長和愛好的員工在不同的職業發展方向上提供指導和調整的機會。通過職業生涯咨詢、工作輪換、參加多樣化和多層次的培訓,幫助員工職業發展突破,增強員工滿意度,實現企業成長帶動員工成長,員工成長推動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五)培育創新性企業文化體系

        推進企業文化的創新,猶如在舊的池塘中投入新的活水產生出新的共生,在此過程中需要沖破舊習慣,以開發性的文化推進轉型策略,產生出高效的組織效率。人力資源部門通過人才招聘、培訓,逐步滲透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發揮人力資源部門引導、監督、糾正的作用,通過對無形的企業文化的滲透,完善有形的企業管理制度。

        五、結語

        正如達爾文所說,“能夠生存下來的不是最強壯的物種,而是那些能適應變化的物種”。產業轉型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永恒的主題,外部環境的改變為企業轉型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人力資源管理為企業轉型發展的提供有力支持,企業的人力資源從業者更要從觀念、業務方面提升管理能力,掌握基于企業戰略的人力資源隊伍及管理體系建立的技能,通過人才隊伍建設、員工培訓、職業生涯規劃、完善績效考核等措施,提高企業資源配置效率,實現企業可持續成長和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方振邦.戰略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趙曙名,劉洪.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新發展、復雜性與績效管理[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3]王德魯.企業產業轉型與管理[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

        [4]趙淑成.設計院人力資源優化設計[J].人力資源,2007(12).

        第3篇:冶金設備市場分析范文

        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國內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企業,在技術、市場、人才等方面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擁有比較雄厚的技術基礎,產品門類齊全,銷售服務網絡完善,系統集成及總包服務能力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行業保持年均20%增長

        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是國家重大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工業現代化、信息化及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實現產業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手段,從一個重要的方面體現了國家高技術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水平。

        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是一個全面開放和充分競爭的行業,市場化程度很高。在該行業的競爭格局中,綜合型跨國企業整體上具有優勢;擁有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和較強銷售服務網絡的國內綜合型企業也具備了較強的競爭能力。

        就國內綜合型企業而言,主要競爭對手是具有產品技術優勢的跨國企業,但近幾年,國內綜合型企業已通過對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科技攻關等多種方式,實現了產品技術水平較大程度的提高,縮小了與跨國企業之間的差距;同時,國內綜合型企業在本土化生產、銷售渠道、產品價格及服務等綜合服務配套能力方面相對跨國企業具有較強的優勢。另外,目前國家政策對本行業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的大型項目設備國產化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將會引導國內企業積極開展自主研發,進而提升國內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

        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與國家宏觀經濟運行關系密切,與國民經濟發展周期呈現一定的正相關性,特別是工業領域新建及技術改造項目對行業發展影響較大。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市場總需求從2006年的707億元增加至2012年的267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24.8%。國內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工業產值2006-2012年保持了年均近20%的增長,產銷率始終維持在95%以上。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自動化儀表行業及市場分析、發展預測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的市場需求預計為:年復合增長率在20%左右,到2015年市場容量將達到5000億元。

        石油、化工、火電、核電、冶金、水泥等行業是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的傳統用戶,此外,國家政策還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制造產業。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三網”融合、物聯網的研發應用等。這些均為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圍繞主業鞏固傳統優勢

        川儀股份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及工程成套的研發、生產、銷售,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的聲譽和品牌形象。近年來,公司通過資產重組、設備改造和技術創新,不斷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經營質量,主要產品銷售規模持續增長。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綜合型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企業,將繼續鞏固在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方面的傳統優勢,在擴大產能的同時,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公司近年來緊緊圍繞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做大做強,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及工程成套業務收入持續增長。

        隨著公司進一步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力度,以變送器傳感器為代表的新產品開發和推廣以及對核電、節能減排、市政環保、城市軌道交通等國家重點發展領域的開拓,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在市場開拓方面,公司將保持較強的區域化競爭優勢及較高的市場占有率,促進銷售收入穩定增長。

        2011年-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及工程成套的銷售,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及工程成套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7.56%、80.96%和 83.07%;進出口、復合材料和電子器件及其他業務共占營業收入 25%以下。

        2011年-2013年,公司產品的主要市場是西南地區,其次是華北、華東和華南地區,在上述四個區域,報告期內,銷售收入占營業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17%、72.90%和74.82%。隨著公司今后在業務重點區域西南、華東、華北和華南地區市場的拓展,及進一步擴大東北、西北和華中地區市場份額,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

        隨著中國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進程的深入,以及實施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對自動化儀器儀表的需求仍將保持增長,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全方位競爭實力突出

        公司具有多項競爭優勢,主要有:

        1.綜合實力和品牌

        經過長期發展,公司的整體實力得到了較大幅度提升,報告期內綜合實力在國內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企業中排名第一。公司市場美譽度逐年提高。基于公司的綜合實力和品牌優勢,公司與石油、化工、核電、火電、冶金等領域內的大型骨干企業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2.技術和研發創新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相關技術的研究及相關產品的開發。公司擁有310項專利(其中包括53項發明專利)和83項專有技術;在研國家級項目8個、在研省部(直轄市)級項目24個;近三年內,公司共完成國家計劃項目成果7個、省部(直轄市)級計劃項目成果47個。目前公司已在智能執行機構、智能變送器、智能調節閥、智能流量儀表、溫度儀表、分析儀器等各類產品中具備多項核心技術,同時具有工業自動控制系統集成及工程成套服務能力。

        3.完善的銷售網絡和專業高效的售后服務隊伍

        公司在多年的市場營銷活動中,建立了獨具特色和市場競爭優勢的營銷體系。在全國主要城市設立了 62個營銷及服務網點。采用直銷模式,構建了區域銷售和產品銷售相結合的營銷體系。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技術服務體制,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術服務工程師,根據行業技術特點和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一體化技術服務。公司通過與終端用戶的直接溝通和接觸,迅速、有效地了解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更貼切的服務,形成“銷售-研發-生產-銷售”的良性循環,增強了公司快速應變市場的能力。

        4.管理和人才

        公司已經形成了層次分明、運轉高效、反應快速的管理體系。完善了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共同組成的現代企業法人治理機構。公司實施人力資源開發戰略,長期以來十分注重創造有利的機制和環境來吸引、培養各類人才,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經營管理團隊,擁有一支集技術研發、生產制造、質量控制、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等在內的各方面的業務技術骨干隊伍,具備參與中高端市場競爭的人力資源優勢。

        募投項目帶來新利潤增長點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擬投資項目包括:“智能現場儀表技術升級和產能提升項目”24453萬元、“流程分析儀器及環保監測裝備產業化項目”12865萬元、“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5268萬元,以及償還銀行借款20000萬元。

        公司一直致力于建立符合資源節約型企業要求的精細管理模式,堅持整合內部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盤活閑置資產,加快資產周轉效率,并積極加強成本控制,改善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通過本次募集資金,將進一步改善公司財務狀況,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同時通過增加關鍵生產設備,公司資產質量、生產能力、工藝水平、產品品質也將得到較大提高。

        在銷售收入保持穩定增長的情況下,同時進一步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改進作業流程,加快資產周轉效率,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將不斷增強。

        第4篇:冶金設備市場分析范文

        關鍵詞:安裝工程套期保值最高限價法采購

        引言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隨著中國加入WTO,外來建筑承包商的加入使得建筑業的競爭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建筑行業的利潤也越來越薄。其中在機電安裝行業中,材料、設備的成本占整個機電安裝行業成本的70%到80%。很多安裝材料會隨著原料的價格波動而發生劇烈的變化,例如安裝工程中銅管、銅線等銅制品的使用是比較頻繁的,但是它們的價格會根據原料銅的價格的變化而波動,致使成本難以控制,因此要保證項目的順利運行,原材料的價格控制十分關鍵。目前國內學者也開始關注這類問題的研究。鑒于此,本文提出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方式和最高限價的方法來降低采購風險和控制項目成本。

        一、原材料采購套期保值管理體系的構建

        套期保值(Hedging),它的基本做法就是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相同的期貨合約,對沖平倉,結清期貨交易帶來的盈利或虧損,以此來補償或抵消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或利益,使交易者的經濟收益穩定在一定的水平。套期保值之所以能夠避免價格風險,其基本原理在于:首先,期貨交易過程中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盡管變動幅度不會完全一致,但變動的趨勢基本一致;其次,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不僅變動的趨勢相同,而且,到合約期滿時,者將大致相等或合二為一。

        原材料采購套期保值管理體系的建立步驟:

        (一)確定采用套期保值采購法的原材料

        構建套期保值管理體系首先要確定哪些原材料能夠采用套期保值的方式來降低采購成本。

        本文認為原材料在滿足以下條件時,能夠采用套期保值法:

        (1)該材料的原料必須在期貨市場上有相關期貨品種;

        (2)該材料的使用量比較大。這一點可以通過各分公司統計后上報總公司,由總公司的采購部決定哪些材料的使用量比較大。

        (二)分析上述材料的價格變化規律

        期貨套期保值管理體系是根據動態規劃而構建的,因此我們必須明確了解相關期貨的價格變動規律。準確分析判斷市場趨勢是正確決策的基礎,企業應在參加各類專業分析機構召開的市場分析會的同時,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市場行情分析會。遇市場行情發生突變時,期貨部應廣泛收集信息及各方意見并及時召開市場分析會研討行清及相應的對策。

        (三)制定套期保值方案

        期貨部在廣泛收集信息,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市場趨勢基礎上,根據企業經營目標制定企業年度或階段性套期保值建議方案并提交企業期貨業務領導小組討論研究后,決策套期保值方案實施的方式和時間,形成可操作的套期保值方案。

        (四)套期保值方案的實施

        在企業套期保值方案確定后,由期貨部制定套期保值操作方案并經領導批準后進行具體運作,其運作結果在每日報送期貨領導小組成員的期貨日報中反映,企業主管期貨業務的領導對保值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五)套期保值頭寸的交割(原材料及加工企業)

        在進入交割月的前一月由現貨部門將需要實物交割的產品數量通知期貨部。現貨部門組織資源并發運至指定倉庫,由指定單位進行驗收、制作倉單,并根據期貨部的書面指令將倉單交由期貨經紀公司進行實物交割,或由財務部按期貨部提出的資金計劃籌集貨款交指定的期貨經紀公司辦理實物交割。交割完畢后期貨部將倉單交由現貨部門處理。

        二、原材料采購最高限價管理體系的構建

        原材料采購最高限價管理體系的關鍵是通過價格鎖定實現最高限價策略。這個方法的基本步驟如下:

        (一)確定最高限價策略的采購價格

        對于最高限價策略,事先確定采購價格是必須的,不能等到實際需要時才出手,要有機地利用一年的時間周期,因勢利導,搶得先機。下就以電纜、電線、母線的價格計算為例來說明。電纜、電線的價格計算可以根據公式:電纜、電線的線徑總和(單位:平方米)乘8.9(銅的比重) 乘轉換系數乘當前的銅價確定。母線的價格可以根據公式:每安培價格乘母線的規格確定。總體來說價格透明便于采購中心定價。

        (二)確定最高限價策略的供應商

        供應商的選擇是最高限價策略的重要一環,同樣也以電纜、電線、母線的廠家的選擇為例來闡述。可以根據以往的經驗結合期貨市場的銅價對若干供應商鎖定不同的產品數量。

        (三)進行價格鎖定

        確定采購價格和供應商之后,我們就要對該采購材料進行價格鎖定,本文以銅管的價格鎖定為例進行分析。進行銅管價格鎖定就是根據市場上期貨銅的價格進行判斷,當感覺市場上的銅價相對低廉或根據公司的投標價相對有利潤的時候,果斷支付給銅管供應商一部分的預付款項從而鎖定一定量的產品價格。一般為預付款的5倍,如支付200萬的電纜預付款就可以鎖定1000萬電纜產品的價格從而規避期貨市場銅價上漲帶來的風險。需要說明的是:要想鎖定銅的最低價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鎖定銅的相對低價,規避風險,從而保證公司的利潤還是非常可行的。

        集中采購的價格鎖定流程圖如圖1所示。

        (四)制定最高限價策略

        本文將通過實例分析來說明最高限價策略的制定。在鎖定關鍵原材料價格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假如鎖定的價格為4萬元,但由于期貨市場上的原材料相當不穩定,在項目部提出供貨要求的時候,期貨市場上的原材料價格跌破了4萬元,在這個情況下怎么辦?如果仍按4萬元的價格購買相應的材料,肯定會造成購買的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在這個時候應該選擇的策略是:4萬元鎖定的材料部分不提出需求,而是根據期貨市場的銅價進行現買現用,繼續降低材料的價格和項目部的成本。鎖定部分的材料在期貨市場價格高于4萬元的價格時再利用和購買。實際上,這就實現了鎖定價格的最高限價的作用,低的時候我們現買現用,高的時候利用鎖定部分的材料。將公司的價格成本一直控制在一個較低的點上,為公司的材料降本做出更大的貢獻。

        (五)最后制定最高限價策略的采購流程

        在價格鎖定后,對原材料進行集中配送。分公司各項目部直接傳真通知采購中心所需的原材料的數量、規格及品牌(原則上,品牌選擇的范圍不得超出采購中心規定的廠家范圍)。采購中心根據項目的要求通知供應商進行配送服務。項目部驗收,分公司確認后提交采購中心,采購中心按合同組織付款,價格按照總公司鎖定的材料價格結算。

        公司采購中心采購配送流程如圖2所示。

        三、兩種方法優缺點的比較

        本文提出的兩種采購方法,各有優缺點。(如表1)

        總結

        筆者認為將最高限價法和套期保值法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形成新的原材料采購方式,將能更好地降低公司的原材料采購成本。但在業主需求不同、市場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如何結合使用這兩種原材料采購方法,是值得進一步探究的。筆者將在實踐工作中進一步研究,以期對安裝工程項目采購做出進一步的改進。

        參考文獻:

        [1]趙興強,葉耀華. 中藥生產企業供應鏈下原材料采購管理初探[J],物流技術,2005,4:70-72

        [2]王玉. 包鋼原材料采購管理的創新模式[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9

        [3]周威,李之岱,馬列, 制造業企業原材料采購策略及案例研究[J], 冶金經濟與管理,2006,3:32-35

        [4]向晉乾,李杰,黃培清.工業企業原材料采購與庫存策略[J],2004,2:39-42

        [5]房艷蕾, 淺析電子制造業之原材料采購管理[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08, 11(30):75-76

        第5篇:冶金設備市場分析范文

        【關鍵詞】煤化工工程;建設;管理措施;分析;控制

        0 前言

        我國多煤、少油少氣的現狀決定了煤將長期影響我國工業的發展和進步。當前國家原油形勢日趨緊張,發展新型煤化工產業的要求更為急迫,強化煤化工工程的管控,有著極為現實和急切的意義。煤化工工程不但能夠獲取經濟利益,能夠關系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國家的能源安全,因而應該成為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

        1 煤化工工程建設管理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迅速,項目建設力度大、頻率高。作為國家工業發展的重頭戲,煤化工工程項目的質量決定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和行業的長遠發展。對著煤化工工程項目數量的增加,建設速度也越來越快,而煤化工項目建設領域又逐步開放,因而必須正視工程項目中逐漸顯現的質量問題。煤化工建設項目,尤其是大型煤化工建設項目,通常采用國際領先的施工技術,不僅建設工期漫長,而且涉及方方面面,項目投資力度也極為龐大。此外,煤化工建設項目布局緊湊,管網繁雜,設備層級密布,施工作業面積相對狹小且多處較差,工期要求又較為緊張,對煤化工工程項目進行管控就極其必然而重要,構建質量管理體系更是當務之急。

        另一方面,煤化工工程項目設計國家安危和社會安定,項目管理者和建設者有義務做好質量管控。

        2 煤化工工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投資控制領域

        煤化工工程建設領域,尤為顯著的問題依然集中在投資控制領域。例如,運用 DBB 模式進行項目的設計和招投標,并進行建造而言,項目管理方面在不同工作環節之間互相連接之時,就有可能發生問題,抬高造價;假設運用 EPC 模式進行項目的設計和招投標,并進行建造而言,對業主的市場分析及技術監督方面的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對應的報價也會比較高,還存在監督人員和承包商之間通過謀取不正當的利益,使工程的質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持續進行維護管理就需要耗費較高的成本,促使降低投資效益。

        2.2 決策機制領域

        煤化工工程建設過程中,“三層分離”的原則最為常用,這一原則既有可取之處,也有不可回避的弊端。眾所周知,不管是管理決策,還是投資決策,在項目運行管理的過程中,這些都需要主管人負責,但主管人很難對所有的事項進行全面精準的了解,因此就會形成項目的投資和決策層面出現很強的主觀性,這種情況是化工工程項目管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嚴重的時候會造成整個項目的失利,大大降低項目的可追溯性。

        2.3 管理模式方面

        煤化工工程項目管理主要是指對企業、項目分模塊進行管理。分析研究當前化工工程的具體實踐狀況可以發現,在決策選擇方面,沒有作出充足的準備,這就造成實際狀況以及管理模式之間存在較大的偏差,最終影響項目的運作成本以及最終的建造質量。

        2.4 管理激勵方面

        煤化工企業通常為國企,無論是獲得利潤還是新上項目,受行政命令影響較大,市場競爭壓力小,因而無論是管理提升還是技術提高都缺乏創新意識和改革精神。此外,人員責任和權力劃分也不夠明確,項目施工中人員的積極性難以保障,整體績效也就相對低下了。

        3 影響施工進度控制主要因素

        煤化工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設計、施工、監理等多方因素,而各方為維護自身利益,往往要求并不統一,因而工程施工也會受到影響。

        3.1 建設單位的影響

        煤化工工程建設單位在招投標階段關注工程造價,建設過程注重安全和質量,通常還會對項目工期要求較為急迫。建設單位還會因政策改變對工程進步的要求。一方面,我國許多工程施工的規范在現階段還不是很完整,施工相關的規范、要求也會隨著時間不斷的更新,出于不同的考慮不同單位對同一問題可能有不同的認識,甚至不同的政府部門制定的規范、法規也存在不完全統一的情況。

        3.2 自然因素的影響

        自然環境也會影響到工程的管理,比如天氣變化、溫度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工程進度、質量及安全。

        3.3 原材料因素

        對于煤化工工程項目而言,原材料既是基礎又是關鍵,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進度。建設單位應該明確原材料的規格型號,確保采購工作有序開展,施工過程中還要注意對原材料的發放及使用進行統計,及時把握原材料的變化和需求,確保材料充足。

        3.4 設備因素

        設備是煤化工工程項目建設的載體,設備是否運行良好決定了項目的進展情況,因而必須制定規劃對機械設備及時養護,確保設備能夠滿足負荷運轉,從而保證工程計劃的順利進行。

        4 煤化工工程建設管控的有效措施

        4.1 注重結構建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強化煤化工工程項目質量,需要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強化制度建設,確保制度落到實處,注重用實踐修正、完善制度。2.完善管理工作,既要提升技術能力,也要完善技術標準,注重對技術人員的管理和培訓。

        4.2 注重項目班子的配備

        項目經濟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他對煤化工工程項目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而既要注重政治素質,還要兼顧技術能力和經營水平,還應該具備較強的質量意識。而項目本子更是煤化工工程建設的人員保障,配備班子兼顧總體功能和個體因素,要注重工期進度也要兼顧質量安全,要注重經濟效益,更要兼顧管理提升。

        4.3 注重工程質量評價

        工程質量評價環節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杜絕出現危險的后果。對于的出現的工程質量問題,要注意評價方法,多嘗試樣品評估、模糊數學等先進的評價手段,注意降低人為因素的影響,確保評價細化、量化、科學化。

        5 結束語

        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了工藝的更新、設備的優化和新材料的廣泛應用,煤化工工程建設標準也在不停的完善優化。目前煤化工工程建設管理領域,較為突出的問題是規范不夠細化、專業性、可操作性不強,容易導致人力、物力的浪費。因而對煤化工工程建設項目進行管控,重要要放在標準的修訂和完善上,確保技術規范、行業標準能夠起到促進工程建設的積極效果。

        【參考文獻】

        [1]方強.淺談煤化工與節能減排[J].河南化工,2010,03.

        [2]饒亞光.淺析煤化工經營調度管理[J].中國化工貿易,2014,07.

        [3]虞繼舜.煤化學[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0.

        [4]廖漢湘.現代煤炭轉化與煤化工新技術新工藝實用全書[M].安徽:安徽文化影像出版社,2005.

        第6篇:冶金設備市場分析范文

        關鍵詞: 西部; 企業; 競爭情報; 自主創新

        中圖分類號: F3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9-8631(2010)04-0011-02

        一、國內企業競爭情報的發展現狀

        從2000年開始,競爭情報產業在我國獲得快速發展,到目前為止, 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競爭情報專業委員會已擁有包括企業界、咨詢界、信息界和科技界在內的400多個團體會員,以及600多名企業家、情報研究和咨詢專家等個人會員[2]。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的發展,國內先進地區的科技情報部門在為政府服務的同時,已轉向以競爭為核心、以全球為舞臺的競爭情報工作。湖南、海南、四川、云南、廣西、江西、福建、廣東等科技信息研究所組成了珠三角區域競爭情報聯盟,聯手開展為企業發展服務的競爭情報工作。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重視競爭情報工作,舉辦競爭情報上海論壇,邀請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等競爭情報專家、學者作為論壇主講人,講解競爭情報案例,舉辦競爭情報實戰培訓班等等。陜西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7年組織了全省企業的情報人員進行競爭情報培訓,聘請了我國知名人士講解。湖南省競爭情報工作起步較早,并取得了實效。實施“企業競爭情報輔導工程”一系列活動,使企業在技術研發、市場供求和政策環境等方面做到知己知彼,減少創新風險,加快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提供了情報支撐。這就進一步證明了,東部企業的競爭情報工作比西部企業作的好,企業情報意識強,起步早,所以加強西部企業的競爭情報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西部企業是西部開發的主體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西部大開發的主要推動力量將由市場機制來調節,即國家通過宏觀調控,發展基礎設施,制定投資誘導政策,培育資本市場等方式,吸引各種社會尤其是東部和外商來西部投資,推動西部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發展,這種投資最終要落實到企業。從這層意義上來說,企業是西部開發的主要推動力量。

        另一方面,西部企業有自己優勢。1. 獨占資源: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礦產資源等。2. 品牌現象:大部分在西部的“三線”企業中有許多是軍工企業,軍工企業仍然是質量的保證。3. 獨特工藝:在計劃經濟條件下,西部許多專業配套企業長期從事某類專業零部件生產,在加工工藝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有一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崛起,長虹、嘉陵、寶鈦、陜鼓、中國鉬業等已成為本行業乃至全國的龍頭,創造了巨大效益。這也說明,西部企業完全可以擺脫困境,成為西部開發的主力。所以加強西部企業競爭情報意識,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十分重要。

        三、西部企業競爭情報工作現狀

        為了準確了解西部企業對競爭情報的認識和應用,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就企業對競爭情報的認識及競爭情報工作開展情況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調查企業包括:航空航天產業、輸配電設備制造產業。汽車產業、數控機床產業。冶金煤炭重型裝備產業、工程機械行業通信設備與電子元器件產業、石油化工產業和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產業等,初步反映了西部企業競爭情報的應用情況。調查結果表明:西部大型企業建成競爭情報機構有12%,主要是軍工企業。5%已經建成上規模工作流程與先進網絡設備,來加強情報工作。80%情報部門人員不足,情報部門工作繁雜,不專一,85%企業對反競爭情報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分析競爭態勢的方法。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對情報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四、利用競爭情報為西部企業服務

        在市場的環境下,資本是相對永恒,人才是流動的,技術更是可以學習和趕超的,唯有競爭情報是必須通過企業自身來運作的,所以企業應該積極開展企業的競爭情報活動,以此來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一)企業競爭情報工作的內容

        第一調研本企業,建立競爭力指標體系及調查有關數據、確定決定競爭力的關鍵主導產品、篩選主要競爭對手;第二調研競爭對手,利用各種合法途徑檢索、收集各種資料或出版物、數據庫,參加展覽(銷)會、會、交流會等,及時了解并全面掌握競爭對手的動態信息;第三調研競爭環境,國內外市場、技術發展水平、國家、地區、行業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企業發展的機遇和受到的威脅;第四量化對比分析,本企業與競爭對手在各項指標上的定性對比和定量對比,涉及數據的統計、歸納、甄別、處理、綜合分析等。第六制定競爭策略:在對比分析基礎上制定本企業的發展戰略、產品與價格定位、營銷策略、管理改進方案、結構調整建議[3]等。

        (二)企業需要外援的競爭情報服務

        為企業提供情報服務歷來是情報信息機構的重要業務。面向企業用戶的專題情報服務不僅可以支持企業的技術研發,而且可以支持企業的產品推廣、市場開拓、業務管理以及產業合作等多項工作。陜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多年來一直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服務。例如,為中國鉬業公司,提供了鉬的市場分析報告,為企業立項提供了文獻依據;為安康北醫制藥公司提供了甘草酸及其制劑的抗腫瘤作用研究報告;為中石油集團工程研究院提供了國內外輸油氣FRP和RTP管道應用情況報告等1500份,對該企業的投資決策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

        五、企業開展競爭情報的策略和方法

        (一)樹立企業競爭情報意識

        建立競爭情報運行機制,企業經營者和決策者應加深對競爭情報的重要性的認識,樹立企業競爭情報意識。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已經認識到企業競爭情報對提升企業競爭力、創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但要盡快建立高度正規化制度化的競爭情報工作流程和情報網絡系統,將情報活動直接與戰略決策相結合。

        (二)建立企業競爭情報系統

        建立競爭情報系統是開展競爭情報研究工作的關鍵環節。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由系統目標、組織結構、機制、信息情報流和手段等要素的有機結合。就手段而言,可分為手工和計算機兩種類型,基于計算機的稱為計算機競爭情報系統,基于手工的稱為手工競爭情報系統,應用計算機或手工方式都只是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一個要素。

        (三)建立反競爭情報機制

        隨著競爭的加劇,開展競爭情報活動的企業迅速增多,企業自身的活動逐漸成為對手競爭情報活動的焦點。如何在獲取競爭對手情報的同時,又保護企業的核心情報,便成為企業在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反競爭情報便應運而生。因此,反競爭情報是針對競爭情報而言的,是在對手的競爭情報活動中保護本企業的核心情報.它可以抵御競爭對手針對本企業的合乎法律的競爭情報活動.從而贏得競爭。

        (四)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管理工作

        競爭情報系統的管理工作包括對情報的管理和情報人員的管理,對競爭情報的管理是從情報的收集,分析研究、利用與決策開始,競爭情報收集人員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情報后,立即傳送給研究部門進行分析,做到情報進一步精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提煉出高價值、智能化的情報,供決策層及相關部門應用,讓其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正確的戰略決策,以此來贏得市場與競爭。對競爭對手的企業實力、未來目標、現行戰略進行仔細分析,了解本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作好搶占市場前的準備。

        (五)競爭情報和反競爭情報

        是企業一個競爭情報系統的兩個不同功能,一矛一盾,一攻一防,給企業提供了“攻防皆備”的理念。上述兩個功能是為企業戰略決策服務的情報競爭力的兩個不同方面,二者相輔相成,對立統一。

        競爭情報與反競爭情報的整合能夠提高企業對信息的甄別和利用能力,更有效的保護企業信息;整合后的系統攻防皆備,對問題的分析更周到細致,能夠更有力的支持企業決策;可以跟蹤并及時發現潛在的危機,實時發出預警;是企業進行學習和知識管理的有力工具,支持企業向知識型組織轉變。

        六、企業競爭情報需求類型

        企業通過深入挖掘市場需求情報,為技術創新把握方向,使創新不脫離市場;企業結合得到的情報,對技術創新進行可行性論證并制定實施計劃;有了技術情報作保障,企業可以進行技術改進和產品研發;企業必須注意搜集科技成果轉化情報,包括最新科技成果報告及其轉化條件、方法和經驗等,將自己的科技成果盡早轉化為生產力,通過科技進步實現企業發展。由此可見,情報工作貫穿企業創新的整個過程(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在企業自主創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企業自主創新因目的、要求、環境的不同,其情報需求也有較大的差異,根據對企業技術創新信息需求的問卷調查顯示,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需要的情報經過統計其需求由高至低依次為科技信息、專利信息、市場信息、行業信息、技術經濟指標、標準信息、生產成本信息、政策法規、企業信息、展會信息、統計信息等。我們對陜西省90%的企業過去3年內進行調查,在新產品和新工藝的開發過程中,其中37%為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37%為原始創新,21%為集成創新,其他為3%;創新水平國內領先為45%,國際先進28%,國內先進23%。

        綜上所述,各類型企業都認為科技情報最重要,其次是市場情報等。對于給定的幾種情報獲取方法,可以明顯看出,對不同情報的搜集,企業會選擇不同的渠道。企業在獲取各種情報時,一般都采用獨自調查研究。另外在獲取市場信息時強調用戶或顧客的反饋信息;在獲取技術情報時重視利用科技文獻、專利文獻,在獲取金融和人才情報時企業會關注政府有關部門的資料或領導層通過社交活動收集。

        總體來說,西部企業在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機遇下,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清楚地看到自身所處的環境,認識到自主創新的重要性,認識到競爭情報是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重要前提,需要轉變企業競爭情報工作是可有可無的觀念,樹立起強烈的競爭情報與信息意識,加強競爭情報研究,重視情報研究的成果,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西部經濟的騰飛,實現“西部強省”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黎志成,陳雪,胡斌.試論西部企業核心能力的培養[J].中國管理科學,2002(10):355-357.

        [2]沈悅林,施勇峰.加強企業競爭情報工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議[J].杭州科技,2009(1):32-35.

        [3]湯愛群,呂先竟.為西部企業提供主動適時信息服務存在障礙研究[J].現代情報,2008(10):180-183,186.

        [4]吉家凡,張紅霞,張建媛.企業自主創新信息保障體系研究[J].情報雜志,2008(7):135-137.

        [5]程紅梅.基于人際網絡的企業競爭情報收集[J].現代情報,2010.30(1):163-165.

        [6]M.SALLES.Decision making in SMEs and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fo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J].Production Planning & Control,2006(3):229-237.

        第7篇:冶金設備市場分析范文

        關鍵詞:非均衡發展理論 高職教育 區域經濟

        高等職業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兼具教育和經濟雙重屬性,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外部適應性特征。它對人才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整個社會的人文素養的提高及區域經濟增長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非均衡發展理論

        非均衡增長理論代表人物佩魯克斯認為,在同一個時期,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在某些大城市或發達地區的某些主導部門和有創新能力的行業會優先發展起來,形成“增長極”,這些“增長極”又會推動其他部門和地區發展。

        增長極如何形成呢?首先,必須有促進經濟發展的合適的環境。增長極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生產要素,如資金、技術、人才、機器設備、熟練勞動力等。其次,某些大城市或發達地區必須具備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和企業家群體。他們不僅使有創新能力的企業不斷發展,而且能通過影響產生一批追隨和模仿創新企業的增長企業。在區域經濟的影響和帶動下,又可以形成另一個增長中心。再次,規模經濟效益是“增長極”形成的又一重要條件。企業可以通過生產規模的擴大使其長期平均成本下降。

        二、內蒙古高職人才對區域經濟作用分析

        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離不開有主導部門和有創新能力的行業,更離不開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和企業家群體。

        20世紀80年代,職業教育雖有一定發展,但人才培養的規格和層次較低,質量和水平不高,對內蒙古第一、二、三產業只起到提供“熟練勞動力”的作用。90年代,高職院校對區域經濟輸送的人才從“熟練勞動力”, 轉向輸送“應用型”人才,對內蒙古區經濟結構的調整、產品升級換代加速、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進入21世紀,隨著西部大開發, “十二五”能源供應戰略西移政策,及內蒙古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高職院校對區域經濟輸送的人才從輸送“應用型”人才轉向“實用性”人才。

        三、非均衡發展理論下現今內蒙古區域經濟高職人才的需求分析

        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迅猛,2011年GDP總量達到14359.88億元,三產構成為9%:56%:35%,與全國三產10.1%:46.8%:43.1%的構成相比較,一、三產業小于全國的比率,而第二產業遠遠大于全國比率;同期,內蒙古三產的從業人員構成45.9%:17.7%:36.4%,與全國三產從業人員構成34.8%:29.5%:35.7%相比較,內蒙古一、二產業從業人員與全國存在明顯差異。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過程中,高等職業教育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職人才是經濟增長的驅動力

        勞動力素質提升是經濟增長的強大驅動力,可以起到促進產業升級的驅動作用。有研究表明,近 10 年來職業教育對我國 GDP 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 7.13%,平均每年拉動0.64 個百分點。內蒙古30所高職院校要依托內蒙古各地區人才發展需要,其專業、課程、人才培養目標要努力適應地方發展,培養適合內蒙古產業、行業、企業發展的實用性、高技能、綜合型人才。

        (二)高職人才是新興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區域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不斷淘汰落后產業,發展環境更友好、產能更高效的產業,而這些新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撐。由此看來,內蒙古加快高等職業教育的現代化步伐可以為內蒙古區域經濟一、二、三產業的主導部門及像稀土、光伏、電子信息等有創新能力的行業、企業提供實用性、技能型人才。

        四、非均衡理論下高職人才滿足內蒙古三次產業的發展的對策

        (一)“十二五”期間內蒙古產業發展分析

        內蒙古三次產業中,第二產業所占比重最大,已經積累了巨大的資源、資本及生產優勢,因此內蒙古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可以采取以發展第二產業帶動一、三產業發展,再以第三產業帶動一二產業的發展策略。

        在第二產業中,六大優勢產業冶金、化工、能源、農畜產品加工、裝備制造、高新技術2011年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的產值的94.3%;其中能源行業產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的52.4%。國家“十二五”能源發展專項規劃中要大力發展非石化能源,調整能源結構,使能源供應中間增量部分更多的依賴清潔能源;對于冶金建材工業,規劃中提到“建設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基地,提高深加工水平,加工轉化率達到50%以上”的目標;對于裝備制造業,提到 “圍繞汽車、機械、設備等整機生產,加快模具、關鍵零部件生產,發展配套產業,建設裝備制造業配套園區”的發展目標;對于化學工業,提到“加大鹽堿化工延伸加工力度,提高工藝技術水平,增加產品品種,建成全國重要的PVC生產加工基地,打造塑料模具和制品產業集群”等發展目標。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提出了加快建設蒙西、蒙東大型風電基地、積極發展稀土、光伏、電子信息、特種合金和非金屬材料及鼓勵發展生物制藥、現代中蒙藥、生物疫苗和生物育種等目標。

        (二)內蒙古高職院校人才發展措施

        從“十二五”規劃對六大優勢產業的發展目標可以看到,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已不再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初級生產及初級產品加工,而是不斷淘汰落后產能,發展環境更友好、產能更高效的新興產業。新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撐,內蒙古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中,要緊密結合區域發展目標,辦學體制和資源配置重點向市場化方向發展,防止內蒙古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設置缺乏地方特色和學校特色,千校一率。

        1.努力提升內蒙古30所高職院校專業內涵

        根據內蒙古“十二五”規劃,在六大優勢產業的專業設置上,內蒙古30所高職院校要要根據學校已有的辦學資源,從專業內涵上開發。例如,盡管內蒙古10所高職院校開設了有關化學工業的課程,但是就專業發展實力來說,以內蒙古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最為雄厚。該學校在今后的發展中,專業設置應以內蒙古“十二五”規劃為專業發展方向,努力提高專業、教師、學生的質量,形成產業、專業、企業的發展模式。以化工專業群打造學校品牌。對于內蒙古其他的高職院校來說,能源、冶金、農畜產品加工等其他的優勢產業亟待專業精準、技能高的高素質的高職學生來提升行業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內蒙古30所高職院校可以以內蒙古這些行業為依托,努力培養適應產業發展的專業人才,以“辦好一個專業,興旺一個產業”為發展目標,打造其專業特色,建立學校品牌。

        2.努力提高內蒙古高職學生的創業技能

        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強調的技能本位不僅包括了專業技能,還包含了創業技能、職場技能、公民技能、生活技能等要素,而“增長極”理論中也提出了“經濟發展區域必須有足夠創新能力的企業及企業家群體”。因此,內蒙古30所高職院校要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加入“創業技能”的相關課程,使高職學生不僅以專業技能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也要以創業、創新能力為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服務。

        就內蒙古地區高職學生的知識技能、人本素質來說,餐飲業、服務業、農產品加工等行業門檻較低,內蒙古30所高職院校內部可以成立創業組織機構,通過開設的相關課程,帶領學生進行市場分析,對學生的基本技能進行指導,努力讓有潛力的學生以創業實現自己的價值,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2012年內蒙古統計年鑒.

        [2]2012年中國統計年鑒.

        第8篇:冶金設備市場分析范文

        1.1港口基礎建設和臨港產業具一定規模,港口服務功能日趨多樣化欽州港按照自治區政府“以服務臨港工業為主的地區性重要港口”的定位,著力打造港口的物流服務和臨港產業[4]。2011年建成投產了公用、工業泊位67個,形成年吞吐能力7088萬噸。在建碼頭生產性泊位33個,到2015年港口吞吐能力將超過1.2億噸[5]。碼頭既有多用途泊位,也有集裝箱、件雜貨、散貨專用泊位,有專門裝卸液體貨物的液體化工專用泊位,還有分別專門進出各種固體貨物的糧食、煤炭、磷肥、硫磺、鐵礦石、有色金屬礦石等專用泊位。這些泊位可滿足多種多樣的貨物安全、高效地進出欽州港,形成了公用碼頭和工業碼頭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已建成投入使用各種庫場120萬m2;原油、成品油、液化氣、化工儲罐550萬m3;糧油儲罐60萬m3[5]。已有市港口集團、中石油、中石化、天盛、廣明、國星、廣西東油、中山港務等碼頭經營及倉儲企業34家[6]。臨港產業的石化、造紙、能源、冶金、糧油和物流六大產業已有相當規模。中石油廣西石化1000萬噸/年煉化項目總投資153億元,已于2010年9月建成投產,二期1000萬噸正在籌建。總投資410億元年產高檔紙60萬噸、紙漿30萬噸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二、三期正在緊張籌備中。總裝機容量320萬kW的欽州燃煤電廠項目,一期工程120萬kW機組已建成投產,正式并網發電。冶金業的恒榮鋼鐵、桂鑫冶金、永盛錳業等5家冶煉企業,于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30.47億元[7],已成為欽州港臨海工業支柱產業之一。大洋80萬噸和華港60萬噸大豆加工項目已投產。中糧120萬噸和匯海120萬噸糧油加工項目已投產或將建成投產[5]。

        1.2海上大型油輪原油過駁業務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一大港欽州港自2011年11月15日起開展海上大型油輪原油過駁業務,至2013年3月21日時間不足一年半,已經持續安全、高效、環保地完成來自俄羅斯、阿爾及利亞、蘇丹、安哥拉、剛果、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14個品種的原油近百艘次,過駁量達1200萬噸,居我國沿海港口之首[8]。欽州港海上原油過駁業務的開展,不僅規避了原油運輸企業的二程油輪面臨的碰撞、溢油和擱淺風險,而且為地方增加稅收60多億元,降低企業物流成本超過5億元[9],具有顯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3國際物流的規模正在擴大欽州港2000年至2004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在1.18至1.91億美元之間平穩增長,2005年進入快速增長期,2008年首次突破10億美元,達到12.72億美元[10],國際物流規模不斷擴大。到2013年,在港口年貨物吞吐量中,外貿完成2587.9萬噸,占總貨物吞吐量的42.9%,同比增加4.7%,是2007年的584.5萬噸的4.43倍。國際物流規模的擴大,得益于航線的良好布局與開通運營和貨源組織。目前欽州港內貿航線物流業務已經基本覆蓋全國主要沿海港口和長江口岸,外貿航線輻射香港、臺海地區和東盟國家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港口。2013年在原有基礎上新增開通運營至泰國曼谷、新加坡、臺灣高雄港3條集裝箱班輪直航航線,致使當前內外貿直航航線達17條[11]。因為直航航線比經香港中轉節省5~7d時間,不但提高集裝箱班輪航線運營效率,而且降低了物流成本,所以欽州港國際物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獲得大大增強。此外,在國際物流貨源組織方面做了積極有效的工作。不僅注意維護穩定原有進口客戶,還開發了出口鐵合金和進口紙漿、淀粉等新貨種,培育集裝箱貨源市場。

        2欽州港港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的局限性

        2.1港口物流基礎設施薄弱,港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小經過20多年建設,欽州港與現代物流業相關的航道、碼頭、交通、倉儲、口岸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構建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1)港口規模小。2013年完成貨物吞吐量6035.2萬噸,同比增長7.3%,但才是同處北部灣的鄰居湛江港同期貨物吞吐量18006萬噸的三分之一,相比有較大差距。港口功能有待健全,10萬噸級以上的集裝箱、散貨、原油、煤炭碼頭泊位少,20萬噸級大型礦石專用碼頭未建設投入使用。部分碼頭堆場不足,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欽州公司一、二期碼頭的陸域縱深只有400m,不符國家規定的1200m標準,影響貨物的裝卸堆放。因堆場緊張,該公司2009年不得不放棄接受化肥出口和硫磺進口業務[12]。(2)物流園區不足。欽州港綜合物流加工區2011年6月通過專家評審,2012年09月開工基礎工程建設,目前在建設中。黎合江商貿物流園、皇馬綜合物流園等尚停留在規劃上,近期未能建成使用。(3)大型專業市場少。欽州港2009年完成錳礦吞吐量超過260萬噸,約占全國進口錳礦的30%,成為全國最大的錳礦集散基地,港內交易的錳礦價格已成為全國業內指導價[13],但未能因勢利導建立錳礦交易中心。大型農副產品和海產品批發市場等專業市場也未建成。四是服務環境有待改善。目前,國家只批準對外開放港務集團一期邊貿碼頭和兩個萬噸級碼頭水域,范圍小,不便于外貿貨船靠泊作業。另外對外籍貨船人員管理不統一。規定停靠邊貿碼頭外籍貨船的外籍船員不能下船活動,其生活必需品只能靠中方企業送上船,而停靠在其他正貿碼頭的外籍貨船船員可下船活動。在防城港和北海市停靠邊貿碼頭和正貿碼頭的外籍貨船船員都可以下船活動。外籍船員感到在欽州開展邊貿生意受到不同待遇[12]。

        2.2港口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港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弱欽州港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并不是說沒有信息管理系統,而是現有系統不能為港口物流高效服務。(1)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設管理處于分散狀態。在港區幾乎所有的單位、部門和企業都能上網,廣西北部灣發展研究院的調研結果顯示有37%的企業有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統[14],但多是自成體系,各自所建立的信息數據庫成為信息“孤島”。就連欽州港與北海港和防城港也未形成一個能統一調控的信息平臺。(2)缺乏物流信息溝通的制度規定和技術規范。目前港口物流管理所涉及的港口、政府管理部門、通關與監管部門、物流企業、生產經營企業等單位,相互之間缺乏良好的物流信息溝通機制,因而無法實現信息系統銜接,當然更不能實現信息實時共享。所以港口物流部門在進行諸如貨物跟蹤管理等方面,仍然是采用電話或者簡單的網絡登記等方式,未能及時滿足客戶信息查詢等需要。

        2.3港口集疏運系統不完善,港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受限在公路方面,目前缺少大型公路貨運企業,港口的集疏運運力不足。疏港交通與城市交通相互混雜,公路與鐵路之間、集裝箱運輸線與高速公路網之間未形成有效連接。欽州至玉林二級公路的欽州境內里程100km左右,就有陸屋、檀圩、靈城、寨圩四個收費站之多,實際產生了抑制桂東南貨物進出欽州港的效果。鐵路方面,理應是港口大宗散貨集疏運的主力軍,但面臨著運能不足和管理不統一的困擾,表現在港口鐵路專線少,目前保稅港區碼頭和部分主要碼頭泊位沒有鐵路銜接;南防鐵路和黎欽鐵路未進行電氣化擴能改造;湘桂、黔桂、南昆三條鐵路出省通道也存在配套不完善等問題。此外,疏港鐵路由地方鐵路和國有鐵路構成,存在多頭管理問題。地方鐵路收費高,加大了貨主運輸成本,因而有部分貨主不得不舍近求遠選擇運輸成本較低的其他港口,遭遇了費力、費時、費錢的困擾。水路方面部分碼頭的裝卸設備落后,工作速度較慢,導致貨輪壓港時間加長。船舶維修廠未建立起來,技術人員缺乏,船舶遇到故障,未能及時維修,需要到湛江和廣州等地請人。拖輪不足,不能滿足船舶進出港口作業的需要。

        2.4港口物流戰略聯盟建設滯后,多功能的或一體化的綜合性物流服務功能弱或未能提供從欽州港物流運營現狀看,港口物流各經營主體仍然是以傳統單一的裝卸、運輸和倉儲等方式為主提供物流服務,深入到企業生產設計和原材料組織等一體化的綜合性物流服務未見有提供,類似于“銀港通”物流融資平臺的金融服務未能提供。提供客戶需要的如市場分析與信息服務或貨物質押等多功能物流服務弱或未能提供。如此情況與港口物流戰略聯盟建設滯后有關。此前欽州港與不少單位或客戶有過合作,但僅是一般的合作,從港口物流戰略聯盟建設角度出發的合作除了開辟航線外其它方面的聯盟建設少有見到。

        3提升欽州港港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的策略

        3.1完善港口自身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港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根基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是港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的根基,必須加大力度建設。(1)盡快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批航道和碼頭泊位,進一步壯大港口規模,提高港口吞吐能力。要突出重點,解決當前急需而能力不足的原油、煤炭、散貨、集裝箱碼頭泊位問題。著手解決部分碼頭堆場不足問題,每個碼頭泊位的相應配套應完善,真正發揮出其應有的功能。(2)加快物流園區建設。在保證工程質量前提下加快欽州港綜合物流加工區建設進度,同時盡早建設黎合江商貿物流園和皇馬綜合物流園。(3)推進汽車交易中心和以錳礦為主的有色金屬交易中心等一批大型專業市場建設。通過建設專業市場和物流園區,構建完善的物流服務網絡。(4)改善和優化服務環境,做好服務。繼續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擴大欽州口岸的開放范圍,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積極向相關部門申請爭取,研究解決外籍貨船停靠邊貿碼頭的船員下船活動問題和在欽州設立比較完善的船舶檢查年審機構,方便企業年審船舶,為企業安全高效運營提供便利。

        3.2強化港口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升港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強大,能夠實現相關各方共享對物流系統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信息,能夠促進物流管理科學化,極大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提升港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一直被認為是港口提供物流綜合服務的基礎。(1)思想上要充分認識管理信息系統在港口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政府管理部門和企業認識到物流信息化能給行業和企業帶來革命性積極影響,才會做出推動物流行業信息化發展的決策。(2)行動上要做好統籌規劃,加快建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平臺建設定位要準確,要從實際出發,要近期與長遠相結合。優先將港區內處于分散狀態的港口、政府管理部門、物流企業、生產經營企業、通關與監管部門等重點用戶的管理信息系統更換或改造,形成能統一調控的公共信息平臺。(3)建立物流管理信息溝通機制,應用共同的信息技術標準和制度規定,使管理部門、監管部門、港口和企業之間的相關信息能實現銜接,實現實時共享。(4)要擴大信息平臺服務覆蓋面。除了位于港口的管理機構和物流企事業單位外,港口腹地的相關客戶也應該納入信息平臺服務覆蓋建設計劃之中。

        3.3改進港口集疏運系統,增強港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集疏運系統是影響港口物流服務效率的關鍵點之一,與信息網絡一樣同等重要,要加大力氣加以完善。(1)通過建設物流園區和專業市場,引導中小物流企業在資產、信息和業務方面進行整合,將中小物流企業統一管理,集中經營,形成一批掌握現代物流技術、具有先進物流管理理念、能提供專業化全程化優質服務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2)加強協調和爭取支持,修理維護好欽州至南寧、欽州至玉林、欽州至防城的二級和三級公路,盡快整合處理欽州至玉林二級公路欽州境內收費站多的問題,為桂東南的貨物進出欽州港提供更多便利。(3)盡早妥善處理鐵路多頭管理問題,全力推進進出港口新增和擴能(含配套)鐵路建設。爭取上級和鐵路部門支持南防鐵路、黎欽鐵路、欽州至欽州港鐵路的電氣化擴能改造和欽州保稅港區以及港口各作業區碼頭鐵路專線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申請車皮難問題。(4)著手從源頭統籌解決船舶和貨物壓港問題。通過深入調查,查找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不能見子打子,要加強預見性、前瞻性、長遠性和全局性。

        3.4開展港口物流戰略聯盟創新建設,多方位提高港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全球港口發展史顯示,建立港口物流戰略聯盟對解決港口自身資源不足、增強港口物流綜合服務能力和提升港口競爭力十分有效。(1)著手開展港口物流戰略聯盟創新建設,包括橫向聯盟和縱向聯盟都嘗試,以獲得急需資源,以強補弱,變弱為強。要科學選擇合作伙伴,選擇符合欽州港港情的港口、貨主及其協會、臨港工業園區、航運及物流公司和物流園區等。(2)改變單一服務為多功能綜合服務,分段服務為全程服務。在完善港口傳統物流服務基礎上,積極開發并提供費用結算、融資、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物流系統設計咨詢、保稅、銷售、批發、展覽、報關、商檢、船舶和貨物保險等多功能服務。可考慮物流金融、船舶及貨物保險作為重點項目研究開發和推進。珠海港與深發行珠海分行搭建的“銀港合作平臺”[15]和龍口港與中信銀行煙臺分行合作的“銀港通平臺”[16]值得學習。龍口港與中信銀行簽署《“銀港通”物流融資合作協議》不足一年,操作銀港通業務13筆,貨量40多萬噸,融資金額5億余元,代開信用證金額1500多萬美元[17],開創了多贏局面。(3)港口物流一體化服務方面要有進步。可融入一條或幾條物流鏈條中,主動參與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與消費,組織與現代物流有關的各個物流環節的業務活動,處理彼此間的銜接和協調,促進港口物流與產品生產和使用的融合。

        4結語

        第9篇:冶金設備市場分析范文

        進入6月以來,寶鋼集團舉牌G邯鋼(上海交易所代碼:600001),成為中國A股市場最具懸念的一道謎題。

        6月1日,G邯鋼公告稱,寶鋼集團及兩家全資子公司已合計持有該公司13819.6646萬股流通股,占其總股本比例達到5%;按照相關收購條例,寶鋼需舉牌公示。6月2日,G邯鋼的第一大股東邯鄲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邯鋼集團)立刻還以顏色,宣布將以不低于15億元增持數量不超過7億股G邯鋼股票,增持實施時間為今年6月2日起的12個月內。

        就產量而言,寶鋼、邯鋼分別位居中國鋼鐵企業的第一和第十一位。在國內甚至全球鋼鐵行業并購的大潮中,這一不乏敵對的動作,無疑觸動了投資者敏感的神經。

        然而,不無蹊蹺,就在舉牌之后,寶鋼的公開解釋卻是“財務投資”,且并未有下一步的收購動作。市場也紛紛猜測:不經過企業與政府之間以及各級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協商,直接通過市場進行“敵意收購”,并不符合中國當前的“國情”。兼之寶鋼同期購入了包括G濟鋼、G馬鋼、G八一等八家鋼鐵公司的股票,其中自然也包含財務投資的目的。

        “寶邯之爭”是一場全流通下收購大潮的揭幕戰,還是精心部署的股市投資?據《財經》多方了解,這毋寧說是一次中國式的“敵意收購”。寶鋼進退維谷的事實表明,在股改之后,市場化收購盡管在邏輯上可行,但仍只能是一種作用極為有限的輔助工具;真正的決定力量,仍然在于相關政府部門手中。

        “當各方利益不一致的時候,關鍵還是在于地方政府態度――他們想不想優化資源?(收購邯鋼)現在還看不出結果,要花一年的時間來觀察。”寶鋼資產經營部一位人士告知《財經》記者。

        寶鋼發難

        對于寶鋼而言,在市場上收購G邯鋼,完全是一個射程之內的目標。

        拋開產業布局考慮,G邯鋼的股權架構在今年3月進行對價股改后,已經成為收購者攻擊的理想對象。在股改前,G邯鋼總股本共計約27.6億股,第一大股東邯鋼集團擁有約13.3億股,占總股本的48%。今年4月5日至4月20日,邯鋼集團增持了3億股流通股,目前共持有16億股,占總股本的59.06%。

        然而,據G邯鋼在3月底公布的股改方案(每10送1股,另外送7.295份歐式認購權證,行權價2.8元,期限一年),G邯鋼總共送出近9.3億份認購權證(JTB1)。由于每份邯鋼JTB1的持有人都可以在2007年3月29日至4月4日,以2.8元的行權價格從邯鋼集團獲得1股G邯鋼股票,這意味著,如果到期后權證全部行權,邯鋼集團的持股量將降至70647.3萬股,持股比例僅為25.56%!

        另一方面,G邯鋼的股價長期低于凈資產,現金流一度比較緊張,也是進行市場收購的有利因素。G邯鋼之所以推出一個含大量權證的股改方案,本身就是由于缺少現金。G邯鋼2005年三季報顯示,該公司的現金流只有1.6353億元,對鋼鐵公司來說,有點捉襟見肘。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邯鋼在2005年底將所持1.08億股招商銀行法人股悉數轉讓,套現3.888億元,這距招商銀行股改方案公布相差不過幾天。此后,招行的股價在短短幾天內上漲了20%。

        從市場的進程來看,寶鋼確乎在股票、權證和可轉債方面同時向G邯鋼發起了攻擊。公告顯示,“寶鋼系”企業自今年1月開始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收購G邯鋼流通股,買入價格在2.81元至4.22元之間。截至5月31日,寶鋼集團持有G邯鋼流通股4626萬股;寶鋼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上海寶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寶鋼工程)、上海寶鋼工業檢測公司(下稱寶鋼檢測)分別持有G邯鋼流通股6794萬股和2398萬股。

        在二級市場舉牌之前,“寶鋼系”企業已通過購入邯鋼認購權證(邯鋼JTB1,上海交易所代碼:580003),獲得了數量可觀的潛在股權。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數據,截至2006年5月30日,邯鋼JTB1可流通數量為108670.5299萬份,寶鋼集團、上海寶鋼設備檢測公司持有的邯鋼JTB1,均達到或超過了可流通數量的5%,即至少各自持有5433萬份。再加上寶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在股改對價中獲得的3791萬邯鋼權證JTB1(股改時,寶鋼工程持有G邯鋼5197萬股,根據股改對價,寶鋼工程可以獲得3791萬份邯鋼JTB1;而邯鋼JTB1上市后不久,寶鋼集團就開始大舉收購,因此寶鋼工程拋售邯鋼JTB1的可能性非常小),這意味著,寶鋼手里還握有相當于11658萬股G邯鋼股票的籌碼。

        照此計算,“寶鋼系”企業二級市場大量購入G邯鋼及邯鋼JTB1的現有持股量和潛在持股量合計,已經達到了約28478.58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高達10.3%。

        這樣,若“寶鋼系”企業繼續在二級市場收購流通股,或購入認購權證到期行權,將動搖邯鋼集團的控股地位。

        收購謎團

        自2005年以來,國際和國內鋼鐵業的并購之風愈演愈烈,寶鋼急于出手也在人們的意料之中。

        “寶鋼現在沿海一路收到了湛江鋼鐵,在新疆與八一鋼鐵簽定了戰略合作協議。鞍鋼、唐鋼、武鋼這樣的千萬噸以上產量的企業,寶鋼是收不動的。而河北就產量和地理位置而言,本來就是必爭之地。”高盛一位關注能源的分析師稱。

        2005年的最后一天,邯鋼結構優化產業升級總體規劃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邯鋼西區將增加500萬噸的生產規模,目前正在進行環評和征地。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93億元,在2008年初即邯鋼建廠50周年之際,將完成新區一期建設任務;2010年全面完成新區建設。

        此舉會大大增加邯鋼的生產能力――但邯鋼集團同時也面臨著資金壓力。

        邯鋼集團一位高管對《財經》記者表示:“現在有幾種方案,不排除集團自己投資、邯鋼股份參股、外資參股,或者和大型鋼廠合資。我們和寶鋼關系一直很好,談項目合作也是正常的。”不過,他否認了雙方就上市公司的收購有過接觸。

        “我們事先當然和有關部門協調過,否則怎么會舉牌?”寶鋼一位高層人士向《財經》記者解釋,“不過后來事情發生了變化,我們沒有預料到。”

        事情發生了何種“變化”,外界尚難以詳知。然而《財經》記者從河北省了解的消息表明,對于寶鋼的介入,當地政府意見尚不統一。目前,河北省國資委正在緊急開會商討應對方案,要求下屬幾個主要部門,如規劃處、產權處、企業改革處等針對寶鋼收購邯鋼一事進行利弊分析。

        “不要觀點,只談事實,供領導判斷。”河北省國資委一位人士對《財經》透露。

        種種跡象表明,寶鋼在舉牌之前,已經與有關主管部門進行過大量協調工作。與此同時,寶鋼展開了在二級市場的收購動作。其原因在于,當時二級市場的收購成本較之協議收購為低:按照目前國有股權轉讓的有關規定,如果寶鋼收購邯鋼股權,協議轉讓的價格不可能低于每股凈資產(3.77元)。然而直到寶鋼舉牌前兩天,G邯鋼二級市場股價都一直在凈資產之下,因此對于寶鋼而言,當然在市場上部分收購更為經濟。

        也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寶鋼在協議收購的同時進行二級市場操作的另一層含義,在于表明立場,“邊打邊談”。由于股改后G邯鋼的股權架構提供了一個市場化敵意收購的可能,寶鋼借此向邯鋼集團施壓,亦在情理之中。

        不過,邯鋼集團6月2日祭出的反收購行動,說明河北省國資委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轉變。在這種情況下,分析人士認為,寶鋼很難強行啟動敵意收購,雙方需要進行更深層的磋商,亦不排除最后演化為戰略合作。

        “收購是為了經營,經營就要靠人,就得憑借天時、地利、人和,不能讓對方太難受,至少需要地方政府給出一個中立的態度。”寶鋼集團資產經營部一位人士表示。

        河北猶疑

        “對于寶鋼的進入,省內主要可以分為兩派意見――歡迎和拒絕;暫時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比較膠著。”河北省國資委上述人士稱。

        對于并購持肯定態度者認為,作為國內規模最大和實力最強的鋼鐵公司,寶鋼將帶給邯鋼諸多好處,例如輸入技術、資本和管理上的經驗。這對于1958年建廠、產品偏于低端的邯鋼來說,意義重大。

        反對者則聲稱,寶鋼的收購將徹底打亂河北省鋼鐵業整合的棋局。

        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2005年河北省產鋼7386萬噸,同比增長率為25.3%,鋼鐵產量已連續五年居于全國第一位。然而,作為鋼鐵第一大省,河北省同時面對的是省內鋼鐵企業普遍規模偏小且非常分散,產業集中度很低。

        按2005年數據,河北省產能在100萬噸以上鋼鐵企業有23家,其中1000萬噸級、700萬噸級和400萬噸級企業各一家,分別是唐山鋼鐵、邯鋼和國豐鋼鐵。此外,300萬噸級企業兩家,為宣化鋼鐵和津西鋼鐵;200萬噸級企業四家――承德鋼鐵、邢臺鋼鐵、石家莊鋼鐵和港陸鋼鐵;省內前十大名鋼鐵企業的總規模只占全省的51.62%。

        2004年,河北省決定對所屬鋼鐵企業進行以行政力量為主導的大整合,2005年正式啟動。目前,整合工作已棋至中盤,卻也遭遇了整合以來最大的障礙。

        據方案起草人之一、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的副會長宋繼軍介紹,河北省鋼鐵整合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將省內六大國有鋼鐵企業整合為南北兩大鋼鐵集團,南部以邯鋼為主,兼并邢鋼和石鋼,形成新邯鋼集團,再整合地方和周邊其他中小鋼鐵企業;北部以唐鋼為主,通過兼并承鋼和宣鋼,形成新唐鋼集團。二是在南北兩大鋼鐵集團整合完成后,將這兩個國有鋼鐵企業――新唐鋼與新邯鋼再次合并,組建河北省鋼鐵集團。

        2005年底,河北省常務副省長郭庚茂告訴《財經》記者,其“北部方案”進展比較順利,新唐鋼的組建有實質性進展,“不止是掛了牌子,還進行了資產和人員的重組。一開始就把資產拿進去了,沒有停留在表層。”今年2月下旬,新唐鋼集團正式掛牌成立。

        其時,郭庚茂表示,南部的整合方案還“僅是在做初步的接觸”。

        事實上,“初步的接觸”并不順利。“南部方案”中的兩大重要角色――邢鋼與石鋼拋開邯鋼,在很短時間內各自找到了屬意對象。兩家鋼鐵企業的并購方均為港資――中信泰富(香港交易所代碼:0267)拿到了石鋼65%的股權,邢鋼則將控股權讓予香港BNI公司。

        如此一來,“打造新邯鋼”的計劃徹底失去了基礎。失去了控制權的河北省,再也難以將三家真正捏到一起。剩下能做的,只有邯鋼獨自去整合周邊的小型鋼廠。

        “他們(小鋼廠)要技術沒技術,要規模沒規模,整合進來更多的是負擔。”邯鋼內部一位中層說。邢鋼董事長袁世臻也對《財經》記者表示,“我們要想重組的,必須是跟我一樣的專業化生產廠。”

        正在河北對于推進南部鋼鐵整合感到躊躇之際,寶鋼的出手,在一些人看來無疑是釜底抽薪。“目前,南部只剩下了邯鋼孤獨一支,再被寶鋼拿了去,整合就真是推不下去了”。一位接近河北省國資委的人士表示。

        今年二季度以來,鋼鐵業的回暖,可能也對河北省當局產生了微妙的影響。2005年G邯鋼收入為198億元,凈利潤9億元;今年一季度鋼材價格下跌,G邯鋼凈利潤只有1.19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4%。然而,近來形勢發生了戲劇性逆轉,在國外企業限產保價、國內國際市場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國內鋼材價格又出現上漲。很多分析認為,這一勢頭很可能延續到三季度。在這種情勢下,繼續收購的難度顯然在加大。

        并購之難

        除了戰略上的沖突,在國內進行市場化并購,本身就有著諸多限制因素。

        寶鋼目前持有九家上市鋼鐵企業的流通股。其中一家公司高管對《財經》記者明確表示,如果寶鋼收購,他個人就會非常反對,“寶鋼規模大,管理比我們好,但我們自己也能干好,差距沒那么大;況且收購之后還是一廠兩制,待遇也不可能和寶鋼一樣高。”

        他還表示,收購方與地方政府的關系也很難處理,“比如怎么處理黨管干部的問題,大多數地方鋼鐵企業的董事任命都是要省常委會討論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2005年已經合并的鞍鋼和本鋼,在申報“十一五規劃”時仍采取了各自申報形式,資產也并未合并。

        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稅收。河北當地一家中等規模鋼鐵企業的董事長曾對《財經》記者說,只要異地重組,就不得不面臨稅收的問題;“我要把錢投在甲地還是乙地?甲地高興,乙地就不高興。這肯定會造成阻礙。”

        中國目前的稅收機制是1994年進行的分稅制改革所確立的。其中,企業所得稅的繳納是按照隸屬關系進行分配的――隸屬于中央的企業,所得稅歸中央所有;隸屬于地方的企業,所得稅歸地方。2002年,地方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收入實行中央與地方按比例分享,但只在增量部分進行分成,存量的部分依然按照原來的模式進行分配。這使得在跨行政區域的企業兼并重組的過程中,稅收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不過,國內鋼鐵諸侯亟需整合已是業內共識。

        武鋼的一位中層管理者稱,目前四大鋼鐵企業的產量還不到1億噸,因此有必要通過并購把規模做大,如果七八家企業能占到80%-90%的市場份額,市場發展就會比較平穩。中國進口鐵礦石談判不理想,鋼鐵協會、發改委甚至中央高層領導都已達成共識要“進行整合”,但是政策力度、到位時間、地方政府的反映都不清楚。

        “我們自己的整合方向是清楚的,但能否達成有很多變數,收購中最主要的還是控制權問題,實質是人事安排問題。”

        國信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鄭東認為,全球前十大鋼鐵公司占有36%的市場份額,相對于上游資源鐵礦石、下游企業汽車行業的集中度,都要低得多。所以,全球鋼鐵行業也在進行整合。世界第一大鋼鐵公司米塔爾入股華菱管線、世界第二大鋼鐵公司阿賽洛入股萊鋼股份,對寶鋼不可能沒有觸動。這兩家外資收購的溢價都在15%左右,可以說在合適的時機完成了收購。

        “我們測算,噸鋼投資每噸4000元,但很多上市公司的噸鋼市值不到1000元,行業整合比重置成本更低,所以應該鼓勵收購。現在的問題是小的鋼廠關不了,大的整合不了,大家都爭著上大項目,誰跑得快就不會被吃掉。”鄭說。

        業內分析,按照產業集中度的要求,寶鋼的規模需要擴大一倍。因此,寶鋼能否在諸多障礙下有所突破,備受市場關注。G邯鋼一戰結果如何,在此更顯示出戰略意義。

        寶鋼在資本市場上并不是新面孔。三年前,“寶鋼系”對當時的老牌股份愛建股份也進行了舉牌,創下了中央企業舉牌上市公司的先例。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国产伦三级理电影 | 亚洲另类精品国产一级欧美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网 |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 |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